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交互平台(精选12篇)
数据交互平台 篇1
0 引言
大型分布式系统节点间需要完成数据共享、数据同步和数据交互等操作, 数据传输中间件应运而生。数据传输中间件成为信息系统构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分布式系统节点众多, 数据传输项目复杂。基于每个数据节点, 考虑数据交互, 必然形成复杂无序的网状结构, 形成难以设计、重复开发、难以维护的局面。
立足铁路客票系统数据共享需求, 规划总线型的交互平台。每个节点的数据“供”、“求”面向其“交互平台”, 而不是众多的其他节点, 变网状结构为星型结构。铁路客票系统设置多个交互中心, 结构复杂度大大降低。其交互平台的理念即数据总线式理念, 是降低复杂度的有效手段。
1 铁路客票系统数据交互平台架构设计
铁路客票系统数据交互平台体系结构见图1, 其主要由传输层、核心功能层和模式接口层构成。
1.1 传输层
传输层是数据交互平台的基础层, 由中间件构建, 承担数据流通的实现, 保障底层通道稳定、可靠。
1.2 核心功能层
核心功能层既是传输层的驱动层, 又是模式接口层的实现层, 具有以下5方面功能。
(1) 资源管理。数据交互平台具有连接、数据、方案定义3方面资源。连接资源是与数据交互平台固定连接的各个节点的注册。数据资源是铁路客票系统发布的缓存信息。方案定义资源是具体数据共享方法、访问控制等策略项。资源管理功能负责连接检测、过期数据清理与备份和方案具体实施。
(2) 协议解析。整个数据交互任务流程中, 需要实现连接认证、任务描述、数据传递、任务应答、任务状态控制等多个功能环节。各个环节基本都涉及不同节点对话。对话形式有数据交互平台中转的数据节点之间的对话、数据节点与数据交互平台之间的直接对话, 对话过程是协议实现的过程。数据交互平台制定了全面的对话协议和协议解析流程, 全部在核心层实现。
(3) 任务流转调度。不同模式的任务具有不同的流转方式。任务的流转会因外部故障等原因动态变化。核心层提供了独立的任务流转调度模块, 负责任务正常实现, 避免出现死任务和死循环任务。
(4) 操作驱动。具有应用触发模式、轮询模式和定时调度模式。应用触发模式由专用服务实现, 轮询和定时调度模式由工作流模块实现, 保证乘务正常、及时触发。
(5) 安全认证。安装认证环境在数据平台与数据节点连接阶段完成。无论是数据节点访问还是数据交互平台的数据推送, 都要进行认证握手, 以保证数据安全。
1.3 模式接口层
模式接口层是各种任务列席的定义层。任务模式分为订阅、发布、查询、中转。数据交互平台制定详细的表单和定义任务类型。应用层通过定义可实现各种灵活的信息共享和交互模式。
2 数据模型指标设计
(1) 数据类型一致性处理。数据交互平台面对底层不同操作系统平台设计了数据类型转换规则库, 传输双方将各种数据通过转换成为数据类型转换规则库, 而后再进行处理, 解决了数据类型在传输中的平台独立性问题。
(2) 断点续传控制。接收方将已接收的字节数等有关消息记录在事务中。如在传送中出现故障, 网络检测机制进行检测, 待网络恢复正常后, 资源检测进程向接收方索取事务传输的文件大小等消息。发送方收到应答消息后从断点处开始发送。接收方从接收队列中找到相应文件, 从断点处追加消息。断点续发技术保证了文件传输的可靠性, 提高了传输效率, 增加了消息传送对网络的自适应能力。
(3) 网络拥塞控制和负载均衡。在发出一个连接请求前, 网络检测机制检测当前网络状态。网络拥塞控制机制根据查询或检测结果, 由规则判定是否发出连接请求, 以实现对局部网络拥塞的适应性调节。通过并发进程总数控制技术, 对网络拥塞进行适应性调节。通过对并发交易总数, 以及至某些节点的交易个数控制负载平衡。
(4) 并发控制技术。数据交互平台是一个多进程和多线程系统。由于各进程对共享资源访问不可预测, 为防止“脏读”的发生, 一个进程或线程修改共享资源时, 必须防止另外的进程或线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因此, 利用信号灯技术进行进程通信。每个使用共享资源的进程在获得资源前, 必须获得信号灯, 不能获得信号灯的事务将进入阻塞状态, 等待资源检测进程检测到资源可利用后, 由任务调度管理进程将其唤醒。资源使用完成释放资源后, 再释放信号灯。信号灯技术为并发进程对共享资源访问的串行性提供保证, 从而保证了并发控制下共享资源的完整性, 提高了数据库通信的可靠性。
(5) 传输任务完整性。在数据交互平台中, 从传输任务提交到任务实现过程称为传输周期。接收节点的实现模块产生校验信息, 通过接收节点的校验发送模块、发送节点的接收模块和任务关闭模块, 校验信息最终被反映到发送节点的应用数据层, 这个过程称为校验周期。数据交互平台将传输周期和校验周期统一为一个任务周期。任务自提交到校验完毕, 形成一个完整任务处理流程, 以保证任务的完整与一致。
(6) 任务的智能调度机制。数据传输任务在传输过程中经过很多步骤, 步骤转换流程的调度应科学合理。通过过程细分, 把每个步骤设计到状态调度机中, 通过上一个状态触发, 调度下一个处理步骤, 完成整个任务。任务在A正常处理一个事务完毕, 将事务提交给状态调度机, 状态调度机通过判断, 决定任务的下一个处理步骤B, 并执行相应程序。
(7) 故障检测与处理机制。错误检测机制发现错误后, 返回错误号, 知识库的错误处理机制提供回调服务, 根据不同的错误号从错误处理知识库中调用相应的错误处理程序。遇到知识库中没有解决方案的新错误时, 错误处理程序将记错误日志, 并报警至监控管理平台。故障检测与处理机制增强了数据库通信对各种故障的适应性。
3 应用实施
铁路客票系统数据交互平台的架构设计有效解决了其分布式系统节点间的数据共享、数据同步和数据交互等问题。铁路客票系统数据交互平台结构布设见图2。
(1) 数据中转。子系统A与子系统B不能直接通信。数据交互平台作为中间接口层, 实现A与B的数据中转, 完成安全和格式转换功能。数据中转是数据点到点模式, 不支持多点通信。
(2) 信息发布。分布式系统间数据交互与共享时, 发布信息系统向数据交互平台发布其提供的共享数据。其工作模式必须应用文件或数据库实现数据存储。发布的信息需要遵循发布协议, 并且预先在共享平台中定义数据存放位置和过期规则、查询规则。
(3) 信息订阅。子系统可以向数据交互平台订阅数据, 一旦有满足条件的数据发布, 数据交互平台将数据递送到订阅子系统。信息订阅采用多点参与的交互方式, 应遵循订阅协议的订单规则, 并与信息发布互补。
(4) 信息查询。查询是对发布信息的查询, 不同于订阅。信息订阅是数据交互平台将满足条件的数据主动推送给客户, 客户必须有服务。查询是客户主动到数据交互平台查询数据, 客户不存在服务。信息查询应遵循查询协议。
(5) 权限控制。实现对数据交互平台中交换各种数据资源访问和使用的控制管理, 通过管理平台对数据源、订阅/发布源、任务设置访问权限。
(6) 传输控制。数据交互平台将中间件作为数据传输的底层基础。为保证传输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提高传输效率, 传输过程中采用数据压缩算法对传输的数据进行数据压缩, 以减少网络传输带宽的占用, 节省传输时间。采用数据加密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安全和完整。
4 结束语
铁路客票系统数据交互平台的研究解决了数据接口定义及通用性难题, 实现了面向应用数据层的数据交互, 并具有良好的可用性和可移植性。通过数据交互平台实现了客票数据在发售及预订、清算、营销、站车交互平台等系统的数据共享。
参考文献
[1]祝红光, 朱建军, 王智为, 等.JWDTP数据传输平台技术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2006
[2]王运霞, 唐坤, 祝红光.中间件DBCS在客票系统中的应用[J].铁路计算机应用, 2003 (12)
[3]朱建军, 祝红光, 王智为.数据传输平台JWDTP及其客票系统中的应用[J].铁路计算机应用, 2006 (增刊)
数据交互平台 篇2
安徽省无为县教师进修学校 汪文华
虽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培训者可以依托文本、音频、视频、动画等,通过讲解、示范、讨论、指导等方式,引导学员理解掌握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引导学员的教学技能自我训练。但是,教师培训低效的问题一直存在。观察教师培训,不难发现以下几个方面是制约教学有效性的几个主要原因。
一、制约培训教学有效性的原因
1.对话不充分。由于培训者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情感、态度、性格等方面的原因,无法形成立体的交往、有效的对话。培训课堂通常出现培训者讲授的“一言堂”局面,交往和对话是“点”对“面”:培训者──全体学员(其实,教学对话是不存在的)。又由于设施的、技术的、时间的限制和学员的学习的主动性不足等原因,适时无法实现,使得培训教学几乎不存在对话,或者对话不充分。
2.认识不全面。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各科教材一标多本,教学实践日益发展,而培训教材不可能包容兼蓄、与时俱进,加上教材编写者的自我学术见解,使得培训者的教学如果仅仅依据教材进行教学,会导致教学的片面性。由于培训者、学员本身知识视域的限制,加重了对新课程教学认识的片面性。
3.功能较单一。教师培训课程应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由于教学条件的、培训者观念的原因,培训者往往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注重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偏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很少关注教学技能的系统训练,忽视学员教学能力的培养。
二、解决制约的方法探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寻求一种多方位、全面获取信息,多维、立体地交往信息,能够有效实施技能训练的途径,以提高培训的有效性。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利用教育博客、播客,专业聊天室,BBS等实现信息交互,已经逐渐成为培训者、学员的交往方式之一。基于网络,通过交互平台,使提高培训教学有效性有了一种选择。
(一)构建学习共同体
一般根据课程、班级和培训者的情况,以及学员的学习准备和学习需求,构建基于课程,或基于班级,或基于培训者的学习共同体,有博客、播客、聊天室、BBS等形式。学习共同体,可以是封闭的,面向本课程,或本班级。也可以是开放的,面向班外,邀请在职教师、教研人员、课程专家等的加入,允许学科课程之外的人员参与。
1.博客和播客
在学校网站建设教育博客,也可以依托其他网站建立培训者、学员个人的博客,如新浪网、新思考网、全国教师继续教育网等,建立一个博客群组或圈子,并赋予一个名称,如“小学语文教学”。培训者、学员双方可以通过发表自己的博文,阅读他人博文发表评论、留言,实现师生间的交往。
有的网站在个人博客上,建有“播客”。通过播客,培训者可以上传视频,供学员观看。上传的视频,可以是课程专家的专题讲座、课程教学视频、中小学教学片段。学员观看后,可以通过发评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后感受及引发的思考等。有条件的学员也可以上传视频,如课堂教学片段,供大家分享和研讨。这种方式,有利于进行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
2.专业聊天室
培训者借助于QQ、新浪UC等建立自己的专业聊天室,引导学员加入聊天室团队,通过文本、语音、视频、网络电话等方式开展教学观摩、主题研讨、协同备课等活动。
比如,在新浪UC中建立“小学语文教学”团队,培训者担任管理员,并吸纳学员参与聊天室的管理。要求培训班学员加入“小学语文教学”聊天室,参加聊天室活动。聊天室管理人员制定活动计划,统筹安排活动,确定主题、主持人、时间等。通过UC的专业聊天室,播放讲座、课例等,供学员观看,即时和观后围绕视频进行聊天(交流)。确定研讨主题,如“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方法谈”,组织学员展开聚焦主题的交流研讨活动。搜集有关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组织学员进行网络集体备课,等等。培训者、学员之间,还可以借助聊天室的“对聊”“网络电话”等进行私人聊天,比如学员就教学问题与培训者对话,与同学对话。从而实现多维的、多方式的交流互动。
3.BBS
利用学校网站或借助其他网站上的专业“论坛”,开展师生广泛的交往。在论坛上建立一个版块,如“小学语文教学”,培训者担任版主,引导学员发帖、回帖,开展语文教学方面的交流活动等。
学员可以围绕培训者所发帖子,通过回帖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学员发帖提交自己将自己的问题,如课堂教学的问题,课后的思考练习,教学实习中遇到的难题等等,培训者和其他同学共同研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智慧共享。
(二)实现交往互动
形成全班学习共同体,为师生间的广泛交往奠定了条件和技术的支持。通过网络交互平台,可以进行协同备课、资源共享、教学研修等活动,提高培训教学的有效性。
1.协同备课。培训者将自己的讲稿、教案提前在博客或BBS上发布出来,供学员学习。学员阅读后,提交自己的对培训者的教学设计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以利培训者修改。学员有了课前的预习,培训者有了对教学的再次设计,课堂教学就能够围绕重点、难点展开。
课后,培训者可以通过聊天室,与学员交流,获取学员的反馈信息,对教学进行课后备课。这样的适时聊天,可以促进学员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巩固,以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还有利于培训者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资源共享。培训者围绕所教学的内容,自己搜集教学资料和学员搜集学习材料,将拓展资料(或网络链接)发在博客上、BBS上,也可以将链接地址发在聊天室的文本交流区,引导学员课前和课后阅读,以补充教材的不足,丰富学员学习的资源,使教学材料更加全面。课前,对拓展材料的阅读可以使学员全面认识将学知识的。学员课后的阅读,可以延伸课内学习。课前、课后的阅读的同时,学员可以通过发布评论、回帖等,与培训者、与同学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等,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不仅师生提供的拓展资料是教学资源,培训者的回帖、评论,学员的回帖、评论,也是可贵的教学资源。师生在阅读帖子、评论的同时,也就是在共享资源,分享智慧。
3.教学研修。培训者通过博客、BBS布置作业,引导学员撰写教学设计片段、教学小论文等。教学小论文,可以写自己的实习反思、教学实习叙事、观课随笔等等。培训者、同学,对教学设计片段、小论文的评论,可以较有效的改进学员的教学设计,较深入地研究教学问题等。通过培训者与学员、同学与同学的合作研讨,既培养了师生的合作习惯,沟通师生情感,也有效的提升学员的教研能力。
培训者还可以通过播客播放教学讲座、教学课例等,学员也可将自己搜集的视频资源在播客上播放,在培训者的组织下,学员观看讲座,开展观课、议课等活动,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训练了学员的教学研究技能等。
数据交互平台 篇3
【关键词】农村小学 留守儿童 网络交互平台 亲情缺失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064-02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行为习惯问题比较突出,加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力度,成为学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正视的现实课题。农村留守儿童与其他儿童的最大不同之处是父母不在身边,亲情缺失导致留守儿童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对此,教师可借助网络交互平台架设留守儿童亲情桥梁,展开教育突破。
一、搭建平台,打通留守儿童亲情通道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比例大多占学生总人数的四到五成,给班级管理带来严峻挑战。教师利用网络技术资源创建交互平台,让留守儿童与父母建立情感交流机制,对缓解留守儿童心理压力、提高班级管理效率都有重要作用。
(一)联系留守儿童父母介入平台
小学留守儿童父母大多年龄不是很大,使用智能手机的比例在七八成以上,这也为他们参与网络交互平台提供了前提条件。学校教师主持网络互动平台建设,具备多种优势条件,教师参与交互平台与留守儿童父母进行沟通交流也是必要的。为顺利启动网络交互平台,教师可以学校名义向留守儿童父母发出邀请,诚邀留守儿童父母及时介入网络交互平台,与孩子展开多种形式的情感交流活动,给孩子更多的关心和鼓励。
(二)建立留守儿童亲情联系机制
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教师家访也难于碰面,家校联系几乎处于半中断状态,给留守儿童教育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果留守父母能够通过网络交互平台与教师建立长效联系机制,及时交换管理教育孩子的意见,共商教育对策,一定有益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师可以和留守儿童父母展开定期定时的沟通交流,也可以随时留言。为确保联系私密性,教师可以和留守儿童家长进行个别交流。
案例一:留守儿童小帅性格比较内敛,平时老是一个人发呆,学习成绩也快速下降,也许是想念爸妈了。小帅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听说要参与网络平台交流,当天就去买来一部智能手机,并开通了网络。虽然在操作上还存在一些困难,但在工友帮助下,几乎每天都给孩子留言,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小帅自从与父母建立了网络交流联系,性格开朗了很多,学习热情大大提高,逐渐克服了许多坏毛病。他每天总是第一个要求上网,看父母的留言,然后给父母回复。网络交流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留守儿童父母一般不会给孩子配备智能手机,这也是学校所不允许的。教师主动建设网络交互平台,符合留守儿童和其父母的共同愿望,响应者多,具有可行性。
二、运行平台,架设留守儿童亲情桥梁
搭建好留守儿童亲情联系平台后,教师要做好辅导服务工作,定期开放交互平台,让留守儿童与家长多多联系,制定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案。
(一)定期开放交互平台
留守儿童与父母展开网络交流需要具备多种条件:首先是留守儿童父母要有空闲时间,其次是班级网络交互平台准时开放,最后是提供机会让留守儿童介入平台。要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确有些难度,教师可以根据学校作息时间,参考多数家长工作时间,做好安排工作,尽量让留守儿童能够和父母进行在线交流。为了提高交互平台工作效率,教师可以根据家长提供的上线时间,分批安排留守儿童在线交流。也可以让留守儿童和父母采用留言方式展开交流,避免时间冲突造成的困难。
(二)教师介入交互平台
教师介入交互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教师是留守儿童的直接教育者,对留守儿童思想状况比较了解。教师介入交互平台,进行留守儿童、家长、教师三方会谈式交流,能够提高教育的针对性。教师具备信息技术优势,深度介入留守儿童网络交互平台活动,还可以给交互活动带来技术支持。有些留守儿童网上交流能力欠缺,甚至还不会打字,教师介入后,可以直接安排学生与家长进行视频交流,为留守儿童和父母交流提供服务和帮助。
案例二:留守儿童小敏性格内向,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其情绪非常低落,有抑郁症倾向。教师联系其父母交流情况,其父母也很着急。教师特意安排小敏跟父母进行在线视频交流,谁知小敏第一次和父母在线上相见时,竟然一句话也不说,只是一个劲儿地哭泣。小敏父母说了很多安慰的话,教师也对小敏进行心理辅导。小敏的情绪渐渐稳定了,脸上也有了笑容。后来与父母交流时,虽然话语不多,但明显比较愉快了。
留守儿童年龄都很小,缺少父母关爱是最大的心理短板,产生自卑、焦虑、暴力等心理是普遍现象,教师要根据留守儿童心理特征展开教育活动,特别是和留守儿童家长形成良性互动沟通,这样可以制定针对性更强的教育对策。
三、维护平台,成立留守儿童联系小组
网络交互平台带有公共性,需要专人维护管理,确保交互平台的正常运行,为留守儿童提供不间断的信息服务。教师不妨组织学生参与管理,给学生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提高网络交互平台的使用效率。
(一)成立专门小组管护平台
农村小学已经实现信息技术的全覆盖,这也为网络交互平台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在网络交互平台运行过程中,教师可能没有足够的精力管护平台,所以不妨组织学生成立专门的网络管护小组。管护小组成员以留守儿童为主,也可以吸收部分熟悉电脑的学生参与。管护小组成员定时登录班级公共QQ群,让留守儿童与父母进行在线交流,或者是帮助操作上有困难的同学给父母留言,帮助他们向父母汇报学习、生活情况,传递亲情。
(二)改进网络亲情交互方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交互平台面临升级问题,教师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对网络交互形式进行改进。短信、电话、QQ、微信等交流方式可并用,给留守儿童与家长的联络工作带来便利。有些留守儿童家长缺少上网条件,教师不妨将家长的短信内容转发到互动平台,让留守儿童看到父母的关心和期望,这对留守儿童应该是莫大的鼓舞。
案例三:留守儿童小萍的妈妈很时尚,喜欢自拍,经常将一些美景照片发给小萍,有城市风情、乡村美景图片,以及其工作、生活图片。小萍每次观看这些图片都露出自豪的神情。其他同学看到这些精美的照片,也都露出羡慕的表情。有些学生也模仿小萍的妈妈,利用老师提供的手机拍照并将照片发给父母。一时间,网络交互平台热闹起来。留守儿童和其家长利用图片交流,效果非常显著。其他非留守儿童也被吸引过来,纷纷参与观看交流平台。甚至有学生抱怨自己的父母为什么不外出打工,也好给自己创造交流机会。
小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对图片、动画等信息有特殊敏感性,教师引导留守儿童利用图片展开交流,与留守儿童思维高度契合,交流效果也不错。
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始终维持在高点之上,其教育问题比较突出。虽然学校、社会、政府给留守儿童诸多关怀,为其创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但亲情缺失问题还是客观存在。教师利用手机、电脑等创设交互平台,可以为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创造便利条件,对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重要支撑力量。
数据交互平台 篇4
区域医疗信息化不断推进过程中,医疗技术新发展带来诸多便利,同时也导致大量异构、自主的医疗信息系统和海量信息资源。各系统管理和维护众多重复多样的基础性数据,各异的数据库,但是系统之间却无法与联动,共享业务数据[1],给医疗卫生工作造成困扰。在医疗信息化程度不高的县乡各医院和卫生院,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因此,医疗信息资源如何进行有效、安全的集成和通信,并逐步向医疗业务数据的分析与挖掘方向延伸是医疗界面临的挑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医疗界信息系统整合方案吸引了国际上众多科研、教育机构和医疗软件系统开发商的关注,各种医疗通信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和推广,如HL7(Health level seven)、webservice协议栈、IHE(Integrating the Healthcare Enterprise)集成规范等为医疗信息系统间的集成奠定基础[2]。
实现医疗业务系统间的数据交互可通过建立医疗业务中间数据库和集成平台。前者集中存储医疗数据,数据交互由各异构系统访问中间数据库实现[3]。该模式的数据安全及业务流程缺乏控制。集成平台模式,可实现医疗数据交换标准化,并控制医疗业务流程,动态调整异构系统间的数据流向,满足实时数据交互以及互操作性。国内已有较成熟的医疗集成平台,如IBM、东软公司、美国Intersystems公司开发的产品,但医疗信息资源的集成方面的成功案例和经验仍欠缺,须规划全局,循序渐进。美国Intersystems公司开发的集成平台Ensemble(内嵌Caché数据库),有效解决接口繁杂及数据规范化的问题。通过对现有业务系统的数据自动抽取和流转,实现医疗服务信息和管理信息的互联互通[4,5]。
1 Ensemble集成平台总体架构
区域医疗以居民健康档案为中心,要求简化异构系统集成,并制定医疗信息体系各种标准和规范,实现医疗数据共享[2,6]。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区内医疗、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医院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院内异构系统增多,如医德医风、医学影像、超声、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系统单点间信息交换,耦合度过高。系统间数据交互和集成更加复杂,接口维护、管理难度加大,且存在安全隐患。
Ensemble应融入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可搭建在HIS体系架构的应用层。Ensemble Studio工作室,集成Caché的开发环境,具有跨网络、跨协议、支持应用集成和数据集成优势,各系统只需要与Ensemble平台做接口,降低系统开发复杂度[7,8]。图1为Ensemble体系架构。
Ensemble在医院信息系统中主要作用是消息机制的传输和控制,主要特点是支持内嵌HL7标准、XML类库等消息格式;内置后关系型数据库Caché。Ensemble主要包含三个层次:数据接口层、业务核心层和数据存储层。
(1)业务核心层
包括业务流程管理和消息管理,定制、调度业务流程以及映射消息。业务服务BS(Business Service),接受消息对象,将它转换成请求消息,并传递给业务流程或者业务操作。业务流程BP(Business Process)接收请求消息,然后按照顺序或者并行的方式执行一套预定义好的行为。业务操作BO(Business Operation),接收BP消息,映射到指定的外部应用。同时把请求消息对象的属性转换成外部应用可用的格式,并通过输出适配器调用该外部应用[6]。
(2)数据接口层
输入和输出适配器(支持SQL/FTP/TCP/HTTP/SOAP等),集成各异构系统到业务流程中,并监控各个子系统的执行情况和运行状态[9]。接入服务以适配器集成接入各医疗业务系统(HIS/EMR/LIS/PACS等),被集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载体为XML,通过消息机制建立XML的交换通道。
(3)数据存储层
包括元数据存储库和消息仓库,用于存储各业务流程的消息定义和转换等。
(4)Caché数据库
美国Intersystems公司采用面向对象方式成功设计的后关系数型据库Caché,本质是基于关系数据库技术,融合网络技术和面向对象应用开发的高性能数据库管理系统。美国三大实验室及70%医疗行业信息系统均采用Caché[6,7]。Caché包含事务处理和Client/Server应用,优势在于集成多种数据库访问方式,包括多维数组、SQL和对象数据库。查询数据效率增强,同时存储空间占有率减小。
Caché所有数据都保存在多维数组存机制擎Global中,Global是一个树状结构,可存储带有许多下标的数据,且不限制数据类型。Global表示形式:^名称(下标1,下标2,…)=值。如表1所示为查找表PA_ADM的表结构,即各种Global的索引类型、名称和具体内容。其中,data类型是用于保存数据,遍历树结构就是访问data;index类型是用于存放查找下一个节点的索引。Global以树状的形式保存,每一个节点直接与磁盘和内存中的数据块相对应,访问速度极快[6]。
Ensemble提供业务、事件、业务规则日志、消息跟踪监控等功能,实现开发期的有效调试及运行期间的故障诊断分析。利用集成平台故障可追溯机制,可快速定位导致异常的环节[9]。集成平台的权限还包括数据来源的定义、调度控制等方面,对外提供统一数据访问方法,形成各应用系统统一的数据视图。
2 接口关键技术Web Service
Web Service由一系列的标准和协议组成,具有跨平台、简单和集成能力强等特点[11,12]。鉴于XML在网络环境中的跨平台技术,且易于处理结构化文档信息[6,9,10],Ensemble内置的Caché创建Web服务时,采用XML作为描述结构化资料和应用组件的标准语言,并自动生成WSDL,用于描述、规范命令和服务[11],实现可互操作的分布式应用程序。
3 在医德医风满意度回访的接口实现
3.1 接口需求
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医德医风满意度调查主要通过软件系统对就诊病人开展。包括电话咨询,病房发放调查单,网站调查以及自助机等方式,调查内容较单一,且信息之间无法有效共享,存在信息孤岛现象。随着医疗信息化改革从面向医院内部管理向整体医疗全面发展,对医德医风满意度调查工作提出内容更广泛、信息化程度更高要求[13]。
顺应医疗信息化发展要求,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对满意度调查模块另辟蹊径,采用信息化手段,结合通信、网站等渠道对出院患者的全方位调查,提供康复、术后治疗指导等,了解病人出院后的治疗和恢复情况,观察医院对病人诊断、治疗的有效性。通过社会监督和患者参与,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积极防止或减少医德考评失真。如何安全有效获取病人全面、准确的就诊信息,协助工作人员更好开展院外回访工作,涉及到异构系统间数据的共享,信息的安全等问题。借助医院Ensemble集成平台,及院内稳定运行的医院HIS系统、全结构化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化发展的优势,与医德医风系统实现接口数据的有效传输。
3.2 开发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 server 2008;
Web服务器: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6.0;
集成平台:Ensemble(集成开发平台,内置Caché数据库)。
3.3 接口消息定义
广西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在医院数据库设计时主要采用医生开立的医嘱来设计数据库。病人首次就诊,系统生成唯一登记号(PAPMI_NO),该病人每次就诊均生成一个就诊号(PAADM_Row ID),子项是医生开出的多个医嘱号(OEORD_Row ID)。根据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库表结构来定义接口消息的结构,定义接口消息时要求相关系统的消息结构设计遵循:
1.消息的返回值Result Code有两种取值:0代表成功;-1代表错误。
2.消息类型FLAG有三种取值:插入;更新;删除。
3.XML消息中的字段名标签命名,釆用单词首字母大写方式,如:NAME字段的标签形如〈Name〉小明〈/Name〉,而PAP-MI_NO字段的标签形如<PAPMI_NO>0001111000</PAPMI_NO>。
4.平台返回值形式:平台把此消息发给病人服务系统,则返回值形如:<Response><Ge Adm First Page Dict ListReturn><Result Code>0</Result Code><Result Content>成功</ResultContent><Dict><PAPMI_NO>0001111000</PAPMI_NO>…</Dict></Ge Adm First Page Dict ListReturn></Response>。
5.涉及的参数说明。以住院病人诊断信息字典参数为例。
交易输入:<Request><PAADM_Row ID>4186096
</PAADM_Row ID></Request>。
表2和表3是病人诊断信息的输入参数说明。
交易输出:<Response><Ge Adm Diag Dict ListReturn><Result Code>0</Result Code><Result Content>成功</ResultContent><Document ID>086239</Document ID><Dict Lists><Diagnose><Diagnose Desc>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2型</Diagnose Desc><Curative Effect>治愈</Curative Effect></Diagnose>…</Dict Lists></Ge Adm Diag Dict ListReturn></Response>
3.4 消息交换触发原理
如图2所示,医德医风系统向Ensemble发送请求消息:实参和方法。平台依据HIS系统回访病人标准(住院病人达到出院标准,医生下达出院医嘱,护士对病人做出院处理;或主管医生提交病人电子病历),调取Caché脚本数据处理程序,返回XML消息串给医德医风系统。系统接受XML消息,把病人的基本信息放入接口中间库等候队列(包括病人基本信息,出院诊断、手术情况、出院医嘱等)。
3.5 满意度调查接口的具体实现
BS提供的方法接口,即webservice接口,说明如表4所示。平台通过添加命名空间和类名直接调用webservice接口。
图3显示BP的消息路径,协调八个业务操作,属于Ensemble内部调用。<call>调用下一个BO,使用的是哪种方法。<sync>是消息同步,此步骤运行完成,才可以进行下一步。
访问Ensemble之外的方法或者应用程序,属于内部调用。业务操作在Ensemble中封装为BO,部分代码如下所示。调用可以重用,减少工作量。
Get Adm First Page Dict Info接口方法返回信息如图4所示。
3.6 集成平台的界面视图数据追踪
集成平台的消息管理和跟踪视图如图5和图6所示。
3.7 请求方获取所需数据
医德医风系统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与Ensemble服务器端建立连接,发送查询请求。通过Skettle开源数据抽取工具与集成平台接口建立连接。依据双方协定的接口输入,制定查询请求,通过建立的连接把查询请求发送到接口端。
(2)接收接口端返回的XML数据,提取所需的数据,进行相应处理。
医德医风系统获取病案首页、电子病历等信息,数据解析、过滤等操作,得出满意度回访界面数据如图7所示。
4 结语
数据交互平台 篇5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简称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的运行管理工作,规范数据传输,提高网约车行业监管效能,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根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交通运输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商务部 工商总局 质检总局 国家网信办令2016年第60号)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包括交通运输部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简称部级平台),省、自治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简称省级平台),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网约车监管平台(简称城市监管平台)。
第三条 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数据传输、运行维护、数据质量测评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交通运输部指导各级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的运行管理等工作。
各省、自治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省级平台运行管理,并指导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运行管理工作。
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简称城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城市的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使用、运行和维护管理工作。
各网约车平台公司按照相关规定,负责规范本企业网约车平台的运行管理和数据传输工作。
第二章 数据传输
第五条 各城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通过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及时录入网约车平台公司、车辆、驾驶员相关许可信息;将运政信息系统与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对接,实时传输更新相关许可信息。第六条 网约车平台公司在取得相应《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后,应自次日零时起向部级平台传输相关基础静态信息以及订单信息、经营信息、定位信息、服务质量信息等运营数据。
第七条 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加强对数据信息的规范化管理,所传输的网约车运营服务相关数据,应直接接入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不得通过第三方平台或系统直接传输。
第八条 网约车平台公司数据传输至部级平台后,由部级平台将数据实时转发至相关省级平台及城市监管平台,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不得要求网约车平台公司向省级平台或城市监管平台重复传输。
第九条 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所接收的运营信息数据,在线保存期限不少于6个月。
第十条 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建立健全数据传输工作机制,指定专人负责数据传输工作,明确与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对接工作的责任人、业务人员与系统技术人员,并告知相关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运行维护单位。上述人员信息发生变动的,应及时告知。
第十一条 网约车平台公司因系统改造、服务器迁移等可预见原因,需要暂停网约车平台运行的,应提前72小时告知相关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运行维护单位。
第十二条 因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等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造成系统故障,无法正常传输数据的,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及时告知相关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运行维护单位,并采取有效处置措施,尽快恢复系统正常运行。系统故障排除后,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当及时将漏传数据补传,并提交处理情况书面报告。
第十三条 网约车平台公司在技术接入和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可能危害部级平台系统安全的,部级平台运行维护单位有权暂停技术接入和数据传输;造成损失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第三章 传输质量要求 第十四条 网约车平台公司应保证传输数据的完整性、规范性、及时性、真实性等,确保数据传输质量。
第十五条 传输数据质量满足以下方面要求:
(一)数据完整性:网约车平台公司传输的数据应符合《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总体技术要求(暂行)》相关要求,确保其基础静态信息、订单信息、经营信息、定位信息、服务质量信息等相关数据字段内容齐全完整,不遗漏信息及字段。
(二)数据规范性:网约车平台公司传输的数据字段内容在元素名称、字段名称、数据类型、字段长度、取值范围、数据精度、编码规则等应符合《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总体技术要求(暂行)》相关要求。
(三)数据及时性:网约车平台公司基础静态信息变更的,应于变更后24小时内将信息传输至部级平台;订单信息、经营信息、服务质量信息等应实时传输,延迟不得超过300秒;定位信息实时传输延迟不得超过60秒。
(四)数据真实性:网约车平台公司传输的数据内容应真实有效,基础静态信息、订单信息、经营信息、定位信息、服务质量信息间应当相互关联,相互关联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应正确、真实和完整。
第四章 传输质量测评
第十六条 部级平台对网约车平台公司数据传输质量情况定期开展测评,测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完整性、规范性、及时性、真实性等方面。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数据传输质量测评指标及计算方式见附件,具体测评指标和计算方法将根据行业发展情况予以更新。
第十七条 数据传输质量测评工作分为月度、测评,月度、测评周期为每自然月、自然年。第十八条 网约车平台公司数据传输质量测评结果由部级平台定期向社会进行公布,测评结果纳入出租汽车企业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内容。
第五章 运行维护
第十九条 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明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使用的责任人及联系人,并告知部级平台运行维护单位,要加强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登录账号的申请开通管理,并督促使用人员妥善保管账号信息,定期更换密码。
第二十条 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系统网络安全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实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期开展安全排查,对于发现的安全风险和漏洞,要及时整改,防止信息数据发生泄漏、毁损或者丢失。
第二十一条 部级、省级、城市等各级平台应当建立平台系统运行管理和故障应急处理机制,对本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7×24小时实时监测,发现系统故障及时处理。
第二十二条 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根据网约车行业联合监管的需要,与其他管理部门相关信息系统进行技术对接,实现信息共享。
第二十三条 网络链路维护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由部级、省级、城市等各级平台共同开展。部、省(区)间的网络链路由部级、省级平台共同维护;省(区)内网络链路由省级平台、城市监管平台负责维护。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开展私人小客车合乘业务的,按照各地有关规定传输数据信息。
第二十五条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作为部级平台的运行维护单位,负责实施部级平台的运行维护及数据传输管理等工作,确保部级平台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负责解释。
基于网络交互学习平台微课的建设 篇6
【关键词】网络 微课 建设
【课题项目】主管单位: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名称:基于网络交互学习平台“微课”的建设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33-01
一、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等教育的高度信息化,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作为新生事物,微课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或教学模式,它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变化,为课堂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教学手段。
以在线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微课或微课程迅速在全国中小学、职业院校、电大系统、高等院校甚至在企业教育等领域全面铺开,各个级别各种类型的微课作品征集、竞赛评选、教学大赛、应用推广等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1]。
微课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微课的应用及研究(包括应用培训指导、应用模式和策略、应用机制措施的建立、应用效果评价研究等),也就显得迫在眉睫。以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经验表明:微课的建设必须与应用有机结合、与应用研究和应用活动同步推进,否则,微课很可能重蹈十年前的资源建设之路[2]。因此, 教学改革更要紧跟时代步伐, 进行基于网络技术的微课程开发与应用。
二、微课的定义和特点
(一)微课的定义
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胡铁生老师于2011-2013年对微课的定义进行了完善。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二)微课的特点
1.时间短、内容少、容量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10分钟,最长不宜超过15分钟。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字节左右,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
2.主题鲜明,内容具体。一个微课就是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微课一个事情,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
3.反馈评价及时。基于网络交互学习平台的微课具有即时性,是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有针对性的调控教学过程。
三、基于网络交互学习平台微课的设计
将“微课”与网络交互学习平台有效的结合,具有资源丰富性、交互性、开放性、便捷性等特点,能更加有效拓展课堂教学的延展学习和提供良好的支持促进作用。本项目组根据四类不同的用户,构建微课基于网络交互学习平台的框架设计:
1.院系管理实现包括课程管理、用户管理、学生管理、成绩查询、平台统计功能。
2.课程管理员实现包括信息维护、开课管理、下级用户管理、在线互动管理、基本设置功能。
3.任课教师实现包括学生管理、作业管理、实验管理、成绩管理、作品管理、在线交流功能。
4.学生实现包括在线学习、在线交流、上缴作业、实验报告、上传作品、查看成绩、问卷调查功能。
四、基于网络交互学习平台微课的应用
微课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推广和应用上, 通过微课的建设方便学习者使用, 实现“人人皆学、 处处皆学、 时时皆学” 的教学氛围。微课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教学中的应用
当微课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时,它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要求的某个能力点、技能点、知识点或相关教学环节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所以具备了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条件。传统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不同教师录制的视频文件,不仅解决了教学重难点,也可以提高学习的新鲜感。
(二)翻转课堂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室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校,共同研究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学生在课前课后完成自主学习,微课作为自主学习的基础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三)混合学习中的应用
混合学习是指在线学习和面授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何克抗教授指出:“所谓混合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微课为数字化学习的核心资源提供学生学习,结合面授可以获得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玉利.微课作品评审原则及方法改进的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9).
[2]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13(4).
作者简介:
数据交互平台 篇7
远程教学交互平台及监督平台是将视频互动同步课堂教室、录播教室相结合的一种教学内容呈现方式, 将理论教学和直观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提升了教学质量、提高了教学效率、扩大了教学规模。由于远程教学交互平台及监督平台的使用人和收益人是教师和学习者, 因此, 在建设该平台中, 应遵循先进性、实用性、易用性、稳定性、可扩展性和兼容性等原则。
2 技术方案
2.1 综合网络系统
综合网络系统建设为支持语音、数据、图像等业务信息传输, 同时充分考虑到近期实际使用和中远期发展的需求, 进行合理的系统布局和管线设计。系统设计符合TIA/EIA六种布线标准和相关国内标准, 符合国家现有工程设计标准。综合布线系统数据传输主干采用光纤支持多媒体数据传输, 构建千兆以太网。语音传输中继与大量电缆, 以确保语音传输的质量。水平配线架采用快速连接配线架, 电缆传输性能优异。系统设计有利于管理, 维护和安全, 并充分考虑未来网络结构的变化, 扩展和满足新技术开发的需要, 实现平滑过渡的可行性。
2.2 显示系统
显示系统用于显示各种类型的视频信息和VGA图像, 使用液晶大屏幕, 采用55英寸超窄LCD单元, 按照3 (线) ×6 (列) 拼接方式以完成高清晰图像显示要求。采用Vewell SN系列专业显示器。在大屏幕的顶部安装LED双色文字时钟屏幕, 用来显示滚动字幕和一些实时信息。所有视频源都从视频矩阵切换到大屏幕。在源选择中, 系统可以是远程视频信号, 由相机捕获的图像, 计算机信号, DVD视频信号, 显示视频信号如显示器。
2.3 中央控制系统
集中控制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集中控制众多的不同的电气设备, 允许在一个工作台上遥控操作受控设备的主要功能。操作上提供一个直观易用的计算机操作调度界面, 直接遥控设备的运转, 工作人员只需触发控制器上的键或按钮, 甚至触摸屏上的菜单, 就可以控制如电器的开、关动作, 灯光的开关、明亮调节, DVD的播放, 投影机的各种工作模式和参数的设置, 视、音频切换器的操作控制、音响设备的音量控制, 摄相机的云台和镜头控制, 数字会议系统的模式、发言人选择等。
2.4 扩声系统
扩声系统设计考虑了施工环境和电声系统设计, 大厅扩声自然, 声音分散良好, 声场分布均匀, 响度适当, 自然良好。在扩声系统方案中, 我们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 根据电声技术和相关语言标准对声音进行声学设计。
2.5 数字会议发言系统
数字会议系统, 包括会议代表机器讲话功能, 机器主席, 解释器单元, 双音频接口, 多连接器等。参与者能够通过发言设备参加会议, 满足会议请求, 注册他们的演讲, 接收屏幕显示, 参加电子投票, 接受同声传译, 并通过内部通信系统与其他代表沟通。不同的代表获得不同的设备。代表可以通过申请加入会议之后享有听取意见的权利, 但他无权发言。麦克风是参与者参与讨论的通信工具。代表通过代表机参加会议。主席麦克风控制整个投票过程。最终投票结果显示在主席单元上。主席机主要用于管理和控制, 大多数机器的主席有三个控制键:打开键, 清除键和优先键。清除键可以终止所有代表机器的通话状态。优先级键允许主席随时插入讨论。它还可以暂时关闭代理或完全清除所有代表讲话功能。主席单元的开/关按钮具有优先权, 可以关闭所有代表麦克风。
3 子系统设计方案
3.1 综合网络系统
从中心机房引入一条光缆至视频互动教室实现下发400个子教室的图像、声音等信号的传输, 所有信息点的弱电线缆布线始点均从视频互动教室控制室起, 交换机、配线架等设备置于控制室机柜里。电话、网络线和大屏幕、摄像头、音响等专用线缆, 通过吊顶上方或地砖下面布设, 所用线管 (槽) 采用镀锌钢管或金属线槽。后排的控制台采用地面暗盒预留的方式, 前方的观摩区域都连线到桌面信息插座。
3.2 大屏幕显示系统
本设计方案投影单元选用18台高清小拼缝拼接单元进行3行6列的排列。主要包括LCD投影单元、多屏拼接控制系统、控制软件系统及相关外围设备 (框架、底座、线缆等) 组成。根据实际工程实施经验, 并结合现场的装修设计, 现场定制组合屏底座。整个大屏显示系统以拼接控制器作为控制核心, 该拼接控制器支持多种视频输入、输出业务板, 并且所有业务板可以混插, 同时提供了高速网络接口, 接入本地局域网, 可以接入前端网络摄像机的网络视频数据、模拟视频信号、其他业务系统计算机显示信号或网络远程桌面, 通过内部拼接控制功能和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实现图像的拼接和漫游操作。
3.3 中央控制系统
远程教学交互及监督平台教室主要有包括视像投影系统、视频展示系统, 音响系统, 各种灯光、电动窗帘等环境设备和其他办公电气设备等。中央控制系统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中央控制器、控制面板、总线控制器和控制执行器。
3.4 数字会议系统
系统具有全数字音频技术设计, 音频信号由专用高性能DSP处理, 输出音频可达到CD音质。代表们可以听到清晰顺畅的声音, 这将使会议更轻松和快乐;具有很好的抗地线和电源线干扰能力;长距离传输音质不会衰减;系统包括引领就座、会议讨论/发言、有线同声传译、无线同声传译、摄像自动跟踪、同步数字硬盘录音录像等功能。
3.5 办公家具
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标准要求;具有可安装液晶显示器的托臂;整体操作台满足24/7工作环境的要求, 结构牢固;控制台内部安装电脑后, 为了确保主机系统的正常工作以及监控环境的要求, 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 通风方式确保主机安装室内的温度不影响主机的正常工作;整体操作台为现代开放式结构。
4 结语
远程教学交互平台及监督平台实现了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手段, 促进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 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推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培养了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该平台将视频互动同步课堂教室、录播教室相结合, 将理论教学和直观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提升了教学质量、提高了教学效率、扩大了教学规模。该平台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实现的目标有制作精品课件、翻转课堂、实时互动教学、教育资源库及内容建设和网络观摩教学及监管等。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远程教学交互平台及监督平台所包含的综合网络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中央控制系统、音频会议系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多媒体互动系统、移动视频互动系统、办公家具、供电保障系统及装饰工程等九个子系统的技术方案和各个子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探索设计, 最终通过云桌面、手机APP、PC端实现远程教学交互, 同时实现教学监督督导及教学视频资源录制点播功能。
关键词:远程教学,交互平台,监督平台
参考文献
[1]韦辽, 邓孟红.基于云教室的工科类课程现代远程教学模式探索——以CAD/CAM软件应用为例[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6, 18 (1) :51-55.
矢志互联网交互平台 篇8
海尔同时宣布中央空调云智能中心再度升级——全品牌的中央空调产品都可联入海尔云智能中心,享受“智控” 服务。随着海尔全系中央空调实现智能化并接入大数据云平台后,海尔中央空调此次无疑在向行业发布一个讯息:具有兼容性的云智能中心将能物联整栋大厦的不同品牌的空调系统,而在不久的将来,物联整个城市或者世界的空气系统也将变得轻而易举。
海尔中央空调云智能中心率先打破品牌区隔,不仅为中央空调终端提供了强大的便利条件,还能够兼容全球所有品牌的中央空调、地暖、新风、通风等暖通产品,形成7×24 h管家式服务,包括提供中央空调无故障运转监测、智能化维保服务、节能服务与信息交互平台等。云智能中心升级后,海尔在全球制冷行业地位的影响不容小觑。
MAKA交互平台与移动学习 篇9
一、MAKA平台的优势
(一) 更易用的操作方式
MAKA平台突破在线创作工具的瓶颈, 为教师提供的动画、图表、背景、切换、滑块模板, 让教师开发课件更加简易、方便。数据变图, 轻松操作, 自动对齐, 快速排版, 插入元素, 打造专属页面。技术门槛低, 即用即上手, 教师不需要在课件装饰上花费太多精力就能打造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课件, 能很好地减少教师额外的工作量, 同时又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可谓事半功倍。
(二) 满足多样化需求
MAKA平台提供的多选元素编辑、动作自定义、多种按钮互动, 能随心所欲制作自己想要的风格。从视觉与交互体验开始, MAKA提供了多种功能, 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可为教师共享学习资源设定行为导向, 实现内容传播, 显著提高转化率。
(三) 高兼容性
采用全新angular技术架构, 在保证速度与稳定性的情况下, 增强了与市面上其他webkit浏览器 (遨游、360、猎豹) 的兼容程度。设计时可设置界面比例, 比同比例兼容各种移动终端设备。
(四) 精致交互设计, 浸入式学习体验
图表、按钮、图文、背景音乐等交互设计, 轻轻松松打造精致交互课件, 让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学习。
二、MAKA交互平台与移动学习理论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构建移动学习环境, 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教师只是环境的搭建者, 学习的促进者, 学生的引导者。MAKA交互平台能为学习者提供各种媒介, 让学习者主动获取知识, 主动进行意义建构。
(二) 沉浸理论
美国的Mihaly Csikszentmihalyi博士在1975年首次提出了沉浸状态, 当人们进入这样一种状态时, 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对外界的干扰毫无知觉[2]。所谓沉浸, 就是指学习者完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而完全不受外界的干扰。本研究就致力于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 让学习者完全投入学习情境, 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
三、MAKA平台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
(一) 学习模式
(1) 在线学习模式。MAKA平台, 通过对课件的开发, 实现了基于浏览的在线学习模式。学生可在微信朋友圈浏览课程信息, 浏览专门为移动学习课程开发的微课件, 浏览基于Web的学习资源。
(2) 自主学习模式。在整个MAKA平台, 学习者通过自主浏览学习资源、自主测试实现自主学习, 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协作学习模式。MAKA平台发布学习资源后, 学生可在微信上与其他学习者共同探讨学习问题, 也可向老师寻求帮助。协作学习模式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完成学习任务。
(二) 内容设计
(1) 碎片化。移动学习要实现的是随时随地学习, 这就意味着学习时间比较分散, 所以在开发教学内容时, 应当注意知识的碎片化。调查研究显示, 学生在零散时间进行学习, 最能接受的学习时长为1-8分钟, 又以3-5分钟为最佳[3]。
(2) 逻辑性。单个知识点的内容设计, 应当考虑教学对象的认知情况,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要注意新知识与先行组织者的联系, 让学习者在同化顺应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建构。
(3) 趣味性。移动学习环境通常有很多外界干扰因素, 这就要求移动学习的学习内容及其表现形式都富有趣味性。这样才能在激发学习动机的同时抓住学习者的眼球, 将学习者的注意始终定格在学习上。MAKA平台的动画和交互设计正满足了移动学习趣味性的需求, 能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注意力, 激发学习动机。
(三)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先行组织者是在安排学习任务之前呈现给学生的引导性材料, 先行组织者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一种为学习者提供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线索的作用, 一般通过同化和顺应来实现。
MAKA平台主要是应用于短效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施, 可在开发先行组织者方面发挥其激发学习动机的优势。让学生有兴趣学习, 从“教师让学”转变为“我想学”。
四、结语
本研究致力于将MAKA交互平台与移动学习方式结合, 发挥MAKA平台的优势, 通过设计交互性、趣味性的多媒体课件, 辅之以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真正实现随时随地移动学习。有些见解可能考虑不全面, 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也希望这一新的平台的应用, 能为移动学习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摘要:在移动学习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 如何极致的发挥移动终端的优势, 将教学活动与移动终端完美契合, 成为移动学习目前要考虑的问题。移动学习是要实现anyone在anytime、anywhere的学习, 这就要求开发成本低、适用性强、趣味性高。MAKA平台其操作的简单性、显示的动态性、教学的适用性正好符合移动学习的要求。本研究致力于研究MAKA平台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 探讨运用MAKA平台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为移动学习的发展探索新思路。
关键词:移动学习,MAKA,交互平台
参考文献
[1]MAKA H5免费创作工具.[EB/OL].http://market.aliyun.com/products/55514022/cmjz000397.html.
[2]张浩.基于境脉感知的泛在学习环境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 2012, (277) :17.
基于虚拟实验平台的远程交互实验 篇10
●理论基础
1. 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类行为一般规律的学问, 目的在于激发动机、推动行为、改造行为, 提高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对网络学习中的交互行为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首先, 行为科学强调人的欲望、感情、动机等心理因素的作用, 因而在构建学习环境的时候强调满足人的需要和尊重人的个性, 以及采用激励和诱导的方式来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促进学生更多的交互。其次, 行为科学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最后, 运用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研究网络学习行为中的交互。网络学习行为研究的对象是学习者, 学习者的心理活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所以对内化的心理行为的研究需要采用观察、实验和调查等方法。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所以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教学应用的飞速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于教学。它重新定位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 学生不再是教学内容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知识的主动获取与建构者。
3.交互理论
穆尔 (Moore) 在1972年提出了相互作用距离理论的基本框架。上世纪80年代末, 穆尔再次提出“三类交互作用”理论, 他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三类相互作用”, 即学生与教学内容的交互作用、学生与教师的交互作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这种分类对教学交互理论与远距离教学实践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虚拟实验平台的架构与功能
1. 虚拟实验平台的架构
虚拟实验平台指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构建的一个具有交互功能的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平台。在平台中, 参与学习的个体之间可以利用文字、符号、图片、声音等多种数字媒介进行信息交互。这个平台可以让个体之间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行交互。虚拟实验平台架构如图1所示。
2. 虚拟实验平台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及特点
虚拟实验平台由辅助工具、素材库、同步实验、仿真工具、构建工具和交互实验组成, 各个组成部分的具体功能及特点如下。
(1) 辅助工具:主要功能是提供给用户所需的辅助工具, 如三角尺、量角器、天平、杠杆等工具, 以备在实验中辅助之用。
(2) 素材库:主要功能是提供给用户所需的各种图片、视频、动画、音频、文本等素材, 用户可以自由控制各种素材, 以备实验之用。
(3) 同步实验:主要功能是设置与课本中同步的实验操作, 全部同步实验是按照书本中的要求做的同步实验, 而且是模拟实验, 模拟操作和实际操作基本相同。目的是给予教师和学生指导的功能。
(4) 仿真工具:主要功能是根据属性设置, 按照实验规律, 自动生成实验工具, 由于是仿真工具, 因此具有和实际操作中使用的实验工具完全一样的功能。
(5) 构建工具:主要功能是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整个实验过程, 这里有设计好的素材库, 用户只需将素材按照知识库的要求组装起来, 就可以构建一套用户需要的实验装置。整个构建过程方便快捷。
(6) 交互实验:用户可以登录该平台, 一同进行远程实验操作, 这是远程交互实验的核心技术。因为只有在网络上连接到该平台, 才能真正实现时间和空间上的交互。
以物理虚拟实验平台为例, 来说一下如何在平台上进行远程交互实验。
下页图2演示的是杠杆实验, 在该实验中, 本地的学生可以同时与异地的学生通过计算机协作进行此项实验, 如本地学生通过操作控制杠杆左端上的勾码的个数, 并且控制勾码悬挂在支架上的位置, 与此同时, 异地的学生通过控制杠杆右端勾码的个数和其在支架上的位置, 这样杠杆在两位学生的操作控制下达到平衡。
图3演示的是天平实验, 在该实验中, 本地的学生可以同时与异地的学生通过计算机协作进行此项实验, 如本地学生通过操作控制天平左盘上的物体, 与此同时, 异地的学生通过控制右盘上砝码的数量及游码的位置, 这样天平在两位学生的操作控制下达到平衡。
●基于虚拟实验平台的远程交互实验应用模式
以上面所介绍的虚拟实验平台为依据, 设计如下三种应用模式。
1.教师-教师交互模式
(1) 交互对象:是教师与教师的交互, 教师与教师可以通过远程进行教研活动, 如名校名师远程指导一般学校的教师, 通过指导学习, 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 交互功能:教师与教师可以通过远程进行同步实验, 并进行实时交流, 对同一个问题进行讨论, 交换意见, 对有分歧的问题还可以组织一个多人讨论组。
(3) 优点:这种模式缩小了名校与普通一般学校的教学差距。
(4) 缺点:有些需要面对面交流解决的问题, 通过远程交流很难解决。
2. 教师-学生交互模式
(1) 交互对象:是教师与学生的交互, 可以是广义的学生, 也可以是狭义的学生, 如成人教育的学生是广义的学生, 在校生是狭义的学生。通过远程交互,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实验, 同时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问, 相互交流。
(2) 交互功能: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远程进行教材同步实验, 也可以是任务驱动式实验。并进行实时交流, 对同一个问题进行讨论, 交换意见。
(3) 优点:这种模式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还解决了地域的限制, 教师还可以就学生的个人特点, 随时给予学生指导。而且在传统实验室很难实现的实验操作, 都可以在虚拟实验室实现, 学生可以反复观察实验, 真正理解实验, 掌握知识。还能做到随时有问题随时解决, 学生的学习效果会非常好。例如, 学生在家里就可以登录虚拟实验平台, 同时可以向自己喜欢的教师请教, 这样学生一定会有兴趣, 提高了学习效率
(4) 缺点:有些需要面对面交流解决的问题, 通过远程交流很难解决。
3. 学生-学生交互模式
(1) 交互对象:是学生与学生的交互。通过远程交互, 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交互实验, 并进行交流, 同时也可以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研究。
(2) 交互功能:学生与学生可以通过远程进行教材同步实验, 也可以一同进行任务驱动式实验, 并可以进行实时交流, 对同一个问题进行讨论, 相互交流, 对有分歧的问题还可以组织一个多人讨论组。
(3) 优点:这种模式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可以形成团队精神, 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而且还解决了地域的限制, 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随时进行交流讨论。
(4) 缺点:有些需要面对面交流解决的问题, 通过远程交流很难解决。
以上三种模式基本囊括了远程交互实验的各种情况, 在实际操作中,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设计符合自己学校实情的模式, 做好实验, 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势必提高学习效率。
数据交互平台 篇11
[关键词]网络交互平台;远程教育;应用
一、网络交互平台应用的必要性
现代教育技术在现代的教育教学中得到很多运用,运用的方式也各种各样。以网络化、数字化、多媒化和智能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教育的各个层面。
在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学习者本身、教师、任务、环境等方面的因素都会对学习过程产生影响,虽然起主体作用的是学习者,但是其他三个方面因素对学习者个人的知识建构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是毋容置疑的,而核心因素便是教师。但传统远程教育在这个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其中之一就是师生交互不足,而师生交互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与学习资源交互及生生交互的效果。研究表明,要保证师生之间有良好的交互,首先,要注意资源配置和学习任务设计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其次,要提供多种师生交互渠道方便师生的沟通,注意认知与情感相结合;另外,要给学生及时、正面的反馈,使学生随时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增强学习信心。也就是说,网络学习环境下教师要根据自身角色的多重性“积极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发挥主导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二、网络交互平台的良好构建
良好的师生交互能对远程教学效果产生积极促进作用,网络交互平台又是集教学管理与师生沟通于一体的一个全新网络交互平台。师生共同学习平台主要通过记录学生在线上与教师互动学习或独立参加的课程培训、考试竞赛、试题练习、调查问卷和培训交流等情况,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全程跟踪管理和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全面掌握,学校可以通过虚拟校园,实现对学生的远程指导。还可以将学生在课堂中参加过的培训、考试等内容导入到平台中,组成完整的学生学习交流档案,为教育者对学习者素质进行公正评价和准确分析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构建良好的网络交互平台,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未雨绸缪,建设元学习环境。一个良好的元学习环境是各种交互活动的基础,因此,要未雨绸缪,建设好元学习环境。
具体而言,在开课前就要设计好本课程的实施方案,介绍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进度及时间安排、教学资源、教学手段、辅导教师联系信息、教学组织(包括面授、支持服务和作业安排等)。此外,针对具体环节要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法和步骤,比如“《变化中的英语》学习进度建议、面授和在线活动安排”(具体学习进度安排,包括面授和自学的时间和内容、网上小组讨论安排、作业安排、实时和非实时在线答疑等活动)、“《变化中的英语》协同学习建议”(在线小组活动的方法、步骤、建议等)、“单元自学报告填写说明及要求”等。所有这些文本文件都要在开学前全部上传到课程主页的相关栏目并在第一次面授辅导课上作详细介绍。
除上述资源外,还要在网页上提供其他方面的资源,以便学生可在开课前就凭密码登陆网页进行浏览或下载,包括教学大纲、课程说明、视频资源、音频资源、历届试题、相关链接等等。教学辅导方面的资源,可以单元为单位,根据教学进度提前在面授课前上传到网页上,帮助学生自学。当然,其他方面的资源也要随时进行更新,如相关链接等。
2.注重过程,突出个性化互动。学生在学习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单元自学报告”与教师进行交互。如可采用“单元自学报告”,了解学生课前的准备情况,即是否阅读了有关本课程教与学的说明性、指导性文件?是否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还需要了解哪些方面的情况?其余报告以单元为基础,每单元完成一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对本单元各个Activity的学习作一个简单自我评价(分为三个等级:很好、可以、差)、对与本单元相关的网络资源作简单评价(分为三个等级:非常有帮助、有帮助、没有帮助)、把不理解的具体内容一一记录下来、教师反馈/解答。“单元自学报告”通过课程主页的“离线作业”渠道在本单元面授辅导课之前的两天提交,教师则在面授辅导课之前提供反馈/解答并通过原渠道返回给学生。这样,教师在上面授辅导课时就对学生掌握本单元的情况心中有数,辅导的针对性就更强,比如对于较为普遍的问题,在课上重点讲解或指导。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电子邮件、“留言版”或电话等途径向教师请教。总之,交互总体上要体现个性化,涉及的主要是学科学习方面(包括学习方法、学习建议等)针对具体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交互。
3.协同学习,兼顾认知与情感。为了实现网络交互平台上的协同学习,可组织学生参加网上小组会议:学生自由组合小组,每组一般不超过5人,组员轮流当组长;每个单元在课程讨论区(BBS)举行一次网上会议,由教师提出覆盖整个单元重难点内容的若干问题(问题的数量与小组数一致),各组自成一个“小会议”,讨论其中的某个问题(不重复,以保证能覆盖所有内容),讨论结束时,当值组长要对本组讨论作小结,教师则对全班的讨论进行总结。在网上会议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全程监控并适当地参与其中,帮助把握方向,对有创见的观点及时给予点评、鼓励,对明显的谬误及时指出并给予适当提示,引导学生自己解决。对于表现欠佳的小组或个人,教师可通过“留言版”或电子邮件,甚至利用面授辅导课间的空隙了解情况、进行鼓励、提出要求。在网上小组会议阶段,个别问题个别作答(回帖),普遍存在的问题则在每次讨论的总结中进行讲解、分析、指导。另外,定期在BBS举行非实时在线答疑,学生可以把本阶段学习中还没弄懂的问题提出来,期中和期末则在聊天室举行两场实时答疑。这样的交互,从内容来看,既有学科学习方面(包括学习方法、学习建议等)的,也有情感支持方面的。协同学习有利于发挥增进友谊和相互了解的作用,提高班级凝聚力,使学生更有归属感。
4.面授辅导,变传授为督与导。面授辅导课活动主要包括根据网上小组讨论的情况进一步解决存在的问题,提纲挈领地概括新单元要点,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比如是否完成主教材的练习、對教师提问的回答情况等),根据“单元自学报告”所反映出来的、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并辅之以适当形式的练习,有时还对测验结果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当然,在面授辅导课上,也要注意培养和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学习环境。
5.引导反思,培养元认知策略。为了做好反思和引导,不妨在期中和期末,组织“期中复习”和“期末复习”。首先是要求学生回顾已经学习的内容,明确哪些内容还不能很好掌握;其次是要求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希望教师给予哪些方面的指导;再次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存在的问题决定采取什么措施加以解决;最后是要求学生对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模式提出意见和建议。学生填写“复习表”并通过“离线作业”渠道提交。对于学生学习上的薄弱环节,教师除了个别回复外,还可整理一份书面解答,上传到网页上。对于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合理的要采纳并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不合理的则进行解释,消除误解。
总之,在远程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与学生的交互当中,因此教师必须根据远程学习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吴清洁.师生网络交互学习平台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应用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袁婷 王林 张钰梅.基于微博的网络交互学习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年16期 .
[3]解俊.高职计算机学科网络互动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J].科技信息.2012年12期 .
关于手势交互移动平台的手势研究 篇12
多点触控技术的发展, 促进的人机交互方式从键盘交互转变到手势交互。手势交互作为新兴的交互方式具一下优点。1.直接接触性, 可以让用户直接与界面和信息进行接触。是最自然的一种交互方式。鼠标式交互实际上是对人即交互方式的一种扭曲;2.流畅性, 相对于键盘和鼠标交互, 手势交互是直接接触界面, 没有任何媒介来干扰人机交互, 在发生交互的时候就可以带来很好的流畅性;3.易认知。手势交互来源于用户的最自然的交流“语言”;4.体验性, 触摸也提供了真实的互动方式, 界面中元素的移动、滑行和旋转等动态效果也符合物体运动规律易让用户易于融入界面中, 提高用户的体验感;5.从设计师的角度讲, 手势设计会让设计师在设计时有更多的关注点, 并且促进设计师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让设计师去关注更多的设计细节, 关注产品的认知、体验的提高, 这样会使得设计出现更多的分化方向。
目前手势交互中的手势种类不多, 手势运用不合理, 很多的设计为了增加个性化, 滥用手势, 反而造成了易用性和体验性较差。因此需要对现有典型的、用户评价良好的移动平台进行一定的归纳和总结, 归纳一定的手势库。为设计提供一定的参照和未来手势开发奠定一定的基础。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为目前主流的移动平台——IPhone os、windows phone7、microsoft surface、Andriod4.0、palm webos、BumpTop Multi-touch、apple mac pro。
二、各平台手势及其相关含义
手势根据操作可以分为这两大类, 一是动作手势, 即在移动平台操作中的手势含义不随着手指数量的改变而改变。例如平移动作手势, 即用户只需要做出平移的手势即可——用户可以用单指, 二指, 三指、四指、五指甚至可以是手掌或者是身体的其他部位在触屏上做出平移的手势, 在触屏上的到的反馈都是对应项位置的平移;二是拇指手势, 即手势操作的反馈随着拇指数量的改变改变。例如单指平移手势, 反馈为对应项位置的平移的, 当使用多指平移手势时, 可能就是应用之间的相互切换或者是对应项的删除等等。
本文将移动平台分为两大类:软件触摸平台、物理触摸移动平台。
1.软件触摸平台
I Phone os:其手势以动作手势为主、涵盖极少的拇指手势。动作手势: (如下表)
Andriod4.0:动作手势: (1) 长按, 反馈:调出、对应项隐藏功能、进入对应项的选择模式; (2) 速滑 (水平) , 反馈:删除对应条目, 例如在通知界面中, 左右速滑对应条目, 就可以直接删除; (3) 双击, 反馈:可以进行区域的选择。例如在文本中。双击就可以对双击区域的文本进行选择。
Windows Phone 7:动作手势: (1) 旋转 (两只手指或者以上做出旋转动作) , 反馈:对对应项进行旋转, 一般用于图片, 视图的旋转; (2) 长按, 反馈:调出情景菜单。拇指手势: (1) 二指双击, 缩放对应项; (2) 按和单击 (使用一只手指指尖接触屏幕, 另外一只手指点击) 打开对应项的编辑和隐藏的菜单, 这一点是windows pc端系统的一种延续。
window 7 microsoft surface, 拇指手势:单指旋转, 反馈:旋转视图
Bumptop-multi-touch:动作手势: (1) 套索 (指尖在屏幕上画出闭合的图形) , 反馈:选取闭合图形区域的对应项目; (2) 点击速滑, 反馈:可以对图片进行切割修改
物理触摸平台
Apple Mac pro:mac pro的主要手势触摸操作是拇指手势: (1) 二指拖拽, 反馈:上下或左右滑动页面; (2) 三指拖拽, 反馈:弹入图片库中; (3) 四指拖拽, 反馈:切换入桌面主屏、查看所有窗口、应用之间的相互切换; (4) 二指画圆;反馈;旋转视图和对应项。除了这些具有自己特点的手势之外, mac pro还包含了很多软件触摸平台的手势, 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三、手势库——手势与其操作反馈的映射关系
目前我国的移动应用中的手势设计运用较混乱, 没有一定的标准, 很多厂家的手势设计应用, 反而增加了用户的认知负担。因此通过对以上个平台的手势进行了大致总结, 建立手势使用的标准。从界面中的操作、任务、菜单、控件四个维度来建立。目前很多的功能需求和交互需求都可以用点击控件来解决, 但是点击不太符合人的认知方式, 且重复的点击会造成不好的用户体验和易用性, 所以在下面的手势库中点击手势不在总结范围。
关于控件层面的手势血药设计师, 根据控件的种类来匹配相应的手势, 例如是控件 (转换器) switcher和滑块 (slide) 那么就是用滑动的手势, 当控件是下拉菜单 (drop down List) , 那么就是点击和滑动结合的手势。
目前出现了一些较新颖的一些手势交互, 第一类是绘制类似大于号小于号的箭头, 来进行页面的切换, 图表中包含一些, 这种手势被交互设计时LUKE称为绘制类的手势;第二类手势是书写字母, 例如想进入google网站直接用手势画出G就可以等等, 这些都代表了一种新的手势方式, 但是目前这种绘制类的手势尚未成系统, 切存在很多的不易实现性, 例如手写字母的手势交互就存在很大的限制性。
以上便是目前移动平台的手势库的简单总结。在手势库中的手势, 可以根据实际设计来调整对动作手势和拇指手势。但是主要以动作手势为主, 因为用户的手势操作具有很强的不精确性。手势设计需要大量的用户研究, 了解用户的生活经验, 植根于用户的潜意识, 还需考虑到文化环境等等方面。以上的手势库的建立是较符合用户的认知心智模型的, 在手势的运用中个别任务超出了手势库的涵盖范围, 但却无法找到适合的手势交互方式, 那么建议就使用标准的点击手势。虽然点击不太符合人们的认知, 且体验性不好, 但是倘若错误的使用手势, 带来的体验感和易用性比点击这种手势还要差, 因此我们需要辩证地来将这些手势运用到应用的设计中。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