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的监测分析

2024-10-24

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的监测分析(共10篇)

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的监测分析 篇1

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的监测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血液净化中心容易发生感染的每个环节,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我医院血液净

化中心在2008—2010三年之间所进行透析机的透析液、反渗水、内毒素以及该血液净化中心的无菌物品、物体表面、洗手培养、空气培养的监测。结果: 三年之间共做了1104次培养和24次内毒素试验,其中阳性次数为25次,阳性率为2.26%。结论 :通过实验室的培养试验来发现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问题的存在,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以提高我医院院血液净化中心的医疗水平。

关键词: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监测分析;预防

血液透析是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和终末期尿毒症患者延长生命的主要手段。也是医院最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的科室。为了避免和杜绝各种原因引发的医院感染。研究血液净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利于提高血液净化患者的生存率、生活质量和降低医疗费用等。因此,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在2008—2010进行监测所得的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MH营养琼脂购于英国Oxoid公司,内毒素测定试剂购于厦门市鲎试剂实验厂有限

责任公司。0.9% 生理盐水购于安徽丰厚药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1.2. 质控菌株: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

ATCC27853 均购自卫生部临检中心。

1.3. 方法:采集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08—2010血液透析机入口和出口、透析液、透

析用水的细菌培养,透析室、准备间、操作间的空气培养,以及洗手、无菌物品、物体表面培养,透析用水的内毒素试验的测定。

1.4. 评价标准: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细菌检测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2.结果:

1.2.1 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的12台透析机入口、出口、透析液、反渗水培养、内毒素、洗手、无菌物品、物体表面、空气培养的采集次数和培养阳性例数见

透析中心培养次数和阳性例数

位置次数阳性例数

透析机入口4323

透析机出口4323

透析液362

反渗水363

洗手361

无菌物品360

物体表面361

空气培养3612

内毒素240

2.2.透析机的入口和出口培养的阳性菌分别为大肠埃希氏菌4株,臭鼻克雷伯氏菌1株,白色念珠菌1株,透析和反渗水的培养的阳性菌都是大肠埃希氏菌3株。

2.3.洗手培养阳性菌为大肠埃希氏菌1株,物体表面培养为表皮葡萄球菌1株,空气培养的细菌

菌落数较多,菌种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四联球菌,白色念珠菌,鲍曼不动杆菌,枯草杆菌。

3.讨论:

本次对我院的血液净化中心三年间所做的监测,共做1104次培养,24次内毒素测定,阳 1

性次数为25例,阳性率为2.26 %,由于血液透析患者每周常规透析1-3次,频繁穿刺或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病原微生物从皮肤穿刺点或透析管路接头处进入体内而引起感染。其次,由于患者透析不充分、血压控制不佳、营养不良、等引起心力衰竭所致的肺水肿、尿毒症肺损害可以导致呼吸道分泌物黏稠,肺巨噬细胞形态异常,吞噬功能降低,再加之患者长期营养不良,机体免疫功能减退,易引起呼吸道感染。所以如果哪个环节监测不慎,很容易发生血管通路和动静脉内瘘以及呼吸道的感染,而使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菌血症﹝1﹞。

3.1.细菌监测的数量分析:本次监测中阳性菌株种类比较多,虽然数量都没有超出《医院感染诊

断标准》所规定的范围,但有超出干预限度,所以我们就要及时提醒血液净化中心进行消毒措施改进,加强医务工作者对消毒知识的培训,要对血液透析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消毒,同时因患者身体素质差,抵抗力也比较弱,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建立严密的保护性措施,控制探视和陪护人员,减少透析室内的人流量。特别是透析机入口,出口培养的阳性菌为大肠埃希氏菌。更应该进行严格的消毒措施,达到血液透析的使用要求,然后才可以供患者使用。

3.2.细菌学性质分析:通过三年的监测分析,我们发现所监测到的细菌都为条件致病菌,细菌所

产生的毒力不是很强,但血透患者大部分都是免疫功能低下的,营养不良,以及低蛋白血症的易感患者,同时有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一但有细菌侵入血透患者体内,所产生的不良反应,都可以危及患者的生命。本次所监测的白色念珠菌数虽然少,但患者感染后是很难以治疗的,而且所需要的医疗费用也很昂贵的。空气培养的阳性菌株数较多,阳性率为20 %,且菌种类别比较多,故可以造成透析患者的呼吸道感染﹝2﹞。

3.3.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原则:加强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增强无菌观念,特别是深

静脉插管或做动静内瘘时,一定要在手术室进行。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临时血管通路要定期消毒,换药,严格无菌封管,精心护理。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尽量减少临时血管通路的使用时间,减少各种侵入性操作。因此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原则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之一。

3.4.细菌的内毒素测定:三年来的内毒素试验测定均为阴性,因为是三个月测定一次,间隔时间

较长,故对反渗水制造的管道,贮水箱消毒要求质量较高,特别是在梅雨季节要特别注意。3.5.血透患者的营养要求:由于血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的低水平是血透患者并发感染的两个高危因

素,而血透患者常常伴有食欲不佳、进食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贫血和营养不良,加之常规透析时透析器和管路丢失的一部分血量,使贫血进一步加重。营养不良对感染的应激反应能力下降。因此,血透患者除充分的血液透析以降低血液中代谢产物毒素,同时要适当增加营养,每日摄入蛋白质1.0~1.2g/kg,另外需要补充维生素、钙、铁和促红细胞生成素。

3.6.血液透析中心的监测:对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空气培养,无菌物品,洗手,物体表面的每月

进行细菌培养监测,每季度进行内毒素检测,都是提高医疗质量,防止交叉感染,减少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为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灵魂。只有通过加强对血液透析中心的规范管理和监测,才能减少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确保病人能够得到安全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万启平,何永成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2],143-145

【2】 汤善芳.孙玉荣等.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 [15]1950-1951,,

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的监测分析 篇2

1 临床资料

我院血液净化中心从2010年1月起共收治合并传染病且持续治疗3个月以上病人340例, 其中合并乙型肝炎病毒 (HBV) 标志物阳性病人243例, 丙型肝炎病毒 (HCV) 标志物阳性病人59例, 梅毒螺旋体阳性病人38例。血液净化中心共设4个透析治疗室, 26张床位, 分别为乙型肝炎治疗室15张床位、丙肝治疗室5张床位、梅毒治疗室5张床位、急诊透析治疗室1张床位。

2 护理管理

2.1 建立健全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对于护理管理者来说, 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金钥匙。主要包括消毒隔离制度、透析液质量检测、成立科室感控检测小组3个方面。

2.1.1 完善消毒隔离制度

依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制定并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对病人及家属、工作人员、血液透析室、医疗器械的消毒管理等方面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以确保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操作规范化及管理制度化[4,5]。

2.1.2 透析液质量监测要求

使用批准的透析液, 保证透析液质量, 透析液细菌培养应每月1次, 要求细菌<200cfu/mL, 透析液的内毒素检测至少每3个月1次, 内毒素<2EU/mL[6]。透析用水的化学污染情况每年测定1次, 软水硬度及游离氯每周检测1次, 结果应当符合规定, 并对所有的监测资料建档保存。水处理系统及其管道要定期进行消毒, 定期抽查并检测水质等[7,8]。透析废水应排入医疗污水系统。

2.1.3 成立科室感染控制监测小组

由主任担任组长, 护士长任副组长, 1名医生及1名护士任组员。感染控制小组每月总结汇报科室感染控制质量检查情况, 包括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感染控制制度执行情况, 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卫生、透析用水、紫外线灯管强度测试等感染控制数据监控情况, 分析感染控制监测数据, 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追踪措施执行情况, 监测整改效果。

2.2 环境设置始终贯穿控制传染源的理念

科室管理根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的Ⅲ类环境标准, 必须具备的功能区符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2010年版) 要求。配备通风设施及空气消毒装置, 并保持病区环境安静、光线充足[9], 每日治疗前开窗通风1h及治疗前后空气消毒紫外线消毒1h, 治疗中使用空气净化器消毒。严格执行三区划分 (污染区、半污染区及清洁区) 及三通道原则 (病人、工作人员和污物通道) , 并使用明确文字标识。透析室配备医务人员手卫生设备包括洗手池、非接触式水龙头、消毒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干手物品或设备[10]。

2.3 切断传播途径需重视透析物品的管理

在传染病医院的血液净化中心, 透析用品、透析设备、医疗废物等易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 所以重视透析物品的管理是切断传播途径的必要措施。

2.3.1 透析物品标识清楚

透析所用耗材均为一次性使用, 对病人使用的设备和物品如病历、血压计、听诊器、治疗车、机器等有明显颜色标识。我院在乙型肝炎区使用蓝色标识、丙型肝炎区使用绿色标识、梅毒区使用粉色标识, 治疗车及病历颜色在厂家定做, 其他不能定做物品使用彩纸标记。透析管路预冲时由护士在预冲盐水袋上记录预冲时间, 如果病人不能及时上机治疗, 预冲大于4h要重新预冲。透析器及管路保证一次性使用,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等传染病病人严格不复用透析器/血滤器。

2.3.2 严格执行血液透析设备消毒

每次透析结束后均对透析机进行热化学消毒, 感染控制小组严格监督护士执行情况, 杜绝为了节省时间接台透析时简单执行冲洗程序。如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对透析机外部进行初步的消毒, 采用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如果血液污染到透析机, 应立即用1∶2 000mg/L的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布擦拭去掉血渍后, 再用500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机器外部。含氯消毒剂每日更换, 加盖保存。机器使用与消毒完整记录, 感染控制小组每月检查记录情况并且签名追踪。

2.3.3 监督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执行

设置医疗废物处理的规章制度, 透析室内产生的医疗废物 (包括血液透析器、血液灌流器、血液滤器及穿刺针等) 及时处理, 固定废物依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进行分类, 并按照相关规定专门储存、专道运输、对用过的透析器专门收集, 穿刺针等锐器收入锐器盒内进行回收, 废弃物的处理严格执行分门别类、专道运输、及时清理、专人负责, 以确保废弃物的妥当处理, 避免因此产生的医疗感染[11,12]。所有废弃物品使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包装, 在袋子明显处注明科室、打包时间、打包者姓名。建立医疗垃圾登记本, 详细记录垃圾数量内容交者及接者签名确认, 便于追踪。

2.4 保护易感人群, 做好病人及医务人员的监控与管理

2.4.1 根据病人的传染性及病毒标识物监测结果进行个体化管理

首先对新入血液净化中心行血液透析治疗病人要进行HBV、HCV、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感染的相关检查。根据检查结果严格进行分区治疗。我科在治疗期间遇到同时合并多种传染病病人, 报告科室主任, 根据不同传染病传播途径进行隔离的同时, 病人分区分到相对传播性强且人群不具备普遍免疫力的区域。例如丙型肝炎合并乙型肝炎的病人通常主张分到丙型肝炎区域, 且固定机器悬挂单独使用标识。对于长期透析的病人每6个月复查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标志, 复查梅毒和HIV感染指标, 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由于病人合并传染病, 机体抵抗力低下, 需加强病人及陪伴、探视人员的管理, 在治疗期间禁止家属探视, 且病人不得随意走动;穿刺部位要保证清洁、干燥[13,14]。病人来净化中心后需先进候诊室, 更换专用衣、裤、鞋, 并在病人通道进入血液净化治疗室内, 限制陪护人员进入, 枕套、床单、被套一人一用一更换一消毒。

2.4.2 加强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详细讲解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 把医院感染防控知识作为一项健康教育内容, 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并用的原则, 结合实际操作, 使病人及其家属更容易掌握, 让病人了解其在预防医院交叉感染方面的重要性, 提高病人及其陪护人员的主动配合意识[15]。使病人了解治疗的理论依据, 注意饮食和环境卫生, 保持皮肤清洁, 注意休息, 防止过度疲劳等, 提高自身机体免疫力, 以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并能掌握相关的护理知识、饮食要求[16]。

2.4.3 建立医务人员感染控制要求培训考核制度

医护人员在诊疗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防护措施, 透析室工作人员须经专业培训上岗, 感染监控小组每月对全科医护人员培训相关感染知识, 每个季度对全科人员考核1次, 对新上岗人员重点考核, 要求人人达标。培训内容包括:进入透析室着装要求 (工作服、戴口罩、帽子及换鞋) , 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手卫生;有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时必须戴手套, 操作完毕, 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收集、整理与清洗污物时戴防护手套、加穿防水衣服和戴防护眼镜[17]等。

2.4.4 建立预防医务人员感染的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的手部皮肤如发生破损, 建议休息, 避免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 不得已需要为病人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医务人员在使用医疗锐器时要注意力集中;不能直接用手折断和弯曲锐器, 也不能将使用过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穿刺针和透析器材在传递过程中要放在容器内, 避免手与手直接传递;丢弃的锐器放入特定的锐器盒内集中进行处置。发生职业暴露时, 立即进行处理和报告, 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降低血液性传播疾病的危害程度。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交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备案[18]。被HBV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气刺伤, 在24h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高价球蛋白, 同时进行血液乙型肝炎标志物检查, 阴性者于其后1个月~3个月再检查, 仍为阴性可给予皮下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进行主动免疫, 提高医务人员的抵抗力。

2.4.5 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透析治疗前后严格洗手、戴手套, 且一人一用一更换;尽可能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19,20]。严格掌握手卫生是最有效的预防感染的措施之一。

3 结果

在5年间340例病人无医院感染发生, 且所有病人未发生阴性标识转阳现象。医护人员无感染发生。1名新入院护士被乙型肝炎病人穿刺针刺伤, 经过主动及被动免疫治疗, 1年内多次复查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阴性且具有抗体。

4 讨论

传染病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病人具有传染性, 血液透析室人员流动性大, 设备较多, 而且大部分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 自身免疫力下降, 因此, 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血液透析室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作为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管理者, 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传染病医院血液净化中心5年中对340例病人进行护理管理, 做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3个环节的把控, 严格控制复用透析器环节、严密监测透析用水与透析液、加强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和血液透析室环境管理是减少血液透析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措施, 切实执行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摘要:[目的]探讨传染病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从环境物品的监控及管理、病人管理及医务人员的监控与防护等方面, 回顾分析血液净化中心对传染病病人实施护理措施的有效性。[结果]340例在医院透析3个月以上的传染病病人无医院感染且无医护人员被感染情况发生。[结论]切实做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的把控, 监督执行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的监测分析 篇3

关键词:优质护理;血液净化;应用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4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393-02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净化技术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依赖于此项技术而存活的患者越来越多,他们的存活质量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患者对健康的迫切需求也对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推行“以病人为中心”护理模式今天,患者的满意度是衡量一个医院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所以要在血液净化中心积极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模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血液净化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选取了198例患者,进行了优质护理的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198例作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9例,其中男58例,女41例,年龄最小者19岁,年龄最大者81岁,平均年龄45.8±4.36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45例,高血压肾损害23例,糖尿病肾病16例,多囊肾8例,梗阻性肾病7例;对照组99例,其中男56例,女43例,年龄最小者21岁,年龄最大者82岁,平均年龄45.3±4.64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43例,高血压肾损害21例,糖尿病肾病18例,多囊肾9例,梗阻性肾病8例?两组患者在一般情况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

1.2.1转变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流程

护理人员要转变服务理念,改变过去被动服务的模式,向主动服务模式转变,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护理人员要深入分析血液净化中心现有护理流程中的各个环节,以“降低护理成本?提升护理质量”为目标,不断的改进护理措施,优化护理流程?

1.2.2加强培训与学习,提高护士的自身修养

护士的自身修养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因为护士是患者住院期间接触最多的医务人员,其业务能力?技能水平和日常的言行举止都会对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要在加强护士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同时,注重护士服务礼仪的培训与学习,要求护士注意礼仪,仪表规范?举止大方?服务用语规范,要让患者切实感受到优质护理服务,以提高患者满意度?

1.2.3护理人员实行分层管理,执行弹性排班制度

血液净化中心根据护理人员的学历?职称及个人能力对各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实行了分层级管理,主要分为护士长?主管护师?护师和护士四个层级,每人层级负责不同的护理业务;改革排班模式,根据患者的需求执行弹性排班制度,合理安排各班次,保证相互衔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血透病人的连续护理,排班过程中要根据病人情况?护理人员的数量和能力,进行有机的结合,以做到优势互补,确保患者的安全,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

1.2.4透析前的优质护理

透析前要定期开窗通气,保证室内空气清新;每天用消毒液拖地,保持环境整洁;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室内每天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定期更换床单被套,并及时整理床单,为患者创造一个温馨的治疗环境?护理人员要准备齐全透析所用物品,并评估机器的性能好,保证透析的顺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之前一定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要让患者明确了解血液的透析治疗的必要性,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2.5透析中的优质护理

透析过程中仍需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保证患者生理?心理上的舒适感和安全感?合理进行动静脉穿刺,每次穿刺更换部位,妥善固定,以免透析中发生穿刺针滑出?要随时巡视观察患者的病情,加强与患者沟通,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并经常询问患者的感受和需要,及时处理透析中血透机器报警情况?

1.2.6透析后的优质护理

透析结束后,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特别是对首次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要全面的进行疾病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尽可能多的了解健康教育知识,以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的情绪,对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饮食指导,以保证透析间歇期间患者正确的饮食,减少急诊透析次数?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用药指导,避免患者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

1.2.7建立血液净化科护士绩效考核制度

根据医院的综合护理考核制度,制定了血液净化中心的绩效考核细则,对绩效工资实行二次分配,真正体现优劳优得和多劳多得,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效果主要观察两组患者的堵管及渗血等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对护理的满意度通过自制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主要包括护士的服务态度?工作能力以及健康宣教三个方面,分为“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三个层次,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调查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见表1

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3.03%,对照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10.1%,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见表2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96%,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2.83%,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血液透析具有专业性强和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对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与技术水平也有较高的要求,随着血液透析患者的增多,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对护理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常规护理模式已不能很好的满足患者的需要,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护理理念的优质护理模式,使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关爱,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也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总之,优质护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实施,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是一种安全?有效护理模式,可以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化宜香.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2012,18(1):127.

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的监测分析 篇4

4月14日,在省卫生厅、市、县卫生局的关心指导下,赣县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正式启用,这是该院自去年12月实施尿毒症病人免费血透救治工作以来的一项重要举措。

据悉,新建的血液净化中心完全按照《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设计,面积由原来的60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560平方米。患者通道和医护通道分开,设立普通透析治疗区、处置室、接诊区、候诊区;增设了隔离治疗间,配备专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专用的处置室,专用的污物室,对肝炎患者进行隔离透析。设立水处理区、配液区、库房、医护更衣室;为患者及家属设置休息区,为患者提供更衣柜、拖鞋等基本功能区域,采取医患分区,明确既满足了医疗需求,又为患者提供了温馨整洁、宽敞明亮的治疗环境。

该院血液净化中心配备了16台德国费森尤斯(4008S)进口血液透析机,以及荷兰飞利浦MP20 监护仪、荷兰飞利浦除颤仪、心电图机、简易呼吸器、等各种抢救设备,为安全透析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证。血液净化中心现有副主任医师1名、住院医师1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2名、护士2人,均经过专业培训,对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及血液透析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赣县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投入使用,极大满足了全

县广大尿毒症、肾内科患者的需求,缓解了患者透析排队的问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血透质量和服务质量。

血液净化感染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篇5

一、血液净化室(中心)感染控制基本设施要求

(一)血液净化室(中心)的结构和布局参见血液净化室(中心)结构布局章节。

(二)应在血液透析治疗区域内设置供医务人员手卫生设备:水池、非接触式水龙头、消毒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干手物品或设备。

(三)应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工作服等。

(四)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必须分区分机进行隔离透析,感染病区的机器不能用于非感染病患者的治疗,应配备感染患者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

(五)护理人员应相对固定,照顾乙肝和丙肝患者的护理人员不能同时照顾乙肝和丙肝阴性的患者。

(六)感染患者使用的设备和物品如病历、血压计、听诊器、治疗车、机器等应有标识。

(七)HIV 阳性患者建议到指定的医院透析或转腹膜透析。

二、治疗前准备

(一)对于第一次开始透析的患者或由其它中心转入的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对于HBV抗原阳性患者应进一步行HBV-D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对于HCV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行HCV-R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保留原始记录,登记患者检查结果。

(二)告知患者血液透析可能带来血源性传染性疾病,要求患者遵守血液净化室(中心)有关传染病控制的相关规定如消毒隔离、定期监测等,并签署透析治疗知情同意书,透析器复用患者应同时签署透析器复用知情同意书。

(三)建立患者档案,在排班表、病历及相关文件对乙肝和丙肝患者作明确标识。

三、工作人员着装及个人保护装置穿戴

(一)工作人员从专门的工作人员通道进入血液净化室(中心)。于更衣室更换干净整洁工作服。

(二)进入工作区,应先洗手,按工作要求穿戴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工作服等。

(三)医务人员操作中应严格遵循手卫生的要求穿戴个人防护装置。

(四)处理医疗污物或医疗废物时要戴手套,处理以后要洗手。

(五)复用透析器的工作人员应戴好手套、围裙、面罩、护目镜。

四、工作人员手卫生

医务人员在操作中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 年颁发的有关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见附录。在透析操作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二)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或透析单元内可能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应戴手套,离开透析单元时,应脱下手套。

(三)医务人员在进行以下操作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操作时应戴口罩和手套: 深静脉插管、静脉穿刺、注射药物、抽血、处理血标本、处理插管及通路部位、处理伤口、处理或清洗透析机时。

(四)在接触不同患者、进入不同治疗单元、清洗不同机器时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并更换手套。

(五)以下情况应强调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脱去个人保护装备后;开始操作前或结束操作后;从同一患者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及伤口前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后;触摸被污染的物品后。

五、治疗物品转运

(一)护士按治疗需要在治疗室(透析准备间)准备治疗物品,并将所需物品放入治疗车,带入治疗单元的物品应为治疗必须且符合清洁或消毒要求。

(二)治疗车不能在传染病区和非传染病区交叉使用。

(三)不能将传染病区患者的物品带入非传染病区。

(四)不能用同一注射器向不同的患者注射肝素或对深静脉置管进行肝素封管。

六、透析机消毒

(一)透析机器外部消毒

1、每次透析结束后,如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对透析机外部进行初步的消毒,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2、如果血液污染到透析机,应立即用1500 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布擦拭去掉血迹后,再用500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机器外部。

(二)机器内部消毒

1、每日透析结束时应对机器内部管路进行消毒。消毒方法按不同透析机厂家出厂说明进行消毒

2、透析时如发生破膜、传感器渗漏,在透析结束时应机器立即消毒,消毒后的机器方可再次使用。

七、透析消耗品使用消毒处理

(一)严格执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关于一次性使用物品的相关制度。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可复用透析器才可重复使用,复用必须遵照卫生部制定的《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二)透析器管路不能复用。

(三)乙肝病毒、丙肝患者、HIV及梅毒感染患者不得复用透析器。

(四)透析器复用的具体操作规程参照《透析器复用及质量控制》章节。

(五)一次性物品用于一个患者后应按医疗废物处理要求处理。

八、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参照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的管理要求章节

九、医疗污物及废物处理参照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的管理要求章节

十、感染控制监测

(一)透析室物体表面和空气监测每月对透析室空气、物体、机器表面及部分医务人员手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培养监测,保留原始记录,建立登记表。

(二)透析患者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监测

1、对于第一次开始透析的新入患者或由其它中心转入的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对于HBV抗原阳性患者应进一步行HBV-D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对于HCV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行HCV-R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保留原始记录,登记患者检查结果。

2、对长期透析的患者应该每6月检查乙肝、丙肝病毒标志物1次;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

3、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不能解释肝脏转氨酶异常升高时应进行HBV-DNA和HCV-RNA定量检查。

4、如有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乙肝、丙肝阳性,应立即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乙肝、丙肝标志物检测。

5、对于暴露于乙肝或丙肝怀疑可能感染的患者,如病毒检测阴性,在1~3月后重复检测病毒标志物。

(三)建议对乙肝阴性患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十一、医务人员感染监测及防范

(一)工作人员应掌握和遵循血液净化室(中心)感染控制制度和规范。

(二)对血液净化中心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乙肝和丙肝标志物监测。对于乙肝阴性的工作人员建议注射乙肝疫苗。

(三)工作人员遇针刺伤后

1、紧急处理办法: 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流动水冲洗(粘膜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然后用消毒液(如75%的酒精)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2、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交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备案。

3、被HBV 或HCV 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推荐在24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于1~3 月后再检查,仍为阴性可予以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十二、传染病报告

血液透析室(中心)发现新发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其他传染病应按照国家有关传染病报告制度报告相关部门。第二篇血液净化透析液和设备维修、管理标准操作规范 第一章水处理系统及水质量控制

目前透析水处理系统分为二类,一类为单极反渗透析水处理系统,另一类为双极反渗透析水处理系统。透析水处理系统的寿命、消毒方法、消毒程序、产水量⁄小时等与生产厂家及型号有关。

水处理系统及水质量控制

一、水处理系统的运行与保养

(一)水处理间应该保持干燥,水、电分开。每半年应对水处理系统进行技术参数校对。此项工作由生产厂家或本单位科室专业技师完成。

(二)水处理设备应该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生产许可证等。每一台水处理设备应建立独立的工作档案,记录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设备使用的工作电压、水质电导度和各工作点的压力范围等。

(三)水处理设备的滤砂、活性炭、阴阳离子树脂、反渗膜等需按照生产厂家要求或根据水质情况进行更换。

1、石英砂过滤器根据用水量每周反洗1~2 次。一般每年更换1 次。

2、活性炭过滤器反洗的周期为1~2 次/周,建议每年更换1 次。

3、树脂软化器阳离子交换树脂一般每1~2 年更换1 次。

4、再生装置其再生周期为每2 天再生1 次。

5、精密过滤器过滤精度为5~10μm,一般2 个月更换1 次。

6、反渗透膜每2~3 年更换1 次。

(四)每天应对水处理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包括冲洗、还原和消毒,每次消毒后应该测定消毒剂的残余浓度,确保安全范围,保证透析供水。

(五)做好维护保养记录。

二、透析用水的水质监控

(一)电导率正常值约10μs/cm。

(二)纯水的pH 值应维持在5~7 的正常范围。

(三)细菌培养应每月1 次,要求细菌数<200 cfu/ml;采样部位为反渗水输水管路的末端。透析机每台透析机每年至少检测1 次。

(四)内毒素检测至少每3 个月1 次,要求细菌数<200 cfu/ml,内毒素<2 EU/ml;采样部位同上。每台透析机每年至少检测1 次。

血液净化中心工作制度 篇6

一、目的:通过学习、指导,落实各项护理工作制度,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序进行,提高护理质量。

二、范围:用于所有护理工作单元

三、职责:在岗护士

四:内容:

1、在科主任领导下,由护士长负责管理,主治医师和技师给予必要的协助。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

2、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操作流程及岗位职责,达到质量标准要求,确保实施规范化管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

3、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坚守工作岗位,严禁擅离职守,做到对患者服务热心、观察病情细心、处理问题耐心。

4、协助医师实施患者透析治疗方案。

5、备齐急救仪器设备和用物,专人负责每日清点,填充。

6、每台透析机建立档案,透析过程中严密观察机器运行状况,保持血液透析机清洁、功能完好、报警系统正常,专人定期保养,及时维修,有记录可查。

7、按规定使用和管理医疗设备、医疗耗材、消毒药械和医疗用品等。

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的监测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般资料

实验的数据是保山市人民医院在2014年1月一2015年3月所治疗的280名的患者。其中有男患者160人,女患者是120名,他们的年龄是在16到78这中间。这些病人都采用了血液透析进行了治疗,每周进行了两三次透析,在对他们未输入其他血液制品进行治疗。并随机的将他们平均分为对照组以及控制组。

1.2 控制方式

在实验中,对于对照组采用医院一般的感染防控措施;制度化的管理则用于控制组。所采取的制度化的管理具体措施是,全面的对于血液透析室的整体布局以及管理每个分区的措施,各种消毒措施和医护人员的卫生消毒措施等等进行科学的规范,然后建立针对感染的控制制度。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第一:规范病人透析前后所出现的感染情况;仔细观察两组患者对于感染的热源的反应还有在透析中其导管的机率。第二:就是要认真的监控和观察所设置的医院的感染监控指标,然后将其分为5分的达标以及优良的10分来对其监控的结果进行分级。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采用的方法是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然后利用X2来进行检验所统计的数据。计量数据则通过t检验进行处理。当p<0.05时可以证明数据具有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控制组与对照组感染的发生率

按照实验的结果显示:在实验的控制组内,出现4例病人被实验中的热源而感染,其有2.86%的热源感染率,对于第二种情况的导管感染是出现了3个病人,感染的概率是2.14%。在所实验的对照组内出现了10人被热源反应感染,其概率是7.14%。而对于临时的导管被感染的人数是11人,其概率是7.86%。实验的结果是对照组的指标高于控制组的即P<0.05。

2.2 对比感染监控指标

有关于实验的感染监控指标显示,对照组的有关的反渗水以及透析液的质量是96以及91.他们是明显的低于控制组的212以及227的。两组的数据差别是非常的显著的,即p<0.05。

3 制度化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感染控制中的应用讨论

3.1 对于潜在的医院感染通过制度化的管理可以及时的控制

由于很多的医院的血液净化中心在进行对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管理时,以往的措施是对感染的结果进行控制管理,但是这种管理措施有一个缺点就是他不能对感染进行预防只能对于那些出现很严重的感染进行控制。目前随着更多的一些潜在的感染的不确定的出现,所以以往的控制管理措施就不能发挥作用了,所以就必须运用制度化的管理来对于那些潜在的医院的感染现象进行控制和防治。由于制度化的管理是不单单针对感染的结果还对于感染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管理,及时反馈以及评估使其主要的特性,它可以及时的更正控制措施在实施过程的不足以及缺点,确保可以有效的控制感染问题。

3.2 建立完善的感控制度

由于很对医院的血液净化中心发展的不足,并没有相应的科学的制定出针对血液感染的的系统后的规范控制制度,他们在平时的对于感控的工作重心是感染控制结果和以及一些特殊的感染源的过程,他们是缺乏一个统一以及有效的针对感染控制的制度规范。所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感控制度规范是非常的有必要的,它是管理感染源以及控制感染的一个基础要求,所以对于感染控制的制度规范应该包括以下的内容,一是建立一个感控的专门的小组,小组的成员可以包括监测的医生以及感染控制的护士和科主任,还有护士长等人。然后针对对于可以发生感染的各个部门制定专业化的质量监控以及制度化的管理措施。再者就是针对工作的所有的环节都制定出科学规范的工作手册,让所有的相关的工作人员都有工作的依据进行参考。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所有的感控指标,可以更好的确保透析工作的安全。

3.3 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测体系

要想使医院的血液净化中心的感染控制管理更加的科学有效就必须建立非常完善的系统的感染监测的体系标准,只有对于透析所涉及的所有的环节以及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监测,只有只能通过完善的监测系统,才能对于感染现象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并进行快速科学的处理,这样就能把制度化的管理的及时性得以充分的发挥。也使得医院的感染的情况以及危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也可以使得医院的透析病人被感染的几率明显的得到了减少。所以要对其实施制度化的管理是提高病人的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还有保障医院的医疗的卫生安全,降低相应的合理的医疗费用以及保证对于患者的透析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管理措施。

摘要:医院的血液净化中心其工作的对象是为那些住院部里的尿毒症的人员,工作的内容是为其进行血液的透析。因为其工作的对象是非常的多的,而且其工作资料的量也是很大的。所以是医院重点进行感染防控的部门。本文采用实验的方法对制度化管理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的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证明制度化管理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减少感染的发生率。其对于降低相应的合理的医疗费用以及保证对于患者的透析安全是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的。

关键词:制度化管理,血液净化中心,感染控制,应用讨论

参考文献

[1]程涛,刘宝琴.医院制度化管理的做法与体会[J].医院管理论坛.2014(02)

[2]何念海.制度化管理对基层组织发展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3(22)

[3]李华,田巍.医院制度化管理之浅见[J].现代医学.2012(02)

[4]张春桂.制度化管理在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控制中的应用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3(29)

血液净化中心医生班种职责 篇8

主班医生8AM~3PM

1.负责血液净化患者的医嘱及处方,与护士一起给患者完成血液净化治疗。如有疑问,或觉得其不合理,应向主管医生或血液净化中心上级医生反映;

2.负责处理血液净化治疗过程患者的各种并发症;

3.负责病房和急诊科血液净化治疗的病程记录、危重病人的抢救记录;

4.负责住院或急诊科患者的各种临时用药医嘱,5.负责接诊转入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检查其检查报告是否齐全、开入院证明。副班医生8~12AM/3~6PM

1.协助主班医生完成各项工作;

2.负责进行深静脉插管、拔管;

3.负责内瘘术后患者换药、拆线等;

4.负责完成特殊血液净化治疗(包括血透室以外的各种治疗)。

住院医生日常工作指引

1.分管门诊透析患者,分管一定数量的透析机;

2.负责分管门诊透析患者的透析医嘱、长期医嘱;

3.负责分管透析患者的病情记录,至少每月1次,危重病者、更改重要医嘱者随时记录;

4.负责分管门诊透析患者的检查结果追查、归档;

5.负责分管透析机透析患者的临时医嘱;

6.负责处理分管透析机患者的各种并发症;

7.参加科研工作:标本收集、资料收集、表格填写等。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东安县人民医院血液净化记录单 篇9

血液净化记录单

姓名:病室:床号:住院号:透前 BP/mg,心率次/分,心律:体重:kg透后BP/mg,心率次/分,心律:体重:kg肝素总量mg,脱水kg,透析时间小时分钱精蛋白用量mg,血流量ml/min治疗经过:透前 BP/mg,心率次/分,心律:体重:kg透后BP/mg,心率次/分,心律:体重:kg肝素总量mg,脱水kg,透析时间小时分钱精蛋白用量mg,血流量ml/min治疗经过:

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的监测分析 篇10

第一季度院内感染监测结果及分析反馈

第一季度院内感染率为2.85%,以呼吸道感染例数居多,低于上季度感染率。可能的危险因素:

1、老年患者多,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

2、脑出血、脑梗死病人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咳嗽反射减弱而易发生呛咳,引起吸入性肺炎;长期卧床病人易发生坠积性肺炎。

3、侵入性操作所致,如雾化吸入、吸痰、气切等

4、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等

预防措施:

1、长期卧床者,指导清醒患者深呼吸,指导有效咳嗽,以促使痰液排除。

2、做好重病人基础护理,防止误吸。

3、加强科室医护人员对感染知识和无菌观念的培训,严格无菌操作和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4、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因为通过手可导致病原菌在患者之间传播。

5、正确吸痰,以免损伤呼吸道。

6、注意吸氧装置和雾化吸入器的消毒和正确使用

7、加强病房卫生管理,保持适宜温湿度。

8、合理饮食,增加病人抵抗力。

9、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感染科 2010年3月

项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第二季度院内感染监测结果及分析反馈

第二季度院内感染率为4.38%,以呼吸道感染例数居多,低于第一季度感染率。可能的危险因素:

1、老年患者多,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

2、脑出血、脑梗死病人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咳嗽反射减弱而易发生呛咳,引起吸入性肺炎,长期卧床病人易发生坠积性肺炎。

3、侵入性操作所致,如雾化吸入、吸痰、气切等

4、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等

预防措施:

1、长期卧床者,指导清醒患者深呼吸,指导有效咳嗽,以促使痰液排除。

2、做好重病人基础护理,防止误吸。

3、加强科室医护人员对感染知识和无菌观念的培训,严格无菌操作和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4、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因为通过手可导致病原菌在患者之间传播。

5、正确吸痰,以免损伤呼吸道。

6、注意吸氧装置和雾化吸入器的消毒和正确使。

7、加强病房卫生管理,保持适宜温湿度。

8、合理饮食,增加病人抵抗力。

9、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感染科2010年7月

项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第三季度院内感染监测结果及分析反馈

第三季度院内感染率为3.76%,以呼吸道感染例数居多,低于第一季度感染率。可能的危险因素:

1、老年患者多,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

2、脑出血、脑梗死病人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咳嗽反射减弱而易发生呛咳,引起吸入性肺炎,长期卧床病人易发生坠积性肺炎。

3、侵入性操作所致,如雾化吸入、吸痰、气切等。

4、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等。

预防措施:

1、长期卧床者,指导清醒患者深呼吸,可有效咳嗽,以促使痰液排除。

2、做好重病人基础护理,防止误吸。

3、加强科室医护人员对感染知识和无菌观念的培训,严格无菌操作和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4、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因为通过手可导致病原菌在患者之间传播。

5、正确吸痰,以免损伤呼吸道。

6、注意吸氧装置和雾化吸入器的消毒和正确使用

7、加强病房卫生管理,保持适宜温湿度。

8、合理饮食,增加病人抵抗力。

9、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感染科 2012年9月

项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第四季度院内感染监测结果及分析反馈

第四季度院内感染率为1.03%,明显低于第一季度感染率,漏报率为0,以呼吸道感染例数居多。

可能的危险因素:

1、老年患者多,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

2、脑出血、脑梗死病人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咳嗽反射减弱而易发生呛咳,引起吸入性肺炎,长期卧床病人易发生坠积性肺炎。

3、侵入性操作所致,如雾化吸入、吸痰、气切等。

4、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等。

预防措施:

1、长期卧床者,指导清醒患者深呼吸,可有效咳嗽,以促使痰液排除。

2、做好重病人基础护理,防止误吸。

3、加强科室医护人员对感染知识和无菌观念的培训,严格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

4、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因为通过手可导致病原菌在患者之间传播。

5、正确吸痰,以免损伤呼吸道

6、注意吸氧装置和雾化吸入器的消毒和正确使用。

7、加强病房卫生管理,保持适宜温湿度。

8、合理饮食,增加病人抵抗力。

9、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10、气管切开术后病人,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

11、雾化吸入器专人专用,用后正确清洗消毒。

13、留置导尿管的病人,保持导尿体系通畅及会阴部清洁。

感染科

2012年12月

项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第一季度院内感染监测结果及分析反馈

第一季度院内感染率为11.67%,明显高于上年感染率。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例数居多。

可能的危险因素:

1、老年患者多,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

2、脑出血、脑梗死病人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咳嗽反射减弱而易发生呛咳,引起吸入性肺炎,长期卧床病人易发生坠积性肺炎。

3、侵入性操作所致,如雾化吸入、吸痰、气切等。

4、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等。

预防措施:

1、长期卧床者,指导清醒患者深呼吸,可有效咳嗽,以促使痰液排除。

2、做好重病人基础护理,防止误吸。

3、加强科室医护人员对感染知识和无菌观念的培训,严格无菌操作和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4、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因为通过手可导致病原菌在患者之间传播。

5、正确吸痰,以免损伤呼吸道。

6、注意吸氧装置和雾化吸入器的消毒和正确使用。

7、加强病房卫生管理,保持适宜温湿度。

8、合理饮食,增加病人抵抗力。

9、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10、气管切开术后病人,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

11、雾化吸入器专人专用,用后正确清洗消毒。

12、留置导尿管的病人,保持导尿体系通畅及会阴部清洁。

感染科

2011年3月

项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第二季度院内感染监测结果及分析反馈

第二季度院内感染率为1.0%,仍以呼吸道感染例数为多。漏报率为0.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

1、病人自知力差,不能适当增减衣服

2、营养差,抵抗力下降

3、病人不注意手卫生

4、不能如实反映病情

5、对有呼吸道感染者,隔离措施不到位 预防措施:

1、提高科室人员对感染知识的认识.。

2、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患呼吸道感染者进入疗区。

3、合理饮食,提高病人抵抗力。

4、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5、培养患者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加强对陪护的管理,做好食物和餐具的清洁,防止胃肠道感染的发生。

6、做好重病人的基础护理。

7、对患有感染的病人做好隔离。

8、针对药敏试验结果,正确选用抗菌素。

感染科 2011年6月

项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第三季度院内感染监测结果及分析反馈

第三季度院内感染率为0,院内感染控制的很好。继续保持。预防措施:

1、提高科室人员对感染知识的认识

2、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患呼吸道感染者进入疗区

3、合理饮食,提高病人抵抗力

4、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5、培养患者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加强对陪护的管理,做好食物和餐具的清洁,防止胃肠道感染的发生。

6、做好重病人的基础护理。

7、对患者感染的病人做好隔离。

8、针对药敏试验结果,正确适用抗菌素。

感染科 2011年9月

项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第四季度院内感染监测结果及分析反馈

第四季度院内感染率为6.28%,仍以呼吸道感染例数为多。漏报率为0.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

1、病人自知力差,不能适当增减衣服

2、营养差,抵抗力下降

3、病人不注意手卫生

4、不能如实反映病情

5、对有呼吸道感染者,隔离措施不到位 预防措施:

1、提高科室人员对感染知识的认识。

2、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患呼吸道感染者进入疗区。

3、合理饮食,提高病人抵抗力。

4、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5、培养患者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加强对陪护的管理,做好食物和餐具的清洁,防止胃肠道感染的发生。

6、做好重病人的基础护理。

7、对患者感染的病人做好隔离。

8、针对药敏试验结果,正确适用抗菌素。

感染科 2011年12月

项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第一季度院内感染监测结果及分析反馈

第一季度院内感染率为3.09%,仍以呼吸道感染例数为多。漏报率为0.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

1、病人自知力差,不能适当增减衣服

2、营养差,抵抗力下降

3、病人不注意手卫生

4、不能如实反映病情

5、对有呼吸道感染者,隔离措施不到位 预防措施:

1、提高科室人员对感染知识的认识

2、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患呼吸道感染者进入疗区。

3、合理饮食,提高病人抵抗力。

4、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5、培养患者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加强对陪护的管理,做好食物和餐具的清洁,防止胃肠道感染的发生。

6、做好重病人的基础护理。

7、对患者感染的病人做好隔离。

8、针对药敏试验结果,正确适用抗菌素。

感染科 2012年3月

项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第二季度院内感染监测结果及分析反馈

第二季度院内感染率为1.37%,仍以呼吸道感染例数为多。漏报率为0.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

1、病人自知力差,不能适当增减衣服 2营养差,抵抗力下降

3、病人不注意手卫生

4、不能如实反映病情

5、对有呼吸道感染者,隔离措施不到位 预防措施:

1、提高科室人员对感染知识的认识。

2、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患呼吸道感染者进入疗区。

3、合理饮食,提高病人抵抗力。

4、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5、培养患者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加强对陪护的管理,做好食物和餐具的清洁,防止胃肠道感染的发生。

6、做好重病人的基础护理。

7、对患者感染的病人做好隔离。

8、针对药敏试验结果,正确适用抗菌素。

上一篇:领导个人述廉述职报告下一篇:个人租房合同简单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