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物流

2024-08-04

临港物流(共9篇)

临港物流 篇1

“低碳物流”是指物流企业运行过程中保证碳排放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它体现了资源的节约。同时,它把可持续的发展思想放到物流管理中,强调了企业在发展的同时需要注意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及系统效率的平衡,是物流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本文以太仓港物流园区为研究对象,探寻临港物流园区低碳化运营的措施,研究适合于太仓港低碳物流的发展策略。

一、低碳物流园区的运营目标

临港物流园区作为连接海运港口、内河港口以及一些重要货运人和物流服务供应商的连接节点,能有效联动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港口增值服务,并同时保证不对港口及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在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针对临港物流园区的发展特点,适时提出物流园区低碳运营目标,对实现低碳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临港物流园区要想在经济发展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相应的运营目标。在低碳经济形势下,目前临港物流园区所采取的运营战略需要结合港口物流发展特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区港联动、以港兴市”等政策的支撑下,促进港口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带动促进城市发展港口物流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要对港口物流主要污染物等实施无害化处理,并对港口物流园区所处的自然环境实施检测,做到港口物流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因此,低碳物流园区不仅是自身的低碳运营,同时更重要的是作为区域低碳的核心结点。对于低碳物流园区的运营,不仅要满足物流园区内外各部门、各管理主体和谐互动,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运行高效的目标,而且要实现物流运作全过程的环保经济,围绕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物流园区。

二、太仓港物流园区低碳化运营策略

1. 太仓港港口优势

太仓港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枕江傍海,紧邻上海港,距吴淞口仅24海里,至长江入海口约68海里,是江海联运最佳结合点。太仓港地理位置,如图1。

太仓港的地理位置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上海近洋航线引到太仓;(2)太仓港是一个梯型交界口,是江海联运的重要中转点,北方的粮食、玉米等到太仓港中转,再转南方航线到广东等;(3)上海港目前基本上处于饱和状态,需要开发太仓港。

太仓港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邻近有国家级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昆山开发区,以及无锡、常州开发区;长江上游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不断提速。这些都为太仓港的跨越式发展积聚了大量的货源,具有广阔的市场腹地。

2. 港口物流园区的联盟战略

通过加强对物流园区的战略管理,为企业提供便捷、合理的全方位港口物流服务,延伸港口物流产业链,拓展港口物流业务发展,促进港口产业集群的发展;港口物流园区提供物流服务,同港口、货主、工业园区等构成上下物流供应链,依靠港口物流园区的衔接和加工处理,港口实现高效率的运作,物流企业规范低碳运行,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物流业务,临港各企业通过物流园区实现货物供应和集散的无缝衔接,提高质量和效率。太仓港港区规划,如图2。

作为港口产业集群体现形式的港口物流园区,周边吸引了大量著名的航运企业、物流企业参与经营服务,增强航运企业的配套增值服务能力,提高港口产业的整体服务水准,为港口产业的发展带来大量商机。太仓港口物流园区联盟伙伴,如表1。

港口物流园区通过与各联盟伙伴结成战略联盟,通过资源共享,物流园区扩大了经营范围,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物流园区、港口、航运企业与供应、制造、销售商合作,就组成了一条高效的物流链。依靠这条物流链,港口物流园区、港口作业区、航运企业、货主、临港工业园区实现了原来凭借自身实力不可能达到的效率,实现联盟“多赢”目的。

3. 太仓港临港物流园区的低碳化运营机制

根据太仓临港物流园区的规划目标和产业方向,太仓临港物流园区低碳化发展可以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规划新能源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新装备产业园、现代物流园和太仓市中小企业创业园等特色功能园区。从低碳环保、绿色物流和和谐高效三个方面进行物流园区的低碳化发展。低碳化发展策略,如表2。

太仓港结合自身优势和目前产业现状和特点,在低碳经济形势下,新能源产业园要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光电、海上风能装备制造、生物质能源等产业;新材料产业园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材料、高分子材料、节能玻璃等产业;新装备产业园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交通运输装备、现代物流装备以及工程机械设备等产业;代物流园要依托太仓港港口优势和太仓保税物流中心的功能优势,实施“区港联动”,积极争取保税港区、对台自由贸易区等国家级功能载体,加快建设华东环球商贸物流城、华能煤炭储运中心等基地型物流项目,着力打造长三角国际采购分拨配送基地、华东台湾商品物流基地、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交易基地三大基地,做大港口流量经济份额;太仓市中小企业创业园要设置行政办公区、物流园区、科技研发区、停车场聚集区、集宿居住配套区,发展成为太仓市级一个重要的配套基地。

(备注:“T2T”是指terminal to terinal,即电脑客户端对电脑客户端)

三、结语

打造低碳物流园区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临港物流园区已经逐步发展成为综合型物流基地,在发展低碳物流的过程中,除了低碳经济思想的灌输,还需要贯彻一系列措施,在物流各个环节,在整个供应链视角下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从低碳物流发展的必要性入手,研究低碳物流园区的运营目标,结合临港物流园区的发展模式和战略联盟伙伴的特点,分析临港物流园区低碳化运营策略。并且,以太仓临港物流园区为案例,探寻适合于太仓港临港物流园区低碳化运营机制。

关键词:临港物流园区,低碳物流,运营机制

临港物流 篇2

项目

3月16日,万德集团考察组一行,在山东省浙江商会副会长、万德集团董事长韩志妙先生的带领下莅临物流园区考察项目,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李乃然,县陡山水库管理处主任、临港物流园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刘志新,常务副主任孙增利陪同。

考察组先后到天成商贸以南地块、富华集团以南地块、金砖物流以西地块进行了现场踏勘交流,参观了莒南电商产业园,听取了物流园区关于产业布局、发展状况、投资优势和招商政策等情况的介绍,就投资建设城市商业综合体和电商合作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临港物流 篇3

【关键词】港口;物流;跨国企业;供应链;仓储

收稿日期:2010-06-07

作者简介:刘润喜(1966—),男,硕士研究生、经济师,从事港航物流信息咨询服务工作。

随着珠三角地区“世界重要加工厂”的形成,越来越多的跨国采购商将珠三角地区作为其全球采购基地。为节省物流成本,这些全球采购商亦开始将原来在其国内进行分销及配送的业务转移至此。珠三角地区,特别是深圳临港物流园区的仓储物流配送业务得到迅速发展。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跨国采购与跨国配送企业对深圳临港仓储物流的业务需求仍相当稳健。

1成为大型跨国采购与配送企业的仓储业务基地

深圳地处珠三角地区,是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向型经济的出海口,因此吸引许多国际知名物流企业来此“抢滩”。随着深圳进一步打造“全球采购中心”,跨国采购在深圳逐渐发挥“积聚效应”。沃尔玛、家乐福、百安居、宜家等世界著名商家都在深圳设立采购中心,并将深圳临港物流园区作为重要的仓储业务处理基地。全球4大玩具供应商孩之宝、美泰、会跳青蛙及玩具反斗城等都在珠三角地区进行采购,并通过深圳东西临港仓储物流基地配送到全球各地。许多国际著名电器生产商如索尼(SONY)等亦在深圳东西临港仓储基地大量开展全球采购与配送业务。据报道,家乐福在我国直接采购出口货值的50%以上来自深圳,百安居集团在我国采购的货值的60%来自广东,欧倍德在我国的采购量亦有60%来自珠三角地区。

很明显,深圳临港仓储物流园区已成为大型跨国采购公司的仓储物流处理基地。目前,东部的盐田港区建成仓库近80万m2;西部的前海保税港区亦建成仓库逾20万m2。沃尔玛计划投资10亿元在龙岗区坑梓建设占地近41万m2的东南亚物流配送中心,这是沃尔玛继在深圳设立全球采购中心和亚洲总部后的又一重大举措。

2成为国际大型物流公司供应链管理的仓储操作基地

在国际大型跨国采购与配送公司大举进驻深圳临港仓储物流基地的同时,依赖其发展的国际大型供应链管理公司亦将深圳临港物流园区作为发展仓储业务的操作基地。全球10大物流公司均已落户深圳东西港区的临港物流园区,包括联合包裹(UPS)、联邦快递(FedEx)、敦豪(DHL)、马士基(Maersk)等。例如,在东部的盐田物流园区,长江仓、力又仓具有DHL的背景;全球第4大物流商马士基物流租用勤辉仓、祺洋仓、盐港仓等;全球第1大物流商UPS与勤辉物流合资建设飞驰仓。

3成为全国最大的出口监管仓储基地

深圳临港物流园区的仓储业务建立在保税物流园区和保税港区内众多保税仓、出口监管仓及普通仓的基础之上。目前,深圳出口监管仓面积超过40万m2,是全国最大的临港出口监管仓储基地。加上盐田保税物流园区内近25万m2的保税仓,前海保税港区内近23万m2的保税仓,以及临近东西港区近20万m2的普通仓,深圳临港仓储面积超过100万m2,是全国最大的临港仓储基地之一。

4成为提升深圳港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深圳港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临港仓储物流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贡献不断增大。一方面,仓储物流本身生成的集装箱量逐年增加。2009年深圳东西临港的仓储物流基地共处理近万m3跨国采购的配送货物,折算成集装箱箱量近50万TEU,占深圳港口出口集装箱重箱吞吐量的4%~5%,且每年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仓储物流生成的集装箱量带动港口吞吐量的增长。经测算,1个需经临港仓库拆拼的集装箱,可带动4~5个集装箱进出港区,即跨国采购与配送业务对港口集装箱箱量的贡献达到15%~20%。

上海临港国际物流技术中心 篇4

新物流中心的景观区被划分为3个不同区域—入口广场、绿地停车场与内部公园。一排无花果树将3个区域整合起来,并且为人们提供休憩场所。

1.入口广场

主入口前设有大型花岗岩广场,勾勒出建筑底部轮廓线,作为整栋建筑的基座。建筑前设置镜面水池,而喷泉打破了水面的平静,创造出在声光掩映下的水雾效果。各栋单体之间布置高45cm的花圃,并沿四周布置有花岗岩石凳。花圃里整齐地种植修剪过的黄杨木和杜鹃花树篱,与人行路边缘的石板相平行。花圃内的景观造型与行政办公楼屋顶花园相呼应,随着季节的变化,花圃景致也会相应发生改变。水池、花圃与花岗岩铺地相接处镶嵌灯具,水池与花园的轮廓分外明显,仿佛漂浮在石面广场上。

2.绿地停车场

外环路围绕整个建筑群设置,将建筑群与停车场连接在一起。货运入口位于场地的东北角。道路和停车场采用混凝土浇灌,呈暖色调灰色,与花岗岩石面的灰色正相呼应。停车位间的草地上植有树木,有效划分空间。

沿建筑群周围种植的无花果树,一直延伸到场地东南角的公园里,并围合出小片空地。在这里人们可以享受到适度的休闲。

项目概况

委托人:上海临港国际物流发展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上海市南汇区

设计单位:gmp

用地面积:29 886m2

建筑面积:3.6万m2

设计时间:2006年

建成时间:2007年

建设时间:2006年~2007年

造价:1.8亿元人民币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式

层数:6层

主要材料:钢筋混凝土和玻璃幕墙

项目负责人:Klaus Lenz

建筑设计师:Meinhard von Gerkan

设计团队:Udo Meyer,Matthias Mumm,Eduard

Kaiser,Richard Sprenger

项目团队:Matthias Holtschmidt,Marcus Tanzen,Frederik Heisel,Jens Reichert,朱弘昊

结构、电气、给排水、空调、机械: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

合作设计: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SIADR)

施工单位:国际建设

景观设计:德国WES景观设计公司

合伙人:Nikolaus Goetze

临港校区有哪些大学 篇5

上海海事大学(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是一所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学科,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交通运输部共建高校,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体系证书与挪威船级社ISO9001质量保证书的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和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上海海事大学办学历史溯源于1909年的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1911年邮传部高等商船学堂正式成立,历经易名、停办、调整和恢复,继为交通部吴淞商船学校、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国立上海航务学院。1958年,交通部重新组建上海海运学院。2000年,上海海运学院由交通部划归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200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签署共建上海海事大学的意见。

浦东临港新城超级大盘发力 篇6

未来几年内,人们必将关注的焦点投向“大浦东”这片热土上。而随着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建设加速推进,作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临港新城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

围绕着这座令人瞩目的“未来之城”,人们肯定关心它的最新建设进展情况,关心它的配套建设情况……记者近日采访了临港新城主城区房地产开发的相关人士,他们对临港新城建设的解读,应更为准确而权威。

新城建设快速推进

在上海两个“中心”建设中,东部临港新城逐步成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陆家嘴已是当仁不让的金融中心,虽然航运中心到底设置在哪里,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但是临港新城以其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如邻近洋山深水港、靠近浦东国际机场,临港新城理所当然与航运中心有着紧密的联系。

据了解,作为上海“大浦东”发展架构中独具辅城作用的又一个战略重地,临港新城占地面积近300平方公里,整个新城除了主城区以外,还有重装备产业区、物流园区、主产业区、综合区共五大城市片区。主城区位于临港新城东南面,规划面积74.1平方公里,人口45万。整个城区以5.56平方公里的滴水湖为中心,随着涟漪状的都市格局层层展开,呈现“一湖三环带”,依次为城市生活中心带、城市公园带和居住功能带。

当地的一位开发商负责人表示,目前主城区一期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他透露,目前临港新城准备推出一些地块,主要从事房产、商业等项目开发。除此之外,为了加快整个港城的建设步伐,二期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过程中,前期准备工程将于明年启动,如绿化工程和道路工程等。

生活配套稳步发展

临港新城的配套建设进展如何呢?据记者实地考察,如果现在居住在临港新城,可能还会为商业配套的缺乏而感到有所不便。比如就吃饭来说,在临港新城内可选择性不高,除了真锅咖啡馆临港新城店、麦盛莉酒楼(洋山旗舰店)等少数几家饭店之外,已别无选择。要不就驱车到附近的芦潮港或者泥城镇上另找其他饭店。而配套的形成与完善与否,则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楼市发展的速度。因此临港新城的配套建设进展到底如何,也成为众多投资者极为关心的话题。

根据临港新城的总体建设部署,目前正处于近中期建设阶段,到2010年底,将初步形成生活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布局合理的以现代装备制造业和港口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新城。人口规模从现在的15万增加到40万人。这个阶段也是临港新城建设的“攻坚期”,不管是建筑建设体量,还是人口增长规模,都将呈现爆发性增长,因此这个阶段的生活配套建设也正处于关键时期。

记者在临港新城采访时,恰逢学生开学,上海中学临港分校已是书声朗朗。9月份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新城医院开工建设。由此可见临港新城的生活配套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据了解,临港新城的生活配套工程始于2005年,包括商业、服务业、医疗、卫生、教育以及娱乐设施等,规划已经完成。目前,教育设施配套进行的较为理想,已经建成了两所小学和中学,一所示范性幼儿园也开始招生。

随着临港新城的建设步伐加快,生活配套建设也会随之加快。一个体量达6万平方米的商业项目即将在年底启动,主要是作为上海第六医院临港分院的配套设施,预计两年后交付使用。此外,还有一些跟房产项目相关的商业项目也会陆续推出。

在市政建设方面,水域面积和西湖相当的滴水湖已经初步建成,成为上海市民观光的好去处。道路建设方面,轨道交通12号线,已于今年开工,并计划于2012年通车。目前公路交通已经非常发达,发达的高速路网也已形成,有4条环线与7条道路相连,在临港新城主城区北面,连接江苏和浦东国际机场的高速公路A15今年年底即将通车。

港城楼市潜力显现

观区域规划前景,临港新城板块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据分析,临港新城楼市的基础有三大因素来支撑。第一是工作在临港国际产业园区的市民。目前产业园区已引人世界级产业入驻。在2006年临港新城的投资会上,代表各行业领头羊的上海电气集团、上海汽车集团、西门子公司、马士基集团、中远集团、中海集团等19家企业共同签署了约100亿元的投资额,迄今已经吸引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家企业落户,充足的产业支撑,让临港新城的住宅市场有了深厚的发展基础。

此外就是二次置业者。对于工作在上海市中心的部分人群来说,他们可能出于度假需要,会来临港新城置业。相比于市中心而言,临港新城的拥有其无法比拟的生态环境,因此有些人会在选择这里购买一套住宅,方便周末来度假。

还有就是来自长三角以及国内其他地区的投资者。虽然从房产投资角度来看,眼下临港新城因为租赁市场冷清,似乎不适合长期投资。其实不然,临港新城的未来发展潜力使其具有投资价值。未来随着重装备产业区、物流园区以及主产业区引入更多的大型企业入驻,必将带来大量人流,这就是临港新城楼市需求的直接推动力。

临港板块再次发力

也许会有人感到迷惑,临港新城板块一直为外界所热议,但为何少有楼盘上市。港城·滴水湖馨苑的适时推出,将改变这一现状。

港城·滴水湖馨苑为港城集团投资兴建,开发商在这个项目上面可谓是倾尽全力。上海海港新城房地产有限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再强调,作为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他们只能算是“新丁”。正是这种谦虚认真的态度,使得他们要把港城·滴水湖馨苑打造成一个经典楼盘。“集团正是这样要求我们的。”他笑着向记者解释道。

目前,港城·滴水湖馨苑已通过了上海市“四高”小区的检验,被列入2009年第一批创建上海市节能省地“四高”优秀小区示范项目。负责人介绍说,港城·滴水湖馨苑本着以人为本的开发理念,在开发过程中大胆尝试新技术、使用新设备,不仅为业主提供完善、快捷的智能化安防、物业管理服务,还可让业主自由选用适合需求的通信运营商,是上海目前首批实现信息集约化的社区。

这位负责人并且表示,自己有个很朴实的想法,就是要为老百姓造买得起的房子。因此港城·滴水湖馨苑一期推出的房源大多为面积在80平方米左右的两房,房型紧凑而实用。

项目简介

港城·滴水湖馨苑

港城·滴水湖馨苑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由普通套寓、复式公寓、电梯公寓、花园洋房、青年公寓、联排别墅等多种物业形态组成。社区自带齐全的商业配套和市民活动中心,并规划社区幼儿园和中学,更有丰富运动休闲设施,构筑一站式生活综合体。

临港物流 篇7

上海临港新城依托洋山深水港和浦东国际机场,毗邻中国第一座跨海大桥及第一个国家级保税港,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突出的区位优势及开放的政策支持,辐射上海及整个长三角地区,蕴藏着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必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临港新城从功能上划分为主城区、重装备产业区、物流园区、主产业区、综合区五大城市片区[2],物流产业的发展与现代化是临港新城发展的重要因素。

各个生产销售和运输行业的物流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各行业之间的物流信息需要共享,一个地区各行业的物流过程也有相通之处。然而,当前的物流系统往往只注重某个单位、某类产品物流信息的跟踪,不能采集足够的数据,对整个地区的物流及相关行业予以足够的信息和决策支持。如果能够建立一个整体的物流一体化架构,把整个地区的商品生产、航运、调拨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信息集成起来,必将更大程度地提高物流行业的效率。

为了提高临港地区的信息化效率,信息的共享和标准化是有必要的,然而,系统间的不兼容和单位间系统信息共享的限制却会大大降低信息化的效率,这个问题也被称为信息孤岛问题。

本文对国内外物流系统发展的相关的文献和临港新城的物流产业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个基于全局概念的信息一体化架构,该架构可以解决临港地区的物流信息共享和决策支持问题,大大提高物流产业的效率。

1 相关工作与背景

1.1 国内外物流信息化状况

国内一些物流信息化相关的文献可以作为临港信息化建设的参考。李向文的文章[3]分析了我国港口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对我国港口采用的信息化系统进行了调查,提出了用IRP技术通过主题数据库解决港口信息孤岛问题的方法,但只是针对航运一个行业的企业级方案。欧阳钟辉等的文章[4]在技术角度方面分析了港口信息化的建设,提出了使用J2EE技术框架设计开发物流信息平台的方案。

陈杰的上海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思考一文[5]中从管理的角度上分析了上海物流的前景和问题,该文已将物流的功能系统化和信息化作为现代物流的标志,提出了物流产业不能有效集聚以及管理上条块分割,导致规划布局缺乏整体性,物流资源分散在各行业对上海物流产业发展的消极影响。在物流信息化的角度上,打破行业的信息孤岛,建立一个信息共享的架构是解决物流管理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更多的信息也可以为物流和相关产业提供更有效的决策支持。

1.2 临港物流状况与规划

上海临港新城是人工填海造陆而建的新城,位于浦东新区南汇地区,辖区内有临港新城城区规划洋山深水港、芦潮港、老港(大治港)、白龙港四大港口。其中芦潮港为国家一级口岸,洋山深水港为世界上第一个建在外海上的城市深水港。临港新城将规划建成闵行技术开发区(临港区)、洋山保税港区、高科技产业区、物流园区、装备产业区和芦潮港港区[6]。因此,港口和航运物流将成为临港新城物流的主要部分,附属的生产、加工、服务行业将成为航运产业的重要支柱。作为一个以航运为支撑的城镇,临港新城会有大量的物流企业和相关的配套行业。

1.3 物流一体化的设备和技术支撑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物流信息化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也带来了海量的数据。尤其是物联网[7]的提出,使得信息化有可能深入到生产、仓储、航运、服务等各个物流阶段的每一个细节。先进技术采集到的海量数据可以为货物数据的进一步追踪提供依据,也可以为决策支持程序提供更好的支持。而通常的物流信息化系统却不能充分地利用这些数据,甚至会导致由于数据量庞大造成效率的低下。因此,对系统进行分层,并将决策支持分布到各层可以大大提高物流产业的效率。

2 信息孤岛问题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可以被收集以用于跟踪和决策,但由于各系统的设计标准和编码等差异,造成企业内部的数据共享困难,使得信息无法被充分利用,流程也无法得到有效跟踪,这个问题被称为信息孤岛问题。而对于物流这样一个流通性质的行业,企业与企业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都需要大量的信息共享,这种宏观上的共享则更加困难,通常不通过信息系统来完成,导致效率低下、信息准确性低等一系列问题,在宏观信息化规划时是无法忽视的重要问题。

信息孤岛的存在与深度信息化存在着严重的矛盾,一方面系统收集到大量的数据,而另一方面却是这些数据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进行跟踪、分析和利用。很多工作[3,8]都致力于解决该问题,但通常只提出了解决企业级别的信息孤岛问题的方案,而对于全局的信息孤岛问题,则没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3 物流数据仓储与OLAP

数据仓库是决策支持系统和联机分析应用数据源的结构化数据环境。数据仓库研究和解决从数据库中获取信息的问题。数据仓库的特征在于面向主题、集成性、稳定性和时变性。由于传统系统中为提高事务处理的效率,采用了数据规范化技术,导致表的连接和数据查询操作消耗了大量的系统资源,而数据仓库则采用反规范化技术,面向主题地将数据展现出来,同时反映分析对象的时序变化。

OLAP是联机分析处理的简称。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信息系统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如何从这些海量数据中提取对企业决策分析有用的信息成为企业决策管理人员所面临的重要难题,通常用于处理事务的OLTP系统已不足以处理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等问题,联机分析处理技术和数据仓库技术为大量数据的分析、展现和决策支持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由于先进技术的采用,物流和相关行业的大量数据需要被处理,数据仓库技术和OLAP技术在物流方面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的效率。如图1所示的港口物流管理架构,运输管理、设备管理、航运管理、产品管理等模块使用传统数据库模式支持其事务处理,而海量的历史数据则通过数据抽取、转换与加载系统(ETL)导入数据仓库,为OLAP和决策支持提供数据。

4 物流信息化架构

由于临港新城有多家物流单位和相关行业企业,每个单位都要有自己独立的决策支持系统,并且希望从其他单位的经营中获取有益的信息,管理部门也希望对这些单位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但这些单位使用的可能是不同的信息系统,而且几乎不可能向其他单位毫无保留地提供所有数据。因此,需要对整个信息化体系进行分层。

如图2所示,最顶层的全局层抽取各个企业的数据,用于政府管理部门的决策支持,并向各个企业提供限定的信息,用于各单位的交流。第二层是企业决策支持层,各企业拥有自己的决策支持系统和主题数据库,可以对企业的运营状况进行自主的分析和决策支持。第三层是业务服务层,即各企业和单位的事务处理业务系统服务器。第四层是企业的客户端设备,包括各种直接向服务器提交数据的设备和程序。第五层是一些不直接向服务器传输数据的设备,这些设备包括条码、RFID卡等。随着信息化的深入,第四和第五层的设备将大大增加。

各信息层的数据交换如图3所示,数据从RFID等设备经客户端读出写入数据库,经ETL数据抽取到企业数据仓库用于决策支持。全局层从各企业单位的数据仓库中读取需要的数据到全局数据仓储,供全局决策支持系统分析并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有用信息。各企业也可以通过客户端从全局数据仓储查询需要的、经过授权的数据。

该架构不但解决了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问题,也解决了企业间、行业间及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不能共享问题,分层架构同时也有利于企业数据的保密和安全。架构同时做到了数据的充分利用,在深度信息化的情况下,大量的数据可以被有效地分析和利用,为企业和政府机关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

5 结论

临港新城是一个新兴的港口城镇,航运和物流的大规模发展是可以预见的,预先对物流的信息化进行合理的规划能够大大提高其信息化的效率,突破信息孤岛的限制,使物流行业的信息化更彻底。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一体化和OLAP的信息化架构,该架构能够打破信息孤岛的限制,使数据最大限度的共享和流通,并能够充分利用深度信息化提供的海量数据,是对物流行业信息化的发展有效规划。

参考文献

[1]卢云帆.我国物流信息化状况及启示[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31(2):41-43.

[2]宋炳良.上海临港新城产业集群发展策略[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9,30(1):53-57.

[3]李向文.我国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16):46-48.

[4]欧阳钟辉,马瑾玉.港口物流信息化平台与J2EE技术框架[J].电子商务,2009(11):32-36.

[5]陈杰.上海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9(5):112-116.

[6]佚名.临港新城百度百科[EB/OL].(2010-04-15)[2010-05-30].http://baike.baidu.com/view/357564.html?wtp=tt.

[7]杨永志,高建华.试论物联网及其在我国的科学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0(2):46-49.

[8]龚希章,等.基于OLAP的水产养殖信息一体化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学报,2009(36):165-167.

[9]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与采购信息化优秀案例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

临港物流 篇8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易腐食品要求从其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至消费者手中一直要处于冷藏链环节中,以保证食品维持其原有色、香、味,满足人们的需要和食品品质。食品冷藏链中冷库是重要环节之一,在我国冷藏链也是依托食品的冷加工和冷库的储藏逐步发展而完善起来的。

2 社会背景

“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结构发了新的变化。2006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青岛全国现代物流工作会议”则是该文件下达后,全国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首次物流工作会议。会议明确了我国“十一五”期间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建立快捷、高效、安全、方便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幅度提高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在2005年21.3%的基础上下降2%~3%。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文件在提出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中明确地讲到“统筹制定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规划,支持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落实农产品批发市场用地等扶持政策,发展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文件中还明确要求“加大力度建设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仓储设施,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支持大型涉农企业投资建设农产品物流设施。”

上述文件的下发,使国家在政策上对于物流产业,尤其是对冷链物流业方面倾斜的又一具体表现,这对于物流业及冷链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无疑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 冷库发展现状

国内冷库容量增长速度也很快,已由2002年底的7Mt增至2007年底9Mt左右,但和世界上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按2003年美日统计资料显示,按人均占有冷库容积相比较,美国是中国10.3倍,日本是中国的15.73倍。至2009年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为1921.32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379.39万人。按人均占有冷库容积不到100L/人,是全国人均占有冷库容积29L的3.4倍,位居全国之首,更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8L/人的水平。

国内冷库平均耗电量要比英国、日本高出26%和46%。因此节能减排应是冷藏企业的首要课题。只有人们观念改变了,使企业装备设置和管理更先进,才能节能减排,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在市场中提高竞争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 冷库最新设计技术

本文探讨研究的冷库采用了国际上领先的第三代冷库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见图1),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先进的单体冷库。

4.1 领先的设计理念

采用国际上领先的第三代冷库设计理念——单层冷库、大容量库体、全自动堆垛、无人员进出冷库等先进冷链物流技术。项目采用双通道立体货架配合自动堆垛机,在仓库内实现了大容量的库存容积,在实现运营所需库容的前提下极大节约了土地的使用。

国内冷库多为多层冷库,这种冷库为复式型冷库,通常建造为3~6层,层高4~6m。此种冷库多数为砖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用矮层托盘式货架或直接用托盘储存货物,有时候也用直接码放的方法储存。楼层间以货运电梯和楼梯连接。在同一位置,多层冷库群在国内很常见,多为4~8层单体冷库组合排列而成。多层冷库的货物搬运流通效率低,这直接受到货运电梯工作效率的影响。在多层冷库中,货物码放高度受楼层限制,货物总重量受楼层承载力限制,容积率相对低。多层冷库建筑自重高,大大增加了地基的工程量,增大了投资、施工难度和施工时间。

单层冷库为单体单层,通常用钢结构建造,搭配钢筋混凝土和保温板,因此施工简单,安装速度快。项目层高大于17m,内部用高层托盘式货架储存货物(见图2)。在单层冷库中货物从码头到达存放点只需很短的距离,而且是水平移动,配合自动化系统,较容易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控制系统,货物搬运可以实现零停顿。楼层高度大,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面积的储存容量,充分发挥地面承载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面积存储容量,提高占地面积利用系数。另外,单体钢结构能有效地控制过度设计,减少材料,方便施工和设备安装,同时运用预置建筑,实现施工时间最少化,降低成本。

4.2 超长聚氨酯冷库外墙板

在单层低温冷库,采用既是保温材料又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新型建筑形式(单层外包式冷库)。由于冷库外围护结构应避免有断缝的产生,必须使用超长的外墙板(见图3),创造了国内最大单板制造和安装的记录,单板长度超过20m,同时其厚度也达到了180mm。

4.3 高密度高强度聚氨酯保温垫块

国内首次采用技术进行结构断冷桥,既起到保温隔热作用,又能承担主体钢结构的荷载(见图4)。

4.4 低充注量氨制冷系统

制冷系统形式拟采用直接和重力供液方式,取代传统系统的氨泵供液方式,使循环桶的储氨量大为减少,无氨泵的动力消耗,系统更简化,节省初投资和运行费用。整个系统的注氨量约为5t,而同样规模的国内常规冷库的注氨量约为20t,故只有国内同等规模冷库制冷量的1/4。由于氨是易爆的挥发气体,低注氨量大大降低系统的危险性。同时,根据京都议定书和蒙特利尔公约,氨作为环保冷媒,具有相比氟利昂等其他传统冷媒对臭氧层的破坏更小的优势,ODP和GWP的指标均为1,可以视为对环境没有破坏。

4.5 余热回收技术

压缩机在运转中,需喷氨液对油进行冷却,而冷却冷凝后氨液能经节流膨胀进入蒸发器制冷,另一方面,为防止冷库地坪下的地下水结冰冻鼓地坪而引起建筑结构损坏,需对地坪加热。因此利用压缩运转中产生的热油加热地坪是一举二得的好方法,而地坪加热管的布置在我国大型冷库中首次使用。

4.6 自动运行系统

美国、西欧一些国家冷库制冷系统运行基本都是自动化,压缩机房无需人值班管理,制冷系统中压缩机群能量调节、冷凝器的风机水泵运转、库内冷风机的阀门和风机运转等各顶参数均可按设定程序自动运行。国外冷库节能减排比中国先进,关键在于此举。本项目中冷库制冷机系统采用无人值守的自动运行系统,整个系统由设备工程师通过电脑远程控制。

5 上海临港物流园区普菲斯冷库简介

上海临港国际物流发展有限公司物流园区普菲斯冷库项目,位于上海临港新城仓储转运物流园区C1201地块内(见图5),由上海临港国际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设计。冷库建成后将出租给普菲斯亿达公司(简称PFS亿达)使用。冷库项目的主要技术参数及主要制冷及工艺要求由美方提供,并按照美国PFS公司已建成的冷库项目为蓝本建设。

普菲斯冷库为1幢由冷间、卸货区(穿堂)、办公区、设备区组成的单层建筑物(办公区3层、设备区2层),总建筑面积25750m2(其中冷间建筑面积为19390m2)。在冷库中采用货架式仓储,设8层货架,建筑物高度为21.2m(见图6、图7)。根据仓储转运的工艺要求,冷库储藏货物为水产品、肉类制品,单层冷库为中转仓库,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等级为丙类2项,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结构类型为钢结构。冷间设计室温-20℃,卸货区设计室温5℃。

普菲斯冷库屋面采用檩板结构,镀铝锌彩色压型钢板,上设3层75mm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0.4mm厚聚乙烯薄膜隔汽层,上覆1.5mm厚TPO防水卷材(机械连接)。外墙采用180mm厚聚氨酸脂金属夹芯板。防火墙为200mm厚结构岩棉金属夹芯板。地面构造为钢筋混凝土底板,PE膜1层,2层100mm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PE膜1层,250mm厚C30混凝土,随捣随抹光,干撒矿物耐磨骨料。

6 总结

伴随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和快速道路交通网的升级,物流服务供应商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更加看重冷链物流的效率和食品的卫生。因此,单层冷藏库凭借它的高装载量,自动化系统和快速高效率的货物流动能力,更加适合在这样的地区发展。

由于目前第三代单层冷藏库的技术仍由国外掌握,若由国外提供设计或技术服务,不仅代价昂贵,而且不利于我国冷藏库技术的发展。通过该科研项目,自主研发符合中国国情的冷藏库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性,从而提高了冷藏库技术的市场竞争力,也为工程质量提供了保障。同时,对我国现有的老式冷藏库节能减排的改造,提供技术保障。

摘要:对国际上超大型立体物流冷库最新技术进行了探讨,同时介绍了采用最新技术设计并建造的上海临港物流园区普菲斯冷库的使用案例。

临港物流 篇9

这里的海或许并不蓝,但自南到北,江苏船舶产业正“水涨船高”,浩浩荡荡驶向世界。

这里的沙或许并不白,但盐碱滩涂上,矗立起了一片片雄伟的风塔,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光和热。

“10年时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万亿元。建设以新能源、海洋特色产业、现代物流业、临港大型石化产业为重点的四大沿海产业带。”江苏省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的沿海开发战略,以大手笔,大投入弥合时空之差。

对于高速发展的江苏来说,长江已经不够开阔,身负“新增长极”使命的沿海三市,正依托临港产业。加速形成新型工业化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引领“江苏号”经济巨轮不断驶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深蓝”。

“风”生“水”起,海风吹来无限商机

驱车江苏沿海,从南通北上灌云一线,一台台十几层楼高的巨型风力发电塔,矗立在黄海之滨,蔚为壮观。“向风要电”这一奇思妙想。在这片海风吹拂了5000年的盐碱滩涂上,绘就一个“海上三峡”的蓝图。

“风电产业刚刚起步,潜力巨大。”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说,以风电为代表的江苏临港产业带,“不占土地,也不消耗水资源,能够打造出1000万千瓦的风电,相当于三峡的装机容量,值得肯定。”目前,江苏省东部沿海已投产和在建的陆上风电场有7座,预计2010年全省陆上风电总装机容量181万千瓦,中远期规划总装机容量达600万千瓦。

风电是江苏省放大港口优势,做大临港产业战略的一个剪影。以连云港、盐城、南通三个中心城市为核心,扩大优势产业规模,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形成沿海开发的“极化”效应;以临近深水海港各区域为重要节点,建设临港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并向腹地延伸——沿海大开发,打造临港产业带的鸿篇巨制,由此破题。

发展江苏临港产业,离不开“水文章”。南通以中远船务、中远川崎和中远钢结构为龙头,逐步形成了船舶修造及其配套企业集群。盐城市响水与连云港市灌云、灌南等地,依托灌河口良好的地理优势,加大船舶制造招商力度,初步形成了10万吨以下的中小船舶制造基地。依托大丰港的区位优势,盐城的东风悦达起亚第二工厂项目建成投产,新增整车能力30万辆,大马力拖拉机、客车和垃圾专用车等项目也都建成投产。

靠海吃海,海风正吹来无限商机,将这块曾经的“经济短板”越拉越长。

“三港”联动,全线贯南北“经济流”

港口、临港产业、港城“三港联动”。是沿海开发的必由之路。

从《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制定之初,江苏省就明确了通过港口群建设推动临港产业带形成,继而带动临港城市群发展,最终融入全球产业链的发展路径。

6月4日,在南京召开的如东沿海开发工作汇报会上,工商银行等8家金融机构给予如东16个沿海开发项目贷款一次性授信121亿元。此前,洋口港的开发建设已累计获信贷达30多亿元,风电等临港新能源产业项目获贷款额度16.23亿元。在江苏,以港口为龙头的临港产业、港城建设,正成为银行信贷和外来投资的热点。

以港为“媒”,江苏沿海已成为重大项目落户的主阵地,从南到北,形成了船舶海工、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现代纺织、电力能源、粮油加工、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八大产业集群。日资注入南通造船业,韩资注入盐城汽车业,港台资金和浙江、上海等地民间资本纷纷涌入沿海三市,江苏沿海已经成为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的强磁场。

“江苏沿海港口要崛起,与港口配套的产业、城市要崛起,再加上基础交通设施的配套,沿海经济带就形成体系了。”江苏省发改委有关专家指出,中国东部万里沿海,基本上都是隆起的产业高地。通过沿海开发,加强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个中心城市的经济、人口集聚,进而提升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形成贯通南北的沿海经济流——这是顺应全国东部沿海开发大势需要,助推苏中苏北加快发展的现实选择。科学发展,造就沿海“绿色繁荣”

沿海开发上升到国家战略,一个重大而现实问题就摆在面前苏中苏北发展临港产业,如何坚守“生态高地”?

回答,掷地有声。绿色生态环境是沿海地区的生命线和高压线,必须把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贯穿于沿海开发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未来的江苏海岸,是面向国际的经济发展高地,也是令世界瞩目的现代沿海城市带和生态旅游风光带。

沿海三市,盐城市的这一特点较为鲜明。这里有太平洋西海岸最大湿地,是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单位。南临丹顶鹤保护区,北依麋鹿保护区,大丰港的开发建设可谓万众瞩目。打开大丰港的规划图纸,港口和临港工业园区占用了17公里海岸线,只是域内岸线的6%,而且,都跳出了保护区范围。大丰市市委书记丁宇说,以前曾有人抱怨“几只小鸟影响了经济发展”,如今,我们将生态作为沿海开发的品牌,作为开发生态旅游的稀缺资源,去年11月举办的第六届国际麋鹿节暨经贸洽谈会上,46个签约项目总投资达到了116亿元。

“沿海开发不会成为环境污点,而要成为新的亮点。”连云港开发区负责人介绍,依托主体港区的连云港临港产业区原是一片深度海浸地,连云港攻克了诸多绿化技术难题,在白花花的盐碱地上造出了迷人的新绿。

优美的环境与蓬勃发展的临港产业互为促进、相得益彰。法国罗盖特,美国杜邦氨纶最近决定增资扩股,把在连云港的生产基地从量到质全面提升:中国化工集团拟投资80亿元,在盐城大丰港新上年产100万CPP石化新材料及其延伸产业项目;南通以LNG接收站和LNG电厂、大唐电厂、风力发电等一批大项目落户为标志,沿海工业园区具备了在较高层次上、更大规模地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条件。

上一篇:鱼玄机诗下一篇:自主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