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社会救助

2024-12-06

医疗社会救助(精选12篇)

医疗社会救助 篇1

0 引言

进入21世纪,我国迈进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开始在广大城乡地区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是由政府提供技术支持、资金帮助贫困人口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一种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属于社会救助制度中的专项救助制度,同时也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1]

作为医疗保障制度中的“兜底”制度,医疗救助制度的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具有以下特点:(1)救助资金由政府通过财政转移的方式或由社会通过其他方式筹集,如慈善捐款、福利彩票公益金,但政府的财政转移方式占主导地位;(2)接受救助的贫困人口无需因接受救助承担任何责任、义务;(3)救助主要针对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不仅对维护贫困人口的健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标志着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的进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建设之一。

1 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是维护人民健康的重要途径

经历了文革的十年动乱,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我国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开始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但实际上,对于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边改革边探索。改革初期,经济体制的改革占据主导地位,其他方面的改革,特别是社会事业方面的改革是远远落后于经济改革的,因此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也开始的比较晚。

我国在建国初期建立起了良好的城乡三级卫生网络,在广大农村地区和基层地区培养了大量的医务工作者。通过这些医务工作者的努力,我们消灭了性病、天花等对人民健康造成重大危害的流行病,新生儿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均寿命与解放前相比也有了大幅的提高。三级卫生网络的建立为改善人民的健康状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世界卫生组织也肯定了中国当时的成绩,并希望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向中国学习。但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在城市地区,原有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无法承受高额的医疗费用,这就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在农村地区,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施使原有的人民公社解体了,因此合作医疗也就名存实亡了。这些问题迫使政府对医疗卫生领域进行改革。由于当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政府效仿经济改革对医疗卫生领域进行改革。虽然通过改革,政府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大大减少了,减轻了政府的负担,但人民群众的医疗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2005年7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葛延风主持的《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课题组研究报告对医改的评价是:我国医改基本不成功。[2]

由于医改是效仿经济改革进行的,所以在改革过程中,面对政府医疗投入大幅度下降的新情况,医疗机构不得不首先考虑机构的生存问题,因此以药养医、以器械养医成为医疗机构维持生存不得以而为之的举措,这在客观上对医疗费用的增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医疗机构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分化,这对60年代建立起的三级卫生网络产生了重大的冲击,使其不能充分发挥三级卫生网络应发挥的作用。在医疗领域医疗资源的分布也变得更加不合理。越来越多的医疗资源向城市、向发达地区集中,而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则缺医少药,医疗卫生资源极度匮乏。除此之外,经济改革不仅使原来就存在的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大,还使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而另外一部分人却没能跟上改革的步伐,在改革中掉了队、落了伍,甚至陷入贫困,因此产生了新的贫富差距。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后,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大幅度减少,社会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也相对减少,与此相反,个人支付的卫生费用则大幅度增高。1990年,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25.06%,社会支出占39.22%,个人支出占35.73;2000年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15.47%,社会支出占25.55%,个人支出占58.98%。2000年是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最低的一年,同时也是个人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最高的一年,2000年后政府的投入逐年增加,但到2005年,政府的投入仍只占17.95%,个人支出仍高于50%(见表1)。近年来,政府虽然在农村地区大力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城市大力建设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但仍有部分城乡贫困人口没有医疗保险。由于医疗保险的缺位、经济上的贫困,贫困人口无力支付不断增长的昂贵的医疗费用,这就使得很多贫困人口“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他们的疾病也因此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这样不仅影响了患病群众本身的健康,也从总体上损害了社会经济效率。劳动者的健康水平下降,就会影响劳动者参加工作;如果病重,还需要家人的照顾,这样患者的家庭成员参加社会工作的时间也就会相应地减少,从而导致社会效率的下降。如果劳动者生病后得到及时医治,社会上劳动者总的健康水平就会得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也会随之增长。因此劳动者的健康不仅关系到本人、家庭的福祉,也关系到全社会的经济效益。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可以帮助贫困人口及时获得应接受的医疗服务,提高贫困人口的健康水平,减少患者本人、家庭成员的误工时间,这样既有力地维护了贫困人口的健康,还在客观上提高了社会效益。

2 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是实现我国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

世纪之交,我国才刚刚迈入小康社会的大门,处于小康社会的初始阶段,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4]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小康水平,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规划:在21世纪的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所有中国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也就是在2002年,中央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首次提出要在农村地区建立医疗救助制度。2006年,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目标。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了要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新的理论、目标的提出表明我国不仅要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也要加强社会发展,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起来。

注:(1)本表系测算数;(2)按当年价格计算;(3)2001年起卫生总费用不含高等医学教育经费,2006年起包括城乡医疗救助经费。[3]

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突出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继2002年中央提出要在农村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后,2005年中央又提出要用两年时间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县(市、区)进行试点,再用两到三年在全国建立起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至此,医疗救助制度已经是一项全国性的制度了。2009年,民政部、财政部、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四部委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意味着医疗救助制度的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始终围绕着“以人为本”这个概念。贫困人口无论在经济上、话语权上,还是健康上都处于弱势地位,他们很难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摆脱贫困,改变自己的弱势地位,因此反贫困、使贫困人口享有他们应有的健康权是政府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医疗救助制度对贫困人口进行救助,使患病的贫困人口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维护了贫困人口的健康,也减轻了疾病带给贫困人口的经济负担,贫困人口能够从医疗救助制度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凸显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5]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解决了贫困人口没钱看病的问题,保障了贫困人口的健康权利和他们的根本利益,化解了社会矛盾,使社会公平正义得到了切实维护和实现。

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保障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这一目标的实现。1978年阿拉木图会议上,WHO提出把“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作为全世界卫生工作的方向。[6]因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这个发展目标,也积极地履行这个承诺。“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这一卫生工作目标的选择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选择。虽然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建设“低水平、广覆盖、高效率”的初级卫生保健才是政府和人民都负担得起的。医疗救助制度通过直接资助、帮救助对象购买医疗服务或资助救助对象参加医疗保险等方式帮助没有医疗保险、没钱看病就医的贫困人口获取医疗服务,使他们也能够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3 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就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虽然我们当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毫无经验,但根据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人们应该能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按需分配;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应该按劳分配,生活应该达到小康水平。虽然我们不知道社会主义社会具体是什么样子的,但我们却知道什么情况不应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发生: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没有人得不到温饱,没有人享受不到公平的教育、医疗等权利。在我国宪法里有明确规定,公民有享受医疗的权利,在公民无力自行筹集医疗费用,解决医疗问题时,国家有义务帮助公民解决。

自从我国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目标后,党中央更进一步下决心要加强社会建设、关注民生问题。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关系民生的重大制度建设问题,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兜底”制度。社会救助制度分为系统救助制度和专项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属于专项救助制度,是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健康保险体制的医疗保险,所以就会有部分贫困人口因经济因素无法参加医疗保险,因此需要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帮助贫困人口获得他们所需的基本医疗服务,使他们享受公民应有的健康权和医疗权。所以说,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4 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随着各种新的医疗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我国医疗费用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人民的收入增长速度,结果导致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有所下降。再加上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就使得医疗服务的可及性,特别是经济上的可及性进一步下降,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很多贫困人口甚至很难享受到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如果不好好解决这个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必然会加剧社会矛盾。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是帮助贫困人口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方法。如果绝大多数人的医疗费用问题靠医疗保险解决,很少一部分贫困人口的医疗费用问题靠医疗救助制度解决,这样广大人民群众就可以人人“病有所医”、无后顾之忧。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既可以维护贫困人口的健康,也可以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维持社会稳定。

与此同时,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也可以让全体国民分享改革的成果。改革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我们改革时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动后富。这个说法的提出以及其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的确使部分地区、部分群众先富了起来,但也使原来就存在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进一步加大了。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经济实力也极大地提高,从而有足够的能力建立医疗救助制度,让贫困人口也能分享改革的胜利果实。因为这些成果本来就是属于全体国民的,只有让所有人都分享改革胜利的果实,才有可能达到最终富裕,构建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医疗救助不仅可以帮助贫困人口获得基本医疗服务,解决贫困人口没钱看病的实际问题,还与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保持高度一致,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廖益光.社会救助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概要与重点).中国发展评论,2005(中文版第7卷增刊l期).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

[4]卫兴华.政治经济学概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5-10.

[5]社会公平正义百度百科.(2010-04-11)[2010-5-7]http://baike.baidu.com/view/3069841.htm?fr=ala0_1.

[6]饶克勤,刘新明.国际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中国.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

医疗社会救助 篇2

1对社会医疗保险需不需要营销的讨论

社会医疗保险的营销,就是将多层次体系下的各险种,通过创造、传递和传播优质的顾客(参保者)价值,获得、保持和发展参保人群。当“使推销成为多余”,营销目的便得以实现,医疗保险扩面工作也变得简单有效,“广覆盖”、“大数法则”等迎刃而解。

1.1从市场角度看,医疗保险和其他保险一样,是非渴求商品

医保经办机构必须主动推销和积极促销,善于使用各种推销技巧寻找潜在顾客,甚至采用高压式的方法说服他们接受其产品,从而使更多的人群加入到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中来。

1.2从医疗保险的需求特性看,疾病发生的随机性造成对医疗保险需求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我国医疗保险起步迟,保险制度不完善,医疗保险市场处于短期非均衡状态。受收入、保险意识、效用偏好等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人群还没有被纳入医保体系。由于潜在的医疗需求没有得到释放,医院的市场化取向得不到有效满足,其利益、运营效率甚至是社会福利都受到了损害。营销就是善于为医疗保险刺激出需求,促进市场的均衡运动。医疗保险的经办机构应该通过营销试图去影响需求的水平、时机和构成。

1.3从社会属性看,“城镇”向“全民”跨越后,社会医疗保险的参保扩面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原来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群体是城镇各类组织以及这些组织中的劳动者,通过政府的强制性力量使医疗保险得以覆盖问题不大。但是,向“全民医保”跨越的过程中,灵活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自谋职业者、新成长劳动力、其他城乡居民等,其数量比原来意义上的“职工”要多得多,医疗保险覆盖这些人群,政府的强制难以奏效;而借鉴商业保险的办法,运用营销手段扩大人群覆盖,促进“全民”目标的实现,这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医保经办机构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

1.4从其本身特性看,社会医疗保险应具有社会营销观念

社会医疗保险组织的任务就是在多层次的医保体系下,确定各类人群所对应的诸目标市场的需要、欲望和利益,并以保护或者提高参保人员和社会福利的方式,在满足基本医疗保险方面比商业公司更有效、更有利地向目标市场提供所期待的满足。因此,社会医疗保险的经办机构要通过营销活动,维护和改善客户(参保人员)关系,考虑社会与道德问题,平衡医、保、患利益关系。社会医疗保险理所当然地就要在效率、效果和社会责任方面,于某种哲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营销活动。

综上所述,社会医疗保险作为公共服务产品,需要用市场化思维,借鉴产品(服务)营销的原理,使市场主体更多地选择医疗保险,让更多的人群加入到社会医疗保险的“安全网”。

2社会医疗保险的营销设计和实施

和其他产品、服务的营销一样,社会医疗保险的营销要以4Ps理论(产品PRODUCT、渠道PLACE、价格PRICE和促销PROMOTION)作为行动的指导。同时,作为公共服务产品,除了传统的4Ps外部营销外,还要加上内部营销和交互作用营销两大因素②。内部营销,就是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加强对经办人员的培养和激励,全机构都要有“营销”观;交互营销,是指经办机构经办能力、服务参保单位、参保人员的技能。

2.1营销定位:“全民医保”下的适应营销

覆盖全民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将打破城镇职工的界限,面向社会各类人群,以统账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为基础,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独立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法多形式、保障水平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也就是说,在国家规定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外,需要根据人群特点、收入水平和医疗消费等,建立多个高低不等的医疗保障层次,至少是一些过渡性、补缺性的保障形式。这样,“多种模式”、“多种办法”就赋予了社会医疗保险产品的概念。以产品观念为导向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的覆盖,要求经办机构根据社会人群分布状况和收入水平的实际,调整完善政策体系和制度安排,甚至开发设计新的险种产品,以满足社会各类人群的医疗保险需求。社会医疗保险的营销需要适应新的形势,突出目标市场、参保人群需要、整合营销和医疗保障水平四个支柱,确立营销观念,避免营销近视症③——参保人群并非在购买保险,而是在购买健康保障。这样,不管是响应营销(寻找某些人群业已存在的需要)、预知营销(预测某些人群的需要),还是创造营销(设计新的险种或者参保缴费办法),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可以在不断的调整完善中符合参保人群的认知价值,吸引和维系参保人群,从而在总资源一定的限度内,保证医、保、患三个利益关系方处于能接受的满意水平。

2.2营销机会:“全民医保”下的营销环境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一系列理论、思想和观点,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医疗保障事业的改革发展。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的构建,使医保经办机构的工作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相当一部分“自由人”要归拢到医保体系中来,这意味着经办业务需要采用由外向内的观念,营销环境恰恰在不断创造着新的机会。从宏观环境看,我国实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以来,城镇职工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社会成员医疗保险的意识越来越强,各级政府把覆盖全民医保体系的建设摆上议事日程,并在小康进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工作部署进展上明确了新的目标。从微观环境看,由于政府的规制和法制的健全,使组织为员工参保有了“保障”;同时,个人由于经济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选择性注意逐渐强化,通过有效地营销来影响购买行为,是社会医疗保险扩展参保人群的重要手段。营销环境的变化,要求社会医疗保险必须一改过去大众化方式,不能仅仅停留在政策体系设计的基础上,让各类人群来“对号入座”。相反,要据此进行微观营销,对潜在的各类参保人群进行行为细分,并有针对性设计保险产品或调整完善缴费机制。比如,江苏镇江市针对外来务工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在医保体系中设计的住院医疗保险,是相对于基本医疗保险的一种较低层次的过渡性保障形式,参保人员以上年度社平工资为缴费基数,以首次参保的不同年龄,按3%—8%的比例缴纳住院保险费。在向饮服行业、建筑业外来务工人员“营销”该险种的过程中,针对这类群体年龄轻、流动性大的特征,调整为以社平工资60%为基数、按行业平均年龄(最低限)3%比例缴费,这种微观营销取得了较好效果。

2.3营销战略:“全民医保”下的营销差异化

有别于商业保险的利益定位,参保的各类人群在这个体系中是具有特定利益的。在向目标市场传播特定利益这一核心观念的同时,社会医疗保险还要通过进一步编织差异网来体现实体。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形象差异化,就是造就人群对社会医疗保险较商业保险的不同认知方法。首先,在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中,要建立一个不同制度安排的特点和参保建议;第二,更多地应该通过事件和公益活动传递这一特点,从而使之与商业险相区分;第三,它要利用各种营销组合产生某种感染力,更好地发挥制度地牵引作用。2.4传播营销:“全民医保”下的营销方案

整合营销传播是一种从顾客角度考虑营销过程的方法。在多层次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下,经办机构要通过有效的传播手段与现行和潜在的关系方和各类人群沟通。因此,除了依靠强制力和传统的动员参保手段,还必须针对不同的.传播目标,选择不同的传播渠道。

2.4.1具事实劳动关系的人员:公共关系与宣传。主要是在政府强制力以外弥补刚性所带来的缺陷。对具有事实劳动关系的人群,要更多地采用社会营销观念,采取事业——关联营销的方法,即积极地使用保障全民健康的形象,构建与参保人员的利益关系,借以改善经办机构的名声,提升知晓度,增加参保者忠诚。通过公共关系、宣传,使社会医疗保险:具有高度可信性,通过新闻故事和特写等使之更可靠、更可信;能够消除防卫,可以接触一些回避、拒绝参保的单位、人员;戏剧化,通过公益、政府财政杠杆等使医保制度和产品惹人注目。

2.4.2断保人员:客户关系型营销。即经办机构通过有效利用参保人员信息,在对参保人员了解的基础上,将营销针对特殊人群个性化。比如,对具有固定劳动关系的人员,一旦其下岗失业无力参保,对这些断保或是封存人员,可以由统账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转向单建统筹的住院保险,一旦此类人群经济状况好转,再回到基本层次;再有方法就是给这些群体以缴费照顾,调整缴费基数或比例。这种营销手段的关键是建立客户数据库和进行数据挖掘,进而进行数据库营销。

2.4.3新成长劳动力:网络营销。新成长的劳动力是网络一代,其特点是:选择权是他们深信的价值观;他们需自己改变自己的主意;他们更喜欢自己作出决定。对此,医保经办机构要善于利用网络和先进的数字化传媒技术进行医疗保险的营销。

2.4.4城镇其他居民:直接营销。直接营销的渠道很多,如面对面推销、目录营销、电话营销等。关键问题是营销渠道的构建。针对城镇居民的分布特点,社会医疗保险的经办机构需要向社区延伸,不断完善和构建社区平台。社区平台包括街道(社区)的劳动保障平台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只有这些平台建设到位并卓有成效地开展营销活动,才能提高成功率。

3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营销行为讨论

社会医疗保险的营销主要是由经办机构来完成的。经办机构作为营销组织,必须重新界定它的角色。

3.1牢固树立营销观念,建立全机构营销导向

参保扩面是经办机构的一项突出任务,也是经办能力高低的“试金石”。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内部职能划分是多样的,但它必须是一个强有力的面向所有参保人群的组织,这种导向使得参保扩面工作应成为全机构的事,营销导向也应是全机构的。“全民医保”目标的确立,要求体现在工作和部门定义、责任、刺激和关系的变化上。特别是医保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使经办机构的一切任务都面对着参保人群。内部各职能部门都要接受“思考顾客”的观念,即强调为参保单位、参保人员的服务。同时,只有当所有的部门执行一个有竞争力的参保人群价值让渡系统时,营销才能有效展开。只有确立全员的营销观念、改变内部的薪酬结构、开发强有力的内部营销训练计划、建立现代营销计划体制、提高员工营销能力,“经办”的目标和水平才能提升到新层次。

3.2经办机构要苦练内外功,实现新突破

法国的“社会主义化医疗” 篇3

法国公共医疗的受益者,不仅限于法国民众,也包括在法留学生、各国驻法领事馆、外企人员等短暂居住人员和失业者、流浪者、难民等,哪怕是非法移民,政府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专门制定了一项“国家医疗救助计划”。非法入境者只要证明自己在法国不间断居住超过3个月,并且收入在某个层次以下,就可以申请医疗救助。简而言之,只要你在法国生了病,可以放心大胆地走进医院,不必担心兜里没钱,医院也会尽心救治,然后不交一分钱地走人。

在法国,严重疾病的患者,无论你到哪一家公立医院,国家都会免费进行救治。越是病重,越不需要自己出钱;越是病重,享受的保险范围越大,得到的护理和治疗也越全面。

另外,在法国以外的国家看病,可以报销。法国社会保险在很多国家都生效,如果患者在法国以外的国家看病,只要保存好当地的发票,回到法国翻译成法文文件,公正之后,可以拿到相关部门报销。

正是因为法国医疗政策是“每个人生病都有接受治疗的权力,人人都可以得到公共医疗的保障”,法国人把这套体系赋予了“社会主义化医疗”的称谓。

医疗社会救助 篇4

近年来, 岚皋县不断完善医疗各项制度, 加大救助力度。确保城乡医疗救助真正惠及到广大困难群众, 使这一项民生工程深得民心, 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乡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是结合实际, 按对象分类救助。坚持以参合 (参保) 救助和重大疾病住院救助为重点, 以门诊救助为补充的救助方式, 根据救助对象的困难程度, 实行分类救助。二是创新方式, 提升救助实效。建立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每年结合年度医疗救助工作开展情况和资金筹集实际情况, 适时调整医疗救助比例,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是简化程序, 充分发挥便民救急作用。积极推进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 指定医疗救助定点医院, 定点医院与民政局定期结算救助资金。据统计, 仅2013年岚皋县累计救助27 248人次, 支出资金1 147.8万元, 其中资助参合 (参保) 救助22 070人, 支出资金137.67万元, 人均补助62.4元;门诊救助2 089人次, 五保对象占92%, 支出资金53.73万元, 次均救助257.2元;住院救助3 089人次, 支出资金956.4, 次均救助3 096元。

医疗救助申请2 篇5

临高县民政局:

我叫符永青,现年55岁,调楼镇东里村委会前南村人,一家六口人,全靠耕种几亩水稻过日子,生活很是艰辛。父母双亲年近古稀,体弱多病,常年打针吃药。尤其是父亲,因患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年四季卧床不起,倍受病痛折磨与煎熬。今年四月份,因病情加重,转到临高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十来天,光医药费就花去1万多元。虽有合作医疗报销,但个人自付部分仍需几仟元。对一个农村贫困家庭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难以支撑。父亲是退役军人,重点优抚对象,为此向贵局申请给予医疗救助,全家人感激不尽。

此致

申请人:符永青2012年5月11日

医疗救助申请书

尊敬的县民政局:

我叫钟庭家,1946年出生,家住调楼镇群道村委会美良村,一家6口人。因地处水利灌溉最下游,十几年来农田均已弃荒,靠外出务工或打零工挣钱维持生活。去年我因患上骨恶性肿瘤在海南人民医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共花去近几万元医药费。之后又受次直接受化疗。所花费用每次都在几仟元,虽有医疗报销还有低保补助,但费用巨大,家庭现已一贫如洗,难以负重。因此,特向贵局申请给予医疗救助,以解我目前困境,不胜感激。此致

社会医疗保障一体化研究综述 篇6

摘 要 构建城乡衔接的医疗保障制度,已成为新时期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针对构建城乡衔接的医疗保障制度的相关问题,学术界提出了各种见解与观点,对此本文从必要性、面临的障碍、如何实现几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得出解决此问题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 医疗保障 城乡一体化

一、城乡基本社会医疗保障一体化研究现状

(一)建立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当全民医保已经成为既定的目标,建立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险体系就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必然的和关键的步骤。因此,关于必要性,目前学界基本上已基本形成共识,并从制度本身的缺陷、公平和效率、可持续发展等多个角度对必要性进行了论述。

刘斌,认为建立统筹城乡的医疗保险体系是公平性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需要;是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建立可持续发展医保体系的迫切需要;是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运行效率的需要。董文勇,医疗保险制度不统一的严峻现实不仅损害了公民权利的横向公平,而且不利于提高有赖于劳动力流动的经济效率。盛钢、黄东平,认为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日趋明显、城乡资源 日益统筹整合的背景下,实行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体系是必然选择.并进一步论证了实现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性.并认为城乡一体化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力求政策推行“一体化”。

(二)建立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障体系面临的障碍

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已具备建立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险的经济条件,但由于长期二元社会结构导致的巨大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现有医疗保险体系自身的缺陷 加上理念不清、思路不明、认识不到位等原因,统筹城乡医疗保险体系建设也面临诸多障碍。最大障碍是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与错误的思想认识。两大难题在于制度和财务可持续性。难点在于医疗保险法制建设不健全,强制性参保和规范性监管存在法律障碍,公共财政投入机制不到位,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经济障碍,管理服务体制不统一,整合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统一经办管理服务体系存在体制障碍。

(三)如何实现城乡医疗保障体系一体化

1.本医疗保障一体化改革模式

郑功成等,认为我国医疗保险改革的方向是从多元到二元,再由二元到一元的制度安排。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2008至2012年):建设覆盖全民的多元化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并轨;第二步(2013至2020年):建立区域性统一的国民医疗保险;第三步(2021至2049年):建立公平、普惠的国民健康保险制度。

顾昕,认为在十一五期间,三大公立医疗保险的运行模式和行政管理体制大体上可以维持现状,即以人群的社会身份划定参保目标,分立运作。但十二五期间,三大公立医疗保险可以打破身份限制,向全体国民开放,构成保险缴费水平不同、给付水平不同、服务水平不同的三层次公立医疗保障体系。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医疗保障的城乡一体化水到渠成。

王东进,也提出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10年,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四项保障制度的框架建立起来;第二步,探索各项保障制度之间衔接的有效途径;第三步,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杜长宇,多元基本医疗保险体制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改革路径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继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到2011年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目标。第二步,财政继续加大对两项制度补贴,提高农民的缴费比例,缩小筹资水平的差距,并最终并轨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形成二元全民醫保体制。第三步,从2021年开始,根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效果、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等综合因素,择机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轨,建立全国统筹的一元基本医疗保险。

2.建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的切入点

一些学者以农民工为切入点,如:朱俊生,建议由农民工根据本人的经济情况和医疗需求选择参加新农合还是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在制度之间建立通道与接口以便于相互转换,鼓励有缴费能力的农民工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李珍,指出将外出务工人员捆绑在新农合制度内的做法给被保人带来不便,建议将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在就业地区参保的机制。宋宝安,认为应根据农民工的流动性特点,区分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出制度安排。

另外有学者以富裕地区为切入点,如:陈文玲,认为富裕地区农村可以率先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制度,其他地区分阶段实现与城市居民享受的医疗保险制度接轨。以上三个学者城乡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的第一步应着眼于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的整合。

二、简要评述

通过上述文献研究可以看出,分歧与争论一直影响着构建城乡衔接的医疗保障制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下列问题值得进一步关注:一是应在宏观性与概括性研究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定量研究与可行性论证;二是要注重城乡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的突破口研究与系统性研究,避免孤立地探讨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的构建问题;三是在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如何衔接的问题上,操作性不够强,研究比较模糊,缺乏详细的分析与论证;四是应重视医疗保险体系建设的实证研究,尤其要对解决医疗保险基金存在的潜在财务危机问题进行制度设计:如何根据经济增长和城乡差距等因素确定合理的缴费标准,如何对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以及各方责任的调整给予定量分析等。

参考文献:

[1]杜长宇.开放视角下我国多元基本医疗保险体制的辩证分析.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7(第3卷第7期).

中国城市医疗救助浅析 篇7

1.救助主体

在医疗救助制度建立过程中, 政府承担主要和基本社会责任, 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参与到医疗救助制度建设, 包括民政部门、卫生部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城建部门。其中, 负责主导医疗救助的是民政部门。除此之外的社会团体也参与其中, 包括工会、青年团、妇联及各类NGO、企业。

2.救助对象

我国城市医疗救助的对象可统称为贫困人口中的疾患者。具体而言, 包括以下几种社会成员:

(1) 民政部门给予定期定量救济的“三无”人员, (即无法定赡养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人员) 和其他特殊救治对象中的患病者;

(2) 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中丧失劳动能力的无业人员病患者;因自然灾害而致伤病的灾民, 历来是救灾中的医疗救助对象;

(3) 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本人有医疗保险待遇的人员, 具体指因患重病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和有关其他补助后, 个人负担医疗费用仍有困难的人员;

(4) 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年满60周岁的无业老人和年龄在16 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中的病患者;

(5) 伤残军人, 孤老复员军人及孤老烈属等重点优抚对象中的病患者;

(6) 因患重病, 经各种互助救助帮困措施后, 个人自负医疗费仍有困难且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低收入家庭中特困人员或享受医疗保险的人员。

二、医疗救助资金来源和资金标准

1.救助资金来源

我国医疗救助筹资渠道多元。既有财政拨款, 又有卫生机构筹资;既有企业捐赠, 又有老年慈善福利会出资, 还有医疗保险管理局实施的医疗保险。

各地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收入状况, 又根据不同资金来源采取多种医疗救助方式和途径。表现如下:

(1) 政府财政拨款。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给予医疗救助是医疗救助的主要资金来源。其救助方式又具体分为三种, 分别如下:①医疗减免。这是医疗救助的基本形式或常规形式。就是对医疗救助对象在挂号费、治疗费、药费、住院费等费用实行一定比例的减收或者全部免收。广东省2001 年对12229名重点优抚对象减免了挂号费、部分检查费、减免了部分或全部医疗费用等, 总金额238万元, 均由财政拨补。②临时救济。为了缓解贫困人口医疗难问题, 解决医疗保险不能解决的问题, 一些地方增大临时救济费解决贫困户患病不能支付医药费的困难。临时救济费由市、县、乡、财政和村级经济列支。③专项补助。为了实施医疗救助, 一些地方采取专项补助、包干使用的办法。即由财政每年根据救助对象的治病需求, 拨付一定的经费, 专款专用。2001 年广东省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给14 个经济困难的市支付医疗救助补助金2168万元, 基本保证了这些地方特困人员的医疗救助支出。

(2) 医疗救助基金。一些地方在职工参加医疗保险的同时, 每人每月按一定余额一次性缴纳一年医疗救助基金 (实为互助基金) , 由地税部门负责征收。凡是不按规定缴纳医疗救助基金的单位, 其参加了医疗保险的人员不能享受医疗救助待遇。这个待遇是:参保又参加医疗救助基金的人员, 其住院医疗费用超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低支付限额的部分, 由医疗救助基金支付。

(3) 团体内部互助医疗基金。各行业、各单位工会内部组织职工建立医疗互助互济组织, 从单位福利股、工会经费、个人缴费或提取不超工资总数一定比例的费用, 设立单位内部的互助型医疗基金, 对参加互济的职工住院自负医疗费给予一定比例的医疗补偿;凡以工资总额提取而形成的互助医疗基金, 首先应保证用于清理历年医疗费欠款和帮助因病致贫的特困职工, 其次才可用于发展互助医疗补助。

(4) 社会力量。属于慈善救助。它是社会或慈善组织为病贫人员组织开展的义诊、义捐和无偿义务医治活动。大体有以下形式:①慈善医疗机构、福利医院, 免费对持医疗救助卡的贫困人口进行医治服务。②慈善募捐。由慈善组织或其他社会组织发起, 对特定贫困病人开展献爱心募集资金活动, 所筹资金专款专用、所剩部分再去救治新的对象。③定期义诊。医院社区达成协议, 定期轮流派医护人员医疗志愿者若干名无偿地到社区, 对“三无”等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人员进行义诊, 上门服务。

2.救助资金标准

实施医疗救助的标准是一个可能性标准, 也即依据财政支付情况来设定的政府救助能力。它与应该救助到什么程度这个客观要求之间有一定距离。是一个地区医疗救助水平和能力的标志。比如一个被救助者, 治愈其病情需要2 万元, 而政府财力提供的救助只能达到5千元。那么不足5千元便是救助的基本标准。救助标准一般以政府财力可承担的医疗救助费用表示。

另外, 由于各地的经济社会水平, 特别是财政收入状况的差异, 因而医疗救助水平也存在着差异, 不可能制定一个全国、全省的医疗救助标准, 同时也只是按照“广覆盖、低标准”的原则, 制定医疗救助基本标准。

三、医疗救助目标和目标实现途径

1.救助目标

(1) 实行城市医疗救助的目标:

城市困难居民“同病同救”, 并进一步提高城市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比例、救助封顶线, 争取实现了城乡一体的医疗救助。

(2) 医疗救助的意义。

有利于帮助患病者减轻经济压力, 克服和减少疾病, 恢复健康;缓解病贫循环现象, 减少社会矛盾;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利, 是政府保障人权的体现;有利于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乃至社会保障制度。

2.救助目标实现途径

在城市, 应当把握好基本医疗的重点, 着力完善和提升城市贫困群体的医疗服务的公平性, 推行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平台、多部门共同配合、全社会动员参与的医疗救助制度。

(1) 更加准确地确定救助对象。

①动态掌握第一手详细资料。城市医疗救助在确定救助对象时, 应遵循动态的原则, 定期重新界定城市贫困群体。通过动态地确定救助对象, 及时把最需要得到医疗救助的市民纳入到医疗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中来, 增强其抵抗疾病风险的能力。这就需要城市医疗救助的主管部门经常性深入了解本地区城镇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 动态地掌握好第一手详细资料, 结合有关标准和情况变化来确定救助对象。②建立社区卫生信息平台, 统一救助对象的认定资格。建议建立社区网络系统, 对居民的健康状况、家庭收入等基本情况定期核查, 有利于解决确定救助对象这一在许多国家实行医疗救助计划时面临的难题。

(2) 大力宣传医疗救助政策。

根据2008年《中国医疗救助试点城市情况调查》结果, 医疗救助对象对医疗救助政策的知晓率不足50% , 这将造成医疗救助的被动利用。因此, 应加大对医疗救助政策的宣传力度, 使贫困居民特别是下岗职工等困难群体充分了解救助政策, 主动申请救助, 提高他们的医疗救助知晓率和可及性。

(3) 简化医疗救助程序。

根据2008年《中国医疗救助试点城市情况调查》结果, 52.59%的医疗救助对象认为医疗救助程序比较复杂。因此, 城市开展医疗救助工作应该注重对程序的简化, 从而使患病的低保人群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

(4) 广泛动员筹集救助资金。

从医疗救助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也不会将把贫困人员的大病医疗费用全部包下来, 必须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政府财政投入的资金主要解决困难人群的基本医疗服务;其他针对患特殊、重大疾病贫困人群的医疗救助, 则需要筹集资金建立特殊医疗救助服务, 资金可以从慈善基金、捐助资金等多种途径和渠道来募集。

(5) 完善医疗救助体系建设。

完善医疗救助体系需要从政策法规体系、医疗救助运作体系和医疗救助相关配套政策体系三方面关注。①完善医疗救助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在医疗救助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中, 要根据我国立法的实际情况, 在法规产生过程中, 拟采取先制定政策, 解决眼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并不断完善政策, 在此基础上制定部门规章, 然后再着手法律的草拟和制定。②完善医疗救助运作体系建设救助运作体系是确保救助行为有序有效实施的程序与功能相统一的系统。完善运作体系, 需要有规范的救助程序、可靠的救助资金、多样的救助方式、优质的救助服务和明确的主管部门。③完善相关配套的政策体系建设。社会政策系统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它的联动性。要十分重视政策整合和互动, 避免政策不配套、不配合而削弱政策正向功能, 造成政策抵消、功能减弱等政策负效应。在医疗救助政策体系建设中, 还要十分关注相关配套政策的设计和制定工作。重点囊括完善国家的医疗保险制度、中央和省级财政部门列支的专项救济费或专项、要制定过度性政策和避免政策空档, 以及实行医疗卫生重心下移社区的政策。

摘要:中国城市医疗救助体系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完善。政府部门和社会多方力量在医疗救助体系当中发挥重要功能, 医疗救助旨在解决贫困人口中的疾患者的疾病问题, 并对解决病贫恶性循环问题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城市医疗救助体系在现阶段发展过程中尚存在诸多不足, 需要继续探索。

关键词:中国城市医疗救助,救助主体,救助对象,救助资金

参考文献

[1]刘继同, 严俊, 孔灵芝.中国医疗救助政策框架分析与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战略重点[J].社会保障研究, 2009, (1) :139~157.

[2]陈斌, 东云萍, 龚勋, 罗五金.我国医疗救助制度的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 2011, (6) :24~26.

[3]时正新.中国的医疗救助及其发展对策[N].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2, (11) :5~11.

医疗社会救助 篇8

1 《办法》的出台渊源及内容

1.1 《办法 》的出台渊源

2002年 , 苏州市颁布了《苏州市区特困人群医疗救助管理办法 (试行) 》 (苏府〔2002〕36号) , 根据《苏州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 (苏府[2001]60号) 精神, 为持有民政部门发放的《苏州市城市 (镇)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补助) 金领取证》的苏州市区居民发放医疗救助IC卡, 持卡在医疗救助机构就医实施费用减免。2004年出台《苏州市市区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医疗救助暂行办法》, 对年度医疗自负费用较大的人群进行一次性经济补偿。2008年1月, 又根据《关于开展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 (苏政办发〔2005〕101号) 、《关于加快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 (苏政办发〔2007〕105号) 和《苏州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办法》 (苏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02号) , 出台《苏州市区社会医疗救助办法》。

1.2 《办法 》的基本内容

《办法》主要明确了社会医疗救助的对象、社会医疗救助的资金来源、医疗救助工作的职责分工、救助 (公惠) 医疗机构的选择确定、不同救助对象的救助方式、社会医疗救助的程序等。医疗救助的对象是按照规定在本市市区同一统筹地区参加了相应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 并经民政部门、总工会、残联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定的市区困难人群;社会医疗救助的资金主要是通过财政预算、福利彩票公益金地方留成部分、社会捐赠等进行筹集, 并纳入财政专户, 实行专账核算, 专项管理;医疗救助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劳动保障、民政、总工会、残联、卫生、财政等的职责分工;救助 (公惠) 医疗机构由劳动保障部门会同卫生、财政、民政等部门按照合理布局、方便就医、服务优良的原则选择确定后向社会公布;医疗救助的方式视不同对象分为保费补助、实时救助和年度救助。

2 《办法》的创新举措

2.1 开创了 “四位一体 ”的综合性救助体系

(1) 保费补助。2005年正式实施 , 为市区统筹范围内参加居民医疗保险和学生医疗保险中的困难人员 (包括低保人员、低保边缘人员、三无对象、五保人员、特困职工、优抚对象、重症残疾人以及持有《残疾人证》且父母没有工作的残疾学生、家长为特困职工的学生) 提供“0元”参保, 其医疗保险费由财政全额补助。目前, 按所参加险种年度缴费标准的不同, 救助对象分别享受80-420元不等的免缴金额, 同时, 持有全国各地民政部门核发的最低生活保障救助证件的参保大学生均可享受该项优惠政策。

(2) 实时救助。2008年正式启动 , 市区统筹范围内参加各类社会医疗保险且持有民政部门、总工会核发的社会救助证件的人员 (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对象、三无对象、五保对象以及特困职工中的重病患者) 均可申报享受。救助待遇一是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和诊疗费;二是门诊费用自负部分在2000元范围内享受80%的救助; 三是住院起付线费用全额补助, 其余自负部分享受80%的医疗救助;四是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中的救助对象, 每一结算年度发生的住院和门诊特定项目医疗费用超出20万元封顶线以上的自负部分, 由医疗救助金补助95%。救助对象在苏州市区救助 (公惠 ) 医疗机构就医时 , 可直接划卡享受实时救助待遇, 免除了个人垫付、费用报销的环节, 真正方便了患病人员。

(3) 年度救助。2004年正式启动 , 于每年1月对各种类型的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中年度自负医疗费用超过一定金额的给予一次性经济救助, 救助标准按照自负费用分档次确定, 自负费用再同一金额范围的人员享受同样金额的年度救助金。

(4) 专项救助。2011年正式启动 , 救助对象为低收入家庭人员 (家庭共同生活成员人均月收入在苏州市低保标准2倍以内) , 全年医疗费用自负金额符合当年年度救助金发放条件且未享受实时医疗救助待遇的人员, 按全年医疗费用自负金额的60%计发一次性年度专项医疗救助金。

2.2 与医疗保险一体化运作

本办法的实施从制度上和管理上实现了社会医疗救助职能的整合, 并由市社保中心对社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实行“一体化”管理, 从而建立起适应各类人群、多层次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 在全国首创了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与社会医疗救助相结合的新机制。

不难看出, 一体化管理的主要成效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救助范围和对象的一体化。现在医疗救助的受益人群已涵盖了单位在职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协保”人员、退休人员、城镇居民、20世纪60年代精减退职人员、征地保养人员、少年儿童、大学生等社会各类人群。同时, 医疗救助对象不单独设户籍限制, 与参保的户籍要求完全一致, 因此凡是符合相关条件参加医疗保险的人员 (如参加职工医疗保险、学生医疗保险的外地户籍及外籍人员) , 均可享受一视同仁的医疗救助待遇。 (2) 管理部门的一体化。本办法将卫生、民政、工会、残联等多家部门分散管理的医疗救助职能有效整合, 并由社保部门扎口实行社会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救助“一体化”管理的新机制, 彻底改变了原先“政出多门、分而治之”的现象, 解决了多头管理、多种救助造成的待遇享受不均的问题。 (3) 待遇享受的一体化。“四位一体”的医疗救助体系, 根据不同类型的参保人员可概括为两类:一是对全体参保人员提供的“普惠型”的医疗救助 , 即对个人自负费用负担过重的大病和重病患者, 再给予一定金额的一次性补贴;二是对经民政部门、总工会、残联等部门认定的特困人群提供“特惠性”的医疗救助, 参保阶段享受免缴, 就医阶段在享受基本医疗待遇的基础上, 享受更高水平的报销比例, 及挂号费、住院起付线等费用的减免, 基本解除了困难人员的后顾之忧。 (4) 流程方式的一体化。一方面, 特困人员审批与医疗救助申报同步管理, 每年度新获得特困证的人员, 医疗救助可进行实时申报, 及时享受待遇。二是就医、救助“一卡化”, 救助对象的医疗保险卡既有医疗保险功能, 又有医疗救助功能, 实现了一个系统、一张卡、一次完成医疗行为和医疗救助, 享受年度救助和专项救助的人员, 由医保信息系统自动比对生成发放名单;实时医疗救助人员则可直接在苏州市区救助 (公惠) 医疗机构划卡就医, 费用“打折”直接完成, 待遇享受一步到位, 不再需要费用垫支。三是对就医过程全程救助, 参保时进行事前保费补助, 就医时实时救助对象同步享受事中救助, 费用结算后每年医疗费用负担过重、超过规定金额的可享受年度和专项救助等多次补偿。

3 《办法》实施以来的成效

从2002年苏州社会医疗救助制度试点至2012年的10年历程中, 社会医疗救助体系依托于社会医疗保险体系的发展完善, 实现了一系列整合与创新, 从单一的费用补贴到“四位一体” 的综合性救助体系 , 从特困人员覆盖至社会各类人群, 从各部门分而治之到社保部门扎口一体化经办, 社会医疗救助的待遇水平、保障层次、覆盖范围都实现了质的飞跃, 苏州医疗救助事业实现了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服务社会化。

数字见证实效, “一体化”医疗救助体系带给了弱势群体真正的帮扶和实惠 , 减轻了就 医负担 , 提升了民 生幸福指 数 , 为构建百 姓的“幸福新家园”发挥了积极作用。 (1) 保费补助。从2005年至今 , 共有55522人次享受了保费补助 , 免缴金额达974.5万元。 (2) 实时救助。从2008年实施以来 , 共有52878人次享受了实时救助 , 累计支付15473万元。从历年享受情况来看, 实时救助享受人数逐年增加, 分别为11463人、13897人、14091人、13427人 ;个人自负率连年下降 , 分别为8.3%、7.7%、7.5%和5.5%;实时救助对象发生门诊、住院合计人次成倍增长, 分别为39783人次、78309人次、97722人次、125122人次;救助基金支付金额增幅明显, 分别支付563.9万元、1202.1万元、1599万元和2103万元;定点医疗机构从最初的13家增加至目前的19家。 (3) 年度救助。年度救助实施以来, 共有45427人次享受了年度救助, 累计支付8030万元。救助门槛逐年降低, 救助标准不断提高, 救助受益面进一步扩大, 救助人数从2004年的573人增长到2011年的14672人, 发放金额从21.4万元增长到2494.86万元, 增长分别达到25倍和119倍。 (4) 专项救助。2011年度共有529名被救助对象享受年度专项医疗救助, 发放专项救助金额311.74万元, 与2010年实施首年的254人和149.85万元相比, 救助力度明显加大, 享受人数、金额均翻番。

4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通过走访和调查, 《办法》的实施尽管较之以前有了巨大进步, 但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主要表现并建议如下: (1) 增加定点医疗机构, 缓解看病拥挤现象; (2) 增加可报销的药品品种, 减少大病患者的自付比例; (3) 提高门诊救助标准, 统一住院门诊的结算方法, 简化报销程序; (4) 完善异地报销规定, 方便异地报销; (5) 治疗期间费用 (2-20万) 延长到康复期间使用; (6) 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 , 避免过度治疗。

摘要:自《苏州市区社会医疗救助办法》实施以来, 效果明显, 经过全面客观评估, 不难发现, 其“四位一体”的医疗救助体系以及一体化运作机制有效地提高了苏州市医疗救助水平和效率, 此次评估, 将为进一步完善苏州市医疗救助体系提供良好借鉴。

关键词:“四位一体”,医疗救助体系,评估报告

参考文献

[1]张银, 等.发展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的建构问题思考[J].学习与实践, 2011.

[2]崔秀荣.农村医疗救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推进策略[J].安徽农业科技, 2008 (10) .

[3]洪人用.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救助制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4.

[4]褚方亮, 王汝芬, 唐云峰.国内城市贫困人群医疗救助概括[J].社区医学杂志, 2007.

[5]李华, 等.完善中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思考[J].人口学刊, 2009 (1) .

优化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初探 篇9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 江苏沛县把建立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作为解决困难群众医疗难问题的长效机制, 以制度建设为重点, 不断完善医疗救助政策, 规范救助操作程序, 逐步建立起了大病医疗救助和临时医疗救助相结合, 医疗救助和医疗保险相衔接, 政府救助与社会互助相联动的医疗救助新模式, 城乡医疗救助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一) 健全完善制度。

一是扩大救助范围。我县从2006年开始实施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制度, 随着救助资金的宽裕逐步扩大了救助范围, 除对城乡低保户、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救助外, 2010年将城乡低保边缘的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二是提高救助标准。对患重大疾病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人员,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 对他们自付部分按比例给予救助, 救助比例实施从最初的30%提高到70%, 救助封顶线由0.5万元提高到3.5万元。

(二) 创新救助模式。

我县着眼于不同困难群众医疗救助的需求差异, 建立了“资助参合参保、日常医疗救助、住院医疗救助、临时医疗救助”四位一体的多层次救助模式:一是资助困难群众参加新农合或城镇居民医保;二是开展日常医疗救助, 医疗救助对象中需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 每年核发一定限额的医疗救助卡, 在县内定点医院定期定额免费领取基本常用药品;三是住院救助, 救助对象住院享受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补偿后剩余可补偿费用按比例救助;四是临时救助, 对城乡低保、农村五保、重点优抚对象以外的其它低收入家庭因大病造成家庭困难的给予一定数额临时性救助。

(三) 优化救助程序。

为帮助救助对象及时、便捷地享受医疗救助, 我县不断简化医疗救助程序, 2012年正式启动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 即患者通过定点医院审查后即可住院, 医院垫付相应的救助资金, 患者出院只需结清在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后的自付费用, 从而实现了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同步结算机制, 减少了救助结算环节, 提高了救助效率。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困难群众就医现状得到了较大改善,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现行的医疗救助制度已不能满足困难群众的需要, 救助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 尚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

(一) 制度设计有待完善。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设计参考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一些做法, 比如:起付线的设计, 贫困对象要想获得医疗救助, 首先自己设法支付医疗费用, 这对已经陷入贫困的救助对象来说, 这是一道坎 (沛县2012年起就率先取消了城乡医疗救助起付线) ;封顶线的限制, 贫困救助对象得了大病花费可能是上万元甚至高达几十万元, 但他们可能只得到几千元的医疗救助, 远远不能发挥医疗救助的效益。

(二) 资助“参合”未达到预期目的。

从近年来的实践看, 用城乡医疗救助资金资助城乡困难群众“参合”“参保”不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贫困人口名义上“参合”“参保”, 但因为他们还是拿不出钱看病, 没法支付医疗费用的“自付部分”, 他们的“缴费”是给看得起病的人“作了贡献”。 (沛县2013年起将资助城乡困难群众参合、参保资金纳入了财政预算, 不再挤占城乡医疗救助资金) 。同时, 有限的医疗救助资金, 相当一部分作为“参合”的缴费支付给“新农合”或“城镇居保”了, 限制了医疗救助本身的支付水平。

(三) 城乡医疗救助资金严重短缺。

一方面, 医疗救助资金筹措主要靠上级补助和地方财政配套, 筹资来源单一, 缺乏稳定增长机制。在当前分税制财政体制下, 县级财政捉襟见肘, 配套救助资金总量偏低。另一方面, 由于救助标准低, 患有大病的贫困对象治疗费用金额巨大, 受救助比例和救助封顶线的限制, 而仅能得到不超过3万元的医疗救助资金, 远远不能减轻他们的实际医疗负担。

三、优化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几点建议

(一) 整合医疗资源, 做好相关制度的衔接。

认真做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和相关保障制度、慈善事业的衔接, 使其相互之间既有合作又有分工, 形成制度合力。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应实现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大病保险相结合, 实现各项制度之间边界清晰且无缝衔接的模式, 适时掌控救助对象就医情况, 监控定点医疗机构实施治疗情况, 分析和监测医疗救助资金使用情况。

(二) 拓宽筹资渠道, 建立稳定增长筹资机制。

目前, 医疗救助资金筹资主要依靠财政投入, 筹资渠道单一, 资金量小, 救助标准偏低。筹资机制上, 应以政府投入为主, 同时拓宽筹资渠道,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医疗救助, 积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城乡医疗救助新格局。一是省级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同时充分利用福利彩票公益金、社会捐助等资金, 完善地方财政投入机制, 适时调整救助比例和封顶标准, 逐步取消起付线, 强化资金监管, 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医疗救助水平。二是要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加强与慈善组织的联系协调, 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和个人捐资助医, 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城乡医疗救助。三是在新医改的大环境下, 鼓励全民参合参保, 扩大参合参保人口基数, 增加城镇医保和新农合资金总量, 降低个人自付比例, 提高封顶线标准。

(三) 加强医疗监管, 控医疗救助资金支出。

加强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监管:一是完善定点医疗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 严格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行为, 规范基本药物目录和诊疗目录, 监控主要医疗费用指标, 建立医疗救助费用的公示制度, 杜绝“大处方、重复检查、乱收费”等不良现象。二是医疗救助与新农合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 成立督察工作组, 定期对医疗服务机构抽查, 对违反规定、弄虚作假的给予通报批评, 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医疗救助定点资格, 以确保定点医疗机构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好的基本医疗服务。

(四) 突出改革重点, 积极推行医前医中救助。

有效的医前医中救助, 对于救助作用的发挥和救助效益的体现十分关键。目前的救助方式大都实行先治疗、事后报销的办法, 由于医疗救助对象主要是五保、低保、患重大疾病造成生活困难的城乡居民家庭成员, 由于垫付不起高昂的医药费而放弃就医, 从而失去享受医疗救助的机会。今后改革的重点应根据救助对象病种、病情、家庭贫困程度推行医前救助与医中、医后救助相结合的方式, 对住院手术费用等大宗医疗支出, 先由定点医院用预拨的医疗救助资金进行垫付, 然后进行统一结算, 确保救助对象及时就诊就医, 充分发挥救助的作用和效益。

我国城乡医疗救助现状研究 篇10

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对于贫困人口的覆盖率较低, 目前对贫困人口生活的主要保障制度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而其中对于医疗保障并未明确涉及。医疗救助作为独立于医疗保险、低保制度之外的医疗保障制度, 成为针对贫困人口医疗健康保障的主要制度设计, 对于保障贫困人口的健康权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于2004年初步建立农村医疗救助体系, 200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城市医疗救助试点, 近十年来城乡医疗救助不断发展。本文根据国家民政部、卫生部等部门的数据对于我国城乡医疗救助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为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的研究奠定基础。

1 全国医疗救助总体情况

2004年以来全国医疗救助总人次大幅增长。2004年救助人次为640.7万人次, 到2012年8051.2万人次, 增长了11.57倍, 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0.91%。另外, 历年农村医疗救助人次都要远高于城市救助人次, 2012年农村救助人次是城乡救助人次的2.88倍。城乡救助人次总体保持增长趋势, 说明医疗救助制度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更多的贫困人口得到了医疗保障服务。

医疗救助支出方面也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2012年全国医疗救助支出达到203.8亿元, 比2004年增长超过45倍, 年均增长率为67.42%。与全国医疗救助人次相比, 医疗救助支出的增幅更大。农村医疗救助支出增长速度远高于城市。与建立之初相比, 到2012年城市医疗救助支出增长了7.75%, 农村医疗救助支出增幅达到29倍。

2 城乡医疗救助情况

2.1 城乡医疗救助人次情况

城乡医疗救助主要分为大病救助/直接救助与资助参保/合两种形式。城乡贫困居民往往由于经济原因无法参与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医疗救助一方面通过资助城乡贫困人口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另一方面, 对于有大病治疗或者其他特定医疗救助需要的城乡贫困居民, 则直接进行资金补助, 帮助贫困人口及时解决医疗问题。近年来城乡直接救助与资助参保/合的人次总体保持上涨趋势, 其中资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次增长幅度最大, 增速也最快。城市大病救助/直接救助人次增长了55.52%, 资助参保人次增幅达115.86%, ;而农村大病救助/直接救助人次增长了211.13%, 资助参合人次增长616.76%。

2.2 城乡人均医疗救助水平情况

人均救助额反映了城乡医疗救助资助水平状况。城乡医疗救助人均支出额变化情况不一。其中农村人均资助水平总体呈现上涨趋势, 2012年相比2004年增长了2.22倍。而城市医疗救助人均支出情况则成“U”形趋势, 2006-2010年基本呈现为逐年下降态势, 平均增速为-11.7%;2011年开始又逐渐上升, 到2012年增长为341.4元, 年均增长15.16%。农村医疗救助人均支出年均增长14.93%, 城市年均增长率为-2.75%, 农村医疗救助水平增长速度快于城市。尽管如此, 城市医疗救助水平明显高于农村, 但二者间的差距在逐年缩小。

不同的医疗救助形式方面, 城乡大病救助/直接救助的人均支出远远高于资助参保/合支出, 且无论是大病救助/直接救助还是资助参保/合水平皆是城市高于农村。其中资助参保/合水平增长较为平缓, 资助参合水平涨幅最大, 2012年相比2006年增长了192%;资助参保水平增长幅度最小, 2012年相比2008年增长了38.84%。城乡大病救助/直接救助水平变化幅度较大, 城市大病救助/直接救助水平基本保持增长态势, 2012年相比2008年增长了77.58;农村大病救助/直接救助支出2006年以来时高时低, 2008、2010、2011年都相较前一年有所下降, 但2012年较2006年支出水平增幅达97.19%, 年均增长18.31%。2008-2012年城乡大病救助/直接救助及资助参保/合水平总体还是保持增长趋势, 且基本保持平行增长, 增长情况趋于一致。

3 我国城乡医疗救助现状分析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 可发现近年来我国城乡医疗救助情况存在以下几点特点:

3.1 医疗救助制度总体发展快速

从2004年初步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2005年开始城市医疗救助试点, 到2008年全面建成覆盖城乡的医疗救助制度, 我国医疗救助制度建立的时间并不长, 但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发展较快。全国医疗救助人次快速上升, 医疗救助支出持续增长, 说明医疗救助制度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更多的贫困人口享受到了医疗保障服务。

3.2 城乡医疗救助发展程度不一致, 城市医疗救助水平高于农村

在救助人次方面, 农村医疗救助高于城市, 但是城市救助人次增长速度比农村快很多。在人均救助水平上, 农村医疗救助水平低于城市, 而且在医疗救助的不同形式方面, 城市在大病救助/直接救助与资助参保/合水平上皆高于农村。我国农村人口数量本就远高于城市, 农村贫困人口比重更是高于城市, 由于经济原因引起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更加严重, 一旦患上较严重的病,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发生几率就更高, 因此对于医疗救助的需求更大。目前财政对于农村医疗补助的支持力度较低, 是城乡二元体制下的表现之一, 不利于农村贫困人口生存权利的保障, 也不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3.3 城乡医疗救助差异有缩小趋势

虽然医疗救助人次城市增长快于农村, 但在医疗救助支出方面, 农村医疗救助支出数额和增长速度都高于城市。另外, 城乡人均医疗救助水平间的差距也呈现逐年缩小的趋势, 这一定程度上说明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发展在加快, 城乡差距有所减小。

4 结论

本文发现我国医疗救助制度存在总体发展迅速, 城乡医疗救助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城乡差异有所缩小趋势等情况。基于此, 我国医疗救助制度要更加完善, 应进一步扩大医疗救助覆盖面, 加大财政投入, 提高医疗救助水平, 尤其要注意缩小城乡医疗救助水平差异, 给予农村医疗救助更多的关注, 着力提高农村医疗救助水平, 缩小城乡差异。

参考文献

[1]于丽华.关于建立我国医疗救助体系的探讨[J].中国医院, 2005, 06:29-31.

[2]陈德钦.中国城乡医疗救助差异问题研究[J].商界论坛, 2012, 17:158-159.

医疗社会救助 篇11

中图分类号:F840.68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057-01

摘 要 道德风险指的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为了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为。本文提及的“道德风险”,是说在社会医疗保险领域里面,各相关当事人由于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给政府和社会带来的利益损失。本文首先介绍社会医疗保险领域中的道德风险的现状,其次分析道德风险形成的原因,最后从患者和医方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道德风险的约束机制。

关键词 医疗保险; 道德风险; 信息不对称; 风险约束机制

1 社会医疗保险领域的道德风险

1.1 医疗服务需求方的道德风险:

医疗服务需求方的道德风险是指医疗服务需求方根据自己的信息所做出的使医疗保险费用急剧增长的机会主义行为。[1] 人们在购买社会医疗保险后,会倾向于消费更多的医疗服务、使用更贵的药物和住院的时间更长。因为社会医疗保险客观上降低了医疗服务的价格,这使患者可以消费更多的医疗服务,进而造成医疗服务的过度需求。同时由于个人机会主义的存在,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更加“昂贵”的治疗方案,从而诱发道德风险。

1.2 医疗服务供给方的道德风险: 医疗服务供给方的道德风险,是指医疗服务提供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利用其与患者和保险机构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所采取的导致医疗费用急剧增长的机会主义行为。由于医疗领域特殊的信息系统,对于疾病和治疗方面的专业知识只有医生知道,病人使用的诊疗方法、服用药物等都是由医生决定。因此,医疗机构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可以“创造”需求为自己牟利即医生诱导需求。

1.2.1 处方及用药的问题:由于医疗服务价格相对低于药品价格,因此医生为了从药商处获得经济利益而开好药、开贵药,从而使得医疗资源极大的浪费。

1.2.2 诊疗检查的问题:医生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会以各种理由来要患者做没必要的检查,甚至会诱导患者做各种价格不菲的高新仪器的检查。

1.2.3 住院的问题:医院对病人不坚持出入院标准,收治门诊病人住院,并且鼓励医保小病患者住院,小病大治,从而更多地收取费用和恶意地套取医疗保险金。

2 分析形成社会医疗保险领域道德风险的原因

2.1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自身的原因:第三方支付方式。社会医疗保险的支付是由除患者和医方之外的医疗保险机构来支付的。对于患者而言,则具有过度消费医疗服务的倾向,,以确保自己得到最好的治疗和照顾;而对于医者方面,则具有提供过多医疗服务以获取更多费用补偿的动力。因此患者和医者都有花统筹基金的钱不心疼的心理,从而造成医疗保险支出的急剧增长。

医疗市场的价格补偿机制。医院“以药养医”的价格補偿机制,客观上促使医疗服务供给方道德风险的扩张。我国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要求公立医院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公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以提升某些医疗服务的价格来弥补损失,并且允许药品以15%的利润来加价。这种医疗价格补偿机制,事实上鼓励了医院和个人以诱导需求和过度供给的方式来获得好处。

目前“官办不分”的医疗卫生体制,使医疗服务的供方缺乏自律的动力,而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服务供方的监督也容易产生“管制俘获”,从而使得医方的道德风险有更加宽松的生成环境。

2.2 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道德风险产生的基本条件,医生的委托代理身份和供方诱导需求的行为都是源自于信息的不对称。在医疗服务市场,医患双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只有专家(医生)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手段的有效性等信息,而患者则由于缺乏必要的医疗知识而处于医疗信息的劣势。多数情况下,患者都是服从医生的安排,也就是说,患者在医疗产品上缺乏消费者主权。医生具有双重身份,他不仅是患者的代理人,还是医疗服务的供给者,其处方权决定着患者能否消费以及如何消费。医生诱导需求能力的大小与医疗服务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有关,一般来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越高,医生诱导需求的能力就越强。

3 解决社会医疗保险领域道德风险的约束机制

3.1 患方道德风险的约束机制

3.1.1 完善重点参保对象的监管,扩大拒保范围。 首先,由于退休人员和大病患者的医疗费用占据医保基金支出的很大比例,因此将大病与老年人的医疗保险单列出来,并交由医保管理部门进行重点审核,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其次,扩大拒保范围。将那些道德风险发生频率比较高的病种排除在医保范围之外,并且为那些费用支出过高的病种设置一定的封顶线,以免形成保险资金的黑洞。

建立守门人制度。守门人制度是说门诊服务一般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俗称守门人)来承担,而各类医院更多的是提供专科医疗服务,从而限制患者向大医院盲目的流动,同时鼓励个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理的就医。在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大医院的转诊时,如果没有全科医生这个“守门人”的首诊和准许,所有社会医疗保险的参保病人不得住院或者看专科医生。因此,这就从医疗价格方面降低了医疗费用,客观上将患者的过度需求降低到最低限度。

3.1.2 医方道德风险的约束机制:“医药分家”的经营机制。将医院的药房改为药品零售企业,令其独立核算、分开管理,此时医院只负责开处方,这从根本上切断了医院的效益与医药供给量的联系,从而杜绝“以药养医”道德风险的产生。与此同时还应加大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资,以此来消弱公立医院对医疗创收的依赖。

退出机制的引入。当医方不能满足医疗保险机构代表患方提出的要求时,医疗保险机构可以主动退出与医方的委托关系,找寻新的医疗服务代理人。这样就可以使社会医疗保险机构代表患方与医方进行谈判,并且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和价格进行有效的监督。

3.1.3 “官办分离”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首先,要做到卫生行政部门与医院“管办分离”,培育医院的市场声誉机制,从而增强医生自我行为的约束意识。与此同时还要加大政府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健全相关的医疗法律法规。其次,要做到医疗保险机构与政府部门“管办分离”,当医疗保险机构独立于政府部门走向市场时,医疗保险机构同医疗供方的谈判能力才能得以发挥,进而抑制医生道德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

[1] 张芳,涂庆丰.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其对策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7(3).

[2] 王建.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与信任机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3] 王锦锦,李珍.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其制度消解[J].河南社会科学.2007(1).

[4] 赵曼.社会保障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注释: 

青岛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探索 篇12

青岛市自2000年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来,通过提升住院报销比例、实施门诊大病政策、建立城镇职工和居民大额医疗补助金制度,大大提高了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有效化解了参保患者的大病医疗风险。但是,基本医保仅对“三个目录”范围内的医疗费用给予保障,而对部分重特大疾病患者有着很好疗效的一些药品耗材,却因价格高昂不能纳入报销范围,患者经济负担加重。

2012年7月建立实施了城镇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将医保目录外治疗恶性肿瘤、罕见病等重特大疾病的9种药品耗材纳入保障范围,有效缓解了城镇大病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2015年1月青岛市实施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三险合一”,并建立了整合城乡的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新政策将覆盖面扩大到全体城乡参保人,达822万人,原新农合参保人享受到以前没有的特药特材救助;特药特材增加到26种,增设了不少群众诉求强烈、重疾治疗必需的特效药品耗材;“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大病医疗救助”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职工医保年度最高支付额度达到90万元以上,居民医保年度最高支付额度达到88万元以上,比原新农合提高了40万元至60万元。

2 政策内容及做法

大病医疗救助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特药特材救助。是指医保“三个目录”外,重大疾病治疗必需、疗效显著、费用较高且难以使用其他治疗方案替代的药品或者医用材料,特药特材救助不设起付线和最高支付限额,报销比例为70%。二是范围外大额救助。一个年度内个人负担超过5万元以上部分,按照规定报销60%,其中,抚恤定补优抚对象、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参保人不设救助起付线,一个年度最高支付10万元。另外,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参保人在享受以上救助待遇的基础上,还可享受由民政部门提供的特殊医疗补助。

2.1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自2012年起,青岛市财政每年出资3亿元用于大病保障,参保个人不缴费。其中2.7亿元由医保部门管理,用于特药特材救助与医保范围外大额医疗救助;0.3亿元由民政部门负责,用于对中低收入家庭患者实施特殊救助。救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财政投入保障了资金来源的稳定性,也为医保谈判提供了可靠筹码,成为吸引制药企业参与谈判、投标竞标最为看重的资金基础。

2.2 建立多方共付机制

由政府主导搭建医疗资源整合平台,鼓励引导制药企业和慈善机构参与,调动医院为患者诊断治疗积极性,形成多主体共同分担医疗费用的运行机制。具体做法为:经谈判先由厂家让利,降低医药费总额。救助中政府资金“保大头”,个人“拿小头”,其余部分通过药企向慈善机构无偿赠药、社会捐助募集善款等进行救助,患者可实现低价甚至免费用药。

2.3 建立谈判协商机制

医保部门牵头,按照市场规则与制药企业进行谈判定价。医保部门将药品耗材纳入医保管理,对经核定的患者使用药品耗材时给予一定比例的救助。供应商除大幅降低供货价外,还进一步加大慈善赠药力度,并为患者提供疾病筛查、专家会诊、保健教育等“打包式”降费增值服务。

2.4 建立风险防控机制

建立临床医疗评估、病患资质认定、信息统计管理等全过程风险监控,包括责任医师评估、准入条件界定、定期复核病情等管理机制,确保大病救助资金安全。严格依法开展专家论证、公开招标、谈判定价、药品采购等系列程序。同时,还建立了以特供药店为载体的新型药品物流模式,实现了医药分开,不仅降低了高值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还强化了特药特材流通的风险管理。

3 实施成效

青岛市大病医疗救助制度,使医保保障范围从目录内延伸到目录外,将医保目录外治疗恶性肿瘤、罕见病等重特大疾病的药品耗材纳入保障范围。截至6月31日,大病医疗救助资金共支出1.13亿元,其中特药特材救助6760人次,支出6264.85万元,大额救助40357人次,支出5002.75万元。

3.1 减轻大病患者医疗负担

大病医疗救助政策主要保障参保人医保范围外的大病医疗负担,是对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等范围内保障的补充。通过将治疗肺癌、乳腺癌、白血病、帕金森等高发性重大疾病的特药特材纳入救助范围,大大缓解了大病患者“不能承受之重”。以治疗帕金森病的脑深部电刺激疗法刺激器为例,该疗法是目前帕金森病外科治疗首选方法,经过治疗,患者的活动能力可平均提高50%-60%,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生活质量。治疗所需医用材料价格近30万,自2012年将这一疗法纳入大病保障后,患者个人自负不到4万即可安装治疗。目前,本市已有60多位符合条件的帕金森病患者成功手术并恢复健康,减少患者支出近800万元。

3.2 提高救助资金使用效益

上一篇:走出题海下一篇:向导师学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