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草地资源

2024-11-11

中国草地资源(共7篇)

中国草地资源 篇1

草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泛分布于陆地各个区域, 是一种以多年生、旱生、丛生禾草植物为主的生物群落类型。草原在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洁净空气、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以及保持物种多样性等方面不可或缺, 与森林、河流等其它类型自然资源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生态屏障[1]。草原上还生长着各种珍稀动、植物以及中草药材, 并为畜牧业提供基础性生产资料。在中国, 草地主要集中于青藏高原、祁连山以西地区、内蒙古草原、华北平原北部和东北平原西部, 其中西部地区草地资源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83%, 占西部土地总面积的48%, 这些地区居民又以少数民族为主, 中国草原地区的发展还关系到民族和谐与社会稳定, 这一点成为中国草地人文生态区别于世界其它草地的重要特征。因而, 中国草地退化的治理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 不能割裂经济增长而单纯从草业科学的角度讨论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也不能不考虑不同生态类型和区域特点下草地发展的差异性。这也是本文旨在广义系统视角下, 从生态、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角度, 考察中国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

1 中国草地资源利用现状

1.1 中国草地资源总体分布

中国草地总面积约40000万hm2, 南北跨度约2500km, 东西跨度约4000km, 占国土面积约42%, 占世界草地面积13%, 草地面积居世界第二位。按照草原分类法, 中国草地包含18个大类, 37个亚类, 草地类型1000多种, 牧草类型5000多种, 类型繁多居世界第一位[2]。作为世界上草地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中国草地面积仅次于澳大利亚, 其中天然草地面积33099.6万hm2。根据草地资源的国内分布情况 (表1) , 西藏地区的草地面积最大 (8205.19万hm2) , 占全国草地面积的21.4%, 其后依次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 这四个地区草地面积总和占全国草地面积的64.7%。四川省、甘肃省、云南省的草地面积也都达到1000万hm2以上, 其它地区的草地面积相对较小, 均在1000万hm2以下。尽管总量较大, 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 我国人均草地只有0.28 hm2, 仅为世界水平的42%。此外, 我国草地资源每年都遭受着不同程度的虫害、鼠害、火灾等各类灾害伤害, 而能够得到及时治理的比重却很小, 致使各地草地资源不断被侵蚀。为平衡草地生态, 各国广泛开展了人工种草工程。由于人工草地的牧草品质较好, 产草量比天然草地可至少提高3-5倍, 因而在保障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和草原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我国人工草地目前并不多, 仅占全国天然草地面积的4.68%, 表明我国在草地治理方面仍然大有可为[3]。

数据来源: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

1.2 中国草地类型和草地品质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气候千差万别, 形成了多样化的草地类型。在全国18个草地类, 824个草地型中, 草甸类草地比重最大, 总面积达10.56万hm2, 约占全国草地面积的27%, 集中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其后依次为温性草原类草地、高寒草原类草地、温性荒漠类草地, 面积均达到5万hm2以上, 这三类草地占全国草地面积均在14%以上, 以上四类草地面积之和已占到全国草地面积的70%以上, 且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地区 (表2) 。根据各类草地生产力和载畜能力, 除草甸类草地载畜能力相对较高外, 其它三种类型草地的草产量和载畜能力在横向水平上低于美国、俄罗斯和加拿大等国家 (表3) , 在纵向水平上又低于其它类型草地, 一方面表明我国草地承载压力较大, 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草地生产潜力仍然具有相当的挖掘空间。

数据来源:中国草地资源 (1996) 和中国草地资源数据 (1994) 。

注:数据来源于徐柱 (1998) [4]。

草地品质方面, 根据草地等级分类标准, 全国Ⅲ等草地面积最大 (15.56万hm2) , 约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39.62%, 其后依次是Ⅱ等草地 (28.23%) 、Ⅳ等草地 (15.74%) 、Ⅰ等草地 (11.28%) 、Ⅴ等草地 (5.13%) 。表明我国草地总体质量中等偏上, Ⅰ等草地和Ⅴ等草地比重都不大。另外, 全国8级草地面积最大, 占比21.35%。低产的6、7、8级草地总面积达24.24万hm2, 占到全国草地面积的59%;高产的1、2、3级草地面积6.87万hm2, 仅占全国草地面积的16.71%;中产的4、5级草地占全国草地面积的19.98% (表4) 。表明我国低产草地面积较大, 草地总体产草能力不高。草地品质进一步的体现在草地生产能力上 (表3) , 我国草地的生产力显著低于世界其它主要国家, 表明尽管我国草地资源禀赋并不是特别差, 但在草原品质上与畜牧业发达国家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我国草地资源品质无法有效提升, 另一方面草地资源仍然被粗放的使用和浪费, 面临不断退化、沙漠化和盐碱化的可持续难题。

注:数据来源于农科院草原研究所 (2008) , “等”分类表征草地的饲用价值 (适口性、营养性、可利用性) , “级”分类表征草地的产草能力。

1.3 中国草地荒漠化趋势

尽管草地在自然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与人类生存休憩相关, 但现实中草地退化严重, 并没有表现出与人类长远发展相互适应的可持续利用局面。特别的, 中国草地荒漠化、盐碱化情况尤其严重, 退化面积平均每年约200万km2, 沙化面积也已达到174.3万km2, 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8.2%。其中西部沙化土地面积163.65万km2, 约占全国的95%;北方草原退化面积已达1.38亿hm2, 占草地总面积近乎一半以上, 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生存并导致大量经济利益损失。究其原因, 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天然草地大多位于生态条件原本就极其脆弱的高海拔、高严寒、干旱或半干旱地区, 另一方面依草而居的当地居民大多仍然保持落后的畜牧业以为生存依据, 部分牧民甚至仍然停留在原始的游牧阶段, 半牧半农的产业形态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 牧民除了掠夺性使用草地之外别无他法, 贫穷与恶劣的自然环境逐渐形成恶性循环。草地退化又将不可避免的威胁到内陆其它区域, 因为中国草地大多位于大江、大河的源头或中上游, 长江、雅鲁藏布江、澜沧江、黑龙江、珠江、黄河、淮河、辽河等主要水系莫不如此[5]。草地植被的破坏引起水土流失, 下游深受其害, 草地沙漠化频繁引起的沙尘暴同样使内陆居民苦不堪言。

尽管草地退化已严重影响我国草地生态功能的发挥, 为了遏制我国土地荒漠化, 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包括退耕还林 (草) , 封山禁牧、生态移民等[6], 但草地退化形式依然严峻, 草原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依然落后。单从草业科学或生态学的角度已经被证明不能为草地治理提供满意的答案, 提示我们从更加全面的视角, 综合生态和经济等多层次系统看待我国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事实上, 草地退化既包括“草”的退化, 也包括“地”的退化。它不仅反映在构成草地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上, 也反映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个生物组成上, 因而草地退化是整个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 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7]。

2 中国草地退化的成因辨析

提起草原, 人们通常联想起“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画面, 实际上, 草原还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 复杂、多样、异质的生物构成, 其中又以旱生植物为主; (2) 多层次的结构, 复杂的食物链 (网) , 稳定而持续的能量流动; (3) 持久而稳定的生态效益[8]。因此, 作为一种可更新的再生资源, 只要整体性功能没有遭到破坏, 草地就能够通过自我修复实现永续利用。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 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景已很难再现, 我国草地生态失衡现象不断加剧, 部分草地甚至沦为不毛之地, 可利用的草地面积逐年加速消亡。有名的鄂尔多斯和科尔沁大草原, 以及被誉为草原明珠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许多地区在盲目开垦的情况下不断盐渍化, 另外一些地区在过度放牧、超载、矿藏开采的影响下也逐渐荒漠化[9]。恶劣的自然环境是草原生态的客观事实, 我国草原地区常年遭受旱、风、雪等频繁的自然灾害, 白灾 (雪灾) 和黑灾 (旱灾) 交替不断, 经常是“三年一小灾, 五年一中灾, 十年一大灾”[10]。值得反思的是, 在古代, 草原地区的自然环境同样甚至更加恶劣, 但草地严重退化却是在近代出现, 况且现代化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还为草场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可见, 草地退化不只是天灾, 更多是人祸造成。

2.1过度放牧、滥垦、滥伐、乱采、乱挖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

原始而单一的放牧方式遭遇现代商品经济的“侵入”, 结果便是“公共地的悲剧”。近十年来我国草原牧区人口急剧增加, 牲畜数量猛增约6倍, 人畜两旺是以草地超载为代价的。随着游牧文明向农业文明的过渡, 草原居民逐渐定居于固定场所, 开荒种粮需求下许多草地遭到随意开垦, 但严峻的气候条件广种而薄收, 数年后土壤肥力耗损殆尽, 只得撂荒而开垦新草地。经济利益驱使下, 一些珍稀的天然中草药, 如麻黄、甘草、黄芪、柴胡等被过度挖掘;许多用来防风固沙的植物和树丛如沙竹、红柳、白刺、梭梭等被大肆砍伐, 使得原来的固定沙丘转变成了移动沙丘, 不断吞噬草地资源。天然植被的破坏打破了原本脆弱的草地生态平衡, 为毒草、害草的大肆侵入和繁衍创造了条件, 并引发各种虫、鼠灾害, 进一步降低了牧草品质, 加速了草地退化。

2.2 特定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单一的产业结构制约

虽然牛、羊很早就开始充当一般等价物, 但畜牧业却很难率先发展成为先进的产业形态, 特别是中国草地的自然和地理环境严重制约畜牧产业结构升级, 草地资源也就很难实现高效、科学的利用, 这暗示草地退化一定程度上伴随特定经济发展阶段而出现。20世纪90年代初, 库兹涅茨正式提出了环境破坏和收入水平倒“U”形关系,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畜牧业发展经验证实了这一点。由于缺乏充分的时间序列数据, 中国草地退化是否是当前阶段的必然现象尚不能确定, 但陈秋红等人通过大量横截面数据很好的拟合了中国草地退化与经济发展倒“U”形曲线的特征, 揭示了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 中国草地存在“快速退化—缓慢退化、改良恢复—生态系统逐渐改善方向演化”的路径可能性[11]。但我们却不能过分乐观, 毕竟这一路径不会自动实现。事实上, 对于大部分牧民而言, 牛羊基本上构成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 市场价格的波动常常造成收入不稳定, 但在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支出却日益增加。加上分散的生产特点和偏僻的地理位置, 当地居民很难通过延长产业链向第二、三产业深化, 也很难与内地居民以及广阔的市场发生密切联系, 因而只能提供原始的初级产品, 严重制约当地分工水平提高, 专业化生产无法扩大, 经济也就无法获得发展。在这种情况下, 当地居民只能一味的向草原求生存, 贫困与草地退化形成难以逾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

2.3 制度不完善, 制度创新和供给缺乏动力

作为公共产品, 草地似乎很难逃脱“公共地悲剧”。在无人约束条件下, 牧民的当然做法便是尽可能多的放牧, 在草地彻底被破坏之前尽可能多的索取。但问题随之出现, 类似的情况在古代同样存在, 为何草地退化现象没有现在这么严重?当然, 现代市场规模的增加和畜牧技术的发展为放牧数量的急剧增加创造了条件, 但这一点理由却是牵强的, 原因在于现代草业科学的进步同样为草地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可能性, 因此畜牧数量最多只能够作为草地退化的直接原因。草地退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相关制度的缺失, 适应性制度的演化进程中断。在僵化的制度约束下, 过度使用就成为最优选择。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牛羊等牲畜的所有权最终落实到家庭和牧民, 相关的剩余收益和处置权由所有者保留。但是作为畜牧业关键生产资料的草场却仍然为集体所有, 牧民免费使用草地资源, 草场建设和草地投入却由集体和国家负责。这样的制度环境下, 原有的建设成果多半不能保持或巩固, 草原的载畜能力不断下降。但是由于畜牧业和草地的技术性特征, 对草地产权的进一步划分非常困难。部分地区试行了冬春草地划分到户, 夏秋草地仍以村为单位集体使用的草地产权形式, 结果不但夏秋草地被掠夺性使用, 冬春草地由于没有永久所有权依然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使用[12]。还有的地区试行“以草定畜”的办法, 通过为承包者发放一定期限的草场使用证,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草地退化问题。但是承包期限过短, 一般为30年, 另外承包合同中只规定承包面积却无法准确规定草场位置, 对牛羊活动的限制和监督也极为困难, 对草原水源的限制也是一个难题[13], 导致承包合同不完全, 也就难以为承包者提供稳定预期, 草地确权的困难进一步挫伤了牧民的积极性。

2.4 人才缺失, 科技、资金投入不足等其它因素

客观方面, 由于草原集中分布的省份相对都较为贫穷落后, 各地财政收入较少, 草原边区的财政资金尤其紧缺, 因此对草地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另外, 草原和畜牧业的特点决定该地区很难留住高层次人才, 在科研和教育方面, 草业科学、畜牧、高原气候气象等相关或交叉学科也很难得到足够的重视, 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无法适应当地需求。

以上针对草地退化问题, 各级政府和地方相关部门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并且有针对性的进行了投入, 但效果却并不理想, 西部地区的沙化趋势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总结归纳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以看出, 从草业科学和荒漠化治理角度提出的许多方法策略和投入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 其成果无法巩固和维持, 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 尤其是当地居民这一主体的关键作用。从经济发展角度提出的可持续利用草地资源的相关建议又经常将当地资源禀赋看作经济发展的起点和既定约束, 忽视历史和过去行为对当下资源禀赋的决定性影响。因而他们的对策建议通常简单套用主流经济发展理论, 缺资金则提供资金, 缺技术则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缺人才则鼓励引进各种相关人才, 缺制度则制定和试行各种政策、办法。不能全盘否定以上措施的积极意义, 但外生的供给各种变量并不能保证持续的投入, 而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恰恰是一个不断继起和连续的过程。因此, 如果不能保证资源和经济增长良性的、内生的循环, 草地退化问题就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3 我国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为防止草地继续退化, 过去数十年中, 许多发达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 试图阻止生态环境的继续失衡, 例如美国的“罗斯福工程”、前苏联的“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日本的“治山计划”等。面对西部绿色屏障逐渐丧失作用和频繁肆虐的沙尘暴, 我国也实施了“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意在恢复秀美山川的大西北。除此之外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天然林防护工程”、“三北”和长江中下游的重点防护林体系工程等, 是在大的生态系统内部试图遏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局面。但数年过去, 草地生态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我们有必要借鉴过去的做法, 吸取成功的经验和教训, 正确处理好草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辩证关系。

3.1 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的关系

在总结生态建设思路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一些学者认为生态建设思路带有过多的人类主观意识, 忽视了自然规律的作用。由于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建立在物种多样性的基础之上, 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是人工生态工程无法全面认识和复制的, 只有自然的、天然的植被可以最完美的与当地气候、环境结合。因此在草地退化治理中应当以生态恢复为主, 生态建设为辅[8]。本文赞成这种思路, 让自然的归于自然, 但也认为不应全盘否定生态建设工程的积极意义。事实上也不应完全忽略人类的能动性, 在某些已经严重荒漠化和盐碱化的区域进行一定的人工生态工程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但生态工程的内容、重点、细节和实施等方面都应该通过科学决策和反复论证,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认真听取和吸收当地居民、专家的意见。因此, 在草地退化治理中应当有区别的对待, 在区分不同区域特征、生态类型、草地特点的基础上决定以自然恢复为主还是生态建设为主。

3.2 处理好保护中开发与开发中保护的关系

在对草地生态乃至其他环境进行保护时是否可以, 以及如何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开发向来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对这种重要的生态资源应以保护为主, 严格限制开发, 最多只能进行必要的、小范围的、低程度的利用。但对于广袤的草地而言, 严格的监督和防止进入是极其困难的, 将世代居住于此的少数民族迁徙至他处也是不现实的, 要想隔断其他地区经济活动以及自然气候产生的结果通过更大的生态系统对草地生态造成影响更加不可能。当然, 在允许人类活动和利用草地资源的情况下, 如何有效防止人们只开发而不保护又是另外一个难题。草业科学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 钱学森很早以前便以提出应用草业系统工程理论和现代科技手段发展知识密集型的草产业, 通过结合草、牧、林、农、副、渔、工、商业建立多层次、高效益的生态系统[14]。当草的经济价值提高到一定程度时, 对草的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也就成为人们主动追求的目标。

3.3 处理好保护的主体私人与政府的关系

前文曾提到, 中国草地的治理主体是政府和集体组织, 但草地的使用主体通常却是牧民等个体组织, 从而造成公共地的悲剧, 这也是人祸导致草地退化的根本原因。那么解决问题的出路就在于如何有效的统一权利和责任, 将草地资源的使用和保护主体统一起来。在畜牧业发达的国家, 草地通常根据不同类型将所有权分配给私人。例如美国就存在三种草地所有制形式, 分别为国有、州有和私人所有;澳大利亚的草地绝大部分都属于私人所有。在这些国家, 草地管理由专门机构负责, 但其管理目标一般局限于维护草原生态体系健康, 提高草地资源生产能力和保证生产者个人利益, 经营和维护的主体则主要由所有者个人负责, 并通过组建牧场协会进行各方面的利益维护和协调, 完善而健全的法律体系使得草地的经营和维护同时得到保障[15]。

因此, 实现我国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向在于确定草地产权的归属, 对于那些不适宜开发的、不适合私人经营的、对整体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的草地要严格的禁止各类经济活动。其它大部分草地所有权则应赋予牧民, 延长承包期限, 严格保障草场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对于那些确权困难, 交易费用过高的草地, 也应积极引导成立私人协会等合作组织, 实现集体所有, 牧民自治。在长期的草原生活中, 牧民自身对草原, 对气候环境的认识最为深刻, 并且形成了合作意识, 积累了大量草原生存经验, 他们也应该成为草原真正的主人。

4 结论

经济发展初期, 草原上主要的产业局限于原始落后的畜牧业, 对草原生态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 以政府为主体的相关部门实施了各种各样的保护措施, 但效果并不理想。总结归纳其中的经验和教训, 从草业科学和荒漠化治理角度提出的许多方法无法得到有效实施, 其成果无法巩固和维持, 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 尤其是草原居民这一主体的关键作用。从经济发展角度提出的可持续利用草地资源的相关建议又经常将当地资源禀赋看作经济发展的起点和既定约束, 忽视草原主体的行为对草地资源禀赋的决定性影响。因而他们的对策建议通常简单套用主流经济发展理论, 缺资金则提供资金, 缺技术则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缺人才则鼓励引进各种相关人才, 缺制度则制定和试行各种政策、办法。不能全盘否定以上措施的积极意义, 但外生的供给各种变量不能保证持续的投入, 而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恰恰是一个不断继起和连续的系统过程。因此, 如果不能保证资源和经济增长良性的、内生的循环, 草地退化问题就不能得到根本性解决。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 草原产业具备了向更高层次结构, 如现代化的草业科学、毛皮加工、饲料、育种、旅游等方向演进的条件[16], 而这需要培育现代化市场体制, 将经济参与的主体赋予草原居民,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同时, 政府在教育、基础设施、医疗等基础领域应为当地提供科学帮助和指导。随着草地经济价值的提高, 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成为现实, 草地生态、经济和社会多层次系统的协调发展因而得以实现。

摘要: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的必然要求。在广义系统的视角下重新审视中国草地资源禀赋及其利用现状, 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草地退化问题一方面由恶劣的自然环境导致, 另一方面人为原因造成的破坏更为严重。经验证据表明, 单从草业科学或生态学的角度不能为草地治理提供满意的答案, 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内在的统一于草原地区的经济持续增长。因此, 在跨学科和广义系统论视角下, 应重新审视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 为实现草地生态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必须将草地治理的主体赋予草原当地居民, 为适宜性制度的演进创造条件;政府同时需要在基础设施、教育等方面对草原地区进行必要投入。

关键词:中国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增长,适宜性制度,草地治理主体

中国草地资源 篇2

1 松嫩草地资源生态危机现状及成因浅析

我省松嫩草地地处森林-草原过渡地带, 属草甸草原植被, 与内蒙典型草原相比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优越, 草地种类复杂, 优良牧草多, 生产量高。下面的数字表明, 松嫩草地资源生态环境在日益恶化, 草地在逐年退化, 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极大威协。

松嫩平原建国初期有草地面积333.3万hm2, 1963年减少到3018.7万hm2, 1998年减少到230万hm2, 建国初期到现在减少了103.3万hm2, 达35.7%。现有草地中退化面积为166.2万hm2, 占草地总面积的77.6%, 其中重度退化面积占可利用面积的22.6%, 中度退化面积占26.95%。碱化面积46.7万hm2, 其中碱斑面积21.7万hm2, 占松嫩草地面积的12%以上, 少数地区碱班面积已高达73.6%, 成为不毛之地, 与此同时沙化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由于草地的碱化、沙化, 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产力。草群种类成分发生变化, 优化牧草数量减少, 在草场生产力下降的情况下, 饲养的家畜却不断增加, 造成超载过牧, 经济效益低下。

环境污染也是构成生态危机的原因之一。大庆油田正处于松嫩草地中间地带, 每年排放工业废气达550亿立方米, 碱性废水约117亿m3。根据资料仅大庆石化总厂近三年排放的“三废”就污染了4.3hm2草地, 造成689头牲畜中毒。新建的30万t乙烯厂排放的废水淹没安达市草原0.13万hm2, 肇东市0.13万hm2。

松嫩草地资源生态危机在日益恶化。造成危机的原因很复杂, 除了自然因素 (如气候干旱和水淹等) 外, 人为因素是主导因素。归纳起来最主要的有:

1.1 人口失控, 增长过快由于人口增长过快, 粮食生产压力大, 造成“开荒垦草”, 破坏草地。

1.2 观念陈旧, 政策无保证和不合理利用草地长期以来没有认识到草地是一个不可代替的生物资源, 是宝贵的生产资料, 而把草地看做是“荒地”, 草地被随意开垦破坏而无法可依。有了《草原法》后执法不严, 对草地利用则是重畜轻草, 导致了草地生态平衡失调。

2 建设草地生态畜牧业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松嫩草地资源生态危机现状和生产潜力, 松嫩草地畜牧业在我省畜牧业的战略地位, 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2.1 立草为业,

把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做为一项科技举措, 纳入现代化大农业体系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都把草地资源做为“绿色黄金”, “立国之本”。如澳大利亚、美国等国的农业总产值中, 畜牧业产值占50%以上, 其中60%~80%是来自草地畜牧业, 分别是我国的5倍和15倍, 在这些国家中居民食物结构中草食动物提供的食物蛋白占全部动物食物蛋白的55%~60%。而我国以猪为首位的传统畜牧业发展道路滞后了草地畜牧业的发展, 如不及早实现节粮型畜牧业, 发展草食动物, 立草为业, 把草地生态畜牧业做大做强, 将会使我省畜牧业走向困境。

2.2 增加投入, 大力发展人工、半人工草地

我省天然草地光能利用率较低, 大约是0.1%~0.5%, 而人工草地光能利用率可达3%或更高。畜牧业发达国家人工草地比例多在10%以上, 有的国家高达60%, 而我国的人工草地仅占草地总面积的0.5%, 我省是0.1%, 这是草地生产力低的一个原因。若有计划地增加投入, 将天然草地改造成高产稳产的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 就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 可以大大提高饲草产量。

除投入资金外, 还要重视科技投入, 充分运用和推广我省行之有效的人工种草、飞机播种牧草、松土补播、种草改碱、围栏封区育草等技术。这些科学技术是综合治理松嫩草地资源生态危机和提高草地生产力的重要措施。

2.3 以草定畜, 发展草地季节畜牧业

兴仁县草地资源现状及对策 篇3

1 草地资源现状

根据1990年3月版的《兴仁县综合农业区划》资料表明:全县宜牧草山草坡总面积4.2万公顷, 占全县国土面积的23.58%。其中, 成片草山草坡面积1.6万公顷, 零星草山草坡2.6万公顷。牧草种类主要有禾本科、豆科、莎草科、苋科、十字花科、藜科等21科, 具有扭黄茅、黄背草、白舌草、白茅、野古草、五节芒、秸草、刚秀竹、狗尾草、狼尾草、牛鞭草、假剪草、金发草、硬根草、刺芒、披碱草、车前草、冬草、马蹄草、熟地草、灰灰菜等110多个品种。虽然牧草种类十分丰富, 但是草质差、营养价值低, 载畜能力弱。草地利用方式以放牧为主, 兼少量刈割。近年来, 随着《草原法》、《草原防火条例》、《畜牧法》等各种法律法规的颁布、各级政府的重视、种草养畜项目的实施以及优良牧草品种的引进等, 人们对草原保护利用的认识逐渐提高。为了合理制定出兴仁县畜牧业长期规划, 比较确切地摸清草地资源现状, 2008年6月兴仁县成立了基本草原权属划定工作小组, 对全县基本草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和堪界勾图, 明确了全县的草地面积、质量、类型及主要牧草种类的定位:6.7hm2以上的连片草场18 383.0hm2, 其中建设优质人工草地2 740hm2, 改良荒山荒坡713.3hm2, 引进白三叶、红三叶、苜蓿、黑麦草、鸡脚草、绒毛草、扁穗雀稗、高羊茅、皇竹草、甜高粱、饲用玉米、木豆、努梅克斯、拉巴豆、菊苣、串叶松香草、聚合草、饲用甘蓝等18个优良牧草品种, 草地利用率得到一定提高。

2 存在的问题

一是草质低劣、营养价值差、产草量低、载畜能力不强。二是法律意识淡薄、滥垦滥挖现象严重。有的草原被村民滥垦滥挖改为田地, 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草原的有效面积减少;有的草原伴有其他矿产资源, 被采矿业主滥挖滥采, 损害了草地植被, 破坏了生物种类多样性, 生态平衡遭到严重威胁。三是草畜配套不合理, 超载重牧现象十分严重。根据1990年版《兴仁县综合农业区划》资料情况, 兴仁县草地资源的理论载畜量为49 873个牛单位, 而2008年末的牛存栏数为77 999头, 马存栏14 311匹, 羊存栏19 251只, 折合为93 298个标准牛单位, 超载率87%。严重过牧超载的不合理利用必然导致草原退化, 单位面积提供的畜产品能力降低。四是草山草坡的有效面积正在逐渐减少。草山草坡与林地、农田地等共同组成国土面积, 并与其呈负相关关系。随着森林覆盖面积、农田地面积和其他用地面积的增加, 草原的有效面积则呈减少趋势。通过2008年的基本草原权属划定工作统计表明6.7hm2以上连片草原18 383.0hm2, 其中9 068.3hm2是由林地和已经勾划为林地的荒山荒坡划入, 若减除这部分则只有9 314.7hm2, 比1990年的16 000hm2减少了6 685.3hm2。

3 发展对策

3.1 加强法律法规和科普宣传, 增强保护利用草原的意识和科普知识

采取写标语、印刷小册子、实施培训等多种方式, 大力宣传《草原法》、《草原防火条例》、《畜牧法》等法律法规。就保护、合理利用草原, 治理退化草原等内容大力开展科普宣传, 积极引导、组织群众改变传统观念, 树立科学观念, 使群众合理、科学利用和保护草原。对非法开垦草地, 滥采滥挖破坏草原的违法行为一定要严厉打击。实行以法制草, 依法保护草原。

3.2 加大草地改良力度, 大力推广人工种草

加大草地改良力度, 改良现有草原草质差、产量低、营养价值不高的缺点。人工种草可大幅度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 引进优质高产的优良牧草, 扩大人工种草面积, 既可增加草原产草量和载畜能力, 还能解决牲畜冬季缺青的问题。很多林地的株行距间留有很大的利用面积, 推广林间种植优良牧草, 加大林间草地的利用, 提高草地的有效利用率, 可增加载畜量和畜产品产量。

3.3 合理搭配草畜, 推广草畜平衡制, 科学利用草原

草地虽然是一种可再生资源, 但又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生态系统, 一旦遭到破坏, 很难在短期内恢复, 从而影响到畜牧业的整体发展。对草场面积和产量进行科学测算评价, 核定载畜量, 合理配置牲畜, 限制重牧、超载, 实行草畜平衡, 是科学合理利用草原、防止草原退化的好途径。

3.4 加强秸秆利用技术和畜禽品种改良的推广力度

广西草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策略 篇4

1.1 气候条件

广西春夏两季温暖湿润, 雨热同季, 气候条件得天独厚, 对发展农牧业生产极为有利。广西地处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区, 山地资源丰富, 立体气候类型丰富多彩, 常出现“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色, 因此草山草坡资源丰富, 类型繁多[1]。

1.2 草地资源概况

据草地资源普查统计, 全区共有各类草山草坡毛面积869.9万hm2, 占全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36.8%, 可利用面积650.1万hm2, 占土地总面积的27.5%。为农耕地的2.48倍。草地面积居全国第八位, 南方13个省区的第三位。

1.3 草地分布

广西草地主要分布在全区各地绵延的山地、丘陵上。其分布规律是, 山地面积大, 草地面积也大[2]。大体可分为5个大区:桂北高寒山区、桂西干旱区、桂中地区、桂东地区和桂南及沿海滩涂区, 详见图1。

2 广西草地保护与利用状况

2.1 草地资源与生态监测

2004年以来, 广西连续10 a实施草地资源与生态监测。2014年监测数据显示, 全区监测样地平均盖度为88.3%, 较上年提高1.7%, 样地总产草量为6104.3 kg/hm2, 较上年提高3.15%。2014年, 全区草地综合植被盖度为87.71%, 较上年提高3.5%, 综合植被高度为75.78cm, 较上年提高16.4%。

关键期物候监测。草地返青监测:2014年3-4月对兴安县和宜州市两期草地返青监测结果显示, 至4月4日草地植被已返青80%以上, 草原返青期早于上年10 d左右, 植被长势总体良好。草地生长期监测:2014年7-8月对兴安和宜州生长期监测, 观测区年草地植被平均产草量、草本平均高度、灌木高度均比2013年有较大提高, 植被平均盖度与2013年基本持平[3]。草地枯黄期监测:2014年9-10月对兴安县和宜州市的草地枯黄期监测数据显示, 9月中旬宜州市的牧草平均枯黄率为13.75%, 兴安县样地牧草枯黄率为23.75%, 草地植被开始枯黄;10月中旬宜州市的牧草枯黄率为45%, 兴安县为55%, 草地植被进入枯黄期。

2.2 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效益监测

从2009年起开展草地石漠化效果监测工作。2014年7-8月在田东、平果、天等三县共监测草地样地60个及固定监测点3个。样方平均总盖度为80.26%, 比去年降低1.56%, 平均总产草量4484.81 kg/hm2, 较去年提高13.4%, 草本平均高度44.22 cm, 较去年提高9.1%。监测数据表明:项目区平均总产草量及草本平均高度有较大提高, 覆盖度小幅下降, 总体指标向好, 说明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切实有效, 推进了广西岩溶地区生态修复进程。

2.3 监测结果与分析

2014年, 草地植被生长季节以高温多雨天气为主, 全区大部分地区气温正常略偏高, 降雨量偏多, 光照充足, 全区草地植被各项生长指标均好于去年, 草地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

2.3.1 气象条件有利于草地植被生长

6月全区月平均气温大部偏高, 降雨量大部地区正常到偏多, 日照时数全区大部略偏少;7月受台风影响, 前中期广西以多雨天气为主, 后期以晴热和阵雨天气为主, 全区大部气温偏高, 光照较为充足, 降雨日数较多, 气象条件总体上对广西草地植被的生长较为有利。

2.3.2 监测样地状况稳定

在2014年的122个样地中, 未利用样地有66个, 占全部样地的54.1%, 超载及严重超载的有5个, 占全部样地的4.1%, 分别比2013年减少了3.16%和1.55%;合理及轻度利用的有51个, 占全部样地的41.8%, 比2013年增加了4.7% (图2) 。在样地综合评价中, 评价为“好”的样地有35个, 占全部样地的28.69%, 评价为“差”的有23个, 占全部样地的18.85%, 分别比2013年增加了4.49%和2.72%;评价为“中”的有64个, 占全部样地的52.46%, 比2013年减少了7.22% (图3) 。

从统计结果来看, 样地基本情况变化不大, 全区大部分样地情况良好, 利用状况较为合理, 超载样地仅占4.1%。值得注意的是, 部分地区存在严重超载样地, 生产力较差的样地较上年也有所增加, 说明部分县市存在较为严重的过牧现象。

2.3.3 草地植被生长情况趋好

从2015年所调查的122个样方统计结果看, 2014年样地植被平均总盖度达到88.34%, 比2014年提高了1.72% (图4) ;草本及矮小灌木平均高度为53.94 cm, 比上年提高了15.3% (图5) ;样地平均总产草量鲜质量达到6 104 kg/hm2, 比去年提高了3.14% (图6) 。

2.3.4 样地总产草量区域分析

从2014年各项目县的平均总产草量鲜质量数据来看 (图7) , 有9个县的总产草量与去年相比有不同程度上升, 有4个县总产草量比去年略为下降, 有2个县总产草下降幅度较大, 超过20%;今年新增加了昭平、龙胜两个监测点。从全区样地分布来看, 产草量较高的监测县集中在桂北和桂中一带, 桂西一带产草量较低, 和广西的草地分布特点基本一致。

2.3.5草地综合植被盖度及高度增加明显

2014年广西综合植被盖度为87.71%, 比2013年的84.72%增加了2.99%。超过全区平均值的有11个县, 其中荔浦县的综合盖度最高, 达到99.60%, 最低为大新县, 仅为71.41%。

2014年广西草地综合植被高度为75.78 cm, 比去年增加16.44%, 超过全区平均值的有8个县, 最高的为昭平县, 达到117.63 cm, 最低的为龙胜县, 仅为22.75 cm。

广西主要监测的草地类型为热性灌草丛, 在进行草地综合植被高度测算时, 对灌木高度进行了加权计算, 因此草地综合植被高度与牧草、灌木的种类的分布有关, 与草本平均盖度、产草量和所在区域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 如龙胜县的高山草地以纤毛鸭嘴草、鸡脚草、白茅等中低型牧草为主, 灌木较少, 平均高度仅为22.75 cm, 但草地覆盖度达到95%, 草的质量较好, 产草量达到5891 kg/hm2, 对比产草量处于同一水平的融安县, 产草量为5301 kg/hm2, 草地综合植被高度却达到了100.10 cm (见表1) 。

3 广西草地资源保护良好

植被种类、长势、草地综合植被盖度及高度增加明显。维持生物多样性, 广西草地更是珠江流域中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4]。

据有关资料和江西水保局研究表明, 林草所形成的植被, 枝叶可截持一部分降雨, 使地面免受雨滴直接打击, 增加土壤入渗量;林草植被盖度越大, 水土流失越小。有研究报道, 25~50 m2的草地可以吸收掉一个人一天呼出的二氧化碳量。

4 草地利用率低

广西规模的草地多位于山高坡陡的高山地区, 交通不便、人烟稀少, 这些草地丰草季节“有草无畜”, 草地没有及时利用, 导致杂草丛生, 逐年退化, 牧草无法有效利用。

5 大面积推广人工牧草, 加工利用农作物秸秆, 发展草食畜牧业

充分利用土地和气候资源优势, 每年种植桂牧一号等优质高产牧草面积约6.67万hm2, 是发展草食畜牧业的重要饲草料补充。全区农作物及经济作物秸秆资源丰富, 秸秆总量约4 000万t, 是宝贵的饲草资源, 是发展草地畜牧业重要资源补充。近年来, 全区加大科学利用秸秆的示范和推广工作, 每年采购及发放切草机械100多台, 2014年, 全区科学利用秸秆饲料690万t, 同比增长1.85%。

6 广西草地资源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1 草业在南方处于弱势地位

草业与农业、林业相比还处于弱势产业, 从政策、投入、机构、队伍设置都存在很大差距。首先进入决策层面的是林业措施, 在林业方面国家制定的政策多, 投入力度大, 而投放到草业的资金大部分都只占全县总投资的10%, 比例非常小, 再次说明草业的弱势地位。

6.2 林草争地

重林轻草、挖草种树。退耕还林政策远优于退耕还草。种树比种草节水的思想根深蒂固。目前, 广西种植的200万hm2桉树, 占全国桉树种植总面积的1/2以上, 其中占用了相当部分的草地面积。

6.3 草地退化严重

全区有石山灌丛类草地面积202.82万hm2, 其中石漠化草地面积112.07万hm2, 占全区石山灌丛类草地面积的55.26%。草地石漠化面积有1万hm2以上的县 (市、区) 有33个, 石漠化草地面积有5万hm2以上的有5个。石漠化生态环境已严重制约广西经济的发展。

注:本省综合植被盖度:87.71%高度:75.78cm。

6.4 重畜轻草, 草地利用率低

各地发展牛羊的积极性较高, 过高追求数量和规模, 忽视草地管理和牧草生产, 农区存在畜多草少、有畜无草的情况。

6.5 人工成本高

广西草地以草山、草坡为主, 不利于机械化操作和运输, 草业生产劳动强度较大, 人力成本高, 饲草生产成本高, 利润少, 饲草加工企业少, 商品草少, 饲草生产产业化程度低。

6.6 投入不足

重利用、轻保护, 重索取、少投入, 草地保护建设严重滞后。广西每年投入草原保护建设方面的资金平均每667 m2不到0.1元。广西的天然草地大多处于边远贫困地区, 经济较为落后, 地方财政和当地村民也没有资金用于草原保护建设。

7 解决广西草地资源现存问题的措施

7.1 加快草原确权

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切实加强法规宣贯, 强化草原保护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和重视力度。积极推进草地确权工作, 出台《草原法》配套法规, 做到“草定权、人定心”。

7.2 稳住现有草地

尽快划定广西草地保护红线, 遏制草地退化, 像保护农田一样保护草地。防止并纠正“垦草种粮、挖草种树、占草建房、压草修路、毁草开矿”非法侵占行为。实施草地承包经营。把“管、建、用”和“责、权、利”统一起来, 推行“谁使用、谁管理、谁建设、谁受益”的政策。

7.3 坚持生态优先

广西山多地少, 生态脆弱, 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草地的生态作用巨大, 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优于传统林业和农业。草原生态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 是面积最大的生态屏障, 草原生态系统的生境、物种、生物学状态和生态过程对人类提供了直接和间接的生态福利。

7.4 实施草地改良, 推广人工种草

引草入田, 草当粮种。大力推广青贮玉米、饲用甜高粱等。推广草、粮、林、果、经济作物间套轮作技术。推广果林地、农闲地、冬闲田种草, 免费或低价供应草种。推广草业机械, 提高牧草播种收机械化率, 降低人工成本。

7.5 坚持草畜配套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牧场, 充分利用山区草地资源, 以草定畜, 避免有畜无草现象出现。农区发展规模经营的草食动物养殖场, 充分利用农闲田种植优质高产牧草, 推广科学利用秸秆, 通过氨化、青贮、微贮等技术, 提高秸秆利用率, 增草增畜。

7.6 提升草业科技

通过不同形式, 不同层次的举办短期草业培训班, 提高草地管理人员和草地农业经营者科技水平;加强草业交流合作。实行产、学、研相结合, 建立示范基地, 引进和推广高新技术, 攻克草业技术难题;鼓励草业企业。

7.7 加大资金投入

国家和地方要从保护草地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的战略高度, 增加广西草地保护建设资金的投入, 优先在草原退化严重地区实施, 增加项目的持续性和实用性。设立草畜发展专项资金, 专项用于草地恢复、草地监管、草业科技支撑、草畜发展。鼓励社会资本投入草业, 坚持谁建谁管谁受益。

8 结语

广西草地资源要保护和利用并重, 在草原确权、划定广西草地保护红线、草地改良、人工种草、草畜配套、推广高新技术和加大资金投入方面科学管理, 坚持生态优先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使草地资源在生态保护、生产发展、增加畜产品和农牧民增收方面发挥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加文.南方草地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战略选择[J].中国牧业通讯, 2007 (5) .

[2]徐秀霞.青海省草地资源保护与利用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J].青海草业, 2006 (9) .

[3]李文龙, 李自珍, 王刚.西部高寒湿地系统的草地资源保护与优化利用模式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 2004 (9) .

中国草地资源 篇5

1 青海省天然草地资源的内部优势分析

1.1 天然草地面积巨大,资源丰富

青海省天然草地面积巨大,根据青海省第二次草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青海省天然草地面积4 191.72万hm2,可分为9个草地类、93个草地型,可承载载畜量为1 282.84万羊单位,畜牧业总产值90.11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57.30%,青海省以天然草地为基础的畜牧业经济成为青海省农牧业发展的支柱产业。

1.2 天然草地生物多样性丰富

青海省天然草地植物属120科、659属、2 836种,其中常见植物属76科、373属、1 091种,构成了青海省高寒牧区独有的植物区系和种类,是世界上高寒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和集中的地区。有40多种植物属国家和国际品味植物,如冬虫夏草(Cordyceps straminea)、雪莲(Saussurea spp)、红景天(Rhodiola spp)等[3]。莎草科植物根系发达,形成厚的草土层,耐牧性较强,以莎草科植物为优势种的草地类型有37个,面积约2 727.24万hm2。

1.3 牧草营养价值丰富,适口性好

青海省天然草地牧草营养价值丰富,具有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的特点。根据青海省第二次草地资源调查42个天然草地牧草营养价值样本测定结果,青海省天然草地牧草粗蛋白质含量为12.93%,粗脂肪含量为3.34%,无氮浸出物含量为46.85%,粗纤维含量为21.25%,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氮浸出物、粗纤维含量指标均优于全国天然草地牧草营养均值[4]。牧草适口性好、家畜喜食的牧草263种,在草地面积构成中占主体地位。

2 青海省天然草地资源的内部劣势分析

2.1 天然牧草植株较矮,少有割草场

虽然青海省天然草地面积巨大,但是牧草植株、产量较低,全省以植株高度约5 cm的高寒草甸为主要草地类型,除少数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赖草(Leymus secalinus)等面积分布较小的草地类型外,全省少有天然草地用于刈割打草,冬季草场很难满足放牧牲畜的营养需要,造成牲畜掉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在雪灾年份很难保障牲畜安全越冬。

2.2 天然草地退化严重,牧草产量低

由于超载过牧等,天然草地退化严重,全省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草地面积分别为1 322.14万、798.30万、1 011.02万hm2,占草地总面积74.71%。天然草地退化,不仅使单位面积天然草地产草量降低,而且使天然草地植被覆盖度降低,毒杂草数量增加,极大地降低天然草地的使用性能。

2.3 天然草地鼠害、虫害严重

根据青海省鼠虫害预测预报中心数据,2012年青海省高原鼠兔、高原鼢鼠、其他鼠害的危害面积分别为593.33万、226.67万、24.00万hm2;草原毛虫、草原蝗虫、其他虫害的危害面积分别为93.33万、100.00万、18.47万hm2。

3 青海省天然草地资源的外部机遇分析

3.1 国家实行天然草地生态补偿政策

以青海省第二次草地资源调查草地面积和牧草产量数据为基础,对省内畜牧业县进行天然草地合理载畜数量和超载牲畜数量进行计算,平衡单位面积天然草地载畜量,并划定禁牧草地区域,对生态环境脆弱、不宜进行放牧的天然草地实行禁牧。对草畜平衡天然草地给予草畜平衡奖励,对禁牧天然草地给予禁牧补助。2011、2012年青海省累计发放生态补偿资金约40亿元。

3.2 顺利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项目

三江源生态保护项目自2005年开始实施,项目涉及青海省16县1乡,面积约3 360万hm2。至2011年底,青海省三江源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累计完成退牧还草329.07万hm2、黑土滩治理9.23万hm2、鼠害防治586.43万hm2、灌溉饲草料基地建设1 666.67 hm2、建设养畜28 588户,极大地改善了区内天然草地的生态环境。

3.3 认真开展生态畜牧业建设

青海省以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理念组织畜牧业生产,积极借鉴“梅陇模式”、牧业生产合作社等先进畜牧业生产组织方式,根据实际情况优化畜牧业资源的配置、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生态畜牧业生产中切实实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的生产理念,避免草地资源的浪费和破坏,使草地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4 青海省天然草地资源的外部威胁分析

4.1 过度开挖草地植物,导致天然草地退化

青海省天然草地处于青藏高原,分布有冬虫夏草、红景天、发菜等多种药用或食用价值较高的植物资源,由于无节制的采挖致使天然草地遭到毁灭性破坏,植被稀疏而使水土流失严重,天然草地出现大面积秃斑形成黑土滩。据估算,采挖天然草地植物在天然草地退化过程中起到31.3%的作用。

4.2 天然草地建设投入不足,退化草地面积不断增加

虽然青海省目前启动了三江源生态保护、退牧还草等项目,但草地建设投入的资金与当前草地生态保护建设的要求、产出和贡献还远远不相适应,天然草地退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74.71%,且退化面积不断增加,天然草地生态系统不断恶化,单位面积天然草地产草量和牧草品质也在不断降低。

4.3 天然草地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牧民生活水平低

由于青海省牧区面积较大,牧民居住较为分散,且青海省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没有足够的能力改善牧民的生活条件,且畜牧业生产条件也十分落后。省内缺乏畜产品深加工企业,不能满足畜产品深加工和外销的需要,畜产品因为附加值低而经济效益不高。

参考文献

[1]张平.大庆湿地资源保护的SWOT分析[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8,20(5):96-100.

[2]徐长君,殷亚夫,袁改霞,等.大庆草地资源的SWOT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990-21992.

[3]李旭谦,杜铁瑛,辛玉春,等.青海草地资源生态功能评述[J].青海草业,2011,20(4):23-26.

中国草地资源 篇6

1织金县草地资源概况

织金县拥有天然草场50 040 hm2, 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7.45%。牧草种类主要有禾本科、豆科、菊科、莎草科、蓼科等11个科, 具有金色狗尾草、大画眉草、野古草、黄茅、白茅、鸭茅、草地早熟禾、扭黄茅、云南野古草、刺芒野古草、早雀麦、白三叶、白脉根、野豌豆、红三叶、秋分草、千里光、暗褐飘拂草、金荞麦、何首乌、毛子草等259个品种。主要灌木及半灌木有蔷薇科的刺梨、红子刺、救军粮, 壳斗科的青杠、野毛栗, 桦木科的榛子等14个科116种。其他不可食草类主要有蕨菜、火草、蒌蒿等。

为解决草原权属界限不清, 乱开滥垦、乱采滥挖和草原大面积退化、石漠化等问题, 建立产权归属明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督服务有效的现代草原制度, 实现草有其主, 主有其权, 权有其责, 责有其利, 促进畜牧业发展、农民增收、生态改善, 我县2008年8月开始, 通过对全县各村草原情况开展调查摸底、现场勘界、逐村公示等工作, 共确认划定基本草原面积3.91万hm2, 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3.64%。草原面积比1985年普查面积下降了21.80%, 涉及32个乡镇 (办事处) 561个村的21.19万头 (匹、只) 草食牲畜。其中天然草地3.75万hm2, 占基本草原总面积的95.91%;人工草地0.16万hm2, 占基本草原总面积的4.09%。33.33 hm2以上的连片草原有245片2.26万hm2。还有附连林地1.01万hm2。从1982年开始, 先后引进白三叶、红三叶、紫花苜蓿、百脉根、光叶紫花苕、鸭茅、苇状羊茅、多年生黑麦草、鸡脚草、绒毛草、扁穗雀稗、高羊茅、皇竹草、甜高粱、饲用玉米、菊苣、串叶松香草、聚合草等22个优良牧草品种, 对天然草场进行改良和建立优质人工草地, 草地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2草地资源的优势与不足

2.1草地资源的优势

2.1.1织金县水热资源丰富, 牧草萌发早、生长快, 单位草地面积产量高、利用时间长, 天然草场再生能力强, 年可刈割3~5次, 据测产, 鲜草产量一般为6 096~9 330 kg/hm2。天然植被覆盖度大, 一般为60%~95%。牧草休眠期短。有的牧草无休眠期, 如白三叶、扁穗雀麦、早熟禾等优质牧草在冬春季节尚呈青绿状态, 几乎全年都可放牧利用。

2.1.2织金县野生牧草种类多, 营养价值高, 适口性好, 如鸭茅、马唐、狗尾草、野古草、画眉草、狗牙根、雀麦、白三叶、野豌豆、百脉根、金雀花等, 各种家畜喜食, 利用率均在70%以上。

2.1.3织金县草原基本上无雪灾、旱灾、涝灾、风灾, 虫害较少, 鼠害较轻, 发展草地畜牧业风险小。

2.1.4织金县人工草地建植初见成效, 如不重度超牧, 利用年限可达30年以上。1985年8月, 我县对土地采取全垦方式, 在海拔1 800 m的大平草场飞播牧草1 333 hm2。飞播使用草种及比例为红三叶2.25 kg/hm2, 占总用量的25.00%;白三叶1.125 kg/hm2, 占总用量的12.50%;百脉根0.562 5 kg/hm2, 占总用量的6.25%;鸭茅0.562 5 kg/hm2, 占总用量的6.25%;多年生黑麦草4.5 kg/hm2, 占总用量的50.00%。1986年, 经农业部和贵州草原、畜牧专家现场检查认定:织金的飞播草场是成功的。后因地方政府将草场中心地带规划种植乔木, 现已绿树成荫。2012年3月以来, 笔者先后7次在离飞播草场中心地带1~2 km的兴发、铁厂、马路、大寨等村所属周边草场调查发现, 在人畜活动频繁区域, 草场植被以白三叶为主;在人畜活动相对较少区域, 草场植被禾本科以鸭茅为主, 豆科以红三叶、白三叶为主;在草场植物群落中, 有少量百脉根, 未见多年生黑麦草。存苗面积在100 hm2以上。2012年7月4日红三叶盛花期时测产, 1次刈割鲜草产量为17 508.8 kg/hm2。其中, 红三叶7 603.5 kg/hm2, 占总产量的43.4%;鸭茅4 402.5 kg/hm2, 占总产量的25.1%;白三叶3 201.8 kg/hm2, 占总产量的18.3%;杂草2 301.0 kg/hm2, 占总产量的13.2%。

2.2草地资源的不足

2.2.1织金县草地分布不均, 草地零星分散, 坡度陡、土层薄, 水土流失严重;1 000 hm2以上集中连片草地主要分布在猫场、牛场、桂果等乡镇交界的铁厂坝和三塘、后寨等乡镇的轿子山一带, 草场集中分布地区海拔较高, 人口稀少, 农牧业生产水平低, 经济条件较差。

2.2.2草地营养品质差, 产草量低, 载畜能力不高[1]。虽然织金县草地的天然牧草种类繁多, 但大部分牧草茎秆粗硬, 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在10%以下, 而粗纤维含量高达40%左右, 这些牧草一旦抽穗, 便迅速老化, 适口性差, 牲畜不愿采食, 失去饲用价值, 根本不能满足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据测产, 我县天然草地平均鲜草产量为5 720.7 kg/hm2, 人工草地平均鲜草产量为24 522 kg/hm2, 全县基本草原年总鲜草产量为24 885万kg。按每只山羊日采食量3.53 kg, 年采食量1 288.45 kg为1个标准羊单位计算, 全县基本草原理论载畜量为19.31万个标准羊单位。2012年末存栏牛179 123头, 马6 057匹、山 (绵) 羊26 760只, 折合为95.27个标准羊单位, 如不考虑农作物秸秆、冬闲田土种草等因素, 织金县的基本草原超载79.73%[2]。

2.2.3不同草地类型牧草的营养价值不均衡。织金县天然草地植被主要为草丛、灌草丛类以及少量的低地草甸和山地草甸类。相对而言, 草甸类草地的粗蛋白含量比草丛和灌草丛类草地高1倍左右[2], 而粗纤维含量则仅相当于草丛和灌草丛类的60%~70%。作为织金县天然草地主体的草丛和灌草丛草地不仅干物质产量低, 而且营养品质和适口性较差, 家畜采食率不高, 限制了家畜对草场叶绿体的充分利用。

2.2.4织金县的气候、土壤都适宜林木生长, 因此在草地经营中林牧矛盾突出。

3草地资源的利用现状

分布在我县海拔1 700 m以下地区的草场, 由于人口密集, 养畜较多, 家畜过度啃食牧草嫩芽, 加之畜蹄践踏, 粪便污染, 人为活动频繁, 改变了草场的植物学组成, 土壤结构也随之遭到严重破坏, 导致草场叶绿体光合作用减退, 覆盖率降低, 地表裸露, 水土流失加重, 优质灌木、草本逐渐减少, 劣质灌木、杂草逐渐增多。分布在海拔1 700 m以上地区的草场, 由于海拔较高, 气温较低, 雾天较多, 山高坡陡, 道路崎岖, 交通闭塞, 无电或电压不稳, 农户养畜多是自给自足, 畜牧业基础设施条件差, 养殖规模小, 产销网络机制不健全, 缺乏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养殖资金严重不足, 加之举家外出务工和往城镇、街道、公路沿线、海拔较低地区迁居人户较多, 家畜少。因此, 放牧家畜能从容地选食草场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嫩芽、嫩叶, 致使草场较快地进入生殖生长期, 茎叶粗老、变黄乃至枯死, 一般休眠1~3个月才从灌草丛中心或边缘萌发出新的嫩芽, 由于粗老茎叶的阻碍作用, 家畜对新嫩茎叶的采食率较低。有的草场则常年无人畜到达, 有的草本匍匐倒地, 茎叶腐烂, 给病原微生物和昆虫的寄生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条件, 导致病虫害的频繁发生, 造成了资源流失。

4开发利用对策

4.1加强宣传与执法队伍建设

结合织金县实际, 制订乡村组民约, 在草场进出路口要道树立民约标牌。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会议、走村串户等多种途径, 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暂行办法》和《织金县人工草场转化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办法和民约, 切实加强草地法制的宣传教育, 普及草地法制知识, 增强全民依法保护草地生态环境意识。进一步强化草地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 加强草地监督管理队伍建设, 提高人员素质, 完善各项制度, 规范执法程序, 依法认真做好草地生态监测预警工作, 重点做好草地面积、生产能力、载畜情况、生态环境状况、草地病虫害以及草地保护与建设效益等方面的监测工作, 在草地生产经营中制定科学的管理办法, 把草地资源的利用、保护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严厉打击乱开、乱采、乱砍、滥挖、纵火和破坏草原围栏、界桩、告示牌、畜圈、粪池、青贮窖以及偷、抢、乱割他人牧草等破坏草原与草原设施设备, 侵犯他人利益的各种违法、违规、违约行为, 依法治草, 立草为业, 加强草地综合治理和草地生态环境建设。

4.2全面落实承包责任制

抓好草场承包, 全面彻底落实草场“双权一制”工作, 是保护草场, 防止草场退化的有效措施。在基本草原权属划定工作的基础上, 落实草场所有权和使用权, 将草场承包到户, 实行有偿使用, 责、权、利分明, 真正做到草场有主、放牧有界、使用有偿、建设有责、管理有法, 充分调动广大农牧民管理保护草场、建设草场和科学利用草场的积极性。

4.3科学规划利用

草场的保护、建设、利用涉及到生态治理、养殖业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战略性工作。科学制定规划, 严格组织实施, 是国家对草场保护与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3]。实行以草定畜, 减轻草地超载过牧的压力,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农业部《草畜平衡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在进行草地资源生产力调查的基础上, 根据草地的实际载畜能力, 核定适宜的载畜量, 普及草畜平衡知识, 推广草畜平衡技术, 实现草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对海拔1 700 m以下地区草场超载的牲畜采用限期出栏或舍饲、半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方式, 推行划区轮牧、休牧、封育等利用方法, 使草场休生养息, 以减轻草场不堪重负的牧用压力, 此外按草场类型, 有计划、分步骤对草场实行人工改良。对海拔1 700 m以上地区的轻牧、零牧草场, 要进一步制定完善政策措施, 优化发展环境, 拓宽融资渠道, 建立促进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在基本草原权属转让、建设用地、资金、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 吸引外来资金和本地民间资本与政府投资等多元化方式, 投资草地畜牧业建设, 建立与资源和市场相适应的生产模式, 合理增加放牧家畜存栏量, 使草场得到充分利用, 将流失资源转化为畜产品, 提高草场的综合利用效益。

4.4对草场实行改良和科学管理

为提高草场质量, 增加优良草本、木本比例, 除利用天然植被外, 还应根据草场类型, 有计划地对草场实行改良。草坡草场改良用白三叶、红三叶、百脉根、紫花苜蓿、鸭茅、多年生黑麦草、苇状羊茅、鸡脚草、马唐等优质牧草种子。白三叶重牧后直接播种;其它草种重牧后, 在草场坡度平缓地带用木料、石头等物体在钉齿耙上固定加重20~40 kg, 用役牛拉动钉齿耙在草场上来回穿梭, 同一地块反复3~5次后播种;坡度较陡地带, 只能由人工用锄锹等农具划破草皮后播种, 播种的最佳时间在重牧和划破草皮12 h内。灌丛草场的改良除播种上述草种外, 还应在草场上种植胡枝子、刺槐、白花刺等豆科饲用植物。此外, 坚持每年1次草场除杂, 将有毒有害灌丛、恶性杂草, 如带刺木本、藤本和蕨类、火草、蒌蒿等清除, 防治病虫害、鼠害和杜绝破坏草原与草原设施设备, 侵犯他人利益的各种违法、违规、违约行为。

4.5优化人工草地牧草品种

中国草地资源 篇7

土壤或土母岩多为沉积岩, 由基性侵入岩变质而成。由于基岩多样, 加之古老地层外露, 长期风化侵蚀、冲刷堆积, 土壤多呈垂直地带性。据调查, 有草甸土、山地棕壤、山地黄棕壤、稻田土4个土类, 9个亚类, 16个土属, 45个土种, 无呈微酸性或酸性, 有机质含量一般, 部分缺磷, 肥力较差。种植制度多为肥—稻、麦—稻、麦—玉米。多种生产以茶、果、桑为主。

1 岳西县草地资源现状

岳西县山场面积大, 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 不仅有大面积的林间草场, 还有成片的草山草坡。全县20.00 hm2以上成片草山170块, 计43 862.80 hm2, 占山场面积的24.42%。其中666.67 hm2以上草山7块, 面积5 829.40 hm2, 占13.29%;66.67~666.67 hm2草山149块, 面积37 397.40 hm2, 占85.26%;33.33~66.67 hm2草山10块, 面积521.93 hm2, 占1.19%;20.00~33.33 hm2草山4块, 面积114.07 hm2, 占0.26%。草场类型可分为山地草丛类、山地灌木草丛类、山地疏林草丛类、丘陵疏林草丛类。有高禾和中禾草2个草丛组, 15个草场型。其中可供牲畜采食的牧草有78种, 禾本科牧草38种, 占47.71%。同时, 近山丘陵和坂区尚有大量零星草场, 多在村庄、道路、河流附近, 土壤肥沃, 自然条件较好, 也是很好的牧地。全县林山面积逾10.67万hm2, 林间也生长各种牧草。

2 存在的问题

2.1 牧草品质较差, 草场载容能力低

虽然岳西县草场面积较大, 但均为天然草场。对于草场禾本科牧草, 无论是重量优势度还是品质优势度, 都占有绝对优势。牧草的蛋白含量较低, 老化快, 利用期短, 品质较差。草场等级不高, 二等1级的仅有90.00 hm2, 占0.22%, 其余均为三等1~6级草场。因此, 当地虽然牧草品种较多, 但产产量量不不高高, 营营养养价价值值低低, 同同时时存存在在一一些些有有害害植植物物。全全县县牧牧草草可利用率按90%计算, 草场载畜量较低, 仅为10.0万个黄牛单位。

2.2 草山草坡破坏严重

岳西县人均耕地面积较少, 草山草坡被开垦用于种粮的现象较普遍。一方面, 许多地方农民毁林、毁牧窖茯苓、天麻, 草山草坡沙化严重[1]。草场面积锐减, 牧草产量随之减少;另一方面, 由于畜牧业的发展, 草食家畜数量增加, 草山利用不均, 坂区草场由于自然条件较好, 超载过牧现象严重。同时, 由于岳西县年降雨量大部分集中在6—8月, 易造成山洪暴发、水土流失。当地相对高度差较大, 小气候变化显著, 有的年份出现秋旱, 对牧草生长有一定影响[2,3,4]。

2.3 畜牧业生产不合理

近几年以来, 岳西县畜牧业生产得到长足发展, 畜禽产品总量逐年增长, 养殖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畜牧业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家庭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各种历史原因, 岳西县在粮食生产不能自给的情况下, 畜牧业生产发展却是以养猪为主, 节粮型家畜的饲养比重较少, 养牛仅是为了役用, 造成畜牧业结构不合理。同时, 岳西县畜牧业一直没有摆脱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在广大农村地区, 农民基本上还是以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饲养为主, 规模饲养户也是农牧兼顾, 以庭院饲养为主, 畜舍简陋, 人畜混居, 饲养环境复杂, 缺乏基本的防疫条件。另外, 由于规模较小, 生产分散, 效率不高, 特别是饲养、用药、防疫等无标准、不规范, 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畜牧业发展的要求。

3 发展对策

3.1 加强领导, 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

要调整政策、落实政策, 积极完善和落实山场家庭承包制。明确权属, 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认真抓好山场承包制的实施。同时, 结合国家实施的退耕还草工程, 认真实行退耕还草, 要因地制宜, 制订优惠政策, 鼓励农牧民退耕还草。

3.2 加大资金投入, 加快草山草坡建设力度

要调动各方面建设草山草坡的积极性, 千方百计地增加资金投入, 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多方投资的方法, 同时增加科技投入, 建立健全草山草坡改良和开发保障体系。结合国家农业部正在岳西县实施的草山保护和建设项目, 加大资金投入, 采取轮牧、封育围栏, 建设人工草地、推广青贮氨化技术, 发展暖棚养畜, 实行山上繁殖、山下舍饲集中育肥。同时, 利用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站在岳西县进行的皖西南牧草品种对比试验的机会,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的优良牧草, 如杂交狼尾草、牛鞭草等, 进行草山草坡改良, 兴修水利设施, 促进水土保持, 改善生态环境, 以促进当地农业持续快速发展。

3.3 着力进行畜牧业结构调整

发展草食性畜禽生产, 投资少, 周转快, 收获大, 是山区发展生产的一条捷径。草山草坡又是畜牧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通过发展畜牧业, 把大量不能被人们直接利用的物质转换为人们生活必需的畜产品。根据岳西县畜牧业发展依附于农业、林业的特点, 要着力进行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 不断增加草食性家畜的比重, 逐步把节粮型家畜的饲养提高到畜牧业的主导地位上, 要加大力度引进优良品种进行畜种改良, 优化畜群结构[5]。同时, 适当调整种植制度为冬季黑麦草—稻, 利用岳西县大量冬闲田, 大力发展种草养畜。积极推进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 大力发展“公司+饲养场+牧草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 积极向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方向发展, 不断提高畜产品质量[6]。

参考文献

[1]刘淼, 梁正伟.草地生态系统硫循环研究进展[J].华北农学报, 2009, 24 (B12) :257-262.

[2]王有丰.气候因子对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 2009, 37 (6) :63-65.

[3]李启良.海晏县气候条件与牧草生长的关系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9 (10) :53-54.

[4]王义祥, 翁伯琦, 黄毅斌, 等.气候变化对福建省牧草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 2009 (10) :1522-1525.

[5]余德鸿, 余德贵, 白银凤, 等.“六位一体”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与实施途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 2009, 21 (12) :122-126.

上一篇:大学生维权下一篇:党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