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转型论文

2024-08-16

应用技术转型论文(精选12篇)

应用技术转型论文 篇1

转型中技术是不可或缺的灵感,但不是确保成功的万能药。

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冲击,金融业、制造业、零售业等越来越多传统行业都在高喊转型。但谁来回应这万众的呼声呢?谁又能从众多选择中脱颖而出呢?也许有不少人能够提出建议,并且一定会有人将时下热议的: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推向前排。

的确,互联网的崛起在一夜之间成就了不少创业奇迹,也让不少理不出头绪的传统企业以为找到了转型的救命稻草。在众多案例中,不少企业通过建立新的营销渠道,收集来自移动、社交等渠道的信息,为自己开辟出一条更加贴近创新模式的转型之路,这之中有不少灵感都来源于互联网、大数据,但技术并不是转型的关键。

中国建材集团倾力打造的易单网是典型的传统企业转型的案例。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让易单网能够充分发挥其在行业中的作用。这样一个看似十分依赖互联网技术的企业却并没有把转型的成功归因于此。中建材集团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中建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易单网总裁张劲松认为,转型中的企业最忌讳片面或盲目的将转型与某种技术思维的结合。他建议,企业在面对变革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自己的需求,2004年易单网刚刚起步的时候互联网与电商还未像今天这样瞩目,是业务需求推动了易单网的诞生,倘若没有十年前对信息化的彻底改造,也就无法成就今天的易单网。因此对于传统制造业企业来说,向服务业转型、创造新价值,就要有由生产向服务转型的理念,以及坚实的信息化基础,这比任何技术思维都更重要。

同样,大数据的广泛应用让众多领域,特别是以个人为服务对象的行业,开始逐渐意识到数据的真正价值。以旅游行业转型为例,数据分析与挖掘让旅游逐渐发展成高度渗透的行业,通过对个人习惯的分析,将会有根据个人偏好定制出的路线、酒店、交通方式等旅游产品。但仅仅依靠大数据技术就能够让旅游业摆脱今天面对的困境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副主任信宏业对此表示,目前旅游业对于大数据的总体应用程度并不高,虽然能够看到其价值,但是大数据应用的核心是微应用,是更加具象的面向公共的服务,甚至是服务到每一个不同的人身上的。这一过程中,大数据固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还需要融合其他行业以及多种技术,产生创新似的发展模式,仅靠单一技术是无法支撑行业需求的。

这样的描述,将传统企业与行业转型的关键阐述地十分明确。没错,面对转型,恐怕就连技术提供者本身也不得不承认:技术并不是转型的万能药。也就是说,无论是互联网还是大数据,技术只是企业或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契合业务需求而采用的解决方式。转型的根本对于一般企业来说,在于以业务为出发点,夯实自身的信息化基础,搭建具备实际意义的创新平台或架构,解决的是业务层面的问题。而对更具能力撼动行业布局的企业来说,转型的根本来自对于行业的洞察,以及通过改变合作模式和架构建立新的行业生态规则。

技术的爆发难免会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候。但越是关键越需要有旁观者的姿态,从知己做起,深入行业、企业,了解业务、需求,做出有生命力的创新,采纳有责任心的意见。

应用技术转型论文 篇2

非常感谢您花费宝贵的时间完成本次问卷调查。

为了搞好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自学考试从“学科型教育”向“技能型、应用型教育”的转型,科学合理修订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方案,及时有效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同学们操作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更好地为企业生产服务,充分发挥数控技术人才的效益,特进行本次调查。请在每个问题后面的“□”中用“√”选出你最满意的选项。

一、请你毕业至今有

1年以下□1~2年□2~3年□3年以上□

二、请问你现在从事工作是

数控编程□数控操作□机床维护□其他岗位(如管理、营销等)□

其他。

三、你从事现有工作的原因

兴趣爱好□个人发展□专业知识□其他原因□

其他。

四、请问你对当前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所开设课程满意程度

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五、请问你觉得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现行课程考试计划安排

合理□比较合理□基本合理□不合理□急需改进□

六、请问你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现行培养方案的满意程度

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七、你觉得诸如《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材料》等基础理论课的现行考核方式

科学合理□比较合理□基本合理□不合理□

八、你觉得诸如《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材料》等基础理论课教学现在选用的教材

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九、你觉得诸如《数控机床操作》、《数机床电气控制》、《数控编程》等专业技能、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所选用的教材

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十、你觉得基础理论课的现行教学实施过程

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十一、你觉得专业技能课、专业核心课的现行教学实施过程

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十二、经过系统学习后你觉得是否能够自如地从事企业的数控技术、加工及维护等工作

能□基本能□不能□

十三、请问参加工作时你自己认为在知识结构:非常合理□合理□基本合理□不合理□;

理论基础:非常扎实□扎实□比较扎实□不扎实□;

专业技能:非常娴熟□娴熟□比较娴熟□不娴熟□;

动手能力:非 常 强□强□比较强□差□;

其他。

十四、你觉得当前数控技术应用的职业技能教育重点应该在哪些方面作出改进

知识结构□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动手能力□

其他。

再一次感谢你完成我们的问卷调查,我们课题小组全体成员衷心祝您学习进步,工作愉快!

课题小组

家电业转型:力促节能技术 篇3

节能环保是主流

在“大消费”概念中,家电产业是一个竞争极为充分、且利润通过规模化生产和降低成本而来的传统制造业,而正在修订的《中国家电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正是在谋求产业升级之路。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步正发表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外的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家电行业要由原来主要依靠速度、规模、价格的竞争,转为主要依靠质量、技术、服务、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的竞争。国内外环境变化给家电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和挑战。

据了解,如何实现由家电大国向家电强国的转变,成为规划的主要目标。据接近起草方的人士透露,虽然不会涉及到具体的细分行业规划,但是对于能效、主要技术、新材料 等的应用还是会有共性的、相对量化的任务指标。这提示我们,新五年中对于家电产业的投资,还是要“向上看”。

在规划讨论稿中,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提出了经过十年的努力,要实现由家电大国成为家电强国的目标,并根据此目标,提出了“十二五”具体的经济指标、技术创新指标、质量指标、节能环保指标和国际化指标。

为奠定家电强国的基础,“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品牌建设为突破,以提高管理水平为基础,以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线,通过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调整,产业合理布局,引导家电行业向内涵型方向发展,实现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围绕主要目标和任务,讨论稿还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据起草方人士透露,在目前完成的草案中,节能环保将是重要主题,同时对于家电产业发展的具体任务提出了相对量化的指标,比如希望平均能效可以提高多少、主要发展哪些核心技术等等,希望通过引导技术的创新,渐渐增加我国的家电标准体系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并加重世界级家电品牌在行业中的比重等等。

新材料的应用

家电业是对新技术、新工艺接受最快的产业,但前不久有舆论称,部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导致家电缺陷增多。对此,中国家电协会副会长刘福中指出,将新产品与产品缺陷挂钩的理论对中国家电业发展不利。没有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中国家电业就会停滞不前,最终被市场淘汰。

刘福中认为,技术创新是中国家电业成长的主要驱动力,而近年来,考虑到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国家对节能环保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成为家电由传统向绿色升级的主要手段,这是行业的进步。比如受欧盟RoHS指令影响最大的彩电、碟机行业,多年前便开始尝试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包括引入无铅焊接技术,并要求上游供应商提供无铅化电容电阻等等。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更是实现家电产品向绿色升级的主要手段。

另外,考虑到品牌和社会形象,企业对新技术、新产品的上市都十分慎重,新产品出厂前,一般都会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进行反复的实验,慢慢推向市场。

记者从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获悉,目前,在多个新修订的家电产品标准中,都未对产品的材质进行限定,但是对产品的性能指标均有严格规定,目的就是为了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但是,在《中国家电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对新材料的应用也提出了要求,对于家电用钢、铜、塑料等材料,将出于节能环保的需求,鼓励大家运用更加合适的材料。记者还了解到,关系到家电行业发展的重大技术攻关项目还有望受到主管部门的重点支持。

技术引领转型创新驱动跨越 篇4

山西省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胡玉亭上任伊始, 就在全委办公会议上提出“要抓好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 并指出:课题研究是最基础的工作, 每年要选择四五个有超前性、共性、探索性的跟综改试验区结合在一起的, 又是我们经信委面临的一些重大课题开展研究。要围绕当前确实困惑我们的重大的、战略性的、前瞻性的问题开展超前研究, 研究的目的是破题, 创造出一种模式。

根据胡主任的指示精神, 山西省经信委于2月14日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企业技术创新及技术中心建设调研的实施方案”, 组织“山西省技术中心建设专家委员会”的专家, 就全省技术创新及技术中心建设情况, 特别是围绕转型跨越发展中技术创新的作用及综改试验区建设有关技术创新的政策问题进行了一次全省范围的调研。

本次调研共召开市级企业技术创新座谈会11次, 走访全省大中型企业及技术中心50余家, 全省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20余位专家参与了调研, 形成系列专家调研报告三份。本期, 我们将围绕胡主任关于调研要选好题、破难题、交成果、成机制、创模式的要求, 刊登本次调研报告, 供大家讨论借鉴。

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战略转型研究 篇5

关键词: 技术创新,战略转型,实证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十二五”时期既是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期,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市场经济向深度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完善,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和产业创新更加普遍。同时,土地、成本、环境等阶段性发展瓶颈也日益凸显,加之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需求约束加剧。对我国企业而言,转型升级无疑成为“十二五”发展的主线。转型不同于微调,是从一种类型和方式转变到另一种类型和方式的“质变”,这种“质变”必须依靠创新来驱动。因此,企业转型与创新是“十二五”期间的两个关键词,实施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深入探讨我国企业转型与升级的嬗变策略,本文选择宁波为实证研究对象。宁波作为我国传统的外向型经济大市,90%以上的产业与外贸相关联,企业转型的现实压力也更为直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二、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的企业战略转型可行性研究

提出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的企业转型构想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可行性。一方面,目前技术对企业的影响程度正在逐渐加大,技术创新已不是单纯的涉及研发部门的活动,而是贯穿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企业经营全过程的活动。国内有学者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已经不是低层次的职能性战略,也不是企业经营战略实施的工具,而是一种市场经济运作模式下企业自适应的动态战略,已成为企业总体战略的核心。

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战略可以为企业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战略支撑。技术创新可以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战略层面的设计重点,而且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将有助于其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因此,研究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与对策,有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使企业竞争优势增强。

因此,技术创新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的核心,以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为目标,为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服务,可作为变革时代下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三、基于宁波的实证调研与分析

(一)宁波企业技术创新现状与能力评价

本文在学者对技术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定义的基础上,结合宁波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从创新倾向、资源投入、管理能力、创新绩效等四个方面对宁波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1.创新倾向。创新倾向是对创新愿望的真实性和强烈程度的反映,主要表现为企业的创

新欲望、创新环境支持等方面。近年来,宁波企业对技术创新越来越重视,自主创新欲望不断加强。以纺织服装企业为例,2010年,企业用于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达到7.05亿万元,同比增长了28.88%。与此截然相反的是,购置技术成果费用,全年累计只有2106万元,同比降低了32.54%。可见,宁波纺织服装产业更热衷于科技活动,注重自主创新和新产品研发。此外,在中国社科院发布《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宁波创新环境竞争力排名第九,位列15个副省级城市第四位。可以说,其创新环境具有相对优势。宁波在全国较早开展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对策研究,从1999年完成《建设宁波技术创新体系的基本构想》、《关于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定》起,宁波企业技术创新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全球金融危机这一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下,通过开展“宁波市建设国际先进城市的科技支撑研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服务体系研究”等专题研究,进一步提高了全市的创新意识,全社会已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发展氛围。同时,政府对技术创新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建立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形成了较完善的区域技术创新支撑体系。

2.资源投入。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是指企业投入技术创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主要包括研发(R&D)投入和人力投入。R&D投入方面,宁波企业R&D经费投入总量和强度明显偏低,社会化的科技经费投入机制远未形成。2010年,宁波的R&D投入强度(R&D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虽比2005年提升了0.8个百分点,但仍低于浙江平均水平1.82%和全国平均水平1.75%。R&D投入水平偏低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对外部知识的吸收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成长。由于内部研发能力的缺乏,企业一方面难以独立地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另一方面也难以有效地吸收外部知识和技术,导致宁波市多数工业企业无力进行核心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战略研究,技术创新活动普遍维持在一些低端技术的研发上。

在人力投入方面,虽然宁波已经初步形成了由中高层次人才构成的企业创新智力体系,但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的现象依然存在。2010年,宁波专业技术人员59.5万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仅3.2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38%,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企业的科技人员普遍素质偏低,尚未形成适宜高水平人才的创新环境和氛围,致使研究与创新能力较弱。这导致一方面,靠应用现有成果进行技术改造推出的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较少;另一方面,企业技术储备不足,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科技的多方面需求。

3.管理能力。创新管理能力是企业从整体上、战略上安排技术创新和组织实施技术创新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创新战略、创新机制等。从调研中发现,宁波企业创新管理能力良好,企业创新战略与机制均已有一定程度的设计规划,但仍存在技术开发机构量少且运行质量不高等问题。技术开发机构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核心组织,但从宁波整体而言,开展R&D活动的企业及企业办科研机构总量少,研发方向多注重短期利益,缺少长期的原始创新,其运行质量不高。即使设立了R&D部门的企业,也普遍缺乏独立的R&D能力,从而严重制约了企业科技活动的开展与科技活动的实施,影响了科研项目的深入研究。

4.创新绩效。创新绩效是指实施采用新技术后,企业价值的增加,表现为新产品产出、创新成果等。从新产品产出来看,宁波企业创新产出能力较强。新产品产值是企业自主创新的直接成果,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1863.2亿元,同比增长48.1%,增速高于工业总产值12.7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为17.1%,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

然而,从创新成果来看,企业技术创新实力较薄弱,缺乏产品核心竞争技术。宁波市专利申请数虽然在全国遥遥领先,但从授权专利结构来看,外观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占了大多数,发明专利占比较少。2010年,宁波授权发明专利占授权专利比例为4.65%,低于全国的10.77%和全省的5.59%,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居后。企业的主导产品大多以引进跟踪模仿为主,并以价格低廉取胜,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二)基于技术创新的宁波企业转型战略方向

通过对宁波企业技术创新现状与能力分析发现,企业受规模、资金、实力所限,在科技创新中投入的人力和经费偏低,自主创新能力相对不足,核心竞争力尚需强化。

四、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战略转型对策建议

从对宁波企业的实证研究来看,其在技术创新层面上的问题正是当前我国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所遇到的普遍问题。对于这些问题,需要从总体上对待,通过系统性的对策和举措加以解决。

(一)探寻技术创新模式,逐步实现战略转型

一些中小企业可以以模仿创新为基础,寻求自主创新之路。日本、韩国等国成功的经验表明,引进技术是缩短差距、节省投资、争取时间的捷径。在近期及相当长的时间内,引进技术对我国企业争取竞争优势、占领国内市场、加快转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然而,长期来看,模仿创新模式只是企业寻求自主创新的基础,自主创新才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更应该结合自身条件,寻找自主研发与创新,以此实施企业战略转型。此外,对多数企业而言,合作创新是要注重的创新模式,可以依靠企业间或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内外部力量的联合创新,优化创新资源组合,缩短创新周期,分摊创新成本,分散创新风险等优势。可以说,大、中、小企业均需根据自身条件及产业市场环境,努力探寻适合自己的创新模式,有梯度地实现企业的转型。

(二)加大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提供转型升级资金保证

实施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企业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完成技术创新活动。因此,除了企业自身要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以外,政府也要加大创新资金的投入总量,同时要加强对投入资金的管理。同时,企业可通过合资合作形式,吸引外资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或通过发行债券、股票或成立基金形式,吸引社会资金用于技术创新;还可结合企业技术创新的具体途径,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强投入,如科研院所、高校以成果方式投入或人才投入等方式参与企业技术开发等。

(三)提高企业人员的技术创新素质,提供转型升级人才基础

优化技术创新人才的成长环境,加强技术创新人才的引进、培养、激励和管理,是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企业一方面应发挥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尊重和支持创新;另一方面,应调动企业技术创新人员的积极性,强化企业内部技术专业人才的管理与开发,消除人才流动的体制约束,建立与科研机构、大学和各同行企业形成人才互动的机制。此外,还要提高企业职工的技术创新素质,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各类培训,实施人才兴企战略。

(四)制定持续的技术创新机制,提供转型升级的软支撑

企业应该有专门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机构和与之相适应的机制。目前,我国仍有许多企

业尚未建立技术创新机构,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因此,建立高效灵活和权责明确的组织管理制度,形成“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新机制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五)提升产品核心技术培育能力,提供转型升级的硬支撑

走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的企业转型之路,提升产品核心技术及品牌附加值,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此路径关键所在。在全球竞争中,我国的企业多数仍处于产业链的底部,企业核心设计与技术缺乏,不能契合新市场的需求,从而造成了处于被动的局面。为此,企业要采用技术创新战略,沿着微笑曲线尽可能的向两端衍生,强化设计与品牌营销,实现战略转型。

作者:魏明

出处:《企业经济》

单位: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经济类别:企业改制

应用技术转型论文 篇6

[关键词]高等教育 应用技术大学 办学特色 校企合作 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009-02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密切结合区域产业特色,符合社会和产业需求,人才培养质量优秀,在培养高层次的应用人才方面树立了典范。其注重应用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推动科研创新,促进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与企业的良性互动中实现了双赢,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成功的办学经验对我国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提供了借鉴。

一、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地位与作用

德国的高等教育由综合大学、应用技术大学和职业学院等教育机构组成。综合性大学主要培养能够从事科学研究以及其他科学性职业的学术型人才。应用技术大学培养在掌握科学知识与方法的基础上,能够胜任相关行业工作岗位要求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职业学院培养兼具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实践性、技能型人才。综合大学和应用技术大学是德国高等教育机构的主体,应用技术大学约占德国高等教育机构的三分之二。应用技术大学为全德国工商界培养了三分之二的工程师和二分之一的工业经济师,为德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支撑。

二、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特色与经验

(一)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分散在德国的各个州,隶属于联邦州,主要由州政府管理和资助,有着鲜明的区域特征,针对区域产业结构和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布朗施维格/沃芬比特尔应用科学大学的一个校区地处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总部沃尔夫斯堡,该校在这里专门设立了车辆技术学院,重点培养该地区需要的车辆制造行业的工程师。莱茵美茵应用科学大学利用地处德国著名的葡萄种植区,开设了全国唯一的葡萄种植和国际葡萄经济专业。

依托当地优势产业发展特色专业。不莱梅应用技术大学就充分利用了港口城市的特色和近邻空中客车生产基地的优势,大力发展航空科技、船舶制造、航海技术等特色专业。

专业的设置与调整紧随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变化。德国莱茵河流域的传统工业区——鲁尔区,在20世纪70~80年代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中,以煤炭、钢铁为核心的粗放型产业,逐渐被由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引领的资源节约型产业代替。多特蒙德所在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企业超过了11万家,各类电信公司达380多家。为了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多特蒙德应用技术大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设置新专业、调整专业结构,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专业群。

(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采用了理论学习与实践实习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十分重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并注重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主要由理论课程、项目实践、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组成。理论课程一般是理论性较强的公共性课程,采用课堂传授的方式进行。项目实践是从第2学期开始增加的课程类型。项目实践课程不是项目化课程,它不归属于任何其他课程,而是一些来自于企业的小型研究和技术应用课题。项目实践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学校的实验仪器、生产设备或其他教学条件完成一定的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或服务。项目实践课程在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后开展。企业实习要求学生进入企业或其他工作单位,参与实际工作,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职业尝试。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运用科学的组织管理方法独立开展工作。毕业设计选题通常就是企业中的一项具体工作或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是否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是评定毕业设计和论文的重要标准。

(三)校企合作共育人才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实践性和应用性导向人才培养理念,决定了校企合作成为人才培养途径的必然选择,也是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条件保障。首先,两个学期的企业实习,企业要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实习岗位,与学生签订合同,并与学校合作进行实习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学生项目实践和毕业设计的课题基本上都来自企业的实际技术项目。其次,学生的毕业设计一般要求学生在企业进行,教师和企业指导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专职教授比例约为40%,兼职教授比例约为60%。兼职教授主要是来自各企业的专业技术工程师、研发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教授对专业如何设置等重大问题有较大的建议权,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有决定权。通过兼职教授,企业参与了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四)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工作主要是应用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通常与企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很多企业为应用技术大学提供研究经费,提出生产实践和企业技术研发中的相关问题作为科研项目。应用技术大学则利用技术与人力资源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科研平台,帮助企业解决技术升级问题,缩短科研成果转化周期。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与宝马公司合作研发车内通信系统,与日产公司合作研发电动车的运行系统。亚琛应用技术大学在一种新型火花塞的研发过程中与多家知名企业进行合作,贝鲁公司提供了购买关键设备所需资金并购买了火花塞专利,在工艺上与英飞凌、西门子等知名企业进行合作。通过项目研究,学校建立了由地方政府、企业、组织和国内外高等教育机构组成的发展网络,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发展合作伙伴关系。通过项目、教学和人才培养相融合,培养了具有创新能力的国际化人才。

三、对我国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一)产教融合、特色发展,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

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肩负着为社会发展提供合格的应用技术专门人才的重任。应用型技术类高校要面向和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需要,服务产业发展,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要发挥技术积累作用,积极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促进行业企业技术进步;要对接支柱产业,优化专业结构,以应用、特色、品牌为导向建设优势专业,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建设需要和学校自身条件,理、工、经、管、文、艺等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

(二)对接产业,建立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通过参加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创建产业园、建设技术研究中心、共建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工作站、校外实习基地和教师工作室等,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通过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制定与评价、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等,使学院与企业在共建基地、共同育人、共同开发、共同服务、共同管理等方面形成紧密的多方合作机制,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三)应用导向,加强实践教学改革

以“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技术应用、遵循教育规律、培养职业能力”的思路改革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项目实践课程,把企业中要解决的实际生产技术问题以研究项目的形式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生产实习要变成顶岗实习,让学生在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现实的工作岗位上工作,并要撰写顶岗实习报告,生产实习的时间增加到半年以上。毕业设计课题要来自于企业,是企业真正需要通过研究和开发才能解决的问题。毕业设计的研究成果要对企业的实际生产有用。毕业设计一般应该在企业进行,最好是在企业的研究开发机构进行顶岗。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实践教学课时,以保证实践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实施。

(四)专兼结合,建设专业教学团队

聘请行业领军人物作为专业带头人,实行专业“双带头人”制度,即一个企业专业带头人和一个学校专业带头人,满足共同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习、项目实践和毕业设计的需要。对学校骨干教师,要增加其企业实践经历并提高其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能力,最好做到骨干教师每年有1-2个月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每人都有一个和企业合作开展的研究项目。

(五)创新技术研究,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重视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队伍的建设,以产业园、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形成研发团队。学校与企业合作兴办科技产业企业,形成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建立技术转移转让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大应用技术研究力度,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鼓励教师承担企业的研究课题,帮助和支持科研成果的生产转化,提升学校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孙进.德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分类与办学定位[J].中国高教研究,2013(1):61-67.

[2] 姜大源.德国教育体系的基本情况[J].职教论坛,2005(3):62-64.

[3] 董立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J].教育研究,2014(8):67-74.

IPRAN技术特点与转型研究 篇7

关键词:LTE,IP RAN,技术,解决方案,组网架构

一、引言

电信产业目前经历着从未有过的改变。电信发展和网络部署中心依赖于IP技术解决方案的开展及实施。全IP架构深入, 其中包括接入网、核心网、承载网、业务网等层面, 它们都在朝着IP方向转变, 向着单网络支持所有业务的方向改变的是以“技术和业务”区分的电信网络。移动通信网也在朝着IP化改变, 移动通信网络十分重要的组分就是移动基站回传网络, IP化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在如今, 移动数据用户和移动通信业的发展也非常的迅速, 移动基站回传平台在很多的方面都表现的不适应, 比如说三层网络功能提供、高带宽供给等, 这是面对宽带化和业务IP化的发展趋势来说的, 所以说移动基站回传网的转变是一个IPRAN改变的必经历程。IPRAN简单来讲就是以IP技术作为无线基站的回传平台, 扮演着基站控制器到基站之间桥梁的角色。

二、IP RAN组网方式

1. 接入层。

IP RAN的接入层类似于MSTP网络, 一般采用环形组网方式。光钎条件受到限制的地区, 可以采用环带链的组网方式。从理论上来分析, 每个环上的节点数量没有特殊的限制, 一般根据业务和保护倒换来进行确定, 一般情况下, 节点数量控制在几个至十几个内为宜。

2. 汇聚核心层。

现有的MPLS网络都属于轻载网络, 一般都承载大客户专线业务。IP RAN承载的是高价值业务, 一般通过轻载来确保业务的高质量, 利用富余的带宽来避免动态路由导致的局部拥塞。

IP RAN所具有的统计复用能力, 能对流量进行收敛, 可以在汇聚、核心层部署网络时, 按照一定的收敛比来收敛总的带宽, 利用IP RAN统计复用功能, 降低每比特流量的费用, 提高网络效率。

三、IPRAN网络的新技术

IPRAN的重要技术包括:网络保护技术, 分区域, Qo S技术, 多进程技术, 时钟同步技术以及OAM技术等。

3.1Qo S技术

IPRAN实现Qo S保障是通过鉴别服务-Diffserv技术。可以保证重要业务优先转发, 实现Qo S保障。有的设备商提供端到端Qo S保障方案, 可以由MPLS标签能隔离各个tunnel和VPN, 而且在VPN内部按照优先级不同调度, 保证各种业务的承载质量, 可以提供Qo S保障。

3.2网络保护技术

IPRAN网络保护的技术可以说比较成熟了, 拥有了全面的方法, 知道了TE的作用, 是在资源调度和重选路时起作用, 用于二层或三层全链路检测和诊断是BFD, 核心控制层路由器备份是VRRP, IGP的作用是三层网络保护。常见的有:核心/汇聚层的快速重路由流量工程快速重路是通过太网和-TE FRR保护。实际应用时, 接入网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部署伪线-PW冗余实现核心承载网络的目的, 部署E-VRRP可以成为-BSC用户边缘-CE间链路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基站控制器以及RNC/BSC CE设备的保护伞。

3.3分区域和多进程技术

网络就类似是基于IP传送网的一张世界性的大网, 是IPRAN网络基于无连接技术的Internet。解决规模组网问题就是IP/MPLS-IPRAN网络的多进程技术和内部网关协议-IGP分区域, 通过降低网络规模大进而对设备电路的性能做出要求判断, 以此来减少路由振荡加快路由收敛。采用分区域管理, 不同的区域会使用不同的IGP协议, 并互相使用静态路由注入可以很好地解决规模组网的难题。通过把静态路与动态路进行有效的结合, 可以更好的保证自愈和网络路由的收敛。

3.4时钟同步技术

现在的IPRAN支持的时钟传送机制, 包括1588 V2技术、电路仿真业务自适应时钟恢复-CESACR技术等。这3种技术中1588 V2技术可以同时满足频率同步和步骤同步, CESACR技术只能满足频率同步。

3.5OAM能力

我们要想减小维护的复杂度, 就要对IPRAN网络的OAM能力进行加强, 主要从以下的这些方面着手, 进而来努力提高IPRAN网络的OAM能力: (1) 核心、接入设备均支持完善OAM协议;把PW层用PW OAM进行仔细检测、LSP层用MPLS OAM进行检测, 进而实现多层化检测;通过专用的硬件OAM检测, 提供毫秒级的精确检测。 (2) 开发基于图形界面的网管, 对网络实现“SDH-Like”业务配置的图形化和可视化管理, 具体表现为在网管上实现首端到末端的批量下发业务, 支持电路仿真业务, ATM, ETH等多种类型。

四、IPRAN技术转型研究

IPRAN在目前的移动承载网领域中是最主要的发展方向, 它基于通信设计原理, 传统的路由器架构为基础, 增强OAM机制, 业务保护机制以及分组时钟传输能力, 对于这一技术, 其业务的发展更多的是使用动态控制平面的自动路由。通过路由器架构为基础的硬件结构, 使其可以更好的承载更多的业务, 让IPRAN平滑支持LTE业务变得更易实现;除此之外, 向这一技术转型发展, 可以提高实时性语音业务发展, 因为IPRAN采用网管静态约束路由的工作原理, 通过TE隧道技术结合层次化的Qo S来保障通话质量。因此相比于传统的技术, IPRAN方案凭借其可以承接更多业务的特点而受到重视, 在应用中更加简化、方便, 同时可以节省支出。

转型IPRAN能够提供更加高效的带宽资源, 同时可以保证未来对数据爆炸式的增长, 可以更好的维护和扩展数据。IPRAN丰富三层功能可以极大的提高传输效率, 可以支撑综合业务承载和向LTE的无缝演进, 最终实现即插即用功能, 建网速度迅速提高, 满足市场的需求。在管理和运作方面, 可以降低人员技术门槛, 降低成本, 还可以迅速融入互联网。

五、结束语

IPRAN网络是传输网发展的必经之路, 如何建设面向未来的, 新型节能的, 同时与原传输网独立的网络, 对网络的建设者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又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IPRAN网络包括LTE、3G、政企专线等业务的接入和承载, 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网络建设的成本, 进而使得网络取得更加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召舜.浅论光纤通信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2010 (03)

[2]师振永.鼎力打造全面测试解决方案, 助力NGN网络商用[J].通信世界.2007 (39)

[3]熊柳潜.融合与演进勾勒无线通信发展趋势[J].移动通信.2007 (01)

[4]宋广收, 李健, 张磊.IPv6技术及其军事应用[J].计算机安全.2007 (09)

[5]马镇州.软交换技术的发展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 (22)

军事技术的发展及其转型初探 篇8

(一) 军事技术

军事技术是运用于军事中的技术, 它以为战争服务为目的, 以武器和装备形成技术系统, 属于工程技术范畴。广义的军事技术应该是技术与观念的结合, 狭义的军事技术仅指用于军事战争的技术, 它不包括军事的观念。本文所探讨的军事技术主要是指狭义的军事技术。军事技术是一项十分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需要多种因素组合成统一才能形成战斗力。物化的军事技术是指武器装备的技术, 是用于实际战斗和武器系统的军事技术装备的统称, 包括战斗装备和保障装备。而通常所说的武器是指直接用于军事战争的装备, 是属于战斗装备;而保障装备是为了有效运用战斗装备所必须的保障和基础器材, 战斗装备和保障装备通常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比如机动车辆与大炮和枪支弹药一起组成作战的装甲战车。

(二) 军事技术转型

“型”就是模子、模型, 它代表了一类事物和样式的共同特征, 比如, 造型、发型等。军事转型是军事领域中具有根本性的变革和改变, 是军事技术的进步和一大飞跃, 主要特点就是一种稳定的军事技术和军事装备向另一种转变, 最终的目的是要改变武装系统的内容, 增加新的武器装备设置, 总而言之, 军事技术的转型是以武器技术的发明为前提的, 而新的武器技术又能引起整个武器装备系统的变革。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军事技术的转型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出现, 因此, 军事技术的重大转型总是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从最早的金属兵器到机械的作战平台, 再到核武器的运用, 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信息化的作战方式。十二世纪五十年代由于核技术与火箭的发展, 出现了远程核武器, 这种武器的破坏力极大, 再加上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 未来战争的形式将主要是信息化的核战争。

二、历史上军事技术转型的案例

早在远古时期, 人类社会就学会了使用石器、刀具和弓箭等工具作为战争武器, 到了原始社会晚期兵器才逐渐的从农业生产工具中单独分离出来, 成为专门的作战工具。随着奴隶社会冶铁技术的发展, 使得兵器的使用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铜兵器逐渐代替了是兵器, 产生了金属的刀、剑和矛等, 尽管兵器在制作的上不断地更新, 但它仅仅是依靠人的体力去机械地作战的工具, 杀伤力和作用距离有限, 因此, 在整个冷兵器时代兵器只有量的增加而没有质的进步和突破。

火药的发明可以说是军事技术变革史上一次重大的飞跃, 火药的发明催生了火器的发明。由于战争的风起云涌, 使得人们意识到将火药的破坏性运用于战争之中, 到了北宋时期, 运用火药制成了火箭、火枪等威慑力较大的武器, 但是由于这些武器的射程与精度都十分有限, 因此在当时难以发挥作用。同时, 当火药传入欧洲的时候瞬间发明了杀伤力超过任何兵器时代的武器, 欧洲制作出了钱庄滑膛枪, 随后发明了火绳枪与燧发枪, 让真个世界范围内的兵器时代迈向全新的热兵器时代, 军事能力及其传递形式得到飞跃式的发展, 而武器的杀伤力也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在二战结束的时候美国试爆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 同时将原子弹投向日本的广岛, 造成约二十万人死亡, 自此, 世界军事技术开始从热兵器时代转型向了核武器时代, 核武器的出现是武器的杀伤力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其破坏效应极大, 出了杀伤力之外, 还会产生连锁效应, 比如原子弹的冲击波、光辐射以及电磁波和核辐射等。然而当人类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一场全新的技术革命又将来临——信息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瞬间兴起。信息技术是指人们利用和开发信息的手段与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产生于传递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也让信息化的速度得到了提高。从此, 军事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 而且导致了军事技术的重大转型和变革。

三、军事技术转型的主要特性

第一, 军事技术的转型具有根本性的特点。军事技术的转型不像武器装备的变化一样是渐进和慢慢进行的, 而是整个军事技术的整体状态会出现根本性的变化。它不仅通过原来的军事技术的孕育而在前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还要不断创新出以前所没有的新技术和新的武器装备。但是, 军事技术的转型最大的特点就是创新, 没有创新就不存在转型, 创新是转型的本质, 也是转型的标志。就像没有火药就没有第一次军事技术的转型, 没有核武器军事技术就没有第三次的转型。

第二, 军事技术的转型具有选择性。在军事技术转型的过程中会选择创新的成分, 因此军事技术的发展具有选择性的特点。这种选择所要参考的因素非常多, 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军事发展现状以及文化因素等各方面, 如何选择最佳的技术对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军事技术的选择首先是以先进的技术为导向的, 但往往很多时候是以经济适用和市场竞争力为主要的选择依据。

第三, 军事技术的转型具有不平衡性的特点。军事技术的转型需要特点的历史条件, 不同的历史阶段其转型所需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因素的侧重点都不同, 因此, 军事技术的转型不是一次性全部完成的, 也不是世界范围内所有的国家同时完成转型的, 而它的转型是发生在条件成熟的少部分国家。军事技术转型的这种不平衡性是由于每个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所决定的, 总而言之, 军事技术的转型不仅仅需要先进的技术作为转型的前提和保障, 还要有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条件与之相适应。

摘要:伴随着国家的产生出现了战争, 而自从有了战争就有了军事技术。在人类长期的军事战略实践中, 人类不断地总结经验, 将科学技术与发明运用于军事战争领域, 从而构建了富有特色的军事技术发展史。本文主要从军事技术与军事技术转型概述、历史上军事技术转型的案例和军事技术转型的主要特性三个方面对军事技术转型的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军事技术,转型,核武器,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石志军.军事技术比较优势与武器装备建设跨越式发展[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3) .

[2]戴维·柯里帕特立克, 杨振节.军事技术革命及其影响[J].军事历史研究, 2003 (04) .

[3]李劲松, 朱宁, 王金宇.20世纪军事战略演变的基本规律及其启示 (上) [J].现代军事, 2001 (04) .

应用技术转型论文 篇9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和应用技术大学综合改革主要借鉴欧洲应用科技(技术)大学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经验,而欧洲应用技术大学无一例外都重视科学研究,与传统学术型大学不同,应用技术大学更注重学术积累和技术积累,更强调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转化,换言之,更强调应用性科学研究。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是欧洲应用技术大学的楷模,其“最大的特征之一是注重科研……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学校的科研同传统研究型大学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研究包括学术前沿的研究,但只是少量的,大部分研究是应用研究,重在同企业合作开展产品研发或技术更新”[1]。瑞士连 续4年在世界 国家竞争力排名(GCI)中位列第一,其应用技术大学占全国高等教育份额的34%,“在科研上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强调应用性研究与开发,注重与产业界开展合作应用研究和技术转让。”[2]荷兰2013年的全球竞争力排名已上升至第5位,其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生占高等教育学生总数的2/3,“与研究型大学不同,应用技术大学的研究是需求导向的、短期的、应用型的,致力于社会专业实践的发展,促进知识转化与知识循环,为地区发展和经济发展服务,致力于发展创新能力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3]奥地利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位居世界第十位,各种应用技术大学在读生占高等教育总人数的44%,“侧重应用性研究, 提高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4]爱尔兰在《2013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创新竞争力指数全球排名第9位,其应用技术大学性质的理工学院在校生占全国高等教育总数的40.23%,办学特色之 一就是“通 过研发创新 ,推动新兴产业发展。”[4]芬兰是欧盟的后起之秀,在2012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榜中居全球第4位,其应用技术大学在校生占全部高等教育在校生的45%,“芬兰一贯重视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占GDP比例的3.96%,投入强度居欧盟之首。”[5]芬兰卡雷利亚应用技术大学校长彼得里·瑞沃尔博士指出:“应用技术大学的三大任务是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支持应用型研究和服务地区发展。”[6]可以说,重视应用性科学研究是欧洲应用技术大学的立校之本。

二、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状况不容乐观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是未来应用技术大学 (学院)建设的主体。截至目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1999年以来建立的本科院校,包括公办本科、民办本科和独立学院)虽然有648所,占据我国本科高校(1235所)的半壁江山1,但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已成众矢之的,备受世人诟病。应该说,造成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原因是综合性的,毋庸置疑,科研落后是重要原因之一。诚如一些学者所言:“整体科研水平相对有限,导致地方本科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不强,进而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7]。据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新建本科 高校科研 经费来自 企事业单 位的约占30%,校均只有300万元[8]。以此推算,2012年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平均科研经费不会超过1000万元。从科研项目来看,“弱势地位”十分明显,以人文社科项目为例,2012年全国共有537所高校获得了各类国家人文社科项目, 获得项目数的百分比为:“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占46.53%,其他老牌本科高校占48.62%,新建本科高校占4.55%;2012年共有593所高校获得教育部各类人文社科项目,获得项目数的百分比为:“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占42.81%,其他老牌本科高校占50.93%,新建本科高校占5.47%。从科研成果奖来看, 以2012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为例,全年各高校获奖共830项,获奖数的百分比为:“985工程”“211工程”高校获得617项,占74.3%;其他老牌本科高校获得207项,占24.9%,新建本科高校获得5项,占5.47%。新建本科院校自然科学高水平科研项目情况大抵也是如此,如2012年全国所有本科高校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3724项, 新建本科院校仅有337项,占2.4%;2014年全国所有 本科高校共获得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7156项, 新建本科院校仅有170项,占0.9%[9]。从公开发表的论文来看,笔者通过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随机抽查2004年“专升本”的10所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 结果让人极为震惊:2013全年公开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数量,普遍低于2011、2012年,除黄淮学院、常熟理工学院近50篇外,绝大部分均在20篇以下。有的院校2013年仅仅发表6篇、8篇核心期刊学术论文。从2011年至2014年,绝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和高水平科研项目数量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我国民办本科院校99所,是新建本科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水平更低,浙江树人大学科学计量学研究中心汤建民教授在统计分析我国民办本科院校的论文、课题/项目、专利、成果奖相关数据后感叹:“论文发表数量很少,尤其是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和国际期刊上的论文很少;高层次的课题很少;发明专利很少;高层次的科技奖励很少! ”[10]

造成新建本科院校科研水平较低的原因是综合性的:一是学校对应用性科研工作重视不够。学校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之前,主要精力放在学校楼场馆所等硬件建设,对于科研工作,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二是科研观念落后。不少教师认为科研是研究型大学的事情,自己只要教好书就行了,认为科研影响教学者不在少数。三是科研力量薄弱。新建本科院校虽然教职工平均近千人,但学校真正做科研的不逾百人,科研氛围淡薄。四是学术积累有限。“单兵作战”在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工作中普遍存在,科研团队建设刚刚起步,学术带头人严重匮乏。五是教学任务繁重。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要求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师生比是1∶18, 但绝大部分学校师生比在1∶20以上。六是不重视横向应用性科研。新建本科院校绝大多数为地方高校,与地方行业企业开展产学研活动本来是学校的科研优势,但学校与地方基本上是“两张皮”,绝大多数教师常年教学于高校围墙之内,几乎没有下基层开展科研合作的经历。七是科研硬件差。课题组调研结果显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研发中心几乎为零,省级重点实验室或研发中心平均每校仅有4.2个……实验设备差,技术设备陈旧。八是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且东西部分布不均衡。课题组调研结果显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年度科研经费总额平均近2500万元, 高者达到1.5亿,而广大中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年度科研经费总额平均不足1000万元。九是科研管理落后。目前,绝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有奖无罚,缺乏应用性科研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导致科研工作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多做少一个样。

三、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需要开展更深入的应用性科研

欧洲应用技术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普遍高于研究型大学,其根本原因是人才培养紧贴地方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 作为人才培养主体的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依赖于高水平的应用性科学研究。

1. 科研无法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 求。学科与科研关系到教师的发展,应用性科研直接关系到应用型教师的发展;应用性科研水平愈高,应用型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水平就愈高。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对教师的要求,一般为博士学历、有3~5年的行业背景,且每隔几年还要到行业企业参加为期半年或一年的实践锻炼。之所以这样要求,就是使教师一直保持较高的产业技术积累和专业学术水平,进而保证应用型教学质量。而目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本科文凭占主体,硕士文凭次之,博士文凭又次之;不论是本科学历者还是硕博士, 大都是从高校到高校,行业企业实践知识严重匮乏,科研水平和科研状况远远不能满足应用技术大学对高水平应用型师资队伍的基本要求,欲弥补这一欠缺,加强与行业企业应用性科研合作实为有效途径。

2. 科研无法满足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目前,不少教师认为: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和应用技术大学综合改革就是加强实践教学和职业教育。其实这是一种片面性认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综合改革首先强调课堂教学,其次才是实践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根本,而应用性科研则是提高应用型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欧洲应用技术大学课堂教学极为重视最新专业学术知识的传授与行业企业现实的技术需求联系紧密。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我国应用技术大学的课堂教学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专业学术前沿知识技术的讲解,需要广大教师通过不间断的应用性科研去跟踪日新月异的产业技术发展动态,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应用性品质和应用型课堂教学质量。

3. 科研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应用性科研是提高应用技术大学实践教学水平的关键,只有应用性科研参与的实践教学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应用技术大学实践教学。欧洲的应用技术大学实践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熟悉生产流水线的操作过程,更要让学生了解熟悉行业企业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现实诉求。实践教学的真实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认识新技术、掌握新技术、发展新技术的能力,即提高学生最新科技成果的应用、革新与转化能力。我国新建本科院校也都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目前的实践教学实事求是地讲尚处于低级粗放型阶段,甚至存在实践教学“走过场”和“大四放羊”现象。不少学生在企业实习只是简单地了解一下生产流程,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参与行业企业技术研发的比率极低,远远达不到应用技术大学实践教学的真正目标。

4. 科研无法满足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的基本要求。应用性科研是提高应用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水平的根本保障,教师的应用性科研水平愈高,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水平就愈高。欧洲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生毕业设计 (论文)75%以上都来自行业企业的技术需求,而且是双导师(高校导师与企业专家)联合培养,真题真做。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应用技术大学战略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改革后新建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在找工作时,不仅有一张毕业文凭,同时还应拥有发明专利、技术革新、技术设计、管理设计或文化创意等创新产品, 拥有地方行业、企业发展所急需的实实在在的新技术,而这一切主要依靠高水平的毕业设计(论文)来完成。笔者及所在课题组调研结果显示: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选题来自行业企业技术需求的比例各专业不一致,总体为16.5%。“双导师”指导制度目前基本停留在理论认识阶段,尚未普遍付诸实施;论文选题随意性、论文指导肤浅性现象普遍存在;专业教师“指导毕业论文数量较多”和“应用性科研水平较低”两大因素是导致目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毕业设计 (论文)整体水平相对较低的主因。

5. 科研无法满足合作育人的基本要求。 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育人是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 而应用性科研则是应用技术大学实施校地、校企合作育人的必要手段。目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政产学研合作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不少学校尽管与地方(区域)行业企业签订了相当数量的合作育人框架协议,但实质性的合作育人却是差强人意。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国家层面缺失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外,还在于高校缺少足够的应用性科研合作项目。不能给行业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而欲达到实质性的合作育人只能是新建本科院校的一厢情愿。高校有高校的价值追求,而企业有企业的价值追求。

6. 科研无法 满足服务地 方产业发展 的基本要求。应用性科研是应用技术大学提高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水平的前提,应用性科研水平愈高,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能力就愈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应用技术大学综合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能力,从地方(区域)产业发展的“服务站”逐步成为地方(区域)产业发展创新驱动的“动力源”。而目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的能力普遍不强,不论是人才服务还是科技服务、资源服务、管理服务、决策服务、文化服务整体上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不要说“动力源”,甚至“服务站”也名不副实。

四、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和突破口的深层剖析

1. 转型发展基本路径的深层剖析。我国新 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目前仍处在争论之中。前些年,高教界把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定位在“校企合作”。而众多文科专业怎样“校企合作”? 很显然,“校企合作”覆盖面较窄。2012年,江苏一些新建本科院校把基本路径定位在“校地互动”[11]126,校地互动包括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地方行业、地方企业的互动与合作,较“校企合作”显然更为科学,更切合地方高校的实际。2013年至今,教育部在众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把基本路径定位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2],这是从地方高校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宏观视角得出的结论, 这一结论比“校地互动”更为宏观、更准确、更科学。然而,仔细考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表述,似乎值得商榷。“产教融合”是个大概念,而“校企合作”是个小概念,产教融合实际上包含校企合作。因此,课题组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认为: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就是“产教融合”,它包括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地方行业、地方企业、地方科研院所、区域其他高校、研究型大学、外国大学等一切旨在服务地方(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机构开展合作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应用性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不管是校企合作、校地互动,还是产教融合,在目前国家相关法律缺失状态下,打通地方高校与地方产业之间通道的有效武器,毫无疑问还是应用性科学研究。“产教融合”怎样融合? “融合”“合作”客观要求互利互惠,行业企业更关心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因此,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是产教融合,而推动产教融合的有效手段是应用性科学研究。

2. 转型发展 突破口的深 层剖析。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突破口目前仍处在争论之中。有的认为是“应用型专业建设”,有的认为是“应用性科学研究”,有的认为是“应用型专业群建设”,2013年,高教界在综合众多研究成果基础上把突破口定位在“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上。应该说,这是目前选择最为精准的突破口。地方高校各方面工作都需要转型,需要大批资金作后盾, 而国家没有这么多钱进行全面支持,学校也没有更多资金开展全面转型。从实际出发,通过高校教师与产业专家合作开展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进而带动应用型专业建设、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应用型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不失为一种较为现实的选择。

然而,怎样进行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 如果说把高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放在一起共建应用型课程,问题恐怕就简单化了。事实上,让行业企业专家每年拿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高校应用型教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活动,不切合实际。从长远来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真正主体毫无疑问是“高校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只能起辅助作用,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的真正主体也是高校教师。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客观要求高校教师亲近地方产业、研究地方产业,只有研究透彻地方产业和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才能真正建设好应用型课程体系。

3. 转型发展应用技术的深层剖析。目前,摆在地方高校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是:文科教育怎么转型? 似乎应用技术就是指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转化。其实这是一种片面性认识。应用技术,不单单包括理科应用技术、工科应用技术,还包括文科的管理技术、服务技术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大都重视企业管理、艺术设计等第三产业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我国未来服务领域等第三产业更需要大量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需要文科专业教师下基层、下行业、下企业、下乡镇、下社区等,通过大量的社会调研和应用性科学研究, 为地方政府、行业企业解决现实问题。事实上,与理工科教师相比,文科教师服务地方的专业机动性更强, 与地方基层政府、行业企业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性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的合作项目更快捷方便。

五、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工作的要素转型

众所周知,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在高校三大基本职能中,科研犹如一支扁担,一头担着专业教学,一头担着服务社会;如果扁担断了,两头的东西非碎即空。现在的新建本科院校,一提起教学质量不高,就会说是学生基础太差、学习态度不好,其实掩盖的是教师专业教学水平不高;一提起校企合作,就会说是企业缺乏合作培养人才的积极性,其实隐藏的是学校科研水平低、服务企业能力不强。不从自身、内部找原因,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为积极推动应用技术大学综合改革,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工作应从观念、导向、制度、管理、投入、评价等方面实行全面转型。

1. 科研观念的转型。目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中普遍存在一种潮流和一股暗流,潮流即希望通过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推动学校的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暗流就是否定学科、弱化科学研究,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通过了,就万事大吉了,做不做科研已经无所谓。产学研相结合是国家的战略决策,更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战略,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虽然本科教学评估过去了,科研工作不仅不能弱化,而且应该进一步加强。不论是校企合作、学科专业集群建设还是应用型课程建设,不论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还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都必须依赖强大的应用性科学研究成果作支撑,可以说:不重视应用性科学研究,所有的转型发展和应用技术大学综合改革都是空话。新建本科院校欲达到应用技术大学改革与建设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实现科研观念从“口头重视应用性科研”向“行动重视应用性科研”的转型。

2. 科研导向 的转型。 王洪才指出 :“发展应用技术大学,其科研指向必然要与传统的科研模式区别开来,必须以第一线的生产生活需要为研究指向。”[13]与地方(区域)行业企业紧密结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应用技术大学综合改革以及特色发展的唯一有效途径。在目前国家相关法规暂时缺失的情况下,新建本科院校在科研工作上应与研究型大学错位发展,充分利用区位优势,鼓励广大教师跨学科、跨专业组团下基层、下企业从事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强化应用性科学研究,以此作为校企合作育人的基础。新建本科院校欲达到应用技术大学改革与建设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实现科研导向从“理论研究为主”向“应用研究为主”的转型。

3. 科研制度的转型。制度是保障,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管理制度与应用技术大学改革与建设不相适应。一是制度缺失,诸如“横向科研管理制度”“应用性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校地、校企合作共建科技平台管理办法”“校地、校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办法”等皆应加强深入研究并制定出来。二是制度完善,新建本科院校目前的科研管理制度大多是抄袭老牌高校略微修改的,而且已实施多年,应围绕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核心指标要求,进一步丰富与完善学术带头人建设、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技术研发生态建设等科研管理制度。三是制度创新,应用技术大学战略改革涉及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科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条件、质量保障、服务社会、国际合作与交流、特色发展以及招生就业制度改革, 诸多改革均需相应的科研管理制度与之相配套。新建本科院校欲达到应用技术大学改革与建设的战略目标,必须实现科研制度从“传统高校科研管理制度”向“应用技术大学科研管理制度”的转型。

4. 科研管理 的转型。 我国新建本科 院校普遍设立科研处对学校科研进行垂直管理,而欧洲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管理部门“主要任务是向研究所和研究人员提供咨询服务和评价服务”[14], 常规业务主要是帮助科研人员获得行业企业科研项目以及各种基金会科研项目,落实学校配套资金,开展各种科研信息咨询。目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对纵向科研项目管理经验有余而对横向科研项目管理经验不足。为适应应用技术大学改革与建设的需要,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人员应从管理走向服务、从办公室走向社会,充当学校与社会(行业企业)之间的桥梁、充当科研人员的服务者。新建本科院校欲达到应用技术大学改革与建设的战略目标,必须实现科研管理从“科研管理为主”向“科研服务为主”的转型。

5. 科研投入 的转型。 科研经费 投入不足 是制约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发展的主要瓶颈。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年 度学校科 研经费投 入一般占 学校总收 入的3.7%,笔者及所 在课题组 问卷调研 结果显示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年度学校科研经费投入占学校年度总收入的比例仅为0.9%。新建本科院校欲达到应用技术大学改革与建设的战略目标,学校年度科研经费投入与年度总收入的比例应从0.9%至少要提高到2.5%。

6. 科研评价 的转型。 我国新建本科 院校当前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主要是沿袭老牌大学的科研评价体系,评价指标突出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著作、论文和成果奖,而服务地方的“横向”应用性科研几乎被边缘化。新建本科院校欲达到应用技术大学改革与建设的战略目标,“应对专业教师的聘任、考核从侧重评价科研项目和发表论文为主,转向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为主”[15],逐步完善与应用技术大学相适应的科研激励、约束等运行机制,实现科研评价从“以纵向科研评价为主”向“纵横科研并重”的转型。

概言之,不重视应用性科学研究,所有的转型发展和应用技术大学综合改革最终都将成为镜花水月、空中楼阁。教育部2015年工作报告以及所属规划司2015年工作报告均把“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列 入本年度工作重点,建议教育部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应用技术大学综合改革的顶层设计中,统筹兼顾,明确“加强应用性科研,促进应用技术型教学,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等相关内容,确保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应用技术大学综合改革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摘要: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是转型发展和应用技术大学综合改革的主体,但目前的科研水平与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整体要求相差甚远,既无法满足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设计指导的基本要求,也无法满足校企合作育人、服务地方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为提高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新建本科院校应树立应用性科研导向,加大科研投入力度,逐步实现科研观念、科研导向、科研制度、科研管理、科研评价的转型。

应用技术转型论文 篇10

科学的规划设计:规划设计分为两部分, 一是业务规划, 二是技术规划。业务规划不只是系统的流程、结构和软件编程等系统层面的规划设计工作, 更应该强调业务流程、媒体融合、应用整合的设计思想和执行路线, 过去我们需要出报就上一套出版系统, 需要做网站就上一套CMS系统, 而目前媒体正在融合, 报社资源也在逐步整合, 客户个性化服务也成为一种趋势, 技术部门不能简单选择一套系统来满足当前需求, 而是应该首先理解报社业务变革思路和方向, 站在报社发展角度分析当前以及将来业务发展, 推动报社优化业务流程。在技术规划上, 要结合报社目前的技术现状, 制定出适合报社长期发展的技术路线、标准以及实施步骤, 例如最近几年新媒体也不断推陈出新, 手机、微博、微信都成为了媒体发布新闻内容的通道, 每一次产生了新的媒体通道后, 不能都从头调研、论证和选择技术产品来达到目标, 而是要快速的对接, 这就要求技术部在全媒体应用系统规划时有整体和长远的眼光, 既要考虑到当前应用的整合, 也要为报社建立扩展应用和内容标准, 这样才能快速发展新媒体, 完成报社在各种终端的全面覆盖。

规范的项目管理:有了很好的规划和设计后, 自然就会产生需要实施的项目, 而一个报社的应用系统, 大多是由多家技术厂商提供。随着媒体的转型, 系统之间集成要求就越来越高, 也涉及到和现有系统的衔接, 这样项目的复杂性也会越来越高, 经常会遇到需求多变、技术更新等因素, 所以信息系统需要科学规范的项目管理, 有些人认为项目管理是技术厂商的事情, 让技术厂商直接和最终使用者沟通就好了, 其实项目能否成功, 既需要技术厂商有很好项目管理和开发能力, 同时也需要报社有很强的项目管理能力, 报社系统都由多个部门同时在使用, 这么多部门在运作项目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摩擦, 常常遇到的情况是当一个业务流程出现变化, 需要调整多个系统, 涉及到多个业务部门和多个技术厂商, 这就需要有经验的项目经理, 协调报社内部各部门的工作, 充分理解报社的业务流程和各个部门的诉求, 和业务部门沟通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 再协调多个技术厂商来共同实现, 让系统更加贴合最终使用者, 因此有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 能够让项目顺利有序的推进, 以达到规划的目标。

灵敏的商业嗅觉: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 给媒体带来的变化就是“眼球经济”, 谁能让读者聚焦的时间最多, 访问时间最长, 谁就拥有注意力, 谁就掌握着媒体发展的未来, 很多商业模式并不是从开始就非常清晰, 都是在不断发展和壮大, 不断吸引到更多用户参与时, 才逐步探索出商业模式, 在聚集人气的过程中, 很多系统是从对用户有价值和粘性的应用开始, 不断更新和改进, 当人气聚集到一定程度后, 商业模式就会应运而生, 因此要求技术部门也需要具备灵敏的商业嗅觉, 借助技术催生商业模式。以英国《卫报》举例, API和开发性平台都不是什么新概念, 但《卫报》认为自己与其控制着内容让他在服务器里面睡大觉, 不如把他开放出来, 吸引更多的合作商, 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应用, 带来更多的粘性, 从而实现广告的精准销售, 《卫报》技术部门引入开放平台的技术思想, 结合报社当前的资源优势, 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

可靠的合作伙伴:在传统媒体转型过程中, 技术平台的搭建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新媒体的形式多样, 技术和运营模式也在持续创新, 信息系统也要不断更新和改进, 技术部门就要寻找适当的技术公司作为合作伙伴, 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公司去做。选择合作伙伴不能仅仅从价格或者规模去选择, 而是要选择那些能够持续创新并长期专注于媒体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公司。具体要具备哪些特点呢?一是要拥有核心技术和先进商业模式, 能够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只有能够提供整体方案的公司, 才能够站在全局的角度去和报社一起规划业务和技术, 才能避免系统成为一个个孤岛;二是要能够保持和秉承自主创新精神, 长期为报社信息化建设服务, 能够持续不断提供新思想、新技术和新产品, 满足报社的长期发展需要;三是要有本地化服务团队, 新媒体往往都是7*24小时不间断提供服务, 当系统需要维护和升级时, 能够快速响应, 为报社转型提供最可靠的技术保障。

应用技术转型论文 篇11

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出版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传统新闻出版业正面临着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大力发展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出版,成为促进新闻出版产业升级,推动传统新闻出版产业转型的必由之路。

新技术重塑出版业态

目前,信息和通信技术进入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新的发展周期,尤其2011年移动互联网进入快速变化发展的时期,新的终端、新的互动、新的应用、新的架构(云计算)成为ICT技术新的发展趋势,以苹果iPhone、iPad为代表的移动终端以及移动应用和社会化媒体发展对内容传播产业带来深远影响,尤其手机产业进入互联网手机时代给传媒出版业带来很大变化,社会化网络和移动终端信息传播形态发展成为趋势,内容和信息传播从纸质出版、门户网站向用户社区、社会化网络、移动终端领域拓展。多媒介融合、多渠道拓展、个性化信息定制服务、内容多媒体化、移动化、知识碎片化传播成为新的需求。

传统传媒业将迎合纸质介质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融合的趋势,打造全媒体采编发平台,实现文图、音频、视频等多形态的全媒体传播,一方面报业传媒集团依托核心内容会加快布局包括纸媒、网站、移动新媒体、户外屏媒、网络电视等全媒体信息传播平台,同时会聚合积累沉淀的媒体内容,依托全媒体数据库通过再次加工实现内容的多级多次的知识和信息服务;传统出版业借助新的技术向数字化转型,借助融合的传播渠道实现内容的一次采集多次加工多渠道发布多终端呈现。

创新引领出版转型发展

在新技术推动下,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成为趋势。传统出版向数字化转型要关注三个关键点:一是数字内容产品创新研发能力,要依托核心内容,注重数字内容产品研发,包括数字阅读如电子书、电子期刊、移动阅读、网络音视频产品、数字动漫产品、数字教育,包括移动学习产品、专业知识数据库及多媒体出版物、光盘等数字内容产品研发。二是内容聚合力、整合力和集成力,平台化将是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新的商业生态模式,要打造聚合化、碎片化、集成化的平台首先要做好资源整合和加工,同时要不断扩充集成资源,包括音视频、动漫等多媒体资源,另外要实现数字化复合出版,要重塑出版业务流程,从单一介质线性流程到跨媒体的辐射状流程,在统一的内容加工平台上实现选题申报、选题策划、作者投稿、编辑加工、校对、审批,数字内容产品生成全业务环节的管理。三是数字产品营销和服务能力,未来数字内容发行和服务平台要注重社区化推广和品牌化营销。同时依托读者、作者、专家等客户数据库实现个性化信息服务和定制服务。

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有以下几条路径:第一,大众出版数字出版业务模式已逐步清晰,并逐渐形成新的产业链,传统出版商在大众出版数字化方面要注重与电子书分销平台和平台服务商、内容运营商的合作,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数字化将是传统出版商在数字出版领域布局的重点,在专业出版、教育出版领域具备更好的业务模式和赢利模式,专业出版领域,出版商可以结合资源打造垂直领域的专业知识数据库信息服务商;在教育出版领域,出版商要结合新的技术为学生、老师搭建个性化数字化学习环境,提供从E-learning到M-learning的数字教育平台的解决方案,同时与教育机构教育部门构建教育资源分享和共享合作模式,打造新的数字教育产业链;第二,要创新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平台应用,结合移动终端和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布局移动媒体传播平台和应用;第三,按需出版、按需印刷在未来有巨大市场潜力,随着互联网、数字印刷技术发展,预计5年后短版按需出版市场将占据中国图书和杂志市场相当大的份额,将纸质书刊出版部分转变为网络出版,将批量书刊出版逐步转变为单本单章单篇出版。

以技术创新驱动工业转型升级 篇12

一、技术创新对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要从主要依靠土地、劳动等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 更好地释放创新潜力。“十二五”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 “转型”是指转变工业发展方式, 加快向创新驱动转型、绿色低碳转型、智能制造转型、服务化转型、内需主导及消费驱动转型, 实现由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升级”是指全面优化行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和布局结构, 以促进工业结构的整体优化提升。工业转型升级是一个系统工程, 技术创新是其中的中心环节, 发挥着重要的引领支撑作用。

(一) 技术创新是传统工业改造提升的根本手段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建五年以来, 我国工业化进程显著加快, 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工业大国。从产业结构来看, 原材料、机械、纺织等传统工业依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原材料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基本维持在30%左右;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90%, 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步骤, 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极大程度地依赖于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

通过技术创新, 将先进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 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 提升我国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如在传统原材料产业, 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装备水平, 优化工艺流程, 转变生产方式, 节能水平不断提高, 污染物排放不断减少, 实现了节能减排和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 技术创新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方式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心环节, 通过技术创新, 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体现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根本要求。

近年来, 我国通过积极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 在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均取得突破, TD-LTE系统和终端已达到全面商用水平,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示范不断扩大。

(三) 技术创新是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我国融入全球产业链的程度不断提高, 但是多数产业仍处于国际分工体系和全球产业链的低端, 即使是在高技术产业, 我国企业也主要是从事低技术、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和装配环节, 我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亟待提高。必须依靠技术创新不断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 推动工业向产业链的研发、设计和服务等高端环节延伸, 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创造新的优势, 占据科技与产业的发展制高点, 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

目前, 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已取得一定成绩, “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发挥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百项技术创新推进计划”着眼于制约产业创新的关键共性技术, 在大型快速高效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高磁能积稀土永磁体等领域率先实现重点突破;科技重大专项也取得显著成效, 民口重大专项申请专利数量就已超过5万件;“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培育工程”实施两年以来有效提升了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尽管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但长期以来, 我国工业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发展所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一是技术创新能力不强。2012年,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仅为1.97%, 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3%~5%的水平, 创新成果少导致我国在高端装备、关键设备和关键元器件等方面严重依赖进口, 95%的高档数控机床、85%的集成电路依赖进口。二是工业发展方式粗放。我国单位产出能耗远高于国际水平, 万元GDP能耗为国际平均水平的3~4倍, 万元GDP水耗是国际平均水平的4倍。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部分行业集中度偏低, 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产业布局与区域能源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不相适应, 中小企业发展活力有待增强。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不高, 缺乏具有较强国际化经营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著名品牌。

同时, 经济发展的内部条件发生新的变化, 土地、矿产等资源供给日趋紧张, 能源消费刚性增长趋势与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矛盾不断加剧, 廉价劳动力优势快速削弱, 生态环境约束更加强化, 物流成本不断攀升, 目前, 中国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已高达21.3%, 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的10%。工业企稳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定,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任务繁重而迫切。

二、加强创新驱动需要关注的问题

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当前发挥技术创新对工业转型升级的驱动作用, 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 推动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科技创新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 科技创新成果必须转化为生产力,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科技与经济联系不紧密问题是多年来的一大痼疾, 制约科技创新效率的提高。为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通过深化改革, 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发挥企业贴近需求、了解市场的优势, 并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进一步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相互协同, 消除产业创新的“孤岛现象”, 有效发挥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二) 重视产业共性技术的基础支撑作用

产业共性技术是覆盖较广产业领域的基础性技术, 产学研合作是促进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的一种有效形式。面对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三类研究主体由于各自追求目标不同而导致创新合作不力的问题, 亟需探索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长效机制, 使产学研之间形成真正的协同创新主体, 解决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主体缺失的问题, 强化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能力。

(三) 发挥中小企业在创新中的独特优势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对技术路线多样、商业模式多变的重要力量。必须通过深化改革, 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融资环境, 着力解决中小型企业, 特别是小微企业, 由于自身信用度不高、规模小、经营风险大, 盈利模式不稳定, 缺乏相对完善的担保体系等问题造成融资难题, 积极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四) 着力营造支持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

技术创新要取得突破, 更好地发挥对工业转型升级的驱动作用, 离不开创新支撑环境的保障。一是需要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等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通过完善的政策引导和考核指标, 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的产业化, 提高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二是继续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政策的支持力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加强市场对技术创新的导向作用, 顺应新形势新要求, 需要完善落实已有创新政策、出台新的技术创新政策, 并积极加强政策的落实提高政策实施效果。

三、下一步推进工业技术创新的思路

面对国家实施创新驱动的战略部署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新要求, 针对上述问题, 下一步落实工业领域的创新驱动发展应进一步发挥市场对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 促进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围绕政府职能转变, 优化创新激励政策和支撑环境。在进一步发挥技

术创新对工业转型升级驱动和支撑作用的过程中, 要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大力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是要增加企业R&D投入, 重点研发和推广高附加值的生产工艺, 大力发展先进适用、高附加值、低能耗和绿色生态的技术和产品, 积极培育自主品牌, 增强市场竞争力;二是要坚持自主创新, 突破工业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 继续实施“核高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飞机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突破一批技术瓶颈, 力争在先进制造、信息网络、系统软件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 有力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 进一步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一是支持企业参与国家科技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进一步向企业倾斜, 提高企业在立项论证阶段的参与程度, 产业目标明确的项目, 由有条件的企业组织实施。二是注重发挥大型企业及企业集团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引领作用, 扶持企业挑起国家自主创新的大梁;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实验室和中试基地, 有条件的要积极发展成为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三是鼓励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 支持企业牵头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支持有实力的互联网企业和面向制造的服务企业, 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 全面提升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 支撑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和工业转型升级。

(三) 发挥知识产权和标准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护航作用

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实现工业转型升级, 必须重视知识产权和标准的支撑护航作用。一是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技术创新的激励和保护作用, 继续推动实施“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培育工程”, 提升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 发挥市场对企业知识产权运用的导向作用, 进而引导企业合理选择技术方向、技术路线, 建立产学研协用同创新的机制, 以知识产权的市场化运用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 激发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二是进一步加强标准体系建设, 紧扣工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支持产业发展急需、具有创新成果和国际水平的标准制定, 加强对重要标准制定的跟踪监督。鼓励和支持国内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争取国际标准制定主导权, 占据产业和技术竞争的制高点。

(四) 继续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撑环境

一是完善落实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加快落实国家扩大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抵扣范围的政策, 将购买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研发装备、引进高端人才等纳入抵扣范围, 提高单台研发设备加速折旧的限额。二是加大对中小微型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和金融支持, 并落实好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基础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加大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力度, 重点支持创新型、创新型和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 推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和产业集群发展。深入实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工程, 继续发展一批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鼓励和引导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促进其健康发展。

(五) 不断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上一篇:宏观影响下一篇:抗炎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