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以外的新闻

2024-08-14

会议以外的新闻(共9篇)

会议以外的新闻 篇1

一、当前国内时政新闻的民生化趋势

1. 时政新闻改革依靠民生新闻发展起来

随着电视台的民生类新闻越来越多, 其内容也更加贴近人民的生活, 让广大群众更加及时地了解社会生活百态和政府的大政方针。但是时政新闻相比之下却显得有些枯燥, 观众对于信息的接受也显得比较被动, 时间长了会产生厌倦的感觉, 而时政类新闻的收视人群逐渐被民生类新闻所吸引。因此, 电视台应该大力发展时政类新闻的民生化改革, 建立起良好的民生平台, 关注大众民生市场, 以便能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将时政新闻民生化, 这样会失去其权威性。因此, 把握好时政与民生的关系才能获得成功。

2. 民生化时政新闻, 既是媒体的职责也是其机制创新的需要

人民群众对于媒体的信任是比较高的, 所以媒体应该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将电视时政新闻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民生化, 这是媒体的职责所在。众所周知, 电视时政新闻有着特殊的新闻机制, 代表党为民众传达时政信息。在改革时政新闻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平衡好这样的关系, 就得不到好的效果。所以, 时政新闻应该创新机制, 在改革探索中一步一步地稳扎稳打, 使时政新闻既有民生化趋势, 又不失其权威性。

二、时政新闻的“去会议化”

1. 时政新闻的“去会议化”, 就是减少或缩短会议新闻

对于电视新闻来说, 更多的信息量是要靠画面来呈现, 这样更直观也更加生动, 而常规的会议新闻则经常通篇呈现的都是会场画面:主席台上的领导按排位大小以不同规格出现, 台下的参会人员左右左右成排对切, 1到3分钟的时间里, 观众只能从配音中了解会议的具体内容, 而从画面中获得的都是对老百姓无效的信息。因此应尽量减少会议新闻、缩短会议新闻的时长, 或在编辑画面时, 适时跳出会场, 加入与会议内容相关的空镜头, 甚至用图表、字幕等方式, 提炼出主要内容加以注释, 以增加会议新闻画面的信息量。

2. 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加剧“去会议化”趋势

近年来, 全国加强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 不少地方党委政府都要求各级机关精简“文山会海”, 让领导干部抽身出来, 集中精力下基层调研或处理重点问题, “无会周”甚至是“无会月”应运而生。比如, 2009年9月起, 山西省太原市确定每月最后一周为“无会周”;福建省则在今年4月开始, 将每月第一周作为“无会周”。由此, 更多的领导调研新闻取代了会议新闻, 这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进步, 也是时政新闻逐步摆脱“会议”束缚的契机。

调研类的时政新闻, 有了调研现场, 调研内容, 画面丰富了, 可传达的信息也就更多。因此, 在此类新闻中, 可以通过作为新闻主体的主要领导人, 在调研过程中所呈现的一些细节, 为观众传递更多的新闻内容。这些细节可以包括核心新闻人物的面部表情, 行为举止, 现场音响。如2012年1月2日《新闻联播》播出的《胡锦涛在北京市同基层干部群众共迎新春》, 特别编辑了胡锦涛与北京群众挥手握手送上新春祝福以及看望退伍军人时的谈话同期声, 这样的现场同期声不仅能生动再现当时的情形, 更能准确直观地传达新闻主体的对事件的态度。

3. 改变文风, 去除时政新闻的“会议式”腔调

去年8月开始, 全国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在全社会引发了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其中“改文风”三个字一下戳中了时政新闻的要害。多年以来, 时政新闻保持着居高临下传达的姿态, 语言晦涩, 生硬难懂, 甚至因为过于突出领导的核心作用, 形成了“领导指出, 领导强调, 领导要求”的八股形式, 容易让受众产生厌烦心理。因此, 改变文风, 使时政新闻的语言更加口语化, 更易于接受, 更多地阐释新闻内容, 而非强调领导的主观意识, 已经成为时政新闻改革刻不容缓的问题。

三、时政新闻栏目的“去会议化”

以时政新闻为主体的时政新闻栏目, 目前“去会议化”也成了一种趋势。这里的“去会议化”主要指在新闻编排上, 不再以时政新闻独大, 而加大了其他非时政新闻的比重。以全国时政新闻栏目的模本——央视《新闻联播》为例, 其宗旨是“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 传播天下大事”, 大致内容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的各项活动, 中共中央或中央人民政府的会议, 主题报道 (国内各个领域的进步, 人民大众的精神面貌, 神州大地的风采等) , 热点新闻以及最后时长5-8分钟的国际新闻和体育新闻等。笔者以中央电视台2003年7月11日—17日和2012年7月11日—17日的《新闻联播》节目为样本进行分析。2003年7月11日-17日《新闻联播》样本共播出新闻条目146条, 其中, 国际新闻41条, 占新闻总数28.1%;105条国内新闻中时政新闻为31条, 占国内新闻总数29.5%, 非时政新闻占70.5%。非时政新闻中, 当天的突发新闻或热点问题条目最多, 如7月13日、14日, 淮河干流发生洪涝灾害, 《新闻联播》从汛情、水位、抢险工作、后勤保障、天气情况等方面做了详细全面的报道, 及时向全国观众介绍了当地灾情及抗灾情况。2012年7月11日-17日《新闻联播》样本 (下转第122页) 共播出新闻条目115条, 其中, 国际新闻33条, 占新闻总数28.7%;82条国内新闻中时政新闻为15条, 占国内新闻总数18.3%, 非时政新闻占81.7%。非时政新闻中一些成就型的主题报道数量最多, 对各行业典型人物的宣传力度加大, 同时增加了“走基层”“国际、国内联播快讯”等内容。通过比较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1.2012年的《新闻联播》样本中, 原来的国内、国外简讯被整合成“国内联播快讯”与“国际联播快讯”, 因此在新闻总数上会比2003年有所减少。但联播快讯基本上由10条左右20秒以内的短新闻组成, 男女主持人交替播报, 节奏快, 信息量大。

2. 样本对比显示, 国际新闻在新闻总数中的比例,

从2003年的28.1%到2012年的28.7%, 略有上涨, 而时政新闻在国内新闻总数中的比例则由2003年的29.5%下跌到2012年的18.3%, 降幅较大。2012年样本中的时政新闻基本上是关于中央政治局常委以上领导人的重大活动, 数量不大。

3. 非时政新闻的组成内容在两个样本中也发生了较大变化。2003年突发事件占多数,

而对比样本则可以看出2012年的《新闻联播》加强了选题策划, 原本随机性较强的突发新闻、社会新闻比例下降, 增加了一些成就性的主题报道, 如7月11日的《人口计生委:加大计生家庭养老扶助》, 7月13日的《陕西:打造“绿色村庄”建设生态家园》以及《科学发展成就辉煌》、《时代先锋》、《走基层》等专栏策划, 使时政新闻栏目的报道与观众的生活贴得更近。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发现, 《新闻联播》的“时政味”正逐步削弱。尤其是2011年开始的“走转改”活动对基层新闻采访的重视, 使《新闻联播》更加俯低了身子, 《走基层》系列报道走进了老百姓的生活, 更走进了老百姓的心里。而《新闻联播》在国庆期间推出的《假日调查:“你幸福吗”》, 则让人一改对《新闻联播》的固有看法。记者随意的采访, 受访者种种“无厘头”的回答, 各种不经雕琢不经剪辑的画面, 居然都能在印象中严肃刻板的《新闻联播》中播出, 不能不说是时政新闻栏目编播思路的一大转变, 也为全国时政新闻栏目的“去会议化”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对媒体来说, 时政新闻是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互动的桥梁, 要想将时政新闻与时政新闻栏目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就必须紧紧把握好民生化趋势, 严格按照新闻宗旨, 通过民生化机制发展时政新闻, 只有这样时政新闻和时政新闻栏目才能更加贴近群众生活, 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董斌.时政新闻报道的民生化趋势分析.山西省运城市广播电视台.新闻窗.2012年第03期[1]董斌.时政新闻报道的民生化趋势分析.山西省运城市广播电视台.新闻窗.2012年第03期

[2]高志成, 程文英.论时政新闻的民生化表达.日照广播电视台.现代视听.2009年12月[2]高志成, 程文英.论时政新闻的民生化表达.日照广播电视台.现代视听.2009年12月

[3]张燕, 韩俊亮.时政新闻如何民生化表达.滨州日报.青年记者.2011年6月[3]张燕, 韩俊亮.时政新闻如何民生化表达.滨州日报.青年记者.2011年6月

会议以外的新闻 篇2

吃过晚饭,我顺着解放路往前走,从大十字往右拐,跨过后街,走进了狭窄的河街。老黔江人都知道河街这条街。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有家着名的餐馆“柳绿亭”,生意非常火爆。那时,城小,人少,上档次的宾馆酒楼绝无仅有,除了县招待所之外,能接待客人的地方,这里算是知名的一家。那个有着诗意命名的餐馆,而今已消失在这个城市过往的烟云,很少为后来的人所知晓。但曾经用来开餐馆的那家土墙瓦房子还在,附近紧紧挤在一起的相似的老房子都还在。要寻找旧时黔江城的样儿,这里算是一个缩影。

走近今天的河街,旧时的“柳绿亭”已屈居为一个打麻将的小茶馆,微弱的麻将声宣示着这里的没落、世俗、边缘和无奈。其实街的对面就是繁华的解放路,而这里却十分安静。顺着河街往河边方向延伸的房屋,更显幽深和沉寂,一直要继续往前走,登上河堤的石梯,来到河滨公园,才能呼吸到更宽阔流畅的气息。

河边的柳树绿了,本来就该绿了,但要是不到这里,似乎并没觉得。柳树绿得那样耀眼,那样酣畅淋漓。柔软簇新的柳枝披拂在河岸边,风姿绰约,楚楚动人。再把眼光向周围展开,发现满眼皆是绿色,除了柳树,还有大棵的香樟,以及其他叫不出名的大小树木。河滨公园就是一个绿色的长廊。细细打量,会看到,像伞一样撑开的香樟树,底下是深色的旧绿,上面浮了一层浅黄的嫩绿,像水彩笔刚涂抹上去的新鲜的色彩。放眼望去,其实绿色正在大地四处流动。河对岸的公路边,再远一点的山坡上,无处不浮动着跃跃欲试的绿色。前两天,刚下了一场不小的雨,大地被清洗了一遍,因此这满眼的绿显得很干净,很纯洁,让人心生怜爱。

河堤外边的水涨到了半河,显出浑浊的宽阔,发出很响亮的涛声。这声音没有秋天河水的疲乏,也没有冬天河水的迟缓,而是急不可待地向前冲撞。河水的奔腾淹没了河两岸城市的喧哗,似乎城市被远离了,这里展示的是纯粹的郊野,其实这河流仍在城市的包围之中。

河堤上行走着来来去去的人,多是老年人和中年男女,步伐轻快,脸上挂着兴奋。很少有年轻人,大概年岁大的人才更珍视自然,珍视这来之不易、稍纵即逝的春色。年轻人都在忙于享乐,城市的灯红酒绿足够让他们消费,他们没有多余的闲暇关顾这城市之外的春天。

我顺着这些闲散的人流前行,走到黔江老大桥处,又折转身往回走。从河街到老大桥这一段,完全是黔江老城的地域,走在这里总是会感到很亲切。而另一面,走在这个满眼尽绿的春天的河街之外,又会生出许多回忆的怅惘。

天正在暗下来,河两岸城市的灯火次第亮开。流动的车灯在对岸公路上刺目地照射。河堤上打卦算命的瞎子老人也收起了自己的摊子,颤颤巍巍地摸索着回家。绿色渐渐与夜色溶为一体,莫辨彼此,只有清新的空气还包裹着我,让我无比惬意和享受。

浅谈会议新闻的写作 篇3

长期以来, 会议报道常受制于会议议程、内容而陷入程式化的误区, 以致空话、套话连篇。报道形式老套, 过多过滥, 一般性的工作会议报道充斥市县荧屏。会议新闻报道是考验一个记者水平的一个重要考场, 我们必须多看多听多学。下面笔者谈一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抓住会议的关键性内容做文章, 突出新闻价值

写会议新闻必须搞清我们写作的重点, 否则就是一篇毫无价值的宣传而不是新闻。会议往往包含了很多不同主体的内容, 如果全面反映, 文章就不像新闻稿, 不具有新闻价值;而且写作时很容易受到会议用语的影响, 与公文相似。记者的工作就像“翻译”, 所要做的就是在纷繁冗长的会议中找到有价值的新闻点, 并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成新闻稿。可以说受众不在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开了什么会, 他们在乎的是, 会议中有哪项内容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而新闻稿中只要突出这项内容, 其余没有新闻价值的东西都可以简略或省略掉。

二、对新闻负责任的记者, 在写稿前必须采访

一般政府部门的会议, 召开之前会给记者发一份会议资料, 内容基本就是会议上领导发言的讲稿, 因此有的记者会领完材料就离开, 用好会议资料, 对于提高效率、节省时间而言, 我认为是有益的。可惜资料中往往不会出现细节, 不会出现生动的事件, 即使记者能妙笔生花, 也是要在事实的基础之上, 而没有采访, 也就没有事实的获得, 只有认识事实, 才能客观理性的反映事实, 新闻采访是第一个环节。当我们在浏览会议资料时, 可以凭借新闻敏感抓住自己需要的线索, 然后在会议间隙或利用其他时间进行采访, 让会议的报道血肉丰满, 别出新意。

三、利用现场报道等形式, 给会议报道增添活力

运用电视的优势和特点, 在会议新闻拍摄上适当采用现场报道;在资料画面的使用上, 可采用最新的资料和最能说明问题的画面, 同时对干巴巴的数据采用美观的示图来直观介绍, 把报道的领域扩展到会外, 利用不同的报道形式, 如:同期声、现场解说、专访等, 把会议精神传达给观众。也可在会议新闻图像中穿插一些会议以外的镜头, 给整条新闻注入些活力, 使会议新闻被观众接受, 提高观众的收视兴趣;同时运用追踪报道的形式, 对会议精神的落实情况、进展如何, 进行跟踪报道, 督促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真正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喉舌。

四、善于跳出会议, 挖掘会议背后的新闻

会议报道其实既好写又难写。好写是指容易应付, 把时间、地点、参加会议的领导以及会上提供的材料抄一些就能交差。如果是重要的会议, 篇幅还可以长些。说它难写, 是指会议报道似乎已形成了一种公文化的格式, 很难突破, 作者被新闻写作套话所困, 文章完全按照会议写作模式, “xxx召开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xxx, 会议学习了xxx, 讨论了xxx, 强调了xxx”, 老百姓看完后得到的信息只有“xxx召开了会议”, 但是对会议传达的内容却一无所知。会议是各种信息交流之地, 蕴藏着丰富的新闻题材和线索, 每一个会议都有一个主题。但与会议相关的一些情况, 如会议要解决的问题的背景、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更让人关注。所以我们要跳出会议, 去挖掘会议背后的新闻, 结合会议一起报道, 让会议新闻“出彩”。

总之, 作为一名称职的记者, 要加强学习、深入采访, 从百姓关心的角度去思考, 同时还要培养自己的新闻“嗅觉”, 学会在“无味”的会议中寻找出最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增加会议新闻的“含金量”, 凸现其新闻价值, 把会议新闻融入老百姓的生活, 只有群众喜闻乐看, 会议精神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和落实, 从而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

八小时以外的管理 篇4

首先要从抓好思想教育入手,把严格科学的管理建立在说服教育、启发自觉的基础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把管理与教育融为一体,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相得益彰,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个别领导干部之所以存在八小时外生活圈不严肃、社交圈过广、娱乐圈过滥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理想信念淡化、价值取向偏移、是非美丑不辨。为此,要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党章》的学习,进一步深化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重事业、爱本职、讲奉献、强素质”教育,重温入党誓词,牢记党的宗旨,切实解决好立身做人、掌权用权的问题。要牢记“两个务必”,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保持健康的生活格调、高雅的生活情趣和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要不断增强自律意识和自制能力,自觉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做到慎独、慎始、慎微、慎终。要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真正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为党的事业勤奋工作上来,切实做到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

落实制度,在遵纪守规上下功夫。制度是管理的根本。严格执行制度是贯彻条令条例,实行科学管理、依法治军,加强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管理的可靠保证。人的自律自控能力不仅是有限度的,而且是难以持久的,通过落实制度加强管理更具有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必须严格落实各项规章管理制度,规范和约束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用权用钱方面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公款消费和花公家的钱办私事、施私人恩惠、建个人交情以及利用手中权力吃喝玩乐、捞取个人好处,从源头上控制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乱吃、乱走、乱交往和参与庸俗活动。要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注重监督管理领导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和娱乐圈,对存在的问题和苗头,经常提醒戒勉,拉拉袖子吹吹风。还要把组织监督管理、群众监督管理与家庭监督管理结合起来,鼓励和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对领导干部的监督。

加强整改,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对个别领导干部存在的一些倾向性问题,决不能麻木不仁,掉以轻心,甚至见怪不怪,放任自流;否则,问题越积越多,包袱越背越重,后果将不堪设想。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对存在的问题敢于亮丑,不讳疾忌医,不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敢于较真,严格执行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惩处,不管什么人、不管什么背景,绝不姑息袒护,一查到底。要着力解决好棘手和倾向性的问题,以促进和带动全局的管理。还要发扬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的精神,抓反复,反复抓,不解决问题不撒手。

略论会议新闻的改革创新 篇5

邓小平1992年视察南方时曾说过:“电视一打开, 尽是会议。会议多, 文章太长, 讲话也太长, 而且内容重复, 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 但要精简。” (1) 此后曾有过一场关于新闻宣传如何增强吸引力、感染力的理论反思, 但对会议报道模式的改善收效甚微, 主因还是小平说的形式主义的会议多。2003年3月2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 形成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通观其精神, 小平关于“重复的话要讲, 但要精简”的期待构成了它的主题。

按常理, 只要人类有公共事务要商议, 会议就不可避免, 主流媒体自然绕不开会议新闻, 被规定为党报党台身份的媒体更是如此。《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对什么级别的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给多少字数、哪些情况可以不报道等规定得特别详细, 媒介在具体运作过程中有了参照标准, 会议新闻自然淡化了不少。会议新闻少了, 不过, 荧屏上让人生厌的“官腔”依旧。国务院办公厅于2007年最后一天形成的《关于国务院办公厅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的意见》出现在2008年第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上, 政府再次带头向不良会风文风宣战, 着重对会议的数量、天数、发言时间、与会者人数、文件字数等给出硬性指标。前后两个《意见》促使会议新闻开始摆脱那种观众不爱看、领导没好感的状态。2003年, 由于省领导的倡导, 福建新闻界的时政报道出现了一些新气象:省委机关报《福建日报》对领导的一般活动多次以“标题新闻”的形式出现;福建电视台处理省领导工作调研的新闻, 突出同期声的运用, 把播音员的解说压到最少。这在同行中反响热烈。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 其示范作用促进了记者努力在领导活动和会议中提炼人们最关心的重要信息, 并在报道形式上力求突破模式化而有所创新。

问题是:媒体对会议新闻作减法容易了、宣传形式改观了, 但对公文体的套话即“官腔”也作减法却仍属难事。许多记者会说:会议报道, 拿个材料, 圈圈点点, 穿靴戴帽, 加上出席会议领导的名单, 一条会议新闻不就出炉了?这种“轻车熟路”的报道, 你能说它格式陈旧却不好说它不合格。这是更难突破的困境, 也是本文试图解开的心结。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套话”特指那些套用现成的结论和格式又没有实际内容的话。创新源于危机, 创新对抗雷同。创新难, 体现在思想上, 需要新的视角、新的观念、新的材料、新的方法作支撑;体现在语言上, 需要新的词汇和有别于以往的表达式;想不说和不写套话, 讲点儿听着新鲜说着带劲的话语, 得绞尽脑汁, 而顺从形式主义是最为省心的。《辞海》把“形式主义”解释为“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方法和作风”, 许多会议确实难逃这个特征。这对会议发言人是个苛求 (以下有具体分析) , 对会议的报道者也是个苦差事。当被套路、套话“套牢”没有良心上的不安还可以不受责备时, 自然就没有危机意识驱使下的创新冲动。人云亦云, 亦步亦趋, 听任新闻充斥着那些无须格外费心就可以得到的套话、空话、大话, 表明会议新闻的创新尚在途中, 并没有走出形式主义的窠臼完成整体的突围。

会议新闻要真正从形式主义的老路中突围出来, 从量的控制转向质的提升, 得认真查找造成会议新闻既多且滥又套话、空话、大话连篇的症结, 然后对症下药。笔者以为, 缠绕在一般会议上的五个怪圈是掣肘会议新闻创新的要害所在。

怪圈之一:独特议行模式难禁文山会海民主社会的基础是公民, 可它无法事事都由公民投票决断, 得经常借助代议制来谋求共识和解决问题, 于是代议制构成民主生活的常态。而委员制议行模式又决定了我们的工作一般按照集体决策—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检查验收—总结表彰的程式运行。每逢年末岁首, 回顾总结和研究部署的工作会议特别多与此不无关系。加上法治进程是渐进的, 有章不循、有禁不止、有法不依等方面的情形依然严峻, 许多事项不得不通过下发红头文件、下达紧急通知的方式解决, 文山会海由此加剧。各种工作会议的组织者不忘邀媒体记者到场实现信息增值, 受邀媒体明知有的议题受众不喜欢官样文章却照做不误, 于是乎会议报道一个套一个、一茬接一茬, 由此成了一大怪圈。

怪圈之二:虚空会风制造“贫血新闻”会议几乎离不开一些旁观者看来游离实际、颇感抽象的议题。级别越高的会议越具宏观指导意义, 抽象性在所难免。电视却是一种相对感性的媒介, 电视上的会议报道基本上是抽象议题叠加会场场景, 总显枯燥。上级精神是从群众之中、现实之中、历史之中得来的, 各种指导性的原则要求不与本地、本部门的份内工作相结合并据此提出新思路、新措施、新办法, 就变成隔靴搔痒, 除了思想正确, 并不解决实际问题。如果上面说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办法宣传贯彻什么精神、加强改进什么工作、安排部署什么活动, 地方只会照本宣科, 究竟采取哪些形式和办法, 却悬在半空不见下文, 报道者也只能按部就班、以空对空。与具体实践脱节的虚空会议大行其道, 增加了行政成本, 成了会议新闻泛滥的第二个怪圈。

怪圈之三:说套话记者无风险且得利会议的抽象议题如何具象化、会议的语言如何转换成媒介语言要求记者具备相当的学养和高超的传播技巧, 但会议报道者却有成为“思想的懒虫”却不觉羞愧的理由和借口。会议规格高, 自然进入头版甚至头条, 如果用讨巧省心的低成本劳动既能完成任务不担风险还于已有利, 何乐而不为!这是造成会议新闻墨守成规、官腔不绝的第三个怪圈。

怪圈之四:命令语式阻滞传播效力这里指的是会上可供媒介选取的与公众利益紧密联系的话语比人们想象的要少。会议主要是一种话语形态, 而会上发出的话语格式最常见的是命令语式, 比如“不断开拓”、“大力提倡”、“牢牢把握”和“指出”、“强调”、“要求”这类自上而下的语式, 它对信息的传播力度往往构成强干扰, 因为这与传播学揭示的“传者——受者”之间应以自觉自愿接受信息的原理相抵触。由决策核心层先拿定方案然后逐级传达的行政运作模式使会议充斥着大量的耳提面命的语调、语气、语句, 沟通和交流的成分不占优势。为了解决专门议题, 会议最后一般必须形成一个原则性意见, 并以“统一思想, 统一意志, 统一步伐, 统一行动”的决心和意志来贯彻执行, 也意味着差异和分歧可能被视为干扰大方向的离心力而受到斥拒。会议的种种命令语式等于有意无意地消解新闻人的创新意识, 成为阻滞会议新闻创新的第四个怪圈。

怪圈之五:话语权惯例约束报道程式会议报道的人名排序、篇幅长短、刊发位置通常有明确规定。标题、语气、写作风格可以融入记者的个性, 至于主体部分, 如讨论问题、研究工作、分解方案、提供措施, 只能按主席台上的领导所说的话语展开。开会议事, 焦点是主席台。《说文解字》将“台”解释为“观四方而高者”, 端坐于台上者即为话语的中心。主席台有座次之别, 话语权有主次之分, 话语的“含金量”已按权力大小划出了等级。跑会议的记者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主角只会转述那些逻辑严密、无懈可击、永远正确的东西或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 他未必就缺乏个性化的语言, 但有个性的发言人却因角色规定而抑制了自己, 于是乎在会议怪圈中打转的“华威先生”不断繁衍。

当然, 除了上述原因, 会议报道创新未能形成持续局面还与会议缺乏情节和细节这类使新闻生动化的要素有关。报道重大事件或解读新出台的政策举措, 以个体的故事、体验作为切入点和主线最能抓住公众的注意力, 遗憾的是, 构成新闻叙述的一波三折的情节和细节在会议上基本是稀缺的。主导会议的这些力量像种种怪圈缠绕在一起, 剪不断理还乱, 会议新闻的创新经常进一步退两步, 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实, 日复一日的会议并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繁琐、程式化, 它也是信息的集散地, 是蕴藏新闻的“富矿”。会议报道也极为重要, 无论是基于对公众知情权的维护, 还是党和政府期待各种会议上有价值的信息被突出、诠释、传扬, 媒体均须考虑以务实、生动、鲜活的形态让会议内容与公众利益建立密切关系。认清创新会议新闻的艰难处境, 为的是明确突围的紧迫性、寻觅突围的具体路径。结合此前国家级媒体和地方新闻机构所做的尝试和已取得的经验, 抑或可为推进会议新闻创新提供一张路线图。具体的突围路径大致有三:

一是突破常规议程, 降低语态像电视会议新闻, 连篇累牍的套话、居高临下的语气、单调乏味的场景, 如不加节制, 必然令人倒胃口。这缘于过多地介绍会议的常规议程, 既挤压报道的有限篇幅, 又让形式主义话语占据上风。有人认为, 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出发点, 是从宏大、抽象的“新华体”转向家常化、口语化, 从“庄严”、“神圣”的语态转向亲切平和。 (2) 那些向观众灌输、传达概念、本质和意义的所谓“理性”和“深度”, 都有悖于电视新闻的特性 (3) 。同意这一观点, 新闻记者就得戒除说套话的习惯、放弃唱高调的姿态, 否则会议新闻的创新将无限期地被推迟。亲切平和的叙述语态, 自有现实内容和实际功效, 它主要抵制前述的掣肘会议新闻创新的五个怪圈的前三项。大量民生新闻栏目在语态上的实验业已证明“以真情感人, 以真实动人, 以真话服人”的鲜活报道并不特别艰难, 媒体理应为记者挑战套话提供平台, 推动追求新闻应有的平视风格。好在跑会议的记者一般都是业务骨干, 他们理解会议的中心思想并不困难 (“理解”只是为了自己懂) , 担负“解释”工作也毫不费力 (“解释”是让别人也能懂) , 只要敢于和善于以会议的实质性内容去超越仪式化程序, 会议留给新闻记者的创新空间是非常广阔的。

二是变换新闻主体, 聚焦热点按领导人排序来确定新闻稿件的排序是会议报道秘而不宣的“惯例”。问题是, 哪个领导出席讲话, 也许参会者关心, 广大受众并不关心。会议强调什么、要求什么、指出什么, 局内人关心, 公众则更关心会上提出的与其个人生活有关联的新问题、新举措, 所以,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一些国务例会以口播新闻和字幕提示方式播报主要精神, 没有展示会场, 公众反倒易于聚焦热点问题。变换了新闻主体等于变换了注意重点, 给人感觉媒体和领导真正站在群众一边。从传播效果看, 它主要变换前述的掣肘会议新闻创新的五个怪圈的后两项, 使话题也更像是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群众欲知而未知的新人新事。类似的能拉近与受众距离的信息传播方式还有很多, 比如, 用记者观察方式切入、带着公众疑问切入、从典型经验和成就切入, 这些角度都能一改会议报道的刻板程式, 殊途同归地聚焦会议热点。还有, 在镜头处理上适当地变换物理空间, 不是简单地从会议到会议, 而改用由会内转到会外或由会外转入会内, 将增强信息传播的功效。

三是超越路径依赖, 创新机制会议的组织者眼下都更加崇尚求真务实之风, 江苏省吴江市等地“领导开会不准讲废话”的做法, 针对的还是机关的老毛病———文山会海, 却引来媒体的关注。 (4) 来自体制内的超越先前路径的变革氛围, 不正表明媒体从内容到形式改进会议新闻的时机更趋成熟了吗?信息公开制度使得法律赋予媒体从公共机关取得第一手资料的权利具体化, 也扭转了公众被动接收信息的习惯。在这一语境下, 为会议新闻松绑的阻力与其说来自体制约束, 不如说来自行业自身。当越来越多的媒体记者带着观众的平视诉求去处理传播的姿态时, 带着非操控重沟通的话语实践抵制废话和空谈时、带着讲观点更讲事实的新闻理念创新会议报道时, 欲使这些冲动和经验不至于流失, 须有两方面的机制保证:一是已有的可贵理念不是个人和偶然行为, 而是采编播团队的整体和持续行为;二是媒体提供制度支撑, 借助长效机制拓展自主创新的天地, 全面转向质量的提升, 借用美国著名学者哈耶克的概念, 这是可拓展的秩序。会议新闻拓展出成型的秩序, 媒体在开风气、造舆论、指方向、引道路方面, 必然有更多的担当。

会议新闻倘若依然习惯于宣传的而非新闻的、说教的而非说服的、灌输的而非浸润的、公文传达的而非交往认同的, 大家所期待的演进轨迹还可能变形甚至落空。应该说, 如今社会留给媒体的阐释空间还是很大的, 许多新思路有待于新闻界同仁予以大胆尝试, 从理念和技术层面全面突破会议新闻创新难的怪圈。

注释

1《邓小平论新闻宣传》, 新华出版社, 1998年版, P.181~182

2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语态开始》, 三联书店, 2003, P.48、P.209~210

练就会议新闻“新闻眼” 篇6

优秀的会议新闻要求作者必须跳出既有的框架, 认真搜寻和占有资讯, 精心建构个性化框架, 独辟蹊径地切入, 艺术化地营构, 才能写出好看又耐看的会议新闻。

那么, 如何才能练就会议新闻采访和写作的“新闻眼”呢?具体地讲必须做到“三善”:

善于联想, 拓展和丰富主题。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所有的偶然中都有必然, 写任何稿子都要联想到其广阔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意义。记者在采访会议的过程中, 发现了比会议本身更为重要的新闻线索, 从而追踪写出新闻;或者是记者在采访会议时, 可能从某个与会者漫不经心的谈话中, 发现了与本会议无多大关系但又具有较强新闻价值的东西, 通过进一步深入挖掘而写出新闻。这些情况, 不少一线记者都曾经遇到过, 抓住了, 挖深了, 就可能写出好的独家的会议新闻来。

2000年9月10日, 我省召开教师节表彰大会, 在会上宣布了一个好消息:我省最后一批民办教师4.4万余人全部转为公办教师。当时, 笔者意识到这句话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个字, 但其背后所蕴涵的新闻价值却是十分巨大的。因为, 民办教师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我省民办教师的人数曾经达到过56万之众, 占当时中小学教师总数的72%, 可谓撑起了大半个江山。尽管是星期日, 笔者在会议结束之后还是抓紧时间采访了省教育厅相关人士, 并查阅了一些资料, 写出了消息《我省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喜事———昨日:“民办教师”一词封存历史》, 在稿子里, 以这次教师节表彰大会为由头, 回顾了我省民办教师的发展历程, 盘点了在他们中间曾经涌现出的一些为人们广为传颂的先进模范人物, 稿子视角独特, 颇具新意, 发表之后, 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

有一次, 笔者参加郑州大学为欢迎中科院院士钟香崇加盟学校而举行的一个小型会议, 无意中听到当时的校长曹策问兴奋地说:“我们学校可是办了一件大事, 5年来已经成功引进了4位院士, 在全国高校中都是少见的, 我们引进高级人才的工作仅仅是个开始, 学校的目光盯着全国, 也盯着世界。”笔者听后想到, 短时间内引进这么多国内顶尖级科学家, 必将对我省的教育和科学事业产生巨大影响。于是, 就按图索骥, 趁热打铁, 在会议上采访了郑州大学的人事处有关负责人, 了解了学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一些具体情况, 写下了消息《求贤若渴成就大事———郑大5年引进4位院士》, 向社会传达了这一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善于挖掘富有人情味、人性化的情节。“会海淘金”确实是让跑会记者头疼的问题, 也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笔者认为, 跳出会议本身, 学会从会议全程 (会前、会中、会后) 去“节外生枝”, 找出最能抓住人心的“新闻眼”, 不失为一个提高会议新闻可读性的好办法。

笔者在采访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的时候, 就捕捉到了这样一个意想不到的细节:会议结束之后, 时任省委书记李长春在和包括光学专家王大珩、电波传波专家吕保维、核物理学家何泽慧、空间技术专家王希季等在内的11位国内泰斗级学者合影留念时, 科学家们要把中间的位置留下来给省委书记, 而李长春连连摆手, 微笑着说:“我就站在后面吧, 应该让‘科学’站在中间。”科学家们仍然要让书记坐在中间, 书记依然坚持要站在后面, 你推我拉, 水乳交融, 最后, 摄影师以李长春书记站在科学家们的后面、同11位院士亲密无间而定格。笔者当时意识到:这不就是一条感人的新闻吗?于是, 就以《让“科学”坐在中间》为题, 写出了一篇600字的现场短新闻, 记录下了这一动人时刻。

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 在河南团开放日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结束的时候, 笔者注意到这样一个场面:郑州大学校长申长雨成了大家“围追堵截”的目标, 十几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把他围得水泄不通。是啊, 河南的教育人口有2800万, 教育公平这个话题对记者们的吸引力可想而知。通过申校长的介绍, 记者们进一步了解了河南省近年来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事实, 采访到了会议上没有的“猛料”, 都十分满意。于是, 笔者就截取了这个会场外的生动画面, 写下了特写《倾听河南迅跑的脚步》。文章发表后, 受到了一致好评。

善于从侧面去采写一般性会议, 这样才会发现一些有价值的新闻。笔者所说的一般性会议, 是相对于党代会、人代会等重大会议, 以及其他一些重要会议而言的, 一般性会议在报道内容、角度、甚至篇幅上与重要会议应有所区别。会议新闻大多数是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 但也有一些会议, 就其内容来说新闻价值不大, 此时如果从会议的形式中跳出来, 从会议的不同侧面去观察、分析、研究, 或许能够发现与当前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或者某一阶段热点、焦点性的问题相关联的新闻事实, 从而起到正面会议新闻所起不到的作用。

笔者在采访郑州一所高校的年度工作会议时就采用了侧面报道的方法, 如果从会议正面作报道, 这条新闻的价值显然不大。于是笔者抛开了会议框框, 把着眼点转移到它所研究的这些问题中, 结果发现了一个特别的“亮点”, 那就是有关大学生诚信危机的问题:笔者从会议期间两位老师的谈话中获悉, 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推荐表“注水”现象普遍, 有一个班37个人在填写求职推荐表时竟然冒出19个班长, 还有一些同学在履历表上“屡获大奖”。于是, 笔者就顺着这一线索, 对该校计算机系毕业班的45位同学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结果, 有48%的学生坦言在求职自我推荐表中进行过“技术处理”, 有10%的学生表示准备对自己进行一番“大胆包装”。我认真梳理调查记录, 写下了《求职推荐表“注水”反映大学生诚信危机———37人竟有19个班长》的通讯, 文章一经刊出, 就引起众多关注, 中宣部在其第768期《新闻阅评》中称赞这篇文章有新闻敏感, 反映问题及时、有代表性, 希望媒体对此类现象继续监督。

会议以外的新闻 篇7

关键词:电视传媒,会议新闻,受众反响

在当今的社会,抢新闻已经是屡见不鲜,各个新闻之间出现十分严重的同质化现象,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使自己的新闻脱颖而出,是众多新闻媒体人常常考虑的问题。

1如何在合理策划的基础上实现会议新闻的创新

会议新闻的策划不是凭空的臆造或是闭门造车,而是基于实践经验与社会生活。电视传媒中的会议新闻因为会议内容相同,所以更需要赋予其核心的竞争力,新闻内容必须是有很强的新闻价值,有超前的创造力,有独特的思维方式,既能体现时代主旋律,又能传播党的政策方针;同时,一篇合格的会议新闻还必须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使形式与内容达到完美结合。

1.1会议新闻的策划需要适应受众的需求

电视媒体众多,在报道几乎相同的会议新闻时,哪个媒体吸引的固定受众越多便越能在行业中立足。在现在的媒介环境中,受众直接接触电视传媒中的会议新闻,受众的认同度反映着受众的喜;同时,受众作为观看人,直接决定了电视台的经济收入,决定广告商投资的资本大小。因此,结合实际的状况和受众与电视台本身之间的利益关系,可以得出,受众的认可度决定着传媒内容的最终成败。了解受众的需求与喜好之后,结合会议的主题内容,再决定以什么样的结构语言来策划一场会议新闻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传媒环境影响会议新闻制作的一个方面。

在这种情况下,会议新闻报道的生存既受制于媒介之间严酷的竞争环境,又取决于受众的情景环境,简单地说,越是能满足受众需求的会议新闻,越是代表着其对于媒介环境的适应性强,生存率也就越高。

1.2认识策划案中报道的重要性

首先,报道的切入点。现在许多的记者年龄较小,他们在新闻的跟踪拍摄和报道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因紧张而出现差错,往往会出现从头拍到尾或从头复述到尾的现象,这样的做法,导致了报道出来的新闻只是在传播会议的内容,不能避免会议新闻报道时长久出现的陈规旧律等问题。事实上,会议的价值并不只在于领导们在会议上所说的言论,更多价值体现在会议的氛围和与会人员的肢体语言和态度。会议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态度才是主要的内涵,而这些正是记者们应该真正注意并挖掘的。

1.3关注会议热点,在常规中寻找突破

如果一个新闻人的报道手法表现有所欠缺,那么他所报道的会议新闻就很可能无人问津,而他本人就会变成一个不称职的新闻人。在会议新闻的报道中,枯燥乏味的会议内容甚至容易令专业人士昏昏欲睡,更不要用说观看报道的普通百姓了。而想要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新闻人,其目的不仅仅是流水账式地传达着会议的程序,更多地是要将会议中传达的与百姓的生活利益等息息相关的政令信息等取其精髓,去其糟粕,然后将之传递给广大受众,从而实现新闻的真正价值,做到切实为大众服务的本职工作。

1.4寻求报道手法中的突破与创新

第一,作为一个好的新闻记者,特别是在会议的报道过程中,一定不要成为一台复述机,要学会规避播音员式的导读,运用先进的社会新闻的手法有概括,有总结,有重点的传递会议现场信息。

第二,要选择好新闻的眉眼。笔者认为,标题是一篇电视新闻报道的精髓,一篇完美的报道少不了一个完美的标题。标题既能概括整篇文章,又能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仿若画龙点睛,让人有忍不住继续看下去的念头,使读者欲罢不能。在标题的拟定中,敏锐地发现会议所传达的重点内容,并精辟地切中要害,这样受众才会有继续看下去的欲望。

1.5策划要尊重客观事实

在策划中,新闻的时间、人物、地点、过程、原因和结果等都必须符合客观事实,必须切实地传播和报道客观事件,既要新,更要真,同时还得具备新闻价值,而脱离了实际的新闻说得再好也是不具备新闻价值的,更有甚者还会给群众带去误导,甚至造成社会上的不良影响。

2结语

创新是事物进步的必要条件,而在新闻制作中最能体现出创新灵魂的就是传媒策划,只有好的策划才能打造出精品的新闻。在竞争力强烈的当下,好的策划,创新的策划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它也成为了电视传媒出奇制胜的必要法宝。

参考文献

[1]曹丽丽,张桂静.电视传媒“会议新闻”的策划与创新[J].科技传播,2013(3).

[2]蒋红.中国当前媒介环境和电视节目策划制作的问题[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8.

会议以外的新闻 篇8

目前, 许多地方台的时政新闻报道模式受到思想解放程度和长期以来形成的报道模式惯性影响, 尤其是对地方党委、政府重要活动会议和主要领导活动的报道, 陷入了固定的会议报道模式之中, 现实存在着报道分量冗长, 特别是大时政报道篇幅偏大与受众需要获知的信息不足的结构性缺失的问题。那么, 如何改善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呢?笔者认为, 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改进标题, 短小精练, 利于受众记忆

不少记者认为电视新闻中的标题是可有可无的, 事实上, 要加深观众的印象, 帮助观众理解好新闻的内容, 标题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目前, 许多地方台时政新闻的标题过长, 过于程式化, 如标题“市委领导强调,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坚决打好全面小康攻坚战, 以务实的举措和过硬的成果, 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 实现我市科学发展新跨越。”江苏卫视的一条类似时政新闻标题为“罗志军强调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于民”, 而《新闻联播》时政新闻报道的标题正常控制在20个字以内, 如“温家宝在山西调研”“王岐山会见美国客人”等, 我们通过对比发现, 第一条标题明显呈现出拖沓冗长、有效信息缺乏等特征, 让电视受众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获知有效信息, 没有吸引力和冲击力, 电视受众没有留下深刻印象。而相反, 江苏卫视和《新闻联播》的标题短小精练、引人入胜, 用标题吸引观众, 激发观众了解新闻的内容。有的电视记者习惯参考当地党报对同一时政新闻的报道, 完全复制报纸的标题, 甚至连报纸的副标题也一并抄入, 笔者认为这是不可取的。

二、丰富时政新闻报道的电视语言和画面

时政报道, 大多数都是会议报道, 无论是画面、解说词, 记者的思维方式与文笔都有一个固定的程式。往往记者到会场, 先找会议材料, 画出会议主题内容。在很多行业年度工作会议中, 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新闻内容, “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 召开什么会议, 会议总结了什么, 部署了下一阶段的工作, 并对某些集体、个人进行表彰, 谁谁出席会议并讲话等”。摄像记者在拍摄上也是有固定模式, 先拍全景, 再拍主席台领导特写, 台下二三个人一组镜头, 新闻播出后, 观众看到的电视画面就是会场、人头, 特别是主席台上台下、场内场外领导人物的排序展现上;解说词则从会议材料、工作报告和领导讲话中归纳, 造成画面的相对封闭化、静态化, 语言的程式化、公文化, 几成新八股。盐城电视台这几年在时政新闻报道中特别注意电视画面的处理, 除了必须要上的领导及全景外, 在报道中大量穿插新闻背景资料画面, 丰富了电视语言, 真正做到了音画对位, 避免了电视画面的单一。

三深挖时政活动内容、从会议材料中发掘新闻线索, 更加全面地实现时政新闻报道的价值

现在很多地方台都有人员庞大的新闻中心或新闻部, 记者也按照条、线划分, 有跑时政的、也有跑民生的、经济报道的, 对记者也实行积分考核。很多记者都有这样的感触, 除了时政报道外, 找其他新闻线索或选题很难, 有无米下锅的感觉。如果我们的记者能做个有心人的话, 其实从时政新闻中能找到很多民生、经济方面的新闻线索。不少时政新闻报道尤其是会议新闻报道经常是一事一报, 不注意事件的关联度。事实上, 会议是新闻的富矿, 透露出多方面的有用信息, 涉及多方面的相关事件, 为记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由头, 可以形成新闻报道的深度效应。现在, 在笔者供职的盐城电视台新闻中心里, 很多记者都能从一条普通的时政报道中挖掘出其他的民生、经济报道等。跳出会议报道会议, 让时政新闻实现增值, 这就要求我们的记者学会做“加法”, 牢固树立大民生意识, 在新闻中找新闻。

四、报道语言力求生动活泼

在时政新闻的采编中, 地方台在报道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出席大会时, 经常会用“某领导说……, 某领导指出……, 某领导强调……, 某领导最后说……”笔者在工作中感觉到, 在很多报道中“会议没有不隆重的, 闭幕没有不胜利的, 讲话没有不重要的, 鼓掌没有不热烈的, 领导没有不重视的, 看望没有不亲切的, 接见没有不亲自的, 进展没有不顺利的, 完成没有不圆满的, 成就没有不巨大的……”这些套话是时政新闻呆板的直接表现, 这种近乎传统套路的报道形式, 很多跑时政报道的记者经常模仿套用。所以, 时政新闻要报道好, 说难也难, 说容易其实也很容易, 只要掌握好这个报道的套路, 一般不会出错。但是这样传播的效果好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样的报道, 让领导的形象高高在上, 让政府疏远了群众。政府一直在提倡打造亲民政府, 提倡为人民服务, 显然这种报道方式更多地体现出了权威, 但不能让电视受众感受到政府及领导亲民的形象。时政新闻要有好的收视效果, 就应当改变过去的模式, 具有灵活的报道方式, 尽量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 拉近新闻与老百姓的距离, 使之产生强烈共鸣。巧妙运用现场同期声, 让会议的主题更加突出, 让受众印象更加深刻, 让地方党委政府的形象更加亲民。这样的新闻不仅领导喜欢看, 观众也愿意看。

五、让有一定新闻价值的时政新闻延伸拉长, 让时政新闻更有深度

去年开始, 盐城电视台在《盐城新闻》中增设了新闻深一度子栏目, 就使新闻的外延得到扩伸, 深度得到加强, 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往往一条时政新闻的播出长度很短, 电视观众只能从新闻中知晓大概的一个新闻信息, 受时间的限制, 更多的有价值的、老百姓关注的时政新闻所能释放出的信息量, 观众就无法得知。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感觉到, 就会议新闻报会议, 这种形式过于简单, 会议本身所传达的内在的新闻内容被忽略, 而对于电视观众来说, 他们关注的不是开了什么会, 谁参加了会议, 观众们更关注会议里面所传达的信息与老百姓的生活、工作有多大的关系, 有效信息有多少。如每有重大的新闻事件和政策措施出台, 盐城电视台都能通过新闻深一度子栏目进行解读, 让观众能及时了解时政新闻背后的新闻, 把一条普通会议新闻里面所蕴藏的关乎民生大事的信息深挖出来, 满足电视受众收视的需求, 体现了地方主流媒体的责任和权威。

新闻立台, 本质就是时政新闻立台, 如果时政新闻不改进, 不创新, 死报着过去的条条框框, 一个台的核心竞争力就会慢慢退化。一个台没有了权威的声音, 党委政府的声音就传不到群众中去, 媒体的喉舌功能就会逐渐丧失。地方台的时政新闻报道为了收视的需要, 每过一段时间, 都要进行改版, 改版不能只改背景板, 要真正地从内容上创新, 在节目中既能彰显权威又能体现亲民, 这样的电视时政新闻就一定能够让党委政府放心, 让群众满意。

参考文献

[1]谢君.论城市台时政新闻报道的改革[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 (1)

[2]陈金中.试论新闻报道的语体特点[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李良荣.当前中国新闻改革的基本特点——纪念新闻改革25周年[J].现代传播.2001. (5)

会议以外的新闻 篇9

一、宏观思维方式

在新闻媒体进行新闻采写的时候, 很多记者不能辨别其新闻信息的真正含量, 其思维方式固定在了某一个地点而无法脱离出去, 缺少一种登高望远的宏观思维方式。这里的宏观思维指的是新闻记者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从事件的总体出发来考察报道, 从全局的角度给事件的分量和新闻价值作出明确的辨别。“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就适应了我们当代社会的整体化发展趋势, 从微观思维转变为宏观思维, 从全局出发, 把事件进行综合性地分析, 把与会议新闻相关的信息的各方面都做出了详细地报道, 这样就深化了报道的主题, 增加了新闻报道的广阔程度。

二、换位思维, 服务于广大群众

如今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 很多群众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关注新闻报道, 也不能去深刻体会新闻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含义, 人们往往更加喜爱直接获取那些立竿见影的信息。“中国新闻奖”中很多优秀的会议新闻的报道都是进行了换位思考, 也就是换位思维的产物。这些优秀的新闻报道会设身处地地考虑群众的感受, 考虑广大群众最想知道的新闻是什么, 并且把其作为前提来追踪报道线索以及报道所需题材, 而且在做新闻报道的时候对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最重要、最详细的报道。这些新闻记者按照群众的需求, 往往都会舍弃掉那些篇幅过长, 争论时间长的新闻, 他们会尽量地去寻用一些较短的而精悍的新闻来报道, 并且他们总会站在读者的角度去编写新闻。

三、逆向思维

会议新闻的报道往往都是程序化的态势, 都是在套用同一种模式, 如何从千篇一律的报道模式中脱离出来, 使新闻报道能够独树一帜, 成为广大群众共同关注的新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会议新闻报道的逆向思维是一种新颖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方式的指导下, 新闻记者无需直接报道会议的内容, 而是采用一种逆向包抄的方法, 从会议消息的约束中脱离出来, 根据会议背后最优新闻价值的事件或者某一个闪光点进行报道, 这样就会给群众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四、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以一个新闻事实为中心, 以中心为主题把思维向周围扩散, 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去思考问题, 尽可能全面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新闻报道中运用发散性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对于一般会议的报道, 新闻记者通过发散思维, 进行全面的思考, 可以选出一个或几个有新闻价值的角度进行报道。其对会议报道的全面性和系统性都不做要求, 只要求通过发散性的思维方式找到一些有新闻报道价值的而且深受读者关注的新闻信息加以报道。 (2) 正所谓机会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如果新闻记者在事前就对会议的相关信息有所了解, 运用自己的发散性思维, 对一些新闻报道的侧面以及有可能形成新闻的一些步骤进行全面地、系统地整理, 提前做出行动, 做好报道之前的一切准备。虽然会议新闻属于动态消息的范畴, 其时效性很强, 但是要把一些重大的事件报道出来还是要进行认真的准备和思考。

结束语:

会议新闻是我国众多媒体报道新闻的重要内容, 所以如果想要在众多的新闻资源中占有一席之地, 让群众对其更加感兴趣, 就一定要编写出一些有新闻价值、关注度高的新闻报道, 所以创新思维是必不可少的。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 新闻记者要不断掌握好会议报道的新闻规律, 还要有一定的创新思维, 要与时俱进, 报道出更多的受群众共同关注的新闻。■

参考文献

[1]张思.中西媒体英文报道词汇特征比较——以上海世博会开幕式英文报道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2) .[1]张思.中西媒体英文报道词汇特征比较——以上海世博会开幕式英文报道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2) .

[2]王启东.追寻历史文化踪迹张扬散文前行大——论文化游记散文的审美价值及文体意义[D].延边大学, 2003.[2]王启东.追寻历史文化踪迹张扬散文前行大——论文化游记散文的审美价值及文体意义[D].延边大学, 2003.

[3]于松明, 王晶晶.“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以2000—2009年平面媒体作品为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01) .[3]于松明, 王晶晶.“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以2000—2009年平面媒体作品为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01) .

[4]刘保全.深刻的主题思想生动感人的事迹——评第19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作品《“我要做一个诚信的人”》[J].新闻与写作, 2010, (01) .[4]刘保全.深刻的主题思想生动感人的事迹——评第19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作品《“我要做一个诚信的人”》[J].新闻与写作, 2010, (01) .

上一篇:公路公司下一篇:迷走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