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理论

2024-10-18

模糊理论(精选12篇)

模糊理论 篇1

1. 引言

本文通过单隐藏神经网络进行基于数据挖掘模糊理论ELM算法优化研究. 下图描绘的是其整体结构, ELM是神经网络的一种, 神经网络是单层网络的一种.

神经网络的激活函数为:

, 通过运算求出最终值.

2. 数学建模数据挖掘模糊理论

神经网络的输入输出, N表示样本的总数, d表示x分量的维度, yj= [yj1, yj2, … , yjm]T∈Rm, m表示y分量维度上式中, βi为输出权值向量, ai为输入权值向量, oj为与Yj相对应的实际输出向量, bj为偏置.

下图描绘的是其整体结构, ELM是神经网络的一种, 神经网络是单层网络的一种, 本图为文献[2]中理论:

最终将优化的误差如下所示:.

最小化损失函数, .

根据最小二乘原理:, H+为H的广义逆矩阵. 通过训练神经网络建立数据模型.

3. 改进数据挖掘模糊理论方法

将样本非结构化数据复制两份, 即数据量由N变成2*N, 分别以不同的概率属于不同的类别. 非结构化数据集由

变成{xj, yj, uj}, for j = 1, … , N, {xj-yj, 1-uj}, for j = 1, … , N

最小化:L的前面是模型复杂度, 后面是加权后的经验数学建模, u为权值. e为误差. 换成拉格朗日乘子

αj, rj是二倍样本的数据集, 得出的拉格朗日乘子. (w, b, e, η, αj, rj) 表示拉格朗日系数, 和误差值.通过求 (w, b, e, η, αj, rj) 偏微分, 双加权ELM分类目标:

神经网络输出权值为:

4. 数据分析

本文通过贝叶斯, ELM以及神经网络对比ELM算法优化研究的预测精度. 从本文实例数据分析看出4 个数学建模预测数据集中神经网络预测精度最高. 改进的对数学建模预测更高.

参考文献

[1]吴琳.当前企业ELM优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 (学术版) .2013 (19) .

[2]谭心纯.中小企业ELM优化的数学建模控制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2013 (12) .

模糊理论 篇2

模糊数量化理论的应用与探索

在研究模糊数量化理论的基础上,力图找到一种数量化程度较高,并且能反映含有定性与定量变量系统的实用方法。该方法不仅能较方便地在计算机上实现,并在实际问题中得到应用与验证。

作 者:王振强 唐慧娟 于九如  作者单位:王振强(天津大学建筑工程系,)

唐慧娟,于九如(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刊 名: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SYSTEMS ENGINERRING――THEORY & PRACTICE 年,卷(期):2001 21(7) 分类号:Q332 关键词:模糊数量化理论定性与定量变量系统  

基于模糊理论的考试系统综合评判 篇3

关键词:模糊理论;考试系统;综合评判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3-0000-01

The Examination System Evaluation Based on Fuzzy Theory

Gao Bo

(16th High School of Jining,Jining272000,China)

Abstract:The use of fuzzy theory,a comprehensive online examination system evaluation,the evaluation process some useful information will not waste,so that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nd the greater scientific credibility,at the end of statistics and evaluation,its feasibility has been verified.

Keywords:Fuzzy theory;Examination system;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一、试卷考核水平影响因素和分级

(一)试卷考核水平影响因素

1.学生层次:学生层次主要是指试卷考核的对象属性,主要包括三年制高职、五年制高职学生还是本科学生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考核标准。

2.专业区分:专业区分主要是专业类别,包括考核的学生是理科、工科、文科还是管理科等。不同专业对个别基础课程的掌握程度应该是不同的。

3.考点分布: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同一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统考试卷的考核点必须涵盖其教学要求的公共部分,考点的合理分布才能体现出试卷考核的意义。

4.题型的多样性:针对学生个体特征进行出题,不同学生对题型的适应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喜欢做选择题,有的喜欢答论述题,有的则擅长计算题,合理的题型布局有利于增大试卷的区分程度。

5.难易程度的分布:试卷的考核基本上是以学生掌握的基本题型为基础,但在考核基础理论的同时应注重学生的知识延伸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统考试卷更应该在考核难度上有部分提高。

(二)试卷考核水平的分级

试卷考核水平分级是进行试卷考察能力判定的一个量度,是根据考试对象、内容和性质进行划分的,涵盖专业基础课的最高水平到一般基础课的最低水平。目前,我国各地区各考种对试卷考核水平的等级划分尚不统一,根据我院基础课统考的实际情况,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目标,暂将试卷考核水平现分为四级。以百分制试卷进行说明如下表。

二、模糊综合评判基本概念

(一)模糊综合评判的定义

按确定的标准,对某一个或某一类对象中的某个因素或某个部分进行评价,称为单一评价。从众多的单一评价中获得对某个或某类对象的整体评价,称为综合评价(synthetic evaluation)。综合评价的目的,通常是希望能对若干对象按一定意义进行排序,从中挑选出最优或最劣的对象,这也叫决策过程。综合评判也是一类决策过程。

(二)灰色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建立

1.建立评判对象的因素集。

因素就是对象的各种属性和性能,在不同的场合,也称为参数指标或质量指标,它们综合地反映出对象的质量,人们就可以根据这些因素给对象评价。

2.建立评判集。

评判集也叫评价集或决断集,它是评判者对各种总的评判结果所组成的普通集合,例如:对工业产品,评价集就是等级的集合。

3.建立单因素评判,即建立一个从X到F(Y)的模糊映射。

; ;

由 可诱导出模糊关系式R,得到模糊矩阵

则 称为单因素评判矩阵(Evaluation matrix of single factor)。于是由三元有序组 构成了

一个综合评判模型,或称综合评判空间(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pace)。

(三)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分配

1.若未明确各因素恰当的权重比分配,只知道各權重的大概或近似值,则可采用下式:

2.若明确规定各因素恰当的权重比分配,则有

实际应用中的单因素评判矩阵常用统计法(如打分或投票的方法)得出。

(四)Fuzzy模糊综合评判

选择合适的Fuzzy综合函数f(如 等)进行综合,用X上的一个模糊Fuzzy集

= 表示各个因素的权重分配,若取则综合评判为记B= ,它是X上的一个模糊子集。其中

如果评判结果 ,应归一化。

基于模糊理论的应急采购决策研究 篇4

对于属性值(指标值)的模糊形式主要有三角模糊数、梯形模糊数和区间模糊数。三角模糊数、梯形模糊数主要是通过隶属度函数进行求取,但这两种形式的模糊数的难点在于隶属函数的确定比较困难,而且依然采用一个具体的数值表示。因此在应急采购决策过程中,评价方案中各指标的属性值,依据各项指标的实际数值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参考合理性的分级标准,由应急采购决策人员采用区间模糊数的形式给出决策倾向。应急采购决策中,为了尽快使群体意见达成一致,我们可以先把决策群体分成人数相对较少的几个聚集,先统一聚集的意见,再统一群体的意见。这种方法比直接统一群体的意见能更有效的得到一致意见。

1 方法原理

设某应急采购的备选方案集合Z={z1,z2,…,zp};应急采购阶段T={t1,t2,…,ts};应急采购决策人员集合E={e1,e2,…,ep}。应急采购决策人员以区间模糊数的形式给出各个备选方案决策值,将决策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第s个阶段下,第i个应急采购决策人员对于备选方案l给出的倾向信息为vsil=[vils L,vils U],i=1,2,…,M,l=1,2,…,P,s=1,2,…,S,其中vils L和vils U分别为vsil的下限和上限,0≤vils L≤vils U≤1;第s个决策阶段下,将第i个应急采购决策人员对各个备选方案经标准化后的倾向信息表示为倾向矢量,如式(1)所示。

第s个决策阶段中M个应急采购决策人员的倾向信息形成矢量集合Ωs,将式(2)作为相聚度公式,选取合适的阈值对集合Ωs中的应急采购决策人员倾向进行聚类(聚类阈值γ=[0.5,1])。设在第s个阶段下,集合Ωs聚类形成的聚集数量为Ks,1≤Ks≤M,第k个聚集Cks中的采购决策人员数量为nks,假设各个应急采购决策人员的决策地位没有差别,Cks的聚集倾向为:

设第s个采购决策阶段的聚集权重为Ws=(w1s,w2s,…,wsKs)T,第S个采购决策阶段的群体倾向为:

在同一个采购决策阶段下,将Cks的聚集倾向Gks与该阶段群体倾向Gs之间的差别程度定义为该聚集的阶段内倾向差异,各个聚集的阶段内倾向差异程度可以用KullbackLeibler距离来度量,即:

C称为系统A和B的相对熵,C越小,则系统A和B的状态差别越小。第s个采购决策阶段下,聚集Cks的阶段倾向差异为:

根据相对熵的性质可知,聚集的阶段内倾向差异越小,εks的值越小。若εks=0,Cks的聚集倾向与该阶段群体倾向之间完全一致。现以各个聚集的阶段内倾向差异程度最小化为目标构建相对熵优化模型,求解第s个采购决策阶段的聚集权重。并求得第s个采购决策阶段的聚集权重Ws=(w1s,w2s,…,wsKs)T。

将聚集权重Ws代入式(6),得到各个阶段的群体倾向Gs。设阶段权重为ωs=(ω1s,ω22,…,ωsKs)T,整个决策过程的综合群体倾向为:

将第s个采购阶段的群体倾向与综合群体倾向之间的偏差定义为该阶段的综合倾向差异。利用相对熵模型对该采购阶段的综合倾向差异程度进行测度。第s个阶段的综合倾向差异为:

同理,根据相对熵的性质可知,第s个采购阶段的综合倾向差异程度越小,ηs的值越小。当ηs=0时,群体倾向Gs与综合群体倾向G之间完全一致。以所有采购决策阶段的综合倾向差异程度最小化为目标建立模型,求解阶段权重。

2 算例分析

某山区发生地震,地处该山区的F县城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通信中断;人员伤亡具体人数未知;进出道路部分受损,急需大量救援物资。某部应急采购机构接到上级命令,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联合地方政府采购机构,抽调人员,组成应急采购联合工作小组,制定救援物资采购方案,联络供应商,实施物资采购。由于该地区交通不便,只能依托公路运输力量和少量的空中运输力量对物资进行输送,运力受限。一方面需要采购医疗用品保障伤员救治,另一方面需要采购生活用品保障幸存人员和部队救援人员。经过对情况的分析和对现有采购资源以及应急储备物资的统计,结合上述救援目标,应急采购机构制定了3种备选采购方案:①50%的采购量用于医疗用品的采购,50%的采购量用于生活保障用品的采购;②70%的采购量用于医疗用品的采购,30%的采购量用于生活保障用品的采购;40%的采购量用于医疗用品的采购,60%的采购量用于生活保障用品的采购。预计前期救援行动将持续30天,以每10天为一个阶段,将整个应急采购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伤亡总人数未知,不断新发现幸存人员。交通运输能力为灾前的30%;

第二阶段:伤亡总人数初步确定,新增部分受伤人员。交通运输能力恢复为灾前的80%;

第三阶段:部分伤员运送出灾区进行救治。伴随着一轮为期一周的降水和降温,生活保障用品需求急剧增加。

为了从备选应急采购方案集合中选出最理想的方案,应急采购联合工作小组组织3名采购人员和3名救灾专家对不同阶段下的采购方案实施效用进行评价。将各个评价人员给出的评价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的倾向信息如表1所示。

聚类阈值分别取γ1=0.61,γ2=0.68,γ3=0.76,对各个阶段的应急采购决策人员倾向矢量进行聚类。

利用式(6)确定各阶段聚集权重:W1=(0.42,0.12,0.25,0.21)T;W2=(0.15,0.26,0.31,0.28)T;W3=(0.32,0.21,0.47)T。

结合各阶段权重,利用式(3)得到各个阶段的群体倾向:

利用式(7)求得三个采购阶段权重ω=(0.29,0.34,0.37)T,进而得到整个决策过程的群体倾向:

G=([0.1804,0.3082],[0.1378,0.2801],[0.1572,0.2825])。构建备选采购方案的倾向概率矩阵Q=(qlf 3×3),求得各个备选采购方案的排序向量O=(0.2021,0.4823,0.3156)T,因此方案2为最优方案。

针对突发事件下具有紧急需求的多阶段应急采购决策问题,本文将采购决策人员的倾向信息表示为区间模糊数,并应用一种多阶段决策方法,将采购决策倾向信息进行分析与协调,选择最优应急物资采购方案。为了压缩采购决策人员倾向信息数据的规模,降低后续数据处理难度,首先引入区间模糊数间的相似度测度公式,将标准化后的采购决策人员倾向信息划分成若干个聚集。再分别以同一集合中所有聚集的阶段内倾向差异程度最小化和所有阶段的综合倾向差异程度最小化为目标构建相对熵优化模型对阶段内聚集权重和阶段权重进行求解,利用聚集权重和阶段权重对各阶段的采购决策人员倾向进行集结,降低不同类型的决策倾向差异程度,使综合群体倾向的一致性大幅提高,再根据综合群体倾向信息对采购决策方案进行排序,从中筛选出最优采购策略。本文应用的基于区间模糊数的多阶段冲突型决策方法为解决多样化军事行动物资应急采购决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对应急采购活动的科学决策实践进行了有益探索,有利于统筹使用采购资源,提高应急物资保障效益,降低主观因素造成的决策失误风险,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摘要:文中针对阶段权重未知且倾向信息表示为区间模糊数的多阶段群体应急采购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决策方法。首先利用区间模糊数相似度公式对各阶段的采购倾向信息进行聚类;然后构建相对熵优化模型对聚集权重和阶段权重进行求解,得到整个决策过程的综合群体倾向,根据综合群体倾向对备选方案进行排序,确定最佳方案;最后通过算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

关键词:应急采购,群决策,模糊理论

参考文献

[1]周宇峰,魏法杰.基于相对熵的多属性决策组合赋权方法[J].运筹与管理,2006,15(5):48-53.

[2]刘勇,Jeffrey Forrest,刘思峰,赵焕焕,菅利荣.一种权重未知的多属性多阶段决策方法[J].控制与决策,2013(6):941-944.

[3]万树平.区间型多属性群体专家权重的确定方法[J].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2008(2):109-115.

[4]赵萌,邱菀华,刘北上.基于相对熵的多属性决策排序方法[J].控制与决策,2010(7):1098-1104.

模糊理论 篇5

模糊控制理论应用于工业、汽车、家用电器、交通等各个领域,其在交通中的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本章在阐述模糊控制原理的基础上,介绍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的理论基础,为下一章的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作理论铺垫。2.1模糊控制基础理论分析 2.1.1模糊控制的特点

模糊控制实际上是一种非线性控制,属于智能控制的范畴。近几十年来模糊控制理论无论是在理论还是技术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模糊控制在实际应用上也已经硕果累累,这主要是由模糊控制的特点决定的:

1、模糊控制既具有系统化的理论,又有着大量实际应用背景。

2、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规则的控制。在实际的设计中不需要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因而控制器的设计简单,便于应用。

3、基于模型的控制算法及系统设计方法,由于出发点和性能指针的不同,容易导致很大差异;但一个系统的语言控制规则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利用这些控制规律间的模糊连接,容易找到这种规律,使控制效果优于常规控制器。

4、模糊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强,干扰和参数变化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被大大减弱,尤其适合于非线性、时变及纯滞后系统的控制。

5、许多复杂系统,很难建立模型和控制,因为它们包含不确定性、不精确性、并混杂有非线性和时变性。模糊控制对于那些数学模型难以建立,变化非常显著的对象较适用。

6、是一种反映人类智慧思维的智慧控制。模糊控制采用人类思维中的模糊量,如“高”“中”“低”“大”“小”,控制量由模糊推理导出。这些模糊量和模糊推理是人类通常智慧活动的体现。

7、模糊控制具有语词计算和处理不确定性以及模糊信息的能力。模糊控制本质上是一种基于语言规则的仿人智能控制。由于控制对象仅能提供一些模糊信息,计算机参与这类控制时必须模仿人类能够接受和处理模糊信息,进行模糊控制的本领。2.1.2模糊控制的基本概念

在人们的思维中,有很多没有明确外延的一些概念,即模糊概念,如以人的年龄为对象,那么“年轻”、“中年”、“老年”就没有明确的外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与判断;再如炉温的“高温”、“中温”、“低温”也是此类的概念。以上这种概念不能用经典集合加以描述,不能绝对地区别“属于”与“不属于”,而要用模糊集合的概念描述。在本文中用到的模糊控制重要概念有:变量的论语、模糊子集、隶属度、模糊关系与模糊矩阵。

1、论语:被考虑对象的所有元素的全体称为论语,又称全域、全集、有的也称空间,一般用大写字母U表示。

2、模糊子集:给定论语U,U到[0,1]闭区间的任意映射A,A:U→[0,1] →A

都确定U的一个模糊子集A,A就是论语U的模糊子集。

~~

3、隶属度函数:上式中A称为模糊子集的隶属度函数。隶属度函数的表示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种:

(l)图形表示法(2)表格表示法(3)公式表示法

4、隶属度:A()为对A的隶属度。

~

5、模糊关系:模糊关系R也称模糊控制规则,它描述了元素之间的关联程度,当论域X、~Y都是有限集时,模糊关系可以用模糊矩阵来表示。设X=x1,x2,xn,Y=y1,y2,yn,模糊矩阵R的元素rij表示论域X中第i格元素xi与论域Y中的第j格元素yj对于关系R的~`隶属程度,即RXi,Yjrij。

~2.1.3模糊控制过程及原理分析

模糊控制的控制规律由计算机的程序实现,实现的过程是:计算机采样获取被控制量的精确值,然后将此量与给定值比较得到误差E;将误差E作为模糊控制的一个输入量;把E的精确量模糊化变成模糊变数,从而得到E的模糊语言集合的一个子集e~;由e~与控制规则R进行模糊推理,得到控制变量u,其中u=eR,其中u是模糊变量;将模糊~~~~~~变量u转换为精确量,这样通过u可以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循环进行第二次采样,进行第~~二步控制,循环下去,最终实现被控对象的模糊控制。具体的模糊控制原理与过程如下图所示:

模糊控制的核心是模糊控制器,在使用模糊控制器进行模糊控制时必不可少的三步骤为:精确量的模糊化、模糊规则的设计、反模糊化,下面分别分析、介绍这三部分。

(一)精确量的模糊化

精确变量的模糊化过程实际上是定义模糊变量的模糊子集的过程,而定义一个模糊子集就要确定模糊子集隶属函数曲线的形状,确定隶属函数曲线有以下常用的几种方法:

(1)主观经验法:当论域是离散变量时,根据主观人数或个人经验,直接或间接给出隶属的具体值,由此来确定隶属度函数。

(2)分析推理法:当论域连续,根据问题的性质,应用一定的分析与推理,决定选用某些典型的函数作为隶属函数。如三角形函数、梯形函数、高斯函数等。

(3)调查统计法:以调查统计结果所得出的经验曲线作为隶属函数、作为隶属曲线。根据曲线找出相应的函数表达式。

将确定的隶属函数曲线离散化,就得到了有限个点上的隶属度,便构成了一个模糊变数的模糊子集。模糊子集的数量一般选5个或7个为宜。隶属度函数曲线的形状一般有:三角形、梯形、高斯型等,在目前的应用中大部分都是为方便起见采用梯形、三角形隶属度函数。

(二)模糊规则的设计

模糊规则是模糊控制中的重要环节,模糊控制器正是依据这些模糊控制规则来完成最终推理,它用“IF--THEN”的形式描述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目前模糊规则大都是专家经验确定,并且要求模糊控制规则要完整覆盖模糊集合。

常见的模糊控制规则根据模糊控制器的种类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1)单输入单输出模糊控制器

该种控制器仅有一个输入变量、一个输出变量,设模糊集合A为属于论域X的输入,~~模糊集合B为属于论域Y的输出,其控制规则通常由模糊条件语句

~~If A THEN B

~~~~

If A THEN B ELSE C

~~~~~~其中模糊集合B与C具有相同的论域Y,这种控制反应非线性比例(P)控制规律。

~~~~(2)双输入单输出模糊控制器

设模糊集合E属于论域X的输入,模糊集合EC属于论域Y的输入,两者一同构成模糊控制器的二维输入,属于论域Z的模糊集合U是模糊控制器的一维输出,这类模糊控制器的控制规则通常由模糊条件语句

IF E AND EC THEN U

来表达,是模糊控制中最常用的一种控制规则,它反映非线性比例加微分(PD)控制规律。(3)多输入单输出模糊控制器

假设模糊集合A,B,C„N分别属于各自论域的多维输入,U为属于其论域的单维~~~~~~~~~~~~~~~输出,其控制规则通常由模糊条件语句

IF A AND B AND„AND N THEN U来描述。

~~~~~~~(4)双输入多输出模糊控制器

设模糊集合E属于论语X的输入,模糊集合EC属于论语Y的输入,两者一同构成模糊控制器的二维输入,多维输出为UV„W的模糊控制器。这类控制器的控制规则可由一组模糊条件语句

~~~~~

IF E AND EC THEN U

AND

IF E AND EC THEN V AND

IF E AND EC THEN W

在制定模糊规则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分别来设计确定合适的控制规则。

(三)模糊判决

通过模糊推理得到的结果只是一个模糊集合,但在实际执行中,需要有一个精确值才能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因此要有一个将模糊集合变成一个最佳代表的精确值的反模糊化这一过程。

该过程有三种方法:最大隶属度函数法、重心法、加权平均法。最大隶属度函数方法简单快捷,但是不考虑输出隶属度函数的形状,只关心其最大隶属度输出值,因此会丢失一些信息;重心法取模糊隶属度函数曲线与横坐标围成面积的重心为模糊推理最终输出值,该方法与最大隶属度法相比具有更平滑的输出推理控制;加权平均是重心法的一种拓展方法,调整系数可以转化为重心法,需要根据实际来确定系数。综合上述,重心法较最大隶属度方法更加平滑,较后者较简单实用,故重心法是目前较理想的逆模糊化方法。

后面设计的模糊控制器使用重心法来解模糊,这里就着重介绍重心法,重心法是根据输出模糊集合隶属度函数曲线与横坐标围城面积的中心相应的输出当作精确值的输出,其公式如下: ~~

~~~~~~~uuuii1nni

iui1ui是对象论域中的元素,ui是论域元素ui对模糊子集的隶属度

2.2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相关理论分析

城市交信号模糊控制是模糊控制在城市交通控制中的一个具体的应用,它解决了城市交通信号控制建模难、建立的模型难以用算法求解的问题。本节结合具体的交通信号控制问题,利用模糊控制的基础理论分析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理论。2.2.1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问题描述

传统的单个信号交叉口控制方式:固定周期和绿信比的固定配时控制、感应控制。固定配时根据以往观测的交通需求,按预先设计的配时方案进行控制,无法根据相应交通需求的随机变化而变化。感应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固定配时的不足,但在相位绿灯时间内,只要检测到车辆到达就给出一个单位的绿灯延时,直到最大绿灯时间为止。也就是说它只关心有无车辆到达、车辆到达与否,而没有考虑有多少辆车到达,只能考虑一个相位方向的延误情况,而没有真正的总体考虑总延误,因而无法真正响应各个相位的交通需求。

模糊逻辑控制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控制方式,它综合考虑交叉口车辆到达与排队情况,以交叉口的总延误最小为控制目标,调整控制策略使得交通控制能真正响应交通实时变化的需求。

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通过设置在各个车道上的车辆检测器检测到各个相位的到达车辆数,计算出各个相位的车辆排队长。通过绿灯相位的入口流量、车辆排队长度来考察绿灯相位的交通情况、红灯相位的车辆排队长度来考虑红灯相位的交通状况,综合考虑红灯、绿

灯相位的交通情况,用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器做出是否转换信号的判决,通过是否转换交通信号来影响交通流。根据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的思想:当绿灯相位的车流量很大、排队长度相当长时,有必要延长该相位的绿灯时间,但是是否做出延长绿灯时间的决定还要看红灯相位的交通情况,若红灯相位的排队长度很小时,控制器就会做出延长绿灯时间的判决; 若红灯相位排队长队很长时,综合考虑总的车辆平均延误就不一定会继续延长绿灯时间,到底做出什么样的判决,取决于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模糊推理规则的设定。要得到理想的控制结果就要合理设计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器、合理设置模糊推理规则。

可以解决的问题可以用以下实际问题来描述:假设一个平面交叉口采用典型的四相位放行控制方式:东西直行为第一相位,东西左转为第二相位,南北直行为第三相位,南北左转为第四相位。

注:

1、由于中国的道路交叉口的右转车流一般不受城市交通信号的控制,所以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中不考虑右转车流。

2、各个相位的直行、左转车道上设置一组车辆检测器,可以实时检测到各个车道的车流到达、车辆排长度。

根据以上所述,该城市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问题可以描述如下:

控制目标:使通过交叉口的车流量的平均排队长度最短,车辆平均延误最小。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器综合考虑绿灯相位、红灯相位的交通情况,做出以交叉口的总延误最小为控制目标。

控制变量:信号周期、各相位的绿信比。模糊控制器做出是否延长放行相位的绿灯时间的决定,延长绿灯时间会增加总的绿灯时间,也会改变信号周期,这样就会调整信号的绿信比。

2.2.2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原理分析

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器是城市交通模糊控制决策部分,做出是否转换交通信号的决定来影响控制交通流,交通流的变化会使得红灯、绿灯相位的交通状况的变化,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器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是否转换相位的决策,周而复始,进行实时交通控制。

针对以上城市交通信号控制问题,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的控制思路与策略是这样进行的:

1、给定每个相位的最小绿灯时间与最大绿灯时间,以保证通行相位的车辆通行权、与

等待相位车辆的通行权。

2、假设按最初给定该相位的最小绿灯时间放行第一相位(东西直行),放行时间到达最短绿灯时间时开始计算该放行相位的入口流量、排队长度、下一个要放行相位的排队长度,通过模糊控制器综合考虑是否继续放行当前相位,模糊控制器做出决策。

3、如果继续放行该相位就在最短绿灯时间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延长绿时间,否则就放行下一相位。

4、每一相位放行时间到达最大时间时就自动强制转换下一相位。

5、这样循环控制形成周期、绿信比随交通状况实时变化的控制方案。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把城市交通模糊控制器与交通流生成、交通车辆延误综合考虑的周期循环控制。要进行城市交通信号模糊控制需要几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交通流、车辆检测器、模糊控制器、交通延误。计算具体的框架如下图:

模糊理论 篇6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运用模糊理论的重要观点和思维方式,来观照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能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本文拟就以下两个方面略陈管见。

一、如何有效开展阅读教学对话活动

阅读教学对话是一个蕴涵丰富的分层级命题。在阅读教学对话过程中,师生读者各自与文本的阅读对话在前,师生之间以文本为中介的教学对话在后,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延伸。没有成功的阅读对话,就失去有效阅读教学对话的前提。而言语作品的模糊性特点,正是读者与文本何以展开对话的主要依靠。

模糊学理论认为,言语(尤其是艺术言语)表达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言语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中的言语所表示的概念内涵常常不确切、不确定,外延不明显。由于语言的模糊性特点,读者在阅读作品时,便有了较大的主观情感运动的空间,不同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图和认识,对同一语句或语段乃至篇章作出不同的理解,产生不同的感悟,阅读对话得以展开。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文学作品具有“召唤结构”。所谓“召唤结构”,就是作者在作品中有意无意留下的文本空间和意义空间,召唤读者参与创造(即与文本展开对话)。而这种文本空间、意义空间的构建,离不开模糊言语手段。

从模糊理论的角度审视阅读教学对话活动,组织阅读对话的重要环节,就是要注意作品内涵的模糊性特点,抓住阅读文本空白,作为有效对话的切入口。文本空白,即作者“笔所未到,意有所忽”之处,有些语文教学专家指出,发现文本空白,是读者与文本对话的第一步。

发现文本空白,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便有了源源不断的话题。但这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更重要的是如何填补空白。“填补”,可以说是十分重要的对话策略之一。

填补,指的是补足有形和无形省略的意义,使文本中的模糊性转化为确定性;填充作品的艺术空框,以生成“象外之象”和“言外之意”。例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作者到底是爱热闹,还是爱冷静,是爱群居,还是爱独处?作者在想什么,不想什么?“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是哪些事,“一定要说的话”是什么话?都没有明说。这些看似模糊含混的语言所留下的空白,需要读者加以填补,才能窥视到作者 “颇不宁静”的心态,体悟出作者彷徨苦闷的抑郁忧患之情。

填补、还原空白,当然离不开想象和联想,离不开猜想,但这种猜想,不是毫无根据的、天马行空式的胡乱猜测。依据模糊学理论,我们在引导学生采用还原、填补等策略与文本对话中,要注意以下一些环节:

其一,说写者所进行的以提高表达效果为目的的模糊言语活动,其实质也是一种言语运用和交流的过程,从信息论角度看,则是一个信息传输过程。文本存储的信息,有“显信息”和“潜信息”。模糊言语形式,是显信息,是作者用语言文字明明白白直说的信息,读者易于接受和理解。模糊言语形式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则是潜信息,是没有在字面上直接表达出来的隐含信息,其意义是间接的,模糊的,而这些潜信息常常是作品的主旨所在。因此,阅读对话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读解文本中那些作者有意留下的潜信息。模糊学理论告诉我们,文本中的潜信息并不是完全无形的,它们是以模糊言语形式为载体而隐含在言语形式内部的。因此,阅读者必须正确地认识作者所采用的模糊言语代码,通过分析、综合,才能正确还原和填补文本空白,正确理解作者在模糊言语形式后隐含的思想内容。因此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还是应当从课文的字词句入手,紧紧抓住那些模糊言语形式,引领学生联系作品言语环境,去探究那些潜信息。这应该是阅读对话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其二,说写者在言语活动中,不是采用相对准确、明晰的言语来表达相应的内容,而是有意采用模糊言语的形式,造成所要表达的内容与所采用的言语形式相离异,其结果,却往往反而使思想内容表达得更适切、更深刻,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这就是语言的模糊性与精确性的辨证关系。而这种表达效果的取得,主要就是言语环境因素的协调,是言语环境诸因素所衬补的种种情境意义作用的结果。不从特定的言语环境去考察作者在文本中模糊言语的运用,通过模糊言语形式去探究隐含其中的思想内容,就成为一句空话。所以,引导学生联系作品的言语环境探究、思考,是与文本对话的又一个重要环节。在引领学生联系作品言语环境展开对话中,既要关注言语环境中的客观因素,也要注意言语环境中的主观因素,特别要注意文本上下文语境因素。例如《孔乙己》的结尾:“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既称“大约”,为什么又说“的确”?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这个结尾给读者留下很广阔的想象空间。要解读言语形式后面的潜信息,领会文本的思想内容,就不是靠胡乱猜测所能济事的。教师必须通过教学对话,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字里行间体会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人物的地位及处境,还要从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描写等的变化中感悟人物必然的命运归宿,这样才能真切感悟出“大约的确“后面所蕴含的深刻思想。

其三,模糊理论认为,模糊表达手段的采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作者个人的思想性格、文化修养、生活经验等的影响,因此,读者个人的文化修养、生活经验、阅读体验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对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理解。而初中生由于“前理解”的相对贫乏,与文本之间存在着或大或小的距离,在阅读对话中,面对各种丰富复杂的模糊言语形式,他们或者会熟视无睹、视而不见,或者会浅尝辄止,只看到表层意思,而不去探究潜藏于其中的潜信息,或者甚至产生误解、曲解,等等。面对学生在阅读对话过程中这些常见的读漏、读浅、读偏、读误现象,作为对话的组织者、参与者,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的阅读对话搭建适当的脚手架,指点模糊言语的解读策略,帮助他们缩短、消除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在对话中学会对话。例如:“和尚本该只管自己念经,白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和别人有什么相干呢?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事搬非,大概是怀着嫉妒吧——那简直就是一定的!”这是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的著名论断。这段话,作者对法海蛮横干涉许仙和白蛇娘娘自由恋爱的原因,用了“大概”等模糊词语,说得含糊其辞,但正是这种模糊表达,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要与文本展开对话,准确领会其中的含义,对于初中生来说,还是有一定困难的。这时,教师不妨设计下面两个问题,引导他们进入与文本的对话:问题一:法海到底是不是出于嫉妒?他究竟嫉妒什么?要是让法海自己来回答,他会怎么回答?问题二:鲁迅先生为什么不明说法海横加干涉的原因?通过讨论,学生会领悟到:法海是个“得道的和尚”,真要是嫉妒白蛇娘娘迷上了许仙而没有迷上他,那么他卑劣的灵魂就昭然若揭;要不是出于嫉妒,那么他维护封建礼教的丑恶本性就暴露无余。鲁迅先生这样一写,“法海”纵然巧舌如簧,也无从开口。作者采用模糊的说法,比起明白地说,能起到更强的讽刺、揭露作用。通过这样的阅读对话,学生不但能够深入领会课文的思想内涵,而且更能体会到鲁迅语言的精妙。

二、如何引领多元解读

模糊学理论告诉我们,模糊语言具有不确定性、不精确性的特征,由这种不确定、不精确构成的各种模糊言语手段,也就必然有着无限性、灵活性和多样性,这就造成阅读文本尤其是文学作品具有多义性、开放性,从而为读者阅读时的再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不同的读者以其不同的性格、学养、阅历,以及关注的焦点,对同一文本作出多元解读,获得一个个附着个体生命意识的文本意义,这也正是文学作品的价值和魅力所在。因此,新课程理念观照下的语文教学十分提倡多元解读,强调要尊重学生阅读中的独特体验。新课程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阅读活动本质上就是一种接受和加工语言信息的复杂的模糊思维活动,片面地追求精确化的教学无疑是将语文阅读教学引向死胡同,屏弃“非此即彼”二值逻辑的思维定势,引导学生进行对作品的多元解读,成为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但是,由于对多元解读理念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到位,在实施多元解读中出现了不少误区,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觉得,从模糊理论的角度思考,实施多元解度,至少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要潜心读书

有位老师教学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诗。让学生简单诵读一、二遍课文后,就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主旨的初步理解,为这首无题诗加上一个标题。有些学生没有用心解读作品,孤立地抓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名句,并受当代人对其内涵理解的影响,以为这两句颂扬了一种执著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或无私的品格,在这样理解的前提下,给诗作加上的标题自然也就离“题”万里。这位老师让学生给课文加上一个标题的教学设计其初衷是好的,通过学生所加的五花八门的标题,似乎可以看到学生对这首诗产生了多元化理解。但这样的多元解读,决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如果这位老师能够引导学生结合李商隐其他无题诗的特点,认真地品读一下这首诗的其他诗句,学生的理解就不会如此离谱,也许他们所拟出的标题由于融合了自己的体验、情感,会各不相同,体现“多元”特点,但不会离开“爱情”这个大的范畴。像这样缺少“读”的环节,就组织学生展开多元阅读讨论的现象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并不少见。

上文我们提到,模糊言语形式是显信息,模糊语言后面所隐含的思想内容是“潜信息”。解读课文,应当从课文的字词句入手,紧紧抓住那些模糊言语形式,联系作品言语环境,去探究那些潜信息。这更应该是组织学生进行多元解读不可或缺的环节。因为多元解读主要表现为对潜信息的解码,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也主要体现在对潜信息的解码上。而对潜信息的解码的唯一途径,就是对显信息,即作品中的模糊言语形式进行读解。多元解读,不是无根据地说,任意地说,编造着说。这“根据”,主要就是作品中的模糊言语所提供的信息。多元解读的前提是“读”,是从文本阅读中去领悟模糊言语后面隐含的“话中之话”“言外之意”。例如:“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这是《五柳先生传》里的一句话。五柳先生到底是谁,课文交代得很模糊。有位老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这篇文章是作者的自传,五柳先生就是陶渊明自己,你认为怎样?”这是一个引导多元解读的开放式问题。在讨论中,老师先请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作品,联系对作者的了解和相关资料,归纳出陶渊明是怎样一个人。然后引导学生下工夫阅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和语言,分析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最后,学生水到渠成地对老师提出的开放性问题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大部分学生认为两人之间可以画等号,五柳先生就是作者本人;也有人认为该用约等于号;还有学生认为该用大于或小于号。学生的这些阅读体验,是独特的,但由于是建立在潜心阅读的基础上,因而也是有根据的。这样的多元阅读,无疑是成功的。

2.多元有界

在组织多元阅读过程中,我们许多老师往往片面地注重和强调“多元”,而忽视其价值取向,好象只要是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无论正确与否,都要加以鼓励和肯定。这无疑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误区。

其实,无论是现象学还是接受理论,都指出文本对读者的接受具有制约作用,现代阅读学在提倡阅读理解的“多元化”同时还强调“多元有界”的观点,既肯定阅读活动中个体体验的差异性、文本阐述的多元性,又强调要防止“蔓延的相对主义”“感情用事的维我论”。从模糊学角度论,模糊语义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语义的边缘部分,其中心部分基本上是确定的。这个中心部分,称之为“中心区域”。言语交际过程中词语意义范围中心区域的作用,是语言模糊性向精确性转化的重要因素。例如“江”和“溪”,尽管这两者很难以某个明确的标准作为绝对的界限,但它们各自的中心区域还是分明可辩的,一般不会把一条小小的山溪称作“江”,也不会把言语交际中的“江”理解为小溪。多元解读也是这样。“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语义的边缘来说,在不同的读者眼里,哈姆雷特有着不同的形象特征:但其“中心区域”还是确定的,哈姆雷特就是哈姆雷特,决计不是“安东尼奥”、“罗密欧”,更不会是“贾宝玉”。因此,我们认为,语文阅读教学既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学生的个性阅读、多元阐释,又要大胆地、及时地对于那些“越界”的解读加以纠偏。

基于模糊集理论的语音情感识别 篇7

情感是人类一种重要的本能,他同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一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交流、处理事务和决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人类交流的主要手段之一,语音信号不仅具有传递语义的作用,同时也是承载说话人个体信息的重要载体,如说话人性别,话者的说话情绪如何等。其中,对语音信号情感的识别研究正日益成为语音信号处理研究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成为人机和谐交互的重要组成部分[1,2,3,4]。

语音情感识别是认知、心理、生理、模式识别等多领域的交叉学科,主要可分为两个方面:识别方法的改进和情感特征参数的改进。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主元分析法、神经网络法、隐马尔可夫法(HMM)、矢量量化法(VQ)等[5,6]。如Shirasawa.T等人采用重回归分析、主元分析等方法曾取得了87.1%的平均识别率[7];Muhammad W等人采用的利用神经网络进行情感识别方法也获得了77%~80%的平均识别率[8]。Sinead Mc Gilloway等人采用广义矢量量化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识别率不高,不合适用于实际用途。Chul Min Lee等人将模糊算法引入情感识别中,对消极的和积极的这两大类情感进行识别,针对不同性别分别得到了63%和73.7%的识别率[9],但是待识情感过于简单,并且没有针对性别对识别结果的影响进行进一步分析。王治平等人则在调整性别差异的基础上采用KNN方法得到了72%~90%的识别率[10]。此外Tsang-Long Pao等人则通过试验论证使用KNN和HMM等方法可达到69%~83%的识别率[11]。在特征参数方面,赵力等人结合情感语句全局结构和时序结构特征,分析语句元音部分特征参数,大大提高了识别率[12]。

本文针对含有欢快、愤怒和悲伤3种情感的语音信号,分析了们的语音情感特征,并根据这些分析,提取了74个能表示情感特征的参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集理论的情感特征识别方法,利用提取的情感特征,对从10名话者中搜集的100句情感识别语句,获得了较好的平均情感识别率。

1 语音情感特征的分析与提取

1.1 情感的声学特征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针对语音信号中的何种特征能有效地体现情感,研究者从心理学、语音语言学等角度出发,作了大量的研究,但目前关注最多的是韵律特征与音质特征两种类型[15,16,17,18,19,20]。韵律特征通常包括音强(intensity)、音长(length or duration)、音高(pitch)、重音(accent)、声调(tone)和语调(intonation)等语音特征参数。此类特征及其衍生参数在语音情感识别中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音质特征,主要指语音的音色和语谱方面的特征,因此也被称作是音段特征,反映发音时声门波形状的变化,其影响因素有肌肉张力,声道中央压力以及声道长度张力。例如,在一个语音单位内的元音、辅音、声母、韵母等表现出的特征,以及是否有喘气、声音嘶哑等因素存在。在声源-调制的语音产生模型中,主要指与声道响应相关的语谱包络特征。代表性特征主要有共振峰、倒谱、LPC系数及其衍生参数等。

心理学和语言心理学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关于语音学和韵律学的研究结果,可以用来作为提取语音情感特征的参考。一般情况下,语音的情感相关性的表示形式可以通过说话人模型或者声学模型来实现。到目前为止,对情感特征参数的有效提取虽然主要以韵律特征为主,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另外一些研究者认为,音质特征和韵律特征相互结合才能表达情感,仅有韵律特征是不可能表达情感的[13]。语音音质听觉方面的信息也是常常需要考虑的因素,例如,Alter[14]等人通过对韵律和音质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生气和高兴时的发音在喘气和沙哑等方面是不同的。一些特定元音在结构上的变化直接依赖于情感,而另一些元音则依赖于句子中的位置及话者是否用错了重读模式。Christer Gobl[15]的研究表明声源类型对不同情感也具有一定的可区分性。音质类特征中代表性的有:共振峰,MFCC,LPCC,PLP等。韵律特征和音质特征并不是相互孤立的,通过Pereira等人的研究表明语音信号的韵律特征与三个情感维度(效价维、激活维和控制维)之间的具有一定关联性,其中激活维和韵律特征之间具有明显关联,激活维相近的情感状态具有相似的韵律特征且易混淆。Tato等人的研究发现表明音质类特征对于区分激活维接近的情感(anger和happy)有较好的效果,证实了共振峰等音质类特征与效价维的相关性较强[16]。

1.2 基本情感在谐波噪声比特征上的差异

谐波噪声比(HNR)常用于诊断喉部疾病,临床中嗓音嘶哑是喉部疾病的一个主要先兆,嗓音中谐波噪声比常用来比较客观、定量的评价嗓音的嘶哑程度。近年来在对语音音质特征与情感维度关系的研究中,谐波噪声比被用来作为反映情感变化的音质特征,而音质特征通常被认为与情感的愉悦度关系密切,也就是说谐波噪声比特征应该随着情感在愉悦度上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喜悦等在愉悦度上偏高的情感,谐波噪声比值也相对较高,悲伤、愤怒等位于愉悦度负方向的情感在谐波噪声比特征上取值相对较低。

1.3 语音情感特征的向量构造

用于识别和建模的特征向量一般有两种构造方法,全局统计特征和动态特征。由于动态特征对音位信息的依赖性太强,不利于建立与文本无关的情感识别系统,因此在本文中使用了74个全局统计特征,在下面列出,其中前36个特征为韵律特征,后38个特征为音质特征。

特征1-10:短时能量及其差分的均值、最大值、最小值、中值、方差;

特征11-25:基音及其一阶、二阶差分的均值、最大值、最小值、中值、方差;

特征26:基音范围;

特征27-36:发音帧数、不发音帧数、不发音帧数和发音帧数之比、发音帧数和总帧数之比、发音区域数、不发音区域数、发音区域数和不发音区域数之比、发音区域数和总区域数之比、最长发音区域数、最长不发音区域数;

特征37-66:第一、第二、第三共振峰及其一阶差分的均值、最大值、最小值、中值、方差;

特征67-69:250 Hz以下谱能量百分比、650 Hz以下谱能量百分比、4 k Hz以上谱能量百分比。

特征70-74:谐波噪声比(HNR)的均值、最大值、最小值、中值、方差。

其中,在构造频谱能量的分频段特征时,未采用650 Hz-4 k Hz内的能量百分比,虽然这个频段涉及第一共振峰和几乎全部的第二共振峰,但是此频段的能量受到文本内容变化的影响较大,主要随着音位信息的变化而变化。

采用了4 k Hz以上频谱能量特征,根据Pittam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这一部分频段能量的增加能反映激励程度的提高,可用于区分悲伤与愤怒等。

谐波噪声比以往常用于诊断喉部疾病,是衡量说话人嗓音沙哑程度的一个特征。Biemans将谐波噪声比作为音质特征用于评价语音的音质。

2 情感识别实验和结果

2.1 训练方法

实验中,采用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方法进行降维,将74维的原始特征降到10维。线性判别分析又称为Fisher线性判别分析,实验中通过计算各个语音情感样本类别的类内离散度矩阵与类间离散度矩阵,得到LDA变换的投影矩阵,将原始特征向量在以变换矩阵各列为轴的方向上进行投影,得到识别用的特征向量。如前所述,作者把每一个情感语句用一个10维矢量表示。设某一情感类别训练语句计算出的所有原始特征矢量为:(a1na2na3na4na5na6na7na8na9na10n)(n=1,…,N)则模糊集训练步骤如下:

1)将各分量归一化,即,其中原始特征矢量的第i个分量的均值,αimax第i个分量的最大值,αimax第i个分量的最小值(i=1,2,…,10)。

2)根据归一化后的分量值的分布情况,构造隶属函数如下

3)用如下所示的熵Hi表示特征参数所代表的模式的不确定性。

4)确定模糊关系矩阵Φ={σij},即各分量的权重。设现在所讨论的情感标号为j,i为所对应的原始特征分量的下标。

由于总共划分了3个情感集,每一个情感语句用一个10维矢量表示。因此Φ是一个10*3的矩阵

2.2 识别

1)对待识别语句进行特征分析,提取其原始特征矢量V;

2)计算T=V*Φ,显然T是一个3维矢量;

3)比较T分量的大小,分量最大的元素对应的情感类别即为识别结果。

2.3 识别结果

利用上述情感识别方法(方法1),针对100句情感测试语句进行了情感识别实验,识别结果如表1所示。为了进行比较,把利用Mahalnobis距离尺度进行分类识别(方法2)的结果也列在表1中。

%

3 结束语

本文从情感语句的韵律特征等方面,对含有欢快、愤怒和悲伤3种情感的语音信号进行了分析比较,找出了不同情感信号特征的分布规律,并提出了基于模糊判决方法的语音情感类别识别方法。经过对100句情感测试语句识别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识别方法获得了基本上接近于人的正常表现的识别效果。今后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寻找更有效的情感特征和识别方法上,在更广的范围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识别实验。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集理论的情感特征识别方法,实现了对3种情感的识别:欢快、愤怒和悲伤。利用提取的情感语句全局统计特征参数,对从10名话者中搜集的100句情感识别语句,获得了不错的平均情感识别率。

模糊理论 篇8

加固方案的确定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除了经济因素外还要考虑加固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可靠性和施工可操作性[7,8]。而且一个因素往往有很多个层次,即一个因素往往又是由其他因素决定的而且各个层次中既含有确定因素又不确定因素。也就是桥梁加固方案的选择是一个定量因素与定性因素共同作用的决策过程,使系统决策问题有多个决策目标,而且不同的目标之间具有一定的冲突性(如可靠性与经济性)。基于上述原因,该文结合陈守煜教授提出的多目标模糊优选理论[9],建立了桥梁加固方案优选的多层多目标模糊优选模型,并应用模糊定权的方法来确定目标的权重[10~11],从而建立各个加固方案对该项目的满足的优属度。根据优属度的大小对方案进行比选。

1 桥梁加固方案优选的多目标模型

1.1 特征矩阵的建立

设影响桥梁维修加固的因素为C=(c1,c2,…,cm),根据条件确定方案集为V=(v1,v2,…,vm),其中ci(i=1,2,…,m)表示i个影响因素第j个加固比选方案。则方案集的指标特征矩征为:

式中:xij为方案j关于指标i的特征向值,i=1,2,…,m;j=1,2,…,n。

1.2 相对隶属度矩阵的建立

在选择桥梁加固方案影响因素中既有定量的因素(如工程造价等)又有定性的因素(施工性等),因此在桥梁加固方案集中确定各因素对方案集的相对隶属度是确定相对隶属度矩阵的关键。文章应用因素之间的优先关系二元对比方法,将这些模糊影响因素量化,从而得到各因素的相对隶属度。

(1)定量指标的相对隶属度

对于定量指标,如果指标i的特征值越大越优,其相对隶属度为:

如果指标i的特征值越小越优,其相对隶属度为:

例如对于指标特征值越大越优的情况,当xij=ximax时,相对隶属度等于1,即针对指标i而言,方案j是最优的。

(2)定性指标的相对隶属度

(1)确定标度矩阵

为了确定关于因素ci方案集优越性的定性排序,定义因素ci的标度矩阵为:

其中k=1,2,…,n;l=1,2,…,n,且满足条件:

根据优越性排序一致性原则,标度矩阵iE各行和数从大到小的排列,可以给出方案集优越性的定性排序。

(2)确定因素相对隶属度

根据二元论,对矩阵iE就方案集的优越性进行定性排序,可以定义其二元比较有序矩阵为:

j=1,2,…,n;k=1,2,…,n且满足条件:

其中iajk为针对因素ci方案vj对vk的优越性比较时,方案vj对方案vk的定量标度;同理jakj为针对因素ci方案vk对vj的优越性比较时,方案vk对方案vj的定量标度;j,k为排序下标,j=1,2,…n,k=1,2,…,n,根据矩阵iE各行和数从大到小的次序排列,则方案vj对于因素ci的相对隶属度rij为:

为了在二元定量对比中更易于按我国的语言习惯给出定量标度ia1j,建立了语气算子与定量标度ia1j之间的对应关系,见表1。

(3)确定各方案的相对优属度

在因素集中,为了反映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对各因素均赋予一个相应的权重wi(i=1,2,…,m),各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可以根据模糊定权法[10,11]确定,因此根据文献[11]方案j的相对优属度为:

根据计算出来的优属度就可以评判方案的优劣。

2 算例分析

一座服役期为35年的钢筋混凝土桥,2004年对其全面检测,发现钢筋开始产生锈蚀,现需根据以下原则确定加固方案:(1)在满足加固效果可靠的前提下,造价低、工期合适,并且加固后的维修费用少。(2)能满足桥梁的功能要求,包括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能够适应新旧结构的协调工作要求,尽量避免对原结构产生不利影响。(3)所采用的加固方案技术先进、成熟,与结构所处环境的具体条件相适应;(4)技术简单、所占场地较小,与被加固结构的类型相适应,施工水平满足要求。

现经过论证提出了3种加固方案:(1)用化学灌浆法进行裂缝修补,靠粘结剂将结构内部组织重新结合,恢复强度,并阻止钢筋锈蚀进一步发展;(2)加固桥梁构件,采用粘贴钢板或碳纤维片材提高桥梁构件承载力;(3)换掉桥梁构件。现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一种加固方案。

2.1 建立因素集

因素集为:c1工程造价,c2工期,c3寿命周期成本,c4施工可操作性,c5技术可行性,c6刚度,c7新旧桥梁的协调性。其层次关系如图2所示。

2.2 建立方案集

3个方案的工程造价、工期、寿命周期成本(年值成本)见表2。

2.3应用多层多目标模糊优选模型进行分析

(1)相对隶属度矩阵

对于定量性的因素可以运用式(2)或式(3)进行计算。如c1工程造价、c2工期、c3寿命周期成本都是定量因素,指标越小越优,利用式(3)计算可得,则:1r=(1,0.413,0.165)。同理可得:2r=(1,0.5,0.2),3r=(1,0.8,0.642)

对于定性因素要用二元论方法确定。如c4因素就是定性因素,其定性排序矩阵为:

针对因素c4,方案1较方案2“略为”优越;方案1较方案3“明显”优越。故:4r=(1,0.667,0.333),类似可以确定其他定性因素的相对隶属度。

(2)分层考虑

第1层模糊矩阵为:,根据式模糊定权法,确定权重向量为(0.35,0.25,0.40),则根据式(7)可得1u=(1,0.674,0.247),同理可得2u=(1,0.667,0.333);3u=(1,1,1);4u=(0.654,0.773,1)。由此得到相对隶属度矩阵

同理根据模糊定权法,确定权重向量为(0.256,0.195,0.144,0.405),由此得到各个方案的相对优属度为:(0.974,0.909,0.800)。从该桥梁各种因素整体考虑来说,选择化学灌浆法是最优方案。加固1年后进行检测,发现腐蚀没有继续恶化,证明方案的选择是合理、有效的。

4 结束语

桥梁加固是目前桥梁发展的新热点,选择合理的加固方案是保证工程效果和质量的重要前提。通过对影响加固方案选择的各因素分析,发现影响加固方案选择的不但有定量因素而且还有定性因素,因此很难把它转化化为一个单指标来进行评价。然而通过运用模糊优选理论,建立了桥梁加固方案优选的多层多目标模糊优选模型,并应用模糊定权的方法来确定目标的权重,从而建立各个方案对该项目的满足的优属度比较各个方案的优属度却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张鹏.桥梁加固方案的层次分析优选法[J].公路交通科技,2006,(7):92-95.

[2]堪润水,胡钊芳,帅长斌.公路旧桥加固技术与实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3]王有志,王广洋.结构的可靠性评估与加固[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131-138.

[4]夏海兵,姚安林.基于加固周期成本最小的桥梁加固方案决策的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07,(1):111-113.

[5]夏海兵,姚安林.在路网中桥梁维修优先级的辅助决策方法[J].公路交通技术,2007,(2):121-122.

[6]夏海兵,姚安林.路网桥梁维修加固决策的研究[J].公路与汽运,2007,(4):179-181.

[7]张玲玲,马建勋.服役结构可靠性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及其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2001,34(5):20-23.

[8]王子军.在役桥梁可靠性评估及加固力案优选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4.

[9]陈守煜.工程模糊集理论与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

[10]张哲,王会利,石磊,等.桥梁方案多层多目标模糊优选模型及其应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9):1567-1570.

模糊理论 篇9

1 模糊信息

临床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信息, 主要有:

1.1 病因的模糊性

迄今还有许多疾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以仔猪的水肿病为例, 就有蛋白质过多说、大肠杆菌说、应激说。以湿疹为例, 其发病原因仍未十分清楚, 一些权威书籍只是说有外因也有内因。再以猪高热症为例, 这种叫法本身就是一种模糊的概念。不管哪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1.2 畜禽病史、病历、病症的模糊性

真实、完整、详细的病史、病历、病症记录, 兽医在临床上难以做到, 而它们对于疾病的正确诊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我们诊治的对象是畜禽, 它们不会开口说话, 不会自我表达痛苦, 都是由畜主代为表达。由于受畜主的文化程度、表达能力、对动物的重视程度、观察的详细程度、方言的影响, 往往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差异, 很难做到真实性和完整性。

1.3 疾病诊断过程中的模糊性

与人医相比兽医在疾病诊断过程中缺乏一些相应的手段。如先进的医疗器械, 特别对于县、乡、村三级的兽医来说基本上还是靠望、闻、问、切等传统手段, 即使辅以先进的医疗仪器也还会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为任何先进的器械都有一定的性能局限, 同时跟使用者的医疗水平、操作水平、识别能力、经验、疾病的不同进程和标本取样都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一种症状往往为几种疾病所共有。在兽医临床中最常遇到以不食或少食、发热来求诊, 其他伴随情况不明或姗姗来迟, 此时很难根据发热或不食等临床观察到的一些症状来对某一疾病作出诊断。

2 模糊逻辑和模糊推理

模糊逻辑和模糊推理即模糊信息的识别。在临床兽医学中模糊现象是普遍而客观存在的, 怎样从疾病的表象中去识别疾病的真面目, 这不仅仅是一个医学的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哲学的问题。模糊与清晰是一对矛盾, 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在疾病的发展演变过程中, 这对矛盾也在变化着并相互转换, 临床观察和思维活动也要适应于这种变化与转化。抗生素的大量使用, 细菌、病毒的毒力, 耐药性的不断变化及动物个体差异, 使疾病变得错综复杂, 典型病例已很难出现。以猪瘟为例, 典型症状的猪瘟病例在临床上已很难看到, 代之的是温和性猪瘟, 在初始阶段从临床症状上已很难识别。再如猪瘟与弓形虫病在临床症状上极其相似。正是由于这些不典型的临床症状即模糊信息给我们的临床诊断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如果片面追求典型的临床症状不仅会耽误治疗时机, 造成思维紊乱, 而且还会造成误诊。笔者认为要对这些模糊信息正确识别必须做到: (1) 要有扎实的兽医学基础知识。 (2) 要学会运用辨证的模糊逻辑和推理的思维方式。疾病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和多变的, 但变中有不变, 虚中有实, 万变不离其宗。在我们所得到的临床资料中, 那些能合理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全部过程的信息 (症状) 应看成是真、是实, 反之我们便看成是假、是虚, 并且也能对这些虚假临床信息出现的原因进行一番探索研究后作出解释, 这样我们就会对疾病的认识有一个本质的提高, 即由模糊到清晰。 (3) 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观察、总结、思考、积累和提高。

3 模糊信息的处理

模糊信息的处理 (模糊控制) 即治疗。在我们兽医临床上有的信息的处理是刻不容缓的, 如危重病例, 我们不能等到化验结果出来或药敏试验结果出来后再用药。否则就会耽误治疗时机使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救治。这时兽医应该根据自己所学的兽医学知识、经验和实际情况等信息推理出一条最可能的急救措施。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对症治疗。虽然一些疾病的病原或病因各异, 但往往具有相同的临床症状, 在剖检上也具有相似的病理变化, 这些具有相同 (相近) 的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的疾病, 在实践中可以根据临床症状进行模糊诊断, 采用相同的方案进行治疗, 即对症治疗。虽不算精确, 但为挽救危重患畜生命赢得了时间, 比如产后瘫痪既有缺钙所致, 也有生产过程中受伤所致。在治疗时经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病情好转, 即可确诊为缺钙所致。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对症治疗不失对模糊信息一种可行性选择。这种处理包含着治疗和明确诊断的双重意义。因此, 在处理危重病动物工作中, 积极运用模糊识别、模糊分析和模糊综合判断思维, 整合个人模糊思维的方法分析、处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对于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减少失误, 促进患畜的痊愈, 具有重要的意义。

4 模糊概念在兽医临床学中的应用

模糊概念在兽医临床学中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主要表现在中间环节和中心阶段。临床试验证明运用二值逻辑思维“非此即彼”是行不通的, 必须使用多值模糊逻辑思维来验证。多层次是指某一较低层次的模糊概念, 通过不断的临床信息反馈和积极的临床思维活动取得清晰、但在较高的层次又往往会出现新的模糊概念, 于是又得寻求新的解决办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兽医的经验多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他认别和处理模糊信息的能力。近年来一些检测技术和仪器在兽医临床的应用, 提高了兽医人员认识模糊事物的能力, 有助于一些模糊概念的澄清。由此可见, 对疾病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模糊到清晰, 再模糊再清晰的循环认识过程, 随着这种周期不断更迭, 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必然不断深化, 经验不断积累, 知识不断更新。

模糊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10

“模糊”理论, 最初由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数学控制论专家查德 (Zedeh) 教授于1965年在《信息和控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题为《模糊集》的文章中提出来的。他指出, 在现实物质世界中所遇到的客体, 经常没有精确规定的界限。但人的认识能力有一定的模糊特性, 在一定条件下能大致地把握它们。这种模糊性是普遍、绝对的。由于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抽象思维都通过语言来表达, 所以模糊性也就不可分离地存在于自然语言中 (区别于人工设计的机器语言、数理语言等) 。

一、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模糊理论的必要性

1. 英语作为语言本身具有模糊性

客观世界以及主观世界的模糊性决定了思维和语言的模糊性。从根本上说,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有时, 自然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反使它显得丰富多彩、更具表现力。英语作为一种自然语言, 其模糊性表现在多方面。首先, 词义量的范围的不确定性。如dawn, morning, evening, night等常用时间名词, 都没有明确的时间上限和下限;good, bad, beautiful, ugly, big, small等形容词和very, slightly, alittle, extremely等程度副词, 也都是典型的模糊词。其次, 在语法范畴的含义上也涉及到模糊性的问题。以往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一般习惯于给学生灌输各种“精确”的语法规则和词语的“准确”解释, 但学生在实际运用 (尤其是口语) 时却发现, 很多语法规则和词语解释都有例外, 是否合乎语法并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 有些语法错误的句子仍能传递信息, 交流思想, 并不妨碍理解。再者, 由于文化差异, 英语话语篇章意义具有模糊性。如听到“Would you like to come in and sit?”, 这时就需要根据文化背景知识及说话语境去判断是真心邀请还是请求或只是客套话而已。由此可见, 语言中模糊现象无处不在。

2. 英语教学大纲本身具有模糊性

统一的英语教学大纲是英语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是英语教学的指挥棒。然而, 英语教学大纲内容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弹性和语义模糊性。如《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对高中英语教学目的是这样表述的: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 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 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侧重提高阅读能力;使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 增进对外国文化, 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在学习中, 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从以上表述的用词“基本”、“初步”、“有效的”等, 我们不难看出英语教学目的具有模糊性, 而这种模糊性的限制语恰恰说明了高中英语教学目的适时得体, 符合实际要求。同时, 这对于评价教师的业绩以及学生的成绩都大有好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要把听、说、读、写等英语基本技能之间的界限分得那么清楚, 应该模糊它们之间的界限。从表面看, 仿佛是模糊了教学的几个不同的目的, 实际上才是真正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3. 英语教学法流派之间具有模糊性

英语教学法流派纷呈, 理论各异, 新观点、新方法、新学派层出不穷。到目前为止已有数十种教学法流派存在。如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认知法、交际法、自然法、暗示法等等。各种教学法之间既相互排斥, 又互相渗透, 有着紧密的联系。各种学派的产生和共存是一种“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正常现象。一种新学派的产生不会导致原有学派的完全消失, 而可能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必要补充, 即使是对立学派的产生也是如此。比如翻译法与直接法, 视听法与认知法就是作为对立关系而存在的。而有些学派之间存在着发展的关系。这种发展关系使英语教学法流派形成了两条发展线路: (1) 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交际法; (2) 翻译法—自觉对比法—认知法。在不断地改进、完善和发展中, 各个流派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取长补短, 并肩而行, 同时这种关系也使得各流派之间的界限彼此模糊, 我中有你, 你中有我。我们可以用模糊理论来分析和吸收不同学派的优点, 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整合优化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从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多样化, 更加丰富多彩。

二、模糊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 用“模糊理论”来模糊处理教材内容

英语教学包括听、说、读、写、译等诸多环节和技能。听说能力与读写能力是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 并起着互相促进作用的。首先, 听和说是相互紧密联系的口头交际活动的两个方面, 听说教学最终的目的是“口头交际”。教师在进行听力教学时, 要培养学生自上而下 (top—down) 的整体理解语篇的能力, 抓住中心思想, 以加速发展学习者语言整体理解的自动化过程。听的注意要集中到内容而非语言、大意而非细节、正在听的而非已听过的。不要让学生把注意力过分集中于单个字、词, 要训练他们根据自己的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从上下文中大胆猜测, 推测语言的模糊思维能力素质。学生在听懂的基础上, 进行语言输出。既然是口头交际, 错误在所难免。这时, 教师就要适当模糊处理, 不要过分关注学生话语中出现的不是特别严重的字、词或是语法错误, 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表达内容上, 强调意思的流畅连贯表达, 使交际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其次, 阅读教学重在对文章书面语言的理解, 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英语作为第二语言, 由于中西文化差异, 有些语言内涵必然大于学生的理解, 所以在阅读理解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到个别把握全局, 了解梗概, 将注意力放在语言表达的内容和深层含义上。教给学生以意会———领悟法或语感—感受法进行大量阅读, 不必字字求解, 句句求通。在翻译教学中, 模糊语言理论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自然语言中绝大多数词都是模糊词, 在翻译中常会遇到模糊语言现象, 必须使用模糊翻译方法。翻译中的等值和等效是相对、模糊的概念。文化差异导致有时翻译时难以找到等值的译文。只要在正确理解原作内容的基础上, 将原文的基本意思展现出来, 符合各自的语言习惯即可, 要求只能接近, 不能穷尽。

2. 用“模糊理论”来模糊对待学生的犯错问题

由于受母语迁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不可能使用精确方法逐个地分析、改正。纠错多了, 不仅无效, 反而会造成学生学习的心理紧张障碍。这时, 教师要敢于适度“模糊”、容忍其错误, 只需根据错误的主要矛盾和整体联系, 在一段时间内着重改正一些错误, 对那些并不违反交际规则的局部性错误, 教师要抱着容忍的态度, 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不予纠正。对于明显违反交际原则的典型错误, 也要注意纠错方法与技巧, 可以采取事后个别纠正和集体讲评相结合的方法加以解决。我们都知道, 英语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随着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逐步深入与知识的积累, 很多学习误差会得到自我纠正。当今的外语教学是开放性、包容性的教育过程, 所以作为英语教师, 我们要避免过分纠错的倾向, 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英语的环境, 使师生关系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3. 用“模糊理论”来模糊评价学生的英语水平

评价是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实施的实质性诊断。传统的评价方法主要是标准化考试和测验, 缺乏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客观考核, 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实考试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 影响学生考试成绩的因素很多, 并且在本质上学生的能力水平也是模糊的。评分这种以人为的方式把本质上是模糊的事物精确化的作法虽然便于统计和比较, 却未能真正反映事物的本质, 反而容易使学生过分注重分数而不重视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和运用。所以, 我们应更注重形成性评价 (或“过程评价”) , 把评价渗透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 边教学, 边评价, 边矫正。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尽可能运用模糊语如“good”、“wel done”等对学生的创造性活动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以模糊性评价来逐步取代不能完全反映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精确分数, 比如用区间分布法A, B, C, D或等级制如优秀、良、合格、不合格来评估学生学业成绩, 这样往往能更切合实际地定位他们的学业成绩。

总之, 英语教学中处处体现出模糊性。但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往往醉心于精确性而忽视了模糊性, 对教材进行精雕细刻、条分缕析的串讲, 试图以“注入式”、面面俱到的讲解来提高教学质量。企求面面俱到, 不但面面不到, 反而造成学生情感、兴趣等对于语言学习十分重要的非智力因素的压抑, 最后导致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下降。只要我们善于将模糊理论用于英语教学, 启发学生多维度地去捕捉模糊语言的深层信息, 这样不但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原则, 还能极大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从而推进外语教学整体改革。

参考文献

[1]甘露.论模糊语言学对大学外语教学的指导意义.凯里学院学报, 2010 (2) .

[2]徐莹莹, 赵有斌.英语教学中的模糊现象之初探.皖西学院学报, 2008 (3) .

[3]李超.论模糊语言学与英语教学.山东外语教学, 1999 (4) .

[4]刘宏武.新课程的教学方法选择.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4.

模糊理论 篇11

【摘要】模糊是自然语言的一种固有属性,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为什么注重准确性的新闻报道中会有模糊语言? 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解释这一现象。本文试图研究新闻记者如何选择模糊语言来适应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

【关键词】顺应理论 英语新闻 模糊现象

介绍

1965年,Zadeh首次提出了“模糊”这个术语并简单地给出了“模糊集”的概念。模糊是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人们觉得模糊会导致误解,所以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但事实上,模糊性和准确性是语言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新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众所周知,准确性是新闻的主要特征。但很明显,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比比皆是。为什么新闻报道中会有模糊现象?顺应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来解释这一现象。在新闻中,记者使用模糊语言来适应心理世界、物理世界和社交世界。

模糊现象和英语新闻报道

针对新闻报道中存在的模糊现象,Joyce Gilmour Zuck 和 Louis V. Zuck做了许多这方面的研究。他们指出,在新闻中普遍存在模糊限制语,并从语法层面进行了分析。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英语新闻中的模糊现象得到了学者的极大认可。

在国内,伍铁平(1999)、于洁(2011)、王爱霞(2012)、杨丽霞(2013)等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新闻报道中的模糊现象进行了分析,证明了英语新闻的模糊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顺应理论

顺应理论是由Verschueren(2000)提出的一个语用学理论。他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做出选择来适应特殊语境的过程。由于一些主观或客观的原因,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做出选择。

语境可以分为两种: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语境关系相当于外部环境。交际语境包括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

心理世界包括情感,性格特征等;社会世界包含与语言选择相关的社会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和文化;语言使用者的信号、视力、身体状况属于物理世界。

英语新闻中的模糊现象在语境关系中的顺应

顺应读者的心理世界

在新闻中,如何吸引更多的读者成为了新闻媒体的主要任务。因此,新闻记者需要用模糊语言来顺应新闻读者的心理世界。例如:

The Middle Eastern country … yesterday that …because it might break a United Nations resolution.

记者使用模糊语言 “yesterday 和“might”来陈述事实。事实上,大部分读者只想知道这个事件的信息,因此记者们需要用模糊语言来确保听众可以简单理解新闻的信息。

顺应记者的心理世界

在写新闻报道时,记者受到心理世界中各种元素的影响,有时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这种情况下,使用模糊语言对他们来说非常有帮助。例如:

But a U.S. government source said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said the test ….

为了避免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局面,新闻记者经常使用这样的模糊表达方式,顺应自己的心理世界,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顺应社交世界

语言使用者生活在各自的社会中,他们不能排除社会中的文化习俗,英语新闻应该符合西方国家文化习俗的规则。在英语新闻中使用模糊语言可以实现这一目标。比如说:

“I cant describe it in words….” Thats how the 18-year-old boy describes his incredible, ….

记者使用模糊词“18-year-old boy”代替这个年轻人进行报道,主要目的是为了刻意隐瞒这名青少年的个人信息。通过这种方式,新闻中的模糊语言可以更好的顺应人们的社交世界。

顺应物理世界

新闻事件往往发生突然,新闻记者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取准确的信息和数据。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新闻报道更客观,记者只能使用一些模糊语言来报道新闻。例如:

A magnitude 7.8 earthquake …, killing at least 17 climbers ….

当地震刚刚发生的时候,新闻记者很难得到准确的信息,甚至不知道震中的具体位置。这就是为什么记者在新闻中使用“at least”的原因。在这里,使用模糊语言可以更好的顺应物理世界。

结论

英文新闻中模糊语言的使用使新闻更加体面、客观、可信。记者和读者们都从模糊语言的使用中受益。模糊语言在英语新闻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英语新闻中正确使用模糊语言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能顺应新闻记者和观众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在适应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增强新闻报道的可信度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Verschueren, J. (2000). Understanding Pragmatic.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模糊理论 篇12

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析电子商务网站流量,从流量的大小、来源、质量等几个维度,利用网站流量数据,对网站运营健康度进行较为精准地进行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是模糊数学中最基本的数学方法之一,是一种以隶属度来描述模糊界限的方法。

该方法建立在模糊集合基础上,从多个指标综合性评判被评价事物的隶属等级状况,使评价结果更客观,符合实际情况。模糊综合评判将定性和定量因素相结合,扩大信息量,并结合变异系数法使评价指标的权重更加可靠,使评价结论可信。

1 电子商务网站流量评价指标

电子商务网站流量健康程度是由流量的数量、流量的质量、流量来源和流量转化比例四个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本文从这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影响电子商务网站流量健康程度的因素。

1.1 流量数量

流量数量,即访问网站的流量的数量。网站推广是否有效可以直接从流量数量大小看出,也是分析该网站客户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流量多意味着浏览量大、顾客多。页面访问量大最直接地增加了网站流量。一般来说企业通过自身产品、售后服务、促销等形式得到用户的认知与认可,从而产生持续的关注;同时企业也可以借助外部的资源合作,推广网站,得到用户的关注。通过此类方式提高网站的流量,从而提高网站的相关流量指标数据,如独立访客量、页面访问量、独立IP、日均流量等。

其中独立访客(UV)是指网站被多少台电脑访问过,以用户电脑的Cookie作为统计依据(某段时间内访问网站的唯一访问者),用来衡量网站的流量大小。页面浏览量(PV)指某站点总共有被浏览多少个页面,它是重复累计的,同一个页面被重复浏览也被计入PV。独立IP指的是用户自身拥有独立使用权,无需与其他用户共同使用的IP地址。日均流量指一段时间内总流量/天数。

1.2 流量质量

流量质量,即对流量数量在质量上进行把关。为了提升流量的质量,网站设计人员需要减少网站各种问题以及网站BUG,优化客户在网站的体验,使用户产生良好的感觉。一个设计合理的网站会使用户长时间停留并长时间、高次数浏览商品,一定程度上提高下单率。因此,衡量一个网站的流量质量好坏程度,需要参考该网站的平均访问页数、平均停留时间、新访问占比、跳出率、到达商品页面的访问占比等指标。

用户访问网站可以通过导航或者搜索最终到的商品的页面,商品页面浏览量(PV)数就加1;商品页面PV数是个比较重要的指标,用户只有进入商品页面才能进行后续的购买行为。跳出率也叫SPV_UV占比,等于SPV_UV数/整站独立访客(UV)数,指在只访问了入口页面就离开的浏览量与所产生总浏览量的百分比。

1.3 流量来源

一个电子商务网站,其网站流量来源有品牌流量、直接流量、SEO流量(搜索引擎的流量)、导航流量等。而作为大型电子商务网站,品牌流量如果没有占绝大数百分比,那么这个网站的推广是不健康的。各渠道流量转化至网站流量的比例也十分重要,网站的商品质量、服务等很大程度地影响了该比例,这也直接判定了该电子商务网站的推广方式的好坏。因此,网站流量来源比例和推广流量转化比决定了该网站流量来源的健康程度。

1.4 流量转化比例

网站流量转化比例在网站流量指标中至关重要。在用户的购物过程中,部分用户会流失;经过首页、中间页、产品页、购物车以及结算等几个步骤,流量到成交的概率逐渐变小。如下图所示,假设有1000名新访客,愿意继续查看中间页的访客变为750名,继续查看产品的访客减少至450人,100人将产品加入购物车,只有30人进行结算,形成了流量漏斗,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知网站流量转化比例具体由会员注册转化率、购物车转化率、订单提交转化率、订单支付转化率四个方面决定。有竞争力的价格将直接影响用户的注册、购买;产品的质量、描述、库存量影响着网站流量转化;购物流程简便程度、人性化设置等影响网站流量转化。

2 电子商务网站流量评价模型

2.1 建立评价指标集

由n个影响评价对象的指标组成的集合称为指标集。当存在多层指标时:

一级评价指标集U由若干二级指标(第一层指标)构成:U={u1,u2,…,ui}。

二级评价指标集U1由若干三级指标(第二层指标)构成:U1={u11,u12,…,u1i}。

2.2 建立评语集

将评价对象的指标分为若干级,评语集是指划分评价对象指标的等级的集合,其数学表达形式为:V={v1,v2,v3,…,vj}。

2.3 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分配集合

二级指标(第一层指标)权重是指某一级指标集中,将各个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的影响程度利用Delphi Method、层次分析法、变异系数法的等进行数值化、归一化,保证一个指标集中各个指标权重值的和为1。同理,三级指标(第二层指标)权重是指某二级指标集中,将各个三级指标对二级指标的影响程度利用各种方法进行数值化、归一化,保证一个指标集中各个指标权重值的和为1。

2.4 建立评判矩阵

评价指标集U到评语集V的模糊映射R的向量R(Ui)={ri1,ri2,ri3,…,rim}为单因素评价。当存在多个因素时,从指标Ui考虑该网站被评为Vj的隶属度是rij(0≤rij≤1;i=1,2,3,…,n;j=1,2,3,…,n)。

模糊映射R可以确定一个评价矩阵:

2.5 综合评价模型

当已知权重分配集和评价矩阵时,可运用运算进行综合评价,并得到综合评价模型:B=A*R。若存在三级指标,需要依次对第二层指标进行评价,求出对应的第一层指标综合评价,最终测出一级指标—网站流量健康度。

针对本文情况,我们选择的运算方法为:M(·,+)—加权平均模型,即:bj=∑(ai·rij)(j=1,2,…,m)。模型M(·,+)对所有因素依权重大小均衡兼顾,适用于考虑各因素起作用的情况。

3 电子商务网站流量评价方法和评价分析方法

3.1 影响电子商务网站流量评价的因素

根据上文所述,影响电子商务网站流量评价的因素如图2所示:

其中一级指标为:流量指标;

二级指标(即第一层指标)为:U={流量数量,流量质量,流量来源,流量转化};

三级指标(即第二层指标)为:

U1={独立访客,页面访问量,独立IP,日均访客}

U2={平均访问页面,平均滞留时间,新访问占比,跳出率,到达商品页面访问比}

U3={流量来源比例,流量来源转化比}

U4={会员注册比例,加入购物车比例,订单提交比例,订单支付比例}。

3.2 影响电子商务网站流量指标的评语集

设定影响电子商务网站流量指标的评语集分为五级,将评价电子商务网站流量指标的等级分为优,良,中,差,劣,即:V={v1,v2,v3,v4,v5}={优,良,中,差,劣}。

3.3 评价电子商务网站的指标权重的确定

使用变异系数法来确定电子商务网站的流量指标权重,用流量相应指标的标准差除以平均数得出变异系数,并对变异系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可求出电子商务网站的指标权重。

根据某电子商务网站一段时间内关于网站流量数据的统计,可以计算出如下数据:包括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最终计算出权重,如表1所示。

因此,流量数据的权重计算结果为:A1={0.3,0.2,0.3,0.2}。同理,可求出影响电子商务网站流量的各个指标的相应权重值:

流量指标权重:A={0.3,0.2,0.1,0.4}

流量数据权重:A1={0.3,0.2,0.3,0.2}

流量质量权重:A2={0.2,0.2,0.2,0.1,0.3}

流量来源权重:A3={0.4,0.6}

流量转化权重:A4={0.2,0.2,0.3,0.3}。

电子商务网站关于网站流量各个指标有如表2数据:

其中表2中的ai表示第一层指标的权重值,例如:a1表示流量指标中的流量数量的权重值,同理可得到其他数据;aij表示第二层指标的权重值,例如:a11表示“流量数量”中的“独立访客”的权重值是0.3,同理可得到其他的数据。

3.4 电子商务网站流量各指标关于评语集的隶属度,

由表2,可得出电子商务网站流量第一层指标a1第二层指标关于评语集的隶属度矩阵如下:

3.5 电子商务网站流量指标的综合评价模型

使用综合评价模型将三级评价指标(第二层指标)中独立访客,页面访问量,独立IP,日均访客的权重矩阵与对应的三级评价指标的隶属度矩阵相乘,可得出关于电子商务网站流量指标第一级综合评价关于第一层指标流量数量的结果:

同理,可求出电子商务网站流量指标第一级综合评价的其它结果:

流量质量:B2=A2*R2=[0.51 0.36 0.13 0 0]

流量来源:B3=A3*R3=[0.64 0.2 0.16 0 0]

流量转化:B4=A4*R4=[0.51 0.26 0.16 0.07 0]

根据多层次模糊评价理论,利用电子商务网站流量第一级综合评价结果可得出电子商务网站流量第二级综合评价关于电子商务网站整体流量指标的结果:

3.6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我们使用最大隶属度原则来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设B={b1,b2,b3,…,bn},最大隶属度原则是指选择明确的电子商务网站流量指标评价等级,即当符合Bk=max Bi时,Bk对应的评语集中的电子商务网站流量指标评价等级Vk就作为整个电子商务网站流量模型的综合评价结果。当各项指标中最大指标占明确优势时,可直接使用最大隶属度原则。

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准则中的最大隶属原则,则:Bk=max Bi=B1=0.559。k=1,即B1对应的评语集中的电子商务网站流量指标评价等级V1就作为整个电子商务网站流量模型的综合评价结果综合评价结果为v1(优)。

可得出结论:该网站流量健康指标评价等级为优级。我们可以看出,该网站整体运营是健康的。从细节来看,在网站流量转化这方面,会员注册转化率、购物车转化率、订单提交转化率仍有小比例时间情况不佳,相关方面有待提高。

4 结论

一个电子商务网站健康运营是离不开网站流量指标的提升,优级的网站离不开优级的相关指标。电子商务网站运营需要对上文4个大指标进行整体把控。用户访问网站的数量直接影响着流量的数量,该方面也需要企业有效推广,如搜索引擎等;从流量质量及转化指标来考虑,用户更长时间浏览,更多的购买,是影响整体指标的核心因素;对网站进行有效推广,将极大地影响网站流量来源指标,让越来越多的用户在电子商务网站上进行购物,养成网上购物习惯,同时增加电子商务网站在用户心中的品牌价值。

参考文献

[1]焦蓉梅.浅谈网站流量统计分析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6):518-512

[2]卞保武.企业电子商务网站转化率问题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02):97-99

上一篇: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下一篇:学科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