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阶段

2024-05-10

研究生阶段(精选12篇)

研究生阶段 篇1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增多, 各用人单位对人才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适应社会需求, 许多人本科毕业后继续进行研究生学习。目前, 研究生年龄大多集中在23-28岁之间, 这些学生有着该阶段青年的固有特点, 同时作为不同的个体, 又有着不同的特点。研究生学习可分为两个阶段, 即基础学习阶段和课题研究阶段。基础学习阶段是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个培养阶段, 学生在此阶段既要学会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 又要学好理论知识, 为下一步科学研究阶段打好基础。因此, 研究生基础学习阶段是研究生教育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1.. 研究生基础学习阶段的特点

1.1 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考取研究生的人群可分为应届毕业生和往届生, 他们进行研究生学习都有较为明确的目标, 如通过攻读研究生学历为自己选一个好专业、一位知名度较高的导师, 将来可以有一个好的前程。前者的学习目的大多是提高自身的学历水平和知识面, 期望获取高学历后找份好工作。后者进行研究生学习的目的主要是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以便毕业后更好地工作或从事其他更加适合自己的工作;因其有工作或其他的社会经历, 学习目的会更加明确。无论是哪种学习目的, 考取研究生就意味着选择好了专业、研究方向, 将来的职业生涯也已有了定位。与本科生学习相比, 研究生基础阶段学习的目的性更强, 学习的目标更明确。

1.2 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

研究生阶段的基础学习与本科生阶段的理论学习有所不同。本科生阶段的授课形式以教师课堂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对于本科生而言, 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接触过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其教学一般以扩充知识面为主要目的。研究生基础学习阶段的授课形式则是教师传授启发与学生研讨相结合, 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自觉学习、思考。同时, 大多数研究生已有本科学习阶段的理论基础, 进行研究生基础阶段学习就是对本科阶段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加深, 进而能够应用。因此, 研究生基础学习阶段的教学以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创新性为目的。与本科阶段相比, 研究生更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其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较快。

1.3 有较独立的思想, 责任感强

对新入学的研究生而言, 他们已经接受了较高层次的学校教育及其他相关教育, 具有一定的社会经历和人生阅历, 形成了个人特定的人生观, 具有较强的自我认知的意识[1], 所以他们具有较为独立的思想, 对学习和身边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做事情不会人云亦云, 也不希望受到过多的牵制或约束。另外, 与本科生相比, 研究生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 他们希望在社会稳定的情况下, 自己能够通过研究生阶段学习而全面发展, 为社会贡献力量, 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与义务。他们可通过以往工作积蓄或勤工俭学、兼职等方式实现经济上的独立或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努力下达到经济独立, 不再依靠家里或尽力减少家庭负担、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对于部分已经结婚的研究生来说, 他们完成学业、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 还要照顾好自己的家庭, 处理好家庭与事业的关系, 他们的家庭责任感会更强。

1.4 有互助、协作精神, 注重团队意识

研究生基础阶段的学习以集中授课为主, 学生们学习、生活相对集中, 与课题研究阶段相比, 同学间交流较为频繁、密切, 可在学习过程中结下深厚友谊。因一个班级的研究生所选专业相同或相近, 在课题研究阶段及今后工作中, 大家的研究方向或工作性质通常较为接近, 为大家进行交流、合作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平台。在基础学习阶段, 教师通常会以小组为单位安排一些学习内容或研讨题目, 需要同学们团结互助, 群策群力共同协作完成。为此, 研究生基础学习阶段逐渐培养了他们的互助协作精神, 提高了他们的团队意识。

2. 基础学习阶段研究生培养遇到的问题

2.1 重视必修课轻视选修课

研究生基础学习阶段的课程主要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前者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等设定的研究生教育必须学习的课程, 而选修课则是学生根据自己研究方向, 在导师指导下选择学习人某几门课程, 或者是学生为了完成培养计划、达到学分要求而选择学习的课程。二者相比, 必修课基础理论性强, 应用性广, 课时长, 学分多, 考核难度大, 要求高;选修课主要针对某一领域或专业的知识进行加深或扩展, 专业性强, 课时短, 学分少, 考核难度相对于必修课要简单。所以, 大多数研究生错误地认为必修课比选修课重要, 重视必修课而轻视选修课, 表现为必修课出勤率高且听课认真, 选修课出勤率很低且精力不集中;必修课考试充分准备、争取高分, 选修课应付了事、及格万岁。

2.2 重视专业知识, 轻视素质修养

部分新入学的研究生过分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 而忽视了自身修养素质的提高。表现为只关心理论学习, 对如何做人、做事等其他方面漠不关心, 不参加集体活动或即使参加也热情不高, 不重视自身素质的培养, 认为只要学好知识, 将来就能找份好工作。还有个别研究生认为术业有专攻, 学校安排的课程对今后工作的用处不大, 在某一方面有所特长或者多拿几个证书才会在将来的就业中占有优势。他们不惜旷课参加社会上的一些培训班, 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不能较好地完成学业, 更不能找到其称心的工作。

2.3 重视外在物质轻视内在精神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随之提高的还有人们的物质欲望。受其影响, 现在有些研究生过多关注外在的物质生活, 轻视内在自我品质的培养。他们做课题、搞研究时, 往往过度地关注所从事工作的物质回报, 过于功利化、实用化。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一种完全的自私行为,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1], 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实现其个人利益, 总希望使个人利益最大化。

2.4 进取和创新精神不足

在基础学习阶段, 大部分研究生能够锐意进取, 刻苦钻研, 积极思考。但有少数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后, 勤勉精神不足, 创新精神不够。主要表现为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习不够勤奋刻苦, 甚至导致多门考试成绩不及格。部分研究生认为, 考上研究生就万事大吉, 不需再努力学习, 有的研究生认为课程简单, 有许多内容大学都学过, 只要能拿到学位证就行, 功课好坏都一样, 这些错误的思想和做法, 最终造成某些同学无法按时完成学业的悲剧。

2.5 存在心理障碍, 人际交往不畅

赵殿军等对全国40所院校的在读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测试发现, 30.0%的研究生患有严重的心理障碍, 这一检出率比在校大学生 (21.68%) 高出8.32%。在心理障碍类型中, 强迫、人际敏感、敌意、抑郁症状明显[2]。周林等对上海某高校新入学的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 发现约7.6%的研究生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3]。由此可见, 研究生的心理障碍问题较为严重, 目前比较常见的就是人际交往不畅。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们不可能脱离他人而单独存在, 这就意味着大家需要相互交往。因研究生的年龄、生活习惯、地域、家庭、性格、兴趣及文化背景等各方面存在差异, 难免彼此之间学习、生活、交往时产生矛盾, 尤其是刚入学的研究生之间不熟悉、不了解, 更容易产生矛盾。大部分研究生都能较好地处理这些矛盾, 很快融入集体生活, 但个别学生因缺乏必要的交往技能和手段, 出现交际障碍, 进而变得自卑、孤僻, 出现人际关系紧张, 发生冲突等。另外, 有些研究生因家庭背景或其他社会经历的原因, 自尊心极强, 处处表现都要强于他人, 将同伴某些善意的劝告当作对自己的嘲讽与伤害, 反应过激, 有时还表现出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 总怀疑对方有敌意。这些表现影响了与同学及教师的交往, 造成人际交往不畅。

3. 对策和建议

3.1 合理设置课程, 加强研究生基础学习阶段的学习管理

在研究生基础学习阶段, 为提高他们的上课出勤率, 保证学习效果, 提出如下建议:3.1.1课程安排尽量合理, 必修课、选修课交叉安排, 避免选修课过于集中;3.1.2课程内容要实用, 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 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1.3要加大管理力度, 如严格执行考勤制度, 强调认真上好理论课的重要性、旷课的影响及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提高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的思想意识。3.1.4对个别经常旷课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了解他们的学习、家庭等相关情况及缺课的原因, 根据实际问题采取不同措施, 以说服教育为主, 惩罚措施为辅, 使他们能够按照要求完成学习任务。3.1.5发挥导师、知名学者的作用。在研究生基础学习阶段, “导师”不仅是研究生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 还是研究生前进方向的指路者[4], 所以在研究生培养任何阶段都不能忽视导师的作用。同时, 可以安排一些知名专家的讲座, 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可为学生今后选择导师或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进而发挥“未来导师”的作用。3.1.6改变教学方式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采用PBL (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 教学法,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案例练习如何“发掘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5]。

3.2 开设人文教育课程, 提高研究生素质,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医学院校研究生基础学习阶段, 许多课程的设置重点明确而突出, 但往往偏重于专业知识而忽视人文教育, 致使医学生的知识结构较早地局限于以医学专业为中心的狭窄范围内, 人文科学底子薄[6]。为此, 建议在医学院校研究生选修课中增设人文类课程, 借此帮助研究生提高综合素质,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 刚入学的研究生主要以学习理论为主, 课余时间相对充裕, 可鼓励学生多到学校图书馆等场所翻看、借阅经典文学书籍, 充实业余生活, 提高自身修养。研究生管理工作者也要经常阅读一些经典的书籍, 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和素质, 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 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并正确看待有关事情的结果, 帮助学生逐渐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 使其拥有一个自信、健康、快乐的人生。

3.3 组织社会实践, 开展文体等活动

在研究生基础学习阶段, 可通过组织集体活动拓展同学们的知识面, 提高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增加合作交流的机会, 增进相互间的感情, 有利于建立团结而稳固的团队。社会实践是最好的形式之一, 如组织公共卫生专业的学生到基层调研, 既理论联系实践, 提高了业务水平,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同时也提高了同学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 增进相互了解, 建立深厚的友谊。在日常学习过程中, 可以举办一些文体活动, 达到增进同学间交流、提高素质的目的, 而且可以通过排练节目等环节, 锻炼同学们的创造力、组织力。此外, 可以安排一些讲座或专题讨论、辩论, 提高同学们各方面能力, 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人格。

3.4 关注研究生心理健康,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基础学习阶段是研究生学习的起步阶段, 健康的心理素质对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及今后工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 教学管理者要特别关注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行为变化。入学时应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对于思想波动大、行为异常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指导、疏通, 防止其心理问题进一步恶化, 做到“预防-监测-治疗”三位一体。研究生与本科生不同, 他们具有较成熟的思维和思想, 在作研究生的思想工作时, 不能单纯地说教与家长式的管理, 要与学生建立在相互平等、信任的基础上, 以诚意为基本条件, 了解实际情况为前提, 共同分析探讨问题为方法, 以最终解决问题为目的。

3.5 注重研究生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在研究生基础学习阶段, 学生与教学管理人员接触最多, 在日常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都要与管理人员打交道。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工作方式等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处事态度、与人相处能力等, 建议研究生管理人员注意提高自身素质, 如在思想上要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医学事业;工作中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服务意识;生活中以理服人, 说话和气, 平等待人, 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研究生, 为研究生架起理解、信任的桥梁[7]。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又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难度相当大的工作, 不可能一蹴而就, 更不可能一劳永逸【8】。所以, 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要不断地学习、总结、进步, 努力做好研究生基础学习阶段学生的管理工作, 为学生们能够顺利、出色地完成学业打好基础, 为国家输送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而服务。

摘要:研究生基础学习阶段是研究生教育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 对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生培养方式及要求均有别于本科生, 本文通过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学习的对比, 阐明了研究生基础学习阶段的特点, 分析了研究生培养遇到的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有关问题的策略与建议, 为研究生管理人员做好研究生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健.现阶段研究生的特点及培养策略[J].教育时空, 2010, 139-141.

[2]赵殿军, 孔庆祝, 薛岚, 等.高校在读研究生身心健康状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3 (6) :746-748.

[3]周林, 严宏.上海某高校新入学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10 (3) :365-366.

[4]孟军华, 王淑英.浅议研究生培养与管理[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5 (6) :533-534.

[5]梁荫基, 肖丹, 杨巧红等.基于PBL教学模式的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重庆医学, 2012 (30) :3234-3236.

[6]刘晓.医学人文教育改革方案探索[J].重庆医学, 2012 (16) :1670-1672.

[7]栾焕斌.高等医学院校研究生管理者的道德素质浅议[J].中国医学伦理学, 1996 (6) :16-17.

[8]董丽敏.研究生业务学习阶段的特点及心理动向探析[J].理工高教研究, 2006 (1) :57-62.

研究生阶段 篇2

研究生学习未阶段总结

这是我第一次把自己心里埋藏多年的心事说出来了-----------胡国青. 为了求学和恋人分手了都不知道什么原因,那个时候也不想知道为什么,心在求学路,真的顾不得那么多,分就分了,这是我的一句话;这句话不是无情的话,是心底的真心话,那个时候伤心是什么,那是傻瓜懂得和理解的事情;哈哈...... 我的教育和学习并不是很美好,一直承受着压力的学习生活和人生坎坷;从小学顺利升入初中,这一段是小时候的记忆,重温这段时光是美好的,是酸甜的,是回忆的,是无知的,是可爱的......初中的生活贯穿着我的心,因为初中我读了两个学校,结果都是半途而废,不过在初中值得回忆和憧憬的是竞选班级班长,还有竞选学生会主席,我都是一路凯歌,节节胜利;在第二个初中上学时,我的学习成绩从初一到初二一直都是我们学校全年级的前三名;不过到初三时,自己身为学生会主席要发挥带动各个班级班长和学生的学习动力,触犯了学校的小混混,结果大战好几次......随着时光的流逝学习成绩一直下降,导致不想上学;非常令家人担忧和伤心;同时自己也很难过,结果还是自己退学了;但是初中培养演讲的口才是很不错的;高中的校门时没有进过的;后来上了五年制的大专班,感觉没有什么前途,上了两年左右自动退学,这两年学到的书本知识不是很多,但是演讲是一路高升;竞选了学生会体育部部长和学生会副主席;在组织力以及和人沟通方面是培养的头头是道;后来经过一段艰辛的道路,通过家人的支持和自己的认知.....感觉要适应社会就要有真正的本事和能力以及根性;我开始寻找和思考奋斗自我的方式方法;最终还是经过自己的`努力上了大学的计算机软件系,我心里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我在学习和培养自己的时间上比别人用的多的多;最终圆满完成大学学科. 要是走捷径,是要有前提的;不过,这种捷径不适合大多数人更大多数的人,我是通过努力,努力,在努力;学习,学习,在学习获得的这种途径;同时是建立在自己的目标性和理想感;加上自学以及持之以恒的毅力;我做到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除了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外,还有培养自己的能力和根性;从教育的程度上讲,要学习对自身有利的科学文化知识,从人生价值观提高自我认知意识...... 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是人生的重大转折,大学生活的重要特点表现在:生活上要自理,管理上要自治,思想上要自我教育,学习上要求高度自觉。尤其是学习的内容、方法和要求上,比起中学的学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想真正学到知识和本领,除了继续发扬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外,还要适应大学的教学规律,掌握大学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大学的学习既要求掌握比较深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还要求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大学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定向性,要求大学生除了扎扎实实掌握书本知识之外,还要培养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特别注意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会独立地支配学习时间,自觉地、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还要注意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为将来适应社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大学学习的主动性特点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截然不同的特点是依赖性的减少,代之以主动自觉地学习。大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内容是既传授基础知识,又传授专业知识,教育的专业性很强,还要介绍本专业、本行业最新的前沿知识和技术发展状况。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比中学要大为扩展。课堂教学往往是提纲掣领式的,教师在课堂上只讲难点、疑点、重点或者是教师最有心得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就要由学生自己去攻读、理解、掌握。大部分时间是留给学生自学的。因此,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本领。大学的学习不能象中学那样完全依赖教师的计划和安排,学生不能只单纯地接受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在学习中的潜力。这种充分体现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将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并反映在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学习的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自主选择等等。

阶段定位:劳资关系研究的前提 篇3

关键词:阶段定位;劳资关系;政治运行;工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C974文献标志码:A

一般来说,一国劳资关系的好与坏,劳资冲突的多与少以及强和弱与该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呈现出正相关。在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中国经济与社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然而,中国劳资关系却表现得难如人意,这种例外是受什么因素影响?笔者认为,理清这一问题必须从中国当前所处的社会阶段出发,当前中国社会的阶段定位成为了研究劳资问题前提。同样,劳资关系如何协调与劳资矛盾如何化解都取决于对当前中国社会的阶段定位。

一、初级阶段:调节劳资矛盾的基础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一基本事实决定了国家与政府协调劳资关系和化解劳资矛盾的前提、基础与条件。

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说明我国工业发展水平的初级化,即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工业明显不足。尽管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工厂”,我国工业经济对世界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大,对本国经济力量的不断增大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是,低端产业链上所获得的末端利润使我国的初级工业在世界竞争中处于明显弱势,这种工业水平与结构决定了人口数量大国的最大的优势和发挥竞争力必须是也只能是降低劳动力的成本和消耗环境。初级阶段的初级工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长期存在,降低劳动力所获得的比较优势也将长期存在。因此,试图通过工资水平的提高来改进和增进劳动者的福利和地位,其作用在当前和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甚微的。

初级阶段的社会也表明了中国“三大部门”的现状,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所承担着绝大多数劳动力的就业,而第三部门仍未成熟和发展起来。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在第一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没有高度发展起来的情况下,畸形高速发展的第三产业将成为无本之源,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后劲将明显不足。当前,我国第三产业没有发展起来与我国第一、第二产业的落后不无关系,同时,我国也无强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因此,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国内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的吸纳更多的依赖第一、第二产业。中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的趋势决定了初级阶段的发展特点是更多的依仗第二产业,第二产业要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体,一方面,必须有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存在,同时,我国大量的低素质的劳动力的存在与现实正好迎合和符合这种工业产业结构取向。另一方面,国家对涉及国计民生工业产业的强力控制,对非主导工业的大量退出,必然培植出大量的民营经济与企业,这些企业最大可能的进入了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国家在吸纳劳动力的同时,出现了较多的劳资关系,产生了劳资矛盾突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这必然将影响劳资关系的协调和劳资冲突的化解。

二、政治运行:劳资关系调整的方向标

定位在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政治制度,也将对劳资关系的协调与劳资冲突的化解产生深远影响。如果说对初级阶段的分析是说明中国特色的话,那么,社会主义将指明劳资关系协调的方向。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却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统一体,其主要体现在:第一,社会性质的价值体系与政治稳定发展方略之间的权衡。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决定了社会整个核心的价值体系和观念是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和社会地位,偏向劳动者,为劳动者服务。因此,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制定一系列强有力的保障工人利益与权益方面的政策与制度;另一方面,当前我国政治发展的取向是通过“增量民主”的思路扩大民主的范围,从而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所以,我国的政治制度的建立都具有“柔和性”和“渐近性”。因此,在劳资矛盾与冲突上,国家针对和倾向于劳动者的强有力保障政策与干预措施的出台将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现有劳资关系与劳资力量将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

第二,社会主义最广泛的民主基础与“自上而下”的实际权力运行矛盾。由于社会主义权力的形成是民众所赋予的,因此,社会主义最广泛的民主基础要求最大化的民众参与。并且,权力的实际效应是最大化民众的利益。然而长期形成的对上不对下负责,使地方政绩最大化,政绩的集中体现是地方经济的发展情况,地方经济发展的好坏的衡量指标是工业的发达程度,而工业的发展主要依赖力量是资本方所建立企业的多少,规模的大小,利润的多少等因素。因此,按照这种逻辑推理下去,在劳资关系领域:一方面,由于我国各自为政的地方利益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同时,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发展工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必然给资本方开出种种优惠政策与条件,并竭尽所能的维护资本方的利益,从而形成地方政要与企业资方的“精英串通”。当企业发生小规模的劳资纠纷时,资本方凭借自己的力量能够轻而易举的解决;当发生大规模的劳资冲突时,资本方将寻求地方政要的介入,从而最大化的保障地方政要与资本方的利益。另一方面,当前大量的企业是没有建立工人自己的组织的,工人处于“非组织化”的状态,这样的事实和力量的存在,决定了工人反抗资方的无力。即使部分企业有工会组织的存在,工会更多的呈现出“虚组织化”的状态,无法真正为工人的利益服务。

三、工业模式:劳资关系变革的双重功效

定位在出口导向基础上的后发、赶追与创新型经济,对当前劳资关系的变革起着延缓和推进的双重功效。基于我国人口众多、国内资金不足、国内自然资源日益匮乏的事实,改革开放后,我国所选择的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化道路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成为当前乃至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发展必须倚仗的模式。

总体而言,出口导向型的工业模式是通过用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取代粗放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更多面向国际市场,通过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出口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的价格低廉,这是我国工业化的长期优势,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的长期运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同时也限制了在劳资关系领域进行变革的步伐,使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和劳动关系的变革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难。一方面,当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可替代性非常强的情况下,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将导致工业制品成本的上升,意味着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的竞争力减弱,短期内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速

度,同时也将使企业资方的利润减少,更何况这些年来,我国多数劳动密集型企业中资方的利润是通过压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据有关数据显示:企业利润大幅增长除了由于企业竞争力提升之外,也有其他一些因素在发生作用,特别是“企业成本的超常压缩”。如1990~2005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53.4%降至41.4%,而同期企业营业余额占GDP比例从21.9%增加到29.6%。可以说,企业利润的大幅增加相当程度上是以职工低收入为代价的。因此,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将面临着来自政府与资方的压力,工资水平的提高的步伐将比较缓慢,工资水平提高的程度也将十分有限。同时,在现有的国家政策与法律制度层面,对资方的行为较少具有约束力,在劳资双方中资方具有绝对的优势。另一方面,劳动力价格的上涨,意味着工人福利的直接增长,将直接有利于当前影响到我国劳资矛盾发生的首要因素的减弱,也将有利于我国劳资纠纷的减少。当前,我国在出口导向型工业模式的基础上,基于当下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和长远经济利益和安全出发,提出建立创新型经济的思路,这一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推进,必然伴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和工人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者工资与福利的增长将为创新型经济的推进奠定雄厚且稳定的人力资本,也有利于迫使企业寻求新的利润增长方式,迫使其从压低劳动力的工资成本向产品技术和科技含量的不断创新的方面进行转化,这种微观创新的活动,不仅有利于整个国家经济结构的不断升级和优化,使国家经济快速迈向创新型经济的道路,而且有利于从更深的层次和更长远的眼光推进劳资关系从冲突、不稳定型向和谐、稳定型的变革。

然而,长期形成的出口导向型的工业模式与经济发展惯性,并非一个口号和一个刚确立的新的发展思路所能彻底改变的。经过将近三十年的以压低劳动力的价格实现的比较优势,一方面,使我国充分利用了后发优势进行产业升级换代,实现局部赶超,当我国产业结构仍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出口导向型的工业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将会进一步延续,它的作用将会进一步放大。另一方面,三十年来,这种模式和经济发展方式更多依赖的是劳动力廉价优势,并通过引进、合并、兼并等方式形成的产业升级换代,它的惯性力量将严重限制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动力。同样,它的惯性力量进一步促使劳资冲突成为了当前所有不稳定因素之重,并将在较长的时期内影响劳资关系的发展与劳资冲突的协调。通常,高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良性循环,必然是劳动者工资水平的提高,工资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利于化解劳资冲突的高发,也有利于我国形成创新型经济的一条可循的路径。当前,我国对经济发展模式的进一步定位为创新型经济,反映出政府正在寻求新的工业与经济发展模式与思路,这将有利于政府加快经济治理模式的转变,将为改革现存的劳资关系和创造出和谐共享的劳资关系提供最佳的契机。同样,多年来形成的政府主导型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所形成的惯性,也决定着以上远景的实现取决于政府对新的发展模式和进行新一轮经济改革的决心及其长远眼光。

四、和谐社会:劳资关系改善的福音

定位在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中国社会,对劳资关系的改善与协调将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作用的发挥还需要取决于多种因素与辅助制度的设置。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国家对社会中的各种不和谐和失衡关系进行调整,使各种力量与关系实现平衡甚至和和美美,这些力量与关系包括城乡关系、地区关系、官民关系、劳资关系等,在政府社会治理实现从分化优先发展向和谐平衡发展的转变,为当前劳资关系的重新调整与协调创造了重要条件和契机,2008年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与此背景不无关系。但是,已存在较长时间的复杂的严重的劳资关系与劳资冲突并不是一部试图使劳资雇佣关系更长久更稳定的法律所能完成改善的,更何况这种雇佣关系并非只是对劳方有利,似乎对面临低工资压

力出现劳动力所谓“民工荒”的资方也有利。

因此,在劳资关系领域,和谐社会只是为劳资关系的发展提供以下作用:第一,创造了和解的氛围。和谐社会是对整个社会所提出的一种要求和追求目标,它为社会每一个领域的关系树立了方向,也为当前劳资双方关系的处理定了基调,劳资矛盾与冲突应从合作与和解的方向发展,整个社会和谐背景为社会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和解创造了社会氛围。第二,规范了政府的行政原则。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规范了处理与协调劳资关系中政府的作用与作为,它要求各级政府应坚持合作、和解、共享、共赢等原则,避免偏重于其中一方,平衡劳资双方的力量,使其不能形成零和博弈。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为劳资关系的协调创造了主观的愿望与和解的氛围,但是,劳资关系的协调与劳资冲突的化解的实际效果却取决于更多的客观因素与更有效的制度设置。比如,建立相应的制度和常规化的机构规范和监督劳动合同法的履行情况,具体包括工资待遇、工资发放、工作时间、劳动安全、失业保险金与养老金的购买、劳动尊严等内容;通过立法的方式,规范和明细政府在劳资冲突中的种种行为,如行政作为、行政乱为、行政不作为、行政误为等的行政权限和行政责任,明确政府在劳资关系的作用与义务,明确充当化解和协调劳资冲突的强有力的中介的角色,同时,避免政府成为劳资冲突和矛盾聚集的焦点。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2

[2]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19

[3]金碚主编: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2007)——盈利能力与竞争力,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3

小学阶段择校问题研究 篇4

一、小学阶段存在择校问题的原因

(一) 教育发展不均衡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产生“择校问题”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 但“择校问题”的产生根源是教育发展不均衡导致的优质教育资源不足, 也就是说, 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导致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是择校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何谓“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呢?在了解“不均衡”之前, 先要明确“教育的均衡”。即指一区域内的均衡发展;二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 城市、中心城镇、农村之间的均衡发展;三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四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因此, 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就是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教育经费不足, 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这样教育发展不均衡是必然结果, 从而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即使是在同一地域内, 由于历史、制度的原因, 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不平衡性也很大, 有些学校成为大家追逐的热门学校, 有些学校则是“门前冷落车马稀”。

导致这种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一个因素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对地方重点学校的重视, 对非重点学校的漠视, 使得学校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并且忽视这种差距, 对重点学校越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越导致好的学校发展得越好, 不好的学校越来越不好, 使得家长不得不选择学校。

正是因为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学校才有好有坏, 进一步导致本应在义务教育阶段体现的教育公平性出现不公平。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导致“择校”的出现, 导致教育的不公平。但家长们希望公平, 如果现实是不公平, 那么家长只有靠自己的方法去追求现实中仅有的公平了, 那“择校”的产生便不言而喻, 而“择校费”只是限制人们都追求最好的学校的一种手段罢了。这又进一步致使教育不公平, 一步步地恶性循环下去, 使教育公平只剩口号, 存留下的只有越演越烈的择校现象。

(二) 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划分导致的择校。

虽然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 不应在义务教育阶段分重点校与非重点校, 但由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各级政府并没有将教育经费均匀地用于各个学校以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而是出于快出人才的特殊要求,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在发展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实行重点学校制度。至今这种现象并未得到妥善的解决, 在家长心目中, 依然存在着重点校与非重点校。很显然, 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谁不会让孩子重点校就读呢?这也是产生“择校现象”的原因之一。

(三) 家长高期待值。

现今社会,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家长在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同时, 能有更多的余力关注孩子的教育, 谁都希望把最好的给孩子, 让孩子一路顺利, 念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最好的高中直至最好的大学, 这种心理是盲目的, 是导致“择校问题”的原因之一。

二、解决小学阶段择校问题的策略

(一) 加强基础薄弱学校建设, 促进学校均匀发展, 缩小学

校之间办学水平上的差距, 是缓解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矛盾的治本之策。

《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明确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 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 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家长之所以择校, 是因为本学区内的学校不好, 而其他学区的学校好, 所以, 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门应尽量缩小学校间的差距, 学校间的差距不大, 家长也就没有必要舍近求远念其他学区的学校了。而加强基础薄弱学校的建设, 不仅需要国家的帮助, 更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这些学校需要在地方政府的带头帮助下、重点学校的扶持下, 从领导班子到教师队伍、从教学资源到教学水平, 在合理的规划下, 进行整体提高。

1. 实行校长流动制。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校长的形式作风会融入到学校的行政建设中, 成为学校的风格特色, 所以一位优秀的校长是成就一所好的学校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 好的学校必有一位好的校长。为了缩短学校间的差距, 从领导做起, 就要实行校长流动制, 以此缩短领导水平之间的差距。

2. 实行教师流动制。

师资是学校最主要的教学资源,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建设优秀学校的保障。实行教师流动制, 让优秀的教师到一些发展得不好的学校授课, 带动那些发展得不好的学校的教师, 学习优良的教学经验及技术, 从整体上提高学校的师资水平。

(二) 加大国家的投入力度, 保证公办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义务教育主要是政府行为, 政府投入是学校教育经费的主渠道。当地政府要加大对地方教育的投入力度, 切实承担起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目前学校教育经费的投入远远达不到规定的比例, 所以, 政府要保证教育经费的稳定程度, 切记不能对学校的发展有偏向, 尤其对那些发展得不好的学校, 更应该加大力度投入, 有力地带动较弱的学校的发展, 使地方的各个学校均衡地发展。另外, 学校教育经费的不足是整个国家发展的现状, 所以政府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用于学校的发展, 如政府可以动员企业对于教育的投入, 教育捐款等;而学校在自己能力的允许的条件下, 也可以自行进行产业化管理以增加学校的经费来源。

(三) 加大政府的行政力度, 严格控制“择校”现象。

在目前的状况下, “择校问题”是不可能被完全消除的, 但是各级政府可以加大行政力度, 制定相关规定, 以控制现在择校愈演愈烈的状况, 防止择校的进一步泛滥, 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 有步骤地削弱择校现象, 争取做到抑制择校的出现。如于2002年开始对择校生实行的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的“三限”政策, 虽然并未消灭择校现象, 但却使得日渐猖獗的择校现象受到了有效的抑制。

值得注意的, 在制定硬性规定的同时, 地方政府要做到定期检查, 防止“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现象的出现, 并且制定严格的惩罚制度, 加大惩罚力度, 以控制“择校”现象。

(四) 加强对家长的思想教育。

家长对儿女的期待值过高, 是导致择校现象的另一原因。所以, 当地政府应针对这种现象对家长进行思想教育, 使家长明确, 选择学校应适合孩子自身的发展, 并有利于孩子的健康, 还要让家长明白, 进入好的小学就读并不是考入大学的决定性因素, 孩子学习的水平决定因素是取决于孩子自身, 这样从家长入手, 让家长端正态度, 进而减轻择校问题。

参考文献

[1]黄志军.关于择校问题的比较研究[J].教学与管理, 2006, (3) .

[2]严云芬.中小学择校问题的理性思考[J].教育学原理, 2005.

课题阶段研究总结 篇5

第一阶段研究总结

自2006年5月我校承担课题以来,我们课题组不断努力,加紧工作,悉心研究,认真实践,课题研究进展顺利。经过近四个月的研究,我们承担的“十五”立项课题的子课题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为使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明确课题的研究思路、把握课题的研究进展,课题领导小组召开了课题学习动员会议,提供研究资料、进行理论指导,为教师的课研学习提供了一定的时间及财力的支持。让我们对子课题的实验成果进行了交流和总结,子课题研究小组把研究过程中的成果进行整理供同行学习、分享和交流,获得各级领导的好评。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面动员,全身参与

课题组接到审批立项后,就立即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讨论研究课题开题仪式的举行、研究实施方案的制定、各成员任务分工等事宜。会上,课题组组长、学校校长强调说,我们既然花了很大工夫、下了很大决心,争得了课题的立项,就一定要扎扎实实地把研究和实践工作做好,做出成绩,决不能半途而废。他还向我们宣讲本课题精神,阐述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二、研讨含义,加深理解 为了更好地进行实验,我们课题小组(尤其是两位体育老师)多次研究课题方案和相关理论知识,用理论充实头脑,用理论指导实践。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小学体育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与创新关系教学模式的具体含义包括:

(一)自主学习

主张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发性,强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二)合作性学习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质量,并达到对学生社会适应培养的作用。提高学习的质量,并达到对学生社会适应培养的作用。

(三)创造性学习

在教师的启发激励下,学生呈现出多向发散思维状态,自主加工信息,大胆质疑,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善于自我表现,形成具有个人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法。

这三个学习状态是相互联系制约的,创造性学习是核心,是课堂教学的目标。因为只有达到创造性学习才能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宗旨;主动性学习是创造性学习的基础,是形成创造意识、创新精神的内部驱动力;合作性学习是形成创造性学习的外部条件,即是促使内驱力形成的外部力量,体现出“教育不是一种帮助”的基本思想。课堂上教师的职能就是创造情境,用外驱力推动内驱力的形成并发挥作用,使主动性、合作性、创造性学习状态得以形成。

三、熟悉教材、学生,把握科研方向 我们所选的班级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强烈、运动感觉正在发展、注意力集中较短、意志不稳定,较薄弱、行动缺乏目的性、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坚持性也较差。教师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技能和习惯的学习和养成。教师应适当把教材内容溶入游戏之中,在游戏中体会自主、合作、创新的体验和收获的喜悦。尤其不要破坏学生对体育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

二年级学生的教学内容正是水平一阶段,其教材简单易行,由游戏、基本运动组成。由于新课改课时调整为一年每周四课时,通过跑、跳、投等动作和游戏使学生增强体魄、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并形成良好的学习、纪律习惯。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有目的的进行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

四、保证措施

(一)为了能够使试验顺利进行,便于开展工作,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负责人:*** 组员:****

(二)积极准备、搜集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应用网络资源等,保证科研需要。

(三)实验学校能支付一切科研所学要的经费并提供时间保证。

小学体育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与创新关系

第二阶段研究总结

自2006年5月我们的课题确定后,课题组成员在负责人的带动下,开始启动课题研究,至今已有一年时间,在这一年当中,课题组成员以课堂教学为平台,从各自研究的侧重点出发,把握方向,深入研讨,现已步入正轨,并进展有序,已有一定成效!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继续组织学习、领会有关“和谐”的理论,深化对课题的广度和深度的认识。

二、课题负责人带领课题组成员到同一课题的兄弟学校探讨、切磋、交流,分享成功的经验,反思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实验方案。

三、重视进行研究过程的反思,并积极改进。

四、各个成员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课题研究的一些做法: 张老师研究子课题时,从三个方面着手研究,首先是设计和谐的教学问题,关注课堂细节;其次是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发展个性。第三是创设自主合作、创新和谐的教学方式,培养能力。从以上三个方面开放课堂教学,多角度亲近课程,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包老师以课堂教学为平台,主要侧重于从“更新观念,给足时间,巧设问题”三方面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使技能训练和思维训练达到和谐统一。

五、在进入研究实验的实质性阶段,我们采取“双管齐下”的办法,即一面研究,一面指导,以研究带动指导,以指导促进研究,进展顺利,效果显著。

1.边研究边指导

比如对“学习环节”这个问题,我们一方面收集这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归纳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然后 及时将其应用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运用这些规律进行学习,以提高效率。如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归纳,总结出了这样的学习环节:课前环节(课前身体、心理准备,器械、服装检查,操作方法以学生自查互查为主,教师抽查为辅)、课上环节(包括堂教学模式的操作规程以及学法和教法协调作用,从多层面、多方位渗透学法指导等)、课下环节(包括家庭作业、分层评价等)。有了这样一整套的环节,自然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科学有效。

2.以研究带动指导,以指导促进研究

无论何种研究,最终都是为了实际运用。我们的“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正是利用了这个关系,把研究工作逐步引向深入。

所谓“以研究带动指导”,就是通过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获得一定的科研成果,然后用这些成果来带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法指导渗透在教学之中。

近年来我们都在为落实新课标、使用新教材作实验,实验中,有成功的经验,也难免存在失败的教训或一些失误,而这些经验、教训、失误,正是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好素材。

六、以实际过程和参与程度进行评价,以评价促进实验进程

在课改实践中,我们要求,凡是实验教师都应把对学生评价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科研内容。由于情况不同,因此在体育课评价方法形式操作过程上各有不同,但其共同点都是把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过程,作为评价重点。通过改革评价方式,体育基础稍差和中等水平的那部分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望跑兴叹”“望高兴叹” “望投兴叹” 的现象大大减少。

七、保证措施

(一)为了能够使试验顺利进行,便于开展工作,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负责人:*** 组员:***

(二)积极准备、搜集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应用网络资源等,保证科研需要。

(三)实验学校能支付一切科研所学要的经费并提供时间保证。

小学体育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与创新关系

第三阶段研究总结

一、课题的概念界定

小学体育课堂,是小学体育学科教学中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要点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学生主动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情境,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主动性学习——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积极自觉地参与学习全过程,手脑并用,生动活泼地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能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个性品质。合作性学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通过交流、交往形成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创新性学习——在教师的启发激励下,学生呈现多向发散思维状态,自主加工信息,大胆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善于自我表现,能够标新立异,形成具有个人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分析动作、解决难题的方法。这三种学习方式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构建“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1、教学目标共性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有整体性发展目标,又要有个性发展目标。整体性目标是若干个体发展目标的综合体现,是教学水平的宏观标志。个性发展目标是教学的归宿,是素质个性化品质形成的保证。

2、教学过程学习化原则。教学过程是学习主体认识不断深化,品质逐步形成的过程,而非知识的堆积,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树立主体的实践意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动手动脑,勤于思考,努力实践,实现教学过程的学习化。

3、教学关系民主化原则。教学关系就是导与学的关系,亦即师生的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主导为主体服务,爱护主体、调动主体、鞭策主体参与学习过程。主体尊重主导,信任主导,服从于主导,主动地接受主导的指导,形成互动互助、平等和谐、合作协调的师生关系。

4、教学组织形式的整合性原则。整合性原则就整体合作性原则,即构建一个教师整体教学,小组集体合作学习,学生个体自主学习的动态组合的教学系统。

5、教学风格创造性原则。即教师的教学设计、教法选择、学法指导具有差异性、独创性。

6、坚持教书育人的原则。教书是手段,是桥梁,育人才是根本目的。课堂教学不仅着眼于知识传授,更重要的在于实现育人的三项主要指标——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教学模式理论。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它为教学理论走向教学实践打开了通道。其主要构成因素及其关系是:(1)在特定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所确立的主题;(2)完成主题所确定的教学目标、任务;(3)达成教学目标的具体步骤和过程;(4)完成目标的一系列途径、手段和方法体系;(5)与主题相应的课程设计;(6)由主题、目标决定的评价方式。构建创新性教学模式需要根据教学模式的规范要求,运用理论演绎法和经验归纳法等思维方法进行具体的设计、验证、修正和完善。

(一)什么叫创新

创新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创新的一种用法是专用性词汇,属于经济学的范畴。冯之浚主编的《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与政策》一书中指出:“创新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的活动,也是知识的创造、转换和应用的过程。其实质是新技术的产生和商业应用。”关于这一创新理论的原始思想,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年在他的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的。199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作出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文件中指出,技术创新是指“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创新的本质是“知识、技术的价值实现”。创新的另一种用法是通用性的词汇,泛指创造新的东西或具有创造性。《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创新的释义是:“①抛开旧的,创造新的。②指创造性;新意。”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创新和创造的意义就比较接近了。我们平时用到的创新这个词汇,较多的就是这种广义的用法。例如“在工作中创新”、“培养创新精神”、“具有创新价值的成果”,等等。

(二)创新性与创新性教学

创新性是指对事物的观察、思考,从创意、过程设计到成果展示的思维表现。即是对事物原有规范的某种突破,摆脱某些积习和原有规范不合理部分对事物发展的束缚,提出新思路,创造新方法,构建新模式,探索新机制,追求新目标。本课题的“创新性”是指围绕一切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国家培养人的目标要求下,对应试教育教学模式中不完善之处进行改进,对不合理之处进行摒弃,对不发展的领域进行突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的目标指向是富有创新性的,即它所面向的是学生的智慧发展,在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取向上与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明显的突破;二是课堂教学的运作流程本身是富有创新性的,即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要求的建构,教学内容的组合,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评价的调控等方面形成独特的个性,从而突破传统教学的模仿性和程式化。

创新性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它的教学理念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为中心,以知识为桥梁,以活动化的课程与教材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实践为基础,促进每个学生创新性学习,培养其创新态度、思维、习惯和品质的教学实践。这种教学并未增添新的教学要素,也不排除各种已有教学方法的使用。但是,由于有了新的目标和理念,使原有的教学要素有了新的组合,具有了新的功能;使原有的方法在新的教学环境中为实现新的教学目标服务。

(三)什么叫模式?

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确定对事物发展过程的一个标准样式。关于教学模式,人们的看法还不很一致。我们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念)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范型。它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行动方式,是连结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教学理论如果没有教学模式这个中介,也就无法实现其行动指南的价值。而创新性教学模式则是运用当代教学理论和创造力理论,重新规划教学过程,建构以创新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模式及相应的教学环境,以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健康发展。

(四)体育课自主、合作、创新型教学模式适应的条件、程序

1、适应的条件:体育课自主、合作、创新型教学模式适应于小学中、高学段体育课教学,尤其适应于体操、投掷、游戏、球类等实践课。根据教材特点,低年级应强调自主、合作,要稍有些创新。高年级更适合于合作与创新,还要懂得在竟争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创新活动。

2、其基本教学程序:

1、共同制定目标

2、实现教学目标

3、体验自主、合作、创新乐趣

4、评价自主、合作、创新效果

(五)小学自主合作、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自主合作、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则是教师根据创新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基本理念及小学教学实际而建构起来的具有创新特征的教学实践模式。因此,它的实质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积极吸取基础教育研究的创新理论成果,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为重点,充分挖掘教材的创新价值和学生潜在的创新因素,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张扬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其本质特征为:

开放性。在教学观念上,教师需紧密联系生活,既要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社会,又要把生活的活水引入课堂;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以现行教材为载体,但又不局限于教材,课内与课外自然衔接;在教学模式上,教师应在一定教学理论或教学经验的模式框架内,保持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但又不固守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力求用多样化的教学来满足学生的创新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运用“探究式”和“做中学”理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和发现,在实践和体验中学习。

民主性。在自主合作、创新性教学的课堂里,教师既是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设计师,又是学生创新学习的“经纪人”,学生拥有相应的“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空间,可以随意捕捉流动于课堂中任何一个创新的机会。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是平等的。

科学性。在自主合作创新性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施教,以科学地教引导学生科学地学。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勾兑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把科学施教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科学地学上。

创造性。创新性教学模式的立意在“创”和“新”上,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对学生而言,创造性学的主要途径是探究,没有探究就没有发现,也就没有创新。教学中,教师始终注重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创造条件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让学生去感悟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形成独到的见解和新奇的想法。通过思维碰撞、合作探究、比较、辩论等,引导学生敢问、会问,学会质疑,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创造,形成创新精神和能力。

发展性。关注学生多方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实施自主合作、创新性教学的必然要求。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用发展的思想来发掘学生与生俱来的潜能,用发展的胆识来确认学生已经具有的各种能力,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实质性的进步,用发展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共同发展。总之,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要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教学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交流要植根于学生的发展,活动要有益于学生的发展,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发展空间,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在课题研究过程在,我们十分注重研究成果的积累和推广,要求课题组成员每学期至少写一篇有一定价值的研究论文参加各级优秀论文评比或在报刊上发表。

四、主要收获──转变五个观念 基础教育改革是大势所趋,是国家的战略决策,实验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所以我们感到了空前的紧迫感;要用教科研的态度进行实验工作,同常规教学相比较,需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和统计分析工作,工作量骤然加大,使我们感到空前的紧张;一下子从现行的教学大纲向新的课程标准转化,尤其是思想观念要在短时间内进行转变,并且是边实验边理解边转变,使我们认识到实验工作的艰巨性;在新的理念指导下,我们进行了初步的课改实验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品尝了取得成功所带来的快乐,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发现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是十分丰富多彩的,在活动中学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新气象,从这个方面来说我们的工作是有意义的,是丰富多彩的。实验以来可以说是取得了可喜的收获。

(一)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以前我们对健康的理解一般是从身体方面去考虑的,比较关注学生生理方面,这是片面的;新课程标准赋予了健康新理念,那就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观;统观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我们体会到几乎每处都渗透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们应该将增进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有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便有了明确的理论依据,例如我在设计单杠教学时是这样安排的,第一个练习,用激励口号替代传统的“一二一”口号。第二个练习,教师设计几个不同高度的单杠,让学生自由选择进行练习,并提出问题。第三个练习,设计了各组之间进行连续蹬地上杠支撑比赛练习;第四个练习,让各组自己设计上杠比赛的练习,通过组员之间的热烈讨论学生在练习中兴致很高,课堂气氛显得非常活跃。通过各种身体练习,发展了学生的素质;通过教师的鼓励、同学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培养了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通过帮助他人、互相讨论、组织之间比赛、人人之间比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交往和交流,使得个人与他人、个体与集体的关系趋向合作化和紧密联系,整体上反映出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

(二)注重了兴趣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验我们认为体育教学不能不要运动技能,但关键是以学习运动技能为手段去实现综合目标,以达到“健康第一”之目的。例如有位老师在上快速跑教材时安排了如下的练习:练习器械:学生用空矿泉水、汽水瓶子装沙自制“哑铃”96个(学生人手二个),橡胶实心球四个,收录机一台。练习一: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如何处理喝完的矿泉水瓶子,如何才能跑得快,跑得快有什么好处?练习二:分组让学生自己创编一套哑铃操(各组经过讨论和交流分别创编了不同形式的哑铃操);练习三:摆放哑铃接力跑;练习四:要求各组在上一个练习的基础上再进行创编别的形式的接力跑练习(有的组设计了摆好“哑铃”后进行蛇形跑接力赛,有的组设计了快速跑摆图形接力比赛,有的组设计了双人挤“哑铃”接力比赛)。以上各种练习都是围绕快速跑这个教材去设计的,整堂课显得非常活跃,学生的参与很积极,没有出现厌倦情绪;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学生有体会、有创造、有交流、有收获,始终兴趣盎然。实践证明: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欲望的良方,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锻炼的前提。教师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在教学方法的更新上,都应十分关注、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从而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三)注重了知识和思想教育的渗透 在实验的过程当中,我们改变了以往那种坐在教室里讲健康的授课方式,而是针对不同的教材进行启发、诱导、讨论、探究、交流;根据课堂上出现的不同情况进行即时的思想教育。让知识在参与活动当中去消化,在参与活动当中去领会积极的健康的思想内容。例如,教师发现学生在长跑中出现腹疼现象时就提醒学生要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以及跑步中不要随便说话的锻炼卫生常识;教师在耐久跑测试时号召全体学生为落后的同学加油鼓劲,既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团结互助的教育。好多的教师在设计游戏时,渗透积极的思想教育内容,如:“齐心协力”“突破封锁线”“支援前线”“团结互助”“你追我赶”“勇攀高峰”“快种快收”等。

(四)注重了创新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实验实际上就是一个创新和合作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在实验的开始阶段我们就要求各实验学校要围绕创新去做文章,围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去做文章,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师必须先有创新意识和行为。可以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所采用的方法归结为:在模仿前提下进行创新,在教师提示下进行创新,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创新,在活动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创新,根据给定的条件进行创新,根据场地、设施条件进行创新,利用音、像、图片、书本进行自主性学习。对于合作教学我们采用的方法可以归结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帮助、评价合作,组织之间的比赛,组织之间的观摩,组织之间的评价等。例如:教师在让学生活动游戏“多足行进”时只说明条件,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去体会、去探索最有效的合作方法,由失败到成功,去亲身体会团结合作的巨大作用,体现出竞争与合作是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特点。教师的教也体现了创造性:教师在上支撑跳跃时打破学生围绕跳箱转的传统教学模式,选用了现有的高台进行攀登练习,变枯燥为有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平梯、肋木上单杠课;教师利用小海绵包上投掷课;教师自制了若干的教具等等。可以看出虽然有些自制教具还比较幼稚,但可喜的是我们已经向新教学思想下的教学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五)关注学生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 总之,确保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是实验过程中的难题,也是一个重点问题,是关系到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我们要在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运用更好更多的办法,实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目的。

小学阶段数学符号意识研究综述 篇6

关键词:数学思考;符号意识;内涵理解;培养策略

一、研究背景

“符号”一词起源于希腊,英文译名为“symbol”。著名数学家罗素【英】说:“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数学符号是一种特定的、精炼的、专用的数学语言,是数学抽象思维的产物,又是人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进行表示、推理、计算的工具,数学思维活动以此为载体。狭义上的数学符号,以人们约定俗成的方式存在,如规定加法用“+”表示,减法用“-”表示。广义上的数学符号,是指表示数量之间的规律及其关系的所有符号,可以用来描述数学对象,如数学用语、公式、图表、数字等。经历了数千年历史的积淀与完善,数学符号展现着独特的魅力,成为通用的科学语言。它不同于汉语、英语、德语等一般的语言,它突破文化和地域的界限,成为一种国际化的规范语言。它是人类智慧的产物,促进数学的发展与进步。

学生对数学符号的把握对其数学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自从200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符号感”作为核心概念提出以来,对于数学“符号感”的研究就成为一个比较活跃的领域。在之后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数学符号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符号感”一词更名为“符号意识”。因此,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成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孩子自从学习算术开始,就与符号有了接触,上了小学之后,对数学符号的接触就更多。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并理解数学符号的意义,能运用数学符号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事实上,一些发达国家及地区很早就认识到符号意识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如《美国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和标准》明确提出了发展学生符号意识的要求。还有我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的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发展并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鉴于此,国内外很多学者和一线教师在数学符号意识的内涵理解、对其在教与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培养策略等方面做了一定的研究与探索。本文对关于数学符号意识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分析与总结,为后续研究做准备。

二、关于符号意识内涵理解的研究

对于符号意识,目前还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义。国外的很多学者从数学符号的特征和表现形式进行描述,更倾向于认为其是一种能力的体现。Fey(1990)对符号感的阐述比较系统,他认为符号感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它总是和数感、函数感和图像感等相互联系,但他认为符号意识也是一种能力。Kinzel认为符号感就是“在具体情境中,能创造出准确的代表数量关系的代数表达式,是符号解释和符号操作的结合体,是一种能力”。Nurit Zehavi认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符号感通常和数感、图表感、函数感等联系紧密并交织出现”,因此要给它下定义,非常困难。Abraham Arcavi 认为符号意识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思维活动,是对符号的一种直觉,一种理解以及运用。他试图详细具体地罗列符号感的表现特征,并对其进行分类,但仍然认为其完善度不够。

在我国,“符号意识”是数学课标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早在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首次将“符号感”作为一个核心概念提出,认为符号感是“人对符号的意义、作用的理解以及主动地使用符号的一种习惯和意识”。之后学者们都是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理解。如史炳星等对符号感的理解与其一致,他们强调学习数学符号重要的一步是用字母表示数,认为理解用字母表示数对于发展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是有帮助的。也有学者认为符号感就是一种对符号的直接感受和感悟。如王兄从表象图式的角度来理解符号感,认为其是指对符号的感受和领悟能力。有些学者认为符号感的提法不够恰当,对此存在争议。何小亚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刍议》一文中认为是翻译的误差,主张符号感的提法值得商榷。郑毓信的观点与其一致,认为符号意识不是简单地对符号的某种感觉、感悟能力达到的水平,更是一种心理活动和数学意识。这种符号意识与数感及数学模型联系紧密,是对数学语言的一种综合运用,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对符号的直观感觉,即符号感的问题。经过10年的课程改革,《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经验总结中不断反思,最终将“符号感”一词改为“符号意识”。之后,关于符号意识的理解基本都以此为参照,与其表现一致,很少再有争议。

纵观以上国内外学者们对符号意识内涵的理解,他们都认为符号意识是一种自觉主动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符号的态度和能力。他们对此各抒己见,但更倾向于是对数学符号的特征及表现形式的描述,而并非其真正内涵。因此,符号意识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值得我们进一步地思考。

三、关于符号意识教与学的经验性研究

这些年来,一线的数学教师、研究人员及学者,对数学符号意识的教与学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与分析总结,同时借鉴吸收了一些教育学、心理学中关于知识获得的认识,两者结合,提升成为数学符号意识教学的依据,为学生“怎样学”,教师“如何教”,提供了指导。但没有说为何要这样做,其本质是认识论的、经验式的。这些在实践中得到的规律,对数学符号意识的教学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一)关于学生对数学符号学习的研究

基础阶段泰语阅读技巧研究 篇7

关键词:基础阶段,泰语阅读,词汇积累,技巧

泰语阅读是获取相关泰国信息的重要手段, 也是泰语学习中的一项基本技能, 在泰语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积累词汇和扩大词汇量的有效途径, 是泰语听、说、写、译能力培养必不可缺的重要过程, 是培养学生泰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课程, 然而, 泰语和英语有所不同, 英语是在初高中甚至小学就开始接触, 有较长的时间学习和巩固, 而泰语是在大学时才开始接触, 属于泰语学习的基础阶段, 对于泰语初学者而言, 要想做到通过阅读来获取信息, 就必须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由于泰语属于零起点学科, 泰语学习者的基础非常薄弱, 本文把提高泰语阅读能力的方法和技巧分两个阶段 (词汇积累阶段、文章阅读理解阶段) 进行阐述。

一积累词汇的方法和技巧

词汇是语言的基石, 没有词汇量阅读就无从谈起, 积累词汇是外语学习者学习语言的关键所在, 词汇量的多少决定着对文章理解的程度, 要想很好地理解一篇文章, 最关键的是先理解词汇的意思。掌握大量词汇是培养高层次的各类题材阅读能力的关键任务。对于基础阶段的泰语学习者而言, 由于所掌握的词汇量非常有限, 积累词汇 (包括词汇的意思、用法、和语法特点) 已成为泰语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过程。但是很多学生在词汇积累上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有的学生对词汇记不牢, 有的学生已经记住词的意思但不能与文章结合起来理解, 有的学生对词汇不能学以致用等。在此, 笔者通过别人的经验和自己实践总结出以下掌握词汇的方法:

1. 偶然积累法 (Incidental Learning) 是指从学习或者工作中无意中掌握住相关词汇的方法。

2. 课堂获取法 (Explicit Instruction) 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有目的传授给学生的词汇。

3. 自学法 (Independent Strategies) 是指学习者根据上下文猜测出的或是从字典中查出词汇意思的方法。

4. 卡片记忆法 (LIMCS Strategy) 即通过制作生词卡来帮助记忆词汇的方法, 此方法分5个步骤:

4.1选择记录词汇 (List the Part) 。即学习者读过文章内容后, 选出自己觉得有必要的词汇记录到词汇卡前面的上半部分, 并且通过查字典在卡片背面的上半部分记下该词的意思 (用自己最容易理解的话语来解释) , 但是一个词往往有多个意思, 学习者只需记下跟自己所学/所读内容相关的意思。此步骤旨在使学习者能够通过选择词汇和解释词汇来熟知文章内容。

4.2找出有助于记忆新词的词汇 (Indicate a Reminding Word) 。即学习者把与新词的发音和字形相似, 并且是自己已经很熟练掌握此意思和用法的词汇写到卡片前面的下半部分。

4.3画图 (Create a Related Picture) 。在卡片前面的下半部分画出解释新词意思的图片, 以便自己更好的掌握新词汇。所画的图片不一定要很漂亮, 哪怕是线条也可以, 只要能代表词汇意思就行。

4.4造句 (Make a Related sentence) 。即用新词汇在卡片背面的下半部分造句, 所造的句子要简单易懂。

4.5自检 (self-test) 。即卡片制作完毕后, 要经常检查自己是否已经很好的记住该词汇。

5. 同音异形词记忆法。即借助已学的词汇来记忆与已学词汇音相同, 但字形不同的词汇。例如:我们已经学过意思是“车”, 那与发音相同的词有, 意思分别是“味道”、“泼、浇 (水) ”。

6. 实物记忆法。所谓的实物记忆法就是单词与实物图片联系起来记忆词汇的方法, 该记忆法对于记那些有具体实物对应的词汇也很有帮助, 例如:当学生看到“乌龟”的图片就要快速联想到“乌龟”这词是。[1]

二阅读理解文章的技巧

通过上述方法积累了一定词汇量后, 泰语学习者就开始进入正式的文章阅读理解阶段, 在此阶段阅读者就必须掌握下列有效的阅读技巧, 才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 概览全文。即在正式阅读开始之前, 快速纵览全文, 以了解文章结构、语言特点、和文章大概内容。

2. 跳读。即通过选择性的阅读如引言、结语等主要信息, 以便理解文章, 阅读时对不相关的内容要一带而过。

3. 扫读。即快速扫视全文, 并从关键的字、词、标志等找到文章中的重要信息, 然后细读相关信息以便找到所需内容。

4. 收集重要信息。即通过做标记或记笔记等方式记下文章的重点内容。

5. 研读。即阅读时通过细致的、思考性的阅读, 并体会字里、言外之意, 以便理解所读内容。

6. 复述。即用自己的话对文章进行复述, 以便理解掌握文章的内容和意思。

7. 总结。即通过用自己的话对文章中心和主旨大意进行总结概括。

上述阅读技巧可以概括为:读了要理解, 理解了就要记录, 记录后要记住, 记住了要会学以致用。

总之,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泰语阅读理解应该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过渡的过程, 学习者只有循序渐进积累词汇之后, 掌握如上所述的有效阅读技巧, 避免不良的阅读习惯, 如:点读, 回读等, 才能向阅读的高级阶段迈进。

参考文献

[1]SOMPON MANTASUTR PHANGPHIPHATN.普通阅读[M].泰国曼谷:O.S.Printinghouse出版社, 1991.

[2]SNITH TANGTHWI.泰语阅读[M].泰国曼谷:O.S.Printinghouse出版社, 1993.

[3]马征, 丁国茂, 韩国语阅读在韩国语学习中的作用[J], 剑南文学, 2010, (8) :137.

研究生阶段 篇8

1 医学研究生临床实习阶段医患矛盾存在的原因及特点

医院是救治患者的场所, 也是培养下一代医学人才的基地。进入医院实习是医学研究生培养最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环节, 直接参与临床, 直接接触患者, 才能够锻炼医学研究生的临床实战能力。医学研究生临床实习存在两对矛盾体:医患矛盾和学患矛盾, 与一般的医患矛盾来说, 患者对于医学研究生的信任危机除了医德医风的信任危机以外, 更存在对其业务能力的信任危机, 一些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证书的研究生甚至被误解为“非法行医”而被推向医患纠纷的风口浪尖。由于教学的需要, 患者无形中成为了学生临床学习的教具或者标本, 这让本来因患病心情抑郁的患者心理压力更大。由于医学研究生尚处于学生阶段, 专业知识还不够丰富和扎实, 从而导致患者质疑其权威性。另外医学研究生缺乏临床沟通技巧, 在处理医患问题时不能游刃有余, 交流过程中易让患者及家属感到不满, 从而引起患者的抵触情绪, 甚至引发医患纠纷。

2 研究生医患矛盾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我们对某医院在读临床专业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150份 (一、二、三年级研究生各50份) , 回收150份, 回收率为100%, 有效率为98%。

研究表明就目前的医患关系, 22%的研究生认为较为和谐, 33%的认为一般, 而有45%认为目前医患关系存在不和谐, 尤其随着研究生年级的增加, 对于医患关系存在的不和谐见闻更多, 甚至亲身遭遇过医患纠纷事件。调查发现医患信息不对称、患者期望过高、医患沟通不力、医生医治不当以及社会舆论是导致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 40%的研究生认为医患沟通不力是导致医患纠纷的重要原因, 而且随着研究生年级的增加, 比例越高。说明随着研究生在临床工作的时间越长, 接触病人越多, 越发发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以及现有医患沟通技能不足的缺陷。医患沟通作为缓解医患矛盾的最快速、最经济、最直接的方法, 越来越受到研究生的重视。

研究发现研究生由于专业知识不扎实, 沟通能力欠佳, 自信心不足等原因, 在与患者沟通时会觉得紧张, 比例为一年级78%, 二年级为53%, 三年级为12%, 说明了研究生临床实习阶段是研究生培养重要阶段, 不仅使其丰富了专业知识和提升了临床技能, 更使其掌握了与患者沟通的技能。然而我们也看出目前研究生临床实习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和谐的医患关系。调查中发现90%的研究生在和患者沟通前会进行自我介绍, 但是只有30%的研究生会主动告知自己是研究生, 有50%的研究生只有患者问及的情况下才会告知, 这是因为患者得知面对的是一名实习研究生时, 会表现出不理解, 不支持, 不配合, 甚至怀疑诊治结果, 这给医患沟通带来了极大阻碍。

在研究生沟通技巧调查中发现, 78%研究生能够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述, 偏移话题时会礼貌进行引导。但是也有一部分研究生认为医患沟通主要是获得患者与疾病有关的信息, 对于患者提供的其他信息表现出不关心甚至是不耐烦, 甚至会打断患者。研究生获得医患沟通技巧的途径为60%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 30%通过自己在临床工作中的领悟与总结, 10%通过书刊、媒体等形式。大部分研究生表示自己缺乏对医患沟通技巧的系统理论。

3 缓解医学研究生临床实习阶段医患矛盾的对策建议

医学研究生临床实习阶段引发的医患矛盾已逐渐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而要处理好研究生临床实习阶段的医患关系需要学生、导师、医院、学校以及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3.1 学生因素

医学生面对的是具有复杂生理和心理活动的患者。他们不仅身体上有疾患, 而且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就要求医生具有精谌的医疗技术和良好的服务技巧[2]。医学研究生必须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 具备广博医学理论知识、 敏捷思辨能力和优良职业素养和医德风尚、精湛临床医技水平, 在可能的情况下取得执业医师证书, 这样才能够获得患者的信任与支持[3]。另外医学研究生在工作中必须重视自身的沟通方式方法, 给予患者更多的耐心、关心、细心、贴心以及爱心, 做到态度谦和、用语礼貌、表达通俗、语速缓慢、仪态得当, 只有有“医生样”的研究生才能被患者所接受。

3.2 导师因素

临床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 临床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 其敬业精神、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态度会潜移默化地传给学生, 这种示范作用对学生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建立良性的医患沟通将产生深远影响[4]。按照相关法律, 医学研究生作为学生身份在临床过程中, 必须有导师或者上级医师的指导。在研究生带教过程中, 导师应严格管理, 避免因研究生操作不当引发的医疗纠纷。另外导师在带教过程中应多肯定、多鼓励, 在激发研究生的积极性的同时, 也可以增强患者对于医学研究生的信任感, 从而主动配合研究生的工作。

3.3 医院因素

医院应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确立追求人类文明和科学真理, 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医院文化, 营造优美和谐的人文环境, 使医院具有巨大凝聚力和朝气, 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紧张情绪得到放松, 医生在工作过程中心情愉悦[5]。另外, 医院应更加重视研究生教育, 将研究生视为医院成员, 提供固定办公设备, 发放与其他大夫一样的服装, 制作学生胸卡, 从而增强其主人翁责任感, 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4 学校因素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院校不单要进行医学科学教育, 也要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要传授医学知识和培养临床技能, 也要培养医德医风和锻炼人际沟通能力。医学院校应开设沟通技巧课、法律法规课、医学人文课等, 把医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 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同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身边服务典型、医疗标兵做经验交流, 现身说法分析医患关系的处理技巧和方法。此外应建立考评体制, 将研究生临床实习阶段医患关系处理纳入教学管理范畴。

3.5 传媒因素

客观、公正、真实、平衡, 是新闻媒体的基本原则。而一些媒体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过度关注医疗行业的负面新闻, 无形中放大了医患矛盾, 加深了双方的猜疑和误解, 助长了患者及家属的过激行为和嚣张气焰[6]。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媒体应该尽量为公众还原一个真实的世界, 媒体应当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社会监督的职责, 以负责、公正、客观的态度做好报道。

3.6 社会因素

临床实习是培养医学人才的必经之路, 是医学研究生向医生转变角色的关键时期。对于医学研究生来说, 这个阶段不仅是专业知识充实的阶段, 也是临床经验积累的阶段, 更是医患沟通能力学习的阶段, 社会应该对于临床实习中的医学生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如果为了规避风险, 不让学生接触病人, 那怎样锻炼医学生的临床能力, 卓越医师培养又从何说起呢?

只有经过临床实习才能够培养出技术过硬的医学人才, 才能够保障老百姓能够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才可能保障我国医学事业的长远发展。通过学生、导师、医院、学校、传媒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医学研究生临床实习过程中涉及的医患关系必将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患关系的恶化, 医患矛盾逐渐成为影响医学研究生临床实习质量的重要因素, 要处理好医学研究生临床实习阶段的医患矛盾需要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临床实习,医患矛盾

参考文献

[1]潘慧, 陈卓, 李乃适, 等.临床学习阶段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10:77-79.

[2]欧阳小琳, 林正, 韦春凌.加强临床医学实习生医患关系技能培养之浅见[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7, 24:139-141.

[3]李正关.医学生和谐医患关系意识培养实践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0, 10:700-701.

[4]寿红艳.从“医闹”现象谈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J].医院管理论坛, 2007, 4:57-59.

[5]李永生.医院制度文化建设与医学职业精神[J].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9, 30 (10) :24-27.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研究 篇9

语文教材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让政治的归政治,语文的归语文。在这方面新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有较大的进步,体现了时代进步的精神,感受到了时代进步的步伐。旧版教材让人有种“第二政治课”的感觉,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政治课是所有学科中最令人讨厌的课,新版语文教材在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尽管仍脱不了政治的渗透,至少在正确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这是可喜可贺的。当然,政治范围内也不乏思想性、人文性、工具性兼备的文章,像《共产党宣言》、《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无论语言上还是文学上丝毫不逊色文学经典,入选教材是无可指摘的。还有一些现代领导人的讲话文章也是文质兼美的,也是可以入选的。但是,这样的文章往往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并不适宜选入初中语文教材,或者说适宜选入的很少。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这方面的文章常常在教材不该出现的地方出现,常常让人感到很突兀、不知所措,教师机械地教,学生只好机械地学,既惹人烦又达不到预期效果,灌输的思想绝对经不起历史的考验。所以还是让语文的归语文,还语文一片净土。新版初中语文教材在这方面有很大的进步,人又逐步成为“人”,“人”的概念得到了还原。

人文性与工具性是语文教材编写者永远回避不了、也绕不开,必须面对的一个两难的问题,处理得好可以左右逢源。尽管有人提出“介质论”等观点,试图回避或者换而言之模糊二者的冲突和各自特性,这不过是只图标新立异而已,实无学术任何价值,就如大海里泛起的一朵浪花而已,增加一点热闹罢了。语文有人文性———选文注重文化内涵,体现人文特点。新教材选文十分注重文化内涵,注重人文熏陶,强调课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重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所选的这些课文,内容都非常新鲜,行文非常活泼,有利于体现浓郁的人文精神,折射了时代的风貌。“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兼顾二者的特点和要求,达到了有所倾斜的基础上二者的相对平衡。新版教材名义上贯彻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精神,其实质上对人文性是有所偏重的,这一点明眼人从课文提示即导读和课后习题就可以看出来。这样做是有它的道理的,也是需要的。鲁迅讲过,矫枉必须过正。这一点编者心中应该是清楚的,而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语文教学目标所决定了的。当然语文知识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没有语文知识教学内容将有很大的随意性,语文教学也很容易走向非语文。毕竟语文教材是语文课本,不是人文读本,更不是信息中心,学生学习之后不能只会对文章所指的信息津津乐道,大加探究,对语言作品本身却无所作为。字词句章及写作等工具层面上的东西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作品的人文内涵。语言应用问题、文章作法问题———技巧方面的、修辞方面的,都是语文所要讲授的、非常重要的内容。新版教材对口语交流及写作的重视很高,很有长远和现实意义,也是对时代大背景和趋势的正确把握。这是一个切合时宜的正确的选择。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在不断地相互磨合、此消彼长的过程中将走向实际上的互相扶持、互相促进的并重的阳光大道。

在传统上,文史向来不分家。人文性是语文的两大属性之一,语文与历史的关系也是紧密的,至少有制度化的联系方式的。历史的线索应该是语文教材编写的天然的顺序之一,这对于文化学习的顺承性、系统性、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是有积极的作用的。很遗憾,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新教材做得不够好,片面强调单元某主题,忽视了历史顺序作为线索的重要性,或者说对此比较淡化,甚至于割裂,这是其一。另一方面,新版语文教材似乎过于关注文章资源本身,对写文章的人的关注或者说重视程度不够。每篇文章的作者介绍要么很少,甚至只是在小字里提示一下。对作者本人所处的时代大背景及个人小环境考虑较少,对文章本身的写作背景更是一笔带过,介绍单调刻板,或只出现在教师教参里,于学生来讲似乎可有可无,这对于学生树立全面的语文观是不利的。语文教科书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材料之一,该加的内容一定要不惜笔墨,对不该加的东西一定要惜墨如金,凝练是编写语文教材的一个标准,但不是最重要的。语文教材编写也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但在更大程度上它是一个汇集材料的过程。教材向学生传递的应该是一个整体的全面的而不是断章取义的知识、文化内容。从暴风雪中是不可能取出一块暴风雪的。俗语讲“知人论世”,若我们对作者、对于此相关的一系列背景事件、历史大环境不了解,怎样才能做到全面深刻理解文章呢?让学生更好更有效率地学习一篇文章是建立在学生理解的各个方面知识信息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朦胧神秘的基础上。湿湿地皮或者只是浇透地头对于整块庄稼的收获是用处不大的。语文教材给予学生的信息应该是丰富而深刻的而不是片面而肤浅的。理解了的、融会贯通知识才会成为有灵性的知识,才会成为智慧,这样的教育才会是成功的教育,这样的教材才会是成功的就教材。

语文要紧密联系生活,这是新教材编排的一条核心思想之一。语文的生活化更加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打通语文学习与生活联系的通道。语文学习的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语文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语文教材强化语文与生活的衔接,并且把它作为这次修订教材的基本理念,这是符合现代教育实际需要的。语文是我们的母语,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不可分割。这是语文区别于其他的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新版教材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这既体现远离政治贴近生活的时代要求,又符合语文教育规律———母语教育离不开生活;这既是其特点,又是其新点。语文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但又似乎过于宽泛了,这样反而会削弱语文作为语文的核心价值的。一个概念包含很多内涵时,它往往什么都包含不了,那它就是空的、虚的、无用的。我们的语文教材也要注意这种倾向。毕竟语文不是生活的保姆,她做不了,也不能做。阳光太烈会烤死庄稼,被子厚了也会闷死人的,太过生活化了,语文又在哪里,语文还有没有边界?即便没有有形的边界,那么无形的呢?每一位语文界人士都应该有个底线吧。语文与生活紧密相联,但语文是一门学科,不是生活。诸多学科中语文学科是被赋予期望最多的,但在实际中却不是放在最核心最重视的位置,这是一大不平衡。语文在承受其不能承受之重。语文必须首先是语文,才能更好地联系生活,或者说语文的核心内涵要心中有数。我们强调语文要紧密联系生活,必须首先应该清楚什么是语文。如果这个问题搞不清,那么对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理解也必将是糊涂的、不清晰的。

语文不是万能钥匙,不是万金油,语文学科不可能包打天下。学科内容的核心是知识,语文学科的核心内容是语文知识,其实语文知识本身就包含丰富的人文涵养价值和工具价值。新版教材过度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轻视语文知识,无论从课文导读还是课后作业中均可看出,这是对改革的误解,也是对广大的农村孩子的漠视。对于信息匮乏的学生而言,学习掌握知识仍然是最重要的和首要的任务,只有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谈及其他目标,因为他们的知识来源主要还是课堂和课本。并且往往情感态度价值观被窄化为人生价值观,而属于学生的心理品质的情感和态度又处于弱势地位,三位一体的语文教学目标被撕裂得面目全非。对语文知识的轻视是语文教材编写的不到位或缺位,而过度强调情感态度价值的培养似有越位之嫌。这样既淡化了语文知识有没有达到新的目的,课改目标又搞成了四不像。语文首先是语文,然后才能与其它方面联系,只有把语文看作是一门对于专业,才能科学地认识它。

新版教材的选文是很好的,既体现了对传统的坚守,又包含了清新的时代气息:既包含丰富的人文性,又不失其工具性。这无疑是成功的。比之以往教材,新教材更有自信冠之以语文教材的名誉。这是学生之幸,教师之幸,民族之幸。有边界的才是清晰的,清晰的才是有价值的。语文教材的编写亦是如此。

摘要:本文从语文与政治, 语文与生活, 语文与历史, 以及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等几个角度分析了现行语文教材的特点, 以及其相较于旧教材的进步性。

关键词:语文教材,人文性,工具性

参考文献

[1]雷实.中小学课程改革三论[J].课程·教材·教法, 2000, (3) .

[2]黄伟.语文知识教学的更新与重建[J].中学语文教学, 2007.11.

[3]陈玉茜.对当下语文教材建设的忧思[J].百家争鸣综合天地版, 2006.2.

[4]彭江林.关于中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几点思考[J].教学参考, 2007.3.

[5]肖玉, 黄伟.个性鲜明寄旨摇深[J].教材课程, 2008.08.

[6]缪佳芹.中美中学语文教材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 2007, (3) .

[7]刘爱琳.中学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选文的价值取向[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9.

现阶段广告媒体研究 篇10

一、报纸广告

在广告行业公认的传统四大媒体中, 报纸是其中所占份额比例最大的广告发布媒体, 其发行量高, 面对的受众人群较为广泛。报纸从内容划分的话, 有综合性报纸和专业性报纸。从发行范围来看, 有全国性报纸和地方性报纸。其内容丰富多样, 覆盖区域较为广泛。其读者群基本不受收入、学历、民族等因素的影响。由于受到新兴媒体的冲击, 报纸的受众群正在逐渐减少, 但对于某些特定群体来讲, 依然有着非常稳固的消费受众。报纸所发布的新闻消息在某种程度上讲有一定的权威性, 因此在读者的心目中享有较高的信誉。对于一些缴费群体较为分散的产品或品牌来说, 选择报纸进行广告发布较为合适。报纸的印刷技术近些年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但与其他传播媒体, 如杂志、影视广告、招贴海报等相比, 其视觉效果还是有所欠缺。现阶段我国的报纸仍然以文字为主进行广告信息的传达, 这一点相对于其他传媒较为逊色。而且报纸对于18岁以下的受众影响较小, 对受众群的针对性较差。

二、杂志广告

杂志媒体相对于报纸来讲时效性有差距, 但其针对性比较强, 杂志大多是以特定目标受众而发行的, 读者的接受率较高。杂志所发布的信息量较大, 而且持续发布的时间比较长, 适合于消费者长时间的阅读, 因此杂志广告能够给消费者留下的印象较为深刻。

杂志媒体广告的时效性不如报纸广告, 在信息发布方面无法针对即时的信息进行跟进。由于杂志的发行量有限, 因此受众面积相对较小, 发布成本比较高。杂志的发布渠道相对单一, 而且目前多数杂志不在书报亭进行发售, 所以若非长期订阅, 很难获得, 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其广告发布的影响力。

三、电视广告

电视广告最为视觉动态媒体, 对观众的视觉调动是最为直接的。电视广告对于受众群体没有特殊要求, 不受年龄、学历、社会角色的限制, 是一种最大众化的宣传媒介。电视广告的传播面非常广泛, 尤其近些年来数字影像技术的发展使电视广告为首的视频广告发展极为迅速。数字影像带来的视觉奇观使观众从另一个角度认识我们身处的现实世界, 突破了观众的生活常规经验。同时数字影像在情感演绎方面拥有更大的自由度。[1]

电视广告的不足之处也较为明显, 其广告发布时间较为短暂, 一则电视广告的生命值基本在十几秒钟左右, 广告信息一旦错过, 就很难查找,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消费受众的记忆度造成了影像。而且电视广告的成本极高, 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够产生物有所值的广告效果。其拍摄和制作周期长, 受其他因素影像较多, 如地理环境、演员、道具、天气等因素, 都会对电视广告的拍摄产生影像。就广告播出费而言, 电视台的收费标准也很高。

四、广播广告

广播广告的时效性强, 传播速度最快, 因此广播广告的及时性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 可以随时更新广告信息, 实时发送。由于广播广告是采用电波来传送广告讯息的, 因此其广告覆盖面积极其广泛。由于新的传媒形式与新的传播手段的丰富, 广播广告的受众群体数量处于下降的阶段, 但针对特定群体的有时还是比较明显的, 如中老年消费者等。广播广告不同于其他媒体之处在于广播广告是纯粹的听觉媒体, 受众接收广告信息的时间非常短暂, 如果错过就很难弥补。

五、直接邮递广告

直接邮递广告出现的时间较晚, 在我国目前的邮递现实状况下也不能够完全实现真正的直接邮递, 但不管怎样, 其针对广告投放客户的针对性及专属性非常强, 能够直接选择受众人群, 广告效果最为理想。同时直接邮递广告可以自主选择广告时间、区域, 灵活性大, 更加适应善变的市场。直接邮递广告虽然是广告媒体中很灵活的一种形式, 但也是很不稳定的一种广告形式。购买信息反应时间长, 不容易很快引起消费者强烈的注意和快速的反应, 容易造成滥寄滥投的现象。

六、户外广告

户外广告也是传统媒体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展示形式上来说主要由平面和立体户外广告两大类组成:平面户外广告主要有招贴广告、路牌广告、壁墙广告、条幅等。立体户外广告主要有霓虹灯广告, 以及灯箱广告等。户外广告表现形式较为多样, 能够比较自然地被消费者所接受。由于户外广告基本设置在比较醒目的位置, 因此其视觉冲击力较强, 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结合其发布时间比较长的特性, 从而提高广告记忆度。

户外广告基本属于定点发布, 所以广告的影响力及覆盖面积有限, 这成为户外广告发展的瓶颈。另外由于其消费者的流动性较强, 导致其广告效果难以评测。

七、网络广告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网络广告越来越成为现代广告发布的重要媒体。互联网作为一个媒介, 有一些非常特殊的性质, 网络广告是一种非强迫性传播。网络广告互动性极强, 从传播形式角度讲, 在众多传播媒体中最为灵活多样。网络广告和其他大众传播方式相比, 其目标客户群更为明确, 广告效果更容易反馈和评估。现代网络广告的数量越来越多, 客户的可选择性也在增强, 因此, 如何在众多的网络广告中脱颖而出, 则需要更好的创意和表现。

八、短信集群平台

短信集群平台, 即通过发送短信的形式将企业的产品, 服务等信息传递给手机用户, 从而达到广告或者通知的目的。可将商家发布的相关活动及商品信息发布到消费者的手机上, 从而为抢占市场占有率, 打造消费品牌, 创造无限商机!手机短信这一新型媒体一问世就被商界誉为“最强悍的第五广告媒体”!短信集群平台成本低, 可控制性强, 针对目标人群到达;受众群体能够主动阅读, 注意度高, 这与传统媒体被动的收看形成了对比。同时这一类广告时效性强, 信息可快速传递到目标人群手中并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互动性较强。

目前各种广告投放媒体各有优缺点, 如何做到使产品或品牌广告效益的最大化, 还要根据品牌或产品自身的特点以及广告投放战略进行筛选和组合, 达到广告传播的最佳效果。

摘要:主要针对现阶段市场当中常见的广告投放媒体进行研究, 对各种广告转播媒体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总结, 再结合企业品牌或产品自身的情况和特色进行筛选和组合, 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广告传播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广告,广告媒体,广告效果

参考文献

高校危机的网络舆情发展阶段研究 篇11

【关键词】高校危机 网络传播有效管理

一、研究背景

网络很多时候直接导致危机事件发生,而高校有较高的社会声誉、良好的社会形象、承载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在人们心中拥有较高的被尊重度。高校危机发生后,危机舆论在网络上广泛快速的传播,使高校的形象受到极大损害,稳定和发展受到威胁。

二、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危机的发生传播阶段分析

在百度指数输入关键词“河北大学”和“李刚”。16日晚到18日掀起舆论高潮。截止1 8日已有多家网媒转载新闻570篇;关注度最高峰值为3732的日期21日,媒体发布新闻的数量已达2690篇。而河北大学卷入抄袭门事件的时间是22日,正好与李刚门事件第一个高峰的时间衔接。

1.危机蛰伏阶段

根据图示,高校危机在爆发以前,A至B都可以看成是危机蛰伏阶段,没有任何明显特征表象。本阶段我们认为是“无倾向的事实发布和转载”阶段。在这个阶段,网络的相关言论刚进行发布和少量的转载,暂未引起全体网民的关注,暂未形成意见倾向的集聚。

2.危机征兆阶段

将B到c的过程定义成危机的征兆阶段,在这个阶段,是危机舆论酝酿、不断积蓄和形成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时间不一定,可以是几天也可以是几小时,但征兆期内时间均较短。如下图所示。在这个阶段,最容易引发谣言、误解、诽谤。

3.危机爆发阶段

本阶段,网络上形成强大的舆论声讨力量,表现是所有的网站显眼部位都是危机事件内容、所有网民都自发转发该事件、讨论并发表意见。下图是河北大学李刚门事件爆发阶段的表现形式。

按“河北大学”和“李刚”关键词搜索,统计如下。18日危机爆发,随后趋势减弱,接着到22日又返回关注度高峰值,这个表象和上面的图表一致,E到G可看成是反复阶段。此阶段,危机舆论态势强劲,反复时间也较短,3~5天左右,主要是由于牵连事件的发生或对处理结果的大讨论。

5.危机渐弱阶段

本阶段为G至I,在这个阶段,由于管理者的适时介入和有效干预、控制,网络危机得到较为妥善的处理和干预,因此网络危机舆论如“沉默的螺旋理论”所阐述,相关危机舆论逐渐减少,网络危机得到有效控制。

6.危机修复阶段

本阶段即以后的曲线。这个阶段网络继续回复到各自为营的状态,网民继续开始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进行获取,网络环境的表现开始趋于平淡,沟通交流开始转移话题。高校和当事人,也陆续以正面形象或以公正处理结果来对自己的形象进行修复和重新的塑造。

三、高校危机发生时如何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管理

1.危机蛰伏期

(1)建立健全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机构。建立健全机构,是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成立舆情信息管理部门,有专门的部门、人员、经费、场所等;合署办公,将工作机构挂靠相关部门,专职人员专门从事相关工作;增加职能,不成立新工作机构,只是在相关处室增加职能;委托方式,将工作委托给一定专业能力的单位,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机构等。

(2)建立多级网络舆情管理体系。高校可组建三级纵向横向相互贯通的舆情信息管理网络:校级舆情信息管理机构,由校领导负责,成员包括办公室、宣传部、保卫处、学生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级舆情信息管理机构,由院领导负责,成员包括党支部书记、思政教师、辅导员等;学生管理机构,由学生骨干、学生党员、班干部等组成。

(3)完善相关网络舆情制度、提供经费保障。建立健全完备的工作制度,可保证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各环节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网络舆情管理的制度主要包括建立舆情信息报告制度、分析制度、通报制度、重大舆情分析制度、应急制度、责任追究问责制度等等。同时,经费是推动网络舆情信息工作高效化、现代化、科学化的有力保障。

(4)建立强大的舆论检测和危机处理系统。高校要做到对网络信息进行监测、对危机信息及时预测,即需要搭建完善的网络危机预警系统。

初中阶段鲁迅作品教学研究 篇12

那么, 如何引领学生学习鲁迅的作品呢?

一、引领学生读懂文本: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文本所在的特定写作背景。只有联系作者的心境或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 带领学生了解产生文字的社会背景, 我们的教学才能深入浅出, 实现文本、师生、学生与作者精神的沟通, 这便是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知其人, 二是论其世。“知其人”就是了解作者的生活遭遇和思想经历, 借此把握文章的思想倾向;“论其世”就是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时代, 从而把握作品流露的思想感情和时代意义。对于一切作品的分析都离不开历史环境。不管什么样的作品, 要分析出深刻性, 光以今天眼光去观察是不行的, 必须放到作品的历史背景中, 还原到它的那种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中, 鲁迅的作品更重视时代背景, 因为鲁迅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极不平凡的时代, 国家内忧外患, 民族危机存亡, 鲁迅为了拯救国民,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终其一生献给了新文学。学生之所以不爱学鲁迅的作品, 往往就是对那个时代感到陌生, 他们生活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 对民族曾经的苦难知之甚少。因此, 我在教鲁迅作品时, 引领学生先查找作品的时代背景。如教《故乡》时, 学生了解本文写于辛亥革命之后, 辛亥革命赶跑了一个皇帝, 却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 境况日益恶化, 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 目睹了在现实社会生活的重压下失去精神生命力的故乡的人和事, 十分悲愤, 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经历为题材, 写了这篇小说。小说中的闰土就是其中一个受害者。教《雪》时 , 有的学生找到了《野草》, 它写于1924年9月到1926年月, 当时鲁迅正处于人生探索彷徨苦闷的时期, 作品表现了他在黑暗重压下的战斗精神、追求精神和牺牲精神。《雪》中滋润美艳至极的江南的雪, 色彩斑斓, 生意盎然的江南雪景, 闪闪生光的雪罗汉, 寄予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而在凛冽的天宇下蓬勃奋飞、灿灿生光、旋转而且升腾的朔方的雪, 也反映了作者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奋力搏斗的精神和品格。了解了作品的时代背景, 学生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就成功了一半, 这更有利于教师教学, 有利于学生与大师进行心灵交流。

二、引领学生读透文本:抓住关键词语

作品的分析是从语言文字开始的, 甚至可以说是从词语开始的。对语言意思的深入分析, 先要了解同样的语词存在两种不同语义范畴, 一方面是科学语言、工具语言, 讲究的是语义的准确和规范, 另一方面是文学语言、文本中的语言, 语义往往超越词典规范, 带着非常强烈的、个人的、临时的感情色彩。文学语言、文本语言的语义离不开特殊的语境, 表现的是作者或者人物瞬时的感情, 不像字典语义那样是共同的、长期适用的, 而是在变化万千的语境中被个性化的。正是这种个性化语言的运用, 它承载了个人精神, 但这个“人”又不是一般的、抽象的人, 而是个别的、特殊的人, 是在具体语境中的人。分析鲁迅作品就要指导学生重视语言, 体会个性化语言。

如《风筝》中的“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惊异和悲哀是关键词, 为什么惊异?为什么悲哀?我先提出这两个问题, 指导学生抓住这两个词深究。结果学生很快就能举手回答, 有的学生说因为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早春二月, 而北京却是严冬故乡的风筝时节, 杨柳发青, 山桃吐蕾, 而北京, 灰黑色的秃树枝杈于晴朗的天空中, 所以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 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那一幕, 而且那一幕永远无法补过。又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开头“乐园”这两个字, 在字典里就是指快乐的地方。按原来语义, 乐园令人想到美好的地方, 至少是风景极其精彩的地方。如果是一个荒弃的园子, 只有一些野草, 把它当做乐园就会给人以用词不当的感觉。鲁迅在开头第一段强调说百草园不过只有一些野草, 但那里却是我的乐园。这里对乐园的特殊理解和运用透露了一个孩子的童心, 离开了孩子天真的心灵是不能得以解释的。这里的乐园具有双重含义, 一重和字典里的含义有关, 肯定是美好的场所, 但是, 同时还有另外一重含义, 那就是让读者进入童年回忆的境界, 和作者分享美好的童趣。

三、引领学生读深文本:找词语的矛盾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说 :“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许多学生在此处会提出疑问, “似乎”和“确凿”两词的意思是相矛盾的, 为什么能够放在一起呢?难道连鲁迅这样的文学大师也会犯语法错误吗? 既然有矛盾性, 就有可分析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这里包含双重意思:对“最末次的相见”来说, 已隔了七、八年, 印象已经淡薄, 所以用“似乎”, 说明回忆起来不一定十分准确。但百草园在那时鲁迅心目中, 它的确带来无限趣味, 那里有生机勃勃的景物, 如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有长妈妈给“我”讲神奇的美女蛇的故事; 有雪地里捕鸟的游戏。这一切都是那么真切和历历在目, 所以用“确凿”是不矛盾的。又如《孔乙己》也有这样的句子, 小说的结局对孔乙己做了这样的交代:“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为什么“大约”和“的确”能够放在一起? 细心的学生发现了这个问题。关于孔乙己的死, 小说做了暗示, 从中秋前两三天那次被丁举人“打了大半夜, 再打折了腿”之后, 人们以为经过了残暴的拷打, 孔乙已是活不了了, 他穷困潦倒、无亲无故, 这样的推测是合乎逻辑的。“大约”也表示了“我”对孔乙己死的推测和大家一样。“的确”表示推测结果, 孔乙己是个贪杯之人, 如果没有死, 一定会来酒店的。从孔乙己的社会地位和他与酒店的关系来看, “我”判断孔乙己“的确”死了是有根据的, 但又始终未得到确定的消息, 所以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样的句子, 意味深长, 由此切入, 较容易引导学生想象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以及造成这个悲剧的社会根源, 从而对吃人的封建社会制度产生愤恨的感情, 进而揭示小说的主题。

此外, 鲁迅作品中反语手法的运用也是一大特点。在鲁迅作品的语言中, 有很多反语手法, 从而达到幽默、讽刺的效果。如《藤野先生》中的“实在标致极了”, “标致”原意是“漂亮”的意思。鲁迅来到樱花烂漫的东京, 本来是怀着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的, 但看到清国留学生以盘辫为荣, 整天浑浑噩噩, 精心装扮自己, 把头发梳得很光亮, 还在上面抹油, 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写出了他们招摇过市、自我陶醉的丑态, 这里是正话反说, 意思是写清国留学生的丑陋, 从而表现鲁迅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对这些不学无术的留学生的痛恨。这样的语言在鲁迅作品中还有很多, 都是极富个性特点的。

鲁迅作品应该怎么教?相信不同教师有不同教法, 这是一个研究不完的话题, 希望经过我们的努力, 能让更多学生喜欢鲁迅的作品, 让他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摘要:初中阶段的鲁迅作品历来是教学难点, 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他的作品在中国新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引领学生读懂、读透、读深鲁迅作品?作者介绍了心得体会。

关键词:初中阶段,鲁迅作品,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教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中国现代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 2000.

[3]教师教学用书.七至九年级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上一篇:自我评价方案下一篇:快速掘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