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项目

2024-05-19

经常项目(精选12篇)

经常项目 篇1

我国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先后做了四次修订, 分别是:1999年证监会在《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中规定: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正常经营损益之外的一次性或偶发性损益。2001年4月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 (本文简称为“2001年规定”) 指出,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生产经营相关, 但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 影响了真实、公允地评价公司当期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 并列出了6项确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4项可能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2004年1月对《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进行了修订 (本文简称为“2004年修订版”) , 指出非经常性损益是公司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 以及虽与经营业务相关, 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 影响了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项收益, 并列举了14项确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2007年证监会结合现行会计准则中相关规定的变化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做出了修订 (本文简称为“2007年修订版”) 。新修订的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主营业务和其他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 以及虽与主营业务和其他经营业务相关, 但由于该交易或事项的性质、金额和发生频率, 影响了正常反映公司经营、盈利能力的各项交易、事项产生的损益, 并列举了15项确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从先后修订总的变化情况看, 证监会对于非经常性损益概念的界定越来越清晰、明确。对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规定也越来越具体。从1999年没有具体指出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到2001年的6项确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4项可能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再到2004年、2007年的14、15项确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这个变化过程充分反映了证监会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监管的力度和决心, 也反映了社会对于公司盈余的认知程度。

一、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修订的内容

1. 税收返还、减免。

税收返还与减免是国家对符合减免税条件的纳税人减免部分或全部税收负担, 以达到国家鼓励或照顾目的的一种优惠政策。纳税人办理税收返还与减免必须经过审批程序。2004年修订版、2007年修订版都将“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的税收返还、减免”视为非经常性损益。相比2001年规定中的“政策有效期短于3年,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的税收返还、减免以及其他政府补贴”去掉了“政策有效期短于3年”的说法, 分流了其他政府补贴 (将其另作为一项非经常性损益来列示) 。

税收返还是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先征后返 (退) 、即征即退等办法向企业返还税款。按照规定, 企业先缴纳各项税收, 纳税后区别不同情况, 分别由财政部门或财政部门委托征收机关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按一定程序审批办理退税。对于税收返还的会计处理, 旧会计制度对于不同税种的税收返还分别有不同的会计处理, 但都是计入了当期损益。现行会计准则将税收返还看做是政府补助, 属于补偿企业已经发生的相关费用, 与收益相关, 所以应在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营业外收入) 。可见旧会计制度与现行会计准则对税收返还的会计处理并无实质变化, 都将其计入了当期损益。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税收减免管理办法 (试行) 》 (国税发[2005]129号) 的规定, 减免税审批机关由税收法律、法规、规章设定。凡规定应由国家税务总局审批的, 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机关上报国家税务总局;凡规定应由省级税务机关及省级以下税务机关审批的, 由各省级税务机关审批或确定审批权限, 原则上由纳税人所在地的县 (区) 税务机关审批;税务机关作出的减免税审批决定, 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纳税人送达减免税审批书面决定。

可见, 对于税收返还、减免我国都有明确的审批路径。有正式批文的税收返还与减免, 就属于经常性损益, 无正式批文或越权审批的税收返还、减免就属于非经常性损益。注册会计师在审核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时, 对于税收返还与减免, 首先要向被审计单位索要正式批文, 其次要判断有无越权审批现象, 如果没有正式批文或虽有正式批文但属于越权审批的税收返还、减免, 应该将其视为非经常性损益。

2. 政府补助。

目前, 我国的政府补助主要有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我国在现行会计准则颁布前, 没有有关政府补助的准则。有关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会计制度中涉及相关的规定, 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一次性计入资本公积, 如对接受的专用拨款在购建固定资产完成时将其转入资本公积。

2004年修订版首次规定各种形式的政府补助都算做企业的非经常性损益。可见会计制度的规定和2004年修订版的规定有些矛盾。这种矛盾必然会导致公司在计算“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时, 只扣除当初计入损益的政府补助, 而对计入资本公积的政府补助并没有扣除, 分流了政府补助对企业利润的冲击。另外, 对于计入损益的政府补助都是一次性将其计入当期损益, 又加大了对公司利润的冲击。

现行会计准则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 将政府补助一律计入损益, 其中: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确认为递延收益, 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期内平均分配, 计入当期损益;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用于补偿未来事项的确认为递延收益, 用于补偿历史事项的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

可见, 现行会计准则对政府补助全部最终都计入损益, 与2007年修订版非经常性损益的规定不发生矛盾, 这比旧会计制度更能抑制公司通过政府补助进行盈余操纵的行为。并且明确规定只是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才算为非经常性损益 (递延到以后期间的政府补助也算为以后期间的非经常性损益) , 这又平缓了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利润的冲击。

3. 资金占用。

按照我国有关法规规定, 企业之间不允许相互拆借资金。但由于企业之间商品购销、劳务提供或其他业务关系的存在和款项未及时结算, 彼此占用资金的情况不可避免, 再加上其他原因形成的资金占用, 实际上企业之间相互占用资金的情况比比皆是, 而关联方交易则更为普遍。企业 (尤其是关联企业) 之间往往利用收取资金占用费的方式达到操纵盈余的目的。于是2001年规定、2004年修订版、2007年修订版分别对上市公司收取的资金占用费是否属于非经常性损益作出了各自的规定。2001年规定指出支付或收取的资金占用费都作为非经常性损益, 但没有明确哪些企业可以除外。2004年修订版明确了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而支付的资金占用费不作为非经常性损益, 但依然没有明确哪些企业可以除外。2007年修订版在2004年修订版的基础上, 明确除了“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有经营资格的金融机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外”, 其他企业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都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可以看出, 2007年修订版对资金占用费内涵、外延的规定都是非常明确的。

4. 营业外收支净额。

营业外收支是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和损失。2001年规定指出营业外收支属于可能的非经常性损益, 即如果将营业外收支不列入非经常性损益, 必须说明原因及涉及的金额, 否则应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实际上这是一种模糊的说法, 给人为操纵留下了空间。2004年修订版规定除了公司日常根据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当时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提取的减值准备记入了“营业外支出”科目) 外, 其他各项营业外收入、支出均属于非经常性损益。笔者认为, 其中对于“日常根据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的说法略显含糊, 因为有些公司可以将不按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的减值准备也一并归属于正常损益, 从而调节利润而不被当做非经常性损益扣除。事实证明, 有些上市公司提取了大量的秘密准备, 而在需要的时候再转回。因为旧会计准则规定提取的减值准备是可以转回的。

2007年修订版实际上是将所有的营业外收支都看做是非经常性损益, 较前两次的说法更加明确。而且现行会计准则扩大了营业外收支的核算范围, 包括了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或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或损失、债务重组利得或损失、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或损失、捐赠利得或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

5. 资产减值准备及转回。

现行会计制度规定要提取八项减值准备, 而且规定在以后年度已提减值准备的资产价值得以恢复时可以转回 (应在原已确认的减值损失的数额内转回) 。这样的规定, 给有些企业进行盈余操纵带来了机会, 它们往往在无关紧要的年度甚至在亏损年度大量计提减值准备, 在以后需要的时候再转回。所以2004年修订版规定, “因不可抗力因素, 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以前年度已经计提各项减值准备的转回”都算做非经常性损益。这样的规定直接抑制了一些公司的盈余操纵行为。

现行会计准则对各项资产的减值准备计提都有明确的规定: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益性生物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的债务工具、存货、消耗性生物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并可以转回;对于可供出售的权益性工具、长期股权投资、以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石油、天然气开采提取减值准备但是不可转回。相应地2007年修订版仍然将“因不可抗力因素, 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算做非经常性损益, 而删掉了2004年修订版将“以前年度已经计提各项减值准备的转回”算做非经常性损益的规定, 因为现行会计准则有“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 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的规定, 所以删掉此条有一定道理。

但是, 从前文的论述中可知, 现行会计准则并不是对所有资产提取的减值准备都规定不可以转回, 因此2007年修订版删掉了“以前年度已经计提各项减值准备的转回”这一条, 这就意味着今后企业转回以前年度已经计提各项减值准备都算做经常性损益, 这又给某些公司进行盈余操纵带来了可乘之机。笔者认为不应该将此条删掉, 应与2004年修订版保持一致。同时, 我们也要防止公司以自然灾害为借口, 冲销 (消化) 以前年度利用各种手段累计调增的利润。

6. 债务重组损益。

我国债务重组会计准则也是几经修订, 对于债务重组收益, 1998年会计准则规定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为了抑制公司的盈余操纵行为, 从2001年开始, 会计准则规定将其记入“资本公积”科目, 这其实是无奈之举, 也与2004年修订版相矛盾。2006年新的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又回到了1998年的规定。变化后的债务重组会计准则与2007年修订版相一致。对于债务重组损失, 会计准则的规定一直未变, 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笔者认为, 现行会计准则下保留这条规定对于抑制公司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操纵更有意义。

7. 将“资产置换损益”修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2001年规定和2004年修订版中包括“资产置换损益”, 2007年修订版将这个称法修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显然, 变化后的概念非常明确, 与《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概念一致。现行会计准则下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产生的损益与旧会计准则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确定, 如果支付补价, 还应加上支付的补价, 如果收到补价, 还应减去收到的补价, 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不符合上述条件的, 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不论是否收到或支付补价, 交易各方都不确认损益。

现行会计准则改变了旧会计准则一律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做法 (一般情况下不确认收益, 只在收到补价时才确认不超过补价的少量的收益) , 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 这种变化在一般情况下将增加公司的利润。但是2007年修订版将这种利润视为非经常性损益, 这对遏制公司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尤其是关联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操纵利润的行为是非常有效的。

8.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

2001年规定指出,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关联方交易导致的损益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2004年修订版下这一规定变为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2007年修订版与2004年修订版相同。2004年修订版、2007年修订版与2001年规定相比, 不再局限于关联方交易, 但只确认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 而不是全部损益, 这样的变化更加合理, 因为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不见得总发生在关联方之间。任何显失公允的交易都应该是非经常的交易, 其产生的损益都应视为非经常性损益。

2001年12月财政部颁布了《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 将关联方交易价格超过非关联方交易价格的部分记入“资本公积———关联交易差价”科目。这是为了抑制企业利用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行为的无奈之举, 这样的做法与国际会计准则并不一致, 也与2001年规定、2004年修订版的规定存在矛盾。

《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规定企业只有在提供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才能披露关联方交易是公平交易, 并且要在报表附注中披露该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及交易要素。因此, 现行会计准则认为如果没有确凿证据, 关联方交易都被视为是不公允的。至于现行会计准则实施后《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还是否有效, 财政部并没有明确的说法。所以笔者认为, 既然现行会计准则下已经在报表附注中详细地披露了关联方交易, 因此关联方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 不需要再列入“资本公积———关联交易差价”科目中, 正常地列入“营业外收入”科目就可以了。这样, 就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核年度财务报表时, 要对关联方交易进行特别关注, 将显失公允的关联方交易产生的损益视为非经常性损益。

二、2007年修订版非经常性损益新增项目

1. 企业合并的合并成本小于合并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损益。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此时, 要对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 对于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两者之间的差额不要求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进行调整, 也不确认损益。当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两者之间的差额体现为双方在交易过程中转让方的让步, 合并方一方面调增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一方面将差额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因此, 2007年修订版将其视为非经常性损益。

2. 企业重组费用, 如安置职工的支出、整合费用等。

近年来, 企业重组已经成为企业实现整体资源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的一剂良药, 企业重组是一项系统工程, 会发生较高的重组费用。2007年1月1日以前, 我国将重组费用视为经常性损益, 在2007年1月1日后, 将其视为非经常性损益, 因此如果只考虑此项非经常性损益, 公司计算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要比扣除前多。但是我国相关法律早有规定, 比如申请配股和增发新股时, 要求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 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相比, 以低者作为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依据。在判断公司“戴帽”或“摘牌”时, 应采取“净利润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孰低”原则。

3.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定,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 母公司应当在合并日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其中, 合并利润表应当包括参与合并各方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所发生的收入、费用和利润。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 应当在合并利润表中单列项目反映。而财政部2002年《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规定, 企业在报告期内购买子公司, 将被购买的子公司自购买日至报告期末的相关收入、成本和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这一重大变化, 意味着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向其控股股东收购其所控制的子公司形成新的母子公司后, 这些被收购的公司在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产生的净损益也一并作为“嫁妆”带给了收购公司, 从而使收购公司平添了一笔巨额收益 (很少情况是损失) 。所以, 2007年修订版将这部分损益认定为非经常性损益, 对于抑制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及帮助信息使用者正确评价公司盈余都是大有裨益的。

4. 与公司主营业务无关的预计负债产生的损益。

《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规定, 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 就应该确认为预计负债: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作为预计负债, 就意味着不仅要表外附注, 也要表内披露, 直接减少了公司当期的盈余。2007年修订版规定与公司主营业务无关的预计负债产生的损益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笔者认为这样的规定合情合理, 但是在现实操作中, 也给公司操纵盈余带来了一定空间。一些公司在计算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时有可能会将与主营业务相关的预计负债故意当作与公司主营业务无关的预计负债列示, 以增加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不过, 我国相关法规已经明确规定应采取“净利润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孰低”原则来计算各项指标。而且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上市公司年度报表时应单独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予以充分关注, 对公司在报表附注中所披露的非经常性损益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完整性进行核实。

此外, 2001年规定中的“处理下属部门、被投资单位股权损益”最初修订为2004年修订版的“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产生的损益”, 并最终修订为2007年修订版的“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这些变化只是扩大了非经常性损益的范围或改变了名称, 并无实质性改变。类似的还有“委托投资损益”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历次的修订均无实质性变化。

2007年修订版还删掉了一些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比如:2004年修订版规定, 除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有经营资格的金融机构获得的短期投资损益之外, 其他企业的短期投资均属于非经常性损益。2007年修订版去掉了这条规定, 原因是现行会计准则取消了短期投资的说法, 而代之以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相关概念, 并且将这些资产产生的损益归为正常损益。

参考文献

[1].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 1999-12-08

[2].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 2001-04-25

[3].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 2004-01-15

[4].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 2007-01-15

[5].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 2007-12-17

[6].钟新桥.亏损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操纵分析.经济师, 2004;9

经常项目 篇2

经常项目:指本国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易而经常发生的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主要的项目,包括对外贸易收支、非贸易往来和无偿转让三个项目。

对外贸易收支是指通过本国海关进出口货物而发生的外汇收支。

非贸易往来,又称劳务收支或无形贸易收支,包括货运、港口供应与劳务、旅游收支、投资收支和其他非贸易往来收支。

无偿转让,包括本国与国际组织、外国政府之间相互的无偿援助和捐赠,以及私人的侨汇和居民的其他收入。

学会计论坛bbs.xuekuaiji.com

经常性项目结汇的具体流程

1、对于境内机构等值5万美元(含5万美元)以下的贸易出口外汇收入,银行可以先予以办理结汇或入帐,并在结汇水单或收帐通知的出口收汇核销专用联注明相应的核销单编号。

2、对于境内机构等值5万美元以上的贸易出口外汇收入分别按以下规定办理结汇或入帐,并在结汇水单或收帐通知上注明相应的核销单编号。

①以跟单信用证、保函或跟单托收方式结算的贸易出口收汇,银行凭上述结算方式规定的有效商业单据和出口单位提供的与出口业务相应的出口收汇核销单编号办理结汇或入帐。

②对于等到值5万美元以上经外汇局确定为“结汇信得过企业”以汇款方式结算的贸易出口收汇,银行可先结汇或入帐,事后凭收汇单位提供的加盖海关“验讫”章的出口收汇核销单正本核对。

银行须自结汇或入帐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通知收汇单位到银行办理有关核对手续。收汇单位须持收汇凭证及加盖海关“验讫”章的出口收汇核销单正本自结汇或入帐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到银行办理有关核对手续。

③对于等值5万美元以上非“结汇信得过企业”以汇款方式结算的贸易出口收汇,凭加盖海关“验讫章”的出口收汇核销单正本办理结汇或入帐。

④出口项下预收货款结汇或入帐,银行凭经外汇局备案并盖有“予收货款章”的正本出口收汇核销单和出口合同办理。

3、境内机构非贸易及单方面转移等其它经常项目下等值2万美元(含2万美元)以下的外汇收入,银行可以先予以办理结汇或入收。

4、对于境内机构等值2万美元以上的非贸易及单方面转移等其它经常项目项下外汇收入,金额在等值2万美元以上5万美元(含5万美元)以下的,银行凭收汇单位提供的正本合同(协议)、发票等其它凭证办理结汇或入帐;超过等值5万美元的,收汇单位应持合同(协议)、发票等其它凭证向外汇局申请,由外汇局审核真实性,银行凭外汇局的核准件为收汇单位办理结汇或入帐手续。

5、对于先结汇或入帐、事后核对的汇入汇款,银行办理结汇或入帐后,不得出具结汇水单或收帐通知,但应在结汇或入帐时逐笔登记,收汇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提供相应结汇凭证及加盖海关“验讫章”的出口收汇核销单正本并逐笔核实后,出具结汇水单或收帐通知。

6、对于等值5万美元以上非“结汇信得过企业”的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如收汇单位不能向银行或外汇局提供相应凭证,银行不得办理结汇,须原币划入银行暂收专户。

对于等值5万美元以上“结汇信得过企业”的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如收汇单位事后不能按规定期限向银行提供相应凭证并办理有关核对手续的,银行应按当日汇率冲回原币划入银行暂收专户。

7、代理出口项下出口收汇,如委托方为有权保留外汇的境内机构,收款行收汇后可以凭代理方提供的正本委托代理协议,出口合同及委托方的《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登记证》或《外汇帐户使用证》办理原币划转,并在结汇水单或收帐通知上注明出口收汇核销单编号。

8、如委托方为不得保留外汇的境内机构,未经外汇局批准其出口收汇不得原币划转,收款行按本办法结汇后将人民币划至委托方。

经常项目 篇3

摘要:近年来,全球经常项目失衡问题成为经济研究者、国际机构和各国中央银行经济学家以及商务经济研究报告竞相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将从经常项目的经济学意义、影响经常项目的变量及两种流行的经常项目分析方法的比较对其进行阐述。

关键词:经常项目

国际借贷变量

1文献回顾及其经济学意义

1.1文献回顾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常项目问题研究的出发点从以往贸易流量转向了经常项目跨期性分析。在跨期性分析下,经常项目是前瞻性最优化代理,是国内储蓄和投资决定的函数。即在收入短期过剩或短缺的情况下,一国能从其它国家借出或者借入资源以便避免消费和投资的剧烈收缩。经常项目跨期性分析强调了政府财政政策、投资、生产率冲击以及贸易条件变化等因素对经常项目收支的影响。

1.2经常项目的经济学意义经常项目的经济学意义是国际借贷。国际借贷严格意义上是指净对外负债余额的变动。净对外负债余额(Net ExternaI LiabiIities Position)也称为净国际投资头寸(Net External Investment Position),它不仅包括一国净对外负债余额(Net External Debt Position),也包括一国净股权负债余额(Net Equity Liabilities Position),后者为一国持有的外国股权(包括对外直接投资和购买外国股票)减去外国持有的本国股权。

2影响经常项目的变量

2.1政府部门变量:指政府财政收支,用各国政府财政收支差额占GDP的比值来表示。

2.2金融变量:指金融深化,用私人信贷占GDP的比值来表示。

2.3宏观经济变量:①净对外资产,用净对外资产占GDP的比值来表示:②资本形成率,用国民经济统计账户中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值来表示:③相对劳动生产率,用各国以1990年美元表示人均劳动生产率相对于美国的比值来表示。

2,4经济发展阶段变量:指相对人均收入,用各国美元现价的人均收入与美国人均收入的比值来表示,在需求方面体现人均收入的高低对经常项目的影响。

2,5对外部门变量:①金融开放度,测量一个国家在对外经济往来中金融项目的开放程度;②贸易开放度,用商品和服务进出口额与本国GDP的比值来表示。

3两种流行的经常项目分析方法

国际借贷的发生可以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从宏观的角度,国际借款的发生是由于本国国民储蓄率较低,不足以为本国的投资提供足够的资金,因而需要从别国借入储蓄,因此经常项目等于储蓄一投资的缺口,即:CA=S-1(其中S和1分别表示国民储蓄和国民投资),这种从宏观角度的分析方法被称为储蓄—投资缺口法。另一方面,从微观的角度,国际借款的发生是由于本国商品和服务的出口收入和其它经常性收入(如来自外国的劳务工资、利息、利润等)不足以弥补本国对商品和服务的进口支付和其它经常性支付,因此经常项目等于贸易余额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支付,即:CA=TB+NF(其中CA表示经常项目,TB表示贸易余额,NF表示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支付)。对通常的国家而言,经常项目主要由贸易余额构成,其它收支所占比重较小,因此经常项目逆差或国际借款的主要原因便是国际贸易出现逆差。由于进出口价格弹性对贸易收支有重要的决定作用,所以这种微观角度的贸易分析方法被称为弹性方法。

经常项目的上述两种分析方法本身都没有错,而且事实上,它们是完全等价的。因为根据国民核算恒等式可以推出:经常项目=贸易余额+国外的净要素支付=国民储蓄一国民投资(萨克斯和拉雷恩,1997)。

4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4.1结论从2008年以后,中国的国际收支经常项引顷差已进一步放缓,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在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共同减少的情况下,将大幅放缓。这对减少贸易摩擦,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是有利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一员,在全球经济和贸易不平衡深层次结构性因素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我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改变仍然需要时间。

4.2政策建议

4.2.1利用人民币升值的契机加大鼓励进口机械设备及高精尖技术。人民币升值使得这些产品的价格较以往有大幅的跌落,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大量进口。一则这可以缓和我国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另则可以加快我国技术升级改造的步伐。

4.2.2利用主要伙伴国需求疲软来抓紧时间进行产品的结构更新。限制加工贸易,鼓励自主创新,加快我国产品品牌的建设过程。

4.2.3避免资本输入陷阱。发展中国家由于资本短缺,为加快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国外资本,在选择高速增长的条件下,外国资本实现了更多的投资收益。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获取国外资本的机会会越来越少。为了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不得不扩大出口,而这无疑以初级产品为主,尽可能实现顺差,但却导致贸易条件的恶化,因此必须降低经济发展速度。

经常项目 篇4

中国的经常项目失衡现象在国际上被广泛关注,很多西方学者甚至将全球经济失衡归罪于中国的经济失衡(王宏淼,2012),其表现也与其他国家有很大不同。首先,中国的经常项目失衡持续时间长,且规模不断扩大;其次,伴随经常项目失衡,资本金融项目账户出现顺差,“双顺差”有悖于经济学常识;最后,经常项目的巨额顺差带来外汇储备膨胀,国内资产价格和物价快速上涨,给我国经济稳定造成巨大压力,实现宏观经济的均衡是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前提,确切地说,经常项目失衡的现状已经给宏观经济优化管理造成了一定困扰。在这种背景下,探讨我国经常项目失衡的原因并找寻经常项目失衡的调整机制,对于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就经常项目失衡的影响因素和调节机制展开讨论。有些学者将中国经常项目持续顺差的原因归结于中国的汇率和汇率制度,以及人民币汇率存在严重的低估现象(Thorbecke、Gordon,2006;Garcia Herrero、Koivu,2007);有些学者从要素禀赋角度出发,认为要素禀赋的国际分工定位不同,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由其维持的贸易加工、廉价资源是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余永定、覃东海,2006;卢峰,2006);另有学者强调储蓄投资缺口是形成中国经常项目巨额顺差的关键因素(李扬,2006;郭海峰,2007;席洪伟、苏晓东,2008)。尽管现有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相关政府部门亦采取种种调整措施,但是我国经常项目的顺差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因此,是否需要换一个角度来探究经常项目顺差的原因?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我国大力引进外资的同时,国内企业不断走出国门,进行对外投资。在对外直接投资(OFDI)规模逐年攀升的背景下,不禁要思考:经常账户和对外直接投资同是一国对外开放及融入国际分工的重要渠道,那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飞速发展对经常账户(特别是经常账户失衡)有何影响?梳理现有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国内外学者鲜有将对外直接投资与我国经常项目失衡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的。事实上,近些年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逐年攀升,很有可能成为影响我国经常项目失衡的重要因素。李蕊(2003)、王英等(2008)、龚艳萍等(2009)、刘伟等(2010)、李梅等(2012)、田敏等(2014)以及陈俊聪等(2014)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通过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有助于推动投资者母国新兴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带动出口贸易的发展。因此,本文拟从对外直接投资的角度探究我国经常项目持续顺差的深层次根源,实证检验对外直接投资对经常项目失衡的影响。

根据投资主体的行业性质,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可分为金融类企业和非金融类企业,前者主要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等,其他企业则统称为非金融类企业。与之相对应,对外直接投资可分为金融类OFDI与非金融类OFDI。本文的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的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为进一步探究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经常项目失衡造成的影响,根据投资动机的差异,将18个行业(除金融行业)的OFDI划分为资源寻求型OFDI、效率寻求型OFDI与市场寻求型OFDI(见表1)。通过细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本文拟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深入探究不同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对经常项目失衡造成的影响。

二、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

(一)VAR模型简介

传统计量模型多以经济理论为基础,但是经济理论并不能为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提供严密说明。此外,传统计量模型不易确定方程中的内生变量,这就给估计推理增加了难度。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无需预先假定不同变量之间存在理论上的经济关系,是目前被广泛用于检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计量方法。VAR模型采用多方程联立的形式,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联立方程模型,其具有以下特点:1属于非结构化模型;2所有变量都是内生的;3具有完全相同的解释变量。VAR模型避免了单方程模型无法描述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缺憾,既能够考察变量间双方向的影响关系,又能够避免联立方程模型的变量内生性与外生性划分以及模型识别等麻烦。VAR模型的每一个方程中,内生变量对全部内生变量的滞后项进行回归,把当期关系隐含到随机扰动项之中,能够估计全部内生变量的动态关系。

以两个变量y1t、y2t滞后1期的VAR模型为例:

其中:u1t,u2t~IID(0,s2);Cov(u1t,u2t)=0。写成矩阵形式为:

含有N个变量滞后k期的VAR模型表示如下:

Sims认为VAR模型中的全部变量都是内生变量,近年来部分学者指出具有单向因果关系的变量亦可作为外生变量加入VAR模型。在梳理和总结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将分别基于绝对指标组和相对指标组构建多变量VAR模型,并借助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法考察不同类型的OFDI对经常项目变动的影响方向及影响程度。

(二)指标设定

本文以经常项目的相关变量作为被解释变量,以不同类型OFDI的相关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并设置一系列其他变量以控制某些重要因素对经常项目变动的影响。

1. 被解释变量。

经常项目失衡是相对于经常项目均衡而言的,无论是盈余还是赤字,都是经常项目失衡的一种表现形式。借鉴刘渝琳和周靖祥(2007)的做法,本文采用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以及经常项目差额三个指标来测度经常项目变动。其中,出口贸易额的自然对数记为Ln EX,进口贸易额的自然对数记为Ln IM,经常项目差额的自然对数记为Ln CA。CA=EX-IM。

2. 解释变量。

OFDI数据可分为存量与流量两种。鉴于获取数据的便利性,现有研究大多采用流量数据。实际上,OFDI不仅影响来源国的当年对外贸易,更重要的是对其有长期持续影响,故本文同时采用OFDI的流量和存量作为解释变量。其中,OFDI流量的自然对数记为Lnf OFDIi,OFDI存量的自然对数记为Lns OFDIi。i=1,2,3分别表示资源寻求型OFDI、效率寻求型OFDI、市场寻求型OFDI。

3. 控制变量。

借鉴Chinn et al.(2003)、Gruber et al.(2009)、赵锦春等(2014)的做法,设置多个控制变量。

(1)经济增长速度。用当期GDP增长率Growth表示。

(2)经济发展阶段。采用我国当期实际人均GDP与美国当期实际人均GDP的比值反映相对人均收入水平RGDP。

(3)社会消费因素。本文设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对数Ln Consum来测度消费率,主要用于考察消费对经常项目变动的影响。根据吸收分析法的观点,经常项目是国民收入减去吸收的差额,其中吸收包括私人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在国民收入相对稳定时,私人消费越大,经常项目越容易倾向于逆差;当总吸收超过总收入时,该国家则是净进口国家,经常项目则出现逆差。

(4)资本形成因素。根据经常项目跨期分析法,较高水平的投资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经常项目收支情况恶化。因为当一国当前消费增加且超过其产出时,必须依赖进口才能满足,于是就出现了经常项目赤字。本文采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自然对数Ln Capital来表示。

(5)财政收支因素。大量经验研究表明,政府财政收支与经常项目差额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故本文设置了政府财政收支指标,用政府财政收支差额的对数Ln Gov来表示。

(6)外贸依存度。外贸依存度反映了一国国际贸易的开放程度,更加开放的经济能够通过出口带来更多的外汇收入,具有更强的外部负债清偿能力。所以,外贸依存度越高,越有利于一国经常项目的改善。本文采用商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的自然对数Ln Open来表示。

(7)金融开放程度。一国跨国金融交易的开放程度会影响资本流动进而影响经常项目,因为金融开放能够影响储蓄和投资决定,影响资本跨国流动进而影响跨国配置效率,带来国际资产组合的多样化,最终增加潜在收益。多采用资本内流作为度量金融开放程度的代理变量,本文选用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入额的自然对数Ln Fopen来表示。

(8)净对外资产因素。从跨期角度来看,经常项目等于贸易差额与一国对外资产净额回报(或对外负债净额支出)之和,对外资产净额是一个很重要的初始条件。从储蓄存量缓冲角度来看,较高的对外资产净额会降低经常项目逆差,改善经常项目。本文采用当期对外资产净额的自然对数Ln Nfa来衡量。

(9)贸易条件。根据哈伯格—劳伦斯—梅茨勒效应,在给定收入水平时,贸易条件恶化会减少实际收入和储蓄;在投资和政府预算赤字保持不变时,储蓄改变最终会改变经常项目盈余,导致贸易差额恶化。贸易条件TOT通常用一国或地区当年的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来表示。

(10)实际有效汇率。Corden(2009)和Feldstein(2011)认为,为了保证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和出口,中国政府压低人民币汇率,导致中国商品的国际相对价格下降以及国际竞争力提高,而人民币低估显然为中国创造了长期而持久的经常项目顺差。本文设置实际有效汇率Beer来控制汇率对经常项目的影响。Beer是国际清算银行发布的以中国对外贸易份额为权重计算的人民币对各贸易国的加权平均汇率。具体指标设置见表2。

(三)数据来源

由于分行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只能追溯到2002年,故本文以200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一季度为考察期。变量原始数据主要来自Wind资讯金融数据库、WDI世界发展指数数据库以及中经网事实数据库。经常项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政府财政收支差额、商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入额、对外资产净额以及实际有效汇率等季度数据根据月度数据进行推算。由于现阶段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分行业数据主要是年度数据,本文假定不同行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占对外直接投资总流量的比重在同一年度内基本保持不变,在对外直接投资季度总流量的基础上估算不同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季度流量数据。结合不同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年度存量和季度流量,估算不同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季度存量数据。数据处理使用计量软件EVIEWS 8.0和STATA 12.0。

三、多变量VAR模型分析

(一)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由于ADF法与PP法在拒绝单位根上的势(power)较弱,本文使用Kwiatkowski et al.(1992)提出的KPSS法检验各绝对指标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涉及的绝对指标KPSS统计量值至少小于1%水平下的临界值,不能拒绝原假设,即原序列是平稳的。表3简要给出了主要变量的KPSS检验结果。

(二)VAR模型的最优滞后期

VAR模型除了需要满足序列平稳性条件,还应正确确定滞后期。如果滞后期太少,误差项的自相关性会很严重,容易导致参数估计的非一致性。本文根据赤池消息准则(AIC)和施瓦茨准则(SC)确定最优滞后期。表4给出了多变量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

注:*表示10%水平下的临界值,**表示5%水平下的临界值,***表示1%水平下的临界值。

若VAR模型各个单位根的模都小于或等于1,满足稳定性条件,则意味着模型结构是稳定的,所构建模型是合理的。图1~图6分别给出了不同多变量VAR模型的AR根图示。由图可知,被估计VAR模型所有根的模的倒数都小于1,位于单位圆内,表明不同VAR模型均满足稳定条件。在模型稳定的基础上,通过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可以测算经常项目对不同类型OFDI冲击的响应。

(三)Granger因果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法主要是用来检验是否可以将一个内生变量作为外生变量对待。对于VAR模型中的每一个方程,将输出每一个其他内生变量滞后项(不包括它本身的滞后项)联合显著的χ2(Wald)统计量。基于多个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见表5。

从表5的结果可知,除Lnf OFDI1不是Ln CA变化的Granger原因,Lnf OFDI3不是Ln IM变化的Granger原因外,Lnf OFDI2、Lnf OFDI3是Ln CA变化的Granger原因,Lnf OF-DI1、Lnf OFDI2以及Lnf OFDI3是Ln EX变化的Granger原因,Lnf OFDI1、Lnf OFDI2是Ln IM变化的Granger原因。初步推断:资源寻求型OFDI流量对经常项目差额的影响可能不显著,市场寻求型OFDI流量对进口贸易额的影响可能不显著;而效率寻求型OFDI流量、市场寻求型OFDI流量对经常项目差额存在重要影响;出口贸易额受到资源寻求型OF-DI流量、效率寻求型OFDI流量、市场寻求型OFDI流量的显著影响;进口贸易额主要受资源寻求型OFDI流量、效率寻求型OFDI流量的影响。

就OFDI存量而言,Lns OFDI1和Lns OFDI2是Ln CA变化的Granger原因,而Lns OFDI3不是Ln CA变化的Granger原因,意味着资源寻求型OFDI存量和效率寻求型OFDI存量对经常项目差额存在重要影响,而市场寻求型OFDI存量对经常项目差额的影响并不显著;Lns OFDI1、Lns OFDI2和Lns OFDI3都是Ln EX变化和Ln IM变化的Granger原因,初步表明资源寻求型OFDI存量、效率寻求型OFDI存量、市场寻求型OFDI存量对我国出口贸易额和进口贸易额都存在重要影响。

(四)脉冲响应函数

图7反映了资源寻求型OFDI流量变动对经常项目差额的影响,当一个百分比的资源寻求型OFDI流量冲击发生时,在第1~3期经常项目差额出现小幅负向反应,随后冲击效应逐渐趋于0;图8反映了效率寻求型OFDI流量变动对经常项目差额的影响,当一个百分比的效率寻求型OFDI流量冲击发生时,在第1期经常项目差额出现负向反应,并且在第2期达到负向最大值,随后负向冲击减弱,在第6期之后冲击效应逐渐趋于0;图9反映了市场寻求型OFDI流量变动对经常项目差额的影响,当一个百分比的市场寻求型OFDI流量冲击发生时,在第1期经常项目差额出现正向反应,并且在第2期达到正向最大值,随后正向冲击减弱,在第5期之后冲击效应逐渐趋于0。图10反映了资源寻求型OFDI流量变动对出口贸易额的影响,当一个百分比的资源寻求型OF-DI流量冲击发生时,在第1~4期出口贸易额出现大幅增加,第5期之后冲击效应逐渐趋于0;图11反映了效率寻求型OF-DI流量变动对出口贸易额的影响,当一个百分比的效率寻求型OFDI流量冲击发生时,在第1~2期出口贸易额出现负向反应,在第3期达到负向最大值后负向冲击减弱,在第6期之后冲击效应趋于0;图12反映了市场寻求型OFDI流量变动对出口贸易额的影响,当一个百分比的市场寻求型OFDI流量冲击发生时,在第3期出口贸易额出现正向反应,但在第4期之后正向冲击减弱并逐渐趋于0。图13反映了资源寻求型OFDI流量变动对进口贸易额的影响,当一个百分比的资源寻求型OFDI流量冲击发生时,从第1期开始进口贸易额出现负向反应,并在第4期达到最大值,随后负向冲击减弱,在第7期由负转正,但冲击效应微弱;图14反映了效率寻求型OFDI流量变动对进口贸易额的影响,当一个百分比的效率寻求型OFDI流量冲击发生时,第1~2期进口贸易额出现正向反应,随后正向冲击减弱,在第5期由正转负,但冲击效应微弱;图15反映了市场寻求型OFDI流量变动对进口贸易额的影响,当一个百分比的市场寻求型OFDI流量冲击发生时,第1~2期进口贸易额出现负向反应,在第3期转为正向反应,随后减弱并逐渐趋于0。

概括来讲,资源寻求型OFDI、效率寻求型OFDI以及市场寻求型OFDI流量变动对经常项目的脉冲响应模式存在很大差异,不仅体现在时间轨迹上,还体现在冲击力度上。其中:资源寻求型OFDI流量变动对出口贸易额有一定的正向冲击,对进口贸易额有大幅的负向冲击,对经常项目差额有微弱的负向冲击;效率寻求型OFDI流量变动对出口贸易额有一定的负向冲击,对进口贸易额有一定的正向冲击,对经常项目差额有明显的负向冲击;市场寻求型OFDI流量变动对出口贸易额有一定的正向冲击,对进口贸易额有复杂的正负冲击,对经常项目差额有明显的正向冲击。这与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基本一致。

图16反映了资源寻求型OFDI存量变动对经常项目差额的影响,当一个百分比的资源寻求型OFDI存量冲击发生时,前7期经常项目差额出现负向反应,第8期冲击影响由负转正,到第30期前后正向反应趋于零;图17反映了效率寻求型OFDI存量变动对经常项目差额的影响,当一个百分比的效率寻求型OFDI存量冲击发生时,前15期经常项目差额出现负向反应,随后冲击影响由负转正,但是反应幅度微弱并逐步趋于零;图18反映了市场寻求型OFDI存量变动对经常项目差额的影响,当一个百分比的市场寻求型OFDI存量冲击发生时,前4期经常项目差额出现正向反应,随后冲击影响由正转负,在第16期冲击影响再次由负转正,最终趋于0,整体而言反应相当微弱。图19反映了资源寻求型OFDI存量变动对出口贸易额的影响,当一个百分比的资源寻求型OFDI存量冲击发生时,从第5期开始出口贸易额出现负向反应,并且该负向反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存在;图20反映了效率寻求型OFDI存量变动对出口贸易额的影响,当一个百分比的效率寻求型OFDI存量冲击发生时,从第1期开始出口贸易额出现明显的负向反应,虽然反应幅度在后期有所减弱,但仍然持续存在;图21反映了市场寻求型OFDI存量变动对出口贸易额的影响,当一个百分比的市场寻求型OFDI存量冲击发生时,从第1期开始出口贸易额出现正向反应,在第4期达到正向最大值,随后正向影响逐渐减弱并在第25期后趋于0。图22反映了资源寻求型OFDI存量变动对进口贸易额的影响,当一个百分比的资源寻求型OFDI存量冲击发生时,从第1期开始进口贸易额出现大幅负向反应,在第7期该负向反应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步减弱,在第22期后趋于0;图23反映了效率寻求型OFDI存量变动对进口贸易额的影响,当一个百分比的效率寻求型OFDI存量冲击发生时,进口贸易额从最初的小幅正向反应迅速转变为大幅的负向反应,且该负向反应在持续大约25期后趋于0;图24反映了市场寻求型OFDI存量变动对进口贸易额的影响,当一个百分比的市场寻求型OFDI存量冲击发生时,从第1期开始进口贸易额出现明显的正向反应,但该正向反应逐步减弱并在第15期后趋于0。

概括来讲,资源寻求型OFDI存量变动对出口贸易额有一定的负向冲击,对进口贸易额有明显的负向冲击,对经常项目差额有先负后正的微弱影响;效率寻求型OFDI存量变动对出口贸易额有一定的负向冲击,对进口贸易额有大幅负向冲击但最终趋于0,对经常项目差额有明显的负向影响;市场寻求型OFDI存量变动对出口贸易额和进口贸易额均有一定的正向冲击,对经常项目差额影响微弱。

(五)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用来分析VAR模型中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通常用方差来度量),以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表6和表7给出了不同类型OFDI流量和存量绝对规模冲击对经常项目绝对规模变动的贡献度。

从表6可以看出,资源寻求型OFDI流量对经常项目差额变动的贡献率在第2~5期显著提高,第6期后趋于稳定;效率寻求型OFDI流量对经常项目差额变动的贡献率在第2~4期显著提高,第5期后趋于稳定;市场寻求型OFDI流量对经常项目差额变动的贡献率在第2~3期显著提高,第4期后趋于稳定。资源寻求型OFDI流量对出口贸易额变动的贡献率在第2~7期显著提高,第8期后趋于稳定;效率寻求型OFDI流量对出口贸易额变动的贡献率在第2~6期显著提高,第7期后趋于稳定;市场寻求型OFDI流量对出口贸易额变动的贡献率在第2~4期显著提高,第5期后趋于稳定。资源寻求型OFDI流量对进口贸易额变动的贡献率在第2~5期显著提高,第6期后趋于稳定;效率寻求型OFDI流量对进口贸易额变动的贡献率在第2~9期显著提高,第10期后趋于稳定;市场寻求型OFDI流量对进口贸易额变动的贡献率在第2~6期显著提高,第7期后趋于稳定。从长期来看,资源寻求型OFDI流量、效率寻求型OFDI流量和市场寻求型OFDI流量对出口贸易额变动的贡献率大致维持在0.4%、2%、1%,对进口贸易额变动的贡献率大致维持在7%、12%、2%,对经常项目差额变动的贡献率大致维持在0.2%、1.8%、3.5%。

从表7可以看出,资源寻求型OFDI存量对经常项目差额变动的贡献率在第2~7期显著提高,第8期之后趋于稳定,大致维持在4%;效率寻求型OFDI存量对经常项目差额变动的贡献率在第2~12期显著提高,第13期之后趋于稳定,大致维持在6.0%;市场寻求型OFDI存量对经常项目差额变动的贡献率在第2~11期逐渐提高,第12期之后趋于稳定,大致维持在0.01%。资源寻求型OFDI存量、效率寻求型OFDI存量对出口贸易额变动的贡献率在15期之内大幅度提高,延长至50期可以发现资源寻求型OFDI存量、效率寻求型OFDI存量对出口贸易额变动的贡献率在第30期开始稳定,分别大致维持在43%、15%;市场寻求型OFDI存量对出口贸易额变动的贡献率先升后降,第50期后趋于稳定,大致维持在2.5%。资源寻求型OFDI存量对进口贸易额变动的贡献率在2~13期之内大幅度提高,第14期后趋于稳定,大致维持在44%;效率寻求型OFDI存量对进口贸易额变动的贡献率在前15期大幅度提高,通过延长时期,发现第20期后趋于稳定,大致维持在19%;市场寻求型OFDI存量对进口贸易额变动的贡献率先升后降,最终维持在1.6%左右。

四、结论

本文通过建立多控制变量的VAR模型,并实证检验得出,不同投资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对经常项目差额的影响有很大不同:

第一,资源寻求型OFDI流量变动对出口贸易额有一定的正向冲击,对进口贸易额有大幅的负向冲击,对经常项目差额有微弱的负向冲击;效率寻求型OFDI流量变动对出口贸易额有一定的负向冲击,对进口贸易额有一定的正向冲击,对经常项目差额有明显的负向冲击;市场寻求型OFDI流量变动对出口贸易额有一定的正向冲击,对进口贸易额有复杂的正负冲击,对经常项目差额有明显的正向冲击。

第二,资源寻求型OFDI存量变动对出口贸易额有一定的负向冲击,对进口贸易额有明显的负向冲击,对经常项目差额有先正后负的微弱影响;效率寻求型OFDI存量变动对出口贸易额有一定的负向冲击,对进口贸易额有大幅负向冲击,但最终趋于0,对经常项目差额有明显的负向影响;市场寻求型OFDI存量变动对出口贸易额和进口贸易额均有一定的正向冲击,对经常项目差额的影响微弱。

第三,从长期来看,资源寻求型OFDI流量、效率寻求型OFDI流量和市场寻求型OFDI流量对出口贸易额变动的贡献率大致维持在0.4%、2%以及1%,对进口贸易额变动的贡献率大致维持在7%、12%以及2%,对经常项目差额变动的贡献率大致维持在0.2%、1.8%以及3.5%;资源寻求型OFDI存量、效率寻求型OFDI存量和市场寻求型OFDI存量对出口贸易额变动的贡献率大致维持在43%、15%以及2.5%,对进口贸易额变动的贡献率大致维持在44%、19%以及1.6%,对经常项目差额变动的贡献率大致维持在4.2%、6.0%以及0.01%。

经常项目 篇5

为了近一半推进我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深入进展,按照县卫生局,<关于开展201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导的通知>要求于2012年1月8日,对全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督导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督导检查内容

1:居民健康档案案

居民健康档案是基础,以妇幼.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上门随访服务等形式,为常伴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截止到2012年1月8日全场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4458份,建档率74% 2;健康教育

针对健康基本知识和技能及乡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发放健康宣传资料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截止目前共建健康教育专栏8块,版面更新8次,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4000张,举办健康知识讲座12次居民参与150人,很大程度上改变一些群众的不良卫生习惯.3;老人健康管理

对乡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高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共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365人次 4:慢病管理

高血压、糖尿病两类人群健康管理率30%以上规范管理率达到60%以上,个村基本按照人口比列推进。定期咨询服务和用药指导,利用随访宣传防病知识,使农民对重点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并做好资料汇总和信息上报。35岁以上患者门诊首诊测血压率达100%,并做好门诊日志记录。

5重症精神病患者管理 我乡范围内重症精神病患者管理人数达到95%.二督导检查单位, 三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存在的困难

(一)是工作量大,时间紧,工作任务,实施起来工作压力大,难度大,困难大;(二)是发展不平衡,卫生基础比较弱,业务人员.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尤为突出,村级业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严重影响项目实施的进度和质量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从总体上已经步入了正常运转的归档,但从督导情况来看,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

居民健康档案的质量有待加强,存在村室人员年龄偏大,知识层次低的现象.虽然村室人员基本掌握了建档流程.方式和方法,但建档内容缺项.存在着重建档.(二)

重点的随访没到位.按照项目方案要求对65岁以上老人,高血压.糖尿病及重性精神病患者每三个月随访一次并且要给予体格检查和健康指导;但督导中发现一些村室随访次数不够,健康指导不到位.宣教次数不够形式不够多样.二整改措施

经常回家经常回家 篇6

我的父母是非常开明的人,对儿女极为体谅。他们总是说:“你们正是忙的时候,又要工作,又要弄孩子,好不容易盼到个星期天,就睡睡懒觉吧。”所以,从来不要求我们回家。我呢,也就被惯坏了,其实从我自己家到父母家只有7站地,可我一年之中回不了几趟家,尽管每周我都要陪老公到婆婆家报到。有时老公都说:“该去你父母家看看了吧?”我则常常摆出一副高姿态的模样:“没事儿,我父母不在乎!”

电话打过去,母亲接的。我告诉她:“中午我带儿子回来吃午饭。”

“是吗?”话筒中传来母亲高兴万分的声音:“太好了!”

中午12点,我带着儿子出发了。我的如意算盘是就利用中午2个小时回去看看,这样可以不耽误儿子做作业的时间。

车很顺,又没堵车,半个小时我们就到了。按下门铃,“来了!”随着母亲苍老但快乐的声音,门开了。母亲一把将外孙拥进怀中,亲吻着他的额头,不住地说:“姥姥好想你呀!”

走进屋,我看到香焦、桔子、花生、瓜子……已经摆了满满一桌子。“对了,冰箱里还有巧克力。”父亲突然想起,起身去拿,好象不知道给外孙子吃什么好了。我说:“妈,您别忙了,楠楠不喜欢吃零食,您给他找几本好看的书就行了。”“书没问题,姥姥这儿多着呢。”于是她又开始满屋找书,不一会儿,各种报纸、杂志拿来一大堆,还拉着儿子去看她往日谁也不许动的书柜:“楠楠,想看什么,姥姥给你拿。”

我看到儿子物质食粮、精神食粮都有了,便转身进了厨房,只见已经70多岁的老爸正戴着围裙忙着炸带鱼……

12点45分,开饭了。黄闷鸡翅、炸带鱼、拌凉粉、拌海蜇……全是我和儿子爱吃的菜。父亲还拿出啤酒、雪碧,像过年一般。母亲一边给我们夹菜一边说:“放下电话,你爸就采购去了,回来还列了个菜谱,精心制做,光这个黄闷鸡翅就闷了两个多小时。也就是你们回来了,你爸才下这个功夫,平时一日三餐,我们吃两顿面条。我今天沾你们的光了。”

“嗨,俩人吃,没情绪做。”父亲说。

“没错,吃饭就得热闹。”我附和着,以掩饰我心中开始闪现的不安。

“快吃,快吃,多吃,多吃。”父亲也让着我们,仿佛吃已不是我们的快乐,而是他的快乐。

吃罢饭,我刚要收拾碗筷,母亲忙说:“你只管把碗堆在池子里,等你们走了我再刷,咱们说会儿话。”我一看表,下午1点15分了,按我计划的1点40分走,不到半个小时了。我的直觉告诉我,用这些时间陪母亲聊天确实比刷碗更让她快乐。所以,我真的把一大堆碗筷扔到池子里,然后回到屋里,坐在母亲身旁。

“来,咱爷儿俩杀三盘!”父亲对我儿子说。“还有时间吗?”母亲问。父亲一愣,似乎反应不过来:“什么?还有时间限制?”母亲赶快解释:“他们一会儿就走,楠楠下午还要做作业呢!”父亲的眼神一下子暗了。我忙说:“来得及,下吧,楠楠也早就盼着跟姥爷一决高低呢!”我心想,就是今天回去晚上补作业,也要让儿子陪姥爷下完这三盘棋。

父亲和儿子拉开了战幕。我和母亲聊起了天。从朱总理的幽默访美,到他们的衣食住行。父亲也时不时地插上几句,虽然下棋也不愿意错过与我聊天的机会。

当儿子以2盘输、1盘和的战绩告终的时候,表针指向了2点30分。我犹豫了一下,简直是鼓着勇气说出:“我们该走了。”“走吧,走吧。我穿衣服送你们。”母亲一边说一边找衣服,换衣服,准备送我们下楼。我说:“别送了,怪麻烦的。”“没关系,我爱看你们走的样子。”我知道,母亲是不想放过与我们在一起的最后一分钟。

“我就不送你们了。”父亲说着,靠向了沙发的靠背,好像一下子失去了刚才的那种精气神儿。我突然意识到从我走进家门父母就一直在忙:父亲忙着为我们做饭,忙着和儿子下棋;母亲忙着给我们拿吃的、玩的、看的,忙着说些家长里短,好像他们是在争分夺秒地爱我们,争分夺秒地享受我们对他们的陪伴。

我突然为我回家给父母带来的这种快乐而内疚起来。真的,我感到他们越快乐,我越不安,因为他们的快乐,折射出他们对儿女的渴盼。我突然明白,他们只是太为我们着想,才舍弃了对我们回家的要求,而我竟真的以为父母不在乎,心安理得地过着自己的日子,以致他们把看到我们都当成一种享受,而且还要这样抓紧着享受,忙不迭地享受。我太不对了。

“姥姥,再见!”

“再见,别忘了提醒你妈妈常回姥姥家来!”

我的眼睛湿润了。我心里在说:“不用提醒了,从今以后,我会经常回家。”兰新

周末,老公出差,剩下我和儿子,顿觉空落落的。不知哪根神经动了,我决定回家。

我的父母是非常开明的人,对儿女极为体谅。他们总是说:“你们正是忙的时候,又要工作,又要弄孩子,好不容易盼到个星期天,就睡睡懒觉吧。”所以,从来不要求我们回家。我呢,也就被惯坏了,其实从我自己家到父母家只有7站地,可我一年之中回不了几趟家,尽管每周我都要陪老公到婆婆家报到。有时老公都说:“该去你父母家看看了吧?”我则常常摆出一副高姿态的模样:“没事儿,我父母不在乎!”

电话打过去,母亲接的。我告诉她:“中午我带儿子回来吃午饭。”

“是吗?”话筒中传来母亲高兴万分的声音:“太好了!”

中午12点,我带着儿子出发了。我的如意算盘是就利用中午2个小时回去看看,这样可以不耽误儿子做作业的时间。

车很顺,又没堵车,半个小时我们就到了。按下门铃,“来了!”随着母亲苍老但快乐的声音,门开了。母亲一把将外孙拥进怀中,亲吻着他的额头,不住地说:“姥姥好想你呀!”

走进屋,我看到香焦、桔子、花生、瓜子……已经摆了满满一桌子。“对了,冰箱里还有巧克力。”父亲突然想起,起身去拿,好象不知道给外孙子吃什么好了。我说:“妈,您别忙了,楠楠不喜欢吃零食,您给他找几本好看的书就行了。”“书没问题,姥姥这儿多着呢。”于是她又开始满屋找书,不一会儿,各种报纸、杂志拿来一大堆,还拉着儿子去看她往日谁也不许动的书柜:“楠楠,想看什么,姥姥给你拿。”

我看到儿子物质食粮、精神食粮都有了,便转身进了厨房,只见已经70多岁的老爸正戴着围裙忙着炸带鱼……

12点45分,开饭了。黄闷鸡翅、炸带鱼、拌凉粉、拌海蜇……全是我和儿子爱吃的菜。父亲还拿出啤酒、雪碧,像过年一般。母亲一边给我们夹菜一边说:“放下电话,你爸就采购去了,回来还列了个菜谱,精心制做,光这个黄闷鸡翅就闷了两个多小时。也就是你们回来了,你爸才下这个功夫,平时一日三餐,我们吃两顿面条。我今天沾你们的光了。”

“嗨,俩人吃,没情绪做。”父亲说。

“没错,吃饭就得热闹。”我附和着,以掩饰我心中开始闪现的不安。

“快吃,快吃,多吃,多吃。”父亲也让着我们,仿佛吃已不是我们的快乐,而是他的快乐。

吃罢饭,我刚要收拾碗筷,母亲忙说:“你只管把碗堆在池子里,等你们走了我再刷,咱们说会儿话。”我一看表,下午1点15分了,按我计划的1点40分走,不到半个小时了。我的直觉告诉我,用这些时间陪母亲聊天确实比刷碗更让她快乐。所以,我真的把一大堆碗筷扔到池子里,然后回到屋里,坐在母亲身旁。

“来,咱爷儿俩杀三盘!”父亲对我儿子说。“还有时间吗?”母亲问。父亲一愣,似乎反应不过来:“什么?还有时间限制?”母亲赶快解释:“他们一会儿就走,楠楠下午还要做作业呢!”父亲的眼神一下子暗了。我忙说:“来得及,下吧,楠楠也早就盼着跟姥爷一决高低呢!”我心想,就是今天回去晚上补作业,也要让儿子陪姥爷下完这三盘棋。

父亲和儿子拉开了战幕。我和母亲聊起了天。从朱总理的幽默访美,到他们的衣食住行。父亲也时不时地插上几句,虽然下棋也不愿意错过与我聊天的机会。

当儿子以2盘输、1盘和的战绩告终的时候,表针指向了2点30分。我犹豫了一下,简直是鼓着勇气说出:“我们该走了。”“走吧,走吧。我穿衣服送你们。”母亲一边说一边找衣服,换衣服,准备送我们下楼。我说:“别送了,怪麻烦的。”“没关系,我爱看你们走的样子。”我知道,母亲是不想放过与我们在一起的最后一分钟。

“我就不送你们了。”父亲说着,靠向了沙发的靠背,好像一下子失去了刚才的那种精气神儿。我突然意识到从我走进家门父母就一直在忙:父亲忙着为我们做饭,忙着和儿子下棋;母亲忙着给我们拿吃的、玩的、看的,忙着说些家长里短,好像他们是在争分夺秒地爱我们,争分夺秒地享受我们对他们的陪伴。

我突然为我回家给父母带来的这种快乐而内疚起来。真的,我感到他们越快乐,我越不安,因为他们的快乐,折射出他们对儿女的渴盼。我突然明白,他们只是太为我们着想,才舍弃了对我们回家的要求,而我竟真的以为父母不在乎,心安理得地过着自己的日子,以致他们把看到我们都当成一种享受,而且还要这样抓紧着享受,忙不迭地享受。我太不对了。

“姥姥,再见!”

“再见,别忘了提醒你妈妈常回姥姥家来!”

经常项目 篇7

戈德史密斯在1969出版了《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一书, 他提出了“金融相关比率”指标 (FIR) 来衡量不同国家之间的金融发展与金融结构的差异。同时也初步形成了之后的金融深化理论 (Raymond W.Goldsmith, 1969) 。他的金融相关比率是全部金融资产价值和全部实物资产价值之比, 而且应用金融相关比率区分了金融发展的三个阶段。在初级阶段金融相关比率大约在0.2与0.5之间;而在高级阶段金融相关比率大约在1左右, 但有时会有相当大的浮动, 偶尔比值会达到2的水平。戈德史密斯所提出的金融相关比率在国家或是经济体出现通货膨胀和战争时会偏离真实值。该指标对现代发达经济体金融结构的衡量就会略显粗糙。在1973年, 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对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更为深远的影响, 两人分别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肖和麦金农主导的金融深化理论主要以实际利率自由化为核心的金融自由化理论, 他们主张政府有计划地逐步取消对金融市场的干预, 让金融市场自主良性循环, 防止金融压抑 (Ronald I.Mckinnon, 1973) 。爱德华·肖对一国金融深化程度的衡量主要依据金融存量、金融流量、金融资产价格这三个指标体系 (Shaw, Edward S, 1973) 。在这三个大的指标体系中同时包含若干具体指标。金融存量指标体系中主要反映经济体在某一个时间点上的金融深化程度, 其中主要有两项指标, 其一是与戈德史密斯所提出的金融相关比率相似的指标, 即金融资产存量和国民收入的比例;另一个则是各类金融资产存量之间的比例。相比而言, 金融流量指标体系则主要衡量某个时间段内经济体金融深化程度, 这个指标体系主要包含三个子指标, 分别是财政投资与总投资额之比、居民储蓄占银行总储蓄比例以及企业融资中银行贷款比例。在另一方面, Chinn and Prasad在对一些国家的经常项目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了经常项目和财政收支有正向相关的关系 (Chinn, 2006) 。之后Chinn and Ito指明经常项目逆差和一个国家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发展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 (Chinn and Ito, 2005) 。

现有的实证研究主要注重在实体经济和财政政策上对经常项目的影响, 对于金融深化与经产项目之间的相关关系考察并不多。在国际金融理论中我们可以知道一国的贸易逆差便需要该国对外进行融资, 特别是美国在面对长期经常项目赤字时更多地输出了金融服务产品。笔者利用七十年代至今的美国时间序列数据, 实证分析美国经常项目与金融深化各指标的关系。

二、实证分析

本文将对美国经常项目和金融深化的关系进行分析, 分析的思路是:

(1) 变量选取, 构建指标体系, 并且我们能够获得的有效数据跨度为1970-2010年共41年达到了大样本的要求。

(2) 对于时间序列数据, 必须检验序列的平稳性。

(3) 在平稳性检验的基础上, 通过协整检验分析指标间是不是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4) 在数据平稳性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 对指标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 具体考虑其因果关系。

(一) 变量选取

本文分析的是美国经常项目与金融深化的关系, 由上文论述的理论模型和现有的实证研究成果, 选取美国经常项目五个指标。

1. 美国经常项目净值CA

2. 美国广义货币与狭义货币之比

随着金融深化的进行, 一国金融货币的形式将变得更加丰富, 广义货币与狭义货币的比值也不断提高。

3. 外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与美国国内总投资之比

外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不仅可以衡量一国经济对外开放的程度, 还可以表现一国对外金融服务的输出量, 对外金融服务的输出量便可以体现金融深化程度。

4. 美国政府投资与美国国内总投资之比

政府的投资过多往往会对私人投资部门造成挤出效应, 对金融市场也带来资本定价上的不稳定。

5. 银行提供的信用与美国GDP之比

美国金融市场长期处于混业经营状态, 银行提供的信用在间接反映了金融存量。

(二)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使用ADF (augmented diskey-fuller) 检验法对各个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通过如下方程实现:

其中, t为时间趋势, i为滞后阶数, t为白噪声误差项。ADF检验中, 仍检验d (28) 0, 变量滞后阶数的确定原则为Schwarz信息准则。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如表1所示, 除为平稳的, 都为一阶平稳, 下文将要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

(三) 协整检验

由表1得到, 除为平稳的, 都为一阶平稳。以CA作为被解释变量, 其他指标为解释变量进行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 保留模型估计残差序列, 对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若残差序列平稳, 则指标之间的协整关系存在;否则不存在。结果表2如下:

残差的单位根检验如表2所示, 残差检验的p值为0.0010, 故此残差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为一个平稳序列, 因此, CA、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四)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为研究美国经常项目与金融深化指标之间的长期因果关系, 根据赤池信息准则 (AIC) 对各指标的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之间具有单向因果关系, 银行信用规模是广义货币扩大的必备基础, 同时银行信用规模的扩大也可以增大广义货币与狭义货币之比;与CA之间具有单向因果关系, 实证表明金融深化与经常项目的关系;与CA之间、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 这与国民收入恒等式中所表示的相吻合, 财政支出对经常项目和外资有直接影响。

三、总结

本文利用从70年到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 对美国经常项目和金融深化各个指标进行实证研究, 得出以下结果:

(一) 美国金融深化程度的增高对经常项目赤字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实体经济对全球的资本有着一贯的吸引力, 金融业产生的规模效应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让美国的金融产业成为了其比较优势产业。随着美国金融业的发展, 美国自身走上了去产业化道路, 走到了经济产业的上游。金融深化的进行使金融服务大量输出, 同时外资对美国国际收支出现的赤字进行持久地融资。

(二) 美国经常项目净值与广义流通货币和狭义流通货币之比是正向变动, 但与外国投资占国内总投资以及银行信用与GDP之比均为负相关关系

一国广义流通货币和狭义流通货币之比、银行信用与GDP之比都是对一个国家金融深化程度的基础衡量。美国自身金融业的发展与探索创造了种类丰富的金融产品, 也扩大了货币的定义范畴, 减少了资本流通的摩擦。银行可以经营多种金融服务, 也使银行的信用提供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在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中, 广义流通货币与狭义流通货币之比是银行信用与GDP之比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三) 美国经常项目净值与政府支出占投资的比例正向变动, 同时两者有很强的互为因果的关系

根据IS-LM-BP模型中, 经常项目与政府支出成负相关关系, 实证结果与理论有一定的矛盾, 原因主要在于指标的选择上, 经常项目与政府支出是成反向变动, 但是政府支出占投资的比例与经常项目净值就不再是反向变动。

而且, 政府支出占投资的比例与外国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有很强的因果关系。由此可见政府的支出会对国外投资和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有很强的影响, 这也与宏观经济理论相吻合。

参考文献

[1]Raymond W.Goldsmith,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M],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9.

[2]McKinnon, Ronald I.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Washington D C:Brookings Institute, 1973.

[3]Shaw, Edward S.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4]Chinn M D, Ito H.Current Account Balances,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nstitutions:Assaying the World Saving Glut[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2006 (26) :546-569.

[5]Chinn M D, Ito H.Current Account Balance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nstitutions[J].NBER Working Paper, 2005:11761.

[6]刘钻石, 张娟.美国经常项目与金融市场关系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10 (9) .

[7]仇娟东, 何风隽, 艾永梅.金融抑制、金融约束、金融自由化与金融深化的互动关系探讨[J].金融研究, 2011 (3) :6.

经常项目 篇8

历史证明, 无论是拉丁美洲的债务危机还是东南亚金融危机, 巨大的经常项目逆差常常是危机到来前的征兆。Fischer (1988) 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真正重要的并不在于赤字有多大, 而在于该国赤字是否是“不可维持”的, 若赤字“不可维持”, 那么贬值迟早会发生[1]。Summers (1996) 研究发现, 当经常项目逆差超过GDP的5%时, 就应该给予密切关注, 尤其是当逆差以容易导致资本迅速发生逆转的形式所融资的时候, 更应该警惕[2]。Corsetti, Pesenti和Roubini (1998) 认为, 经常项目的巨额赤字是造成东亚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之一[3]。Edwards (2001) 对大量国家的定量分析表明, 从政策分析的角度来说, 巨额的赤字值得关注, 但并不意味着每一个有着巨额赤字的国家都必然会发生危机[4]。

二、决定经常项目失衡可维持性的因素分析

决定和影响经常项目失衡的因素, 主要因素包括:一国的储蓄—投资状况、经济增长速度、开放程度、资本与金融项目的结构与规模、国内金融体系的健全[5]、宏观经济政策如货币与汇率政策、财政政策、贸易政策[6]、对资本项目的开放政策[7]等。张建清、张天顶等人在全球经常项目失衡的影响因素方面进行了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 从政府财政收支差额、净对外资产、劳动生产率、贸易开放度、金融开放度、相对人均收入、消费率、资本形成率以及金融深化等方面研究影响经常项目失衡的经济因素[8]。

三、经常项目可维持性的国别研究

在经常项目失衡可维持性的国别研究中, 一部分注于工业化国家, 尤其是美国的经常项目失衡是否可以维持, 另一部分则侧重于发展中和新兴市场化国家的经常项目失衡问题。由于研究方法、研究模型和样本处理上的差异, 对这些国家的研究并没有得出一致性的结论。如Trehan和Walsh (1991) , Fountas和Wu (1999) 拒绝了美国经常项目失衡是可维持的假定。但是, Wickens和Uctum (1993) [9], Ahmed和Rogers (1996) [10]利用结构性断点 (Structural Breaks) , Wu, Chen和Lee (2001) [11]利用面板技术 (Panel Techniques) , 发现工业化国家的外部债务是可维持的。Baharumshah, Lau和Fountas (2003) 在跨期预算约束的模型下, 利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技术, 并考虑到结构性断点, 对东南亚四国1961—1999年经常项目失衡的可维持性进行了检验, 认为持续的经常项目逆差是判断金融危机的重要标志[12]。Roubini和Wachtel (1998) 考察了中东欧转型经济国家经常项目逆差的可维持性, 发现这些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都出现了巨大的经常项目赤字[13]。

四、国内对经济项目可维持性的研究

在经常项目顺差的可维持性方面, 相关研究较少。刘树成等 (2002) 在宏观经济均衡的框架下研究了经常项目可维持性问题[14];管涛 (2002) 认为, 只要保持国内总投资小于国内储蓄的状况, 中国经常项目的顺差仍会长期维持[15];黄亦君 (2003) 提出通过人民币贬值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有效组合, 以实现中国贸易顺差的可维持[16];王信 (2004) 从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分析未来几年中国经常项目将大体维持顺差的格局[17];肖崎 (2006) 对中国双顺差的结构及其可维持性问题进行了分析[18];潘雅琼 (2008) 对中国经常项目顺差的平稳性和长期可维持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认为中国经常项目顺差在长期内是可维持的, 面临外部冲击时, 能够逐步恢复到长期均衡水平[19]。

五、经常项目失衡可维持性的研究方法综述

二战以后, 大多数对一国外部均衡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弹性分析法之上, 强调相对价格的变动与贸易流量之间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后期, 许多学者研究发现, 经常项目是一国储蓄与投资率、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资本流动、价格与收益率以及汇率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以后, 经常项目可维持性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产生了经常项目的跨期均衡分析方法 (Intertemporal Approach to the Current Account) 。Jeffrey Sachs (1982) [20];Obstfeld Maurice and Kenneth Rogoff (1994) [21]。此外, 还有叠代模型 (Overlapping Generation) , 该模型允许不同年龄的消费者之间存在异质性, 认为人口变化趋势和税收的代际影响也是决定经常项目的重要因素 (Obstfeld Maurice and Kenneth Rogoff, 1994[22]) 。

在实证和计量研究层面上, 运用的主要方法是跨期分析法, 也有少数是基于其他假设的计量经济方法。A.R.Ghosh and J.D.Ostry (1995) 运用跨期方法测试了45个发展中国家的经常项目, 其中, 2/3的发展中国家实际和预测的经常项目拟合得非常好[23]。Ventura Jaume (2002) 在跨期模型中引入两个要素:投资风险和对投资的调整成本, 选择21个工业化国家1966—1997年的经常项目数据进行模拟, 得到了很好的模拟结果[24]。Guy Debelle and Hamid Faruqee (1996) 通过跨区域和时间序列数据的计量经济学方法探讨了决定经常项目差额的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25]。Menzie Chinn and Eswar S.Prasad (2000) 把经常项目差额看成是结构性的变量和影响储蓄、投资的宏观经济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研究表明, 政府预算和外国资产存量 (发展中国家还有金融深化) 在中期决定了经常项目差额, 并且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开放程度与经常项目的变化趋势相反[26]。

经常项目 篇9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加入WTO组织后,对外经贸交往发展快速,且表现出大量的贸易顺差。事实上,从1994年起,我国已连续19年保持经常项目顺差, 且总体呈加速增长趋势。2000年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例仅1.6%,到2004年很快上升为3.4%;2005年更是急剧上升,增速达到历年最大;2006年甚至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经常项目顺差国;尽管2007年以后经常项目顺差有所回落,但中国依然处于全球最大顺差国的位置,顺差额远远高于其他国家。2011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017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2.8%。中国经常项目顺差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因此,近年来,我国学者广泛研究中国贸易持续顺差的根本原因,把握中国经常项目问题的主要矛盾,以此预计未来经常项目的趋势,为中国实施恰当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二、文献综述

在动态变化的经济环境中,经常项目的变动已不再是行为在某一时点的静态均衡,传统的静态分析理论和方法已不能适应开放宏观经济的动态系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在经常项目分析理论中逐渐引入时间偏好、理性预期和跨期动态模拟对传统的经常项目决定理论进行修正和扩展,从居民的储蓄、消费和投资动态行为解释经常项目的变动,形成了最具代表性的经常项目跨期最优均衡理论。Sachs(1982)最先将这个方法引入经常项目分析,在跨期最优消费决策的约束方程中给出经常项目的隐式表达式,并突出按照动机不同将消费分解为偏好消费和平滑消费。随后,Campbell(1987)检验永久性收入的假说,得出消费者储蓄决定于消费者对未来收入变动现值之和,消费决定于收入和储蓄之差。Campbell and Shiller (1987)在Campbell(1987)的基础上,说明在永久性收入理论的前提下,个人的储蓄行为和消费行为仅与预期未来收入变化有关。

随着理论的改进,经常项目跨期分析法逐渐演变成经常项目现值模型(PVMCA)。鉴于跨时最优模型对现实的解释力不足,西方学者放松了模型的若干假设条件,对跨时最优现值模型进行了修正。Obstfeld and Rogoff(1994) 基于Sachs(1982)的研究认为除平滑消费外,还存在倾斜消费,通过引进消费倾斜系数,将倾斜消费因素从实际经常项目中分离出来,得到平滑消费所产生的经常项目。Ghosh and Ostry(1995)运用跨期消费平滑模型对多个国家的经常项目与净收入变动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均满足跨期消费平滑模型。

国内学者运用跨时均衡理论对经常项目进行研究的成果不多。甘小芳、许少强(2010)基于跨期最优消费模型, 研究经常项目受消费者行为和经济冲击的影响,发现倾斜消费对经常项目的顺差效果超过平滑消费引起的逆差影响,从而形成实际经常项目顺差。周亚军、陈建华(2012)运用消费习惯扩展的经常项目现值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居民的消费习惯在中国经常项目的差额波动路径中起重要作用,其跨时消费决策的结果则是储蓄大于投资。

总结国内外学者对经常项目跨期均衡理论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已有的实证文献主要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 且绝大部分关注经常项目的逆差问题,仅有少量研究涉及到顺差持续性问题,这些理论不一定适合中国这种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国家。因此,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引入跨期消费模型,将实际经常项目分解为平滑性经常项目和倾斜性经常项目,研究消费行为和净产出对经常项目的影响。

三、理论模型

经常项目跨期最优均衡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消费平滑化,认为在国际资本充分流动和存在国际借贷的条件下, 居民跨期消费的结果使一国的储蓄不必等于投资,从而使经常项目存在余额。当储蓄大于投资,即经常项目顺差时, 会导致该国对外贷款的增加,意味着居民偏好延时消费; 反之,当储蓄小于投资,居民偏好超前消费。

假设条件:无限期界,且每个人都可以永远活下去;个人消费偏好一致,且消费决策基于对未来的完全预期;即期效用函数不变;世界利率水平为常数,不随时间变化。

1、目标函数

代表性个体的消费和储蓄决策依赖于跨期效用现值的最大化,即:

其中β是折现系数,表示在不同时间内消费主观偏好对比,用以测度个人消费在前后期选择的耐心程度;Ut表示跨期效用现值函数,Ct表示第t期的消费,u(·)表示单期效用函数,且u'(·)>0,u''(·)<0。

2、预算约束

经常项目恒等式,即:

其中B为国外净资产余额,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C为消费,I为投资,G为政府支出,世界利率为r。

3、最优消费水平

已知生产函数Yt=AtF(Kt),投资It=Kt+1-Kt,代入约束条件(2),可得到消费:Ct=(1+r)Bt-Bt+1+Yt-It-Gt=(1+r)Bt-Bt+1+AtF(Kt)-(Kt+1-Kt)-Gt(3)

再将消费Ct的表达式(3)代入目标函数(1),然后分别对Bt+1,Kt+1求一阶导,可得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

假设即期效用函数是等弹性的,则,代入欧拉方程(4),经多次迭代,得到:

变换约束条件,将Ct+k的表达式(6)代入,得到各期的最优消费水平为:当0<(1+r)σ-1βσ<1时,

由最优消费的表达式(7)可看出,在利率水平给定的条件下,最优消费与两类变量有关。一类是收入变量,即净产出(Y-G-I)和国外净资产余额(B),表现为平滑消费;另一类是偏好变量,即β或θ,表现为倾斜消费,与收入变量无关,是影响消费行为的非收入性因素。本文基于Obstfeld and Rogoff(1994)对跨期消费理论的扩展,将最优消费分解为平滑消费Csm和倾斜消费Ctr,则得到:

由于倾斜消费Ctr与收入变量无关,则由欧拉方程(4)可得平滑消费的边际效用关系为:

由式(9)可知,当0<(1+r)β<1,即θ>1时,平滑消费的边际效用随时间递增,则平滑消费路径向下,消费者偏好超前型平滑消费;同理,当(1+r)β>1,即0<θ<1时,平滑消费路径向上,消费者偏好延迟型平滑消费;当(1+r)β=1,即θ=1时,平滑性消费路径水平,消费既不超前也不延迟。

4、平滑性经常项目与倾斜性经常项目

最优消费可分为平滑消费与倾斜消费,对应的经常项目也可分为平滑性经常项目与倾斜性经常项目,其中平滑性经常项目仅与收入因素有关,倾斜性经常项目与倾斜性因素β(或者θ)有关。

实际经常项目可表示为:CAt=Bt+1-Bt=(Yt+rB t-Gt-I)t-C*t

为了从经常项目中分解出平滑性经常项目,需要去掉倾斜性因素β(或者θ)对经常项目的影响,所以定义平滑性经常项目CAsmt为:

将最优消费水平式(7)带入式(10)可得:

其中,称Zt=Yt-It-Gt为净产出。因为不包含倾斜性因素,只与收入因素有关,因此CAsmt为平滑性经常项目。

平滑性经常项目是未来各期净产出的现值之和,包含的经济意义为:平滑性经常项目顺差表示微观经济个体预期未来净产出将减少;平滑性经常项目逆差则表示预期未来的净产出将增加。

倾斜性经常项目可表达为:

由式(12)可知,当θ>1时,倾斜性经常项目为顺差,表明倾斜消费路径向上,即倾斜因素(非收入因素)导致消费者偏好延迟型倾斜消费;同理,当0<θ<1时,倾斜性经常项目逆差,表明倾斜消费路径向下,即倾斜因素导致消费者偏好超前型倾斜消费。

综上,跨期最优消费理论的消费行为可分解为平滑消费行为和倾斜消费行为。当θ>1时,表现为超前型平滑消费和延迟型倾斜消费;当0<θ<1时,表现为延迟型平滑消费和超前型倾斜消费。

5、平滑性经常项目与净产出

由式(11)可知,表明未来净产出变化的折现值为正时,平滑性经常项目逆差;反之为顺差。简言之,经常项目逆差是对未来净产出增长的预示。

假设当j>0时,消费者对△Zt+i、CAsmt+j的预测是以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为基础的,以一阶VAR模型为例:

其中,ε1、ε2是条件均值为零的误差项,△Z、CAsm则表示非条件均值的偏差数。

四、实证分析

本文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国际金融数据库中选取了中国1982—2011年的相关数据,涉及变量有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经常项目、政府支出、投资、消费、GDP平减指数和人民币汇率。为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对时间序列数据以GDP平减指数进行处理,转化为实际数据,并用人民币汇率统一数据单位。为方便表示,实证分析中的Z、GN、CP、CA分别表示净产出、国民净收入、消费和经常项目的实际数据。

本文的实证检验步骤为:第一步,通过协整检验,计算出倾斜消费系数θ,并估计平滑性经常项目和倾斜性经常项目;第二步,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验证经常项目与净产出之间的关系,并预测经常项目。

1、平滑性经常项目和倾斜性经常项目的估计

(1)平稳性检验。为检验Z、GN、CP、CA四个变量的平稳性,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法进行平稳性检验,最佳滞后期以AIC准则确定。结果见表1。

从表1汇总的检验结果看,在95%的置信水平下,四个变量的原始序列都不平稳。但是一阶差分后,T值都小于5%临界值,且p值远小于0.05,从而拒绝原假设,表明时间序列Z、GN、CP、CA一阶差分后均是平稳的。

(2)消费倾斜系数θ的估计。序列GN和CP均为一阶平稳序列,使用EG两步法对其进行协整检验,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为0.9735,拟合效果很好,且残差序列平稳(在95%的置信水平下,残差单位根检验的t值为 -2.1592,落在拒绝域内)。因此,变量GN和C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协整方程公式如下:

SE (0.0165)

T 值 (64.7968)

p 值 (0.0000)

由回归方程(14)可知,消费倾斜系数d兹为1.0712。θ>1, 这表明平滑消费路径向下,消费者偏好超前型平滑消费, 而倾斜消费路径向上,存在延迟型倾斜消费。

(3)平滑性经常项目和倾斜性经常项目的估计。由理论模型中的式(10)、式(12)可知,

将θ=1.0712代入,可以得到平滑性经常项目CAsm,继而得到倾斜性经常项目CAtr。

从图1中可看出,我国自1994年以来,连续18年保持经常项目顺差,并且从2005—2008年经常项目顺差呈不断扩大趋势。整体上看,倾斜性经常项目表现为持续顺差;而平滑性经常项目在2005年以前保持逆差,但呈不断缩小的趋势,到2005年以后表现为顺差,之后突然大幅下降。具体来看,2005年以后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呈现扩大趋势主要是由平滑性经常项目顺差骤然上升导致的;而2008年以后随着平滑性经常项目的下降,我国实际经常项目顺差也有所下降。

平滑性经常项目的顺差或逆差与消费者的预期收入有关。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战略,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保持良好势头,因此消费者对经济的发展态势持乐观态度,预期收入增加,形成平滑性经常项目逆差。1997年我国平滑性经常项目的逆差有较大幅度的缩小,可能是受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消费者预期收入会有所减少。随后,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平滑性经常项目由逆差逐渐转变为顺差。2005年以后平滑性经常项目顺差持续扩大,说明人们预期未来收入会减少,这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现实相违背。本文认为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率。尽管近几十年来中国消费者的名义收入呈增长趋势,但由于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等因素,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增长相对缓慢,预期未来收入没有达到理想水平。二是经济危机影响。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紧接着2009年欧债危机爆发,给消费者未来的收入添加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使得消费者在预期未来收入时显得格外谨慎和保守。三是国内灾难频发。2008年我国接连发生雪灾和地震,某些产业和地区受到严重冲击,国内经济前景堪忧,因此消费者对收入预期显得悲观。

倾斜性经常项目的顺差与消费者的主观偏好有关。倾斜性经常项目顺差意味着消费者偏好延迟型倾斜消费,这种消费行为的内在原因是庞大的预期支出压力。一方面, 中国人的消费观念保守,消费行为偏向于追求财富的积累,因而偏好储蓄大于投资;另一方面,最具有消费能力的成年人不仅要承担当前的花费,还要为将来可预见的家庭支出和不可预见的疾病、灾祸做好准备,这就造成消费者在当期消费时较为谨慎,从而引起倾斜性经常项目顺差。

2、平滑性经常项目和净产出变动之间的关系

(1)平滑性经常项目和净产出变动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根据理论模型中可知平滑性经常项目逆差是对未来净产出增长的预示。为检验平滑性经常项目与净产出变动之间是否存在这种关系,本文对二者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首先运用单位根检验法对这两个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单位根检验结果(表2)可知,在95%的置信水平下,两个变量的T值均落在拒绝域内,从而拒绝原假设,表明平滑性经常项目和净产出变动序列都是平稳的。因此, 二者可以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因果检验结果(表3)可知,在95%的置信水平下, 当零假设是平滑性经常项目不是净产出变动的格兰杰原因时,p值小于0.05,从而拒绝原假设,因此有充分理由认为平滑性经常项目与净产出变动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且平滑性经常项目是净产出变动的格兰杰原因。

(2)平滑性经常项目的预测。根据理论模型中的式(14), 为预测平滑性经常项目,由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可知,本文可用向量自回归模型来拟合平滑性经常项目和净产出变动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如表4所示。

下面本文使用静态预测法对平滑性经常项目进行预测,将得到的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由净产出变动预测得到的平滑性经常项目与实际平滑性经常项目差异不大,预测效果较好。因此,本文认为用净产出变动来预测经常项目是合理的。

五、结论

本文基于跨期最优消费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消费行为和净产出对经常项目的影响,认为跨期消费模式主要由收入性因素和预防性因素决定。

收入性因素是驱动消费行为的基本动力,因而是平滑消费的主要原因。理性的消费者不仅会根据当前收入,而且会根据预期的未来收入等信息来选择一生的消费,以期达到长期效用最大化。当预期未来收入增加,消费者会适当增加当前消费,使得平滑性经常项目逆差加大;同理,当预期未来收入减少,消费者会相应减少当前消费。实证结果表明,平滑性经常项目由逆差逐渐转变为顺差,且呈现顺差持续扩大的趋势,与国内宏观经济局势造成消费者对未来收入预期减少有关。

预防性因素,也称为倾斜性因素,是从消费者偏好出发研究消费行为对经常项目的影响,其变化决定着倾斜性经常项目的大小。当消费者偏好于超前倾斜消费,则倾斜性经常项目逆差;反之,当消费者偏好于延迟倾斜消费,则倾斜性经常项目顺差。研究显示中国消费倾斜系数大于1,倾斜性经常项目顺差,表明消费者偏好延迟倾斜消费, 这是由于消费者预期支出压力大而保守消费。

实际经常项目顺差是延迟倾斜消费导致的倾斜性经常项目顺差程度大于超前平滑消费形成的平滑性经常项目逆差的结果。内在原因可能是刚性支出预期大于未来收入预期,使得实际消费行为偏好延迟型消费。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经常项目顺差持续扩大的趋势却是由平滑性经常项目转变为顺差引起的。其隐含的政策启示是应当降低刚性支出预期,增加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从而有效减少经常项目顺差。

摘要:基于跨期最优消费理论,本文将经常项目分解为平滑性经常项目与倾斜性经常项目,运用协整分析法、因果检验法及VAR模型,从动态的角度考察经常项目受消费者行为和产出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常项目与最优消费存在协整关系;平滑性经常项目因预期未来收入增加,引起超前型平滑消费而表现为逆差;倾斜性经常项目因延迟型倾斜消费而表现为顺差。总体上,我国实际经常项目顺差表现为倾斜消费带来的顺差影响大于平滑消费引起的逆差效果。

经常照照镜子 篇10

依我们的传统习惯和从小受到的教育, 照镜子是女人的专利, 她们须臾离不开镜子, 在她们居室的墙上、桌上、衣柜的门上都习惯地镶上一面镜子, 甚至少女们的化妆包里、化妆盒里, 也随身带有一面小镜子, 方便极了。随时照, 天天照, 一天指不定照多少遍, 照容颜、照穿着、照神态、照气质, 不容有一点瑕疵, 乐此不疲, 最终照出自信, 照出好心情——她们太爱美了;一般说来, 大老爷们是羞于照镜子的, 也会给人留下很坏的印象, 认为不正经、不男人、没出息;我就更不爱照镜子了, 除了世俗习惯的羁绊, 就我这幅尊荣, 照一次镜子能灰心半个月, 所以本能的拒绝、排斥。话虽这么说, 也没少照镜子, 比如理发时, 你的对面没有别的, 就自己的一张脸, 如果厌恶, 除非闭上双眼。再比如外出旅游, 无论下榻酒店的大堂, 还是居室或卫生间, 也会经常与“自己”不期而遇。这都是“被动”地照镜子, 情非所愿。

如今, 反思这些认识, 深感有失偏颇, 因为, 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

况且, 我们男性糖尿病朋友应该向女性学习, 经常照照镜子, 看看我们的体态是否变丰腴了, 或者本来就肥胖是否有所收敛, 还是有增无减。因为肥胖是健康讲座上专家们的永恒话题, 往往被视为“万病之源”, 他们讲到动情处, 真的痛心疾首。通过照镜子, 能随时检验和提醒我们控制体重, 从这个意义上说, 它与血糖监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时代在发展, 我们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 健康讲座上专家告诉我们, 时至今日, 肥胖绝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富态”, 更不是“美”的代名词, 它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是患“三高”的危险因素。长期肥胖的人群, 糖尿病患病率比普通人群高出4倍, 而且, 有一半肥胖的人将来会患上糖尿病。肥胖又可使2型糖尿病人的寿命缩短8~10年。另外, 糖尿病与高血压、高血脂是一根藤上的苦瓜, 患上一种, 其他的就是指日可待的事了。

肥胖有着如此潜在的风险, 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知, 而且立即减肥!

如果真的肥胖了, 我们就要按照专家们给支的招, 从改变生活方式作为切入点, 合理饮食, 增加运动, 千方百计把体重控制在达标范围。饮食方面的核心问题, 是根据体重算出总热量外, 按食物交换份进食, 低脂低糖低盐, 烹调方式改煎炒烹炸为焖炖蒸煮, 还要戒烟限酒, 糖尿病运动疗法应做“有氧运动”有氧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 专家推荐“百炼不如一走”, 这是最安全、最科学、最经济的锻炼方式。运动后达到的结果是:心情舒畅, 浑身微汗, 心跳微快。专家们也提醒我们, 糖尿病人的运动要因人而异, 而且要根据年龄、有没有并发症来决定。反对空腹运动, 那样容易发生低血糖, 提倡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后开始运动, 这样有利于食物消化吸收。通过运动, 促进新陈代谢, 增加能量消耗, 减少体内脂肪。减轻体重后, 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 提高降糖药物的疗效, 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血糖控制好了, 血压血脂也会相应得到改善。

经常踮脚益处多 篇11

方法是双足并拢着地,用力抬起脚跟,然后放松,重复20~30次。别看方法简单,可健身效果不错。踮起脚尖时,双侧小腿后部肌肉每次收缩时挤压出的血液量,大致相当于心脏脉搏排血量。所以,当你下棋、打牌、玩电脑或久立不动时,最好1小时左右做1次踮脚运动,可使下肢血液回流顺畅。而且,踮脚运动还可以活动四肢和头脑,消除长时间用脑集中及突然站立而眼前发黑、头脑发晕的毛病。

另外,解小便虽是小事,也不可掉以轻心。男性踮起脚尖小便,则可起到强肾的作用,因而能连带达到强精的效果。女性坐蹲的同时,把第一脚趾和第二脚趾用力着地,踮一踮,抖一抖,也可起到补肾利尿的效果。倘若能在一天内做上五六次这样的踮脚尖运动,连续1~6个月,便能达到很好的强精又健身的作用。同时。亦可缓解因长时间站立而导致的足跟痛。若患有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肥大,小便时踮脚亦有尿畅之感。

还要说的是踮脚走路,就是足跟提起完全用足尖走路,行走百步。可以锻炼屈肌。从经络角度看,还有利于通畅足三阴经。足跟走路就是把足尖翘起来,用足跟走路,这样是练小腿前侧的伸肌,行百步,可以疏通足三阳经。两者交替进行可以祛病强身。当然,对于老年人则应注意安全,以免站立不稳而摔倒。患有较严重的骨质疏松症的人最好不做。

细数经常熬夜的危害 篇12

如果长时间熬夜, 就会破坏人体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循环, 出现神经系统失调。表现在皮肤上, 容易出现粗糙、脸色偏黄、黑斑、黄褐斑、青春痘等问题, 皮肤出现干燥、弹性差、缺乏光泽、容颜苍老等问题。

二、抵抗力下降, 易患感冒、消化不良等各种疾病

经常熬夜, 人的正常生理周期和人体的正常反应系统遭到破坏。使人感到疲劳, 精神不振, 抵抗力也就会随之下降。人体抵抗力下降后, 感冒等呼吸道疾病、胃肠等消化道疾病也都会找上门来。

三、降低白天的工作效率

人的交感神经, 正常情况下应该是白天兴奋, 夜间休息。而熬夜者的交感神经却是与正常情况相反, 因而熬夜后的第二天, 交感神经难以充分兴奋。这样熬夜者在白天会没有精神, 头昏脑涨, 记忆力减退, 注意力不集中, 反应迟钝, 健忘以及头晕、头痛等, 更为严重的是, 时间长了, 还会出现神经衰弱, 失眠等症状。对从事高危行业的人来说, 熬夜的危害就更大了, 有可能引发意外伤害, 甚至火灾、爆炸等恶性事故。

四、视力下降

上一篇: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下一篇:运动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