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优秀教师的标准

2024-10-27

中学优秀教师的标准(精选10篇)

中学优秀教师的标准 篇1

2012年2月10日,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的通知”。为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 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 教育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特制定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 是中学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 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 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 包括数学在内的各学科教师有必要深入学习《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 领悟其中对学科教师在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力争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一、师德为先, 学生为本

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热爱数学教育事业, 具有献身数学教育事业的精神;应当具有高尚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 对数学教育的发展保持一颗坚定的心;应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关注当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诉求,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应当热爱学生, 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 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应当为人师表, 严以律己, 以身作则, 以数学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生本理念”,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尊重热爱学生、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教育, 是热爱数学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 是衡量数学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尺度。没有爱的教育、不尊重学生的教育, 是不成功的教育。教师只要在认真研究中学生年龄特征、身心发展特点、成长经历等基础上, 采取合适的数学教学模式、数学教学策略、数学教学方法, 才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二、理念引领, 行为为要

我认为, 当下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为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为数学教师专业化成长, 数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核心为数学新课程理念内化为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可见, 初中数学教师对初中数学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和落实程度, 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效果。

《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提出了初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包括:其一, 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要面向全体学生, 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其二, 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三,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其四, 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其五,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初中数学教师必须熟悉修订后的这五条基本理念, 在新理念指引下, 开展初中数学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数学课堂教学行为, 在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等方面做出积极的转变。

三、充实知识, 开阔视野

初中数学教师应掌握的知识可以分为通识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等。其一, 通识性知识方面, 不仅要具有一般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还要了解一定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以及信息技术知识。其二, 本体性知识方面, 不仅要把握数学发展的动态, 还要深入学习数学思想与方法等知识。其三, 条件性知识方面, 不仅要了解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而且要认真学习《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解读》等书籍, 理解数学课程标准的新指向和新要求, 学会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学会基于标准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其四, 实践性知识方面, 在反思、积累自己课堂教学中的缄默知识同时, 向周围老教师请教默会知识, 领悟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我们说, 进入21世纪, 做数学教师变得更难, 更具责任感, 因此, 只有不断学习知识, 充实自我, 才能站稳数学讲台。

四、能力为重, 提高水平

初中数学教师应提高的能力包括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分析能力、初中数学教材分析能力、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能力、初中数学教学实施能力、初中数学教学评价能力、初中数学教学科研能力等。我认为,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分析能力和初中数学教学科研能力。其一,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分析能力, 是数学教师非常重要且容易被忽视的能力。只有深入分析了初中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教师才能领悟数学课程的价值诉求, 才能开展基于“标准”的数学教学和基于“标准”的数学教学评价。其二, 初中数学教学科研能力, 是促使数学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是提高数学有效教学的重要支撑。没有初中数学教学科研, 就谈不上初中数学有效教学, 就谈不上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初中数学教师。

五、终身学习, 专业发展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 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1994年, “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在罗马隆重举行, 终身学习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当下, 在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下, 在学习型社会中, 初中数学教师就应当“活到老、学到老”, 将自己的数学教师职业理想与终身学习理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初中数学教师在终身学习的环境下, 增强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逐渐提高专业化程度, 逐渐成为一个反思型、研究型、专家型的名师, 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

摘要:《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 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本文依据《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 对如何做优秀的初中数学教师, 提出如下要求:师德为先, 学生为本;理念引领, 行为为要;充实知识, 开阔视野;能力为重, 提高水平;终身学习, 专业发展。

关键词:专业标准,数学教师,师德,理念,知识,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232/201212/xxgk_145603.html.

[2]教育部.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中学优秀教师的标准 篇2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课堂教学要以国家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数学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科学教育观,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活动与独立思考,切实搞好“双基”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课堂教学通过现场教学实践的方式进行。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当前的教学任务,正确确定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简称“双基”),数学能力,以及理性精神等方面应获得的发展。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准确而没有歧义,使目标成为评价教、学结果的依据。

2. 教学内容。正确分析本堂课中学生要学习的各部分知识的本质、地位及其与相关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包括对所教学的知识(数学概念、原理等)的本质及其深层结构的分析;对如何选择、运用与知识本质紧密相关的典型材料的分析;对如何从学生的现实状况出发重新组织教材,将学过的知识自然融入新情景,以旧引新,以新强旧的分析;对如何围绕数学知识的本质及逻辑关系,有计划地设置问题系列,使学生得到数学思维训练的分析,等等。

3. 教学过程。

正确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正确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重点突出,把主要精力放在关键性问题的解决上;注重层次、结构,张弛有序,秩序渐进;注重建立新知识与已有的相关知识的实质性联系,保持知识的连贯性、思想方法的一致性;易错、易混淆的问题有计划地复现和纠正,使知识得到螺旋式的巩固和提高。

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提出“问题系列”,使学生面对适度的学习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全体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参与度,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数学本质,建立相关知识的联系。

精心设计练习,有计划地设置练习中的思维障碍,使练习具有合适的梯度,提高训练的效率。

恰当运用反馈调节机制,根据课堂实际适时调整教学进程,为学生提供反思学习过程的机会,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检查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

4. 教学资源。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需要,恰当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以更好地揭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其中,信息技术的使用注意遵循必要性、有效性、平衡性、实践性等。

5. 教学效果。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已有民展的基础上,在“双基”、数学能力和理性精神等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

6. 专业素养。

(1)数学素养。准确把握数学概念与原理,准确理解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准确把握教材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性。

(2)教学素养。准确把握学生数学学习心理,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安排教学活动,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恰当把握对学生数学学习活动指导的“度”,具有良好的教学组织、应变机智。

(3)基本功。

①语言:科学正确、通俗易懂、简练明快、富有感染力。

②板书:正确、工整、美观,板书设计系统、醒目。

③教态:自然大方、和蔼亲切、富有激情与活力。

说课评价标准

说课要以国家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数学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科学教育观,重点对“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进行阐述,即对教学中如何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的自主活动与独立思考,如何搞好“双基”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如何加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理性精神的培养等等,进行阐释。

说课评价标准

1. 背景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正确说明本堂课的核心概念、数学思想方法以及与相关知识的联系,明确教学重点。

(2)学生情况分析。正确说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与新内容之间的关系,明确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

2.教学目标设计。

正确阐述通过教学,学生在“双基”、数学能力、理性精神等方面所能得到的发展,并说明其依据。

3. 课堂结构设计。

正确说明如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如概念、原理,例题、练习,学习应用,研究性学习等),按照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选择恰当的课堂结构,安排教学活动顺序。

4. 教学媒体设计。

正确阐释如何根据教学任务以及学生学习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媒体。

5. 教学过程设计。

说明设计怎样的问题系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数学思维;说明如何根据学生实际提供适度的学习指导;说明如何安排变式训练和知识应用,巩固知识,加深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说明如何安排反思活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概括本堂课的学习内容。

6. 说明如何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如何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教学反馈与调节。

浅谈优秀语文教师的标准 篇3

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在一些地区和学校,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占据了一席之地,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相比,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

在教学内容上,活动课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以必修课教材的教学为中心,内容显得狭窄,有时也有点陈旧,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语文活动课则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活动课能够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活动课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传统的课堂授课常常过分突出教师的作用,以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思路为中心,学生常常被动接受或被动参与。语文活动课则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在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活动课的过程,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这样做,学生不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而且自学能力也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

从教育学看,学科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迁移,只有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的文化素质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而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主体实践。当代教学论研究表明,技能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多种实际问题和选择活动方式的过程,是一种知识转化为行动的结果。学生学到的知识要转化为技能,没有在一定实际活动中反复练习和运用,是不可能实现的。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就像木匠手中的工具一样,要熟练地掌握它,就必须进行反复的训练,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把握要领,形成技能,进而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语文活动课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的积极参与,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我设计、自我活动和自我感受、体会。从某种意义上讲,活动课可以說是可行性强、操作过程具体的实践应用课,它将有力地促进学生把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能力。

二、不断与时俱进,紧随学科发展趋势

作为基础教育各学科重中之重的语文学科也沐浴着课程改革的春风,不断抽条发芽,展现新绿。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为今后的语文课程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根据新课程编写的新教材,打破了几乎是一家教材垄断全国的局面,呈现出语文教材建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形成了教材发展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竞争格局。新课程、新理念也带来了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学体系的变革,尤其在课堂教学层面出现了以往未有的新面貌。如何让新课标的精神真正地深入人心,将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并作用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真正提高仍然是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的主要任务。

具体地说,课程改革纲要出台了,课程标准有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有了吗?我们的课程理论研究能否跟上了改革的需求?在过去教语文就是教课本的惯性下,教师们能否区分课程内容、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三者的关系吗?新的课程理念有了,我们的教师理论素养和实践水平能否适应新的教学任务呢?在人们早已习惯于按中央课程编制的统一教材进行教学的情况下,能否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编制出适应不同地域、不同学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材呢?对于选修课教材、活动课教材、拓展型教材、研究型教材,我们的学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我们的教师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吗?

三、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积累和梳理

积累和梳理是语文学习中必须要养成的习惯,语文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积累、梳理的过程。新课标明确指出: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积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显形积累,是事实性的、知识性的。它包括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知识、素材,典型的语言运用案例,包括用得精彩的巧妙的实例,有代表性的错误用例和语言修改范例,通过运用、积累成为自己的“语言库”。二是隐性积累,包括思想的积累,方法的积累,情感的体验,生活的经验,方法的积累等。

中学优秀教师的标准 篇4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学生素质的高低。在体育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教师要使学生懂得如何运用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去增进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健康,并促使学生将这些方法和习惯延伸到课外。当前各级各类学校都在大力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健康观就给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内容、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重大创新和突破,这给体育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

2 新旧课程的比较分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1]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将“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并且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代替了原有的《体育教学大纲》。

2.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和习惯。《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部制定与颁布的对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素养方面应达到水平的基本条件,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在身体、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对象,让学生通过感知-探究-理解-运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去掌握、去创造,形成合作的良好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并在各方面有所发展。

2.2《中学体育教学大纲》

《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指导性文件,规定了体育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内容时数的比例和要求,却忽略了大部分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2]“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体育教学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明显的教学弊端。只重视知识、技术传授的教学结果、重视学生是否达标,重视学生反复地机械地练习单一动作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影响了课程的发展和教学效果。

3 影响《课程标准》实施的主要因素

3.1 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出现偏差

《课程标准》的颁布试行,给中学体育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体育教师在实施中对它的理解存在偏差,不适应课改,“放羊式”教学再次出现。他们认为既然对课程的内容和方法没有提出要求,就是忽略竞技体育。上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由活动,保证不发生安全事故;忽视了学生技术、技能的掌握,忽略了学生身体状况和不同需求。

3.2 陈旧的教学思想观念

部分教师由于受旧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及传统教学手段的束缚,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而使学生得不到多方面的培养和锻炼。

3.3 固定的教学模式

目前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模式仍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旧的模式如: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及其体系都已经难以适应新的课程体系改革的发展。[3]传统的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将学生的体育成绩分成好、中、差三个等级,对所有的学生提出了同样高的要求,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

3.4 片面的评价方式

首先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存在片面性,他们只知道体育尖子给学校带来的荣誉,而忽略了大部分学生在身、心等方面的健康和谐发展,而忽略了的东西恰恰是《课程标准》提倡的东西[4]。其次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存在片面性,他们看重学生学习的结果,忽略学生在教学中的创新。

4 提高体育教师素质能力的主要途径

4.1 加强《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

体育教师要重视对《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在课程内容方面,重视改造传统项目和引进新运动类项目,精选适应时代要求的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内容;在教学方式方面,力求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改变过于情调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的教学气氛[5]。

4.2 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

《课程标准》确定了以健康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教师要摆脱传统的以发展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术为中心的竞技体育教育观的束缚,接受新思想、注重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树立“以人为本”教育观、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体育教学活动的素材,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

4.3 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

改变单一教学模式和枯燥教学内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自主参与活动并从中找到运动的乐趣。教师要当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是互动过程。教师要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怎样指导学生学习;在课中给予心理暗示,口头赞赏,课后积极评价,给学生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的鼓舞,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绪;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关注他人健康,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精神。

4.4 对体育教学进行客观、公正、及时的评价

教师评价的目的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质量、效果、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客观、公正、及时的评价,为教师提供具体、准确的反馈信息,以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6]。教师对学生应从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方面进行评价,依据学生的行为表现和进步幅度等,参照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的情况进行学习成绩综合评价。

5 结语

《课程标准》要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心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从中受益;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素质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在新课程标准下应不断加强《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及时对教学进行客观、公正、及时的评价,以此来提高自身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朱万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全瑞静.中学体育教师能力现状与培养方法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3,2.

[4]杨慧才,陈冶.体育教学[M].2003,7.

[5]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2.

中学优秀教师的标准 篇5

在市培网上听了很长时间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该《标准》提出了“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对教师的发展提出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前进的动力。今天我想从师德为先这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就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给教师这个职业增添光彩,才能让家长放心,社会安心。爱岗敬业就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有时候要放弃小我,成全教育事业的大我;尽职尽责意味着不忽视任何一点瑕疵,努力向着完美的目标前进。

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教育的方法,培养出新一代的人才。所以我们教师只有用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在教学中加以实践,在实践中创新,才能是符合《标准》的要求的。同时我们教师也要注重加强政治学习,比如学习《义务教育法》、《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为师先修德”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无德的人是不能为师的。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按学生的家庭区别对待。要做到多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多进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要付出特殊的关爱,切忌言行过激、办事草率。对学生细微之处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闪光点”,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成课改的目标: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成为强者,成功者,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成为对社会,对国家,对自己有用的人。

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们都喜欢模仿。为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只有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才能把教师当成良师益友。

中学优秀教师的标准 篇6

一是要热爱教育事业。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极其光荣的事业。现在说科教兴国,实际古代圣明之君,也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礼记》上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优秀的教师能塑造高尚的灵魂。要教育学生,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要热爱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尊重自己所教的每一位学生。不管是优秀学生一般学生还是暂时落后的学生。这就是博爱而不是偏爱。

二是要忠诚于教育事业。这里主要想说说身教胜于言教。教师为人师表,自己应该表里如一,成为学生做人治学立业的楷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应该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要让学生求真,教师首先就应该是真人。要让学生支援灾区,我们自己就不能一毛不拔。

三是能奉献于教育事业。有人说教语文更是良心活。换句话来说,就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这话有一定道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决定了教语文不仅要授业,更要传道;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不管是不是班主任,都要操思想教育纪律教育道德教育的心。业精于勤,在一定意义上说,教语文是很辛苦的。当然吃苦要讲效果。好钢用在刀刃上。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勤得其所,要避免无效劳动。

其次,要有扎实的语文教学功底。

有人说,不当教书匠,要当教育家。其雄心壮志可敬可佩。不过,由教书匠到教育家。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不当教书匠,怎能成教育家。应该是先当教书匠,再成教育家。能当教书匠,就是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

第三,要形成自己的科学教育理念。

教书要有“我”,不能老是搬用别人的。不能只是借鉴别人的现成的仅管是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而不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学了百家之长而不走自己的路。采来花粉而不酿蜜。有没有主见,是自己的想法,有没有自己的成熟的科学的教育理念,这是教书匠和教育家的区别。现在网络信息时代,在网上搜索出一套套的教案是非常方便的。我们不能只图省心,只图方便。照搬那些现成资料而不去独立思考,融会贯通。让别人的方案代替自己的头脑。要时刻有“我”,在形成自己的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更关教育理念。

第四,大力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

通过多媒体教学增大教学容量。现在是网络时代,是21世纪。语文教学要紧跟时代步伐,如网络教学也就应运而生。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和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不同了。八十年代,计算机只能在省城里见到,现在学校大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室。很多学生家里已安装了宽带上网的ADSL。这给我们语文教学提供更多彩的舞台。我们语文教学得到了强大的辅助。我们应该“善假于物”。让语文课更生动,更有效,更有趣味,让语文课成为学生最欢迎的学科。但是多媒体教学也不能走入误区。多媒体教育毕竟只是CAI即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实践任务均不可取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再先进,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能代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五,要有合作意识。老带新,新促老,共同提高。

在这里对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同志说几句话。刚工作的前四五年能吃苦中苦。这是因为教语文比教其它学科更难以速成。培养一位成熟的数学教师也许得三年,培养一个成熟的语文教师可能要四五年。年轻同志应该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应该广泛听课。这样在教学中避免重复老教师所走过的弯路。

中学优秀教师的标准 篇7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体育教师,综合能力

中学体育教学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综合能力, 体育教师必须根据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应地拓展自身的综合能力, 是保证体育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1]。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综合素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时代赋予教师塑造下一代的全新任务, 中学体育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才能适应新挑战, 才能对学生在体育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终身体育意识, 才能更好地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中学体育教师队伍。

1 中学体育教师综合能力

1.1 具有相关知识的完整探索和实践能力

当今体育已是一门以“三维” (身体、心理和社会交往) 健康观为核心, 涉及诸多学科知识的促进人身心全面发展的课程[2]。《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 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学的心理学本质是师生情感的多种交流和沟通, 学生只有接受和认可, 才能主动接纳教师的教诲, 欣赏教师的举措, 模仿教师的动作, 而体育教师的整体素养自然成了是否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和锻炼的前提条件。

1.2 具有创新意识和创编教材的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也是一门学科的灵魂。体育教学要创新, 首先在理念的引导上要有所作为。观念的转变和理念的提升, 应贯穿在落实《新课标》的整个创意过程中。要彻底打破人的惰性等传统观念和无所作为的精神枷锁, 用《新课标》统领教材建设, 也是在不断实践中逐步得到完善的[3]。“课本、课本, 教学之本”, 教材的选编要靠教师来完成, 这就要求每位体育教师改变依赖现成教材的习惯, 带着创新理念, 大量阅读、参考和消化各类已有的存在于各种载体上的相关信息, 结合地方特色和乡土教材, 探寻适合现代生活方式的教学内容。

1.3 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能力是教师最重要的职业技能, 是教师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体育教师的普通话标准程度, 口令运用的声调高低和时机, 讲解的简明扼要, 鼓励学生时饱含情感的点拨、暗示, 评价学生时激昂的赞美、加油等, 都需要经常进行揣摩、演进和改进, 在语言表达上力求精益求精。

1.4 具有完善的动作示范能力

体育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活动方式, 体育教学更多的是直观教学, 体育教师的动作示范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4]。完美的运动技术动作示范是体育教师业务水平的外在标志, 也是其树立威信的重要途径。此外, 体育教师还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文字书写、皮尺和计时表使用、手势和哨子等体育专用器材的运用技巧。

1.5 具有较好的教研能力和现代教学手段运用能力及外语能力

体育教师要使自己处于学科的领先位置,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就要实事求是、认认真真地多学习一些科研方法。如目前农村学校场地器材短缺, 体育课如何上好?班级学生太多怎样上课?如何减少直至杜绝课堂运动伤害事故;街舞、健身操等如何合理引入课堂?如何创立体育特色学校等等。当前, 体育教师还要学会运用现代教学技术, 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技能, 使自己的教学在多媒体的辅助下节时、省力、直观、高效和信息反馈快速[5]。

1.6 具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学校体育社交层面宽, 体育本身就是一种社交工具。因此, 体育教师的人际交往能力, 对实施、完成《新课标》的教学尤为重要, 体育教师必须具备适应这种环境的协调、交际能力, 才能使《新课标》、新课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1.7 注重创造性和创造能力

有创新才能有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体育教师应表现为关注社会的发展, 了解体育教学改革的前沿动态, 借鉴新的科研成果,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学校的实际情况, 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都符合最新的教学理念, 在工作中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

2 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

2.1 加强新课程的学习和理解

体育教师要重视对《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 在课程内容方面, 重视改造传统项目和引进新运动类项目, 精选适应时代要求的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内容。

2.2 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

《课程标准》确定了以健康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教师要摆脱传统的以发展身体素质, 掌握运动技术为中心的竞技体育教育观的束缚, 接受新思想、注重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树立“以人为本”教育观、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

2.3 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

改变单一教学模式和枯燥教学内容, 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让学生自主参与活动并从中找到运动的乐趣。教师要当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 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2.4 对体育教学进行客观、公正、及时的评价

教师评价的目的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质量、效果、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客观、公正、及时的评价, 为教师提供具体、准确的反馈信息, 以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工作, 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3《新课程》标准下提高中学体育教师能力的对策

3.1 改依附为独立, 主动适应社会意识

要改变社会意识对体育教师的偏见, 将希望寄托于社会意识的转变, 或怨天尤人、妄自菲薄都肯定没有出路。所以, 从“社会意识”的实际情况出发, 调整体育教师对此现象的思路。

3.2 明辩体育课的性质, 加强专业技能

首先, 体育教师可以坦然地宣称, 体育教学与其他各科教学一样有真正的知识传承, 一旦明确体育教学的性质是运动技术练习, 体育教师则更应该加强自身专业素质, 长期保持良好体能。娴熟的技术动作和健美的体魄乃是体育教师的立身之本, 是无声的榜样, 也是进行教学改革的物质基础。

3.3 提高人文素养, 树立良好教师形象

对于体育教师而言, 在众多文化基础知识中最为重要的不是外语也不是计算机, 而是人文知识。因为人是历史和社会的主体, 人的问题如人的思想、信仰、人生观等, 非人文科学不能解决。只有当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得以提升之后, 才能为切实提高体育教师职业社会地位莫定基础。

3.4 坚定职业信念, 热爱体育事业

马克思在论及职业选择时, 曾经写过一段令人难忘的名言:“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 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 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重温和思考马克思的这段话, 对于今天我们全面认识体育教师的职业价值, 尤其是发现这一职业对于体育教师从业者而言的内在生命价值, 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广大中学体育教师能为学生的成长, 学校的发展, 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兢兢业业的努力工作, 用成绩说话, 定能赢得他人的认可。

参考文献

[1]胡毅.浅析新课程标准对中学体育教师素质能力的要求[J].中国体育科技, 2009 (3) :23.

[2]全瑞静.中学体育教师能力现状与培养方法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2003 (2) :26-27.

[3]宝力高.新课程标准下中学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7 (12) :36-37.

[4]杨涛.体育课程改革与体育教师素质的适应性研究[J].体育教学, 2004 (2) :14.

龙城高级中学优秀教师的英姿 篇8

他早年与数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随着时间的推移, 他对数学的爱恋日益增长。大学毕业后, 他当上了数学教师, 这一当就是25年。现在, 他是龙城高中的中年骨干教师——徐喜明。

把数学思想运用于现实生活

徐喜明喜欢把数学思想运用于现实生活。他坦言, 在生活中, 如果人们把遇到的每件事都当作一个数学问题来解答, 不断努力地寻找原因, 选择简洁而有效的方法, 那么事情就会较好地解决。另外, 他认为, 世人都有情绪的波动, 情绪不好, 就易冲动行事, 可是人们如果用数学的思维去审视与探究, 便能更为理智地面对一切。

用数学问题解读日常生活

徐喜明很想把数学世界的神奇与美丽展现给学生, 但他深知, 在很多学生的眼里, 数学就是一些硬邦邦的没有情感的数字和图形。因此, 他想方设法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 从而收获不一样的风景。徐喜明认为, 高中数学的最大难点就是它的抽象性, 而他的任务就是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于是, 他把数学问题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巧妙结合, 用数学知识解读日常生活。

让抽象的数学不再不可捉摸

用生活化的语言讲解数学已成为徐喜明独特的教学风格。例如, 在教学立体几何的相关内容时, 很多学生由于空间想象力不足, 所以觉得特别难。徐喜明告诉学生:面对立体图形, 关键是找它的“顶梁柱”。初中学的是平面几何, 高中学的是立体几何, 而立体几何是如何构建的呢?其实就如同盖房子, 房子需要支柱支撑, 支柱支撑起来了, 房子的框架就有了, 而这些支柱就如同立体几何中的“顶梁柱”。只要找到“顶梁柱” (就是立体几何中平面的垂线) , 那么角度和体积等问题就迎刃而解。听了他的讲解, 学生觉得立体几何不再那么抽象而不可琢磨。

勤奋的数学教研组组长

徐喜明认为, 学习数学就如同磨刀, 需要不断打磨才会变得锋利。因此, 他不仅在课上如痴如醉地教学, 更在课后做大量试题。尤其是在每年高考过后, 他都会把全国的20多套数学试卷完整地做一遍。已近知命之年的他, 在解题速度与准确程度方面丝毫没有减弱。他说, 做数学题时感觉自己仍然很年轻。

徐喜明是数学教研组组长, 他与组里的其他教师共同探讨数学教学的方法, 一起创建资源库, 共同打造龙城高中数学教学的美好明天。同样, 他也将不懈地与学生一起探索数学的艺术世界, 揽天下奇景于心间。

硕果颇丰的数学骨干教师

在教学的25年间, 徐喜明先后荣获“南粤优秀教师”“深圳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优秀教练”等荣誉称号, 四次荣获“深圳市高考先进个人”“深圳市龙岗区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四次荣获“深圳市龙岗区优秀班主任”和“深圳市龙岗区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他说, 这不仅是对他数学教学的肯定, 更是对龙城学子的极大鼓舞。

学生都亲切地称呼她“小方姐姐”

“小方姐姐”的由来

37岁的方静老师, 学生们都爱叫她“小方姐姐”。面对这样的称呼, 方静并没觉得有失师之尊严, 反而感到亲切而温馨。2005年, 30岁的方静有幸被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 (以下简称“龙城高中”) 聘为英语教师, 刚进校就执教高三。由于和学生年龄相差不大, 长相又比实际年龄显年轻, 更重要的是她有一颗爱学生的“干净纯粹”的心以及平易近人的性格, 渐渐地, 便有学生亲切地称呼她“小方姐姐”, 并一直延续下来。“小方姐姐”这一称呼折射出方静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和深厚情感。2006年4月的某个晚上, 方静的学生小立发来短信:“小方姐姐, 要是我爸爸妈妈吵架不要我了, 你就收留我吧!”小立是个独生子, 家庭条件优越, 有时父母间发生一点矛盾, 他就发短信给方静述说心事。当时, 方静回复了几句安慰的话, 从此小立对方静格外信任, 在生活中遇到任何事情都爱和方静商量。如今的小立已经大学毕业并走上工作岗位, 难得的是他一直保持着和方静的联系, 且仍然称呼方静“小方姐姐”。2010年, 小立和女朋友一同来看方静, 并邀请方静夫妇一起喝早茶。当小立见到方静的那一刻, 一声“小方姐姐”令方静感到特别幸福, 她觉得这是自己作为教师的一份小小收获。

创新与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 方静有自己的教学理念。她说:“从现代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目的来看, 教师应成为一名雕塑家。”她认为, 在雕塑家的眼里, 万物都是宝, 别人看不上的东西, 经过雕塑家的手, 便有了价值和生命, 甚至成为稀世珍宝。如果学生遇到的每位教师都具有雕塑家的慧眼和因材施教的方法, 那么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做最好的自己。基于此, 在教学实践中, 方静总是扮演着雕塑家的角色, 精心雕琢着每个学生。

在教学实践中, 方静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 这得益于她的“常反思”教学理念。方静认为, 对英语教学来说, 经常反思、反复总结、不断创新是必不可少的。有一次, 方静给学生讲解一篇科普说明文, 文中诸多的生僻词汇令学生们昏昏欲睡。下课后, 学生小明拦住她说:“小方姐姐, 这篇课文好boring (无聊) 哦。能不能讲别的?讲奥巴马?讲NBA?我特熟。”方静心想, 这确实是个好建议!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不就是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吗?经过反思和总结, 方静对英语教学做了一些改变:她引导学生每周观看一部中英双语电影, 并写下观后感;她开设英语时事课, 谈奥巴马的从政经历、论当前的金融危机、议索马里海盗等, 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 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 更提升了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方静不仅在自己的英语教学中经常反思、反复总结、不断创新, 还经常与英语界的名人大师交流学习。在“疯狂英语”的博客里就有李阳与方静在英语教学方面的交流语录。

另辟蹊径、别具特色的教学方法令方静在英语教学方面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在2012年的高考中, 她所教班级的英语平均分高达131分, 其中学生谢韵以总成绩700分的好成绩被北京大学元培班录取。

荣誉和感恩

方静自2005年进入龙城高中以来, 在这个高度重视教师发展的大环境里, 她如鱼得水, 迅速成长。七年中, 她先后获得“深圳市优秀教师”“深圳市中青年骨干教师”“深圳市龙岗区师德模范”等诸多荣誉;七年中, 她有五年担任高三英语教学, 如今已成为英语组教研组长。在谈到她的成长与发展时, 方静感触颇深地说:“我在龙城高中的七年里, 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而有效的成长与发展, 这完全得益于自我超越的龙城精神, 得益于学校重视教师发展的办学理念, 得益于学校领导对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关心、爱护与支持。”

一厘米之差成就的名教师——宁发根

绝食, 竟然是为了读书

宁发根, 中学化学高级教师, 广东省深圳市第三批“名师工程”名教师, 荣获“全国化学竞赛园丁奖”“广东省优秀辅导教师奖”, 现任龙城高中化学教研组组长。面对今日耀眼的光环, 这位奋斗在教学第一线二十多年的化学教师始终不忘成功背后的心酸经历, 他深知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

宁发根出生在江西农村,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孩子”。1985年, 初中毕业的他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当地的一所师范学校, 但在体检过程中只因身高差了一厘米 (当时身高只有1.44米) 而落选。幸运的是, 不久, 他收到了县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但是, 在这个贫困的农民家庭里, 连30元的学费都交不起。经再三考虑, 父母决定让他辍学。酷爱读书的宁发根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这个现实。他说:“我抗争的方式就是‘绝食’, 我整整三天没有吃饭, 就是坐在那里哭。我的行为感动了亲戚和邻居, 加上学校的校长亲自上门做父母的工作, 最终父母改变了决定。”后来, 父母向亲友借钱, 终于圆了他的求学梦。三年后, 他顺利考入江西师范大学, 就读化学系。

教学, 怎一个好字了得

2003年8月, 他通过招聘考试顺利进入龙城高中。在这里的近十年中, 他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都获得了飞跃式发展。他的一个学生在博文中写到:“在教学中, 特别是教我们班的胡大全老师和宁发根老师, 讲数学和化学怎一个好字了得!”

宁发根是一位勤奋好学、不断钻研探究的教师。他说, 要让学生学好, 就必须有好的教学方法。早在2000年, 他就开始尝试“学案教学”, 进入龙城高中后, 在这个有着更开放、更先进的办学理念的地方, 他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案教学”——“合作讨论式”的化学教学模式逐渐成熟,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还被许多教师学习和采用。随后, 在不断探索的教学实践中, 宁发根又以“学案教学”为依托, 创造性地提出“七段式”化学教学模式。具体而言就是以学案为依托, 依次进行考点解读——典例引路——方法点拨——巩固训练——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布置作业这七个阶段的教学活动, 并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内容设置不同的时间。“七段式”化学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实践中, 提高了化学教学的实效性, 在龙城高中推广几年来, 使全校化学高考的整体成绩逐年大幅提升。

不断探究与创新是宁发根一直坚持的教学作风。从“合作讨论式”教学到“七段式”教学, 宁发根的不断成长和发展也为“崇真尚本, 自我超越”的龙城精神提供了有力的注脚。

读书, 自我修炼的密码

二十多年来, 读书学习一直是宁发根教育教学工作之外的业余爱好。他说:“读书, 不仅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 更是自我修炼的密码。”作为一名教师, 要想在教学中不断提高, 不断完善, 读书学习是一条必经之路。特别是实施新课程改革后, 《走进新课程》《课堂密码》《教学与管理》等理论书籍便成为宁发根业余时间的“好朋友”。

另外, 宁发根爱读书也与龙城高中浓郁的读书学习氛围密切相关。他说, “学校十分注重教师的发展, 大力开展教师读书活动, 要求教师要多读书、读好书。为此, 学校不仅建有现代化的图书馆, 各类书籍应有尽有, 还针对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科目购买和推荐相关的图书”。他还说, “学校的一位校领导曾这样告诫我们:‘读书, 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情怀, 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读书, 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读书, 可以开阔教师的眼界, 提升教师做人的境界、做教育的境界”。

热爱生命, 热爱学生, 学会思考, 学会生存——林细红

林细红, 中学高级教师, 深圳市第三批“名师工程”名教师。198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 2003年调入龙城高中, 现任该校生物教研组组长。在25年的教学历程中, 他不断探究创新, 始终把“热爱生命, 热爱学生, 学会思考, 学会生存”作为职业信念和追求目标。

幽默风趣, 贴近生活

林细红的生物课深受学生欢迎。有一个学生曾说:“林老师是一位风趣幽默的老师, 听他讲课, 我从来没有感觉过累。他很幽默。他总让我们感觉很轻松, 感觉时间过得很快。”风趣幽默是林细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课堂教学风格。他坦言:“作为一名教师, 如何让学生喜欢听你的课, 这非常关键。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 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贴近生活是林细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另一种课堂教学风格。他说:“把课堂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的可触可见的事物结合起来, 让学生能够体验生活, 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全面发展, 自主管理

谈到教学模式, 林细红说, 他在教学中只有方式方法的灵活运用, 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他认为, 采用特定的教学模式容易限制思维, 也违背教学规律。因此, 教学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课堂中的教学情境及时调整思路, 灵活变通。另外, 他教学的方式方法很多, 例如“学案导学法”“问题导学法”“小组辩论法”“探究教学法”等。他认为, 将这些教学方法灵活地运用于各个教学环节, 有利于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生物科学的探索发展历程, 在互问互答的讨论中学会思维、学会合作、学会应变, 在探究中提高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在学科教学管理方面, 林细红采用以课代表为中心的班级学生学科自主管理的特色方法。通过培训课代表构建学生的自主学习互动平台, 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 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教、研并重, 勇于创新

作为资深教师, 林细红在对青年教师的指导方面收获颇丰, 他先后指导的刘莹、杨帆、李娅男等多名青年教师, 如今都已成为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在指导中, 他不仅言传身教、亲力亲为, 而且根据不同青年教师的特点分别指导, 使其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例如, 杨帆老师, 他是个帅气的小伙子, 他的教学风格就定位为风趣、干练而富有张力;又如, 刘莹老师, 沉稳内敛, 她的教学风格就定位为典雅、亲和、细腻。

作为教研组组长、学科带头人, 林细红善于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组织教研组全体教师有效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研究, 他独立完成或指导完成了多项科研课题, 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此外, 他还参加了人教社组织的全国首批新课程辅导教材的编写, 创建了自己的教学网站“新课程学研网——生物”等。由他领导的生物教研组也被评为“深圳市示范教研组”。

“学会思考, 学会生存”是林细红的教育格言。他说:教师不仅要善于思考, 要创新性地进行教学探索, 更要引导学生思考, 把启发开拓学生的思维作为课堂教学的最高目标。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习, 更要注重学生生活的体验, 关注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 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生物学科知识的神奇魅力, 同时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存质量。

“热爱生命, 热爱学生”是林细红的执教信念。他说, 作为生物教师, 要培养学生热爱生命, 关注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真正建立平等、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 最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林细红认为, 只有不断学习、思考和创新, 才能体验生物教学的魅力;只有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生物学问题, 生物学科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迎新课改春风的历史教研组组长——黄斌胜

大学毕业后, 他去农村支教;悠悠十年间, 他在江西担任历史教师;当新课程改革 (以下简称“新课改”) 的春风吹来, 他落脚于深圳这座年轻而富有生机的城市, 开启了教师生涯的新篇章。他就是龙城高中的历史教研组组长——黄斌胜。在学生心目中, 他是最具教学特色的历史教师。

三方法——阅读教学, 自主教学, 口述历史

2004年, 新课改在广东省试点, 黄斌胜将其视为一种机遇和挑战。他认为新课改十分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具体到历史教学中, 首当其冲的就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为此, 他首先在龙城高中做了一个关于阅读能力的问卷调查, 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制订相关的教学方案, 并通过阅读教学, 为学生解决历史学科上的诸多问题。同时, 在课堂教学方面, 他主张开放性的教学方式,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他经常让学生小组讨论、互相学习, 在生生互动的基础上达成师生互动, 既活跃课堂气氛, 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6年, 黄斌胜摸索出了口述历史的教学模式。口述历史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一种新模式, 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亲历、总结与反思。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结合教学中适合进行口述历史教学的内容, 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 教师布置一个需要采访的主题, 由学生在课下采访, 收集材料, 教师再将这些材料汇总, 并进行认真批阅, 最终将有价值的材料拿到课堂上跟全体学生一起分享。黄斌胜说, 例如讲到解放战争时期, 就让学生去采访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老一辈革命者, 讲到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就让学生与身边的长辈交流有关的历史信息。学生在采访过程中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 印象更加深刻, 令历史教学更有实效。口述历史的教学模式, 既激发学生去求证和体验, 又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与发展。

两心得——“立体”历史, 公民意识

有着丰富的历史教学经验的黄斌胜, 对于新课程标准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说,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改变了以往单一罗列历史事件的模式, 而将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融合在一起, 达到古今贯通、中外联系的新境界。平心而论, 这包罗万象、妙趣横生的历史学科对高中历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高中历史教师有必要很好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广泛地开发和利用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 以便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立体”的历史。另外, 高中历史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的历史思维, 促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获取和理解历史知识, 力求历史教学的鲜活与生动。

他还说, 新课程标准增加了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使教学目标提升到更高的层次。特别是有关公民意识方面的内容极具意义。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具体到历史学科, 就是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民族意识, 使其成长为有益于国家的品质优秀、道德高尚的人, 这就把教学知识和教育做人密切地联系在一处, 这就使历史教学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结合, 这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两精神——追求进步, 精益求精

黄斌胜在龙城高中奋发拼搏、迅速成长。只用两年时间, 他就成为历史教研组组长, 并多次参加深圳市高考模拟命题。又过了八年, 他的历史教研已然硕果累累。他说, 他的成长离不开龙城精神。龙城精神的核心就是追求进步, 这促使他在教学和科研上不断精益求精、超越自我。同时, 让他在教学和科研上收获颇丰的是龙城高中的校报——《发展》。《发展》记载了龙城高中、教师教学的反思和经验, 它是龙城高中教学精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然, 成果只代表过去。如今, 不满足于现状的黄斌胜又踏上了崭新的历史教学征程。他说, 这既是让自我提升的最佳方式, 也是对龙城精神的最好践行。

一位仰望天空的教师——罗明军

做仰望天空的教师

仰望天空就是要心怀梦想, 要有目标有追求。有伽利略的“仰望天空”, 才有自然科学的创立;有牛顿的“仰望天空”, 才有万有引力定律;有哥白尼的“仰望天空”, 才有“日心说”天体理论……罗明军说:“作为一名教师同样需要仰望天空, 需要有梦想、有追求。做仰望天空的教师, 教仰望天空的学生。”他认为, 教师只有常常仰望天空, 才能把握教育方向;志存高远, 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才能培养出一代真正具有“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

罗明军, 中学地理高级教师, 深圳市第三批“名师工程”名教师。198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地理系, 毕业当年就走上教师岗位。2004年以来执教于龙城高中, 担任地理教研组组长。执教以来, 他时刻不忘“仰望天空”, 不忘自身的发展与追求, 在平凡的岗位上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他所带领的地理教研组蝉联2006年、2009年“深圳市优秀科组”, 荣获“广东省天文奥赛优秀组织奖”, 被授予“全国地理科普教育基地”证书和牌匾。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他积极转变地理教学的方式方法, 倡导高中地理“图式教学法”, 并受到广泛关注。

教仰望天空的学生

龙城高中是广东省深圳市最早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学校之一, 在先进办学理念的指导下, 教师的思想转变积极活跃。罗明军说,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就是要“以学生为本”, 转变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 培养出有理想、有目标、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 他积极探索, 严谨思考, 成功实现教学方式的六大转变:变“纪律教育”为“目标导向”, 变“复述巩固”为“模拟演示”, 变“师讲生听”为“互动探究”, 变“讲练结合”为“探讨交流”, 变“教师总结”为“意义构建”, 变“试题检测”为“自我实践”。六大转变均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思想, 使学生地理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明显体现,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了地理教学的有效性。经过进一步探究和总结, 2010年, 他又积极探索和倡导地理“图式教学法”。罗明军说, 所谓“图式教学法”, 即充分利用各种图形语言进行原理分析的一种教学方法。“图式教学法”的核心理念就是把地理教学的抽象思维变为形象思维, 从而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识记、理解和掌握, 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提高学习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龙城高中是广东省首批国家级普通示范高中, 在建校伊始就投资百万配套了校园天文观测台, 内有400毫米口径的天文望远镜, 可对月亮、行星、恒星、彗星等多种天体进行观测, 同时建有一座拥有现代化天象设备的天象厅。罗明军带领科组团队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 组织天文社团, 开展形式多样的天文科普活动, 有路边天文科普活动、天象观测活动、天文奥赛活动等。其中, 路边天文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市民天文知识调查、天文知识展板介绍、指导市民正确使用天文望远镜。路边天文科普活动增强了地理教育的实践性和社会性。2009年7月22日, 学校专门组织天文社团远赴武汉观测三百年一遇的天象奇观——长江日全食, 活动中制作的《追寻日食靓颖, 探究天文奇观》纪录片摘取了中国校园电视奖最高奖项——“金犊奖评委会大奖”。罗明军及科组团队带领学生开展的一系列天文科普活动, 既成为重要的校本课程, 又作为第二课堂纳入常态化教学。

罗明军在教学实践中, 深刻理解新课程改革, 把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得栩栩如生, 卓有成效, 为践行新课程改革树立了典范。他说, 国家目前虽没有把天文教学纳入考试范围, 但探究天空奥秘是人人都想往的, 尤其是学生, 他们对浩瀚广袤的宇宙充满好奇和想象, 开展天文观测活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具有积极的意义。

用心、细心、真心——恽涛

有一种气质, 他与生俱来;有一种情感, 他难以言传;有一种付出, 他无微不至。他就是2009年荣获“深圳市名班主任”称号的龙城高中教师——恽涛。当了19年班主任的他为班主任工作总结了六个字——用心、细心、真心, 这就是他获得学生认可, 成为“名班主任”的秘密武器。

用心教导学生

恽涛认为,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 既要基于课本, 又要高于课本。课本知识是最基本的, 学生应熟练地掌握。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课本知识后,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相适宜且颇丰富的阅读材料, 组织学生认真阅读、独立思考、分组探讨,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理性分析、探索研究, 最后师生各抒己见, 彼此交流, 于是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了, 教师的教学效果达到了。

在恽涛看来, 学习语文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因为文字之内涵需要领悟, 而要具有较快、较强的领悟能力就必须不断阅读、大量阅读, 所以语文是一门需要平日练功的学科, 必须从高一就打好基础。实践证明, 如果学生在高一和高二没有修炼好阅读的功夫, 那么到了高三, 即使学生费九牛二虎之力, 也难见成效。基于此, 他努力地培养学生具备较好的阅读能力, 使学生养成不断阅读、大量阅读的良好习惯。

细心抚慰学生

恽涛非常喜欢学生, 他经常跟学生在一起。共同的话题和相似的爱好使他和学生缩短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例如, 他跟学生谈论电影、打羽毛球, 这仿佛让他重返自己的学生时代, 而学生也早已把他当作知心朋友, 无话不谈。

恽涛特别了解现在的高中生, 他们承受着来自家庭、学业、教师的三重压力。而在高中这个极为敏感且有些叛逆的阶段, 如果他们陷入某一困境, 再加上人的懒惰心理, 就很难重新走出来。而恽涛就是那个在学生陷入困惑时, 细心地抚慰他们, 极力引导他们走出来的人。他认为, 学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那是最美好的事情, 这种健康既包括身体的健康也包括心理的健康。

在恽涛所带的2012届毕业班中, 学生小管曾因心理问题而屡次离家出走, 其父劝说无效, 找到恽涛寻求帮助。恽涛不仅和小管悉心交流, 还建议其父带小管外出游玩, 以增进父子之间的感情, 消除内心的隔阂。后来, 小管成功渡过了心理难关。在高考中, 小管信心十足、超常发挥, 最终考入中山大学。

真心帮助学生

恽涛勇于探索、勤于思考, 他希望自己成为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帮助者。在2012年的高考中, 恽涛的学生谢韵以700分的总成绩位列深圳市前五名, 被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录取, 成为龙城高中乃至龙岗区高考的一大亮点。其实, 谢韵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与恽涛的真心帮助密切相关。原来, 谢韵爱好文学、喜欢电影, 但十分反感高考作文的写作方式, 认为其过于呆板、缺乏美感, 她将心里的抵触表现在行动中, 于是她的作文成绩直线下降。

作为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的恽涛, 不仅对谢韵的心态观察入微, 更积极展开行动帮助她重新认识高考作文。一方面, 他与她聊文学和谈电影, 从里尔克到博尔赫斯, 从《罗生门》到《四百下》, 在双方沟通良好、心情愉悦的基础上, 恽涛从谢韵的一篇日记入手, 使她充分认识到自己对文学和电影的独到见解与高考作文并不矛盾, 应该让自己的才能在高考作文中完美体现。从此, 谢韵端正了心态, 她以自己的方式诠释对生活的理解, 她写的作文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在之后的高考中, 她的语文取得了125分的优异成绩。

到底是什么让恽涛这样用心、细心、真心地对待学生, 把自己的一片赤诚献给龙城高中?恽涛说, 在龙城高中这个敢于“请进来, 走出去”的开放而进取的平台上, 他愿意做自己想做的事, 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教育, 用生命感染生命——李勇

“名誉利益是暂时的, 职业幸福是永恒的。做幸福的老师, 教快乐的学生, 是我一生的追求。”这就是龙城高中教师李勇的人生格言。淡泊明志, 厚德致远, 应是对其教书育人风格的最好概括。

李勇, 22岁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 随后进入龙城高中。他说, 龙城高中就是他的家。家是每个人温馨的港湾, 也许是家的温暖、家的呵护, 使他学会了如何去爱, 因为理解了爱的真谛, 所以他用爱浇灌学生的心灵, 并形成自己的教育观——教育是用生命感染生命的事业, 教师的一言一行, 都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通过游戏发挥正能量

李勇借用网络流行词“正能量”阐释了“用生命感染生命”的教育观。他说, 人的内心就是个“能量场”, 既隐藏着自信、豁达、愉悦、进取等正能量, 又暗含着自私、猜疑、沮丧、消沉等负能量。他的教育就是要挖掘学生的正能量并赋予学生正能量, 减少他们的负能量。他还说, 教育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心灵, 如果学生的心里是快乐的、幸福的, 他们就愿意学习, 学习成绩自然会好。

“丢手绢, 丢手绢, 轻轻地放在大朋友的后面, 大家不要告诉他……”在操场上, 一听到这首儿歌, 不用问, 不用看, 那准是李勇的班级在做游戏。在龙城高中, 他的班级经常进行丢手绢这个特色游戏。通过游戏这样的集体活动, 教师与学生都乐在其中, 不仅增进了情感, 更从中获得了正能量。

悉心关注学生的成长

李勇常说:“我们要尊重生命, 敬畏生命, 呵护生命。”事实上, 他一直在用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他悉心地关注着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 而不只是最后的结果。在龙城高中, 李勇手把手培养出的学生张佳伟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张佳伟自幼视力低下, 学习都需借助放大镜来完成。不过, 这学生在数学方面很有天赋。于是, 李勇专门为他制订学习计划、生活计划, 并全力辅导张佳伟的数学, 还在周末和寒暑假陪同他一起学习。最后, 张佳伟不负众望, 取得了全国数学联赛广东赛区一等奖的好成绩, 后又以全省第六名的优异成绩入选全国数学冬令营, 结果被保送到中国科技大学。

以学定教, 先学后教

作为教师, 首先要身体力行地教导自己的学生, 这是根本, 也是必经之途。在教学上, 李勇推崇“以学定教, 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他说, 教学首先要真正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 不断尝试, 思索探究, 勇于发现, 努力解决。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同样, 李勇觉得教师必须变“教学生学会”为“指导学生学会”, 以教书为载体让学生达到“全人发展”。

铃声响起, 学生拿着不同的学科课本, 跑出教室来到各个不同的专设小课堂——这是龙城高中实验班竞赛课走班教学的一幕, 李勇是班主任, 同时负责数学竞赛辅导。他说, 实验班除常规的课程外, 每周还有九节这样的竞赛课,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兴趣爱好, 选择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学科进行竞赛课程的学习。在课堂上, 学生非常活跃, 不仅充分发挥想象力, 还大胆假设、踊跃表达, 更提出很多不同的解题方案, 这种双向交流与探讨的教学形式, 不仅促进了教与学的发展, 更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开发。

李勇乐于奉献, 敢于创新, 在各级别的教学活动中表现较为出色, 学生自然脚踏实地紧跟他的步伐, 他们发自肺腑地说:“我们很享受和李老师一起学习的过程, 那种快乐是不言而喻的。”李勇对学生说:“我们坚守爱的旗帜, 你们勇敢地往前走, 老师是你们坚强的后盾。”

园丁有爱, 润物无声——罗燕

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写信是她和学生沟通的方式之一, 学生写给她的信件仿佛就是她最大的财富, 她因此而感到幸福。打开学生的信件, 看她阅读时的高兴表情, 旁人便能猜到她和学生的情感之深, 那不仅是师生之间的情谊, 更似家人之间的亲密。她就是龙城高中的班主任兼政治教师——罗燕。

给自己压力, 迫自己成长

2006年, 罗燕从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就进入龙城高中。2010年, 她被评选为龙岗区教坛新秀。她既年轻、爽朗、刻苦、用功, 又有着一颗奋发向上、坚韧不拔的执著之心。她曾郑重其事地对自己说:“人要强迫自己, 给自己压力, 让自己快速成长和有益发展。”正是由于这种有意识的自我鞭策和自我警醒, 她才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于是, 她的真性情、敢担当、勇创新便呼之欲出。

平淡无奇事, 精华在其中

班主任, 在很多人的眼里就是苦、累、烦的代名词。可是, 年纪轻轻的罗燕进入龙城高中的第二年就当上了班主任。不过, 她对班主任有独到的解读。她说:“只有当了班主任, 你才能感受到学生的心灵在与你共振, 虽然有烦恼时刻, 但也会在不经意之间收获一份浓浓的喜悦。因此, 一个教师要是没有当班主任的经历, 那么其教育生涯就是不完整的。”

几年的带班历练使罗燕形成了自己的带班理念。她认为, 理念是带班的先导, 正确而系统的理念能将教师从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看似琐碎的生活中解放出来。这不仅需要教师的经验积累, 更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 善于从平淡无奇的事情中提取精华。例如, 在临近高考时, 一些学生会觉得特别紧张, 有的教师会耳提面命地叮嘱学生甲不要紧张、学生乙不要紧张, 重复多次以后, 反而会给那些本就非常紧张的学生造成更大且无形的压力。对此, 罗燕会静悄悄给紧张的学生递个小纸条, 巧用文字默默抚慰学生的心灵。她认为大爱无疆, 教育无痕。

精神的愉悦, 心灵的沟通

当罗燕谈及与学生互动的时候, 她表示自己对精神愉悦有着不懈的追求, 因此她非常注重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她坚信, 世界没有距离, 沟通从心开始。她回忆说, 刚毕业的她, 对于事物追求完美, 所以对学生要求较高, 导致部分学生有厌烦情绪。为此, 她还写了一封致全班学生的信, 用文字将她的真实想法告诉学生。就这样, 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悄悄开始了。慢慢地, 班里学生有事都爱找她商量, 她则全心全意为学生出谋划策, 被学生们奉为特别知心的班主任。后来, 班里学生不光有事找她, 心情不好也找她聊。渐渐地, 她也成了班里学生的心理咨询师。

独特的理念, 大胆的教学

在成为一名出色的班主任的同时, 罗燕也是一位拥有独特的教学理念、敢于大胆教学的政治教师。为了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她还建立了自己的政治教学资源库, 并告诉自己, 资源库不是为了上好每一节课而建立, 而是需要教师用一生的时间建设和完善。

在政治教学中, 她坚信学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她会让学生在课前做演讲, 这主要培养学生把所学习的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和热点问题相结合的能力。就这样, 学生既熟悉了生活, 又了解了国内外大事, 还用所学的政治理论知识分析了生活中的诸多问题, 评论了多种社会现象, 探讨了许多社会问题。值得庆幸的是, 学生的分析、评论和探讨不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 更向事物的本质挺进。

腾飞的起点, 不断地超越

中学优秀教师的标准 篇9

陈剑锋等人的研究表明中学体育教师所需的能力包括:教法能力、组织能力、动作示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课余训练能力、思想教育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竞赛裁判能力、领导和管理能力、创新意识与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1]。周贤江等人在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面的研究中认为,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应把专业知识放在重要的地位,注重创造能力的培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能力,驾驭知识和课堂的能力,同时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以及敬业精神[2]。李娟在对优秀中学体育教师职业素质结构的调查研究中表明教师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包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知识和能力[3]。

而一个优秀的中学体育教师,在学生和教师自己的眼中有着不同的标准。该文旨在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视角,分析一个优秀的中学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并对比学生和教师视角的不同,为今后中学体育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方向提供一个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问卷调查法

该研究对山东省某中学初中部七年级学生150人,八年级学生150人,吉林省某中学高一学生51人,高二学生56人,高三学生46人,共计学生453人,以及中学体育教师30人发放开放式问卷。学生问卷问题为“你心目中优秀的中学体育教师是什么样子的?”,教师问卷问题为“你认为优秀的中学体育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共回收问卷483份,学生问卷453份,教师问卷30份。由于问卷均为现场填写,其故问卷回收率为100%。

1.2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问卷基本情况

根据问卷的分析结果,学生的问卷中共提及95个条目,共计频次1475次;教师的问卷中共提及47个条目,共计频次176次。

在学生问卷中提及频次较多的条目有责任心认真负责(146)、和蔼可亲(135)、一起活动一起游戏一起玩(118)、幽默风趣(99)、身材健壮高大威猛(76)、不体罚(69)、关心关爱学生(47)、体育知识能力技巧( 4 3 )等。

在教师问卷中提及频次较多的条目有体育知识能力技巧(25)、高尚的品德(11)、教学能力方法水平(11)、热爱体育 热爱教育( 1 1 )、科研意识 和能力( 1 0 )等。

2.2 维度划分

将问卷中出现的条目划分为8个维度,分别是工作态度、身体形象、与学生相处、教学方法及态度、专业知识技能、道德素养、性格和其他。

其中,在工作态度的维度上,学生主要提及有责任心认真负责、不迟到不旷课、敬业、耐心等5个条目,共计172频次,而教师主要提及有责任心认真负责,耐心,团队协作,大局观等4个条目,共计14频次。在身体形象维度上,学生主要提及身体健壮高大威猛、英俊帅气漂亮、面带笑容面容温和等7个条目,共计117频次,而教师在这一维度上仅提及了健康的体魄,共计9频次。在与学生相处的维度上,学生主要提及一起游戏一起活动一起玩、关心关爱学生、与学生成为朋友、理解体谅学生等18个条目,共计338频次,教师在这一维度上主要提及关心关爱学生、容易沟通等4个条目,共计9频次。在教学方法及态度的维度上,学生主要提及不体罚、严格严厉、有自由活动时间等23个条目,共计242频次,教师主要提及教学水平能力、科研意识能力等18个条目,共计64频次。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维度上,学生主要提及体育知识能力技巧和运动广泛全能型等6个条目,共计89频次,教师主要提及体育知识能力技巧和热爱体育热爱教育等3个条目,共计41频次。在道德素养的维度上,学生主要提及尊重学生不伤自尊和善良正直等12个条目,共计56频次,教师主要提及高尚的品德和乐于奉献等5个条目,共计17频次。在性格的维度上,学生主要提及和蔼可亲、幽默风趣、平易近人等20个条目,共计433频次,教师主要提及有爱心等7个条目,共计9频次。在其他维度上,学生主要提及像现在的老师一样等3个条目,共计28频次,教师主要提及模范榜样等5个条目,共计13频次。

2.3 教师、学生对比结果分析

通过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的分析可以得出,在学生看来,一名优秀的中学体育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性格,其次是与学生相处的方式,道德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在学生看来不是很重要。而在教师看来,教学方法及态度和专业知识技能则是优秀中学体育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学生认为重要的性格和与学生相处的方式则是教师认为不太重要的素质(见表1 )。

从学生角度来看,出现频次较高的条目(所占百分比在学生条目总频次的3%以上)主要分布于性格、工作态度、与学生相处、身体形象和教学方法及态度的维度上,在专业知识技能、道德素养和其他三个维度上没有频次较高的条目出现。其中,频次出现最高的条目“有责任心认真负责”所属工作态度这个维度中。从教师角度来看,出现频次较高的条目(所占百分比在教师条目总频次的3%以上)除性格和其他维度之外均有分布。其中,频次最高的条目“专业知识和能力”所属专业知识技能这一维度(见表2)。

2.4 不同维度的情况分析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在工作态度这个维度上,每个年级都是“有责任心认真负责”这个条目出现的频次最高。在身体形象这个维度上,每个年级都是“身材健壮高大威猛”这个条目出现的频次最高。在与学生相处这个维度上,七、八年级中“一起游戏一起活动一起玩”这个条目出现的频次最高;高一学生中“打成一片”出现的频次最高,高二学生中“师生关系好”出现的频次最高,高三学生中“关心关爱”出现的频次最高。教学方法及态度这个维度上,七年级学生中“严中有爱恩威并施”和“不体罚”出现的频次最高;八年级学生“不体罚”出现的频次最高。高一、高二、高三学生分别是“打成一片”“师生关系好”“关心关爱学生”出现的频次最高。专业知识技能这个维度上,七年级、高二、高三学生中都是“体育知识能力技巧”出现频次最高,八年级和高一学生中分别是“自身体育本质”和“运动广泛全能型”频次最高。道德素养这个维度上,七年级学生中“不恶言相对说话文明”出现的频次最高,八年级学生中“尊重学生不伤自尊”出现的频次最高,而高中学生在这个维度提及的频次普遍较少。

2.5 不同年级的对比分析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七年级学生提及频次最多的条目是幽默风趣,所属维度是性格,其次是和蔼可亲和有责任心认真负责,所属维度分别是性格和工作态度。对于刚刚步入中学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性格是一名优秀的中学体育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八年级学生提及频次最多的条目是一起游戏、一起活动、一起玩,所属维度是与学生相处,其次是不体罚和有责任心认真负责,所属维度分别是教学方法及态度和工作态度。相比起七年级学生,八年级学生觉得优秀中学体育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与学生相处,而并非性格。高一年级学生提及频次最多的条目是身体健壮高大威猛,所属维度是身体形象,其次是运动广泛全能型和幽默风趣,所属维度分别是专业知识技能和性格。高二年级提及频次最多的条目是有责任心认真负责,所属维度是工作态度,其次是和蔼可亲和体育专业知识能力技巧,所属维度分别是性格和专业知识技能。高三年级学生提及频次最多的条目是体育知识能力技巧,所属维度是专业知识技能,其次是身体健壮高大威猛和有责任心认真负责,所属维度分别是身体形象和工作态度。与初中年级学生相比,高中学生更加重视体育教师的身体形象、专业知识技能和工作态度。

3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和学生理想中的优秀中学体育教师是有所区别的。作为学生,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学体育教师,性格和与学生相处方面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态度和专业知识技能不是特别的重要。中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又是“青春期”,急切渴望得到他人的承认和理解,对于他们而言,更需要的是教师的关心关爱和理解,期待教师能像朋友一样和他们“打成一片”。而作为教师,则更多的从专业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他们认为一名优秀的中学体育教师最重要的是教学方法态度和专业知识技能,只有自身的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态度认真,专业知识能力扎实,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才能称得上是优秀的教师,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认为重要的性格和与学生相处,这点值得中学体育教师深入思考。

不同年级的学生认为优秀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大致相同。其中,初中学生认为性格好和与学生相处好是一名优秀中学体育教师最应该具备的素质,而高中学生则认为一名优秀的中学体育教师最重要的应该是身体形象、工作态度和专业知识技能,但高中学生认为性格和与学生相处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由于初中生的心智和身体上还不够成熟,所以他们认为,一名好的体育教师应该能与他们相处的很愉快,有很好的性格,这样才能更加促进学生的成长,使得学生对体育有更加大的兴趣。如果一名体育教师不能与学生很好的相处,甚至用过分的言语和体罚等方式对待学生,就会影响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因为初中学生往往会有因为喜欢一位教师而用心的学习那门课,因为不喜欢一位教师而不认真学习他所教授的那门课。而步入高中的学生在心智和身体上都逐渐的成熟,这时候的他们更加看重教师的内在专业素质,并且这个时期的学生开始逐渐的重视外在形象,所以教师的身体形象在学生眼中也十分的重要。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体育教师,教学和专业知识等“硬件”固然重要,但教师的性格和与学生相处的方式等“软件”也同样重要。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优秀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主要分为工作态度、身体形象、与学生相处、教学方法及态度、专业知识技能、道德素养、性格和其他等8个方面。中学生眼中的优秀中学体育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和体育教师自己认为的有所不同,中学生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学体育教师,性格和与学生相处的方式是最重要的素质,而教师则认为教学方法态度和专业知识技能才是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体育教师所最重要的。而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观点也有所不同,初中生认为性格和与学生相处的方式是最重要的,高中生也认为这两点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身体形象、工作态度和专业知识技能。

4.2 建议

该文学生问卷的发放主要集中于两所中学,样本过于集中,反应的问题难免过于片面,后续研究中应扩大样本的采集。

该文并没有对学生的性别进行区分,处于青少年时期的男女生理想中的体育老师可能会有所不同。后续研究中应对学生性别区分。

未将教师区分为专家型教师与新手教师,二者对优秀中学体育教师可能有着不同的理解,后续研究中应区分不同经验的教师继续研究。

摘要:该文对453名中学生和30名中学体育教师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优秀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主要分为工作态度、身体形象、与学生相处、教学方法及态度、专业知识技能、道德素养、性格和其他等8个方面;中学生眼中的优秀中学体育教师与体育教师自己认为的有所不同,中学生认为性格和与学生相处是最重要的素质,而教师认为教学方法态度和专业知识技能才是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体育教师所最重要的;其中,初中生认为性格和与学生相处的方式是最重要的,高中生也认为这两点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身体形象、工作态度和专业知识技能。

中学优秀教师的标准 篇10

关键词:农村中学;体育;专业成长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教师良好的专业素质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借此,我们试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进行有益探索。

一、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概述

1999年6月13日,国家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以此为据,我们紧接着又适时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二、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观念落后

目前,应试教育一直是我国目前中小学教育教学模式的主要选择。学校管理者对于竞技性的体育训练不甚重视,“望子成龙”的家长也轻视孩子对体育活动的参加,认为搞四肢发达的体育没有出息或出息不大,相反却在很大程度上认为分数第一。显然,这些片面的观念既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也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

2.学校体育管理制度不健全

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体育工作在整个教育工作规划中没有充分体现。组织机构流于形式,乡镇中学表现尤为突出,对于体育教师、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建设、体育教学等的要求仍处于目标模糊和“放羊式”的管理方式,缺乏宏观目标和微观管理意识,农村学校体育系列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3.体育教学时数不足

长期以来,体育被认为是“放羊”课,或者“玩耍”课,其他科任老师可以理直气壮地任意借用或占用体育课时间,从而导致体育课在很多农村中学形同虚设,体育教学基本上不能正常进行。

三、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专业路径成长选择

1.新课程理念培训

为了改变传统教学只注重运动技能教学,我们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参与式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村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通过培训使其深刻认识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搞好课改工作的首要前提。要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积极参与活动是达到目标的手段,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实践能力是学习的目的。教学手段上要改变传习式教学方式,要倡导师生互动,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勇于创新。

2.体育教学技能培训

为了提高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为教学实验创造良好的条件。我们可以聘请师范大学的专业教授和本地区体育教学名师,以《标准》所规定的内容为据,对该地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尤其是边远地区的体育教师适时进行体育专业技能的规范化培训。促使其逐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摒弃曾经旧有的“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备有一桶水”的观念,明确体育教师应具备不断充实自己的能力。

3.举行说课比赛

说课就是教师向其他教师展示自己教学设想和实际教学效果的过程。具体讲,就是体育教师在备课后、上课后和评课后,在与同行、学校管理者和学生参与的情况下,对自己的整个教学进行全方位的反思。

4.积极尝试多种教学模式

(1)模块化教学模式。该模式十分重视学生的个性特征,这样学生可以更自信的融入体育锻炼中来,平时开展体育活动的几率也会相应提高。

(2)自主化教学模式。这种体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针对学习问题的模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并以此引导学生对体育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进行使用,让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可以在探讨新知识中起到铺垫的作用,帮助知识的转化与迁移。

(3)俱乐部式教学模式。这种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体育能力,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各种要求。這种模式的组织结构已经打破传统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按照自身的特点、爱好、兴趣自行选择学习内容,体育教师的上课时间也能够机动设计。

(4)差别化教学模式。在体育课堂活动中,要对类型不同的学生的积极性展开调动,不同阶段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展开分析,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从被动学习状态转化到主动学习中去。所以,在展开差别化的教学模式时,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素质进行分组训练。也就是说,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按照教学大纲与学生的自身素质,对学生展开分层划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需求,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固定的奋斗目标,学生会更主动积极地融入体育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郭忠华.农村中学体育教育的现状调查与思考[J].镇江高专学报,2008(1).

(作者单位 陕西宝鸡陇县少年儿童体育学校)

上一篇:法洛氏四联症下一篇:树立科学的新人才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