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科学

2024-07-07

家庭生活科学(精选12篇)

家庭生活科学 篇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 关注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 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 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

学生生活在自然和社会中, 和他生活的世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育不能让学生远离现实世界, 课程不能成为隔离学生与世界的屏障。科学课程倡导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整体认识与体验, 我们应该让学生走入生活, 亲近科学, 体验科技, 在丰富多彩的科学活动中增长知识, 开发创造潜能, 培养创新精神。

小学科学教学必须与社会生活、学习生活相结合, 才能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 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在教学实践中, 作为科学教师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 教学情境生活化

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 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每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这种探究存在于每个人身上, 渗透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科学教师要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 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 激发思维, 使课堂情境趋于生活化。这种生活化的情境能够使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学习。

在教学五年级《设计种子发芽实验》一课时, 我提前布置学生回家种植绿豆种子, 每天在固定时间进行观察, 并做好记录。当我在课堂上提出“在种植过程中你都遇到了哪些问题?”时, 由于学生已有了真实体验的基础, 因此提出了许多相关问题, 主要集中在为什么有的种子不发芽、为什么同时种下的种子会长得不一样大不、怎样才能让种子长得更快等问题上。针对这些些问题, 我们可以把教室转变成日常生活中的讨论区, 让学生自由讨论。因为学生的问题都是他们用现有的知识与观点无法说明的情况, 遇到这种情况, 学生就会感到知识的不满足, 从而有了想弄明白的欲望。这种学习欲望就是学习的动力, 能激发积极的部分。因此必须在学习之初为学生创设难以解释的情境, 而生活化的情境是他们充分接触了具体事物以后产生的。

在《怎样加快溶解》一课的教学中,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平时很喜欢喝冰糖水, 可是冰糖要完全溶解需要很长时间。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一个好办法, 让我快一点喝到糖水呢?”冲糖水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 一听到能够为老师献计献策更是来劲了, 学生马上就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给我出了主意:“用筷子不停的搅拌能使冰糖快一点溶解在水里。”“用热水来泡溶解起来也很快的。”“把冰糖砸碎再放进水里, 会快一些。”———从这样的生活情境出发然后再引入到新课的教学中, 学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境的引导, 不但没有感到科学是那么深不可测反而觉得与他们非常的亲近, 对设计实验也就非常感兴趣了。

2 探究材料生活化

科学课中有很多有趣而富有探究性的实验, 学生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 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获取科学知识, 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而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这是支持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必要条件。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如教科书、图片、课外读物、来自媒体的信息、学生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熟悉的物品、周围的环境、科学实验仪器等等。

在教学中, 匀学的实验仪器有时候是必要的, 但是实验室中的科学仪器并不利于学生课后继续进行科学探究。因此, 在教学中我尽量采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作为实验材料、牛奶盒、汽水瓶、吸管、包装箱、泡沫塑料甚至一枚扣子都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好材料, 同样可以达到预期的甚至更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时, 学生使用的实验材料是小玻璃瓶和透明塑料吸管, 而并非实验室中的烧瓶和玻璃管。如此一来既为我节省了大量的课前准备时间, 又不会影响实验的效果。而且便于学生在课后继续研究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情况。

学生的学习探究不应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 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广阔天地。教学中如果局限于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会制约了学生课外的科学探究活动。提供学生常见易得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 有兴趣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作进一步的科学探究。这有利于将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有效地延伸到课外, 帮助学生不断增加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 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3 课外作业的生活化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 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改变以往只注重知识的巩固而忽略学生的动手能力、情感体验等的作业形式, 合理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由教室扩展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 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相结合, 让这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

例如, 学习了《奇妙的指纹》以后, 我设计了一份家庭指纹档案, 让学生将自己的父母及其他亲人的指纹全部拓印下来进行比对研究, 学生对这项活动表示了极大的兴趣, 都欣然接受并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并没有感到这是一种作业的负担。在学习了《物体的热胀冷缩》, 知道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我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设计实验继续去探究生活中的豆油、醋、酒等液体是不是同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了前面生活化的实验材料做铺垫, 这样的课外探究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 学生很容易并且愿意去完成。

生活化的课外作业既巩固扩展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提高思维能力, 促使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培养创新精神, 并且有助于学生将学得的科学知识、技能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学以致用。久而久之, 学生乐于对周围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 并自己想办法探究解决, 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对生活化的科学的探究兴趣就更加浓厚了, 形成一个奶性循环。

综上所述, 小学科学教学应以周围常见的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为对象, 提供给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材料进行科学探究, 并适当地将这样的科学探究延伸到课堂以外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学生在这样的生活化情境中, 利用熟悉的材料, 获得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 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是科学。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从而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产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 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 获得真正的长足发展。

摘要:《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 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 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科学新课程理念强调教育必须与生活紧密相连, 课堂并非孤立于世界之外的学习空间。因而我们要上好科学课, 应该将科学教学融入真实的生活之中, 实现教学情境的生活化, 探究材料的生活化, 课外研究的生活化。只有扎根于生活, 科学教学才会充满生命活力。

关键词:生活化,融入生活,体验科学

参考文献

[1]科学课程标准.

[2]马克思, 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1.

家庭生活科学 篇2

曾国屏 李红林

[摘 要] 以国内外的实证调研结果为基本依据,结合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现状的考察和国际比较,提出了“生活科学”的概念,并探讨其主要特征,概括为五个方面:与生活基本需求密切相关;将实用工具性置于优先位置;突出感性和直观的作用;与社会科学紧密结合;与文化传统底蕴有内在联系。如果说科学是日常经验及思维的精致化,那么从侧重于常识的“生活科学”走进更为学术的“学院科学”就成为理解科学的一条道路。这启示我们,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不仅要重视“学院科学”(R·K·默顿,UCDOS),同时需要结合现实及生活需要的“后学院科学”(J·齐曼,PLACE)和“生活科学”(BISSC)进行科普,从而全面引导公众理解科学、运用科学。

[关键词] 生活科学 公民科学素质 学院科学 后学院科学

Abstract:Based on review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public scientific literacy in China and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ies,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living science”and analys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it:tightly connected with basic living demand;puts instrumental and practical result in the priority;gives importance to sensibility and perception;integrated with social knowledge;has inherent connection with cultural tradition deposition.If we can say that science is the refinement of everyday experience and thinking,then it’s an essential way for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to approach scholarly“academic science”from“living science”which emphasizes particularly on common sense.Moreover,it gives us an important imply:We need the“academic science”(R.K.Merton,UCDOS)together with“post-academic science”(J.Ziman,PLACE)as well as“living science”(BISSC)to conduct the public understanding and using of science roundly.Keywords:living science;public literacy; academic science;post-academic science 2006年,中国政府公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该行动计划的实施方针是“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1]。“政府推动”是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一个特点。更一般地说,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特点。这是由中国作为一个科学、经济以及社会发展都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后发追赶型国家的特征所决定的。

科学发展的滞后、历史发展的曲折以及政府主导的特征,使得中国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表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主要表现为科普工作——科学大众化——紧紧围绕不同阶段的社会发展目标,在恢复和发展生产、保证基本生活以及反对封建愚昧落后几个方面展开[2]。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通过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科普工作出现了新的转变,比如从单向的“科学走入大众”到开始注意“科学与大众的交流”,从直接的“改进生产、改善生活”到开始转移到“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3]。“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颁布,便反映了在国内和国际新形势下形成的新的认识。在此背景下,我们来考察现阶段中国(以下均指除港澳台外的中国大陆地区)公民科学素质的现状及特征。

一、现实考察: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现状及国际比较 对公民科学素质的讨论和定量调查,发达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就已开始。1983年,美国学者米勒明确提出公民科学素质测量的三个维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公民科学素质的测量体系(即“米勒体系”),在西方各国得到了普遍应用,并逐渐形成体系。

我国直至1990年才开始引入和借鉴西方国家关于科学素养的思想和概念,逐步形成对科学素养的理解[5]。1990年,采用米勒体系,并借鉴发达国家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指标体系和调查方法,我国对成年公众(18~69岁)的科学素养进行调查研究,1992年完成了第一次全国抽样调查,此后共进行了6次全国性的调查。

200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98%[7]18,比1996年的0.2%和2001年的1.4%有较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仍有很大的差距,美国1995年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众比例为12%,欧盟1992年的比例为5%,加拿大1989年的比例为4%,日本1991年的比例为3%。

具体到公民科学素质的三个维度,我们以中国2003年的调查结果与欧盟、美国、日本2001年的调查结果中的核心要素——对科学观点、科学方法以及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解程度,进行国际比较。

1.对科学观点的理解程度及国际比较

整体来看,我国公众对于科学观点的理解程度普遍低于其他国家,并且与其他国家表现出大致相同的变化趋势,在5、6、7、8题上的正确回答比例较低,而在2、3、11、14题上的正确回答比例较高。

但是在这种普遍性和相似性之下,我们看到,我国公众能正确回答第2题和第10题的比例均高于美国和欧盟,而第1、13、15题的正确回答比例却远远低于其他三个国家(如图1所示)。

***3020100[8][6]

[4]1234535.3284518.9641.3304822.7739.7235118.2891068.6785371.811121364.2846532.614151656.3585438.3欧盟88.466.879.748.1日本7781.86383337919.0 45.152.68956767673.140.2

图1 对科学观点理解程度的国际对比

备注1:1-地心的温度非常高;2-地球围绕太阳转;3-我们呼吸的氧气来源于植物;4-父亲的基因决定孩子的性别;5-激光不是靠汇聚声波而产生;6-电子比原子小;7-抗生素不能杀死病毒;8-宇宙产生于大爆炸;9-数百万年来;我们生活的大陆一直在缓慢地漂移并将继续漂移;10-就我们目前所知;人类是从早期动物进化而来;11-吸烟会导致肺癌;12-最早期的人类不与恐龙生活在同一个年代;13-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牛奶经过煮沸后对人体仍然有害;14-光速比声速快;15-放射性现象并不都是人为造成的;16-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年。

备注2:《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指出:从科学观点的测试题目来看,欧盟、日本和美国和国际组织成员国调查科学观点测试题目仍采用米勒的测试题目。但是,中国、美国和日本的测试题目基本一致,欧盟略有不同。欧盟的测试题目中,没有“宇宙产生于大爆炸”、“吸烟会导致肺癌”和“光比声速快”这三个题目。该调查报告中也没有提供日本的关于“地球围绕太阳转”的测试数据。图中以虚线表示相应的数据缺失。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课题小组: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7。(原始资料参见:①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02,Volume l,National Science Board,2002,NSB02-1,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Washington,DC 20402;②The 2001 Survey for Public Attitudes Towards and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 Technology in Japan,December 2001,NISTEP RRPORT No.72,Shinji OKAMTO,Fujio NIWA,Kenya SHIMIZU,Toshio SUGIMAN,National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③EUROBAROMETER55.2,Europeans,Science and Technology,December 2001,the European Opinion Research Group EEIG,European Coordination Office.)

2.对科学方法的理解程度及国际比较

在对科学方法的理解程度上,美国和欧盟以及中国都表现出同样的特性,对“概率”的理解比例高于对“对比试验”的理解比例,日本例外。

但是,就中国来看,公众对“对比试验”理解的比例远低于其它国家,而对“概率”理解比例接近于日本而低于欧盟和美国,但差距不及“对比试验”明显(如图2所示)。

对科学方法理解程度的国际比较***00欧盟日本美国中国对比试验36.7654317.8概率68.7395741.6

图2 对科学方法理解程度的国际比较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课题小组编.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p7

3.对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解程度及国际比较

所谓的对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解,各国实际上测量的都是公众对伪科学和迷信的认知程度。欧盟、美国和日本都将公众能否识别“占星术”这种伪科学方法作为测试题目,而我国则在综合考虑我国各种迷信方式的背景下将我国目前盛行的五种迷信方式——求签、面相、星座预测、碟仙或笔仙、周公解梦——设计成一组测试题。由于各个国家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不同,测试的方法也不一样,因此也难以进行国际间比较。

但就调查的结果来看,我国公众的迷信程度较高。有26.6%的人相信“相面”、22.3%的人相信“周公解梦”、20.4%的人相信“求签”、14.7%的人相信“星座预测”、4.8 %的人相信“蝶仙或笔仙”[7]17。基于以上的分析来看,我国公众的科学素质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是,从中国的整个社会来说,我国公众对科学技术信息却是高度感兴趣的。如图3所示,我国公众对科学技术信息的整体感兴趣程度高于欧盟,对科学发现以及新技术应用的感兴趣程度高于日本和美国,对医学新进展的感兴趣程度高于日本而略低于美国。

对科学技术信息感兴趣程度的国际比较(%)***科学发现新技术应用医学新进展科学技术19225056.8463755.648.645.366美国日本中国欧盟

图3 公众对科学技术信息感兴趣程度的国际比较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课题小组: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p57。

备注:欧盟2001年的调查中,将信息分为体育、文化、政治、科学技术和经济金融五个方面的信息。科学技术作为一个项目来调查的。其中,科学技术排在第三位,之前分别为体育、文化。但是在对某种科学技术进步最感兴趣的调查中,欧盟的排序依次为:医药(60.3%)、环境(51.6%)、互联网、基因技术等。美国的数据来自,NSF2002,SEI,Chapter7-5~7-8,其有关科技信息的选项为:粮食和农业问题、空间探索、国际和国外政策问题、军事和国防政策、经济问题及商业环境、新发明和技术的应用、科学新发现、地方教育问题、环境污染、新的医学发现。日本的未知。我国的信息选项为,科学新发现、新技术的应用、医学新进展、外交、国防、教育、国家经济发展、工业生产形势、农业生产形势、环境污染与治理、健康与卫生保健、体育和娱乐、生产适用技术、致富。

我国公众对科学技术信息的“高度感兴趣”与“低科学素质水平”之间形成了强烈反差。这种反差反映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独特性。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中国公众的科学素质水平很低来一言以蔽之地概括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现状,而应以地方性的视角来深入分析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的特性。这种地方性(locality),不仅是在特定的地域意义上说的,还涉及到在知识的生成与辩护中所形成的特定的情境(context),包括由特定的历史条件所形成的文化与亚文化群体的价值观,由特定的利益关系所决定的立场和视域等[9]。

二、生活科学: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特性分析

考虑到地方性特点,即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特定环境(科学发展的滞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滞后性和复杂性)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后发的追赶型国家),同时深入考察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公众感兴趣的、关注的以及理解的科学是一种与学院科学(academic science)以及后学院科学(post-academic science)具有较大差异的科学,我们将之称为“生活科学(living science)”,其表现出以下五方面的典型特性。

1.与生活基本需求密切联系 所谓生活科学,首先密切联系着人们有关衣食住行的生活基本需求。联系到马斯诺(A.H.Maslow)需求层次理论,这是人类生存的最低层次却也是第一位的需要,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结合图3各国公众对科学技术信息感兴趣程度的比较,我们能发现,美国和日本公众对医学新进展的感兴趣程度远高于科学发现和新技术应用。我国公众对医学新进展感兴趣的程度却较低。而实际上,我国公众对健康和卫生保健感兴趣的比例却达到了75%。这表明,我国公众感兴趣的是日常意义上与健康相关的信息,而对于当代医学科学前沿高深复杂的进展在目前阶段还不那么在意。

结合图1的调查结果来看,对于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概念,我国公众能很好地理解,如题2、3、11、14。但对于远离日常生活、较多涉及到学院科学原理、与现代高科技原理相关、需要阅读较多书籍和报刊等才能了解的问题,我国公众能答对的比例就较低,如题5、6、7、8等,并且对某些问题的理解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如题1、13、15。

可见,我国公众有所诉求且能理解的科学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当然,这种基本需求会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的转变而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但归根结底仍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

2.将实用和工具性置于优先位置

人类理性被划分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所谓工具理性,即“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10]。简言之,就是人为实现某种目标而运用手段的价值取向观念。

这里所指的生活科学将实用和工具性置于优先位置并不意指对工具理性的过度崇拜而忽视价值理性,而是指从现阶段来看,工具理性在我国公众的认知和理解中的凸显。结合公民科学素质的表征来看,这种工具理性是一种朴素的关注适用性与有效性的工具理性,关注的是如何改变生活环境等的直接效应。事实上,就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来说,从早期的“改进生产、改善生活”到现阶段的“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都深深地体现着将实用和工具性置于优先位置。

200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众最感兴趣的信息是致富信息,其次为健康与卫生保健信息,再次为教育信息。很显然,这三类信息都是能带给公众可见的物质性成果的有用信息。它们既与生活基本需求密切联系,又承载着关注实用的工具理性。

并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科学健身”、“科学养生”、“科学饮食”等说法。这里的“科学”,实际上是“科学地(的)”的含义,是一种建立在朴素的功利性基础上要求实践能取得实效的“科学的”方法。“科学”在这个意义上与“有效地(的)”、“合理地(的)”等同,即,“科学健身”亦指“合理地健身”、“有效地健身”。这也是生活科学在我国公众意识中的一种实用工具性表现。

3.突出感性和直观的作用

相对于广泛受到尊重的科学理性原则来说,生活科学突出的是一种基于感性的认识,这种认识往往建立在直观的、易感知的乃至简便的基础之上。

2003年的调查显示我国公民对科学术语的了解程度达到12.5%,对科学观点的理解达到30%,对科学方法的理解达到8%,对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解达到46.7%。四个数据显示了我国公众对科学认知的层次性,对于能通过直观判断的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能有较好的理解,但是深入到结合理性要素的科学术语及科学观点层次理解程度则较低,特别是在涉及科学认识的严格操作程序——科学方法上,表现出更低的理解能力。并且,在对科学方法的理解上,关于对比试验的理解比例远低于概率问题(如图2所示),这是意味深长、值得深思的。

同样,在获取信息的途径上,公众也表现出这样的特性。在我国,电视是公众获取信息

[12]的首位渠道,且比例远高于美国和欧盟,其后依次为报纸、广播和亲友,因特网这一新兴渠道在我国的比重则非常之低(如图4所示)。除了与我国的社会发展程度及科学普及程度相关之外,公众很有可能出于将电视、报纸、广播和亲友作为低操作难度和易接受的直观简便的信息来源的考虑。

100806040200电视中国美国(2)美国(1)日本欧盟936449160.3报纸70416700图书16242130杂志278163520.1广播323027.3亲友2913200培训220000因特网64491216.7音像制品2.6040其他48510

图4 公众获取科学技术信息渠道的国际比较(%)

注:“0”代表“—”,中国、日本和欧盟国家在渠道调查中为多选题,因此数据总和大于100%。美国为单选题。欧盟杂志选项为科学期刊。美国(1)指公众获得一般科学技术信息渠道的比例,美国(2)指获得详细的科学技术信息渠道(即获得进一步的科技信息倾向于采取的方式)的比例。美国的数据可以进一步从SEI,Chapter7-34获得,百分比合计不足100%是由于回答“不知道”的未列出。欧盟的信息渠道来源选项为:TV(60.3%)、新闻报道(press,37%)、广播(radio,27.3%)、学校(22.3%)、科学杂志(20.1%)、因特网(16.7%),欧盟的原始数据来源见eurobarometer-154-2001年,p13。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课题小组: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34

4.与社会知识紧密结合

这里所说的社会知识,是指人类的社会生活所涉及到的知识。社会作为许多个人的结合体,较多地涉及个人与个人之间必须遵守的共同规范或道德行为,因而社会知识可能更多地集中于人的主观世界及群体层次的知识,例如经济的、法律的、心理的、人类的、社会的、政治的等等方面的知识。如果一定要从学科分类上来说的话,那么更可能更偏重于社会和人文科学知识,而非自然科学知识。

例如,一个人可以不知道某种药物的自然机理,但是,以一种心理学上的“趋同效益”就可以进行决策去购买药物。或者,换一种说法,公众可以不去深究某种事物或事件深层次的有关自然科学的原理知识,而只需要通过社会科学的知识或方法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过这种途径往往要直接简单且易行得多。

再如,以一些学者社区科普调研中提到的“心理科普”为例。所谓“心理科普”,是指针对社区中的弱势人群,如老年人、单亲母亲或者失业人员等所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必要的指导,帮助他们战胜心理问题重拾生活的信心

[12]

。这种典型的围绕社会知识进行普及的例子,目的在于让公众在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和生活。

时下我们经常听说“科学地填报高考志愿”,这里的“科学地”除了指填报志愿时需要遵循程序规范之外,更多的是指参考以往的报考和录取情况、目前的整体状况、他人的经验、社会的评论等等各方面的知识来进行决策。这是公众在处理日常性社会事务的过程中注重参考社会知识的经常性的表现。

5.与文化传统底蕴内在相关

一般地,文化分为物质、制度以及精神三个层面。除了对我国现实的物质水平的影响之外,我国的传统文化从制度和精神层面特别是精神层面深刻地影响着公民“生活科学”观念的形成。

文化的制度和精神层面主要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规范、约定俗成的习惯定势、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人文精神被认为是其灵魂之所在[13],人文精神所推崇的个人修养、伦理纲常、社会秩序之中,存在着近代科学所倡导的理性批判、严格逻辑、数学方法、实验手段等科学精神基本要素的相对缺失,从而影响了我国公众对科学的理解与认识现状的形成。具体分析如下。

我国公众对科学观点的理解中第2题与第10题的高正确回答率所形成的反差(见图1分析),联系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可以有很好的解释。对第二题而言,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中,孔子无法回答“小儿辨日”的著名故事广为人知。或者,联系到中国的现代文化,“太阳”蕴含的解放、光明、孕育大地万物的意思,数十年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被赋予了特殊政治含义,且深刻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第10题来说,中国文化传统中无神论占主导地位,中国公众很可能更容易接受生物进化论而不是神创论的思想

[14]。

对科学方法的理解上,也能探察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思维模式中具象思维由来已久,特别是在古代以来的中医、养生之中。具象思维有别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它是指以物象为媒介的思维活动,物象即感官对于事务形象的具体感知,也就是感知觉[15]。这种认知事物所采用的思维方式,对方法论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从而影响了我国公众更易于理解概率问题而不是对比试验。

从公众对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的理解这一维度上,更是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巫文化盛行,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的源头,当从巫文化开始”,而巫文化在中国古代政治中的渗透进一步导致其传播和扩散,从而促使了我国迷信形式的多样化发展。这是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第三个维度题项设计的直接原因,也是我国公众迷信程度较高的原因。

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学院科学与后学院科学、生活科学的结合 以上的分析和讨论,引发了我们对于学院科学、后学院科学以及生活科学三者关系的思考。同时,也引发了如何进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思考,特别是对于后发国家如何进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思考。

英国学者贝尔纳曾在其巨著《历史上的科学》中指出:“科学可作为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要素以及构成我们的诸信仰和对宇宙与人类的诸形态的最强大势力之一。”[17]这一概括,实际上包含了我们现今所称的“学院科学”(亦称学术科学)和“后学院科学”(亦称后学术科学)两种建制。学院科学,“是科学最纯粹形式的原型”,科学家出于好奇心、“为了追求真理和人类利益而相互信任地一起工作”,“为知识而知识”。学院科学处于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的核心,从事这类科学的人多是处于大学、研究中心等学院机构中的科学家们。他们远离世俗利益,享有充分的自主性,遵循一套不成文的规范自行运作。这套规范也就是默顿所概括的科学精神气质——普遍主义(universalism)、公有主义(communalism)、无私利性(disinterested)、独创性(originality)和有条理的怀疑精神(organized skepticism),简记为UCDOS。

齐曼则注意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发生着“一场悄然的革命”,他将这种转变后的新的科学社会建制概括为后学院科学(产业科学)。后学院时期,科学与社会政治、经济的相互作用日趋复杂,科学知识的生产日益同国家、企业的利益紧密相连,由此后学院科学也

[16]被称为产业科学。在这种新型科学建制中,科学家的行为规范发生了转变,齐曼将其概括为所有者所有的(proprietary)、局部的(即地方性的,local)、权威管理的(authoritarian)、被定向的(commissioned)、作为专家的(expert),简记为PLACE[18]。

而生活科学,则是基于人们的现实生活的需要所形成的对知识的诉求、理解、获取以及运用的过程。这种知识可能是来自学院科学或者后学院科学已成体系的识见(sense),更可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感性的直观的有用的但是还未进入到体系层次的常识(common sense),即经验性的认知。如前所述,生活科学所表现出的特征为与生活基本需求密切相关(basic living demand)、将实用和工具性置于优先位置(instrumental and practical result)、突出感性和直观的作用(sensibility and perception)、与社会知识密切联系(social knowledge)、与文化传统底蕴内在相关(cultural tradition)。类似地,我们在此简记为BISSC。

如果将学院科学、后学院科学以及生活科学的对象及目标进行对应的话,可以认为,学院科学对应着客观世界,独立于利益或效应,以追求学术上的建树(for learning)为旨趣;后学院科学(产业科学)对应着现实世界,与产业和经济紧密结合,以追求财富(for wealthy)为目标;生活科学则对应着生活世界,出于实用和有效性的考虑,谋求生存的福祉(for well-being)。

事实上,从科学走入生活、关注生活,到形成专门的“生活科学”,已经成为了一种现实。我们不仅看到了众多的“生活与科学”这样的媒体栏目,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活科学研究中心”,我们还看到了,也许,正是受我国文化传统和现实的影响,台湾“国立空中大学”(national open university)“生活科学系”的设立体现的是:生活科学正在进入教育体制的建设中[19]。

并且,从学理上讲,学院科学的UCDOS或后学院科学的PLACE,都只是对科学在不同时期的表现的概括,并未回答科学的来源。贝尔纳紧接着的上一句的话对此给出了启示,他指出:“在以上所列各形象中,科学作为建制和作为生产要素的二种形象,几乎是专属于现代的。科学方法以及它对于信仰的影响,最少已见于希腊时代。至于知识传统则是由父母传给子女,由师傅传给徒弟,这就成为科学的真正根源。知识传统自从人类史的最早时候起,远在科学够得上称为建制,或脱离常识和传说演变成为一种方法以前,早就存在了。”[17]

也就是说,远在科学建制化之前,科学就已经在孕育之中了,而孕育它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常识,即“生活科学”所蕴含的内容。在此我们注意到,所谓的“生活科学”,已不仅仅是对于现实状态的概括,也是对于科学基本来源的一种探索。换言之,生活科学既联系着现实的直接的感受,又蕴含着对于科学究竟是什么的追问。

爱因斯坦指出,科学“只不过是我们的日常思维的精致化”,也就是说,科学起源于对常识的批判和提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苏珊·哈克提出的批判常识主义(critical common-sensism)指出:从本质上说,科学的证据类似于与日常的经验判断相关的证据,科学调查和最平常的日常经验调查是相通相连的;并且,科学使得日常探究的那些程序得到强化和精致化,例如汽车技工、水暖工、厨师以及科学家,都使试验得到控制,但是,科学已经提炼和发展出更为复杂精妙的试验控制技术。

相对于常识来说,科学知识具有更强的系统性。常识是零散的、零乱的,首尾可能不一致的;而科学知识则内在地要求它必须是系统化的、内部是逻辑自洽的。可以认为,消除常识的不自洽和整合其零散性的活动推动了科学的产生和进步,由此科学完成了从常识到知识的提升。或者,换一种说法,基于常识,以科学的方法如推理、论证、解释等对其进行甄别、提炼、存真祛伪,逐渐达到理论的程度,是完成从常识到知识提升的有效途径。并且,常识是动态变化的,也是可错的,在进化的过程中达到更深刻的真理性认识,这是科学得以

[21]

[20]形成的过程。

在此意义上,从常识到知识,是一个提升的过程。从生活科学到学院科学、后学院科学,也是一个提升的过程。结合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就是对科学的认识、理解及运用水平不断发展的过程。对于后发国家来说,注重这一过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立足现实并关注前沿,注重常识并结合学术,是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提高的一条有效途径。

从当前的发达国家来看,美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2061计划”,其立足点就是中小学的科学素质教育。《科学素养的基准》将《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中提出的科学素质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学习目标,并直接影响了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制定。加拿大“国家K-12科学学习成果共同框架”也是以科学教育作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主要方法。强调学院科学的正规教育作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主渠道已经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认同,尤其在发达国家已展开了有力的实践。

但是对于后发国家来说,以正规教育为主渠道传播已成体系的“学院科学”知识的同时,以非正规教育渠道传播“生活科学”知识显得尤有必要。因为,对于大多数公众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与现实需求相关的知识的实际应用及其影响后果,而非晦涩难懂、远离人们现实生活的尖端科技和知识本身。

作为发展中国家,印度的《大众基础科学》强调了包括特定科学原理和事实所要求的知识、科学方法的内在化应用,以及继续学习所要求的能力[22]。并主要是通过解决五大类与公众生活和工作关系密切的问题——健康及其相关问题、环境及其相关问题、测量及其它多种问题、农业科学与技术、用于城市和城市化人口的技术——来体现的。印度的这一标准是从最低限度的要求进行讨论的,认为每个公民都需要具备最低限度的、基本的科学技术知识,以及对科学方法有操作性、实践性的熟悉和理解。这些,很大程度上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活科学”知识。

可见,对于我国来说,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既需要重视“学院科学”的深刻性,更要结合现实及生活所需要的“后学院科学”和“生活科学”来进行,从而全面地而有效地引导公众理解科学、运用科学。

参考文献

[1]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 [2] 申振钰.

[EB/OL]

http

://218.241.72.18/webpage/zgkpyj/gzkps/data/web_468.html [3] 吴彤.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A]//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制定工作领导小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课题研究论文集[C].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204-206 [4] Jon D.Miller.Scientific Literacy: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Review [J].Daedalus.1983(112):29-48 [5] 李大光.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目的到底是什么[J].民主与科学,2006(3):25 [6] Zhongliang Zhang and Jiansheng Zhang.A survey of public scientific literacy in China [J].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1993(2):21-38 [7]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课题小组.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18 [8]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课题组.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R].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67-69 [9] 盛晓明.地方性知识的构造[J].哲学研究,2000(12):36 [10]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56 [1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课题小组.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18 [12]高建中,曾国屏.贴近生活的科普:对北京市社会科普实践的调研[A]//科技传播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理论与实践[C](待出版).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13]张岂之教授谈中国传统文化.http// 李红林,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传播与普及、科技与社会。

打造品质生活科学 篇3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北京制定了《北京市“十二五”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公民科学素养达标率从1997年的4.0%;2002年的6.6%;2007年的9.2%上升到2010年的10.0%,远高于全国3.27%的平均水平。可以说,科普工作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最近颁布的《规划》中显示,到2015年,北京市将初步形成与首都地位相符合、与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相适应的科普服务能力和科学传播体系。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规划》中提出了七项重点任务,其中“实施市民学科学工程,引导市民科学生活”与老百姓最为贴近。而之所以提出这项任务,也是为了进一步引导百姓更加科学地生活。

市民生活还欠科学

比如在人们的饮食方面,就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饮食观。我国是糖尿病的高发地,平均每天就要新增3000名患者。而这种疾病的高发跟饮食过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在饮食中喜欢讲究“口味”,而对于食物中到底含有多少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却很少过问。参与制定此次“十二五”科普规划的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翟立原告诉记者,这种注重口味、忽略营养的饮食观是不科学的。

同时在体育运动教育方面也存在不科学。体育运动实际上是教给人们三件事:一是学会如何移动。在不同的方位跑、跳、走。第二就是学会平衡。这主要是锻炼人的平衡器官。很多人一坐车就晕车,就是平衡器官缺少锻炼的结果。第三是要学会控制。比如头顶、脚踢等等。这三种锻炼对人的健康生活是非常有好处的,因为这些内容几乎人们每天都要用到。翟立原说:“但是我们在体育课上,老师没有将这三个问题讲清楚。所以我们的市民往往在这些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方面缺少更科学的传播。”

通过对北京市民生活细节的考量和研究,为了弥补市民生活观的这些“知识盲区”,此次“十二五”科普规划就专门设置了引导市民科学生活这项议题,而目标就是通过搭建学习平台,积极引导市民建立科学的生活观。

科学生活观不强源于“底子”薄

在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普专家吴晨生看来,我国公民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生活观不强,可以说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他也是参与制定此次“十二五”科普规划的人员之一。

18世纪中叶,英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工业革命,而我国正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当现今西方人的祖辈们激烈讨论科学问题之时,我们才刚刚“开眼看世界”。因此,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底子并不深厚。

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的速度令全世界刮目相看。但是超常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公民科学素养水平却并不相称。上世纪80年代的公民科学教育,只能按照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来进行。而现今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生活所需的知识,在当年是不可预计的,也是当年的教育不可能提供的。

就好像20世纪80年代,摩托车都很少见,相对老旧的方式下教育出来的人们,可能很难理解现代化的环境和事物。这就像一个久居山林的人突然来到城市后,不知道红绿灯和人行横道的作用一样。他们缺乏在城市中生活的基本科学素养。

同时,教育也没有及时地为科普提供一片沃土。翟立原说,欧美国家都有健康课程,从小就教给人们有关健康的大概念,包括饮食与健康、心理发展与健康、药物的使用、体育运动与健康等等。而这些是我们缺少的,我们在教育时,更注重教授科学原理,对于一个人应该怎么样生存和生活的内容却很少触及。但是要了解自然界的问题,需要先了解自己面临的问题。所以给市民补上这一课,对今后人们高质量的生活很有帮助。

“十二五”规划现在提出这个发展目标是具有深远意义的。现在人们对于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有着极大的向往和追求,但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各种养生保健之法,他们缺乏专业的鉴别力,现在就要由我们来指引市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生活,也会使北京市整体市民的生活水平提高。

科学思维指引人们生活得更健康

有了目标,在传播时也要注意科普的方法。在吴晨生看来,教给市民安全健康、节能环保等知识,只是市民学科学工程的一种手段,这项工程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培养市民的探究精神,这种精神才是市民永远保持科学生活状态的原动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这也是此次“十二五”科普规划科普思想的一种突破。

当今社会,仅教导科学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知识老化的步伐加快。此外,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各不相同,譬如在沙漠和在雨林中生活的人所需要的知识就完全不同。因此,要想使人们科学地生活,最重要的是告诉人们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

而这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这绝不是背书、背定理或是别人耳提面授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实际上是在每一次学科学、读科学和参加科学活动探究科学真相的过程中得来的,因此,探究的过程比探究的结论更重要。

“一旦市民具有了这种探究精神,可以生活得更健康更科学。这对整个国家也是大有益处的。”吴晨生说,培养公民的探究精神,是中国创新的原动力。创新的结果最终会表现在某个人身上,但其过程却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假若没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作为“创新金字塔”的基底,社会就很难形成创新的氛围,爱因斯坦式的“塔尖”人物也就无法出现。

科普形式要灵活

要想真正落实“十二五”科普规划的任务,在实施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吴晨生说,我们有科学月、科学日还有配套的各种科学活动。从形式上来讲,这些与国外的活动差别并不太大。但是具体内容设计上还是存在差距,以科普网站为例,日本收税的是财物省,它的网站上设计了一个大家都可以玩的游戏,游戏中,如果百姓都不交税,那么城里就会出现很多劫匪、强盗,交通也会堵塞,而当百姓如数交税后,情况就会好转。反观我们财政部的网站就生硬一些,只是标语式的宣传,“纳税是你的义务”。

同时,科学传播者的素质也是一个问题。现在科普传播者所受的教育,是20年前的教育。如果不继续学习,他们的知识水平将无法跟上社会的发展。因此,不断提高我们的科学传播者的素质是当务之急。

科学源于生活, 走向生活 篇4

一、在课内进行生活化的教学

新教材更多地体现了知识系统中的“生活因素”, 教学内容与生活接轨, 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得比较紧密, 避免了旧教材中对知识体系、逻辑体系的处理较严密, 克服了“面向生活”的不足。新教材“科学”在选择内容时密切联系学生生活, 克服了学科中心的倾向, 避免了“偏”的弊端。从生活中的科学讲起, 更强调科学知识的应用性。同时, 新教材“科学”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课程设计思想, 加强课程与社会发展和科技新成就的联系, 展示科学发展的新成果, 内容更为更新, 富有时代感, 克服了“旧”的弊端。如克隆技术、基因组计划等学科新发展都融入到教材之中。面对上述问题, 在课堂上从不同角度实行生活化教学。

1. 教学情景“生活化”。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认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 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 学习者走进教室并不是一无所知的白纸, 而是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 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由外向内的转移和传递, 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 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 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教师应将教学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相融合, 运用生活情景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促使学生保持持久的热情, 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导入, 既增加了科学的生活气息而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能增强同学们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而避免产生对科学的神秘感。

2. 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教学内容上要变革传统的课程观, 即不要把学生固定在“科学世界”里, 要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关联, 使生活成为构成教学内容的重要素材。例如讲物态变化时,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从冰箱里拿出的可乐瓶外会冒汗?寒冷的冬天, 我们可以看到玻璃窗上有汗水, 它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 它是怎样形成的?夏天, 自来水管也会出汗, 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3. 教学方式“生活化”。

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往的理科教学“填鸭式”注入法, 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主活动, 通过对话教学、体验教学和探究教学等方式,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的主体, 让学生活跃起来。例如在教学《物质的酸碱性》时, 事先准备些水果, 刚开始上课时教师像变戏法似的拿出各种水果让同学们挑选自己喜欢的水果品尝, 学生很是惊讶, 上课还能吃到水果?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事后请他们说说自己品尝水果后的感觉, 从而引入新课。这样做有利于学生认识到, 原来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的科学知识, 真正体会到生活中的科学, 科学来自于生活。

二、将生活化教学延伸到课外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 但不是唯一的途径, 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现象也不能被束缚在教室里, 教室外才是学生学习科学最大的天地。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由教室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 促成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1. 课外作业布置“生活化”。

课外作业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 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目的是应用于生活实践, 学生的作业与生活世界联系紧密, 使教学由统一走向自主, 由封闭走向开放, 由题海走向求活, 求精。例如:在教好电功率一节新课后我让学生去调查11月份家里的电费情况, 并要求他们通过计算用电器一月的用电情况, 再把计算结果和收据上的数据进行比较。通过与生活结合, 学生都能很好地运用公式W=Pt进行解题, 而且对电功率也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2. 实验教学“生活化”。

科学教学以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为探究对象, 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 这是实现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条件。提供给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材料进行科学探究, 并适当地将科学探究延伸到课堂以外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科学课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如我在教《物体的浮沉条件》时, 准备了三组教学材料, 第一组提供了木块、石块、泡沫、橡皮、铁钉、牙签等形状、大小、轻重都不同的材料, 学生实验后, 发现物体的沉浮与大小轻重无关, 与原有的认知发生矛盾, 学生一脸的不解;第二组提供了大小不同、重量相等的五个小瓶子, 实验后学生发现在重量相等的情况下, 大的浮, 小的沉;第三组提供了重量不同、大小相同的五个瓶子, 实验后, 学生发现在大小相同的情况下, 重的沉, 轻的浮。以上三组实验, 对学生有很大的启发性, 使学生在探究中不断地否定自己, 不断地激起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不断地激发学生去探究。

3. 课外活动“生活化”。

生活化的课外活动既巩固、扩展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 促使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培养创新精神。有助于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科学知识、技能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学以致用。在教学中, 让每一位学生准备一本观察记录本, 学生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现象等作为自己探究的问题并做好观察记录, 让学生随时与大自然沟通。指导学生如何观察, 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在观察记录本上。自主探究一些生活中的现象问题, 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三、让科学回归生活, 走进学生的生活

科学课程回归生活, 不仅仅是要让课堂增添一些生活气息和生活趣味,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 领悟生活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通过对生命的参与和解读, 领悟生命的真谛, 从而学会学习, 学会生活, 学会做人。

灵感的火花来自生活, 智慧的源泉来自生活, 情感的体验来自生活, 态度的培养还是来自生活。总之, 在科学教学中, 把生活与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构建这种从生活走进科学, 从科学走向社会的思想, 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科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真正使学生利用生活化的教学形成会学知识、会用知识的良好习惯。让科学知识回归实际生活, 使学生带着知识走进生活, 架起知识与生活的桥梁。

摘要:科学来源于生活, 势必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不论在课内还是课外都要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得, 学以致用。

关键词:生活化的教学,课内,课外,回归生活

参考文献

[1].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3月

[2].陈坚主编.《中学科学教学活动设计》.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

科学与生活作文 篇5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开始在意自己的重要性。人文说:“如果没有了我,人们就没有了善良的一面,那么这种生活将会变得多么的黑暗,我想我应该才是最重要的。”科学听了不屑的说:“你这是什么逻辑,如果一个善良的人没有一些科学创新意识,那他等于是一个无用的人,无法立足于21世纪的生活,所以我才是最重要的。”说完后就听到一声大笑:“哈哈,你们口口声声都说自己是最重要的,可是你们不都是立足在我生活的基础上吗?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如果没有我生活,那要你人文,还有你科学有什么用呢?所以谁是最重要的就可想而知了。”“我才是最重要的。”人文和科学很不给力的说了句。然后三个人就开始陷入了激烈的争吵中。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们互不理睬,各自在自己的一片天地里掌管着。一开始的几天里,人文的世界中人们互相谦让,互相帮助,就算是被踩了一脚也会说抱歉,到处都是一派和谐的景象;再看看科学的领域,大家个个都在积极的研究科学,一台台多功能的机器在诞生,他将科学发展到了这个时代的顶峰,一副崭新的画面。镜头再转向生活,又是一阵新生儿的啼哭,大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白天人们辛勤的劳作,晚上吃过晚饭,一家人手挽着手在广场上散步,好不和谐!

当人文,科学,生活三人在三岔路口遇见了,各自都把头抬得高高的,好像在说:“看看,没有你们我的世界依然可以多姿多彩。”然后三个人分别向三岔路的三个不同的方向离去。路边的老树看了这一切,默默地叹了口气:“唉!想当初他们三个好朋友总是不约而同地走同一路口,如今的他们……”又叹了口气:“唉!难道友谊就真的那般脆弱,就不能好好的谈一谈吗?这就是所谓的友谊?”

即使难过去了,这个世界到处都充满了死亡的气息。人文那里,人人都很善良,却没有子孙的繁衍,人在一天天的减少;科学那里,没日没夜地生产机器,大量地排放污染物,各个角落里都是污水。生活那里,邻里之间的矛盾日益恶化,天天都有争吵,到处都是吵架声。

人文,科学,生活三个人又再三岔路口见面了,可他们这次眼中少了一份高傲,取而代之的则是后悔。但因为面子,谁也不肯先低下头来认错,于是又各自向三岔路的不同方向走去。大树老了,看着他们,又看了看世界的变化,摇了摇头:“要是人文,科学,生活这三个好友还不团结起来,撇开面子,低一低头,相互合作,那么这个地球将会毁灭。”

世界即将会面之际,大树告诉人文,科学,生活:“你们要团结,不要太顾及自己的面子,想想你们以前的快乐时光,要记得你们永远都是好朋友。”说完,大树就离开了他们。人文,科学,生活彼此看了一眼,生活说:“大树爷爷说了我们是朋友,要团结,我们不可以辜负他,地球是我们弄成这样的,那就让我们挽回吧!”人文和科学也互相点了点头。

没过几天,世界恢复了原状,人文,科学,生活三人又回到了三岔路,而大树已经不在了,就在此刻,天下起了雪。人文,科学,生活将彼此的手握紧,人文说:“大树爷爷在天边望着我们呢!”科学的泪花在眼眶里打转:“对不起,要是当初我没那么任性,那大树爷爷也不会这样的。”人文说:“应该说对不起的人是我,我不应该挑起这个话题的。”生活打断了他们的谈话:“好了,不要再道歉了。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互合作,将世界管理好。”说完,三个人击掌承诺:“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

科学升级生活 篇6

或许将来有一天,当你衣冠楚楚地坐在华丽的餐厅,轻轻抿了一口杯中的红酒,细细品味一番,正待发表一番关于年份与产地的演讲时,却突然发现对面坐着的家伙一脸坏笑地把酒放在了旁边一台奇怪的机器上——准确地说,那是一台粒子加速器。而他要做的,是在不打开瓶塞的情况下,就判断出一瓶红酒的年份。

科学家们显然是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了时尚事业中来,有消息说法国的科学家们正煞有介事地从事着这项类似给红酒做心电图的研究。他们声称,不同产地、不同年份的红酒所含成分也不同,只要把红酒放在粒子加速器的粒子束之下,就能根据产生的不同波长来判断红酒的生产日期和产地。美食家们或许会对这种“简单粗暴”,缺少玩味感的品鉴做法而气急败坏,但该项目的赞助商们却对此非常感兴趣,“有一种利用粒子加速器来验证艺术品的真伪的方法。 我们想知道,这一方法是否可以进一步用在葡萄酒上。”

科技似乎天生就与时尚有关,事情并不仅仅是给跑车加上翅膀或是给红酒做鉴定这么简单,而是延展到了时尚业的每一个角落。新的工艺、材质和升级的功能⋯⋯科技在物质层面的影响自不待言,就连富人们的言行举止,也被纳入了科学研究的范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有一项“目光接触与富人”的新研究。研究者说,在交际过程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者更易烦躁不安,不愿与他人进行目光接触”。这项研究总结说,非言语信息(体态语言)可泄露贫富状况,其有效性和准确度绝不亚于着装或轿车。

美国的卡诺教授兴致勃勃地进军酿酒业,不知他是否将开创一个新的品牌,但恐怕没有任何一家大牌酒庄敢和他在历史久远上一较高下。他所带来的是“远古的风味”——卡诺酿造啤酒的酵母菌取自一块缅甸琥珀,研究测定这块琥珀的年份约在2500万到4500万年前。而富有的豪门也对科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项目的资助只是冰山一角,他们甚至自己创建生态探险组织,穿越北极和南极,开设有机农场,并花费数百万美元的巨资建造了一艘集环保和高科技于一身的双体船,雄心万丈地穿越太平洋⋯⋯

让科学回归生活 篇7

小学生对新事物比较感兴趣, 记忆力强, 因此, 小学教师需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开展教学。针对科学课较为抽象的特点, 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以使学生易于接受, 乐于接受。众所周知, 科学来源于生活, 因此, 教师要设法让科学课回归到生活中。例如, 我在讲热胀冷缩时, 就向学生提问:“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属于热胀冷缩?”学生纷纷发言:“瘪了的乒乓球放进热水里会恢复原样。”“冷的杯子倒沸水时容易炸裂。”“暖壶上木塞有时会冒出来。”“夏天自行车、汽车、摩托车的轮胎都不能充太足的气, 否则容易发生爆胎。”……看着学生积极的样子, 我又问道:“铺沥青马路时, 隔一段路就会留有一些空隙, 是为了什么?”学生一下子静了下来。当我说出“为了防止夏天太阳暴晒, 沥青受热膨胀而使路面隆起”的答案时, 学生恍然大悟。

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学生不再畏惧科学课了, 反而觉得科学课是那么的有趣, 它就在我们身边。

二、科学实验要生活化

科学课实际上就是带领学生在探究生活中的奥秘, 它是由一个个实验构成的精彩世界。要想让科学课生动形象起来,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认识科学现象、掌握科学知识。例如, 在实验课上, 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风车, 并观察风向;让学生借一根强有力又不失韧性的绳子来体验声音的传导;让学生借助喝水杯或饭盆来体验回声……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体会到了实验的魅力, 并在实验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 培养了探究能力。

三、作业布置要体现出“科学”

听教师讲课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 但作业环节也不能忽视。例如科学这门学科, 不但要让学生把握课堂学习, 还要让学生在课下通过自己的探究、实验来掌握科学真理。为此, 教师可以把作业扩展到室外, 时间可以安排在节假日, 任务布置要达到拓展学生思维的目的。例如, 在讲《植物的花》时, 我布置了一项让学生搜集开花植物的花瓣、花萼、花蕊的作业。学生完成得非常好, 还顺便整理了开花的时间、一支花枝上有几朵花等。此外, 我还布置了观察种子发芽的作业, 个别学生在做种子发芽的实验时, 还悟出了豆芽生成的道理。这样, 学生把实验和生活就充分地联系了起来, 使课堂、生活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四、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

小学生天性爱玩, 教师要抓住学生这种心理, 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 既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又要让其获得知识。大自然界中的鸟、虫、鱼、阳光、河水、树木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 这些都是活生生的科学教材, 其中孕育着无穷的知识和奥秘。于是, 我把学生从课堂内引到了课堂外, 从课本中转移到了大自然中, 让学生嗅嗅泥土的芳香、看看树木的摇曳、望望河水的清澈……让学生实现了在玩中学, 在学中玩。

1. 从蚂蚁搬家知天象。

俗话说“蚂蚁搬家要下雨”, 这是因为动物对自然界的变化有天然的预知本领。我让学生观察了蚂蚁搬家, 有的学生发现蚂蚁搬家是有规律和线路的, 它们在下雨之前搬家, 原来是通过搬运土来堵洞口, 以免洞穴被雨水淹没。

2. 辨别生熟鸡蛋。

这个实验是拿两个鸡蛋在平面上做旋转, 让学生来辨别生熟。通过这个实验, 学生发现旋转灵活的是熟鸡蛋, 旋转慢的是生鸡蛋, 那这是为什么呢?我便让他们打开两个鸡蛋, 看看二者的区别。学生最后得出结论:熟鸡蛋凝固, 是一个整体, 所以转得灵活;而生鸡蛋的蛋黄蛋清都是相对活动的, 因此旋转起来会受影响。

3. 神奇的筷子。

这个实验是让学生把一根筷子插入到装着米的杯子中, 然后将筷子上提, 筷子会把米和杯子一同提起。我让学生准备一个塑料杯、一杯米、一根竹筷, 然后让他们把米倒满塑料杯, 把米按实, 再用手按住米, 从指缝间插进筷子, 接着用手轻轻一提筷子, 发现杯子和米都被提了起来。学生迫不及待地追问原因。我解释道, 这是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互相挤压, 把杯内的空气挤了出来, 这时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 使筷子和米粒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所以筷子就能将盛米的杯子提起来了……学生听后十分兴奋, 表示回家后要演示给爸爸妈妈。

这样, 让学生在“玩”中学, 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思维, 又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 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更重要的是, 学生学会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学习科学的兴趣更浓厚了。

五、利用电视等媒介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如今电脑和电视广泛普及, 我们若能正确引导学生, 让学生意识到电脑、电视里不只有《熊出没》《喜羊羊和灰太狼》, 还可以通过电脑和电视学到很多科学知识, 那何乐而不为?例如中央10套的《走进科学》《探索发现》等节目, 其图文并茂的内容、清晰又耐人寻味的解说, 无不吸引学生。另外, 数码相机已走进了我们的家庭, 家长可以让学生通过镜头观察自然界的阴晴圆缺、花开花落这都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科学、艺术与生活 篇8

中国的古人的生活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呢?我们的祖先崇尚艺术自然的栖居, 强调自然与人和谐发展, 强调的是人间天堂, 它是栖居之所, 也是能够向人提供存在的意义、安心的地方, 不仅仅是安身立命, 还要安心, 这就是天堂。中国人讲的所谓“仙境”, 不是虚无的来世, 就在大地之上, 天堂不在别处, 就在苏杭, 在杏花村, 在身边由青瓦土墙建成的小桥流水人家。那是一个:“水流空, 心不竞, 门掩柳阴早。听雨看云, 依旧静中好。但教春气融融, 一般意思, 小窗外, 不除芳草。”的地方。

古人是如何对待科学的态度呢, 中国历来科学不大发达有其根本原因, 特别是宋朝以后, 由于文化、哲学观点等等诸多方面的差异, 中国不是不能发展科学, 而是根本不肖发展科学, 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结构本身也不需要发展象西方一样的科学, 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已经是完美的存在, 我们的先人的科学观念是在一个大的人与自然高度统一下的框架来看待的, 就如火药的发明, 中国人仅仅用到了鞭炮、土炮层次就不在深入发展, 因为我们先人发现如果继续发展下去, 将与自然对立抗争, 影响到了大和谐的层面。而西方人不同, 整个文化、社会、政治体系就是膨胀扩张、微观求证的。火药到了他们手里, 很快就变成了火枪、大炮、飞机、火箭。文艺复兴后科学技术的应用发展更是如虎添翼, 最终撬开了中国的宁静的大门。由于科学的不发达, 我们先人的世界是松散的, 人生是闲漫的, 不紧凑不慌张。古人的时间和我们当下的时间是两种概念, 古人做牛车出游都觉得快了。他们的外部世界物质环境比我们小, 比我们少。但反而内心的世界比我们更丰富、更宽广、更博大。看看汉代的雕塑、唐代的诗歌、北宋的山水, 那个时代的作品所表现的胸襟与高度, 遥遥的摆在那里, 不言而喻。你也不妨把一个农村和城市相比, 公务员每天的按部就班, 农村鱼樵耕读陶渊明式的农夫生活, 他们的心境可以想象是多么的不同。这里你将明白领略到现代人与古人的不同。古人受外在影响少, 内心感觉感受却比现代人更敏锐、更强烈。也因为他们离太初不远, 正如一个婴儿、一匹刚被放了鞍马的野马, 时时还能回去看看想想丰沛的草场、广阔的原野, 待他驯服已久, 也就逐渐忘了那里美好的时光。宗教和艺术文学, 都由内心光辉所发, 所以时过境迁今不如昔, 看看明清的家具、瓷器、绘画、园林、建筑, 格局越玩越小, 其实是小气, 也是暮气。

当下整个的现代生活犹如一个巨大的万花筒, 整天被电视的广告、非洲的海盗、美洲的选举、亚洲的瘟疫等等跟你有关的无关的性息、事件困扰, 在大的脑袋也有装满的时候。越塞越多, 逐渐光线也射不进来, 在也顾不上阳光空气。你已经丢失了你的明慧而浑然不知, 现代人好像认为这是应该的, 只知道整理、分类、处理好这些东西, 却忘了我们先人那句话:空屋才能盛水。古人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比较排斥、拒接太多东西进入。总喜欢内心空荡荡, 不藏一物, 如清晨登高, 神清气爽, 海内宇内, 尽收眼底, 回归自然的本初, 文化的曙光就在这个时候产生, 一切大宗教大艺术大文学也就从这里开始萌芽。最刹那却是最永恒, 最空洞却是最真切。这样的心态也就是最艺术的心态, 这样的人生也才是最艺术的人生。

科技的发展现在已经有了电视、网路、手机, 有了轿车、飞机、火车, 有了核能、卫星、航空母舰。这个社会科学的发展物质是丰沛了, 性息是丰富了, 交通是发达了。按这样的发展沟通应该更方便;生活应该更安全;交往应该更便捷。但什么使这个社会更忙碌?什么使人们的内心更孤独?什么使人际关系更隔阂?什么使社会更不安全?在丰富的表面下, 个人的内心受到了更多的束缚和制约, 受到更多的外部刺激, 整个现代社会的特点也许就是在不停的问为什么, 每个人在忙碌解释为什么。进化论的流行, 更让人们抛弃了当下的存在, 把希望推向未来, 推向彼岸, 这个遥遥无期、永不兑现的未来, 让整个社会生活在别处, 生活在路上, 每天要有新的东西, 永不结束的未来运动取代了宗教, “未来”成了目前最大的宗教, 在这样变动不居的时代生活中, 艺术创作所表现的低俗、怪诞、躁动、肤浅也就不为怪。整个社会表面看上去文艺复兴, 蓬勃发展, 实际却是文化宗教、艺术整体式微。社会看上去分工明细, 专业越来越多, 但整体被撕碎, 个体成了社会的零部件, 全社会统统的业余化。

现代稍微敏感的人似乎感觉到科学与艺术是向两个相背离的方面发展。但艺术与科学的发生毕竟是同一个起点。西方的实证主义科学, 似乎重量不重质, 往往对事物要追个究竟, 把复杂的研究分析到单纯, 把极具象的研究到抽象, 硬是要证明一加一等于二, 要证明到底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数学和几何, 最科学的科学, 形和数, 只是些形式, 更无内容, 所以可以推介一切, 领导现代学科的种种门类。然而生活、艺术是最复杂、最具体、最难推介的, 艺术、生活不能简单地单纯化, 抽象化。不能简单的几个数字来衡量, 来计算。世界在加速, 整个世界都在掐算时间, 都在规划, 都在执行基督的标准, 教育讲标准, 城市建设讲标准, 服装讲标准, 发式讲标准, 汉堡包也是一种标准, 草坪上的小草也得剃得标准, 全部统一普通话标准, 整齐、规范、统一、世界向标准化发展, 标准与美无缘, 标准是统一无变化, 标准是复制, 是千篇一律。试想当整个城市、男女、饮食、建筑、教育等都成了一个样子, 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世界的精彩在于细节, 在于差异, 在于在在日常中找到那些非时代的永恒的东西。

在西方科学文明极发达的环境里, 还有他们的宗教生活, 这是一种内外的平衡, 宗教生活可以把他们带到与自然交汇的这条路上来, 所以西方有西方自己的合理体系。中国宗教不发达, 可以说没有真正的宗教, 但中国有人文, 历史所积累的文化遗产, 我们称之为人文, 人文从自然中演化过来, 但人文越发达, 距离自然越远, 则人文的病害越多, 中国几千年文化, 大致到了宋代出了问题, 整个文化艺术生活走了下坡路, 核心原因就是与自然远离的结果。

那在当下东西文化交融、科技发展如此兴盛的今天, 如何使我的艺术生活健康发展, 文化少病痛, 使个人常常感受自然不受束缚。如何找到艺术人生和科学人生的汇通点, 即自然与人文的交叉点?中国古往今来, 有多少丰富的智慧和精微的方法, 老庄、唐代禅宗等等阐述这一方便的法门一直在指引我们上升。重视内修, 洗涤明心, 时常让自己的内心空空荡荡, 不着一物, “知足常乐”, 在这样时代中确定自己的立场, 有选择的面对现代文明。回归到自然中去, 正视我们的传统。无论是宗教艺术文学, 还是生活科学, 人类的一切智慧, 也应该从这一源头上吸取。如你能把自己修养到那个空无所有、块然独立的阶段, 科学人生和艺术人生, 在此会通, 在此结合。

参考文献

[1].《晚学盲言》钱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低碳, 科学文明的生活 篇9

记者:非常感谢三位嘉宾的参与。从最初的建筑节能改造, 到提倡打造绿色环保生态建筑, 再到现在的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 这其中反映了人们生态环保意识怎样的一种变化?

娄宇:“绿色建筑”、“节能建筑”、“低碳建筑”等等是对建筑物一种概念性的提法, 其内涵有区别, 宜造成混淆。低碳, 英文为lowcarbon。意指较低 (更低) 的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为主) 排放, 其含义较窄。从广义上讲有绿色的含义, 但目前对于哪些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折算为“碳排放”还没有统一认识和标准。

丁建:这应该是一个由点及面的过程, 我认为, 原来所说的节能、绿色, 其实也是低碳的一个说法, 不过是具体到某个技术应用的方面, 现在低碳经济的说法更加系统化, 贯穿全过程, 更加宏观, 是从国民经济的层面去说。比如:原来的节能减排的概念, 是在某个建筑物的建筑过程中如何去节能减排, 而现在则是从选址、交通、原材料、成型、利用全过程, 到后期的使用、维护、分解和处理, 低碳经济更加注重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深入性。原来节能减排指的很具体, 现在则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一个由点到面的转变过程, 从几个具体的过程到全过程, 是一个思想认识的转变, 过去认为是知识分子、技术骨干、领导的事, 现在则是一个人一生中每天要做的功课, 是一种生活观、价值观, 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领域的概念, 会影响到我们的社会交往、社会进步。每个人都按照低碳生活的方式去生活, 才会促进社会进步。

吴德绳: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 离不开国家经济的发展进步。解放后, 国家当时很穷、很困难, 党又想让人民“居者有其屋”, 所建房子就很简陋, 数量多, 花钱少。这就带来很多问题, 以北京为例, 冬天必须有采暖, 因此采暖和房子一起成为供给制。也是要图便宜, 当年我住清华大学学生宿舍, 采暖都是蒸汽采暖, 限时间供, 睡觉时给点, 能钻被窝;起床时再给点, 能穿衣服。过了阵子, 国家经济改善了, 觉得花这点钱盖的房子, 每年取暖费花的倒不少, 蒸汽采暖让人住的感觉也不怎么样。于是, 开始考虑改进, 汽暖改成了水暖, 加大资金投入, 提高保温标准。80年代的北京, 以我们院出的采暖设计热负荷为标准, 当时要求热负荷统一打7折, 这就是第一步的节能30%标准。又过了两年, 国家有钱继续投入改造, 七折基础上再打七折, 就成了节能50%, 后来第三次要求再打7折, 只剩原来为35%, 成为节能65%, 这就是当年建筑保温的“三步节能改进”。

过了不久, 又发现了新问题:天空不够蓝。分析原因是因为烧煤炉, 因此小锅炉要变成大锅炉, 以提高排烟的处理水平。后来, 其实说天不蓝是因为空气中的颗粒物太高, 当时大家还不懂的低碳和气温上升的问题。

住房改革后, 老百姓积极性提高, 开始旧房保温改造、引进夏季分体式空调, 因此节能不仅是冬天的问题了, 还有夏天。另外, 公共建筑这块的建筑能耗量很大。怎么办?我们就开始做节能改造。因此, 国家的发展、人们的认识、现实的存在, 这中间有时没法说谁之过, 为什么?有一个逐渐认识提高和经济发展的过程。我常在业界说, 并不是老前辈们所做的是错的, 他们起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当时他们做的是奢侈型建筑, 是政治性建筑, 追求的绝不是节能, 而是可靠性。总不能让主席举行国宴时空调冷不下来吧?所以当设计方案中提出空调制冷放3台还是4台的时候, 最后上面拍板放5台, 以保证可靠。这是由当时的设备、维修水平和通讯条件决定的, 因为一旦出现故障, 找人维修很麻烦。改革开放后, 我们做节能改造, 主要是用先进的设备重新武装老建筑。

再后来, 又出现可再生能源的概念, 引入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继续发展, 就提出“绿色建筑”了。申办2008奥运时, 申请书共4大本590页, 我们院做了其中350页。后来, 刘淇书记从悉尼回来跟我说, 咱们这次要做“绿色奥运”。我再去悉尼考察时, 特地找了专家讨论“绿色”的概念, 这说明绿色也是我们新引进的概念, 大家还都不熟。

最后就变成了现在的“低碳”。如果把耗能减到最少, 是否就节能环保了呢?那还得看碳排放量。所以每一次都不是简单的说法的改变, 而各有新意, 含了当时全球学界的先进认识和发展。

记者:在低碳经济建设中, 勘察设计企业应该如何充分利用自身的特色, 做好哪些事情, 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

吴德绳:勘察设计院一定要有超前的低碳设计意识, 为将来的发展做好准备。为了让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加长, 社会同时要加强管理、宣传教育的工作。

娄宇:第一, 设计院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通过工程咨询设计活动, 优化经济布局, 调整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合理利用能源、资源, 提高能源、资源利用, 减少污染排放, 从工程建设项目的源头上切实把好关;第二,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建、新建、扩建项目必须进行节能减排评估和审查方可审批核准的规定, 认真编制好工程建设项目节能减排篇, 在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上把好关;第三, 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节能减排任务。节能减排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设计院具有技术创新优势, 要积极开发创新, 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第四, 大力推进发展循环经济;第五, 加强和完善节能减排的基础工作和设计内部管理制度。

丁建:勘察设计业在国家整个基本建设中, 一直是排头兵, 处于龙头地位。工程好不好, 关键在于前期的研究设计包括一些创新理念的落实, 以及对低碳领域的关注等, 所以勘察设计在基本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在低碳经济中的地位应该是一致的。这样, 既不会拔高, 又不会无所事事, 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所以, 需要重新去回顾一下勘察设计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从而恰当地确定它在低碳经济中的地位。设计院的优势就在于它科技与创新, 如果将来低碳经济成为主导的话, 设计院在科技研究、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将发挥极大的优势。这种优势也是和行业的地位相一致的。主要还是起到科研单位在技术转化上的纽带作用。首先就是要转变观念, 从自身做起, 深刻理解低碳经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二要以低碳的思想来主导我们的行为和设计思想的更新, 第三从技术上、材料上、空间作用上, 后期的使用、维护、评估上, 引入低碳的思想加以应用。

勘察设计单位的转型涉及的面很多, 低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其核心点应该还是建立一个低碳的价值观, 去面对社会上的对象。从最初提出循环、节能、绿色、环保到现在低碳经济, 以前只是生活中的部分, 现在则是更完整、更系统的概念。

2 在发展中谈低碳经济才有意义

记者: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和推行, 对于勘察设计单位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有哪些意义?

丁建:现在的设计院大都还停留在努力从观念上去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上, 还没有到落实在具体工作中的层面上, 所以现在谈低碳对设计院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问题还比较早, 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但这个问题不可避免, 低碳经济肯定是主旋律。

我这里谈谈低碳经济中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人人平等性。无论是发达还是不发达的国家, 以及社会上的不同人群, 在低碳生活面前都应该是平等的。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应该给出一个低碳排放的标准指标, 好去对比衡量是否达标。

要值得注意的一点是, 低碳经济不是无碳经济。对目前中国而言, 发展才是硬道理。两会上又出台了很多改善民生的政策, 都要通过加强经济建设来实现。碳排放是必须的, 但是怎样在这个必须中厉行节约, 不致浪费资源也是必要的。这个观念很重要, 否则就会限制发展, 为不发展和落后埋下伏笔。这两者并不矛盾。好在我们在发展初期就认识到了低碳排放的重要性。

现在的一个共性就是要在发展中谈低碳经济, 而不是要放弃发展谈低碳, 是要带着低碳经济的价值观去开展工作, 少消耗能源, 多生产有用的产品。

娄宇: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 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 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革命的基本目标是努力推进两个根本转变:一是将社会经济发展由高度依赖能源消费向低能耗、可持续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二是将能源消费结构由高度依赖化石燃料向低碳型、可再生能源的根本转变。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中心环节是加快构建新型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 着力推进低碳能源与低碳技术发展, 使整个经济社会活动低碳与无碳化。

吴德绳:对于一个建筑物的建造和使用, 中国现在还缺少很多东西。首先缺少一个成熟的物业管理的建制, 甚至于验收就没有一个调试的阶段。设计师对将来使用能耗的设想, 在图纸里就没能往后传承。硬件施工可以按图, 但怎么去运行, 在图纸上只有一小篇设计说明。例如当年我设计好了, 去找业主告诉他怎么运行, 他听进去了, 记住了60%, 实施的只有40%, 等他老了, 到他徒弟那还剩20%, 所以没法传承。还有一个问题, 建筑美学需要技术的引导和支持, 非常难。这是学者的呼吁和经济发展现实的妥协。如果从低碳来看, 标志建筑和超高建筑毫无道理。比如600米高的建筑, 截成3截, 盖3个200米高的建筑, 要多拿出2块地皮来, 我们国家还没到拿不出的地步。但是你盖一栋600米高的大楼, 要比3栋200米高的大楼贵得多, 运行也费得多, 而且要危险的多, 要麻烦的多。曾经组织过关于建北京地标建筑的讨论, 我们组织考察完了, 经讨论说不用建了, 让子孙后代去建吧。有人问北京的标志性建筑是什么?我们说紫禁城就是。但是学者的话有多脆弱呢?某地刚建完400米高的大楼, 跟着又要建600米高的, 就是受了市场经济和虚荣心因素的影响。也有国际间的政治因素使然, 那我们就更不明白了。

所以上面这些说法都没错, 但是最后衡量的一把尺子是这些东西对地球是否友善, 对人们的发展是否合适。所以我们现在处在一种道德与经济利益碰撞的妥协点。用刘淇书记的话说, “节能就是发展, 就是坚持先进文化”。

3 低碳不是只指建筑, 是个观念, 是一种生活方式

记者:三位觉得"低碳建筑"的说法准确吗?现在行业对“低碳建筑”有没有一个大致的衡量标准?

娄宇:建筑物在建设或使用中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有多项内容, 与社会经济条件、人们理念、所处阶段不同差异很大, 如何评价是一个有较大争议的问题。

吴德绳:什么叫建筑?建筑业是生产和制造为人民生活、社会活动的场所和环境的一种产业。建筑产品是“一个高价值长寿命、强迫公众接受的、有文化内涵的、有生命的产品”。

强迫公众接受指的是, 建筑往那一盖, 你喜欢不喜欢都得接受;马路一规划, 做的好和不好都得接受。比如西直门规划的有点问题, 到那就堵车, 一堵就堵出你30年来, 一点都没辙;鸟蛋你不喜欢看, 你走过去就看见了, 生气不得, 你还得看;给你设计一住宅, 你们家买了, 如果厕所设计的不合适, 你每回上厕所出来得转一弯儿, 还得反着手关那门, 这样的事, 一定下来就是三五十年, 对不对?所以, 叫强迫公众接受。

建筑是有文化的。所有的建筑必有地域特点, 含有气候因素, 含有人文的文化传承, 因此, 一个建筑, 一看就是中国的, 一看就是那个建筑大师的, 一看就是漂亮的美的。一定是有文化的。

建筑是有生命的。建筑是有水、电、有控制、有空调、有血有肉有神经的这么一个产品。这么说是要设计师做设计的时候要如履薄冰, 要敬业认真。如果承认这话有道理, 就要说一个问题, 还是要盘点下历史。刚才说了这么多建筑的特性, 究竟有多少人认识了呢?做到了呢?我认为还是很差很差的。为什么这么说?从历史渊源上, 搞建筑这行业有了几百、几千年的历史, 从太和殿的建设你能看出来, 最早建筑是一个非常强势的行业, 把设计规划叫烫样的, 或者圈地的, 搞建设的叫营造的, 最后建成了, 皇帝才登基。在这个历史过程中, 真正“有血有肉有呼吸有生命的建筑”这样一个特性, 只是近代的。以前没有给排水, 没有电气, 没有空调, 所以它的习惯势力和权重, 土建方面是老的很, 建筑设备是新的很。人们的意识, 制度的安排, 产业的发展, 都是很不均衡的。所以现在建筑的设备、给排水、空调等, 都是很晚期的, 还很弱势。而我们现在说的低碳建筑恰恰就是针对后者很严格的, 是需要我们去努力补足的部分。

再就是建筑美学的问题。建筑师在做设计的时候, 有没有考虑节能环保减排呢?考虑的可能并不够。为什么呢?建筑师在推设计方案竞标的时候, 面临的困难喝挑战非常多, 业主非常希望他出新出怪, 相关领导希望能搞出特殊的东西来, 他自己的知识有限, 又要迎合, 又要和竞争对手去PK, 还能有多少权重去考虑节能环保呢?这是一个原因。第二, 建筑美学应该在建筑的技术引导和支持底下去发展, 大家都明白一个很不节能的建筑, 绝不是美的, 因为它不节能, 你喜欢它干什么?但是到了一定时候, 大家就说它不美了, 这是一个建筑美学的发展过程。在没到这个过程的时候, 建筑的技术引领着美学的发展还很不成熟, 所以我们现在才出现了这样的一些情况。说句挖苦的话, 建筑师如果做了一个玻璃幕墙很大的建筑, 在节能审查的时候, 你问他你用了这么大的幕墙怎么办呢?建筑师学会了一句话:“我用的是LOW-E玻璃。”其中深刻的意思他不知道, 审的人也不知道, 一句话就被噎回去了。你问他外墙怎么搞这么复杂啊?多费能啊?他说我用的是外墙外保温。这样也给糊弄过去了, 谁懂?不都懂。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所以我们要真正减排的话, 要深入去影响各个学科、各个细节。

绿色建筑告诉我们全寿命周期。什么叫全寿命周期?就是从材料的制造到它的施工, 建成, 使用 (当中是使用能耗) , 寿命结束, 及结束后的遗存处理, 这些过程的能耗加到一起, 这叫“全寿命周期的碳排放”。但是绿色建筑在低碳经济的命题下, 就不应只按全寿命周期的碳排放的最低算数, 应该提出一个“全寿命周期碳排放率”的概念。也就是碳排放对使用寿命摊开了算, 摊开到全寿命上, 看到底是多还是少。这就带来一个寿命延长是最大的低碳的概念。上海的脆脆楼, 制造的碳排放是同样多的, 倒了后拆它的碳排放也是同样多的, 但是使用天数为零, 所以它的碳排放率是无穷大的。当然这是个极端的例子。所以, 我们要努力做到低碳率的话, 一定要想到延长产品的寿命这一条。就像谈节流, 同时要注意开源一样。所以, 一方面要投入的碳排放最少, 同时产品的寿命要最长。

在学界, 建筑物的寿命怎么长?我分解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是物理寿命, 我们盖一个草棚一般能用2年, 木屋能用20年, 钢筋混凝土能用50年以上, 这个是投入碳排放买来的寿命;第二个是商业寿命, 如果盖一房子今天还有人要, 明儿没人买了, 落后了, 那也不行, 商业寿命也要长。商业寿命靠什么长呢?一个是靠设计师的超前意识, 你得考虑几十年之后人们需要什么。另一个要靠设计的产品的可变更性, 要能变。比如说人大常委办公楼, 要求做20年不落后, 那就做框架结构。现在开会不公开, 过十几年老百姓可以参与了, 人家可以到走廊上看如何开会, 设计师要能想到这边如何加一楼梯, 那边如何开一门。意识的超前可以把商业寿命做长。第三, 是产品的使用寿命, 靠的是产品的部件更换, 也就是提升, 还有使用者的更替, 比如本来给少校级别使用的房子, 条件好了, 可以换给少尉级别使用。还有使用者的宽容度, 人家18平米的饭厅很好, 我家13平米也够用, 干嘛非要攀比?所以, 这三者对建筑物的寿命而言是一个木桶的短板效应, 哪个先到就全完。要延长寿命, 把这三个都做足才行, 其中包括了理念、道德、观点。所以用了9年的房子就要拆, 从低碳上讲就不对, 没把寿命延长。举一例子, 最近参加一电器协会会议, 有一节能灯厂家送我一节能灯泡, 还带了一个备品, 我夸了他。他的节能灯分为两段, 前面灯管坏了可以单独换, 后面电子镇流器不用扔, 这样使用寿命延长一倍, 这就带来了一个低碳经济长寿命的理念。所以低碳的标准是什么我说不准, 但是其中有一个大家很少提的长寿命问题, 一定要在长寿命上做足了, 低碳技术才能体现。

丁建:现在对“低碳建筑”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和定义。对于建筑的使用寿命的看法, 应该有个综合评估。比如过去30年前的房子, 适合当时的需要, 但是30年后, 也许拆了更具经济效益。现在大家反感拆房子, 是因为没有经过科学论证就拆掉的房子太多了。拆了建建了拆, 很多没有走完生命周期的房子被拆了, 大家很有意见。使用寿命只是一个方面, 但是不能用简单的一个标准来替代多标准。低碳建筑就复杂了, 把我们的社会包罗万象了。

我甚至觉得不应该有“低碳建筑”这个说法。低碳是一种经济, 转化到建筑上, 就很不准确。可能不能这么提, 只能说我们是在低碳经济的主导下, 完成的一个更加符合低碳生活的建筑, 是低碳经济感念的实践产品。低碳不是建筑, 是一个观念, 是一种生活方式。将来为了便于推广和使用, 把低碳经济对于建筑的主要指标列出来作为标准, 我觉得是可行的, 但现在还没有一个准确的低碳标准的定义。

4 低碳经济将带来诸多文化道德理念的改变

吴德绳:低碳给我们带来的这些事, 使得我们在方方面面应该有深入的思考, 使我们的某些想法和说法要有变化和进步。现在有一种不科学的语言叫节能住宅, 这句话应该退出历史舞台, 作为学者知道这是历史时期的话。节能是一种动词的追求, 到了现在不合适了。60、70年代的房子可以节能改造, 2005年建的房子就要节能改造, 丢不丢人啊?应该叫低能耗住宅。第二句话也是约定俗成的, 叫生态建筑、生态小区。这话在科学性上十分模糊, 等于什么也没说。什么叫生态?你说原生态我还能理解。打个比方, 就像市井语言说吃西药不好, 吃中药好, 中药里没有化学成分。中药没有化学成分, 你说它是什么组成的呢?应该说是没有化学制剂。同样, 生态小区应该说是绿色小区、绿色建筑, 这就清楚多了。市场上类似的模糊语言还很多, 比如直流变频技术, 直流怎么能变频?应该叫变频调速技术。再如电动汽车, 汽车都是内燃机的, 叫电动车、电动卧车都行, 也可以叫双能源汽车, 叫电动汽车就不对。

这不是我们矫情, 而是看到低碳经济给我们带来的新知识、新进步和新的科技含量, 所以我们要调整一些新说法。我们一开始节能想的并不是环境, 但是到后来, 我们知道了要注意使用可再生能源, 不要使用化石燃料。所以我们要在这两个方面做足功夫, 想明白了, 才能继续往前走。

除了注意总能耗的节约之外, 还要注意一个问题, 就是高品位的能源用在需高品位处, 低品位的能源用在需低品位处。燃气用来烧热水供暖, 效果挺好, 但浪费了燃气的高品位。燃气可以干更多的事。现在国家成立了能源委, 什么意思?刚才说化石能源不能用, 煤炭部、电力工业公司, 核工业部对能源都是分管的, 现在能源委就可以是统一的了, 所以不是能源不可置换, 是怎么合理在低碳上才对。北京成立了一个低碳管理研究办公室, 提出的政策是:1.查清碳足迹;2.编制碳预算;3.鼓励碳交易;4.提倡低碳生活。这几条碳排放的理念提出来以后, 就把行行业业的路说清楚了。第一条追踪碳足迹, 是咱们以前不知道的, 碳到哪里去了呢?追踪碳足迹不能莫名其妙, 只有追踪碳足迹, 才能选择经济生产, 能源的改革才能深入。二是编制碳预算不能糊里糊涂。鼓励碳交易, 有个总体最大化的问题, 因为都知道低碳会影响一些收益好但是碳排放高的项目, 这些高效益高收入的项目, 可以去买那些收益不好的碳排放的指标。提倡低碳生活更是一个关系到人们的理念道德生活态度的问题。咱们曾经犯过一个错, 有钱了就要拉动内需, 结果造成了人们的挥霍, 透支地球资源带来的问题是对子孙后代的不负责。所以提倡低碳经济一定会带来诸多的文化道德理念的改变, 我们一定要做好准备, 努力学习迎接这个改变。

丁建:我们要有始终向前看的态度。在人类社会从低向高的发展过程中, 追求低碳是一种必然, 但在发展过程中, 我们不能被其束缚, 所需的新型能源也会得到解决, 人类就是这样在不断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循环成长的。

因此, 在保证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础上谈低碳才有意义。如果因为要低碳就不开车、不开空调, 回到从前的社会, 那是一种倒退。前段时间去非洲考察, 看到部分地区现在生活还很原始, 没有现代化的工具和设备, 自然也很低碳, 但是不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呢?社会发展阶段不同, 需求也不一样。低碳技术在国际上还有封锁, 有壁垒, 说明其中还有很多人的私欲利益观念, 观念还不“低碳”。如果发明的低碳技术还不能无偿用于全人类, 说明低碳的观念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低碳生活的标准, 需要国家机构来进行整理和推广, 指导人民如何去正确地生活和工作。低碳不应该成为人自由生活的限制, 应该是在满足美好生活的前提下, 去寻求更加低碳的生活。

缩短和弥补与国外的差距, 也需要一个过程, 发达国家也是这样走过的, 我们同样无法避开, 但可以缩短这个赶超的过程。国民教育方面非常重要, 如果没有低碳意识, 就无法形成低碳生活。国家层面上的普及教育很重要, 只有提高社会整体的观念, 才能建立全社会的低碳生活方式, 改变人们的生活观、价值观、行为观。低碳对国家而言是经济, 对个人而言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国家应该拿出更多的资金来加强国民低碳意识普及教育, 从根本上来问题。

低碳不能单从设计的表面去看, 应该从根本上去解决。先做好一个不节能的东西, 然后再去节能改造, 逻辑上就有问题, 干嘛不先去做一个没有问题的东西?“上医治未病”, 就是这个道理。现在更多的是后端在做事, 应该是预防为主, 核心问题是在前端, 而现在大家力气都花在后端了。把前端做好了, 结果必然是好的。否则, 总是亡羊补牢, 代价很大。

让科学教学走向生活 篇10

一、选择生活化的内容导入新课,消除学生对科学的陌生感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入十分重要。在导入的过程中,我们选择的内容既要考虑到与新课内容的联系,又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尽量选择与本课知识有关且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来导入新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入新课的学习,感觉到科学源于生活,从而消除对科学的陌生感。

例如在学习《杠杆》这一课时,我先用和尚抬水的故事导入,然后提出问题:“和尚在抬水的时候怎样才会省力?”我接着说:“他们用一根比较长的扁担抬水,感觉会轻一些。你知道为什么吗?”此时,学生表现出求知的欲望,借此契机,导入新课。

又如在教学《溶解》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我现在很渴,想喝果珍了。谁能让我很快喝到呢?”有的学生说用筷子快速搅动,有的学生说用热水冲……学生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我告诉学生:“这就是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刚才大家泡果珍的过程就叫做溶解。”学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境的引导,就不会感到科学是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非常亲近。

二、选择生活化的内容进行新课探究,教学会显得轻松愉快

学习探究新知识是一堂课的重点。如何将重点内容变得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进行新课的教学中,我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其中的奥妙,往往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阳光下的影子》一课,这一课以研究影子产生的条件为重点内容,如果在室内讲,无论怎么讲,学生都不会明白。他们虽然对影子并不陌生,但没有进行过认真的观察。因此,我把这次课安排在课外进行。首先,我在室内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在玩过之后写一个以《我的影子》为题的小报告。报告的内容是:(1)你走到什么地方开始发现自己的影子了? (2) 影子在什么方向?你能够让它改变方向吗?(3)你会把你的影子藏起来吗?(4)你会变化自己的影子吗?(5)你踩到别人的影子了吗?带着这个任务,学生来到了操场。在操场上,他们玩得非常开心,并且不时地交流。他们玩累了,就在操场上拿出纸和笔完成了报告。这就是一堂游戏课,不需要教师太多的讲述。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新知识,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

又如在教学《光的反射》一课时,我想到了学生特别喜欢玩的游戏:用镜子反射太阳光,我就让他们尽情地玩,让他们利用镜子把太阳光照到不同的地方,并把镜子换成别的材料来反射。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其中的一点奥妙,却百思不得其解。我便加以总结点拨,学生恍然大悟。

再如在教学“热胀冷缩”实验的时候,我提供给学生的实验材料是盐水瓶和学生喝牛奶用的透明塑料管,而不是实验室的烧瓶和玻璃管,但实验的效果同样很理想。

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学生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进行新知识的探究,是任何一种方式或方法不可比拟的。

三、选择生活化的内容进行知识的巩固,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科学,再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做到学用结合。在巩固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会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发现本课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做到对知识的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例如在学习了《物体的沉浮规律》以后,我在巩固环节中提出了一个现实性的问题:“通过研究,我们已经知道了钢铁在水里要下沉的,而为什么钢铁做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问题提出后,我用橡皮泥代替钢铁,在水中做了一个小船,帮助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样,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又如研究过《物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物体有热胀冷缩的规律。那么,为什么冬天水缸里的水结冰后会把水缸胀破?这个实际性的问题马上让学生陷入了深思。然后我告诉学生,水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受热遇冷都会膨胀。在解决这个生活化的问题的过程中,我不仅向学生传授了知识,还教育了学生认识问题要有全面性,不能千篇一律地认知规律。

我们应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扩展到课堂以外,使课堂、课外、生活、社会有机结合,让学生获得更多探究科学的机会。

四、选择生活化的内容组织课外活动,达到科学与生活的统一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科学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引导学生将课内与课外结合,生活与科学结合。生活化的课外活动既巩固扩展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久而久之,学生乐于对周围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并自己想办法探究解决,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例如在学习了《水的污染》后,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大自然中去亲身体验一下水的污染,让学生“耳闻目睹”身边污染的河流、湖泊中死去的鱼类,结合地方实际,让学生谈谈本地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在学习了《奇妙的指纹》一课后,我让学生课后制作一份家庭成员的指纹档案。在学习了《混合》一课后,学生发现了身边更多的混合物,也知道了更多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并尝试去分离身边的混合物。我们应让学生将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从而让科学服务生活。

家庭生活科学 篇11

在中国,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国家号召用影视传播科普 ,与科普相关的影视作品也逐渐在网络和电视中传播,然而大多数作品以传统和相对死板的方式呈现,无法很好地吸引观众的眼球,因此与科普相关的优秀影视剧并不多.而《生活大爆炸》这部在中国曾经主要依靠网络传播的情景喜剧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科普情景喜剧,该剧巧妙地把科学知识与娱乐相结合的方式不但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就连科学界的学者们都对其赞赞有词.《科学》杂志曾给出一整页的积极评论,美国物理协会的科学家也表示他们非常喜欢这部剧,甚至还给剧组寄了些物理玩具.

前人关于该剧的研究大多是集中于对该剧的幽默特点、人物设置和台词翻译等的研究,而关于剧中的科学元素的分析或者观众对这些科学元素的喜爱程度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认为,恰恰是“科学元素”的设置使这部剧具有了重要的教育意义.“科学元素”主要指那些能够引起观众探讨和效仿的科学语言、科学实验和科学道具等,这类元素因其时而显得酷炫,时而显得浪漫,时而让人眼前一亮而获得观众的喜爱.本研究通过收集影迷在“果壳网”和“知乎”等网络论坛对剧中“科学元素”的探讨与模仿,结合前人的意见为我国原创科学题材影视剧的发展提出建议,鼓励科学影视与科学家合作的体制,把有趣的科学元素更加客观和生活化地呈现给观众.

1 科学影视与科学家合作,让观众感受科学家的魅力

对于一部科学影视剧而言,既要做到客观严谨地呈现科学知识,又要不乏趣味地把观众带入科学家的世界,这是比较难完成的.因此,《生活大爆炸》是一部聚集了编剧和科学家们心血的作品,作为制作人的查克·罗瑞(Chuck Lorre)和比尔·普拉迪(Bill Prady)拥有丰富的情景喜剧和电影制作经历.当两位经历丰富的制片人与《生活大爆炸》的科学顾问,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物理学家大卫·萨尔兹保(David Saltzberg)合作时,《生活大爆炸》的喜感和理性就诞生了.

在美国,美国国家科学院专门设立了科学与娱乐交流项(The Science and Entertainment Exchange),在科学家和电影电视制片人之间搭桥,大卫·萨尔兹保就是这个办公室的储备学者之一.而该交流项目的顾问团中,既有著名科学家,比如现任美国能源部部长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也有娱乐界的著名人士,比如著名的HBO影视公司的总裁伦阿迈托(Len Amato)等.对于这个交流项目涉及到的两个主体方来说,二者之间的互补性很强.科普娱乐本身就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而科学学 者们也苦恼如何更好地传播科学知识,而这两者的结合无疑是解决了双方的问题,所以设立科学与娱乐交流项目是值得我国原创科学题材影视剧学习的.

当然,《生活大爆炸》让现实中的科学家在其部分情节中客串自己的做法也值得学习.著名的科学家斯蒂芬·霍金、纽约海登天文馆馆长奈尔·德格拉斯·泰森和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乔治·斯缪特等都在剧中客串过自己.第5季第21集霍金出现的这一剧集是最受关注的,虽然霍金仅出现了2分钟,但他的出现不但让粉丝们激动不已,该集也被影迷们评为最给力的一集.这些科学家的出现不但让观众大饱眼福,同时也让观众了解到其实真正的科学家也同剧中人物那样幽默有趣.科学家客串科普影视剧可以让观众更好地认识科学家,从而使得科学家对于大众来说不再显得遥远而神秘.

2 把科学知识生活化,使观众体会生活中的科学

《生活大爆炸》中涉及的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分布在四位科学家的生活中.在第二季第三集,四位科学家们玩的非牛顿流体就是一个把较为深奥难懂的物理现象通过有趣和生活化的方式展现给观众的例子:

片段简介 四位极客在包了保鲜膜和胶带的音响喇叭上倒入水和玉米淀粉混合物,在音乐开始后喇叭上的液体物质就似乎变成了能够不断变换形状的固体在上面跳动.四位极客也由此乐开花,觉得这一实验非常有趣.

剧中的这个过程涉及了声音的产生和非牛顿流体这两方面的物理知识,这两者的结合不但很好地把喇叭的振动放大了,还把非牛顿流体的独特性展示了出来.非牛顿流体,是指不满足牛顿黏性实验定律的流体,即其剪应力与剪切应变率之间不是线性关系的流体 .生活中的非牛顿流体有血液、番茄酱、洗发水、牙膏和淀粉懸浊液等 .非牛顿流体的粘度会因为受到的压力或速度的变化而改变,压力变大,其粘度也会增加,甚至成为暂时性的固体 .剧中,四位极客通过喇叭的振动给予该非牛顿流体一个外力,使得非牛顿流体的粘度由此改变从而变得看上去像固体般.非牛顿流体的这一特性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有趣的表演,比如就有人在非牛顿流体上玩“轻功”,当一个人以快速和有力的步伐跑过铺满非牛顿流体的区域时,他能神奇般地在该看似液体的物质上“飞越”,当然,如果不注意自己的速度或者力度就很有可能陷下去.此外,英国科学家也已经利用非牛顿流体的“遇柔则柔,遇刚则硬”的特性制成了一种液体防护衣,这种防护衣在受到压迫后会立刻变硬,并吸收撞击在它表面弹片产生的冲击力 .非牛顿流体在音响上跳动形成暂时的固体这一现象很生动地把相对深奥难懂的“非牛顿流体”展现在观众面前.只要观众对“非牛顿流体”有一个形象的印象,该剧情的设置就能够做到传播科普的作用了.剧中通过角色的解释,观众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只要把玉米淀粉和水混合在一起,然后给予它一个冲击力,就可以有这么一个效果.实验所需的材料简单,因此许多观众便在家中尝试制作非牛顿流体,有的网友粉丝在论坛中分享自己成功的视频,也有的粉丝在论坛中寻找自己失败的原因.相比通过让人把手直接放到喇叭上感受其振动来讲解“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种间接而又有趣的做法来得让人更加印象深刻.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三大介质中传播.剧中,振动的喇叭就是声源,我们说话的时候如果把手放在声带处也能够感受到它的振动,这时候声带就是声源了,蟋蟀通过振动翅膀发声,振动的翅膀也就成了声源.当声源发出的振动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到人耳时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关于声音,在第一季第二集中还有一个有趣的片断:在谢尔顿夜晚潜入女邻居潘妮家中进行收拾时,为了不吵醒潘妮,他提醒莱特纳要用低音说话.因为女人在生活中常常扮演照顾孩子的角色,进化使得女人在睡觉的时候对高音区的噪音(孩子的哭声音调较高)非常敏感.该片段中的高音区即指振动频率较高的区域,或音调比较高的区域.声音作为波的一种,频率和振幅是描述声音的重要属性,频率与音调有关,振幅则与响度有关.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包含在频率范围为20 Hz~20000 Hz之间的,高于这个频率范围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而低于这一范围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这个片断是有理论依据的,狄安娜·罗杰斯等在研究《听众的性别对噪音的接受能力的影响》中就指出男性相比女性更能够接受来自高音背景环境的噪音,即不论女性是否在睡觉,她们对高音背景环境的噪音接受能力相对比较差.

3 有趣和精妙的科学实验,体现科学家的独特品质

科学家给人的印象就是成天生活在实验室中,但具体他们在实验室中做些什么事情,却无人问津,也没有人对此感兴趣.《生活大爆炸》把部分情节安排在了实验室,通过莱斯利和莱特纳在实验室所进行的实验,让观众了解到实验物理学家的魅力所在.从2秒左右用500千瓦的氧-碘激光器热一杯杯面到正投影全息显示宇宙,无不让观众大开眼界,正是这几个为数不多的实验在粉丝网友中引起了不少的探讨和模仿.当然,出现在他们生活中的各种恶作剧实验同样也颇受观众的关注和喜爱.“氦气变声笑剧”“酸碱指示剂的滴血之墙”和“含磷骨架”等都引起了不少的热议.出现在剧中的“双氧水和碘化钾的泡沫复仇记”就是被网友们热议的实验之一.

愯鹞:“请问sheldon那个泡沫试验的具体化学物是什么?”

Nerf_Herder:“30%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与液体洗涤剂预混,然后再加入饱和碘化钠溶液.注意小心不要被高浓度的双氧水接触皮肤,可能造成灼伤.更多详情可以在化学吧搜索‘大象牙膏’.”

愯鹞: “我是做模拟实验,貌似找不到你说的东西,具体的化学式可以写出来吗?拜托了”

Nerf_Herder:“过氧化氢:H2O2;碘化钠:NaI;液体洗涤剂用家用洗洁精就行,作用就是产生泡沫,不参加化学反应.反应本身很简单,过氧化氢被碘化钠催化迅速分解成水和氧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氧气使洗洁精发泡,热量又使泡沫膨胀.比较怀疑这个实验在模拟系统中能有什么效果.”

jikouth:“洗洁精→超市有卖

双氧水→任何药店有卖,一般用来清洗伤口,一块钱一大瓶碘化钾→普通化学用品商店有卖,以前买几块钱一纸包,现在不知道

量杯→普通化学用品商店有卖”

由此可见,看似大众对科学家们的实验不感兴趣,但是当科学影视把有趣的科学实验带到银屏前的时候,观众对这些实验的喜爱也是颇深的.所以有趣和精妙的科学实验不但让观众感受到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同时也让一些观众在家里开始动手尝试这些实验.因此,原创科学题材影视剧是有必要用心挑选让观众喜出望外的实验的.

另一方面,科学家对真理的追求、对证据的查证以及对推理过程的推敲,都将批判性思维演绎得淋漓尽致.以谢尔顿为例,他在剧中作为传播科普的主要角色,就是一位极具批判性思维的人物.如他就纠正了本杰明·富兰克林并没有发现电的存在,而是利用风筝证明了闪电带电这一事实;他曾讲述过他在12岁做过的与楼梯高度相关的实验,实验结果表面如果一阶楼梯高度高出2 mm很多人都会被绊倒;他也曾科普过在17世纪就有科学家发现男性荷尔蒙水平有33天的波动周期;他用量子理论中的“薛定谔猫”描述潘妮和莱特纳的关系等.这些事件分散在科学家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引起了不少网友对他所传播的科学知识的讨论和模仿.因此,当丰富的科学知识与批判性思维结合在一起,让观众在快乐中潜移默化地得到了科学素养的提高.

4 生动的故事情节与科学道具巧妙地结合

如果《生活大爆炸》只是为了显示科学道具而硬生生地把其插入到剧情中,或许这些道具起到的作用就背道而驰了.剧中初次约会的科学家莱特纳为了打破尴尬的安静局面,用杯子和橄榄表演“离心力”;谢尔顿和艾米在白板上用韦恩图找寻他们关于万圣节派对要穿的服装交集,这是亮点也是笑点,科学家特殊的身份和个性赋予了他们用理性的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对于原创科学题材影视剧,我们要做的是在合适的剧情加入巧妙的科学道具进行点缀,而不是生硬地把科学道具搬到观众面前.当生动的故事情节与科学道具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时,观众对这些道具的印象就不仅仅只是道具了,它们还可能如谢尔顿的个性服装那样有自己的网页(sheldonshirt.com).

5 小結

生活——让科学如此美丽 篇12

一、生活———科学活动的源头

幼儿园新纲要告诉我们:“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一日生活环境, 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 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要既贴近幼儿的生活, 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与视野”。据此, 我们可以知道, 关注生活的思想已经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得到普及, 我们幼儿园教育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 从各种手段出发来指导学生对生活进行吸收与利用, 让教育为生活服务并在生活中得到实践与升华。如电池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十分普遍, 幼儿经常能够接触到它。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电池却有着神奇的力量, 幼儿感到很新奇, 我于是利用这一因素, 引入来源于幼儿生活的电池, 设计了尝试性、操作性和探索性都较强的科学活动———《有趣的电池》。通过让幼儿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装一装、想一想等手段, 积极探究电池的各种秘密, 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初步了解电池并学会安装电池, 并渗透如何更环保地利用电池, 同时也激发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培养他们乐于尝试、勤于动手的习惯。通过这种基于孩子生活的科学活动, 引领孩子感知科学活动源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

二、生活———让科学活动趣味十足

针对幼儿园的教育, 有位名人说过:“课程就是能引发学生积极投入其中并能引导他们获取指向全面和谐发展的有益经验的一切活动。”由此可见, 幼儿园的课程不仅包含了一般的系统知识, 它还包括一切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的活动, 绝不是一种死板的知识体系。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 所设课程不仅要有趣味性, 还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激发幼儿奋进的心理, 让他们能够对课程有持续的兴趣, 关注课程的发展。对于幼儿来说, 他们更乐于见到那些他们熟知的、贴近他们生活的内容。因此, 我们要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生活, 如一些特殊的事件、场景以及人物来激发幼儿的兴趣, 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幼儿对世界的认识主要是对周边生活情景与人物的感知。如在《有趣的电池》这个活动中, 预设的幼儿学习目标有三方面:第一, 引导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尝试操作, 了解电池的外形和简单的功能;第二, 通过尝试、操作、探索, 学会正确使用电池的方法;第三, 让幼儿学习用语言来表达操作结果。在活动开始前, 我准备了大量的电池和电动玩具及一些有关的操作材料。当幼儿进入活动室, 看见桌上放着一大堆电池时, 探索的欲望也就随之而来。接着, 在我要求“看一看、试一试, 看看这些有趣的电池里面有些什么小秘密”后, 便各自兴致勃勃地玩起来了。我于是一边给幼儿讲述各种电池, 使他们认识电池, 了解其形状、大小、用途, 感受电池的有趣之处, 一边激发幼儿进一步尝试和探索:给各种电动玩具和物品配上合适的电池。孩子们纷纷分散活动:他们各自拿了一件电动玩具, 开始寻找合适的电池, 进行尝试探索活动, 个个积极地动手、动脑, 有的单独行动, 有的与小伙伴合作。幼儿在玩, 在操作, 在投入;他们边尝试, 边操作, 边议论;活动室里摆弄玩具的声音和幼儿的议论声夹杂在一起……对于孩子们发现的问题, 我引导幼儿再一次尝试、探索、思考, 关于电池的探索活动就这样一环扣一环地进行下去。

三、生活———让科学活动核心明确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可以说是课本的, 与生活隔绝的, 其力量极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对象, 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这就要求我们将教育与孩子的生活相关联, 帮助学生获得习得知识的经验, 当孩子体会到这种快乐时, 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去运用, 让他们体会到运用知识的成就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 在生活中体会知识带来的快乐。为了贯彻教育的思想, 将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笔者曾经给孩子们安排了一个“电池回收”的作业, 笔者说:“刚才我们给玩具安上了电池, 可是那废旧的电池该怎么办呢?能不能随便扔掉呢?”有的说:“我们应该把废旧的电池扔到垃圾筒里。”有的说:“我们应该把它送到收废旧东西的地方。”听到孩子们的回答, 我说:“废旧的电池里面有一种有害物质, 时间长了对空气、土壤都有危害, 所以废旧的电池不能和普通的垃圾一样扔到垃圾筒里, 应该送到回收站去。”通过这个简短的环节, 孩子们虽然并不能真正掌握, 但是我们还是要多加训练, 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知识加以运用, 总结经验, 逐渐地学会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让学以致用的思想指导孩子的一生。知识与科学经验只有从生活中来, 才能再运用到生活中去。我们要帮助孩子在生活中检验知识, 激励他们发现新问题, 然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促进新的认知形成。

上一篇:精英主义文化下一篇:智能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