工艺规程的编制

2024-10-23

工艺规程的编制(共11篇)

工艺规程的编制 篇1

1平口钳丝杠的整体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 主要以丝杠的设计为主, 因为丝杠无论在力矩传递还是在精度保证上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设计中主要以稳定和精度为基础, 在中间传递部分进行螺纹的力学分析, 通过两端部位的粗糙度保证进行装夹, 从而对丝杠整体进行保证, 达到力学效果和实际的效果, 其中螺纹为矩形螺纹螺距为6 mm进行配合, 达到标准, 进行机械加工。

2平口钳丝杠的加工工艺规程编制

2.1结构工艺性分析

(1) 位置分析。

中心孔与旋转轴配合, 选择间隙配合并且有较高的粗糙度要求, 保证运动灵活, 选择轮廓算术平均偏差为3.2μm的粗糙度, 尺寸精度为H6;旋转平面与底面有0.005 mm的平行度要求。

(2) 精度分析。

该工件的粗糙度要求不大, 尺寸精度一般。

(1) 此零件与丝杠间隙配合, 要有较高的精度要求, 为保证运动灵活, 选择轮廓算术平均偏差为3.2μm的粗糙度, 尺寸精度为H6。

(2) 此零件支撑孔与支撑轴间隙配合, 要有较高的精度要求, 为保证运动灵活, 选择轮廓算术平均偏差为3.2μm的粗糙度, 尺寸精度为H6。

(3) 此零件滑动轴孔与滑动轴过盈配合, 要有较高的精度要求, 为保证运动灵活, 选择轮廓算术平均偏差为3.2μm的粗糙度, 尺寸精度为N6。

2.2材料选择

轴类零件而且有螺纹对表面有硬度的要求, 在加工之前必须采用热处理进行淬火和正火处理, 所以选材为45钢, 适合热加工处理。

2.3技术要求

(1) 几何元素的分析:该工件形状结构较简单, 只含有轴。 (2) 粗糙度分析:该工件上表面粗糙度没有太高的要求。 (3) 材料分析:该工件选用45号钢 (优质碳素结构钢, 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 。

2.4主要加工表面

(1) 零件外轮廓; (2) 5通孔; (3) Tr26×5LH-7e螺纹。

2.5丝杆的强度校核

丝杆属于传动装置, 传递的是扭矩力, 所以要计算丝的扭矩力, 计算如已知轴的直径是18 mm, 计算扭矩是12.86 MPa, 与螺母之间配合, 承受力符合。

由于丝杠属于细长轴, 在加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同轴度的误差, 引起加工的误差值无法控制, 所以在加工过程中必须在钳工的工位下进行修正, 因为在细长轴在前期的加工下, 及其容易产生弯曲, 影响其直线度, 所以必须进行特殊处理, 使其在后续的加工中保证直线度, 以免产生更大的误差。

2.6加工工艺过程

加工工艺过程见表1。

2.7切削用量的选择

(1) 被吃刀量ap的确定。

粗加工 (表面粗糙度为Ra50~12.5μm) 时, 除留有精加工的余量外, 尽可能的一次或较少的走刀次数将粗加工余量切除;在中等功率机床上, ap=8~10 mm, 所以, 本零件所选用的车床可以满足, 取ap=3.5 mm, 半精加工 (表面粗糙度为Ra3.2~6.3μm) 时, ap=0.5 mm;精加工 (表面粗糙度为Ra0.8~1.6μm) 时, ap=0.25 mm。

(2) 进给量f的确定。

粗加工时, 在工艺系统刚度和强度较好的情况下, 可选用较大的进给速度, 提高生产效率;所以经查表得f=0.5 mm/r;半精加工经查表得f=0.3 mm/r;精加工时, 进给量应按表面粗糙度的要求选择, 表面粗糙度要求高, 进给量可相应的减少;所以经查表得f=0.1 mm/r。

(3) 切削速度Vc的确定。

粗车时的切削速度V c一般取7 5~100 m/min, 根据零件的结构, 选切削速度Vc=75 m/min;

半精车时的切削速度Vc=80 m/min, 精车时的切削速度Vc>80 m/min, 所以选切削速度Vc=90 m/min。

2.8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

(1) 机床的选择。

外圆, 环槽, 攻螺纹, 倒角选用华中数控车床;Φ1.5中心孔道选用Z516;铣平面选用X6130, 用圆柱形油石研修前后中心孔。

(2) 夹具的选择。

平口钳丝杠主要使用通用夹具, 如三爪卡盘, 平口钳, 前后顶尖。

(3) 刀具的选择。

车床上加工外圆的工序, 常选用硬质合金车刀。丝杠零件所采用的材料为45钢, 所以采用YT类硬质合金, 粗加工用Y T 5, 半精加工用YT15, 精加工用YT30;另外还需备有YT15, YT30的硬质合金切槽刀。中心钻:中心钻B3.15/11.2GB/T6078.2-1 9 9 8;铣刀:选用高速钢圆柱形铣刀50X22GB/T1115-2002。

(4) 量具的选择。

根据零件表面的精度要求, 尺寸和形状特点, 该零件的加工过程中选用最常见的游标卡尺 (0~125 mm, 0.02 mm) , 外经千分尺 (0~25 mm, 0.01 mm) , 三针测量仪。

摘要:平口钳丝杠是平口钳中的重要零部件, 不论在力矩传递, 还是在精度保证上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用三维软件以丝杠的稳定性和精度为基础对其进行整体设计, 螺纹为矩形螺纹螺距为6 mm进行配合。从对丝杠的结构工艺性分析、工艺方案的选择、材料的选择、基准的选择、工艺过程的编制、活动钳身的加工过程以及所用设备和参数的选择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最后制订了丝杠的加工工艺规程。

关键词:丝杠,设计,工艺

参考文献

[1]王德俊.机械制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203-204.

[2]王祖堂.金属塑性成形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2:63-67.

[3]王凤平.机械制造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54-55.

工艺规程的编制 篇2

1.0.1 为适应编制江河流域规划的需要,明确编制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编制、修订大江大河和重要中等河流的流域综合规划,一般中等河流和小河的流域综合规划、江河流域的专业规划和较大范围的区域水利规划可参照执行。

1.0.3 编制江河流域规划,应根据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针对流域特性、治理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按照统一规划、全面安排、综合治理、综合利用的原则,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提出治理开发的方针、任务和规划目标,选定治理开发的总体方案及主要工程布局与实施程序。

修订江河流域规划应在对原规划进行回顾评价的基础上,根据新的情况按上述要求进行。

规划应紧密结合流域实际,突出重点,不要求涉及所有方面。

1.0.4 编制江河流域规划,必须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水利法规及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正确处理水利建设与国土整治的关系;各项规划任务之间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上下游、左右岸、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需要与可能、近期与远景的关系;干支流治理与面上治理、主体工程与配套工程的关系;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的关系;水利措施与农林牧措施的关系;江河治理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等。

1.0.5 编制江河流域规划,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强调查研究,重视流域基本情况和基本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充分利用以往规划和有关科研成果,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提倡公众参与。要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论证优选规划方案。

1.0.6 江河流域规划应与国家和地区的国土规划相协调,与涉及的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发展规划相适应。

1.0.7 编制江河流域规划应研究近期和远期两个水平,并以近期为重点。水平年宜与国家建设计划及长远规划的年份尽可能一致。

1.0.8 编制江河流域规划应重视采用科学的新概念、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有关分析计算和方案比较。

1.0.9 编制江河流域规划,除应遵守本规范外,还应遵守国家和有关部门相关规程、规范、标准等的规定。基 本 资 料

2.0.1 编制江河流域规划,应根据规划要求,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有关气象、水文、地形、地质、土壤、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资料,其基本要求如下:

(1)气象、水文资料:包括能反映本流域气象、水文特征的有关特征数据,还应视需要具备降水、水位、流量、泥沙、潮汐等实测、调查资料,其系列年限应基本符合有关专业规范的要求。

(2)地形资料:包括流域图和主要灌区、涝区、分蓄(滞)洪区、水库区、主要枢纽建筑物、主要河道的地形图及主要河道的纵横断面图等。地形图可尽量利用国家已经测绘出版的成果,必要时应专门测绘。

(3)地质资料:包括区域地质图、区域地震资料和主要水库坝区、库区、主要建筑物、骨干灌排河道等的有关地质图、剖面图与文字说明,以及一定比例尺的水文地质图。地下水重点开发地区还应具有较详细的地下水资源量和可利用水量、补给与排泄条件等资料,必要时应具备动态观测资料。

(4)土壤资料:主要为土壤普查资料。对于盐碱化倾向明显的灌区和涝区,还应具备本区或类似地区盐碱土改良等试验资料。

(5)资源资料:包括水资源、水力资源、水运资源、土地资源、矿藏资源、物产资源、旅游及重点文物资源、渔业及其他生物资源等的数量及其分布等资料。

(6)环境资料:除以上有关环境的资料外,还应搜集大气、水、土地、生态等方面的环境指标及重点污染源情况等资料。

(7)社会经济资料:包括有关人口等基本统计、现状国民生产总值等经济统计和自然灾害统计等资料。

2.0.2 编制江河流域规划还应注意搜集了解流域内历代治水与主要水系历史演变概况、以往规划成果与实施概况、流域治理开发现状与已建主要水利工程设施等有关资料,并应有重点地搜集了解本流域和相关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有关科研成果及有关部门的发展规划资料。

2.0.3 对搜集的资料,应进行系统整理。作为规划依据的基础资料,应进行合理性和可靠程度的分析评价,可靠性较差的应进行复查核实,不足的应设法进行补充搜集。社 会 经 济 发 展 预 测

3.0.1 江河流域规划应对规划流域和有关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生产力布局进行分析预测,明确各方面发展对流域治理开发的要求,以此作为确定规划任务的基本依据。

3.0.2 不同水平年的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应在国家和地区国土规划、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有关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缺乏中长期规划资料时,可根据规划地区历史情况结合近期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合理估计。

3.0.3 预测的规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应符合地区实际情况,并与国家对规划地区的治理开发要求和政策相适应。总 体 规 划

4.0.1 流域总体规划,应针对流域特点与治理开发现状,在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研究确定流域的治理开发原则、方针和任务,提出流域治理开发目标和总体规划方案。

4.0.2 流域治理开发的原则、方针和任务,应紧密结合本流域实际,按照近期和远期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经研究确定。下一层次规划的治理开发原则、方针和任务应符合上一层次规划的精神。

流域治理开发的任务应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流域上中下游、干支流,根据各自特点,治理开发任务可各有侧重。

4.0.3 流域治理开发目标,应按不同规划水平年,根据治理开发任务的轻重缓急,结合考虑各方面条件,经分析论证分别拟定。

4.0.4 流域总体规划方案,应按拟定的治理开发任务,重点研究干流和主要文流的控制性枢纽、重要综合利用工程以及跨流域调水等影响流域全局的战略措施布局,通过方案比较分析选定。选定的方案应尽可能满足各部门、各地区的基本要求,并具有较大的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综合效益。

4.0.5 控制性枢纽和重要综合利用工程的布局,应根据流域治理开发需要,特别是对控制调节洪水与利用水资源的要求,结合地形、地质、水库淹没等条件,经方案比较拟定。干支流控制性枢纽工程的布局应统筹研究确定。

4.0.6 流域总体规划中,应对跨流域水资源调剂及跨流域洪水调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论证,初拟工程方案与调度运用原则。

跨流域水资源调剂,应进行调入和调出流域水资源平衡分析。调入流域需调水量应考虑当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调出流域应充分考虑流域社会、经济长远发展和维护生态与环境对水资源的需求。

跨流域洪水调配,应在相关流域洪水特性、遭遇和防洪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调出流域应充分考虑在本流域内流域解决洪水的工程措施。承泄流域应对本流域洪水与调入洪水作出统筹安排。水资源供需分析与评价

5.0.1 江河流域规划,应在分析流域水资源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流域社会经济发展计划,预测不同水平年流域水资源供、需水量,并进行供需分析,提出缓解主要缺水地区和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途径。

5.0.2 流域水资源供需分析宜分区进行。区域划分应以流域、水系为主,同时兼顾供需水系统与行政区划。对水资源贫乏、需水量大、供需矛盾突出的,分区宜小些。

5.0.3 水资源供需分析与评价,应按现状基准年和近期、远期两个水平年进行。基准年与不同水平年均应分别研究丰、平、枯水等不同年型的水量及其相应的水质。现状基准年是预测和评价近、远期水资源供需情况的基础,可选用规划编制期内资料较完整又具有代表性的某一年份。

5.0.4 流域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可根据实测和调查资料分析推算。地表水和地下水计算中的重复部分应予扣除;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影响显著的,应估算其影响程度,并对天然水资源量进行调整修正。

5.0.5 可供水量应在现状实际供水量的基础上,结合考虑现有工程供水能力可能的增减变化和规划新建、配套、扩建工程项目可能增供的水量,并应充分注意水质与水资源的重复利用。

5.0.6 需水量宜分部门调查、预测。预测时应注意在核实现状实际用水的基础上,研究节水措施和科技进步对未来用水的影响以及水资源紧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力求使预测成果能较好地符合实际发展情况。缺水严重地区还应从宏观上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总趋势、速度及产业结构等的合理性进行必要的论证。

预测的需水量,应包括维护河道、河口稳定和维持改善生态与环境的水量。

5.0.7 水资源供需分析应以分区供需水量的预测为基础,按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分别对不同水平年和不同保证率相对应的水资源进行合理调配,综合平衡。对缺水地区,应针对缺水性质与程度,提出缓解缺水矛盾的对策和措施。

5.0.8 分析结果,当流域水资源有一定余裕时,可研究向邻近缺水地区实施调水的可能性。

当流域水资源不足,且缺水量难以在本流域调剂解决时,可根据邻近河流的水资源情况和引水条件,研究跨流域调水。

跨流域调水量,应根据调出流域可调水量和调入流域缺水量,结合调水工程的技术、经济特性,综合分析确定。防 洪 规 划

6.0.1 流域防洪规划应在研究流域气象与洪水特性、历史洪灾及成因的基础上,分析干支流现有防洪能力,论证选定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研究蓄、滞、泄的关系,选定整体防洪方案,并阐明工程效益。

有凌汛灾害的河流,应研究冰凌特性,选定防凌方案。沿海地区应研究天文大潮、风暴潮等产生的灾害及其与当地洪水的关系,研究相应的防护措施。

6.0.2 流域内各防洪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根据其重要性及受灾后影响严重程度区别对待,在国家GB50201—94《防洪标准》规定的范围内,从经济、社会、环境多方面综合论证选定。所要求的防洪标准一时难以达到的,可制定分阶段标准。

特殊重要的、防洪标准要求很高的防洪保护对象,应在考虑本流域整体防洪方案的基础上,采取自保措施。

6.0.3 流域防洪规划,应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统筹研究,正确处理受益区与受影响区的关系,并考虑近期与远期相结合、防洪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防洪与治涝相结合、防洪与兴利相结合,制定正确的防洪方针。多沙河流应在研究防治洪水的同时,因地制宜采取水土保持、调水调沙等措施研究防治泥沙。

6.0.4 整体防洪工程措施方案,应在流域总体方案关于重点防洪地区洪水来量与泄量平衡研究的基础上,综合研究各项防洪建设的可能性,拟定若干可行的组合方案,从地区之间的关系、防洪可靠性、投资、效益等方面以及方案可能带来的社会、环境等的影响进行综合比较选择。

6.0.5 进行流域防洪规划,应核定现有河道的泄洪能力和防洪标准,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高河道泄洪能力的措施。

人为行洪障碍严重的河道,应根据不同情况,制定清障规划,拟定清障的范围和相应的措施。

6.0.6 堤防的防洪标准、设计洪水位或允许泄量,应根据防洪体系和防洪保护区的要求,分析研究确定。上下游、干支流河道堤防和分洪、蓄洪、滞洪区堤防,应根据其任务与等级确定相应的设计标准。

多沙河流堤防的设计洪水位,应根据预测的河道冲淤变化规律,按不同水平年分别拟定。

感潮河段堤防的设计洪水位,应研究洪、潮遭遇规律,合理确定。

6.0.7 采取扩大行洪断面、裁弯取直等整治河道措施提高行洪能力,应根据沿河土质、河势和水沙特性等因素,研究整治后河道的稳定性及可能在防洪、排涝、通航、引水、泥沙冲淤、岸坡稳定等方面对上下游、左右岸的影响,并采取妥善的处理措施。

6.0.8 安排分(蓄、滞)洪工程,应根据整体防洪方案,结合分(蓄、滞)洪区条件进行方案比较综合选定。对提出的分(蓄、滞)洪区应初步拟定启用原则,研究工程可能引起的上下游及邻近河流河势和洪水位的变化,分析其对当地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并制定区内安全建设规划。

采用分洪道分泄本流域洪水至其他水域时,其泄洪能力的核算应考虑两地洪水较不利的遭遇情况。

6.0.9 防洪水库和综合利用水库承担的防洪任务,应根据整体防洪方案,结合水库条件,经方案比较综合研究确定。防洪方案中有两个以上承担防洪任务的水库时,应研究各自分担的防洪任务和联合运用原则。综合利用水库承担防洪任务时,应研究防洪与兴利相结合,提高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

6.0.10 流域防洪规划应初步研究整体防洪方案中主要工程的运用方式。对重要的防洪水库、控制性枢纽、重要的分(蓄、滞)洪区,应初步制定调度方案与规则。

对沿岸有重要城市和洪水灾害特别严重的河流(或河段),还应研究安排超标准洪水的运用措施与对策。

6.0.11 流域防洪规划中应针对流域特点提出加强管理、通讯、预报、预警等防洪非工程措施的意见。

6.0.12 对流域内现有防洪标准偏低的较重要城镇,应在流域整体防洪安排及城镇建设规划的基础上作出专门规划,使城镇的合理范围达到应有的防洪标准。必要时可设置相对独立的防洪体系。

城镇防洪规划中应包括当地涝水排除的安排,其标准宜与有关部门协商确定。

6.0.13 对山地、丘陵区存在的严重山洪灾害,应分别情况,提出防治措施、方向、原则。对存在较严重泥石流、滑坡和岩崩等灾害的河流、河段,也应认真进行地质普查,查清成因和具体分布,提出建立监测、预报的措施意见,并提出应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治 涝 规 划

7.0.1 流域治涝规划应在研究涝区自然特点、历史受涝成灾情况的基础上,分析现有河道、湖泊和排水系统的滞蓄和排水能力以及致涝成因和规律,合理选定涝区治涝标准,研究分区治理方式,选定整体治理方案,阐明工程效益。

7.0.2 治涝标准应根据涝区受灾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综合论证选定。所要求的治涝标准一时难以达到时,可提出分期实施意见。

7.0.3 治涝规划应与综合农业区划、区域开发及农田基本建设密切结合,根据涝区地形、水系、承泄区条件合理划定治涝分区,根据不同分区的治理要求,按照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拟定整体治理方案和分区配套治理措施。

7.0.4 排水河道设计排涝流量应根据治涝标准结合考虑滞、蓄能力和作物类别、生长期与耐淹程度等因素分析确定。

骨干排水河道的设计排涝水位,应根据排涝效益和缓排面积经技术经济比较论证选定。

7.0.5涝区排水除按治涝标准排除地面涝水外,还应考虑为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对降低地下水位的要求,做到治涝与改碱、防渍相结合。

易碱地区,应研究合理的地下水埋深,采取农、林、水综合治理措施改良土壤。需大面积采用井排或井灌井排结合降低地下水位时,应就排水效能、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论证;采取井排或引水洗盐压碱时,应妥善安排排水出路。

易渍地区,应根据土壤和水文地质特点,采取有效的能及时排除土壤耕作层内过多水分的排水措施。

7.0.6地势特别低洼无法自排的涝区和堤圩水网地区,需建站抽排时,应充分利用现有湖泊、洼淀、沟塘调蓄涝水。蓄涝容积大小应根据集水面积、积水量、排涝站规模以及地形土壤等条件,尽量与灌溉相结合,同时兼顾渔业、卫生及环境等方面的要求,经技术经济论证选定。

排涝站所需电源也应在治涝规划中一并安排。

7.0.7排水闸的规模及特征值应根据所在河段情况、排水量、抢排时间和对降低地下水位等的要求,分析确定。

7.0.8排涝承泄区的水位,应根据承泄区的条件及排水要求综合分析确定。灌 溉 规 划

8.0.1 流域灌溉规划应在调查规划区内的灌溉现状和农业生产对灌溉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水源条件,拟定灌区范围及整体开发方式,选定灌溉设计标准、灌溉制度、引水规模和骨干灌排渠系建设方案,拟定典型区田间工程布局,阐明工程效益。

8.0.2 灌溉规划应结合综合农业区划,根据区域农业生产的特点、种植布局和发展要求,进行分区水土资源平衡,研究不同水源配合运用的合理方式,并据以拟定可能的灌区总面积和总体布置方案。接税 8.0.3 灌溉设计标准应根据水源条件、农业生产要求与相应作物组成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合理选定。

8.0.4 灌溉制度应根据灌区的水源、土壤、地形、降雨等条件,以及作物组成、农业技术措施和先进的灌水技术等因素,参照本地高产、节水的灌溉经验及有关试验资料,分析拟定。

8.0.5 规划渠灌区应因地制宜选择引水地点、取水方式、引水数量以及必要的蓄引提等主要工程措施。

设置的大型水库、提水站及其他大型建筑物,应对其工程规模及特征值进行方案比较。对高扬程提水及远距离输水灌溉,应进行专门的技术经济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大型提水灌区规划应一并安排电源。

在多泥沙河流上引水灌溉,应对泥沙的利用和处理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对现有的涝渍、盐碱、沙丘、荒滩及各类低产田,应提出必要的改造措施。

8.0.6 灌区开发必须有灌有排,防止土壤盐碱化、沼泽化。灌排渠系应根据地形、地质、水系、承泄区等条件,尽量照顾到行政区划合理布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灌溉渠系设置应力求扩大自流灌溉面积。排水沟布置应因地制宜采取排、截、滞、抽等方式。

具有多水源或兼有其他开发利用任务的灌区,应研究多种可行的方案,经技术经济论证选择最优开发方案。

8.0.7 规划大面积井灌区应分析预测长期开采后的地下水动态变化,研究提出实施地上水、地下水联合调度运用的方案,防止过量开采地下水可能对生态和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8.0.8 对已建灌区的改造,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在实施节水灌溉的基础上,提出渠系和建筑物加固改建方案。必要时,可对供水水源进行适当调整。

8.0.9 灌溉水源的水质要符合灌溉水标准,不能直接引用未经处理、不符合灌溉水标准的城市工业污水,防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城乡生活及工业供水规划

9.0.1 流域城乡生活及工业供水规划,应在调查规划区内城乡生活、工业供水现状和城乡发展对供水要求的基础上,分析预测不同水平年,不同供水对象对水量、水质和供水保证程度的要求,结合水源条件拟定供水方案并阐明供水效益。

9.0.2 不同供水对象的单位用水量和需水量,应根据规划区内水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考虑其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变化、都市化程度、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现状用水和不同水平年可能达到的供水能力、节水水平等因素,参照相似地区的经验进行分析与预测。9.0.3 流域供水规划方案应在分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供需平衡分析的基础上,合理拟定。方案内容应包括供水范围、供水水源、取水方式、供水数量、供水过程、供水保证率以及水源工程、输水线路与调蓄措施等。

对不同水源类型和开发方案,应区别情况进行相应的水量平衡调节计算,并据此拟定主要工程规模。

9.0.4 对于重要城市的供水,应尽量采取多水源联合供水方案,以提高其供水保证程度。

采用地下水源时,应注意采补平衡,必要时可辅以相应的补源措施。

从多泥沙河道引水,应采取切实可靠的泥沙处理措施。

9.0.5 供水水源,必须符合规定的水质标准。对划定的水源保护区必须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污染。

对城市废污水应采取措施处理回用或达标排放。

9.0.6 对拟定的供水规划方案,应分析对不同供水对象的保证程度。在干旱缺水地区,应对特殊枯水年和连续枯水年的供水提出应急调配方案和相应的措施。

9.0.7 对饮水困难的乡村地区,饮用水标准,研究提出解决途径。水 力 发 电 规 划

10.0.1 流域水力发电规划应根据开发流域水能资源的要求,或结合流域其他治理开发任务拟定河流梯级开发方案,初步拟定枢纽特征水位与水电站装机规模,提出供电方向,并阐明发电效益。

10.0.2 河流(河段)梯级开发方案应根据水力发电在治理开发任务中的主次地位,在流域总体规划指导下,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水能资源分布特点、综合利用要求、地形地质条件、水库淹没、动能经济指标和环境影响等因素,经方案比较选定。

引水式开发或跨流域引水开发,应充分考虑引水地点以下河段水量减少对供水、灌溉、航运、漂木以及生态与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采取相应对策。

10.0.3 河流水电开发方案应根据电力系统对供电质量的要求,重视研究具有较好调节性能的水库梯级,以提高水能开发利用程度。在火电比重大又缺少调峰水电站的地区,有条件时应对抽水蓄能电站的开发进行研究论证。

在大型灌溉引水渠道上,应研究结合灌溉季节发电的可能性与合理性。10.0.4 规划水电站应根据水库调节性能,合理选择代表年或代表径流系列,计算单独运用和梯级联合运用时的保证出力和平均年发电量。径流调节计算应考虑其他综合利用部门用水对发电的影响。

10.0.5 规划水电站的正常蓄水位和其他特征水位,应根据电力系统用电发展要求、水电站下游防洪与综合利用水资源要求,结合地形地质条件、水库淹没与移民、水库防淤、经济指标以及上下游梯级衔接等因素,经综合分析后初步拟定。

对重要枢纽的正常蓄水位和其他特征水位宜通过方案初步比选后拟定。

10.0.6 规划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可根据水库调节性能、动力资源储量与结构、电力系统负荷特性与电源组成,以及单独和联合运用时水能指标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按合理的装机利用小时数或装机容量与保证出力的倍比数初步拟定。

对规划近期建设的大型水电站装机容量,应初步分析确定供电范围,通过电力电量平衡拟定。

河流上、下游梯级水电站装机容量应注意合理协调,使水能得到充分利用。

10.0.7 规划水电站的机组机型和单机容量,应根据水头范围、型谱资料,参照已设计(运行)电站的机组机型,并考虑机组制造水平,进行初选。

10.0.8 水库调节性能较好的大型水电站,应初步拟定水库调度运用原则。

拟在多沙河流上近期兴建的大型水电站,若泥沙影响严重,应初步拟定防止泥沙淤积的水库调度运用方式。

10.0.9 流域水力发电规划,应研究小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明确山区、丘陵与平原区的小水电发展方向,并提出发展小水电的原则意见和促进小水电发展的政策建议。

小水电发展规划应与农村电气化县建设规划相协调。

10.0.10 严寒地区的水电规划应考虑冰冻、冻害对径流、水工建筑物和水电站运行的影响。航 运 规 划

11.0.1 航运规划应在调查分析河流和航运状况的基础上,预测不同水平年的客货运量,选择通航标准和通航保证率,拟定开辟航道和改善航道方案,并阐明航运效益。

11.0.2 对河流航运状况包括:河流的水文、泥沙和河势特点,航道、港口和通航建筑物,通航期和运输量,以及船舶和营运特性等现状与历史情况等,应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并据以提出存在的航运问题与改善航运条件的方向。

11.0.3 航运运输量应按不同规划水平年,根据流域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运输的要求,在综合运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预测,经综合分析论证拟定。

11.0.4 航道等级、通航标准除已按国家规定程序划定等级的航道外,应根据预测的客货运量要求和河流(河段)通航条件,经技术经济论证拟定。通航标准应干支流、上下游相协调。

11.0.5 通航方案包括通航规模以及河道渠化、整治、疏浚等措施,应根据流域治理开发要求和治理开发后的河流(河段)通航望条件,经方案比较后确定。通航方案应妥善协调航运与其他综合利用任务的关系。

在河道上安排航道渠化或航道整治工程,应结合考虑防洪、排涝、发电、灌溉与供水等要求。

在通航河流上安排非航运为主的闸、坝工程,应同时设置必要的过船通航设施。在多沙河流上还应研究提出防沙措施。

在通航河流上已建的闸、坝工程,如无过船通航设施,应研究复航措施。

11.0.6 对渠化河流(河段),应考虑闸、坝工程过船设施用水。

利用天然河流(河段)通航或人工运河的航运用水,应统筹考虑综合利用用水要求,经供需平衡分析,合理分配确定。

11.0.7 航运发展目标与航运工程实施,可按照社会、经济对航运发展的要求和工程建设条件分期安排。近、远期可根据具体情况,拟定不同的通航标准和通航保证率。

在通航河流上安排闸、坝工程,当近、远期客货运量相差悬殊时,应研究分期建设过船设施方案。

在拟开辟成航道的河流上安排闸、坝工程,应预留过船设施位置。河道与河口整治规划

12.0.1 河道与河口整治规划,应根据河道、河口特性和防洪、航运、排涝、引水、防潮、防盐、土地利用及沿岸工矿企业与城市发展等方面的要求,确定规划范围;研究河道、河口现状,分析水沙运动和河道、河口演变规律;研究河势走向、河口流路、治导线布置,并提出控制、调整河势与稳定河槽的主要措施等。

12.0.2 河道、河口整治规划应合理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关系,统筹考虑各方面要求,并充分发挥现有工程设施与水土资源效益。12.0.3 河道、河口整治规划应遵循因势利导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拟定河势走向的格局,拟定控制河势的主要措施,通过方案比较,合理确定整治工程的总体布局。

对于水库上游河道,应注意防治库尾泥沙淤积,对于水库下游河道,应注意防治河床冲刷引起的影响,满足综合利用要求。

对于河口滩涂垦殖和利用,应满足防洪、防潮、排涝和航运的要求,重视保护河口生态与环境。

12.0.4 对河势变化急骤的河段,或上、下游节点相距大,难于保持河势稳定的河段,应选择合适地点规划增设人工节点或护岸工程。

12.0.5 需要对河势进行重大调整的河段,应通过方案比较,合理拟定整治规划布局及实施步骤,并对带来的影响提出补偿措施。

12.0.6 对具有相当规模砂、石料可供开采的河道,应在河道整治规划中,明确允许的采石、采砂范围、控制线和基本尺度,以防止河势变化。

12.0.7 整治措施应根据河道、河口整治目的和具体状况合理确定。设置的河工建筑物宜尽量顺应河势,适应水沙变化规律。

12.0.8 河道、河口整治规划应分别轻重缓急,突出重点,注意远近结合,合理安排实施程序。

12.0.9 岸线利用规划应根据城市发展布局,结合整治规划,提出可资利用的岸线和相应的利用条件。

12.0.10 岸线利用规划应考虑综合利用、统筹兼顾,做到既确保不影响河道行洪安全,又有利于航运、引水、排水和水环境保护。

12.0.11 规划的沿河岸建筑物,应保持河道足够的行洪断面并考虑航运要求。在需束窄河床或占用行洪滩地时,应对河势影响、河床冲淤、行洪安全进行专门论证,并采取相应的整治措施。水 土 保 持 规 划

13.0.1 流域水土保持规划应在研究流域水土流失状况、成因、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确定流域水土流失类型及分区,拟定水土保持方向,研究主要防治措施方案,并估算其效益。

13.0.2 水土流失分区应根据流域不同土壤类型、特点,参照遥感和实地调查资料,考虑流域内气象、地形、地质、植被等因素综合划定,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对潜在水土流失规模的估计,划分预防保护区、监督区和治理区,提出相应的工作目标,拟定防治措施与管理办法。

13.0.3 流域水土保持规划应与综合农业区划相协调,结合当地生产和发展方向,统筹研究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用地比例及布局,做到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相结合,治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相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

13.0.4 流域水土保持措施方案应针对水蚀、风蚀、重力侵蚀和冻融侵蚀等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分别拟定。对主要防治区域或典型小流域的水土保持规划,宜在详细分析水土流失现状成因、治理条件等的基础上,拟定几种水土保持措施方案,进行全面综合比较,择优选定。对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壤植被破坏,应提出预防措施和要求。

13.0.5 对选定的水土保持方案应提出其近期工程的治理速度,估列相应的工程量。水 质 保 护 规 划

14.0.1 流域水质保护规划应在污染负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流域内干支流及湖泊、水库的水质现状评价;预测实施流域综合治理方案后的水质;提出水质保护专门措施及重点河流(河段)水质保护实施意见。

14.0.2 流域水体污染负荷调查,应在分析水质监测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着重查明重要污染源的分布、水污染物类型及其数量、排放规律、造成的危害等;对流域水体污染负荷的预测,应结合考虑不同水平年的经济发展和可能采取的治理措施进行分析。

14.0.3 流域现状水质评价应明确各河流(河段)的水质等级、主要生化指标及水质在年内的周期变化规律。

14.0.4 流域水质保护规划应以保护水源地的地表水、地下水水体和防治主要城镇河段岸边污染带为重点,研究水体功能,区分重点保护区与重点治理区,拟定相应的水质保护目标,根据规划水平年的规划供水量及污染预测,结合水体环境容量和稀释自净特性,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拟定综合防治措施意见,并对主要污染源提出治理要求。

流域水质保护规划应干支流、上下游统一考虑,相互协调。

14.0.5 对流域综合治理方案中将较大改变水的天然时空分配的工程,应初步分析其对水质的有利与不利影响,提出消除和缓解不利影响的措施意见。漂木、渔业、滩涂开发、水利灭螺、旅游等规划

15.0.1 漂木规划应在分析漂木现状和论证其必要性的基础上,对不同规划水平年的漂木量进行预测。在河流总体规划指导下,拟定漂木方式(散漂或排漂)、漂木期和漂木设施方案。

在有漂木任务的河流上安排闸、坝工程,应研究设置必要的过木设施或转运设施。研究过木设施时,应考虑漂木和过木用水要求,并妥善协调与其他部门的用水矛盾。

15.0.2 渔业规划应在调查分析渔业生产条件与自然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水域情况,拟定发展渔业生产的方向和(鱼)种、(放)养、捕(捞)相配套的安排意见。

利用向城镇供水的水源(水库或湖泊)发展渔业生产,应对生产方式、规模及其对水质的影响进行论证。

在鱼类回游产卵的河流(河段)上安排闸、坝工程,应研究设置过鱼设施或采取人工放养措施,并应采取措施保护鱼类产卵场。

15.0.3 滩涂开发规划应在调查分析滩涂资源及其开发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河道整治和河口综合治理总体布局及要求,拟定开发利用的地点、范围、方式和工程措施方案。对滩涂开发利用可能带来的影响和相应策,应作专门论证。滩涂开发规划应重视开发区的内部建设。

15.0.4 水利灭螺规划应结合防洪、治涝、河道整治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拟定灭螺方案;在堤垸上设置进水涵闸,应采取措施,防止钉螺向垸内扩散。对修筑低坪、围垦洲滩灭螺,必要时需作出专门论证。

15.0.5 编制江河流域规划,应对流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就治理开发方案对旅游资源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作出预测和评价,提出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的原则及意见。

在江河上安排水利工程,应考虑发展旅游要求。

15.0.6 编制江河流域规划,根据需要,可就荒地资源开发利用和自然保护区等的水利问题作出专门规划,或提出规划意见。重 要 枢 纽 规 划

16.0.1 江河流域规划中的重要枢纽,应根据总体规划提出的要求明确其规划任务,初步确定其基本规模及主要特征参数,并论证其可行性。

进行重要枢纽规划时,除应考虑本工程的技术经济指标外,还应同时考虑本工程与上、下游工程的相互影响,并初步分析其环境影响。

16.0.2 重要枢纽规划应进行必要的地质勘探工作,了解枢纽场址的基本地质条件和主要地质问题,当存在一个以上的场址时,应从技术经济条件分析,选择代表性场址。

拟在近期兴建的重要枢纽,应对其主要建筑物的地质条件进行初步评价。

16.0.3 重要枢纽规划应复核实测水文资料的可靠性、合理性,统计分析场址的径流系列和特征值,复核历史洪水调查资料,统计分析洪水特征值和设计洪水以及泥沙系列和特征值。

拟在近期兴建的重要枢纽应推算场址天然情况下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当缺乏观测资料时,应进行必要的水文观测工作。

16.0.4 重要枢纽规划应按其规划任务,结合工程的具体条件,通过洪水和径流调节计算,拟定所需设置的防洪库容和兴利库容。

拟在近期兴建的重要枢纽应对发电、灌溉、供水、航运等部门在水位、水量、时间上的要求,进行初步综合协调,必要时可在各用水部门之间进行不同分配方案的比较。

16.0.5 重要枢纽规划应按其规模和重要性,确定工程的等别及各种建筑物的级别,并根据工程的水文、泥沙、地形、地质条件,考虑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初拟枢纽布置方案和型式,估算工程量、工程投资。

拟在近期兴建的重要枢纽应拟定倾向性的枢纽型式,初拟各主要建筑物的位置、建筑型式和轮廓尺寸。

16.0.6 重要枢纽各建筑物的工期应根据其建设条件结合工程规模和工程量,参照类似工程的工期拟定。

特别重要的枢纽和拟在近期兴建的重要枢纽,应进行初步的施工规划,初拟施工总体布置。

16.0.7 重要枢纽规划应重视工程淹没损失。拟在近期兴建的重要枢纽,应初步调查主要淹没实物指标、动迁入口和设施数量,初步分析安置区的环境容量,提出移民安置意见和淹没补偿投资。环 境 影 响 评 价

17.0.1 江河流域规划应将维护和改善流域的生态与环境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使经过治理和开发的流域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得以协调发展。

17.0.2 江河流域规划应结合流域状况勘查或专门考察,调查流域环境现状,分析主要问题,并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有关法规,结合技术、经济等条件,拟定不同水平年维护和改善流域生态与环境的目标或要求。

对环境问题突出的江河流域,应提出维护和改善生态与环境的规划方案,参与各治理开发规划方案的比选。

17.0.3 对拟定的各个江河流域治理开发规划方案,应识别、预估、分析其对生态与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研究减免不利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并纳入规划方案。17.0.4 江河流域治理开发规划方案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可从宏观上进行综合分析和总体评价,分析其对流域主要环境要素的影响,为比选规划方案提供依据。

17.0.5 对流域环境有较大影响的控制性工程和近期重点工程,必要时应提出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流 域 水 利 管 理

18.0.1 江河流域规划应对流域水利管理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完善这方面工作的措施意见。

18.0.2 江河流域规划应针对流域存在的主要管理问题和流域特点,按照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提出调整、完善流域内各项管理工作体制的原则意见。对拟定的近期重点工程,应提出管理模式的意见。根据需要,还应研究提出流域通信网、水情预报预警系统和水质监测系统等管理设施建设的意见。

18.0.3 江河流域规划应根据流域具体情况,在国家已颁有关法规的基础上,提出需补充制定流域性配套管理条例或实施细则的意见。经 济 评 价 与 综 合 分 析

19.0.1 江河流域规划的经济评价,可只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即从国家整体角度评价规划方案的经济合理性。

19.0.2 规划方案中的主要工程项目和近期建设工程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应采用相应的工程投资概(估)算办法编制,其余工程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可按扩大指标估算。

工程年运行费可按其占相应固定资产投资的百分比估算。

19.0.3 规划方案中各项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应尽可能用货币定量计算,对一些难以用货币定量的经济效益应用文字加以阐明。

19.0.4 经济评价中各项工程项目的费用和效益可采用影子价格,也可直接采用现行价格。费用和效益的价格水平必须保持一致。

19.0.5 江河流域规划中各规划方案的比选,应根据方案经济比较结果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确定。对选定的规划方案和主要工程项目的经济指标应列出其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及经济效益费用比。必要时,还应列出一些辅助指标,如工程量、总投资、总工期、单位水量投资、单位电量投资等,供决策参考。19.0.6 对选定的规划方案和主要工程项目还应结合下列因素,从宏观上进行综合分析:

(1)与国民经济发展总的布局、规模和速度的适应性。

(2)与产业政策的适应性。

(3)对工业、农业、交通及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4)对环境和生态平衡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5)对国家或地区物资、资金平衡的影响。

(6)淹没数量及淹没处理难易程度。近期 工 程 实 施 意 见

20.0.1 江河流域规划应在选定规划方案总体安排的基础上,提出近期治理开发工程。近期工程应力求做到:

(1)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要求,能较好地解决流域内存在的主要问题。

(2)工程所需资金、物资设备等与同期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3)有关各级政府和群众对该工程有积极性。

(4)移民安置去向明确,有条件解决。

(5)工程的兴建对生态与环境不会带来重大不利影响。

20.0.2 对某些规模较大的水库、河道、灌区等工程,必要时可分期建设,将近期建设部分列入近期工程。应注意近、远期工程的结合,合理选定近期建设规模,并阐明其效益。

主体工程与配套工程应做到同步实施,同步生效。

机械加工工艺编制的要点探析 篇3

【关键词】工艺编制;基准;工艺要点

机械加工工艺对已生产机械产品中质量以及生产效率方面存在着决定性的作用。机械产品质量在零件加工不同方面都有着精准要求、尺寸精度以及表面质量,这些要求都是存在于零件质量内部的。怎样才能提高机械加工的生产效率,同时降低次品的生产率,下面从编制前期的准备工作入手,列举了机械加工工艺编制中的要点。

一、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前期准备

(一)图纸以及零件要求

编制工艺是机械加工开始之前的准备工作,其中图纸的全方面地了解,是准备中必不可缺部分。首先,需要对图纸上每一个零部件,保证在之后加工中存在承担作用,做好零件精度的确认,这对机械加工效率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影响;其次,要标明零件的作用以及不同和加工难度,保证技工过程中,有不同的侧重点可以操作再次,熟悉图纸后,明确整个加工流程以及加工方法,想一遍整个过程中,是否可以使得实际工作有章可循,明确依照加工步骤开展机械加工。

(二)机械加工的掌握

因为零件机械加工涉及多工种,工序加工的方式。因此,要求工艺编制者一定熟练掌握机械加工不同方法,了解加工方法中的注意事项和加工高效点。这些加工知识的了解,是对机械加工工艺的必要准备。

(三)硬件设备以及人员能力

工艺编制,不仅仅是写在纸上文字图表,重要的是依照图纸上内容,在实际加工中,实现应有实施运作。完成工艺机械加工,不仅需要人力与物力支持,还需要机械加工中,相

对设备以及会操作该技术人员,两者是缺一不可。如果不熟悉这些,就会降低降低机械加工工艺生产率,造成因为技术和操作人员不匹配,形成机械加工按期完成延期。这样的情况,工艺编制就丧失了本身实践性。

(四)不同操作模式来提高生产效率

机械加工要依照是否批量生产来对于不同的生产模式进行确定,要主要是实施分散以及集中两种模式。在单一生产中,就要采用集中模式来提高生产效率,要依照实际操作中的具体实际情况来做出决策。

二、机械加工工艺定位基准

合理地选择定位基准主要意义在于,可以保证零件在尺寸以及位置精度实现决定性

作用。起始工序中,工件的定位只能是选择没有经加工毛坯表面,这种定位的表面被称为粗基准。在工序加工后期中,所使用的定位基准是,已经加工的表面,被称为精基准。因为粗基准与精基准作用相异,所以两者选择原则也各不不同。有较多加工表面工件,在粗基准的选择中,要合理分配不同加工表面加工余量。同时因为毛坯表面粗糙并且精度低,一般情况中,同一尺寸方向上,粗基准表面只可以使用一次。粗基准表面上,最好平整[1],并且没有浇口,冒口和飞边等表面缺陷,目的是工件定位能更加可靠,夹紧方便。精基准在选择中应该方便于工件安装,使得夹具结构简单。较容易获得加工表面要求下,对其设计基准位置精度提高,最好选择加工表面在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那些要求加工余量小,并且均匀精加工工序,应该选择加工表面来作为定位的基准。

三、具体工艺编制的要点要求

(一)工序齐全。一个零件的形成需要完成从一个毛坯到一个成品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对于工序的排列要做到有序。主要有发兰、加工、钳工等。在原材料和铆焊的下料零件里,需要对其进行加工前的热处理。在工序上注明的是热。在铸、锻毛坯接件中,进行热处理中不需要进行工序的排列[2]。然后,热处理在零件加工中和加工后都要展开。注意排共组,注明热处理的种类。当零件加工完成之后,需要和其他零件进行焊接的零件,著名的工序是“焊”。

(二)对不同部位加工工序进行定量的未定。在一个加工部位,要有两道或者两道以上的加工工序,注明工序的具体余量和工序的时间,可以出现偏差,但是要随后注明表面粗糙的要求。

(三)需要按照“装夹”和“工序”的顺序,依照工艺步数的多少,来著名装夹的方法和精度要求的正确性。

(四)基准要明确。在机械加工的工艺中,一般是上一道工序为下一道工序准备,鉴于这种情况,基准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必要的情况下,需要在基准面上进行标记。也可以在原设计中要求加工表面的参数,对精度以及表面的粗糙程度做进一步的要求,需要对工艺的用途进行详细的阐明。上一道工序应该为下一道工序的准备做好基准。使得基准明显更加准确。如有必要可以在基准面上加刻标记。作为基准需要在一些加工表面可以在原设计要求中,进一步提高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值,并且在工艺上阐明用途。

(五)“工艺守则”有详细规定的,需要依照具体的数值部分,对加工工艺中有具体明确的要求的内容进行注明。

(六)夹头、毛坯形式和余量的要求,需要在工艺中具体说清楚。

(七)设计将表面,需要人工进行查找的部分,要对这部分结构复杂和视图多的机械加工件注明表面的编号和视图。并且指清楚视图中的精确位置。

(八)在工艺方法中设计具体的运算,并且运算比较复杂的时候,例如挂轮计算[3],需要给出一个计算的结果。如果计算结果比较负责,需要给出具体的计算公式,用来便利人工的计算。

(九)要为下道工序保留夹头,本道工序涉及的内容中做必要的标明。

(十)对于那些容易变形的零件,可以安排“时效”的工序进行时间方式的冷却。这个过程中,注意放置时间的注明。

(十一)对探伤工序进行安排,依据零件要求的精度,需要安排一到几次。一次的探伤主要是在热处理和粗加工之后。二次的探伤,主要是在半精工的热处理之后。粉探伤主要是在加工工序的最后。

(十二)加工中使用工装的时候,要对工装的编号和名称以及规格进行填写[4]。需要使用同一工装的时候,要填写相应工装的规格和名称。负责和特殊的工装需要在工艺中写清楚。

(十三)把合和焊合配合的时候,要表明先关的名称和证件号码。一件把全部工序和工序内容列出,另外一件列出工序的名称。例如“详见×××工艺”,具体来说就是这道工序的名称和基础证件号码。

四、结语

机械加工工艺的编制,需要在编制前做好准备工作。在实际的编制过程中,也要考虑操作者的实际操作情况,依照实际工作的需要开展符合操作要求的编制。整个编制过程中,主要考虑到机械加工中效率的提高问题,首要是保证编制的质量,其次是提高机械加工的效率问题。使得编制工作的实际意义可以落实。

【参考文献】

[1]李振杰.机械制造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2]冯玉琢.机械加工工艺编制的要点[J].科技创新导报,2011

[3]赵志勇,王丽杰.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应考虑的几个问题[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2(4).

工艺规程的编制 篇4

平口钳活动钳身在整个设计中起到了纽带的作用, 在整体的设计中至关重要[1,2], 主要作用是以传递力矩为主, 在传递力矩过程中对工件进行夹持, 以保证其力度使工件没有夹痕, 所以在设计工程中是以传动螺纹进行设计, 螺纹所传递的力矩较大, 并且稳定性及精度都比较适合。在设计中考虑到精度问题, 因此对螺纹的螺距进行了试验, 最终以螺距为1.5mm的螺纹作为传递以及夹持的纽带, 所设计的图样如图1所示。

活动钳身属于组合体造型, 模型主体可以用三维建模来表达, 可以看的直观, 活动钳身的组成由二维视图来表现, 可以进行透视, 可以使内部清晰的呈现在人们的视觉内, 得到的效果也更加直观。

2 活动钳身的加工工艺规程编制

2.1 活动钳身的毛坯设计

在活动钳身的毛坯设计中, 要进行计算承载力和加工所符合的余量, 在加工中所体现的综合力学性能, 所以毛坯的选择极为重要, 合适的毛坯可以节省加工时间, 提高加工效率, 经过查表和分析后确定毛坯选择为锻件。

2.2 活动钳身的工艺性分析

该工件是一种凹类零件, 其中心有孔径, 在外部形状比较复杂, 其中包括曲面和倒角, 而且其中的圆角比较小, 对刀具的要求比较严格, 并且对切削的速度及进给量都要合理的计算, 以可以保证要求的粗糙度和表面光洁度。

(1) 加工基准分析。

工艺的设计基准选为中心轴线。

(2) 加工精度分析。

尺寸精度:加工后的尺寸与图样所要求的尺寸相对比所得的符合度, 由公差代所要求范围。

位置精度:指加工后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与理想中的想符合程度。

2.3 材料的选择

毛坯的选择必须以强度较大, 承受载荷较大的材料为主, 还可以对其进行热加工, 可以适应各种环境下的工作[3], 经过数据的裁定, 确定毛坯材料为钳口属于不规则的零件, 只适合于铣削的加工方式, 铣削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工各种成型面、孔径, 针对特点要要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划定加工路线以及各程序的先后顺序, 要考虑的问题是, 如何保证零件表面的粗糙度和加工精度, 其中要求为节省劳动时间, 节省材料, 提高效率等。45钢有良好的韧性和塑性, 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即良好的综合性能。

2.4 基准的选择

根据粗、精基准选择原则, 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基准如表1所示。

2.5 工艺过程

具体工艺过程如表2所示。

2.6 活动钳身的加工过程

(1) 在数控铣床上装夹45钢毛胚型号120×90×40, 加持部分高出平口钳30mm, (2) 编制程序使用直径为16和圆弧为3的圆鼻刀对零件进行粗加工, 加工的主要是R55和R34所形成的圆弧面, 进行铣削。 (3) 编制程序使用刀具为10的平底刀对左侧和四周表面进行铣削, 为精加工程序。 (4) 使用直径为10的球刀对整体上表面进行精加工。 (5) 切割, 对以加工好的表面和毛胚进行分割, 并且保证40mm的高度进行底部的加工, 利用切割机对其进行切割。 (6) 铣床, 编制程序, 装夹工件高出平口钳20mm的高度, 用16mm的平底刀对突出垫块进行铣削。 (7) 钻床钻孔, 对工件进行钻孔, 直径为2×5mm的钻头, 并保证孔径的光洁度。 (8) 攻丝, 攻出螺纹为6×1.5的三角螺纹。 (9) 质检, 入库

2.7 设备和切削参数的选择

采用华中数控铣床对工件进行加工。粗加工转速取800r/min, 进给速度60mm/min, 精加工转速取1 200r/min, 进给速100mm/min。

摘要:平口钳活动钳身是平口钳中的重要零部件, 在平口钳工作中, 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用Ug软件对平口钳活动钳身进行了整体设计, 以传动螺纹进行设计, 对螺纹的螺距进行试验, 确定螺距为1.5mm的螺纹作为传递以及夹持的纽带。从对活动钳身毛坯的设计、工艺性分析、工艺方案的选择、材料的选择、基准的选择、工艺过程的编制、活动钳身的加工过程以及所用设备和参数的选择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最后制订了活动钳身的加工工艺规程。

关键词:活动钳身,设计,工艺

参考文献

[1]王德俊.机械制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203-204.

[2]王祖堂.金属塑性成形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2:63-67.

采掘运作业规程编制管理办法 篇5

第一章 总 则

第1条 为了加强矿井技术管理,做到科学地组织生产,实现正规循环作业,提高采、掘、运质量标准化水平,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 每个采、掘(开)工作面、每条运输线路必须在投产(或开工)前,按照一定程序、时间和要求,编制工作面作业规程。回收煤柱、单项工程等,亦必须编制作业规程,严禁沿用、套用以前的作业规程进行作业。

第3条 作业规程的编制,必须依据采区和工作面设计、地质报告、技术装备、《煤矿安全规程》、《工种技术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及上级有关规定进行编制。

第4条 作业规程的编制应根据各个工作面的具体情况,提出针对性的要求和措施,真正起到指导生产,促进技术进步.确保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第5条 作业规程编制中,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现代化管理技术,合理进行劳动组织,实现正规循环作业。

第6条 采、掘、运作业规程与《煤矿安全规程》、《工

种技术操作规程》及工种岗位责任制三者的关系要求为:

1、凡《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在作业规程中做出规定的内容,都必须在作业规程中予以规定。

2、凡《煤矿安全规程》、《工种技术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包括各种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等)中无规定,但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做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作业规程中做出明确规定。

3、凡《煤矿安全规程》、《工种技术操作规程》及岗位责任制(包括各种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等)中已有规定,在作业规程中必须贯彻执行的,必须写上执行该规程规定的条文序号。在贯彻作业规程时,同时贯彻其条文内容。

第7条 作业规程内容必须做到清晰明了、通俗易懂、叙述准确、图表正确、标识清楚。

第8条 所有作业规程应由总工程师组织会审,最后由总工程师批准执行。作业规程的贯彻要按《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执行,职工学习作业规程后要进行考试,考试合格后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9条 各矿、队有关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本办法。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本办法的实施,生产技术部门具体负责贯彻和日常管理工作,安监部门监督本办法的执行。

第二章作业规程的编制审批与贯彻

第1 0条 作业规程的编制必须遵照《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规定和按照批准的工作面设计进行编制,同时必须具备下列文件和资料:

1、矿总工程师批准的采、掘(开)工作面地质报告,报告必须具备说明书、顶(底)板等高线及构造(包括预测构造)等内容的工作面平面布置图、剖面图、井上、下对照图。地质报告要在工作面开工前一个月,提供给作业规程编制单位。

2、煤业公司批准的《工种技术操作规程》、工种岗位责任制及有关安全规定,液压支架、单体液压支柱、采煤机、掘进机、转载机、运输机等设备的技术特征。

3、本矿井的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4、矿区顶板分类及相邻采区同一煤层的矿压资料。注:以上2-4项只供编者编写、会审、检查时查阅,不是每一规程都要有一份。

5、轨道运输系统图,架空线牵引网络图。

6、运输设备、设施的技术特征。

第11条 作业规程编写者要对采区和工作面设计、地质说明书、有关安全技术规定,矿井运输系统以及现有(待使用的)机电设备的规格、性能,采区的供电、供水、通风、运输系统等进行学习摸底,深入现场调查了解,根据矿技术管理人员提出的意见要求,在广泛征求队长、老工人意见的

基础上进行编写,规程编制可由队技术员或矿组织专人进行。

第1 2条 作业规程必须在工作面开工、运输线路投入运行前两周编写完成,送交生产技术部门。由生产技术部门的专业人员先进行把关审阅,对质量差的要提出修改意见或重新编制。合格后再由总工程师组织会审,提出修改和补充意见。

参加会审单位:

采掘作业规程:安监、生产、通风、机电、地质、调度、劳资、煤质、供应、计划等部门,运输作业规程:安监、生产、运输、机电、调度、供应、计划等部门,严禁以“传阅”的方式审批作业规程。

第1 3条 工作面及运输线路在作业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地质构造、顶底板变化、矿压增大等)时,要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编写补充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贯彻执行,经批准的补充规程或补充措施要与原规程放在一起,以便查阅。

第14条 作业规程经总工程师批准后要及时进行打印,数据要正确、图表要清晰,并报矿生产科、安监处备案。在工作面开工前报煤业公司生产部、安监部各一份备查。

第1 5条 批准后的作业规程在工作面开工一周前由队长负责组织,由队技术人员向全队职工(包括队级领导)进行

学习贯彻,并签名或盖章,同时要进行考试,对轮休或请假人员,必须进行补充贯彻和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矿生产技术部门和安监部门要在新工作面投产前,对规程贯彻及考试记录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在工作面正常生产中,要定期组织全队职工学习规程和补充措施,每月贯彻一次,每季进行一次考试,由队长、技术员负责。

第1 6条 对作业规程的编制、贯彻、学习、执行情况,每月由矿总工程师组织一次复查(大巷运输作业规程每年一次,采区及工作面运输作业规程每半年一次),复查要有记录,对查出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及时进行整改。

第三章 作业规程编制内容

第17条 回采作业规程编制内容

一、工作面概况:

1、工作面范围内外及上下层的采掘情况及其影响,井上、下对照、盖山厚度、地面建筑等;

2、煤层赋存情况,煤厚、煤层产状、结构、容重、硬度、工业储量、可采储量、煤质夹矸;

3、顶、底板情况(根据柱状图描述的厚度、岩性、倾角、结构、层理、节理、裂隙、强度及顶板分类: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

4、工作面内的地质构造情况(列表);

5、水文地质;

6、瓦斯涌出量、煤尘爆炸指数、自然发火期;

7、巷道布置和工作面基本参数;顺槽、切眼、(尾巷)断面大小、联络方式及支护形式。工作面推进方向、切眼、停采线位置及顺槽、上下保安煤柱宽度等。

二、采煤方法:

1、采煤方法:名称、采高、循环进度、循环次数,日产、月产量计算。

2、回采工艺:

①机采:割煤顺序、进刀方式、移溜方式。

②炮采:炮眼布置方法,眼距、深度、角度、装药量、封泥方法和长度、放炮顺序、分段放炮长度。煤电钻、发炮器的型号与数量及放炮母线长度。放炮注意事项与要求、处理瞎炮的具体办法。

附1:50比例炮眼布置图和爆破说明书。

①铺网:网卷规格、铺网方式、搭接宽度、联网规定和要求;

②运煤; ③移溜;

3、提高回采率措施;

4、提高煤质措施;

三、顶板管理及支护:

1、顶板管理方法;

2、工作面机头、机尾端头支护、两巷超前维护方式及安全出口的宽度和高度;

3、特殊条件下的顶板支护;

①初次放顶、末采回收的程序及措施; ②周期来压及特殊支护措施。

4、支柱(架)支承强度、底板比压:根据基本支柱(架)布置形式,计算某段最大控顶距支柱(架)对底板的比压,并进行验算,若验算大于底板比压需制定出工作面支柱(架)钻底的防范措施。

5、确定最大、最小控顶距、放顶步距、排距和柱距;

6、两巷回收规定、步骤方法和措施;

7、支护监测;

8、附端头超前支护示意图,高档工作面要标明最大、最小控顶距;

9、过地质构造等特殊地带需另外补专项措施。

四、生产系统及要求(根据生产系统图说明下列系统):

1、运输系统及管理:(1)运煤系统;(2)运料系统。

2、机电管理:

(1)设备配备及布置图;(2)供电系统;(3)机电管理;

五、通风系统及管理:

1、通风系统;

2、风量、风速计算;

3、防尘、防灭火的设施布置和安设要求;

4、瓦斯监测、监控仪器、仪表的布置图;

5、瓦斯抽放方法和示意图(低瓦斯矿井省略);

6、通风管理规定及措施。

六、质量标准化相关内容

七、劳动组织:

1、循环图表;

2、劳动组织;

3、技术经济指标。

八、安全技术措施:

1、工程质量要求;

2、设备检修质量要求;

3、防瓦斯、煤尘管理措施;

4、防排水措施;

5、其它措施;

6、避灾措施(即水、火、瓦斯、爆尘等灾害发生后的避

灾路线)。

九、附件:

1、柱状图;

2、巷道断面图;

3、生产系统示意图;

4、进刀方式示意图;

5、工作面支护平面图、端头及超前支护平面图;

6、通风系统示意图;

7、供电系统示意图;

8、管路系统示意图;

9、设备布置示意图;

10、循环图表;

11、避灾路线图(反映出全矿井进回风路线图);

12、作业规程会审意见;

第18条 掘进(开拓)作业规程编制内容

一、地质概况

1、巷道穿越的煤(岩)层和围岩特征及其柱状图;

2、地质构造及其平、剖面图

3、掘进范围的采掘情况;

4、掘进范围的预计水文地质条件;

5、掘进范围煤(岩)层预计瓦斯涌出量、煤层发火期、煤尘爆炸性等;

6、重要地质情况预报及提示;

以上内容要与地质部门提供的资料一致。

二、工程概况

1、巷道用途简述;

2、巷道平面布置图;

3、巷道工程量;

4、工程施工安排;

5、附设计图纸

三、巷道断面及支护形式:

1、巷道断面图(应有明确规定施工期间风筒、各类管线、运输设施、人行道的布置与尺寸,应预留的可缩尺寸);

2、支护形式、支护材料的材质、规格、型号及其它设计参数;

3、临时支护形式、结构、使用及工作面最大、最小控顶距、平、剖面图。

四、掘进方式:

1、工艺流程:

①综掘工艺流程图、截割程序断面图;

②炮掘工艺流程图、爆破说明书(包括炮眼布置三视图、炮眼装药结构图、爆破参数表及预期爆破效果说明书);

2、作业形式:流水作业或平行作业,上、下工序衔接的作业程度及其相互关系的要求,安全间距的规定,各工序

主要安全措施。

五、运输方式及管理:

1、煤(矸)的装、转运方式;

2、材料、设备的运输方式;

3、运输管理及措施

六、通风管理:

1、风量计算及局部通风系统图(贯通前);

2、安全监测监控仪器仪表布置图;

3、综合防尘、防灭火设施布置图;

4、通风管理及措施;

七、机电管理:

1、设备配备表及在施工巷道中的布置图;

2、供电系统图;

3、供排水规定及系统;

4、机电管理与措施。

八、质量标准化相关内容

九、劳动组织:

1、劳动组织图表;

2、循环图表;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十、质量标准化和煤质管理措施

十一、安全技术措施

1、分工艺安全技术措施;

2、特殊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开口、交岔点、探老空、石门见煤、过断层、过破碎带、过陷落柱及巷道贯通的安全技术措施,应按《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单独进行编制)。

十二、避灾路线图及说明

十三、附件

1、作业规程会审记录;

2、作业规程复查记录;

3、作业规程贯彻、考试记录及花名表;

4、支护计算说明书。作业规程中断面图应按1:50绘制,平面图按1:2000绘制,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际单位制,名词术语必须规范。

第19条 运输作业规程的编制内容

一、大巷运输作业规程编制内容:

1、运输系统概况:

(1)主要运输巷道和运输设备;

(2)运输系统图,其中应包括行车信号设置情况、井下煤仓布置情况。

2、运输方式:

(1)机车、矿车的连接方式;(2)各种车辆牵引数计算及规定;(3)煤、矸的装、运、卸;

(4)材料、设备的运输;(5)人车的运行;(6)信号规定。

3、架线及供电系统,要求附供电系统图

4、照明

5安全设施的规定(1)交叉口行车信号(2)警示信号及标牌(3)信集闭系统

6、各种车辆速度的规定

(1)煤车、料车、人车、超宽、超长、超高、超重和大型设备车辆的速度规定。

(2)过交叉口、弯道、道岔或两列车会车时速度以及通过其它特殊地段时的速度规定。

7、作业方式:

(1)司机开车前的准备、检查;(2)起动及运行;(3)停车及停车后;

(4)通过弯道、交叉口等危险地段;(5)通过有人作业地段等;

(6)对乘人车场、人车信号员、井下各主要道口信号的要求;

8、质量标准化相关内容;

9、劳动组织;

10、安全措施:

(1)正常情况下的车辆运输安全措施

(2)特殊情况下的车辆运输安全措施,如车辆落道损坏线路改变、发现障碍、倒车等特殊情况下的安全措施。

(3)避灾线路

二、采区运输作业规程的编制内容

1、本队所管辖的运输系统概况,附运输系统图;

2、绞车及安装:

(1)绞车性能简介及布置情况;(2)安全要求。

3、各种车辆的连接方式:

(1)绞车钩头的制做及与车辆的连接;(2)各种车辆的连接;(3)牵引计算及挂车数规定。

4、信号规定:(1)各种信号的含义;(2)信号装置;(3)安装位置;(4)操作牌板。

5、安全设施:

(1)挡车装置;(2)牌板管理;(3)照明 ;(4)保险绳;(5)轨道绝缘;(6)警示装置;(7)托绳轮。

6、运行作业前的准备:(1)运行线路的检查;(2)绞车的检查;(3)信号系统的检查;(4)安全装置的检查;(5)车辆及连接装置的检查;(6)运送材料设备捆绑检查;(7)行人和作业人员的撤离 ;(8)警戒人员的安排。

7、运行作业:(1)开车前的准备;(2)开车时的注意事项;(3)运行中的安全装置的要求;

(4)车辆运行时对司机、挂钩工、信号警戒人口人员的要求;

(5)特殊情况的要求;

8、倒钩作业

9、人力推车:(1)间距;(2)安全设施。

10、装卸物料:(1)码放;(2)捆绑;

(3)装卸人员配合。

11、劳动组织

12、安全技术措施

(1)正常情况下的安全措施;(2)特殊情况下的安全措施;(3)避灾线路。

三、作业规程应附如下内容

1、作业规程会审记录;

2、作业规程贯彻、考试记录及花名表;

3、作业规程复查记录,第四章作业规程学习与贯彻。

第四章 作业规程学习与贯彻

第20条 批准的作业规程在新的工作面投产前,安监、质量检查部门要组织有关安全、质检人员贯彻学习受检查工

作面的作业规程。

第21条 矿主管矿长、总工程师和分管副总工程师以及生产、安监部门应经常检查队组作业规程贯彻学习情况,下井检查工作时,如发现不符合规程规定,必须及时纠正。

第22条 煤业公司、业务部门有关人员深入现场检查工作时必须检查作业规程及规程贯彻执行情况,对违反作业规程的行为,立即进行纠正。

第23条 煤业公司、矿组织安全质量检查时,要检查采掘运队组规程及措施的编制、贯彻、执行情况。

第五章 作业规程评审办法

第24条 评审规则

1、规程内容:必须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编制格式及内容。

2、参与评比的规程要求:

①纸质要求使用A4纸计算机打印或复印; ②所有图纸必须计算机成图; ③封面设计要体现出本矿特色。

3、评审办法:

①评分标准:依据作业规程评比细则采用百分制评审; ②评审等级:总分达95分以上(不含95分)为一级,85-95分(不含85分)为二级,85分以下为三级;

第25条 评审时间

1、第一阶段每年1 O月矿组织进行内部评审,并要求: ①各矿要由总工程师亲自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作业规程的评审。正在生产、施工的作业规程要全部参评。必须将作业规程中存在的问题全部进行修改、补充、完善。

②10月底前,各矿把所有在用作业规程及本矿评审结果上报集团公司生产部。

2、第二阶段:11月份煤业公司生产技术部对各矿的作业规程进行评审。

第26条 评审领导组 组 长:李银柱

副组长:曹伍慧

成 员:王绍英 梁应才 邢生厚 梁卫公

王育伟 王继平张薛平张向东

姚成祥 降 峰

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主任:王绍英 副主任:王育伟 成 员:生产技术部有关工程技术人员 第27条 考核办法

1、个人奖励

煤业公司设一等奖三名(采煤、掘进、运输各一名),二等奖六名(采煤、掘进、运输各两名),三等奖八名(采煤两名、掘进四名、运输两名)。

对采煤、掘进、运输作业规程获得一等奖的编写技术员奖励1500元;对采煤、掘进、运输作业规程获得二等奖的编写技术员奖励1000元;对采煤、掘进、运输作业规程获得三等奖的编写技术员奖励600元;

2、个人处罚

全公司评审七份编写质量差的作业规程,编写技术员每人处罚500元。

3、集体考核

对参加作业规程评审的七个矿井进行排名,采用加权平均法。

①采煤、掘进、运输作业规程获得第一名的奖励矿井3万元;

②采煤、掘进、运输作业规程获得第二名的奖励矿井2万元;

③采煤、掘进、运输作业规程倒数第一名的处罚矿井2万元;

④采煤、掘进、运输作业规程倒数第二名的处罚矿井1万元;

⑤对各单位的奖罚由生产技术部经煤业公司经理审批后出据,报人力资源部、财务部随工资一同下发,对煤业公司参加作业规程评审的有关人员给予适当奖励。

工艺规程的编制 篇6

关键词:连杆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专用夹具及其设计

1.引言

近年来,我国机械制造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得到了飞快的发展,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机械制造是制造具有操作功能的零件和产品,其产品和零件在生活生产中可以直接被人们所使用,在社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国家的生活生产活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连杆零件经常运用于我们的生活中,是活塞式压缩机、发动机重要的零件之一,其力学性能较好,使得机器在运行过程中,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保证机器运行的效率。本文就连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的规程和专用夹具的设计进行讨论分析。

2.连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2.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一般来讲,连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包括:分析零件工艺性、选择毛坯的制造方法、选择基面的水位和高程的起始面、制定相关的工艺制造路线、确定各工艺的制造设备、刀具和夹具等、确定工序的切削用量,最后完整的填写工艺文件。这些步骤和环节紧紧相扣,缺一不可,为工艺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连杆的工艺性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连杆是机构中两端分别与主动和从动构件衔接,达到传递运动和力的目的,连杆工作的条件要求连杆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这就对连杆机械加工工艺有了严格的要求。在连杆机械工艺性方面,应从其焊接性能、成型性能、铸造性能、热处理性等方面考虑,以保证连杆的强度、硬度、刚度和韧度,同时,还应该注意反映连杆进度的参数,如连杆大小头孔中心距尺寸进度、连杆大小头孔平行度等。由于连杆使用的比较广泛,生产类型一般为大批生产,因此在生产中,可以根据生产类型和生产条件,采用先进的制造方法,对此进行机械制造。

2.3拟定连杆工艺路线

连杆的工艺路线是描述机械制造中的操作顺利的技术。一般来说,连杆的机械制造的一项集很多工序为一体的制造工艺,为了完成连杆制造,需要进行一串的连续动作。制定出科学完善的工艺路线,对机械制造的有序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连杆工艺路线,可拟定设计为:铸造—时效处理—铣上下2端面—铣下面侧面—钻孔—镗孔—钻孔—沟槽—铣宽槽—质检—入库。制造工艺却不是一层不变的,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际特点,对其中的环节进行增加、减少、交换和改变等。

2.4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连杆机械制造工序的加工余量应该选择最小的加工余量,其目的是为了缩短加工时间,降低制造成本。加工余量必须保证能达到规定标准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当然,加工连杆零件的尺寸越大,加工余量就越大,切削力、内应力引起的形变也会随之增大。因此,在选择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时,可以引入工序尺寸公差来进行经济加工精度范围的判断,以保证选择最佳的连杆零件的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

2.5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的计算

切削用量是连杆零件机械制造过程中所采用的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和进给量等参数。可利用公式:vf=f.n=ɑf·z·n(n为工件或刀具的转速(转/分)或每分钟行程数(双行程/分);z为多齿刀具的齿数),对其参数进行计算。针对时间定额的计算,可以根据粗铣槽底面和两侧面、半精铣槽底面和两侧面的时间计算公式:tj=(1+1a+1b)/fmz计算出基本时间。当然,每道工序时间还包括布置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等,由于连杆零件机械生产类型为大量生产,其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3.连杆零件机械制造工序专用夹具的设计

3.1定位方案及定位误差分析

定位基准的选择应该尽量符合基准重合原则,但是对于工件槽深的要求来说,选择所加工槽相对的另一端面为定位基准,不重合的误差为ΔB,ΔB为两端面间的尺寸公差0.1mm,加工的槽深公差为0.4mm。槽角度位置为45±30’,工序要求的是大孔中心为基准,与两孔连线为45±30’。这样的定位方案,完全符合基准重合,使其定位精度比较高。

3.2夹紧机构

设计加紧机构时,应该充分考虑动作迅速可靠,加紧点接近被加工部位,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加工质量。因此,可以采用两个手动螺旋压板,夹紧点选择在大孔端面,同时把防转销设置在压板外侧,使其使用方便,进一步满足加工需求。

3.3对刀及夹具的安装方案的确定

在夹具设计安装方案时,可以拟定夹具机构方案或者绘制夹具草图,这对于设计定位装置,确定工具安装位置有很大的作用。由于槽的加工要保证刀具方向的位置,为了快速准确的对刀,必须使用直角对刀块。夹具在安装时,采用一对定位键定向,用螺母加紧两端耳座的T形螺栓,以保证对刀块的方向和工作台纵向方向一致,进一步提高槽深进度,使得加工质量得到保证。

3.4夹具体

夹具是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让其能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者检测。夹具体一般夹具上较为复杂的元件,不仅要考虑安置在夹具中所需要的各种元件,还要考虑工件的装卸和机床的固定较为方便。因此在设计夹具体的时候,应该满足一些基本要求:1)重量较轻,便于操作;2)有良好的强度、刚度等力学性能;3)应吊装方便,安全使用;4)结构和尺寸都较为稳定,有一定的精度;5)排屑方面,保证机器性能。

3.5方案综合评价和总结

在连杆零件专用夹具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价,该夹具结构比较简单,操作方面,不仅可以提高加工效率,还可以保证加工质量。采用手动加紧装置,直角对刀块可以使夹具在连杆零件加工前很好的对刀;同时,两对定位键可以使整个夹具在机床工作台有正确的安装位置,装卸比较方便,保证了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扩大机床使用范围,减少成本投入,进一步提高了加工质量,达到了加工的目的。

4.总结

总而言之,连杆零件设计加工,包括了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因为连杆工作条件要求比较高,在连杆的设计时,应该选择合适的机械定位基准,分析连杆的工艺性,拟定工艺制造路线,较准确的确定加工余量和切削用量;对夹具进行专业的设计,严格的考虑夹具定位的误差,进一步提高加工精度,减少成本,降低劳动力,确保连杆零件制造的质量。(作者单位:重庆市凯喆机械配件厂)

参考文献:

[1]贾会会.数控加工工艺规程与夹具设计的问题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2,05:175-177.

[2]徐晋之.“钻床夹具设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及工艺装备[J].科技传播,2013,03:169+120.

[3]许自英.车床专用夹具设计的分析与加工[J].硅谷,2012,12:130-131.

工艺规程的编制 篇7

关键词:工艺技术规程,管桩,行业标准,原材料,生产工艺

0前言

根据中国建材工业协会标准部函[2006]037号“关于转发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和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制标字[2006]014号“关于下达2006年建材行业标准制 (修) 订项目计划的通知”, 《水泥制品工艺技术规程》被正式列入2006~2007年度行业标准制定项目计划。经标准制定第一次工作会议协商, 确定《水泥制品工艺技术规程第6部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由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负责起草工作。

2012年12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准发布了JC/T 2126.6-2012《水泥制品工艺技术规程第6部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并于2013年6月1日开始实施。

1 标准编制依据

根据我国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 结合国内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生产和使用现状, 考虑行业的发展趋势及与国际接轨, 编制本标准。力求做到:技术指标先进、合理;试验方法可操作性强;计算方法协调统一。

2 标准主要条款编制说明

本标准共分八章和两个附录: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原材料、生产工艺、检验、标志、运输和贮存、产品合格证、资料性附录A有关计算公式、资料性附录B起重吊运及运输要求。现将标准中的有关条文说明如下:

第1章范围

该章主要说明了本标准的构成内容及与产品标准的关联。据调研,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 桩产品的种类除管桩外, 还有离心成型的空心方桩、竹节桩等异型桩、矩形桩等, 本标准规定的原材料、生产工艺、质量检验等技术要求, 除了适用于管桩外, 也适用于其他离心成型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桩。

第2章规范性引用标准

本章引用了本标准所规定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生产的原材料、生产工艺、质量检验等所涉及到的全部技术标准及规范。

第3章原材料

本标准中提及的原材料的质量都将直接影响管桩产品的质量。因此, 在本章每节中都提及了对相应材料的验收和检验要求。管桩生产企业在选择相应材料时, 应选择产品质量稳定、有健全的产品质保体系、信誉好、规模大的生产企业, 原材料进厂必须有供方提供的检验报告和质保书。并且, 管桩生产企业也应建立健全自己的试验室, 对每一批到厂的原材料进行必要的进厂抽查检验, 检验合格, 确认符合相应质量要求时, 方可使用。

第3.1节水泥

本标准着重提出了对管桩混凝土有直接影响的相关技术要求。虽然规定水泥“宜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 其质量应符合GB175的规定。”但考虑到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稳定性相对较差, 建议需要掺加掺合料的企业尽量采用硅酸盐水泥。同时, 还需限制水泥中C3A的含量及使用前水泥的温度。

PHC桩一般采用高压蒸养, 水泥的压蒸安定性对压蒸混凝土的质量有影响。因此, 使用前应对水泥的压蒸安定性进行复检。

第3.2节细骨料

本标准着重对天然砂和人工砂提出了必检指标要求, 如含泥量、氯离子含量和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等, 同时也对人工砂的细度模数提出了要求。

第3.3节粗骨料

因用碎卵石制作的管桩也同样可以满足GB13476标准的要求, 所以本标准提出“宜采用连续粒径的碎石或破碎的卵石”, 扩大了粗骨料的选用范围, 有利于节约资源。调研发现有不少生产企业使用的碎石粒径、强度等不符合要求。因此, 本标准对粗骨料提出了必检指标要求。

第3.5节外加剂

本标准采用新修订的GB 8076作为引用标准。

第3.6节掺合料

为确保管桩质量, 本标准对硅砂粉、矿渣微粉、粉煤灰的质量提出了相应要求。另外, 为了促进技术进步, 对于其它品种的掺合料, 仍要求通过试验鉴定, 确认符合管桩混凝土质量要求的才可使用。

第3.7节钢材

第3.7.1条预应力钢筋

据调研, 目前我国管桩生产中, 预应力钢筋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 (即螺旋槽钢棒, 熟称PC钢棒) 。由于管桩为预应力制品, 其使用的预应力钢筋要有良好的延伸率, 而有些钢棒生产厂家随意提高钢棒的屈服强度, 不但降低了钢棒的延伸率, 张拉、养护、吊运过程中常发生脆断事故。因此, 本标准针对管桩的生产和使用要求, 规定了钢材的断后伸长率应大于7%。

调研发现, 有些管桩生产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 采用了直径负偏差的钢棒, 这将影响管桩的使用, 特别是抗拔能力和抗弯性能。因此, 本标准规定不得采用直径负偏差的钢棒 (偏差要求见标准中的表3) 。

第3.7.2条螺旋筋

与3.7.1同理, 本标准还规定不得采用直径负偏差的螺旋筋 (偏差要求见标准中的表5) 。对于有抗水平力或抗震要求的管桩, 建议采用低碳钢热轧圆盘条作螺旋筋。

第3.7.3条端板

由于本标准制定过程中, 行业标准JC/T 947-2005《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用端板》还未修订, 因此, 为了规范端板的生产和使用, 与GB l3476-20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相协调, 本标准规定“端板材质应采用Q235B, 其材质性能应符合GB/T 700的有关规定”, 并按所采用钢棒的直径规定端板的最小厚度 (见标准中的表1) , 规定“端板尺寸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10G409、表6和表7的规定”。建议:对于直径小于800mm的B型、C型管桩、直径大于800mm的管桩, 除了按强度设计端板的厚度外, 还应验算端板的刚度;对于用在特殊环境下的管桩, 端板的厚度还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

注:在新的JC/T 947发布后, 管桩用端板的生产应按新的JC/T 947标准执行。

第4章生产工艺

本章中提及的每一个生产工序都将影响管桩产品的质量, 调查发现, 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不重视生产工序 (岗位) 的台账记录, 已至发生产品质量纠纷时百口莫辩。因此, 本章在每节中都提及了台账记录要求, 便于追溯。管桩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质保体系, 切实认真做好相应台账的记录, 以维护企业自身利益。

第4.1节生产工艺流程

本标准给出了采用离心法生产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工艺流程, 根据调研, 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管桩生产企业均按此工艺进行生产。在国外, 用离心法生产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基本也采用此工艺流程 (采用整体钢模也仅有个别工序不同) 。

第4.2节钢筋加工及钢筋骨架制作

第4.2.1条定长切断

本标准规定了预应力钢棒定长切断的要求, 特别是定长切断机的操作程序、钢棒定长切断后的长度偏差要求、检验要求、堆放要求等。

第4.2.2条镦头

本标准规定了预应力钢棒镦头加工的要求, 特别是镦头机的操作程序、钢棒镦头后的尺寸偏差要求 (偏差要求见标准中的表8) 、镦头部位钢棒的强度损失规定、检验要求、堆放要求等。

第4.2.3条钢筋冷拔

据调研, 有些管桩生产企业自己加工冷拔钢筋, 为了使钢筋负偏差, 刻意增加冷拔次数, 多次拉拔会造成钢筋偏硬, 骨架成形时需加大电流强度, 致使焊接后预应力钢筋的强度损失过大, 影响了管桩产品质量。因此, 本标准规定了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冷拔加工的要求、冷拔丝的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偏差要求见标准中的表5) 和机械性能 (见标准中的表4) 要求、检验要求、堆放要求等。

第4.2.4条钢筋骨架

调研发现, 有些管桩生产企业为采用直径负偏差螺旋筋, 增加冷拔次数, 造成要么焊不牢要么过焊, 使焊接后预应力钢筋的强度损失超过标准要求;有些管桩生产企业为省钢筋, 任意扩大螺旋筋的螺距, 导致管桩抵抗水平力的能力下降。因此, 本标准不但规定了钢筋骨架加工的要求, 特别是钢筋骨架滚焊机的操作程序、钢筋骨架成型后的尺寸偏差要求、检验要求、吊运堆放要求等, 还规定了螺旋筋的螺距要求、焊接点钢棒的强度损失规定。

第4.3节桩套箍与桩接头制作

本标准规定了桩套箍的材质、厚度和高度尺寸及加工要求、桩接头的制作要求、桩套箍和桩接头的检验要求等。

第4.4节清模、装模

本标准对清模、装模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提出了对钢模清理的通用要求;对钢模组装强调了合缝之间应有密封措施的要求。

第4.5节混凝土配合比及搅拌

第4.5.1条混凝土配合比

我国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主要针对C50以下低等级混凝土, 20世纪90年代左右, PHC管桩生产技术从日本引进, 胶凝材料用量一般为540kg/m3, 水泥基本采用硅酸盐水泥或同时掺加掺合料, 保证了管桩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至今日本管桩的胶凝材料用量仍维持较高水平 (500~550kg/m3) 。调研发现, 目前国内有些企业为降低成本, 随意减少胶凝材料用量, 有的胶凝材料 (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合料) 用量甚至已降至400kg/m3以下。因此, 本标准对胶凝材料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

第4.5.2条混凝土搅拌

调研发现, 管桩生产企业已普遍采用强制式搅拌机;一些企业为追求生产效率, 随意减少混凝土搅拌时间, 有的甚至只用60s;生产企业大多没有砂的含水率控制设施或措施。本标准对搅拌机的操作程序、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原材料计量配料要求、混凝土拌合物的搅拌时间和坍落度 (工作度) 提出了相应控制指标。

第4.6节混凝土喂料

调研发现, 一些企业不重视喂料工序, 布料不均匀, 或将散落的混凝土甚至散落已凝结的混凝土一起喂入模内, 这些都将影响管桩的产品质量。因此, 本标准规定了混凝土喂料量的确定方法、喂料的要求等。

第4.7节合模

合模是安全事故高发工序, 合模不到位易产生跳模甚至飞模事故, 会给人身、财产造成重大伤害。因此, 本标准规定了合模操作应遵循的要求。

第4.8节施加预应力 (张拉)

预应力张拉除应注意千斤顶选用、张拉方式、张拉速度控制外, 应重视张拉设计值的选用。调研发现, 目前我国管桩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张拉力控制的精度不够, 造成张拉力不足或超张拉;为了降低配筋率而刻意采取“超张拉”。吊运过程中出现突然断桩和应用中出现突然断桩等事实也证明不采取其他有效手段, 仅从提高张拉控制应力来期望获得管桩有效预应力和管桩刚度的提高, 对实际管桩的综合性能是不利的。因此, 本标准对张拉设备、张拉控制等提出了相应要求, 并给出了张拉应力的计算公式 (见标准附录A) 供生产企业参考。

第4.9节离心成型

离心密实成型的基本过程包括布料、加速、密实。其中, 最重要的参数是转速。

在布料阶段, 模具的转速必须使颗粒获得一定的离心力, 并足以克服重力, 不致脱离模壁, 但转速又不能过大, 以免混合料明显分层;中高速有利于排挤出管桩混凝土混合料中的水和减少管壁混凝土的内外分层现象, 合理的中高速还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3%~4%;快速阶段的快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密实压力, 是管桩密实成型的主要手段和重要阶段。

慢速分低速和低中速, 应根据原材料品质、混凝土配比、搅拌质量、混凝土混合料坍落度、气温条件和设备情况来确定低速和低中速的时间;中高速离心时间和中高速速度一样, 在管桩离心成型中十分重要, 合理的中高速时间最终能改善管桩结构和获得较高的混凝土强度;快 (高) 速离心时间对不同的离心混凝土制品, 其需要的离心时间相差较大, 对于PHC管桩, 随着技术的进步 (例如采用高效高性能减水剂、掺加外掺料等) , 快速离心时间有所缩短, 但口径大、管壁厚的管桩的快速时间尚需适当延长;快速离心时间过长和过短, 均会对管桩混凝土强度、结构和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 目前有些管桩生产企业为了提高产量和节能, 存在着快速离心时间不足的情况。

本标准结合理论计算和实际生产情况, 并借鉴日本的生产工艺技术, 提出了离心工艺制度 (见标准中的表2) 。此外, 标准附录A中还列出了计算公式, 供生产企业参考。

第4.10节蒸汽养护

调研发现, 一些企业为了“提高”产量, 加快模具周转, 在初级蒸养工艺存在恒温温度控制过高, 有些甚至不控制及脱模强度控制过低等问题。另外, 大部分企业采用花管 (即镀锌管上打孔) 通气方式, 在养护坑高度均达3m左右时, 坑内上下温差将达20~30℃, 从而造成同一养护坑内管桩混凝土强度上下不均的质量问题。因此, 为提高养护效果, 保证管桩产品的质量, 本标准对普通蒸养的温度和时间控制 (见标准中的图1) 、安全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建议:企业应重视静停工序;合理控制恒温温度和时间;采用拉法尔喷嘴的热介质定向循环养护工艺 (喷嘴布置的合理, 坑内各点温差可控制在3℃以内) 。

第4.11节预应力放张 (脱模)

脱模强度和脱模时的放张顺序对管桩产品影响较大。因此, 本标准对脱模强度、放张方式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4.12节蒸压养护

蒸压养护是管桩混凝土强度获得快速而有效提高的主要手段。试验研究表明, 经蒸压后的管桩, 即使再用水养等方法, 其混凝土强度已不再提高。

合理的蒸压养护工艺要求:恒温压力0.9~1MPa的饱和蒸汽压及相应的温度, 养护时间控制在24h2个循环 (即升温升压-恒温恒压-降温降压共12h左右) 。据调研, 目前国内有些企业为了提高“效率”, 节省蒸压养护工序时间、提高高压釜的周转率, 采用恒温恒压的压力 (温度) 过高而时间过短, 特别是降温降压的时间过短, 从而造成管桩的温差裂缝, 有些裂缝还较严重, 最终将影响到管桩的综合性能;有的企业蒸压釜仅作为摆式, 有的只是象征性的进一下釜, 蒸汽温度压力均不符合要求。因此, 为了保证蒸压后管桩产品的质量, 本标准对蒸压养护的温度和时间控制 (见标准中的图2) 、安全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实际操作时, 建议:降温降压时间应均匀地控制在4h左右, 当冬天或气温等室外环境变化时, 更应采取延长降温降压时间等措施。

第5章检验、第6章标志、第7章运输和贮存

产品的检验、标志、运输和贮存要求与GB13476-2009有关规定相一致。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有关计算公式

为了便于标准使用者了解、验算标准中提供的参数, 标准编制时增加了 (资料性附录) 有关计算公式, 供参考使用。

第A.1条钢棒下料长度计算

调研发现, 有不少管桩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不清楚如何计算预应力钢棒的定长下料长度, 基本上是依靠经验。为此, 本标准提供了钢棒下料长度的计算方法, 供管桩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参考。

第A.3条油压表读数的确定

调研发现, 有不少管桩生产企业在确定张拉机的油压表读数时, 直接采用千斤顶活塞面积计算, 虽然理论上合理, 但由于生产过程中的机械误差, 每台千斤顶的实际压力是不同的, 油压表读数应根据千斤顶鉴定报告提供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见标准中的公式 (4) ) 计算确定。

第A.4条钢模转速计算

由于没有统一的计算公式, 企业间的差异较大, 有些企业的技术人员还不知道如何计算钢模转速。本标准提供了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高校教材中的方法 (理论公式) ;一种是日本引进的技术公式 (经验公式) , 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起重吊运及运输要求

目前, 虽然起重机驾驶员基本上持证上岗, 但实际生产中大多数不按规范操作, 如运行时不鸣铃、前进后退不制动而直接倒档、运行速度快、无固定指挥等。因此, 本标准对起重机的指挥、驾驶员、挂钩工及起重机安全操作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3 结语

工艺规程的编制 篇8

目前, 煤矿安全生产的重点在于采掘工作面。统计资料表明, 煤矿发生的事故大多数出现在采掘工作面。究其原因, 除了特殊的作业环境、不利的安全条件及作业人员的违章外, 还与作业规程不规范、内容不完善、技术措施针对性差、执行规程不利、不能正确指导现场施工密切相关。因此, 要解决煤矿事故多发, 除了强化煤矿安全法治、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科技保障体系、加大煤矿安全投入、大力推进煤矿瓦斯治理、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小煤矿问题、强化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提升煤矿安全科技水平、加强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强化煤矿职业危害监察等措施外, 还要推进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制定好采掘作业规程是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

掘进工作面作业是采煤生产的重要环节, 必须编制掘进工作面规程, 使掘进作业按规程进行。编制内容主要包括:编制的一般要求, 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编制, 巷道贯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编制, 预防煤与瓦斯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编制, 等等。

1 煤矿采掘作业规程编制的要求和方法

煤矿采掘作业规程的编制, 必须具备下列文件、资料。

第一, 煤矿安全生产法规的有关规定。如《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炭企业岗位标准化作业标准》, 以及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定等有关条文。

第二, 已批准的有关设计 (采区、综采工作面、基建工程等) 文件、资料。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必须按采区设计要求编制, 已批准的采区设计是编制作业规程的主要依据。通过采区设计重点了解采区地质、采区参数、巷道布置方式、采煤方法、开采工艺、生产系统及设备配置等情况。

第三, 挖掘工程图。通过该图主要了解采区巷道布置、采区生产系统、采煤工作面的位置、有关参数以及周围工作面开采准备的情况。

第四, 在工作面周围巷道都已掘出的情况下, 地质部门可以提供比较精确的地质资料, 作为编制作业规程的基础依据。

第五, 同一煤层或邻近工作面的矿压观测资料、瓦斯等级、煤尘的爆炸性、煤的自燃倾向性与发火期、水害等资料。

预防煤与瓦斯突出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包括下列内容:第一, 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 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方法和临界值。第二, 防突措施的选定、施工工艺、有关参数和安全操作要求。第三, 瓦斯抽采方法、指标参数、抽采工艺与安全要求。第四, 安全防护措施与要求。第五, 突出应急措施及防止灾害扩大的措施。第六, 由通风部门提供的通风资料。如通风系统、风压、设备、风流控制设施、安全设施与安全监控等。这些资料是确定工作面顶板管理、支护形式、瓦斯管理、防尘措施、井下防火和防水的重要依据。

2 煤矿采掘作业规程的贯彻执行与修改补充

在采掘工程面发生变化时, 必须及时修改作业规程及安全措施。从开工之日起, 煤矿要组织员工每月至少重新学习一次煤矿采掘作业规程。全体作业人员每月应在生产区队长带领下熟悉一次避灾路线。

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施工现场规程的指导、落实、修改和补充工作。所有现场工作人员都必须按照作业规程进行作业和操作, 管理人员按照作业规程进行检查、验收与管理。施工结束后, 应写出作业规程的执行情况总结, 送交生产技术部门, 连同煤矿采掘作业规程及修改补充措施一起存档。

3 结语

我国煤矿大多依靠矿工开采, 由于受自然因素影响大, 生产环节多, 不安全因素也很多。据统计, 绝大多数煤矿事故发生在采掘工作面。编制煤矿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 使其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是组织矿井规范化作业, 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煤炭院校采掘类专业毕业生在煤矿上岗后, 大多数人从事基层技术工作, 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 是其应掌握的重要专业技能之一。由于作业规程编制涉及地质、矿图、开采、通风、安全、机电、运输、管理等多门学科, 因此更加要在教学与训练中进行强化, 以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曹超.煤炭行业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作用及问题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9, (11) :98.

[2]盛振强.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的关系及管理措施[J].科技信息, 2010, (9) :28.

[3]尹承水, 武加妮.作业规程的闭环管理[J].山东煤炭科技, 2012, (3) :76.

[4]汪理全.煤矿矿井设计[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8.

工艺规程的编制 篇9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是实验室常用的作业指导书之一, 按照ISO17025/CNAS-CL01 5.4.1规定“……如果缺少指导书可能影响检测和/或校准结果, 实验室应有所有相关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指导书……”。

一份合适的设备操作规程, 对于正确指导设备操作、维护保养, 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十分重要。很多设备事故发生, 绝大多数是由于没有设备操作规程或操作规程不合理而造成的。

目前一些实验室的操作规程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 管理体系没有明确职责进行操作规程的识别;对哪些仪器设备必须编制设备操作规程不明确, 操作过程中随意性大;导致有些实验室不管是否需要, 对很简单的也去制定操作规程, 没有必要, 过于繁琐。而有些实验室对很重要的设备 (比如可能价值不大, 但涉及人身安全的) 却不编制操作规程。 (2) 编制的操作规程内容不完整、不规范, 或过于简单, 或文字描述不清晰, 文不达意产生歧义, 不能达到正确指导设备操作作用, 甚至产生人身安全或设备事故。

编制设备操作规程的过程是熟悉设备原理、结构和性能的过程;是了解、寻求、优化设备操作、维护保养的过程;因此一份合格的操作规程, 对于指导设备操作、维护保养, 对于预防人身事故、设备事故以及确保检测结果的质量准确都极其重要。下面结合工作经验谈谈实验室在编制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中就注意的事项。

1 确定哪些设备应编制操作规程

应在实验室的管理体系中明确职责, 指定相关的部门或人员对需要编制操作规程的设备进行识别。要正确理解ISO17025标准中“……如果缺少指导书可能影响检测和或/校准结果, 实验室应有所有相关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指导书……”条款的含义, 一般来说, 凡是实验室主要检测设备/设施, 或在使用操作过程中有一定潜在危险的设备, 均应编制设备操作规程。对一些辅助的检测设备, 如果操作简单的没有潜在安全风险的可以不编制设备操作规程。同时是否需要编制操作规程还取决于设备的复杂程度、使用的方法、人员的培训和技能等。

2 设备操作规程的总体要求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的结构、格式以及详细程度应当适合于实验室检测人员使用的需要, 一份合格的设备操作规程应满足下面几点: (1) 能指导经培训的检测人员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际操作, 防止误操作; (2) 文字表达应准确、简明、通俗易懂, 逻辑严谨, 避免产生不易或不同理解的可能; (3) 操作规程应与相关检测标准相协调; (4) 操作规程中的图样、表格、数值、公式和其他技术内容应正确无误; (5) 操作规程中的术语、符号、代号应统一, 与有关标准相一致, 同一术语应表达同一概念; (6) 规程中的层次划分及编号, 编号一般采用阿拉伯数字, 层次的划分, 一般不超过4层。

3 操作规程的结构、格式和内容

操作规程一般包括标题、适用范围、安全警示及注意事项、操作方法、维护保养、期间核查 (必要时) 、故障排除等部分组成。

3.1 标题

操作规程应该有明确的标题, 一般应采用“设备型号+设备名称+操作规程”适用于某一特定型号的设备, 如“SYJ-150金刚石切割机操作规程”;也可采用“设备名称+操作规程”适用于某一类设备, 如“电子天平操作规程”。操作规程如设置封面, 则应在封面上写明文件编号、批准日期及实施日期;若无封面, 则这些内容可写在规程首页下方或末页。

3.2 适用范围

写明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哪些型号仪器设备, 设备主要性能、规格、允许最大负荷。如规程仅适用于某一特定型号的设备, 本条款也可省略。

3.3 安全警示及注意事项

写明设备开机前及使用过程中保证设备与人身安全注意事项, 对可能出现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和步骤。

3.4 操作方法

(1) 操作前准备 (写明开机前应检查及准备的内容) 。 (2) 操作步骤或程序 (正确操作方法、操作步骤和操作要领, 如启动和停车操作顺序及注意事项等;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

3.5 维护及保养

设备清扫、润滑和检查, 写明设备日常及定期维护保养要求。

3.6 期间核查

对经识别需要进行期间核查的设备, 写明核查项目及要求、核查方法及核查结果判定。

3.7 故障排除

写明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4 操作规程编制工作流程

4.1 识别

设备管理部门会同检测部门对投入使用前的设备进行识别, 凡是主要的检测设备和辅助设备, 或操作过程中有一定潜在危险的设备, 均应有设备操作规程。

4.2 编制

编制操作过程的人员应该具备基本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行业经验, 并且能够熟练运用文字将操作规程等内容清晰地表达出来。编制依据是设备使用说明书, 相关的检测标准, 同类或相近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的实际情况。编制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科学性:根据科学原理编制操作规程, 确保数据客观准确, 文字简练得当; (2) 实用性:规程的内容应该贴合实际, 具有可操作性, 能够对操作和养护提供指导; (3) 可行性:规程的内容要全面, 且符合现实规律, 规范可行; (4) 安全性:强调规程的安全性, 所有机械或电气设备安全操作、安全养护和检修, 均要确保操作、检修时的人身安全; (5) 通俗性:文字简练, 通俗流畅, 便于理解、掌握和实际运用; (6) 规范性:格式规范, 内容具体且符合现实规律。

4.3 审定

编制设备操作规程草案后交由检测技术部审核, 先由操作、设备管理员现场操作, 检验其可行性, 并作进一步修缮, 再由实验室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审定, 经实验室技术负责人批准后, 作为实验室第三层次文件, 正式颁布执行。

4.4 修订

设备操作规程应用一段时间后, 根据操作和维护情况作进一步修缮, 使设备操作规程更加完善。经过修订的设备操作规程, 同样应按程序进行审批、颁布, 以保证其严肃性、法规性和权威性。

参考文献

[1]CNAS-CL01:2006,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S].

[2]GB/T 9969-200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S].

工艺规程的编制 篇10

喷涂聚脲技术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源于美国,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消化和吸收此项技术。近年来,喷涂聚脲技术在建筑工程、基础设施、市政工程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展,逐渐成为防水工程市场的热点。为指导和规范该项技术的应用,保证喷涂聚脲防水工程质量,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08]102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制定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喷涂聚脲防水技术规程》。

立项后,主编单位积极协调国内从事喷涂聚脲技术研究、生产、设计和施工的相关单位组成标准编制工作组,并于2008年8月1日在杭州召开了编制组成立暨第1次工作会议,会后开展了对底涂料、层间处理剂和涂层修补材料3种配套辅助材料的验证试验工作,并在验证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规程初稿。

2008年12月27—28日在北京召开了第2次编制工作会议,确定了规程的适用范围和框架结构,讨论了细部构造设计,初步确定了基层粗糙度、涂层粘结强度、涂层厚度等相关技术指标的检测方法。经会后系统和全面地修改,形成了规程的征求意见稿,经主管部门审查合格后,于2009年3月12日正式公开征求意见。

第3次编制工作会议集中处理了反馈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适用范围,提出了“材料”各项技术指标的检测方法,增加了变形缝、后浇带、施工缝、桩头等细部节点的处理,明晰了涂层厚度和粘结强度等技术指标的检测方法。会后经修改初步形成了规程的送审稿,送审稿包含正文共计7章82条及4项附录。

2009年7月8日,规程送审稿顺利通过了专家审查,并正式更名为《喷涂聚脲防水工程技术规程》。会后,主编单位根据审查专家意见对规程送审稿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并于9月由建筑工程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正式上报建设部。目前,正待进一步审查后发布实施。本文所述条款均基于规程报批稿,如有变动应以正式发布稿为准。

2 规程框架

《喷涂聚脲防水工程技术规程》内容包括:总则,术语,一般规定,材料,设计,施工,质量验收及4个附录。

“总则”中规定了规程的适用范围是“混凝土和砂浆表面喷涂聚脲防水工程”,即以防水基层类型划分适用范围,而不是根据建(构)筑物类型进行划分。

“术语”中定义了喷涂聚脲防水工程中遇到的一些术语。其中,层间处理剂、涂层修补材料、隔离材料和加强层等都是首次提出。

“一般规定”对喷涂聚脲防水工程的基层、材料、施工环境、工艺、注意事项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材料”一章的内容,参考和借鉴了GB/T23446—2009《喷涂聚脲防水涂料》和GB/T 16777—2008《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明确了材料进场抽检和复验的技术指标、组批原则、判定规则及贮存、运输等注意事项。

“设计”一章的内容,借鉴和参考了国家现行标准GB 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和GB 5034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中有关涂膜防水工程条文的规定。

“施工”一章的内容,是在参考国内主要喷涂设备供应商和相关企业施工技术规程的基础上制定的。

“质量验收”一章的内容,是在参考相关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基础上制定的。其中,涂层正拉粘结强度(附录B)、涂层厚度(附录C)及针孔(附录D)的检测方法是在参照国外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的。

3 部分条文解读

3.1 适用范围及基层要求

本规程规定的使用范围是“混凝土和砂浆表面喷涂聚脲防水工程”。关于基层的要求,规程报批稿第3.0.2条规定“喷涂聚脲防水工程的基层应充分养护、硬化,并应做到表面坚固、密实、平整和干燥。基层表面正拉粘结强度不宜小于2.0 MPa”。这里的“基层”,实际上指的是未进行任何喷涂聚脲施工(包括基层表面处理)的基层应具备的条件,也就是喷涂聚脲分项工程承包商从土建总包方拿到的基层的条件。实践证明,基层质量是决定喷涂聚脲防水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基层的强度、含水率、密实度和平整度等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实际工程中应给予高度重视。考虑到喷涂聚脲涂层自身的力学性能优良,为发挥其特有的优势,规定基层表面正拉粘结强度不宜小于2.0 MPa。

3.2 材料

喷涂聚脲防水工程用到的材料除喷涂聚脲防水涂料外,还有底涂料、层间处理剂、涂层修补材料等。喷涂聚脲防水涂料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23446《喷涂聚脲防水涂料》的要求,规程中直接引用了GB/T23446的有关数据。底涂料、层间处理剂和涂层修补材料对提高涂层粘结强度、防止搭接部位分层、修补质量缺陷(针孔、漏涂、破损等)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验证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规程对其进行了规定,如表1—3所示。

此外,虽然将脂肪族聚氨酯涂料作为喷涂聚脲防水层保护层的做法一直是业内专家所推荐的,但考虑到此项技术目前国内尚不成熟,故本次未列入规程。

3.3 检验规则

工程材料的检验一般包括出厂检验(厂家提供检测报告和产品合格证)和现场抽检(提出进场验收记录及现场抽检合格报告),规程报批稿第4.0.3条对此进行了明确规定。由于喷涂聚脲防水涂膜是在工程现场由专业人员使用专业设备、在施工条件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一次喷涂成型的,工程质量受材料、设备、人员、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非常明显,为确保工程质量,部分专家提出在正式喷涂前,应由专业操作人员用现场设备和经进场检验合格的材料,在待喷基层表面现场喷涂试样,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作业。这一条是其他标准中所没有的,使用时应予注意。

3.4 设计

3.4.1 设计内容

规程规定喷涂聚脲防水工程的设计宜包括:工程的总体防水设防等级和设防要求;喷涂聚脲防水涂料、底涂料、涂层修补材料及层间处理剂的性能及应用要求;细部构造的防水措施;涂层的保护措施。

喷涂聚脲防水涂膜作为一道防水构造,在工程防水等级确定的情况下应满足相关规范对工程防水设防要求的规定,这是标准规范管理的要求。编制过程中,很多专家对屋面和地下规范中对I、II级防水等级对应要求多道设防是否适宜本规程产生诸多争议。我们认为,由于喷涂聚脲在国内的应用时间比较短,尚未被正式纳入相关规范中,相信随着工程实践的增加、相关国家标准条文的更新和标准间的协调,有关问题会得到妥善解决。

细部构造是防水工程的重点,是渗漏多发部位。本规程从工程实际出发,给出了喷涂聚脲防水工程中的部分细部构造如收边、阴角、阳角、女儿墙、变形缝(屋面和地下)、水落口、管根、施工缝、后浇带等的做法,但实际使用中应注意这些示意图并不是标准图集上的设计图,不可混用。

众所周知,芳香族聚氨酯的耐候性欠佳,不宜暴露使用。据编制组了解,当前国内喷涂聚脲防水涂料基本上都属于第1代芳香族产品,为保证工程的耐久性,暴露使用时应考虑材料的耐久性保护措施。

3.4.2 涂层厚度

用涂层厚度控制涂膜防水工程质量,是业界的共识。设计涂层厚度一方面要从建筑物、构筑物的重要性和功能出发,综合考虑所处环境、使用条件、设防等级及材料自身特性;另一方面还应考虑工程造价。考虑到当前国内工程实际,将一般工程中喷涂聚脲涂层的厚度定位在1.5 mm以上,以保证工程质量。至于选择I型或II型产品设计的厚度,本规程中没有明确规定,可根据工程的各种情况自行选择。

3.4.3 基本构造

为保证工程质量,喷涂聚脲防水层宜设置在结构的迎水面,基本构造如图1所示。细部构造的设计则参考了现行国家标准GB 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及GB 5034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

3.5 施工条件

施工环境温度过低和空气相对湿度过大,则空气中的水很容易凝结在基层表面,因喷涂到基层表面的物料本身温度较高,加上交联反应放热,容易将水分汽化,进而在快速成型的聚脲涂层中形成针孔和孔洞等缺陷。喷涂时风速过大则不易操作,物料四处飞扬,难以形成均匀的涂层,故对施工时的风速作出了明确规定。规程报批稿第3.0.8条规定:“喷涂聚脲作业应在环境温度大于5℃、相对湿度小于85%且基层表面温度比露点温度高至少3℃的条件下进行。在4级风及以上的露天环境条件下,不宜实施喷涂作业。严禁在雨天、雪天实施露天喷涂作业”。

3.6 基层表面处理

喷涂聚脲作业之前,应进行表面处理,包括打磨及修补等,处理后“基层表面不得有浮浆、孔洞、裂缝、灰尘、油污等。当基层不满足要求时,应进行打磨、除尘和修补。基层表面的孔洞和裂缝等缺陷应选用聚合物砂浆进行修复”。清洗和打磨基层表面的目的是彻底去除表面浮浆、起皮、疏松和杂质等结合薄弱的物质,让孔洞裂缝等缺陷彻底暴露出来,使基层获得合适的粗糙度,以增强喷涂聚脲涂层与基层的粘结强度。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有机械打磨、抛丸、喷砂等。对表面处理后暴露出的凹陷、孔洞和裂缝等缺陷,常用嵌缝材料(通常为环氧树脂砂浆)填平,待嵌缝材料固化后,再打磨平整,直至合格。

对喷涂聚脲防水涂料而言,基层含水率越低、干燥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减少涂层缺陷、提高涂层与基层的粘结强度。因混凝土含水率现场快速定量检测的技术手段尚有待改进,本规程参照了国家现行标准GB 50207—200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第4.3.4条所示的简易定性方法检测基层的干燥度。即将面积1 m2的塑料薄膜铺在待测基面上,四周用胶带密封,3~4 h后掀开薄膜,观察薄膜及待测基层表面。如有水珠或基层颜色加深,则含水率较高;反之,含水率较低并视为合格。据称,该方法检测合格对应基层含水率一般小于9%。但即使按上述方法检测合格,是否符合材料的施工要求,现场应结合材料特性及环境状况确定。一般情况下,可结合便携式基层含水率检测仪的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定。

3.7 涂层质量验收

喷涂聚脲防水工程涂层质量的检验,采用目测观察,除应达到“涂层颜色应均匀,涂层应连续、无漏涂和流坠,无气泡、无针孔、无剥落、无划伤、无折皱、无龟裂、无异物”外,还应对其进行现场检验测试,项目包括涂层厚度、正拉粘结强度和针孔等,如表4所示。

3.8 现场仪器检测

3.8.1 涂层正拉粘结强度

粘结强度的现场检测主要是利用数显便携式拉拔仪进行的(图2)。规程中“附录B喷涂聚脲涂层粘结强度现场检测方法及评定标准”的编写,参考了国家现行标准GB50367—200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和ASTM D4541—02《用便携式拉拔仪检测涂层粘结强度》。

3.8.2 涂层厚度

涂层厚度的检测可采用破坏法或无损检测法,前者可直接用卡尺测量从涂层上割下的样品的厚度(图3-a),后者包括超声检测法(图3-b)、磁性测厚仪检测法等。无损检测法是现场检测的发展方向,具有快捷简便的优点。

3.8.3 针孔

针孔是涂膜防水材料成型后的主要质量缺陷之一。喷涂聚脲涂料由于固化速率极快,基层中汽化后的气体来不及逸出,加之基层表面粗糙度过大等,都很容易在涂层中形成气泡、孔洞,埋下了日后渗漏的隐患。为及时发现并对其进行修补,需要在喷涂作业完工后1 h开始针孔检测,并用喷涂聚脲涂料及时修补这些缺陷。当前,最常采用高压电火花检测仪检测涂层的针孔。高压电火花仪由检测仪、探头地线、信号线缆、手柄等组成(图4)。使用时应预先调节好电压,然后以0.3 m/s的速度在待测涂层表面匀速移动探头(保持与涂层表面轻微接触),根据检测仪所示电压的变化及声音报警确定针孔的具体位置。

摘要:简述了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喷涂聚脲防水工程技术规程》的编制过程、规程的框架,对规程的部分技术要点作了重点说明。

工艺规程的编制 篇11

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和水土保持司于2009年3月4日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沙棘果、叶采摘技术规程》编制工作大纲审查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水利科学研究院、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等单位的专家、领导和编写组成员共15人。会议由水利部水土保持司主持, 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对大纲审查会提出了具体要求。

会议听取了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就本规程编制的背景、意义、依据、采标的情况、规程大纲和进度安排的汇报。随后, 专家进行了充分讨论, 对本标准编制工作大纲进行了逐条审查, 明确了本规程中要体现资源集约经营和可持续利用的理念, 并配相应的示意图, 同时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为下一步该规程的编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留学情况下一篇:JDBC访问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