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及安全性

2024-09-29

效果及安全性(精选12篇)

效果及安全性 篇1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及其引起的健康问题日显严重,其中重金属污染目前已成为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而铅中毒是环境污染中影响儿童健康最常见的一类中毒,它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并引起行为障碍、多器官损害等。本研究对两起环境污染引起的儿童中度铅中毒的病例进行研究分析,以提高家长及临床医生对铅中毒的认识,同时评价驱铅治疗及营养干预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两起铅冶炼厂污染环境事件中的儿童中度铅中毒患儿共106例,其中男65例,女41例,年龄2个月~14岁。

1.2 方法

1.2.1 病史采集

采集内容包括临床症状、居住环境、营养及生长发育情况。

1.2.2 健康检查

对患儿进行常规的体格检查,特别注意患儿注意力、表达能力及牙龈是否有铅线等情况。

1.2.3 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儿入院时常规测血常规、尿常规、锌原卟啉、尿氨基乙酰丙酸、肝功能、肾功能、微量元素等,并连续两次测血铅。

1.2.4 血铅水平测定

取静脉血,用肝素钠抗凝,经原子吸收分光光谱石墨炉法测定血铅,操作过程采用严格的无铅污染操作技术,标本应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血铅质控标准进行质量控制。

1.2.5 诊断

根据卫生部2006年2月27日印发的《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1]的标准进行诊断,血铅250~449 μg·L-1者可诊断中度铅中毒,共诊断106例儿童中度铅中毒。

1.2.6 治疗方案

全部诊断患者均予营养干预治疗(常规按体重补充复方钙铁锌及多维元素)并首先进行驱铅诊断试验。试验前嘱患儿排空膀胱,按CaNa2EDTA 500 mg·m-2加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立即用经无铅处理的器皿收集8 h尿液,测定8 h尿量和尿铅浓度,计算每毫克CaNa2EDTA的排铅量(I值)。I值=尿量(L)×尿铅浓度(μg·L-1)/CaNa2EDTA(mg)。I<0.6为驱铅试验阴性,I≥0.6为驱铅试验阳性。

驱铅试验阴性患儿给予健康指导,复查血铅及微量元素后出院带药继续营养干预治疗。

驱铅试验阳性患儿予营养干预加驱铅治疗1个疗程。驱铅方案:按每平方米体表面积1 000 mg给予CaNa2EDTA加5%葡萄糖溶液100~250 ml静脉滴注,连续用药5 d。驱铅治疗完毕后1 d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微量元素及血铅。如无异常,予出院带药继续营养干预治疗,嘱1个月后复查血铅。小儿体表面积计算按下列公式:

体重<30 kg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0.1;

体重≥30 kg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kg)-30]×0.02+1.05。

1.2.7 并发症监测

驱铅过程中密切注意患儿有无发热、恶心、呕吐、头痛、乏力等不适,驱铅治疗完毕后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微量元素。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1。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有106例中度铅中毒患儿,其中男孩65例(占61.32%);年龄2个月~14岁,平均5岁,其中<1岁7例(占6.60%),1~6岁70例(66.04%),>6岁29例(27.36%);主要临床症状为厌食(44例,占41.51%)、多动(10例,9.43%)、腹痛(16例,15.09%)、哭闹(7例,6.60%)、注意力不集中(10例,9.43%)、发育迟缓(5例,4.72%),未见铅线,42.45%的患儿无临床症状。

2.2 驱铅诊断试验情况

阳性组驱铅诊断试验尿铅均值为(0.816±0.448)mg·L-1,尿量均值为(612.50±396.28)ml;阴性组驱铅诊断试验尿铅均值为(0.401±0.245)mg·L-1,尿量均值为(379.05±292.90)ml。两组间尿铅及尿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治疗前后血铅情况

将106例患儿按驱铅诊断试验结果分成阳性和阴性两组。两组治疗后血铅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组较阴性组治疗后血铅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a 与治疗前相比,P<0.01; b 与阳性组相比,P<0.01

2.4 副反应

106例患儿在治疗期间未出现发热、呕吐、头痛等不适。除入院时血常规发现3例有轻度贫血、出院时仍有贫血外,其余103入院及出院时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正常。治疗前、后测得微量元素铜[分别为(1.18±0.43)、(1.16±0.51)mg·L-1]、铁[分别为(1.37±0.69)、(1.38±0.62)mg·L-1]、锌[分别为(0.96±0.48)、(0.92±0.59)mg·L-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

3 讨论

本次研究的是两起铅冶炼厂致环境污染事件中诊断为儿童中度铅中毒的病例。经现场调查,两家冶炼厂由于管理不规范而长期大量排放含铅烟尘,导致了环境污染。周边的居民因长期吸入含铅烟尘而导致铅中毒,因此本次研究的病例病因明确。在这两起铅中毒事件中,两家冶炼厂周边的居民都进行了铅中毒的筛查,未发现一例成人铅中毒者,中毒的患者均为14岁以下的儿童。考虑原因主要为空气中的铅尘80%沉积在距地面1.5 m以下,这正好是儿童的呼吸和活动带,因此导致了儿童通过呼吸道吸收的铅为成人的1.6~2.7 倍[2];再加上儿童手- 口或物- 口动作较多,部分铅通过消化道吸收。儿童在铅代谢方面的高吸收、少排泄等特点[3,4]都使处于同样污染中的儿童实际受到的铅暴露量远大于成人。

本组铅中毒病例男孩占61.32%,稍多于女孩,这与既往的研究结果[5]是一致的,考虑与男孩活跃的个性及行为有关[6]。本组病例1~6岁儿童占66.04%,小于1岁幼儿及大于6岁的儿童仅占33.96%,这与既往的观点认为学龄前儿童是铅毒性的真正易感人群[7]是一致的。考虑原因为此年龄阶段儿童活动范围开始扩大,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但自我行为控制力差,从而导致了铅摄入量增加[8]。本组病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以厌食、多动、腹痛、哭闹、注意力不集中为主,且无临床症状的占42.45%,这与既往的研究结果[9,10]一致,如不进行血铅筛查,往往很容易被误诊或漏诊。因此我们主张针对高危人群特别是居住地周边有冶炼厂的儿童进行血铅水平筛查,以及早发现疾病。

本组病例均进行了驱铅诊断试验,阳性者行营养干预加驱铅治疗1个疗程,阴性者仅予营养干预治疗。结果提示两种治疗方式治疗后的血铅较治疗前的血铅均下降明显,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降低血铅水平。从本研究可以看出,阳性组治疗后血铅下降幅度大于阴性组,提示营养干预加驱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营养干预治疗。同时结果还显示诊断试验阳性组驱铅后尿铅及尿量均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提示I值受尿量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增加饮水量来提高尿量,从而提高I值,进而增加接受驱铅治疗的机会,促使铅更快地排出。

本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无一例出现毒副反应,且治疗后微量元素未见明显下降,考虑与驱铅疗程短和及时营养干预治疗有关,故我们认为CaNa2EDTA驱铅治疗及营养干预治疗儿童慢性铅中毒安全性好[11]、疗效显著[12]。

营养干预加驱铅治疗和单纯营养干预治疗儿童铅中毒安全有效,前者效果更优,因此是否可以考虑使儿童中度铅中毒患儿不进行驱铅诊断试验而全部直接接受营养干预加驱铅治疗?这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卫妇社发(2006)51号][Z].

[2]傅慰祖.铅污染对孕妇儿童健康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1998,14(7):437.

[3]黄爱芳.849名儿童血铅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6,18(1):39-42.

[4]谢健,张慧.儿童高铅血症和轻度中毒458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8,26(1):49-51.

[5]饶湖英,吴一行,张程,等.中、重度儿童铅中毒I值的意义及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6):38-40.

[6]颜崇淮,沈晓明,吴圣楣.儿童对铅毒性的易感性[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8,25(2):97-101.

[7]Committee on Measuring Lead in Critical Populations.Measur-ing lead exposure ininants,children and other sensitive popula-tion[M].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3:1-72.

[8]颜崇淮,沈晓明,薛敏波,等.儿童铅中毒102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3,21(4):235-238.

[9]李洁雅,娄淑艳.儿童慢性铅中毒患者临床分析[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8,21(3):165-166.

[10]林丽,王秀莲,陈雅红,等.儿童铅中毒112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964.

[11]李冬梅,杨丽莉,崔云芳,等.小剂量CaNa2EDTA静脉滴注在治疗儿童铅中毒中的应用[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6,32(2):108-110.

[12]李颖,肖雄斌,张晓华,等.依地酸钠钙治疗儿童铅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3,30(1):61-62.

效果及安全性 篇2

2014年上半年,公司的培训计划于2月9日起开始将上半年安全培训材料、以及安全管理制度等诸项学习材料分发下去,各级人员进行了自学。利用班组“安全日”活动及平时闲暇时间进行交叉学习《安全管理制度》等有关内容,并配合公司安全员对所学内容进行了闭卷测试。

公司组织人员进行了跟踪式的抽查、督促员工的学习情况:针对平时上进心不强极少部分员工,公司都根据相关规定分别给予了考核,并对员工的学习效果进行了闭卷测试,将作弊及抄袭等行为给予了严厉制止,并将所有员工考试成绩下发,对不及格员工进行了补考,校正了员工安全知识掌握情况,基本达到了公司季度安全培训目的。

培训期间公司安全环保办公室对各站点兼职安全员进行了一次关于安全管理知识方面的业务培训,极大提高了基层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及安全管理知识,使他们意识到没有安全基础管理知识,对站内工作成员就没有说服力,而且还应该在实际工作中去带头、以身作则的执行方能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才有利于班组的安全管理,对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培训效果来看,上半年的培训可以算是成功的,成绩是令人满意的,员工在意识上也逐步的认识到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效果及安全性 篇3

关键词:二甲戊灵;姜;安全性;除草效果

中图分类号:S4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935X(2016)04-0043-05[KH+7mmD]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of Pendimethalin to Zingiber officinale

[KH+7mmD][WT5BZ][JZ(]ZHANG Yong,LU Xingtao,WU Cuixia,SONG Min

[WT5”BZ](Ta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Centre of New Herbicide Technology of Shandong Province,Taian 271000,China)

[JZ)][KH+7mmD][WT5”HZ]Abstract:

[WT5”BZ]To determine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pendimethalin to control weeds in ginger(Zingiber officinale) field,greenhouse pot and field plot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assess its herbicidal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Pendimethalin (20% SC) was safe to ginger with a selectivity coefficient 7.8. Pendimethalin effectively controlled Amaranthus retroflexus and Echinochloa crus-galli,with 94.8%~99.8% plant density reduction and 96.5%~99.9% fresh weight inhibition after 40 days;the effect on yield was also apparent. Pendimethalin was highly effective,exhibited a broad spectrum of weed control and good selectivity to ginger.

姜(Zingiber officinale)為姜科姜属多年宿根生草本植物,是我国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产品之一。山东省是全国著名的产姜区,种植历史悠久,产区主要分布在莱芜、安丘、平度、乳山和日照等地,常年种植面积3.3万hm2,占全国姜种植面积的50%以上[1]。二甲戊灵(pendimethalin)为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作用机理为分生组织细胞分裂抑制剂,生产中主要应用于大豆、玉米、棉花、蔬菜类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2]。姜田正式登记的化学除草剂较少,现有的剂型以乳油为主。为进一步探索、扩展防除姜田杂草的安全、对环境友好型除草剂新药剂、新剂型,开展了二甲戊灵悬浮剂室内及田间对姜的安全性及除草活性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供试作物为姜,品种为莱芜大姜。

供试杂草:室内为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稗(Echinochloa crus-galli),田间为牛筋草(Eleusine indica)、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供试药剂为200 g/L二甲戊灵悬浮剂,山东省青岛金正农药有限公司生产。

1.2试验设计

1.2.1温室盆栽试验室内除草活性试验剂量设置为200g/L二甲戊灵悬浮剂75、150、300、600、900、1 200 g/hm2(有效成分用量,下同)5个剂量处理;安全性试验剂量设置为300、600、1 200、2 400、4 800 g/hm2等5个剂量,以上药剂剂量设置均参考农药登记标签用量,另设1个空白对照处理,4次重复。

1.2.2田间小区试验剂量设置为750、975、1 200、1 950 g/hm2,另设人工除草及空白对照各1个,共6个处理,4次重复,小区面积30 m2,随机区组排列。

1.3试验方法

室内除草活性试验参考NY/T 1155.3—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标准:除草剂》第3部分[3]。杂草的培养采用温室盆栽法,将从未使用过除草剂的农田采回的土壤风干、过筛后装入100 cm×8.5 cm塑料盆,盆内干土定量4/5处,土壤pH值6.9,有机质含量1.2%。将催芽露白的反枝苋及稗种子各10粒均匀点播在土壤表面,盖土1 cm。待土壤完全湿润后放置24 h后施药,施药后置于温室内培养,室内温度26~33 ℃/20~26 ℃(昼/夜),相对湿度(75±15)%。

室内安全性试验,参考NY/T 1155.6—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标准——除草剂》第6部分[4]。将田间收获后的姜埋入地势较高、湿润、通透性较好的地下1.2 m,进行催芽处理,待地上残留茎秆自然脱落后取出(约20 d),选取块茎大小一致、芽眼均匀、健壮的块茎3块均匀栽植于 32 cm×27 cm塑料盆内,栽植深度为土壤表层下2.5~3.0 cm,栽植后从底部渗水,24 h后施药,施药后置于温室内培养观察,培养条件同杂草一致。

施药器械为ASS-3型除草剂室内喷洒系统(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DG8003喷头,喷雾压力2.75 MPa,喷液量 450 L/hm2。

田间试验参照GB/T17980.47—200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 除草剂防除根菜类蔬菜田杂草》[5]进行。试验设在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农场,姜催芽处理后人工开穴移栽定植,于6月10日按株行距0.3 m×0.6 m开穴点播,每穴2块茎,点播后姜穴两边起垄,垄高0.35 m。6月15日进行20%二甲戊灵悬浮剂土壤喷雾处理,喷雾器械“MATABI”圆9型压缩喷雾器,扇型喷头,兑水量450 L/hm2。

1.4调查与分析方法

1.4.1室内活性试验施药后定期目测观察姜及杂草的生长状态、中毒症状和药害程度,记录药害症状,药后14、21 d分别采用目测法和生长抑制法调查评价药剂的除草活性。

药后14 d采用目测法调查记录供试药剂的除草活性及安全性,各分级标准参考《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标准——除草剂》;药后21 d,采用生长抑制法,测量杂草和姜地上部分鲜质量、计算各处理杂草和姜鲜质量抑制率,计算公式为如下。

[JZ]R=[SX(]m0-m1m0[SX)]×100%。

式中:R为鲜质量抑制率;m0为对照鲜质量,g;m1为处理鲜质量,g。

根据药剂的ED90值和作物的ED10值,计算选择性系数。

[JZ]I=[SX(]CW[SX)]。

式中:I为选择性指数;C为作物的ED10,即抑制作物生长10%的除草剂剂量;W为杂草的ED90。

1.4.2田间小区试验施药后1、3、5、7、10 d目测调查防效及对姜的安全性,记录药害症状。药后40 d,调查株数防效和鲜质量抑制率,调查方法采用绝对值调查法,每处理小区4点取样,每点025 m2(0.5 m×0.5 m),计1 m2内残留杂草的种类、株数和鲜质量,分别计算株数防效和鲜质量抑制率。计算公式如下:

[HT5,8.5]株防效=[SX(]空白对照区杂草株数-处理区杂草株数空白对照区杂草株数[SX)]×100%;

[HS2][HT5,7.]鲜质量防效=[SX(]空白对照区杂草鲜质量-处理区杂草鲜质量空白对照区杂草鲜质量[SX)]×100%。

在姜收获时,各小区取代表性姜样株20株,测定对姜株质量抑制率,各小区分别收获测产,计算增产率。

1.5统计分析方法

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药剂剂量的对数值、抑制率的机率值进行回归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室内除草活性及安全性

药后21 d鲜质量抑制率结果(表1)表明:二甲戊灵对供试靶标杂草反枝苋及稗均有较高的除草活性,对反枝苋除草活性高于稗,75 g/hm2低剂量处理总防效为20.81%,随着剂量的增大,防效呈明显上升趋势,1 200 g/hm2处理防效达到了100%,总体防效很好。

从对作物姜的目测结果及鲜质量抑制率结果(表2)看出,供试作物姜对试验药剂200 g/L二甲戊灵悬浮剂敏感程度较低,目测300~1 200 g/hm2处理生长正常,姜叶片无黄化、干枯、畸形等症状,药害程度为0,鲜质量抑制率为0.44%~2.24%;2 400~4 800 g/hm2处理姜出苗后幼苗颜色为深绿色,与清水对照比较,茎秆下部有褐色药害,并伴有矮化药害症状,目测药害为3%~5%,药后21 d姜鲜质量抑制率为13.48%~20.67%。

药前期防效略有下降。750、975、1 200、1 950 g/hm2 处理杂草总体株数防效分别为9475%、98.60%、99.49%、99.85%;鲜质量抑制率调查结果分别为96.47%、98.57%、99.73%、99.90%。从对各杂草的防效看出,供试药剂对禾本科杂草牛筋草、马唐防效略高于阔叶杂草,750~975 g/hm2处理对禾本科杂草株数防效为93.55%~98.25%,对反枝苋等阔叶杂草株数防效则为92.25%~9847%;鲜质量抑制率对以上2种禾本科杂草防效为95.24%~99.73%,对反枝苋、马齿苋防效为94.26%~100.0%,对反枝苋防效略低。1 200~3除草剂对姜的安全性及产量效应

药后定期观察药剂对姜的安全性,目测观察对姜安全性好,施药后姜生长正常,未见有叶片黄化、畸形、苗株矮化等药害症状;姜收获时经对产量进行测定,各药剂处理均表现出好的除草增产效果.

4结论与讨论

二甲戊灵在目前生产应用中,乳油是应用最广的剂型,也是使用有机溶剂最多的剂型之一,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会大大增大农田的污染风险,不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6],悬浮剂是目前除草剂产品的主要研发剂型,它的特点是不用有机溶剂或者使用少量的环保型有机溶剂,具有安全性高、对土壤环境友好等优良特点,是近几年除草剂市场上比较受关注和发展较快的剂型之一[7-10],200 g/L 二甲戊灵悬浮对稗及反枝苋都具有较高的室内除草活性,对反枝苋活性略高于稗,从对姜的安全性及对杂草防效回归方程计算结果看出,供试药剂二甲戊灵的选择性系数为7.48,显著大于2,初步表明药剂对姜安全。通过开展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200 g/L二甲戊灵悬浮具有杀草谱广、持效期长等特点,在姜种植后喷雾施药作土壤封闭处理,对该地姜田1年生禾本科杂草牛筋草、马唐及阔叶杂草反枝苋、马齿苋均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对醴肠有一定的抑制生长作用,对铁苋菜、田旋花防效差。药后40 d对杂草总体株数防效为94.75%~99.85%,鲜質量抑制率为96.47%~99.90%,田间用量为750~975 g/hm2即有好的防效;对姜安全性好,姜出芽后未见有姜芽黄化、畸形扭曲以及矮化等药害症状,1次施药即可有效防除姜生育期内杂草,除草增产效果显著。本试验研究中二甲戊灵悬浮剂对姜田杂草均有很好防效,并对作物姜安全,对产量无影响,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于大胜,孙翠玲.山东主产区姜姜油树脂提取率对比研究[J]. 北方园艺,2010(19):35-36.

[2]刘长令. 世界农药大全:除草剂卷[M]. 北京:化工出版社,2003.

[3]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标准除草剂:NY/T 1155.1—2006第3部分[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4]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标准除草剂:NY/T 1155.1—2006第6部分[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5]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 除草剂防除根菜类蔬菜田杂草:GB/T 17980.47—2000[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6]李杨军,安欣.农药悬浮剂及其发展现状[J]. 北京农业,2014(12):128.

[7]高婷,石晓鹏,沈纪冬,等. 防治直播稻田禾本科杂草药剂的筛选及其制剂研究[J]. 杂草科学,2015,33(3):59-64.

[8]太一梅,李志敏,刘萍,等. 25%硝磺草酮·莠去津悬浮剂及混剂对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J]. 杂草科学,2014,32(4):62-65.

[9]刘志文.除草剂悬浮剂、悬乳剂、油悬浮剂配方的筛选与交流[J]. 农药研究,2015(12):14-19.

效果及安全性 篇4

关键词:瘢痕子宫,妊娠,阴道分娩,效果,安全性

由于近年来我国临床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社会因素产生影响及首次剖宫产手术指征的进一步放宽,剖宫产率呈现逐年增高趋势,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者的人数随之不断增多,过去“一次剖宫产,永远剖宫产”的观念正在被逐步否定[1]。本研究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者应用阴道分娩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50例,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研究组年龄25~45岁,平均28.5±1.8岁,距上次分娩时间2~6年,平均3.2±0.9年,体重43~79kg,平均54.1±0.6kg;对照组年龄25~44岁,平均28.6±1.9岁,距上次分娩时间2~7年,平均3.4±0.8年,体重44~78kg,平均54.3±0.5kg。两组产妇性别、年龄、距上次分娩时间、体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剖宫产分娩;研究组则采用阴道分娩,阴道分娩适应证包括[2]:①前次剖宫产与本次分娩时间间隔在2年以上;,②B超检查结果显示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在0.3cm以上,无过度变薄的区域;③前次手术指征已不完全存在,本次分娩也未出现新剖宫产指征;④孕妇同意进行阴道试产。

1.3 观察指标

1.3.1 住院情况

记录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并进行统计分析。

1.3.2 产后并发症

观察两组产妇子宫破裂、产后出血、产后发热等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住院时间

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 产后并发症

研究组子宫破裂、产后出血、产后发热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 讨论

根据以往的传统观点看,有剖宫产分娩史的孕妇若再次妊娠后选择经阴道分娩,势必会使手术风险大大增加,甚至可能导致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选择经阴道分娩的最大[3]危险为子宫瘢痕破裂,故对该类人群是否能够选择经阴道分娩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对一些有剖宫产史的孕妇而言,要仔细追查前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并对此次妊娠有无新的并发症进行详细了解和全面检查[4]。除常规检查外,还要对原手术切口的具体方式进行了解,应用B超技术探查瘢痕愈合情况、子宫下段厚度等,避免盲目试产带来不良后果。目前医学技术水平在不断进步和发展,在手术开始前,可以对产妇的实际情况进行更加详细、客观的检查,同时在手术过程中也可以对胎儿和产妇的变化情况给予密切关注。因此,若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且选择经阴道分娩,应在产前和孕期对产妇的身体情况进行完善的检查,充分重视超声在产前疾病诊断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准确判断试产的适应证及剖宫产指征,认真观察产程的变化和进展情况,保证做到对产妇的良好监护和护理,只要充分做足相应的准备工作,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时选择经阴道分娩完全可行。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进一步树立有剖宫产史的再次妊娠产妇也可以经阴道分娩的全新观念,尽管这个新观念目前在临床和社会范围内还未被广泛接受,但其仍将代表产科实践的一种观念[5]。

参考文献

[1]张坚,李萍,谢静燕,等.5年剖宫产手术指征变迁的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3(1 2):160-161.

[2]孙杨芳,吴明辉.132例瘢痕子宫分娩结局及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1,20(19):687-688.

[3]唐丽平.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70例分娩方式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0,37(18):3227-3228.

[4]范眷梅.瘢痕子宫再次妊娠268例分娩方式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7):512-513.

安全例会的效果在于创新 篇5

[ 作者:五分公司:宋万勇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30更新时间:2011-7-6 ]抓好行车安全教育,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是安全管理的最关键因素。据统计,90%的事故与驾驶员有直接关系,许多事故表面上是违章操作,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在很长一个时期内,驾驶员管理中,普遍存在着重驾驶技能、轻安全管理、不重视法律的情况。在许多人的潜意识里,驾驶技术好就等于百分之百行车安全。安全例会作为安全工作宣传教育的主要阵地,其内容和形式需要在实际运用中改革创新和不断完善。

安全例会教育现状

目前的驾驶员安全教育存在着误区,重形式轻效果、例行公事、敷衍应付,许多驾驶员对安全教育不以为然,草草的在教育记录上签字,而对教育内容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安全教育的作用甚微。出现这种情况,一是现行的安全教育本身形式简单、内容单一,没有形成浓厚的安全教育氛围;二是驾驶员缺乏对安全教育的正确认识,盲目自信,认为我开车心中有数,用不着你们多说,我知道该怎么办。因此,对安全教育抱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应对措施

1、加大安全教育投入,改善安全教育的场所、设施、设备。目前的安全教育工具还处于一张纸、一支笔、一张嘴的原始状态,一人讲,大家听,讲者满头大汗,听者交头接耳,这种状况必须彻底改变,要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感性直观的现代教育模式,创造出愿讲愿听,事半功倍的安全教育氛围。

2、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不能一味的宣传政策、传达文件等枯燥无味的说教,而要结合季节特点,搜集安全行车常识、请权威专业人士讲法律知识和安全常识,树立典型,介绍经验,现身说法,典型事故案例等教育形式,将这些内容制作成图文并茂、易产生兴趣、便于理解的宣传资料,调动驾驶员的学习积极性,从思想上认可、接受,从行为上乐意学习,自觉改变不良习惯,增强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安全教育应看作是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过程,而不能为了教育而教育,做传播交通安全信息、培养安全理念。

3、安全教育人员要做好充分准备,教育材料翔实,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便于理解,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说者有理,听者用心,建立良好互动式的沟通渠道,严禁空泛单

一、言之无物的说教式的教育方法。

4、安全例会要灵活多样,走出去,深入一线,把例会开到现场。文艺活动和课堂相结合。车主、司机和家属相结合。课堂培训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出外取经与企业内部交流相结合,典型示范与以点代面相结合,以会代训与座谈相结合,采取知识竞赛、现场提问、优胜奖励等形式,用“六个结合”把广大员工培养成人人学知识,讲安全,增素质,个个比干劲,比奉献的创新型驾驶队伍。

5、扩大参会人员范围(妻子、父母、子女),建立奖励机制,人人参与安全活动。

效果及安全性 篇6

关键词:农业补贴;粮食安全;制度完善

中图分类号:F326.11;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4-0108-03

1 概 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农业生产亦取得长足发展,2004~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实现连增的同时,我们要清楚得认识到我国粮食供需还存在一定缺口,按粮食品种来看,虽玉米的产需基本平衡,但大豆供给存在较大缺口,水稻、小麦供求较紧。以2012年为例,大豆进口量为5 838万t,而产量仅为1 301万t。总体上,粮食生产结构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粮食安全形势依旧严峻,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快农业机械化,加大农业支持力度,提高粮食产量,优化粮食生产结构,保障粮食安全仍是目前主要任务。2001我国加入WTO之后,根据相关规定我国于2004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2006年增加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逐步建立“四补贴”制度体系,这在相当程度上助推我国粮食生产“十一连增(2004~2014)”时代的到来。

但是,农业“四补贴”政策整体稳定实施近十余年,在带来粮食增产的同时,其本身是否存在问题也同样值得探讨和研究。

为了解“四补贴”实行及其效益的真实基本情况,并为补贴改革的理论与政策制定收集提供农民的意见与建议,笔者于2015年7月12日赴湖北省蕲春县5个镇15个村开展的相关调研。本文立足农户视角,以提升补贴效应,完善补贴机制,保障粮食安全为最终目标,重点关注农村粮食生产情况、“四补贴”落实情况及其效益的真实情况。以第一手资料为依据,力求最真实客观的反映当地“四补贴”的发放现状,分析当地“四补贴”所面临的问题,结合相关文献并借鉴国内外已有经验进行综合分析,进而为农业支持政策尤其是补贴政策的理论研究及制定路径选择提供对策与建议。

2 研究综述

事实上,学界对于粮食安全的研究相对成熟,围绕粮食安全的涵义(马树庆、王琪,2010;姜长云等,2014)、安全程度的测度及预警(马九杰等,2001;蔡承智、陈阜,2004;高帆,2005;丁守海,2008等)、影响因素(任柏强,2003;郭玮、赵益平,2003;封志明,2007;马述忠等,2013;陈卫洪、谢晓英,2013;刘亮等,2014;樊琦、祁华清,2014等)、保障措施(廖西元等,2011;黄季焜等,2012;吕新业、冀县卿,2013等)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其间对我国粮食安全严峻形势的描述也多集中于粮食供求不均衡的视角(于晓华、Bruemmer Bernhard、钟普宁,2012等)。进一步讲,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源在于提高本国的粮食生产能力,而当生产要素长期脱离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畸形集聚时,对农业课税逐渐发展为对农业补贴是各国共有的政治经济现象,对农业生产者予以补贴的思想则渗透到众多国家的农业政策中(Kym Anderson,1985)。当然,补贴政策究竟能否带动粮食生产进而保障粮食安全还是学者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无论是通过规范性分析还是实证性检验,主流观点(Jean-Paul Chavas,2000;侯石安,2008;陈飞等,2010;张玉周,2013等)集中于补贴政策可以有效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拉动粮食产量的增长,维护粮食安全。对此,少数学者(蒋和平,2009;Jikun Huang,2011)则持不同的观点。

客观地讲,学界对于粮食安全及农业补贴问题的研究已取得诸多可喜的成果,然对已有文献梳理后发现:一是现有成果多从供求视角探讨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缺少对该问题的系统性描述,而这正是理解动态完善现行农业补贴政策的必要性所在;二是补贴政策整体稳定实施近十余年,其补贴效应是否存在递减,政策调整“拐点”是否到来,又该如何调整,已有文献却很少涉及。

3 “四补贴”的内涵及其作用机理

粮食直补政策是指对种植粮食的农民给予直接的补贴。目的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以及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1]其实施方式是:根据国家财政制定的补贴标准,依据农民实际的种粮面积,直接发放补贴。在实际补贴中,农民种植粮食作物面积越大,得到的补贴也越多,以这种奖励性的方式,将补贴数额直接与农民生产行为连接,激励农户的种植粮食。

农资综合补贴是政府直接对农民购买的农业生产资料(如化肥、种子等)给予补贴。其具体操作方式是,政府综合考虑主要农资(化肥、种子等)的价格上涨及同年粮食价格变动情况,由中央财政将补贴资金下发至地方财政,再由地方财政发至农民手中。[2]从作用机制上看,农资综合补贴一方面有效降低农户生产成本,其额度随农资价格变动而变动,综合考虑了前一年农资价格和粮食价格水平变化,将补贴与农户粮食生产成本紧密相联,这种动态确定补贴标准的方式有助于农户增加收入,增加农户的积极性的同时确保粮食产出。另一方面,发放额按照农户粮食种植面积大小,粮食种植面积越大,也就能获得越高的补贴,进而鼓励农户种粮。

农机购置补贴是指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为促进农业生产、提升机械化程度给予农户的补贴。中央财政支付的补贴资金量小于等于所购买的农机具价格的30%,地方财政可在此基础上追加补贴额。[3]农机购置补贴解决了农户购置农机具资金上的部分难题,对农户技术采纳、实施机械化耕作起到一定推动作用,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在提升了粮食生产效率的同时节约了部分农业劳动力,进而为农户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实现规模化耕作提供了契机,有利于粮食增产增效。

良种补贴是指根据粮食的品种,对区域种植优质粮食作物的农户发放的补贴。[4]资金由中央财政支付,而粮食优良品种是通过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推广应用,符合农业生产需要以及市场前景较好的农作物品种。良种补贴有利于促进农户良种采纳,同时减轻粮食生产成本,有利于粮食产量与质量提高。

“四补贴”属于对生产的直接补贴,其作用于粮食生产,并增加粮食产量的机理,如图1所示。总体来讲,“四补贴”对农民起到两个方面的激励作用。第一,补贴标准与农民种植粮食面积相关。鼓励农民增大种粮面积,总量上提高产量;第二,按照成本—收益原则,农业补贴减轻农民投入成本,有助于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民种粮积极性。[5]

4 数据分析

4.1 样本介绍

本文基于对蕲春县的漕河镇、赤东镇、向桥乡、大同镇、横车镇5个乡镇共15村个的调研,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针对农民进行统一的补贴发放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274份,收到有效问卷257份,有效回收率93.8%。获取了具体翔实的数据和信息,这些都保障了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四补贴总体情况、样本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表2。

4.2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通过257份有效问卷得到的数据,现从资金发放额及调研对象基本情况、农户对“四补贴”政策的认知、“四补贴”政策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进而分析说明粮食安全背景下“四补贴”资金执行现状和问题。

4.2.1 资金发放额及调研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①“四补贴”资金发放总额逐年增加,四项补贴额均有增加,农资综合补贴额增加最为明显,这与逐年增长的种粮成本相对应。②多数农民选择外出务工、多数农民缺少专业技能、农村适度集约种植较少。从研究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多数的农户家中有外出务工人员(约73%)。从理性决策的角度考虑,从事农业工作并不是最佳选择,在种粮农民调查中,笔者发现多数农户因缺少其他技能而不得不选择从事农业(44.34%),仅7.54%的农户因种粮可以获取收入而选择从事农业。可见农业低比较收益问题突出。在对农民种粮规模的调查中,仅0.78%的农户耕种面积超过100亩,而91.44%的农户耕种面积小于10亩,这部分农户表示种粮并不是出于获取收入的目的,仅为自家食用而耕种部分农田。大量、小规模经营模式使得农业竞争优势大幅降低,阻碍农业的发展。

4.2.2 农户 “四补贴”政策的认知分析

对农户进行“四补贴”认知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农民知道“四补贴”政策(约95%),但仅23%的农民对“四补贴”具体内容表示了解。地方政府的补贴公示工作到位,农户整体对补贴政策满意(约82%)。

4.2.3 “四补贴”政策的影响分析

调研数据显示,“四补贴”通过捆绑发放的方式直接打入农民的账户,多数农民将补贴作为一种“生活补贴”(98%),补贴金额用于日常消费,农民也表示主要原因是补贴数额小难以支付种粮成本(73%)、发放时间往往是秋冬季节不需要购买农用物资(57%)。在对分项补贴的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农户不愿意购置农机具(60%),这与小规模种植现状相适应;大部农民表示良种补贴没有起到作用,该补贴与其他生活补贴没有区别(63%)。

5 基本结论和建议

5.1 明确补贴目标及基本原则

不可否认,农业补贴政策目标应有层次性、阶段性。然而现阶段我国相关政策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一些农业补贴传达到农户时,效果等同于一些“生活补贴”。明确补贴目标及基本原则,使得补贴更具针对性、高效性,进而保障粮食安全。

5.2 完善补贴方式,提高补贴效益

农业四补贴在补贴方式上的问题削弱了补贴效益。根据当前我国的国情,具体改革措施如下:首先,合并补贴项目,提升资金运行效率、效果,明确补贴目的;其次,实行“重点保护”,鼓励种粮大户,鼓励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竞争优势。最后,贯彻补贴政策,加大宣讲力度,使得农民可以真正理解农业支持政策,将政策内涵传达到农民这最后一站。

5.3 提高农民种粮收益,保障粮食安全

我国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农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但农业人口人均收入仍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带来物价的飞速上涨,农业生产要素成本增加,粮食价格在国际竞争压力下处于较低水准,农民利益无法得到保障,提高种粮效益成为必然选择。

确保粮食供给,实现粮食安全战略目标,有以下建议:

首先,加大农业科研力度,通过推广先进的粮食种植方法,充分利用机械工具,提高粮食单产和农业要素的利用效率;其次,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规模化水平,增加粮食产品附加值,改变我国粗放的发展模式,更加注重粮食的综合利用,在粮食产量一定的前提下提高其内在价值,从而鼓励农民种粮最后,加强农村信息服务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及时为农户提供重要的农业信息,帮助农户减少可能面临的损失;第四,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可采取定期、自愿参与的方式举办技术培训。 [6]并根据各地地理条件及经济条件不同,制定不同培训计划。培训既填充农民知识方面的空缺,同时提高收益,发展农业。

5.4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升农民政治参与度

农户的政治参与能力及参与积极性很大的程度上会影响惠农政策的执行效果。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和相关政治宣传教育,培养农户的政治参与意识,提升农户政治参与能力。主要可以采用村干部带动群众的方法,定期科普相关的惠农政策;此外,鼓励农民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提升对于农业政策的关注程度。同时,对农民进行必要的就业培训,使其获得一定专业技能,疏导农民就业问题。

5.5 借鉴国外经验,创新农业支持政策

现行农业补贴政策实行近10年之久,在政策创新方面还有所欠缺。我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例如建设水利工程、信息服务等基础设施。例如:对于小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可由农民及集体经济组织自筹资金,地方政府给予适当帮助;对于中型及以上的农业基础设施,可由地方政府申请,中央财政根据其规模大小按总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补贴,不足部分由集体、受益农户共同承担。[7]

第二,建立支持农业生产灾害补偿机制,促进农业保险业的发展。可由中央政府统一组建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可在农业发展银行基础上组建农业保险公司,在地方建立分支机构,具体业务由县农业保险支公司负责办理,并辅之以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税收优惠政策。[8]

第三,注重可持续发展,鼓励生态农业。对于当前我国河南、湖南、湖北、江西等产粮大省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农户,可提高其补贴标准,在部分省市进行试点,形成示范性作用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逐步实现生态农业。[9]

参考文献:

[1] 张国庆.我国粮食补贴的绩效评估与政策改进[J].农村经济,2012,(9).

[2] 谭智心,周振.农业补贴制度的历史轨迹与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关联度[J].改革,2014,(1).

[3] 马秀华.粮食主产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效应机理与机制研究[D].河南 农业大学,2009,(4).

[4] 施瑾.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作用路径与完善对策研究[D].合肥:安徽农 业大学,2013.

[5] 谭智心,周振.农业补贴制度的历史轨迹与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关联度 [J].改革,2014,(1).

[6] 潘鸿,王臣.新型农民培训的需求与供给[J].农业经济,2009,(7).

[7] 侯石安,张小兰.试论我国农业财政补贴制度[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3,(4).

[8] 金琰.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选择[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效果及安全性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全部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腹痛、阴道不规则流血等。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组与传统开腹组,每组各30例。腹腔镜组年龄在21~3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9±0.7)岁,停经时间在36~41 d之间,平均停经时间为(38.7±1.1)d。传统开腹组年龄在22~3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1±1.6)岁,停经时间在35~40 d之间,平均停经时间为(37.5±1.3)d。两组患者在年龄、临床表现及停经时间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全麻处理后,传统开腹组进行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进行腹腔镜探查后,对于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给予输卵管切开取胚胎术,对于不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给予输卵管切除术与卵巢部分切除术。术中监测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包括呼吸频率、心跳、脉搏等。术后为患者留置尿管,并使用适当抗生素防止感染,同时密切监视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包括是否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程度等。

1.3 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其中将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且血HCG水平恢复正常值评为显效;将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且血HCG有恢复迹象评为有效;将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未消失甚至加重,血HCG值仍较高评为无效[2]。将显效与有效之和作为总有效。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

1.4 统计学办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对数据进行表示,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情况

传统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显效及有效的人数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腹腔镜组较传统开腹组总有效的人数明显增多,多26.6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

腹腔镜组较传统开腹组相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情况[例(%)]

3 讨论

异位妊娠作为临床上一类危险性较高的急腹症,可直接导致患者的死亡,而以往采用的开腹手术虽可取,但术中出血量较多,且常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为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危险[3]。现为了提高临床治愈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手术切口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对患者组织器官损伤较少等优点,已被广大临床工作者及患者所介绍认可[4]。本院上述临床试验数据显示,腹腔镜组较传统开腹组总有效的人数明显增多,多26.66%(P<0.05)。腹腔镜组与传统开腹组相比,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排气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缩短(P<0.05),该临床结果与Soriano D[5]于2009年的临床研究结果相符,证明了此种方法的可行性。另外,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不仅能够减少术后盆腔粘连的发生率,同时可较快的恢复患者术后生育功能。其中还需注意的几点是:(1)实施腹腔镜手术之前,需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做出检查[6]。(2)根据现病史与既往史,判断其是否具有其他系统的疾病,如肠梗阻等,注意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7]。(3)此外,根据患者是否还想具备生育的愿望来判断手术类型,避免对患者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8]。综上所述,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较传统开腹组显著,将宫腔以外的胚胎组织完全杀灭的同时,同时使得患者血HCG值恢复到正常水平。此种方法不仅缩短了疾病的康复进程,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存活率,值得推广于临床应用中。

参考文献

[1]卢焕霞,罗丽莉.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236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08):493-494.

[2]余梅,刘月旺,褚淑华.腹腔镜在治疗异位妊娠中的应用.腹腔镜外科杂志,2006,11(02):171-172.

[3]罗丽莉,左绪磊.异位妊娠大出血的腹腔镜手术处理.中国内镜杂志,2001,7(03):50-51.

[4]薛风霞,焦书竹.异位妊娠的病因及诊治进展.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5(4):247-248.

[5]Soriano&nbsp;D.Operative&nbsp;Laparoscopy&nbsp;for&nbsp;management&nbsp;of&nbsp;ectopic&nbsp;pregnancy&nbsp;in&nbsp;patient&nbsp;with&nbsp;hyporlem&nbsp;in&nbsp;shock.J&nbsp;Am&nbsp;Assoc&nbsp;Gynecol&nbsp;Laparosc,2009,4(03):363-367.

[6]Seifer&nbsp;DB,Diamond&nbsp;MP,De&nbsp;Cherney&nbsp;AH.Persistent&nbsp;ectopic&nbsp;pregnancy.Obstet&nbsp;Gynecol&nbsp;Clin&nbsp;North&nbsp;Am,2001,18(1):153-155.

[7]冷金龙,郎景和.腹腔镜在异位妊娠诊治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4):204-205.

效果及安全性 篇8

关键词:曲普瑞林,子宫肌瘤,效果,安全性

子宫肌瘤是一种女性生殖器官较为常见的肿瘤之一, 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平滑肌和结蹄组织合成, 多发于30~50岁的妇女, 一般情况下, 20岁以下的患者较为少见。子宫肌瘤在临床上具有良、恶性之分, 临床上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便是子宫平滑肌瘤[1]。在临床中较常见的药物治疗包括曲普瑞林以及米非司酮, 可以控制症状。本文就该疾病采用曲普瑞林治疗的疗效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相关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救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 由于治疗的方式不同,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 实验组年龄40~55岁, 平均年龄 (47.5±5.4) 岁, 病程8~14天, 对照组年龄42~57岁, 平均年龄 (49.2±4.8) 岁, 病程9~15天。两组患者中有粘膜下肌瘤患者18例, 颈部肌瘤患者12例, 肌壁间肌瘤患者22例, 韧带间肌瘤8例, 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后,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各项检查, 确诊该疾病, 然后给予基础治疗。其中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 (生产企业:山东端信堂大禹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83077) 进行治疗, 给予空腹或进食2 h后口服, 每次1片 (25 mg) 。实验组则应用曲普瑞林 (生产企业:Ferring Gmb H, 注册证号H20140123) 进行治疗, 初始剂量500 ug/次/天肌肉注射, 连续治疗7 d后, 给予维持剂量100 ug/次/天[2]。

1.3 观察指标

经不同的药物治疗后, 观察各组间患者的PSH、E2以及血红蛋白指标的变化, 同时注意各组间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各组患者数据间的分析与处理, 计数资料, 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各组间患者的指标变化

经不同的药物治疗后, 各组间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各不相同。见表1。

2.2 对比各组间患者的不良反应

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1例, 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3例, 腹痛2例, 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总率为3.33%远低于对照组的16.6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近几年来, 妇科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导致各种妇科疾病, 如阴道癌, 宫颈癌, 卵巢癌, 子宫癌等。大部分女性患者出现妇科疾病与自身的生活习惯具有较大的联系, 在患病初期对妇科疾病的微小症状不够重视, 忽视自身可能存在的妇科疾病, 时间过长, 就会越来越严重, 较大的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该疾病是临床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疾病, 主要是由于雌孕激素分泌过剩, 促进了子宫内细胞增生而形成的一种纤维肌瘤[3]。该疾病发生后的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多, 腹部存在包块及排尿困难等。在临床中应用药物来控制症状, 主要应用曲普瑞林以及米非司酮等。米非司酮进行口服治疗后, 主要可以使子宫内膜出现萎缩, 也可以扩张宫颈, 提高孕激素水平, 可以缓解症状, 疾病预后, 复发的几率较大, 且容易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 如腹痛、恶心呕吐以及眩晕等, 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因此, 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较少。曲普瑞林主要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十肽Gn RH-a, 可以使卵巢的激素水平显著下降, 也可以有效的抑制雌二醇素的分泌, 还能够促进子宫肌瘤的面积缩小, 用药时间较长, 也可出现低雌激素症状, 如盗汗、潮热以及阴道干燥等, 停药后, 症状即可消失, 且在停药治疗后, 可以快速的恢复排卵, 提高生育的几率。

综上所述, 针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曲普瑞林治疗效果显著, 不仅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而且改善了各项指标, 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郭美芳, 杨元锋.曲普瑞林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6, 02:113-114.

[2]蒙丽.曲普瑞林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4, 11:1944-1945.

效果及安全性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来我院就诊的晚期先兆流产及先兆早产征象患者78例。先兆流产及先兆早产的征象表现为患者出现少量阴道流血, 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疼痛, 以及同时具有上述症状。对患者进行查体:宫口开<2cm, 胎膜未破裂, 宫缩间歇小于10min, 胎心好, 经B超检查胎儿大小与孕周相符, 患者无其他产科并发症。在患者知情治疗方法, 自愿配合本次研究的情况下,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 每组患者39例。患者年龄在25~35岁之间, 孕周数在20~37周之间, 其中初产妇70例, 经产妇8例, 双胎妊娠患者10例, 单胎妊娠患者6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数、孕产数和胎数比较, 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利托君注射液50mL, 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 开始点滴速度每分钟5滴, 每隔10min增加5滴至每分钟15~35滴维持量, 维持滴注直到宫缩抑制后的12h, 滴注停止前30min口服利托君片, 第1天每2h1片 (10mg/片) , 第2天每4h 2片, 第3天每6h 2片, 维持治疗7d后停药。对照组给予25%硫酸镁注射液20mL, 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 1h内静脉滴注完毕, 然后每小时1~2g静脉滴注维持治疗, 每天总量不超过25g直到宫缩一致后12h停药。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 将两组患者的计量资料用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宫缩抑制情况

治疗组宫缩抑制时间和宫缩完全停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 时间上明显缩短, P<0.05差异显著, 具有具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1。

2.2 观察指标

治疗组患者的用药治疗时间比对照组的明显缩短, P<0.05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延长妊娠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延长, P<0.05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2。

2.3 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3例, 恶心呕吐1例, 烦躁不安1例, 患者在调整用药后均继续治疗;对照组恶心呕吐5例, 出汗口干2例, 头晕2例, 以上症状不能耐受2例, 其余在调整用药后均继续治疗。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 P>0.05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早产仍然是现代围产医学的重要课题, 早产患儿的患病率及孕周数密切相关[3]。和早产相关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随着孕周数的增加而降低。在预防妊娠妇女在早期早产的治疗中, 宫缩抑制剂抑制宫缩从而延长妊娠时间, 在临床上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治疗的药物主要为硫酸镁, 使用后如产程仍然进性或者患者不能耐受药物的不良反应的, 会迫停止治疗[4]。对此类患者给予利托君治疗是更好的方法。利托君为肾上腺素β受体激动剂, 特定作用于子宫平滑肌上的肾上腺素受体, 通过影响子宫平滑肌细胞, 使其与肾上腺素β受体结合, 激活子宫平滑肌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 使三磷酸腺苷转化为环磷酸腺苷, 从而使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增多, 降低平滑肌内球蛋白轻链激酶的活性, 在降低胞内游离的钙离子浓度的同时, 也降低肌球-肌动蛋白对钙离子的敏感性, 使子宫平滑肌松弛, 起到抑制子宫收缩的作用, 延长患者妊娠时间[5]。

本研究结果治疗组宫缩抑制时间和宫缩完全停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 时间上明显缩短;治疗组患者的用药治疗时间比对照组的明显缩短;治疗组患者的延长妊娠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延长。表明通过给予利托君能有效抑制宫缩, 可为患者赢取继续妊娠的机会, 也会改善早产儿预后争取时间。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 利托君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心血管反应, 且在调整治疗方案后可自行恢复。利托君是安全有效的保胎药物, 具有抑制子宫收缩作用, 且显效快, 已经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6], 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在应用利托君时应注意掌握禁忌症, 根据宫缩情况及孕妇的反应及时调整合适的输液速度, 并且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胎心等身体指标水平的变化,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丁春莲.利托君治疗晚期流产的临床疗效分析[J].药物与临床, 2012, 2 (2) :95-96.

[2]张蕾, 辛红云.利托君治疗晚期流产的效果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 2011, 24 (2) :30-31.

[3]余丹.盐酸利托君在晚期流产和早产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附28例报告) [J].咸宁学院学报, 2008, 22 (5) :412-413.

[4]李小萍, 邱笑飞, 李一美.盐酸利托君治疗晚期先兆流产的观察及护理[J].安徽医药, 2008, 12 (5) :474-475.

[5]梁秀兰.盐酸利托君治疗晚期先兆流产和先兆早产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 (17) :52-53.

效果及安全性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骨科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老年患者, 患者数量为100例。其中男患者以及女患者数量分别为56例、44例, 患者的年龄在60~75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68.65±3.54) 岁。所有患者均需要使用CT或是X线平片等影像学手段对患者进行诊断, 同时所有患者均得到确诊。同时所有患者均没有出现意识障碍、严重脏器功能障碍以及精神疾病等情况, 对本次研究也完全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中需要实施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数量7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数量12例、股骨头置换患者数量1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患者数量均为50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以及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并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麻醉方法:

对照组患者需要使用常规的硬膜外麻醉的手段对其实施麻醉。在临床麻醉的过程中, 首先需要在患者的L3~L4的脊间隙对其进行进针处理, 进针的过程中需要和患者的皮肤垂直, 并依次通过患者的棘间韧带以及棘上韧带。沿着穿刺针将硬膜外导管置入约3 cm左右, 并为患者进行3 m L利多卡因的注入处理, 同时在确定进入到患者的硬膜外腔后, 为患者进行利多卡因10 m L的注入处理, 当已经确认麻醉成功后, 需要留置硬膜外导管。在本次研究中使用的利多卡因浓度均为2%。

1.2.2 观察组患者麻醉方法:

观察组患者需要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法进行麻醉。在临床对患者实施麻醉的过程中, 首先需要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穿刺包在患者的脊间隙L3~L4的位置正中点对患者进行进针的处理, 穿刺方法和对照组患者相同。当确认到硬膜外针进入到患者的硬膜外腔后, 可以将腰穿刺针沿着硬膜外针的诊断进行进针的处理, 最后需要将腰部穿刺针进行拔出的处理, 并且将硬膜外导管向头部位置进入3 cm左右, 固定导管, 让患者取平卧位, 并对观察平面进行观察。

1.3 疗效标准:

为了分析麻醉的临床效果, 可以对在本次研究中的麻醉药物使用剂量进行收集。在安全性方面, 需要将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完成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收集并对其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需要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出现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并以 (±s) 表示, 对本次研究中出现的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并以率 (%) 表示, (P<0.05) 为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使用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见表1、2。

3 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加, 老年人的骨骼质量会不断的退化, 疏松的骨骼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极易由于外力作用或是其他原因造成骨骼损伤或是骨骼疾病[3]。有研究显示, 目前我国约有3成以上的患者在年龄方面高于60岁, 属于老年患者的群体。同时这一类患者的数量正在不断的提升。由于老年骨骼疾病患者的特点, 在临床发病的过程中往往会难以治愈, 也会导致患者出现较多的痛苦以及并发症, 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段非常重要[4]。目前在临床对于老年骨科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 通过手术治疗几乎成为了唯一的治疗手段[5]。而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 麻醉手段成为了成功治疗的重要因素。

常规的硬膜外麻醉方法在临床研究过程中显示麻醉效果并不佳, 正是由于这种特点, 在临床对患者实施麻醉的过程中可以对其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在临床麻醉的过程中, 起效较快, 也能够让患者的肌肉呈现出一种完全松弛的状态, 因此能够明显提升治疗的安全性, 在对老年患者实施手术的过程中能够起到较好的麻醉效果[6,7,8]。而麻醉效果的提升能够明显降低药物使用剂量, 并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安全性更高,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娜, 欧阳碧山, 刘佳, 等.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老年下肢手术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时清醒镇静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 (13) :3547-3549.

[2]熊章荣, 唐延先.小剂量舒芬太尼-左旋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的临床应用[J].重庆医学, 2006, 35 (20) :1891-1893.

[3]徐俊峰, 林梅, 谢颖祥, 等.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效果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 (19) :5461-5463.

[4]吴友华, 曹伟.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的效果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35 (15) :4296-4297.

[5]林海平, 陈健, 李清浩, 等.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的麻醉观察[J].海南医学, 2012, 23 (2) :61-62.

[6]陈彬, 周代伟, 聂瑞霞, 等.腰硬联合麻醉和全麻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 2011, 13 (2) :245-246.

[7]王敏.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5, 28 (4) :507-508.

效果及安全性 篇11

方法:对2009年1月到2011年12月之间在我院进行纵隔肿瘤32位病患进行术后研究,通过对32位患者的X射线检查以及胸部CT和病理分析来了解患者手术后的治疗效果。

结果:随访率达到96.88%,时间在5个月到17个月不等。其中:恶性肿瘤病患人数为9人,肺部转移和脑部转移各1例,在进行过放疗以及化疗之后病情好转,未进行二次手术;良性肿瘤患者13例,病情稳定,无复发现象;合并重症肌无力病患10例,3例需要进行术后药物治疗,15个月左右病症开始好转,7例手术效果良好,在术后半年后基本无并发症。

结论: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要求很高,在术前需对发病部位进行胸部CT和X射线的诊断,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有针对性的治疗。

关键词:外科手术原发性纵隔肿瘤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01-01

原发性纵隔肿瘤类型复杂,主要包括:神经源性肿瘤、胸内甲状腺肿、淋巴瘤等,且肿瘤因着生部位不同,纵膈结构较为复杂,因而难于进行自然对比,在术前通常要进行CT与MIR的检查。[1]在此,笔者根据本源的治疗情况,对原发性纵膈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以此探讨在外科治疗原发性纵膈肿瘤中的临场效果以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案例来自本源2009年1月到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2例原发性纵膈肿瘤患者。女性12人,男性20人。平均年龄在38.5岁到45.2岁之间,其中20岁到50岁的患者有14例,在50岁以上患者为13例。其中症状不明显的人数为14例,占患者比例的43.75%,症状较为明显的18例,占患者比例56.25%,术后统计可得,生殖源性肿瘤4例,支气管囊肿与心包囊肿以及非特异性囊肿各1例,神经源性囊肿及胸腺增生各3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瘤与畸胎类肿瘤及囊肿各3例,而胸腺肿瘤数量多至13例。32位患者俱进行了X射线、胸部CT、病理分析的检查。

1.2治疗方法。32例患者进行了胸部外科手术。其中23例进行了肿瘤全切除手术,9例进行了姑息性切除手术;联合心包部分切除手术4例,联合肺叶切除6例;各有3位患者进行了腋下小切手术、颈部与胸部联合切口手術,10位患者进行了前外侧胸切口手术,6位患者进行了后外侧胸切口手术,7位患者进行了中央胸骨切口手术,胸骨正中次全开手术治疗。此次调研中无手术失败、死亡病例。其中恶性肿瘤患者在术后半个月后进行了3个疗程以上的放化疗,所有患者在2到6个月内通过X射线和胸部CT的复查。

2结果

此项临床调查中患者的随访时间5个月到17个月不等,32位患者的随访率达到96.88%。良性肿瘤手术后患者反映良好,无复发现象。合并重症肌无力病患10例,3例需要进行术后药物治疗。15个月左右病症开始好转,7例手术效果良好,在术后半年后基本无并发症。恶性肿瘤病患人数为9人,肺部转移和脑部转移各1例,在进行过放疗以及化疗之后病情好转,未进行二次手术。

3讨论

由于纵膈内胚胎发育机构类型复杂、组织器官众多,因此原发性纵膈肿瘤及其病变总类也较为复杂。因原发性纵膈肿瘤的类型不同,其好发部位也不同。[2]

(1)前纵隔比较常见的是畸胎瘤和胸腺瘤,在前心膈角区多出现脂肪瘤和心包囊肿这样的肿块。

(2)在中纵隔区出现淋巴瘤和支气管囊肿的几率比较大。

(3)后纵隔常出现的是节细胞神经瘤和神经鞘瘤以及神经纤维瘤等神经性肿瘤。

(4)在胸腔入口处,因年龄不同儿童多发淋巴管瘤,成年人多发甲状腺肿块。

所以,了解肿瘤的类型、好发地、组织来源,有助于对原发性纵膈肿瘤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定位。在纵膈肿瘤多数在反射性胸部检测时诊断出来,患者患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在中晚期可能会压迫临近的组织和器官。恶性肿瘤或者由良性转变成恶性的肿瘤发展速度较快,良性较慢。可通过超声波磁共振以及CT来检查等,如治疗需要还可以进行通过纵隔镜取活检来查明肿瘤的属性。[3]

因原发性纵隔肿瘤及瘤样受到生长方式、位置,大小、以及性质的影响,它的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在原发性纵隔肿瘤发病早期,其临床表现不明显,无明显的属性体征。

良性肿瘤及瘤样通常情况下都生长的比较缓慢,不发生病变的情况下:①只有生长到比较大的时候才会出现对周围器官的压迫症状,由于对腔静脉进行压迫,会导致颈静脉变粗、脖子和脸部以及头出现浮肿的现象;②若受到压迫的是气管,这会导致刺激性干咳和气急;③若膈神经受到压迫,则会导致呃逆现象或者造成膈麻痹;④当交感神经干受到压迫时,则会导致Horner综合征;⑤若出现声音嘶哑现象,则是喉返神经受到压迫;⑥若出现恶心呕吐的现象,很可能是迷走神经受到了压迫,此外还会引起心率变慢;⑦若食管受到了压迫,进食的时候会吞咽困难。

原发性纵隔肿瘤若呈恶性,发展速度通常很快,而且受到传染和压迫的临近组织器官被侵袭的程度高。临床症状在肿瘤还是很小的时候就会出现。有些肿瘤及瘤样在很床表现有特征性:①部分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会出现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②三分之一的胸腺瘤病患肌无力现象严重;③当畸胎瘤和皮样囊肿进到支气管里会导致咳出毛发或皮质物。

纵隔里组织器官众多,且因性质不同也十分复杂。在进行外科手术对肿瘤进行切除时,无包膜囊状肿瘤的摘除很可能会导致正常组织的损伤,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对原发性纵膈肿瘤手术的认识及技术必须都很好,否则容易出现医疗事故。手术的过程中要避免伤到血管。如有神经进入肿瘤及表面的现象时,从肿瘤外正常的分离,能够很大程度避免出现失误。在进行肿瘤分离的时候,对分离切开处的处理是要认清其剪切的组织,用点到实现肿瘤的分离可减小术后出血,也可以以纱布清除伤面渗血,在进行生物蛋白凝胶的喷涂。

参考文献

[1]张林,陈景寒,孟龙,等.支气管肺囊肿96例[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2,9(2):80

[2]黄立.纵隔肿瘤156例的诊治体会[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7,13(3):172-173

效果及安全性 篇12

关键词:出口梗阻型便秘,STARR手术,传统手术,临床疗效

近些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饮食结构发生变化, 同时受到社会因素、精神因素影响, 出口梗阻型便秘发病率逐年上升, 对人们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STARR (吻合器经肛门部分直肠切除术) 主要是利用环形吻合器治疗, 在排便障碍有关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1,2,3,4]。该研究主要分析2014年7月—2015年7月行STARR手术治疗的100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从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10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 (50) 与治疗组 (50) 。通过身体检查、理化检查等, 将非器质性便秘、慢传输性便秘、骶直分离、盆底肌痉挛综合征等排除。临床症状表现:会阴疼痛、直肠不适;排便不尽;便意频繁;排便费力或者是延迟。对照组中, 20例女, 30例男, 年龄为37~55岁, 平均为 (45.24±9.34) 岁;其中30例合并直肠前突。治疗组中, 21例女, 29例男, 年龄为38~57岁, 平均为 (46.85±9.32) 岁;其中32例合并直肠前突。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 术前3 d, 食用少渣食物, 阴道冲洗使用100~150 m L 1:500苯扎溴胺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1811, 商标:信龙) 2次/d;术日清晨, 清洁灌肠;术中, 取患者膀胱截石位, 与阴道外缘距离1.0~1.5 cm部位, 将直肠阴道间隙分离, 至宫颈口, 两端可见肛提肌;止血后, 使用1号线, 经宫颈口, 横向折叠缝合直肠前壁浆肌层2.0~3.0 cm, 下至内外括约肌上缘, 将松弛肛提肌缝合;沿切口, 梭形切除阴道后壁, 宽度为1.5~2.0 cm, 使用0-2号肠线, 采取连续锁边缝合, 将阴道后壁关闭, 术毕, 使用碘仿纱布团压迫止血;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避免发生感染, 将阴道压迫纱布取出, 使用苯扎溴胺, 每天冲洗两次阴道, 持续5 d。

治疗组采取STARR手术治疗, STARR手术主要是将内脱垂直肠切除, 通过解剖原则对直肠前突进行纠正, 使得直肠壁连续性得以重建, 利于直肠功能、直肠顺应性、直肠容积恢复。术前, 做好肠道准备, 术前2 d, 患者食用少渣食物, 不宜食用油脂含量过多食物或者是牛奶, 术前1 d, 口服50 g硫酸镁粉剂或者是315 g聚乙醇, 清洁肠道, 2~3 h内, 饮水2 000~3 000 m L, 确保短时间内肠道内环境形成高渗压力, 加快肠道内容物运动速度, 有助于排出废物, 有效清洁患者肠道, 避免术中受到肠道清洁影响, 对吻合口、术野造成污染。术日清晨, 按照患者肠道准备状况, 决定可否采取清洁灌肠。手术使用2把PHH01吻合器 (美国强生公司生产) , 行腰硬联合麻醉, 术中取患者俯卧位或者是截石位;使用肛管扩张器对肛门进行扩张, 使其松弛, 于齿线3 cm部位使用7号线, 经直肠前壁-直肠近端间隙做1 cm间断缝合, 直肠全层半圆做半环形荷包缝合, 共三排, 缝合中间荷包为前突直肠, 将PHH01吻合器置入, 使得头端至荷包缝合线, 将荷包缝合收紧, 并且结扎, 使用带线器将结扎线带出, 对结扎线进行牵拉, 并且将吻合器旋紧, 保险打开20 s击发夹闭, 吻合器取出, 并通过上述手法对直肠后壁进行处理, 然后使用凡士林纱布将肛管一根包裹并且于直肠肛管填塞。术后, 进行常规输液, 并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评分 (采用数字等级评分法评价) , 并对比两组并发症与临床疗效。

1.4 疗效评价标准

症状消失, 排便造影正常, 直肠前壁无前突, 黏膜内套叠, 即为痊愈;症状改善, 排便造影发现黏膜内套叠减小, 直肠前突深度减小, 即为显效;症状缓解, 排便造影异常, 即为有效;症状、排便造影无任何改变, 甚至加重, 即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1.5 统计方法

统计分析数据应用SPSS 15.0软件,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采取n (%) 表示, 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 采用 (±s) 表示,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评分对比

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详见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组中, 38例痊愈, 10例显效, 2例有效, 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中, 30例痊愈, 9例显效, 6例有效, 5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78.00%, 治疗组高于对照组 (χ2=7.162, P<0.05) 。

2.3 两组并发症对比

治疗组中, 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中, 3例肛门狭窄, 2例性交痛, 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 治疗组低于对照组 (χ2=5.263, P<0.05) 。

3 讨论

临床中, 出口梗阻型便秘主要是指粪便经肛管、直肠时受到阻碍造成排便困难, 按照出口梗阻型便秘病理特点分为内脏下垂、骶直分离、肠疝、直肠内套叠以及直肠前突等盆底松弛综合征;内括约肌失弛缓症、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等盆底痉挛综合征, 二者相互影响。对出口梗阻型便秘, 采取传统手术治疗, 虽然近期疗效较好, 但远期疗效差, 病情易复发, 同时传统手术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长, 伴有严重疼痛, 术后并发症多。

STARR手术属于新型手术方式, 可对直肠前突、直肠内套叠进行修复, 使得直肠感觉阈值、直肠容积、直肠顺应性得以恢复。相关研究发现, 在出口梗阻型便秘治疗中, STARR手术疗效优于生物反馈治疗[5,6,7,8]。该研究主要采取STARR手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 治愈率高, 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 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轻, 不易复发, 能有效预防肛门狭窄、性交痛等并发症发生。唐清珠[9]等报道显示, 与传统手术相比, STARR手术安全性高, 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减轻术后疼痛, 减少并发症, 能弥补传统手术治疗的缺点, 治疗有效率能达到90%。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 对照组为78.00%, 治疗组高于对照组 (P<0.05) , 且治疗组未出现并发症。这表明STARR手术治疗不易出现并发症, 临床疗效显著, 符合报道结果。

综上所述, 对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采取STARR手术治疗, 效果明显, 安全可靠,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汤海燕, 陈文静.手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观察[J].护理研究, 2012, 26 (8) :2079-2080.

[2]王振军, 杨新庆.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外科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3, 33 (11) :932-935.

[3]贝绍生, 李华山.TST-STARR术治疗老年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4, 17 (10) :803-805.

[4]滕君, 仇玕.排粪造影在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疗, 2010, 29 (4) :99-104.

[5]王琴, 何峰, 符中柱.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外科治疗思路[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7 (1) :77.

[6]于登峰, 张克忠, 张文俊, 等.STARR在女性出口阻塞型便秘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5) :147-148.

[7]邓思寒.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 35 (3) :61-62.

[8]于锦利.吻合器直肠粘膜环切加闭式修补治疗直肠前突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 2014, 33 (25) :168-170.

上一篇:变速控制系统下一篇:现代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