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设备现场管理

2024-09-24

建筑工程设备现场管理(共12篇)

建筑工程设备现场管理 篇1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 施工设备机械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吊车、叉车、挖掘机、桩机等机械设备越来越多地用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在施工现场, 如何管理这些机械设备成为建筑公司和企业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由于机械设备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设备数量的增多, 传统的粗放型宏观设备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建筑工程设备现场管理的需要。只有不断总结机械设备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才能找出可行的设备管理措施, 做好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工作。

一、机械设备现场管理中的问题

建筑工程设备的现场管理, 是管理施工人员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因此, 可从工程人员和设备管理两个方面分析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1. 工程人员问题。

(1) 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这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设备管理知识的缺乏, 设备的统筹管理能力不强, 在施工的各个环节, 管理人员对不同机械设备的调动性差, 不能发挥设备的应有功能, 设备检测不及时, 导致设备使用寿命缩短。管理人员只注重眼前利益, 使用超出使用寿命的设备。

(2) 设备操作人员专业技能不强。施工现场设备操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一些设备的操作人员文化层次低, 且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就上岗操作, 设备在操作方面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设备操作不当同时也影响了工程质量。

2. 设备管理问题。

(1) 设备管理机构不明确, 制度不健全。工程项目部门由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构成, 生产和技术的管理是主导项目部决策过程的决定性因素, 这导致了施工现场的设备管理这个环节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被忽视。有的技术管理人员只具备生产管理知识, 在对设备管理的认识上存在严重不足, 管理过程中, 设备的管理需要往往被忽视。一些施工企业缺乏严格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对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档案资料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 管理工作无章可循。

(2) 设备配套性差。项目施工具有一次性的特点, 项目建立初期, 施工单位为节约施工成本, 只调入了一些技术状况较差的设备。有些工程需要使用特殊的机械设备, 施工单位并没有为这些工程提供相应的配套设备。施工设备的配套不齐全, 导致了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受到影响。

(3) 短期行为现象严重。工程施工要求施工企业在保证施工质量和节约施工成本的同时加快施工进度。为了抢工期、赶进度, 施工企业拼命使用机械设备, 忽略了对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护, 对机械设备的过度使用现象十分严重。施工企业“重使用, 轻保养”的行为造成了机械技术状况差, 机械使用寿命的缩短。

(4) 安全管理不足。一些施工企业忽视对机械设备的技术和安全管理, 没有完善设备技术档案, 技术设备缺少安全装置, 人为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在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同时, 增大了企业负担。

二、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现场管理的措施

1. 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管理人员应同时具备生产知识和设备管理知识。针对管理人员设备管理知识不足的问题, 应加强管理人员设备管理知识的学习, 培养管理人员对机械设备的管理能力, 保证机械设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 持操作证上岗。操作人员的培训要从作业技能和安全教育两个方面进行培训, 做到培训工作有计划、有考核、有针对性。为此, 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编制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操作规则手册发放至每名操作人员手中, 使设备操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掌握安全防范方法, 杜绝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完善设备管理机构、健全设备管理制度。

工程项目应该充分考虑设备管理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 其机构的设立应该加强设备管理的地位, 有条件的项目部应该设立管理设备的专职部门, 设备管理机构要重视施工现场的设备管理, 为设备建立台账和技术档案资料, 保证设备管理工作按照制度严格执行。在制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要制定和落实人员岗位责任制, 使每个使用环节的每个人员都重视设备的管理。必须监控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工作状态, 并做好设备的检查工作, 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和安全隐患。

3. 做好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保养与维护工作。

(1) 合理调配机械设备。不同的建筑机械设备在性能、结构上的特性是不同的, 根据设备使用的技术要求, 在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中, 机械设备要选择正确的型号, 并做到合理调配。按规定正确使用设备, 可以充分发挥机械效率、减少设备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对属于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 可以采用内部租赁的方式来调度使用, 调动施工单位完成施工任务的积极性。对设备的调动管理, 要实现统一协调, 实行主体管理为主、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模式。

(2) 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设备的保养是为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此, 在使用设备时, 必须考虑水文、天气条件和总工期要求, 最大限度的发挥主导施工机械和配套施工机械的生产能力。要尽量避免在冬季施工, 减少机械设备的磨损。设备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设备安全操作规则进行, 若设备出现故障, 应立即停机检查, 及时汇报检修人员。施工企业应定期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 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 保证设备维修工作的质量。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 应该及时检测故障原因, 并进行维修。设备故障的检测, 要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做专业检测, 找出设备故障的根源。对于不同的设备故障、同一设备的不同部件的故障, 都应采取不同的维修模式。如果检测到设备的某个部件存在故障隐患, 应及时更换。要真正做到有针对性的排除技术故障, 保证维修后的设备能够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下工作。

(4) 淘汰老旧设备, 加强技术维新。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超过使用年限的、或主要结构性能损坏无法继续使用的设备, 必须坚决将其淘汰。技术维新能帮助机械设备改进生产能力, 发挥更大的工作效率, 技术维新工作必须一直坚持下去。施工企业应认识到技术维新资金投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及时引进先进设备, 帮助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机械化设备被广泛运用, 本文就根据建筑工程设备现场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设备管理的实践经验, 对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设备现场管理工作的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现场管理,机械设备,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乔国鼎.建筑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J].价值工程, 2010 (8) .

[2]龙广成.工程项目施工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J].科技资讯, 2006 (15) .

[3]赫国安.浅谈建筑工程中的设备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 2007 (7) .

建筑工程设备现场管理 篇2

施工现场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和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程序

一、深基坑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程序:

1、基坑开挖前一定要核查并督促业主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供水、排水、供电、供热、通讯、供燃气等地下管线及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地下人防工程等相关资料,以确保施工开挖的安全。

2、查验勘察单位作业方案及对作业现场各类管线、设施和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地下人防工程的安全保护措施是否可靠、安全(要求报审书面文件由总监审核批准执行)。

3、核查施工图设计文件是否考虑到施工实施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和防护要求,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有无说明和防范措施保证(在设计交底会议中要求设计人员进行交底并记录在会议纪要中)。

4、核查施工企业资质文件、安全生产许可证、项目经理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相关岗位资格证书(注意各类资格证的有效期审查),并要求现场人员持证上岗。

5、审核施工企业应急救援预案和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使用计划及落实情况(应定期检查应急预案的现场物资及人员组织准备等情况)。

6、总监应审批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安全技术措施是否完善,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有些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物安全的基坑工程)还必须进行专家论证资料。专项施工方案及专家论证的内容可参见国家住建部建质[2009]87号《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文件。

7、项目监理部应根据批准实施的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深基坑专项安全监理实施细则,并有总监审批后执行。

8、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总监应落实专人按照该专项安全监理实施细则的要求,重点跟踪巡视检查,对土方开挖、基坑支护、临边防护进行日常检查,对基坑周边的地貌变化(沉降、裂缝、坍塌情况)督导施工单位实施必要的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对出现的危象险情必须要求施工单位及时采取技术安全措施,清除安全隐患,及时撤出作业人员。

9、对基坑开挖、支护的每一个阶段要会同施工单位项目技术、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工程质量及安全防护的验收检查。

10、在基坑内施工地基基础及主体工程的施工过程不应放松对基坑周边地貌变形监测工作的检查,尤其在雨、雪天气及开春土壤冻融阶段应密切加强地貌变形监测,直至基坑回填完毕后对基坑的安全监测始告结束。

二、高支模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程序:

高支模工程是指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其搭设高度5m及以上,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m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1、依据国务院令【2003】393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文件第13条“设计单位应当考虑施工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要,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并对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提出指导意见。”的规定,总监应当在“设计交底会议”上提示设计单位对本项目存在的高支模搭设进行安全交底,并在会议纪要中记录交底情况。

2、总监应审批施工单位报审的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应有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审)是否符合工程实际,是否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超过一定规模的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即高度超过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²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规模的工程尚须经过施工单位组织专家论证的资料。专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应当包含的内容及专家论证应包含的内容可参见国家住建部建质【2009】254号、《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文件。

3、对超过一定规模的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会应当有项目总监及相关监理人员参加,施工单位应根据专家组论证报告要求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签,再由项目总监及业主单位项目负责人批准签字,方可组织实施。

4、高支模工程搭设前,监理人员应核查施工企业资质文件、安全生产许可证、项目经理和工地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主要是架子工)的相关岗位资格证书(注意各类证件的有效期审查),并要求现场各类人员持证上岗。

5、审核施工单位针对高支模工程搭设、拆除及混凝土浇筑过程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物资、人员落实情况。

6、项目监理部应根据批准实施的专项施工方案编制高支模工程专项安全监理实施细则,并由总监审批后执行。

7、项目总监应委派专人对高支模工程的搭设、验收、使用中的监管及拆除均应严格按照住建部建质【2009】254号《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文件的各项要求配合施工单位实施巡视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责令整改,对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拒不停止施工的,应及时向建设单位(业主)报告。高支模工程搭设完成后项目总监应参加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的质量安全验收。以上过程应记录在“监理日志”及“安全监理活动登记台账”中留下可追溯性记录。

8、项目总监确认具备砼浇筑的安全条件后,方可签署砼浇筑令,总监应委派专人参加施工班组作业前的施工安全交底会,统一对砼作业过程严格遵守已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执行,明确砼作业的浇筑顺序,以防止因砼浇筑顺序不当引起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失稳倾斜、垮塌的恶性安全事件发生。项目总监应委派专人实施对砼浇筑过程的旁站监理,并对监理旁站人员进行旁站监理方案的技术交底,应强调对砼浇筑顺序的严格监管,在浇筑过程应配合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对高支模系统进行动态观测,发现有松动、变形等安全隐患后,必须先果断的停止浇筑作业,撤离作业人员,并督促施工单位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或启动应急预案,当确认高支模系统稳固后方可继续砼浇筑作业,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

9、项目总监在审批施工单位报审的高支模系统拆除工程前应核查砼同条件试块检测强度报告,浇筑砼达到拆模强度后方可签署拆模审批手续。

10、项目总监应委派专人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拆除过程进行巡视或旁站监理,监督拆除过程是否发生违章作业,确保拆除过程的安全作业,并应监督施工单位对砼浇筑实体有无大的变形进行必要的观测。

至此完成了对高支模工程及砼浇筑工程的方案审核、验收、检查、监控程序的全过程安全监督管理程序。

三、脚手架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程序:

1、项目总监应审批施工单位报审的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应有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审)是否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必须有经过施工单位组织专家论证的资料。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含的内容及专家论证的内容可参见国家住建部建质【2009】8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文件。

2、对超过一定规模的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会应当有项目总监及相关监理人员参加。施工单位应根据专家组论证的报告要求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审,再由项目总监及业主单位项目负责人批准签字,方可组织实施。

3、脚手架搭设前,监理人员应核查施工企业资质文件、安全生产许可证、项目经理和工地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主要是架子工)的相关岗位资格证书(注意各类证件的有效期审查),并要求现场各类人员持证上岗。

4、项目监理部应根据批准实施的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脚手架工程专项安全监理实施细则,并由总监审批后执行。

5、脚手架搭设前项目总监应委派专人执行专项安全监理实施细则的各项工作,参加或核查搭设前施工单位的安全交底会议记录,对脚手架的材料、搭设、验收、使用中的监管及拆除全过程实施安全监督管理。以上过程应记录在“监理日志”及“安全监理活动登记台账”中留下可追溯性记录。

6、脚手架搭设完成后项目总监应参加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的检查验收,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是否保证使用过程的安全可靠。

7、项目总监应委派专人对脚手架使用过程实施日常巡视检查,发现违规操作或出现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使用,纠正违规,进行加固作业,经检查确认符合安全标准后方可继续使用。

8、脚手架局部拆除或整体拆除前必须由施工单位编制适时的拆除方案,由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符合安全要求后签字并报送项目总监审批,项目总监应委派专人对脚手架拆除过程实施巡视检查或旁站监督,防止违规作业引发安全事故。

9、脚手架拆除后项目监理部应将脚手架搭设、拆除方案,安全监理实施细则,脚手架搭设、拆除及使用过程的验收、日常检查记录(指安全监理活动登记台账)等资料整理归档。

四、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程序: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所使用的施工电梯、塔吊、吊篮等建筑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使用过程均应纳入监理工作的安全监督管理范围

1、项目监理部应核查建筑起重机械生产厂家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查证明、备案证明等文件。对国家明令淘汰或禁止使用的产品型号或超过安全技术标准及规定使用年限的产品均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安装使用。

2、项目监理部应审核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单位、使用单位(指施工单位)的企业资质文件、安全生产许可证、项目经理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资格证书(主要是建筑起重机械司机及信号工和司索工、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吊篮安装拆卸工等),并注意证书的有效期。

3、总监应审批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单位编制的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及制定的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检查救援预案的人员组织及物资准备情况。

4、总监应委派专人巡视监督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单位的安装、拆卸过程严格执行经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发现违规作业或存在安全隐患应立即制止安装或拆卸作业,对不听劝阻的行为监理人员应联系施工总承包单位出面强行制止并报告建设单位(业主方)。

5、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完毕后由使用单位(施工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测验收。项目总监收到建筑起重机械安装验收合格证书及建设主管部门的使用登记备案证书后方可允许施工单位投入使用。

6、项目总监应审批施工单位(使用单位)编制的建筑起重机械使用、保养、维修及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含多台塔吊起重作业的防碰撞安全措施)、建筑起重机械使用过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7、项目监理部应编制对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及使用过程的安全监理实施细则,并由项目总监审批后执行。

8、项目总监应委派专人对使用过程的建筑起重机械实施定期巡视,监督检查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情况。主要检查操作司机、信号工、司索工、安装拆卸工等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建筑起重机械的日常运行记录资料是否认真记录、建筑起重机械是否得到定期保养维修等安全检查(核查记录资料);对于发现的违规作业或安全隐患应立即制止继续使用运行,责令施工单位整改,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整改仍不合格应及时向建设单位(业主)报告。

9、建筑起重机械的拆除应由拆除单位报审拆除专项方案,项目总监审批后应委派专人监督拆除过程的安全状况。

工程技术部编制的各项安全监督管理程序如与国家颁布的相关现行规范、标准有冲突时,应以国家现行颁布的法规标准执行。

陕西华建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技术部

建筑工程设备现场管理 篇3

【关键词】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机械设备更新换代非常迅速, 操作技术也应随着机械技术的变革而更新, 在管理方面必须开展有针对性的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办法和安全操作技术的探索和研究; 在维修方面应改变过去只注重机械功能的修理, 而不考虑机械安全性能恢复的恶习; 在对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中, 应把新旧技术不一样的规定、条件和训练的方法等开展仔细地辨识和对比, 使作业人员领悟操作的精髓所在; 这样, 将告别传统的机械设备管理模式, 步入现代管理的新时代, 保障机械安全优质高效地为我们的施工生产服务。

一、机械的选型、购置问题分析

1)根据所中标的施工项目情况及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 编制施工机械的配置计划; 2)根据配置计划的内容进行机械的调配工作: a. 检修原有机械, 使其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达到正常运转状态; b. 现有机械不能满足施工项目的同时, 购置新机械; c. 对于各项目之间的机械调配, 做到提前及时的掌握各个施工项目的工程进度与机械设备方面的需求、退场信息, 安排好机械设备调用过程中的二次保养维护工作, 解决好使用与保养的矛盾冲突; 3)机械的购置。在机械购置前必须对生产厂家开展综合考虑、全面调查, 要在生产上适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售后服务好, 还必须充分考虑机械的安全性能, 最大程度地购置安全系数较高的机械, 合理使用资金。

二、机械的进场检验问题分析

1)不论新旧机械均须由安全、项目经理、机械等相关人员对进场的机械设备进行接电试机检验, 须空载及负荷运转试验, 使其达到正常的运转状态; 对于塔式起重机、施工电梯等特种设备须经当地劳动监督管理机构, 检验合格, 取得准用证后方可使用;2)对于新购机械设备须将机械的生产厂家的资料保存好, 以备机械的售后维修及与厂家的及时联系, 尽快解决故障。

三、机械的使用管理问题分析

1、建立机械技术档案。1)制定机械作业岗位职责, 明确各员工岗位职权, 配合机械设备运作; 项目部设置机械管理员、机械班长等; 机械管理员对项目经理负责, 班长对机械管理员负责, 实行项目经理) 机械管理员) 班长) 班组员工的多级管理, 做到设备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管理制度化。2)建立机械完整的原始档案; 每台机械设备从进入项目部起进行分类、编号、建立档案。日常使用、维修、保养到停用、进退场日期均应详细记录。

2、机械的现场管理。1) 应对进场使用机械的操作人员进行岗前教育, 并且对所操作的机型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要求机械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机械操作规程操作; 2)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 a. 特种设备就是与人身、财产安全、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承压和载人设备的总成, 在生产过程中, 比一般性生产设备具有更大的潜在危险性; 现场使用的主要特种设备有塔式起重机、施工电梯及汽车吊等; b. 根据 TSGZ0005-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维修鉴定评审细则、国务院令第373号 《特种設备安全监察条例》以及企业制度和相关标准的规定执行; c. 做好特种设备的人员培训工作, 坚决执行“定人定机”“持证上岗”的制度; 3)机械设备不定期的检查: a. 针对设备本身,严格执行检查制度, 即日检) 周检) 月检。日检, 每日当班操作工对使用机械设备进行自检, 查安全防护、临电使用、“十字作业”等内容; 周检, 以班组长牵头组织检查并做记录; 月检, 由机械管理员负责按 JGJ 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全面检查评分, 查出问题, 及时整改; 对公司和上级部门检查提出的问题, 应及时整改反馈; b. 针对操作人员应检查其是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培养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使之自觉遵守安全条例和规定,切实做到三不伤害: 即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我不伤害我自己, 进一步杜绝了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的现象, 保证机械设备安全正常地工作; 4)做好机械的防护: 机械停放场地符合安全要求、停放位置合理; 能适应机械运动所需的空间、周围环境对机械运动不构成危险; 场地平坦、坚实, 机械能进能出, 能便于在紧急情况下疏散; 消防器材布置合理, 并在周围及机械出入口设立警示标志; 冬季做好设备的越冬保养; 夏季做好设备防洪、防雷电; 一年四季做好设备防火、防盗工作。

四、机械维修与保养问题分析

1、维修保养, 重点是保养, 平时机械操作人员按照机械润滑表的内容, 做到班前班后例行保养, 根据运转小时做好一、二、三级保养, 保证不漏保, 认真保; 做好机械的保养工作是延长使用寿命, 减少维修次数的重要保证;

2、在管理上加强了对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的要求。要求操作人员要做到“ 三懂、四会”, 三懂指懂操作规程、懂设备性能、懂结构原理, 四会指会操作、会保养、会修理、会判断和处理一般故障;

3、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共同参与, 使设备维修保证规范化和合理化;

4、加强维修人才的培养,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设备维修队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企业装备水平的提高, 机、电、液一体化的设备将逐步增多, 因此要培养一批掌握现代检测仪器, 能准确判断故障, 及时排除故障的高素质人才;

5、进行设备维修的经济核算。在不同的修理时期, 要根据设备各部件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修理方法, 使设备各部件达到最好的配比, 发挥最大的功效, 最大限度地降低维修费用。

五、评估整修问题分析

1、此施工项目机械预退场时, 应对机械的技术状况进行评估, 提出整修要求, 做好整修工作;

2、评估时由主管机械领导、项目机械管理员、机械租用单位的负责人、技术人员、操作司机共同组成鉴定评估小组, 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

3、根据逐台机械设备进场时的技术状况和在该项目的日历天数或实际运转小时, 确定按一类机械或二类机械离场;

4、每台机械设备进行技术鉴定, 对未达到技术标准的机械设备, 提出具体的整修要求, 制定整修计划;

5、对蓄电池、轮胎、刀片、电缆、钢丝绳等替换设备的新旧程度予以认定, 并按照实际磨损情况确定如何补偿。

六、结语

机械设备是建筑施工企业至关重要的施工工具, 也是企业的外部形象之一。确保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及良好的机械状况是机械设备管理的宗旨所在, 也是圆满完成施工任务必不可少的重点工作之一。为此,本文就施工过程中对机械管理的实践, 谈谈机械的管理过程及要求。

参考文献

[1] 林国健. 建筑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初探 [ J].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05

路桥工程机械设备维修现场管理 篇4

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维修现场管理普遍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等问题。而高效的工程机械设备维修现场管理又是影响工程效益及工程质量的核心要素, 因此对工程机械设备进行科学使用、科学维修, 才能真正强化企业资源配置, 使得实际施工过程获得更高经济效益。

1 工程概况

某路桥工程, 全长32 km, 道路等级设计为城市主干路, 道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设计行车速度60 km/h。整个工程跨越3座大桥, 实际施工涉及机械设备众多, 并且工程期限仅50 d左右, 项目施工过程中, 必须要要求在有限时间内, 充分优化企业机械设备机人工配置, 以尽可能提高工程效率。

2 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模式对策

2.1 不同机械设备使用不同维修模式

对于路桥工程来说, 所用的路面机械及土石方机械大多技术先进、结构复杂, 出现问题后维修较为困难, 因此, 针对这些机械设备的维修应该选用状态监测维修模式, 而对其中的破碎设备、木工机械、钢筋加工等设备, 由于其相对简单, 可采用事后维修模式。对于水泥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等, 应以预防维修为主。

2.2 不同机械部件采用不同维修模式

当前很多施工企业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使用一人一机或多人一机模式, 这样的模式虽然能够有效解决机械设备无序管理问题, 但极容易造成机械设备使用和维修保养脱节。由于使用人员并没有特定维护维修责任, 因此在日常使用中不重视设备维护, 而维护人员在实际维护中也大多敷衍了事, 实际维护不彻底, 往往导致设备使用过程中性能不稳定, 使用寿命缩短, 最终影响工程安全、质量及工程进度, 也使得工程成本费用增加, 因此实际维修过程中, 必须根据不同的机械设备选用不同的维修模式。

3 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方式对策

3.1 维护管理对策

全面树立以科学保养减少维修的管理理念, 做到机械设备维修防患未然, 加强紧固、调整、防腐蚀、润滑等具体保养管理, 最终保证机械均在能够正常工作。其次针对机械设备保养, 工程根据其机械设备可靠度确定具体维修时间。图1为机械设备可靠度控制指标, 从图1可以看出, 当机械设备可靠度控制在50%时, 则维修费用最少。另外, 工程施工中, 通过制定有关制度, 做到定期更换润滑剂、润滑油, 保证机械设备润滑适宜并定期清理腐蚀, 根据机械设备实际运行情况, 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总结分析, 以掌握机械设备具体损坏规律, 为后期工程采购及维修维护提供参考。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现场管理, 应清晰划分职责分派, 通过制定合适的规章制度, 完善定人定机制度, 不但做好机械设备日常维护保养, 而且对具体机械设备故障还应明确具体维修人员的责任, 将具体维修工作做到实处, 最终实现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程序化、科学化。

3.2 维修管理对策

很多施工企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对工程机械设备维护缺乏足够重视, 这直接导致工程机械设备维护机构设置不完善, 并且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及足够的管理人员, 进而造成机械设备维修管理杂乱无章, 从整个机械设备租赁 (购买) 到使用维修, 均没有配置人员维护管理[1]。由于管理混乱, 最终导致机械设备发生大范围损坏, 导致一些不合理维修费用出现。另外, 路桥工程实际施工中, 肯定会出现一些机械设备故障, 可能存在一些小故障, 也可能出现一些大故障。相关数据显示, 大故障大多是小故障累加引起的。因此, 工程机械设备维修过程中, 维修人员和使用人员的充分结合, 共同完成维修很有必要。为此, 根据设备实际故障情况, 分布实施了计划维修与预防性维修方法, 科学规划安排维修工作, 结合机械设备实际情况及日常保养资料选择合适的维修方法, 最终保证机械设备有针对性的维修。

3.3 提高机械设备维修投入

相关调查显示, 一些施工企业已经意识到设备管理对工程施工的影响, 并且也设立了管理部门, 安排了专业管理人员, 但实际中, 由于此类人员工资待遇相对较低、人员流动性大, 机械设备维修管理人员频繁变更。管理人员管理意识缺乏, 如对一些机械设备仅是进行简单的日常管理, 忽视了对使用人员及维修人员的管理并缺少相关奖惩制度。针对这一现象, 必须要加强资金投入, 提高相应人员的待遇, 以保证维修工作的顺利、有效。

3.4 有效降低机械设备维修过程中的浪费现象

因为企业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 具体管理人员意识不强, 致使企业实际机械设备维修维护存在事后维修思想, 缺乏必要的早维护、早预防理念, 加之一些维修人员存在贪污维修费用等现象, 进而使得实际机械设备维修费用增加。更有甚者, 一些维修人员由于技术、经验或者其他因素影响, 肆意报废设备零件, 最终直接增加机械设备维修成本[2]。因此, 必须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 以有效降低机械设备维修过程中的浪费现象。

3.5 强化相关人员技能培训

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 很多时候要应用一些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 给维修人员带来困难, 加之使用人员为了加快工程进度, 肆意使用机械设备, 导致设备隐患倍增。因此, 工程先期对相关人员要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 强化安全第一理念, 加强操作和维修人员技能培训, 熟练掌握设备性能, 防止违规操作。对于日常维护人员, 实行责任落实体系及奖惩机制, 做到专人负责, 落实施工结束之后的机械设备清理、防盗、防火工作。

3.6 强化机械设备使用管理

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 是为企业创造利润的过程, 企业机械设备运行得是否良好, 也是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实现效益的重要保障。工程施工过程中, 工程管理层应高度重视机械设备现场管理, 并应针对机械设备使用不当而造成机械设备损坏这一关键因素, 切实强化设备使用管理[3], 有机整合维修人员、使用人员及设备, 通过建构合适的奖惩制度, 实现定人定机, 科学管理。

4 结语

对于路桥工程来说, 其工程实际进行过程中, 往往复杂程度高、所用机械设备多, 而实际机械设备使用过程必然会出现一些故障。在实际工程施工中, 必须要切实重视的机械设备维修现场管理, 通过科学组织、统筹规划, 以真正降低机械设备故障率, 保证设备稳定运行, 最大程度地实现机械设备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郭炳波.浅谈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J].价值工程, 2014, (21) :111-112.

[2]张同辉.如何加强路桥施工项目管理[J].交通世界, 2013, (03) :202-203.

如何强化现场设备管理 篇5

1.树立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思想,

设备管理现代化首先是管理思想的现代化,即树立设备综合管理的思想,明确设备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地位,使它与企业管理系统的各个方面形成有机的结合。运用系统管理理论,改变过去孤立地看待设备管理的观念,做到与企业管理现代化同步发展。

2. 完善设备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

根据设备管理现代化的要求,调整改变了原来的设备管理与维修组织机构,成立的TPM全员设备管理机构,健全了各项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与设备综合管理思想相适应的全员设备管理组织机构,强化专群结合的班组设备管理。健全设备前期管理、状态维修、改造更新和奖惩制度,以适应设备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3.采用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

推广应用设备诊断技术,从状态维修向预知维修发展;应用ABC分类法提高备件管理水平;应用网络技术组织关键设备大修理工作,达到缩短修理工期和维修费用、资源优化的目的,以提高设备寿命周期各个环节的经济性,

4.使用先进的设备管理工具。

根据需要积极推广使用先进的设备管理工具,提高设备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如应用电子计算机提高设备信息管理水平,采用先进的设备诊断仪器对连续运行的精、大、稀、关设备进行自动检测和控制,在设备修理中采用各种精密检测器具以提高修理精度等。

5.加强设备保养,提高设备完好率。

长期以来,一直在抓设备的保养工作,特别是设备的一、二、三级保养,即日常保养、每月保养和设备的小修工作。近几年来,为了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把设备的一、二、三级保养纳入到TPM全员生产维修(维护)的工作中,使操作人员,机、电维修人员,设备处的设备管理人员,使用单位的领导,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全体人员都参与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中去。

试论施工现场企业机械设备管理 篇6

【关键词】机械设备;经济效益;设备管理

机械设备是企业重要的施工工具,也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欲善其事,先利于器,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確保施工机械设备完好运行,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提高机械设备的经济效益,是企业领导必须重视的问题,也是企业设备管理的中心任务和管理目标。

一、施工现场企业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现场企业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施工现场企业往往规模较小,私营企业较多,领导的基本管理素质比较低下,在他们的管理意识中,往往只重视就经济效益,只求结果,不重视过程。这样就难免在管理过程中,重点去抓见效快的项目和问题,而对于投入大、周期长的设备维护管理和设备的更新换代重视不够。这样就会导致设备不能做到定期维护保养,使设备超期服役,带病工作,给施工带来安全隐患。中长远看会降低经济效益。

2.机械设备的保养制度落实不到位,致使设备的完好率不高

由于领导的不重视,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重经营,轻管理,尤其是施工设备的管理,这机械设备的管理就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下等工作。所以在这样的管理思想指导下,就很难做到定时保质地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样就会导致设备的故障不断扩大发展,当设备出现问题时,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往往会相互推卸责任,意识不到危害之大。且在维护中也是应付差事。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致使机械设备的使用成本大大提高,造成设备使用的安全隐患。

3.机械设备使用不规范,加速了设备的陈旧老化

现在的施工队伍和从前相比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原来的1到8级工,大部分换成了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流动性很强的农民工。他们的专业技能很低,对机械设备的掌握程度地下,他们的层次只是能简单的操作而已。又由于领导的经营理念,致使工人赶工期,抢进度,导致设备长期处在一种超负荷,带病的工作状态,长此以往加速了机械设备的老化。再加上工程结束后,又不能及时定期地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这样势必降低设备的效率和使用寿命。

4.忽视了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造成设备效率低下

由于企业重经营,轻管理的经营思想指导下,就造成企业对部分设备的故障和老化现象重视程度不够。只重视短期的经济效益,忽视了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甚至有一些企业的领导还大量使用报废的机械设备,致使设备故障增加,降低了整体的经济效益;而却还给工人造成了安全隐患。

二、加强机械设备管理的对策

为了能够更好地使企业的机械设备发挥效能,提到设备的经济效益,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结合施工企业的实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对策。

1.强化机械设备的管理意识,引起企业领导的重视

企业领导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制度是企业的生存线,只有制定出一套确实可行的,科学的设备管理制度并确实来执行,这样才能使企业的经营可持续发展,环顾世界成功的企业,都是赢在管理,赢在细节。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地完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粗放式经营,遍地捡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现在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向管理要效益,否则必将被市场所淘汰。由此可见,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是何等的重要。所以企业领导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2.严格落实机械设备保养制度,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保养好坏是影响到设备是否出现故障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制度。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要按照机械保养使用说明书制定切实有效的保养计划,并与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随时抽查督导保养的落实情况。同时建立奖惩机制,把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维修保养、安全运行、消耗费用等列入奖惩内容,以加强广大操作人员的责任心、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3.加大机械设备技术培训力度,强化专业队伍技术素质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只有掌握了娴熟技术的技术工人才能够很好滴操控企业的机械设备,使其发挥应有的设备效率。我们前面分析了现在施工现场的队伍组成是有一些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简单工人,所以企业针对这种现状,只有大力地对他们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才能使之适应现代的企业施工作业,提高经济效益。

4.落实机械设备更新换代,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

欲善其事,先利于器。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必须有远见卓识,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先进的机械设备,才能大大滴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极大地提高经济效益。所以设备陈旧的该报废的报废,该改进的改进。该更换的更换,这样企业才有发展后劲。

5.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机械设备发挥最佳效能

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修养的问题,它与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息息相关。操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责任感对工程机械的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合格的操作人员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服从领导的管理和指派,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工程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并出色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当前企业设备使用与管理上存在的野蛮操作、缺乏保养、随意浪费、马虎维修、以劣充优等行为,都是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企业需不断加强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让广大职工树立爱惜设备的良好风气,使机械设备发挥最佳效能。

三、结束语

建筑工程设备现场管理 篇7

现场采购管理是整个EPC工程项目的关键环节, 也是项目采购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现场采购管理工作具有工作地点的局限性、物资种类的繁多性、清点验收工作的复杂性等特点, 所以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现场采购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 包括物资管理、资料管理、技术服务和人员管理、货款支付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在建立和执行制度的同时也需考虑现场情况的复杂性, 使其具有一定的柔性, 以保证现场采购工作能够快速、顺利地实施。其工作内容包含了设备物资到货后的清点、现场开箱检验、验收移交、设备的安装、调试服务的协调、性能测试和最终验收以及对供应商的考核、评价等诸多方面内容。

1 EPC工程项目现场采购管理具有的特点

EPC工程项目的现场采购管理工作具有显著的自身特点, 其核心主要集中在对采购合同的执行以及围绕采购物资开展的安装、调试、验收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协调, 同时包含了项目后期对货物的质量、厂家的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评价工作。

现场采购管理工作具有以下特点。

1.1 工作场所以施工、安装的场所为中心

由于工程采购的物资是为工程建设服务的, 所以现场采购管理的工作场所均以工程建设中的施工、安装现场为中心开展, 虽然开展工作的地点具有局限性, 但是采购管理工作的地域范围并未因此缩小。

1.2 项目建设期间所需的物资种类繁多, 货物的验收和移交工作量庞大

工程建设项目的承包范围一般包括整条生产线的建设或整套系统的建设, 其不但包括了生产所需的设备和材料, 还包括辅助设施和一些生活设施, 采购范围涉及到的物资种类繁杂, 数量众多。采购物资运抵现场后, 不但需要对物资、资料进行数量的清点, 还需核实是否与合同约定相一致, 作为安装前的检验和验收, 现场开箱检验就显得尤为重要。物资到场后, 交接和验收工作量大, 特别是某些以零部件的形式运输到场后进行现场组装的设备 (如胶带输送机等) , 并且存在许多量化困难的物资 (如耐火材料、电线电缆等施工材料) , 给货物的清点和验收工作带来困难。

1.3 某些物资的现场检验必须由专业人员完成

物资设备的现场检验工作是保证安装调试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前提, 除了标准通用设备的现场检验只需对设备外观和数量进行清点外, 有些设备必须由专业人员完成安装之前的检验工作。

现场开箱检验工作最好在设备到货后1周内进行, 且由专业人员完成, 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立即进行处理, 避免影响项目工期, 造成经济损失。

1.4 需要快速、如实反映现场问题, 并协调服务人员尽快处理

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均会出现各种问题, 特别是安装调试阶段, 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某些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工程整体进度的推进, 所以现场采购人员必须能够如实、快速的发现并反应问题, 包括设备质量瑕疵造成的问题, 现场施工人员的安装、操作失误造成问题, 设计与到货设备的差异造成的问题等等, 根据问题产生原因和性质的不同, 协调设计、供货商、施工方等各方人员尽快处理, 以保证项目进度目标的实现。

1.5 文档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量大

现场文档包括设备的图纸、资料、合格证、安装指导说明书、进口设备的原产地证明、外购件说明书、操作手册、维修、保养手册、特种设备的生产、制造许可等。

2 EPC项目现场采购管理现状

由于各个工程项目现场条件千差万别, 同时项目建设期间对于工程实体进度的关注程度远远大于对其他方面的关注, 导致项目现场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问题有如下几种。

2.1 到货计划的缺失导致工作量成倍增加

设备的进场和到货计划是开展设备催交、安排卸车机具、协调安排人力资源、提供仓储、保管条件的必要基础, 计划必须明确, 且须根据施工、安装进度及时提交设备物资进场计划并适时调整, 如果能够做到设备进场后就基本具备安装条件最好。

2.2 开箱工作不细致导致后期问题无法处理

设备运抵现场后对设备的数量进行清点和外观进行检查无误后, 开箱检验工作应在设备到场后1~2周内进行, 并要求供应商派代表参加开箱检验工作。但由于到货计划和安装计划之间的衔接问题, 导致开箱检验的时间与设备运抵现场之间的时间间隔较长, 经常出现设备损坏 (如保管不善造成雨水浸泡或外力破坏等) 或遗失现象。

2.3 资料接收和整理工作不细致, 导致项目竣工验收困难重重

设备交货资料种类多, 数量大, 一般都是与设备装在同一箱子内一同运抵现场, 但资料只有开箱后才能获得。开箱时间与到场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导致不能在设备到货后立即获得资料, 提前查验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同时无法将实际到货设备安装尺寸与设计图纸尺寸进行核对, 且如果开箱人员对资料的收集不重视, 则无法保证资料的完整性。资料收集的不完整或厂家提供资料不完整均会对竣工验收工作造成影响, 导致竣工资料提交不全, 验收不能通过。

2.4 服务人员现场管理制度的缺失, 致使现场工作进展缓慢

项目安装、调试期间, 往往需要多个厂商的服务人员同时到场开展指导安装或调试工作, 一方面要求服务人员尽快配合施工方完成指导工作, 另一方也需要督促施工方按照服务人员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安装、调试。

3 做好现场采购管理工作的要点

3.1 严格要求厂商按要求包装并填写装箱单

由于同一厂商生产的相同规格型号的设备可能用于项目的不同功能区域, 要求厂商按照规定的格式和统一的标准、信息填写总装箱单和详细装箱单, 可以大幅度减少现场清点货物的工作量。同时除合格证外的其它资料单独封装, 并附清单, 可以在不开设备箱的情况下提前获取资料开展相应的工作。

3.2 完善现场货物交接制度

工程项目建设是以实物为基础的, 建立完善的货物交接管理制度, 不仅可以做到货物来源明晰, 去向明确, 为备查和管理提供依据, 还可以为项目后期问题的处理提供证据。

货物的接收可以分为开箱检验前的接收和开箱检验后的移交两个阶段。

3.3 建立行之有效的现场服务管理制度

厂家人员的现场服务包括:指导安装、调试服务, 现场培训, 调试完成后的售后服务。

对于指导安装和调试必须制定合理的安装、调试计划, 按计划通知厂家服务人员顺序到服务, 避免造成服务人员在现场窝工、未及时到场或为同一件事重复多次到场情况的发生。

3.4 建立完善的设备质量反馈体系和供应商考核、评价制度

项目所需的设备种类繁多, 且同一种类、同一型号的设备也可能产生不同的问题, 建立一套完整设备质量反馈体系和共享系统, 可以在线实时反馈设备出现质量问题;同时需要建立完善供应商动态考核和评价机制, 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通过预置的时间间隔或阶段, 对参与项目供货的厂商进行动态地评价和考核,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合理的对供应商进行评级和分类。

供应商管理工作作为采购工作的核心, 现场设备质量和厂商服务的反馈是对供应商进行评价、考核的主要指标来源, 应该建立起一套来源广泛、系统完善的供应商评价管理机制, 对供应商进行公平、公正的考核和分类, 为其他类似项目的采购提供参考和帮助。

4 展望与发展

工程项目现场的采购管理是一项复杂、繁琐、工作量巨大的工作, 需要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才能顺利完成, 对其过程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和控制是保证其结果圆满的必要条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信息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将先进的信息化手段纳入到采购的现场管理环节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 把现场工作人员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同时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如采用条码或二维码系统对工程项目物资进行统一的编码, 货物到场后对其数量的清点采用无线移动设备进行扫描的方式开展, 还可以利用移动手机的APP软件对到货缺损、开箱情况进行摄像或拍照, 将影像记录实时回传, 建立可以交互和共享的交货资料电子数据库等。

同时, 以工程建设期间的物资编码系统和已建立的物资数据库为基础, 建立和设计完善的仓储管理系统, 并和公司财务系统和固定资产系统进行对接, 可以作为工程项目的附加产品一起销售给建设单位, 以期达到双方的共赢, 并不断提高总承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英) 肯尼斯·莱桑斯 (KennethLysons) , (英) 布莱恩·法林顿 (BrianFarrington)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M].鞠磊, 吴立生, 张晶, 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

[2]鹿丽宁.国际工程项目货物采购[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3]李志刚.基于JIT理论的供应链采购模式探析[J].物流技术, 2003, (8) :8-10.

建筑工程设备现场管理 篇8

关键词:工程机械,机械设备维修,现场管理,优化措施

1 引言

近年来, 因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操作错误而导致的安全故障日益增多, 已经严重威胁到工程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针对此, 施工单位越来越重视工程机械设备现场管理工作, 而机械设备维修现场管理作为其核心内容, 可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从而有效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工程机械设备维修现场管理现状

2.1 企业对机械设备维修现场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

当前, 我国少数企业并不重视机械设备维修工作, 且其为了获得最大化经济效益, 一味的简化机械设备管理部门, 有些甚至将其直接并入其他部门, 从而导致管理部门与生产部门严重脱节, 对企业的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同时, 在进行机械设备的购买时, 一些企业也没有深入的了解制造厂商的实际生产水平、质量与机械设备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等相关事项, 从而导致购买的机械设备质量水平较低, 无法满足企业生产实际需求, 且后期也极容易发生故障, 最终大大降低了企业生产效率。

此外, 在进行后期维护与保养工作时, 为了尽可能的减少管理成本, 企业投入设备改造与更新的资金过于少, 导致机械设备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 磨损情况十分严重, 加快了机械设备老化的速度。

2.2 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足

现阶段, 我国的大部分企业机械设备维修技术人员专业水平均无法较好的满足科技发展的需求, 主要体现为企业成型的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团队的缺乏, 导致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无法得到真正的落实, 再加上没有良好的激励机制, 大量技术人才流失问题逐渐加剧。在入职之前, 大多数技术人员均未接受专业技能的培训, 不熟悉机械设备的操作、日常维护与保养等工作, 导致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较为落后, 机械设备故障频繁发生, 对企业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 工程机械设备维修现场管理优化措施

3.1 确保机械设备使用的合理性、科学性

由于设计结构与使用工程的差异性, 不同机械设备使用领域也大不相同。基于此, 在将设备投入现场作业之前,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深入调查、分析机械设备工作环境与工作量等情况, 并且还要在综合考虑机械设备结构与使用功能等基础上, 对其工作量与工作任务进行合理的安排, 严禁“大机小用、好机劣用”现象。

在使用机械设备过程中,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依据使用说明书对机械设备进行系统的、专业的操作, 严禁不同类型机械设备互相交换使用。在机械设备连续作业过程中, 如果需要交接, 交接人员必须详细的记录机械设备交接前的运行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在有关负责人员签字同意之后才能进行交接, 交接后的机械设备问题则由接班人员负责处理。

此外, 在完成了对机械设备的使用之后, 操作人员还要详细的记录当天工作量与工作任务, 并且还要对其进行初级保养, 一旦发现问题, 必须及时保修。对于大型机械设备, 其直接关联着企业的发展, 是企业重要的构成部分。此情况下, 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顺利运行, 操作人员必须定期检测其重要部位, 以有效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 确保生产活动安全进行。

3.2 针对维修制度和模式的现场管理对策

3.2.1 不同的设备采用不同的维修模式

当前, 在工程施工现场中, 土石方机械与路面机械是应用较多的机械设备, 大多为液压、电子技术较为先进的进口设备。这些设备具有复杂的结构与先进的技术, 但如果发生故障, 维修困难也相对较大, 此时应当主要采用状态监测 (检测) 维修模式。但对于一些小型的简单机械, 例如钢筋加工机械、钻探设备、木工机械与破碎设备等, 由于其结构较为简单, 就算发生故障, 损失也相对较小, 此时可采用事后维修模式。

对于有关水泥混凝土加工、运输、浇筑与沥青土加工设备, 例如水泥混凝土拌合站、水泥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水泥混凝土输送泵 (车) 以及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等, 但如果发生故障, 必定严重影响到生产与产品质量, 此时应当采取以计划预防维修为主、状态维修为辅助的维修模式, 并且还要依据实际生产情况, 合理的、有计划的安排维修事项, 之后还要依据一定的标准与周期进行点检。

二线水泥A磨1#选粉机变频器改造:型号较老, 水电阻调速较落后, 无法节能启动, 存在一定的冲击作用, 滑环碳刷维护量较大, 维护价格相对较高。测速机故障发生次数频繁, 调速范围相对较小, 调速精度差, 调速不平滑, 调节范围有限, 选粉细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水泥的质量, 基于上述问题, 决定采用变频器型号AB-ACS800。

改造之后的效果包括以下方面: (1) 电耗大大降低, 原电机额定电流为180A, 经过改造之后, 电机实际运行电流平均为50A, 电能利用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2) 改善了设备运行状况, 并提升了调速精度, 平滑调速运转, 设备启动冲击减少。 (3) 水泥细度调节有效性增加, 更大范围内调节细度, 有利于水泥生产质量。该风机原每小时耗电量为90k W/H, 项目建成之后, 每小时可大约节电30k W/H, 按照年运转率为73%进行计算, 均电价按照0.5元计算, 每年可节省9万元电费。该项目设备部电气人员可自行安装调试, 当年就可收回变频器成本。

3.2.2 不同的部件采用不同的维修模式

通常情况下, 工程机械设备各零件工程状况、运行方式与可靠度要求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对于那些结构较为复杂、技术先进的液压动力、控制与执行元件, 应当采用状态监测 (检测) 维修模式。同时, 对于处于高速运转状态的部件或是有关安全的部件, 例如行驶设备的转向系、制动系及发动机等, 应当采用计划于预防有效融合的维修模式。此外, 对于如铲斗、挖斗、履带行走系及车架类型的部件, 应当采用事后维修模式。

3.2.3 相同的设备在不同的应用场合采用不同的维修模式

通常情况下, 只要明确了某机械设备故障维修模式之后, 就能够在所有相同类型的设备上使用, 但实际并非如此。主要原因在于同类型设备 (甚至是同一设备) 在不同的应用场合中, 其期望性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满负荷工作与降负荷工作时的要求, 就存在较大的差异。

此外, 就算是同类型设备或是同一设备, 在不同的现场环境中, 其所发生的相同故障也有可能导致不同的故障后果, 例如单独使用的机械设备与配套使用的机械设备, 其发生故障之后的后果是存在极大的差异的, 而现场有备份的机械设备与现场没有备份的机械设备, 其发生故障之后的后果也有可能大不相同。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现场环境下, 工程对于同类型机械设备或是同一种机械设备的可靠度要求的不同。

3.3 针对维修方式和工艺组织的现场管理对策

3.3.1 针对维修方式的对策

不管各个工程单位维修方式如何变化, 但基于长远角度, 之后的维修方式大多以状态监测 (检测) 与诊断为基础的多种维修方式的“有机”结合, 并逐渐发展为机械设备的“异体监护”方式。对于该类机械设备维修模式, 主要目标在于条件运行情况下, 尽可能的减少维修的次数, 并采用有关恢复方式全面排除或是抑制故障。

3.3.2 针对维修工艺组织的对策

在工程施工现场中, 机械设备维修重点往往在于机械设备突发故障的现场抢修, 具有时间紧迫、环境恶劣与恢复状态多样性特征。基于机械设备现场抢修特征, 其维修作业方式多种多样, 不仅包括现有规程上规定的维修方式, 例如总成互换修理、原件修复, 还涉及临时性的修理方式, 例如配用、粘接、焊接、捆绑、拆拼以及旁路等。此外, 在修理的劳动组织形式方面, 现场抢修通常采用传统的综合作业法, 即为包车修理法。

3.4 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与职业道德

在操作人员上岗以前, 企业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 主要为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设备维护保养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培训结束之后, 需要向合格的操作人员颁发上岗证, 不合格的人员不得聘用, 以保证所聘请的操作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 并且熟知机械设备机构与操作原理、设备常见故障与处理措施等。同时, 为了满足科技迅速发展的需求, 企业必须对现有操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以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 企业还要不断提升操作人员职业道德水平, 不仅要注重其责任心与敬业精神的培养, 还要重点做好其安全教育方面的培训, 例如分发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说明书与意外自救指南等, 以保证各参与生产活动的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 并且还要敦促其平时对机械设备进行规范操作和常规的巡检, 一旦发现问题, 必须及时汇报和排除。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现代化企业生产过程中, 必定需要使用机械设备, 其是确保企业经营正常进行的基础性设备, 且其正常运转能够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保障。但我国当前的大多数企业并没有重视机械设备的维修事项, 已经影响到机械设备自身使用寿命, 严重的甚至还会威胁到工作人员与生产的安全, 此情况下, 必须不断优化机械设备维修现场管理措施, 以确保机械设备运行安全, 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先先.浅谈工程机械设备现场管理的合理优化[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31) :104.

[2]杨国华.关于现代工程机械设备的优化管理思考[J].科技资讯, 2013 (30) :135~136.

建筑工程设备现场管理 篇9

武汉市轨道27号线工程由7号线野芷湖站引出, 下穿南三环, 至规划地铁小镇地块, 沿规划路至线路终点。轨道27号工程线路全长线路长约16.97km, 最大站间距为3463m, 最小站间距为1431m, 平均站间距为2382m, 共3个车站、4个车站区间。车站区间分别为野芷湖站~新路村站区间、新路村站~大花岭街站区间、大花岭街站~江夏客厅站区间、江夏客厅站~谭鑫培公园站区间。

野芷湖站~新路村站线路间距13m~23m, 曲线平面最小曲线半径400m, 最大纵坡为25‰。分别布设两台盾构机。左右线共四台盾构机分别从新路村站~大花岭街街站区间的两端头车站端头 (新路村站南端头和大花岭街街站北端头) 始发, 在本区间风井进行四次盾构机接收及吊出。每个端头左右线盾构始发时间相隔1个月。大花岭街街站~江夏客厅站区间线路间距13m~16.2m, 曲线平面最小曲线半径1000m, 最大纵坡为17.796‰。

另外, 在实际管控项目建立过程中, 土压平衡6420盾构机共十台, 在野芷湖~新路村布置两台、新路村~大花岭街街布置四台、大花岭街街~江夏客厅布置两台、江夏客厅站~谭鑫培公园布置两台。45/15T型号的龙门吊在野芷湖~新路村布置两台、新路村~大花岭街街布置四台、大花岭街街~江夏客厅布置两台、江夏客厅站~谭鑫培公园布置两台。45T的电瓶车编组在在野芷湖~新路村布置一套、新路村~大花岭街街布置两套、大花岭街街~江夏客厅布置一套、江夏客厅站~谭鑫培公园布置一套。

2 盾构机机械设备设计管理

使用的两台盾构机设计扭矩大、推力大, 可以适用于武汉各种粘性大砂土层的盾构工程。盾构机设计最大扭矩551t·m, 掘进推力可达3740t·f, 完全适应该工程区间地质条件。主轴承寿命10000小时, 并且设计有对主轴承油温、主轴承密封泄露监测等装置, 能够极大地提高主轴承运转的可靠性。盾构机配备有泡沫和膨润土添加系统, 在刀盘背面和土仓隔板上各安装了4根搅拌臂, 用于改善碴土的塑流性和防止泥饼的产生。在刀盘外缘设有三圈可更换的耐磨条, 面板外缘和正面也用了高硬度耐磨焊丝拉网堆焊了5mm厚的保护层, 提高刀盘母体的耐磨性, 有效提升系统的有效性。

另外, 盾构机完全满足本工程在不良地质条件下掘进时发生涌水、涌泥时保压掘进的需要, 避免了在突然断电的情况下, 隧道内涌水的可能。为了满足本区间掘进安全性要求, 主要从地面沉降控制及隧道掘进轴线的精确性两方面来考虑, 一方面, 为了满足地面最大隆陷值控制在+10mm, -30mm范围内的要求, 在盾构机设计时要在土仓中安装5个土压传感器, 确保盾构机在土压平衡模式下的安全掘进。另一方面, 要保证隧道掘进轴线偏差控制在±50mm以内, 在机器的设计上采用先进的姿态测量系统和姿态显示系统, 可以通过控制室的操作旋钮分别调整各组油缸的伸出速度和伸出量。

3 建筑单位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优化路径

3.1 施工单位要建构有效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在施工单位使用盾构机以及其他设备的过程中, 要积极创设有效的管控制度, 确保管理层级结构和管控要求贴合实际需求, 提升管理效果的同时, 进一步优化实际管理效果。在设备管控结构中, 要利用制度约束施工人员, 提升管理意识和管理要求, 积极落实制度, 并且保证制度结构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特别要注意的是, 在运行相关管理制度的过程中, 要提高公平公正以及定机定人管理水平, 利用有经验的操作人员确保施工过程符合项目需求[1]。

3.2 施工单位要提升机械设备管理安全意识

在施工项目开展过程中, 要有效建构完整的管控机制, 确保管理层级建构过程中能保证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具备较为优良的安全管理意识。在施工现场机械使用过程中, 技术人员要建构更加完整的项目管理机制, 保证施工行为和施工操作能按照标准化运行流程有序进行。并且, 工程项目现场施工作业结束后, 要将设备统一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 机械管理人员要严格控制周围环境, 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化管理。

在盾构机使用过程中, 现场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要建构更加贴合安全标准的使用结构, 要对盾构机的供电系统进行集中优化调试。一方面要对高压系统进行测试, 确保盾构机常规化运行完整度。另一方面要对低压供电系统进行调试, 特别是对各种管路的弯曲度、可伸展性以及表面磨损等情况进行集中调试[2]。

3.3 施工单位要建构有效的机械设备管理配置

在施工现场运行施工项目的过程中, 不仅要确保施工机械使用的常规化, 也要保证施工机械设备能运行有效的资源配置规划, 实现物尽其用的合理化使用流程。施工机械管理人员要对设备的使用价值进行集中分析, 在本工程项目中, 借助盾构机能有效提升施工效率, 而从施工区间的布设方法分析, 要运用最优化的配置结构, 才能充分发挥设备的实际价值, 并且不会出现成本结构过大的问题。建筑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 管理人员要贴合其设计结构, 减少设备的磨损程度, 提高控制要求和实效性, 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机械使用效率。

结语

总而言之, 在施工现场建筑机械管理过程中, 要从安全施工角度出发, 优化设备质量监管、设备环境安全监管以及施工进程中的人为因素监管, 从一定程度上提高管理制度的实际效果。只有建构更加完整的设备资源配置基础, 并且提升设备管理质量, 才能一定程度上推进施工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茂鹏.施工现场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现状和对策探讨[J].商品与质量, 2016, 22 (02) :162-162.

建筑工程设备现场管理 篇10

1 公路工程施工材料有效管理的价值

公路工程施工材料的有效管理决定了公路工程的质量, 只有建造材料的质量得到保证才能使公路的性能得到正常发挥。所以公路工程施工材料的管理具有巨大的价值, 可以使公路工程的施工能够顺利开展, 提高施工效率, 加快施工进程;公路工程的施工材料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之后, 把这些材料运用到施工的过程中, 使得工程的质量基础得到了保障。只有把公路工程施工材料管理好, 才会一定程度上减少材料成本,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 对公路工程施工材料进行管理的目的

2.1 使施工材料能及时、足量地供应到公路施工中

公路施工过程本身是复杂的, 但是必须在施工材料都到位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所以这对施工材料的供应时间、供应数量有着很高的要求。材料管理人员必须有责任意识, 应该先去市场进行相关调研,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购买计划, 选取具有国家认可、质量可靠、价格合理、后续有保障的材料厂家, 购买之后还需要考虑运输的因素, 材料运回之后需要对其保管以及后续的发放, 每个环节都是材料管理人员需要注意的。如果这些材料不能按时按量到达施工工地, 并且品种质量不合规范, 这都会严重影响公路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工程的质量。

2.2 确保良好质量的施工材料能投入到施工中

公路工程的建设必须以高质量施工材料为基准, 这样用良好材料建造的公路才会有质量保证。高质量的公路工程不仅影响公路竣工后的使用, 也会影响公路工程建造企业的未来前途。所以材料管理人员必须在对工程施工材料进行管理时注重施工材料的质量。公路工程的建造需要多种材料, 由于市场等因素的影响, 同一种材料在市场上的价格和质量都是有差别的, 如果一时不注意, 没有选取合适的良好材料, 就会造成公路工程的质量事故, 甚至公路工程进行返工, 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也会影响企业的口碑与信誉。所以材料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 选择材料时必须以材料质量为主, 不可一味地节约成本而以次充好。材料的采购部门也需要抵制外界的诱惑,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标准进行材料的采购。

2.3 使公路工程施工材料的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建筑公路项目中的劳动力、机械设备、施工材料是公路企业成本的花费所在, 尤其是购买施工材料的费用比例在所有成本中所占比例份额最大。所以为了降低企业的成本消耗, 就可以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对施工材料进行有效控制。若想在材料控制中减少相关成本, 就必须从材料的价格以及使用数量上着手控制。相关材料管理人员需要控制公路施工过程中材料使用数量与预计使用数量之间的差额;也需要控制施工材料的实际购买价格和预计价格之间的差距。材料管理人员购买材料之后, 需要进行相关调研, 选取最合理、价格最公道、最适合的运输方式, 严格控制在运输过程中的成本。

2.4 进一步规范公路工程项目的设备管理

针对公路施工机械种类多、技术状况复杂、工作面大、管理难度大等特点, 完善管理思路的同时, 组织设备管理人员不断加强学习, 不断总结经验, 选用具有良好技术技能的机械操作人员, 保证做到机械设备物尽其用, 提高施工进度, 从而降低施工成本,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 加强公路工程施工设备材料管理的几点措施

针对我国当前公路工程企业材料管理的情况, 各大公路工程企业要想对材料进行有效管理, 就必须积极联系市场, 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价格。公路工程企业管理者必须加强对施工材料管理的重视, 相关部门也必须加大材料管理的管理力度, 提高材料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 这样才能使公路工程施工材料得到有效管理。

3.1 建立多级材料管理机构

由于公路工程本身具有重要性, 使得必须严格对其进行材料管理。有序良好的材料管理必须以健全合理的管理机构为前提, 所以在企业内部需要建立管理层、材料管理部门、工程施工部门的三级材料管理机构, 各部门的责任不同, 权力也是不同的, 必须充分发挥各级部门的特性, 这样才能对材料进行系统管理。同时要利用互联网的相关功能, 使这三级部门能及时地贯彻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 以实际的公路情况为依据, 在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的基础上来加强公路工程的施工材料管理。

加强材料采购及管理人员意识, 牢记自己岗位职责, 规范管理过程、标准入库、规范领用过程, 严格执行材料管理制度, 完善材料管理细节, 提高材料细节的管控意识, 以保证材料成本可控。

3.2 建立健全材料管理的制度规范

合理有效的材料管理制度是材料部门、材料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所遵循的标杆。如果公路工程企业没有建立相关制度, 就需要在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方针的指导下进行制定;如若建立了材料管理制度, 相关企业需要根据时代特点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地进行完善与补充, 管理材料的制度规范必须涵盖管理材料的各个环节, 缺一不可。制度规范建立健全后, 需要把它实践到日常管理中, 不可使文本与实际相脱节。

3.3 对材料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监督

为了使公路工程的施工材料得到有效管理, 就必须使各级材料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发挥各自的作用。在实际的材料管理工作中, 需要对材料管理人员进行监督, 可以设置监督小组, 也鼓励材料管理人员进行自我监督与互相监督, 对表现优秀的管理人员需要按照规定对其表彰, 表现不好的管理人员则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批评处罚, 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与材料管理人员绩效和薪酬挂钩, 见图1 所示。

3.4 严格材料出入库流程管控

(1) 严把验收入库, 要加强材料验收工作, 按照采购合同约定, 严把验收质量、数量、规格尺寸关, 经验收合格后的材料方可入库; (2) 严控领料出库, 项目物资领用结合现场施工进度配置适量物资, 由现场负责人和班组授权的领料人, 办理领料手续后方可领用出库; (3) 专项落实盘点制度, 项目材料设备部联合合约部组织相关人员, 采用现场盘点两种方式, 准确掌握材料余量, 合理安排采购, 从而降低材料成本; (4) 跟踪材料使用监督, 现场跟踪出库材料的使用情况, 要求领料班组按照设计要求的损耗进行加工、制作、安装, 杜绝浪费; (5) 台账、报表数据同步建立, 项目材料用量动态化管控, 为项目成本提供好真实依据; (6) 材料计量结算与废旧物资处理管理。一是要及时归集成本, 据实结算;二是严格废旧物资再加工、调拨、废料处理工作, 严格物资修旧利废工作, 能加工调拨的绝不作废处理, 不能再利用的废料严格执行公司处理制度, 项目多人确认处理物资后, 申请经公司审批后处理。

3.5 引进高新材料, 培养专业管理人员

公路施工过程中的诸多材料所需昂贵的成本, 公路工程企业需要引进相关的科学技术以及一些高新材料, 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也必须保证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公路工程企业除积极引进高新技术材料、聘请专业的管理人员的同时, 自身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成本, 去研究高新材料, 去培养内部的专业管理人员。

3.6 利用甘肃路桥综合业务管理系统进行材料管理

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公路施工材料进行管理, 合理利用计算机的高效率, 对材料管理中的成本消耗以及材料用量进行记录管理。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引进开发了综合业务管理系统, 利用该管理系统可以对材料从价格指导、合同签订、材料入库、材料领用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管理, 最终实现有效控制项目成本。

4 结束语

我国各大公路工程企业必须在保障公路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对公路的施工材料进行有效管理, 需要从公路工程材料管理机制、材料管理制度、材料管理人员、高新材料引用研发以及信息技术的利用这几个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材料控制。这样才能建造高质量的公路工程, 节约工程成本, 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雅维.公路施工企业材料管理[D].西安:长安大学, 2008.

[2]林荣光.对高速公路施工材料造价管理探究[J].中国建材科技, 2015 (02) :62-63.

[3]朱彦军.对公路施工方材料管理的研究[J].交通世界 (建养·机械) , 2011 (08) :274-275.

[4]张发军.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材料供应与核算[J].青海交通科技, 2011 (01) .

[5]王惠合.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的控制[J].发展, 2010 (09) .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 篇11

关键词:建筑工程 基本工作 现场施工

施工管理所指的是企业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任务能够按时完成,在施工现场进行生产事务的组织管理工作,并从接受施工任务开始到工程交工验收为止的全过程中,均接受施工管理所安排的事物。在建筑工程中,其最主要的施工场地即为施工现场,这是企业的经济目标向物质成果转化的场所。因而加强施工管理工作就是增加企业最终经济目标的实现几率,因此,近年来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和施工企业对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越来越重视,因而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现场施工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针对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控制、安全管理等等进行控制,以保证工程最终的质量。但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水平相较于国外先进企业来说仍然有着较大的差距,与国内其他行业相比也有着不小的差距,因而就目前来说,提高我国的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对于我国建筑行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只有做好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建筑行业的企业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我们需要针对目前的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并研讨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方法。

1 完善项目管理体系

项目施工管理在确定施工项目的管理目标时,应首先研究工程对象的规模、特点及要求,并结合工程所需要达到的效果来建立适合项目管理需要的组织机构。项目施工管理机构应能够准确、高效的明确总体管理目标,并及时的制定好施工期各阶段的分目标,从而使得工程在进行时能够按照各个阶段的安排达成分目标的要求。同时为了保证各个阶段的目标能够按照预期达成,应为其制定一套实施办法:

①建立责任制。明确目标责任主体,各责任主体应对目标实现负责。

②建立问责制度。落实目标主体的责、权、利,哪个阶段的目标没能按期实现应对其负责。

③建立监督检查制度。确立各个责任主体的监督、检查负责人,在工程进行阶段,应不定期的对所负责的责任主体进行监督、检查。

④确认各目标实现的保证条件。这套实施办法的建立能够保证项目施工管理的有效性,同时能够使得整个工程建设队伍在项目经理的指挥下,分工明确,管理到位,责任到岗。再加上有严格的监督、检查体系,工程项目的各个目标将一一实现。

2 建筑材料的严格管理

现在建筑工程的材料品种不可计数,其中不乏高技术含量的材料,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兴材料也在不断的出现。因此,对建筑材料的有效管理能够保证建筑工程在施工中的质量不受到材料因素的影响。若建筑材料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那么工程质量也难以达到验收的标准。

所以,加强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和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条件。建筑材料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等诸多因素,而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正是对建筑材料质量的控制,因此,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应当保证下列条件的满足:

①材料采购人员的选择应慎重,要选择道德素质好和建筑材料质量鉴定水平高的采购人员,以使得进入建筑施工现场的材料符合质量标准。

②时刻把握建筑材料的最新信息、并优选建筑材料的供货厂家。

③合理的统筹建筑材料供应节奏,以保证工程的正常施工需要。

④加强对进场建筑材料的质量验收,把好进场的建筑材料质量。

⑤做好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确保建筑材料的合理使用。

⑥做好建筑材料的检验、记录工作。

3 抓好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工程进度在原则上来说应当按照工程施工前所制定计划执行。但在实际施工时,工程施工现场的状况是不可预计的,施工进度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材料供应、设计变更以及天气情况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工程进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执行工程进度计划时,不能模式化的按照计划去要求进度,而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施工质量的好坏与否,其最主要的一点是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和标准来完成工程建设,每一道工序都应严格要求,杜绝偷工减料的行为。如此一来才能够控制好工程的质量。

4 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

机械设备对于整个工程进度来说有着十分大的促进作用。机械设备能够大大缩减工程建设的时间,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但其对于设备的操作要求较为严格,如果出现操作失误,那么就会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术培养,在建筑企业中培养出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技术的专业操作技术人员。

①做好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可以通过培训、自学、函授等方法来提高技术人员的素养和综合技能。从多方面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从而打造出一支具有高素质、高素养、高技术的专业人员。增强管理人员在复杂条件下的随机应变能力。

②机械操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要做到位,并结合企业的自身需要来对机械操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对机械操作人员要有意识的去引导他们认识到机械设备对工程的重要性,对他们实行奖惩制度,以增加机械操作人员的积极性。

5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员管理制度

工程的建设离不开人工的投入,因而人是决定建筑工程的成败关键所在。一个质量优良的工程项目离不开一支有凝聚力、富有创造力以及严格纪律的施工队伍。因此企业需要组建一支由技术管理队伍和工程建设队伍相结合的高效团队。而打造这样一支队伍的关键在于凝聚力,想要让工程队伍形成高效团队需要在队伍中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并使其中各个职责明确的员工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建立奖惩制度,从精神物质上双管齐下,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其次要确保队伍职责、权利明确,令出必行,这样才能够在一些复杂紧迫的工程中做到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任务。在这样一种和谐的具有凝聚力的队伍中实行人员管理制度能够大大增强工程建设的效率,并提高工程的质量。

6 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的好坏与否能够体现出企业单位的“原状”,它能够反映出企业真实的管理水平和整体实力。因此在施工现场要能够做到文明施工,施工现场要文明整洁,施工井然有序。在施工时要做好安全措施,各单位目标明确,不扰民、不污染环境,实现真正的文明施工。

但光在施工时注意以上问题还不够,同时还要做好现场施工管理:

①在施工时做好平面管理,合理安置施工机械、材料、临时设施等等,保持现场文明整洁。

②工程建设的安全措施要做到位,施工现场要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安全任务明确到个人。

③工程材料质量要检测达标后方可入场,堆放时要保持整齐整洁,材料废料不能胡乱丢弃,应集中处理。

④实行文明检查制度,企业可自行设立检查机构,定期对施工场地进行检查,以保证工程现场的文明施工。

7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间的竞争也是日益激烈,而建筑企业的主要目的为盈利,因而一些企业会因为过分追求利益而忽视了工程的质量等因素,而这种行为会使得整个建筑行业受到影响,所以现代建筑企业应当通过科学的施工管理来抓好工程质量,只有做好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才能够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使得企业利益最大化,这也是企业在如今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的唯一办法。

参考文献:

[1]老伟雄.施工现场管理面面观[J].施工企业管理,2013(12).

[2]韩东来,刘霖.浅谈工程建设现场监理程序[J].民营科技, 2013(12).

[3]李海峰.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要点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19).

[4]刘晋平.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4(01).

[5]李景卫.在建筑工程中如何加强现场施工管理[J].中华建设, 2013(12).

建筑工程设备现场管理 篇12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用电的安全要求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用电设备移动频繁,电气设备和供电线路工作所处环境和条件一般较差,电力负荷变动较大。施工人员在思想上有临时观念,认为是临时性用电,因此,经常把已陈旧的导线及器材从一个工地移到另一个工地进行循环反复使用,而且,明知设备容量不够,但还是存在侥幸冒险心理继续使用,不按规定进行安装,草率处理;电线乱接乱拉,人员无证操作,导致建筑施工现场触电事故和电气火灾等事故时有发生。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和用电的安全可靠是保证高效率、高速度、高质量施工的重要条件。为了保障施工现场用电安全,必须加强对用电线路和设备的管理。建筑施工现场用电必须遵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施工总体安全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作业时,施工人员必须绷紧安全这根弦,集中精力,时时想着安全,处处注意安全,把安全生产贯彻到施工过程和各个环节,根据操作规程严格精细施工,禁止违章作业现象发生。第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用火,进行气焊、使用喷灯等必须有防火及防护技术措施。禁止在带电导线、设备设施前作业,如:在变压器、油开关附近用火炉或喷灯点火。第三,施工现场的施工方案要有高空作业安全措施方法和要求。作业人员一定要使用安全皮带,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施工人员高空作业时,禁止上下抛掷传递工具和材料。在异常天气(大风、暴雨、打雷、雾天),必须停止室外高空施工作业。第四,在现场施工中使用梯子时,梯子不得缺挡、垫高使用,梯子横挡间距一般以30 cm为宜。使用时上端必须靠牢,下端必须采取防滑措施。不得二人同时在梯子上作业。第五,现场施工中在没有安全保障设施的条件下,禁止在屋架上行走或作业。在线路上不得带电作业、带负荷通电、断电。发生触电事故后必须及时切断电源,遇到电气着火也必须马上切断电源,正确选用灭火器具进行灭火。第六,不可在电线下方施工,禁止在高压、低压线下方建造生活设施及堆放构件、材料等杂物。第七,移动式的起重设备、建筑脚手架、井字架的外侧边缘与各级电压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导线在最大计算风偏时的安全距离必须符合规定。第八,井字架拉线不得跨越电力线路,在电力线路下穿越时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必须采取防范拉线的上弹措施。第九,移动电器设备、电缆等必须装设控制开关,装设开关必须在明显处和方便操作处。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电气设备及供电线路的安全

2.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配电变压器的选择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用电可设置临时变压器,也可利用附近工地、厂矿的变压器供电。但利用附近工地、厂矿的变压器时必须注意其变压器的容量能承担施工最大用电负荷,而且低压供电线路距施工现场不能超过700 m。

配电变压器一次高压绕组的电压等级必须和本地的供电电压一致,二次低压绕组电压应和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一致。临时配电变压器必须安装在地势较高、受振动、腐蚀性气体影响小、高压进线方便、易于安装的场所。

2.2建筑现场电气设备及供电线路施工的几个安全要求

第一,在用电设备总容量在50 k W及以上时必须编制临时用电施工设计方案,制定具体安全用电制度和措施、方法。用电设备容量在50 k W以下时,要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防火措施。第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使用期限一般在半年以内,安装一定要满足规定要求,禁止发生乱拉乱接电源的现象,必须定期检查设备安全,到期必须拆除。特殊情况应经整修确保安全后才可延长使用,否则,必须按永久装置标准重新安装。第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电源线,在用电设备容量较小时,可采用三芯或四芯多股铜芯橡胶或塑料护套软电缆,其性能必须满足国家标准和要求,符合通用橡胶软电缆的规定。施工现场架空线和户内配线一定要采用绝缘良好的铜线,不可使用陈旧劣质的导线。架空线的绝缘铜线截面必须大于l0 mm2,以满足强度要求,挡距必须小于35 m,线间距离必须大于0.3 m。在挡距内三相四线导线接头要在两个以下,同一相导线接头必须使用一个,在跨越铁路、公路、河流和电力线路的挡距内不准有接头出现。直线电杆角铁横担在导线截面小于50 mm2时不可小于50 mm×50 mm×5mm;导线截面大于50 mm2时不可小于63 mm×63mm×5 mm,承力杆角铁横担在导线截面小于50 mm2时不应小于2×63 mm×63 mm×5 mm;导线截面大于50 mm2时不应小于2×70 mm×70 mm×5 mm。横担的长度在二根导线时选用0.7 m,三或四线时选用1.5 m。第四,在施工现场,配电箱和开关箱必须有防雨防尘保护措施,箱内的连接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无外露带电部分,工作零线必须通过接线端子板连接,并与保护零线端子板分开装设。第五,在施工现场,配电箱必须标明其名称、用途,并作分路标记和配锁。停止作业时应断电上锁。配电箱和开关箱应由专人负责管理。第六,施工现场的线路尽可能架设在道路一侧,避免影响交通和施工作业。必须考虑塔式起重机的施工,避开即将开槽、堆料、修建临时工棚等用地。线路距建筑物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 m。电源引入线和分支线必须由电杆处接出,不得在两杆之间接出。为确保用电安全,配电线路的终端电杆和分支电杆处零线应重复接地。

参考文献

[1]陆荣华.电气安装手册[K].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冯小川,向东东.施工现场专职安全员工手册[K].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4.

[3]侯君伟.建筑设备施工便携手册[K].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4]郭连忠.能源管理与低碳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5]朱照红.电气设备安装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上一篇:贝恩资本下一篇:言行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