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主义小说

2024-05-10

象征主义小说(共7篇)

象征主义小说 篇1

茅盾代表作《子夜》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是以写实的艺术范式, 情真意切地再现现实生活, 又实中透虚, 更具有间接性的张力, 以某一事物引发另外的事物, 造成活脱, 宽广的联想, 暗示更为广泛的普遍的意义。作家从艺术情境角度将象征归结为主题性象征, 情节性象征和局部性象征三个方面。

一、主题性象征

主题性象征是指被象征物所蕴藏的内在的思想内容, 代表了文章的主题思想或主题思想的某一侧面, 并通过象征物的“指向性”作用表现文章的主题思想。主题性象征是对文章思想广阔性的艺术“定格”, 也是对文章思想的一种艺术“速写”, 达到“名如其人”的艺术效果, 通过“寥寥数字”便将文章的神韵、作家的思想感情体现出来。

主题性象征通常以文题作为象征物, 从而达到统领全篇的目的, 茅盾在《子夜》这篇巨著文题的确立上, 就是以象征的手法构成主题性象征。赋文题以特殊的含义。正如作者所说:“这部小说以上海为背景, 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进行长期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斗争是残酷的, 情况是复杂的, 然而, 从整个形势来看这是黎明前的黑暗, 所以题为《子夜》”。《子夜》正是借助“子夜”这一自然景象, 暗示中国人民冲破黑暗走向黎明的宽广的社会意义, 同时向人们揭示出一种必然。黎明前的黑暗必将过去, 必将被光明的晨曦所代替, 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作者将象征物的必然性与被象征物的必然性紧紧相联, 表达出作者对中国革命必将胜利, 中国人民必将迎来光明的坚定信念和美好愿望。《子夜》使作者的思想自然流露出来, 并且对通篇都起到了“航标灯”的指向性作用。

主题性象征另外一种表现是以象征物来揭示主题思想的某一侧面, 构成主题思想的一个部分。《子夜》中“吴荪甫”形象的确立, 就是主题性象征的一种表现。吴荪甫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代表同文章主题思想密切相联。他与赵伯韬的斗争, 实际上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与中国买办资产阶级的斗争, 文章中吴荪甫奋斗、挣扎直到破产的命运, 征示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下, 必将走向失败的历史命运。

二、情节性象征

情节性象征是指象征物在情境的更迭中不断出现, 贯穿在情节的更移中, 形成重叠反复的印痕, 从而达到深化思想, 渲染形象的旨意, 同时, 通过象征物地位, 思想等多方面的变化来推动情节的发展, 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对文章情节的贯穿发展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一个传统封建思想浓厚的封建地主逝去了, 但传统的封建思想并没有逝去。《太上感应篇》着实地被人们所忘却了一段时间, 然而封建思想的余根并未枯死, 都市的生活没有能够使四小姐惠芳忘记过去的一切, 而是在新生活的冲击中, 又重新捧起了《太上感应篇》, 并且有了自己新的体验。如文中所述:“藏香的青烟在空中袅绕, 四小姐嘴里默诵那《太上感应篇》, 心里便觉得已不在上海, 而在故乡老屋那书斋, 老太爷生前的道貌就唤回到眼前, 她忽然感动到几乎滴眼泪。她沉浸在甜蜜的回忆里了:在故乡侍奉老太爷那时的平淡恬静的生活。即使是很细小的节目, 也很清晰地再现出来, 感到了从未经验过的舒服”。然而这只是暂时的, 《太上感应篇》最终也未能逃脱与吴老太爷同样的命运。“四小姐卧房里那一对窗也是受雨的, 却没有人去关。雨越下越大, 东风很劲, 雨点煞煞地直洒进那窗洞:窗前桌子上那部名贵的《太上感应篇》浸透了雨水, 夹页纸上的朱丝也都开始漶化。……香又溶化了, 变化黄蜡蜡的薄香浆, 慢慢地淌到那《太上感应篇》旁边。”社会韵进步使《太上感应篇》的毁灭成为一种必然。《太上感应篇》作为理念化的“道具”或者“符号”, 作家为了强化它的使命, 不仅时刻调遣读者的审美眼光, 而且将它与情节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为情节发展, 深化思想, 渲染形象服务。作者把封建思想封建道德意识这在中国具有根深蒂固的思想, 通过几代人的描写自然地反映了它的最终灭亡的结果, 使读者接受起来并未感到生硬造作。《太上感应篇》的忠诚信奉者吴老太爷爆死, 初找感觉的四小姐惠芳最终摒弃了《太上感应篇》, 没有人再把它做为至宝了, 没有人再信奉它了, 在革命的狂风暴雨中, 它的毁灭确实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作者的高妙之处就在于, 用无声的行动消灭了封建思想、封建意识, 使人可信而不造作。对于林佩瑶手中那本破旧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枯萎了的白玫瑰的描绘也是如此。当林佩珊为情爱思绪所苦时, 又在姊姊的房中看到了“那本破书和那朵枯萎了的玫瑰花”。最后, 当吴荪甫事业败北要去牯岭避暑时, 这什物又从少奶奶的膝头“掉在地上!”这些小小的道具, 时时牵动着人物———作家———读者的心, 在不断复现中强化着象征的意韵。

三、细节性象征

细节性象征是相对于主题性象征和情节性象征来讲的。细节性象征的象征物通常在细节描写中显现出来, 达到强化思想, 引人深思的目的。

例如:林佩瑶在小客厅沉思的处境便是如此, 那被关在笼子里的鹦鹉的细节描写。这对于阔绰的资本家的客厅来说, 是很恰切的点缀。这个“小东西”不时地叫出“不成腔”的“话语”使吴少奶奶从“忆想中惊醒”。它有时也发出一声怪叫, 冲击着小客厅中的沉郁的空气, 这该是作品情境氛围的需求吧。然而, 它的存在, 也会给人一种心理上的冲击, 从而在吴少奶奶与鹦鹉之间产生某种暗示性的联想。是以艺术描绘的直接性唤起间接性的超然的联想, 它给人们的启示会因审美接受层次不同而异, 但其象征的指向比实体丰富、深邃、开放。诚然, 现实主义的某些情节、细节可能就是为了增强写实, 渲染生活气氛, 但是, 精心的作家在任何细微的机运中都想取得“一石三鸟”, 发人深思的效应。吴少奶奶在华丽的客厅中的情境, 不是很有几分金丝笼中的鹦鹉的韵味吗?这个曾经幻想过骑士和王子影像的少女, 如今却投身于20世纪, 机械工业时代“王子”的怀抱了。资产阶级华贵的客厅, 优越的生活, 自然投合她的胃口, 但是, 那个只想抓钱, 满脸紫泡的丈夫却使她深感“缺少了什么似的”, 于是在爱情, 玄想的幻灭中, 只好充作“金丝笼中的金丝鸟”, 在幽怨中过着二重生活。如此看来, 吴少奶奶与鹦鹉之间所引发的暗示性的苦涩韵味的联想, 这种象征性的比照并非是牵强的吧!这种暗示具有弦外之音, 象外之意的指向, 它把象征的艺术魅力导向对人的命运乃至人生道路的思索。

如果说, 这种解释也许重于批评主体的领悟的成分了, 那么《子夜》第十二章, 当吴荪甫在旅馆中向刘玉英面授机宜, 决心同赵伯韬火拼时, 突然切入一个细节, 应该说是颇具匠心的:“这花玻璃上出现两个人头影子, 一高一矮, 霍霍地在晃。吴荪甫陡的起了疑心, 快步跑到那窗前, 出其不意地拉开窗一望, 却看见两张怒脸, 瞪出了吃人似的眼睛, 谁也不肯让谁, 原来是两个瘪三打架。”这个细节的插入, 自然也有烘托气氛, 深化生活气息的意义, 但是, 它所寓含的潜在内容, 显然比画面艺术实体提供的东西要多得多。作家也许唯恐人们还不在意, 所以接下写道:“窗外那两个瘪三突然对骂起来, 似乎也是为的钱。‘不怕你去拆壁脚!老子把颜色你看!’———这两句跳出来似的很清楚。”到这里, 谁会认为这个细节是“闲笔”呢?这精妙的构想, 正是象征的妙用。从两个瘪三之战到赵伯韬与吴荪甫这两巨头之争, 还不都是为了金钱在拼死拼活!

茅盾在《子夜》将象征主义的创作方法与现实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同时, 表现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子夜》中不但在细节性象征的运用上独具特色, 而且将主题性象征与情节象征集于一处, 三种象征手法兼收并蓄, 以主题性象征的“指向性”, 情节性象征的“贯穿性”, 细节性象征的“强化性”的方式为表现文章的主题服务。

摘要:茅盾的小说《子夜》以写实的艺术, 情真意切地再现现实生活, 又实中透虚, 更具有间接性的张力, 作家从艺术情境角度, 将象征归结为主题性象征, 情节性象征和细节性象征三个方面, 兼收并蓄, 独具特色。在再现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同时表现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茅盾,《子夜》,象征主义

参考文献

[1]孙中田.论茅盾的生活与创作[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0.

[2]庄钟庆.茅盾的创作历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3]丁尔纲.茅盾作品浅论[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3.

象征主义小说 篇2

爱丽丝·门罗是一位杰出的女作家, 201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她的作品获奖颇丰, 尤其是短篇小说集《逃离》。爱丽丝·门罗同时也是加拿大的著名作家, 主要以短篇小说的惊人奥妙而享有盛名。

这部小说集获得了布克国际奖, 布克奖是世界文坛上影响最大的奖项, 同时也是当代英语小说界的最高奖项。在《逃离》中, 门罗用八个短篇故事向公众展现了平凡又真实的西方女性世界。 (李燕2014)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在不同时代潮流中窥视西方女权主义的痛苦与成长。门罗通过反思小说中的女性角色来诠释男性主导社会中女权主义的遭遇和女性表面之下的斗争。

二、情节概述

《法力》是《逃离》中的最后一篇小说, 包括五个部分, “让但丁休息会”“穿水手衫的姑娘”“头上的空洞”“方块、圆圈、星星”“窗台上的苍蝇”。文章是以日记的形式来写的。主角之一的南希嫁给了医生威尔夫。奥利是威尔夫的表弟并且和南希成为了很好的玩伴。某天, 南希将奥利介绍给她最好的朋友泰莎。奥利发现泰莎有一项特殊的法力, 那就是泰莎可以轻易地说出消失的人或事的原因, 看到或预测出普通人不能做到的事。奥利瞒着南希假装以爱的名义和泰莎进行交往, 但是泰莎真诚地并深深地爱着奥利。几十年后, 威尔夫去世了, 老年南希发现泰莎住在医院, 泰莎告诉她奥利可能死了, 否则会过来找她。但是偶然间, 老年南希遇到了老年奥利, 奥利告诉南希他已经亲手安葬了泰莎。奥利说他和泰莎同居并参加魔术表演, 但是后来泰莎生病了, 她的能力消失了, 别人也不再相信她的能力, 生活因此很窘迫。南希怀疑他的话但最终一无所获。所有的一切对于南希和读者都成为了未知之谜。

三、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起源于19世纪末法国, 是一种重要的文学思潮和流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盛行于很多欧洲国家和每一个艺术系。” (徐大文2013) “象征主义开始于Les Fleurs du mal (《恶之花》1857) 的诞生, 作者是著名的怪才Charles Baudelaire波德莱尔” (姜蕊2013) 。图像和符号是象征主义的代表形式。当图像或事件或其它分立项目呈现的意义超出其目标本身时, 它就进入象征的境界。象征可能有时候在作品范围内, 但是象征的本质是有扩张的可能性并且扩张到超出艺术客观本体的世界。“文学中, 象征主义与象征紧密相关。没有象征, 象征主义无法实现其寓意、旋律和节奏的审美追求。”

四、案例学习

1.书信的象征主义

书信在《法力》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穿水手衫的姑娘部分中有描述。一共有四封信, 南希写给奥利、奥利写给南希、南希写给泰莎、泰莎写给南希。在给奥利的信中, 南希写到, 她很惊讶从来没收到过奥利的来信同时还发现奥利在《星期六夜晚》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并用“平淡无奇”和“小”来描述湖港。更重要的是, 这篇文章揭露了泰莎的特殊法力。在信中, 南希指责奥利“用一种很傲慢的方式”来做这些事, 南希对此特别生气。从信中可以看出奥利试图躲避南希并且隐藏他经常与泰莎约会的真相。对于奥利的这种“逃离”, 其中的一个理由是奥利私底下有一个计划:当南希带他去泰莎的房间并发现泰莎的特殊法力后, 奥利计划以此来致富。另一个理由是, 南希是个聪明的女孩“有时候能看透奥利——她很聪明”, 奥利害怕南希会暴露他的真实意图并破坏他的计划。

尽管南希写到她没期望能再次收到奥利的回信, 奥利还是回信了, 主要是解释他为什么发表那篇文章, “对于泰莎是作为研究主体, 对于自己是作为本行的纪实记者”。奥利没有提到他向泰莎示爱或者与之约会, 甚至没有一个词是关于泰莎的。这些揭示了奥利对泰莎的爱是虚假的。他仅仅是利用泰莎来发掘更多的特殊法力的信息。所以他此刻的解释成为另一种形式的逃离, 逃离他真实的自我。

南希同样给泰莎写了信, 信中提到她们曾经度过的美好时光。她告诉泰莎“奥利当然不是坏人”, “坦率地讲, 没有比爱上奥利更糟糕的命运了”。这些话暗示南希对奥利有着暧昧的态度。某种程度上, 她在逃离内在的感受, 过会将讨论它。

泰莎非常快地回复了南希, 并将与奥利结婚的消息告诉了她。这些暗示了也许是完整的故事太长了, 泰莎不想去解释它, 所以这封信最终只有四行。这些短促语句暗示泰莎可能知道了奥利的真实意图但是因为已经爱上了奥利而不打算承认这个事实。这可以看做是自我欺骗或者是一种逃离。

2.法力的象征主义

泰莎拥有特殊法力, 在第一部分——“让但丁休息会”中第一次描述了泰莎的能力。当南希带着奥利来到泰莎房屋前, 他们看到“中等年纪的一男一女, 和他们的车一样破旧但不破烂, 沿着路四处张望着”。这边没有直接描述泰莎的法力, 但暗示了人们找她的理由。在南希相互介绍完奥利和泰莎后, 南希请求泰莎“告诉奥利他口袋里装着什么, 先从右边的开始”。“泰莎没有看就说到, ’我预测是他的钱包‘”。随后泰莎确凿地说出了奥利口袋中的每样东西。奥利完全惊讶于泰莎的法力。参观完泰莎的房间后, 他们看到一名站在泰莎的房屋前的男子“可能六十几岁, 厚厚的肩膀, 严肃的面孔, 穿着浅薄的夏季西装, 克里斯蒂帽子”“人们从数英里远外来看她”。从这可以看出, 泰莎的法力在小镇上有一定的名气, 但没有更加出名。但是奥利发现法力后, 他决定写篇关于此的文章并发表。法力在这里象征着诱惑。从那时起, 奥利已经痴迷于它, 他和泰莎以魔术师身份谋生, 这在第四部分——“方块、圆圈、星星”中被提到。“他们与催眠师、蛇女、肮脏的独白者和羽毛脱衣舞者同台”。但是很多年后当老年南希和奥利再次相遇后, 南希“说她一直在观望和等待看到比引起轰动的那篇文章更多的作品。这表明他是一个好的作家”但是奥利“一时莫名其妙了一会, 仿佛他不记得她在说什么。然后他摇了摇头, 似乎他很惊讶, 并且说那是几年前, 几年前”。奥利讲了他和泰莎的生活但是当“朝鲜战争爆发时, 哈里·杜鲁门担任总统。这似乎起初是泰莎仅得了流感”。所以泰莎的法力在战争期间不再受欢迎, 这也间接地象征人们在那个时期是愚昧和失业破产的, 因为他们在和平时代崇尚迷信, 战争时候就抛弃它”。泰莎的法力最终开始消失了, 小说中这样描述到:“但是无论是什么法力都不再可靠”。

在第五部分——“窗台上的苍蝇”, 泰莎“在把手放在梳妆台或移动窗帘前看到他们在他们的地方, 她知道他们在那儿, 用的是她感知事物的方式”。随后奥利“立刻明白这对她意味着什么, 这肯定是一种解脱, 虽然他不能完全感受她的快乐。这是因为他也快要忘了一些事情, 那就是他曾经相信她的法力, 现在他仅对她和他自己着急, 着急于他们的伪造本应该很好地工作”。泰莎的法力是生活的关键, 当法力消失时, 他们不能做任何事。这里可以看出法力仅仅是一种工具, 他们用法力来躲避真相。

3.人物的象征主义

《法力》中的人物都是小镇上普通的人, 但是平凡的他们揭露了同样的主题——逃离。这里我会分析南希和奥利的性格。他们实际上暗恋着彼此, 但是甚至直到小说结尾, 他们都没有在这一生时间里明确地表达出来。

在第一部分——“让但丁休息会”, 作者采用日记的形式, 日记的主人是南希。开始时, 南希记录她每天的生活, 主要是与其父亲的生活。她在四月一号骗了她的父亲和威尔夫。威尔夫对南希的欺骗非常生气, 几天后, 当威尔夫邀请南希去兜风时, 她同意了并且毫不迟疑地答应了威尔夫的求婚。随后奥利出现了, “是比我大7个月,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他和我似乎还是个孩子, 而威尔夫不是”。接下来的日子里, 奥利和泰莎经常待在一起, 威尔夫则在医院里忙碌着。南希在日记里大量描述了奥利:“奥利有着柔软的双手, 聪明、有教养”, “奥利非常专心, 办公时态度严肃认真, 同时他对别人也很开朗、诙谐 (但并不滑稽) , 他甚至会适当改变说话方式。”此外, 当奥利赞扬金妮很聪明时, 南希的反应带着一些嫉妒。“我想说的是如果她真是聪明的女孩, 奥利并不关心这种事, 如果她不是, 那她只是在伪装, 奥利同样不关注。”南希在日记中写下了所思所想, 没有告诉别人, 甚至是她的丈夫。她和奥利找到了一些共同点, 在一起时相处也更加自然, “父亲踱步到阳台上, 同我和奥利一起坐着, 我们摇晃着身体, 做个倾听者”。“我和奥利保持沉默, 因为我们知道这种情况下他不关心我们的看法”。

之后的奥利怎么样了?在第二部分——“穿水手衫的姑娘”, “他有很多机会见识到拥有阳光个性的南希多么放荡, 这种个性出现在一些少女书籍中, 南希可能读过这些并铭记于心。”奥利同样对南希有着暧昧的心情, 但是南希已经订婚了, 他不能从南希那得到更多, 所以他放弃了, 或者更准确地说, 他将感情深藏心中。

五、结论

生活充满着神秘。爱丽丝·门罗相信即使平凡的生活不能被清晰准确地解释, 但就是这些琐碎的事让生活变得如此精彩和无限 (Holcombe 2005) 。

借助于象征主义, 门罗如实呈现出各种复杂关系的逃离:社会的衰退和战争的后果。同时她反映出那段时期中人们的心理——面对不可控的生活灾难时的孤独感与无根性。

参考文献

[1]Chadwick, Charles.[查尔斯·查德威克], 象征主义[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1989.

[2]Holcombe, Garan.[伽蓝·贺]"Alice Munro", Contemporary Writers[M].London:British Arts Council, 2005.

[3]Li, Y.[李燕], 《逃离》—西方女性主义的自我救赎。[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30 (1) .

象征主义小说 篇3

关键词:雷蒙德·卡佛,《软座包厢》,象征主义

0 前言

“象征主义” (symbolism) 的名称来源于希腊文“象征” (symbol) 一词, 原意是指“一块木板 (或一种陶器) 分成两半, 主客双方各执其一, 再次见面时拼成一块, 以示友爱”的信物。几经演变, 现在则具有了“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概念的习惯代表”的含义, 凡能代表某种情绪、某种观念的符号或物品就叫做“象征”。[1]正如法国学者查尔斯?查德维克所说的那样:“它是一种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 它既不直接描述这些思想感情, 也不通过与具体形象的公开比较来说明它们, 而是通过暗示它们是什么, 通过未加解释的象征, 在读者头脑中把它们再度创造出来。”[2]“象征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最初出现在诗歌领域。1886年9月18日, 定居法国的希腊诗人莫里阿斯发表了题为《象征主义宣言》的文章, 标志着象征主义作为一个流派的产生。

20世纪80年代是美国短篇小说的复兴时期。美国文坛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短篇小说家, 而雷蒙德·卡佛则是其中的佼佼者。卡佛作品以其简约而口语化的文体和“瘦骨嶙峋”结构被贴上了“极简主义”的标签, 《软座包厢》是其中的一篇, 它反映了父子两代人之间存在的交流的艰难和巨大的沟通障碍。本文将从象征主义的角度出发分析此篇小说, 阐述象征主义手法对其主题的推动作用, 从而找出其作品的深刻含义。

1《软座包厢》

象卡佛其他的作品一样, 《软座包厢》基本结构十分简单:自从和儿子以及妻子分开后, 八年来迈尔斯一直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几个月前, 他收到了儿子的来信, 于是便借去欧洲旅行之际, 顺道去看望他。然而, 就在火车快要进站时, 他突然觉得自己其实并不想见男孩, 并清楚地回想起当年和妻子争吵时, 男孩冲过来打他的情景;在他看来, 就是这个孩子毁掉了自己的生活, 而他和妻子的关系之所以如此也拜这个孩子所赐。八年的时间仍无法使他忘记过去的痛苦经历, 无法原谅男孩。在痛苦的回忆中, 父亲拒绝了下车去见来车站接他的儿子。这个故事集中体现了父子之间关系的僵化和冷漠。实际上, 父亲与儿子之间渴望交流, 然而由于不善与人交往以及交流方式的匮乏和艰难, 他们宁愿选择一种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的生活方式。

2 卡佛的象征主义手法

在《软座包厢》这篇故事中, 卡佛运用一系列象征主义手法, 充分展现和凸显了所要表达的主题。

2.1 隔绝的空间

在这篇小说中, 卡佛利用了各种意象营造了一种相对与世隔绝的空间, 象征着主人公迈尔斯生活空间的狭小与隔绝。

故事的所有情节都发生一个相对封闭的狭小空间里——车厢。当迈尔斯在米兰上车后, 头等车厢里只有他一个人, “他因车厢里就他一个人而感到很幸运。” (1) 而在整篇小说中, 只出现了屈指可数的几句对白, 说明了迈尔斯的生活空间就像是一个火车车厢, 他宁可呆在车厢里过一种不需要和别人进行太多交流的生活。当火车靠站后, 他宁愿呆在狭小拥挤的二等车厢里, 也不愿意下车与儿子见面。在那里, 人们相互拥挤着, 快速说着他听不懂的话。火车开动了, 迈尔斯找到了一个位子, “他向后依在靠背上, 闭上了眼。”只有在这里, 他才感到轻松自如。实际上, 八年来, 迈尔斯一直过着这种“一个人过”的生活, 他的生活圈子很小, 几乎没有朋友;除了一些同事, 他几乎不接触任何人。

小说中另一个重要的意象就是帽子。在本篇小说中, “帽子”这一物品共出现了十次之多。如, “……没注意到坐在门边上的男人还在睡着, 帽子拉下来盖住了眼睛。”在这些表述中, 帽子起到了与车厢同样的作用。车厢把迈尔斯和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 而帽子把车厢内的两个人隔绝开来, 帽子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人们宁愿在这种帽子下面的压抑环境下生活, 也不愿意摘下帽子, 敞开心怀地与陌生人交谈。实际上, 人们还是有交流的欲望的, 当火车停站戴帽子的男子准备下车时, 他用英语冲迈尔斯说了句, “斯特拉斯堡”, 意在告诉迈尔斯火车到达了什么地方, 而“迈尔斯转过脸, 没去理他。”

2.2 失眠

主人公在登上火车后, 一直难以入睡直到故事的结尾, 而失眠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由于交流恐惧而产生的焦虑, 这种焦虑对推动故事的主题起到很大作用。

从晚上七点在米兰上车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六点, 迈尔斯一直无法入睡, 他正陷入一种由于害怕和儿子交流而产生的巨大焦虑之中。长期的分离生活使他们形同陌路, 迈尔斯当然也象儿子一样渴望交流, 并在给儿子的回信的结尾写上了“爱你的爸爸”, 然而, 随着见面时刻的一点点逼近, 迈尔斯在如何和儿子进行交流的方式上手足无措, 心情也从“渴望见面”变成了“惧怕见面”。当火车停站后, 迈尔斯不时看着站台上的大钟, 并打量着站台, 盼望着孩子因为睡过了头或改变主意而不会来见他。在小说的最后, 迈尔斯心中的“交流恐惧”因为火车的再次开动而得以释放, 他“感到了解脱”。渐渐地, 在陌生的环境中, 迈尔斯进入了梦乡。

2.3 电视

卡佛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的意象就是没完没了, 永远开着的电视。“在卡佛笔下, 电视永远开着”, [3]而开着的电视象征着人们生活的空虚和无聊。

在《软座包厢》中, 电视这一意象多次出现。在欧洲旅行期间, 迈尔斯住在一家四星级旅店, “整晚都就着索尼彩色电视看足球比赛, 直到比赛结束”, 而我们知道迈尔斯对于足球节目是不感兴趣的, 他的兴趣所在是听音乐和读书。电视开着, 人们一直看着, 却并不关心电视里的内容, 或者说电视节目只是生活中的背景和衬托, 这反映出人们精神的空虚, 害怕孤单寂寞, 极其需要一种人际交流的替代品来填充这一空虚, 而电视就成了人们的首选。实际上, 每个看电视的人都是精神空虚的自慰者, 电视只是一种人们逃避孤独, 填补寂寞的替代品。

2.4 手表

在迈尔斯生活的世界里, 他交往的人很少。在这次欧洲旅行之前, 迈尔斯做了精心的准备和安排, 然而“他很吃惊地发现, 除了自己的秘书和几个商业伙伴以外, 他真的再不需要通知任何人”。这是一个被生活所抛弃的人, 时间的快慢对他来说毫无意义。当迈尔斯为儿子在罗马一家商店买的一块昂贵的手表在车厢里神秘丢失了后, 迈尔斯着急了好一阵子, 然而当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并不想见自己的儿子时, 这块表的存在就成了一个负担, 而它的丢失则把迈尔斯重新拉回到了熟悉的世界, 这仿佛正合了他的心意。火车到站后, 迈尔斯在车厢里忐忑不安, 那块表也成了他最不关心的东西了。在这里, 卡佛通过表的遗失来象征主人公毫无秩序, 一团乱麻的生活状态。

3 结语

《软座包厢》是卡佛众多作品中象征主义手法体现较为明显的一篇, 通过上述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 卡佛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灰暗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语言和身体的交流成了所有灰暗中最苍白的角落。父子之间, 人与人之间渴望交流, 渴望摆脱生活的孤独寂寞, 但又陷入一旦打破现有生活所带来的种种恐惧和焦虑之中;同时, 人们不爱说话, 不善于交往, 不知道如何与别人打交道。这种交流的匮乏和艰难把人们进一步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 不能自拔。

参考文献

[1]陈雅谦.超现实的梦幻:象征主义文学[M].海南:海南出版社, 1993.

[2]查尔斯·查德维克.象征主义[M].肖聿, 译.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1989.

小说《红字》中红色的象征意义 篇4

关键词:红字,红色,象征

一、引言

《红字》作为美国作家霍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由于对人物内在深处的细腻描述, 广泛的象征意义及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戏剧性冲突, 在世界文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评论。该小说以17世纪新英格兰清教社会的残酷道德氛围为背景, 以美国波士顿镇上的移民生活为题材, 讲述了一个背叛了清教规所严禁的通奸罪的少女海斯特·白兰一生的悲剧故事。在中国, 对《红字》的研究到20世纪60年代才初现端倪。但评论界一直将该小说的人物心理、道德价值和象征意义作为评论的中心。从具体某一颜色探究小说人物性格的作品不多。美国学者阿思海姆在《色彩论》一书中说:“色彩能有力地表达情感。”颜色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事物, 同时也是能够表现事物的美的工具。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 颜色有着不同的内涵。如何把颜色所承载的内容传递出来, 就得依靠语言的作用。《红字》这篇小说中从猩红的A字到监狱旁怒放的玫瑰丛, 再到珠儿的衣服。出现最多的颜色就是红色。频繁出现的红色是作者表达文章主旨的手段之一。笔者认为小说中红色的象征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

二、对《红字》中红色象征意义的解读

(一) 清教徒眼中的荡妇。

众所周知, 西方文化中的红色 (red) 是一个贬意相当强的词, 首先它有放荡、淫秽的意思, 如: (1) a red light district花街柳巷 (红灯区) ; (2) a red waste of his youth他那因放荡而浪费的青春。小说中海斯特勇敢追求真爱的个性使她站在了社会的对立面, 为当时的清教社会所不能接受。她被统治阶级判定为罪不可赦, 被迫一生佩戴象征耻辱的红色“A”字。文章中用红色而不用其他颜色来描写A字, 暗示着A字的第一层象征意义adultery。

(二) 血腥复仇的伪君子。

在英语中, “red”常让人们联想到革命的含义。如“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意为残酷的杀害和暴力统治, “red revenge”表示血腥报仇, “red hands”暗指血腥的手, 杀人的手等等。小说中女主人公海斯特和牧师丁梅斯代尔两情相悦, 真心相爱, 生下女儿小珠儿却触犯了当时清教徒规定的戒律。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清教团体对她进行了残酷、血腥的折磨和迫害, 强迫她在胸口带上猩红色的A字来惩罚和羞辱这个无辜的女人。海斯特因此饱尝了世人的讽刺、歧视和社会的冷眼。红色在这里象征着清教主义对海斯特心灵的“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最血腥的残杀。而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共同的敌人——齐灵沃斯自私、无耻, 是宗教社会“恶”的典型象征。在得知丁梅斯代尔是珠儿的父亲之后, 出于嫉妒和愤恨的他疯狂地对丁梅斯代尔实施“red revenge” 血腥的复仇, 任意折磨、伤害牧师的心灵。他是破坏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的“red hands”。

(三) 负债累累的灵魂罪人。

red常指“负债”或“亏损”。如be in the red (指亏损) ;red figure (赤字) ;《红字》中的丁梅斯代尔在众人眼里是一个年轻有为、高尚、忠诚的年轻牧师, 与海斯特发生关系后一直处于矛盾的煎熬中。他一方面谴责自己, 另一方面又不敢公开真相。他向往爱情, 偷食“禁果”, 却没有勇气去追求爱情, 更没有勇气去承担后果, 保护自己的爱人和孩子。当海斯特因未婚先孕被惩罚示众之时, 他除了自言自语式的虚伪劝戒, 一无所为。他面对现实表现的非常懦弱、虚伪和自私。他把理应由两个人公开承担的罪责和抚养孩子的重任无情推到了海斯特一个人身上。丁梅斯代尔的所作所为使他在感情上“be in red”, 成了一个“负债累累的灵魂罪人”。

(四) 热烈情感的象征。

红色是火的颜色, 象征着如火般热烈的情感。海丝特和丁梅斯代尔抑制不住青春的冲动彼此产生爱慕, 最终成为上帝的罪人。红色又是生命、力量和热情的象征。海丝特与丁梅斯代尔之间的爱情是纯洁的、美丽的。然而在清教思想的桎梏下, 象征爱情的红色被当作耻辱的标记佩戴在海丝特胸前以示惩戒。而海丝特胸前耀眼的红色A字恰似她内心燃烧着的一团火焰, 在冷酷的社会环境中带给她无尽的温暖。

(五) 鲜血的象征。

在西方基督教的文化里, 红色代表了耶稣及其追随者流淌的殉道之血, 代表着基督教的精神净化和永恒的惩罚。海丝特胸前的红色A 字, 年轻牧师丁梅斯代尔胸前烙着的红字A, 使人们联想到流着鲜血的祭品。他们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 给人们指明了一条接近上帝和走向天堂的救赎之路。他们有着飞蛾扑火的牺牲精神, 这让人们看到了为真理献身的殉道者和清教桎梏下牺牲者的悲惨命运。

三、结语

霍桑在小说中通过运用象征主义, 把读者的视线从关注物质世界, 引向通过象征物象来发掘人物的真实性格。在《红字》中, 霍桑把红色这一色彩的象征运用得灵活到位。塑造了海斯特、丁梅斯代尔、齐灵沃斯等鲜活的人物形象。小说中海斯特与丁梅斯代尔的爱情, 在当时的社会制度、宗教法律之下注定是悲剧性的结局, 而海斯特与齐灵沃斯不合人性的婚姻, 却得到了法律的保护, 体现出当时极不合理、抹杀人性的社会制度。小说中红色象征符号的使用深刻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揭露了清教虚伪丑陋的社会本质, 对美好、纯洁的爱情给予了赞赏, 对人性解放的追求给予了肯定。

参考文献

[1].霍桑著;胡允桓译.红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2].朱虹.英美文学散论[M].北京:三联书店, 1984

[3].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象征主义小说 篇5

Perhaps the most celebrated, challenging work the riddle-like“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When the story opens, two characters—a man and agirl are sitting at a table.We finally learn that the girl’s name is“Jig.”Later on we learn that they are in the caféof train station in Spain.But Hemingway tells us almost nothing about them—or about their past or about their future.The only information that we have about them is what we learn from their dialogue.One must ignite his or her imagination to scrutinize between the lines.Yet we feel the undercurrents of meaning keeping surging in our mind, we can’t help feeling something profound happen to it, which makes the work reverberating and tempting.So what makes the story so productive and fascinating?After reading it carefully, it’s discovered that symbolism is the very technique by which Hemingway created a bridge between his characters and the reader, thus made the reader achieve an access to the deep layer and the emotional core of the story.

Symbolism can be defined as a non-superficial representation of an idea or belief that goes beyond what is“seen.”Hemingway employed several symbols which aid the reader’s understanding of the underlying theme.

The white elephant is a central symbol creating by Hemingway to reflect the incommunicable gap between the man and the girl.Their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white elephant reveals their respective outlooks on life.When the girl said:“They look like white elephants, ”she was referring to the fetus—the baby creating in her belly, for the form and coloring of the hills resemble those of the fetus.Here, the white elephant is a symbol for the fetus.The hills are“lovely”and“bright, ”though“the country was brown and dry, ”and their conversation was dry.The white elephant is in clear contrast with its surrounding images of sterility and futility, “there was no shade and no trees.”For the girl, the white elephant brings her change and hope in life.She looks at pregnancy as a beautiful aspect of life.

Furthermore, the white elephant is also symbolic of the steady life the girl is dreaming of.As we all know, elephant culturally possesses the good qualities of luckiness, honesty and steadiness.Its white color signifies its pureness and innocence, without and hypocrisy the American man is characteristic of.At the cross-road of her life, Jig chooses to settle down to live a peaceful life.The baby means a necessity of setting down and starting a family, which imposed a great challenge to the man’s enjoyment of his gypsy life in an irresponsible way.

So, the white elephant—the baby—reflects their different outlooks on life, even human nature.Jig said the mountains look like white elephants, then immediately, a tension between the mounts, for the man reacted abruptly, “Oh, cut it out.”From the man’s point of view, the hills don’t look like white elephants, and hills certainly don’t have skins.He is using his logic in order to be as persuasive as possible.He translates for her:abortion involves only a doctor allowing“a little air in, ”afterward, they will be off on new travels.However, for Jig, this life of being ever in flux, living in hotels, traveling and never settling down has become wearying.From his promises to be with Jig during the“simple”operation, we again realize the man’s insincerity because what is“simple”to him may very well be emotionally and physically damaging to her.

Without a baby anchoring them down, they can continue to travel;they can“have everything.”However, the girl contradicts him;at that moment, she seems suddenly strong and more in control of the situation, typical of Hemingway’s defiant heroes or heroines.She has realized that with or without the abortion, things will never be the same.She also realized that she’s not loved, at least not unconditionally.

The man is using his cold, logical way of thinking, just for his own good, whereas the girl has moved away from the rational world of the man into her own world of intuition.Jig has full confidence in her beautiful future life, which is best illustrated when she looked across the river and saw fields of fertile grain and the river—the fertility of the land.She desires the beauty, loveliness and fertility of the grain, which implies she wants the baby.

The setting of the story is also highly symbolic.The story happens in Spain, in the valley of the“Ebro, ”which resembles“embryo”both in sound and form, so“Ebro”can be symbolic of Jig’s pregnancy, also it symbolizes that the station caféwhere they stay while waiting for train is pregnant with hope of beautiful life.

In addition, we can see that the train they’re going to take is an express train that comes from Barcelona and goes to Madrid, but we don’t even know if they really take the train.The train here symbolizes change and movement.It is the train of life, “which stops only for two minutes, ”a very short time.Life is transient.She has to make decision as to whether or not she has the abortion, which means whether or not she would grasp the control of her own life.To have it or not, that’s the question.

Jig’s final decision is not clearly stated, but is underlying.It’s not difficult to recognize if we notice the characters’conversation and names.Let’s scrutinize their words first.It’s she who starts the dialogue, this implies that the decision for the abortion in the end will be really hers;she is the one who starts the conversation and also the one who is taking the decision.She’s very straightforward, she also takes her hat off and puts it on the table;she’s getting rid of what covers her, wanting to speak out about the situation clearly and put the feelings, as she does with the hat, on the table to be talked about openly.In his turn to answer, instead of answering to the question he changes the subject and answers“it’s pretty hot, ”this implies he wants to change the subject and talk about simpler things, such as the weather.She responds with a decision and say“Let’s drink beer, ”so she is the one who make decisions.

Second, from the name of the characters we can also sense the end of the story.The girl’s name—Jig—is not a normal name, it’s very symbolic, as it is the name of a lively dance or it can also refer to a“particular sort of behavior or activity which varies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that someone is in” (Collins Cobuild Dictionary) .What this name implies is that she can make decision about the abortion and as we will see later on in the conversation, he’s afraid of her changing her mind about this, he is all the time trying to reassure her in the decision.In the end of the story, Jig’s words“I feel fine”suggests she has been determined not to have the abortion and begin her new way of life.

One tenet of modernist writing is that one should evoke feeling through obscurity of meaning, simple language and symbol.Hemingway uses symbolism marvelously.Symbols abound in his“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 ”the superb manipulation of which greatly enriches the meaning of this short story.The subtle employment of symbolism is a sharp tool helping delve the deep-seated treasures, thus the maximum of meaning is reached through the use of this technique.

参考文献

象征主义小说 篇6

一、门的一般意义及功能

古至今, 门一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门象征着家族的门第与阶层, 甚至派生出了例如“门下”、“同门”等象征着流派的词汇。门在人们的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已经成了自我与他人、内与外的临界。所以, 所有重要场所都有门的存在。

(一) 从语源来看门的一般功能

从语源来看, 门最初的意义就是“家”。门, 也叫做户或者护, 具有护卫、保护的含义。《释名》中提道:“户、护也、所以谨护闭塞也。”门保护人们免受自然界的风雨、灾害和野兽的袭击。从社会性上来说, 门使人们避开外界的侵入, 从而保护自己的隐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门其实是一个安全的象征。

门, 既是家与外部的分界, 又是自我与他人、内与外的分界线的象征。例如, 神社的“鸟居”, 就是连接神域和人类空间的一种门。再如, 风水学中所说的“鬼门”, 一般指存在于人世间和冥界的分界线上的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所谓“家门”也可以称为防止外界侵入、保护家庭内部的“结界”。

而且, 门使人们从心理上明确区分了使人感到紧张的外界和需要守护的空间內界。从外部世界归还的时候, 门具有缓解人的精神紧张的作用。同样, 外出时, 门具有提醒人们紧张的作用。也就是说, 门是人精神紧张和放松的过度。

(二) 门的意义变迁———从事物本源到一种文化符号

作为一种物体存在的门早已经被其广泛的作用所取代随着门的使用方式和语言环境的变化, 门本身的意义在不断发生改变。门, 早已经成了一个具有深层含义的文化符号, 从原本最基本的意思渐渐地变成了一种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派生出了诸如“门第”、“门望”、“豪门”、“柴门”等词汇。现如今的“门”早已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象征。

小说《罗生门》中的“门”便是这种文化符号。这里的“门并非权贵人家的“朱门”, 而是丢弃无人认领的尸体的场所, 是啄食尸体的乌鸦聚集的场所。那儿残留的不是身份高贵的人的踪迹, 而是身份卑微的社会底层民众的踪迹。因此, 罗生门本身已经成了饥寒交迫的“下人”和丑恶的“老婆”之类身份低贱的贱民的象征。

(三) 罗生门的典故

「平安時代の正門也、朱雀大路の中心に当りて朱雀門と遥かに相望み、その外を洛外となす。拾芥抄に『羅城門、二重閣、七間』とあり、闇の中央に額を掲げ、平安第一の大門也、延暦年中平安城とともに成り、弘仁七年大風に倒れ、後造営したるも、京都の衰ふるとともに荒廃して、本段に見る如く盗賊などの住処となるに至れり。」1

芥川的这篇小说主要典故来自于《今昔物语》二十九卷第十八篇《羅城門登上層見死人盗人語》。在《今昔物语》中是以“罗城门”表记的, 而并非“罗生门”。

据记载, 罗城门, 是屹立于平安京的正门处的两层楼的大门, 其正面共有七间, 中间的五间有门。门的左右两侧都有罗城。城内外有3米宽的河相隔, 河上建有唐风的桥。据说抗风能力差是罗城门构造上的一个缺陷。于弘仁七年 (816年) 八月十六日曾经倒塌一次, 后来经过重修再建, 于天元三年 (980年) 七月九日又因台风倒塌了, 此后就没有再建, 而是随着西京的没落而渐渐荒废。在日本传统的流传下来的谣曲中都传唱罗成门是鬼神的住处。

芥川没有使用“罗城门”这一正确的表记, 而是使用了近世以来一直被误用的名称“罗生门”。关于这一点, 吉田精一曾经有过这样的解释, 芥川使用“罗生门”这一表记方式是为了引起读者对“生”的思考, 最终弄清人存在的全貌和走投无路时的心理状态与选择。2吉井勇曾在戏曲《囊之女》中将罗生门称为“死亡之门”, 因此有观点认为芥川的“罗生门”其实是与死亡世界的联通之门3。

二、小说《罗生门》中“门”的象征意义

(一) 故事发生的地点“罗生门”

作品开头对罗生门的描写其实是一个巧妙的空间设定。在小说中, 芥川详细描写了罗生门的落魄情形。这个两层的城门已经荒废到了极致, 以致“狐狸来栖, 盗贼入住, 最后竟将无人认领的死尸也搬了进来, 且日久成俗”, 甚至还有在门楼上往来盘旋的专门啄食尸体的乌鸦, 等等, 这种荒凉的景色其实只不过是整个京都没落的一个缩影而已。更加意味深长的是, “佛像和祭祀用具也已被毁, 涂着红漆或饰有金箔银箔的木料被人堆在路边当柴出售”, 芥川通过这样的描写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不仅在物质方面没落的京都, 而且连人们的精神世界都处于一种颓废和麻痹的状态。在这种恶劣的社会条件下, 人们怎能不为衣食发愁, 而人们的精神颓废当然不足为奇。芥川将故事的场景设定成这样一个地方, 为后面揭示作品的主题埋下了有力的伏笔。

“薄暮十分, 罗生门下。一个仆人正在等待雨的过去。”作品的第一句, 主人公“仆人”就登场了, 而他所处的位置, 既不是罗生门内又不是罗生门外, 而是罗生门下。此时“门”作为故事发生的场景出现了, 但是整个京城都早已衰败不堪, 罗生门自然更是无人修理, 甚至罗生门整体构造的一半以上都已经毁坏。因此, 作品中作为故事发生的场景的门其实早就已经失去了本身大部分的功能, 此时仅仅能够勉强起到区分内与外的作用。这种构造上的毁坏其实已经向读者预示着接下来要讲述的故事是围绕真实与虚伪、善与恶、生与死等一系列二维对立模式展开的。

(二) 作为安全避风港的 “门”

在《今夕物语集》中, 主人公是作为「盗セムガ為ニ京ニ上リケル男」而登场的。作为一个强盗 , 一个一直游离于社会共同体之外的无法者, 怀着“盗窃”这一明确的目的到京都去。在《今夕物语集》的这个故事中 , 这位主人公早已明确知道自己的身份和目的, 确立了“强盗”这一自我意识和人格。在小说《罗生门》中, 主人公是作为一名“仆人”登场的 , 在来到罗生门下以前, 他一直在社会共同体内部, 有自己生存的场所, 也有赖以生存的工作, 可以自食其力, 但是因为整个京都的没落, 他的主人无法再养活他, 在四、五天前将他赶出了家门。于是“仆人”无处可去, 只好在罗生门下发呆。换句话说 , “仆人”忽然被动地从社会共同体中脱离, 自己原先建立的自我认识与自我人格的构建顷刻间崩塌, 根本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

当“仆人”发现门上还有门楼, 并且还有一架宽宽的梯子可以通向楼上的时候, 他十分兴奋、惊喜, 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可以暂时休息, 至少度过今晚的雨夜的地方, 至少今晚可以不用遭受风雨和寒冷的侵袭, 也可以暂且不考虑接下来的明天该怎么办。此时此刻的罗生门在渴望归属和温暖的“仆人”眼中, 俨然成了一个可以将自己从残酷现实中逃离的安全的避风港。

其实小说中的另一个人物“老太婆”也同样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下。为了生存下去, 她不得不在罗生门上拔死人的头发。对于她来说, 只要身处罗生门内, 就有赖以生存的手段, 也就有了活下去的保障。当她被“仆人”强抢去了衣服后, “接着微弱的火光”, 她望向门外, “门外, 只不过是黑黑的夜而已”。其实, 门外的世界对于她来说, 就像黑夜一样, 什么都看不到, 辨不清方向, 让她不知道今后该如何生存下去。

(三) 通往他世界的入口———“罗生门”

当“仆人”登上罗生门的那一刻, 他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可以安全过夜的地方而感到兴奋, 可是事实上他踏入了连他自己都无法想象的另外一个世界。对于“老太婆”的“如果不拔死人头发就只有饿死”这一生存观点, “仆人”其实并不赞同, 但在对这个观点进行批判的同时, “仆人”自己也获得了另一个“逆反的理论”。

当然, 以“老太婆”为代表的一般世俗的想法是丑恶的, 至少在“仆人”看来, “老太婆”的辩解是一种逃避、一种伪善, 他对此当然持批判的态度。与此同时, 他也在与自己内心的道德感作激烈的斗争, 最后他选择了剥去“老太婆”的衣服。即使是他在内心辩解说这是为了惩罚“老太婆”的所作所为, 但是他最后仍然剥去并且抢走了“老太婆”的衣服。对他人的批判, 最终导致了对自我的逆反。先前一直处于是饿死还是做强盗的犹豫之中的“仆人”在此时最终明确选择了做强盗。

在罗生门下避雨时, “仆人”并没有成为强盗的勇气。因为在罗生门下的时候, 他仍然被世间的伦理与道德约束。直至四、五天前, “仆人”还拥有自己赖以生存的生计, 过着极其普通的生活, 与他人也有正常的交往, 由于京都城的衰落的一个小小的余波, 导致自己被解雇。失去了工作, 自己到底该怎么活下去呢?是饿死还是做强盗呢? “仆人”迫不得已处于这样一种选择中。

在罗生门城楼上与“老太婆”的邂逅解决了他这一难题。“仆人”领悟到, 所谓的生存就是造反。没有对自己、对他人的逆反, 就不能生存下去。于是“仆人”抛开了约束、压抑自己的一切束缚, “那么, 我剥了你的衣服你也不要恨我, 如果我不这么做的话, 我也要饿死了。”仆人扑上去剥掉了“老太婆”的衣服。此时, “仆人”获得了新的“勇气”, 完成了自我人格的重塑, 形成了独立的自我存在。

四、作为分水岭的“门”

在罗生门上这一个生死暧昧的场所, “仆人”选择了生存下去。但是在小说的结尾, 作者的视点却突然放到了“老太婆”的身上。被“仆人”剥去了衣服, 如同行尸走肉般的“老太婆”从罗生门上呆呆地望着门下, 而“仆人”早已不知去向。

作为主人公登上舞台的“仆人”, 伫立于“光明的世界”与“黑暗的世界”之间。位于罗生门北侧的京都城内 (社社会共同体) 中已经没有可以回去的场所, 而又下不了干脆离开京城 (社会共同体) 而去的决心, 于是在分水岭 (罗生门下) 徘徊。其实可以说这是人类个体的共通点。在一个社会共同体中, 个体很容易意识到自我的存在, 而在共同体崩溃的时候, 个体就开始思考人存在的本质, “既不是任何人, 也可以成为任何人”。

小说《罗生门》中的“门”并不仅仅是作为故事发生的场所而出现的, 其本身也早已经确立了小说的氛围。虽说“仆人”是在一个下雨天在罗生门下避雨, 但是事实上“雨过去仆人也并没有什么事可做”, 因为早在四、五天前“仆人”已经被“多年的雇主打发出门”了。 当时整个京都城都已经破落不堪, 区区一个“仆人”更不必说, 既没有落脚的地方, 又没有工作, “只有饿死土板墙下或抛尸路旁”。但是一个还存活的人又怎能选择活活饿死? 可是要生存下去, “随之而来的必然是除非当强 盗”, “问题是仆 人有没有 勇气对此 给予积极 的认同”。究竟是干脆活活饿死还是鼓起勇气做强盗, “仆人”处于一种艰难的抉择当中。主人公的情感空间空前膨胀。“罗生门”其实就是“仆人”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不仅是“仆人”现在的人生与将来的人生的转折点, 更是“仆人”现在与未来的自我认同的转换点。

罗生门内意味着光明、秩序、正义、道德、人工、安全和生存等, 而与此相反, 罗生门外意味着黑暗、混沌、不正、背德、自然、危险和死亡。在作者芥川的意识中, 罗生门其实是一个生存和死亡交错的结界。当时的人们, 就在光明与黑暗交错的结界上艰难度日。小说没有采用象征着律令体制的建筑物罗城门作为故事发生的空间背景, 而是以象征着生和死的罗生门为舞台, 成功向读者描绘出了人心的本质。

其实, 不仅仅是“仆人”, 我们所有人都处于这样的抉择之中。人的一生都处于这样的一种犹豫期当中, 每一个人其实都在各自的“罗生门”下徘徊。至于走出罗生门、消失在夜色深处的“仆人”, 是走向罗生门内侧还是走向罗生门外侧, “自然无人知晓”。

本文针对小说《罗生门》中“门”的作用和象征意义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总之, 位于分界线的“门”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这篇小说中有着很多象征性意义。因此, 在文章结尾, 我们可以看出“门”在这篇小说中其实是一个分水岭, 是理解小说的关键。但是由于时间和能力等因素, 还有很多没有分析清楚的地方和遗留的问题, 以后将继续作为课题研究下去。

参考文献

[1][日]芥川龙之介, 著.林少华, 译.罗生门.中国宇航出版社, 2008, 第一版.

[1]重松泰雄·三島譲『テクスト評釈羅生門』.「国文学」学燈社, 1985, 5.

[2]石割透.『芥川龍之介―初期作品の展開』.有精堂.昭和60, 2.

[3]吉田精一.『近代文学注釈大系·芥川龍之介』.有精堂.昭和38, 5.

[4]高橋博史.『羅生門』.「国文学解釈と鑑賞」, 1999, 11.

[5]関口安義.『芥川龍之介』.岩波書店, 1995, 10.

[1]孙立春, 武彩霞.《罗生门》的空间艺术.西华大学学报, 2006, 8.

《园会》象征主义分析 篇7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英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她的短篇小说在英国短篇小说史乃至世界短篇小说史上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常耀信364) 。曼斯菲尔德的创作生涯充斥着孤独寂寞和异化的辛酸, 而这恰好也为她刻画中产阶级的婚姻家庭关系提供了源泉。她的短篇小说以意识流的写作手法著称。正如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一样, 曼斯菲尔德擅于在人物的活动中展现事件本身和人物的变化。

曼斯菲尔德的生活体验和敏感的心态为其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在她的名篇《园会》中, 大量象征手法的运用, 反映了主题也加深了读者的理解。

2.象征主义在《园会》中的体现

象征是意义的延伸。简而言之 , 象征是借助一个对象来表述其他抽象的概念或感觉。在写作中 , 象征手法就是为描述事物的本身提供更丰富的意义。作为一个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描述事件的有效手段 , 象征主义在文学中经常使用。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可以创造绝佳的文学意境, 也能很好地融合哲学思想 , 更好地丰富文学内涵。“当一个意象 ( 或一个事件或其他离散项 ) 在意义超出其客观的自我 , 它就具有了象征意义” (Guerin 86) 。意象和隐喻可以极大地丰富文学意义和内涵, 象征手法更好地深化了主题。具体而言 , 使用象征手法可以使这个故事更加有趣和富有意义。文学描述的通常是简单和普通的事物, 借助于象征手法, 读者可以找到深刻的东西。例如 , 白天到黑夜的转换, , 或者春天到冬天的过渡 , 可以象征着从善到恶 ; 一朵花可以象征着青春和美丽。玫瑰、山脉、鸟类和航行都作为常见的文学符号 (Baldick 219) 。

2.1 谢里丹家花园的象征

谢里丹家的花园就像一个伊甸园 , 一切都是美丽而繁荣。“数以百计 , 是的 , 差不多几百种玫瑰 , 好像在一个晚上全部开放 , 绿色灌木郁郁葱葱 , 仿佛被赋予了天使的力量” ( 曼斯菲尔德245) 。你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美丽的场景, 所有的鲜花和树丛也似乎是为了迎合园会的举行。谢里丹家庭是上流社会的代表, 富有、体面、优雅 , 没有忧虑。他们感兴趣的是他们怎样才能最好的享受生活。正如在伊甸园的亚当和夏娃只是分享生活的欢乐。谢里丹家庭也是相同的 , 一对夫妇和一些孩子 , 住在犹如天堂的地方 , 充满了活力, 远离悲伤。此外 , 繁荣的植物在花园里也象征着繁荣的生活。

2.2 树木花朵的象征

“它们是如此可爱 , 宽大的叶子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他们黄色的果实业引人注目。他们仿佛生长在一个荒岛上 , 骄傲而孤独, 他们的叶子和果实在太阳的映照下愈发显得华丽。他们注定要被帆布棚子遮挡吗 ?” (曼斯菲尔德247) 这段话真实地描述了谢里丹家庭的孩子们生活现状。谢里丹家里的孩子仿佛属于父母的资产 , 受到万般保护。这里的孩子们犹如树木, 他们的家庭犹如荒岛, 帆布棚子正如父母的过度保护。毫无疑问 , 他们长得可爱 , 美丽 , 充满活力, 他们应该有专属的幸福的成长。但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 他们的生活是预先被安排的 , 他们与外面的复杂世界相隔离 , 鲜有机会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当谢里丹家的孩子们还小的时候, 他们就被告诫远离穷人的住所, 因为他们可能会沾染一些不好的语言和习气” (曼斯菲尔德254) 。孩子们没有权利决定他们想去的地方, 那些贫穷的住处也只是破坏他们的品位。从一开始 , 谢里丹家里的孩子就被告知 , 下层阶级地位低下, 身份卑微。这些孩子们从小就不识愁滋味。

3. 阶级分化的主题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同时还在这篇小说中运用了很多阶级分化的象征, 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上层社会的谢里丹一家住在山上 , 底层的斯科特家的小茅屋就在山下。更重要的是 , 一条宽广的道路永远横亘在两者之间。山和路就象征了富人和穷人之间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谢里丹家的房子在山上 , 这表明他们出身好 , 社会地位高。谢里丹家的房子就像伊甸园 , 天堂 , 尽享一切荣华。另一方面 , 底层人的小茅屋是“可恶的眼中钉”, 这样的房子根本不配和谢里丹家的房子为邻。更为可笑的是, 甚至穷人家“烟囱里的烟都带着穷气, 相形见绌于谢里丹家的烟囱里冒出的银色的漂亮的烟”。这是伟大的区别的两个不同的类 , 尽管它似乎是如此有趣。这种阶级分化体现在他们住的地方 , 他们使用的物品 , 他们的内心世界。谢里丹太太对死去的底层社会的邻居极其冷漠, 对他没有任何同情。与此同时 , 穷人也展示他们对上流社会的敬畏。他们在完全不同的世界 , 他们生活之间没有交集。

对于曼斯菲尔德来讲, 任何普通平常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都可以有深刻的含义。在她著名的短篇小说《园会》里, 曼斯菲尔德通过象征手法引领人思考了阶级这一命题, 从而展现了一个阶级分化的现实社会。

参考文献

[2]Baldick, Chris.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Shang Hai:Shang 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8.

[3]Chang, Y.X.A Survey of English Literature.Tian Jin:Nan Kai University Press, 2008.

[4]Guerin, Wilfred L.et al.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5.

【象征主义小说】推荐阅读:

象征思维05-10

象征理论05-31

象征06-19

建筑象征07-13

象征意象07-22

象征因素07-31

诗歌象征09-13

绿色的象征08-29

三重象征意义07-19

美国的象征06-19

上一篇:大学生诚信道德研究下一篇:大型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