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陷分析(共12篇)
塌陷分析 篇1
1 基本情况
2004年3月,湘西一个移民新址部分民房地基下沉,多栋房屋变形裂缝,其中3栋民房直接损毁,工作区原为一斜坡地形,经人工改造成台地。根据野外调查及钻孔揭露,场区第 (1) 层为人工填土,堆填时间约1~2年,块碎石分布不均、粒径大小不一,架空现象严重,结构松散,厚0.5~7.50m。第 (2) 层粉质粘土,黄褐色,硬~可塑,局部软~流塑,水理性质差,其厚度0.30~13.80m。第 (3) 层基岩为二组灰色薄—中—厚层状灰岩,岩体中岩溶裂隙发育,该层局部裸露,层面埋深0.5~16.3m。
2 现状分析
据调查:2004年1~2月,8、9号建筑西侧的地面下沉,墙体有轻微裂缝;3月上旬,地面开始出现环状裂缝,地面下沉幅度加大;3月20日左右,墙体裂缝变宽变长,伴有响声;5月31日,墙体裂缝继续扩大,大部分呈45°线状分布,部分已发展为贯穿裂缝,裂缝宽1~6cm,长2~4m;地面向下陷落,已形成两个洼坑,周边有陡坎,呈圆形,直径1.0m,可见深度1.6m,底部为碎石及软塑状黄色粘土,地表排水沟损坏,不断有水流入洼坑内。22号建筑东侧挡墙裂缝并轻微下沉,22号建筑墙体明显向挡墙外侧倾斜,南北两侧墙体出现裂缝,多呈水平状,宽0.2~1.0cm,长度1~3m,东侧墙体已与南北侧墙体轻微分离,裂缝呈垂直向,宽0.5~2cm,上宽下窄。地面见一条裂缝,近南北走向,宽0.5~2cm,局部可测深度4cm。6月7日,9号建筑墙体“咔咔”作响之后部分垮塌。7月上旬,7号建筑墙体开始裂缝,22号(与8、9、22号相邻)东侧边缘挡墙裂隙加大。地面多处发现地面裂缝,多处建筑物变形。
3 岩溶塌陷成因分析
3.1 自然因素分析。
岩溶地面塌陷是一种特殊的水土流失现象,因此必须具备空间通道、物质基础及动力条件。
(1)场区岩溶发育强烈,大量的岩溶裂隙形成了空间通道。从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角度来考虑,需要有一定的通道才能完成物质的迁移,塌陷发生的强度与下伏基岩岩溶发育程度相适应,所以岩溶的发育与分布决定地表塌陷的产生与分布。据野外调查及钻探揭露情况分析,场区岩溶发育程度强: (1) 地表可见5个溶洞; (2) 13~16号建筑平整场地及挖基时发现溶洞11个; (3) 施工钻孔100个,见岩溶钻孔达42个,钻孔见岩溶率42%。
(2)松散覆盖土层强度低,厚度小,为岩土体变形迁移提供了物质基础;强度高或厚的覆盖层中不易发生塌陷。据国内有关资料,塌陷基本都分布于土层厚度小于30米的地段;土层的性质是影响塌陷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土的颗粒级配,一些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决定土体物质是否能被水流迁移,决定土洞的形成速度及其稳定性。
据野外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区上覆土层主要为人工填土及粉质粘土,人工填土结构松散易湿陷,粉质粘土遇水易软化,强度低,分布厚度0.50~16.30m,一般均在10m以内,上覆土层薄。
3.2 诱发因素分析。
在环境因素的控制之下,一定的诱发因素是造成塌陷的重要条件,场区水动力条件的改变是产生潜蚀及物质迁移的动能。根据1898年俄国学者巴浦洛夫提出的潜蚀论认为,人为因素引起地下水位下降时,水力梯度也随之增大,且两者成正比。水力梯度加大,地下水流整加快,则动水压力增强,当水力梯度达到一定值时,动水压力则大于土体内聚力与颗粒间磨擦力,土颗粒开始被渗流带动迁移。这一现象称为潜蚀或管涌,使土颗粒开始渗流时的水力梯度称为临界水力梯度,根据太沙基(1933年)提出的表达式:
式中:IP———临界水力梯度;γs——土颗粒的密度g/cm3;n——土体的孔隙度
据土工试验资料:第 (2) 层粉质粘土层γs=1.75~1.85g/cm3, n=0.40~0.45。代入数据得IP=0.41~0.51。工作区位于水电站库区,水电站蓄水发电后,库水水位由原来的205.0m上升至238.0m(枯水位)~248.6m(最高洪水位),塌陷点处标高为260.0m,最高洪水位248.6m时,工作区地下水位255~260m左右,平距30m左右,水力梯度为0.05~0.21
库水位回落至枯水位238.0m时,工作区雨水期的地下水位255~260m左右,平距40m左右,水力梯度为0.425~0.55
因此判断,库水位降低过程中引发的土体潜蚀作用是岩溶地面塌陷的诱发因素。
4 岩溶塌陷稳定性评价
4.1 定性分析评价。
根据岩溶塌陷的形成条件及主要影响因素,选取了六个因素,按它们对塌陷发育的影响大小分为3~4级,综合已有的实践经验,分别赋予经验指标,见下表。
预测指标判别值:N=K+S+H+W+F+G
N=17~20极易塌陷,可产生大量塌陷;
N=13~16易塌陷,可产生较多塌陷;
N=9~12不易塌陷,可产生小量或零星塌陷;
N≤8一般不塌陷,属稳定区,在特殊条件下可能产生个别塌陷;
据工作区岩溶发育程度强烈K=3,覆盖层岩性结构为不均匀的人工填土及粉质粘土,取S=1;覆盖层厚度0.50~16.30m,取H=3;岩溶地下水位8~9m,暴雨后<5m,取W=3;岩溶地下水迳流条件属主迳流带,排泄区,取F=3,场区地貌属岩溶山前缓坡,取G=2;N=K+S+H+W+F+H=15。
综合判定:场区易发生岩溶地面塌陷,且可产生较多塌陷。
4.2 半定量分析评价。
根据地下岩溶裂隙空间发育成岩溶地面塌陷的过程中,地下岩溶裂隙空间上覆岩土体存在自然坍塌填充,自然坍塌的岩土体积增大,当塌落到一定高度时,地下岩溶裂隙空间自行填满,此时可认为地下岩溶裂隙空间已被支撑,不再向上扩展,因此无需再考虑对地基的影响。
h0———岩溶洞隙高度;k———粘土松散系数, 取1.05。
据此分析,场区42个见岩溶裂隙的勘探点有15个点位处的岩溶裂隙上覆盖层不稳定,占总点数的35.7%;27个点暂时稳定,占总点数的64.3%。若考虑水动力条件改变而形成冲刷、潜蚀作用,将有更多点处于不稳定状态。
可见,场区地下岩溶裂隙稳定性差,易诱发成岩溶地面塌陷。
5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预测
据野外调查及钻探资料,场区岩溶地面塌陷有一定的分区性。
5.1 第Ⅰ带剧烈塌陷带:
主要分布在8、9、22号建筑范围,平面呈30m×20m的椭圆状。岩溶地面塌陷已经发生,造成挡土墙、民房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万元。
第Ⅰ带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强,规模小,危害大,未经处理,塌陷仍将进一步活动,危险性大。
5.2 第Ⅱ带中度塌陷带:
分两个区,Ⅱ-1区主要分布在26~28号、18~20号建筑范围,平面呈35m×20m的椭圆状。Ⅱ-2区主要分布在13~16号建筑范围,平面呈35m×20m的椭圆状。地质灾害处于孕育期,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中等,未经处理将继续发展,直到发生岩溶地面塌陷的灾害,发生岩溶地面塌陷的灾害的可能性大,Ⅱ-1区可能危及建筑物5栋,人员20人;Ⅱ-2区可能危及建筑物4栋,人员16人,危害大,危险性大。
第Ⅱ带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中等,地质灾害处于孕育期,发生灾害的可能性大,危害大,危险性大。
5.3 第Ⅲ带轻微(隐伏)塌陷带:
主要分布257~265平台上第Ⅰ、Ⅱ带范围以外的场区,现状稳定,但随着地质环境的变迁,零星分布的岩溶裂隙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弱~中等,发生岩溶地面塌陷的灾害的可能性小~中等,可能危及建筑物17栋,固定人口70人,流动人口30人,危害中等,危险性中等。
第Ⅲ带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弱~中等,发生灾害的可能性小~中等,危害中等,危险性中等。
6 结论和建议
6.1 移民新址属典型的山区不均匀岩土组合地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场区已经发生小型岩溶地面塌陷的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强,危害大,危险性大;13~16号、18~21号及26~28号建筑区,岩溶地面塌陷处于孕育期,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危害大,危险性大。其余地段岩溶地面塌陷发育程度弱~中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小~中等,危害中等,危险性中等。因此未经处治,场区不宜做建设用地使用。
6.2 场区岩溶裂隙发育强烈,上覆松散土层性质差,厚度薄,是造成场区岩溶地面塌陷的自然因素。水动力条件变化大特别是水库蓄水是场区岩溶地面塌陷的诱发因素。
6.3 地质灾害时效性非常强,因此应尽快进行设计施工。同时需尽快建立地质灾害监测应急系统,以防地质灾害的进一步扩大。
7 几点经验教训
7.1 该工程属未经地质灾害评估、勘察、设计的特殊建设场地,如果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要求做到位,此类地质灾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7.2 该工程查明了库水位下降过程中引起工作区内松散土体产生潜蚀破坏,设计据此有针对性的水泥灌浆进行防渗加固,从改良土体的渗透性出发进行治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工作区经处治后,至今未发现有沉降变形迹象。
摘要:岩溶地面塌陷是指覆盖在溶蚀洞穴之上的松散土体, 在外动力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的突发性地面变形破坏的一种地质灾害现象。湘西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碳酸盐岩, 因此也是岩溶地面塌陷较发育的地区, 由于复杂的地质条件以及勘查手段的关系, 分析评价岩溶地面塌陷还存在着较多的技术难题, 通过具体实例对一个移民新址的岩溶地面塌陷评价分析, 以期和同行切磋和交流。
关键词:塌陷,分析,评价
参考文献
[1]刘传正.地质灾害勘查指南[Z].
[2]廖兴发.地质勘查与地质灾害监测评估防治技术实用手册[Z].
塌陷分析 篇2
武汉市汉南区长江干堤内地面塌陷成因分析与处置措施探讨
初,在武汉市汉南区长江右岸干堤内(354+600~355+300)、距堤脚约100 m处发生较大规模的岩溶地面塌陷,严重影响长江堤防工程安全度汛.研究表明,塌陷区砂性土下方强岩溶化灰岩中存在溶洞是这次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溶隙、孔洞、裂缝以及封堵不良的钻孔和先导孔等为上部砂性土的流失提供了通道;砂性土中的孔隙潜水位的频繁升降、地表水的下渗以及施工机械的震动是岩溶地面塌陷重要的诱发因素.对堤内塌陷区及其周围影响范围内的铺盖层进行修复、截断砂性土流失通道、全面布置监测网以及制定汛期紧急抢险预案是非常必要的.“在长江干堤外对强岩溶化地层进行灌浆以截断地下可能的岩溶管道系统”的处置措施可能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作 者:罗小杰 罗世杰 LUO Xiaojie LUO Shijie 作者单位:罗小杰,LUO Xiaojie(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10)罗世杰,LUO Shijie(机械工业第三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30)
刊 名:资源环境与工程 英文刊名:RESOURCES ENVIRONMENT & ENGINEERING 年,卷(期): 23(z2) 分类号:P642.25 P642.26 关键词:岩溶 溶洞 地面塌陷 堤防工程 铺盖层 监测网 抢险预案塌陷分析 篇3
关键词: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地表塌陷;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2-0172-02
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将对岩石或者土体结构造成扰动,极易引发底层变形或者压力增大,变形超出限度时将对周围建筑物或者地下管线使用造成不便,地表坍塌一旦发生将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更会影响到施工企业收益,对隧道结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威胁到社会生产与建设。
1 工程概述与地表塌陷
1.1 工程概况
某地铁区间隧道位于某市国贸大厦西部位置,隧道之上交通量大,两侧建筑物密集排列,地下管线分布广、布设密集。隧道常使用双线单孔洞重叠法,隧道断面宽与高分别为5.8 m、 12 m,是高边墙体的一种。预支护注浆使用小导管,初期支护使用网喷混凝土与格栅法,使用混凝土型号为C20,钢筋主筋为20 mm、锚杆L=2.5 m,间距控制在650 mm×700 mm联合支护法,旋喷与注浆联合法对地层加固。混凝土支护使用二次衬砌,各个台阶使用临时横撑钢架,对混凝土进行网喷处理,挖掘建造3个台阶,保持台阶长度在12~25 m范围。
隧道从上至下的地层依次为:全新人工堆积层、海冲积层以及第四系残积层等,地层深度层面还有下伏侏罗系凝灰层、震旦系花岗片麻层。隧道洞由全风化层、中风化层以及黏土层构成,拱部位置1.2 m以上为砂土层,围岩具有上层软、下层硬的特征,软围岩中除了粉质黏土以及全风化层以外还有其他土层,具有较强的透水性,地下水深埋长度为1.30~4.00 m,变化幅度在2.00~1.60 m以内。隧道施工前需开挖25 m,但此次工程连接时发生了几次坍塌事故[1]。
1.2 地表塌陷事故描述
在距洞口8 m距离的位置处砂层部分侵入到了隧道拱顶处,使用地表旋喷法进行加固止水处理。旋喷加固法的应用需开挖一个台阶,使用小导管超前加固,小导管直径控制在 38 mm,长度设定为3.5 m,纵向间距保持2.0 m,并留出0.5 mm的环向间距,需结合具体施工要求使用小导管预先灌注浆。在开挖过程中,比较稳定的是掌子,地层变化幅度也不是非常大,在拱顶位置会积存少量渗水[2]。
一旦台阶累计开挖了8.5 m,掌子面将出现涌砂或者涌泥引发非常严重的地层变形现象,甚至造成地表坍塌,坍塌段位长度在SK1+32.5~SK1+366.7,坍塌范围长、宽为8.7 m、3.5 m,深度为3.0 m。
2 地表塌陷的原因
在素填土下部存在淤泥層,并且分布较广,厚度在1~5.8 m,其中夹杂着粗砾砂与粉细砂砾,灵敏度适中,工程性质一般;淤泥土层粉质黏土层存在不均匀的粉砂与中性砂、这些砂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地下埋放表浅,松散性较大,如果处理不好将出现管涌或者流砂等问题;洞中有压缩性残积层,还有局部中等风化基岩,风化岩一旦遇水将失去稳定性,砂层将沿着渗流方向移动[3]。工程勘察研究表明,该工程出现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地层松散、含水量高、空洞较多。隧道上覆盖层中砂层厚度达5.6~8.5 m,流动淤泥质粉土厚度为3~5 m,具有较差稳定性;粉质黏土则在下层,当与水混合时将变得异常松软,在某段黏土层中厚度仅为1~3 m,隧道开挖造成涌水也是坍塌的主要原因,一旦出现浸水软化的情况会降低岩体稳定性与强度,坍塌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两次地表坍塌都表明,涌水涌砂以及压力是造成坍塌的关键要素。
按照上文所述,在地层具体条件下施工需保持开挖高度低于3.25 m,此时,上覆地层将形成一个压力拱,在这种条件下,压力拱稳定性非常差,非常容易遭到外力破坏;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缺少对隧道上方路面沉降的监测,不能针对沉降做出有效评估,路面本身就是一个结构体,路面大面积变形或者脱开时路面依然可以保持稳定,但使用监测法不能对下方地层运动状态做出准确判断[4]。
3 地表塌陷控制对策与应用
3.1 地表塌陷控制对策
部分土体松软或者移动性较强,地层压力失稳,由此,隧道施工中需及时监测是否存在塌方,如果监测到塌方需及时处理,防止压力拱失稳,使事态恶化,防止塌方面积进一步增大;施工会接触到不同地层,地层中涌水或者涌砂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造成塌方的关键要素,由此,施工需加强对其的重视度,可以使用旋喷法封堵水流,防止出现涌砂造成的隧道塌方;因为地层压力拱结构失稳时拱脚会最先遭到破坏,由此,拱脚变形的预防是重点监测的内容,还要加强对已经塌方段位的加固与预防,初期支护需及时补充浆液;突发性是地表塌陷的一个主要特征,地表在发生塌陷前不会出现明显的沉降,由此,需对地表塌陷段位位移情况进行监测,还要做好洞内的监测,确保在沉降发生时及时预报,只要有塌陷征兆就要迅速做出处理,防止发生更为严重的坍塌[5]。
3.2 地表塌陷控制方法的应用
首先,使用钻孔探测法对前方地层情况进行探测,结合探测结果,在SK1+366~SK1+402段位使用垂直加固方法,而在SK1+482~SK1+500段位的首个台阶全面注浆处理,加强对地下水的封堵,对地层也要加固处理;初期格栅间距控制在 400 mm,目的是将开挖步距减少,使隧道工作面无支护空间减少,还能够使循环时间缩短,将支护强度与刚度提高;设置 40 mm锁脚注浆锚管,长度设定在2.8 m,在第一个台阶设置3根,而在二、三台阶分别设置1根,向其中灌注水玻璃浆液,对拱脚加固处理;对隧道超前支护进行调整,距离调整为3.5 m为宜,灌注时使用小导管,长度控制在3.0 m,将长短结合起来以超前加固处理;将初期支护格栅间距调整为400 mm以内,能够将开挖步距缩短,使隧道工作面无支护空间得以降低[6]。通过采取以上方法,不同里程段均在旋喷加固后强度增强,减少了拱顶渗水,注浆小短管加固掌子面稳定性增强,锁脚注浆锚的作用也更加显著,后期开挖也没有出现塌陷[7]。
4 结 语
本文主要对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坍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究了地表坍塌对整个隧道工程开展造成的不利影响,结合这些不利条件以及坍塌原因提出了几点预防坍塌事故的对策。在隧道施工中,防止坍塌的方法不仅要做好地面监测工作,还要做好地下水、岩土层监测与处理,确保隧道工程获得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建设.某城市地铁暗挖隧道地表塌陷原因分析及处理技术[J].隧道建设,2010,(4).
[2] 苏小敏,兰天仕.打括隧道浅埋暗挖及穿越民房段预防地表塌陷施工技术[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2).
[3] 杨长庚.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塌陷分析及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3).
[4] 方仁应.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塌陷分析及其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5).
[5] 方应仁.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塌陷分析及其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0).
[6] 王剑晨,张顶立,张成平,等.浅埋暗挖隧道近距施工引起的上覆地铁结构变形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1).
采煤塌陷区移民安置问题分析 篇4
资源型城市是我国战略资源安全保障和供应基地。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储备结构决定以煤炭产业为主导的城市数量占资源型城市总量的近六成。至2013年全国约14万公顷塌陷区域需治理, 直接涉及人口数达540万[1]。虽然国家明文规定“谁开发、谁保护, 谁受益、谁补偿”, 但是因为征地拆迁、移民安置、环境修复等实践中利益分配矛盾复杂, 责任主体的界定和落实困难重重。
国内外诸多研究学者对这一难题进行分析:Michae M.Cernea (2002) [2]建立以风险、贫困和重建为评价标准的IRR模型。陈昱、陈银蓉 (2011) 通过研究发现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土地流转补偿费用、家庭劳动力人数、农业收入比重和移民安置意愿的线性关系。[3]陈绍军 (2010) 提出建立投资项目与当地经济、社会的联动关系。刘海云、刘吉云 (2009) 建议建立各具地域特色的安置模式, 使本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4]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可发现, 学者们研究焦点主要是水库移民和工程移民等问题上, 对于采煤塌陷区移民安置这一影响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特殊移民群体的研究较少。
1 采煤塌陷区移民安置的WSR分析
1.1 采煤塌陷区移民安置问题分析
淮南矿区总面积1514平方公里, 截止2012年塌陷面积达204.6平方公里, 矿区的地表房屋建筑已不再适宜人居, 需外迁人数达28.7万人。近年中国煤炭行业经济效益下滑。煤炭经济下行加剧采煤塌陷区移民安置项目的难度。采煤塌陷区居民因邻矿而居, 多数为煤矿企业工人或相关服务业从业者, 煤企效益下滑和采煤塌陷使其收入锐减且面临失地、失业双重窘境。而区域内非煤企业少, 就业吸纳能力弱, 塌陷区居民自身又存在缺乏职业技能和学历低等问题, 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造就一批无地可种、无房可居、无稳定收入来源、无社会保障体系的特殊复杂的困难群体。至2013年, 我国失业矿工人数达60多万, 城市低保人数达150多万。这一困难群体的数量随着煤炭资源的减少和煤炭经济的下滑将会不断加大, 政府和社会必须对其贫困情况高度重视。
采煤塌陷区移民安置表现出强制性和补偿性的特点。它的强制性包含环境强制和政府强制, 塌陷区域内环境逐年恶化, 生态功能丧失, “雨天有家不敢回, 晴天黄土一身灰”逼迫塌陷区居民不得不外迁。由于采煤塌陷区外迁居民受到土地塌陷、房屋损毁、就业困难、收入降低四重困境威胁, 国家在住房安置政策制定中凸显补偿性。淮南市自2009年始实行按家庭常住人口数量补偿每人28平方米住房面积的移民安置政策, 外迁的农村富裕家庭利益有损失。在强制性外迁的要求下, 如何运用好补偿政策促使移民安置工程顺利进行是门学问。
采煤塌陷区移民安置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移民结束并不代表安置工作的完结。外迁后面临的全新生活环境、社会关系、生产条件、风俗习惯都要求移民群体去适应。在调研中发现, 即使被给予合理补偿和安置, 但移民还是难忘失去土地的遗憾, 这种遗憾情绪和农民祖祖辈辈遗留下来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容易催生抵触和不满。李松、秦元春 (2013) 的研究表明, 约59%的村民对于进驻淮南矿区安置社区的归属感不强。[5]如何转变移民思想、加快塌陷区移民的城市化进程和培养安置区移民的心理归属感是采煤塌陷区移民安置中工作中看不见的但却不可或缺的重要工程。此外, 安置工程后期的常见问题还有塌陷区移民参保问题、移民子女受教育问题、移民安置社区配套设施建设问题、移民安置社区物业管理问题等。
1.2 建立采煤塌陷区移民安置WSR模型
采煤塌陷区移民安置WSR模型见图1。
2 基于WSR模型的采煤塌陷区移民安置对策性建议
由WSR模型可见, “就业”问题是安置工程的核心问题, 就业问题解决不好, 安置社区的维稳压力就增大, 安置点城镇化管理的进程就放缓, 安置点移民的社区归属感就降低。解决就业问题成为解决系列问题的突破口, 因此必须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促进采煤塌陷区安置点的和谐稳定发展。
2.1 积极寻找符合采煤塌陷区移民现有职业素养的就业渠道
(1) 吸引劳动密集型企业进驻安置点, 既能解决大量富余劳动力闲置问题, 又能避免进驻企业招工难, 还能促进安置点经济发展和产业体系完善。 (2) 要求煤矿企业制定面向安置点移民的招工优惠条例, 煤矿企业对采煤塌陷区移民再就业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 应在录用大专院校毕业生、安置复转军人、招收劳务工人和接收相关服务人员方面给予塌陷区移民户一定的优先录用权利。
2.2 搭建畅通的信息共享平台以供安置点移民获取就业信息和相互交流
在移民安置工作中, 安置政策存在信息传达不畅、传播手段落后等问题。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有助于移民有效接收就业信息, 有助于拓宽移民就业渠道, 有助于移民线上线下交流, 有助于移民社区归属感的建立和强化。
2.3 建立地方政府、职业院校和用人企业三方联动的移民职业培训系统
建议一和建议二有利于在较短时间内缓和安置社区内就业矛盾, 但要破解安置点就业难题必须依靠提高移民职业素养。移民不似职业学校的学生, 移民的知识结构化差, 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弱, 因此应由地方政府主导, 引入适合的职业教育院校, 针对招工企业要求, 采用特定的专有教材, 弱化实践环节和就业环节的区分, 实现安置点移民又好又快地就业。
2.4 加快塌陷区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 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园
以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为基础, 将环境修复同发展现代农业科学结合, 大力发展苗木培植、农产品加工、水产品养殖、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等相关产业, 可以实现环境修复、产业结构调整和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三重目标。
3 结论
综上所述, 采煤塌陷区移民安置问题是错综复杂的系列问题, 采用WSR方法有助于逐条分析错综复杂的巨系统信息, 促进移民就业是解决安置问题的关键。
在“民生为本, 和谐发展”的要求下, 寻找到科学、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分析、解决该系列问题, 关系到采煤塌陷区移民安置的顺利进行;关系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摘要:采煤塌陷区移民安置问题是关系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此进行实地调研, 研究说明在移民安置中应将人理放在首位位置, 建议建立以就业为先导的采煤塌陷区移民安置模式。
关键词:采煤塌陷区,WSR,安置问题,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岩.资源型城市发展破题[J].中国报道, 2014, 1:52-53.
[2]Michal M.Cernea.风险、保障和重建:一种移民安置模型[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2:15-19.
[3]陈昱, 陈银蓉, 马文博.基于Logistic模型的水库移民安置区居民土地流转意愿分析[J].资源管理, 2011, 06:1178-1185.
[4]刘海云, 刘吉云.失地农民安置模式选抒研究[J].商业研究, 2009 (10) :222-226.
岩溶塌陷及其治理措施 篇5
一、岩溶塌陷简介
岩溶塌陷是指在岩溶地区,下部可溶岩层中的溶洞或上覆土层中的土洞,因自身洞体扩大或在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下,顶板失稳产生塌落或沉陷的统称。
二、岩溶塌陷的治理方法
岩溶塌陷应采取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防治措施。
对塌陷地基都需要进行处理,未经处理不能作为天然地基。其处理措施有:(一)清除填堵法:常用于塌坑较浅或浅埋的土洞,首先清除其中的松土,填入块石、碎石,做成反滤层,然后上覆粘土夯实。对于重要建筑物一般需要将坑底或洞底与基岩面的通道堵塞,可开挖回填混凝土或灌浆处理。
(二)跨越法:用于塌陷坑或土洞较深大,开挖回填有困难的处理方法。一般以梁板跨越,两端支承在可靠的岩、土体上。据广西的经验,每边支承长度不小于1.0~1.5m。
(三)强夯法:把10~20t的夯锤起吊到一定高度(10~40m),让其自由下落,造成强烈的冲击对土体强力夯实。一方面是夯实塌陷后松软的土层和塌陷坑或土洞内的回填土,以提高土体强度;另一方面可消除隐伏土洞和软弱带,是一种处理结合预防的措施。Christain(1984)的试验:锤重15t,落距20m,将影响到地表下8~9m的深度。利用该方法在没有其它条件限制下,可以确定4.5m以上土洞的位置。
(四)灌注法:把灌注材料通过钻孔或岩溶洞口进行注浆,其目的是强化土层或洞穴充填物、充填岩溶洞隙、隔断地下水流通道、加固建筑物地基。灌注材料主要是水泥、碎料(砂、矿渣等)和速凝剂(水玻璃、氧化钙)。水泥标号应大于450号。灌浆方式可采用低压间歇定量式或循环式灌注,目的是减少浆液流失,间歇时间可控制在7~8小时左右。
(五)深基础法:对于一些深度较大,跨越结构无能为力的土洞、塌陷,通常采用桩基,将荷载传递到基岩上。
(六)旋喷加固法:在浅部用旋喷桩形成一“硬壳层”,在其上再设置筏板基础。“硬壳层”厚度根据具体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的设计要求而定,一般可达10—20m。(七)地表水的疏、排、围、改治理:在土洞、塌陷地基的治理阶段,对地表水的治理不能忽视或放松,应在预防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城市地面塌陷危机 篇6
然而,在如今这样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人们竟然又开始担忧这样的事情了。虽然我们不必担心天会塌下来,但不得不密切关注脚下的土地,因为近年来一桩桩骇人听闻的地陷事件接连不断,不断地给我们敲响警钟。
更可怕的是,这样的事情还常常发生在高楼林立、人口稠密的大都市里,因此一旦灾害发生,不仅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而且会引发恐慌。在城市化的高速进程中,我们是不是真的要面对一种可怕的塌陷危机?又是哪些原因造成了危机?
岩溶塌陷
岩溶塌陷是石灰岩、大理岩等碳酸盐类岩石长期在含有=氧化碳的水的作用下形成空洞并在地表发生坍塌的一种地质现象。
我国是世界上岩溶发育最强烈的国家之一,可溶岩分布面积达356万平方千米,占全部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还多。在已经发生过岩溶塌陷的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共有30多个大中城市、420多个县市处于高风险区,其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仅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这5个西部省(区),已经发生的岩溶塌陷就占到全国的78%,其次为河北、山东、辽宁等省份。
岩溶塌陷的形成虽然多由于自然因素,但人类活动通常是灾害发生的诱因。有数据显示,在已经发生的岩溶塌陷灾害中,约70%为人类活动诱发,主要表现为抽排地下水、拦蓄地表水、铁路工程施工等,所以这种灾害往往发生在人类活动强、人口密度大的城市、矿山或交通干线上。像1993年广西柳州地区黎湛线铁路的岩溶塌陷竟造成了车辆颠覆的严重后果。
此外,当有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岩溶塌陷发生的概率会大大增加。今年入夏以来,我国不少地区多次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天气,数个省区持续暴雨,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突破历史同期极值的强降雨。与此同时,地质灾害数量猛增。根据国土资源部消息,今年1-6月,全国地质灾害的发生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为932.4%,几近10倍。除了大量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之外,更多的就是不断出现的地面塌陷,比如今年4月在四川宜宾先后出现28个塌陷坑,6月在广西来宾出现4个大坑……这些塌陷坑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属于岩溶塌陷。
采空塌陷
对于自然成因的塌陷灾害,我们只能无奈接受,可对于人为成因的塌陷灾害,我们就不得不认真对待了。我国有很多城市起家于矿业资源开发,采矿活动为我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与此同时,看不见的地下威胁——采空塌陷,也在逐步接近。
采空塌陷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的矿山及其周边地区,其中又以煤矿采空塌陷最为交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4年12月,采空塌陷造成的损失已经超过500亿元。全国发生采空塌陷灾害的矿业城市近40个,其中严重者有25个,如山西大同、河北开滦、辽宁抚顺、安徽淮南、江苏徐州、黑龙江七台河、河南焦作、山东枣庄等。
采空塌陷危害巨大,由于国家严格规定,市区严禁采矿活动,所以目前采空塌陷主要危害的还是广大的农村。
发生在城市里的采空塌陷大多是多年以前开采活动的“后遗症”,这些采空塌陷常常切断公路、危害房屋建筑、威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陕西省榆林市有着丰富的煤炭和油气资源,据称全市各类矿产潜在价值超过46万亿元,每个榆林人竟坐拥达1300万元的地下财富,因此被誉为“中国科威特”。然而,近年来煤矿开发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因为规划中的城市中心城区近一半面积都与矿区重叠,若不开采人们心有不甘;如若开采,则半座城市都将被掏空。
地下空间开发
在城市中,地面以下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管线网络,包括输水管道、输电电缆、油气管道甚至还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量挖掘的防空洞。如今,大规模的地下空间开发,极大增加了地面塌陷发生的概率,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地铁施工。地铁被视为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的象征,许多城市不惜成本争相建设。然而,在进行地铁施工时,必然会扰动原有的地下土层,使地下土体形成疏松带、松散区,最终导致地面塌陷。2008年11月15日15时许,杭州风情大道地铁施工工地突然发生大面积地面塌陷,正在路面行驶的汽车陷入深坑,多名施工人员被困地下。事后,人们发现,风情大道路面坍塌75米,下陷15米,17人死亡,4人失踪,24人受伤。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并非个案,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都发生过类似事故。
第二,防空洞坍塌。20世纪60年代,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响亮口号下,我国大中城市普遍开展了群众性的“深挖洞”活动。据统计,全国挖洞的轴长度超过万里长城,挖掘土石方体积超过了长城的土石方总量。仅北京一地,就留下了两万多个大大小小的防空洞。由于缺乏图纸资料,后来的很多居民区都建在了防空洞之上,防空洞的坍塌自然会危及到地表。2010年7月19日凌晨,由于连降暴雨,郑州国棉五厂路南家属院内出现一个直径约10米、深约10米的大坑,并积满雨水,初步勘查就是防空洞塌陷所致。
第三,地下水入渗。大气降水或人工拦蓄积水在渗入地下之后能够降低土体的强度,造成局部塌陷。2005年10月18日晚,北京市地铁10号线惠新东街段工棚前出现渗水现象,第二天凌晨该地段路面就出现了裂缝,并逐渐形成一个深达两米多的空洞。此外,许多长期运行年久失修的地下水管,如果发生了渗漏或者爆裂,水体也能不断渗入土层中,从而造成灾祸。2010年6月25日,武汉解放大道古田二路路口的地下水管爆裂,形成一个10多平方米的大坑,导致正在行驶的一辆农用车和一辆出租车先后掉进坑内。
第四,人工开挖后回填不实。工程建设场地中由于施工后回填不密实,地下松散土体逐渐被流水冲走,也能形成地下空洞甚至地面塌陷。乌鲁木齐市红山东路2008年地下热力管网的建设中,由于回填不实造成1300米路面整体塌陷。
地下水超采
前不久有一篇新闻报道,题为《再这样下去,可要考虑迁都了》。标题看起来耸人听闻,难道我们的首都北京遭遇了什么重大困难?
不错,随着人口不断增长,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北京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钱易教授就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北京的水资源危机甚至已经到了有必要考虑迁都的程度了。
其实,不仅北京如此,日渐严重的地面沉陷如今已经成
为许多城市的心腹之患。地下水超量开采,重则造成突发性的地面塌陷,轻则形成渐变性的地面沉降,这不但会对地袁建筑物造成直接破坏,还对部分规划新区建设和轨道工程安全运营具有潜在威胁。
我国华北平原人口稠密,经济繁荣,农业发达,本是一片富庶繁华之地,然而现在却有一顶令人惊骇的帽子扣在头上:华北大漏斗!因为这里是世界上超采地下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沉陷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如果不加遏制,漏斗区可能会成为未来华北最大的地质威胁。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早发现地面沉降、地质危害和损失最严重的地区,从1921年明显出现地面沉降以来,上海市区地面累计沉降量已经超过两米,最大年均沉降量达110毫米,最近40多年来,长三角“沉”掉了3000亿财富。
西安,我国地面沉降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这里著名的“大雁塔”已经成为中国的“比萨斜塔”,因为有数据显示,地面不均匀沉降居然造成大雁塔倾斜超过了1米。
河北沧州,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就经常出现雨季积水排不出去的问题,原因就在城市地面持续沉陷,形成了大面积的洼地。倘若是在滨海城市,地面沉降还可能会造成海水倒灌现象,甚至使整个城市下沉到海平面以下。
纵观城市发展史,机遇与挑战总是并存,发展与灾祸又总是相伴相随。一句话,城市地面塌陷其实就是城市化进程中的负面效应。
监测与治理
如同地震一样,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准确预报何时何地会发生地面塌陷,但现在的科学技术已经可以有效地减少它们的危害,因为地面塌陷在发生前往往有前兆出现,如井、泉的突然干枯或浑浊翻沙,水位骤降,地面积水或人工蓄水渗漏引起的地面冒气泡或水泡、地面出现环状裂缝并不断扩展,产生局部的地鼓或下沉现象,建筑物作响、倾斜、开裂等。现在,我国已经对地面塌陷多发区开展了定期监测,特别是在煤矿开采区,连续地监测地面和建筑物的变形情况,防忠于未然。
目前,地面塌陷的治理通常采用充填采空区的办法,既可以使用煤矸石充填,也可以通过注浆孔将浆液注入采空区,阻止上覆岩土层进一步塌陷。地表的修复工程,则会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区别对待。
虽然预防和治理地面塌陷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正确的发展途径应该是:在城市合理规划和建设的前提下,适度调节城市化进程,兼顾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对地质灾害实施预防和治理双管齐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能保障城市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持续发展。
塌陷分析 篇7
关键词:预计沉降量,观测线,塌陷范围,沉降曲线图
1 工作面概况
1.1 工作面简介
该工作面位于13采区延深轨道下山东翼, 北邻D13171工作面采空区, 南部为2-3煤未采区, 东部毗邻F5103断层。该工作面相应地表标高+603m~+624m, 地形东北高西南低, 地表为原耿村煤矿炸药库及耕地, 无居民区, 有一在建的养殖场。
工作面开采2-3煤层, 煤层均厚3.5m~34m, 工作面上半部及切眼煤层较厚, 向外煤层逐渐变薄;煤层倾向约145°~155°, 煤层倾角约15°~20°, 工作面标高+113m~+167m。
1.2 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
煤层直接顶板为灰黑色泥岩, 厚1.65m, 中夹薄层碳质泥岩, 其上为细粒砂岩、砂质泥岩、泥岩互层 (T3岩层) , 直至地表黄土层以下 (5015钻孔东北有砾岩层) , 厚约390m~450m;其中工作面上巷位于F16断层翻卷带内, 受其影响地表黄土层厚度由11m~37m, 预计平均厚度约30m。
煤层直接底为灰色、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 薄层状, 平坦状断口, 夹炭质泥岩, 厚2.97m。其下为砂质泥岩 (T3岩层) , 厚约30 m。
1.3 工作面地质构造情况
13191工作面受边界F16断层影响, 煤层层理紊乱, 局部呈直立翻卷状, 煤质酥松, 煤层产状变化较大 (煤厚、倾角) , 工作面整体从停采线至切眼, 从下巷到上巷, 煤层逐渐变厚, 倾角逐渐增大, 对工作面回采期间顶板管理、瓦斯防治、防冲管理会造成一定影响。
1.4 工作面水文地质分析
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 不存在顶、底板水害;上巷上邻D13171采空区内积水已探放, 受其影响, 回采期间工作面上巷顶板及上帮煤壁可能会出现滴、淋水现象, 应定期对上巷的验证钻孔进行观测, 确保安全生产。
工作面中部存在5105、5106勘探钻孔, 两个钻孔封孔质量良好, 不存在积水隐患。
工作面水源以煤层渗水及自用为主, 预计回采期间工作面正常涌水量15m3/h~20m3/h, 最大涌水量30m3/h。
2 工作面塌陷范围预测
2.1 观测线计算所用参数
根据我矿以往观测资料及该工作面上覆岩层的岩性及工作面采深、煤厚、采高、顶板岩性、采煤工艺等地质采矿条件特征, 综合分析, 求出该工作面的参数为:
最大下沉角:θ=90°-0.7×α=90°-0.7×17°=78°;
走向移动角:δ=θ-0.7×α=72°;
下山移动角:γ=δ=72°;
上山移动角:β=δ-0.7×α=72°-0.7×17°=60°
岩石硬度系数k=0.7△δ=20°△β=16°△γ=20°
h:黄土层厚度15m
φ-松散层移动角45°
H0-平均开采深度480m (440~495)
D3-走向长度375m
D1-倾向长度135m
α-煤层倾角17°
H下-下山开采深度495m
H上-上山开采深度440m。
2.2 观测线布置及长度预计
(1) 倾向观测线长度
(2) 走向观测线长度
根据走向线、倾向线长度绘制出预计影响范围如下:
2.3 选用典型曲线法计算
计算采动系数n1, n3
即倾斜方向为非充分采动
即走向方向为非充分采动
在非采动的情况下计算最大下沉值:
n1, n3-采动系数
k1, k3-小于1的系数
D1, D3-工作面倾斜长、走向长
H0-平均采深, m
Wfm-非采动时地表最大下沉值
第二种经验公式:
C-覆岩的类型 (坚硬岩层c=1, 中硬岩层c=2, 重复采动时c=3)
E为常数, 取2.718
两种方法取平均:wfm=3.1 (m) 。
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与分析 篇8
新集三矿为急倾斜煤层矿井, 位于安徽省凤台县城西约4km, 井田面积6.8174km2, 设计年产60万吨, 1994年开工建设, 1996年10月投产。矿井开采上限-200m, 开采下限-800m。分三个水平和四个生产采区, 一水平标高-340m, 已基本开采结束;二水平标高-550m, 为现生产水平;三水平正在开拓准备;四个采区分别为西一、西四、西五和西六采区。其中, 西一采布置在工广保护煤柱和刘集乡保护煤柱之间约300m范围内, 开采下限-470m左右, 属于局部可采采区;目前, 矿井已开采至-480标高上下。
2 塌陷区特点及形成机理分析
新集三矿由于煤层赋存的特殊性, 工作面开采后均形成与工作面走向一致的长条形塌陷区, 呈锅底形, 两侧宽缓, 中间最深。开采初期, 各煤层开采后形成的地表沉陷积水区相互独立, 但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 各煤层开采后的塌陷区范围不断加大, 且相互叠加;目前, 塌陷区积水范围已连成一片, 塌陷区整体形状呈椭圆形。实测最大沉陷深度位于13-1煤上方, 最大积水深度为4.2m。矿井开采已造成塌陷区面积7166亩, 其中下沉大于1.5m的2508亩, 下沉小于1.5m的4658亩。
(1) 采煤塌陷区沉降观测
投产初期, 我矿就在地表对应西一、西二采区13-1煤及8-1煤走向和倾向上分别布置了三条沉降观测线, 现场实际观测地表沉降特征, 并与设计岩移参数预计结果进行比较, 确认矿井实际岩移资料与由合肥设计院提供的设计岩移参数预测结果基本相符。目前我矿均采用合肥设计院提供的岩移参数对开采沉陷进行预测、预报。
(2) 采煤塌陷区形成机理
由于煤层的开采和地下水疏放, 改变了原有的地应力平衡状态, 介质 (不同岩层) 的连续性及完整性受到破坏, 介质单元之间原有的联系关系发生变化, 引起了煤层及其顶、底板岩体沿着一系列原生裂隙和后期形成的连续性裂隙、非连续性裂隙发生移动, 使介质单元互相分离并发生相对运动后充填入采空区, 从而引起地表下沉。
3 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与利用
在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过程中, 淮南市政府、凤台县政府分别成立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领导小组, 制定了《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环境综合治理机制》、《淮南市采煤沉陷区农村集体土地居民补偿搬迁安置暂行办法》, 出台了《关于采煤塌陷区加快村庄搬迁推进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
依据政府部门出台的采煤塌陷区土地综合治理方案与各项规定, 新集三矿进一步确定了"以人口补偿为原则, 据实补偿为补充"的补偿方式, 制定了采煤塌陷区内村庄搬迁、综合治理工作的总体思路, 实现了地矿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1) 新集三矿塌陷区综合治理涉及道路维修、圩堤加固、水系改造等内容。根据地面观测桩下沉数据, 结合现场塌陷的实际情况, 组织测量、土建、预算、土地办等部门与地方政府共同制定出需要治理项目的可行方案。对造价超过10万元的工程, 邀请公司有关部门参与。
(2) 依据水渠塌陷的程度分别采取加高、加宽和改道等措施, 对受损较轻的排灌站进行房屋加固、设备维修;对于受损严重的则重新建排灌站。
(3) 对塌陷区的道路下沉0.4m-1m的路段, 采用矸石分层筑填压实的方法维修;对受开采沉陷的圩堤则采用粘土回填、平整碾压等进行加固, 并确保回填后的高、宽等超出原设计标准。
(4) 分步骤、分阶段对村庄及其它建筑物进行搬迁。截至目前, 新集三矿已搬迁村庄及其它建筑物11个。
(5) 针对采煤塌陷区土地破坏情况, 在李咀子村、刘庄村等自然村搬迁后的旧址, 进行了采空区回填, 共计复垦土地123亩。
4 未来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规划
(1) 根据《淮南新集矿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针对位于新集三矿井田范围内的花家湖大堤采用就近挖土充填, 多层碾压等形式对堤坝加高、加宽。估算填方量约40974m3, 为远期治理工程。
(2) 利用煤矸石对矿井开采范围的道路采取随塌随填的方式, 进行及时修复, 修复后的道路路面宽约7m, 估算填方量约7863m3。
(3) 按照国土资源部、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6]225号) 要求和《土地复垦规定》第四十二条"因塌陷、占用等造成土地破坏, 用地单位和个人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复垦"的规定, 依据"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复垦治理"的原则, 对已经破坏的土地采用煤矸石充填、挖深垫浅等方法复垦耕地、建立渔塘、植草复绿, 尽可能的恢复生态环境。预计新集三矿最终塌陷面积8097.81亩, 最大下沉深度5.0m以上。
(4) 合理布置检测网点, 对矿山水土资源破坏、水土污染、矿山地质灾害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长期跟踪观测, 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技术依据。
摘要:新集三矿为急倾斜煤层开采矿井, 由于煤层赋存的特殊性, 工作面开采后均形成与工作面走向一致的长条形塌陷区。矿井开采初期, 各煤层开采后引起的地表沉陷单一、独立, 但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 各煤层开采后的塌陷区范围在走向和倾向上不断加大。目前, 塌陷区已基本连成为一个整体。
关键词:急倾斜煤层,采煤塌陷区,治理与分析
参考文献
[1]祝国军.矿区土地复垦模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 1988.
塌陷分析 篇9
1 地表与岩层移动的观测工作
1.1观测的目的和任务是掌握井下采煤对地表移动的影响规律, 有效的对塌陷区域进行防护和综合治理。1.2观测站的设计原则及内容, 国家近年非常重视塌陷区的防护和治理, 该局暂没有井下岩石移动观测的经验。只在兴安、双城、振兴、新一共设立了4个岩移观测站, 定期对4个岩移观测站进行水准测量和平面测量观测;对所观测的成果进行走向和倾斜两个方面的描述。以双城矿岩移观测站为例对地表移动及变形预计进行简单的分析。从8月份在双城地面建立了地表和岩石移动观测站, 对双城矿-310中18-2煤层采煤工作面进行地面塌陷观测。此观测站件基础等级点4个, 分别是GPS1、GPS2、GPS3、GPS4。设计观测线因受地理因素和实际条件的限制, 初步设计走向观测线一条 (非主断面) 设计42个观测点, 实测有效观测点32个;伪倾斜观测线一条 (根据地理位置和地势条件布设-原国铁路线) 设计32个观测点, 实测有效观测点32个, 倾斜观测线半条设计15个观测点, 实测有效观测点14个;12月份又在工作面靠边界的两侧建立了两条倾斜观测线 (非主断面) , 设计62个观测点, 实测有效观测点50个, 见图1。1.3观测站的设置。根据观测站设计方案, 在现场由专门的钻孔队伍打钻, 孔深3米, 埋设直径14mm或18mm号钢筋, 对孔隙用沙石和水泥进行灌注, 在钢筋的露头做一“+”标记, 以方便准确观测。1.4观测工作的组织和观测程序。根据观测站的布设和工作量情况, 对测量工作的组织是, 每个月进行一次高程测量、一次平面测量, 由测量科组织人员分成两组, 先对高程测量进行观测, 待观测结果达到精度后对观测站再进行平面测量。1.5观测方法和精度要求。对于原始数据从7月份开始, 平面测量采用GPS静态测量和全站仪测量。按照5s等级导线测量, 高程测量采用4等水准精度测量。从8月份定期观测, 平面采用图根等级观测, 高程采用等外水准测量。1.6观测成果的计算, 平面观测采用南方公司的GPS以及配套的计算机软件。每月对平面和高程的观测成果提出书面材料和图纸。此工作面预计开采到2007年的9月份, 所以此岩移观测站属于短期观测站。
2 地表移动的一般规律
观测点累计下沉大于10mm, 即认为地表开始移动, 采煤工作结束后, 观测点在6个月内的下沉量不大于30mm视为地表移动已经结束。通过从8月份开始到12月份对该岩移观测站的观测, 初步对实际测量的结果进行分析。此工作面位于双城矿井田的东南部, 上段已经与2005年12月前回采完毕, 还存在着采动后对地面的移动影响, 现在只独立的对该工作面进行描述和观测。此观测线走向方向上的最大下沉点为Z21号观测点, 在走向线的中央 (跨落区的中央) , 下沉值为340m;最小下沉点为Z41, 在走向线东端 (跨落区的边界) , 下沉值为50mm, 倾向方向上的最大下沉点为Q16号点, 在倾向观测线的中央 (跨落区的中央) , 下沉值为365mm;最小下沉值为40mm, 在倾向线的最南端 (跨落区的南部边界) 。综合这5个月的观测数据, 下沉值最大的位置是在观测线的中心部位, 南、东方向变化小。最大下沉值平均每月为70mm, 最小下沉值平均每月为10mm左右。
3 地表移动与变形的预测
地表移动稳定后地表移动盆地的最大下沉值是反映地表移动与变形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 地表的水平移动和各项变形值均与最大下沉值有关, 我国大部分矿区对地表移动盆地的最大下沉值常用一下方法预计。此工作面煤层厚度12.7m, 从2006年2月份开始投入开采。此煤层是倾斜煤层, 倾斜角度在25°左右, 最大下沉值Wo=qmcosa (mm) 。Wo=0.68×12.7cos25=7.827mm。式中q———下沉系数与覆岩的性质和定板管理方法有关, 此工作面采用全部垮落法, 一般认为上覆岩层较硬时q值稍小, 重复采动时岩层移动过程的加剧性很大, 重复采动时的q值显然大于初次采动, 目前这种影响下沉系数的规律还有待于研究。下沉参数该局采用q=0.65-0.7之间, 取0.68。m-煤层法向开采厚度, mm;a-煤层倾角。充分采动或接近充分采动时地表最大水平移动是随地表最大下沉值的增大而增大的。
⑴沿煤层走向方向上的最大水平移动;Uo=b Wo (mm) ;Uo=0.3×7.827=2.348mm;式中b-水平移动系数。一般选用0.3, 可由实测资料分析确定。
⑵沿倾斜方向的最大水平移动;Uo=Wo (b+0.7×ctgθ) (mm) ;Uo=7.827 (0.3+0.7×ctg62) =5.261mm;式中θ———是最大下沉角。该局通过多年的经验对于下沉理论采用三级保护的上山角和下山角分别是53°、62°。
4 矿山沉陷的危害及治理
因煤矿井下开采范围大, 开采层数多, 引起上覆岩层的破坏和变形可波及和影响到地面的湖泊河流、铁路交通、民用住房、工业厂房以及井下的生产等。该局双城矿四井和岭北煤矿开采浅部煤层就曾引起地表塌陷漏斗。更有多处发生塌陷漏斗和塌陷裂隙中掉人、房屋倒塌伤人以及因地面裂隙而导致的煤气和一氧熏人事件。近几年来, 国家对塌陷区的治理和防护给予了高度重视。充分了解和掌握矿井沉陷的规律对于有效对塌陷区域的治理和防护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传统的保护工业广场 (地面建筑、井筒) 、铁路、水体免受采动影响的方法是对保护对象留设保护煤柱。多年来延用的是用移动角法留设保护煤柱。但是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 留设的保护煤柱将愈来愈大, 可见用留设保护煤柱的方法保护工业广场、铁路、水体从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不合理的。
5 结论
随着煤炭工业的飞速发展, 三下 (建筑物、水体下、铁路下) 采煤的研究和实施成为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要及时观测和充分掌握地下采煤引起的地表移动与变形的规律, 为该局的三下采煤奠定可靠的技术保障。
摘要:以双城矿地表移动观测为例, 对地下采煤引起的地表移动观测与塌陷预测进行分析, 为三下采煤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关键词:采矿,地表移动,塌陷,分析
参考文献
[1]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国家煤炭工业局, 2000.
[2]桑光灿, 何滔, 王绍林.煤矿测量手册.
[3]煤矿测量规程, 能源煤总[1989]25号.
[4]矿产督察实用手册, 黑龙江省矿产督察员培训教材, 2008, 8, 20.
塌陷分析 篇10
桂平市某中学教学楼于199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该楼长约80m,宽约8m,东西两头(段)高5层,中段高4层(见图1),框架结构,柱下独立基础与条形基础相结合,以松散状的中细砂为地基持力层。该教学楼在使用至2003年就开始发现不均匀沉降,楼顶端中间沉降缝明显拉开,宽度达9cm~11cm(见图2),相对于中间沉降缝的教学楼两侧,其西端沉降7cm~14.13cm,东端沉降13.61cm~21.64cm,东北角和西北角沉降较大,但尚未发现框架构件拉裂现象。
2006年7月17日,由于连日降雨量较大,在该教学楼西北角的教室中间窗户内外距墙脚1.65m处,突然出现两处规模约为3.8m×2.3m和2.0m×1.5m的陷坑,室外坑深1.40m,室内坑深2.0m(见图3、图4),致使该楼紧急停止使用。技术人员通过3条工程物探地震映像剖面、38条探地雷达剖面及7个地质验证钻孔等补充勘察成果,结合前人工作资料,掌握场地岩土工程地质特征、基岩浅层岩溶发育分布情况,深入分析教学楼地基沉陷原因,提出高压固结灌浆地基加固方案及组织灌浆方案的有效实施,稳住了教学楼的不均匀沉降,并最终恢复了教学楼的使用,达到了工程目的。
1.1 工程地质概况
场地属山前冲、洪积—岩溶平原地貌。根据勘察资料,地基岩土层在勘探深度内,自上至下依次为:(1)层素填土(Q4ml):土体松散,成分为石英细砂及少量黏性土,揭露厚度为1.80m~2.50m;(2)层中细砂(Q4pl):土体松散,主要成分为石英、云母,局部含少量黏土,揭露厚度为1.50m~12.30m,承载力特征值fak为100kPa;(3)层硬塑状黏土(Qpl):土体结构紧密,局部夹薄层粉土,该层场地局部分布,揭露厚度为4.00m~7.20m,其承载力特征值fak为190kPa;(4)层可塑状黏土(Qel):局部软塑状,该层在场地中局部分布,揭露厚度为1.30m~5.50m,承载力特征值fak为100kPa;(5)层中风化灰岩(D2d):岩石坚硬,裂隙、岩溶发育,埋深13.0m~27.0m,未揭穿。
通过物探,推测场地有多处岩溶发育(段)带、土洞、松散(段)带,其中西北角的岩溶发育区形成规模较大的脱空区域(土洞),对建筑物的安全造成最大的隐患。建筑物的西部受岩溶发育区影响,基础底形成大的松散区域及土洞,并出现塌陷,使其沉降量增大;而建筑物的东侧,由于淤积层及砂层较厚,通过比对分析钻孔资料,判定为原软弱层清理换填不彻底,造成持力层载荷能力降低,沉降量明显偏大。
1.2 水文地质特征
场区北临黔江,东靠郁江,地处两江交汇的三角地带。场地存在两种类型的地下水,一为孔隙水,二为岩溶水。孔隙水赋存于冲洪积中细砂层的孔隙中,岩溶水赋存于下伏灰岩的溶洞、裂隙中。孔隙水和岩溶水为同一地下水位,且水位埋深较浅,埋深1.50m左右。此区岩溶发育受郁江排泄基准面控制,主要发育在地面下50m以上,属于浅层岩溶。抽取这层地下水往往会与上层孔隙水连通,并带走一些泥沙,而对地基土造成潜蚀作用,并形成土洞,于地基的稳定不利。
2 地基塌陷原因分析
由地下水活动引起浅层岩溶(溶洞)形成土洞,土洞引发地基土塌陷及人类相关工程活动,是建筑物不均匀下沉的主要因素。
2.1 地下水作用
受郁江侵蚀基准面的控制,该区的浅层溶洞是岩溶地下水的主要径流通道,地下水径流交替较强烈。地下水流对土层的机械潜蚀作用,使土体和颗粒间的连接受到破坏而崩解,粉细砂更易受到潜蚀。水流加快,潜蚀作用加强。潜蚀作用的结果造成基岩面附近形成土洞。土洞形成后,地下水位的升降,水对洞顶的冲蚀、浸泡,使洞顶、侧壁土层发生剥落,土洞不断往上和往侧向发展。土洞中的水位下降时,在土洞内还会产生真空负压,这种负压对顶板土层还会产生吸蚀作用,而使土层剥落。当土洞发展到离地面较近,顶板处于临界状态时,一场降雨或洞内一次水位的升降,都可造成洞顶垮塌而形成塌陷。
2.2 地质条件
地基的不均匀和持力层承载力不足可引发建筑物不均匀下沉。该场区地基土不均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硬塑状黏土(3)层的顶面呈丘坡状,二是中细砂(2)层本身的密实度不均。
2.3 工程活动
城市扩张,大量抽汲地下水,造成土颗粒的流失和地基土的压缩,从而导致建筑物下沉。
3 地基处理设计
对因地基问题而引发的建筑物不均匀下沉,要在查明地层结构、致害原因,熟悉建筑物基础结构形式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选择技术有效、便于施工、经济合理的治理措施。相对而言,箱基、筏板基础或面积较大、刚度好的基础,易于治理,效果往往较好。该工程为柱下独立基础,整体性差,如灌浆压力过大,浆液会从基础边缘上冒,可能影响邻近输水管安全及造成教室周边地面隆起破坏。因此,通过灌浆将下沉柱基托起到原来位置的可能性小,成本、代价较大。而通过对地基持力层压浆补强,提高其承载力,控制现有建筑物的下沉,维持目前尚能使用的状态,则也达到了治理目的。针对该工程的致害原因,治理措施应从三个方面入手:(1)对揭露的溶洞及物探圈定的岩溶发育地段的浅层溶洞进行灌浆封堵,从源头上消除形成土洞的隐患;(2)对塌陷漏斗下方至基岩面间的塌落土体进行压浆加固;(3)对地基持力层中细砂(2)层进行压浆补强,浆液渗入到土层的孔隙中凝固,将松散颗粒胶结为整体,并将周围土体挤密,提高地基土强度。
4 地基处理施工
4.1 施工流程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经批准的塌陷地基灌浆设计文件、灌浆施工工艺的要求进行灌浆施工。主要的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
4.2 灌浆设计参数
(1)灌浆:采用自下而上的灌浆方式进行灌浆,提管速度约为10cm/min~15cm/min,进浆量控制范围约在5L/min~15L/min之间,压力控制在0.2MPa~0.4MPa之间。一般浅部采用低值,深部采用高值,复灌时视情况适当增大压力,但要加强观测,防止压力过大造成对既有建筑物的破坏。
(2)灌浆结束标准:灌浆时应为大流量下小压力灌注、小流量下大压力灌注,在未达到灌浆设计压力的情况下,地面冒浆或隆起也可视为灌浆结束。
4.3 施工进度及工程量
该灌浆工程施工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抢险阶段,于7月26日至8月5日完成该阶段的施工任务;第二阶段人员于8月14日进场,至9月24日完成预定的工程量,完成加固面积836m2,处理平均厚度约5m,灌浆加固体积约4222m3,实际钻灌浆孔223个,总进尺1659.8m,灌浆段长1213.8m,水泥干耗量680.8t,掺水玻璃119.83t,灌河沙26.5m3。
4.4 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
(1)为了应急抢险需要,对塌陷体及溶洞,先用碎石进行回填;然后对预留埋管进行固结灌浆,使水泥砂浆向碎石间隙扩散、充填,让砂浆和碎石及塌陷坑周边土体初步固结成整体,起到应急稳定基础以下地基土的作用;最后,利用灌浆孔从基础底下往上进行注浆,逐步加固整个地基土。
(2)由于加固地基东端紧贴既有居民房,北面紧邻地下排水沟和城市道路,按常规灌浆施工方法实施容易引起周边建筑物的破坏。故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施工工艺,首先在被加固地基外侧(即紧挨邻近建筑物一侧)布置观测孔,然后对地基土进行钻孔灌浆。当浆液从观测孔冒浆时,就要加强观测周边建筑物的动态变化,同时在该部位灌浆时采取少灌多期次的方法,即控制每次的吸浆量且多次反复灌浆,其目的是采用低压、间歇灌浆和添加外加剂等方法控制浆液的过大流串而使其有效地在基础附近凝固。
5 质量检测
(1)注浆结束28d后,经对8个检测钻孔选用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检测,加固后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170kPa,完全达到灌浆加固设计方案要求的150kPa。
(2)2006年12月20日至2008年12月25日的7次沉降观测资料表明,各期的沉降速度以及各沉降观测点日均沉降量变小,已进入0.01mm/d~0.04mm/d稳定范围内,教学楼已经稳定。
6 结语
(1)该工程位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域,岩溶发育,有形成土洞和诱发地基塌陷的条件,而岩溶、土洞诱发的地基塌陷具有不可预见性及突发性,极易造成民众的恐慌,在查明塌陷的原因后,应以抢险为先、后加固治理的原则制订和实施地基加固治理方案。
(2)针对工程的特点及场地岩土层特性,设计压力灌浆地基加固法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的部位采取不同的施工工艺,灵活地运用灌浆技术参数,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3)地下水剧烈活动是导致岩溶塌陷的主要因素,类似工程场地应注意防止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破坏。
(4)工程实践表明,沉降观测在地基灌浆加固及随后判别建筑物是否沉降稳定上起着重要作用,应及早选好基准控制点和各观测点,并做好系统的沉降观测记录。
摘要:通过工程实例,分析岩溶土洞和塌陷的形成条件,提出采用高压灌浆处理方案来达到加固效果。
关键词:岩溶,土洞,地基塌陷,灌浆
参考文献
[1]TGJ123—2000,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S].
[2]YBJ44—1992,注浆技术规程[S].
京广线:塌陷与隆起 篇11
河南的塌陷堪称全国之最。雅典奥运会上,河南选手陈中、贾占波和孙甜甜共赢得2.5枚金牌,在全国总排名中列第7位,创下历史纪录。但四年后,河南在北京奥运会上寸金未得,仅有1银2铜入账,全国总排名21位。如此巨大的落差导致局长韩时英被舆论讨伐,河南人悲愤地发问:“拥有超过一亿人口的大省,为什么一枚金牌也拿不到?”持续的问责浪潮中,2011年6月,河南省政府发文免去韩时英的局长职务,原副局长彭德胜出任局长。更有消息说,韩时英被免职前,即因腐败问题被“双规”,而由此还牵出了国家体育总局跆拳道拳击中心副主任赵磊。无论如何,随着韩时英的下课,河南省体育终于平了民愤。
地理上南北夹击着河南的冀鄂两省的同时隆起,更凸显了河南的衰败。北京奥运会上,湖北和河北两省选手大爆发。河南北望,是河北。河北选手郭晶晶、庞伟和曹磊摘得3.5枚金牌,全国总排名第7位。而四年前的雅典,河北的金牌数是1.5,居11位。对于体育局局长来说,排位攀升4位,这就是最过硬的政绩。2011年12月,河北省委决定,免去聂瑞平省体育局党组书记职务,不再担任省体育局局长。聂2006年4月入主河北省体育局,其新职务是廊坊市委副书记、市长。虽然还是厅局级,但谙熟中国官场组织学的分析者认为,从“条”到“块”,属重用。
从河南向南看,是湖北。湖北雅典奥运会的金牌数是1,列全国第14位,但四年之后,由杨威、程菲、李珊珊、廖辉和王鑫共夺得4枚金牌,排位全国第四,比河北还猛。以此为背景,2006年3月开始担任体育局局长的李建明,于2010年6月被任命为荆州市委副书记,随后又当选市长。李建明跟河北的聂瑞平一样,均属重用,意味着个人仕途更大的发展空间。
与豫冀鄂的大落大起相比,两头的北京和广东,则表现出了稳的特征。但,在争夺激烈的第一集团,能稳住,也是莫大的政绩。奥运会后被调职重用的,还有北京的孙康林。孙2007年4月出任北京市体育局局长,08奥运会上,虽然北京全国排名从第1滑至第5,但评价孙康林政绩的指标显然已不是金牌那么简单,毕竟是奥运会东道主的东道主,工作千头万绪。2010年2月,孙康林被任命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秘书长。以官场共识,新职务显然比体育局局长重要得多。而金牌稳位子才能稳,广东省体育局局长杨遒军对此也深有体会。
就全国范围看,如果说河南遭遇的是滑铁卢,体育重镇上海则属差强人意。刘翔和姚明是上海体育的两大支点,但姚明不可能在奥运会上拿牌,而刘翔在鸟巢的伤退则使上海的金牌预期彻底落空。最终上海凭借吴敏霞和火亮,合计1枚金牌。显然无论从数量还是分量,上海都不及四年前的雅典。2010年6月,上海官场进行了一次耐人寻味的“对口换位”,原体育局局长于晨调任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而李毓毅则由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调任体育局局长。李毓毅长于晨三岁,官场人事变动的实际意义,有时从官员的年龄上也可窥探一二。
塌陷分析 篇12
灰岩区内的地质灾害发育主要是土洞和溶洞、溶蚀带。从地质资料可知, 土洞是发育在覆盖土层中, 要么是空的, 要么充填很松散的土, 电阻率偏高, 而土层的电阻率又普遍偏低, 因此, 土洞在等值线剖面中的反映是仅次于土层中的高阻异常;溶洞位于基岩面以下, 由溶蚀带逐渐溶蚀形成的, 多充填有水土, 从而电阻率偏低, 由于完整灰岩的电阻率普遍偏高, 因此在灰岩面下明显的封闭或半封闭低阻异常基本上是有充填溶洞的反映, 不能封闭的带状低阻异常则是溶蚀带的反映, 由于土洞、溶洞发育的位置、形状、大小都难有规律可循, 确定了利用高密度电法进行孔洞勘查。高密度电法获取信息量大, 分辨率高, 在岩溶地区地下岩溶分布空间定位中有许多成功的例子。
1高密度电阻率法概述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电法勘探新技术, 它在工程勘察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基本原理与传统的电阻率法完全相同, 所不同的是高密度电法在观测中设置了较高密度的测点, 现场测量时, 只需将全部电极布置在一定间隔的测点上, 然后进行观测。在设计和技术实施上, 高密度电测系统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理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 使用的电极数量多, 而且电极之间可自由组合, 这样就可以提取更多的地电信息, 使电法勘探能像地震勘探一样使用覆盖式的测量方式, 图1为高密度电法工作系统示意图。与常规电法相比, 高密度电法具有以下优点: (1) 电极布设一次性完成, 减少了因电极设置引起的干扰和由此带来的测量误差; (2) 能有效地进行多种电极排列方式的测量, 从而可以获得较丰富的关于地电结构状态的地质信息; (3) 数据的采集和收录全部实现了自动化 (或半自动化) , 不仅采集速度快, 而也避免了由于人工操作所出现的误差和错误; (4) 可以实现资料的现场实时处理和脱机处理, 根据需要自动绘制和打印各种成果图件, 大大提高了电阻率法的智能化程度。由此可见,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一种成本低、效率高、信息丰富、解释方便且勘探能力显著提高的电法勘探新方法, 流程见图1。
2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及解译成果
根据勘察区内地形地貌以及已发生岩溶塌陷现状, 在工作区内布设高密度电法剖面线3条, 其中Ⅰ、Ⅱ号剖面线平行布设于勘察区内五线公路两侧, Ⅲ号剖面垂直布设于五线公路东侧。剖面线共60根电极, 电极间距为5-10m, 采用A-MN排列法进行探测。探测解译结果如下:
(1) 下图Ⅰ剖面线高密度电法测量的电阻率反演图 (见图2) , 该图为A-MN排列高密度电法探测的反演结果,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170m-185m之间, 距地表6m-13m之间出现电阻率低值区, 推测之下为溶洞或溶裂, 顶部第四系为5-10m。
根据本条高密度电法测量解译结果在电阻率异常区布设钻孔验证, 在地表下5-15m处出现两处溶洞 (见图3) 。
(2) 下图为Ⅱ号剖面高密度电法测量的电阻率反演图 (见图4) , 该图为A-MN排列高密度电法探测的反演结果, 在120m-150m之间, 距地表20m左右出现电阻率低值区, 推测之下为溶洞或断裂带, 顶部第四系为5-10m。
根据本条高密度电法测量解译结果在电阻率异常区布设钻孔验证, 在地表下18m处出现溶洞 (见图5) 。
(3) 下图Ⅲ剖面高密度电法测量的电阻率反演图 (见图6) , 该图为A-MN排列高密度电法探测的反演结果, 该条剖面电阻率变化均匀, 未出现电阻率异常区, 因此推断该区域地下灰岩较完整, 无地下溶洞活裂隙。根据该区域钻孔验证, 该区域灰岩较完整, 未发现溶洞、溶隙等。
根据本次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的结果, 进行钻孔验证, 说明本次高密度电阻率法进行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勘察是成功的。
结语
高密度电法兼具剖面法和测深的功能, 具有点距小、数据采集密度大的特点, 能较直观、形象地反映断面电性异常体的形态、产状等。在灰岩分布区应用高密度电法, 了解第四系土洞发育、灰岩岩溶、断裂发育情况以及确定灰岩的分布情况, 能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高密度电法断面结果反映的是灰岩与上覆第四系地层的平均电性反映, 当灰岩表面溶蚀发育而呈锯齿状时, 断面测量资料能反映灰岩面总体起伏状况。地形起伏地段的断面实测结果, 应进行二维地形校正, 以消除地形影响, 使测量断面与实际断面更接近。
探地雷达、浅震法也是岩溶勘察的有效物探方法。灰岩分布区, 地形、地质情况相对复杂, 各种物探方法都受一定条件限制, 如高密度电法要求接地条件较好并有一定的排列展布长度, 因此, 在城区等一些地形、地物条件相对复杂的地区进行岩溶物勘察时, 应进行综合物勘察, 利用不同方法对不同的地形、地物、地质条件适用性, 尽可能多的获取物探资料进行综合解释, 便能取得理想的勘察效果。本次探测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法用于勘察灰岩地区的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是可行的, 结合钻探资料及其它物探资料, 探测的准确度较高。由于高密度电阻率法所具备的优点, 使其能在灰岩区的勘探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议在灰岩地区的地质灾害勘察中, 首先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并辅以其他物探方法进行普查, 再做钻探, 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高密度电法具有效率高、信息量大、直观、工作条件宽松等特点, 是近些年引入的物探方法, 广泛应用于灾害地质勘察中。在灰岩分布区应用高密度电法勘察第四系土洞、灰岩岩溶、断裂发育等, 能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
关键词:地灾勘察,灰岩,高密度电法,土洞,岩溶
参考文献
[1]张旭升.大连市金州区钓鱼台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治理补充勘察报告[R].2005.
[2]王兴泰.高密度电阻率法及其应用技术研究[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1 (3) :34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