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行为(精选12篇)
利用行为 篇1
一、行为主义的理论要点
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 只应该研究行为, 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 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 而不使用内省法。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有积极贡献的主要有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它们构成了整个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础, 也是我们比较熟知的理论知识, 这里就不做详细介绍。这两种条件反射特别是在儿童行为矫正的训练领域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
儿童行为矫正训练在学习领域的应用比较广泛, 主要是运用条件反射原理, 如强化、消退、示范等帮助心理与矫正不良行为, 形成新的适应性的行为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在教育过程中, 通过在行为训练中运用一些心理学规律, 使个人或群体改变他或他们原来不好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培养较好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二、儿童行为矫正的一般步骤
1. 明确靶目标
也就是找出问题行为:靶目标越是具体就越好, 什么样的行为算是问题行为在矫正之前必须明确。儿童的问题行为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行为本身就是错误的, 如偷盗、说谎行为。二是行为本身不能算是错误的, 但是行为的程度超出了正常界限, 那就是问题行为。如爱干净的人勤洗手的行为是一种好的行为, 但是一旦超过一定的度就不认为是爱干净的缘故, 在心理学上这种行为被定义为强迫症行为。所以, 在对儿童行为进行矫正的第一步要找出问题行为, 并明确这种行为是在质上是错误的还是在量上不为人们所接受。
2. 监控靶行为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将问题行为进行操作化定义, 例如很多家长将孩子做作业拖拉定义为问题行为, 这就是一个明显的误区。因为孩子做作业拖拉是一个行为的结果, 孩子为什么会做作业拖拉才是要明确的问题的关键。还要确定在做作业之外哪种行为最影响孩子做作业, 如有的孩子是吃东西, 有的孩子是玩笔, 不同的孩子好动行为的表现是不一样的, 甚至一个孩子的好动也有好几种的行为表现。
所以要注意的是每次矫正的行为要具体到一种, 一次只能矫正一种问题行为。在找到问题后, 还得详细的观察和记录, 不良行为发生的频率、程度和后果。如, 对问题行为做详细的记录:孩子做作业时的问题行为是吃东西, 那么要记录孩子隔多长时间吃一次东西, 每次吃多长时间。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设置基线水平。
3. 选择矫正方法。
不同的问题行为所应该选择的矫正方法是不同的, 如强迫行为一般采用厌恶治疗。
4. 规划矫正的阶段性目标, 实施矫正。
根据问题行为的程度不同, 矫正的阶段性目标和需要接受矫正的时间长短也是不一样的, 如儿童的行为矫正要相对成人简单, 需要接受矫正的时间也会短一些。要设计一个渐进的强化过程, 促使其行为朝向期望的方向去发展。
三、儿童行为矫正训练的实际案例
1、儿童行为矫正训练
大部分的儿童行为和态度方面都不至于达到异常的程度, 在这里, 举几个行为矫正训练的案例, 来帮助理解相应的原理。我们知道, 由于儿童处在行为的模仿期, 很容易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尤其在学习态度, 人际关系方面榜样的力量甚至大过父母的督促。所以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 行为矫正使用比较频繁。在行为主义的基本矫正原理中, 经常运用到的原理主要有强化、惩罚和消退。而针对现代教育的大趋势, 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到强化和消退而一般情况下不采用惩罚, 因为若是惩罚的力度或方法使用不恰当的话, 容易给儿童留下不好的影响, 甚至是阴影。以下是搜集来的案例
小学生A在家完成作业时有拖拉的习惯, 首先对其拖拉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主要是因为在做作业过程中经常吃零食造成的。用行为矫正的原理对其进行管理。首先记录A同学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一般要吃几次零食, 每次吃零食的时间有多长。先矫正吃零食的次数, 再矫正吃零食的时长。每天限制零食量并对零食进行编号, 如果少吃一次可以得到一个卡片, 这个卡片可以用来跟家长交换, 完成自己的一个愿望。吃零食的次数越少得到的卡片越多。用同样的原理改变吃零食的时长。
上述案例是运用行为主义的强化原理, 采用不同的伴随条件完成的。在实际生活中消退的原理也经常得到应用, 如在孩子哭闹的时候, 越哄越助长孩子的哭闹行为, 很多家长采取不理睬的方式反而使孩子的哭闹行为消失, 这就是最常见的消退行为矫正方法。
这让我想起了关于美国的父母如何照顾新生儿的例子, 如何让小宝宝不哭。爱哭的BABY都是爸妈教出来的。才出生的小BABY听不懂话, 他们靠条件反射来做判断。中国的家长一听到孩子哭就抱起来。这样相当于给了婴儿最初的强化, 只要“我”感觉不舒服了, 就哇哇大哭, 必然能唤来父母的疼爱。这个条件反射一旦形成, 有可能在其长大后将这个不良的习惯泛化到其他领域。在美国, 医生反复告诫该父母:孩子一哭就放下来, 不哭才能抱它起来, 正好反过来。这样一来, 再小的孩子都能明白, 不哭的时候才有得抱。放下爱哭的孩子开始训练, 不要急于去抱, 让她哭着, 准备等10分钟再抱。第一次可以设定5分钟, 以后一次比一次时间拉长, 而且此时家长一定要忍住了。让孩子知道哭声是叫不来妈妈的。当然, 训练“不哭的孩子”要排除哭的其他生理原因。让孩子从小就知道, 哭是换不来任何东西的, 只有自己坚强了, 才能得到鼓励和成长。
另外, 典型的应用还有在成瘾戒除方面。比如, 对于某些过早就吸烟的孩子, 在这方面的应用中主要用到了惩罚的原理 (当然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尝试厌恶疗法) 。即当这种行为出现的时候伴随给予一个痛苦的刺激物, 其因为顾忌到苦痛刺激物而逐步减少直到避免相同行为的发生。同时, 在学生表现出积极行为的时候可以相应的给予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 那么当类似的情景再次发生的时候就容易产生相似的积极行为。这样持续一段时间, 相应的行为和心理都将得到一定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岑国桢.行为矫正的目标、方法与原则述略.心理科学, 2001, 24 (3) .
[2]杨晓莉.基于行为矫正学视角的课堂问题行为干预.江西教育, 2008 (31) .
[3]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年11月第1版
[4]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2年第1版, 上、下册
利用行为 篇2
如果销售人员想要综合利用并且影响客户的思想和行为,陈怀德传销售,制订出适合大多数消费者的销售策略,他们就必须对客户所共有的市场心理进行研究。
工具应用指南
(一)从客户共有的心理出发进行销售
例如,某连锁店的经理以他们对店内消费者行为的观察为基础,陈怀德传销售,得出结论:价格是影响客户在店内特定类别商品中选择何种品牌的一个重要因素。陈怀德传销售,然而,在对购物后的消费者进行调查时发现,陈怀德传销售,大多数消费者对于所购品牌产品的价格并不清楚,而且几乎没有人知道哪一种品牌的商品更昂贵。
很显然,销售人员不仅要对消费者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研究陈怀德传销售,还要对这些思想和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陈怀德传销售,因为这才是帮助消费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关键所在。陈怀德传销售,营销战略和富有创造性的营销运作的每一个基本元素都必须包含“为什么基因”——它能清楚地解释为什么消费者那样做和公司广告如何反映这一点。陈怀德传销售,它把市场心理共识称为“市场营销战略的水晶球”:如果你不对其加以深入研究,那么你就难以预测消费者对于营销决策的反应。
(二)从客户的市场心理共识出发进行销售
就消费者共同具备的条件或所处境况而言,对人们的思想和情感理解得越深刻,陈怀德传销售,就越能够发现更多的人们所共有的重要思想。陈怀德传销售,虽然人们在表达想法和感受时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实质上,人们用来描述每天生活情况所用的基本思想是完全相同的。例如,研究发现,法国、日本、印度、埃及、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消费者在把购物比作旅行上有同样的看法。陈怀德传销售,虽然文化背景存在巨大差异,陈怀德传销售,但他们看到的礁石、目标、挫折、惊奇、成败和个人得失都是一样的。不仅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或体验的想法和感受具有许多相同之处,陈怀德传销售,而且这些想法相互联系的方式对不同消费者而言完全相同。
为了理解特定消费者群所具有的普遍心理,陈怀德传销售,市场人员设计了市场心理共识。陈怀德传销售,市场心理共识反映了消费者持有的关于某个主题的想法和感受如何以相同的方式联系起来。而且,因为人们的脑部结构和功能相似(至少出生时是这样),并且在生活中,陈怀德传销售,人们遇到了相似的问题和挑战,所以人们具有许多相同的特征。这些共同特征可能具有许多不同的层次较低的表达方式,如同语言有许多不同的方言一样。陈怀德传销售,然而,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消费者具有许多相同的特征,并且他们的共性数量多于其差异性。
利用POS机刷卡套现的行为定性 篇3
关键词:刷卡套现 信用卡诈骗 非法经营
[基本案情]犯罪嫌疑人张某以“中山市某镇电器行”的名义,通过犯罪嫌疑人邓某向上海某数据服务有限公司申请开通POS机1台。邓某自己以“中山市某百货店”和“广州市花都区某百货店”的名义向上海某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和广州银联网络支付有限公司分别申请开通POS机1台。随后,张某、邓某将上述POS机放置于广州市某小区居住的出租屋内,利用POS机为本人及其亲属的信用卡进行刷卡套现,实际并非发生任何交易行为,将套现资金用于自身生意资金周转,每次刷卡后均能及时归还,未产生任何银行利息。其中张某名下POS机1台刷卡套现人民币累计137万余元,邓某名下2台POS机刷卡套现人民币累计207万余元。后公安机关接到举报,在出租屋内将张某、邓某抓获,并缴获POS机及信用卡等一批物品。
一、司法实务分歧
对于本案如何定性,司法实务中存在三种不同观点:
第一种意见认为,张某、邓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张某、邓某刷的是自己和亲属的信用卡,没有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人宣传自己有该项“业务”,也没有收取任何手续费和实际营利,与市面上的一些不法信用卡套现公司有本质的区别。每次刷卡后均能及时归还,不存在恶意透支和非法占有资金的故意,套现资金都用于正当生意往来,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不构成犯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张某、邓某的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张某、邓某虚构交易记录,利用POS机刷自己和亲属的信用卡套现,恶意规避银行手续费,非法侵占银行资金用于个人资金周转使用,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的诈骗行为。其中刷亲属的信用卡,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严重扰乱了银行信用卡管理秩序,且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第三种意见认为,张某、邓某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张某、邓某无视国家管理法规,利用POS机刷自己和亲属的信用卡套现,将套现资金用于生意周转满足自身私利,其行为违反了国家关于金融行业特许经营及信用卡管理的有关规定,严重侵害了国家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且数额巨大,根据刑法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已构成非法经营罪。
二、法理评析
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理由如下:
(一)犯罪构成客观行为要件解析
本案利用POS机刷信用卡套现的犯罪手法俗称“以卡养卡”,是指持卡人不通过正当合法手续到银行柜台或ATM机提取现金,而是利用POS机虚构交易的非法手段,将信用卡信用额度内的资金以现金方式套取,同时不支付银行手续费的行为。按照我国信用卡管理的有关规定,信用额度内资金只能用来消费,有最高56天的“免息消费”期,期满后要及时偿还,否则银行将收取利息。持卡人如果要套现必须在银行柜台或ATM机上进行,且必须缴纳手续费。
利用POS机刷信用卡套现,在最高56天的“免息期”内既能使用银行贷款又不用支付利息,相当于获得一笔无息无担保的个人贷款,发卡银行无法获悉这些资金用途,难以有效进行鉴别和跟踪,使得银行经营风险增大。当今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瞅准信用卡套现最高56天的“免息期”,通过成立所谓“贷款公司”、“融资中介公司”等方式,向社会撒布广告招揽信用卡套现“生意”,利用POS机进行虚假交易套现,收取持卡人给付的手续费牟取非法利益。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张某、邓某虽然没有成立公司牟利,也没有散布广告,但利用POS机虚构交易刷信用卡套现的行为,客观上扰乱了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侵犯了设立非法经营罪所要保护的市场正当秩序法益,且数额巨大,符合构成非法经营罪的客观行为要件。
(二)犯罪主体和行为对象的重合问题
本案争议的焦点之一就在于犯罪嫌疑人自己刷自己信用卡套现行为的认定。有观点认为,“经营”一词在传统观念上是指交易双方的供销行为,在供销关系中包括经营者和经营者相对方两方主体,犯罪嫌疑人张某、邓某对自己的信用卡进行操作,自己与自己交易显然不合逻辑,因此不存在“经营”一说,这部分犯罪数额应当扣除。
笔者认为,之所以将信用卡套现方式认定为“非法经营”,规制的就是行为人在无真实交易情况下向信用卡持有人支付现金的行为。行为对象是信用卡持有人,但是并不禁止行为人与持卡人主体重合的情况,因为其行为本质都是将信用卡授信额度变为现金,都表现为行为人在无真实交易背景下向信用卡持有人直接支付现金。在虚构的交易中,嫌疑人虽然一人扮演交易双方的角色,但并不能改变非法“经营”行为的性质,因为信用卡授权额度已经转化为现金,使得金融机构资金实际处于高风险之下,国家正常金融管理秩序已然受到破坏。因此,犯罪嫌疑人自己刷自己信用卡套现,犯罪主体和行为对象发生重合的情况下不影响非法经营罪的认定。
(三)关于刷亲属信用卡套现行为的认定
本案争议的第二个焦点在于,利用POS机刷亲属信用卡套现是否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其形式一般表现为使用伪造的、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方法进行诈骗。根据我国信用卡管理的有关规定,信用卡限于合法的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转借和转让。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张某、邓某刷亲属的信用卡套现,如果未征得亲属的同意,显然属于“冒用”的情形。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犯罪嫌疑人主观上是否存在非法占有的目的?
笔者认为,张某、邓某刷亲属的信用卡套现,虽然有虚构交易、隐瞒真相的行为,貌似符合诈骗的行为模式,但只是将套取的现金用于生意资金周转,且能够按时归还,主观上没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因此不属于诈骗。如果将短时间内控制银行资金也视为非法“占有”的话,显然不合情理,因为犯罪嫌疑人实际上在积极履行偿还义务,没有恶意透支、拒不归还的行为,不能认定犯罪嫌疑人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因此本案中嫌疑人刷亲属信用卡套现不能认定为信用卡诈骗行为。
(四)关于本案法律适用的问题
本案争议的另一焦点在于,有观点认为,刷自己和亲属的信用卡进行套现,虽然违反了信用卡管理规定,对金融秩序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与社会上利用信用卡套现,非法牟利的行为相比,社会危害性较小,不宜作为犯罪处理。而且“非法经营罪”是一个富有弹性的法条,作为“口袋罪”的特征明显,如果法律适用该法条将此类行为入罪有违刑法的谦抑性原则。
利用品牌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 篇4
不可回避, 今天我们必须直面的事实是, 顾客的购买决策都是在与品牌信息的接触过程中产生的。这就意味着, 在消费者与品牌的接触过程中, 如果消费者感觉到了愉悦和满足, 那么他们才会愿意去购买;反之, 则会对本企业的产品不屑一顾。这就体现了品牌在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品牌和消费者的关系
消费者在购买某种产品的动机, 可能并非完全来自于产品, 反而主要源于消费者心目中储存的情感。因此, 企业需要注意的是“产品是工厂里生产出来的东西, 品牌才是消费者需要购买的东西”。企业不能单纯的认为对方在仓库里的、贴着商标、毫无生气的产品就是品牌。真正的品牌是消费者情感价值的聚合体。在这个聚合体产生的过程中, 企业只是在充当一个提供载体的角色。
在今天的消费者心目中早已经存在了一个这样的原则———于我评价体系关联性不大的东西我都懒得去理它!所以企业不仅要坚持以顾客为中心的品牌创建理念, 还要记住这样一条真理———只有当产品上的价值观念与消费者心智深处潜藏着的价值观念产生共鸣时, 品牌才可能会获得成功。如果品牌的价值观念触及了消费者心智中的敏感点, 消费者就会对这样一个品牌表达出喜爱之情。所以说, 企业必须将品牌自身的价值体系与消费者的价值观念联系起来, 这样消费者就会认为这个品牌能够实现他心中想要的, 他们也就会心悦诚服的想这个品牌伸出橄榄枝。
三、如何利用品牌引起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一) 重视品牌与消费者的接触
在企业前进的道路上, 障碍并不完全来源与竞争对手, 更多的来源与企业的顾客。在品牌营销中, 企业并不一定要时刻注意竞争对手在干什么, 而要时刻观察洞悉顾客需求的变化, 因为竞争对手的品牌策略也都是根据消费者需求变化而变化的。
现代社会,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经过了各式各样促销手段的洗礼之后,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越来越理性, 越来越觉得货架上的哪些商品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时品牌的作用就显得举足轻重。
(二) 加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
当某种品牌进入到消费者的工作和生活中时, 他们需要足够的理由来决定是否去购买, 这就需要品牌通过是是行之有效的沟通策略来实现。沟通首先要让品牌和消费者之间产生联系, 才能让消费者产生心动的感觉, 从而产生购买动机。这就要做到以下三点:
1. 使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建立牢固的联系。
牢固的联系就是当听到品牌的名字, 看到品牌的标志, 或者产生对类似产品的需要时, 消费者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对这个品牌强烈的认同感。例如, 百事可乐与年轻一代沟通的联系就是“新生代的选择”, 而且它的标志主色调为蓝色, 蓝色代表活力、激情, 这些正是年轻人所追求的, 所以百事的理念与年轻人的追求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建立了牢固的联系。除了使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建立牢固的联系, 还要发掘消费者与品牌之间潜在联系。了解消费者心中潜藏的欲望是建立一个成功品牌的重要程序。例如, 宝洁公司在开发每一个新产品之前, 都会派人与目标消费者24小时生活在一起, 观察他们使用产品的细节, 以及相关的所有生活细节, 目的就是为了发掘新产品或品牌与消费者的潜在联系。
2. 将品牌信息内容有效的传递给消费者。
任何一个成功的品牌都会以顾客为中心, 设计创造丰富的传播内容, 使消费者充分体验到该品牌强大的感召力。企业应该根据观察到的消费者使用产品的细节来把握品牌传播内容的设计, 同时也可以聘请与目标消费者相似的名人来代言该品牌, 以便更有效地和消费者经行沟通。再以百事为例, 百事可乐将自己定位为“新生代的选择”后, 广告代言人一般都选取动感的, 活力的, 比较受年轻人群体喜欢的明星, 例如在上世纪80年代, 百事的代言人是迈克尔.杰克逊, 后来进入中国市场后, 代言人选取了郭富城, 以及后来的罗志祥等, 无一不是他们所在时代年轻人所推崇的偶像。同时要知道, 品牌和消费者之间沟通的内容绝对不是企业自己凭空设计出来的, 而是以消费者的生活和习惯的偏好为中心, 通过发掘众多与品牌核心价值或诉求相关的内容来设计的。例如, 飘柔洗发水一直以年轻男女甩头发的习惯作为符号, 向消费者传递“自信”的品牌价值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3. 创造正确的品牌传播场景。
根据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分析, 可以知道不同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场景敏感性, 因此企业应该根据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细节的观察, 发掘出目标顾客偏好的品牌信息接受场景, 并且针对此设计出正确的品牌传播策略。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蒙牛集团创造的品牌传播场景。在人们心目中, 内蒙古是一个“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 也是一个牛奶飘香的地方。蒙牛推出了“建设我们共同的品牌———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倡议, 广告词是“体味自然之旅———蒙牛邀你草原游”, 所以蒙牛建立了品牌与内蒙古草原形象之间的联想。
品牌定位的消费群体不同, 那么品牌的理念、核心价值以及诉求也会因不同的消费者价值观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这也就决定了品牌的传播氛围以及消费者所期望体验的传播场景必须不同。在这里以高档葡萄酒品牌的传播氛围为例, 高档葡萄酒定位于上流社会的消费群体, 这类消费群体不仅拥有购买力而且拥有较高的品味, 他们认为在饮用的过程中带来的心理上的愉悦以及氛围上的享受才是该品牌葡萄酒的最大魅力所在, 所以这种品牌就要设计高档, 尊贵, 优雅的传播氛围。
四、结语
任何一个品牌的成功就在于它能够影响并且引起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归根结底, 品牌要取得消费者的信任, 这才是最首要的任务。而维持消费者对该品牌信任的核心就是品牌要认真履行对消费者作出的承诺。如果说去的消费者的信任进而改变他们的购买行为是企业的最终目标, 那么使品牌与消费者接触并且进行有效的沟通则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十分重要的过程。因为只有通过良好的接触, 才能使品牌的利益点融入消费者的生活, 才有机会成为消费者购买决策中一个税负自己购买的理由, 进而在互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沟通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只有通过行之有效的沟通, 才能使品牌和消费者产生共鸣, 才能使品牌成为购买动机和购买决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 有效的沟通能够提升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实现提高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的目的。所以, 成功的品牌能够引起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它的成功之处还在于能够长期保持消费者。
摘要:每一个营销人员都知道顾客忠诚的重要性, 但是要达到这一目标却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说获得顾客忠诚是企业的终极目标, 那么最开始的目标就是吸引消费者注意, 进而获得他们的青睐, 并且是他们的购买动机转变为最终的购买行动。毫无疑问, 能否做到这一点, 就要看企业如何利用自身品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关键词:品牌,消费者,忠诚度,沟通
参考文献
[1]李海龙.一触即发:发现打动顾客的关键时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7.
[2]特拉维斯 (美) .情感品牌.唐菁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3.5.
利用行为 篇5
穗教纪监审„2008‟6号
关于严禁设立账外账和利用学校食堂
侵占学生利益行为的通知
市属各高校,各区、县级市教育局,局属各单位:
今年9月至11月,国家审计署广州特派办对我市2006年至2007城市基础教育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重点调查了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管理和使用情况,基础教育收费及其管理使用情况,学校改制和清理整顿情况,教育资产管理和使用情况等内容。从审计的情况看,我市教育系统个别单位和学校仍然存在违反规定设立“账外账”和利用学校食堂侵占学生利益的行为,个别单位和学校情节严重。为规范经济秩序,加强财务管理,强化日常监督,促进反腐倡廉工作,我局以及市纪委派驻纪检组重申如下工作要求:
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及《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的规定,单位的各项资金和资产,均应纳入单位会计核算。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单位收入和应上缴收入,且未列入本单位财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账外账——“小金库”。
二、各单位要强化食堂的管理,不得利用食堂这一“平台”,侵占学生利益。不得在经营过程中,巧立名目补助教师,或者与承包者签订有关合同,为教职工提供廉价或者免费提供用餐等。要向学生提供良好膳食的服务,切实维护好学生的合法利益。
三、各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强化责任意识,认真组织开展本单位的自查自纠工作,具体要求是:
(一)自查会计资料、银行账户资料、书面文字资料是否真实、完整。
(二)单位财产物资、债权债务是否真实、完整,与会计报表数是否一致。
(三)饭堂是否对外承包,或者自主管理,是否有为教职工提供廉价或者免费提供用餐等。
(四)各单位自查自纠情况书面材料于12月5日前报我局纪委。
全市教育系统各单位干部及全体教职工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要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坚决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对自查自纠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今后凡私存私放公款,违反“收支两条线”管理,滥发奖金的情况,以及以任
主题词:教育 反腐倡廉 通知
抄送:徐志彪副市长,赵南先副秘书长。
利用行为 篇6
某会所老板刘某找到供电所抄表员李某,提出请李某帮忙,从其负责的电表箱中牵出一根线,为该会所供电。李某答应帮忙,为此,刘某送给李某人民币2万元。此后,李某私自为该会所安装了一根电线,并安装了一个不能反映真实电量的电表以掩人耳目。至案发时,该会所窃电量价值人民币30万元。
二、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李某的行为构成贪污罪,刘某构成贪污罪共犯。主要理由是:李某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其掌管电表的职务便利,窃取国家用电,其行为完全符合贪污罪的构成要件,依法应认定为贪污罪。贪污罪主观上的非法占有为目的,包括行为人自己占有,也包括行为人为他人占有。为何人实际占有,是行为人对赃物的处置问题,不影响其主观故意的认定。本案中,所窃电量虽然为会所实际占有,但也应认定为系李某非法占有。同时,刘某与李某相勾结,伙同贪污,依法构成共犯。
第二种意见认为李某的行为构成受贿罪,主要理由是:李某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其掌管电表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不法利益,收受他人钱财,其行为完全符合受贿罪的构成要件,依法应认定为受贿罪。会所窃取20万元电量,是其受贿罪给国家造成的损失,是受贿罪的一个犯罪情节。持该观点者认为,李某与刘某相勾结窃电的行为,正是李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利的行为,是受贿罪的构成要件行为,如果再评价为贪污罪,则属于重复评价。
第三种意见认为对李某行为应以受贿罪与贪污罪数罪并罚。因为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利”是主观要件而非客观要件,即在于限定行为人收受财物的主观动机必须是权钱交易,只要是承诺为他人谋利,即使没有付诸行为,也同样具备这一要件。所以,如果为他人谋利的行为又同时触犯其他罪名,应另行评价为其他罪名,并与受贿罪数罪并罚。可资参考《刑法》第399条第4款的规定,行为人徇私枉法的同时又收受贿赂的,择一重罪处罚。从这一规定看,徇私枉法行为虽然是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利的行为,但刑法认为是应当单独评价为徇私枉法罪的,只是处断上作一罪处断。而刑法学界普遍认为刑法这一规定是特别规定,即对于其他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犯罪同时又收受贿赂的,应数罪并罚。
第四种意见认为对李某行为应以受贿罪与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数罪并罚。因为李某收受2万元财物的行为构成受贿罪,其利用职权为他人窃电的行为系滥用职权行为,导致国家财产损失30万元,该行为构成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本案情形并不属于想象竞合犯,也不属于牵连犯,因而应当数罪并罚。
第五种意见认为李某行为成立受贿罪与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的想象竞合犯。因为受贿罪有两个客观要件行为,一个是收受他人财物,一个是为他人谋利。如果行为人滥用职权为他人谋利并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该行为也已经被受贿罪所评价,不应另行评价为滥用职权罪。因而,本案属于一个行为触犯了两个客体,观念上构成数罪,但系实质上的一罪,属于受贿罪与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的想象竞合犯,应择一重罪处罚。
第六种意见认为李某行为成立受贿罪与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的牵连犯。因为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利”是主观要件,行为人滥用职权为他人谋利,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其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但受贿罪是目的行为,滥用职权罪是手段行为,两罪具有牵连关系,系牵连犯,应择一重罪处罚。
三、评析意见
笔者认为本案中李某行为应认定受贿罪,主要理由是:
首先,李某行为不构成贪污罪。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职务之便,侵吞、骗取、窃取公共财产的行为,其主观上必须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产的故意。但本案中,李某主观上并没有将国有财产非法占有己有的故意,而是滥用职权将国家财产交由他人处置,其本人并没有占有国家财产。如果换一种情形,刘某与李某串通,商量李某利用职务之便为刘某窃电,刘某将窃电电量价值的50%以现金支付给李某,那么,李某主观上就具有贪污故意,即利用职务之便,与他人相勾结共同贪污国家财产,李某收受钱财属于分赃行为。但本案中,李某的主观目的就是为了收受2万元好处费,至于刘某窃电多少他不管,即其本人对国家财产并没有非法占有故意,因而其主观上是受贿罪故意而非贪污罪故意。所以,李某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窃电的行为不构成贪污罪,而是一种滥用职权为他人谋利的行为,该行为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应认定为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
其次,李某行为既不属于受贿罪与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的想象竞合犯,也不属于受贿罪与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的牵连犯。想象竞合犯指的是一个犯罪故意、一个犯罪行为却同时触犯数个犯罪客体,形成观念上的数罪。但本案中,李某主观上具有收受他人钱财的受贿故意和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窃电的滥用职权故意,系两个犯罪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收受他人钱财的受贿行为和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窃电的滥用职权行为,也系两个客观行为,因而不符合想象竞合犯的特征。牵连犯则指的是行为人的行为具备两个犯罪构成,这两个犯罪构成之间具有目的行为与手段行为或目的行为与结果行为的牵连关系。但受贿罪中,刑法主流观点认为“为他人谋利”系客观要件,滥用职权为他人谋利构成犯罪的,如果独立构成滥用职权罪,则属于对滥用职权行为的重复评价,因而不应认为成立两个犯罪构成,自然也就没有成立牵连犯的余地。
最后,李某行为构成受贿罪,属于受贿罪与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的包容犯。所谓包容犯,指的是一个犯罪构成中,包含两个以上的客观要件行为,其中局部的客观要件行为在刑法上又成立他罪,但该罪为整体犯罪构成所包容,并不能独立评价为另一个罪的情形。受贿罪中滥用职权为他人谋利的就属于这种情形。按照刑法规定,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利”是客观构成要件,是受贿罪这一整体构成要件中的局部要件,如果滥用职权为他人谋利并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在刑法上触犯了滥用职权罪,但该罪为受贿罪所包容,并不能独立评价为一罪。本案就属于这种情形,李某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窃电,收受他人钱财2万元,这一整体行为构成受贿罪,而其中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窃电的行为系滥用职权行为,且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触犯了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但该罪已被受贿罪所包容。对于包容犯,一般应按整体犯罪构成的性质定罪,如果局部犯罪构成触犯的罪名量刑明显重于整体犯罪构成所触犯罪名,则应按局部构成所触犯罪名定罪。
利用行为 篇7
一、环境说明
本案例为某实验性网络, 内部主机使用公有IP地址。核心交换机上部署了科来网络回溯分析系统服务器, 通过端口镜像将内部网络的流量导入回溯式分析服务器。
二、案例分析
某日上午在分析系统控制台上将趋势图表设置为“TCP分析”状态时, 偶然发现有两个时刻网络中TCP同步包数量明显增多。TCP同步包最多时达到了TCP同步确认包的两倍还多, 而通常情况下TCP同步包数量只会略多于TCP同步确认包。于是我选取了其中一个峰值约15秒的时间段, 在“IP地址”浏览页面按照“发TCP同步包”进行排名, 发现某IP地址15秒内发送了773个TCP同步包排名第一, 而该IP总发包量才868个。这显然不是一个正常现象。
于是下载该IP的数据包进行深入分析。在IP会话列表中看到该IP地址与内网的每一个IP都有IP会话, 这是对网段内所有主机进行扫描的典型特征。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攻击者对每台主机发送了至少3个TCP同步报文, 目标端口是每台主机的RPC (135) 、MSSQL (1433) 和CIFS (445) 。图中数据包总量为3的是主机不存在或未作响应;数据包为6的是主机对扫描着回应了TCP重置或ICMP目标不可达消息, 表示攻击者访问的端口没有开放;而有几台主机与攻击者交换了几十个数据包, 说明在这几台主机上的上述3个端口有一个或多个可以访问, 攻击者对这几台主机进行了深入的漏洞扫描。
TCP 135和445是用于Windows远程过程调用和文件共享的端口。在Windows 2003 SP1之前的系统中这两个服务存在比较大的漏洞, 常被一些蠕虫病毒利用, 如早年的冲击波和震荡波, 攻击者也会利用这两个端口对系统进行入侵。
TCP1433是SQL Server的服务端口。黑客可以利用它进行弱口令尝试, 如果成功就可能获得目标主机的系统权限。
为了看到攻击者对那几台开放端口的主机做了什么, 我把界面切换到“TCP会话”, 深入分析攻击者进行漏洞扫描的行为。
此次针对SQL Server的扫描每次会话为11到12个报文不等, 选取其中某个会话在数据流页面中能够明显看到攻击者在尝试sa口令, 上图中服务器的回应数据我看不太明白, 只是从服务器在回应口令尝试后立刻终止了会话来推测此次尝试并未成功。
从针对CIFS的扫描会话的数据流视图中能够明显的看出IPC$连接请求, 和命名管道的访问请求, 可以看出这是针对Windows 2003 SP1以前版本“pipebrowser”命名管道漏洞的攻击尝试。被扫描系统是Windows Server 2003 R2 SP2并不会受到影响。
三、建议
利用行为 篇8
一、数据的产生
校园卡作为一个实物载体, 具有金融消费和身份识别两个基本功能, 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校园卡的每一次使用, 都会产生一条有效的包含有使用地点和时间戳的数据, 每一条刷卡记录的集合最终构成了一个应用系统的完整数据集, 从数据库中我们可以查询出任意一个人的全部刷卡记录。
二、数据的抽取
下图是从智能门禁系统的数据中查询到A的刷卡记录, 将数据存储为excel格式后, 用折线图形式表示出来就可以得出A在门禁系统中的横向行为轨迹, 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A在门禁控制器中记录下来的出入行为。
图2是从消费系统中查询到的A的刷卡消费记录, 将数据存储excel格式后, 用折线图形式表示出来, 就可以得出A每天的刷卡消费时间和地点。
图3是从图书馆系统中查询到的A进入图书馆的刷卡记录, 从图中可以看出每天进入图书馆的次数和进入时间。
图4是从网络认证系统查询到的A的上网记录明细, 利用折线图显示后可以看出每次上网的时间和上网的持续时间。
三、数据的横向串联
将以上各系统中的数据按照时间排列并存储为excel之后, 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以上数据集合, 将其明显是连续刷卡行为的数据剔除后, 利用excel生成折线图之后可以清晰的呈现A在一周之内的全部数字行为轨迹, 如图5。
四、结果的应用
用户数字轨迹中可以很真实的反映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律[2]。如图3所示, 用户的数字轨迹通常由一系列带有时间戳的坐标点组成。每个坐标点包含了时间和地点等基本信息。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轨迹为用户提供更深入、更个性化的位置服务。
对于每一个利用校园卡的应用, 我们都可以记录并使用其中的数据, 清洗后对其详细分析, 可以得出一个人就餐的规律、学习的规律以及上网的规律等, 根据以上结果, 我们可以建立基于校园卡数据的数字行为轨迹模型, 在校园三维图上立体的呈现一个人的数字行为轨迹, 对于掌握其行踪、分析其生活习惯、了解其爱好等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五、总结
如今校园卡已经辐射了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基本涵盖了在校师生的衣食住行, 随着校园卡应用范围的扩大, 越来越多的数据被收集并存储起来, 这些庞大的数据为数据挖掘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基础和便利条件, 让数据发声, 向数据要“是什么”成为了可能[3]。
摘要: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 各高校信息化系统使用中积累的大量数据正在发挥着作用。本文从校园卡数据入手, 对各类系统中的刷卡数据进行汇总并清洗后,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绘制出用卡者的一系列数字行为轨迹, 从而掌握用卡者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 对学校改变管理策略和提升服务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校园卡,数字行为轨迹,大数据
参考文献
[1]盛杨, 周涛.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2]薛黎明, 栾维新, 等.数据挖掘在校园一卡通消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C].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二次年会论文集, 2014, 11.
利用行为 篇9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诺贝尔奖获得者) , 西奥多·舒尔茨 (Theodore W·Schultz) 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农民理性经济人假说, 即“在传统农业中, 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 也就是说, 传统社会的农民跟现代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主体一样, 其行为决策以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他们具有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最大限度利用各种生产机会和资源的特点。如果把这里的利益等同于利润 (即纯收入) , 则农户就成为了追求最大利润的经济人;如果农户耕地利用行为也是为了追求最大经济利润, 则其行为目标和方式应该是朝向“最大利润”的, 目标指导下的物质、资本和劳动力配置也应该是更偏向于能获得最大利润的方式。实际上,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 我国农户经济行为的内涵也逐渐从单一传统的农业耕作生产向农业产业等多元化扩展, 因此农户耕地利用的直接经济目的到底有多少?同时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保险市场、信贷市场等都远未完善, 单纯以理性经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原理分析农户耕地利用是否妥当?基于此, 本文以传统农区农户为研究对象, 针对农户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 初步探讨了当前传统农区农户耕地利用行为特征, 以此来论证农户耕地利用行为在农户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期对政府制定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二、数据选取与说明
本文采用实地调查法, 用入户问卷访谈的形式, 获得有关农户家庭基本情况、近3年内农业投入产出状况以及农户耕地利用基本意向等方面的数据资料。农户调查取样采用分层等距随机抽样法, 调查村的选择是在全县农户兼业程度经验分区 (北部非农兼业、中部农业兼业和南部种植业) 基础上进行分层, 以随机等距方法抽取, 调查农户按照随机原则在每个调查村内抽取 (以每个调查村随机抽取2~3户为标准) 。本研究调查地区覆盖了曲周县7个乡镇27个村76家农户, 共收集问卷76份, 其中有效问卷69份。在对实地调研数据进行去伪存真和相关数理分析的基础上, 作为本文数据支持。
三、实证分析
(一) 耕地利用目标。
确定目标是农户耕地利用行为决策的第一步, 因此本文在调查问卷中设计的第一个问题是“您当前种田的目的”, 以研究农户耕地利用需求和方向。根据调查结果, 同时选择“粮食自我消费”和“获得一定收益”为耕地利用目标的农户约占总数的43%, 是调查中的主流意识;而且超过50%的调查农户表示, 在粮食自我消费满足后再追求一定收益。因此, 单从利用目标分析, 农户在耕地利用上尤其是粮食生产上具有较强的自给自足经营意识。尽管农户也追求“一定收益”, 但前提是保障粮食的自我消费, 因此可以说, 农户的耕地利用行为是以生存理性为基础的, 在此基础上选择不需要太多劳动力、不需要花费很多劳动时间的耕地利用方式, 以便配置更多时间和青壮劳动力从事非农兼业行为, 以获得更多家庭收益, 所以其耕地利用目的不是纯粹的牟利。
(二) 作物种植与投入。
1.作物种植。
研究区农户可分为粮经同作的农户和单纯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两类。其中, 粮经同作类农户在耕地利用分配上基本是将家庭承包耕地“五五分”, 即一半承包耕地用于粮作, 另一半经作, 来年轮换, 符合前文耕地利用目标的主流态度。而且, 这种种植方式是当地比较传统的种植方式, 对于以农业耕作为主要收入的农户来说,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兼业风险, 同时也起到了保护耕地的作用, 一般种田经验丰富的农户选择这种作物种植方式。尽管单纯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比粮经同作类农户多, 但这并不能充分说明前者是为了追求耕地利用的最大利润, 而是因为年内单纯种植棉花较粮经同作节省工时, 农户受家庭物质和劳动力资源约束, 只有通过改变种植结构来调配家庭劳动力, 才能获得家庭最大收益。
2.物质资本投入。
从物质资本总投入看, 农户投资具有非粮化倾向, 可以说是农户经济理性的一种表现;但从投入项目分析, 粮食作物除去不使用农膜外, 其他各项投入都可与经济作物对应, 而且调查中发现, 不管种植哪种作物, 农户经营管理态度是基本一致的, 即以追求更好的产出为目的来经营家庭承包的耕地, 尽管种植棉花可能会获得较好的收益, 但曲周农户也没有偏废粮食作物的种植经营, 对于粮食作物并没有采取广种薄收甚至弃耕等行为, 这也印证了农户耕地利用是以生存理性为基础的经济理性。
3.劳动力投入。
家庭劳动力人口的非农流动状况、兼业情况, 可以反映出当地农户对耕地利用的态度和依赖程度。分析发现, 不管是单纯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还是粮经同作的农户, 其家庭劳动力都存在兼业行为, 而且为有效增加家庭收入, 多数农户都愿意选择非农兼业;但受市场经济条件以及周边区位环境等影响, 曲周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并不多, 尽管从事农业生产有较多农闲时间, 使得农民非农就业机会成本提高, 但不多的非农就业机会使得高机会成本不能按照经济学规律实现充分转化。不能保证充分的非农就业, 农户须进一步合理配置家庭劳动力, 才能有效增加农户家庭收入。这种兼业形式和家庭劳动力的配置方式, 可以让农户在“不离土”的情况下, 既照顾了农业生产也补贴了家庭收入, 说明耕地利用对于农户家庭具有较强的保障作用, 在兼业风险较大的情况下, 农户选择用家庭积累的资本经营耕地;兼业风险不大的情况下, 以耕地利用作为生存保障, 这也说明农户为追求更好家庭收益对家庭劳动力的理性配置。
(三) 耕地利用产出效益及其在农户家庭收入中的比重。
据调查数据统计, 调查农户户均人口4.9人, 人均耕地面积0.11公顷, 年均家庭总收入13024.36元, 按此数据在不计算劳动力成本的情况下, 单纯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耕地利用年均收益为7765.64元, 占农户家庭年总收入的59.62%;粮经同作农户耕地利用年均收益为7436.99元, 占家庭年均的57.10%, 如果再扣除劳动力成本, 农户耕地利用的经济收入在农户家庭经济总收入中的比重将不足50%。这说明, 耕地利用并不是曲周农户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但从农户耕地利用态度和资本投入上看, 耕地利用在农户家庭经济中还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主要是因为耕地在曲周具有较强的保障功能, 农户可以通过耕地利用调配家庭物质、资本和劳动力资源, 一方面规避因市场不完善造成的兼业风险, 同时在既有条件下获得更好的家庭收益。
四、结论与讨论
(一) 耕地利用的表现。
传统农户耕地利用表现出一定的非粮化趋势, 但粮作物经营始终处于最基本的地位, 说明传统农区农户受社会文化环境影响, 自给自足的经济意识仍比较浓。在这种背景下, 农户耕地利用首先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而不是为了牟利。尽管这种耕地利用行为不能为提高农户经济收入做出很大贡献, 但从耕地保护角度分析, 却是有利的。因为农户愿意用多年积累的耕作经验在自家承包地上精耕细作, 而不是为了追求经济产出进行掠夺性经营。
(二) 耕地利用产出的效益分析。
在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 传统农区农户耕地利用并没有产生多大利润, 如果扣除劳动力成本利润可能为负, 但农户在耕地利用上并未表现出弃耕撂荒等行为, 这点与农户理性经济人假设相悖, 如果农户耕地利用追求利润最大化, 当耕地利用利润不大甚至为负的时候, 农户应该选择撂荒或者改变利用方式等, 但实际上, 曲周农户并未撂荒等行为, 而是通过耕地利用调节家庭资源配置, 规避市场风险, 目的是获得农户家庭利益的最大化。但是, 随着市场不断深化完善, 如果传统农区农户非农就业机会增加、风险降低, 耕地利用则会出现弃耕撂荒的可能, 这一点需要在制定农业发展战略时引起重视。
摘要:农户作为农村和农业生产的最基本单元, 其耕地利用意向和行为选择, 对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农业增长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传统农区农户耕地利用表现出一定的非粮化趋势, 但粮作经营始终处于最基本的地位;农户耕地利用并非为了从中获取最大利润, 而是通过耕地利用达到合理调配家庭物质资本和劳动力资源、规避兼业风险从而获得更多家庭利益的目的;耕地利用在传统农区具有较强的保障功能。
关键词:传统农区,耕地利用,效益分析
参考文献
[1].曹志宏, 郝晋珉, 梁流涛.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经济分析与策略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 2008, 3:43~46
[2].潘峰.农民的经济行为是否符合理性[J].农村经济, 2006, 11:81~84
[3].章辉美, 王康乐.社会学方法与调查研究[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106~146
[4].代训锋.中国传统农民生存理性的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4, 19:118~120
[5].褚培新, 曲福田.农户经济行为、土地投入类型及土地持续利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1999, 5, 20:44~47
[6].皮德昌, 程春庭.农户经济行为量化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 1996, 1:41~49
[7].康云海.农业产业化中的农户行为分析[J].农业经济技术, 1998, 1:6~11
[8].李兰英, 程云行, 刘德弟.农户经济行为与森林可持续经营[J].林业经济问题, 2004, 4, 24:198~201
利用行为 篇10
一、新三板与餐饮企业发展现状
(一)新三板简介
新三板,全称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主要定位服务于广大中小微企业,为它们提供股权转让以及融资服务,被称为中国版的纳斯达克,是我国多层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三板市场的主体由融资方,投资方,主办券商三部分组成。其中,融资方指在新三板挂牌并进行股份报价转让的非上市公司。投资方即为投资人,包括机构投资人和自然投资人。主办券商是指推荐园区公司进入代办系统挂牌报价转让,并负责指导、督促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报价券商。主办券商是新三板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主导者。《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挂牌条件适用基本标准指引(试行)》中指出新三板企业的挂牌条件为企业存续满两年;业务明确,具有持续经营能力;公司治理机制健全,合法规范经营;股权明晰,股票发行和转让行为合法合规;主办券商推荐并持续督导;全国股份转让系统要求的其他条件。与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相比,新三板的挂牌门槛较低,不受股东所有制性质的限制,不设具体财务指标限制。
(二)新三板企业的挂牌情况
1. 挂牌数量统计。
2006年1月,新三板进行试点,挂牌企业仅限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内的高科技企业;2012年,首批扩大试点范围;2013年底,国务院确定将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2014年、2015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高速增加。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官网数据显示(见表1)。
2. 挂牌行业分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新三板的挂牌企业涉及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餐饮业等行业,其中制造业为主要行业,所占比例大于50%。在新三板挂牌的餐饮企业只有6家,分别为百富餐饮,紫罗兰,优格花园,粤珍小厨,望湘园,华鼎团膳,所占比例为0.12%。
(三)餐饮企业整体发展现状
餐饮业已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餐饮业的发展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吸收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有利于社会安定;推动消费模式与消费结构的变革;推动中国饮食文化走向世界等。可以看出餐饮业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见下表),近五年来,我国餐饮收入逐年增多,但是截至2013年,增幅却不断下降;2014年增幅开始上升。从总体上来看,我国餐饮行业发展缓慢,但已经开始有复苏迹象。
餐饮行业发展呈两极发展态势。2012年底,我国颁布“八项规定”,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导致高端餐饮行业近几年来发展不景气,谋求转型。与此同时,大众餐饮由于其自身的便捷性与经济性,发展十分迅速,商务部相关数据示,2015年大众化餐饮市场份额已超过80%,对餐饮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当前我国餐饮行业正向着大众化,产业化,品牌化,信息化的方向转型。在转型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挑战。比如餐饮企业总体规模不大,大多为传统的家族式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思想观念比较保守,管理比较落后;餐饮行业技术内核低,几乎没有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成本不断增加,财务不规范,税负过重,食品安全等问题都会阻碍餐饮行业的发展,但是归根到底,餐饮企业面临的最大困境是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二、餐饮企业利用新三板融资的原因
(一)餐饮企业的融资状况
餐饮企业的融资渠道较窄,主要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1. 内部积累。
这是餐饮企业融资成本最低的一种融资方式。它适合于餐饮企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在此阶段,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不高。但随着餐饮企业的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内部积累是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扩张需求的。
2. 向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
银行借贷是一种间的接融资渠道。餐饮企业向银行借贷资金的数额并不大,并且借贷期限较短,但银行仍需要按照标准程序进行谈判与签约,这会导致借贷成本过高;大多数餐饮企业规模小,财务不规范,银行难以对其进行监管,又因为餐饮企业信用等级不高,缺乏用于抵押担保的资产,所以大多数餐饮企业往往不符合银行的借贷条件,向银行借贷是很困难的。
3. 引入资本,上市融资。
一方面由于餐饮行业的特殊性,其业务与财务不规范,从餐饮企业的采购环节来说采购往往缺少发票;从餐饮企业的销售环节来说,现金交易量较大而且有时难以证明业务发生与否。所以说餐饮企业的收支难以计量。另一方面由于主板市场的入市门槛较高,对企业的资产规模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大多数餐饮企业的规模较小,管理不规范,往往达不到入市要求。所以目前在主板上市的餐饮企业数量并不是很多,并且已经连续六年没有餐饮企业在主板上市。
(二)新三板挂牌的优势
1. 门槛较低,融资渠道拓宽。
新三板较主板,创业板来说,门槛较低,对餐饮企业的净利润,营业收入,资产等无硬性的财务指标要求,并且新三板的挂牌流程与审批手续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周期比较短,满足了餐饮企业小额快速融资的要求。
2. 获得政策支持,节约融资成本。
新三板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代表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动新三板的发展,尤其是在2013年新三板扩容后。许多地方政府也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本地区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给予挂牌企业一定的资金补贴,节约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3. 实现自身价值,提高知名度。
近年来,餐饮企业数量不断增多,竞争十分激烈。一方面,能够在新三板挂牌,说明了该餐饮企业具有一定的实力,提高了企业的自信度。另一方面,餐饮企业在新三板挂牌,能够获得公众和政府对该企业的关注度,提高了其市场知名度,产生了明星效应,拓宽了市场,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资源与机会,提高了其社会地位,增强了其竞争力。
4. 规范公司治理,推动企业发展。
大多数餐饮企业管理制度落后,财务不规范。虽然新三板的挂牌门槛较低,但对于挂牌企业还是有一定要求的。在新三板挂牌,非股份制企业需要进行改制,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此外,挂牌企业需要对企业的各项业务进行规范,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与模式,使其符合新三板的挂牌要求。餐饮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后,会进行信息披露,这使得挂牌企业更加自觉的规范公司治理与各项业务,一方面提高了其信誉,便于向银行及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另一方面也为某些企业转板做对接准备。
三、利用新三板上市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完善治理结构与财务规范,进行战略调整
餐饮企业大多为传统的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粗放低效,容易受制于族长一人的眼光,思想观念落后保守,束缚了企业的发展。利用新三板挂牌融资,需要餐饮企业进行改革,改变原有的家族治理模式,进行现代化企业管理,适应新时期餐饮企业发展的需要;餐饮企业财务不规范,收支难以准确计量,这也是阻碍餐饮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主要障碍。所以,餐饮企业只有进行财务规范,才能利用新三板进行挂牌融资;同样的,餐饮企业在挂牌后,仍需要进行财务规范,并且根据市场发展现状,调整发展战略,才能抓住机遇,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新三板挂牌餐饮企业望湘园在挂牌新三板后,进行企业战略转型。如打造生鲜O2O平台,积极对接互联网,接入移动支付外还投资了生鲜电商平台“我厨网”。迎合大众消费,紧贴年轻消费群体;打造新品牌,拓展二三线城市等。
(二)引入资本,对控制权的保护
餐饮企业在利用新三板挂牌融资时,要正确对待外来资本。做到对外开放的同时也要对企业自身的控制权进行保护。餐饮企业在引入资本,进行股权众筹时,要吸取俏江南IPO失败的经验教训。所以,餐饮企业要谨慎签订对赌协议,把握住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在细节上进行适当让利,不能急于求成,因小失大。
(三)谨慎选择券商
主办券商是新三板市场的主体之一。在我国境内,符合条件的股份公司可通过主办券商申请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主办券商需要在公司挂牌期间履行持续督导义务,主要是指导和督促挂牌公司规范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规范治理机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对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并视情况发布风险警示公告等餐饮企业在进行新三板挂牌时,需要对券商进行业务投入、违规、信用评级、人员构成、保鉴能力、资金能力等的分析,选择综合服务能力强,经验丰富,费用合理的券商。
(四)选择进入新三板的合适发展周期
企业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依次为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一般来说,新三板挂牌餐饮企业大多处于成长期。在此时期,企业处于扩张阶段,发展速度很快,是其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餐饮企业进入新三板最为合适的时期,如何利用新三板进行规模扩张与盈利增加是餐饮企业需要关注的问题。处于创业期的餐饮企业,市场基础薄弱,盈利能力不强,资金短缺,想利用新三板上市是很困难的,而且难以负担起大额的中介费。所以,餐饮企业利用新三板上市融资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发展周期。新三板的发展为餐饮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契机,缓解了其资金短缺的现状,推动了餐饮企业的转型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新三板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为广大中小企业,特别是融资渠道狭窄的餐饮企业提供了一种门槛较低、成本较低、融资较快的方式。本文也分析了餐饮企业利用新三板上市融资的优势,但是餐饮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看是否适合进入新三板融资,进入周期是什么时候等,切忌盲目跟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阻碍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茂清,尹中立.“新三板”市场的形成、功能及其发展趋势[J].当代经济管理,2011(2).
[2]李玉萍.发展三板市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J].时代金融,2007(8).
[3]常小可.餐饮企业融资小议[J].中国商贸,2012(8).
[4]杨小双,吴彩英.餐饮行业融资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
[5]陆泱.中小企业在新三板的融资效果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3.
[6]周琳,彭海容.传统餐饮企业扎堆挂牌新三板进军资本市场之路是否顺畅[J].中国食品,2015(22).
[7]于韬文.解读新三板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之路[J].法治与社会,2015(26).
利用行为 篇11
一、阅读与交流绘本故事,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品行
绘本通常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其故事情节往往能触动孩子的心灵,使其联想并回忆已有生活经验中的客观存在,因而容易引发孩子们的自我反思。例如,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讲述的是“一只大栗色兔子和一只小栗色兔子比赛谁的爱多一些”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能拨动学生心底的情感之弦,联想到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点滴小事以及对父母表达爱意的方式,从而引发学生反思自我在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品行方面的表现,并从中学习向家人表达爱的方式。
根据绘本的这一特征,结合低年级学生喜欢聆听故事的特点,我们完全可以尝试在品德课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绘本阅读和故事讲解活动,并利用电子绘本、投影仪投射等方法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从而引导学生对照自己平时的品行,开展“发现自己的优点”或“找找自己的小缺点”等反思活动。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根据教学主题的不同而选择合适的绘本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例如,在执教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以下同)二年级上册《我就是我》这一课时,我们向学生推荐绘本《我就是喜欢我》。该绘本讲述的是青蛙弗洛格的故事。弗洛格一直觉得自己很漂亮,可惜不会飞,它有点儿伤心了;当它看到小猪会做蛋糕而自己不会时,它又伤心了;当它听说野兔会认字而自己不会,它更伤心了。通过野兔的劝说,弗洛格最后终于喜欢上自己了。因为它终于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领,不能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2]学生看着直观的画面,老师声情并茂地讲着故事,并随机提出“如果你是弗洛格,你会怎么做?为什么会这么做?”等问题。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行为和主人公弗洛格的行为进行对比,从而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的道理,进而树立起扬长避短、克服缺点、学会关心和帮助别人的决心。
事实上,受自我经历的局限,每个人都难免会对自己的认识产生偏颇,有时甚至看不出自己的问题所在。若我们充分利用绘本中的小故事来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如果这个人是我,我会怎样?”、“这个人的行为有什么不好?”……学生就能在内省过程中逐步形成对良好品行的高度认知。也就在这无声的浸润中,播下了良好品行的种子。
二、观察与想象绘本画面,帮助学生领悟人生的哲理
绘本中的文字轻松幽默,图画充满想象,深藏着自我认知、友谊、爱和生命等人生哲理。因此,我们在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有必要指导学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深入观察画面来体悟绘本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并进一步去领悟人生哲理,不断修养自己的品行。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寻访大师的童年》这一课时,我们选取了绘本《爱迪生》。看了这一绘本后,很多孩子都被爱迪生认真钻研的好品质所感染,不过这种感受却并不深刻。因此,我们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中的某些细节,并充分展开联想。学生边观察小爱迪生“乐滋滋地玩弄着各种各样的工具”“被列车长打骂”“发明没被采用”等画面边想象自己置身于真实情境中的感受,从而让学生深刻领悟到爱迪生是多么刻苦、多么勇敢、多么坚强。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进一步激发学生认识到,在面对自己的学习时,应该养成不畏惧困难、不害怕失败的良好学习品质。又如,我们在学习《动物、植物和我们》这一课时,选取了绘本《大树在唱歌》。绘本中描述了村民为了私利而砍倒了会唱歌的大树,最终永远失去了歌声的悲惨故事。看着倒下的大树,带着淡淡的忧伤,孩子们似乎明白了,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身边的花草树木。在学习《暑假中的一天》这一课时,我们选取了绘本《难忘的假日》。意在通过绘本中所展示的种种生活化情境来引导并帮助孩子展开情境联想,进而迁移到自己的真实生活情境中,努力学会养成适当的行为处事方式。
通过选择合适的绘本,以及对其中各种各样的画面的观察,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三、扮演与创编绘本情节,帮助学生辨析行为的是非
绘本一般篇幅较短,读完之后总让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有些故事在精彩处戛然而止,让人意犹未尽,留下了许多猜想的空间。那么,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充分打开思维的大门,大胆地对绘本情节进行角色扮演和创编活动。
要进行角色扮演,首先要充分了解绘本内容,并细心观察画面中的人物表现及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然后把自己带入到绘本情境中去体验角色,在辨析行为的是非中,提高道德品行。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社区的文明》时,就可用绘本《你别想让河马走开》来引入。这个故事讲述了森林里的一群动物被河马挡住了去路,它们试着命令河马走开,把河马推开,甚至想把河马弹开,结果却都失败了。只有一只小老鼠找到了能让河马让路的好办法。这个故事所要告诉的道理是“礼貌待人将拥有强大的力量”。故事讲完后,我们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的人物行为,从而在亲身体验和行为的对比中强烈感受礼貌待人的重要性。实践证明,角色扮演能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别人的心情与处境,学会关心别人、体谅他人,从而克服自私自利的人性局限。
在角色扮演的基础上,还可让学生根据这个绘本故事开展创造性的编写活动,如“小动物们还可能会遇到哪些不文明的行为”“小老鼠还会想出什么好的办法”等,以进一步提高学生辨析是非的能力。当学生创编出“大象在乱扔香蕉皮”“狮子在乱吐痰”“小猴在乱停车”等故事的时候,其实就是帮助学生辨别文明和不文明行为的过程。可见,把品德教材和绘本故事有机结合,使这些文明的言行自然地植根于他们心田,既提高了学生对道德标准的认识,又提高了他们分辩是非的能力,这比“灌输式”的德育效果更好。
四、实践与体验绘本主题活动,帮助学生内化行为的准则
刘惊铎在《道德体验论》一书中指出,“道德教育的实效,是在体验中发生的,只有诱发和唤醒了体验者的道德体验的道德教育,才能对其生存实践和生命健康成长发挥实际的促进作用。”[3]因此,开展主题鲜明、形式丰富、参与性强的 “绘本主题活动”,不仅是培养学生道德感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更是促进学生获得良好行为体验、促进道德内化的过程。
在低年级品德课中,我们根据“单元主题选择相应绘本”[4]的理念,确立了相应的品行培养内容和阅读的绘本,以开展绘本体验性实践活动。如在教学二年级品德课中的“难忘的假期”单元时,我们确立了“珍爱自己、珍爱生命”的品德培养主题,指导学生在阅读绘本《难忘的假日》基础上,开展“快乐寻找”的实践活动,把生活中、学习中寻找到的、创造的快乐记录下来,以此来提升幸福指数和良好行为;又如在教学“家在自然中”单元时,我们确立了“保护环境”为品行培养主题,指导学生在阅读绘本《大树在唱歌》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环境调查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与体验中,把听到的、看到的破坏环境的现象记录下来,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与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把德育内涵丰富的绘本与学生的实际感受联系起来,进而开展各种品德实践活动,学生就有机会融入社会与现实生活实践中,从而获得丰富的道德体验,在“无厌苦之息,而有自得之美”的过程中逐渐内化并形成良好的品行与习惯。
总之,绘本与德育相结合,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和需求。以绘本故事为教学载体,以兴趣为支撑点,以指导行为为目的,使品德教学目标和内容无痕地渗透其中,对孩子的品行发展将产生无法预测的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晖.论绘本的性质与特征[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江攀峰.《我就是喜欢我》读书笔记[EB/OL].[2012-02-29]http://www.hydcedu.com.
[3]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苏峰.让品德课堂拥有鲜活的"儿童表情"[J].小学德育,2010(11).
(作者单位:奉化市实验小学
浙江宁波 315500
利用行为 篇12
由于再生企业获取市场准入和补贴资格的区域排外性,在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市场准入审批过程中可能产生已损坏国家资源安全和生态化处理效益为代价的共谋行为[3],即再生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管理者在各自追求政绩、业绩,寻求潜在资本收益时,政府管理部门管理者接收再生企业的贿赂,使不具备生态化处理资格的企业进入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市场,以次充好,忽视处理过程生态资本投入, 不顾国家资源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损害国家与公众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的公共利益,形成共谋行为。 因此,为了实现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闭环生态产业链健康运行,就必须基于委托代理理论[4],从双方共谋博弈行为分析入手,采取必要措施,规范政府管理部门管理者的市场准入与监管行为, 规范废旧电器回收再生企业的市场市场,杜绝以自身利益追求为目的的共谋行为,提高闭环生态产业链市场运行的有效性,维护国家和公众对再生资源生态效率要求的根本利益。
1基本假设与成本收益函数分析
1.1市场准入博弈主体特性假设
P:委托人———在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运行市场化条件下,政府管理部门追求的唯一目标是管理效益最大化,且委托人———政府管理部门是风险中性的[4];
A:代理人 ———废旧电器再生企业的市场准入收益来自委托人———政府管理部门市场准入审批下,按照“办法”获得生态化处理补偿作为报酬补偿。 代理人是风险厌恶的,其绝对风险厌恶系数是一个常数[5],即代理人的效用函数是一个指数型效用函数:
r为常数, 是Arrow-Pratt型绝对风险厌恶函数,;
w表示代理人的补贴收益。
1.2 审批过程中委托代理双方成本收益函数分析
代理人———废旧电器再生企业的努力成本函数为:
这里c(0)=0,c'(e)=ke>0。
代理人———废旧电器再生企业按照生态化处理的内在要求越努力, 其付出的环境生态成本越大。 c"(e)=k的意义是代理人———废旧电器再生企业努力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4]。
代理人———废旧电器再生企业生态化处理的努力水平一般是不能观察到的,仅能观察到代理人努力工作所产生的效益。 将此设为X,则X=e+θ,且θ 服从正态分布,即 θ~N(0,σ2),表示代理人———废旧电器再生企业能够控制努力变量e。
设委托人———政府管理部门在再生企业市场准入审批时接受再生企业贿赂为B;接受贿赂是有风险的[5],设委托人接受贿赂的风险成本系数为b0,则委托人———政府管理部门接受贿赂要付出的行业风险成本(这种行为如被发现,根据监督管理规定,对政府管理部门管理者的惩罚)为:
代理人———废旧电器再生企业为了顺利通过市场准入审批,获得隐形控制权收入(在没有完全履行生态化处理社会职责的前提下,得到政府以补贴为主要形式的报酬和奖励), 有可能去贿赂委托人———政府管理部门管理者,代理人贿赂委托人之后,他理应获得其隐形收入 β准B,获得这些隐形收入当然也是有风险的。 假设代理人———废旧电器再生企业获得这些隐形收入的风险成本系数为b0,则其获得隐形收入的政治风险成本(这种行为如被发现,根据行业管理规定,对废旧电器再生企业的惩罚)为:
2市场准入委托代理模型构建及其求解
2.1废旧电器再生企业市场准入委托代理模型构建
2.1.1市场准入委托代理双方收益函数构建
Holmstrom和Milgrom证明,在上述假设下,委托———代理问题的最优激励机制是一个线性函数。
该函数为:
S代表代理人———废旧电器再生企业在获得市场准入后的补贴收益;
α代表收益中的固定部分;
βX代表收益中的变化部分,即效益收益;
β 表示每一单位效益带给代理人 ———废旧电器再生企业的收益。
委托人———政府管理部门希望自身利益最大化。 由于委托人是风险中性的,所以,其效用函数就是收益函数,表示为:
2.1.2 市场准入委托代理模型约束条件
委托人———政府管理部门利润最大化的约束条件一是激励相容约束(IC)。 由于信息不对称,如果让代理人———废旧电器再生企业选择委托人———政府管理部门所希望的行动(认真履行生态化处理的社会职责,提供的有关生态化处理资料真实可靠), 必须使其所得到的期望效用不小于他选择其它行动所得到得期望效用。 二是参与约束(IR)。 如果让代理人———废旧电器再生企业选择该机制,必须使其得到的期望效用不小于他在不接受这个机制时得到的最大期望效用(机会成本)。
2.1.3 市场准入委托代理模型模型
根据上述分析,废旧电器再生利用市场准入委托———代理机制模型式可表示为:
2.2 废旧电器再生企业市场准入委托代理模型求解
设V[S(X)-c(e)]的确定性等价值为CE,则
式中是确定项,βθ 是随机项。
由于代理人———再生企业是风险厌恶的,且 βθ的风险成本是,所以,其确定性等价值为[4]:
代理人———再生企业选择最优努力变量e使其效用最大化,根据极值的一阶条件得到:
将(10)式代入委托———代理机制模型式得到: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政府管理部门往往选取参与约束,即:
由式(12)得:
将式(13)代入目标函数得:
根据求极值的一阶条件得:
即:
所以,可得最优激励机制为:
以上结果表明,在基本委托代理模型下,同时满足激励相容约束与参与约束条件的废旧电器再生利用市场准入委托代理最优激励机制均衡解是存在的。
3 市场准入共谋模型与分析
3.1 废旧电器再生企业市场准入共谋模型构建
“条例”对废旧电器再生处理市场准入规定以及“办法”确定的废旧电器生态化处理补贴方式,使得废旧电器再生利用产业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 其中保障环境与社会效益是政府实施产业管理的宗旨与目标[6]。 再生企业的收益更多追求经济效益和潜在资本效益(管理奖励),与产业发展整体效益没有直接关系,再生企业有可能在回收再生利用过程中忽略生态环境投入而消极怠工。 但为了获得市场准入和政府补贴,有可能在市场准入审批环节贿赂委托人———政府管理部门管理者,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由于委托人———政府管理部门管理者也是在政府授权下的行业审批管理,而且,市场准入审批本身就形成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链运行的区域垄断性,作为审批管理者希望监管投入少,效益高。 因此,委托人———政府管理部门既追求政绩, 又追求隐形控制权收入,就有可能接受代理人———再生企业的贿赂。
在这种共谋情况下,原有的委托代理模型的参与约束不成立[7],参与约束IR就变为:
共谋情况下相应的委托代理问题就变为:
与原有委托代理基本模型式相比发现,若参与约束不满足的话,将驱使代理人———再生企业寻找一个新的激励项 βφB,代理人再生企业就增加了新的成本。
化简激励相容约束IC,求CE的最大值得:
因B>0,所以;又因,只要共谋行为存在,必有φ>1。 代入参与约束IR,可得:
代理人———再生企业努力成果包含两部分[6],一部分是效益X; 另一部分是代理人的隐性收入βφB。 将其努力成果X+βφB=e+θ 代入并化简,可得到新的目标函数为:
3.2 废旧电器再生企业市场准入共谋模型求解
对上述目标函数进行一阶求导,可得:
因为 β<1,1φβ<1,因此,下列关系式成立。
所以,可得到以下结果:
这个结果表明,共谋情况下再生企业生态化处理的努力边际成本降低。 这种降低是委托代理双方实施共谋行为的经济特性。
3.3 废旧电器再生企业市场准入共谋特性分析
比较基本模型和共谋模型中参数 β 的关系式,可得 β'*<β*、e'*<e*。 这就是说,当再生企业热衷于从事这种贿赂行为时,其生态化处理的努力程度和积极性会降低[7],相应也就减少了产业运行的整体收益。 所以,这种共谋行为终将会酿成产业运行受阻,造成国家和公众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收益损失。
政府应当加大对其委托代理关系的监管,即增加再生企业的风险成本,使再生企业生态化处理的努力恢复到基本委托代理模型的水平,可将共谋行为减少到最小。 但这时不满足委托代理模型的参与约束, 影响政府管理部门许多优秀管理者的积极性,有可能寻求更能获得高价值的行业和岗位。
解决共谋行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对政府管理部门管理者实施绩效考核与激励, 体现不同监管付出的收益差别,提高政府管理部门许多优秀管理者的待遇。 事实上,市场准入审批管理者获得的隐性控制权收入为(βφ-1)B, 如果将这部分控制权隐形收益透明化,扣掉其行业运行风险成本,仅需要其中一部分就能获得诚实监管的效果[8]。 这要求政府通过监管政策的调整与加大监管力度,促使政府管理部门管理者和再生企业转变经营观念,提高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整体效益最大化和政府监管的有效性。
摘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规定,废旧电器再生利用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其本质是委托代理关系。在市场准入决策过程中,由于生态化处理补贴的确定性与授权特征,政府管理部门管理者与再生企业为了追求政绩、业绩和补贴收益,易形成串通作弊、寻求潜在资本收益的现象。通过政府管理部门与再生企业委托代理与市场准入审批过程的共谋行为分析,揭示了政府管理部门与再生企业在废旧电器生态化处理准入审批过程中行为策略选择的潜在动因。分析认为,消除共谋行为需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施绩效考核与激励、提高管理者的待遇。
关键词:废旧电器,市场准入,共谋行为,策略与对策
参考文献
[1]郭汉丁,张印贤,马辉,等.废旧电器回收处理产业化政策体系构建[J].生态经济,2012,(11):141-144.
[2]郭汉丁,张印贤,李芬芳,等.生产者主导的废旧电器产业链主体责任运行机理[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29(2):181-183.
[3]张莉,高元骅,徐现祥.政企合谋下的土地出让[J].管理世界,2013,(12):43-51.
[4]杨宝剑.委托代理视角下政府间纵向竞争机制与行为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2):1-6.
[5]缪毅,张倩,刘纯.委托代理下的企业激励理论:发展与演变[J].现代管理科学,2014,(1):81-83.
[6]乐云,张兵.基于SNA视角的政府投资项目合谋关系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3,10(3):29-40.
[7]胡超斌,葛翔宇,易卫民.信用评级合谋的行为特征与监管的动态博弈模型[J].统计与决策,2013,(10):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