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教师的语言

2024-10-18

净化教师的语言(通用5篇)

净化教师的语言 篇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交际情景, 让每个学生都能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使学生具有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在这里, 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科学认识,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对语文教学的更高要求。

湖南省醴陵市姜湾小学 (以下简称”我校“) 围绕《净化校园语言环境,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了近四年的研究, 并取得了如下的初步研究成果。

一、净化了校园语言环境

1. 完善了学校语言工作管理制度

我们成立了以校长和副校长为正、副组长的语言工作领导小组,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由学校中层和语文教师组成的学校语言工作小组。学校还设立了语言工作专职人员, 职责明确, 考核落实。学校语言工作网络覆盖校内各条线, 从年级段到班级, 从教研组到班级, 从备课组到班级, 深入各教学班。各条线协力配合专职人员开展工作, 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

每学期召开校级专题会议, 研究、部署语言工作。学校制定了校园语言监督监测及督促整改的制度。语言工作纳入教职工考核、教学管理及学生评优等制度。

将语言规范化要求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有明确的规定。明确要求教师在课堂和日常教育中使用普通话, 不定期检查, 作为教师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听课、评课等教研中考察是否用语规范, 并作为评价的指标之一。教职工评选先进的制度中有关于语言工作的规定;教学管理及评估制度中有关于语言工作的规定;教学评优制度中有关于语言工作的规定。学校积极派出人员参加上级语言相关工作培训, 并有计划地组织教职工参加普通话培训, 测试成绩计入了教师业务档案。将“在公共场合自觉讲普通话”纳入学生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班主任配合检查落实。学生常规管理制度中有关于语言工作的规定, 学生评优制度中有关于语言工作的规定。

2. 将语言规范化纳入了教育教学管理中

⑴德育内容。在学校培养目标中, 明确规定培养学生语言规范意识和能力的具体内容。办公楼内、教学楼内、走廊等设立了有关语言工作的标语牌、宣传牌;每学期校广播台进行了4次以上专题宣传。每学期班级黑板报进行2次以上专题宣传, 并进行评比。班级黑板报开辟了“说普通话”语言工作宣传角。每学年中, 在9月份的第三周开展“推普周”活动, 内容包括:演讲比赛、书法比赛、朗诵比赛等。每学期, 在校园内组织语言规范化专题宣传教育活动达4次之多。在“推普周”活动中, 组织师生参与社会语言工作。其中学生开展系列活动:“我教爸爸妈妈说普通话”、“我当推普员”等, 社会影响好。

⑵充分发挥了语文课的主渠道作用。由语文组带头组织带动了全校的推普活动的开展, 在学校的科技文化艺术节中, 语文组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推广普通话而开展的, 如:举行“推广普通话”演讲比赛等, 取得了很好的规范效果。学校按年段语文备课组制定了符合学校实际的学生语言能力培训要求, 并通过语文课堂教学, 认真落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常规化。

⑶学科渗透。学校素质教育实施体系中有关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要求。学校教学管理中对“各科教学应注重加强对学生规范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有明确的要求和实施重点。各科教师普遍树立在日常教学中适时进行语言规范化教育的意识, 有相关教学事例。教学管理中正确把握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的关系。

二、探究出了消除小学生口语交际心理障碍的对策

研究前期, 我们围绕“口语交际过程中小学生心理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显示:小学生口语交际存在很多普遍的心理障碍。其中, 主要表现在:

⑴惧怕心理。相当一部分学生因口语交际“难”而产生惧怕心理, 不敢说。还有部分学生怕说得不好被人笑话, 怕写不好挨老师批评。

⑵自卑心理。有这种心理障碍的主要是口语交际能力低的学生。他们说话经常出现吞吞吐吐, 含糊不清。他们从未获得过成功的喜悦, 信心丧失殆尽, 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⑶厌恶心理。有一些学生, 他们的成绩较好, 但性格内向, 情绪放松, 竞争心理不强。在口语交际时, 存在着应付心理, 随便说上几句, 应付过关。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 口语交际情感是一种内在力量, 它能促使学生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向着认定的目标前进, 使口语交际能力主动地得到发展。实践中, 我们探究出了如下有效策略:

1. 兴趣诱导策略

兴趣是学生口语交际入门的导向, 是直接推动小学生口语交际的强大内驱力。小学生具有喜新好奇的心理特点, 而且对色彩鲜艳的动态事物尤为感兴趣。根据这一特点, 实践中我们采取了如下两项目具体策略:

⑴经常变换口语交际的主题、内容与形式, 使学生每一次都有一个新鲜的感觉。

⑵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具体生动的形象, 唤取学生的好奇心, 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开拓他们的视野, 引发他们的思维, 促进他们产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和动力。

2.“循序渐进”策略

信心是兴趣的基础。教学中, 我们面向全体学生, 从学生实际出发, 承认学生差异, 设立分层目标, 即对学生口语交际要求设立不同层次。对困难较大的学生暂时地、适当地降低一些要求, 使这些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看到自己的进步, 进而一步一个脚印地赶上去。

3.“鼓励”策略

有一部分口语交际与习作能力比较强的学生, 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写好课本中的要求, 而是把视野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在口语交际中, 让他们尝试即兴演讲、辩论等较有挑战性的口语交际的形式。在习作中, 让他们尝试着编童话、写诗、写小论文、写小散文等, 积极投稿。只要他们思考了、实践了, 并迸发出了创新的火花, 就应该为他们喝彩, 使学生多一份自信, 多一点兴趣, 多一份成功的体验。

三、探究出了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来看, 各年级的训练各有侧重点, 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训练、系列训练。实践中, 我们有探究出了如下“各年级段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1. 多元化策略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的总目标是一个多元发展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 必须采用多元化教学策略。

⑴教学内容多元化

现实生活中的口语交际话题是多元的, 将这些丰富多元的话题巧妙引入口语交际教学, 既能丰富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 又能促进学生个体全面提高口语交际素养。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引用多元话题, 有两种方式:

一是将生活某一件事或某一现象的情境再现出来, 让学生置身其中进行相关口语交际活动。每次教学再现一种情境, 选择一个话题, 突出一方面训练, 如此展开训练, 日积月累, 能使整个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形式系列, 走向多元化。如:校园里的纸屑突然多起来, 开展“我为校园干什么”活动;因玩电脑而没有完成作业, 开展“上网的利和弊”辩论活动。

二是围绕某个训练核心, 将生活中的多个相关话题巧妙引入, 通过一个“训练组块”实现内容的多元化。如:围绕“夸家乡”这个训练核心, 可以选择“我爱家乡的辣椒”、“放烟花”、“夸夸家乡的瓷器”、“渌江河”等话题。

⑵教学形式多元化

口语交际内容虽然十分丰富, 但从信息传递的方式看, 其形式主要有个体独白式、双向对白式和多项交流式三种。研究中, 我们统筹安排教学计划, 合理设计训练内容, 将三种方式有机整合, 巧妙融入交际训练之中, 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训练, 逐步增强口语交际的表达、倾听及交流能力, 使口语交际教学充分体现出语言表达方式的多样化。

在实践中, 如何训练学生的语言智能是我们主要探讨的问题。学生的语言智能是指能够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的能力, 这表现为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在不同的年级阶段, 对学生各项语言智能训练侧重点也不同。其中:

低年级着重练习说话训练。即以低年级教材中说话 (口语交际) 和语文实践活动为内容, 通过“听、读”来获取知识, 积累素材, 对自己有兴趣的乐于说的内容, 进行丰富的联想、想象, 思维加工, 让学生用完整的一句或几句连贯的话口述, 然后把口述的内容书写出来并加以评改。

中年级着重练习说片段训练。即以中年级教材中“口语交际”与语文实践活动为内容, 通过“听读”片段范例, 积累素材, 运用口头语言表达一个场面、一种景物、事件的精彩部分和自己的新奇想象等片段, 然后再进一步进行思维加工, 润饰成一个真实、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性的书面片段, 并加以评改。

高年级着重练习说篇的训练。即以高年级教材中“口语交际”与语文实践活动为内容, 着重应研究如何通过“听、读”活动获取说篇的知识、方法, 训练学生审题立意, 围绕中心选材, 编写提纲的方法, 布局谋篇能力的训练等。还要研究学生运用“听、读”所积累的材料, 如何进行合理想象和创造想象, 思维加工形成内部语文, 再生动、流利地进行口语交际, 并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从说到写, 润饰加工连段成篇的教学形式、方法和评改的策略。

2. 引导观察策略

观察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基础。为了培养学生的听读能力, 养成多听、多读、多想的观察习惯, 教学中, 应注重:

⑴明确听、读等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在口述之前, 都要学生明确听、读等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只有这样, 学生才可以在周围众多的事物中进行合理的选择, 才能有的放矢把注意力集中在观察的对象上。

⑵授之以“渔”,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观察并非一般意义的“看”, 而是我们所提倡的通过“听”和“读”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的结果。我们要求学生亲自去看一看, 听一听, 闻一闻, 摸一摸, 尝一尝, 想一想等等, 还教给学生要按一定的顺序 (由远到近, 或从上到下, 或由整体—部分—整体等) , 让学生有重点、有主次地观察。

⑶启发学生积极动脑, 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在观察中, 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 区分事物之间的异同。

3. 生活化策略

生活化的策略, 就是以学生亲历的或熟知的生活为口语交际素材, 以生活的实际需要为交际目的, 让教学的过程成为实现某种需要的生活的过程, 完成“有实际意义的”生活任务是课堂活动的明线, 完成学习任务则成了暗线, 两线交融, 完成学习任务蕴藏在完成生活任务的过程中。

⑴游戏相随

游戏是带领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其基本步骤为:先布置学生独立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游戏, 并想想自己是怎么玩的?玩的心情怎样?然后组织学生谈谈各自的游戏是怎么玩的?玩时的心情怎样?即引导学生把自己心中想告诉的话都说出来。随后, 指导学生记录自己的所说所闻所感。

⑵旅游相伴

小学阶段的课本中有很多美文, 与之相应的也有写景的文章。除了指导学生习作方法外, 我们还经常组织学生亲临生活、观察生活。其基本步骤为:先组织学生有计划地到某处进行参观欣赏。在整个参观活动中, 学生可以自由取景, 可以拍照, 可以赏花, 可以玩水, 可以喂鱼等等。到每一处景点, 同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 可以是一个人独说, 也可以是多个同学合作完成。

⑶场景链接

生活是多彩的, 走出课堂, 放飞梦想, 再现生活本色, 这是我们为学生争取的, 其目的是将生活的精彩还给学生。其基本步骤为:先布置学生独立参与或多个进行一项指定性的实践活动 (如购物) 。为了兼顾全体同学, 之后, 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再模拟这一场景, 并引导学生说出整个活动的过程及真情实感。

4.“素材积累”策略

“素材积累”策略, 即积极引导学生从“听、读”入手, 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 拓展口述的思路。

⑴多读。内容包括所学的语文课本和历史、自然等以及课外读书。让学生在多读、熟练, 从中学习一些恰当的用词、优美的语句、精彩的片段等。

⑵多听。听, 包括别人讲事情的内容, 听广播电视报道的消息等。”听“这一活动既培养了讲者的口语交际能力。

⑶多观察。观察和积累别人在日常交往、实践活动中口语交际时的动作、神态、语气及应对策略等, 自己要认真揣摩、模仿。

⑷多参加综合实践活动。集体活动和家务劳动仅靠观察和阅读资料是不够的, 只有让学生亲自去实践, 才能出真知, 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 才能把活动的过程, 活动的细节及活动中的感受掌握好, 在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时才能有真情实感。因此, 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开展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如“春游西山”“环保考察”“敬老院的笑声”等, 还要求学生每天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经过近四年的研究, 我校教师的语言规范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提高。即, 学校的干部、教师了解国家语言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范标准, 能熟练使用汉语拼音。100%的教师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语文教师基本上达到二级甲等;行政人员普通话水平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

经过近四年的研究, 学生语言的规范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即, 学生了解国家语言规范标准, 能较熟悉使用汉语拼音, 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净化教师的语言 篇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的红领巾主题是“净化语言 美化校园”。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

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夜,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你走向如宗悫般”乘长风破万里浪”,如毛泽东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语言在沟通中是那么重要,它是一把闪光的钥匙直接到达人的心上。

我们的学校是一所美丽而又文明的学校,在这所文明的学校中,我们应做一个文明的人。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师长时的问早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文明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做文明之人,就要会用文明语,做文明事。再简单地讲就是要懂礼貌,明事理。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们,如果不能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就不能真正做一个快乐的人。“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俗话大家要记住。文明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时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学问都重要。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珍贵的感情。

规范汉字使用 净化语言环境 篇3

语言文字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载体,是人们学习、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府对语言文字进行了多次改革,实现了社会用字、用语的标准化,有力地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来势迅猛的信息革命使我们的语言文字产生了新变化,出现了许多新颖的、鲜活的新词汇,但也有很多离奇的、低俗的网络语言。

当前,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例子不胜枚举,网络上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创新”词汇层出不穷——

在一些公共场所,我们会看到不少错别字和有语病的句子,“大饼”写成“大并”,“蛋糕”写成“旦糕”,“篮球”写成“兰球”,“零售”写成“另售”。各类广告上,与食(时)俱进、吉庆有鱼(余)、咳(刻)不容缓、一网(往)情深、我形(行)我塑(素)等不规范的“谐音成语”,比比皆是。

如果有人对你说:“你是天才,是我的偶像”,你千万别得意,因为他可能是在说你是“天生的蠢材”,是他“呕吐的对象”;如果有人对你说:“猪你快乐”,你千万别生气,因为他是在“祝你快乐”。在网络上,我不叫我,叫“偶”;不错不叫不错,叫“8错”;不要不叫不要,叫“表”;支持不叫支持,叫“顶”;看不懂不叫看不懂,叫“晕”——这回我是彻底地晕了!

如果有一天,你收到这样的短信:“7456,大虾、菜鸟一块儿来我的烘焙鸡上乱灌水,哥儿们用不着PMP,到底谁是好汉,光棍节过招,待会儿再打铁!”你觉得这还像是我们日常生活讲的话吗?

不少中小学生受到网络语言和不良节目的误导,不但文章错字连篇,还以写错字为“时尚”,作文中经常出现“偶稀饭你酱紫的人”(我喜欢你这样子的人)之类的“火星文”,让老师根本看不懂。许多老师感慨:“学生们以新词新语为时尚,不时冒出电视、网络上流行的话语,还常常得到大家的赞赏。”这种现象着实令人担忧。

关键是,这些不规范的语言文字,正在逐步侵入规范的语言阵地,逐步侵入到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甚至登上了“大雅之堂”。当前,语言文字不规范的“重灾区”主要集中在网络、广告、户外招牌、非法出版物等处。最突出的问题是:滥用繁体字和方言,以此为时尚;乱用异体字、同音字,不良语言倾向复燃;照搬外来词、译音字,含意模糊不清;随意搭配语句,词不达意;凭空生造新词新句,逻辑混乱,语病百出。

有人不以为然,认为用词用字没必要太讲究,只要认得出、听得懂就行了,这种观点万万要不得。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是国家主权统一、民族团结、国际交往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失去语言文字的统一和规范,意味着将失去一个维系民族凝聚力的纽带,甚至影响到国家的形象。

规范语言文字是一项很严肃、很重要、很紧迫的任务。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之后,对进一步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时代脚步的前进,需要有符合社会发展变化的新制度,政府已经意识到建立健全语言文字规范化体系的重要性,正在加紧制订有关方面的政策法规。

净化教师的语言 篇4

1 倡导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在我国, 正规的电视节目中, 除了内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区, 其他地区的电视、电台节目都要使用规范的普通话。这不仅仅是播音主持人的职业要求, 更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法规。在正规的电视节目和出版物中, 都要遵循这一法规。我国的普通话推广已经几十年, 依托于全国各地的基础教育已经开始普及开来。但是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 在业内开始流行模仿港台发音, 一些播音主持人争相模仿, 认为这样的发音很时尚, 能够显示自己的个性。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观众最开始听到这种发音会觉得很新鲜, 但是久而久之, 这种播音主持方式是与国家推广普通话政策背道而驰的, 会在青少年中引发不良的影响。倡导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这需要多方努力, 才能最终净化播音主持的语言。地方媒体要当好把关人, 在录用和甄选播音主持人过程中, 要选择那些字正腔圆, 具有“正气”的主持人, 即便是娱乐节目主持人, 形式上可以活泼一些, 但是语言应保证纯净;对于播音主持人自身来说, 科班出身的播音主持人要坚守自己的底线, 不能被歪风邪气所影响, 而缺乏专业素质的从业人员, 要加强专业素质的学习, 避免受到不良影响。

2 去低俗化, 净化播音主持语言

在新闻节目中, 播音员按照编辑提供的稿件进行播报, 自由发挥的空间比较少, 能够保证语言的规范和净化。但是在其他类型的节目, 尤其是娱乐节目、综艺节目、真人秀节目中, 主持人的语言没有固定的文本, 很多时候都是由主持人和播音员进行自由发挥。没有规范的自由就会带来失序。尤其是一些综艺节目主持人, 在节目中不仅信口开河, 甚至语言非常低俗, 以此来提高节目的关注度和收视率。这种现象在台湾地区的综艺节目中表现比较明显, 内地一些娱乐节目中也有这种趋势。即便是娱乐主持人, 也是公众人物, 其所代表的不仅是个人, 更是整个栏目和所在的媒体平台。因此, 主持人去低俗化, 净化播音语言势在必行。一些主持人在说话过程中不假思索, 脱口而出, 导致很多时候犯了错误自己却毫无意识。这是典型内在素养不够所导致的, 甚至一些主持人缺乏最基本的政治素养, 在主持节目过程中大放阙词, 犯了严重的政治错误却不自知。节目主持人要不断提升自我内在修养, 以独特的个性魅力吸引受众的关注。主持人内在修养的提升, 是其外在语言净化的根本所在。内在素养提升了, 那么在表达的过程中, 就自然能够实现吐气如兰, 不会有污言秽语脱口而出的情况。

3 多样发展, 展现个性魅力

在播音主持业内倡导播音规范和语言净化, 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摒弃那些不良职业风气的影响, 让整个行业更加规范, 重建主持人的正面形象和媒体的公信力。规范的制定和净化的要求, 并不意味着千人一面, 更不意味着抵制播音主持人的个性的表达。规范的制定和语言的净化, 都是为了个性的展现创造更加良性的表达空间。只有在良性发展的环境里, 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展现和表达。展现播音主持人的个性魅力,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 播音主持人要真实了解自己的声音特点, 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每个人的声音都不尽相同, 都有自己的特点, 播音主持人应充分了解自己的声音, 可以请专业人士对自己的声音进行评价, 从而对于其中存在的瑕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从声音本身进行突破, 实现个性化。第二, 语言表达的魅力。对于很多人来说, 内心有很多想法, 但是却没有办法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对于播音主持人, 尤其是节目主持人来说, 口语表达能力至关重要。在恰当的时机,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现自己的想法或者进行节目的引导, 是一个主持人综合能力的体现。主持人不仅要学习得体表达的语言, 更要掌握得体的表达方式, 这样才能够在节目中感染观众, 打动观众。

播音主持人以大众传媒为平台, 是媒体公众人物, 尤其是播音员, 甚至代表一个媒体的政治立场。播音主持人的一言一行, 都影响着广大的受众, 甚至社会风气。基于目前业内常见播音主持人在语言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同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对于整个行业来说, 规范、纯净的语言是最基本的从业要求, 但这并不意味着压制主持人的个性发展。播音主持的语言个性与规范和纯净不并冲突, 从某种意义上, 更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环境净化, 规范明晰, 才会有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和道路。

参考文献

[1]易军.真人秀节目主持人专业化与传统美学“隐秀”观[J].四川戏剧, 2013 (1) :63-65.

[2]李晨曦.浅析赫尔德思想中的多样性统一特点——以其语言、文化及民族思想为例[J].绥化学院学报, 2012 (1) :133-136.

[3]姜燕.语音韵律与生命律动的异质同构——汉语口语的格式塔美学解析[J].东岳论丛, 2011 (1) :156-159.

[4]谈晓明.排练演播的技巧——知名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散论[J].成都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3) :68-71.

净化教师的语言 篇5

1 研究背景

1.1 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概况

血液净化是把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一种血液净化的装置, 除去其中的某些致病物质 (毒素) , 达到净化血液, 治疗疾病的目的。血液净化技术从20世纪中叶开始应用于临床, 刚开始仅作为肾脏替代治疗, 后来对于诸多药物中毒、脓毒血症、电解质紊乱甚至个别消化系统疾病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现在已发展成为与诸多学科有密切联系的边缘学科[2]。

1.2 血液净化中心护士现状

相关研究表明, 血液透析的工作70%以上由护理人员完成[3], 血液净化中心护士工作主要包括为病人上下机、血液净化期间的病情观察和并发症等应急事件的处理等, 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因此, 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 不仅要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 还要有评判性思维能力及良好的沟通能力等。

临床调研显示, 目前随着血液净化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 需进行血液净化的病人越来越多, 血液净化中心的护士需要量也逐年上升, 已培养的血液净化专科护士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实际工作需要, 因此, 需要更多的护士在专科护士指导下进行工作。新进人员只能在本科室专科护士的传帮带下逐步适应相关工作, 由于新进人员对血液净化技术都知之甚少 (因为之前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几乎不涉及相关知识) , 刚进入血液净化中心会有较强的焦虑心理, 岗位适应期较长, 一般3个月左右才能做一些基本的操作。

1.3 血液净化课程开发及教学实施现状

血液净化在学校教学中仍为肾脏病学的组成部分, 其教学意义仅在于作为肾衰竭的辅助治疗手段。本科、研究生课程设置中一般作为选修内容[4]。专科教材中一般附在肾功能衰竭章节之后, 作为自学内容。血液净化是专科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护士只有经过规范化系统培训, 才能胜任血液净化中心的工作[5]。目前国内血液净化专科护士的培养尚处于摸索阶段, 各省份基本都有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运用自编教材进行培训, 还没有统一的教材, 也缺乏权威的认定机构与认定标准[6]。在万方数据库通过输入关键词:项目课程, 可搜索到几百篇相关文献, 但有关血液净化项目课程未见有研究。

2 研究意义

2.1 有助于培养学生专业职业能力, 提高护生岗位适应能力

血液净化技术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而血液净化方面的知识在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教材中仅作为自学内容出现, 目前没有适用于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的有关血液净化方面的专门教材, 开发适用于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使用的《血液净化》项目课程, 对学生进行有目标的教育, 能够让学生在学校有机会对血液净化知识有初步的认识, 了解血液净化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熟悉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学会对血液净化病人实施监测和护理等, 从而缩短学校教育与临床工作的距离, 帮助学生适应可能从事的血液净化工作岗位, 提高护生岗位适应能力, 缩短临床适应期, 并可减轻开始进入血液净化中心产生的焦虑、迷茫等, 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2.2 提高青年教师课程开发和科研能力, 提高教学能力

我校作为护理专业的职业院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国培项目基地学校, 将项目课程开发和课题研究贯穿于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始终, 校企合作、导师与学员共同开发项目课程, 不仅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 还提高了课程开发和科研能力, 从而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突出企业实践的针对性、学术性、创新性, 达成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培养目标。

3 研究思路

在查阅文献、进行岗位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 确定项目课程研究方向:由基地院校导师、基地企业导师、学员以及江苏省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负责人进行深入研讨与交流, 制定课程标准;就血液净化中心岗位内容梳理出层次分明的工作任务, 青年教师企业实践期间收集临床典型案例及其他教学资源, 编写教材, 制作教学课件、教案, 设计多元评价体系等;在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中以选修课形式实施教学, 教学效果应用多元评价体系进行评价, 评估反馈后进一步完善项目课程, 并期望在同类学校中推广使用。

4 小结

有研究显示, 项目课程开发常常由于校企合作机制缺乏必要的深度, 而易陷入“无源之水”的困境, 导致课程设计脱离实际的职业岗位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 难以保证工作任务分析、课程结构开发、学习项目设计的科学合理[7]。本次项目课程开发基于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 是个良好的契机, 在校企合作更加深入的情况下进行课程开发, 有效保证了项目设计的合理性、教学资源的真实性, 使学校教学更能贴合临床工作岗位, 同时项目课程开发的过程, 也是青年教师不断提高的过程,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摘要:基于职业院校护理专业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国培项目, 将临床技术转化为项目课程, 并以科研形式进行课程开发, 校企合作, 校际合作, 师生共同开发《血液净化技术》项目课程, 作为选修课, 在五年制高职护理学生中实施教学。

关键词:项目课程,血液净化教学,企业实践,五年制高职护理

参考文献

[1]蒋庆斌, 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05, (22) :46-50.

[2]韦池, 王洋, 王丽萍, 等.从《中国血液净化》杂志录用文章分析我国血液净化科研工作现状[J].中国血液净化, 2006, 5 (10) :707-709.

[3]蔡利霞, 李美霞.血液净化中心新护士的带教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 (23) :3294-3295.

[4]司晓芸, 吴小燕.在七年制医学研究生中开设血液净化学课程的意义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 2010, 18 (1) :57-57.

[5]王晨.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 2012, 27 (1) :64-65.

[6]高少茹, 彭刚艺, 刘莉.18家不同级别医院不同层级血液净化专业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J].现代临床护理, 2010, 9 (10) :1-4.

上一篇:整机质量下一篇:排水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