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小学化倾向

2024-09-26

教育小学化倾向(精选11篇)

教育小学化倾向 篇1

近些年,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独生子女的增多, “望子成龙”便成为许多家长不断追求的目标,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便成为许许多多家长的心愿。由此, 许多民办幼儿园为了迎合一些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 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便应运而生。那么, 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具体问题在哪里?成因又是什么?学前教育“小学化”有哪些危害性?有哪些合理化的预防措施?下面我就简单加以介绍。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产生的原因

学前教育“小学化”主要是指:一部分幼儿园为了迎合部分家长的需求, 在幼儿园办学过程中, 不注重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规律, 盲目采用小学的办学理念以及小学的教学方法, 并且将小学课程纳入幼儿教育中来, 按照小学生的标准和要求对儿童进行教育和培养。这种教育模式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部分家长以及部分幼儿园不懂得儿童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没有给与高度的重视, 不能够以幼儿为本, 进行健康科学的教育, 对于幼儿教育缺乏正确的理解, 不能够统筹兼顾, 不能够根据幼儿的自身特点以及兴趣爱好进行引导性教育, 只是片面地认为提前“小学化”可以帮助儿童早期文化课教育, 却没有看到在幼儿期间强行“灌输”知识对孩子的危害性, 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并且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也产生了许多不利因素, 学前教育“小学化”不符合幼儿认知规律的发展, 影响了幼儿的认知能力以及认知水平的提高。

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一) 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扼杀了幼儿的天性

幼儿时期, 孩子正处于天真浪漫的年纪, 在培养和教育过程中, 应该主要以玩为主, 可以寓教于乐, 但是不能够扼杀幼儿的天性, 盲目“灌输”知识, 给孩子过早的心理压力, 干预幼儿玩的权利, 这样不但孩子失去了许多玩的机会, 还会失去应有的天真和快乐, 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学前教育“小学化”过早地要求幼儿学习单调乏味的课程, 并且长时间的坐着集中精力用一种状态去学习, 会让天真、多动、成长发育的幼儿不堪重负, 同时, 如果方法不当还会影响到身体健康, 导致幼儿出现早期的近视、驼背以及其他身体不良症状, 并且由于过高抑制幼儿的行为, 对于幼儿的心理发育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容易引起幼儿的消瘦以及呆板, 并且影响到幼儿的神经系统, 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二) 影响了幼儿的智力发展, 不利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学前教育“小学化”不利于幼儿智力全面发展, 影响了幼儿通过游戏进行科学探索的培养以及通过游戏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影响了幼儿多方面、多领域学习的机会。科学证明, 人的大脑需要多方面的刺激, 特别是幼儿时期, 单项内容的训练对于神经细胞的发展极其不利, 只有不断进行多方面的刺激, 神经细胞才会产生许许多多的联系, 才有利于幼儿的大脑发育。学前教育“小学化”, 剥夺了幼儿许多方面刺激的机会, 影响了幼儿的智力发展, 同时, 也不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不利于培养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幼儿期间, 幼儿园应该是玩耍、娱乐的场所,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 玩应该是主要目的, 通过“玩”来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 通过“玩”来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通过“玩”来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通过“玩”来培养幼儿团队精神;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了许多生活知识, 在“玩”的过程中懂得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幼儿园只有运用科学的“玩中学”的引导教育方法, 才能够使幼儿真正喜欢上学习, 对“学”产生兴趣, 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 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与坚韧的品质, 热爱生活, 热爱学习, 在思想上和行为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等到进入小学以后, 真正地热爱学习。

三、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预防制止措施

(一) 端正教育态度, 正确认识幼小衔接

作为家长, 应该端正幼儿教育的评价方法, 学习和掌握关于幼儿教育的知识, 了解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 尊重幼儿以“玩”为主的天性, 按照幼儿的心理发展以及生理发展进行科学教育, 幼儿园应该遵循教育规律, 不能够盲目追求“教学识字和演算”的培养, 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和爱好, 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主动学习的精神,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 做好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不能够“小学化”, 应该按照教学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二) 加强监管力度, 提高社会认知水平

教育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力度, 规范幼儿园办学行为。同时, 定期组织培训, 更新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 幼儿园内也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 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与思想观念, 并且定期到先进的幼儿园进行培训和学习, 将先进的教育模式与教学经验引进回来, 使幼儿教育更加规范化, 专业化。教育部门要加强监督, 积极宣传“小学化”倾向的危害, 杜绝和制止幼儿园办学“小学化”倾向, 提高整个社会的认知水平。

幼儿园办学应该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 对幼儿进行科学地启蒙教育, 多给幼儿游戏玩耍的时间, 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认知与做事, 学会与人相处, 学会沟通和学习, 坚决制止“小学化”倾向对孩子的危害, 让孩子在和谐愉快的环境里茁壮成长。

幼儿园教育存在小学化倾向 篇2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 小学化倾向 小学化的危害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b)-0171-01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非常圣神的教育,它主要的教育对象是3~6岁幼儿。幼儿象刚刚破土而出的小芽芽,他们娇嫩,弱小,他们需要老师付出极大的爱心,耐心来呵护他们,他们需要老师用甘甜的露水来浇灌他们。但就笔者自己的调查发现,自己所在地区的幼儿园教育存在小学化倾向。

1 现在幼儿园教育的现状

在笔者的调查中發现,幼儿园教育教学呈小学化模式。一间教室里摆放的是黑板,粉笔,桌椅板凳,一位老师在前面讲,众多幼儿像小学生一样坐在小椅子上,小手背后,跟着老师学习黑板上的知识。

幼儿园开设的课程是小学一二年级的课程,包括算术,写字,拼音,英语等。每天留一定数量的家庭作业,包括书写,背诵,考试等方面。我曾见过这样一份家庭作业。1书写数字10—15,每个一行2拼音g k h每个三行3背诵古诗《望庐山瀑布》《寻隐者不遇》《山行》4 口算 3+4= 5+3= 2+6= 8-4= 9-3= 5请家长出十道十以内的加减法算术题。这仅是一天晚上的作业,这些应该小学生完成的作业,却让幼儿园的孩子完成。我曾听到一位家长这样抱怨过,“我感觉现在女儿上幼儿园太不容易了,每天从幼儿园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书包写作业,而且其中许多作业是家长配合完成的,还有一些是直接留给家长的。幼儿园每个月底要进行一次考试,考的不好的幼儿,家长在放学后会被留下来与老师进行沟通,谈话内容是让我们在家督促孩子,辅导孩子学习,我们家长的压力太大了。”

2 如何造成这种小学化教育

2.1 师资的缺乏

由于现在大部分幼儿园是私立幼儿园,民办幼儿园,他们为了节省开支聘请了一些没有幼教资质的人来担任教师,使应有的以游戏性为主教学教育活动变成了小学生学习的课堂。还有部分幼儿园是小学的附属幼儿园,幼儿园的老师是由小学老师担任,小学老师缺乏专业的幼儿教育知识,按照教育小学生的方法来教育幼儿,把幼儿看成了小学生,将幼儿教育转化成为了小学教育,使幼儿园变成了小学课堂,缺少了娱乐性,游戏性。

2.2 园长的功利性

大部分私立幼儿园的园长自身没有幼儿教育这方面的经验,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物质利益。他们完全按照市场的需求来制定他们的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他们制定出来的教育内容往往在短期内能够见到效果,但是没有长远的规划,没有循序渐进的过程,不符合幼儿自身发展的规律。他们开设各种讨巧的课程,让幼儿在短期内学会一些看似高难度的知识,让幼儿在家长和同学之间展示,迫使幼儿拔苗助长,在短期内效果很好,但影响此类幼儿今后自身的发展。如学习50以内加减法,汉语拼音,英语对话等。

2.3 家长相互攀比

现在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小天才,小神童,做任何事都要比别人家孩子高一等,学的知识也要更多。见到同事的孩子总是习惯性的让两个孩子比试一下高低,看谁背的古诗多,看谁得算术题做的难。家长在幼儿学习之余还希望孩子能够多才多艺,于是报围棋班,舞蹈班,跆拳道班,钢琴班,美术班,古筝班,声乐班,泥点点班等,家长之间比赛似的给孩子报各种特长班,好像自家孩子学的知识少点,自己就没面子,自己的孩子就不如别人。更有甚者认为,现在在幼儿阶段必须要打好基础,以后上一流的小学,才能考上一流的中学,最后上一流的大学,毕业后就能找到一份风光的工作,这些都必须从小抓起。这些意识逐渐形成压力,使他们越来越注重孩子的教育,越来越注重幼儿教育。家长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让孩子尽早的学习各种知识,所以他们认为孩子在幼儿园能不能学到知识是评价一所幼儿园好坏的唯一标准。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这种心态,开设各种各样的学习班,来满足家长的需求,让家长心甘情愿的多掏钱报特长班。

2.4 教育方法的缺失

幼儿园园长为了使教师努力的教育教学,让幼儿努力的学习,让家长积极的配合,制定了考试制度,甚至幼儿的考核成绩和教师的工资挂钩。在这种制度下,教师不再用游戏的方式来启发幼儿,不再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不再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有用最快捷的方法——填鸭式教学法,让幼儿在短时间内学会了很多的知识。

3 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

小孩子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陈鹤琴)。幼儿在幼儿园阶段主要获取知识经验的方法是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增长知识,在游戏中积累经验。幼儿在幼儿园应该学什么?要学做人,学自信,学能力,学自理,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要学会学习。3~6岁幼儿是探索知识,探索经验的时候,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让幼儿喜欢上游戏,爱上游戏。游戏不仅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游戏还能锻炼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思维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游戏能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储备各种知识经验和智力潜能。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与幼儿在游戏中的感官经验联系在一起,幼儿在游戏中双手的协调合作能力能充分开发大脑中的左右脑细胞。

现在幼儿过早的学习小学知识违背了幼儿的自身发展规律。有调查显示,过早的学习小学知识,在孩子刚刚入小学时,孩子学起来很轻松,成绩也很好,可是一旦学习新的知识,弱点马上暴露出来,孩子不会学习,接受不了小学化的教育,学习起来吃力,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幼儿会感到有一股巨大的压力,从而产生厌学心理。人一生要经历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终身的学习,如果从小学开始就产生厌学心理,那今后的学习之路该如何度过呢?

幼儿园是幼儿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养成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地方,是积累各方面经验的地方,是一个人一生的基础,是孩子寻找快乐的地方,不要让压力过早,过重的压在孩子身上。让我们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与家长共同关注幼儿的教育问题,还给幼儿一个健康,快乐,无忧无虑的童年。

参考文献

[1]白央.浅谈当前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2012(12):137.

[2]金光发,赵敏.农村幼儿教育多样化办学形式的利于弊:以云南省腾冲县农村为例[J].学前教育研究,2011(9).

论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 篇3

1.幼儿教育小学化概述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在幼儿教育中, 将幼儿看做小学生进行教育, 将小学的教学思路、方法等应用在幼儿教育中, 忽略幼儿本身对游戏等活动的需求, 要求其在幼儿园中的行为举止都要规规矩矩, 忽略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 还要求幼儿在课堂中不断学习知识, 课下完成作业, 以小学化评价方式对幼儿进行考核, 学科化现象越来越明显。

2.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形成的原因及其消极影响

2.1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形成的原因

2.1.1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 在社会的不断变革中, 人们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家长往往会把这种无形的压力转加到孩子身上,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在社会中脱颖而出, 便越来越重视教育, 随处可见的各类辅导班、兴趣班等足以证明重视程度之高。我国学历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生存发展, 某些单位更愿意选择高学历人才。为了获取更高的学历, 让孩子从开始就能储备扎实的知识, 不在起跑线上输给别人, 应家长的要求, 许多幼儿园开始将小学化教学模式引入幼儿教育中。

2.1.2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虽然现在都在提倡素质教育, 但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依然很大, 学校中几乎所有教育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在测试中获取优异成绩, 这种仅以分数评判学生优劣的教育模式蔓延到幼儿教育中。

2.1.3受到幼儿教育市场化竞争的影响

很多幼儿园都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 为了解决经费问题, 开办“智力开发”、“双语教学”、“艺术培训”等特色课程, 从这些课程中收取高额的费用补贴收支, 而此种做法恰好迎合家长的心理, 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落后于他人, 为了在幼升小时考进重点小学, 即使孩子兴趣全无, 也坚持让孩子参加。

2.2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造成的消极影响

幼儿教育小学化会造成很多消极影响: 将幼儿的行为限制在条条框框中, 扼杀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 使孩子产生疲惫感, 影响其身心健康发育;过多的智力开发, 使孩子机械地接受知识, 很难在学习中获得乐趣, 容易导致厌学;不能在本该玩乐的年龄做游戏, 失去童年成长的快乐;不能保证幼儿多方面地发展, 与教育宗旨相背离;盲目地开展各类特色课程, 造成幼儿教育市场的混乱;错误迎合家长的急切心理, 导致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错误认识越演越烈。

如有新闻报道说, 某对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学习语言的天赋, 就给孩子在幼儿园报了外语学习班, 孩子到4岁的时候就已经会说英语、法语等多国语言, 父母非常高兴, 孩子也被左邻右舍誉为“神童”, 而孩子6岁的时候竟然不会说话了, 原来是得了失语症。该例子说明幼儿教育小学化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育。

3.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方法

3.1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水平

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实施者, 应该提高其素质水平, 以保证幼儿教育质量。为解决“小学化”问题, 可以经常开办专家讲座、讨论交流、幼儿教育知识竞赛、优秀幼儿教师评选等活动, 组织幼儿教师去别的幼儿园学习, 让幼儿教师吸取先进经验, 在互相学习中提高素质, 促进自身发展。

3.2树立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

转变传统的幼儿教育观念, 消除小学化倾向, 树立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 从根本上促进幼儿教育良性发展。

1968年的美国, 曾经有一位妈妈将幼儿园教师告上法庭, 原因是她发现孩子认识了字母“O”, 而孩子本可以将这个字母看成鸡蛋、乒乓球、苹果等圆形物体, 就在幼儿园教师讲述了英文26个字母之后, 孩子就失去了将字母看成其他物体的想象力。这位美国妈妈的做法值得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思考, 应该意识到幼儿教育小学化造成的消极影响,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切勿限制孩子的想象力, 让孩子充分发挥好奇好问的天性,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3建立完善的幼儿教育市场管理体制

政府应该对混乱的幼儿教育市场进行管理, 建立完善的幼儿教育市场管理体制, 一方面鼓励私营、民营幼儿园发展, 另一方面限制其乱收费等违法行为, 增加资金投入, 改善幼儿园的财政水平和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 改变为了经费而小学化的现状。

3.4注意幼儿园与小学教育之间的沟通衔接

幼儿园应该在明确幼儿多方面发展的基础上, 做好与小学教育之间的沟通衔接工作, 可适当添加适合幼儿的文化知识、坐姿握笔等方面的学习内容, 带领幼儿参观小学, 为幼儿进入小学学习提供良好的心理过渡。

4.结语

幼儿教育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 如果小学化倾向继续蔓延, 势必会给孩子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 应该采取多种措施, 让幼儿教育正常化, 促进幼儿教育良性发展。

摘要:近年来幼儿教育逐渐呈现“小学化”倾向, 这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本文在阐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基础上, 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形成的原因、消极影响及消除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形式原因,消极影响,消除方法

参考文献

[1]邓庭伯.幼儿教育不可急功近利——浅谈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问题[J].学园 (教育科研) , 2012, 21:140-141.

[2]张慧芳.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及其解决措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03:233.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反思 篇4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反思

教师:黄巧霞

近日,我学习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一文收获颇多。我再次深深意识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和进一步学习了预防的方法,作为一线的老师对幼儿教育会不会小学化有绝对的把握度、决定权,所以,这次的深入学习非常有必要!

回想以前的教学,我也曾经为了迎合家长的希求,让家长觉得幼儿园“有所学”而给孩子重复机械地学写字、做10以内的加减法,对于孩子感兴趣的游戏少之又少。通过几次对幼儿教育《纲要》和相关小学化倾向的学习使我发现教育教学“小学化倾向”的危害:

1、对幼儿进行小学化教育,对幼儿是一种摧残。幼儿认知力、理解力还没有达到小学生的水平,让幼儿去学习小学知识,孩子们只能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其实,让幼儿们深感头痛,枯燥难学的小学知识,在孩子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再让他们学习是轻而易举的事,如果让他们提前学习这些知识就显得很难了。

2、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只是一种短期效应,从长期看作用不大,实践证明提前学习的幼儿只是在小学一年级时略显其优势,随着年级的增加,这种优势就不明显了,到了高年级几乎没有差别。所以,提前学习只能使幼儿一时领先,让孩子在学习上体会到的是一种由高峰渐渐滑向低谷的感觉,这样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3、幼教专家指出:幼儿教育小学化违背教育发展规律,幼儿的身体机能和神经系统都很脆弱,长时间注意力太集中大脑易疲劳,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伤害。此时幼儿心理发展还不够完备,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过早地强制灌输知识,还会使孩子产生厌学和恐惧的情绪。专家认为长期处在机械的读、写、算的状态中,会扼杀孩子想像力。死记硬背的训练方式又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发散,影响孩子创造力的发展。

幼儿教育“小学化”从其本质上来说,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其教育效果必然适得其反。这一点,实践已充分证明,那么我决定采取以下的方法去预防:

1、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认真学习贯彻《规程》和《纲要》,坚持素质教育、准备教育的方向,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幼儿教育脱离庸俗化和功利化,防止“小学化”,回归幼儿教育本位。在教育理念方面,要摆正智育与体育的位置,要让体育回归首位;在教育任务和内容方面,要由“教学”回归“保教”,做到保教有机结合;在教育方式方面,要回归游戏基本活动方式,在教育常规方面要回归幼儿每天的“自主”和“自由”,不能再过分强调秩序和纪律;在教育评价方面,要由统一定性定量的评价回归注重幼儿个性发展、身心协调发展的素质评价。

2、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做好家长工作

农村的家长,大多数不懂的科学育儿,更不懂的幼儿教育,只是一味的认为认字多,会做数学题就是好,我们将有针对性的更深入地开展家园工作,通过丰富的活动,转变家长观念,引领家长科学教育,随着大多家长认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应给与家长更多的帮助、指导,引导家长正确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与家长携手同行,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3、正确衔接小学教育并加强与小学的沟通

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并不是要割裂幼儿教育与小学的联系,关键是如何将两类教育科学衔接。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主要是入学准备工作,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整个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促使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二是对大班幼儿做好有针对性的、专门的教育工作,即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良好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培养,入学意识教育。不过,在入学准备工作中,不能无视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无视幼儿的学习特点,简单照搬小学的教学方式,用上课取代游戏。如果这样,就又会回到“小学化”的老路上去了。

为了做好孩子入学前准备,我们还要多与小学沟通,相互了解,全面准备,让孩子们顺利走过“过渡期”,尽快的适应小学的生活、学习。

通过这次学习,我感触很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逐步纠正我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小学化倾向问题,以幼儿为主,游戏化教学,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乐,有针对性地实施幼儿小学教育的衔接,真正实现避免“小学化”教学。

浅议幼儿教育隐性小学化倾向 篇5

一、幼儿园教育隐性小学化状况

在人们无意识的时候,幼儿教育就开始了隐性的小学化,甚至是悄无声息的上演,从来没有被人发现过,认为只是教师没有充分的考虑。比方说在集体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停带领学生进行游戏,不停地下达接二连三的命令,让他们的神经处于非常紧张的情况,没有任何的松懈。再比方说老师布置的作业,并没有考虑学生所具有的真正的能力以及能够提高的能力范围,所以最后只能让家长代替进行完成。这些举动的特点实际上就是幼儿教育的小学化特点,而这个时候,这种特点也与虞永平教授所定义的幼儿园隐性小学化相符合,其典型的特点以及现象是教师行为之中有着对于幼儿的身体以及心理发展的状况,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严重的伤害,导致学生没有了原本的自由,让教育的过程中丧失了本应当具有的快乐。

二、隐性小学化的幼儿园教育产生的危害

1.教师没有现代化的幼儿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思想

游戏可以说是幼儿园以及研究者所公认的,是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在纲要之中,也对于幼儿园的基本行为以及活动进行说明,其表示根本内容就是游戏内容。所以说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各个地方都在不停地进行幼儿游戏以及各方面的实验,并将这些作为解决小学化的根本方法。而不同的研究员也在尝试进行各种游戏的设计,希望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在不同的地区进行推广。而这个时候,结果就是,一些幼儿园教师与小孩子做游戏的时候,所进行的游戏是一些高素质以及高水平的人所设计产生的。然而在具体分析过程中可以发现,因为学历方面的问题,这些游戏往往都具有一些小学教学游戏的重要特点,可以说这些游戏的流程,与高结构的教学活动有非常大的关系,也就是说仍旧是一个小学化非常严重的游戏活动。

2.导致幼儿失去快乐的童年

幼儿教育原本是以探索、感受以及经历为主要内容,但是如今却被一些隐性小学化的教学活动完全摧毁,甚至幼儿教育之中的真正意义也被束缚,变成了一种不可取的想法。它在各种活动工具上附加了幼儿的价值,但是并没有注意,幼儿的发展是需要和谐的、需要全面的。另外,电子化教学的全面开展,也并没有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的自然以及自由的状况。很多人可能只是对于高科技以及先进性进行追求,却没有想到让幼儿教育利用幼儿来对于世界的本质进行了解。如今的教育可以说是硬塞知识的过程。幼儿教育也变了质,孩子处于一种非常被动的状态,可以说与显性小学化没有什么区别。

三、幼儿园教育隐性小学化的主要原因

人们的观点是,过于崇尚书本知识,盲目遵循老师以及家长的指令,是小学化的基本问题所在。而对于一些隐性的小学化问题,通常来说都是没有正确的理解现代幼儿教育的内容。而虞永平教授则一针见血的表示,隐性小学化一项重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念。

1.形式化的游戏以及操作形式

在儿童游戏的过程中,其本质内容就是儿童探索以及发现外界的过程,用自身去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或者奥秘,并进一步引发自身对于外界的探讨以及认识。可以说,整体上是一种对于社会以及自然进行感受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并没有真正得到实际的知识,比方说儿童并不能在这种行为之中知道某个字是怎么写的,然而,在游戏的过程中,真正适合的游戏却能够让他们了解世界的规律,相对于游戏之中生硬的知识来说,儿童的这种理解可以说是更加深刻的。

游戏并不应当是一种教育的工具,这样的话就没有了原本的乐趣以及意义,幼儿也没有办法通过这种游戏来满足自身的需求,而且这些游戏如果说具有太多的设计感的话,就失去了儿童探知以及发展的方式,而只是一种得到知识的方式,可以说意义方面大大降低。

2.边缘化的环境

幼儿是在探索外界的过程中认识这个世界的,在探索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得到自我认知以及自然规律等方面的内容。对于这些相对来说比较模糊的条例,教师往往会用一些玩具、花草布置的方法,设计相关教师环境。而这个时候,因为条例之中的要求不清楚,而且因为误解新现代儿童教育理念,可能会造成人工痕迹非常重的情况,这样的话就完全没有办法满足幼儿探索世界的要求,这样的环境,装饰性相对来说比较大。

教育小学化倾向 篇6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比较隐蔽, 往往不容易被人发现, 但从教育规律来看, 这种危害是潜在或隐性的。

(一) 小学化倾向不利于幼儿的身体发育

幼儿正处于发育期, 全身的肌肉发育还不完善, 骨骼还比较稚嫩。过早小学化, 容易给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比如让幼儿书写生字, 幼儿手臂肌肉群还没有很好的控制能力, 久而久之, 幼儿长期低头书写造成视力下降, 身体颈椎变形, 为幼儿今后发展埋下祸根。

(二) 让幼儿产生厌学心理

幼儿有自身的一套教育规律和措施, 过早介入小学的教学内容, 幼儿面对有难度的问题不能解决。而且教师还不厌其烦去教, 去强迫记忆, 会使幼儿不喜欢课堂, 就会讨厌课程, 进而产生厌恶上学的情绪。这种负面影响会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即便幼儿有一些收获, 但从今后的长远来看也是得不偿失。

(三) 让幼儿产生不良的心理

学前教育小学化, 让幼儿过早接受不适合他们心理发展水平的教育, 影响极坏, 而且容易产生不良心理。幼儿心理发展不成熟, 还不具备系统的学习能力, 此时的幼儿是用“动”来感知和接触这个社会的, 让他们在玩中学, 乐中学, 在游戏中学到一些知识, 但这些知识不是小学数学或者语文知识, 应该是纲要中规定的那些知识, 比如行为习惯, 身体协调能力、感知系统的培养等等。研究表明, 幼儿过早进行学前教育, 扼杀了幼儿玩的天性, 极易导致心理发展畸形。

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成因

(一) 当前中国的教育体制与教育模式的影响

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来备受社会和家长的重视, 在当下教育体制与考试模式的影响下, 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延伸到幼儿园, 社会上的一些培训机构在利益的驱使下抛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论, 蛊惑一些家长纷纷就范, 而且逐渐形成市场, 成为时尚。究其原因, 还是考试制度中以分数论英雄、定成败的价值观影响, 给幼儿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

(二) 家长的教育观的影响

在社会考试制度下, 一考定终身依然决定着幼儿的命运, 谁也不敢含糊和懈怠。社会竞争的激烈使得家长越来越重视教育, 尤其是学前教育。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影响下,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风气越来越重。于是, 家长不惜血本, 给孩子买一些小学学习的教辅材料进行辅导, 更有甚者, 有的家长利用周六或周日让自己的孩子上辅导班, 美其名曰是对孩子的未来着想。其实这些做法是违背教育规律的, 从长远看, 弊大于利。

(三) 学校教育观被裹挟, 不能自我把持

学前教育中, 应以游戏化的形式组织教学, 在教学中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来进行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受当下不良教育思潮的影响也在慢慢实施小学教育, 让学前教育小学化堂而皇之地成为了现实。究其原因还是受家长的影响, 好多家长纷纷要求幼儿园开设小学课程, 如果不开设, 大有不让孩子上幼儿园或者转园的举动。无论教师如何解释, 家长就是不听, 甚至拿出一些其他地方的例子做说明, 这些例子中多为被媒体吹捧的较好的幼儿园, 而且当做先进典型在推广。幼儿园和教师迫于家长的压力不得已而为之。这种被家长不良教育观裹挟后不得已做法, 也是违背了教育规律, 这种外行领导内行的做法让教师失去了自我的价值判断, 让教师失去教育的权利与自由。

三、解决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

明晰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成因, 我们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以便尽快解决, 还幼儿正常的教育。

(一) 社会要加大管理力度, 提高幼儿教育的正确认识

面对当前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严重倾向, 社会要集合力量进行宣传报道, 让全社会形成正确的幼儿教育观, 明确幼儿办学意义和宗旨。通过科学的制度建设、评估考核、督导等各种形式规范办园行为, 纠正当前不良现象。鉴于当前私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形势严峻, 教育行政部门也要规范私立幼儿园的办学行为, 让这些所谓优质园的办学得到进一步规范, 让全社会认识到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弊端, 形成“学前教育小学化”人人喊批的局面, 让其无藏身之处。

(二) 转变家长学前教育的观念, 严格按照国家幼教法规施教

要解决小学化倾向, 家长这一关非常重要。由于社会竞争的激烈以及用人单位考核标准还是以分数论英雄的情况下, 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是一种必然的需求, 都想让孩子尽早学到更多的知识, 这样就无形助长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在社会监督下, 办园单位也要利用家园互动的形式, 对国家幼儿教育的政策进行宣传和讲解, 真正认识幼儿教学的意义和特点, 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幼儿园要摆事实, 把一些学前教育小学化失败的例子通过讲座或看视频资料等形式进行宣传和讲解, 真正从思想认识到位, 这样才能彻底清除家长的认识误区,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三) 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要认识到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启蒙教育阶段, 而不是成才教育。所以, 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应以《幼儿园工作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为指南, 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促进幼儿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提高身心素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一切都是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因此幼儿园在教育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上应和小学有严格的区别, 在幼儿园阶段进行小学式的教育是幼儿身心发展所不允许的, 也是国家幼教法规所禁止的。

教育小学化倾向 篇7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对策,研究

“小学化”指的是在幼儿教学实践中,将小学教育的教学模式、管理方法以及教育理念等应用其中,从而使得幼儿教育内容小学化的现象。本文首先分析幼儿教学小学化的现状及表现,结合现状分析幼儿教学小学化的根本原因,并探讨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具体策略。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

(1)幼儿教育办园观念固化,幼教理念扭曲。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主要体现在办园理念扭曲。有的幼儿园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往往过分依顺家长,只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并以此来进行相应的幼儿管理和办学体系构建,对儿童的基本成长规律不重视,甚至一些幼儿园将儿童掌握知识的难度及数量作为商业宣传的亮点,并借此方式来拓展办园规模。而家长的幼教理念也被“赢在起跑线上”的理论灌输,急于求成地重视成绩而忽视教学内涵,重视外在表现而忽视内心感受。常常用识字多少、背唐诗数量以及掌握单词和数字运算的难度来衡量学生,评价学生的成长程度。

(2)幼儿教育教学内容过多,课后学习过重。对于幼儿教育的教学内容,有部分家长接受“提前准备,打好基础”的理念,将高考和中考的学习任务分层摊派到之前的学习中,造成了应试教育明显前移的情况。而与此同时,各类培训机构为了抓住商机,积极迎合家长的心态,从小升初逐渐创造出幼升小的培训班。幼儿教学的教材也在逐年增加难度,各种加减乘除法、长单词以及生僻词的内容提前展示在幼儿教育中,远远超过了适龄儿童可以接受的难度和水平。

(3)幼儿教育教学体系混乱,教育方式简单。幼儿教育的教学体系,尤其是课程设置,常常采用班级授课和满堂讲解的教育模式,忽视了幼儿生理发展的阶段特征。在一些相对偏远的地区,一些教师根本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没有专业资质而进行上岗代课,甚至采用复式教学,将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内容同时进行。也有部分地区的幼儿园,虽然幼教教师有相应教学资质,却因为幼儿教育的规模巨大,而无法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等丰富的教育形式,造成小学化倾向严重的结果。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根本原因分析

首先,非理性竞争意识蔓延。幼儿园办园的目的性是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要因素,很多幼儿园将盈利作为办园首要目的,通过宣传各种特长教育及特色教育来迎合家长急功近利的心理,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这明显与幼儿园公益服务的宗旨相悖。而行业内的非理性竞争,导致一些幼儿教育机构不断提高教学难度,彰显教育实力,从而获得行业内的自身竞争力。

其次,幼儿教育评价的线性单一。由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目前对幼儿教育的监管不力,没有及时做到对幼儿园办园许可、教师资质及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审查,也没有形成科学的幼儿教育评估体系,因此,对幼儿教育的评估仍然是以家长和学校单方面的评估为主,各种知识掌握和接受的难度与数量,成为了幼儿教育的全部评价。

第三,幼教师资参差不齐。部分幼教对于幼儿学前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肤浅,甚至仅仅通过学校简单的培训和学习,未经过教学实践和锻炼就开始从教,因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很容易受幼儿园的风气及家长思想的影响。为迎合家长对幼儿提前教育的要求,采用小学化的教学管理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忽略了幼儿教育本身的娱乐性和生活性。

三、改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策略

(1)端正思想,树立正确的办园宗旨。幼儿教育是提升幼儿能力的启蒙教育,是开发幼儿智力、激发幼儿探究欲望的重要阶段。幼儿园要端正科学办园思想,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以游戏为基本形式的教育活动,遵循幼儿教育规律,通过保护幼儿的兴趣贯彻幼儿教育保教结合的理念。幼儿园要多关注幼儿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表达能力,进行寓教于乐的幼儿教育,同时通过树立省、市幼儿园优质形象来引导幼儿园办园,从而树立正确的办园宗旨。

(2)重视幼教,提高幼教的教学素质。重视幼儿教育,就需要有一支合格而高素质的幼教队伍,通过鼓励幼儿教师在职学习深造、参加幼教培训等各种渠道,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以满足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尤其对于边远地区没有能力进行深造的幼儿教师,要通过相应的政策提供其进修学习的机会,让其及时了解幼儿教育的新观念和新知识,把握幼儿教育的活动重点和教育目标,从而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幼儿健康成长。

(3)遵循规律,做好幼升小的衔接。不同阶段的教育都有其自身的不同规律,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任务就不同。对于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家长要遵循“顺自然,展个性”的原则,通过关注幼儿的习惯以及学习能力,为幼儿创设学习环境。幼儿教师须将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以及自理能力等作为教学目标,打好幼升小的基础。通过合理的教育规律,帮助幼儿逐步习惯学校生活,使幼儿轻松愉快地度过幼升小的入学关。

教育小学化倾向 篇8

关键词:小学化,家长,幼儿教育

《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期的良好发展是幼儿后期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幼儿园的后续阶段便是小学,儿童从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进入以正规课业学习为主导的小学,会面临巨大的挑战,有不少儿童还会出现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的不适应现象,因此顺利实现幼小衔接对儿童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很多人对入学适应的理解过于狭隘,过于强调认知方面的准备,因而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很多,从某种意义上说,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对孩子过高的期望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重要根源。在很大程度上,家长的教育观念和需求牵制着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家长的教育观念影响着教师对一日活动各环节的价值取向。随着知识经济深入人心,家长普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急功近利思想,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有着重要的促使作用。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纠正和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同时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所以幼儿园和教师在端正自身教育思想和办园方向的同时,也要承担起开展幼儿家庭教育的咨询与指导的责任。因此,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的开展家长工作,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成为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重要举措。

一、深入宣传《指南》精神,使家长了解《指南》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认清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幼儿园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指南》,讲解《指南》并印发《指南》给每位家长; 举办《指南》学习交流会。帮助家长了解3 ~ 6 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使家长懂得幼儿期的学习是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协调发展为核心,而不是提前彩排小学生活。据对65 名小学生班主任调查结果显示,初入小学的学生现状普遍表现为独立性差、自理能力差、自主能力不足、学习技能薄弱、学习生活态度消极、缺乏学习兴趣、厌学来得早、知识面不够宽广、知识范围狭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不够好、自控能力差、思维不够积极主动、动手能力不足。造成这些现状的主要原因就是幼儿园大部分时间都集中在识字、计算上,幼儿接受正规学习早,学习形式特点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幼儿不感兴趣。

1987 年1 月,75 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汇聚巴黎,有人问其中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学者深思片刻说: “幼儿园。”他说幼儿园教会他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 东西要放整齐; 吃饭前要洗手; 做错事情要表示歉意; 午饭后要休息; 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讲,他学到的全部东西就这些。由此可见,幼儿教育承担着启蒙教育的重任,让家长真正认识到重知识灌输、技能训练,忽视幼儿自我能力的培养和情感体验的“小学化”幼儿教育会给孩子一生的发展带来危害。

二、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

蒙台梭利研究得出: 童年早期有非常强大的吸收能力,年龄越小越强,称它为吸收性心智。其特点就是说儿童的发展不是靠传授灌输训练而发展起来的,而是自己对一些感兴趣的活动主动建构的过程。幼儿园应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宣传栏、庆六一等形式进行宣传,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它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家长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家长还应该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须的宝贵品质。心理学研究观察表明,6 岁能够表现出来的积极品质,早期培养是未来成为一个幸福的人的成功保障。忽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儿童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就吸收什么样的养分,如果处于一种小学化的环境,就会吸收自尊心,自我保护,对学习活动回避。相反,教育环境科学,形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就会吸收足够的学习经验,。儿童处于某一环境,就会吸收那些自己感兴趣的、喜爱的东西。所以,家庭教育中也要珍惜幼儿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家庭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索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使幼儿成年之后成为一个自身是幸福的,事业、学习是成功的,对社会是有贡献的人。

三、明确幼小衔接内涵,解除家长后顾之忧

时下的教育陷入了令人恐惧的误区,那就是无视孩子的年龄特征,一味地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甚至将孩子作为满足家长虚荣、追求功利的工具。家长关心的是孩子认识了多少汉字,会了多少加减运算,上一年级能不能跟上。面对家长这种观念,幼儿园通过家长会、个别交流和观摩小学一年级生活等方式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应培养孩子的是有入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能力,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而不是提前教授小学课程,提前彩排小学生活。

四、小结

教育小学化倾向 篇9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出现的原因

( 一) 应试教育思想影响

在很多幼儿园教育调查中发现, 之所以有很多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与小学教学内容相似, 并且在实际教学中为学生加大学习难度, 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 很多幼儿园升小学考试中, 题目难度较大, 因此幼儿教学中难度也要增加。也就是说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 幼儿园教育出现了小学化倾向。应试教育具有双重性, 从积极方面进行分析, 应试教育能够提高教育教学的目的性, 提高教学效率。但是从消极方面进行分析, 应试教育抑制了教育的多元化, 一味的赶超计划, 增加学生负担。

( 二) 幼儿园师资以及家长等方面的影响

从幼儿园师资方面进行分析, 由于很多幼师水平有限, 不能认识到幼儿园教育的真正目的, 盲目的在教育教学中增加小学教学内容。另外, 从教学设备上分析, 幼儿园教育设备比较稀缺, 教学模式单一。而从家长方面进行分析, 家长也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始作俑者, 很多家长错误的认为, 在幼儿园中让孩子学得越多, 学得越难, 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有好处。其中不然, 揠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没有科学依据, 也罢免了幼儿的快乐童年权利。

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策略

( 一) 增加幼儿教育设备, 提升教学趣味性

幼儿阶段的学习并不是要求幼儿能够懂得多少科学道理, 识得多少的多比划的汉字, 以及多会验算多少数学算术题。真正的幼儿教育是指, 还原孩子的童趣, 在欢快的氛围中, 引导幼儿认识生活中充满知识, 帮助幼儿理解知识, 并鼓励其在参与学习活动中各抒己见。该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既不失童趣, 也能够寓教于乐。在幼儿教育教学中, 实现趣味性的教学模式, 首先从如何实现趣味性教学方面进行分析。

其中增加幼儿园教育设备是实现趣味性教育关键, 如微型多媒体, 学生音乐学习演播室、操场设施等。在室内教学中, 引入多媒体设备, 幼师根据书本课程进行相关情境设计, 以多采的形式吸引学生注意。而音乐学习演播室的相关设备引入, 如幼儿架子鼓等乐器的提供, 能够让幼儿接触到真正的音乐, 培养幼儿的审美。而操场设备的增加, 为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 实现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多种形式。

( 二) 提升幼师教育教学素质能力

在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中, 幼师是一个催化剂, 教师的素质能力不过关, 其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方式将会出现偏差, 对于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在理解上也会出现多误解。因此, 提升幼师素质能力是健全教学小学化的重要方式。首先, 提升幼师对幼儿教育与教学启蒙的重视, 并向其宣传小学化教学的弊端, 并在教学中以发展学生为主, 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与娱乐的环境; 其次, 对幼师进行定期的教学培训, 对教师能力进行测试, 以讲座的形式提升幼师教学能力。

( 三) 呼吁幼儿升小学的考试制度改革

近年来, 幼儿升小学的考试为幼儿园教学带来重大压力, 同时这也是幼儿教学小学化倾向产生的直接原因。因此, 随着教育体制不断改革, 小学教学固然重要, 但是其与幼儿园教育的差别较大, 笔者在此呼吁幼儿升小学的考试制度改革, 尊重幼儿园教育, 明确幼儿园教育目标, 在教育教学中还幼儿一个健康、欢乐的童年。升小学的考试制度严重的打击了幼儿教育的发展, 限制了幼儿多采的教学形式, 不能注重发掘孩子的天性, 教育趋向于机械化, 是幼儿教育中的一大败笔。因此, 考试制度的改革, 能够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划清小学与幼儿教育的界限。

三、结论

幼儿园教育是培养孩子学习与认识学习的关键阶段, 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揠苗助长, 不能关注到孩子成长的特点, 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对策。希望以实际策略的提出能够推动幼儿教育改革, “解救”那些“镣铐”下的孩子。同时, 本文就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来探索整个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如何能够更好的应对教育小学化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燕榕.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个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12.

[2]王廷廷.“镣铐”下的孩子——多重视角下的公办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D].西北师范大学, 2013.

[3]张含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14.

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不容忽视 篇10

【关键词】学前教育 小学 课程

在农村,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对学前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农村学前一年教育入学率逐年提高。但是,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非常严重,突出的表现在:一是教学组织形式小学化。据调查,农村学前教育除乡镇人口集中的集镇外,大多数村小学都实行学前儿童与小学生混班教学,形成一种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复式教学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二是教学目标和内容小学化。据了解,许多学前班或小学混班的学前儿童使用的都是一年级教科书。他们经过学前一年教育后,几乎学完一年级的全部课程。三是教学方法小学化。多数学前班教师或小学教师,把学前儿童当成小学生,把学前教育当成小学教育的提前。四是评价小学化。学前儿童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他们都希望子女早读书,多认字,会识数,他们以儿童接受知识多少来评价学前教育的好坏。有的学校用一年级试卷检测学前教育学生的学业成绩,并以此作为评价教师依据。

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学前教育教师队伍混杂。山村小学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主要由两部分教师组成,一部分是在社会上聘请的初中毕业生,他们都没有经过幼儿教育专业培训,缺乏学前教育必备的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缺乏学前教育组织和管理能力,再加上学前班实行“以班养班”的待遇机制,使得他们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另一部分是小学教师。学前儿童混编在小学班里,与小学复式教学。小学班本身的多级复式,小学教师教学头绪多,任务繁。如果对学前教育区别教学,就等于又多了一级复式。在这种情况下,学前教育成为小学教育也就不足为怪了。二是学前教育办学条件差。农村学前班无玩具,无活动器材、场地,教师只有一支粉笔、一本书,无法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三是管理松散,出现管理上的真空,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管理范围,也未列入基础教育管理范围,因而无论是哪方面的督查,都不过问。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发展有其特有的规律,应以游戏为主要的活动形式,学习和劳动还不是其主导活动。违反这一规律强行把儿童的活动限制在智育的一面,显然是不利于儿童身心各方面发展的。学前教育小学化超越了学前儿童发展水平,混淆了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脱离了学前儿童成长的生理和心理实际,违背了学前儿童成长和教育规律。学前教育的小学化的实质是取消了学前教育,延伸了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铺垫,但绝不是小学教育。有研究表明,孩子进入小学以后,影响学业成绩的第一位因素,不是知识准备的问题,而是儿童社会性成熟程度,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儿童是不是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这是学前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根也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学前教育特级教师郭宋莉认为,学前教育应该缴发孩子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学前教育还要注重“情商”的培养。如帮助孩子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学会探索,学会合作等。可农村学前教育教师用陈旧的灌输式、填鸭式方法进行教学,用重复的、简单的作业打发学生,学生进入一年级后等于留级一年,无味枯燥的重复使他们丧失了学习兴趣,甚至对学校、对学习产生厌恶、厌烦情绪。这将扼杀了儿童的主动性、创造性,甚至摧残儿童的身心健康,这与新课程的理念相悖的,是一种十分可悲的现象。

教育小学化倾向 篇11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

我国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国家,在教育上普遍重视分数。对于学生成绩的考核都是以所谓的应试教育下的考核来进行操作的。所以说在这个大前提下,许多的家长认为教育应从儿童抓起,从幼儿阶段抓起,于是各种各样的幼儿园应运而生,从单一的游戏逐渐演变到复杂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够真正提高对幼儿的教育,还对于幼儿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另外,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我国普遍的幼儿教育当中,孩子一般的学习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学习的内容普遍都是从课本上获得的,长此以往会使得孩子们失去自主学习的意识,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解决幼儿小学化的措施

其一,在幼儿教育时期,我们就应该把玩作为孩子的唯一教育目标,以游戏的手段取代在课堂上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对孩子进行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孩子,是没有压力的,是轻松的,是开心的。这种教育能够潜在地激发孩子的智力,能够下意识地提高孩子的积极性,能够使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得到一定的收获。

其二,我们应该对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和培养。对于一些道德素质不好、没有爱心、没有积极性、没有信心、没有教育理念的教师应该予以开除。对于一些素质比较高的教师,应该从各个方面进行培养,比如钢琴、绘画、舞蹈等,让孩子在音乐中学习,在绘画中培养,在舞蹈中畅想。另外,还应该统观大局,从根本上改善幼儿园的办学标准,我们在进行幼儿园办学的时候,应该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的规定,以孩子的智力和全方位素质的提高为主,成绩高低为辅的教学理念来创办幼儿园。

其三,教育部门应该适当地运用自己的权力,进行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对于那些不达标的幼儿园应该予以警告,严重违反规定的应该予以撤销营业执照。对于一些比较合理的幼儿园,应该严查其办学规模和办学目的,严抓办学理念和办学质量,从教育的角度出发,要求幼儿园严格按照教育大纲进行教学,避免开设乱收费的课程。

其四,不仅在学校、师资队伍、教育管理上进行改革,我们还应该注重广大家长的心理问题。虽然说大多数的家长都有“恨铁不成钢”的心理,但是我们应该从正确的角度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培养。不应该认为只要成绩好,就会拥有一个好的未来,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在现代社会当中,有一些名门高校的学生,成绩骄人,但是道德品质却败坏。所以,我们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和智力。不应该把幼儿时代当成孩子的起跑线,应该予以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应该提早给他们学习的压力。否则,不仅不能够得到好的效果,而且还会造成孩子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厌学的可能性。所以,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把那些多余的补习班去掉,才能够还孩子一个健康的童年。

三、结语

上一篇:物价上涨过快下一篇:企务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