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规程

2024-11-25

编制规程(通用9篇)

编制规程 篇1

1 规程编制过程

喷涂聚脲技术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源于美国,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消化和吸收此项技术。近年来,喷涂聚脲技术在建筑工程、基础设施、市政工程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展,逐渐成为防水工程市场的热点。为指导和规范该项技术的应用,保证喷涂聚脲防水工程质量,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08]102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制定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喷涂聚脲防水技术规程》。

立项后,主编单位积极协调国内从事喷涂聚脲技术研究、生产、设计和施工的相关单位组成标准编制工作组,并于2008年8月1日在杭州召开了编制组成立暨第1次工作会议,会后开展了对底涂料、层间处理剂和涂层修补材料3种配套辅助材料的验证试验工作,并在验证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规程初稿。

2008年12月27—28日在北京召开了第2次编制工作会议,确定了规程的适用范围和框架结构,讨论了细部构造设计,初步确定了基层粗糙度、涂层粘结强度、涂层厚度等相关技术指标的检测方法。经会后系统和全面地修改,形成了规程的征求意见稿,经主管部门审查合格后,于2009年3月12日正式公开征求意见。

第3次编制工作会议集中处理了反馈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适用范围,提出了“材料”各项技术指标的检测方法,增加了变形缝、后浇带、施工缝、桩头等细部节点的处理,明晰了涂层厚度和粘结强度等技术指标的检测方法。会后经修改初步形成了规程的送审稿,送审稿包含正文共计7章82条及4项附录。

2009年7月8日,规程送审稿顺利通过了专家审查,并正式更名为《喷涂聚脲防水工程技术规程》。会后,主编单位根据审查专家意见对规程送审稿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并于9月由建筑工程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正式上报建设部。目前,正待进一步审查后发布实施。本文所述条款均基于规程报批稿,如有变动应以正式发布稿为准。

2 规程框架

《喷涂聚脲防水工程技术规程》内容包括:总则,术语,一般规定,材料,设计,施工,质量验收及4个附录。

“总则”中规定了规程的适用范围是“混凝土和砂浆表面喷涂聚脲防水工程”,即以防水基层类型划分适用范围,而不是根据建(构)筑物类型进行划分。

“术语”中定义了喷涂聚脲防水工程中遇到的一些术语。其中,层间处理剂、涂层修补材料、隔离材料和加强层等都是首次提出。

“一般规定”对喷涂聚脲防水工程的基层、材料、施工环境、工艺、注意事项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材料”一章的内容,参考和借鉴了GB/T23446—2009《喷涂聚脲防水涂料》和GB/T 16777—2008《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明确了材料进场抽检和复验的技术指标、组批原则、判定规则及贮存、运输等注意事项。

“设计”一章的内容,借鉴和参考了国家现行标准GB 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和GB 5034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中有关涂膜防水工程条文的规定。

“施工”一章的内容,是在参考国内主要喷涂设备供应商和相关企业施工技术规程的基础上制定的。

“质量验收”一章的内容,是在参考相关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基础上制定的。其中,涂层正拉粘结强度(附录B)、涂层厚度(附录C)及针孔(附录D)的检测方法是在参照国外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的。

3 部分条文解读

3.1 适用范围及基层要求

本规程规定的使用范围是“混凝土和砂浆表面喷涂聚脲防水工程”。关于基层的要求,规程报批稿第3.0.2条规定“喷涂聚脲防水工程的基层应充分养护、硬化,并应做到表面坚固、密实、平整和干燥。基层表面正拉粘结强度不宜小于2.0 MPa”。这里的“基层”,实际上指的是未进行任何喷涂聚脲施工(包括基层表面处理)的基层应具备的条件,也就是喷涂聚脲分项工程承包商从土建总包方拿到的基层的条件。实践证明,基层质量是决定喷涂聚脲防水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基层的强度、含水率、密实度和平整度等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实际工程中应给予高度重视。考虑到喷涂聚脲涂层自身的力学性能优良,为发挥其特有的优势,规定基层表面正拉粘结强度不宜小于2.0 MPa。

3.2 材料

喷涂聚脲防水工程用到的材料除喷涂聚脲防水涂料外,还有底涂料、层间处理剂、涂层修补材料等。喷涂聚脲防水涂料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23446《喷涂聚脲防水涂料》的要求,规程中直接引用了GB/T23446的有关数据。底涂料、层间处理剂和涂层修补材料对提高涂层粘结强度、防止搭接部位分层、修补质量缺陷(针孔、漏涂、破损等)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验证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规程对其进行了规定,如表1—3所示。

此外,虽然将脂肪族聚氨酯涂料作为喷涂聚脲防水层保护层的做法一直是业内专家所推荐的,但考虑到此项技术目前国内尚不成熟,故本次未列入规程。

3.3 检验规则

工程材料的检验一般包括出厂检验(厂家提供检测报告和产品合格证)和现场抽检(提出进场验收记录及现场抽检合格报告),规程报批稿第4.0.3条对此进行了明确规定。由于喷涂聚脲防水涂膜是在工程现场由专业人员使用专业设备、在施工条件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一次喷涂成型的,工程质量受材料、设备、人员、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非常明显,为确保工程质量,部分专家提出在正式喷涂前,应由专业操作人员用现场设备和经进场检验合格的材料,在待喷基层表面现场喷涂试样,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作业。这一条是其他标准中所没有的,使用时应予注意。

3.4 设计

3.4.1 设计内容

规程规定喷涂聚脲防水工程的设计宜包括:工程的总体防水设防等级和设防要求;喷涂聚脲防水涂料、底涂料、涂层修补材料及层间处理剂的性能及应用要求;细部构造的防水措施;涂层的保护措施。

喷涂聚脲防水涂膜作为一道防水构造,在工程防水等级确定的情况下应满足相关规范对工程防水设防要求的规定,这是标准规范管理的要求。编制过程中,很多专家对屋面和地下规范中对I、II级防水等级对应要求多道设防是否适宜本规程产生诸多争议。我们认为,由于喷涂聚脲在国内的应用时间比较短,尚未被正式纳入相关规范中,相信随着工程实践的增加、相关国家标准条文的更新和标准间的协调,有关问题会得到妥善解决。

细部构造是防水工程的重点,是渗漏多发部位。本规程从工程实际出发,给出了喷涂聚脲防水工程中的部分细部构造如收边、阴角、阳角、女儿墙、变形缝(屋面和地下)、水落口、管根、施工缝、后浇带等的做法,但实际使用中应注意这些示意图并不是标准图集上的设计图,不可混用。

众所周知,芳香族聚氨酯的耐候性欠佳,不宜暴露使用。据编制组了解,当前国内喷涂聚脲防水涂料基本上都属于第1代芳香族产品,为保证工程的耐久性,暴露使用时应考虑材料的耐久性保护措施。

3.4.2 涂层厚度

用涂层厚度控制涂膜防水工程质量,是业界的共识。设计涂层厚度一方面要从建筑物、构筑物的重要性和功能出发,综合考虑所处环境、使用条件、设防等级及材料自身特性;另一方面还应考虑工程造价。考虑到当前国内工程实际,将一般工程中喷涂聚脲涂层的厚度定位在1.5 mm以上,以保证工程质量。至于选择I型或II型产品设计的厚度,本规程中没有明确规定,可根据工程的各种情况自行选择。

3.4.3 基本构造

为保证工程质量,喷涂聚脲防水层宜设置在结构的迎水面,基本构造如图1所示。细部构造的设计则参考了现行国家标准GB 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及GB 5034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

3.5 施工条件

施工环境温度过低和空气相对湿度过大,则空气中的水很容易凝结在基层表面,因喷涂到基层表面的物料本身温度较高,加上交联反应放热,容易将水分汽化,进而在快速成型的聚脲涂层中形成针孔和孔洞等缺陷。喷涂时风速过大则不易操作,物料四处飞扬,难以形成均匀的涂层,故对施工时的风速作出了明确规定。规程报批稿第3.0.8条规定:“喷涂聚脲作业应在环境温度大于5℃、相对湿度小于85%且基层表面温度比露点温度高至少3℃的条件下进行。在4级风及以上的露天环境条件下,不宜实施喷涂作业。严禁在雨天、雪天实施露天喷涂作业”。

3.6 基层表面处理

喷涂聚脲作业之前,应进行表面处理,包括打磨及修补等,处理后“基层表面不得有浮浆、孔洞、裂缝、灰尘、油污等。当基层不满足要求时,应进行打磨、除尘和修补。基层表面的孔洞和裂缝等缺陷应选用聚合物砂浆进行修复”。清洗和打磨基层表面的目的是彻底去除表面浮浆、起皮、疏松和杂质等结合薄弱的物质,让孔洞裂缝等缺陷彻底暴露出来,使基层获得合适的粗糙度,以增强喷涂聚脲涂层与基层的粘结强度。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有机械打磨、抛丸、喷砂等。对表面处理后暴露出的凹陷、孔洞和裂缝等缺陷,常用嵌缝材料(通常为环氧树脂砂浆)填平,待嵌缝材料固化后,再打磨平整,直至合格。

对喷涂聚脲防水涂料而言,基层含水率越低、干燥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减少涂层缺陷、提高涂层与基层的粘结强度。因混凝土含水率现场快速定量检测的技术手段尚有待改进,本规程参照了国家现行标准GB 50207—200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第4.3.4条所示的简易定性方法检测基层的干燥度。即将面积1 m2的塑料薄膜铺在待测基面上,四周用胶带密封,3~4 h后掀开薄膜,观察薄膜及待测基层表面。如有水珠或基层颜色加深,则含水率较高;反之,含水率较低并视为合格。据称,该方法检测合格对应基层含水率一般小于9%。但即使按上述方法检测合格,是否符合材料的施工要求,现场应结合材料特性及环境状况确定。一般情况下,可结合便携式基层含水率检测仪的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定。

3.7 涂层质量验收

喷涂聚脲防水工程涂层质量的检验,采用目测观察,除应达到“涂层颜色应均匀,涂层应连续、无漏涂和流坠,无气泡、无针孔、无剥落、无划伤、无折皱、无龟裂、无异物”外,还应对其进行现场检验测试,项目包括涂层厚度、正拉粘结强度和针孔等,如表4所示。

3.8 现场仪器检测

3.8.1 涂层正拉粘结强度

粘结强度的现场检测主要是利用数显便携式拉拔仪进行的(图2)。规程中“附录B喷涂聚脲涂层粘结强度现场检测方法及评定标准”的编写,参考了国家现行标准GB50367—200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和ASTM D4541—02《用便携式拉拔仪检测涂层粘结强度》。

3.8.2 涂层厚度

涂层厚度的检测可采用破坏法或无损检测法,前者可直接用卡尺测量从涂层上割下的样品的厚度(图3-a),后者包括超声检测法(图3-b)、磁性测厚仪检测法等。无损检测法是现场检测的发展方向,具有快捷简便的优点。

3.8.3 针孔

针孔是涂膜防水材料成型后的主要质量缺陷之一。喷涂聚脲涂料由于固化速率极快,基层中汽化后的气体来不及逸出,加之基层表面粗糙度过大等,都很容易在涂层中形成气泡、孔洞,埋下了日后渗漏的隐患。为及时发现并对其进行修补,需要在喷涂作业完工后1 h开始针孔检测,并用喷涂聚脲涂料及时修补这些缺陷。当前,最常采用高压电火花检测仪检测涂层的针孔。高压电火花仪由检测仪、探头地线、信号线缆、手柄等组成(图4)。使用时应预先调节好电压,然后以0.3 m/s的速度在待测涂层表面匀速移动探头(保持与涂层表面轻微接触),根据检测仪所示电压的变化及声音报警确定针孔的具体位置。

摘要:简述了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喷涂聚脲防水工程技术规程》的编制过程、规程的框架,对规程的部分技术要点作了重点说明。

关键词:喷涂聚脲,防水工程,工程标准

编制规程 篇2

和检查制度

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是煤矿三大规程之一,是采掘工作面施工的法规,是现场技术管理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工作,必须坚决遵照执行,规程措施的落实必须经过编制、审批、学习、签字、实施、复查、补充、再贯彻十个环节。

一、现场技术会诊

作业规程编制前必须由矿总工程师组织相关技术部门人员和区队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调查研究,确定采掘方法、顶板管理、支护方式、通风防尘、瓦斯管理防火注浆等重大安全技术问题。

回采工作面初采初放、撤除、过断层;掘进工作面开门、贯通、预透等情况时,由专业副总带领采煤专业人员及区队技术员进行现场勘察、评价并制定具体措施,由区队技术员编制补充措施。

二、编制

1、由生产科下达作业规程编制业务联系单,然后由地质部门提供地质说明书;测量部门提供详实测量资料;生产科编制支护设计;通风区编制通风设计及通风设施、设备安装和避灾路线;机电科编制供电设计和机电设备安装管理;运输区编制提升运输设计及安全设施、设备安装与管理;各专业副总负责审查自己专业所提供的资料。

2、最后由区队技术员汇总各专业提供的相关资料,完成作业规程的编制。

3、作业规程的编制必须以《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人技术操作

规程》、采掘技术管理规定和上级有关指令、文件规定为依据,不得与之抵触。

4、规程、措施按规定时间编制完毕,并交生产科,否则一次罚款100元。

三、审批

由总工程师组织,生产、安全、通风、提运、机电、煤质、区队对作业规程进行会审,并提出会审意见,按会审意见修改规程后,经生产、安全、通风、提运、机电、煤质、专业副总、总工程师签字后生效。

四、学习、补课、签字

投产前三天由区队技术员组织全区干部、职工进行规程学习,并由专业人员、劳人科负责监考考试,考试成绩不得低于80分,对于不合格者对其进行补课学习后再补考,合格者方可在作业规程上签字,否则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五、实施

1、已批准的作业规程,提前三天,由区长组织全体职工,技术员向职工、干部传达贯彻,经考试合格、签字后方准进入工作面作业。未听取的要进行补课,做到人人皆知,考试不及格的要停工学习,直到补考及格后,方准下井工作。

2、特殊工种要持证上岗。

3、技术、安全部门要经常深入现场,检查规程的落实、执行情况,对不认真贯彻、执行作业规程的停止作业或按违章处理。

六、复查、补充、再贯彻

作业规程由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各专业人员每月复查一次,复查意见经总工程师签字,区队技术员按复查意见对作业规程进行修改补充,并将修改部分进行传达学习,保证全员参加,一人不漏。

生产科

编制规程 篇3

目前, 煤矿安全生产的重点在于采掘工作面。统计资料表明, 煤矿发生的事故大多数出现在采掘工作面。究其原因, 除了特殊的作业环境、不利的安全条件及作业人员的违章外, 还与作业规程不规范、内容不完善、技术措施针对性差、执行规程不利、不能正确指导现场施工密切相关。因此, 要解决煤矿事故多发, 除了强化煤矿安全法治、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科技保障体系、加大煤矿安全投入、大力推进煤矿瓦斯治理、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小煤矿问题、强化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提升煤矿安全科技水平、加强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强化煤矿职业危害监察等措施外, 还要推进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制定好采掘作业规程是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

掘进工作面作业是采煤生产的重要环节, 必须编制掘进工作面规程, 使掘进作业按规程进行。编制内容主要包括:编制的一般要求, 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编制, 巷道贯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编制, 预防煤与瓦斯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编制, 等等。

1 煤矿采掘作业规程编制的要求和方法

煤矿采掘作业规程的编制, 必须具备下列文件、资料。

第一, 煤矿安全生产法规的有关规定。如《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炭企业岗位标准化作业标准》, 以及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定等有关条文。

第二, 已批准的有关设计 (采区、综采工作面、基建工程等) 文件、资料。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必须按采区设计要求编制, 已批准的采区设计是编制作业规程的主要依据。通过采区设计重点了解采区地质、采区参数、巷道布置方式、采煤方法、开采工艺、生产系统及设备配置等情况。

第三, 挖掘工程图。通过该图主要了解采区巷道布置、采区生产系统、采煤工作面的位置、有关参数以及周围工作面开采准备的情况。

第四, 在工作面周围巷道都已掘出的情况下, 地质部门可以提供比较精确的地质资料, 作为编制作业规程的基础依据。

第五, 同一煤层或邻近工作面的矿压观测资料、瓦斯等级、煤尘的爆炸性、煤的自燃倾向性与发火期、水害等资料。

预防煤与瓦斯突出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包括下列内容:第一, 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 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方法和临界值。第二, 防突措施的选定、施工工艺、有关参数和安全操作要求。第三, 瓦斯抽采方法、指标参数、抽采工艺与安全要求。第四, 安全防护措施与要求。第五, 突出应急措施及防止灾害扩大的措施。第六, 由通风部门提供的通风资料。如通风系统、风压、设备、风流控制设施、安全设施与安全监控等。这些资料是确定工作面顶板管理、支护形式、瓦斯管理、防尘措施、井下防火和防水的重要依据。

2 煤矿采掘作业规程的贯彻执行与修改补充

在采掘工程面发生变化时, 必须及时修改作业规程及安全措施。从开工之日起, 煤矿要组织员工每月至少重新学习一次煤矿采掘作业规程。全体作业人员每月应在生产区队长带领下熟悉一次避灾路线。

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施工现场规程的指导、落实、修改和补充工作。所有现场工作人员都必须按照作业规程进行作业和操作, 管理人员按照作业规程进行检查、验收与管理。施工结束后, 应写出作业规程的执行情况总结, 送交生产技术部门, 连同煤矿采掘作业规程及修改补充措施一起存档。

3 结语

我国煤矿大多依靠矿工开采, 由于受自然因素影响大, 生产环节多, 不安全因素也很多。据统计, 绝大多数煤矿事故发生在采掘工作面。编制煤矿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 使其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是组织矿井规范化作业, 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煤炭院校采掘类专业毕业生在煤矿上岗后, 大多数人从事基层技术工作, 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 是其应掌握的重要专业技能之一。由于作业规程编制涉及地质、矿图、开采、通风、安全、机电、运输、管理等多门学科, 因此更加要在教学与训练中进行强化, 以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曹超.煤炭行业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作用及问题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9, (11) :98.

[2]盛振强.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的关系及管理措施[J].科技信息, 2010, (9) :28.

[3]尹承水, 武加妮.作业规程的闭环管理[J].山东煤炭科技, 2012, (3) :76.

[4]汪理全.煤矿矿井设计[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8.

小型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篇4

【标 准 号】:

SL/T 179-96 【代替标准】:

【颁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 【发布日期】:

1996-09-10发布 【实施日期】:

1997-01-01实施 【批准文号】:

水科技[1996]420号

【批准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小型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T 179-96的通知水科技[1996]420号

根据部1993年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制、修订计划,由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司主持,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主编制订的《小型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经审查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布。标准的名称和编号为:《小型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T 179-96 本标准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在实行过程中各单位应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

一九九六年九月十日 请函告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司,并由其负责解释。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发行。

【全

文】:

1总

1.0.1 为了统一小型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标准,提高编制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装机容量50~10MW,出线电压不超过110KV的新建小(1)型水电站。

装机容量10MW以下的小(2)型水电站可参照本规程作适当简化。

改建、扩建、加固工程可参照本规程有关章节。大中型综合利用工程所属的小型水电站

部分可参照本规程,其余部分应遵照有关规定。

1.0.3 实施本规程应遵循下述基本要求:

(1)遵照国家有关政策法令,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规定。(2)进行必要的调查、勘察、试验、研究,取得可靠的基本资料。

(3)设计应充分体现小型水电站的特点,因地制宜,安全可靠,节约投资,注重经济和社会总体效益。

(4)采用科技新成果,力求技术先进。

(5)内容完整,有必要的方案比较、分析论证及明确的结论。

1.0.4 本规程所规定的初步设计报告是在河流规划的基础上编制的,其主要内容和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论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确定任务、工程规模、等级。

(2)确定水文参数,提出分析计算成果。

(3)调查区域地质,查明库区及主要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相应的评价和结论。

(4)选定坝址、坝型、厂址,确定工程总体布置、主要建筑物型式和布置,提出主要工程量。

(5)确定装机容量、机组机型、接入电力系统方式、电气主接线、主要机电设备及闸门、启闭机的型式和布置。

(6)提出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材料、劳动力、供水供电的需要量及来源。

(7)确定水库淹没、工程占地的范围、实物指标,提出水库淹没处理、移民安置规划和投资概算。

(8)提出消防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及保护设计。(9)编制概算,提出主要经济指标和经济评价。1.0.5 初步设计报告应根据需要,将下列文件列为附件:

(1)河流规划报告审批文件、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文件及有关的会议纪要。

(2)工程综合利用的协议书及有关资料。

(3)水库淹没、工程占地处理和移民安置规划报告及有关协议。(4)环境影响报告及有关部门审批意见。(5)试验和科研报告。(6)其他专题报告。

1.0.6 报告按下列要求编辑和表述:

(1)总体编排顺序:目录、附件目录、附图目录、正文、附件。正文以本规程第2章综

合说明列为第1章,以下各章依次排列。

(2)各章的附图集中另编一册,其中综合说明的附图应另制小图附在综合说明前。

(3)工程特性表附在综合说明后,其他附表分别附在各章的适当位置。

(4)报告的文字表述应准确简明、逻辑严谨、通俗易懂。图纸应完整清晰。

1.0.7 实施本规程要相应执行已颁布的SL77—94《小型水力发电站水文计算规范》、SL76—94《小水电水能设计规程》、SL16—92《小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程》等专业规程。

1.0.8 本规程引用下列标准的有效版本,编制报告应遵照执行:GB 3100~3102—86《量和单位》。

SL 01—92《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26—92《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术语标准》。

2综

合说

明 2.1 概述

2.1.1 简述工程地理位置、工程任务和河流规划的结论及审批意见。2.1.2 简述勘测设计过程。2.2 自然条件

2.2.1 简述工程在地区的自然概况,包括流域位置、水系、气象、水文、泥沙、水质的资料情况、主要特征值及分析成果。

2.2.2 简述区域地质、水库及主要建筑物的地质概况,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结论性意见,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天然及人工建筑材料调查试验成果。2.3 工程任务和规模

2.3.1 简述工程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概况及本工程的任务。2.3.2 简述工程规模、水利水能计算结果、主要特征值。2.3.3 简述工程综合利用效益、技术经济指标。2.4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2.4.1 说明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2.4.2 简述坝址、坝轴线、坝型、厂址及总体布置方案的比较和选定。

2.4.3 简述推荐方案主要建筑物的布置、型式及主要尺寸、运行方式及基础处理措施等。2.5 机电及金属结构

2.5.1 简述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方式、电气主接线方案。

2.5.2 简述机组及其他主要机电设备的选型和布置、金属结构选型和布置。2.6 消防

2.6.1 简述工程消防设计方案和主要设施。2.7 施工

2.7.1 简述施工条件、对外交通及主要建筑材料和来源及供应渠道。2.7.2 简述导流方案及导流标准。

2.7.3 简述主要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及施工强度。2.7.4 简述施工总布置规划概况及施工占地数量。

2.7.5 简述主体工程总量、施工工期及所需的劳力和三材用量。2.8 水库淹没处理及工程永久占地

2.8.1简述水库淹没标准、范围及主要实物指标、移民安置规划及补偿费用。2.8.2简述工程永久占地范围、处理措施及补偿费用。2.9 环境保护

2.9.1简述工程环境影响评价。2.9.2简述环境保护措施及所需费用。2.10 工程管理

2.10.1 简述管理机构、人员编制、管理范围、主要管理设施。2.10.2 简述工程调度运行方式。2.11 概算

2.11.1 简述概算编制的原则和依据 2.11.2 简述工程总投资、静态总投资。2.12 经济评价

2.12.1 简述经济评价的主要成果及结论。2.13结论及今后工作意见

1.13.1 综述工程建设的结论及今后工作的意见。

2.14 附图附表

2.14.1 附图如下:

(1)工程地理位置图。

(2)工程总体布置图。2.14.2 附表如下:

(1)工程量汇总表。

(2)总概算表、分投资表。(3)工程特性表(见附录A)。

文 3.1 流域概况

3.1.1 简述工程所在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河道特征和人类活动影响情况。

3.1.2 简述流域及邻近地区气象台站分布与观测情况、流域和工程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3.2 水文基本资料

3.2.1 说明流域内及借用流域水文站网分布、各测站观测项目和年限、主要水文站的控制特性、高程系统和测验基本方法、资料整编情况。

3.2.2 简述水文资料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复核变动情况,并对基本资料质量做出评价。

3.3 径流

3.3.1 对设计依据站的实测径流进行还原计算和插补延长,分件论证径流系列的代表性。3.3.2 进行设计依据站的径流计算,说明资料短缺地区径流计算方法,提出工程场址的径流参数和径流成果,选择径流调节代表段和代表年,分析枯水径流特征,分析论证径流计算成果的合理性。3.4 洪水

3.4.1 分析造成洪水的暴雨特性、洪水成因、洪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3.4.2 说明历史洪水调查和复查情况,历史洪水的洪峰、洪量估算方法及采用成果。分析确定历史洪水及实测特大洪水的重现期。

3.4.3 对实测洪水进行洪水资料的还原、插补延长,并结合历史洪水进行频率计算。分析成果的合理性,提出设计洪水成果。

3.4.4 对资料短缺地区推算设计洪水可采用暴雨推算或洪水统计参数地区综合推算等方法,并应相互印证;分析最终所采用的设计洪水成果的合理性。3.4.5 说明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推求方法及成果。

3.4.6 说明施工洪水时段的划分、洪水系列统计原则,提出各时段洪峰、洪量频率计算成果,并分析论证其合理性。为水库调度运用计算的分期洪水,需说明划分前、后汛期的根据。3.5 泥沙

3.5.1 说明流域泥沙概况,提出悬移质、推移质特征值。对多沙河流提出泥沙颗粒级配成果和输沙量、含沙量的年、月成果及年输沙量频率曲线成果。3.6 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3.6.1 说明设计断面的水位流量基本资料情况和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绘制方法,提出采用的成果。3.7 其他

3.7.1 说明工程所在河段的冰情特性,分析工程河段发生冰坝、冰塞等情况的可能性,并估算对工程的影响。

3.7.2 说明潮汐对本工程的影响。3.8 附图附表 3.8.1 附图如下:

(1)流域水系图。

(2)径流、暴雨、洪水及泥沙插补延长的主要相关关系图。

(3)年(汛期、枯水期)径流频率曲线图。

(4)洪峰和各时段洪量频率曲线图。

(5)典型洪水及设计洪水过程线图。

(6)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图。

(7)悬移质、推移质颗粒级配曲线图。

(8)年输沙量频率曲线图。3.8.2 附表如下:

(1)年、月径流(雨量)系列表。

(2)代表年逐日径流成果表。

(3)洪峰、洪量系列表。

(4)典型洪水、设计洪水及潮水位过程线表。

(5)年、月输沙量系列表。

(6)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表。

(7)其他有关附表。

4工 程 地 质 4.1 概况

4.1.1 简述前阶段勘察工作的过程、结论和存在问题。

4.1.2 说明本阶段的勘察任条、工作简况、完成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4.2 区域地质

4.2.1 简述区域的地形地貌、所处的地貌单元、物理地质现象;地层岩性、厚度、分布及接触关系;可溶岩地区喀斯特发育规律;所处地质构造单元、主要构造性质、产状、规模及相互关系;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4.2.2 按1∶4000000《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确定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

4.2.3 地质构造特别复杂、地震基本烈度大于Ⅶ度和现代地震活动特别频繁的地区,应评价区域构造稳定性。4.3 水库库区的工程地质条件

4.3.1 简述库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

4.3.2 说明库区的地貌特征、水库周边地形条件;强透水性或可溶性地层分布位置、厚度、补排关系和封闭条件;通往库外的断层、破碎带、裂隙密集带的位置、宽度和透水性。评价水库蓄水后可能发生渗漏的位置、渗漏量,提出防治处理意见。

4.3.3 说明水库周边、大坝下游及邻谷可能浸没的程度,预测水库蓄水后浸没范围及防治处理意见。

4.3.4 说明库岸,特别是近坝库岸不稳定岩、土体位置,范围及特征。预测水库蓄水后库岸失稳的可能性,提出防治处理意见。

4.3.5 说明库周植被、水土流失状况。预测水库蓄水后,固体径流来源及变化情况,提出处理意见。

4.4 挡水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

4.4.1 说明各比较坝(闸)址的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地形、岩性、构造、物理地质现象、水文地质条件等,对初拟的坝(闸)址及建筑物比较方案进行地质比选,提出坝址、坝轴线、坝型、坝高的地质选择意见。

4.4.2 说明选定坝(闸)址的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特征、两岸坡度、沟谷发育程度、河床宽度及水深。

(2)主要地层岩性、产状、厚度、风化状态、软弱夹层发育情况。

(3)主要断层破碎带、特别是顺河断层、缓倾角裂隙位置、产状及特性。

(4)坝(闸)基岩体结构、破碎程度、可利用基岩埋深,坝(闸)基岩体分类,评价坝基、坝肩抗滑稳定和渗漏稳定条件,提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5)边坡稳定条件,提出边坡开挖坡度及处理意见。

(6)地下水类型、水位、岩体透水性,提出帷幕灌浆深度或其他处理意见

4.4.3 说明土基坝(闸)址的土层结构、厚度,特别注意不良土层的分布、厚度、特性。评价抗滑和渗透稳定条件、压缩和湿陷变形特性、砂土层震动液化的可能性,提出土承载力和其他物理力学参数及地基处理意见。4.5 泄水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

4.5.1 说明泄水建筑物各比较方案的地形、岩性、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地质选择意见。

4.5.2 说明选定泄水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按下列要求加以评价,提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及基础处理意见。

(1)坝溢流应评价坝下游岩体抗冲性能,冲刷坑对坝脚及岸坡稳定的影响。

(2)岸坡式溢洪道应说明引渠、闸基、陡坡段、消能段的工程地质条件,重点评价深挖方对边坡稳定、渗漏对地基稳定的影响及消能段抗冲刷性能。

(3)哑口溢洪道应评价断层、深风化带对基础、边坡、渗漏稳定的影响。

(4)泄洪洞应评价进出口边坡及洞身稳定,进行围岩分类,建议处理意见。4.6 引水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

4.6.1 说明引水建筑物各比较方案的地形、岩性、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地质选择意见。

4.6.2 说明选定引水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对不同建筑物类型,按下列要求加以评价:

(1)隧洞应说明进出口边坡稳定、浅埋段山岩厚度、高应力区深埋隧洞或构造特别复杂洞段的成洞条件,进行围岩分类,提出处理意见。

(2)调压井、闸门井应说明覆盖层厚度、岩石风化深度,评价成井条件。

(3)明渠应分段说明岩土,特别是性质不良土层分布、厚度、特性;深挖方、高填方段的工程地质问题;傍山渠道受泥石流的影响及土渠段的冻融破坏问题,进行工程地质分段,提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和处理意见。

(4)压力明管应说明镇墩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其稳定性。

(5)前池应说明其边坡稳定,评价渗漏及渗透稳定。4.7 厂房及开关站工程地质条件

4.7.1 说明厂房、开关站各比较方案的地形、覆盖层厚度、岩性、构造、基岩风化深度、水文地质条件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地质选择意见、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和处理意见。4.7.2 说明选定方案的工程地质条件,对不同建筑物类型,按下列要求加以评价:

(1)地面厂房应说明厂房地基岩体风化深度、破碎程度、岩体分类、厂房后边坡的变形稳定条件。土基说明土层,特别是性质不良土层的结构、厚度、特性,评价土的压缩变形、湿陷性变形、抗滑稳定、冻融破坏及砂土震动液化的可能性。

(2)地下厂房应说明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根据主要结构面及它的组合关系,确定布置型式,进行围岩分类,评价稳定条件。

(3)开关升压站及附属建筑物应重点评价地基强度和边坡稳定条件。4.8 施工临时建筑物及其他

4.8.1 说明建筑物各比较方案的地形、岩性、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地质选择意见。

4.8.2 说明建筑物选定方案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和处理意见。对不同类型建筑物,按下列要求加以评价:

(1)通航、过木建筑物应评价地基和边坡的稳定条件。

(2)渡槽、倒虹吸、涵闸和桥梁应评价地基岩土强度、变形、抗滑稳定、土层冻融破坏及砂土震动液化的可能性。

(3)临时围堰应评价地基稳定及渗漏条件。

(4)导流洞应评价进出口边坡及洞身稳定,进行围岩分类,建议处理意见。

(5)导流明渠应说明边墙基础稳定和渗漏条件。4.9 天然建筑材料

4.9.1 简述工程需要的天然建筑材料种类、数量和质量要求。按勘探精度分别说明土料、砂砾石料、石料料场概况和总储量,开挖坑槽数量、试验组数。

4.9.2 说明土料场位置、储量,评价其质量、开采运输条件,提出料场选择意见。

4.9.3 说明砂砾石料场位置、储量,评价其质量、开采运输条件,提出料场选择意见。

4.9.4 在砂砾石料缺乏地区或利用施工开挖料作人工砂石料时,应提出人工砂石料的料源、数量及质量评价。

4.9.5 说明石料场位置、岩性、断裂发育程度。按条石、块石、堆石或人工轧石料分别对储量、质量、开采和运输条件进行评价,提出料场选择意见。4.10 结论

4.10.1 对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作出评价和结论:

(1)评价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确定地震基本烈度。

(2)评价库区的渗漏、浸没、库岸稳定、固体径流来源等条件,并作出结论。

(3)对坝址、坝轴线、坝型、坝高的比选作出地质结论。

(4)对厂区、泄水、引水及其他建筑物方案选择和主要地质问题的处理作出结论。

(5)对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质量、开采运输条件作出结论及料场选择意见。4.10.2 提出下阶段勘察工作意见。4.11 附图附表 4.11.1 附图如下:

(1)区域地质图。

(2)水库区工程地质图。

(3)主要建筑物区工程地质图。

(4)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纵、横剖面图。

(5)可溶岩地区水文地质图。

(6)专门性问题工程地质图、剖面图。

(7)天然建筑材料产地分布图。

(8)钻孔柱状图。

(9)坑、槽、洞、井展视图 4.11.2 附表如下:

(1)岩、土、水质分析试验成果汇总表。

(2)其他有关附表。

5工程任务和规模 5.1 河流规划和工程任务

5.1.1 概述工程所在河流(或河段)的规划成果及审查主要结论。对有综合利用任务的工程,应说明各综合利用项目的现状和规划要求。

5.1.2 概述工程所在地的社会经济现状,资源条件、交通条件、发展工农业的前景,近远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5.1.3 简述工程所在地区电力系统现状、网络结构、电源组成、负荷特性、调峰要求、地区电网与大电网及邻近地区电网关系。

5.1.4 论证确定本电站供电范围、设计负荷水平年、设计保证率。

5.1.5 说明供电区历史用电增长和电力供需平衡状况,对用电量及负荷的逐年增长作出预测,对负荷特性进行计算分析,列表说明各设计水平年的负荷特性指标。

5.1.6 说明本电站在系统中的任务和作用,工程的综合利用任务和主次顺序。论述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5.2 洪水调节和防洪特征水位选择

5.2.1 说明本工程水工建筑物洪水标准、上下游防洪要求。5.2.2 提出洪水调节方式、洪水调度原则。5.2.3 选定泄水建筑物尺寸及相应特征水位。5.3 径流调节计算

5.3.1 说明库容曲线、水库蒸发与渗漏损失的原始依据和成果。5.3.2 说明采用的水文径流系列、计算时段、代表年的选定。5.3.3 说明上、下游各用水部门的用水保证率及用水量的年内分配。

5.3.4 说明水库的调节性能及对本电站径流调节有影响的上游梯级的有关资料。5.3.5 提出径流调节计算原则和方法。

5.3.6 提出本电站水能指标及各部门用水的满足程度。5.4 正常蓄水位选择

5.4.1 说明规划阶段确定的梯级衔接水位,上、下游梯级的兴建情况与开发计划,本梯级兴建对上、下游已建和待建梯级可能产生的影响。

5.4.2 说明本工程正常蓄水位的制约条件,包括库区淹没对象沿高程分布特点,工程地质条件等,提出正常蓄水位比选范围和方案。5.4.3 提出技术经济比较和结论。5.5 死水位选择

5.5.1 说明水库淤积条件,各综合用水部门(包括灌溉、供水、航运和渔业等)以及旅游,生态环境,排沙措施等方面对水库最低运行水位的要求。

5.5.2 拟定死水位比较方案,计算各方案对本梯级及下游梯级能量指标的影响。5.5.3 提出技术经济比较和结论。5.6 装机容量选择

5.6.1 根据本电站在电网中的任务和作用,确定本电站的必需容量。5.6.2 分析不同装机规模的发电量,投资及其对梯级电站的影响。5.6.3 提出技术经济较和结论。5.7 水轮机额定水头和机组机型选择

5.7.1 说明本电站水头特性及额定水头的选定。

5.7.2 根据水库和电站运行特性,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水轮机型式及机组台数。5.8 引水道尺寸和日调节容积的选择

5.8.1 说明引水道尺寸比较方案并选择经济尺寸。

5.8.2 按照本电站担负的调峰任务和梯级电站过水能力相互协调的原则,选定日调节池容积。5.9 水库运行方式与多年运行特性

5.9.1 根据选定的参数,并考虑已建成的梯级情况、同一电网的水库联合作用以及综合利用要求,提出水库调度运行方式。

5.9.2 根据水库运行方式,提出多年运行特性。5.10 水库泥沙冲淤分析

5.10.1 概述泥沙基础资料情况,进行泥沙特性分析,提出泥沙计算的原则和方法。5.10.2 提出泥沙冲淤计算成果。

5.10.3 提出引水建筑物防沙运行方式和防沙排沙措施。

5.10.4 泥沙问题严重的水库应进行泥沙模型试验并提出泥沙观测规划。5.11 回水计算

5.11.1 说明计算采用的基本资料、条件和方法。

5.11.2 根据库区淹没影响对象的洪水标准进行回水计算,绘制回水曲线与同频率天然水面线对比,确定回水尖灭点,对泥沙淤积影响较明显的工程,还应提出不同淤积年限的库区沿程泥沙淤积分布及对回水影响分析。5.12 附图附表 5.12.1 附图如下:

(1)河流梯级规划布置平、剖面图。(2)电力系统地理接线图。

(3)各设计水平年最大日、年电力负荷曲线图、年电力和电量平衡图。

(4)水库水位面积、容积曲线图(淤积前、后)。

(5)水库水位与泄水建筑物泄水能力关系曲线图。

(6)水库调洪图(包括水库水位。进出库流量过程线)。

(7)水库淤积纵、横断面及回水曲线图。

(8)调节流量、水库水位与水头保证率曲线图。

(9)发电出力保证率曲线图。

(10)代表年、日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图。

(11)水库运行特征图(包括供水、发电出力、水位、来水流量过程线)。5.12.2 附表按需要附列。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6.1 设计依据

6.1.1 说明工程等别和主要建筑物级别以及相应的洪水标准。

6.1.2 说明主要建筑物特征水位及流量、水文气象数据、地震烈度、地基特性、建筑材料特性及设计参数、规定的安全系数、允许的应力、沉降量、变形量及其依据。

6.2 工程选址

6.2.1 简述工程场址(如坝址、闸址、厂址等)各比较方案的地形、地质、工程布置、施工及运行条件、工程量、投资及效益等。6.2.2 综合比较论证选定工程场址。

6.3 坝(闸)型、坝(闸)线及工程总体布置

6.3.1 根据选定的坝(闸)址,拟定各比较坝(闸)型及相应的坝(闸)轴线,分析地形、地质、泄洪消能、施工及运行条件、工程量、工期及投资等。比较论证选定坝(闸)型、坝(闸)轴线。6.3.2 根据选定的坝(闸)型、坝(闸)线,拟定各比较方案的工程总体布置,说明各相应主要建筑物的结构型式、控制高程、主要尺寸以及各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连接方式等,进行综合比较选定工程总体布置。6.4 挡水建筑物

6.4.1 说明挡水建筑物的工程布置、结构型式、坝高程、断面尺寸、坝(闸)布置、坝内廊道、坝体分段、材料分区、坝体防渗、排水、坝面护坡等结构布置和主要尺寸。

6.4.2 根据建筑物基础的地质条件,提出坝(闸)基和坝肩的开挖深度及防渗、排水、加固等处理措施。

6.4.3 说明挡水建筑物的稳定、应力、变形、渗透、渗流稳定等的计算条件、荷载及其组合、计算方法和成果。对混凝土坝应提出温度控制和温度应力的设计和要求。6.5 泄水建筑物

6.5.1 说明泄水建筑物各比较方案的地形、地质、工程布置、水力条件、施工、运行、工程量及投资等,综合论证选定泄水建筑物的型式和布置方案。

6.5.2 说明选定的泄水建筑物布置方案和主要尺寸,包括进水渠、进水口、堰高程、过流断面、消能方式、上下游防护工程等结构及尺寸。提出开挖、衬护及防冲刷、排水、防冻、排冰、排沙、基础处理等工程措施。

6.5.3 说明泄流能力、水流流态、水力坡降线、消能、上下游水力衔接、泄水排沙、下游冲淤等水力条件;说明计算条件和方法,提出计算成果,必要时通过水工模型试验验证;说明泄水建筑物的稳定、应力、变形等结构计算成果。6.6 引水建筑物

6.6.1 说明引水建筑物各比较方案的地形、地质、工程布置、施工、运行、工程量及投资等因素,综合论证选定引水建筑物的型式和布置。

6.6.2 说明引水建筑物的引用流量、水位、消能、水力坡降线、水锤及涌浪、调压室或前池容量、冲淤及沉沙等水力计算的条件和方法,提出计算成果。

6.6.3 说明选定的进水口布置、结构型式、高程、断面尺寸、孔口和渐变段的型式及拦污栅、闸门、操作平台等布置。当设置沉沙池时,应论证其必要性,并提出排沙设施设计方案。

6.6.4 选定引水道(包括交叉建筑物)的位置、结构型式、高程、断面尺寸、坡度等,说明稳定(包括进出口边坡围岩稳定)和结构计算的条件和方法,提出计算成果及工程处理措施。6.6.5 说明选定调压室或前池的布置型式、高程、断面尺寸、工作水位、泄水及必要的排沙设施等。说明稳定和结构计算的条件和方法,提出计算成果及工程处理措施。

6.6.6 说明选定的压力管道(包括明钢管道或地下埋管、坝内埋管等)的布置、型式、高程、断面尺寸、长度等,说明稳定和结构计算的条件和方法,提出计算成果、对钢材或混凝土衬砌的要求及工程处理措施。6.7 厂房及开关站

6.7.1 说明各比较方案的地形、地质、布置、型式、施工、运行、工程量、投资及机电设备布置等,综合论证,选定厂区布置方案。

6.7.2 说明主、副厂房及尾水建筑物的选定布置方案、结构型式、面积、高程和主要尺寸及厂区交通布置,说明稳定计算及结构计算的条件和方法,提出计算成果。对地下洞室及高边坡应论述其稳定性并提出工程处理措施。

6.7.3 说明开关站的位置、场地布置、面积、高程等。提出第一个塔架的位置、开关站的排水设施及运输通道。

6.8 工程观测、综合利用及其他

6.8.1 提出主要建筑物的观测设计,包括观测要求、观测设施及其布置、主要观测设备的型号、规格和数量。

6.8.2 说明灌溉、供水、通航及过木等综合利用的要求及设计参数。简述综合利用项目的工程布置、主要结构尺寸及运行方式。提出各项目的工程量、投资及设计成果。

6.8.3 提出生产生活区的房屋建筑总面积和工程量。

6.8.4 对本工程各永久建筑物项目及工程量进行汇总,提出汇总表。6.9 附图附表 6.9.1 附图如下:

(1)工程场址布置方案比较图。

(2)工程总体布置方案比较图。

(3)工程总体布置图。

(4)坝(闸)轴线及型式方案比较图。

(5)坝(闸)工程布置图。

(6)坝(闸)工程上下游立视图。

(7)坝(闸)剖面图(包括土石坝材料分区图、混凝土坝标号分区图)。

(8)坝(闸)基础处理设计图。

(9)坝(闸)稳定及应力计算成果图。

(10)泄水建筑物方案比较图。

(11)泄水建筑物工程平、剖面布置图。

(12)引水建筑物方案比较图。

(13)引水建筑物工程平、剖面布置图。

(14)厂房区布置方案比较图。

(15)厂房区及开关站布置图。

(16)主、副厂房布置图。

(17)工程观测设备布置图。

(18)主要建筑物建筑透视图。6.9.2 附表如下:

(1)永久建筑物项目及工程量汇总表。

(2)其他有关附表。

水力机械 7.1 水轮机及其附属设备

7.1.1 说明方案比较论证并选定水轮机型式、机组台数、单机容量、基本参数及安装高程。7.1.2 选定水轮机装置方式、过流部件结构型式及控制尺寸。

7.1.3 选定水轮机附属设备进水阀、调速器、调压阀及油压装置等规格、型号。7.1.4 对采用重大新技术(包括型式、结构和材料等)应有专门论证。

7.1.5 对水流含沙量大的水电站,应说明所采取的防止或减轻水轮机磨蚀的综合治理措施。7.1.6 提出水轮发电机组调节保证计算成果。7.2 辅助机械设备

7.2.1 选定主厂房起重设备及其参数,并确定起重设备的外形主要控制尺寸。

7.2.2 选定电站透平油和绝缘油、技术供水和排水、压缩空气及水力监视测量等系统的主要设备。7.2.3 选定电站机修车间规模及主要设备。7.3 采暖通风

7.3.1 选定厂房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系统的设计方案和设备。

7.3.2 对地下、半地下或坝内厂房的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系统应进行必要的分析论证。7.4 水力机械主要设备布置

7.4.1 提出机组间距、厂房长度、宽度和高度等主要控制尺寸及分层高程。7.4.2 确定安装场位置和面积。

7.4.3 说明所选定的水轮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和辅助机械设备的布置。7.5 附图附表 7.5.1 附图如下:

(1)水轮机转轮模型综合特性曲线比较图。

(2)水轮机运转特性曲线。

(3)水电站油、水、气及水力监测系统图。

(4)水电站采暖通风及空调系统图。

(5)水电站主副厂房设备布置图(可与水工、电气专业合图)。7.5.2 附表如下:

(1)水力机械及采暖通风主要设备汇总表。

(2)其他有关附表。

电气工程 8.1 水电站与电力系统的连接

8.1.1 根据水电站的动能特性和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确定水电站与电力系统的连接方式、输电电压等级、出线回路数、输送客量(包括穿越功率)、送出工程输电线路距离和工程量。8.1.2 说明电力系统对水电站运行方式及其他技术要求。8.2 电气主接线

8.2.1 根据电力系统连接的要求和水电站的装机台数,进行电气主接线方案比较和技术经济分析论证。选定水电站的电气主接线。分析说明分期过渡方式及其相应的技术措施。8.2.2 初定厂用电源连接方式及厂坝区设施的供电方式。8.2.3 分析说明近区供电的必要性,提出近区供电的方案。8.3 主要电气设备

8.3.1 提出短路电流计算成果。

8.3.2 选定水轮发电机、主变压器、厂用(坝区)变压器、断路器、高压开关等主要电气设备。提出设备的规格、数量及其主要技术参数。

8.3.3 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应有论证。8.4 防雷接地

8.4.1 论述水电站防雷保护方案,并提出过电压保护配置方式。

8.4.2 论述全厂接地设计方案。对高土壤电阻率的接地要提出具体解决的措施。8.5 综合自动化

8.5.1 简述水电站与电网调度管理关系及其调度内容和范围。对集中调度的梯级水电站,应确定水电站在梯级调度中的位置和控制方式。

8.5.2 选定水电站、水闸的控制管理方式及其自动化内容。

8.5.3 选定全厂监测(控)方式。初选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和主要功能及设备配置。8.5.4 选定机组励磁方式。8.6 继电保护

8.6.1 确定水电站各主要设备的继电保护方式。初选保护设备的型式。

8.6.2 根据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要求,提出水电站线路保护方案和安全自动装置设备配置。8.6.3 确定各主要电气设备继电保护装置的布置。8.7 二次接线

8.7.1 选定全厂测量、信号和同期系统的设计方案。

8.7.2 提出水电站电流、电压互感器的配置及其主要技术参数。8.7.3 确定控制电源型式、电压等级,初选设备。8.8 电工实验室

8.8.1 说明水电站电工实验室的配置规模。8.8.2 提出电工实验室生产用房的布置要求。8.9 通信

8.9.1 根据电力系统调度管理要求,确定水电站与电力系统调度通信方式和设备配置。8.9.2 根据梯级调度管理的要求,确定水电站与梯调之间调度通信方式和设备配置。8.9.3 对要求设有水情测报站网的水电站,应确定其通信的方式和设备配置。

8.9.4根据工程布置特点,确定水电站内部生产调度通信及对外通信的方式,选定通信设备。8.10 电气设备布置

8.10.1 说明水电站的厂区总体布置。确定主、副厂房中的电气设备布置。8.1.2 选定主变压器场和开关站的布置型式。8.10.3 确定有关辅助生产用房的布置。8.11 闸门启闭机及过坝设施的电气设备及布置

8.1.1 选定水工建筑物闸门启闭机及过坝设施的电力拖动和控制方式。8.1.2 确定供电电源方案,初选主要电气设备。8.11.3 确定电气设备的布置和辅助生产用房。8.12 附图附表 8.12.1 附图如下:

(1)水电站接入电力系统地理位置图。

(2)电气生接线(包括厂、坝区供电)方案比较图。

(3)电气主接线图。

(4)厂用电接线图。

(5)坝区供电接线图。

(6)主、副厂房设备布置(亦可与水工、水机专业合图)。

(7)升压站、开关站设备布置方案比较图。

(8)升压站、开关站设备平、剖面布置图。

(9)保护、测量、同期单线配置图。

(10)微机监控(测)系统结构框图。

(11)控制、信号、操作电源系统图。

(12)过坝设施等电力拖动控制框图。8.12.2 附表如下:

(1)主接线方案比较表。

(2)短路电流计算成果表。

(3)电气主要设备汇总表。

(4)其他有关附表。

9金 属 结 构 9.1 泄水建筑物的闸门(阀)及启闭设备

9.1.1 选定闸门(阀)的布置方案、型式、数量和主要尺寸及参数,说明操作运行方式、检修条件,提出防止冰冻、淤堵、空蚀、磨损、振动等措施。

9.1.2 选定启闭机布置方案、型式、容量、数量及主要参数,说明操作运行条件,提出启闭机的动力保证要求。

9.1.3 采用新门(机)型、新材料、新技术时,应提出需要试验研究的要求,以及说明相应的技术保证措施。

9.2 引水建筑物的闸门、阀及启闭设备

9.2.1 选定闸门、阀、拦污栅及启闭机的布置方案、型式、容量。数量和主要尺寸及参数。9.2.2 提出防止冰冻、淤堵、磨损等的措施,说明正常及事故情况下运行的可靠性,拟定维护检修条件,并说明充水平压及通气措施、操作方式和拦污栅的排污、清污措施。9.3 尾水建筑物的闸门及启闭设备

9.3.1 选定水电站尾水闸门、启闭机的布置方式、型式、容量、数量及主要尺寸和参数。9.3.2 说明操作运行方式、充水平压措施和检修条件。9.4 通航过木及其他过坝建筑物的闸门及机械设备

9.4.1 选定船闸、升船机、筏道及其他过坝设施的金属结构、闸门及机械设备的布置方案、结构型式、主要尺寸和参数。

9.4.2 说明有关设备的操作方式、运行的可靠性、运转周期以及检修条件。9.5 施工导流建筑物的闸门和启闭机

9.5.1 选定导流、封孔所用闸门启闭机的布置方案、型式、容量及主要尺寸。9.5.2 说明操作运用条件、下闸截流水位流量条件、截流及封堵的可靠性。9.6 其他水工建筑物的金属结构设备

9.6.1 选定其他水工建筑物金属结构设备的布置方案、型式、容量、数量、主要尺寸及参数。9.6.2 说明操作运行方式、维护检修等条件。9.7 附图附表 9.7.1 附图如下:

(1)泄水、引水、尾水建筑物主要闸门及启闭机布置图。

(2)主要闸门门叶及门槽总图。

(3)其他建筑物金属结构布置图。9.7.2 附表如下:

(1)金属结构主要设备汇总表。

(2)其他有关附表。

防 10.1 工程概况及其特征

10.1.1 简述工程概况、建筑物布置及厂区内外交通。

10.1.2 简述主副厂房、升压开关站的主要机电设备布置及主要参数。10.2 工程消防设计

10.2.1 提出各主要生产场所火灾危险性分类及耐火等级。10.2.2 提出消防总体设计方案:

(1)根据“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提出“以水灭火为主,化学灭火为辅及其他方式灭火相结合”的消防总体设计方案。

(2)根据防火间距及疏散要求,说明厂区内各建筑物、主变压器、露天油罐或油罐室以及道路等布置。

10.2.3 提出各主要生产场所、主要机电设备的消防设计及主要消防设施配置,对有特殊要求的生产场所,提出通风、防烟及排烟等设计要求。

10.2.4 提出消防给水设计:选定消防水源、供水设施、消防供水量和水压力、主要设备及其布置。

10.2.5 提出消防电气设计:选定消防电源;确定各主要生产场所火灾事故照明、疏散标志的配置。

10.2.6 提出消防工程专用设施费用概算。10.3 附图附表 10.3.1 附图如下:

(1)工程消防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图。

(2)消防供水系统图。

(3)通风、防烟、排烟系统图。10.3.2 附表如下:

(1)主要消防设备表。

(2)其他有关附表。施 工 组 织 设 计 11.1 施工条件

11.1.1 简述有关工程条件:

(1)工程的地理位置、对外交通运输条件及可资利用的场地和条件。

(2)选定方案枢纽建筑物的组成、型式、主要尺寸和工程量。

(3)工程的施工特点和有关通航、过木、供水、环保及其他要求。

(4)主要建筑材料的来源、供应条件和水源、电源、通信情况。

(5)业主对本工程施工的有关要求。11.1.2 简述有关自然条件:

(1)洪、枯水季节的时段、各种频率的流量及洪量、水位与流量关系、冬季冰凌情况及开河特性、洪水特征以及上下游水利水电工程对本工程施工的影响等。

(2)地形、地质条件和气温、降水、冰冻层、冰情等特征。11.2 施工导流

11.2.1 按以下要求选定导流标准:

(1)提出不同施工时段划分的选择意见及成果。

(2)选定各期施工导流的洪水频率和流量,确定导流建筑物的级别。

(3)选定坝体拦洪渡汛的频率和流量。

11.2.2 选定导流方式,提出各期导流工程布置及防洪渡汛、排冰等措施;提出有关水力计算的主要成果。

11.2.3 按以下要求说明导流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

(1)说明导流的挡水和泄水建筑物的方案比较。

(2)提出选定方案的导流挡水、泄水建筑物的结构型式、主要尺寸、布置及工程量。

(3)说明导流建筑物与永久工程结合的可行性,并提出结合方式及具体措施。

(4)说明导流建筑物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施工进度及选定的料场。

(5)提出围堰拆除的工程量及相应的技术措施。

11.2.4 选定截流时段和流量;提出选定截流方案及截流主要水力学指标;估算截流所需的材料,提出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和所需设备。

11.2.5 估算基坑初期及经常性排水量,选择排水方式和所需设备。11.2.6 说明蓄水进度计划,包括蓄水速度和水位要求及下游供水的措施。11.2.7 选择封堵时段、下闸流量和封堵方案。拟定施工进度,提出工程量。

11.2.8 说明有关部门对施工期通航、过木的要求,提出施工期各导流阶段的通航、过木措施和方法。

11.3 料场选择与开采

11.3.1 比较混凝土骨料(天然和人工料)、石料、土料等各料场的分布、储量、质量、开采、运输等条件,提出开采获得率及主要技术参数。根据主体建筑对材料的要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定料场,并确定主体工程开挖弃渣的利用率。

11.3.2 根据主体建筑各部位、高程、用料的数量及技术要求结合料场的特点以及施工方法、施工强度等提出合理的料场开采规划。

11.3.3 提出选定料场开采、运输、堆存、加工工艺、废料处理、环境保护等设计。选择开采、运输、加工等主要机械设备。11.4 主体工程施工

11.4.1 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按下列有关内容说明土石方工程的施工:

(1)说明各单项工程土石方明挖的施工程序、方法,确定挖方的利用,堆渣地点和运输方案,提出保持边坡稳定的措施。

(2)提出地下工程的开挖程序、开挖方法、施工支洞的布置、爆破、通风散烟、出渣、支护、排水、照明及预防坍滑等技术和保护措施。

(3)说明土石坝的备料、运输、上坝、填筑、碾压及拦洪蓄水的施工程序、方法、工艺、布置、进度、施工强度、质量控制要求和拦洪渡汛措施;说明各期料场开采、运输、填筑的平衡和开挖弃渣的利用及施工期防护措施。

(4)提出土石方工程施工主要机械设备。11.4.2 按以下要求说明混凝土工程的施工:

(1)说明各单项建筑物混凝土的施工程序、施工方法、相互间关系的协调及浇筑强度,并提出所需的机械设备。

(2)说明大体积混凝土、拱坝混凝土的温控设计措施与要求,各部位混凝土温控的要求,拟定混凝土表面保护及防止裂缝的措施。

(3)说明碾压混凝土的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浇筑强度,提出层间结合的措施以及上游面防渗结构的施工方案;选择所需的机械设备。

(4)提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要求及防护措施。11.4.3 按以下要求说明砌石工程的施工:

(1)说明各单项建筑的各种石方砌筑的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及相应的砌筑强度。

(2)提出各种石方砌筑的技术措施和对胶凝材料的施工技术要求;选择石方砌筑所需的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主要机械设备。

(3)提出砌石工程质量控制和温度控制的要求及相应的施工措施。11.4.4 说明基础处理的施工程序、方法、技术措施及所需的机械设备。

11.4.5 提出主要机电设备和金属结构的施工程序、进度、技术要求,并说明主要金属结构的制作、堆存、运输吊装等措施及与土建工程协作配合的要求。11.5 施工工厂设施

11.5.1 简述混凝土总量、不同施工期浇筑强率和不同品种、不同级配的混凝土量及相应的温控措施、确定拌和系统的生产能力和位置,选择所需主要机械设备。

11.5.2 选定土石料和掺和料的加工系统的厂址、布置、生产能力及主要设备,提出工艺布置设计。

11.5.3 按以下要求说明机械修配及综合加工系统:

(1)说明施工期所需的各种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材料加工数量,提出修配、加工能力。

(2)确定机械修配、综合加工厂(包括钢筋、木材、混凝土预制件等)的规模,拟定厂址。

(3)提出修配、加工等主要机械和设备。

11.5.4 确定各分区压缩空气的最高负荷,规划供风系统及分区供风安排,选定压气厂的位置。11.5.5 确定各分区最高需水量,规划供水系统及水源,确定抽水站的规模,贮水池的容量及布置。

11.5.6 确定施工用电最高负荷、电源、电压、输变电线路及变电站规模、位置,拟定备用电源规模和位置。

11.5.7 选择对外通信方式;规划工地照明系统。

11.5.8 提出主要施工工厂设施所需的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及主要设备。11.6 施工总布置

11.6.1 按以下要求说明交通运输:

(1)说明本工程对外交通线路现状及水陆联运条件和连接方式。

(2)提出选定方案对外交通线路标准、布置及工程量。

(3)提出本工程对外运输总量、年最大运量、平均昼夜运输强度及重大件运输要求。

(4)确定场内主要交通干线的运输量与运输强度;选定场内交通线路和设施的标准、布置,提出相应的工程量。

(5)提出所需交通运输设备(含装卸)的种类及数量。

11.6.2 确定选定方案的施工分区布置,说明各场地及设施的位置。提出场地平整工程量和施工场地防护措施及排水规划。

11.6.3 提出物资库、设备库、特殊材料库等的建筑面积,结构型式和占地面积。、11.6.4 确定生产、生活等房屋的布置、建筑面积、结构型式、占地面积等。11.6.5 按以下要求说明弃渣场地规划及环境保护设施:

(1)提出弃渣的利用及堆存方案。

(2)确定弃渣场地、占地面积、提出弃渣平衡计算成果及弃渣场地环境保护措施。

(3)说明施工场内水土流失处理意见,提出工程完工后临时占地复耕计划和造地建议。11.7 施工总进度

11.7.1 说明施工总进度安排的原则和依据及业主对本工程投入运行期限的要求;根据主体工程、施工导流、场内外交通及其他临建工程等特性和工程量,提出控制进度的因素。11.7.2 按以下要求说明施工分期计划:

(1)提出工程筹建期、工程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工程完建期四个阶段的控制性关键项目的进度计划。

(2)说明工程筹建的内容与任务,拟定筹建期的控制进度。

(3)说明工程准备期的内容与任务,拟定筹建期的控制进度。11.7.3 按以下要求说明施工总进度计划:

(1)说明施工总进度的关键线路及分阶段工程形象的要求,研究提前发电的措施。

(2)说明主体工程进度计划协调、施工强度平衡及工程投入运行日期和总工期。

(3)提出主体工程施工强度曲线、高峰期施工强度、施工期高峰人数、平均人数及施工总工日数。11.8 主要技术供应

11.8.1 提出主体工程和临建工程所需的钢材、钢筋、木材、水泥、油料、炸药等建筑材料的需要量和分供应计划。

11.8.2 提出施工所需主要机械和设备的名称、规格、数量及分供应计划。

11.8.3 说明主体工程的主要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的需要量,分别提出各设备供货时间的要求。11.9 附图附表 11.9.1 附图如下:

(1)施工总布置图(含对外交通示意图)

(2)施工导流布置图。11.9.2 附表如下:

(1)施工总进度表。

(2)其他有关附表。水库淹设处理及工程永久占地 12.1 水库淹没处理范围

12.1.1 选定库区移民征地及有关专项的设计洪水标准。

12.1.2 说明相应频率洪水的回水计算成果及库前区正常蓄水位以上的安全超高,确定淹没范围。12.2 水库淹没损失

12.2.1 简述水库淹没实物调查组的组成、调查方法和时间。

12.2.2 说明比较水位方案主要实物指标,分析淹没主要对象沿高程分布特点,提出对正常蓄水位选择的意见。

12.2.3 说明选定水位方案的实物指标,对于随时间变化的项目(如人口,房屋等)应按工程计划进度作出预测。

12.2.4 简述采取防护措施减少淹没实物的指标。12.3 移民安置开发规划

12.3.1 说明农村移民安置规划的基本依据,安置方针与原则。

12.3.2 分析移民安置的环境容量,论述安置的资源,生产力水平以及安置移民的承受能力。12.3.3 选定移民安置方式和地点,说明新居民点的布设及必要的基础设施,论述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

编制规程 篇5

《规程》编制组成立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结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朱爱萍工程师主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姚涛工程师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提出了《规程》编制工作的若干要求。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理事长朱冬青在会上发言, 介绍了《规程》编制的背景、前期的准备工作, 强调了《规程》编制的迫切性, 同时对参编单位提出应本着对全行业负责的精神, 保质保量完成编写任务的要求。

之后, 编制组讨论通过了《规程》修订大纲和《规程》初稿, 并重新进行了编写分工。

编制规程 篇6

为提高检验人员工作的有效性, 需要有专职人员按照产品制造图样及标准进行产品质量检验。这是一个详细的作业指导文件, 对每一件产品的检测数据进行详细检验。“检验标准”在目前的航空产品制造企业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 不少企业航空产品的检验标准存在于生产性作业文件中, 而有的企业则以检验规程的形式独立存在。检验标准存在于生产性作业文件中的弊端是没有一个真正的、详细的产品质量检验标准;而检验规程能像生产性作业文件那样指导具体操作人员规程化地操作,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误差, 并能提高检验队伍素质。

一、检验规程的构成

检验规程是指从各种权威数据集派生的相关方法, 二维或计算机理论所要求的三维检验方法, 将检验要求和方法使用说明结合一起, 来应用于生产和检验领域。[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检测要求来源于设计图样或规程中的特性要求。通常来说, 检验规程中的检测特性、特性区域、检测要求、检测方法等要素信息来自四大部分:图样 (图纸、明细表、发送单、更改单) 、技术文件、标准规范、三维数据。

1.检测要求的制定原则

(1) 一般来讲, 标准规程中检测要求应完全与图纸中的要求一致, 但是有时也会有不一致的情况。此时, 需要针对不同项目的规定, 先做优先权的判断。[2]

(2) 随着计算机绘图的应用产生了三维数模, 并应用于数控加工或工艺装备的制造中, 这种情况下由二维数据构建三维数模的, 依据应是二维数据, 而从三维数模派生二维图纸的依据应是三维数模。

(3) 通常情况下, 一个零组件检验规程检测工序安排应和制造规范的工序安排协调一致。

2.检测内容与检测方法

(1) 原材料。

针对主要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 依据质量证明文件, 按材料标准确定其牌号、规格、状态及品级等;对产地 (或生产厂家) 、规格、性能有特殊要求的材料, 按相应规范或要求检查;原材料入厂复验项目是否合格;目视检查纤维方向 (适用时) 。

(2) 尺寸检查。

①检测设备及量具的使用见表1、表2;② 检测环境要求。

(3) 试验。

①试件、试片的选择要求;②按照标准及规范的要求, 检查试验结果的符合性。

(4) 热处理。

检查产品的抗拉强度、延伸率、电导率、硬度等。

(5) 表面质量。

①目视检验;②表面粗糙度:对比块、粗糙度仪。

(6) 无损检测:

检测方法见表3。

(7) 表面处理。

①阳极化、镀铬、镀镉、镀锌、钝化、电镀等;②喷漆:目视检验、测厚仪。

(8) 称重:

方法见表1。

(9) 标印:

目视检验。

常用精密测量仪器用以检测各种工件的空间尺寸, 形位公差, 曲线曲面轮廓, 高精度的圆度、圆柱度以及超出游标卡尺量程的长度测量, 尺寸标注在虚基准上、切点上的尺寸检测等。

二、检验规程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1.检测规程特性记录表

将检验规程要求转化成检验规程特性记录表的形式, 同时, 使用时还应有CMM测量计划表。检验规程特性表至少包含以下信息。第一部分是编号和版本所规定的标识信息。第二部分是产品的检测特性等规范信息, 具体包括相关图样、列表、技术文件要求, 标准规范要求, 二、三维数据等信息。第三部分是检测特性方面信息, 包括检测特性概括、特性区域规定、检测具体要求、特殊检测方法等要素信息[2], 见表4。

2.CMM测量计划

CMM测量计划应至少包含测量坐标图和点位图, 包含编号和版本所规定的标识信息、产品的检测特性等规范信息、测量说明等 (见图1、图2) 。

3.特性记录表

通过检验规程和CMM测量计划, 我们可以将检测要求按一定的方式传递给车间检验员。车间检验员怎样通过具体检验标准进行合理控制呢?生产过程中需记录实测值, 保留产品的可追溯性信息。我们需要将检验规程上的信息转化成记录表的形式, 以记录实际加工产品批次信息、制造信息, 所有的实测记录和过程记录, 见表5。

4.产品检验规程的实现过程

检验规程的具体构成和实现流程如图3所示。

(1) 查看产品的订货合同或订单信息。

顾客的需求一般会详细地写入合同或订单中。通过合同, 了解顾客要求及订购产品的相关信息。

(2) 查看产品的信息构型。

通过相应渠道, 了解各类产品的最新构型信息。通过查询得出产品明细表、技术图纸及相关更改的有效版次、产品数模版次等。

(3) 归纳产品的检测要求。

在产品构型信息的基础上, 按照产品明细、产品图纸、技术文件、标准规范等要求, 我们可以归纳出产品所有的特性要求。

(4) 确定特性的检测方法。

针对产品不同特性要求, 分析其检测方法, 一般按表1选择。但有些图纸上的数据在检验方法的选择上需进行转换或针对批产量大的情况需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见图4) 。

三、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1.特性的检测要求

特性的检测要求应详细、准确, 如漆层的检测, 需写明相关图纸及标准号, 对漆的层数、漆的材质、漆层的重量都应按规定详细说明。如热处理后实验信息, 零件需进行100%电导率和硬度测试, 进行硬度测试的零件应至少包括电导率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零件。

一般情况下标印检测按工程部门规定的标印方法, 检测方法写“目视”, 但对于部分零件在图纸上有额外的标印要求, 如标印箭头、字母, 需要对此做特殊处理, 在检验规程中体现出来。

2.参考尺寸、型材尺寸的检测

参考尺寸、型材尺寸在图纸其他区域没有标注, 例如部分平板件厚度、型材尺寸等, 但材料的厚度、型材尺寸最终将作为零件的厚度或尺寸成为检测项。

总之, 作为替代基于制造指令的产品检验模式, 航空产品检验规程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但是将它作为产品检验和验收标准, 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参考文献

[1]彭国进.谈企业如何开展复核检验[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 2003, (3) :27-29.

编制规程 篇7

平口钳活动钳身在整个设计中起到了纽带的作用, 在整体的设计中至关重要[1,2], 主要作用是以传递力矩为主, 在传递力矩过程中对工件进行夹持, 以保证其力度使工件没有夹痕, 所以在设计工程中是以传动螺纹进行设计, 螺纹所传递的力矩较大, 并且稳定性及精度都比较适合。在设计中考虑到精度问题, 因此对螺纹的螺距进行了试验, 最终以螺距为1.5mm的螺纹作为传递以及夹持的纽带, 所设计的图样如图1所示。

活动钳身属于组合体造型, 模型主体可以用三维建模来表达, 可以看的直观, 活动钳身的组成由二维视图来表现, 可以进行透视, 可以使内部清晰的呈现在人们的视觉内, 得到的效果也更加直观。

2 活动钳身的加工工艺规程编制

2.1 活动钳身的毛坯设计

在活动钳身的毛坯设计中, 要进行计算承载力和加工所符合的余量, 在加工中所体现的综合力学性能, 所以毛坯的选择极为重要, 合适的毛坯可以节省加工时间, 提高加工效率, 经过查表和分析后确定毛坯选择为锻件。

2.2 活动钳身的工艺性分析

该工件是一种凹类零件, 其中心有孔径, 在外部形状比较复杂, 其中包括曲面和倒角, 而且其中的圆角比较小, 对刀具的要求比较严格, 并且对切削的速度及进给量都要合理的计算, 以可以保证要求的粗糙度和表面光洁度。

(1) 加工基准分析。

工艺的设计基准选为中心轴线。

(2) 加工精度分析。

尺寸精度:加工后的尺寸与图样所要求的尺寸相对比所得的符合度, 由公差代所要求范围。

位置精度:指加工后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与理想中的想符合程度。

2.3 材料的选择

毛坯的选择必须以强度较大, 承受载荷较大的材料为主, 还可以对其进行热加工, 可以适应各种环境下的工作[3], 经过数据的裁定, 确定毛坯材料为钳口属于不规则的零件, 只适合于铣削的加工方式, 铣削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工各种成型面、孔径, 针对特点要要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划定加工路线以及各程序的先后顺序, 要考虑的问题是, 如何保证零件表面的粗糙度和加工精度, 其中要求为节省劳动时间, 节省材料, 提高效率等。45钢有良好的韧性和塑性, 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即良好的综合性能。

2.4 基准的选择

根据粗、精基准选择原则, 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基准如表1所示。

2.5 工艺过程

具体工艺过程如表2所示。

2.6 活动钳身的加工过程

(1) 在数控铣床上装夹45钢毛胚型号120×90×40, 加持部分高出平口钳30mm, (2) 编制程序使用直径为16和圆弧为3的圆鼻刀对零件进行粗加工, 加工的主要是R55和R34所形成的圆弧面, 进行铣削。 (3) 编制程序使用刀具为10的平底刀对左侧和四周表面进行铣削, 为精加工程序。 (4) 使用直径为10的球刀对整体上表面进行精加工。 (5) 切割, 对以加工好的表面和毛胚进行分割, 并且保证40mm的高度进行底部的加工, 利用切割机对其进行切割。 (6) 铣床, 编制程序, 装夹工件高出平口钳20mm的高度, 用16mm的平底刀对突出垫块进行铣削。 (7) 钻床钻孔, 对工件进行钻孔, 直径为2×5mm的钻头, 并保证孔径的光洁度。 (8) 攻丝, 攻出螺纹为6×1.5的三角螺纹。 (9) 质检, 入库

2.7 设备和切削参数的选择

采用华中数控铣床对工件进行加工。粗加工转速取800r/min, 进给速度60mm/min, 精加工转速取1 200r/min, 进给速100mm/min。

摘要:平口钳活动钳身是平口钳中的重要零部件, 在平口钳工作中, 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用Ug软件对平口钳活动钳身进行了整体设计, 以传动螺纹进行设计, 对螺纹的螺距进行试验, 确定螺距为1.5mm的螺纹作为传递以及夹持的纽带。从对活动钳身毛坯的设计、工艺性分析、工艺方案的选择、材料的选择、基准的选择、工艺过程的编制、活动钳身的加工过程以及所用设备和参数的选择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最后制订了活动钳身的加工工艺规程。

关键词:活动钳身,设计,工艺

参考文献

[1]王德俊.机械制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203-204.

[2]王祖堂.金属塑性成形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2:63-67.

编制规程 篇8

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和水土保持司于2009年3月4日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沙棘果、叶采摘技术规程》编制工作大纲审查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水利科学研究院、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等单位的专家、领导和编写组成员共15人。会议由水利部水土保持司主持, 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对大纲审查会提出了具体要求。

会议听取了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就本规程编制的背景、意义、依据、采标的情况、规程大纲和进度安排的汇报。随后, 专家进行了充分讨论, 对本标准编制工作大纲进行了逐条审查, 明确了本规程中要体现资源集约经营和可持续利用的理念, 并配相应的示意图, 同时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为下一步该规程的编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编制规程 篇9

目前, 我国复合式衬砌隧道的防水手段多是在喷混凝土初支和模筑混凝土二衬之间铺挂一层高分子防水板, 但实际防水效果往往不如人意, 许多工程竣工后不久即发生渗漏, 影响隧道的正常使用及结构的安全性[1]。喷膜防水技术就是在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随着对渗漏水限制标准的不断提高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防水技术[2,3,4], 具有常规防水材料所不具备的一些优点, 能较为有效地解决隧道及地下工程渗漏水严重的问题, 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型防水技术。

喷膜防水技术已经陆续在一些国内外的隧道及地下工程中付诸实践, 工程中应用的喷膜防水材料种类较多, 包括丙烯酸盐、聚氨酯、聚脲、喷涂速凝橡胶沥青等。由于喷膜防水技术还是一个新生事物, 而且各类喷膜防水材料的性质及特点也有所差别, 因此, 国内外都还未出台通用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喷膜防水技术标准, 导致该技术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受到诸多限制, 阻碍了其发展。目前, 国内仅喷涂聚脲有相应的国家技术标准[5], 其他大部分喷涂类防水材料在实际执行中只能以企业标准或以相近的防水材料标准 (如防水涂料) 中的性能指标为依据进行检验, 这就严重地制约了这类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1998年起, 国内开始对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材料进行了相关研究, 主要研究单位为西南交通大学。在完成了试验室条件下丙烯酸盐喷膜材料配方和喷涂设备的研制后, 开始在大竹林铁路隧道 (1999年) 、莲黄公路隧道 (2001年) 和磨沟岭铁路隧道 (2002年) 进行了工程试验, 初步总结了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材料的工程应用技术。之后西南交通大学又进行了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技术的改进, 对材料性能、喷涂设备、施工工艺等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完善。从2005年开始, 西南交通大学与成都市嘉洲新型防水材料有限公司联合推广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技术, 并在一些工程中进行了应用, 如2010年牟尼沟隧道、2011年巴郎山隧道、2012天平山隧道、2013年雪山梁子隧道等, 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应用经验。

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材料是应用于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中的一种主要喷膜防水材料, 为实施和推广该材料和技术, 应及时编制相应的规范。

2 编制过程

《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应用技术规程》 (下称《规程》) 是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1年第二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 (建标协字[2011]111号) 的要求, 由主编单位西南交通大学会同成都市嘉洲新型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等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

从2011年开始, 规程编制组经过约两年的时间, 召开了多次会议, 期间还通过国内外的调研座谈收集了有关资料, 进行了相关研究试验, 并收集了工程应用实例, 经过参编单位全体编制人员的共同努力, 《规程》于2012年12月23日通过了审查。审查会后, 规程编制组针对审查意见又召开了一次修改会议, 对送审稿进行了认真修改。目前, 该规程的批准发布公告已经颁布, 规程的编号为CECS 342:2013, 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3 编制要点

3.1 适用范围

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技术可应用于隧道及地下工程, 也可用于垃圾填埋场、尾矿库等的防渗工程。《规程》主要针对明挖法的地下工程结构如地下铁道、建筑地下室, 暗挖的矿山法隧道工程中采用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技术的防水工程结构的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以实现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技术在工程中的可操作性及规范设计、施工、验收等工作。

限于目前条件的限制, 《规程》尚未对引水隧洞、垃圾填埋场、尾矿库等工程的应用进行具体说明, 但一些通用型的条文也适用于该技术在此类工程中的实施。从发展的需求出发, 将来会逐步通过对《规程》的修订完善, 以增强规程的适用性, 并扩大覆盖面。

3.2 主要特点

《规程》在内容编制上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 根据不同工程结构的特点, 作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以便为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技术在地下铁道、地下室、复合式隧道衬砌、明洞衬砌及其他常见地下工程结构中的使用提供依据。

2) 在内容编排上, 系统地包含了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技术的材料、设计、施工、验收等各环节的主要规定和要求, 以便对该技术的应用提供较为全面的指导。

3) 针对目前防水质量问题常出现于施工阶段的现状, 编制中重视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技术的相关施工环节, 包括了材料进场检验、基层处理、喷膜施工、修补、施工质量检验等内容和要求, 以规范实际施工作业, 使施工达到较为理想的防水效果。

4 内容概要

4.1 材料

在《规程》的材料部分, 包含了相关材料的性能要求、检验方法及检验指标、包装、运输、储存条件等内容。

1) 根据目前在实际使用中多采用双组分混合成膜的方式, 提出了配制好的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材料半成品 (液体) 由丙烯酸盐加入引发剂中的氧化剂 (A液) 、丙烯酸盐加入引发剂中的还原剂 (B液) 组成, 明确了每种组分配制好后的性能指标。

2) 明确了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材料成膜后的性能指标, 以便和未反应前的半成品进行区分。喷涂作业前, 应由操作人员用喷膜设备现场制样并送检。为保证所制备的试样平整便于检测, 应选择平整基面如有机玻璃板面或塑料板面进行喷膜制样。

3) 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所需的隔离材料采用非织造复合土工膜, 在应用中可起到排水、隔离的作用。《规程》对该隔离材料的性能指标也进行了明确。

4) 为保证材料质量, 结合防水材料进场抽检的需要, 对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材料、隔离材料的抽检方式、抽检数量进行了规定。

5) 对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材料的包装、运输、储存条件提出了要求, 以保证材料的施工质量稳定。

4.2 设计

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工程的设计是《规程》的主要内容之一, 主要包含了明挖地下结构如地铁和地下室、矿山法地下结构如山岭隧道中的相关内容, 以上结构中的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的构造形式在《规程》中进行了规定。

1) 一般规定中对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的最小厚度、包含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的地下结构的基本构造层次、细部构造的防水层加强措施进行了规定。

2) 对应用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的明挖地下工程结构的外防外喷法和外防内喷法构造形式、一些细部节点处的处理措施 (如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穿墙管、桩头) 以及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的收头方法进行了规定和说明。

3) 根据矿山法隧道复合式衬砌结构的特点, 对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及排水设施的施作要求、一些细部节点处的处理措施 (主要包括施工缝、变形缝、明暗洞衬砌相连部位) 进行了规定和说明, 其中山岭隧道的明作区段防水方法可按明挖法进行设计。

4.3 施工

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材料的施工部分是《规程》的重点内容, 主要包含了施工作业环境条件、施工准备、喷膜设备、作业内容及要求、质量检验、人员防护、防水层保护等内容, 以对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施工环节进行全面的规范和指导, 有效控制喷膜质量。

1) 一般规定中对进行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施工的一些基本要求和前提条件进行了说明, 包括防水队伍资质、施工作业环境条件、施工现场的水电气要求、作业前的准备措施、人员防护、质量检验及控制措施、防水层的保护等内容。

2) 基层表面处理效果对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的施作质量有较大影响, 务必引起重视。在《规程》中对基层表面的要求、隔离层的施作规定进行了说明。

3) 喷膜作业宜采用专用的喷涂设备, 喷涂设备应具备物料输送、计量、混合、喷射和清洁功能, 并应达到一定的工作性能指标, 且需及时进行清理和维护, 以保证较好的喷膜作业效率。

4) 喷膜作业是否规范, 对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的施作质量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因此, 《规程》提出了丙烯酸盐防水层的喷膜作业施工流程、喷膜材料的配制和使用要求、喷枪操作参数要求、防水层搭接部位处理措施、现场施工记录等要求。

5) 在单次喷膜作业完毕后, 需要及时对喷膜防水层的缺陷进行检查, 并采取修补措施, 以保证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的厚度和质量达到要求。

4.4 质量检验与验收

针对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的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 分别提出了检验方法及要求。其中主控项目主要包括膜层厚度、膜层外观和有无渗漏水, 其中检验膜层厚度时由于切割法对膜层有损伤, 因此检验完毕以后需要及时进行补喷修复。

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的性能指标及检验方法已经在材料章节进行了规定和说明, 因此未在此处重复。

5《规程》的应用

5.1 设计中的应用

《规程》设计部分的内容, 主要结合GB 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及TB 10119—2000《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对常见的地下工程结构采用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所涉及到的构造形式和设计要求进行了说明, 供设计人员采用及借鉴。该部分提供了较为丰富的防水设计大样图, 以便较为直观地体现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构造形式, 方便设计人员理解和采用。

在该部分内容中, 主要对涉及到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的部位进行了规定, 对地下工程中其他一些细部节点构造及所采用的防水材料未做限定, 以便设计人员根据工程结构的特点和需要, 在GB 50108—2008及其他相关防水标准的规定下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材料选用。

当在《规程》中暂未涉及的地下工程结构中应用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技术时, 也可在《规程》提供的技术内容上进行合理借鉴。

5.2 施工中的应用

《规程》的施工部分, 是依据编制组在多个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工程中积累的经验, 对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材料施工所涉及到的主要环节和技术内容进行的总结, 因此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由于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技术具有较强的技术性, 而且是包括材料、设备、施工技术等各个环节的系统技术, 应用单位必须对该技术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才能在实际施工中取得较好的施作质量。因此, 对施工队伍的前期培训必不可少, 《规程》也包含了对施工人员的上岗培训这个环节的要求。

施工作业现场的环境条件及其他必备条件是否具备, 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的施作能否顺利进行。因此, 应用单位必须对此引起重视, 需要在开工前按照《规程》的相关要求, 做好检查和调整工作, 以获得良好的喷膜防水作业基础。

喷膜防水施工过程也需按照《规程》的要求规范化作业, 其中的环节包括准备工作、基层处理、喷膜作业、质量检查及修补等主要内容, 每个环节均要注意满足《规程》所提出的要点, 才能最终获得较好的喷膜防水效果。

限于篇幅和主要编制目的, 《规程》未能包含过多过细的施工技术内容, 因此, 应用单位还应在实践中进行一定的积累, 才能对此项新技术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保证防水施作质量。

6 对相关问题的探讨

6.1 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施作部位

根据工程经验, 设置在结构背水面的柔性涂层抗水压破坏的能力明显低于设置在迎水面的涂层[6], 《规程》编制单位所进行的试验研究结果也表明, 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施作于迎水面 (如复合式衬砌中的初支和二衬之间) 的防水效果明显要优于施作于背水面时的效果[7]。因此, 《规程》对采用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的地下工程结构的防水构造形式进行了规定, 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位于迎水面位置, 不能采用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单独承受水压, 而且在施工中也应对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后的衬砌或结构及时跟上浇筑, 以尽快封闭喷膜防水层, 达到较理想的防水效果。

6.2 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隔离层的施作

基于以往的工程经验, 《规程》提出了隔离层的设置, 采用非织造复合土工膜作为隔离层材料。采用隔离层材料的作用如下:

1) 对基面起到快速找平的目的, 以便为喷膜防水层的施作提供较理想的基面条件。在矿山法隧道中, 目前往往用喷射混凝土施作初期支护, 其基面往往粗糙不平, 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的平均喷射厚度要达到5 mm以上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封闭效果, 使得喷膜材料的用量大幅超过设计用量, 采用隔离层以后就可大大减少喷膜材料的浪费。

2) 隔离层后能形成一定的排水空间, 满足“排堵结合”的要求, 有效地减轻作用在地下工程结构衬砌上的水压。此项作用在山岭隧道中体现较为明显, 其作用跟目前防水板后的缓冲层材料的作用较为相似, 不但能为防水层提供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 也能形成具有一定排水能力的空间, 让渗过初支后到达防水层处的地下水能有效地排至拱脚的排水管, 不至于发生水压的积聚。

隔离层的铺设中, 跟基面的接触必须密贴, 以避免在后期的衬砌混凝土浇筑及受力变形过程中使得防水层局部受力过大发生破坏。由于隔离层并不起防水作用, 因此, 《规程》仅要求有一定的搭接重叠长度即可 (目的是将基面有效覆盖) 。但需注意的是, 每环隔离层边缘接头部位需要用射钉紧贴基面边缘固定, 以避免出现局部起翘导致喷膜封闭困难的问题。

6.3 其他问题

考虑本次编制的侧重点, 《规程》仅包含了常见地下工程中采用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技术的相关内容。但随着该项技术的逐步推广, 在该规程的后续修编中也将逐步增补更多更新的技术内容, 例如部分高寒地区的地下工程采用丙烯酸盐喷膜防水保温一体化技术、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在屋面及外墙的防水技术、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技术在桥面上的应用、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效能评价技术等。

7 结语

目前, 隧道与地下工程喷膜防水技术处于较为快速的发展阶段, 《规程》的编制将推动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技术及同类喷膜防水技术的应用,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渗漏水难题, 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当然, 在《规程》今后的执行过程中, 编制组仍将会针对目前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 使之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杨其新, 刘东民, 盛草樱, 等.隧道及地下工程防水失效性分析[J].中国建筑防水, 2008 (4) :22-26.

[2]杨其新, 刘东民, 盛草樱.隧道及地下工程喷膜防水技术的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 2002 (1) :7-10.

[3]蒋雅君, 杨其新, 蒋波, 等.隧道工程喷膜防水施工工艺的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 2007, 40 (7) :77-86.

[4]杨其新, 刘东民, 盛草樱.地下工程喷膜防水工艺的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 2003 (3) :33-36.

[5]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23446—2009喷涂聚脲防水涂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0.

[6]张勇, 张仁瑜.《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的编制[J].中国建筑防水, 2010, (13) :34-37.

上一篇:软件UI下一篇:个人信息侵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