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的小学化(通用12篇)
幼儿教育的小学化 篇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加大, 于是“从娃娃抓起”, 我们的家长和幼儿教育工作者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 致使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在生活中日益出现。从长远来看, 幼儿教育小学化不利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其产生原因也是错综复杂的。下面就谈谈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几点思考。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概念
所谓幼儿教育小学化, 主要是指家长、幼儿园教师等对幼儿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管理倾向于小学教育。幼儿教育小学化体现了一种知识、能力的提前传授, 在教育的过程中忽略了幼儿的天性以及身心发展。幼儿教育小学化注重知识的灌输, 然而却也忽视了幼儿爱玩、活泼好动、身心发展不够成熟的特点。举例说明, 有些家长在孩子3—4 岁的时候就教育其学习唐诗宋词、汉语拼音或者一些英语知识, 家长对幼儿的这些教育行为就属于“幼儿教育小学化”。总体上来看, 幼儿教育小学化“拔苗助长”, 剥夺了幼儿的快乐, 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需要予以关注和重视。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形式
(一) 幼儿教育内容小学化
目前, 很多家长及幼儿园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内容大大超出了这个阶段幼儿的承受范围。提前教授幼儿学习英语、古诗词、加减法以及学唱歌或者舞蹈等, 实际上这些课程内容已经达到小学化阶段的内容。
(二) 幼儿教育形式小学化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还表现在其教育形式的小学化。根据实际调查, 当前诸多幼儿园教育幼儿上课要规规矩矩坐在座位上, 下课铃声没响之前不能去厕所、上课不能随意玩耍、讲悄悄话等, 教师的教育形式实际上也属于小学阶段的教育形式范畴。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对策分析
(一) 家长保持清醒的头脑
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需要家长保持清醒的头脑。家长对子女有所期待是好事, “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的美好愿望, 然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该秉持“顺其自然”的教育理念, 家长在子女3—5 岁时应该注重孩子的想象、动手能力, 可能为孩子买一些游戏拼图、游戏模型, 让孩子在玩乐的同时培养动手能力, 丰富孩子的想象。切不可为了孩子成为“天才”而提前送其上各种培训班或提前让其学习各科小学知识。
(二) 树立正确的幼教理念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由此, 幼儿教育应当是以《幼儿园工作规程 (试行) 》和《幼儿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为指导, 对学前儿童实行科学的养育与教育, 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的教育。从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侧重点来说“幼儿园即保育园”“幼儿教育即保教结合教育”;从幼儿教育的基本方式来说, “幼儿教育即游戏活动教育”;如果从幼儿教育的目标来说“幼儿教育即身心和谐教育”;从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来说, “幼儿教育即学前准备教育”。但幼儿“教育”不是“教学”, 幼儿教育的首位也不是“智育”。
总之,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领域, 需要不同的教育理念作指导。如果不能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 幼儿教育必然偏离正确和科学的方向。
(三) 科学设计幼儿一日活动
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 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落实幼儿园保教任务的重要途径。在幼儿的一日活动安排中, 教师可采用一些趣味性、操作性强的教学活动来丰富幼儿的一日活动, 如老师可以让大班幼儿自己计划安排一日的游戏内容, 还可在大班增加幼儿值日、整理床铺、收拾书包、拔草、送玩具回家等系列活动。培养幼儿的主体意识,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幼小衔接方面, 可以培养幼儿阅读兴趣, 减缓幼小衔接的坡度。幼儿教师还可以通过整合课程资源, 并将贴近幼儿生活的课程资源趣味化、简单化、操作化, 这样就不会出现教师认为无东西可教、孩子没东西可学的无奈的“被小学化”的窘境了。
(四) 多部门联动助推幼儿教育
在家长、幼儿园方面做出实际行动的同时, 国家相关教育管理部门也必须对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承担一定的监管工作。国家相关教育部应该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进行遏制, 例如以明文规定禁止幼儿园提前教授幼儿小学知识, 对社会上的幼儿培训机构进行通告、罚款等严厉惩罚制度。
四、结语
总之, 常言道“欲速则不达”, 对幼儿教育来说也是如此。针对目前的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 需要多管齐下, 从家长、幼儿园、相关幼儿教育管理部门、社会等多个层次入手, 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探索, 让幼儿能够在幼儿园中有一个快乐、活泼的幼儿教育时光。
摘要:作为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最初阶段, 幼儿教育是幼儿接受教育的特殊阶段。目前我国幼儿教育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幼儿教育小学化, 对此本文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概念、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形式、幼儿教育小学化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概念,表现形式,对策
参考文献
[1]张桂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探析[J].江苏科技信息, 2014 (5) .
[2]程秀兰.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J].教育研究, 2014 (9) .
[3]程秀兰.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及其意义[J].学前教育研究, 2014 (9) .
[4]黄胜, 周圆, 杨秀云.幼儿教育“小学化”辨析[J].现代教育科学, 2015 (2) .
[5]张涵淇.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及对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 (2) .
幼儿教育的小学化 篇2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1.教学内容上过分的知识化倾向。幼儿教育需要对孩子进行综合全面的培养。但现在很多幼儿园对孩子的教育过分偏重知识,而忽视德、体、美、劳等方面。在幼儿教育中,将小学教育的内容提前在幼儿教育中进行,有的幼儿园甚至选用小学的教材。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十分明显,他们要求孩子在学会汉语拼音后,能够熟练背诵和书写声母、韵母,能够标注一些字的拼音;要求孩子在计算上具备高位加减法的运算能力;在孩子的识字能力上,要求认识常用的500甚至更多的汉字。有的幼儿园还要求孩子能够背诵大量的唐诗,甚至要会一些英语的会话。这么多的学习内容,无疑让孩子的童年充满沉重的负担,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十分不利。
2.教学方法上过分依赖教师授课。有些幼儿园的教育方式以教师授课为主,分配给孩子自由活动和游戏的时间非常少。这样的幼儿园教育无异于一个小学模式。教师在前面讲课,孩子在下面听课,不守纪律的孩子还会受到教师的批评。教师对孩子不能完全理解的内容要求幼儿以反复重复的方式去死记硬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演示少、游戏活动少、师生互动少,让幼儿在机械的记忆中紧张而枯燥地度过一天又一天,很容易让幼儿对学习产生厌烦和畏惧情绪。
3.教学评价上过分强调学习结果。教师以孩子是否掌握拼音、汉字、运算等作为评价孩子学习的唯一方式,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是否喜欢学习、是否感到学习的困难、是否对没学会的知识感到迷茫等都被教师忽略。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方式是对孩子天性的扼杀,造成孩子缺乏学习活力和热情。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
1.家长的过分期望。我国的家长几乎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视。有的家长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对孩子进行知识的教育。在孩子进入幼儿园后,每天都在督促孩子学习,考查孩子的唐诗、运算等智力知识,而孩子一天过得是否开心等缺乏应有的关注。
2.幼小缺乏良好的衔接。我国教育部门规定小学属于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不应该进行入学考试。但现实的状况是很多优质小学面对众多的生源而举行入学考试或面试,家长和幼儿园不得不提前进行小学知识的教育。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解决对策
1.形成家庭和幼儿园共同教育合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的身心发育还处于比较初步的阶段,对家庭和家长有很强的依赖性。家庭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在幼儿园按照幼儿的成长规律教学时,需要家庭方面给予支持、理解和配合,形成良好的共同教育环境。
2.做好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衔接。消除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不等于放弃幼儿到达小学入学前的过渡和衔接教育。幼儿教育应着重对幼儿对知识启蒙,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及自我管理能力,让幼儿更加独立和坚强。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不要刻意去灌输小学的知识,应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幼儿喜欢对知识的探索和学习,形成获取知识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浅谈幼儿教育的小学化 篇3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状;问题;原因与对策
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会严重的影响到幼儿教育的质量。当前不少幼儿教育机构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过分的强调对学生的考试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得分能力的提升。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评价学生的唯一的标准就是分数,学生的其他能力的培养,比如德育教育、素质教育等处于次要地位。因此,当前的幼儿教育是畸形的,学生的考试能力得到了比较好的锻炼,但是其他的能力发展却受到了比较大的约束。同时,幼儿教育的小学化也有揠苗助长的嫌疑。过分的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得学生的心理发展会收到巨大的影响,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会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针对目前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找到产生的问题以及问题的根源,而后结合实际情况寻找恰当的解决办法,这样幼儿教育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其本身应有的价值。
1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体现的一些问题
就目前的幼儿教育来说,尤其是其小学化的表现体现了幼儿教育存在有比较大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够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真正的实现幼儿教育的价值。而要解决好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而后“对症下药”寻找最合适的解决办法。
1.1教学的侧重点出现了偏差
就目前的幼儿教育来说,其普遍存在有教学侧重点出现偏差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在目前的幼儿教育中,教师更多的强调学生的考试能力的发展,将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提升学生的考试能力上。而对于学生的其他能力的发展,比如说独立性、思考性还有品德发展等,学校并没有真正的重视其重要性。因此就目前的幼儿教育的情况来看,我们甚至可以说其是畸形的。要知道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尤其是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其本身的内在规律使得学生在相应的阶段应该发展自己相应的能力。根据这一规律进行教学,这才是符合幼儿成长和发展的教学方法。然而有不少学校为了让学生在以后的考试中获得更高的成绩,就选择重点锻炼学生的考试能力,因此不得不忽视对其他重要的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育会让学生变得畸形,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势必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1.2强调教师的直接教学,忽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就目前的幼儿教育来看,教师都比较强调进行直接教学,也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直接告诉学生学习的方式,问题解决的办法,而学生需要做的就是牢记教师教授的各种方法。这样学生就能够解决好遇到的一些问题。但是深入的观察后我们可以发现,教师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法只能够解决好某一些特定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当学生遇到一些特殊的、不一样的问题的时候,教师传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没有办法起作用了。
就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来看,教师更加强调学生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直接告诉学生的答案,而不是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尝试探索。长时间使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习惯教师的直接教学,不愿意自己动脑筋去思考问题。所以当学生真正的自己面对问题的时候,他们经常会手足无措。此外,因为只能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教学,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觉得学习没有意思,只有死记硬背。这种想法会严重的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削弱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1.3教师的教学评价方式有问题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在实际教学和评价学生的时候,教师往往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当成是考核的唯一标准。在考核幼儿的时候,教师经常考核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简单来说就是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这是教师唯一重视的东西。在考核的时候其直接决定改了学生的评语。
2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2.1家长的力量
家长的力量是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不少家长认为学生应该在幼儿时期就开始提升考试能力,这样当学生真正的进入到竞争的环境以后,学生会有更加强大的竞争力,因此不少家长会要求幼儿教育重视对学生的考试能力的培养。
2.2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
就目前我国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情况来看,其是存在有比较大的问题的。我国的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并没有真正的处理好衔接的问题,幼儿教育应该教什么、小学教育应该教什么,而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应该怎样进行过度和衔接,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问题难度还比较大,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等都出现了重叠的现象,这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3民营幼儿园的影响
民营幼儿园为了获得更高的口碑、更强的竞争里会主动的将幼儿教育小学化,这样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会为幼儿园赢得更多的荣誉。这是民办幼儿园积极推进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有不少教师本身的能力没有办法满足科学的幼儿教育的要求,因此他们往往也愿意推进幼儿教育小学化。
3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一些建议
3.1引导家长和幼儿园养成正确的观念
为了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家长和幼儿园的观念问题。只有让他们认识到,幼儿教育的规律性和重要性,他们才会积极的配合开展科学的幼儿教育。我们需要让家长和学生都认识到,学生的能力的提升是循序渐进的,在幼儿阶段揠苗助长无疑会严重的影响到孩子的长远发展,是不可取的。只有帮助他们树立了这样的观念,后续的工作才能够顺利的开展。
3.2提升教学的科学性
提升教学的科学性也是做好幼儿教育的必然选择。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到,幼儿的发展是有着内在的规律的,在发展的各个阶段教师要用合适的方法促进学生与之相对应的能力的提升。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为幼儿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3加强政府的作用
政府在处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发挥好自己的监管、督察的作用。政府应该积极的发挥自身的价值,严查各个幼儿园的教学情况,一旦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情况就要及时的处理,此外政府还需要确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此来保证幼儿教育的科学性。
幼儿教育的小学化会对幼儿教育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消极作用,政府、家长和教师们都要重视起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及时的采取科学的措施处理好这一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政府还有教师要通力合作,相互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这一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李大维,刘秀丽.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6)
[3]杨晓萍,李传英.儿童游戏的本质.学前教育研究,2009, (10)
[4]徐青.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成因及纠正和预防.林区教学,2010,(1)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分析 篇4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措施
虽然说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但是在孩子迈出家庭这个温暖的小集体当中就步入了幼儿园这个大集体当中, 这是孩子面对的第一个最大的教育环境, 也是孩子最早接触社会的一个小集体。这就决定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它决定着孩子的身心健康, 决定着孩子以后的成长脚步。但是就目前来看, 幼儿教育的弊端就是逐渐的演变成小学教育, 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也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但是总体来说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家长拔苗助长的心理造成的, 但是往往速成是没有任何益处的, 反而会造成很多负面的影响。为了解决这种现象还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我提出如下论点。
一、浅析在幼儿教育当中小学化的表现
伴着着家长的攀比心理和重视教育程度, 我国的幼儿园发展的是五花八门, 竞争力也越来越大。幼儿园开设了各种各样的课程, 比如说拼音, 写字等等。这些表现都表明幼儿园在向小学化逐渐的发展。无论说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还是说教学理念上面都表现的非常明显。这足以表明幼儿园的小学化越来越明显, 使得我国的幼儿园教育离小学教育的内容越来越接近。甚至说逐渐从相似变得相同。
比如说在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上面来说, 大多数的幼儿园为了达到商业目的, 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开设了很多课程, 比如说钢琴, 计算机, 英语, 绘画等等。孩子上幼儿园就是为了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的, 就是为了更早的认识别人, 就是为了在集体中锻炼自己和掌握少部分的基础知识, 但是就目前来看, 现在的幼儿园, 孩子像上班一样, 从早忙到晚。由于幼儿园的竞争压力和市场上利益的驱使, 所以说就导致了幼儿园的课程超载的现象。所以就导致了在幼儿园的学习过程当中, 孩子们被像机器一样培养着, 往往花费很多时间去培养很多特长, 然而到了最后还是一个也没有学好, 这样不仅仅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 而且会给孩子们造成极大的副作用。有可能会造成厌学, 逃学的这种现象。
从教学形式来看, 近年来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教学上面, 以“学习”取代了“游戏”, 孩子是一个幸福的词语, 但是现在看来孩子也不是一个多么幸福的词了, 孩子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 但是现在的幼儿教育来看, 孩子的世界是学习的世界, 在幼儿教育当中完全扼杀了孩子游戏的梦想, 在这一过程中, 不仅能够扼杀孩子的想象力, 而且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里阴影。学习应该伴随着孩子在游戏当中产生的, 但是现在却恰恰相反。在我国的幼儿教育大纲当中, 都是以游戏为中心, 锻炼孩子的学习能力, 从而促进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是现在的这种教学形式, 实际上就是剥夺了孩子在游戏当中学习的权利。
我们还可以从教学管理上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在幼儿教学大纲中表明, 只有科学合理的安排幼儿的生活, 才能够保证孩子健康成长。在幼儿园的活动当中, 每日的活动主要是生活、运动、游戏还有学习。从顺序的角度来看, 学习是最后的, 但是现在在幼儿教学当中, 学习才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来说幼儿园, 孩子的休息时间是多余小学教育当中的, 但是现在的幼儿教育却基本上在孩子的每日管理上面和小学教育是雷同的。制订了统一时间, 然后进行打铃上课, 紧接着就是什么计算、拼音、英语等等。在幼儿在幼儿园一天8小时的时间里, 除了学习就是特长活动, 孩子的游戏时间还有休息时间寥寥无己。已经超过了相关文献中的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 每周不超过12到17个小时的规定等等。
二、浅析幼儿小学化的危害
首先从大的方面来说, 幼儿小学化有违背幼儿教育的发展。对幼儿园的教育定位有违背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 而且以后也对国家在这一方面的文献有所阻碍。小孩子正是成长最关键的时候, 而且经常性的在教室里学习会给孩子的身体坐姿和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而且在幼儿园当中, 如果孩子把小学的知识都学完了, 那么再上小学的时候, 还要把这些知识在学习一遍, 那么是不是很枯燥和乏味呢。对于孩子学习的兴趣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然而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只注重孩子的学习, 然而少了游戏的这个平台, 那么孩子的沟通和交流自然而言就少了很多, 这样对于孩子以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对于幼儿小学化得一些举措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宣传力度, 我们应该教育承认尊重孩子的想法, 不是孩子什么都不懂就没有话语权, 往往孩子所想象的那个世界, 不是成人的世界。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能力和个性, 在幼儿阶段不是为了以后而作任何准备的, 儿童阶段就是一个享受童年的过程, 应该有这一阶段应该享受的教育和教学, 我们应该从德智体美劳方面进行教育和培养, 要大力的培养儿童的身心和谐发展。大力宣传科学的教育观, 应该杜绝拔苗助长的错误思想。应该从管理层面加大力度, 加强对于幼儿园的教育的监督工作。实行年检制, 对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还有发展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从健康、社会、科学等方面进行监督和检查, 然后对于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管理。提高个体幼儿园的水平, 对不具备办学的幼儿园进行撤销营业执照。避免恶性竞争的情况产生。我们还应该建立区域的教师人员流动, 我们的城区教师不能够只进不出, 应该城市和农村互相激励, 互相流动。我们还应该加强对于教师的管理和规划, 定期的进行培训和检查, 让教师能够认识到幼儿园只是一个打基础的教育, 是帮助幼儿掌握初步接触社会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和技能。应该全面的提高教学理念, 教学质量, 树立好正确的教学观, 应该从认知、知识还有情绪社会等方面进行培训。应该对于那些比较优秀的幼儿园进行充分的示范。尤其是对于一些教师科研水平较高的幼儿园, 应该充分的现实其科学和先进的手段。我们还应该挖掘资源, 对孩子的潜能进行开发和辅导。
四、结语
总之在幼儿教育中, 我们应该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 重视孩子的想法, 从游戏中锻炼孩子, 让孩子更好的成长起来。坚决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只有让孩子在适当的教育模式下得到适当的教育才会更好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燕.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和纠正措施[J].幼儿教育, 2004 (4) .
幼儿教育的小学化 篇5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和表现
1、教学形式倾向小学化
幼儿园当前教学活动之中,比较缺乏图案色彩,教师较少运用到生动的教具。当前很多的教学形式依然以知识教学位置,使得幼儿的埋头苦读取代了幼儿的欢声笑语。有一部分幼儿园不断进行各种开始竞赛,还有的幼儿园提前进行一年级考试,并将优秀的成绩作为宣传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标准。
2、教学内容小学化
有部分幼儿园管理者在制定教材的内容的时候,直接将小学内容嫁接到幼儿园教学中,小学内容移植到教学实践之中。小班教学之中开始不断进行教学算术、拼音等小学内容,甚至有一些幼儿园管理者为了使得学生不输在起跑线上,让学生做100以内的加减法和简单的数学题。
3、过度重视结果的评价
幼儿是一个人的成长的开始,为了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与求知活动打好基础,幼儿教学应该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且开拓社会视野。但是,当前社会之中急功近利思想比较盛行。幼儿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着重考虑了幼儿结果,但是并不关注幼儿的快乐成长以及个性的闪光点。幼儿不能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树立自身解决问题的信心,也不能够鼓励自己。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应对策略
1、加大价值宣传,促进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
幼儿教育逐渐呈现出“小学化”倾向的原因,是因为当前的幼儿教育的理念的不科学性,科学发展观并没有深入到人心。为了能够抑制幼儿教学小学化的倾向,国家与相关的教育部门应该加强相关的宣传。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念实践于幼儿教育的表现主要在于考虑幼儿自身的年龄与成长问题,不能够将幼儿单纯划分为成人,需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好奇心,积极努力地营造幼儿快乐成长的氛围。
2、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
一些幼儿园内的教师专业素养较低也是引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主要原因。由此,我们应该着重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知识,并且注意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培养。注意教学教育与教学的基本方法,从而根本上清除教育小学化倾向。教授幼儿进行学习,应该重要侧重于幼儿的亲身经历与亲身体验。教师需要运用运用夸张的动作与语调进行教学。教学课程的设置要以最大限度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主旨是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3、规范化幼儿园的法规与制度
国家相关的部门应该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相关的法规与制度,从而科学化管理学前的教育管理。首要的是严格执行幼儿园的准入制度,根据国家不同标准以及实际需求,实践有特点的幼儿园办园标准,对幼儿园进行动态监管。幼儿园管理部门也应该对于幼儿教师的执教资格进行规范化,尤其对于教师的素质进行提升。
4、完善幼儿教育评价体系
就当前教育改革的现状而言,需要根据改革的精神大幅度丰富幼儿教育实践方式。增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加强幼儿的全面化与立体化的发展,最终消除“小学化”幼儿教育的影响。幼儿教学成果评价体系应该设计的更加合理,坚决根除将幼儿教育作为小学提前的阶段的环节,避免因升学率从而影响幼儿教育的评价体系。结束语因为时代竞争的加剧,家长对下一代的教育达到了空前的重视,家长希望孩子能够早日长才并且在起跑线上不要输给其他人。许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忽视孩子的实际需要和发展规律,违背了在快乐中学习、游戏中学习的原则,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向幼儿“灌输”知识,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
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分析 篇6
关键词:幼教;小学化现象;解决方案
近些年來,由于应试教育以及社会不良宣传的影响,在幼儿园教学中存在许多不规范的教学现象,即在幼儿教学中提前教授小学课程。这样的教学形式,违背了幼儿自身发展规律的同时误导家长进行教学,从而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应当预防小学化现象的发生,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危害
幼儿园教学中的小学化现象不符合幼儿自身的年龄特点,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
1.不利于幼儿生理机能的正常发育
幼儿阶段的身体机能不论是哪一方面都处于发育之中,如果要求幼儿长时间地处于集中注意力以及认真学习的状态中,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幼儿的神经系统的伤害。而幼儿本身是好动的,如果要求幼儿长期坐着不动,这样也只会影响幼儿的正常身体发育。
2.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幼儿的心理成熟能力不同于小学生,没有足够的系统的学习能力,幼儿的学习特点大多是喜欢以游戏为载体的学习,而在幼儿教育中出现的小学化现象也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幼儿的心理发展,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幼儿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解决方案
针对在幼儿教育中存在小学化的现象,为改善这一现状,需要政府、幼儿园以及家长之间统一认识,坚持正确的教学观,采取有效措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例如,在幼儿教学中,政府应当加大对幼儿园的投入,加强监管力度,切实落实幼儿园教育的规范化。再如,应当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幼师自身的业务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加强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或者在幼儿教学中应当加强幼儿园以及小学间的衔接工作,明确教学任务,从而实现良好的幼儿园以及小学的衔接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日益严重,政府、幼儿园以及家长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改善这一现状,从而有效提升幼儿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白如冰.绥化市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1).
[2]常官宝.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若干问题探讨[J].语文学刊,2012(24).
[3]董志伟,张振平,赵国秀,等.我看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J].河北教育:综合,2010(Z1).
幼儿教育小学化相关问题的探讨 篇7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相关问题,解决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
幼儿教育不仅关乎幼儿身心的发展, 还对祖国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管理部门要切实做好幼儿教育的指导和宣传工作, 耐心地宣传一味追求孩子知识水平的提高及过分看重孩子的升学率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教育管理部门还要鼓励人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不要长期让孩子处于考试竞争的氛围中。《幼儿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明确提出:在基础教育中, 幼儿教育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为我国开展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各个幼儿园都要坚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根据幼儿自身发展的情况, 因材施教, 并将素质教育始终贯彻于幼儿教育之中, 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中要始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将幼儿教育中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工作认真落实到位, 并将幼儿的全面发展作为幼儿教育的教学目标。总之, 要从根本上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 需要人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有了正确的教育观, 人们还需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这也能有效避免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要求人们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尊重幼儿的人格、意愿及享有的权利, 并且还要将其看做一个独立发展的个体, 尊重儿童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并让幼儿享受应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自由与快乐, 而不应扼杀幼儿的天性、创造性, 要将学生看做教学的主体, 尊重儿童的天性, 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让幼儿在轻松、愉悦、自由及快乐的教育环境中健康地成长。
二、教育管理部门应将幼儿园的监督、管理及帮助工作认真落实到位。
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幼儿园的监督和管理, 使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对幼儿园进行监督和管理时, 应严格按照《幼儿园工作章程》《幼儿园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执行。首先对幼儿园中的硬软件设施进行严格的检查, 对于那些不合格的幼儿园, 应给予一定的警告, 并责令其进行改进, 改善后依然达不到正规标准的幼儿园, 应取消其开办幼儿园的资格。其次, 对于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方式等, 教育行政部门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监督, 还要严格监督幼儿的身心发展情况和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学习的评价标准, 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可靠的保障。再次, 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在对幼儿园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时, 可以通过不记名投诉、暗访及开展座谈的方式予以实施。最后, 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应对开办幼儿园困难的人们给予资金上的帮助, 使他们遇到的办学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从而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上, 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幼儿园应坚持正确的办学宗旨。
幼儿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幼儿园园长的办学宗旨、教育观念及管理模式对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直接性的影响, 特别是幼儿园园长的教学观念在幼儿的身心发展发展中起关键性的作用。幼儿园园长应该始终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念, 如学生是教学主体的观念、教育质量重如生命的观念、现代教育观念及教学改革观念等等。《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等都是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需要认识和了解的内容, 要自始至终坚持正确的办学宗旨, 并以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理念对幼儿进行教育。在幼儿教学中, 教师要始终将幼儿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 将素质教育理念贯穿于幼儿教育教学中, 将幼儿作为教学的根本, 要从幼儿的兴趣、爱好、个性及性格特点出发, 既重视幼儿的个性发展, 又重视幼儿的共性发展, 最终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四、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育思想不正确是导致幼儿教育出现小学化问题的重要原因。在幼儿教育中, 幼儿教师发挥着重要的指导、引导及组织作用, 使其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可以使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因此, 应加大对幼儿教师和培训和指导力度,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 把幼儿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而不是将传授幼儿知识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始终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 才有可能使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我国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不高, 应定期对幼儿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能力的培训, 并按照《教师资格条例》的相关规定, 对幼儿教师的上岗工作进行严格要求。此外, 幼儿教师还要积极主动地对幼儿的发展特点和规律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 提高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 探索出高效的教学方法、管理方法、科学评价方法及教学手段, 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可见, 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幼儿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出发, 探索出适合幼儿学习的教学策略, 提高自己的幼儿教学水平, 对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亚婷.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探讨与解析[J].科技信息, 2011 (13) .
浅论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 篇8
1.幼 儿教育 “小学化 ”倾向的表现
1.1片 面 追 求 教 育的 难度和 深 度 。
幼儿教育作为我国学制式教育的发展阶段, 由于面对的对象有年龄较小、心智不成熟和好奇心旺盛等诸多特点, 再加上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主要活动形式, 因此幼儿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游戏式教育模式。但是近年来, 由于人才竞争不断激烈, 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逐渐凸现出来, 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以获得更多的生源, 幼儿园开始向小学靠拢。主要表现为幼儿像小学生一样坐在教室中听老师授课, 授课内容不仅仅是一些趣味性生活常识, 更多的是拼音、生字和算术, 这对幼儿来说无疑有很大的难度, 很难接受并真正懂得。
1.2过 于 重 视 结 果 的 评 价 。
幼儿是一个人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 为了为今后更高难度的求知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教学应该更好地引导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开阔视野。但是由于社会中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 幼儿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主要考虑并重视的是幼儿学到了什么或者对教师讲解内容了解了多少, 把结果作为评价幼儿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 忽视幼儿学习过程中经验的积累。幼儿教师不应该对幼儿进行系统的知识训练, 而应引导幼儿进行自我学习, 发现学习中的乐趣, 并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帮 助其树立 解决问题 的信心 , 并给予一 定的建议 和意见。
1.3用 小 学 制 度 管 理 幼 儿 行 为 。
由于当今社会的发展特点, 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比较多因此幼儿园安排的学习、运动和游戏等活动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劳逸结合的教育形式将给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并且幼儿园游戏和休息时间远远多于小学。但是很多幼儿园的管理模式与小学几乎一模一样, 按照班级规划和管理学生, 制定统一的作息时间制度, 有着严格的教学安排, 其中用于上课和特长活动的时间占幼儿在校时间的绝大比例。在这种管理模式中, 幼儿不能体会到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而是在高度紧张的时间衔接中逐渐对学习感到疲惫和厌烦。
2.幼 儿教育 “小学化 ”倾向的应对策略
2.1加 强 宣 传 , 促 进 科学 幼 教 观念 深入人 心 。
幼儿教育之 所以呈现 向“小学化 ”方向靠近 的趋势 , 一个重要原因是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念并没有被大多数人了解并接受, 为了限制幼儿教育“小学化”发展, 国家和相关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幼儿教育观念的宣传, 将科学合理、健康发展的核心思想展现给涉及幼儿教育的人群, 如幼儿的家长和幼儿园的教师等。科学的幼儿教育首先要考虑幼儿的年龄和成长特点, 不能将他们单纯地等同于成人, 要充分尊重他们的好奇心, 为他们营造快乐成长的氛围, 摒弃社会中急于求成的错 误思想 , 从而逐渐 淡化教育 者幼儿教 育“小学化 ”思想。
2.2提 高 幼 儿 教 师 教 学 水 平 。
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除了幼儿教育观念不深入人心外, 幼师队伍的不健全同样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幼儿教育作为其他学制教育的基础, 应该对参加教学活动的教师进行单独特殊化培训, 这是因为其他普通师范类学校培养出来的教师为了更适合学校教学活动的需求, 一般比较重视教学技能的培养。而幼儿教师除了要具有基本教学技能之外, 在舞蹈、绘画和表扬诸多方面也要有所涉猎, 这样才能身体力行地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全方位的引导和教育。增加对幼儿教师培养资源的投入, 如相关教育部门可以定期举办研讨会和培养班, 使彼此之间的经验得以交流, 进而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
2.3深 化 幼 教 体制 改革 , 完 善 幼 儿 教育 评 价 体 系 。
坚持当前对幼教体制的改革, 丰富幼教活动的开展方式, 加强幼儿教师的职业化发展, 促进幼儿向全方面、立体化的发展模式靠近, 逐步消除“小学化”对幼儿教育的影响。全面构建幼儿教育评价体系, 杜绝将幼儿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单纯知识储备环节, 避免因为升学率而导致的幼儿教育机构之间的恶意竞争, 重视教育过程而不是教育结果, 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最终目的, 以寓教于乐作为指导思想。
3.结 语
幼儿教育不等同于小学教育, 不能揠苗助长, 而将幼儿教育“小学化”, 否则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协调发展, 同时也会扰乱正常的学制教育。
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指的是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将小学教育模式应用在幼儿身上, 这种行为不仅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相违背, 还违反幼儿教育教学规律, 给幼儿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分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陈小青.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分析及危害[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0 (02) .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及对策 篇9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成因
1.受人们对幼儿教育片面认识的影响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 在他的研究中曾形象的指出, 如以人十七岁的智力水平为100%, 则一至四岁发展了60%, 四至八岁发展了30%, 八至十七岁发展了20%。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根据儿童脑电活动的研究, 指出四至八岁是在脑皮层细胞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 也是大脑可塑性最高的时期, 因而这个时期也是进行教育的黄金时期, 出现了许多关系到幼儿教育重要性的词:关键期、最佳期、敏感期。因此, 20世纪说到幼儿教育更多的是开发智力的问题。这种对幼儿教育的片面认识导致在幼儿教育实践中, 人们只重视智力教育和训练。
2.大量管理不规范、没有注册的非法个体幼儿园的出现
近年来, 我国幼儿园的办园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1989年, 国家颁布的《幼儿园管理条例》中提出:国家鼓励支持公民个人举办幼儿园。公民个人举办幼儿园是目前形势下幼儿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 但是, 由于我国幼教管理力量不足, 管理不规范, 没有注册的非法个体幼儿园屡禁不止, 他们的数目也非常可观。很多个体幼儿园单纯以营利为目的, 其基础设施不全, 设备简陋、活动场地小、师资力量差, 幼儿玩具匮乏。正是这些幼儿园, 往往收费较低, 他们很多不能开展正规的教育教学活动, 却给儿童进行小学教育, 从4、5岁的孩子开始就上起数学、拼音课, 这吸引了一部分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样的幼儿园, 使办园条件较好的幼儿园生源不足, 一些有规模的、办园条件好的幼儿园为了生存和发展, 也不得不迎合家长的需要, 在正常的教育活动之外, 增加了知识性的教育内容, 将幼儿教育拖向“小学化”的泥潭。
3.社会舆论和家长对幼儿发展的错误评价
由于各种媒体和某些“专家”、机构对早期教育作用的不当宣传, 使许多家长接受了“早期教育决定论”的观念。他们认为送小孩到幼儿园是学习的, 不是去玩的, 而且也以幼儿在幼儿园认识多少字, 会数到多少数来判断幼儿园办园的质量, 另外, 一些家长还存在着让孩子一入学便“鹤立鸡群”的心理。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 视幼儿教育规律的本源而不顾, 开办大量的特长班、兴趣班。忽视幼儿的兴趣、忽视游戏的作用, 从而使“小学化”情形更加严重。
4.受应试教育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影响
我国的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有机组成部分, 其性质是面向全体的、普及性的、并非选拔性的。但是, 长期以来, 在我国应试教育模式下, 形成了以知识评价为主流的考试制度和升学制度。以及中小学阶段“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不但没有得到有效的纠正, 而且趋于低龄化。在这种应试“指挥棒”的指引下, 幼儿园成了小学的预备班, 成为小学教育向幼儿阶段的延伸。
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措施
1.加大对幼儿园教育的督导, 培养正确的入学准备理念
首先, 要健全幼教监督机制。应该加强幼教督导机构的作用, 每年对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幼儿发展状况进行抽查。其次, 全面提高办园质量。各级管理部门严格办园标准, 提高个体幼儿园的整体水平。对申请办园且符合办园条件者经审批合格后发给准办证。对不具备办园条件的, 坚决不能审批;对已非法设立的幼儿园要进行评估清理, 防止因个体园不规范的“小学化”教育而导致生源方面的恶性竞争。另外, 还要努力改善幼儿园的硬件设施, 为提高保教质量创造更好的条件。第三, 树立正确的入学准备理念。入学准备不只限于知识上的准备。当前国际流行的入学准备教育包括五个大的领域:身体健康和动作技能、语言发展、认知和一般知识、情绪和社会性、学习方式。应当通过培训端正幼儿园的入学准备理念, 摆脱单纯开展知识准备竞赛的现状。
2.加强对幼儿教育宗旨的宣传, 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教育部门应充分发挥其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作用, 利用大众传播媒体、幼教专家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幼儿教育的科学知识, 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和目的。纠正“小孩子在幼儿园主要就是学知识”的错误认识, 调整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 懂得成功的幼儿园并不在于向幼儿传授多少知识, 而在于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自立能力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3.加强幼教管理干部和幼教师资的培养培训工作
现有幼教管理干部和幼教队伍中, 教师专业理论素养偏低,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人员不多, 多数是中专幼师毕业的。在一些小城市, 尤其是农村的幼儿园里, 甚至还存在一部分教师是非幼师毕业的。许多幼教管理干部不能正确理解国家幼教方针, 贯彻执行不到位, 在管理上主观性、随意性大;许多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低下, 专业知识贫乏, 职业技能生疏, 且缺乏上进心, 为图省事, 便以识字、算术教学取代了丰富的活动, 如此低下的人员素质, 在实践中出现不规范的管理行为、教学行为是必然的。为此, 各地幼儿师范学校和师范大学幼教专业在为一线培养合格的幼教管理干部和幼教师资的同时, 还要尽快对现有的未经专业培训的有关人员进行在职或离职的培训, 培训的重点在于转变教育观念, 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水平。另外, 要加强幼儿园课程、幼儿园各领域教学、幼儿教育心理、幼儿教师教育技能、幼儿教育技术等学科的研究, 使幼儿园教师在幼教实践中, 能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 结合多方面的实际情况, 创造性地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教育。
4.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改革, 为幼儿园教育树立积极导向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不可避免的受到中小学导向的影响。因此, 推进中小学教育改革对改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有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一方面, 要彻底取消小学入学选拔制度。严禁小学组织入学考试, 彻底贯彻就近入学。同时, 要提高各类学校和班级的教育质量, 缩小各类小学的差异, 减少当前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现象, 消除家长的顾虑, 逐渐消除择校之风, 可以从源头上使幼儿园摆脱小学预备班的命运。另一方面, 要加快中小学向素质教育转轨。幼儿园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往往是以中小学需要为导向的。只有中小学淡化了考试竞争, 幼儿教育才能减轻来自教育系统内部的压力, 防止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向幼儿教育渗透。
5.明确幼教宗旨, 遵循教学规律, 体现幼教特点第一, 幼儿教育是以开发幼儿智力为主的启蒙教育。幼儿所进行的学习, 仅是对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简单、粗浅知识的认知;第二, 突出幼儿一日常规活动的整体作用。通过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习惯, 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和人格品质;第三, 让幼儿园生活充满乐趣。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开展各种游戏活动, 让幼儿的学习活动贯穿以游戏性为主, 突出趣味性的特点, 突出幼儿教育的特点。
儿童有儿童的世界, 是与成人不同的世界。如果成人非要让儿童脱离童年的世界而进入成人的世界, 等待他们的也是伤害和童年灵性的消失。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应当珍视儿童的世界、儿童的生活, 学前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应当是生活取向的、成长取向的, 而不是学习取向的, 学前教育应当是生活本位、成长本位的而不是学习本位的。
摘要:幼儿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 幼儿教育的良好与否对儿童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但是, 近年来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小学化”倾向日益严峻, 危害到幼儿的成长和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研究旨在反映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 探寻其成因, 分析其危害, 进而提出改善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治理策略 篇10
1.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存在的原因
1.1 家长的期望
由于受到我国近几十年来所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目前大多数80后、90后父母只生育1个孩子,家长的期望寄托在这1个孩子身上,因此,大多数家长均希望给幼儿安排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不仅给幼儿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也为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1.2 幼儿园的师资水平较低
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耐心、爱心,但由于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现阶段一部分幼儿教师并不是毕业于幼教专业,其专业素质较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幼儿园的师资水平较低,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内容普遍存在着小学化的倾向,教师往往会带领幼儿学习一些对幼儿来说比较复杂知识,没有注重培养幼儿的天性,均使得幼儿教育小学化解决的难度大大增大。甚至有一些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或者是为了让幼儿“听话”,从而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奖罚措施,即奖励表现好的幼儿、批评表现不好的幼儿,这种做法使幼儿出现了竞争意识,从而产生了进入小学化的倾向。
1.3 缺乏规范的幼儿教育政策
我国的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改革等,所针对的主要是小学、中学,较为忽略幼儿园教育。这样的背景下,部分幼儿教师会感觉在幼儿园没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从而会选择继续学习或转行,不会在幼儿园进行教学,这就导致了幼儿师资力量薄弱问题。与此同时,由于缺乏规范的幼儿教育政策,一些私立幼儿园大量涌现,为提高幼儿的学习成绩、扩大幼儿园知名度,大多数私立幼儿园会给幼儿安排大量学业训练,这就为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
2.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治理策略
2.1 改变家长的观念
在幼儿教育中,家长的地位非常重要,幼儿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认知事物的能力还比较弱,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在为幼儿安排知识学习的时候,幼儿无法反抗、只能听从。幼儿听从家长的安排,对各种知识进行学习,从而提前进入到了小学的学习模式。小学化的教育方法,大大占据了幼儿的玩耍时间,幼儿本来就正好是乐于玩耍的年龄,而幼儿在进行玩耍的同时,不仅可以培养自身的兴趣,还有利于开发智力,由此可以看出,家长的做法有悖于幼儿教育理念。基于这样的原因,家长必须转变自身的思想,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应当鼓励幼儿学习幼儿年龄段内应该接受的知识,为幼儿降低学习压力,给予其充足的玩耍时间,从而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兴趣与天性,也有利于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
2.2 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
国家为幼儿园提供的扶持比较少,关注度也不高,从而导致幼儿园教师的大量“离职”,这就给幼儿师资力量的提高带来了一定的阻碍,造成了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普遍较低问题的存在。面对这一问题,应当致力于提高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提高幼儿园教师的选入门槛。此外,幼儿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课标的要求。举一个例子,教师在向幼儿讲解关于单韵母a的知识的时候,应当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技巧给幼儿讲述关于单韵母a的知识,指导幼儿进行正确的发音,切忌过多地对其他内容进行讲解。同时,教师还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进行玩耍,使幼儿培养自己的天性与兴趣,开发自己的潜在能力。实际上,幼儿在进行玩耍的时候,可以通过发现新事物,增强自身对新事物的认知,这有利于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减缓幼儿教育小学化。
2.3 制定合理的幼儿教育政策
对于幼儿来说,幼儿阶段的教育对其未来对世界的认知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基于此,国家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幼儿教育政策,加强对幼儿教育的扶持力度,实现幼儿园的公立化,以有效减少幼儿园的竞争现象。与此同时,还要安排资深的幼儿教育专家为幼儿教师提供指导与帮助,丰富幼儿教育教学结构,改变幼儿教育教学模式,并要鼓励教师利用先进的、有效的教学技术,注重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天性,引导幼儿树立健康向上的人格,最终有效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
3. 结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幼儿教育,有利于帮助幼儿树立健康向上的人格,而幼儿教育小学化,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为有效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不仅需要改变家长的思想观念、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还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严仲连,盖笑松.论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路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150-154
[2]付忠念.论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路径[J].文理导航(中旬),2016.05:75
幼儿教育的小学化 篇11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我国普遍存在,它违背幼儿教育教学的规律,严重影响幼儿健康成长,改变这种现状的关键是幼教参与各方必须保证国家相关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参与方,对内应统一办园思想、坚持科学保教、完善教师教育和激励机制、开展家长教育活动;对外应承担示范和引领的责任,引导社会正确认识幼教;幼教工作者应自觉抵制错误的认识和做法,主动承担宣传正确教育理念的责任。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小学化”倾向幼儿教育工作者 幼儿园
幼教“小学化”违背幼儿教育规律,损害幼儿的身心健康,但这种现象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中是一个多年存在的问题,早在1987年全国第一次幼教工作会议上就曾批评过这种现象。
教育部在2011年12月28日发出《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纠正‘小学化’教育内容和方式;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良好条件,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招生政策,严禁一切形式的小学入学考试;加强业务指导和动态监管,建立长效机制;大社会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等整改的措施。从幼儿园教育实践的角度总结分析了抵制“小学化”的经验;从幼儿园的示范责任和专业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角度,对幼儿园教育贯彻教育部《通知》精神进行探讨,为幼儿教育去“小学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实践经验分析
(一)幼儿园管理层面统一思想,坚持科学办园理念
2001年我园经体制转变成为独立核算、自主办园、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的经营性事业单位。转制初期,幼儿园发展在资金支持、教育管理、师资队伍建设、保教质量维持与应对社会舆论压力等方面,面临严重的挑战。
转制后幼儿园如何继续生存,幼儿园管理层面进行了自主办园思路选择和发展道路选择的讨论:是实施减员增效,还是依靠提高幼儿托费?继续坚持科学的办园理念,还是迎合家长不恰当的幼教需求?幼儿园转制后是应该坚持继续发挥示范性作用,还是独善其身,自我质疑幼儿园的园所类别?是继续坚持幼儿园的冬季户外锻炼的特色活动,还是“顺应”家长舆论的导向,开办珠心算、拼音班、全脑数学思维班等特长班增收并吸纳生源?
经历多次反复和细致的讨论,幼儿园管理层面达成共识即选择坚持科学的办园思路,坚持科学保教,遵循儿童成长发展规律,采取游戏活动的方式组织教学,抵制幼教“小学化”;实施减员增效,以应对经费的不足,在保障保教质量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内加大教师工作量;坚持不懈的宣传科学教育观念,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幼教;选择采用蒙台梭利教育模式,采用混龄编班,坚持延续多年的冬季户外锻炼的特色活动等方式,全面促进幼儿的发展;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引导家长理性选择,让幼儿自由选择快乐的学习各种“特长”。
(二)注重教师队伍和幼儿园文化建设,营造爱岗敬业,热爱孩子科学保教的环境
幼儿园改制之初,因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办园经费严重不足,幼儿园实行了减员增效措施,教师工资待遇未变而工作量大幅度加重,一段时间内教师频繁流动,曾影响到保教质量,为此我园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地防止了教师的频繁流动,保证了师资队伍的稳定。
1.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思想讨论,请教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讨论如何确保幼儿园的生存,如何保障幼儿园的保教质量,选择什么样的教育内容,幼儿园教育应如何为家长服务等系列问题,引导教师坚持正确的教育立场,科学合理地开展教育活动。
2.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完善教师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加函授教育提高学历水平,通过园内培训、外出学习和参观机会、开展科学研究等方式拓宽教师发展的路径,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教师成长。
3.强调教师的敬业精神,全方位营造教师爱孩子,爱幼教的文化和心理氛围,鼓励教师通过爱与付出和教育优质服务的提供,获取幼儿和家长的充分信任和尊重。
4.引导鼓励教师充分挖掘资源,开发适合儿童的具有园本特征的特色课程,进而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上述措施,统一教师的思想认识,彻底扭转了不正确的思想苗头,杜绝了“小学化”的内部根源。
(三)加强家园联系,开展家长教育,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基础,家园合作效果会影响幼儿教育的质量的认识。为了贯彻科学的保教理念,幼儿园以自身对教育立场的坚守,使家长认识到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通过开展系列家长教育活动,帮助家长改变教育认识的误区,了解幼儿期孩子主要的学习内容和任务,力争做到科学育儿、理智育儿,形成教育的合力,保证幼儿园科学保教水平。
家长系列教育活动主要有:
1.开展“回忆我的童年”家长交流活动,请家长回忆自己的幼儿园教育和教育经历,并同自己当前对孩子的幼儿园教育要求进行对比分析,思考自己选择是否恰当,引导家长理性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
2.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起跑线上的输赢”等主题的讨论活动,让家长进一步明晰知识增长和人格培养的关系,孰重孰轻?学习越多,练习和阅读越多是否等于能力越高?高学历者是否等于有用人才?通过广泛讨论让家长科学地了解孩子发展的要求,为孩子确立正确的起跑线。
3.向家长介绍阅读经典家庭教育图书,如陈鹤琴先生的《家庭教育》,并通过网络论坛分析阅读心得,让家长了解现代的儿童观、教育观、人生观。让家长逐步认识到儿童的独特性,成人应当尊重儿童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儿童能力和个性;童年不仅是未来的准备期,也具有自身特殊价值,发展的优势不能以牺牲当前的快乐为代价换取;“小学化”的实质是对孩子发展的摧残;引导家长改变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思想,认识到自己的孩子应该和自己一样享有快乐的童年。
nlc202309031909
4.利用往届家长的教育资源进行社区教育宣传,开展往届毕业生回园参观活动和小学教师向家长做讲座等形式,向家长介绍我园2002年、2005年、2008年各级毕业幼儿在中小学学习情况的跟踪调查结果,用详实的事实向家长证实,幼儿教育阶段不进行大量的读与写练习,数学训练和各种强迫性的特长训练,不会影响孩子后继的学习,反而有利于后继学习兴趣和自觉性的培养;未经过“小学化”训练的儿童在注意力、坚持性等方面更有优势。让家长听到小学教师的声音,了解小学教育对儿童幼儿园的学习要求;让家长认识到小学阶段才是培养儿童学习习惯和能力、养成学习方法的关键时期。
(四)加强与小学的联系,共同做好幼小衔接教育
幼儿园主动联系小学教师,加强大班教师和小学低年级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通过幼小师生半日交换体验活动让教师和孩子了解对方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作息制度、课程设置、学习环境,清晰认识到两个教育阶段之间的差异,并适度的互相倾斜。幼儿园根据小学的要求,做好训练幼儿书写自己的名字,书写熟悉姿势训练等升入小学的准备,使儿童实现了从幼儿园教育到小学教育的平稳过渡。
(五)继续坚持示范作用的发挥,专业引领区域各类幼儿园发展
转制初期,在幼儿园内部对我园省级示范园的园所性质有很多的质疑,很多教职员工认为幼儿园定性为自收自支、自主办园,幼儿园还有责任和义务、有必要发挥示范性作用吗?幼儿园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困难重重,还有能力继续起示范、辐射和导向的作用吗?经过和全体教师的认真讨论,选择继续发挥示范性作用。
首先,我园作为省级示范幼儿园,办园历史悠久,在依法施教、园务管理、教育教学、园本研究、教师培训、家长教育等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发挥示范性作用,分享成功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引导本市民办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更有利于引到地方州县幼儿园对自己发展路径、发展思路的思考和选择;同时也能促进我园自身发展的思索和自我反思,作为一种动力推动我园继续创新前行。
第二,发挥示范性作用有助于充分凸显我园教育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扩大我园的社会影响力,吸纳保证生源,在一定范围内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学前教育,对克服“小学化”倾向会有一定引导作用。
二、几点思考
2010年11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学前教育的地位、作用,深入分析了学前教育的形势与问题,制定了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思路和具体政策。2011年12月,教育部发出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这些文件的出台让专业的幼教工作者备感振奋和鼓舞,我们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预见到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美好前景。但要使上述文件精神落到幼儿教育的实践层面,让幼儿受益,通过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出现及成因分析,对我园多年发展经验的总结与思考,杜绝“小学化”必须同时做到以下几点:
1.教育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对政府相关文件精神的贯彻,采取可行措施,确保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提高办园水平,保障幼儿教师的基本工资和福利待遇,确保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完善幼儿园教育的督导和评估机制,督促办园者依法办园,推动幼儿园教育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从根本上消除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生存空间。
2.各类幼儿园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起正确引导、示范和辐射的作用,宣传幼儿成长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观念。努力让科学保教的观念成为园长的办园理念、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家长的育儿理念,全力遏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淡化其思想基础。
3. 幼儿教育“小学化”比较严重,值得我们深思的原因之一是以往主流话语极度匮乏,专业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缄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小学化”的歪风。在当前学前教育面临大好发展机遇,专业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有所作为,坚持正确的立场,宣传正确主张,批判“小学化”,唤醒社会和儿童家长的教育理性。
幼儿教育去“小学化”,得到科学保教是孩子们的权利,是专业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期待、是社会教育理性的期待,是国家对学前教育发展的期待。每位专业的幼教工作者,每个幼儿园,特别是示范性幼儿园都应该承担起责任,有所作为,坚持科学保教,还孩子们快乐童年。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与对策 篇12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多年来的教育现象, 它随着民办教育的蓬勃兴起, “应试教育”消极影响的强化而在一步一步地走向比较严重的程度。这种迎合应试教育的“小学化”倾向, 实质是背离素质教育的, 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十分不利。但在当前现状下:以营利为目的的私立幼儿园的增多;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办园条件不允许;社会评价的偏颇, 是幼儿教育小学化产生的主要原因。
这种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 教育活动过于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 或向未到指定年龄的幼儿强加超进度的知识。缺少根据幼儿学习特点而运用的幼儿教学方法, 使讲授的内容变得枯燥、乏味。以至于使幼儿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产生厌学心理。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 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 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1. 厌学现象严重, 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和快乐
3~6岁的幼儿, 本应在快乐的游戏和玩耍中探索未知的世界。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 其实都是在学习。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 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而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 只是单调地让孩子写字、算数, 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 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 剥夺了幼儿的快乐, 实质上, 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是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 天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2. 不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学龄前的幼儿, 机体和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过早、过多地书写等强化训练会使幼儿的神经系统受到限制和损伤, 长此以往, 则难以形成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 严重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3. 遏制幼儿智力的发展, 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
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他的综合能力一定是很强的。如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音乐欣赏能力、身体各部的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观察能力等。而这些能力形成的关键期恰恰是在幼儿时期。
1920年, 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一个山村里, 人们在打死大狼后, 于狼窝里发现了两个由狼抚育过的女孩, 其中大的年约七八岁, 被取名为卡玛拉;小的约2岁, 被取名为阿玛拉。后来她们被送到一个孤儿院去抚养。阿玛拉于第二年死去, 卡玛拉一直活到1929年。孤儿院的主办者J.E.辛格在他所写的《狼孩和野人》一书中, 详细记载了这两个狼孩重新被教化为人的经过。狼孩刚被发现时, 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 晚上出来活动, 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 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 (不用手拿, 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 ;不会讲话, 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卡玛拉经过7年的教育, 才掌握了45个词, 勉强地学会几句话, 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她死时估计已有16岁左右, 但其智力只相当三四岁的孩子。
这个例子表明:人类一旦错过了发展的“关键期”, 后天做出更多的努力也达不到该有的水平。因此, 小学化地“灌输”知识, 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使孩子受害终生。
4. 拔苗助长, 对幼儿入小学后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
幼儿园通常会把小学一年级的教材作为幼儿园学习的主要内容, 通过让幼儿反复的背、写, 达到熟练的目的。而在这一反复灌输的过程中, 使幼儿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产生了厌学等负面影响。当这样的孩子步入小学后, 会产生不爱动脑、学习不积极的态度, 在一年级时, 会因之前反复的磨炼出的知识而占有一些优势, 但在慢慢升入高年级之后, “小学化”带来的危害就会全部显露出来。这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是不利的。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对策
1. 幼儿园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幼儿园的教育是幼儿的启蒙教育, 重在激发幼儿的各种潜能,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幼儿园要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纲要》为指导, 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幼儿园的教学内容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树立正确的办园宗旨和教育理念。而目前有些幼儿园为了解决招生问题, 一味地迎合家长的需要, 用一些小学化的手段教幼儿知识, 严重地违背了《纲要》等幼儿园指导性文件中的要求, 这与幼儿的发展是相悖的, 不可行的。
2. 加强幼儿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
幼儿教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言行举止都是幼儿学习和模仿的对象。这就要求幼儿教师的素质要过关, 专业化水平要过硬。在日常活动中, 通过讲故事、唱歌、跳舞等活动, 有意识地向幼儿传授知识, 培养幼儿的各项技能。并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时机, 适时地对幼儿进行情感、社会、知识、能力、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专业水平不高的幼儿教师, 只知道教孩子一些1、2、3和a、o、e的东西, 使教学向“小学化”的方向发展。
3. 帮助、教育家长摆正幼教观念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的中国式教育使家长们偏离了教育的本真, 中国的家长在接幼儿离园时会问:“今天学什么了?”外国的家长在接幼儿离园时会问:“今天你过得高兴吗?”通过这两种提问方式可以看出, 中国和外国的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不同要求。一部分家长不知道幼儿教育的本真是什么, 甚至认为幼儿园的素质教育是无用的, 在考试时不会加分。这种错误的思想注定了幼儿教育的走向, 有部分幼儿园会为了私利, 迎合家长的需求, 走上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道路。
因此, 改变家长的幼教观念至关重要。幼儿园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 向家长讲述一些育儿知识, 通过实际案例帮助家长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幼教态度, 从而使家长淡化对幼教的功利心态。
4. 抓好幼小衔接工作
孩子从幼儿园走出去, 面临的是升入小学、升入初中、高中, 然后上大学。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态是决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 就要求孩子要固定自己的“心理位置”, 即孩子在班级要排在前面。而目前小学的课程要求比较严格, 如果遇到不负责任的小学老师, 知识不认真传授, 孩子就跟不上, 家长心里会更担心, 所以就把责任推到幼儿园, 要求幼儿园教授小学一年级的课程, 致使幼儿园“小学化”。所以, 要抓好幼小衔接的工作, 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还幼儿教育一片静土。
5. 加强幼儿素质教育,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时期正处在性格塑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对幼儿的素质教育以及潜能的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性格决定命运”“好习惯伴你一生”, 好的性格和习惯会使一个人受益终生, 也是人生幸福的根本。而幼儿期正是形成这种习惯和性格的关键期, 错过这一时期, 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会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而这些好的习惯包括道德行为习惯、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社交习惯等。有了这些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潜质是不可估量的。所以, 幼儿园要加强幼儿素质教育,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幼儿积累后蓄力量, 使幼儿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出色, 以此来证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使家长和社会各界认识到这一点, 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小学化”, 才能使人们明白幼儿教育的真正意义。
6. 遵循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律, 体现幼儿教育的自身特点
转变学前教育的观念。严格按照国家幼教法规施教。要解决“小学化”倾向, 首先要认识到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启蒙教育阶段, 而不是成才教育。所以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应以《幼儿园工作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为指南, 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促进幼儿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提高身心素质。
总之, 幼儿教育的有关人员, 要认识到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启蒙教育, 它的任务是为幼儿未来的小学学习奠定知识和智力的基础, 而不是成才教育。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小学有严格的区别, 在幼儿园阶段进行小学式的教育是幼儿身心发展所不允许的, 也是国家幼教法规所禁止的。所以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应以《幼儿园工作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为指南, 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促进幼儿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提高其身心素质。
摘要:幼儿时期良好的早期教育, 对幼儿学习品质、性格、习惯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早期教育应遵循幼儿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但是, 近年来幼儿园 (学前教育) “小学化”的现象愈演愈烈, 危害到幼儿的成长和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 本论文主要反映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 分析其危害, 进而提出改善对策。
关键词: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幼儿园,小学化
参考文献
[1]梁斌、李志全.基础教育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幼儿教育的小学化】推荐阅读: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12-05
小学化幼儿园幼儿教育11-15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09-07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05-15
小学化幼儿学前教育10-05
幼儿教育小学化何时休12-09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12-29
关注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10-28
农村民办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论文06-11
幼儿数学教育的游戏化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