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拾历史碎片

2024-07-02

捡拾历史碎片(共4篇)

捡拾历史碎片 篇1

大型纪录片《望长城》、《丝绸之路》和《话说长江》在上世纪曾创下收视狂潮, 收视率直追同时期热播的电视剧。近几年, 荧屏上出现了众多以特定历史对象为主题的纪录片, 把镜头聚焦山川、河流、城市、人物、历史事件、建筑、地方剧等, 如《京剧》、《敦煌》、《河之南》、《龙之江》、《大秦岭》、《凤舞神州》、《望长安》、《南京城》、《黄帝》、《汉字五千年》、《大明宫》、《吴韵》、《昆曲六百年》、《江南》、《徽州》、《公元一六四四》、《长白山》、《神农架》、《大漠长河》、《河套长烟》, 受到观众的追捧与热议。

高品质、高品位的纪录片把历史碎片铸成精美的文化名片, 是电视媒体开掘文化资源、传播民族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的成功实践。

一、高扬民族优秀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绵至今, 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有文化信仰。运用纪录片引领受众进行高级层面的欣赏, 是在娱乐文化泛滥的今天, 主流媒体必须担当的使命。

每个民族都有引以为豪的艺术, 希腊有悲剧, 英国有莎剧, 俄国有芭蕾。中国的“雅乐”当之无愧是昆曲。《昆曲六百年》以再现、纪实、动画等影像手段勾勒沧海桑田的昆曲史, 在昆曲的前世今生里, 探寻民族“雅乐”形成、发展、生存的土壤, 在昆曲的大美至美中, 重拾传统美学, 重树民族自信;《敦煌》记录了敦煌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 深入揭示敦煌的文化内涵;《汉字五千年》通过展示汉字产生、演变、发展的过程及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讴歌中华优秀传统。今年热播的纪录片《京剧》是我国第一次以纪录片的形式记录京剧国粹艺术的发展历程, 以及中国人不断变迁的生活史、文化史和经济史。这也是央视纪录频道继《舌尖上的中国》之后的重要作品。

江南, 一个让人心旌摇曳的历史文化盆景, 山清水秀, 人杰地灵, 文明悠远, 是中国最具特质与美丽的独特之地。《吴韵》、《江南》、《徽州》、《徽商》用大文化的视野, 将叙述、思辨、抒情融为一体, 多视点展示中华区域文化, 诠释吴越文化和江南文化的灵魂, 让观众领略中华文明生气勃勃的创造力。

中国历史上没有一座山像秦岭那样养育了13个王朝。《大秦岭》不仅反映了秦岭独特的自然风光, 也站在中国历史及中华文明的制高点审视秦岭, 探讨一座山脉与文明进程的渊源。

《凤舞神州》从楚人溯源、曲折发展、一鸣惊人、浪漫文化、哲学思想、科技艺术等不同角度, 全景式展现了凤文化及凤凰诞生地——荆楚大地的瑰丽风貌, 诠释了荆楚文化博大精深的人文内涵。

《望长安》阐述周、秦、汉、唐时期所创造的灿烂文化给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带来的深远影响。“长安”不仅是一个都城的名字, 她所蕴涵的更多的是汉唐风采, 中华民族最辉煌的一段时光, 长安是一个中心, 更是一个文明高度。

纪录片能够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增强民族凝聚力, 塑造和传播良好的国家形象。《凤舞神州》不但重新整理并串起荆楚文化的历史碎片, 让人如临其境重温云梦泽国、筚路蓝缕、问鼎中原、楚韵离骚的历史瞬间, 而且唤起尘封已久的“凤”的民族文化记忆, 提醒我们重新检视凤文化的历史价值和在新时代语境中的现实意义。欣赏它们就像是一场文化寻根之旅, 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华夏文明的多姿多彩, 一个龙凤呈祥的立体中国。“龙飞凤舞”、“龙凤呈祥”就是中华文明灵动的具象, 中华民族的一张名片。

二、科学性与艺术美水乳交融

纪录片要靠影像语言表达故事和主题, 是发现、认知和思考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仅建构在故事之上, 还需要运用大量的镜头语言和细节刻画。但是, 历史纪录片的表现对象有相当一部分是存在于中古史甚至上古史时期, 遗留到现代的资料大多属于考古发掘的历史文物, 就如同文物的碎片虽然价值连城但是非常稀少, 缺乏视觉美感, 难以支撑纪录片所需要的大容量影像。沧海桑田, 变化多端, 即使对史料有确切记载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场景复原也有较大难度, 如何寻找文明碎片中有价值、有意义的视觉形象, 实现纪录片唯美性与纪实性的统一?优秀纪录片把宏观收揽与微观记录相结合, 在忠实再现的同时, 把历史叙述与专家点评有机融合, 构思精妙, 自然出彩。

人类的文化与历史主要通过讲故事传承。《公元一六四四》讲述四个历史人物的故事。崇祯的凄凉末路, 李自成的黄粱一梦, 吴三桂的无处收留, 多尔衮的英年早逝, 是必然, 巧合, 还是关键人物在关键时刻的共同合力?扑朔迷离的明末清初历史, 让观众拍案叫绝。纪录片不用以往硬读历史背书的形式, 从多个角度挖掘历史, 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 故事跌宕起伏, 情景再现恰到好处。看了《公元一六四四》, 观众明白吴三桂的两次背叛无可奈何。时势造英雄, 成王成寇就在一念之间。比如, 李自成在山西宁武关遭到重创, 萌生了退回西安的念头。就在李自成心灰意懒之际, 大同和宣化总兵深夜送来降表, 历史发生了戏剧性变化。李自成包围京师后, 竟然向崇祯提出优惠的议和条件:“议割西北、犒赏军百万……闯既受封, 愿为朝廷内遏群寇, 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却被崇帧皇帝愚蠢地拒绝了。类似精彩的细节比比皆是。此片深入分析了几个历史人物所面临的形势以及据此所作出的反应, 通过演员的情景再现, 艺术地再现了那段腥风血雨的历史往事, 制作新颖, 独具匠心。

《凤舞神州》用情景再现的方法把上古时中原人来到长江的史实, 演化成少年熊部落与当地土著女孩梦相遇的故事, 谱写出楚人在长江流域与原住民融合共创家园的民族史话, 即长江文明的起源。

为使纪录片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影像魅力, 纪录片创作者积极开发视觉表现形式。处处观照的实证手法, 原生态的当地人的生活、现代生活的细节、民俗的展示、手工技艺, 甚至是碎片展露出一种原生态的文化信息, 都成为史实的叙述。《凤舞神州》摄制组走遍湖北各地博物馆和历史古迹, 许多珍贵文物得以整体呈现, 既有闻名中外的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 又有儒、道、医等出土简帛文献, 让人深深体味到荆楚文化的博大精深。纪录片以严谨的实证态度, 辅以再现历史的影视手法, 利用当下先进的数码技术, 用精妙的视听语言来表达历史, 产生一种美轮美奂、大气磅礴的视听效果, 达到了历史性、艺术性、观赏性和教化性的统一。

富有感染力的解说词和瑰丽浪漫的画面, 竞美争辉, 科学性与艺术美融合辉映, 是这类纪录片的特色。在《神农架》里, 陕西民歌、陕南民歌、紫阳民歌丰富的形态和出色的表现力, 令人惊讶于歌唱的魅力和融合性文化的五彩斑斓, 那里有巴蜀的强悍雄浑, 有荆楚的柔美清丽, 也有关中的质朴通达。《大秦岭》第一次在纪录片中用唐诗组成主题歌, 来深度解释主题:“终南阴岭秀, 碧嶂插遥天。愿乘冷风去, 直出浮云间。秦岭愁回马, 心事两悠然。行到水穷处, 月出孤舟寒。云横秦岭家何在, 试登秦岭望秦川。”准确地说, 这十句诗之间本来没有任何联系, 诗句分别出自于唐朝的祖咏、李世民、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岑参、韩愈、孟浩然等诗人之手, 历史悠久。盛唐文化背景下的著名诗人与秦岭有很多不同的故事, 所遴选的诗词虽然创作于不同时期, 但更像是一种诗人之间的唱和。《大秦岭》集句成诗再谱曲成歌尚是首次, 把不同诗人不同情境的诗句放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 “虽出前人, 宛若新作”。主题曲不仅将描绘秦岭的诗句连成一篇, 更将那伟岸秦岭且歌且颂于悠悠然之中。女声空灵飘逸, 男声雄浑悠远, 与表现对象融为一体, 无论是演唱者还是配乐, 都古韵十足, 似天籁之音, 仿佛把人带到了世外桃源。

捡拾历史碎片 篇2

操场上的汗水

又到了大课间,我喝了口水,整理好着装,收拾好心情,与同学一起奔向操场,准备体育锻炼。在操场上站定后,随着体育老师的一声令下,队伍便运动起来。冬天的空气冷冰冰的,不一会儿我的脸便冻僵了,只有丝丝缕缕的阳光照在身上尚有一丝温暖。看着自己和前排又稍稍拉开了距离,我便咬紧牙关跟上去,总算是又一次没有落在最后。同行的友人侧过脸,给我了一个暖暖的微笑。虽然天气寒冷,我却跑得大汗淋漓,运动后的疲惫中却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幸福和快乐。

在操场上我挥洒汗水,见证自己的进步,感受友情的温度,我捡拾起幸福的碎片。

黑夜里的灯光

每天晚上回到家,我匆匆地吃完晚饭便走进卧室,关上门把自己和客厅里电视的嘈杂声隔绝开来。走到书桌前,一头扎进作业堆里,投身题海,分析着电路图,背记着单词,计算着函数,与难题进行一轮又一轮激烈的斗争。小区里的灯光一盏盏地熄灭,时间一点点地流逝,只有我还在乐此不疲地解开一道又一道难题。终于我在与作业的搏斗中完胜,抬头看表已近午夜。我拉开房门,见爸妈卧室的灯光依旧明亮,他们一直在默默地陪着我。手中拿着笔和家校本的我,心中充满了幸福和感动。

在静谧的黑夜中,享受着奋斗的快乐,感受亲情的温馨,我捡拾起幸福的碎片。

泥土里的新生

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在外面散步,在一级台阶上发现了一片多肉的叶子。原本应该是饱满的叶片却皱皱巴巴,蒙上了一层灰,只连着一条不及毛线粗的断根,一副饱经沧桑的样子。我把它捡起来,抱着试试的态度把它放在妈妈养其它花的花盆。在以后的一个多月里,沉浸在学习的忙碌中,我几乎忘记了捡拾回来的这片多肉的叶子。偶尔的一日,我惊讶地发现它生出了新叶,长成了那样精致的一簇。原来成长是这样美好,不放弃就会有惊喜。

泥土里的多肉重获新生,看到美丽的奇迹,感受生命的力量,我捡拾起幸福的`碎片。

捡拾生活中完整的碎片 篇3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

叶圣陶曾说:“生活充实,才会表白、抒发真实深厚的情思来。”其实作文与生活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聆听林间小鸟的歌唱,仰望星空细数繁星点点,体会人间冷暖阴晴圆缺……写作即记录生活,是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只要被一双充满兴趣的眼睛捕捉到,都可以成为美妙故事的开端。

一、节日缤纷记

作文教学时可以抓住各种节日契机,利用节日氛围。今年母亲节的时候,学校组织班级的小记者团到厂里参观妈妈工作的情景,体会妈妈所付出的艰辛,学生把鲜花献给了亲爱的妈妈,并把事先准备好的“写给妈妈的一封信”递给了妈妈,其中一学生这样写道:“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曾开心地笑过,痛苦地哭过,遭遇过无奈与烦恼……但始终一路有您的陪伴,沐浴着爱的圣洁,我很满足,谢谢您,妈妈。”这样的语言朴实无华,却真挚感人,在母亲展开信的那一瞬间,我们分明看到了母亲按捺不住的激动与喜悦,看完了信件,已是热泪盈眶,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这样动人的一幕,这样真善美的情感,足以拨动人们的心弦。这样血溶于水的亲情,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恩情,在这样的节日里更让人为之震撼。

二、游山玩水记

夜空,炊烟,夕阳,田野,老牛……农村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美好的画卷,这些都是极好的写作素材,为学生的自主写作和创意表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生活在市区里的学生缺少了这样的情感体验,电子产品层出不穷,玩具更是琳琅满目,但是小河边垂钓、郊外捕蝴蝶……才是他们真正向往的。赞可夫说:“我们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奇异的自然现象纳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情感经验,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把学生从狭隘的课堂和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跨出校园。记得在《我用我的眼睛去寻找……》的习作教学中,我带领学生去了森林公园,一下车,学生就像出了笼子的小鸟,欢呼着,雀跃着,听着淙淙的流水,嗅着林间的花香,置身于大自然中,在玩赏中观察,学生亲眼见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所描写的画面,体会了“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所表达的意境。课上,在优美的轻音乐中,伴随着入情入境的解说,我呈现了他们去郊外时悄悄为他们拍摄的照片,趴在草地上观察小蚂蚁搬东西,追逐花丛中的蝴蝶……学生兴趣盎然,眼神里装满了微笑。很多学生在后来的写作中都觉得这是一次愉快的经历,学生有内容可写,有独特的情感体验,写作就是水到渠成、信手拈来的创作,而不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的苦差事。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他们感受春的生机、夏的热烈、秋的浪漫、冬的纯洁。这样的形式不但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活动体验记

生活是一本多彩奇妙的无字书,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之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走向社会,亲身去观察、感受、思考生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继而使学生自由表达,尊重他们独特的情感体验。暑假带领学生去了劳动基地。除草、种菜、浇水、收割,体会劳动的辛苦与愉悦,享受收获的喜悦。在《第一次做家务》的作文教学中,我先请学生回忆第一次做家务的情景,再请学生来表演,在表演的同时渗透写作手法,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把句子写具体,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激发了写作灵感和写作兴趣。

用学生喜爱的活动,抓住学生爱玩的天性,提供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或与学生共同参与生活的体验,以获得真实丰富的写作素材。有一阵子“溜溜球”在学生中风靡一时,他们个个玩得精妙绝伦,课后我布置了一篇如何玩溜溜球的作文,学生一听竟高兴得欢呼起来,我分明看到他们脸上掠过的一丝喜悦,开始在底下窃窃私语。胸中有话说,下笔如有神。这次作文,简直出乎我的意料,平时不爱写作文的学生,竟也写得头头是道,学生从变化多端的玩法技巧,其中隐含的原理,带给人的乐趣等诸多方面娓娓道来,写得既具体,又生动有趣。趁热打铁,我又布置了一篇半命题作文《跟我玩……》,这次学生的作文更让我大开眼界,许多新奇有趣的玩具、游戏,我闻所未闻,学生作文中表现的智慧、开阔的视野,也令我自愧不如,感触更深的是那跃然纸上的童趣竟撩起我的一丝羡慕与嫉妒,勾起我童年的美好回忆,也让我真正感受到和学生一起活动的乐趣,让我明白,其实教师也可以放下身段和所谓的权威,和学生融为一体,一起欢笑一起哭泣。

四、生物万象记

对于学生而言,生物万象都是吸引人的。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尝,用双手触摸,用心灵感受,不同的感官带给他们不同的体验。可爱的动物朋友们、奇特的植物们、春天池塘里的小蝌蚪、夏天树上鸣叫的知了……连太阳公公和乌云都在学生的笔下变成了淘气的可爱伙伴,说着只有学生才懂的语言。各种各样的事物、现象都在学生的想象世界里熠熠生辉。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我鼓励学生在班级养蚕宝宝,并把它们每天的变化用笔记录下来,和同学们沟通交流。学生把蚕宝宝当成了好朋友,每天用眼观察、用情体验、用心探究、用爱呵护。从蚕的生活习性到生长过程,他们都用心记录了下来,这个过程,倾注了学生所有的爱心与智慧,他们因为蚕宝宝的死去而伤心不已,因为它们的破茧成蝶喜极而泣……通过养蚕,不但给学生提供了关于小动物的写作素材,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珍爱小生命的美好情感。可见一个学生没有下河捕鱼的生活体验,就不会写出“见鱼心切、失鱼懊恼、得鱼欣喜、吃鱼有味”的完整情感变化。有了生活的积累与体验,写作时,脑海就会闪现生活情景,情感就会奔入眼底,注入笔端,达到文思泉涌的写作佳境。

把生活引入课堂,把作文引向生活,捡拾生活中完整的碎片,谱写生活中完美的诗篇。

捡拾历史碎片 篇4

一、教学情景再现

笔者曾上过一节公开课, 课题为《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为了上好这节课, 笔者动了不少脑筋, 翻看相关书籍, 观摩优秀课件, 还反复重温了以前上过的课。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 笔者对教材还作了处理, 并进行了如下教学。

【课例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片断

1.新课导入

播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视频片断。

2.新课教学

展示一: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通过中苏建交引出“一边倒”的方针, 接着讲解新中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针。

展示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通过视频展示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背景和内容。

展示三: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1954) 。

展示四:参加万隆会议 (1955) 。

3.课堂小结

一个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二次会议———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三项方针———“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四项成就———第一次建交高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

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公开课得到了大多数评课教师的肯定, 但有一位教师的发言引发了笔者深深的思考, 他说:“沈老师把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分解成了四项成就并逐一讲解, 条块比较清晰, 但在最后进行课堂小结的时候没有梳理这一时期外交发展的脉络, 结果是条块过于清晰, 却缺少条块间的内在联系, 使得整节课的内容变得零散破碎, 没有整体感, 造成课堂教学的‘碎片化’。不可否认, 对照课程标准和浙江省教学指导意见, 沈老师似乎完成了所有知识点的教授, 但我们必须看到的是, 在这种支离破碎的教学形式下, 学生或许会记得‘三大方针、四大会议’等内容, 但若问学生‘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或让其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进行整体的评价, 学生也许就不能顺利对答了, 因为沈老师把这一知识结构掰开, 揉成了一地的碎片。”

二、课后反思对照

这位教师的发言迫使笔者静下心来反思了整个教学过程, 而第一次听说的“碎片化”概念也自此进入了笔者的教学研究内容。

所谓教学的“碎片化”是指教学中, 将完整的教学过程分解为零散的知识点和细节的现象。在比较关注用细节打动学生的今天, 中学各学科几乎都在使用这种教学方法, 它形象生动, 可以见微知著。但若处理不好, 也会走向反面。如高中历史学科, 因现行的教材是在专题式的教材编排体系之下, 很多教师习惯于单独对某一课甚至某一知识点作具体的分析, 而不再认真建构和解读整个高中历史的知识体系, 甚至有的教师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将一堂完整的课割裂成毫无关联的若干碎片。长此以往, 教学中的碎片化现象不仅会将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割裂成若干条块, 还会阻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更阻碍了学生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这种“以知识为本”的碎片式教学模式, 背离了现代教学“育人为本”的整体价值取向, 十分值得商榷。

经长期观察, 笔者发现, 除了如“课例1”这种“散落一地”的无序化碎片现象外, 常见的还有其他几种表现形式。

(一) 碎片堆砌化

【课例2】《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导入片断

(1) 视频导入:视频《大国崛起》片断。

(2) 提问导入:何为新航路?

(3) 图片导入:油画《放贷者和他的妻子》。

(4) 资料导入: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

这位教师在这节课的导入中以叠加的方式来进行, 形式多样, 有视频的, 有提问的, 有图片的, 有资料的, 丰富详实的内容让学生听得很认真、很专注。但十分钟左右的导入环节挤压了教学重难点突破所需的空间, 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在评课交流的环节中, 上课的教师说这些素材都很好, 就把它们都用在导入环节中了。然而, 这属于简单重复, 再加上所有导入的素材都没能充分发挥作用, 所以只是一种叠加, 可说是“碎片成堆”。

(二) 碎片零落化

【课例3】《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片断

在讲授遵义会议这一知识时, 有教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 (1) 遵义会议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2) 遵义会议有哪些主要内容? (3) 遵义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从表面上看, 这三个问题似乎是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 但学生只要按图索骥, 就能马上从书本上找到现成答案。学生即使回答正确, 也无法从整体上理解遵义会议在中共发展历程上的重要地位, 因此, 这属于碎片零落式的提问。在这种设问模式下, 学生只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对还是错, 却不知对或错的原因, 以及甲问题与乙问题的关联, 更不知某一历史问题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意义。类似简单化和过度化的提问, 能让学生获得某种成就感, 但也会破坏学习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无法建构知识的内在逻辑。因此, 碎片零落化提问实际上是在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 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去碎片化”策略例析

(一)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实践“整体化”教学

与“碎片化”教学相对应的是“整体化”教学, 整体化教学的核心是让学习者在感悟学习意义的前提下学习, 在目标引领下学习。我们在学习每个章节的起始阶段, 首先让学生看到森林, 即让学生有机会了解这个时段将要学些什么、做些什么, 其目标和意义是什么。

以“课例1”为例, 要从整体上把握这一课的内容, 必须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史有一定的了解。按照张小明教授在《冷战时期新中国的四次对外战略抉择》一文中的划分, 新中国的总体对外战略自1949年起至1991年冷战结束为止, 大约每十年调整一次:50年代的“一边倒”, 60年代的“两条线”, 70年代的“一条线”和80年代以来的“独立自主”。虽然60年代是课标不作要求的内容, 但这些内容都是教师应该了解的“上位概念”。再具体看《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这一课。放在整条历史发展线索中属于第一阶段, 即50年代的“一边倒”, 所以首先要分析新中国成立之初确定外交政策和方针的背景, 然后再讲解“三大政策”的内容及内在关系。“一边倒”所解决的是对外战略问题, 而“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所解决的是战术问题, 三者不是同一层次的问题。中苏结盟是“一边倒”方针的实践和具体化, 应该让学生对其进行辩证的分析和判断, 既要认识到其在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有利一面, 也要看到其不利于开展同非社会主义国家外交的有弊一面。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超越了意识形态和国家性质的局限, 为新中国外交打开了良好的局面, 所以我们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都属于我国实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表现。理清了这样一个历史发展的线索, 学生就能够认识到新中国的外交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也会对外交的原则有更加深层次的认识。

因为历史内容林林总总, 涉及多门学科, 所以教师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对相关学科的一些基础知识有所了解。比如必修一中很多专题都涉及法学的专业概念, 需要教师了解“什么是法?”“为什么要制定法?”“法的原则是什么?”等。只有站得更高, 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从而真正体现历史课的价值。

(二) 改变传统教学理念, 实践“主题化”教学

导致“碎片化”教学的是一种根植于很多教师内心深处的观念, 即教师是知识的掌握者和传授者, 而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教师只是全力以赴地做知识的“搬运工”。因此, 教师出于对学生所谓负责任的态度, 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接受这些知识, 而不管学生的学习内容是否完善、学习过程是否快乐。

教学最大的意义应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的方式, 认知世界和探究未知领域。但史料浩如烟海, 如何选择有效的材料更好地为有意义的学习服务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拓展材料时紧紧围绕主题进行筛选, 使历史教学内容都能够有效地串联组合起来, 成为有迁移力量的知识群, 形成宏观、思辨和开放式的大历史。如“课例2”, 教师只要选择导入其中一则材料就可以了, 但一定要充分利用材料, 如在学生观看视频后, 教师可以提问:视频中有哪些有效信息?讲了哪几条中西交流的通道?为什么以新易旧?然后再导入新课就水到渠成了。再如, 有位教师在上《美国1787年宪法》时, 确定的主题是“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美国1787年宪法”。其所选的两段拓展材料中, 一段以视频“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件”导入, 提出“如果禁止携带武器, 美国每年死亡的人数会急剧下降, 但美国宪法却规定携带武器神圣不可侵犯”, 另一段是一则马萨诸塞州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材料“查尔默斯与理查德的爱情”。两则拓展材料都突出强调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神圣性, 却偏离了课堂教学的主题, 与“制约权力、平衡利益”不甚相干。课堂教学主题是一堂课的灵魂, 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一堂质量较高的历史课, 应该是教学内容“拓展”与教学主题“聚拢”的和谐统一体。教师要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对拓展材料进行合理的扬弃, 有意识地将有助于主题教学的知识、思维、情感等纳入开放的教学目标中, 每一项教学内容都明确而集中地体现和服务于教学的主题。

(三) 提升问题设计水平, 实践问题“驱动化”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设计好问题的难易层次, 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的系统性, 使其全面理解知识。而每一个问题的提出, 都要科学合理。所以, 设计的问题应该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 形成环环相扣的问题链, 便于驱动学生的思维, 提升其思考、判断和表达的能力。所谓问题驱动化, 即以问题为引擎, 提出真问题, 抓住问题要点,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这既是提升学生历史思维品质的必由之路, 也是构建解题模型的基本方式。

在设计问题时, 我们应尽量避免两种倾向:一是过于随意, 如“遵义会议有哪些主要内容”;二是大而泛, 如“同学们, 你们说对不对啊”。教师要事先科学预设问题, 以回答历史问题的基本路径来布局, 引导学生层层推进, 步步深入。如在讲授梭伦改革这块内容时, 笔者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雅典人民在矛盾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没有选择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贵族的统治?通过讨论, 学生们初步认识到当时雅典贵族和平民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 而改革是各方妥协的结果。这个世界并非都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 而是交错纵横、十分复杂的。在这里, 教师应引发学生心灵中的慈善和包容, 当学生用慈善和包容的心面对世界, 世界就会变得亲切而温暖。

上一篇:产品管理系统下一篇:设计表现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