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检测

2024-09-25

四项检测(精选8篇)

四项检测 篇1

输血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临床治疗手段,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血液的输注虽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但也存在着传播疾病的危险。因此, 为提高临床输血安全, 尽量避免因血液传播性疾病引起的医疗纠纷发生, 笔者对我院2 112例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在输血前进行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抗-HCV)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TPPA)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抗-HIV) 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临床各科需输血或备血治疗的患者共2 112例, 均由临床科室抽取静脉血送至我科后分离血清, 一般在3 d内检测完毕。

1.2方法

HBsAg、抗-HCV、抗-HIV检测采用ELISA法[英科新创 (厦门) 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试剂盒], 航新ZS-3板式酶标仪判读结果, 同时设阴性、阳性、空白及质控对照;TPPA使用明胶凝集法 (试剂盒由日本富士株式会社提供) 。所有试验严格按说明书进行。

2结果

2 112例受血者中检出HBsAg阳性199例, 阳性率9.42%;抗-HCV阳性26例, 阳性率1.23%;TPPA阳性28例, 阳性率1.32%;抗-HIV阳性1例, 阳性率0.05% (经陕西省疾控中心HIV确认实验室确认为阳性) ;其中HBsAg、抗-HCV同时阳性1例;HBsAg、TPPA同时阳性2例, 抗-HCV、抗-HIV、同时阳性1例。

3讨论

近年来, 随着《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血站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 各采供血机构加强了对献血者的筛检, 血液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有效预防和控制了经血液传播性疾病的发生。但由于“窗口期”的存在、试剂灵敏度、检测误差等因素影响, 仍有部分漏检可能, 由此产生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1]。另一方面, 输血并非HBV、HCV、梅毒、艾滋病传播的惟一途径, 为区分疾病传播责任, 有必要对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输血相关疾病指标检测[2]。

我国为乙肝病毒感染的高流行地区, 约8%~20%的人口为HBsAg携带者;丙型肝炎病毒是经血液传播的主要病原之一, 抗-HCV检测是预防的关键[3]。近几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研究丙型肝炎的分子片段不断深入, 诊断丙型肝炎的试剂盒不断完善, 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已有大幅提高, 但仍存在部分受血者发生输血后丙型肝炎感染。ELISA试剂的质量和在包被中使用的抗原片段是影响试剂盒质量的主要因素[4]。近年来我国梅毒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5], 本组调查资料显示为1.32%;HBsAg、抗-HCV、TPPA阳性率分别为9.42%, 1.23%, 1.32%, 表明相当一部分患者在输血前就感染了乙肝、丙肝、梅毒, 如果输血前未查输血前四项, 极易引起日后的医疗纠纷。对HBV和HCV感染者和携带者, 及早发现尤为重要[6]。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全球HIV感染者中有8%左右是经血液传播而感染的, 因此, 这一途径成为控制和预防HIV的重要方面。此外由于经血传播与其他传播方式 (性乱交、吸毒等) 比较具有自身特点, 做好输血前抗HIV检测, 能有效地控制HIV经血液传播的途径。HIV在我国扩散速度极快, 因此, 不能因为HIV检出率低而忽视对其的检测。

综上所述, 做好受血者输血前HBV、HCV、TPPA、HIV等经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检测工作, 对了解受血者的感染状况, 预防和减少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及对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的自身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锐, 韩玲, 赵伟萍.20例输血感染案例引发的思考[J].中国输血杂志, 2002, 15 (3) :216~218

[2]张卓然, 倪语星.临床微生物和微生物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374~396

[3]王鸿利.实验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27~230

[4]袁红, 邱练芬, 胡开华, 等.11厂家抗-HCV酶标试剂盒的评价[J].中国输血杂志, 2003, 16 (2) :116

[5]余刚宝, 王英桃.张家界市无偿献血者梅毒血清学状况的初步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 2003, 16 (6) :419

[6]余刚宝, 汪小华.献血者ALT与HBsAg、抗-HCV阳性的关系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 2002, 15 (6) :412~413

四项检测 篇2

1.我会兼顾好考研与工作的事情,绝对不会因为个人事情考研学习而耽误工作。

2.来了事情之后,我会去积极面对,绝不逃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处理好。

3.团结学生会全部同学,搞好团队建设。可能打造不了一只最强大的团队,但会打造一支最团结的团队。

4.外联工作,全年赞助过万。(不算物资,纯资金)

要求:

1对于学生会全体成员进行实时考评尤其是主席团成员及各位部长副部长,玩忽职守的,怠慢工作的经学院老师同意要革职反省。尤其针对主席团成员(分团委副书记、主席、副主席均要严格要求)

2希望设立朱煜峰为常务副主席,必要时刻可以履行主席的全部职能,出席主席联谊会议,内部管理学生会。外联部门必须由朱煜峰分管。3在定各位部长的人选上要让我与其他各位主席团成员参与定夺(毕竟以后我们是领导他们的直接责任人)其他部门可以不直接参与,但外联部部长及两个办公室主任人选一定要慎重,最好由上任卫鑫主席推荐推选,再由现任主席团与学院老师商讨定夺。

浅谈凝血四项检测的质量控制 篇3

由于凝血影响因素较多, 所检测的物质大多不稳定, 很难做好质量控制。目前影响血凝检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

1 标本

1.1 标本的采集

采血是否标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 采血时应注意:

1.1.1 患者应停用影响凝血实验的药物至少一周, 包括抗凝药物和止血药物。

1.1.2 采血时止血带不能扎得过紧或时间过长, 否则可使局部血液浓缩, 内皮细胞释放活性物质, 从而激活凝血和纤溶系统。

1.1.3 采血必须顺利, “一针见血”, 避免溶血, 溶血可引起FVⅡ激活使PT缩短, 抽血也不要太慢, 避免血液凝固。如果患者的静脉不易找到, 第一次抽血不利, 第二次采血要换一个新的注射器, 由于第一次采血时针头里已进入组织液, 第二次再用时组织液中的组织因子即刻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产生凝血酶, 而影响检测结果。

1.1.4 采血后要及时抗凝, 颠倒混匀4~5次, 以免出现凝块, 应提倡使用真空采血管采血。

1.1.5 不要在输液的皮管里或从静脉里直接采血, 这样容易稀释血液或造成污染。

1.2 标本的存储

凝血因子、纤溶和抗凝物质在体内大多以酶或活性物质形式存在, 离体后较易被激活或活性增强, 不稳定, 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2.1 容器

使用高质量真空带盖采血管或硅化管或塑料管, 如不加盖, 可使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丢失, pH值升高, 从而凝固时间延长。

1.2.2 离心

要及时分离血浆, 按规定的离心速度和时间去除血小板, 血小板能影响部分的检测项目, 一般以3500转/min, 离心10min。

1.2.3 储存

一般从标本采集到完成检测的时间不易超过4小时, 如需保存标本, 血浆的保存原则是“冷冻, 不宜冷藏”。在4~8°C, 因子FVⅡ易被激活, 使PT明显缩短, 冷冻血浆在检测时置37°C水浴中迅速融化, 但不能放置时间太久, 以免部分因子失活, 也不能放置室温慢慢融化, 避免纤维蛋白析出。

2 试剂

2.1 抗凝试剂

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推荐用于凝血试验抗凝剂为0.109M的枸橼酸钠, 其与血液的容积比为1:9, 这个比例是基于标本血压积在正常范围内, 但若标本血的压积异常增高或异常减低时由于枸橼酸离子不能进入红细胞内, 如不调整适合不同压积的抗凝积的量, 则可使凝血时间延长或缩短。当红细胞压积小于25%或大于55%时, 抗凝剂的矫正公式为:抗凝剂用量=0.00185×全血量 (ml) ×[100-Hct (%) ]。压积越低需要的抗凝剂的量越多。不应使用变质的枸橼酸盐溶液, 否则会使PT、APTT实验的结果缩短。抗凝剂的最佳pH条件为5.8。

2.2 检测试剂

按照仪器的性能选用匹配的试剂, 提倡使用配套试剂。根据本实验的每天的标本量, 取适量试剂预温, 至少3分钟, 最长不超过30min, 未用完的试剂应弃掉。复溶后的试剂放置时间越长越容易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试剂复溶后2~8°C密闭储存, 除PT可稳定7天外, 其它都是可稳定3天。PT试剂ISI值越小越敏感, 结果变化越大, 常规使用ISI值为1.3~1.5的试剂较为理想。APTT试剂所用的激活剂不同对检测的不同项目的敏感性也不一样, 应正确选择。

2.3 正常对照血浆

制备:采集20份以上, 年龄在18~55岁的健康男女个体, 不能选用服药者, 须在平静状态下采血, 血液经抗凝离心后, 分离血浆等量混匀, 分装小瓶, 冷冻待用。由于以上操作较烦琐, 一些较小的实验室不易做到也可用厂家提供的正常参比血浆或质血浆。质控血浆应与病人标本一起检测, 用于确保测试过程中的可变因素如温度、试剂、仪器及试管等是否异常, 建议每20个病人标本至少测一个正常质控和一个异常质控。

3 仪器设备

手工法虽然有相当程度的准确性, 但操作比较烦琐、重复性差、耗时, 目前已很少使用, 有时可作为仪器法校正的参考方法。仪器法已广泛使用, 全自动和半自动仪器可提高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和可比性。但仪器的检测结果与实验人员对仪器的保养和维护有很大关系, 必须按仪器和试剂的说明书规范操作, 不能随意改变检测条件。实验器材应清洁干燥, 无酸碱污染。半自动仪器使用的移液器应注意定期矫正。半自动仪器法比手工法提高了检测项目的精确度和速度, 但是存在标本污染的缺点。全自动仪器法使检测更加精确、快速、敏感和简便。凝血仪干化学法测定操作更简单, 特别有助于床边DIC的诊断, 但价格昂贵, 尚未能普及。由于不同类型仪器检测原理不一样, 结果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不同类型原理的仪器应建立相应的参考值。

4 技术

许多实验的失败都是因为技术失误所致。操作技术、试剂、温度和pH值的轻微改变即可引起结果差异。凝血实验是一系列酶的反应, 每个实验都有自己的最佳条件, 因此要严格按规范操作, 不能轻易更改, 对不合格的标本一定要重新采集。

凝血实验是基于测定纤维蛋白形成时间来判断终点。从凝血刚开始启动到纤维蛋白形成, 其中有许多凝血因子参与。各种凝血严重因子平时仅以前身物质———酶原形式存在, 一旦需要, 立即被激活, 并以最快速度大量产生。并要求有多个酶原及辅因子, 以便逐级放大, 促进大量凝血酶的形成。因此, 在实验过程中若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去做就会出现很大的差异。下面举例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 由于操作不规范而引起的异常结果, 给以简单分析。

4.1 PT:11.6s/12.3s, APTT 15.7s/36s分析:通常APTT小于20s的病例很少, 除非极度的高凝状态患者, 并且此类患者抽血极不容易, 动作稍慢血就会凝固。引起APTT明显缩短。可能的原因: (1) 抗凝剂比例不准确, 抗凝剂太少或HCT偏低者。 (2) 抽血不顺利, 易激活内原源性凝血系统。 (3) 没有充分混匀或有小凝块的标本, 部分凝血因子已被激活。

4.2 PT:16.8s/12.3s, APTT:48.5s/36s分析:无凝血异常的疾病而出现不正常应找出原因。可能的原因: (1) 抗凝剂比例不准确, 抗凝剂太多或HCT偏高。 (2) 标本稀释, 在输液管内采血。 (3) 少数儿童或新生儿, 正常对照有别。

4.3 PT:14.8s/12.3s, APTT:98.8s/36s分析:肝素治疗时APTT是首选的检测指标, 此时应询问临床是否在应用肝素治疗, 若没有使用肝素治疗, 那可能的原因: (1) 血气分析采血时, 顺便采集的血标本。 (2) 静脉插管口采集的血标本, 通常插管用肝素封口。 (3) 患者在血透时采集的标本。

四项检测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中选择该院所收治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共60例, 设置为肝癌组。另纳入同期经体检中心健康检查排除肝癌病变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对象。研究内容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所有研究对象均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 签署知情同意书。肝癌组中, 男性为41例, 女性为19例, 平均为 (48.5±2.3) 岁;健康对照组中, 男性为40例, 女性为20例, 平均为 (46.3±1.8) 岁。

1.2 方法

对两组受检对象相关凝血四项指标进行联合检测, 对比检测结果以及阳性率差异。阳性判断标准为:PT>14.0 s, APTT>25.0 s, TT>35.0 s, FBG<2.0 g/L。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肝癌患者FBG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其他项检出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肝癌患者凝血4项检出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肝脏是人体中蛋白质成分合成的最关键场所, 人体内共有12类凝血因子需以肝脏为合成场所。对于肝癌患者而言, 因肝脏功能长期受到损害, 导致肝脏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消耗速度快, 进而致使本病患者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碍症状[6,7]。

该研究中对比观察肝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受检对象在凝血4项指标联合检测结果方面的差异, 观察数据显示:肝癌患者纤维蛋白原检出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其他指标检出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数据提示:在肝脏功能严重受损的情况下, 肝癌患者体内各种凝血因子有明显异常反应, 凝血功能被破坏。并且, 伴随肝癌患者的病情不断进展, 凝血因子的异常表现将更为明显。同时, 该研究中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凝血四项指标在阳性率方面的差异, 观察结果显示:肝癌患者凝血4项指标检出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以上数据提示:凝血4项指标是反应内源性、外源性以及共同途径中凝血因子活性水平的重要依据, 对肝癌患者而言, 凝血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具有理想的特异性以及灵敏度。谢翠华[8]在《肝病患者肝功能联合凝血四项检测临床意义观察》一文中报道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PT为 (25.8±5.8) s, APTT为 (23.2±3.1) s, TT为 (54.2±8.5) s, FBG为 (1.48±0.48) g/L;肝癌患者PT为 (19.6±4.8) s, APTT为 (18.9±3.1) s, TT为 (40.3±4.6) s, FBG为 (1.68±0.43) g/L;均与其他肝病组合正常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凝血4项检测弥补肝功能及其他检查, 对了解严重肝病的损害程度、病程进展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该研究结果与该研究结果对肝癌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凝血4项检测结果“肝癌患者FBG为 (2.6±0.3) g/L, 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PT时间为 (20.5±1.6) s, APTT为 (42.3±1.5) s, TT为 (18.1±0.5) s, 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基本一致, 证实应当密切监测患者凝血4项指标变化情况, 以指导临床诊治的规范开展。

综合上述分析结论为:临床实践中需高度重视对肝癌患者凝血4项指标联合检测结果的变化, 从而对肝癌患者凝血状况以及肝脏受损程度作出准确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肝癌凝血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2—10月该院肝癌患者30例, 另纳入同期健康人30例。对比凝血4项检测结果。结果 肝癌患者FBG为 (2.6±0.3) g/L, 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PT时间为 (20.5±1.6) s, APTT为 (42.3±1.5) s, TT为 (18.1±0.5) s, 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凝血4项指标检出阳性率分别为30.00% (20/60) , 26.67% (18/60) , 46.67% (28/60) , 23.33% (16/60) , 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重视对肝癌患者凝血4项的联合检测可对凝血状况、肝脏受损程度作出准确分析。

关键词:肝癌,凝血四项,联合检测

参考文献

[1]彭鹏, 闫晓琳.凝血四项检测对病毒性肝炎诊断的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20) :55-56.

[2]林一, 窦敏, 陈喜军, 等.凝血功能检测在肝癌患者中的应用[J].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4, 26 (4) :454-456.

[3]娄峻, 王森钰, 邱卫强, 等.抗凝剂校正公式在凝血四项检测中的应用[J].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4 (3) :189-191.

[4]陈环.肝癌介入治疗前后α2-抗纤溶酶、抗凝血酶Ⅲ、凝血因子Ⅷ检测的临床意义[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4, 20 (4) :327-328.

[5]陈艳, 陈燕, 陈德东, 等.肝癌患者测定D二聚体定量及抗凝血酶活性的临床应用研究[J].血栓与止血学, 2013, 19 (1) :27-29, 31.

[6]傅美丽.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在肝癌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 2015, 34 (28) :116-118.

[7]邓碧兰, 庄燕玲.肝病患者出凝血四项和D-D的检测分析[J].海南医学, 2011, 22 (8) :117-119.

四项检测 篇5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临产孕妇75例 (观察组) , 均来自新邵县人民医院产科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正常临产孕妇, 年龄22~38岁, 平均年龄29.5岁。孕期37~40周, 经临床检查心、肝、肾功能均属正常。正常体检非孕妇妇女60例 (对照组) , 来自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在新邵县人民医院正常健康体检妇女, 年龄20~39岁, 平均年龄30岁, 经临床检查心、肝、肾功能正常, 凝血机制及血液系统均属正常。

1.2 方法

本次研究检测仪器为倍肯公司START 4半自动血凝仪, 检测时取患者静脉血1.8m L加入有枸橼酸钠抗凝 (1∶9) 剂试管内, 并充分混匀, 3000r/min离心15min, 取血浆按仪器操作规程分别对PT、APTT、TT及Fib测定 (血浆无脂血、溶血及黄疸, 采血后2h内检测完毕) [3]。

1.3 统计方法

本组结果数据采用χ—±s表示, 检验方法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凝血酶原时间 (PT)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APTT) 、凝血酶时间 (TT) 及纤维蛋白原 (Fib) 的检测相比:观察组PT及APTT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相比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Fib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相比 (P<0.01) 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TT相比 (P>0.05) 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1。

3 讨论

妊娠是一种正常的特殊生理过程, 在此期间其机体的各项指标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从而利于胎儿在体内的正常生长及分娩。妊娠妇女尤其是临产妇女凝血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纤溶系统也发生变化, 纤溶活性降低[2]。一般在正常情况下, 凝血和抗凝血均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 在妊娠晚期时机体则处于一种高凝状态[4], 这种妊娠期的高凝状态是生理性的, 它会随孕周增加而逐渐加剧, 是机体自身的一种自我保护的生理变化, 在孕妇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能起到迅速止血作用, 从而有效防止了产后的大出血[5]。

目前, 临床上采用凝血指标检测作为判断出血性疾病的主要诊断指标, 尤其能准确反应妊娠期间出凝血的功能特征。临床凝血四项指标中, PT能检测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因子, 可准去反映体内因子Ⅰ、Ⅱ、Ⅴ、Ⅶ、Ⅹ的缺乏情况和引起的出血倾向。APTT能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Ⅷ、Ⅸ、Ⅺ因子的水平, 是非常敏感的指标和常用的筛查项目[6]。TT的测定能反映共同凝血途径中Fib转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异常的抗凝现象。Fib为血浆中的一种糖蛋白, 对凝血途径有重要影响, 可作为血栓性疾病的一种临床诊断指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 (临产孕妇) PT、APTT较对照组 (正常非孕妇) 明显缩短, 两组相比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Fib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相比 (P<0.01) 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TT (凝血酶时间) 相比 (P>0.05) 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临产孕妇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凝血系统的变化是一种自我保护性的生理变化, 能保证孕妇分娩后机体有效地快速的止血。Fib的增高则有在胎盘剥离后形成血栓, 从而起到减少产后的出血, 但也因此导致母体的血液黏度增加, 使孕妇产后及易发生血栓。在分娩过程中, 孕妇血液处在高凝状态, 一旦诱发因素起作用, 及易导致组织损伤, 组织凝血活酶类促凝物进入血液, 消耗大量的凝血因子, 引起凝血功能的障碍, 诱发DIC, 从而导致产妇意外死亡[7]。因此, 临产孕妇凝血指标的检测能及时了解妊娠产妇的体内凝血状况, 对孕妇分娩过程中 (或产后) 大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四相凝血指标检测在临产孕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新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正常临产孕妇 (观察组) 四项凝血指标的检测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于60例在非孕妇 (对照组) 凝血指标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四项凝血指标比较:观察组PT (凝血酶原时间) 、APTT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两组相比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Fib (纤维蛋白原) 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相比 (P<0.01) 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TT (凝血酶时间) 相比 (P>0.05) 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产孕妇凝血指标的检测能及时了解妊娠产妇的体内凝血状况, 对孕妇分娩过程中 (或产后) 大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临产孕妇凝血功能检测

参考文献

[1]Bacq Y, Zarka O, Brechot JF, et al.Liver function tests in normal-pregnancy:a prospective study of103pregnant women and103matched controls[J].Hepatology, 1996, 23 (5) :1030-1034.

[2]李家增, 贺石林, 王鸿利.血栓病学[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284.

[3]Tay SP, Cheong SK, Boo NY.Circula tingtissue factor, tissue fapathway inhibitor and D-dimer in umbilical cord blood of norterm neonates and adult plasma[J].Blood Coagul Fibrin, 2003, 14 (2) :125-129.

[4]Borschneck C, DreyfusM, Bridey F, et al.Assay of products of fibrinand fibrinogen degradation in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s[J].Press Med, 1995, 24 (17) :799-802.

[5]Malida F, Paolo S, Sonia L, et al.Effect of deliverymodalities on thephysiologic inhibition system of coagulation of the neonate[J].Thromb Res, 2002, 105 (1) :15-18.

[6]谭齐贤.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92.

临产孕妇凝血四项的检测及意义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产科住院的正常待产孕妇100例为观察组, 孕期大于38周, 无合并症;年龄最小20岁, 最大32岁, 平均26.5岁。80例健康的非妊娠妇女为对照组, 经我院检查, 心、肝、肾功能均正常, 无凝血机制缺陷障碍及血液系统疾病, 且均排除口服避孕药及月经期者;年龄最小19岁, 最大38岁, 平均28岁。

1.2 检测方法

抽取受检者静脉血2.7 ml, 加入0.3 ml枸橼酸钠抗凝剂, 立即摇匀混合, 室温条件下, 离心机2 5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浆, 在2 h内取血浆测定凝血酶原时间 (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凝血酶时间 (TT) 、纤维蛋白原时间 (FIB) 。

1.3 仪器和试剂

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ACL.Advance型) , 使用原装试剂和质控品, 质量可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数据均以来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孕妇临产前 (观察组) 与正常非孕妇 (对照组) 凝血四项检查结果见表1。

3 讨论

妊娠是妇女的一段特殊的生理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为了适应胎儿的生长与娩出, 机体的各项指标会有所变化[3]。临产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凝血四项的指标也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PT主要反映血浆中外援性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Ⅹ水平, 是外源性凝血系统较为敏感、常用的筛选试验。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因子Ⅷ、Ⅸ、Ⅸ、Ⅺ、Ⅻ水平, 是内源性凝血系统较为敏感、常用的筛选试验。PT、APTT缩短与妊娠期间凝血因子浓度增加有关;FIB升高可使细胞、血小板聚集增强, 促使血黏度增高, 增强止血功能, 但也容易引起血栓形成。在正常状态下, 凝血和抗凝血处于动态平衡, 促进和抑制血液凝固的物质相互作用与制约构成了凝血机制的自我控制和调节。临产孕妇机体呈高凝状态, 凝血功能增强, 抗凝及纤溶功能减弱的这一生理变化有利于产后快速、有效止血, 但又易形成血栓及产科并发症[4,5]。总之, 临产孕妇的高凝状态的倾向, 为产后迅速有效止血提供了物质基础, 但也使其发生意外的风险加大。因此, 在产前及时监测凝血四项指标, 对临床上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以及预防和治疗产妇异常出血, 保护母婴具有重要意义。

与对照组比较, *P<0.01

摘要:目的:了解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指标:即凝血酶原时间 (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凝血酶时间 (TT) 、纤维蛋白原时间 (FIB) 的生理变化,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抽取临产孕妇和健康体检非妊娠妇女空腹静脉血2.7 ml加入0.3 ml枸橼酸钠液的抗凝管中, 充分均匀, 离心后在全自动血凝仪上完成凝血四项检测, 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健康体检非妊娠妇女与临产孕妇比较, 临产孕妇的凝血四项中PT、APTT偏低, FIB偏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检测凝血四项对产妇生产过程中及产后的防护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临产,孕妇,凝血四项,产前检测

参考文献

[1]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279-281.

[2]韦莹慧, 潘云.487例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指标联合检测与分析[J].右江民族学报, 2005, 14, (4) :525.

[3]陈晨, 李晓庆, 冯长梅, 等.临产孕妇凝血四项结果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 2009, 25 (5) :31-32.

[4]张春荣.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Chinese Journalof Microcirculation, 2004, 14 (4) :77.

四项检测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2006-2010年收治的167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 男95例, 女72例, 年龄22~65岁, 平均年龄35.2岁。其中急性肝炎43例, 慢性乙型肝炎 (轻度) 41例, 慢性乙型肝炎 (中重度) 39例, 肝炎后肝硬化32例, 重症肝炎12例。以上患者诊断均根据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同时选择无出血性、血栓性疾病、肝病, 近期内无服药史的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 年龄20~66岁。

1.2 检测方法

测试者在晨起空腹状态下采静脉血2ml放入含3.8%枸橼酸钠的真空抗凝管中, 摇匀, 以3 000r/min, 离心10min, 分离获得血浆。采用全自动血凝仪SysmexCA50于2h内测定PT、APTT、TT、FIB。

2 结果

167例肝病患者和40例体检者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并按病情轻重分5组进行比较, 见表1。

注:各型肝脏疾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 #P<0.01, 与肝硬化、重症肝炎组比较△P<0.01。

从表1中分析可见:各型肝脏疾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T、APTT、TT 均延长, FIB在各型肝脏疾病中显著减少, 但在慢性轻度肝炎、中度肝炎中减少不明显。

3 讨论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 是机体代谢的重要器官, 也是许多凝血因子合成的重要器官, 在目前已确定的14个凝血因子中除凝血因子Ⅲ (组织因子) 、Ⅳ (Ca2+) 外其余12个因子均由肝脏参与合成, 同时肝脏也是许多已激活凝血因子和纤溶激活物的灭活之地, 在凝血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2]。当肝细胞受损时, 由于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而发生凝血功能障碍[3], 因此, 肝病患者常存在凝血功能的改变。凝血四项指标是常用的一组凝血因子的筛选试验, 它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 、部分凝血酶时间 (APTT) 、纤维蛋白原 (FIB) 、凝血酶时间 (TT) 。PT不仅是外源性凝血因子功能的指标, 也是反映肝脏合成、储备、病变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测定APTT可以了解内源凝血因子Ⅷ、Ⅸ、Ⅺ、Ⅻ的活性, 肝脏受损时95.4%的患者APTT延长。TT是主要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反应性, 肝细胞受损时纤维蛋白原明显减少或有变性纤维蛋白原存在, TT延长。FIB是肝细胞实质合成的一种急性反应时相蛋白, 在多数急性肝炎患者病程初期其血浆水平是升高的, 慢性肝病患者是正常的。随着病情的加重, 肝炎后肝硬化和肝衰竭时由于血管内凝血因子消耗, 可导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失代偿性肝硬化后期与爆发性肝衰竭纤维蛋白原降低, 乃是预后严重的标志[4]。

因此, 凝血四项检测是判断肝炎后肝硬化、重症肝炎较敏感的指标。这主要是因为, 肝硬化或重肝时, 肝细胞充血、水肿, 纤维组织增生, 肝细胞损害明显, 有时伴有肝细胞的缺血坏死, 肝细胞坏死得越多、面积越大, 蛋白合成能力下降, 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从而使凝血因子的水平迅速降低。同时肝细胞严重损害会导致维生素K吸收障碍, 维生素K严重缺乏则导致肝细胞合成羟基化酶减少或羟基化酶与其辅酶维生素K之间的反应减弱, 引起机体内多种凝血因子合成障碍, 导致多种凝血因子的缺乏[3]。造成肝硬化患者及重肝患者处于一个低凝状态, 纤溶系统受损, 有出血倾向, 陈仕银[5]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碍, 并且与肝硬化程度密切相关, 肝功能损害程度越重, 凝血功能障碍越明显。本组资料显示异常趋势呈现重症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 与文献[4]报道的相一致。因此, 凝血功能检测是反映肝脏合成、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检测肝炎患者的凝血四项可预测肝病患者病情的进展, 特别是对重症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不过, 有报道[6]指出凝血四项在人工肝治疗后PT、TT、APTT时间明显缩短, 而FIB水平不变, 因此在动态观察时, 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包括人工肝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凝血机制和凝血因子损害的程度与肝脏损害严重性的关系。方法:使用全自动血凝仪SysmexCA50测定167例肝病患者和40例体检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纤维蛋白原 (FIB) 和凝血酶时间 (TT) , 并按病情轻重分5组进行比较。结果:肝病患者不同病程期凝血四项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异常, 除急性肝炎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外, 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比较都存在PT、APTT、TT延长, FIB明显下降, 其异常程度呈现重症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慢性肝炎 (中重度) >慢性肝炎 (轻度) 。结论:血浆凝血四项指标检测可客观评价肝病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 并且与肝病的严重程度相一致, 可以帮助判断肝细胞损害程度。

关键词:肝炎,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

参考文献

[1]熊立凡.临床检验基础 (M) .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99.

[2]伍孟超.肝胆外科学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2:177.

[3]储海燕, 王鸿利.病毒性肝炎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研究 (J) .血栓与止血杂志, 2001, 7 (2) :62-63.

[4]李琴, 贾继东, 王宝恩.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因子在肝病中的应用 (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4, 12 (12) :767-768.

[5]陈仕银.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分析 (J)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4, 25 (1) :89.

四项检测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烧伤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 烧伤患者的年龄24~48岁, 平均 (36.4±5.2) 岁, 其中男56例, 女50例。根据烧伤的严重程度分为中度组、重度组以及特重度组, 中度组有43例患者, 重度组有39例, 特重度组有24例患者。再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35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 其中男21例, 女14例, 年龄25~47岁, 平均 (36.8±5.4) 岁。烧伤患者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与观察指标

所有入选烧伤患者于入院第1、7以及15天后分别采静脉血2 ml, 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 使用试剂全是与仪器配套的原装试剂, 仪器检测前需做相应项目室内质控、质控合格后才能进行标本检测。观察并对比PLT、MPV、PDW以及P-LCR等四项血小板参数, 分析烧伤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的检测意义。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5统计分析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中度和重度组患者伤后第1天PLT、MPV、PDW以及P-LCR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特重度组患者伤后第1天与对照组和中、重度组患者的血小板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烧伤患者伤后第7天的血小板各项指标与第1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烧伤患者伤后第15天各项血小板指标恢复至正常, 与第1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伤后第7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血小板四项参数PLT、MPV、PDW以及P-LCR会随着烧伤患者病情的变化而变化, 其中MPV主要反映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增生、代谢及血小板生成情况, 也与血小板超微结构和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烧伤后可通过观察MPV的变化了解骨髓的增生状态[1]。PDW是反映血小板体积均一性的一个指标, 一般MPV增大时PDW也增大[2]。本院入院的烧伤患者伤后第7天血小板的PLT、MPV以及P-LCR等三项指标明显升高, 到第15天后再降低恢复至正常范围;PDW在伤后第7天明显降低, 第15天升高恢复至正常范围。特重度组患者血小板参数异常更明显, 表明烧伤程度越严重血小板指标变化越大。本院烧伤患者MPV和PDW变化趋势相反, 分析可能是烧伤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大量血小板沉积、黏附、聚集在损伤组织内, 外周血中PLT降低, 导致MPV增大。

总之, 检测不同程度烧伤患者的血小板各项指标可为预后判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对比烧伤患者与正常人的血小板计数 (PLT) 、血小板体积 (MPV)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 以及大型血小板比率 (P-LCR) 四项参数, 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烧伤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烧伤的严重程度分为中度组、重度组以及特重度组, 再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本院体检的健康人35例作为对照组, 检测并对比对照组和烧伤患者的PLT、MPV、PDW以及P-LCR等四项血小板参数。结果 中度和重度组患者伤后第1天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以及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特重度组患者伤后第1天与对照组和中、重度组患者的血小板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烧伤患者伤后第7天的血小板各项指标与第1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烧伤患者伤后第15天各项血小板指标恢复至正常, 与第1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伤后第7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检测不同程度烧伤患者的血小板各项指标可为预后判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烧伤,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大型血小板比率

参考文献

[1]赫玉华.血液病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J].航空航天医药, 2010, 21 (5) :759-760.

上一篇:采购部门下一篇:一次接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