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化幼儿学前教育

2024-10-05

小学化幼儿学前教育(通用12篇)

小学化幼儿学前教育 篇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加大, 于是“从娃娃抓起”, 我们的家长和幼儿教育工作者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 致使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在生活中日益出现。从长远来看, 幼儿教育小学化不利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其产生原因也是错综复杂的。下面就谈谈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几点思考。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概念

所谓幼儿教育小学化, 主要是指家长、幼儿园教师等对幼儿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管理倾向于小学教育。幼儿教育小学化体现了一种知识、能力的提前传授, 在教育的过程中忽略了幼儿的天性以及身心发展。幼儿教育小学化注重知识的灌输, 然而却也忽视了幼儿爱玩、活泼好动、身心发展不够成熟的特点。举例说明, 有些家长在孩子3—4 岁的时候就教育其学习唐诗宋词、汉语拼音或者一些英语知识, 家长对幼儿的这些教育行为就属于“幼儿教育小学化”。总体上来看, 幼儿教育小学化“拔苗助长”, 剥夺了幼儿的快乐, 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需要予以关注和重视。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形式

(一) 幼儿教育内容小学化

目前, 很多家长及幼儿园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内容大大超出了这个阶段幼儿的承受范围。提前教授幼儿学习英语、古诗词、加减法以及学唱歌或者舞蹈等, 实际上这些课程内容已经达到小学化阶段的内容。

(二) 幼儿教育形式小学化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还表现在其教育形式的小学化。根据实际调查, 当前诸多幼儿园教育幼儿上课要规规矩矩坐在座位上, 下课铃声没响之前不能去厕所、上课不能随意玩耍、讲悄悄话等, 教师的教育形式实际上也属于小学阶段的教育形式范畴。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对策分析

(一) 家长保持清醒的头脑

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需要家长保持清醒的头脑。家长对子女有所期待是好事, “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的美好愿望, 然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该秉持“顺其自然”的教育理念, 家长在子女3—5 岁时应该注重孩子的想象、动手能力, 可能为孩子买一些游戏拼图、游戏模型, 让孩子在玩乐的同时培养动手能力, 丰富孩子的想象。切不可为了孩子成为“天才”而提前送其上各种培训班或提前让其学习各科小学知识。

(二) 树立正确的幼教理念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由此, 幼儿教育应当是以《幼儿园工作规程 (试行) 》和《幼儿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为指导, 对学前儿童实行科学的养育与教育, 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的教育。从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侧重点来说“幼儿园即保育园”“幼儿教育即保教结合教育”;从幼儿教育的基本方式来说, “幼儿教育即游戏活动教育”;如果从幼儿教育的目标来说“幼儿教育即身心和谐教育”;从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来说, “幼儿教育即学前准备教育”。但幼儿“教育”不是“教学”, 幼儿教育的首位也不是“智育”。

总之,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领域, 需要不同的教育理念作指导。如果不能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 幼儿教育必然偏离正确和科学的方向。

(三) 科学设计幼儿一日活动

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 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落实幼儿园保教任务的重要途径。在幼儿的一日活动安排中, 教师可采用一些趣味性、操作性强的教学活动来丰富幼儿的一日活动, 如老师可以让大班幼儿自己计划安排一日的游戏内容, 还可在大班增加幼儿值日、整理床铺、收拾书包、拔草、送玩具回家等系列活动。培养幼儿的主体意识,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幼小衔接方面, 可以培养幼儿阅读兴趣, 减缓幼小衔接的坡度。幼儿教师还可以通过整合课程资源, 并将贴近幼儿生活的课程资源趣味化、简单化、操作化, 这样就不会出现教师认为无东西可教、孩子没东西可学的无奈的“被小学化”的窘境了。

(四) 多部门联动助推幼儿教育

在家长、幼儿园方面做出实际行动的同时, 国家相关教育管理部门也必须对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承担一定的监管工作。国家相关教育部应该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进行遏制, 例如以明文规定禁止幼儿园提前教授幼儿小学知识, 对社会上的幼儿培训机构进行通告、罚款等严厉惩罚制度。

四、结语

总之, 常言道“欲速则不达”, 对幼儿教育来说也是如此。针对目前的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 需要多管齐下, 从家长、幼儿园、相关幼儿教育管理部门、社会等多个层次入手, 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探索, 让幼儿能够在幼儿园中有一个快乐、活泼的幼儿教育时光。

摘要:作为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最初阶段, 幼儿教育是幼儿接受教育的特殊阶段。目前我国幼儿教育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幼儿教育小学化, 对此本文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概念、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形式、幼儿教育小学化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概念,表现形式,对策

参考文献

[1]张桂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探析[J].江苏科技信息, 2014 (5) .

[2]程秀兰.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J].教育研究, 2014 (9) .

[3]程秀兰.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及其意义[J].学前教育研究, 2014 (9) .

[4]黄胜, 周圆, 杨秀云.幼儿教育“小学化”辨析[J].现代教育科学, 2015 (2) .

[5]张涵淇.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及对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 (2) .

小学化幼儿学前教育 篇2

家长对“幼儿园去小学化”态度很复杂,很多父母扮演了“推手”

一直以来,虽然许多家长对幼儿教育小学化深恶痛绝,但记者采访中发现,很多80后父母却恰恰扮演了“推手”角色。新区的林女士说,她家孩子在附近幼儿园上中班,已经会说“请坐下”、“要喝水”之类的英语对话了。她觉得,如果孩子有兴趣,提前学点东西是好事。记者在市中心某民办幼儿园随机问了几位家长,都称孩子在幼儿园里算术什么的都学的。有的家长还反问:什么叫小学化?上大班了肯定要教点小学的东西,不然孩子跟不上反而会自卑。

一些作为过来人的小学生家长,也倾向6岁前要学点基本的识字、拼音等。一位小学二年级孩子的妈妈说,她的孩子读幼儿园大班时,特意到培训机构上了拼音等课程,上一年级时才跟得上趟,而同班没学过的小孩,则连拼音字母都不认识,考试卷都不会做。一位一年级孩子的妈妈就说,她孩子的幼儿园啥文化课都没教,今年上小学明显感觉吃力,不得不花大量时间辅导。的确,许多家长对“幼儿园去小学化”态度很复杂,一方面他们赞同“快乐教育”的理念,不忍心孩子从小背负学业负担;另一方面,当幼儿园真的回归纯玩乐游戏后,家长又不满,觉得交的学费光让孩子玩了,等“幼升小”后孩子要加倍补回来。于是,就算幼儿园不教,家长还是会在外面报早教课程。崇宁路上一家专门针对3—12岁孩子的英语培训机构说,起码有两百多名学员是幼儿园的孩子。

防止幼教小学化倾向,一要转变观念,二要大力促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浅析幼儿教育小学化 篇3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133-01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1、家长错误的与幼儿教育观念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刺激着重压下的家长们的神经。然而,错误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知识的不足又刺激着家长们的需求。有专家调查显示:有的家长认为早期教育就是让孩子尽早学习读写算。有90%以上的家庭把教育与学习相提并论,认为学习的成绩就是教育的效果;79.8%的家长认为孩子上幼儿园是为了学习文化知识,而所谓“文化知识”是指识字(62.7%),数数(52.8),讲故事(49.2%),唱歌(36.6%)。于是,孩子们在一岁以内开始认字,三岁以内开始学外语,3~6 岁的孩子85%以上参加各种培训班。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再加上激烈社会竞争,孩子们不得不学习那些远离他们生活但“将来有用”的知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愈演愈烈。

2、幼儿教师素质低下

由于幼儿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长期不受重视,幼儿教师学历水平和教学素质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很多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也进入了幼儿教师队伍,他们对幼儿教育认识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对自己的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对幼儿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明确,在不科学的办园理念影响下,甚至错误地认为幼儿教育就是单纯的传授知识。他们难以认识到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在教学实践中很容易将小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带到幼儿园,致使幼儿园教学出现小学化的现象。

3、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监管不力

面对现阶段越演越烈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欠缺对幼儿园办园资格等方面的管理,没有及时取缔不符合办园条件的幼儿园。地方教育部门对市场经济下幼儿教育多元化的情况还缺乏深入研究,幼儿教育基本上是自发状态,开办的幼儿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有些幼儿园、学前班根本没有办园办班的条件,但为了经济利益也开办了,这些幼教机构根本没有遵循幼儿教育规律,但由于监管不到位,小学化现象没人管。即使有些幼教机构尊重孩子,想按照幼儿教育规律来办,但拗不过家长的要求,为了生源,为了幼儿园的生存,这些幼儿教育机构也迫不得已迎合家长的小学化要求。

4、应试教育考试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但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考试模式依然占据着主要地位。各种升学考试压制着幼儿,加之各个小学的入学门槛的提高,在很多家长和教师看来,幼儿教育就应当为以后的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才不会落后于其他孩子,同时多学习一些知识和技能,为以后进入优秀的小学做准备。于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超前发展的教育模式, 不管不顾幼儿的接受和承受能力,直接学起了小学知识,一些家长对此是非常赞成的。

二、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对策

1、组织开展家园共建活动,关注幼儿健康成长

家园共建有助于家园良好的沟通,这是实现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家园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观,从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教育活动。家园在教育方法和模式方面应相互补充和创新。家长树立积极参与和互动的意识。家长的支持是很重要的环节,可以有效推动幼儿园教学活动。家长在参与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幼儿的心理和思维,了解幼儿的需求,也为开展家庭教育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家园树立共同的教育目标,在幼儿园、家庭两大幼儿学习生活的重要领域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为他们将来的成长固本强基,有效发挥了教育的正面影响。

2、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实施者,幼儿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幼儿教育的质量。要杜绝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发生,还有赖于幼儿教师队伍整体专业素养的提高。首先,要强化教师专业标准,聘任有幼教资质的人担任幼儿教师,对现任教师应加强培训。其次,应该解决好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和职称评定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有助于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再次,坚持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建立一支机构合理、专业水平高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为幼儿教育提供优质专家资源。作为优秀的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学科知识,还要会唱歌、跳舞、绘画等才艺,更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个人素养。

3、加强幼儿教育监管

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需要发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作用。除了严格幼儿园办园准入制度,强化办园注册手续,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等以外,各教育行政部门还需加强幼儿园年检制度,对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安全保障、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保教制度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不足之处、不规范之处给予及时纠正和整改。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还应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坚决取缔小学入学选拔制度,严禁幼升小考试,并逐步缩小各类小学之间在教育资源上的不均衡以消除择校之风,从源头上保障幼儿教育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4、深化幼教体制改革,构建全面科学的幼儿教育评价体系

持续推进当前教育体制的改革,促进高等教育方式的多元拓展,强化职业教育发展, 丰富成长成才渠道,逐步淡化高考、中考、小升初的前移影响,从根本上破除应试升学为中心的功利化教育格局,注重幼儿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构建全面科学的幼儿教育评价体系,规范幼儿教育机构的宣传招生,杜绝以纯粹的知识储备和应对考试为标准的过载教育,避免幼儿教育机构间以培养超前的知识能力为目标展开恶性竞争,促进幼儿教育走上寓教于乐、游戏为主的素质教育道路。

参考文献:

[1] 梁 娟.浅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及危害[J].科教文汇,2014,02:99-104.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分析 篇4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措施

虽然说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但是在孩子迈出家庭这个温暖的小集体当中就步入了幼儿园这个大集体当中, 这是孩子面对的第一个最大的教育环境, 也是孩子最早接触社会的一个小集体。这就决定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它决定着孩子的身心健康, 决定着孩子以后的成长脚步。但是就目前来看, 幼儿教育的弊端就是逐渐的演变成小学教育, 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也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但是总体来说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家长拔苗助长的心理造成的, 但是往往速成是没有任何益处的, 反而会造成很多负面的影响。为了解决这种现象还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我提出如下论点。

一、浅析在幼儿教育当中小学化的表现

伴着着家长的攀比心理和重视教育程度, 我国的幼儿园发展的是五花八门, 竞争力也越来越大。幼儿园开设了各种各样的课程, 比如说拼音, 写字等等。这些表现都表明幼儿园在向小学化逐渐的发展。无论说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还是说教学理念上面都表现的非常明显。这足以表明幼儿园的小学化越来越明显, 使得我国的幼儿园教育离小学教育的内容越来越接近。甚至说逐渐从相似变得相同。

比如说在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上面来说, 大多数的幼儿园为了达到商业目的, 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开设了很多课程, 比如说钢琴, 计算机, 英语, 绘画等等。孩子上幼儿园就是为了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的, 就是为了更早的认识别人, 就是为了在集体中锻炼自己和掌握少部分的基础知识, 但是就目前来看, 现在的幼儿园, 孩子像上班一样, 从早忙到晚。由于幼儿园的竞争压力和市场上利益的驱使, 所以说就导致了幼儿园的课程超载的现象。所以就导致了在幼儿园的学习过程当中, 孩子们被像机器一样培养着, 往往花费很多时间去培养很多特长, 然而到了最后还是一个也没有学好, 这样不仅仅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 而且会给孩子们造成极大的副作用。有可能会造成厌学, 逃学的这种现象。

从教学形式来看, 近年来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教学上面, 以“学习”取代了“游戏”, 孩子是一个幸福的词语, 但是现在看来孩子也不是一个多么幸福的词了, 孩子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 但是现在的幼儿教育来看, 孩子的世界是学习的世界, 在幼儿教育当中完全扼杀了孩子游戏的梦想, 在这一过程中, 不仅能够扼杀孩子的想象力, 而且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里阴影。学习应该伴随着孩子在游戏当中产生的, 但是现在却恰恰相反。在我国的幼儿教育大纲当中, 都是以游戏为中心, 锻炼孩子的学习能力, 从而促进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是现在的这种教学形式, 实际上就是剥夺了孩子在游戏当中学习的权利。

我们还可以从教学管理上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在幼儿教学大纲中表明, 只有科学合理的安排幼儿的生活, 才能够保证孩子健康成长。在幼儿园的活动当中, 每日的活动主要是生活、运动、游戏还有学习。从顺序的角度来看, 学习是最后的, 但是现在在幼儿教学当中, 学习才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来说幼儿园, 孩子的休息时间是多余小学教育当中的, 但是现在的幼儿教育却基本上在孩子的每日管理上面和小学教育是雷同的。制订了统一时间, 然后进行打铃上课, 紧接着就是什么计算、拼音、英语等等。在幼儿在幼儿园一天8小时的时间里, 除了学习就是特长活动, 孩子的游戏时间还有休息时间寥寥无己。已经超过了相关文献中的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 每周不超过12到17个小时的规定等等。

二、浅析幼儿小学化的危害

首先从大的方面来说, 幼儿小学化有违背幼儿教育的发展。对幼儿园的教育定位有违背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 而且以后也对国家在这一方面的文献有所阻碍。小孩子正是成长最关键的时候, 而且经常性的在教室里学习会给孩子的身体坐姿和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而且在幼儿园当中, 如果孩子把小学的知识都学完了, 那么再上小学的时候, 还要把这些知识在学习一遍, 那么是不是很枯燥和乏味呢。对于孩子学习的兴趣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然而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只注重孩子的学习, 然而少了游戏的这个平台, 那么孩子的沟通和交流自然而言就少了很多, 这样对于孩子以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对于幼儿小学化得一些举措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宣传力度, 我们应该教育承认尊重孩子的想法, 不是孩子什么都不懂就没有话语权, 往往孩子所想象的那个世界, 不是成人的世界。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能力和个性, 在幼儿阶段不是为了以后而作任何准备的, 儿童阶段就是一个享受童年的过程, 应该有这一阶段应该享受的教育和教学, 我们应该从德智体美劳方面进行教育和培养, 要大力的培养儿童的身心和谐发展。大力宣传科学的教育观, 应该杜绝拔苗助长的错误思想。应该从管理层面加大力度, 加强对于幼儿园的教育的监督工作。实行年检制, 对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还有发展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从健康、社会、科学等方面进行监督和检查, 然后对于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管理。提高个体幼儿园的水平, 对不具备办学的幼儿园进行撤销营业执照。避免恶性竞争的情况产生。我们还应该建立区域的教师人员流动, 我们的城区教师不能够只进不出, 应该城市和农村互相激励, 互相流动。我们还应该加强对于教师的管理和规划, 定期的进行培训和检查, 让教师能够认识到幼儿园只是一个打基础的教育, 是帮助幼儿掌握初步接触社会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和技能。应该全面的提高教学理念, 教学质量, 树立好正确的教学观, 应该从认知、知识还有情绪社会等方面进行培训。应该对于那些比较优秀的幼儿园进行充分的示范。尤其是对于一些教师科研水平较高的幼儿园, 应该充分的现实其科学和先进的手段。我们还应该挖掘资源, 对孩子的潜能进行开发和辅导。

四、结语

总之在幼儿教育中, 我们应该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 重视孩子的想法, 从游戏中锻炼孩子, 让孩子更好的成长起来。坚决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只有让孩子在适当的教育模式下得到适当的教育才会更好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燕.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和纠正措施[J].幼儿教育, 2004 (4) .

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 篇5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条件的提高,家长们对孩子的早期教育越来越重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认识也越来越受大家的追捧,从孩子出生那一天,很多家长们就进行了赛跑,学什么都想超前。盲目的攀比和缺乏对早教的科学认识,使很多家长走进了早教、幼教的误区加之营利性早教机构、幼儿园的兴起使很多幼儿园“小学化教育越来越严重。

一位在民办幼儿园做老师的朋友说,他们幼儿园都让孩子做到100以内的加减,会写很多字。当问到这与小学教学还有什么区别呢?朋友说:这些基本上都是家长要求的,这些还是她们园招生时吸引家长报名的特色“优越”条件呢!曾记幼儿园有个孩子,当初他的父母花费了很大的力气才转来公办园来。然而来了一个学期后,非要再回到原来的民办幼儿园,问其原因,说在这里不写字,算题算得少。一个中班4、5岁的孩子,家长只是想让孩子多写几个字、多做几道题。

当然,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家长缺乏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观:没有以幼儿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幼儿教育小学化”才会愈演愈烈,应该怎样看待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问题呢?我想给大家讲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故事:比如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孩子说:“是幼儿园的老师教的”。妈妈在表扬了女儿之后,一纸诉状把幼儿园告上了法庭。这位母亲提起诉讼的理由是:她认为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孩子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孩子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此案在内华达州立法院开庭。法庭裁决儿园败诉。因为陪审团的23名成员认为,该幼儿园的做法犹如剪去了孩子一只想象的翅膀,并早早地就把她投进了那片只有ABC的小水塘,使孩子在智力的启蒙阶段,不能在想象的天空里振翅翱翔。这个案例后来成了内华达州修改《公民教育保护法》的依据。现在美国《公民权法》规定,幼儿在学校拥有玩的权利。或许正是这一规定,使美国在科技方面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也使美国出现了比其他国家多得多的年轻的百万富翁。

二、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纠正和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需要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急功近利思想和育儿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形成。《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要承担起开展幼儿家庭教育咨询、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一、让家长看清隐性危害

我们组织这次专题家长会,意在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懂得幼儿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向家长介绍各阶段幼儿的培养目标和班级教育教学计划、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等;并向家长宣传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带给孩子一生发展的危害性:简单地说,就是在什么阶段就学什么知识。就像人的成长发育,刚出生的婴儿主要是大脑的发育,青春期主要是长身体,成年后主要是心智的完善,按照这样的顺序,人才能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通俗的讲,就是在幼儿适当的年龄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教育。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其中一个为实验对象(代号为T)在他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代号为C)在他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

这两个小孩哪个爬楼梯的水平高一些呢?大多数人肯定认为应该是练了8周的T比只练了2周的C好。但是,实验结果出人意料——只练了两周的C其爬楼梯的水平比练了8周的T好——C在10秒钟内爬上那特制的五级楼梯的最高层,T则需要20秒钟才能完成。这就是闻名世界的双胞胎爬梯实验,其研究表明,对幼儿进行的任何提前教育只会事倍功半,而到适当的年龄进行适当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规律。

“有些一年级学生入学拿笔姿势就不正确”,一位小学老师谈到,学生习惯养成了,老师很难纠正,所以学前教的不正确还不如不教。现在很多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上课爱捣乱,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喜欢“开小差”,很大原因是由于一些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已经学过这些知识了,他们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知识,没必要浪费时间再学了。其实他们未必真懂,很可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者说只是囫囵吞枣,他们学的知识都是半拉子知识,没有真正理解。关于幼儿教育,举个例子是跑步——“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是长跑而不是短跑,人生是长跑,起跑并不重要,关键是后来的发展能力要强,这样才能跑到最后。这就告诉家长们,幼儿园的时候学一些这个阶段该学的东西就行了,千万不要好高骛远,学那些不属于这个阶段的东西。”

二、认识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树立新的教育观 有一个孩子,其家长深知学前教育的真谛,从孩子出生起就不断的给孩子以各种感官的刺激,当孩子能听懂成人的语言时,则开始给孩子讲故事。每天晚上,孩子总是在语言优美动听的童话故事中进入梦乡,一直到孩子上小学自己会阅读为止。在日常生活中,在游戏、玩乐的过程中,孩子学习了粗浅的天文地理、人文景观、飞鸟鱼虫等常识,建立了粗浅的数概念,训练孩子的各种能力,教孩子尊重他人、尊重长辈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行为,通过各种智力游戏、智力图片开发孩子智力,孩子在幼儿园教育也是游戏形式进行的,孩子的童年是游戏的、快乐的,在亲子共读中,在游戏玩乐中,书不知不觉的成了孩子的伙伴,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这样潜移默化的形成了。直到幼儿园大班下学期,幼小衔接的需要学习了一些简单笔画的书写以及拼音声母的读法。孩子上了小学以后,三年级之前在班里虽然不出头,但学习很顺利,家庭作业从来不用家长督促,孩子学习很自觉,即使家长在客厅看电视也不会影响他。到了四年级,知识的深度、难度加大了,这孩子的潜力开始显露出来,孩子的数学老师说:这孩子头脑反应快,难度较大的数学应用题总是他率先解出。实质上,是因为这孩子从小就接受语言的训练,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强,能很快的将应用题中复杂的数据理顺关系并做出灵敏的反应。从此,直到现在这孩子已经上高中三年级,学习很轻松没有太大压力,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

幼儿教育的范围是很宽泛的,而非家长所说的那种让孩子一味接受书本知识的狭隘的教育。目前,全世界通行的儿童上小学的年龄是六至七岁,而让四五岁的孩子甚至更小的孩子在幼儿园就学习小学的知识,这是与教育规律背道而驰的。幼儿园阶段主要是让孩子学习感性知识,发展形象思维。在小学阶段,才是学习理性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而要形成理性思维必须要有感性思维做基础,感性思维越丰富,理性思维越好。可现实是,很多幼儿园连孩子的形象思维都没有锻炼好,就对他们进行理性知识的灌输。这样做,虽然能取得一些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打乱了孩子的学习规律,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十分不利。

三、让家长充分了解幼儿园教育内容,转变家长的育儿理念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获奖者:“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是在幼儿园。”是的,孩子社会化的启蒙教育是从幼儿园开始的,这一时期的学前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具有奠基作用。在幼儿教育专家赵忠心教授看来,幼儿园这个阶段该学的东西有这几个方面:一是要学会说话,学会口语。二是要教幼儿懂得一些规矩,行为规范,礼仪礼貌等;三是要学习一些能力,具体就是生活自理能力,比如学会自己穿衣服什么的;四是用大量的时间去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父母要抽出时间带孩子去逛公园,让他们感受大自然,或者带他们去街道上,熟悉社会等等;五是让他们学会交往,学会相处。由于受年龄特点的影响,学前幼儿难以接受“小学化”的学习方式,枯燥的写写算算,抑制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孩子只有在游戏中才是最快乐的,只有在快乐的情绪中才能更好地接受知识。因此,通过探索游戏化的学习方式,指导教师将游戏和知识很好的融合起来,既避免了“小学化”的学习方式,又让幼儿拓展了知识。如:早期阅读教育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孩子们前阅读的能力,帮助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结合《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及幼儿的发展特点,班级结合本年龄段的早期阅读教学内容,创建本班的特色区域,并为各班级配备了相应的设备和材料。在各班的阅读区里,书架上摆放的大量图书便于幼儿随时翻阅;可移动的图书为孩子平添了读书的乐趣;自制图书、修补图书、排图讲述、拼图游戏、故事表演等活动使阅读内容丰富多彩……,孩子们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扩大了知识面,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知识迁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为了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我们组织各类活动使家长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进行的;组织亲子游戏活动,教师随时将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出的优势与不足反馈给家长,使家长在亲子互动游戏中感受到孩子各种能力的发展,分享孩子们的快乐。家长的关注力也从孩子“会算多少道题,能认识多少个字”的教育观念中逐渐转向从孩子的全面发展这一更重要的方面来看待和评价自己的孩子。针对家长认识上的误区,通过下发《致家长一封信》、“家园联系栏”“ 微信群”“教育网”等途径,积极做好相关宣传,以使他们能够理解幼儿教育的真正内涵,并赢得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 篇6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概念

幼儿教育“小学化”,字面上理解就是把幼儿当小学生来进行揠苗助长式的教育。其具体体现在:

一是行为规范要求上,如上课要注意听讲,坐姿端正,精神集中,不许交头接耳,对老师的话要听从,不许插嘴,不经报告不能随意上厕所、喝水,教师摆设陈列基本仿照小学模式,定期按照小学生的标准对幼儿进行审核并将结果反馈给家长,总之就是按照小学生规范来要求幼儿,使得幼儿少玩少动、老气横秋、缺失幼儿应有的天真活泼。

二是学习的内容上,幼儿的世界是全新的、无规则的,需要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培养,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五个方面,要求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当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等,不需要额外的为幼儿添加不适应的内容,然而“小学化”的标准却是幼儿像小学生一样分科教学,忽视了幼儿教育的启蒙性,规规矩矩地听课、写作业忽视了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更谓之甚的是开设幼儿技能特色班、兴趣班,要求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学习读写算。这种做法违反了《纲要》的规定。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由来的原因

一种现象的产生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园自身问题。由于现在的幼儿教育未被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内,政府权力下放,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许多幼儿园在利益的驱使下一切“向钱看”,为了满足家长望子成龙的期望,不顾幼儿的实际接受能力一味的增加幼儿的学习量,在幼儿所取得的成绩中获取社会的认可、增强自身在同行业的竞争力。

2、幼儿教师的自身素质问题。幼教是幼儿在幼儿园直接、间接都必须接触到的,幼教的素质则关乎整个幼儿园幼儿教育的成败。今年来,“虐童”、幼教说弹唱跳画能力较低、幼儿园安全故障等问题层出不穷,幼教的素质提高已是刻不容缓。

3、家长的问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几千年来每个父母的期望,这本身没有什么过错,可是这些过早的期望却束缚了孩子们的天性、过早的剥夺了孩子们的童年。

从某种程度而言,家长就是幼儿教师的大Boss,所以幼儿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为家长分忧、为家长服务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加上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对孩子的期望也就越来越高,家长也渐渐陷入了一个误区,片面的认为教育内容越多越好,要求对孩子进行识字、算术以及特殊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此外,家长对孩子的特长还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全然不考虑儿童自身兴趣和需要,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钢琴家”、“舞蹈家”、“画家”。于是,各幼儿园就争相开展识字教学、算术教学、奥数班等特长教学,并且家长还会以此为评价幼儿园师资的根据。就这样相互影响,“小学化”的现象日益突出。

当然,还有一种来自家长的问题就是,家长之间以孩子为媒介的攀比。在现在的一些家庭、友人、商业等聚会上,不经意间,你可能就会听见张三在夸自己的孩子聪明、李四在炫耀自己的孩子又考了第一名,有时你也会看见一些家长、孩子羞赧的低下头。有调查证明,大部分的人成为父母以后,相互之间的话题就是“宝宝今年长高了”、“宝宝会独自拼图了”“宝宝非常聪明”之类的,父母关注孩子的成长本来是一件充满温馨和爱的事,可是当这种关注被放大了之后,却是成了孩子健康成长的限制。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人们常说:“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个月会喊大大”。这恰好反应了每个阶段的孩子都存在着其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同样,著名教育学家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自然教育的思想,要尊重儿童天性发展。他认为幼儿的智力处于感性阶段,还没有理智,还不能形成概念,因此,对于幼儿不应当急于向儿童灌输知识。他认为儿童好动、好奇,不仅通过感觉,而且通过接触实物或事物的活动,通过做、思考与探索来认识事物和获取知识,能更有效地发展自身的能力与情操。因此,幼儿教育“小学化”对于幼儿的成长是不利的,这样会将儿童本身所具备的广阔的发展空间龟缩为单一的、无活力的狭小空间。

幼儿的生长发育将会受到威胁,幼儿的保育和教育是两个至关重要又相互联系不可缺少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则忽略了对幼儿的保育,幼儿每天在教室规规矩矩的坐几个小时,容易导致幼儿的疲劳,这就会严重阻碍幼儿骨骼、视力等机能的发育,容易造成幼儿身体发育上的潜在危机。儿童的个性、社会性的形成和发展将会受到束缚,3~6岁的儿童思维个性属于未定型的、最为活跃、全新的状态,如果此时对其加以遏制,会影响幼儿个性的养成而培养出千篇一律的考试机器;幼儿园时幼儿社会学初步形成的时期,“小学化”使幼儿局限于小小的教室,严格的规定则又使幼儿无法得到正常的交流、交往,这样会导致幼儿逐渐走向孤僻、自闭的状态。儿童智力的发展将会被制约,幼儿时期思维主要靠表象来进行,于是就需要幼儿运用自身的感觉器官去接触实物,获取大量的感性经验,从而促进其智力的发展,然而,“小学化”制度下,幼儿局限在无趣味的算术和拼写中,逐渐的儿童对外界新奇事物的好奇就会被消磨掉,对事物的接触期望也就可能越来越低,幼儿的思维会逐步走向僵化,儿童对未来学习的兴趣也可能会因此而降低。

四、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想法

1、强化幼儿园的管理,加大监督和评估的力度。发挥政府职能,加大对幼儿园的扶持力度。幼儿园内部对教师的管理制度化,并且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幼儿教师进行不定期的考察、培训。通过政策鼓励部分男性进入幼教大军、充溢幼教队伍、引进专业幼教师资。

2、社会给予幼儿教师相当的认可度。士为知己者死,幼教是社会的一部分,若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他们的心理压力会相对减少、会对这个职业报以更大的热情。并且由于社会给予了幼儿教师认可度,也就是幼儿教师的使命公开化,这样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舆论监督的作用,有利于有效提高幼儿教师的个人素质、增强其责任心。

3、改变家长不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家长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向导,大多数孩子都想做爸爸妈妈的乖孩子,都想博得爸爸妈妈的夸奖,只有家长给予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孩子来自外界的压力才会减小,这样才会更有利于孩子的天性发展,为孩子留下一个创建童年美好回忆的机会。

4、幼儿园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规定设计相应的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课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规定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所以按照《纲要》的规定,幼儿园应该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顶住各方压力,坚持德、智、体、美、劳的均衡发展。例如,设定实物观察课程,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设定踏青活动课,让孩子们真切的体会接近大自然的美妙,而不是沉迷在网络小游戏和电视中;多举办一些家长和孩子共同游戏的活动,无输赢之分。

花儿开放需要时间,孩子成才需要过程,做一个有爱心、有智慧的教师吧!用自己的汗水去浇灌每一株“幼苗”,让他们开出独特、芬芳的花朵。把微笑绽开给孩子们,鼓励传达给孩子们,关爱赠送给孩子们,让每个孩子都尽享教育的真爱。

论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 篇7

1.幼儿教育小学化概述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在幼儿教育中, 将幼儿看做小学生进行教育, 将小学的教学思路、方法等应用在幼儿教育中, 忽略幼儿本身对游戏等活动的需求, 要求其在幼儿园中的行为举止都要规规矩矩, 忽略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 还要求幼儿在课堂中不断学习知识, 课下完成作业, 以小学化评价方式对幼儿进行考核, 学科化现象越来越明显。

2.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形成的原因及其消极影响

2.1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形成的原因

2.1.1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 在社会的不断变革中, 人们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家长往往会把这种无形的压力转加到孩子身上,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在社会中脱颖而出, 便越来越重视教育, 随处可见的各类辅导班、兴趣班等足以证明重视程度之高。我国学历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生存发展, 某些单位更愿意选择高学历人才。为了获取更高的学历, 让孩子从开始就能储备扎实的知识, 不在起跑线上输给别人, 应家长的要求, 许多幼儿园开始将小学化教学模式引入幼儿教育中。

2.1.2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虽然现在都在提倡素质教育, 但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依然很大, 学校中几乎所有教育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在测试中获取优异成绩, 这种仅以分数评判学生优劣的教育模式蔓延到幼儿教育中。

2.1.3受到幼儿教育市场化竞争的影响

很多幼儿园都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 为了解决经费问题, 开办“智力开发”、“双语教学”、“艺术培训”等特色课程, 从这些课程中收取高额的费用补贴收支, 而此种做法恰好迎合家长的心理, 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落后于他人, 为了在幼升小时考进重点小学, 即使孩子兴趣全无, 也坚持让孩子参加。

2.2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造成的消极影响

幼儿教育小学化会造成很多消极影响: 将幼儿的行为限制在条条框框中, 扼杀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 使孩子产生疲惫感, 影响其身心健康发育;过多的智力开发, 使孩子机械地接受知识, 很难在学习中获得乐趣, 容易导致厌学;不能在本该玩乐的年龄做游戏, 失去童年成长的快乐;不能保证幼儿多方面地发展, 与教育宗旨相背离;盲目地开展各类特色课程, 造成幼儿教育市场的混乱;错误迎合家长的急切心理, 导致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错误认识越演越烈。

如有新闻报道说, 某对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学习语言的天赋, 就给孩子在幼儿园报了外语学习班, 孩子到4岁的时候就已经会说英语、法语等多国语言, 父母非常高兴, 孩子也被左邻右舍誉为“神童”, 而孩子6岁的时候竟然不会说话了, 原来是得了失语症。该例子说明幼儿教育小学化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育。

3.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方法

3.1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水平

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实施者, 应该提高其素质水平, 以保证幼儿教育质量。为解决“小学化”问题, 可以经常开办专家讲座、讨论交流、幼儿教育知识竞赛、优秀幼儿教师评选等活动, 组织幼儿教师去别的幼儿园学习, 让幼儿教师吸取先进经验, 在互相学习中提高素质, 促进自身发展。

3.2树立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

转变传统的幼儿教育观念, 消除小学化倾向, 树立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 从根本上促进幼儿教育良性发展。

1968年的美国, 曾经有一位妈妈将幼儿园教师告上法庭, 原因是她发现孩子认识了字母“O”, 而孩子本可以将这个字母看成鸡蛋、乒乓球、苹果等圆形物体, 就在幼儿园教师讲述了英文26个字母之后, 孩子就失去了将字母看成其他物体的想象力。这位美国妈妈的做法值得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思考, 应该意识到幼儿教育小学化造成的消极影响,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切勿限制孩子的想象力, 让孩子充分发挥好奇好问的天性,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3建立完善的幼儿教育市场管理体制

政府应该对混乱的幼儿教育市场进行管理, 建立完善的幼儿教育市场管理体制, 一方面鼓励私营、民营幼儿园发展, 另一方面限制其乱收费等违法行为, 增加资金投入, 改善幼儿园的财政水平和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 改变为了经费而小学化的现状。

3.4注意幼儿园与小学教育之间的沟通衔接

幼儿园应该在明确幼儿多方面发展的基础上, 做好与小学教育之间的沟通衔接工作, 可适当添加适合幼儿的文化知识、坐姿握笔等方面的学习内容, 带领幼儿参观小学, 为幼儿进入小学学习提供良好的心理过渡。

4.结语

幼儿教育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 如果小学化倾向继续蔓延, 势必会给孩子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 应该采取多种措施, 让幼儿教育正常化, 促进幼儿教育良性发展。

摘要:近年来幼儿教育逐渐呈现“小学化”倾向, 这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本文在阐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基础上, 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形成的原因、消极影响及消除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形式原因,消极影响,消除方法

参考文献

[1]邓庭伯.幼儿教育不可急功近利——浅谈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问题[J].学园 (教育科研) , 2012, 21:140-141.

[2]张慧芳.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及其解决措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03:233.

幼儿教育小学化相关问题的探讨 篇8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相关问题,解决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

幼儿教育不仅关乎幼儿身心的发展, 还对祖国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管理部门要切实做好幼儿教育的指导和宣传工作, 耐心地宣传一味追求孩子知识水平的提高及过分看重孩子的升学率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教育管理部门还要鼓励人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不要长期让孩子处于考试竞争的氛围中。《幼儿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明确提出:在基础教育中, 幼儿教育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为我国开展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各个幼儿园都要坚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根据幼儿自身发展的情况, 因材施教, 并将素质教育始终贯彻于幼儿教育之中, 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中要始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将幼儿教育中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工作认真落实到位, 并将幼儿的全面发展作为幼儿教育的教学目标。总之, 要从根本上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 需要人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有了正确的教育观, 人们还需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这也能有效避免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要求人们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尊重幼儿的人格、意愿及享有的权利, 并且还要将其看做一个独立发展的个体, 尊重儿童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并让幼儿享受应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自由与快乐, 而不应扼杀幼儿的天性、创造性, 要将学生看做教学的主体, 尊重儿童的天性, 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让幼儿在轻松、愉悦、自由及快乐的教育环境中健康地成长。

二、教育管理部门应将幼儿园的监督、管理及帮助工作认真落实到位。

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幼儿园的监督和管理, 使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对幼儿园进行监督和管理时, 应严格按照《幼儿园工作章程》《幼儿园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执行。首先对幼儿园中的硬软件设施进行严格的检查, 对于那些不合格的幼儿园, 应给予一定的警告, 并责令其进行改进, 改善后依然达不到正规标准的幼儿园, 应取消其开办幼儿园的资格。其次, 对于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方式等, 教育行政部门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监督, 还要严格监督幼儿的身心发展情况和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学习的评价标准, 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可靠的保障。再次, 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在对幼儿园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时, 可以通过不记名投诉、暗访及开展座谈的方式予以实施。最后, 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应对开办幼儿园困难的人们给予资金上的帮助, 使他们遇到的办学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从而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上, 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幼儿园应坚持正确的办学宗旨。

幼儿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幼儿园园长的办学宗旨、教育观念及管理模式对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直接性的影响, 特别是幼儿园园长的教学观念在幼儿的身心发展发展中起关键性的作用。幼儿园园长应该始终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念, 如学生是教学主体的观念、教育质量重如生命的观念、现代教育观念及教学改革观念等等。《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等都是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需要认识和了解的内容, 要自始至终坚持正确的办学宗旨, 并以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理念对幼儿进行教育。在幼儿教学中, 教师要始终将幼儿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 将素质教育理念贯穿于幼儿教育教学中, 将幼儿作为教学的根本, 要从幼儿的兴趣、爱好、个性及性格特点出发, 既重视幼儿的个性发展, 又重视幼儿的共性发展, 最终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四、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育思想不正确是导致幼儿教育出现小学化问题的重要原因。在幼儿教育中, 幼儿教师发挥着重要的指导、引导及组织作用, 使其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可以使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因此, 应加大对幼儿教师和培训和指导力度,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 把幼儿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而不是将传授幼儿知识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始终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 才有可能使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我国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不高, 应定期对幼儿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能力的培训, 并按照《教师资格条例》的相关规定, 对幼儿教师的上岗工作进行严格要求。此外, 幼儿教师还要积极主动地对幼儿的发展特点和规律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 提高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 探索出高效的教学方法、管理方法、科学评价方法及教学手段, 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可见, 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幼儿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出发, 探索出适合幼儿学习的教学策略, 提高自己的幼儿教学水平, 对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亚婷.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探讨与解析[J].科技信息, 2011 (13) .

浅论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 篇9

1.幼 儿教育 “小学化 ”倾向的表现

1.1片 面 追 求 教 育的 难度和 深 度 。

幼儿教育作为我国学制式教育的发展阶段, 由于面对的对象有年龄较小、心智不成熟和好奇心旺盛等诸多特点, 再加上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主要活动形式, 因此幼儿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游戏式教育模式。但是近年来, 由于人才竞争不断激烈, 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逐渐凸现出来, 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以获得更多的生源, 幼儿园开始向小学靠拢。主要表现为幼儿像小学生一样坐在教室中听老师授课, 授课内容不仅仅是一些趣味性生活常识, 更多的是拼音、生字和算术, 这对幼儿来说无疑有很大的难度, 很难接受并真正懂得。

1.2过 于 重 视 结 果 的 评 价 。

幼儿是一个人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 为了为今后更高难度的求知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教学应该更好地引导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开阔视野。但是由于社会中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 幼儿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主要考虑并重视的是幼儿学到了什么或者对教师讲解内容了解了多少, 把结果作为评价幼儿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 忽视幼儿学习过程中经验的积累。幼儿教师不应该对幼儿进行系统的知识训练, 而应引导幼儿进行自我学习, 发现学习中的乐趣, 并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帮 助其树立 解决问题 的信心 , 并给予一 定的建议 和意见。

1.3用 小 学 制 度 管 理 幼 儿 行 为 。

由于当今社会的发展特点, 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比较多因此幼儿园安排的学习、运动和游戏等活动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劳逸结合的教育形式将给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并且幼儿园游戏和休息时间远远多于小学。但是很多幼儿园的管理模式与小学几乎一模一样, 按照班级规划和管理学生, 制定统一的作息时间制度, 有着严格的教学安排, 其中用于上课和特长活动的时间占幼儿在校时间的绝大比例。在这种管理模式中, 幼儿不能体会到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而是在高度紧张的时间衔接中逐渐对学习感到疲惫和厌烦。

2.幼 儿教育 “小学化 ”倾向的应对策略

2.1加 强 宣 传 , 促 进 科学 幼 教 观念 深入人 心 。

幼儿教育之 所以呈现 向“小学化 ”方向靠近 的趋势 , 一个重要原因是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念并没有被大多数人了解并接受, 为了限制幼儿教育“小学化”发展, 国家和相关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幼儿教育观念的宣传, 将科学合理、健康发展的核心思想展现给涉及幼儿教育的人群, 如幼儿的家长和幼儿园的教师等。科学的幼儿教育首先要考虑幼儿的年龄和成长特点, 不能将他们单纯地等同于成人, 要充分尊重他们的好奇心, 为他们营造快乐成长的氛围, 摒弃社会中急于求成的错 误思想 , 从而逐渐 淡化教育 者幼儿教 育“小学化 ”思想。

2.2提 高 幼 儿 教 师 教 学 水 平 。

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除了幼儿教育观念不深入人心外, 幼师队伍的不健全同样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幼儿教育作为其他学制教育的基础, 应该对参加教学活动的教师进行单独特殊化培训, 这是因为其他普通师范类学校培养出来的教师为了更适合学校教学活动的需求, 一般比较重视教学技能的培养。而幼儿教师除了要具有基本教学技能之外, 在舞蹈、绘画和表扬诸多方面也要有所涉猎, 这样才能身体力行地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全方位的引导和教育。增加对幼儿教师培养资源的投入, 如相关教育部门可以定期举办研讨会和培养班, 使彼此之间的经验得以交流, 进而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

2.3深 化 幼 教 体制 改革 , 完 善 幼 儿 教育 评 价 体 系 。

坚持当前对幼教体制的改革, 丰富幼教活动的开展方式, 加强幼儿教师的职业化发展, 促进幼儿向全方面、立体化的发展模式靠近, 逐步消除“小学化”对幼儿教育的影响。全面构建幼儿教育评价体系, 杜绝将幼儿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单纯知识储备环节, 避免因为升学率而导致的幼儿教育机构之间的恶意竞争, 重视教育过程而不是教育结果, 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最终目的, 以寓教于乐作为指导思想。

3.结 语

幼儿教育不等同于小学教育, 不能揠苗助长, 而将幼儿教育“小学化”, 否则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协调发展, 同时也会扰乱正常的学制教育。

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指的是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将小学教育模式应用在幼儿身上, 这种行为不仅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相违背, 还违反幼儿教育教学规律, 给幼儿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分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陈小青.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分析及危害[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0 (02) .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与对策 篇10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1. 扼杀了幼 儿的天性 。爱玩、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以一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幼儿,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剥夺他们游戏、玩耍的权利,会扼杀幼儿的天性,不利于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2. 不利于幼 儿身心健 康发展。 幼儿正处于身心发育期,身心较为脆弱。幼儿教育“小学化”超越了幼儿身心的发展水平,不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如果强制让幼儿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并给其布置大量的作业,极有可能造成对幼儿神经系统的伤害,影响他们肌肉、骨骼的发育,压抑幼儿的兴趣和个性发展,会严重危害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3. 不利于幼 儿良好行 为习惯的 养成。让幼儿过早地涉及小学教育的内容,忽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并不能让幼儿“赢在起跑线上”。恰恰相反,这会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幼儿进行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也要看其是否符合教育规律,方式方法是否合理。其中,让幼儿获得了多少知识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幼儿是否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否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是否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是否帮助幼儿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是否帮助幼儿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以及是否让他们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4. 对幼儿进 入小学阶 段学习造 成负面影响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一种重复性的教育,这会让幼儿过早地承受学业负担。因幼儿学习进度的差异会打乱小学正常的教学计划,加之一些学生在幼儿园学得不深不透,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一些知识似是而非,但他们又对重复的内容不感兴趣,致使幼儿不愿认真学习。长此以往,则可能使幼儿过早地产生厌学情绪。

二、对策

1. 转变教育 观念 , 认真贯彻落 实相关规定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产生是错误教育观念影响下的产物,关键在于一些幼儿园未认真贯彻落实相关的法规、政策、制度,偏离了办园方向。要纠正这种错误倾向,幼儿园的管理者和保教教师应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要将幼儿教育定位于启蒙教育、养成教育,而并非单纯的智力教育、特长教育。

2. 遵循幼儿 身心发展规律 ,科学开展教育 活动。幼儿教育有其自身规律,虽然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非常重要,但不能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一切都是围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进行的,为此,幼儿教师应当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个体差异,合理组织安排各种活动,凸显幼儿教育的特点。如,幼儿的一日活动要符合幼儿发展的特点,各环节要有机结合,遵循动静交替、室内与室外交替、集中与分散交替的活动原则;还要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以幼儿的集体活动、自主活动、趣味活动为主,寓教育于游戏之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3. 提高教师 自身素养 ,深化保育 教育效果。 幼儿教育的成败,涉及多个因素,而幼儿教师的素质则是重中之重。只有教师正确教育和引导幼儿,幼儿才有可能有好的发展前景。为此,幼儿教师要努力学习科学的保教知识,更新自身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理论、道德、文化、专业素养,与家长多沟通和交流,通过多种途径、方式熏陶、感染幼儿,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全面、和谐发展。

小学化幼儿学前教育 篇11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主要表现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教育不遵循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在教学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常规管理、教育评价等方面向小学阶段的教育标准看齐,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学目标上以掌握知识为唯一目标,忽视儿童能力的提升和习惯的养成

幼儿园教学目标都应以发展幼儿的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为目的,不能以灌输知识作为幼儿园教育唯一目标。但当前有很多幼儿园教育存在明显的单一化、片面化的倾向,把学习文化知识作为幼儿园主要教学目标。他们不重视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完全忽视了幼儿园教育的重点——能力的提升和习惯的养成。

(二)教育内容以小学低年级课程内容为主,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相去甚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可以划分为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等五个方面。但是,许多幼儿园不遵守这个要求,分科学习小学阶段内容,开设写字、拼音、数学、英语等课程,教授奥数、珠心算等孩子很难理解的课程,统一使用只有通篇文字没有图片的教材和教辅资料,完全违背了儿童认知规律。

(三)在教学方法上重视知识讲授,轻视幼儿自主学习,缺乏游戏性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在教学方法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将幼儿园教学课堂化,以教师讲授代替幼儿活动与游戏。幼儿园应开展游戏、观察、散步、娱乐、体育、劳动等活动,而不是总像小学生似的上课。教师应该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一日活动,而不是以一成不变的集体活动模式为主。

(四)幼儿园常规管理不遵守幼儿园相关规范要求,机械照搬小学标准

教师将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搬到幼儿园来,往孩子身上生搬硬套。要求儿童像小学生那样遵守纪律,凡事规规矩矩,多学习少玩耍,认为孩子游戏等于浪费时间。不执行幼儿园一日活动流程,依照小学作息时间,按小学课表上课。要求幼儿对老师绝对服从,不准顶嘴,不准辩解,如果孩子犯一点错就大声训斥。上课要求认真听讲,不准开小差,老师经常以提问来检测孩子是否认真学习。上课不准做小动作,不可以说话,坐姿必须端正,回答问题得先举手,完全按小学的标准来管理幼儿。

(五)在教育评价上只重结果、不重过程

把孩子掌握多少知识与技能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实质就是重视结果、轻视过程。这种评价体系之下,老师不关心孩子如何学习,不知道孩子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也不清楚孩子发现探索时的乐趣、碰到困难时的迷茫和各种尝试活动中的期待,当然就不可能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完全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差异。在这种评价标准之下,必然会制约孩子创造的热情,泯灭儿童活泼的天性。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

(一)扼杀儿童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

人的所有活动都是由动机推动的,而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超前的小学化幼儿园教育使幼儿不堪重负,这种讲授式教学扼杀了幼儿的天性,不利于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学龄前儿童如果长期处于这种机械的读、写、背的学习状态中,成天在紧张与焦虑中度过,容易对入园和上学产生焦虑或厌烦情绪,抑制了他们对外界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并削弱了他们探索外界事物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扼杀了幼儿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

(二)不利于儿童良好意志品质的养成

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确定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以达到目的的心理过程。一般来说,意志坚强的孩子,学习的自觉性较强,并能克服困难,坚持自己的学习,最终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相反,意志薄弱的孩子,往往会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培养孩子的意志,应该从具体的事情开始,教师布置给孩子的任务一定要明确,并且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然后指导孩子按照原定的目的和计划,一步一步地完成任务,对任务完成得好的幼儿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对他们的意志行为不断进行强化,使其慢慢形成意志的自觉性。而小学化的幼儿园教育给孩子的任务往往都是孩子力所不能及的,幼儿很少能体验到完成任务的快乐,久而久之,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三)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也就是儿童的心理成熟过程,儿童的社会性是在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孩子进入幼儿园,应该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和师生关系,这些关系都需要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不断建立。孩子为了在老师、小朋友中保持良好的关系,就必须学会某些必要的品质,在心理上体会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进而主动适应社会。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过多的课程式教学,使多种多样的自主游戏活动缺失,进而造成幼儿不能从广泛的交往活动中体验他人的情感、意识和价值观等等,进入社会和学校后,孩子不知道与人交往的方法,从而形成孤僻、依赖、抑郁的性格,甚至产生较严重的社会行为问题。

三、杜绝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策略和建议

(一)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办园者的培训和指导,让办园者树立科学的办园思想

当前,学前教育领域正呈多元化发展态势,政府大力投资兴建公办幼儿园,民办学前教育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一些民办幼儿园特别是基层民办园,为了吸引生源、迎合家长意愿,无视幼儿发展规律,引进大量小学化的教育内容,危害幼儿的健康和发展。而我国学前教育目前的现状是大部分幼儿园还是民办性质的,所以这种危害幼儿健康发展的影响是相当广泛的。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幼儿园办园者的培训和指导,让每一个幼儿园领导者都有科学办园的指导思想,坚持走科学发展的办园路线。

(二)幼儿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首先,幼儿教师应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儿童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周围的世界非常感兴趣,他们总有提不完的问题和问不完的为什么,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努力学习,储备丰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其次,幼儿教师应有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幼儿教育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社会实践和教育工程,教师承担的任务具有多面性,影响儿童成长的因素具有多样性,而教育本身又具有复杂性。所以,幼儿教师应该认真掌握系统的幼儿教育专业知识,懂得幼儿教育规律,熟悉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学艺术。另外,新时代的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以下能力: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创新思维等;幼儿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旁观者、管理者的作用。

(三)家长应树立科学的儿童观

幼儿教育小学化影响孩子健康发展 篇12

近几年, 幼儿园小学化教育日益严重了, 这种不符合教育规律的提前教育给幼儿们的心理带来很多不良的影响。尤其在中国流行的一句话“孩子,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使得更多的中国父母对孩子过早地就有非常高的要求, 看似是为了孩子好, 其实很多时候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颗虚荣心。宜去接受太多知识的灌输, 而应该坚持以游戏为主的快乐教育。与其让孩子对家长有抵抗情绪, 为什么不让孩子更加快乐地去学习、去成长?如果这种“小学化”教育长期发展下去, 会让我们一代代的孩子们天性被无情地摧残, 也阻碍了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主动探索的机会和提高的能力。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 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 大脑容易疲劳, 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 并引起心理上的变化。过早、过多地进行规范性学习, 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的产生。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 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 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学习过于吃力, 幼儿必然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 从而抑制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还没有到上学年龄的孩子, 大脑和身体的器官都还没有发育完整, 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一样在教室里学习, 作为他们的父母老师, 强行对待他们如同小学生一样, 这就好比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就要他下地走路一样, 这样的行为对孩子的伤害可想而知, 如果把孩子关到屋子里从早上到晚上算数字, 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他们进入小学, 当他们拿到课本, 得知和父母讲的一样, 他们的新鲜感瞬间无影无踪了, 于是对学习开始讨厌, 孩子还没有正式开始学习, 就有了厌学的心理, 这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在幼儿期进行小学阶段的的教育, 只关心单方面的智能和技能, 而没有关注到全方面提高, 见底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造成孩子们发展的片面性。小学教育只会一味向孩子讲知识, 而没有注意到孩子在嬉戏中的主动性、探讨能力的学习, 没有注意到说话的能力、乐曲的观赏性、身体的运动能力、和朋友的语言表达能力、自己的评估能力、想象、观察得到很多不同的练习, 孩子在这种游戏中会变得越来越开心、活泼、健康、机灵, 比其他会写多少字、会多少知识的同龄孩子更有发展潜质。

幼儿教育“小学化”伤害孩子的自信:无论孩子多小, 都要求他们写字、算数, 假如写不好, 家长和老师就开始责备甚至打、骂、教训, 小孩儿在这样的学习情况下, 没有快乐, 反而会产生逆反心里, 自然而然的会讨厌学习, 感觉学习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孩子在努力之后, 依然没有取得父母和教师的肯定, 自己会觉得自己越来越失败, 而这样的做法, 对孩子的自信心造成严重的打击, 这些影响对孩子来说将会是终身的。从孩子自身发展的方面来说, 塑造孩子学会做人做事、一起生活等较好的品德, 培养较好的生活习惯, 才是为孩子攒下较好的成长根基, 这些都比教孩子识字、掌握知识重要, 这才会使孩子赢得最大的成就。

幼稚园教育“小学化”对孩子的未来学习不利。人还是小孩的时候, 如果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学习上, 上了小学, 他们不用大部分的花费在学习上就可以考得好成绩, 这会使孩子不爱动脑、不爱思考, 养成一种死记硬背的不好习惯, 当又长了一年级的时候, 面对新的内容, 就会有一种不适应的情况下, 反而出现了成绩下降, 开始厌烦学习等。

幼儿教育“小学化”扼杀了孩子们的实力。探究说明: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并不是没有充足的知识, 而是孩子有没有积极的学习, 是不是引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是不是激励了孩子对学习的好奇心等等, 过激的学习内容已经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 如果用强行的方法来让孩子学习, 只会适得其反, 到最后使孩子开始讨厌学习。

总之, 这样一种以断送以后长远发展为代价的提前发展是不值得的, 教育必须“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 又有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 而不是家长所追求的片面的知识技能的培养。贯彻《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精神, 培养孩子的多项兴趣, 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 对孩子来说终身受益。

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违背了教育递进的发展过程, 也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突出的表现就是, 没有足够重视去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而是过多地强调“灌输”知识, 比如说让幼儿学写字、学算术、留作业等等, 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模式, 完全没有顾及幼儿在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 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还处在萌芽阶段, 所以强迫他们过早地学会不该他们这个年龄段做的事情, 只会增加幼儿的心理负担。幼儿的学习应该是在游戏中进行, 在游戏中直观地观察和学习到一定的知识。

上一篇:专科培养下一篇:位置更新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