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装饰传统建筑论文(通用12篇)
室内装饰传统建筑论文 篇1
传统建筑装饰与现代室内设计对接拥有着悠久的、灿烂的历史, 在社会各个领域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 在文明发展过程中, 中华文明的传统性与发展性特点更加鲜明,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均创造了多彩的文化。在传统建筑装饰方面, 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 体现着古人的设计方法与技巧, 将其融入现代室内设计, 适应了全球化文化交流的需要, 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 如何吸收、传承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文化, 使中国现代室内设计更具特色, 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1传统建筑装饰
传统建筑装饰是指利用中国元素符号对建筑、建筑空间、界面及结构等进行装饰美化, 它呈现了中式建筑的物质与精神功能。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类型丰富, 根据不同的划分依据, 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如:以空间为依据, 分为室外装饰和室内装饰, 前者包括外部装饰设计与建筑外环境装饰设计, 后者包括居住建筑室内装饰与公共建筑室内装饰。同时, 传统建筑装饰内容繁多, 主要有屋顶各种造型、梁柱件间的图案、门窗等的造型及图案等, 其中屋顶的神兽、砖雕、瓦当及门窗上的雕刻均为立体装饰, 而梁柱件间的琉璃、彩绘及屏风上的彩绘均为平面色彩装饰。传统建筑装饰的艺术表现是由形声、形意等来展示的, 主要是借助谐音、假借或实物形象等获得象征性的表达效果, 例如鱼为连年有余、桃为寿桃双全、梅花鹿为禄、松鹤表示长寿, 等等。
2现代室内设计概况
现代室内设计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如:风俗习惯、 地理位置、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 在此基础上形成不同的流派与特点。
2. 1流派
室内装饰彰显着文化, 体现着社会及人们的需求, 中国室内设计在不同民族、不同时期形成了各异的流派, 特别是在新时期, 室内设计快速发展, 在世界范围内, 室内设计流派间不断交流, 相互影响, 逐渐形成以下几种特点鲜明的流派。
现代主义流派:现实主义产生后促进了新技术、新材料与新工艺在建筑中的应用, 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结构随之出现, 其基本材料为钢筋混凝土、玻璃与铝材等, 特别是在二战后, 现代主义流派逐渐发展为国际式风格。
后现代主义流派:后现代主义是利用古典样式、传统符号等, 通过抽象、夸张与组合后, 结合现代建筑科学技术, 为人们提供既保存传统文化, 又符合现代功能要求的室内空间环境。
新古典主义流派:新古典主义是利用传统设计语言, 结合现代新技术, 为满足现代社会需求而创造的新形式, 此流派多呈现于纪念性建筑, 此时的室内设计风格, 借鉴了古典建筑艺术经验, 获得了上层社会的普遍认可。
回归自然流派:目前, 人们对自然有着深切的留恋,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 设计师将室内环境与自然环境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利用透明天棚, 引入自然光线与自然景物, 营造绿色环境, 从而满足了人们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
2.2特点
现代室内设计的特点主要有传承性、演进性与现实性。第一, 现代建筑装饰及室内设计均来自于历史, 与地域、民族及文化等均保持着紧密的联系。第二, 演进性———又称发展性, 根据建筑、装饰与设计的发展历程, 可以清晰发现其演进, 根据社会的需求, 传统元素得到了延续, 其生命力十分顽强。第三, 传统的建筑装饰为现代室内设计提供了借鉴的理念, 通过继承与变革, 将其用于新的环境, 从而推动了室内设计的发展, 使其具有个性化、现代化与环保性。
3传统建筑装饰与现代室内设计的对接
3.1传统装饰与现代装饰的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新材料不断涌现, 如合金、玻璃及塑料等, 不同的材料其作用存在差异, 为人们带来的感受也各不相同。将传统材料运用于现代装饰, 不仅丰富了装饰的效果, 还体现了传统的元素。例如仿古砖, 此类砖样拥有古时砖石的表面纹路, 为人们营造了历史感与自然感, 同时发挥了瓷砖的优势, 进而获得了人们的青睐;现代壁纸, 其花样繁多、多印有传统的梅兰松竹等花样, 体现了简洁与高雅。在苏州博物馆设计过程中, 利用了现代装饰, 并营造了江南风情的室内氛围。
3. 2传统装饰元素与现代室内空间的结合
传统建筑装饰的室内元素众多, 大部分为自然图案, 体现了人们热爱与崇尚自然的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导下, 现代室内设计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 将室外景物布置于室内, 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自然环境, 而且有利于放松其身心。同时, 室内空间可以利用传统建筑装饰进行区分, 通过分割将整体的空间划分为若干个小空间, 使空间更加丰富与美化。传统的室内装饰有屏风、帷幕与碧纱橱等, 此类隔断不仅具备传统文化特色, 而且具有较强的装饰性。例如:家居面积较小时, 为了明确空间功能, 可采用传统文化元素图案的隔断, 利用隔断将客厅、餐厅划分, 在此基础上, 不仅明确了空间的功能, 还保证了空间的完整。在现代室内设计过程中, 要积极借鉴传统室内装饰的布局模式, 特别是大面积、较少棱面的造型语言, 此时的大格局能够为人带来强烈的视觉效果。同时, 在表面构图方面, 利用传统的装饰纹样, 不仅蕴含了传统文化, 而且有机结合了现代室内环境与传统室内装饰纹样。
3.3传统装饰陈设与现代室内环境的融合
传统装饰陈设具有种类繁多、制作精美、蕴意悠远等特点, 具体的陈设有盆景、家私与灯具等, 通过家居陈设的发展, 其功能与形式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在现代社会, 生活节奏不断加快, 生活方式不断改变, 传统家居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因此, 在室内设计时应融入传统风格、结合现代元素。在实际设计过程中, 不应简单的罗列, 应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理解与提炼, 并融合现代意识形态与传统元素, 使传统装饰艺术不断发展。同时, 室内设计师应以传统文化为视角, 创新设计, 使传统装饰陈设拥有新的生命力, 进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魏卓.建筑装饰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04) :114-115.
[2]宋桂杰.从建筑到构造——建筑构造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 2015, (01) :95-97.
室内装饰传统建筑论文 篇2
【关键词】装饰色彩;传统建筑;运用;视觉冲击;建筑艺术
我国传统建筑色彩同经济社会制度的沿革互相照应,已产生了富有个性化而又趋于一体化的艺术风格,其最鲜明的标识便是色彩的政治伦理化,借以划分等级的“三六九等”,使色彩有了一种最为直接的社会化属性。当然,装饰色彩无论在宫廷类建筑还是我国各区域建筑中均有系统化表现,而园林建筑和民居类建筑在色彩方面的艺术诠释,正呼应了传统建筑的色彩文化,并为装饰色彩运用于传统建筑提供了全新选择。
1.装饰色彩概述
1.1装饰色彩的基本内涵
所谓“装饰色彩”是指视觉元素中相对活跃且最具视觉冲击感的部分,亦成为构成造型艺术的骨架,在我国传统建筑设计领域享有较高的地位。相较于写实性色彩,装饰色彩并非浅显角度上的还原建筑事物自身的色彩,而要经由人工装饰恰到好处地提炼出所需色彩,进而成功破除原生态化的色彩对建筑艺术设计所带来的思想藩篱,并凸显色彩的思想情感和主观感知,同时成功凸显色彩的本质化含义及艺术形态层面的审美感。不难发现,在传统建筑装饰领域,色彩已成为传达人的精神和视觉审美的桥梁,同时亦能补充信息、美化事物。所以说,装饰色彩自身所渲染出的艺术方式与视觉冲击功能无疑给人类的建筑装饰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在我国传统建筑装饰中的运用范围极为宽泛,可以说已囊括了建筑装饰、室内装修以及家具等不同层面。
1.2装饰色彩的一般特征
1.2.1装饰色彩的普及性和环境适应性如今,人类对装饰色彩的视觉审美往往受制于自身生存的环境,每个地域均有风格迥异的色彩特征,并依靠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和人工环境得以反映。从宏观层面看,社会所施行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乃至意识形态等,均是装饰色彩普及性的影响要素。色彩的普及可以说是一类特有的社会化现象,它无法摆脱既定的社会环境背景以及所处的历史条件而单独存在。普及色的诞生最初由上层社会和权威人士所共同倡导,并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起到了心理暗示和精神引领的作用,人类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以及从众情绪,形成了普及色流行的强大精神合力。1.2.2装饰色彩的理性与感性如今,人们已能熟练运用物化原理等自然科学常识去探索色彩形成的奥秘,辅以心理学原理探寻色彩所产生的情感,并能对装饰色彩的表现样式进行深入浅出的探讨,由此窥见装饰色彩通常以系统化的科学规律作为存在的前提和依据,已能显示其理性的一方面。与此同时,装饰色彩亦能轻松驾驭左右人们心灵的思想情感,即便是在全部抽象的情形下亦能爆发出明亮的思维火花,可以说已演变为最易为人所接受的艺术化语言。从这个角度看,相较于其造型,装饰色彩又极具感性特质。1.2.3装饰色彩的`民族性和文化性色彩有时的确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喜怒哀乐,亦是一种艺术符号,甚至真正体现在一个国家的旗帜上,成为一个民族乃至一国的精神象征。装饰色彩仅仅是色彩的再创造,它是人们主观层面思想情感的集中阐释,亦无法游离于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秩序而存于世。装饰色彩展现了一个民族的艺术秉性。在我国浩浩荡荡、绵延数千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各个民族相互融合、包容互惠、和谐共生,衍生出了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精神信仰乃至视觉审美文化,而这些要素,均能通过装饰色彩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善用五颜六色甚至千奇百怪的色彩,恰恰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史上留下了风华别样的一段色彩谱系。
2.装饰色彩在我国传统建筑中的具体运用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木结构的建筑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为了美观和耐久,也为了加强建筑的艺术表现力,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古建筑在木结构方面,均以色彩涂料的方式进行了适当的覆盖,如天棚、屋顶、门窗和内墙等部位均被涂色,一些部位还以纹样和图案进行了系统的装饰,从这个层面看,传统建筑不愧是彩色的建筑。传统建筑的装饰色彩深化了建筑本体外观美的内涵,非但如此,装饰色彩亦在漫长的艺术长河中奔流不息,逐步形成并丰富了古建筑文化。古建筑文化亦在一定意义上寄托了劳动人民对建筑色彩的情感寄托、诠释了适合于特定的社会文化发展进程的建筑色彩意涵。拿众所周知的北京天坛来说,作为古代帝王家族用作祭祀的建筑,天坛祈年殿的上檐被琉璃瓦所覆盖,琉璃瓦的整体颜色是蓝色的,与之相对应地,祈年殿的上层被装饰成黄色,下层则是绿色。若游客置身于天坛装饰色彩的艺术化探讨中,并同时结合天坛建造年代的历史背景,就不难联想到,蓝色预示着广袤的天空,预示着宏达气派与奔放豪迈;黄色则会让人联想到皇帝身上所穿的龙袍,代表皇帝至高无上的政治统治地位;而绿色则代表处在“权力金字塔”底层的普罗大众,确切地说是“臣民”。“祈年”在我国古代农业社会中自然有着更为深刻的含义,中国经历了绵延数千年的农业文明,天下苍生莫不“靠天吃饭”,并祈求苍天赐予五谷,保佑农业大丰收。而琉璃瓦之所以被涂上蓝色的色彩,主要用以代表高达广阔的天空。
3.中国传统室内装饰中的色彩
建筑材料最原始的色彩堪称早期室内建筑装饰色彩的本质属性。鉴于建筑艺术的推陈出新、日新月异,天然颜料已愈发受到业内人士的青睐,重新吸引更多建筑装饰师的眼球。纵观建筑装饰色彩的应用,色彩由起先以旨在巫术和种族繁衍的功利化倾向,逐渐演变成为以原材料保护为宗旨,后又转变成为以纯粹意义上的室内装饰为基本目的。色彩在建筑装饰艺术领域的应用变迁,有力地反映了人们逐渐由对物质生活的本能需求向色彩艺术化的精神审美的变化,进而不断满足了人们对美好建筑装饰品的心理需要。我国传统的室内装饰,或是浓烈有激情,或是淡雅朴实有余,均凸显了色彩在建筑装饰层面上的多样化。例如,只要看到中国传统的“大红色”,就会立即联想到重大节日的喜气洋洋、热热闹闹。若要从艺术史层面上加以追溯,早在秦汉时期,红色就已在建筑装饰领域崭露头角,但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萌芽状态,尚未主导传统建筑装饰的色彩走向。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社会出现了大分裂、大动荡,同时,民族融合趋势进一步加强,各割据政权对于建筑装饰色彩的风貌和诠释皆不同,建筑装饰在色彩方面的表达更为自由化和洒脱。进入隋唐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并出现了封建君主专制社会历程中前所未有的盛世繁荣之景,传统意义的大红色已不单出现于建筑装饰色彩中,而是在陶瓷等手工艺领域中大加应用。宋元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的科技和艺术发展迎来了发展高峰,作为民族大融合的又一重大历史节点,建筑装饰色彩的表现富有神韵,亦不拘泥于特定的某种色彩。明清是封建时代最后两个大一统的王朝,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与此同时,对外贸易日益频繁,建筑装饰的色彩表现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的过程中更是保留了数千年的艺术底蕴,并富有高度的文化神韵。“中国蓝”以青花瓷中的蓝色最富盛名,中国的陶瓷文明几乎与中华文明和谐共生、相互促进。青花瓷是瓷器文化中的杰作和代表,被认为是陶瓷手工业的上等佳作。凭借青花瓷在我国艺术领域的精神影响力,蓝色被认为是中国风的又一色彩诠释,亦成为从古至今家居装饰中“中国风”的生动表现。在我国传统的家居装饰色彩点缀中,明黄色出现的频率相对较多,在当代家居色彩应用中,土黄、琉璃黄的灵活应用已颇成气候。我国传统角度上的黑色在建筑艺术范畴中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纯黑色,转而以平稳性能较好的深色或者重色向世人展示,其代表色彩便是水墨黑。“羊脂玉”是玉中之极品,在传统文化中预示着大吉大利、万事如意,其色泽白而不寡,亦是“中国白”的生动艺术化表现。总而言之,中国红、青花蓝、琉璃黄、水墨黑与玉脂白共同形成了我国传统装饰色彩的典型代表。
4.我国传统家具的色彩应用
今天的人们在一些以古代为背景的影视剧中,常会窥探当时的民居家具。放眼往昔,家具的色彩集中体现于以下三个层面:一曰,材料自身的色彩,最为典型的是石材、木材及金属等原材料,其固有的色彩;二曰,附加材料之色彩,譬如作为镶嵌材料的金银、贝壳、象牙等,其均被用作家具原材料上,同时使家具呈现出异彩纷呈、独具特质的色彩;三曰,人工涂抹的色彩,如家具经人工装饰后所涂上的油漆色。原材料自身的色彩可以说是对室内家具“质”的高度凝练,而附加材料的色彩以及人工色彩则凸显家具的“文”,使家具色彩凝聚了装饰者的艺术智慧。我国传统的家具在色彩的应用上相对低调和纯净,样式较为简易,却很分主要和次要。这种置色手段得以高度体现传统家具的色彩魅力。在运用附加色彩的过程中,不妨顾虑其在社会秩序中的影响及其代表意义。夏商周时期的家具色彩大都呈现青色,青铜家具“大行其道”,主要因为夏朝时期,我国已有青铜文化,青铜器在夏朝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文化事物。据考古专家对漆器残片的考究,夏商周时的漆器色彩较为绚烂清晰,大都红底黑花,漆面显得乌黑发亮。春秋战国时的家具大都是漆木家具,以红、黑两色为主色调,辅以彩绘修饰。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庄子极力推崇天然原生态,再加上浪漫主义文学家屈原文化的深刻影响,影响到该时期的家具装饰。秦汉时期作为我国漆器家具发展的全盛时期,尤其是两汉时期的漆木家具,其数目极为可观、品类极为丰富、分布区域较为宽泛,繁盛之景自然不在话下了。在两汉时期,装饰工艺整体犹如飞奔的野马,纵情驰骋、从不松懈,铸就了彼时家具色彩的多元化,譬如开始有了红、金、黑和灰绿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兴盛,体现于传统家具装饰上,完全破除了红、黑两色的思维框架,正式出现了以绿沉色等多色为主的装饰局面。历经隋唐盛世时期家具色彩文化的活跃,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家具色彩首次以绘画形式问世,当时的装饰艺术领域亦流行在屏风上绘画。到了“重文轻武”的北宋,我国雅文化有了蓬勃朝气,士大夫阶层为修身养性、培养“浩然之气”,开始摒弃家具装饰中五彩缤纷的色调,家具的着色不再纷繁,代之以单一、沉静为主,似乎又复归到“原始状态”。经历了宋末元初民族大融合、大发展,元代的家具几乎照抄照搬了宋时的家具色彩模式。明代十分考究家具的用材,并背弃了传统的白木与软木,代之以深色的硬木,如黄花梨木等。其色泽橙黄明亮,较为刺眼,进而使家具的线条趋向流畅化。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清代,其家具以紫檀木见长,其色泽偏冷,以紫黑或紫红为主,经建筑师匠心独运地修饰,展示出了光彩夺目的艺术效果,极大地迎合了清廷达官贵人的心理。从宏观层面看,明清时期的家具大都离不开紫色和黄色,其均暗含了富贵的意涵,当然,金色、银色等亦是家具装饰中不可或缺的色彩元素。
结语
我国传统建筑装饰色彩艺术的发展和进步,与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亦体现了一定时期的建筑业、手工业、装饰业的发展阶段和水平。随着当今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加强,人们对建筑装饰色彩的心理审美要求逐渐提高,在科学总结和系统审视前人艺术成果的同时,更要深刻地把握装饰色彩运用过程中所传达的人文底蕴,从而使建筑装饰色彩的运用向纵深推进。
参考文献:
[1]杨涵.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30(02):271.
[2]毛文实.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艺术科技,,29(09):314+296+309.
[3]陈慧敏.传统装饰图案在现代漆画创作中的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6,14(15):53-55.
[4]高心凤.山东龙山黑陶装饰艺术的继承与创新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10(20):12-14.
[5]张卓.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传承[J].现代装饰(理论),,9(01):177.
[6]张兰侠,朱毅,杨帅.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中的色彩应用[J].山西建筑,,39(17):210-211+246.
中国传统宫殿建筑彩画装饰 篇3
关键词:装饰 艺术 宫殿建筑 和玺彩画
中国分类号:J59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4)09—0160—02
中国建筑彩画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从最初仅有的实用功能演变到现在集技术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装饰艺术。它作为中国木构架建筑所特有的一种装饰艺术,历史悠久、沉淀深厚,同时它在我国古代建筑的用色上也体现出了高度的艺术成就。
我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特色之一便是在宏伟的建筑上施以鲜艳、绚丽的色彩,以取得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而和玺彩画就恰好的迎合了我国古代宫廷建筑的需求,以其瑰丽的特色、丰富的造型、精湛的工艺成为世界艺术园地中的一颗奇葩。而本文着重从彩画的发展、分类、等级和结构特征入手,以典型的中国宫殿建筑彩画中的和玺彩画为研究对象,在对彩画文化了解的基础上,对彩画的创新与发展从不同角度加以论述,以引起人们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视。我们的设计在借鉴国外设计思想的同时,更要融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更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
一 彩画的作用与发展
彩画是中国传统建筑中重要的装饰艺术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最初起源于中国木构建筑的防腐、防蛀要求,目的只在于保护木质不受损害,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彩画艺术便成为了—种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装饰艺术。
我国古代建筑彩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规律而发展沿承的,随着社会的变革历经了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唐、宋、元之前木结构的古建遗留下来的可以说是极少的,到明、清以后遗留下来的相对较多一些。
因为彩画本身易于风化,很难保存,到了唐代彩绘艺术水平才相对提高一些,直至宋代,彩画的发展相对较成熟,在图案、花纹上也有了明显的改变。到了明清时期,彩画无论是在工艺上、图案设计上都更加精致、规范、也更加成熟了,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特色,以清代彩画画风最为严密规范、范围也非常清晰、严明,并有着极其严格的等级层次,彩画在构图、用色上都有了具体的规定。它们已经形成了共有的特点,归纳起来可分为“和玺”、“旋子”、“苏式”三大类,另外还有一些杂式的类型。
二 彩画之和玺彩画
1 和玺彩画的形成
和玺彩画是在我国古建筑发展的后期出现并形成的。它的出现主要是以元、明两代官式彩画中“点金”一类演变发展而来,直至明代中期才完全定型并逐渐形成规范化。在明末清初时期,官式点金彩画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在明代点金彩画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从纹饰、色彩等方面丰富它,最后过渡为清代的旋子彩画,二是在明代点金彩画的基础上,生出一个新的种类——和玺彩画。和玺彩画的出现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由最初的点金彩画在其基础上进行细部刻画,加入新的花纹,删除旧花纹而形成的。
和玺彩画成型后逐渐完善、规范化大约经历了一个多世纪之久,始自清代,完成于清代后期,这一时期的彩画为早期和玺彩画。而和玺彩画经过后期发展、完善,便成为了规划最为严明的一种彩画。它的形成就是一个不断删除,不断融合,最后脱颖而出的过程。和玺彩画又称宫殿建筑彩画或者官式彩画,这种建筑彩画在清代是一种最高等级的彩画,大多画在宫殿建筑上或与皇家有关的建筑之上,如宫殿、寝宫、离宫、皇家坛庙的主殿、堂门和少量的牌楼建筑中。和玺彩画是在明代晚期官式旋子彩画日趋完善的基础上,为适应皇权需要而产生的新的彩画类型。画面中象征皇权的龙凤纹样占据主导地位,构图严谨,图案复杂,大面积使用沥粉贴金,花纹绚丽。和玺彩画细部纹饰主要运用象征皇权的龙凤纹,以营造出皇家独有的浑厚凝重、庄严豪华和壮丽恢宏的效果,体现出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神权至上的显赫地位。
2 和玺彩画的类型表现特征
和玺彩画是根据所绘制的彩画内容而定名的,它是清代用于宫殿装饰中最高级别的彩画。和玺彩画根据建筑的规模、等级与使用功能的需要大体分为:金龙和玺、金凤和玺、龙凤和玺、龙草和玺、苏画和玺、梵文龙和玺、龙凤方心西番莲灵芝找头和玺等七种。
全画龙图案的为金龙和玺——主要用于宫殿中轴上的主殿建筑,如故宫三大殿,以表示“真龙天子”至高无上的意思;画金凤凰图案的为金凤和玺——在枋心藻头绘凤纹样,一般多用在与皇家有关的如地坛、月坛等建筑上:龙凤图案相间的为龙凤和玺——在枋心藻头绘龙凤纹样称为龙凤和玺,风为美化的鸟的图案,是早期部落的图腾,与龙共存,一般画在皇帝与皇后皇妃们居住的寝宫建筑上,以表示龙凤呈祥的意思;画龙草相间图案的为龙草和玺一常用于皇家敕令建造寺庙,是清代和玺彩画中常见的纹样图案,特点是以轱辘草、西番莲纹为基本形,吸收佛教艺术的特点,采用波纹骨法,纹样对称,形成连圆、连环、连锁的二方连续纹样,有生动、幽雅、流畅活泼、轻盈多姿的艺术效果,一般用于皇帝敕建的寺庙中轴建筑上;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的为苏画和玺——多用于皇家苑圃,用于皇家游览场所的建筑上,代表园林风格。
彩画主要应用于梁枋之上,和玺彩画在清式彩画中是最高级别的彩画,用于主要宫殿和庙宇主堂上,组画规范严谨、以各种姿态的龙凤为主要图案。
在结构上,梁枋彩画绘制通常是由枋心、枋线、藻头、岔角、盒子、箍头六部分组成。梁枋彩画的中心部分是枋心,长度约占整个梁枋的1/3。藻头俗称找头,指梁枋彩画的枋心与箍头之间的部分。盒子是彩画箍头内似方形的部分。当梁枋构件太长时,则在箍头和藻头之间添加盒子,盒子也有菱形或其他形状。箍头位于梁枋彩画左右两段的最外端,有“箍在枋的两头”之意。
nlc202309040925
和玺彩画构图(图1—1):
在造型上,和玺彩画在保持官式旋子彩画三段式基本格局的同时,逐渐剔除旧花纹,加入新花纹。藻头部分删去了“旋花”;枋心绘龙或龙凤图案,枋心头由剑尖形式改为莲瓣形,以求与藻头轮廓线相适应;箍头盒子内绘坐龙,等等。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画面中象征皇权的龙凤纹样,它构图严谨,图案较复杂,大面积使用沥粉贴金,花纹十分绚丽多彩。在清代中叶以后,和玺彩画的细部花纹和线路也有了较大的变化,画面中主要线条均由弧形曲线变为几何直线,藻头部位也由弯曲的莲瓣轮廓变为直线条玉圭形。
在色彩上,唐代以前色彩均以朱白两色为主,色彩明快。到了宋代按建筑的等级差别,彩画大小可分为以下六种形式:五彩遍装、碾玉装、青绿迭晕棱间装(又称三晕带红棱间装)、解绿装(又称解绿结华装)、丹粉刷饰(又称黄土刷饰)、杂间装6种。[4]和玺彩画用金量极大,主要线条及龙、凤、宝珠等图案均沥粉贴金,金线一侧衬白粉线或加晕,以青、绿、红作为底色衬托金色图案。到了宋代以后彩画已成为宫殿不可缺少的装饰艺术。
3 和玺彩画的文化特征及艺术成就
由于政治、气候、人文的差异,传统建筑彩画的色调、类型、图案也表现出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在政治上,北方是政治皇权的集中地,它的建筑彩画色彩丰富,主要应用于宫殿、庙宇以及皇家园林之中,以官式彩画为主要代表,样式丰富、形式较气派;而南方多文人雅士,它的建筑彩画色彩相对较淡雅,主要应用于私家园林中,以苏式彩画为主,样式也相对较于清淡、高雅。
在气候上,彩画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主要体现在彩画的用色上。由于北方地区大部分在平坦广阔的平原上,冬季的色彩颇为单调。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红、黄,蓝、绿等鲜明的色彩在彩画中得到重用,它们为建筑物带来了活泼和生趣,丰富了冬日的景观。与此相反,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彩画使用的色彩则较为淡雅,多用黑、白、灰、墨绿等色,与建筑及自然环境相映,典雅脱俗,宛如一幅幅水墨画。
和玺彩画在皇家建筑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它已经成为皇家建筑中最为重要的装饰手段之一。在彩画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中,最高的当属北方皇家建筑彩画——和玺彩画,其在题材、造型、用色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和玺彩画也是皇家建筑的专用彩画,因其金碧辉煌,图案象征着封建王权的龙、凤为主,在皇家建筑中主要用于帝王下榻的行宫、礼佛建筑和牌坊之上。
三 对于彩画的传承与再设计
历经两千年的发展,建筑彩画在封建社会末期变得成熟化、规范化,无论是富丽堂皇、庄严神圣的宫殿、宗教建筑,还是秀丽雅致、亲切纯朴的园林建筑,彩画的广泛应用为它们增添了浓郁的民族特色,也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在运用色彩、装饰上高度的艺术成就。
进入20世纪后,随着我国社会的急剧发展,各种新事物不断涌现,新思想、新材料、新技术在设计中得到的广泛应用。同时,建筑彩画也在不断的寻找新的发展途径,通过不同的手法,或适当改进,或大胆创新,为彩画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首先,在题材上我们可以按参照传统的作法自由发挥想象,将图案抽象画,去掉彩画繁琐复杂的样式,保留其可取之处。这样的简洁的处理方式,不仅不会降低彩画的装饰效果,还可以使彩画的施画工作大大减少,以便达到更符合现代发展方向的需求。
其次,在工艺上我们可以突破传统的手法,变画为刻。这种变画为刻的处理方法便可以适用于我们现代生活中较为常用的建筑装饰材料之上,如石材、玻璃、木材、布艺等。这样不仅改变了其原有的繁琐的程序,还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装饰效果,这种手法的发展空间也会更为开阔,为彩画在以后的发展中奠定了基础。
再次,在结构上我们将打破彩画原有结构,取精华之处,对其进行重新搭配。这种处理方法的好处是巧取彩画的精华,摒弃其原有三段等分的形式,摆脱彩画严密规范的等级层次,使它更富于时代感,这样的设计也会更加活泼新颖,同时还可以体现出现代人追求自由、崇尚自由的心理,也是一种极具特色的创新。这样既可以创作出一种符合时代要求,又能够体现民族传统特色的彩画艺术。
四 结语
彩画最初由防腐、防蛀的功能,历经几千年之久演变成了现在集技术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装饰艺术。建筑彩画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能够体现出不同时期人们对空间环境的不同理解及追求,其丰富多彩的图案题材反映出我国浓厚的传统文化。
本文是对彩画的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以后,希望可以将彩画技术继续传承下去,在创作上不断创新、在技术上不断发展,也希望可以加强我们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视,希望我们在借鉴国外设计思想的同时,能够加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元素在里面,以形成一种独特的装饰效果,达到一种创新的手法,然后把中国的文化底蕴继续沿承下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作出更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
解读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艺术 篇4
建筑是一种文化, 这种文化有两重意义。其一, 建筑自身是一种文化;其二, 建筑作为各种文化所用, 任何一种文化, 几乎都是在建筑空间中实现的, 因此建筑又是各种文化的容器, 从而也反映着各种文化。建筑学家林徽因先生曾说:“当你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的时候, 首先和你对话的是这片土地上的建筑, 它以其民族特有的形式向你讲述这个民族的历史、民族精神、民族的审美, 它比写在史书上的历史更为生动, 更为形象。”所以说建筑不仅仅是一部建筑自身的历史, 更是一步社会文化的历史。中国古代建筑主要以木构架为结构体系, 建筑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就是木结构的风格。中国古代的工匠充分利用木构架建筑的特点, 运用刀、锤、凿、钻、笔等工具直接在材料上进行构图和艺术加工, 同时将中国传统的绘画、雕刻、书法、色彩、图案、纹样等不同的艺术内容应用到建筑装饰里, 加强了建筑的艺术表现力, 同时赋予了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装饰蕴意。
第一,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任何形态, 其来源都不是为美而美, 而是从实质出发的。
一是它来自建筑构成对象, 如斗拱、雀替、抱鼓石等等, 然后才作为装饰对象;二是从实际应用出发的, 如门、窗、格扇, 为什么要用细格子。原来, 中国古代没有玻璃, 为了挡风和采光, 所以在门窗格扇上糊皮纸。窗格太大, 则皮纸易损, 因此都用细格, 后来才形成这种细格花纹图案。
第二,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是从中国文化出发。
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精神, 是从社会伦理出发来建构文化, 并以此来凝聚成为一个国家整体。所以自古以来, 伦理性总是强于宗教性。在我国古代, 宗教性一向较弱,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老子也说“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在中国古代文化中, 系于人精神的是社会的伦理纲常, “忠孝节义”之类。这种性质, 都反映到建筑及其装饰上来了。一方面强调等级关系, 如一般的低品官邸和民宅, 不许做斗拱, 绘圣帝后像等;只有皇帝和高品位的官僚, 以及寺庙建筑中才能做斗拱。另一方面, 通过民族文化来教育人们, 如“桃园结义”“二十四孝”等装饰。
第三,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作为艺术文化, 紧紧地与民俗文化相结合。
如一些考究的宅舍, 仪门上方做出精美无比的砖雕, 这当然是艺术品, 但这些砖雕的内容, 却与伦理道德和民俗文化紧紧相连。除了“桃园结义”“二十四孝”等内容外, 还寄希望于家宅繁荣昌盛, 因此饰有蝙蝠 (变福) 图案, 及“双鱼吉庆” (鱼者, 裕也, 余也) 、如意、双钱等等。有的房子, 在屋顶上还置有一个瓶, 瓶中有三把戟, 取谐音为“平升三级”, 意为升官发财之意。在此基础上, 再讲其艺术性。如蝙蝠实体形态比较丑陋, 但在建筑装饰中, 却变得很图案化。“八仙”图案, 多用八位仙人手里拿的东西来暗示, 称“暗八仙”这也是其艺术性, 暗喻“义生文外, 伏彩浅发, 秘响傍通”。还有用“鹿鹤同春”作为漏窗, 松、鹿、鹤意为长寿, 组合成一幅立体的构图, 可谓匠心之至。
第四,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力求与自然融合协调的环境意识“天人合一”。
华夏文明是农耕文明, 在漫长的农耕生产中, 中国古人认识到自然对人的生产、生活有极为密切的制约关系, 古人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 就是指的自然条件。经历了长期的生活磨砺, 形成了“万物有灵”的思想观念, 在这观念的支配下, 天地山川、日月风云这些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自然, 成了人们崇拜的对象, 而加于“祭祀”。这种崇拜, 经过传承和积淀, 形成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心理。因此, 顺应自然、重视自然、保持与自然亲和态度, 因地制宜, 力求与自然融合协调的环境意识, 成为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主导思想。
室内装饰传统建筑论文 篇5
【关键词】建筑文化;文化价值;元素;建筑
穿越建筑时空的隧道,泱泱华夏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凝聚着无限的魅力,建筑作为人类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表达着一定的人生观、宇宙观、审美心理和审美感受,是人类真善美的结晶,它还涵盖着民族的、文化的力量,也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它所蕴含的文化属性已被社会确认。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建筑与文化两者之间本来就有着割不断的渊源。在多年建筑装饰工程的实践中,面对许多包含了不同的装饰内容,不同的地域和人文环境,不同的功能需要,不同的风格和文化内涵的工程项目,对它们所表现出的装饰艺术风格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1 理解建筑的本质
人类建筑从穴居、构木为巢到砖木瓦石建筑、钢筋砼建筑、钢铁建筑,再发展到今天采用新技术的智能建筑、生态建筑,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全过程。人们对建筑的理解,也从“防风雨,避寒暑”发展到“凝固的音乐”、“艺术之母”、“绚丽的图画”、“石头的史书”、“住人的机器”,再到当今认为的“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建筑是显形文化”等等。人们对建筑理解的视野变得广阔深邃,建筑创作的哲学观念亦随之升华,并从多视角定位。勃罗德彭特对建筑的理解可归纳为以下四点:第一建筑是人类活动的容器。它表示建筑必须具备内部空间,其形状、尺度必须满足该建筑的各种活动;第二建筑是特定气候的调节器。他指出建筑的外面(主要是指外墙和屋面)应在封闭空间和外部环境中起到屏障或是过滤作用,特别是对声、光、热的控制;第三建筑是文化的象征。无可置疑的文化象征作用就是在“功能主义”建筑中依然存在。第四建筑是资源的利用者。这种资源包括材料资源、人工资源、技术资源、土地资源等等。建筑的过程就是这多种资源的使用和积累,且每种资源的利用都会增加建筑的价值,新建筑也使所处地段增值。
2 建筑与文化的有机结合
2.1 建筑与文化的关联
建筑与文化犹如鱼水相依,是人类的永恒课题。建筑,为人类留下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砖瓦木石堆砌得遮风避雨处所;建筑,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无论是先进的文化或是根本利益都是与建筑有着血缘的不解关系。建筑演绎出整个人类社会最具鲜活和充满和谐的韵律,记载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可以形象地比喻它是时代进步的镜子,经济发展的缩影。而建筑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文化是建筑的内涵和集中表现,也正是建筑的个性和特色构成了城市的生命和灵魂。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音乐一旦没有了旋律,自然是噪音,倘若建筑没有艺术情调和文化韵味,那它就失去了灵性,会因为缺少灵魂而成为钢筋和混凝土支撑的空壳子。总之,有文化的建筑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建筑,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灵魂,二者息息相关,永无终结。
2.2 环境、建筑、文化共同构建“城市树”
环境、建筑、文化三者的关系,很微妙,很“有机”,很“辩证”。说到底,是环境决定文化,但环境必须通过建筑,才能决定文化。相对于文化而言,环境是建筑的载体和母体,已建成的建筑又成为环境的一部分;相对于环境而言,建筑就是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构成文化的主体;相对于建筑而言,环境与文化的结合,能让建筑更具有时空性和地域性。环境、建筑、文化三者共同构成了“城市特色树”,即“环境之土,文化之根”,有了前两者的营养吸收与供给,“建筑之枝叶”才能繁茂,“城市树”才会有茁壮的活力和由茁壮焕发出来的魅力。可见,环境的美之于建筑的美,建筑的魂之于文化的魂。
3 中国传统元素的范畴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构成体系。中国传统文化是针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中国文化的渊源和传承下来的客观存在的文化遗产。而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出有代表性的东西我们就可以称之为传统文化元素。
究竟有哪些东西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呢?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形成了渊源流长的文化知识,传统文化元素自然也包罗很广,所以以下只是罗列了小部分元素: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秦砖汉瓦、京戏脸谱、皮影、中国漆器、汉代竹简、甲骨文、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如意纹、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凤眼、彩陶、紫砂壶、中国瓷器、国画、敦煌壁画、石狮、唐装、筷子、汉字、金元宝、如意、八卦等,还有谐音文化。在当今世界上,文化能一脉相承并始终不曾中断的也只有经历了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也正是基于这一点,中国人民对传统文化、对民间美学更情有独钟。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下,我们都应该以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为己任,为荣耀。
4 现代装饰设计的思考
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装饰设计,都是在各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一步步发展而来的。虽然各国的审美文化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是在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并发展创新出更加心意的东西,其关键在于如何正式传统,发展今天并创造未来。
现代建筑装饰作为一种艺术,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是一个时代在经济政治等各个层面的综合反映,从这个角度考虑,现代装饰设计要想走出一条新路子,必须得与时俱进,跟现实相结合,从现阶段的经济社会中寻求前进的方向。事实上,今天我们评价一件设计作品的价值,还是两点——技术创新;文化内涵。在很多时候,文化含量还会给设计带来难以估量的附加值。
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并不是所有的“传统”与“现代”都是水火不容的。比如,西装虽然“战胜”了旗袍,但后者在某些场合依然风光;钢筋混凝土公寓楼对青砖四合院则是羡慕加嫉妒……。活字印刷在中国古代始终没有占据出版业的主流地位,但传到西方以后,与二十六个字母形成了天作之合,一举彻底改变了西方的文化传播方式,进而影响了全世界。评书与广播,“百家讲坛”与电视,编读互动与网络,差不多也是这样的“绝配”。因而,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风格,一旦形成“绝配”或“准绝配”,“传统”就能发扬光大,“现代”也能落地生根。
5 结语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建筑室内的功能复杂而又多变,人们对自身周围环境的需要除了能满足使用要求,更注重环境氛围、文化内涵、艺术质量等精神功能的需求。建筑装饰从材料、设施设备,甚至门窗等构件的更新换代也日新月异,建筑装修的更新周期日益缩短,“无形折旧”更趋突出,人们对室内环境艺术风格和文化氛围的欣赏和追求,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在改变。为此既要改造传统,也要改造现代,使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装饰艺术风格高度融合,形成适合自己的独特的东西。
参考文献
[1]史亚丽. 浅析中国传统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J].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03) .
中国传统民间建筑装饰艺术研究 篇6
关键词:中国传统 民间建筑 装饰 表现力
在我国传统建筑方面,最能体现建筑艺术的表现方式便是建筑装饰,其随着民间文化和民间建筑艺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起来。传统建筑中的装饰艺术特点是合理利用工艺特点和材料质感,然后对装饰艺术进行加工,并且还会挑选我国传统的书法、色彩、绘画、纹图等多门艺术与之融合,以此来实现建筑风格和建筑美感的相互统一。近千年的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不管是哪个朝代,最能体现该朝代文化和艺术水平的便是当时的传统民间建筑。所以说,好的建筑装饰艺术只能在民族文化中才可以更好的发展,并且取得相应的艺术成就。
一 中国传统建筑中“装饰”的特点
1 传统建筑中造型因素的运用
中国式民间建筑主要以木构架为主,建筑物中的梁、杭、柱等部件全部都是裸露在外部的,这样一来,外部的美观问题就成了传统建筑中最大的问题,因此人们便想出了在木头上绘画各种图案,通过图案来提高传统建筑的艺术性。例如,将门窗雕刻成菱形或者鱼鳞形;一些梁杭穿过柱子的出头修制成菊花头等一些较为有趣的形式;相同的方式,对建筑物的砖石也进行适当的装饰,于是便出现了石雕、砖雕。与木雕刻进行对比,会发现砖石的质感非常好,而且耐用性强,各部分的装饰,屋顶、屋身的装饰,不管是线脚加工还是复杂的动物形象加工,这些加工都不是没有依据的,也不是离开建筑本身单独存在的,它们都是构成建筑的外部形势,而且也是一种经过详细加工的艺术形式,而这些恰好都是造型装饰的最基本特点。
2 传统建筑中绘画、色彩因素的应用
俗话讲,色彩是建筑物的衣服,较好的绘画就好比衣服上的图画。有人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足以说明建筑物的衣服有它特有的地方。比如民间建筑和皇家建筑,皇家建筑通常使用的颜色是红色、金黄色,而民间建筑则是采用白色、灰色或者黑色。以扬州地区的传统建筑为例分析:乾隆皇帝南下居住的行宫是天宁寺,其墙上大多数是红色墙体,而与其相邻的史可法纪念馆的建筑风格则是青砖小瓦,两个相邻的传统建筑形成了很明显的色彩差。
但从绘画的角度来看,建筑装饰风格的形成一般与当地绘画艺术有着很紧密的关系,例如明朝中期时,苏州当地的砖雕、木雕的风格就受到了当地绘画艺术的影响,同时清代独特的画派也影响到了扬州砖雕藝术。
3 建筑装饰表现手法的多样化
(1)象征的手法:借用动植物独有的特点代表装饰含义。例如动物中的龙一般象征皇帝,很多建筑物装饰中都应用了松、竹、梅岁寒三友,因为松、竹、梅一般象征着坚强、高雅、纯洁、非凡的品质;
(2)情节内容的表现:战争画面、民间传说故事、佛寺故事都是人们最喜欢来表达的内容;
(3)文化观念的影响:民间文化观念是人类认识成果、认识方式的继承,其对传统建筑装饰审美活动的影响力极大,从古建筑上的太极八卦图案就能看出。但是传统建筑装饰研究范围非常大,内容也会丰富,为了详细研究中国民间传统建筑装饰观念的发展流程,研究者一般利用扬州建筑砖雕艺术来分析该地区的装饰形式。
二 内容题材富有浓厚的伦理色彩和审美观念
我国居民装饰通常会采用寓意、象征、祈望等手法把民族哲学与审美观念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很多色彩鲜艳的建筑装饰图案。
对中国传统建筑以及其装饰艺术影响最大的是道家思想。道家认为,宇宙中主要包含“四大”,分别是:道大、地大、天大、人亦大。同时也提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种自然和谐的哲学思想和神仙思想相结合产生了属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道教创设的神仙世界,逐渐发展成为了民间文学、雕刻绘画等一些艺术的永恒题材,例如寿星、财神、八仙等,而道家的八卦和太极图案中使用的简单符号,则是用来解释宇宙中一些哲学现象。
中国民居建筑装饰中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吉祥瑞庆的,例如一些戏曲故事、民间传奇故事、名花奇草以及奇珍异兽等。所选择的题材一定要有具体的社会含义,把人们所熟悉的历史故事或是民间故事穿插在建筑装饰内容之中,实现道德教化的目的。例如,岳母刻字、木兰主动从军等故事宣扬精忠报国;将相和、牛郎织女等戏剧化故事传颂忠仁孝悌;用龙凤、蝙蝠等保佑富贵华尊;选用梅兰竹菊来体现高贵、怡情养性等;用桃花三结义教人应该仁义忠厚。除此之外,也有人选用一些吉祥字绘制成图纹画,例如由各种字体书画组成的百寿图,不仅带有艺术气氛,也有传统气息。
民居建筑的另一大特点是内容题材上的象征性,一般都是通过形意或是形声来叙述。形意是通过直观的形象来表达非本身意义的内容,例如牡丹代表富贵、莲花代表高洁、松鹤显示长寿等。形声则是利用谐音,依靠假借手法和一些实物形象来表示象征效果。例如,用鱼、莲表示年年有余;梅花鹿、蝙蝠表示福禄、富贵;桃子代表长寿等、除此之外,也有将形意和形声融合在一起使用的题材,比如宝瓶加如意图,表示平安如意,人们通过这些特殊的图案来表达自己美好愿望。
三 色彩上幽雅朴实与突出重点相融合
色彩在中国建筑中不仅代表美学意义,也隶属于礼制和五行信仰的范围。普通百姓的服装很少使用色彩耀眼的图案,多半都是较为清淡或是原色的色调。主要以白、青、灰、棕四种色彩为主。台阶上一般使用白磨石,墙面上使用青砖,屋顶则使用灰瓦。屋檐、木柱、门窗、梁杨多采用黑色,花窗、彩色玻璃则是多用蓝、紫、深红等颜色。部分民居在建筑装饰上采用冷色调,整体上看起来较为简单。又受到一些条例、法式的限制,严禁在民居中绘制彩图,因此装饰雕刻是一般都是以素色为主。但是在建筑的一些关键位置,必须使用耀眼的色彩进行装饰点缀,例如在暗色调的屋面上,采用鲜艳夺目的脊饰,目的为了突出屋面。色彩最大的作用在于加强轮廓线条,增强立面变化,展示建筑造型的韵律感和节奏感。近看细节完美,远看沉着冷静,耐人慢慢品酌。例如,北京四合院中的垂花闷都是色彩最鲜艳的地方,内部的梁架和朱红门的门扇等都应该使用鲜艳的色彩进行绘制。
在传统的民间建筑中,一般使用的色彩是表示文化、宗教理念、民俗习惯和伦理道德,比如常见的灰黑色的青瓦屋面。“青黑”色在民间代表的是一种习俗观念,“黑”不仅代表了“五行”中的水,也代表了五行中相生相克原理中的“水克火”,代表着避免火灾和灾难的含义,所以在我国民居中常使用青黑色。但整体来讲,内地一带的色彩使用较为沉着和温和,而沿海一带的色彩则较为鲜艳。
四 装饰类别蕴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1 木作装饰
木作装饰指的是对结构构件自身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同时还要要求加工后的装饰物与结构的力学性质一致。比如:柱,一般采用“梭柱”的做法,柱本身亲柔性较好,上端收杀稍甚,以此提高柱本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将结构构件的上端做成各种各样的形式,例如清代皇宫建筑经常将梁端部雕刻成拳形、云形或是桃形,拱端则雕刻成三幅云、三岔头和菊花头形状。这些就是中国古代建筑处理构件时的内在旨意。
在细木装饰方面出现了很多种雕刻方法,如浮雕、圆雕、贴花、透雕等,同时还与象牙、贝壳、玉石、珍珠等精细工艺结合在一起,使装饰物的生命力更生动、更具活力。如民居格扇中,最尊贵的格芯就是通过木板透雕而成的,它们图案精致、题材新颖,是装饰物中最华丽的地方。特别是屏风、门罩,采用硬木雕刻成一些动植物图案和几何图案作为主要题材,同时还使用浮雕和圆雕手法做成较为精致的构件。
木雕根据材料的质感和加工艺术来讲,是一种比较柔和的造型艺术,构成其的基本要素是流畅的曲面和曲线,其图案构成主要讲究线面结合和节奏感强。比如清代的木雕一般都是雕刻自然的花草纹样,主要以成型的花样为主体,造型立体化,以花衬叶,造型形象。这类型的图案,通常使用于装饰性题材的构建。而在门窗、屏罩等构件中,则使用直线边框与柔性曲线相结合的图案。
2 石作装饰
民居中在柱、门槛、台阶、栏板等一些地方通常使用石雕艺术,也有一些大门凹入墙面处将其作为贴面使用,后者主要用于装饰,前者主要以实用为主。地面建筑的主要材料就是石材,在我国古代使用石材的地方很少,一般都是适用于墓葬中,如东汉的石室、墓葬画像石、西汉的动物雕像。早期的石雕做法比较简单,主要以刻线为主,技艺也较简单,虽然也使用隐刻手段,但总体来看还是比较原始的技艺。后来出现了石材替代木材的办法,在石柱上刻画花草人物,栩栩如生,生动有趣。明末清初,出现了盘龙石柱,最有代表性是福建惠安的盘龙石柱采用的透雕手法,龙样种类繁多,生动有趣,矫健有力。后来,佛教传入中土,石雕开始在佛教建筑中盛行,尤其是在佛像、石窟等方面的石雕装饰。目前石雕技艺已非常先进,出现了新的石雕类型,如常用的浮雕、圆雕等。
3 砖作装饰
建筑部位多为大门屋脊、握头、墙面、影壁等处,多属室外部分。砖雕通常用于祠堂、会馆、店铺等一些建筑中,也有少部分牌坊或是寺庙建筑使用。建筑部位大部分都是室外的,如一些墻面、影壁、屋脊等。
居民建筑中一般在握头地方使用砖雕,握头一般在大门两端屋檐和山墙的交接处,高度大约为3米,最小的握头也是40厘米。砖砌一般分为三段,最上段称为翻花,表面较为倾斜,上面连着檐口,由三层向上翻卷砖雕花瓣组成,风格较为豪放;中段是握头最关键的部位,四周边框使用砖线标出,是一个矩形垂直面,框心一般是以动植物图案或是人物故事为题材,采用圆雕或是透雕展示主体部位,以此提高建筑的立体效果;下段称之为握尾,雕刻的要求非常高,内容一般是花草或者宝物。整个建筑由上至下,从粗略到细致,一次成功,成为了建筑外部最有看头的装饰物。
五 结语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最能表达东方思想文化和人文精髓、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建筑风格上要求舒展灵动,民间建筑要求优雅质朴,皇家建筑讲究尊贵气派,完美地体现了自然和现实相结合的艺术形态,设计者通过高超的技艺体现出其的艺术思维。造房装修方面,采用一些瓦饰、彩绘、窗权等方式,使得建筑物装饰不仅有丰富优美的装饰效果,也有严格的功能定势,利用这些方式对建筑进行装饰和建造,在装饰美中显示功能性,在功能性中不失装饰美,而且每座建筑都有不同的装饰方法。因此可知,建筑装饰最大作用是提高建筑形象、体现设计者设计思维,是古代建筑造型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 米满宁、张海桐、崔骁:《中国传统建筑中垂花门的空间装饰艺术》,《民族艺术研究》,2015年第4期。
[2] 刘红伟:《少数民族民间建筑门窗装饰艺术研究——以大理白族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第3期。
[3] 李洁星:《中国传统佛寺建筑的布局和装饰艺术》,《大舞台》,2015年第4期。
[4] 叶菱:《对中国古代建筑中装饰艺术与文化内涵的研讨》,《中国建材科技》,2015年第4期。
室内装饰传统建筑论文 篇7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是当之无愧的文化大国,传统建筑装饰元素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室内设计的审美需求也不断提高,在室内设计中,将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合理的应用其中,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且还可以不断促进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传承和发扬传统的建筑装饰文化中的优秀部分。
1.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中国传统的建筑装饰中的众多元素在室内设计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所以传统建筑装饰元素越来越受到人们以及室内设计者的关注。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主要有两种。
1.1 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直接运用
传统的建筑装饰中,有些装饰的设计无论是装饰的内容还是装饰的技艺已经达到的较高的水平,因此可以直接选取其中的一些元素运用到室内设计之中。在室内设计中,首先要明确室内设计的要求与需求,然后从传统建筑装饰众多元素中选取实用性强的元素进行应用。例如,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元素中的窗雕、砖雕,传统的砖雕是指在青砖上雕刻出人物、花卉、山水等图案,是传统建筑雕刻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元素。以前主要用来装饰房屋等建筑物的构建和墙面,砖雕的题材大多朴素自然,形象美观,具有良好的观赏效果,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窗雕、砖雕等雕刻元素被广泛运用,室内设计师运用传统的雕刻技术,针对民居室内朴素自然的设计风格,设计出古朴典雅的作品来装饰室内,不仅增强了室内的历史文化气息,同时还提升了室内的整体艺术感。
再如,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元素中的藻井及天花元素的直接运用。在徽州民居,绝大多数房屋都设有天井,天井的设计能够增加室内的光线,使室内空气流通。在现代的室内设计中藻花天井也继续被应用。只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更加强调对藻井天花片段式的设计方式。在对藻井天花的运用中,运用现代设计理念根据不同的空间,选用不同的藻井天花设计方案,充分发挥藻井天花增添室内文化气息的作用,而且,这种设计与组合方式既对藻井天花元素进行了直接运用,又加入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是设计出来的室内空间既具有历史的文化气息,又具有现代时代气息。
现代室内设计中对传统建筑装饰元素中门上雕刻各种图案的直接运用。在古代,人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与艺术创造力,在门上雕刻上各种的图案,图案色题材以吉祥平安为主,使门成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在现代的艺术设计中,室内设计师们借鉴传统的建筑装饰在门上雕刻上各种的图案的工艺,根据现代室内风格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图案,并运用现代的技术将图案装饰在门上,使室内门充满历史文化气息。
1.2 传统的建筑装饰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间接运用
由于传统的建筑装饰元素具有时代性,所以在应用于现代室内设计中时,很多时候需要对传统的建筑装饰元素进行组合或者创新,以满足的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对传统建筑装饰元素进行运用时是在充分理解元素的意义及其背后蕴含的寓意基础上进行有意义、有价值的组合与创新,通过对传统的建筑装饰元素在构成方法和表现形式上进行加工使传统的元素与现代元素融合在一起,来表现新的时代理念与历史文化思想。对传统的建筑装饰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间接运用,有利于传承与发展传统建筑装饰文化。
1.2.1 对“形”的简化
在室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不仅要看到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应用价值,还要看到传统建筑装饰元素中存在造型繁缛、形式陈旧的缺陷,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对传统建筑装饰元素进行简化。对传统建筑装饰中抽象的元素挖掘其实质与本质,再对这些实质与本质进行强化与修饰,对繁杂的元素进行简化,使其具有概括性与精炼性。在对“形”的简化中,要具有针对性,根据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特点与室内设计的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简化,避免毫无目的的改变、拼接和罗列。从而保证室内设计能够通过传统建筑装饰体现出传统建筑内涵。
1.2.2 对材料的选用和更新
在室内设计中,材料的选用决定着质感和肌理,也代表着不同的情感倾向与技术手法。在特定情况下,出于环保、造价等多方面的考虑,室内设计中应用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可以运用现代材料来对传统建筑装饰进行创新,这样不仅能够满足现代室内设计对传统材料的需求,还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节约成本。例如,现代室内设计中很多吊顶和立面装饰采用传统木结构装饰手法,只是为了保护环境以及节约成本,将木材料换成了金属材料,但是仍然是借用中国传统木结构的榫卯结构的榫卯穿插、咬合方式。而且西方的一些设计师们也大量运用木结构线条和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木结构组合手法,对室内内部的家具造型、界面的装饰进行装饰设计,只是所用的材料不再是木材,而是现代化的材料。
2.结束语
总而言之,室内设计师在应用传统的建筑装饰元素时,要把握好其内涵与精神实质,在设计中突出其内涵与精神实质。在实际运用中,不仅要以尊重传统和表现传统为前提,同时要根据现代室内设计的时代特点和时代审美需求为依据,将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在设计中,追求现代设计与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和谐统一,以促进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中国传统的建筑装饰元素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同时室内设计对传统的建筑装饰文化也具有继承与发扬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怎讲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应用于室内设计中。
浅析传统建筑艺术的结构与装饰 篇8
1 传统建筑艺术结构和装饰的文化内涵
1.1 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我国的传统建筑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其装饰特点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中,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在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每一个角落,建筑是历史的纪念碑,中国传统建筑集政治、经济、文化、科学为一体,传统文化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得到充分运用。中国的封建社会让传统建筑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一成不变的特点,儒家、道家等学说制约着中国建筑的发展。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古都式的城市布局、宫殿和古城建筑,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同时,等级观念也在建筑中反映出来,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伦理性,从建筑的结构和构造可以看出这种“三纲五常”式的文化表达。
1.2 艺术和民俗文化的结合
民族风俗体现着我国各地、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保留民俗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历史文化优秀的传统设计在保护自然环境、适应当地民情等方面具有很多优势,既传承了历史,又发扬了文化。传统建筑设计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财富,它把艺术与文化合二为一,是时代与文化的凝固剂,不仅可以使用,也可以体现艺术品位和时代特征。这为建筑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设计导向,在设计建筑时,要充分了解当地的民族风俗和文化传统,在设计的艺术灵感中体现文化的元素。怎样把时代和历史结合起来,把文化和装饰结合起来,是现代艺术设计者的责任,故宫、天坛、颐和园、丽江古城、陕西窑洞等建筑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们代表了历史,是美好文化的凝结,时至今日,其结构和装饰在现代人的眼中依然壮美,只有有文化标签和历史烙印的建筑,才经得起时间的洗礼和沉淀。
1.3 功能和美感的统一
建筑本身是一门工艺,一方面,建筑装饰是文化的代表和象征,通过建筑装饰为载体来展示属于那个时代和地域的文化特点;另一方面,建筑不仅仅是用来欣赏的,不同的建筑有不同的功能。我国传统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其装饰艺术则是将建筑结构和自然的艺术美感相结合,由于木质结构的可塑性很强,可以通过木质结构展现很多民间的工艺,从而体现民俗风貌,这是我国建筑风格与国外建筑风格的差别,也体现了我国的建筑艺术特色。我国传统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都是参照设计图纸进行建筑的,在保证其功能的前提下构建其美感。我国的传统建筑中,一些工艺品饰品的运用反映出了文化特色。在我国古代,由于没有钢筋混凝土和玻璃等材料,纸和木材是主要的建筑材料,为了体现门窗装饰的艺术感,建筑工人对木材和纸材料进行雕刻或剪裁,将其功能性和艺术美感完美地结合。
2 中西建筑风格的差异
西方的传统建筑也体现了浓重的文化特色,尤其是欧洲的建筑,以富丽堂皇和典雅沉稳著称。建筑和装饰的完美融合使欧式建筑呈现独特的美感,欧洲国家擅长运用石料,与风景协调一致,如古罗马的建筑,完美地呈现出时代、地狱和宗教特色,至今仍是旅游人士向往之地。欧洲建筑大体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欧洲建筑喜用雕刻,可以在众多的欧式建筑上发现这一特征,尤其是宫殿类建筑和广场,很多雕刻的装饰风格随处可见。第二,西方建筑喜用壁画,在教堂、宫殿等建筑的墙壁和天花板上可以发现大量反映宗教文化的壁画。第三,西方建筑喜用艳丽的色彩,这和西方开放式的文化特色分不开,也反映出西方人民热情的性格特点。第四,西方建筑擅长通过对建筑体结构的精致塑造,表现出建筑的立体感和时代感。
中国的建筑因为传统文化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特色,大致来看,中国的传统建筑可以总结出以下特点:第一,受历史的影响,中国的建筑呈现对称性的特点,很多建筑基本上都是中心对称的,比如故宫及大多数寺庙都有中心对称的特点。第二,中国的建筑喜用木雕,很多园林、家居都使用木雕,不仅展现出古典风韵,也是对历史和传统的沿革。第三,中国的传统建筑喜用各种图画,无论是园林、寺庙,还是家庭,都可以看见大量图画装饰,除了挂式图画,中国建筑例如故宫、颐和园和布达拉宫,都运用了大量的高档彩画,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美感也通过图画展现出来,也展现了建筑的尊贵。
3 中国传统建筑结构和装饰风格及其内涵
3.1 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特点
代表中国的传统建筑的装饰元素很多,在颜色方面,主要以红色为主,红色是喜庆的象征,也是国旗的颜色,红色既能体现民族文化特色,也可以带来视觉上的美感。绿色也是中国传统建筑呈现较多的颜色,古有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可见,红色和绿色源于大自然,是最直观的颜色,二者搭配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代表繁荣和富贵。
在中国传统建筑里,动植物的形象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图画装饰中可以发现很多山水画、花鸟画,用油画、彩画和毛笔画等,这样的装饰风格跟中国的农耕文化息息相关,原始先民在漫长的耕作中,对自然界的飞禽走兽、花草树木情有独钟,生活的体验带给他们关于美的认识,经过长期的提炼和概括,大自然的奇妙植物和动物出现在中国传统的建筑中,成为装饰的一部分,体现了中国人对于返璞归真的向往。植物中常见的梅、兰、竹、菊,动物中常见的马、鸟、龟、狮子,都是艺术和装饰的完美融合,体现了很高的艺术价值。传统建筑中对动植物的运用也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心理,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祈吉心理,如龙是权力和尊贵的象征,龟是长寿的象征,马是对事业腾飞的向往;植物方面,如竹子代表向上的精神、兰花代表君子的气节等。
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汉字是中国传统装饰中独有的表达方式,文字往往在风景园林、宫殿和民居等建筑中有展现,汉字有很多不同的字体,每种字体可以呈现出不同的美感,无论是雕刻还是字画,都展现了传统文化,配合建筑的风格,字体的运用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3.2 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特点
中国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规律性和整齐性,以间为单位,再构成整个单座的建筑,然后形成庭院,再以庭院为单位连成一整片建筑群体。中国的建筑以长面为正面,建筑的房间数量一般为单数,大门位于正中间。建筑的整体布置一般因主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的不同而不同,主人的地位越高,经济状况越好,建筑的面积越大。
中国的传统建筑一般是左右对称的,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这样对称的结构与城市的规划相统一,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大特色。
中国的建筑可以分为台基、屋身和屋顶3个部分,这3个部分的材料运用根据作用和形式的不同而不同,3个部分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合为一体建造。中国传统建筑不像世界上其他国家那样,把修建的重点放在屋身中,专注于屋身的形状、装饰、雕塑和艺术品,中国的建筑把重心放在了屋顶,屋身基本没有什么复杂的构造和花样,避免了很多不实用的装饰,但是对屋顶的构建极其考究,屋顶有很多形式,中国传统建筑多以悬山顶和硬山顶为主,中国建筑的屋顶都是装饰构建多和曲线优美著称,很多精美的装饰物件都出现在屋顶上,象征各种吉祥之意,也对屋顶的线条起到修饰作用,屋顶不仅有着遮风挡雨的功能,更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文化的符号。
4 结语
中国的传统建筑结构风格各异,装饰丰富多彩,得益于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影响,我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风格展现出了丰厚的文化内涵。我国当前的建筑风格也应该在参照传统建筑的构造和装饰理念的基础上,以文化特色的表达为基础,把时代的特征体现出来,在不断的实践中,完成对建筑结构形式和装饰艺术的改革和完善,让历史和时代结合,文化和艺术结合,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摘要:建筑因文化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风格,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社会变革带来的不仅是有益的文化产物,也催生出很多不利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建筑,这些建筑质量参差不齐,与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这样的建筑风格必须摒弃。文章通过对传统建筑风格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和介绍,讨论传统建筑艺术的结构和装饰的独特性和统一性。
关键词:传统建筑,结构,装饰
参考文献
[1]周云.传统建筑艺术中的结构与装饰[D].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6.
灶儿巷古建筑传统装饰艺术研究 篇9
灶儿巷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州市老城区东北方, 巷长约225米, 宽约3米。据明嘉靖《赣州府志》记载:明代名初为姜家巷。清初巷内由于多住皂隶 (官府衙役) , 故名皂儿巷, 后因谐音为灶儿巷。灶儿巷是赣州地区保留下来历史文化街巷的一个典型代表, 建筑风格包括赣南客家建筑、赣中天井式建筑、徽州建筑以及西洋式建筑等流派, 极具赣南风韵。灶儿巷古建筑传统装饰图案颇为丰富, 具有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 对于赣南地区文化艺术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灶儿巷古建筑传统装饰的分类
1. 传统装饰艺术的主要部位
门罩。灶儿巷古民居的大门外观朴素, 简约大方, 民居大门的门罩以石料制成, 特点是在其上雕刻各种传统装饰图案。有的民居造型讲究, 规模大, 大多用水磨砖砌出向外飞挑的檐脚再在顶上覆盖瓦片。普遍以砖石雕图案装饰其门罩, 造型丰富多彩, 生动感人。门罩和门框在墙的外延属于一个整体, 门框多以青石条砌成, 上下呼应, 相映成趣。
门罩以青石料制成, 石为天地之精华, 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 寄予着万物长久的美好愿望。与之相伴的门框呈现出长方形状, 在易经中为四方、四时、四季、吉祥, 表四方流通之意, 线形的长短组合线的曲直变化也都是太极阴阳观念的体现。以传统装饰手法来说, 重视底边齐平, 铺线工整, 以平行线来布置山水、花鸟、人物建筑等图案, 以达到规整统一的视觉效果, 非常具有传统艺术的文化韵味。
雕窗。窗户作为建筑的眼睛, 常有精彩之笔作为点缀。灶儿巷古建筑中漏明窗常见于院墙和室内分隔等地点, 漏明窗在民间也称为花窗。材质多种, 图案结构常见以方形、圆形、菱形, 偶有镶嵌花朵等造型。形态丰富, 生意盎然, 随处可见。通过多样的图案外形和对称的骨格组织来表达赣南人民纯朴的审美观念, 如以四方、圆形组成的骨格图案, 暗示天圆地方, 四通八达, 喜结连环等寓意。在形态结构的设计上, 主要有通风换气, 防潮祛湿等实用功能。图案结构在文化用意上大多是代表吉庆美满, 象征幸福连绵不绝、长长久久的美满人生。
屋脊。赣南客家古民居建筑的屋脊常见的脊身有一层和两层的, 融合了皖南徽派建筑的特点而独具风格, 极具地方特色。通常在脊身上可以见到许多的几何条纹, 主要是砖砌并用灰塑的图案和纹路在脊身上进行装饰, 用动物, 器物的造型装饰屋脊。一般来说悬山屋顶只有一条正脊, 往往用灰塑在屋顶两端做起飞翘, 造型飞旋出外, 姿态呈现出轻盈灵动的感觉。屋脊的边缘常饰以传统的民间图案, 表达了聪慧的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 展现出地道的赣南传统艺术情趣。
2. 传统装饰艺术的题材
民间传统装饰艺术题材大都采用民间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 大致可分为祥禽瑞兽、人物神仙、山水花草、虫鱼飞鸟等。传统装饰图案的题材可以概括为祈福纳吉、驱邪消灾、伦理教化三类, 其中祈福纳吉是民间装饰中应用最广泛的题材。其主要内容有:招财纳福、益寿延年、功名利禄等。这些题材以朴素的艺术语言表达了广大民众对美好生活、家族兴旺的向往和期盼, 对自身生命价值和社会地位的关注与追求。
灶儿巷古建筑传统装饰艺术, 立意选材都十分讲究艺术美感, 富含传统文化的气息。诸如“四季平 (瓶) 安”“岁寒三友”“喜上眉 (梅) 梢”“五福 (蝠) 临门”“三阳 (羊) 开泰”等, 都是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可借以抒情的生活器物、花草、鸟虫、动物来表达祈福纳吉的心愿, 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富足、幸福美满、平安长寿以及各种美好事物的殷切希望。灶儿巷古建筑传统装饰雕刻中, 像“八仙过海”“麒麟送子”“狮子镇宅”等驱邪消灾的题材随处可见。这类题材的作品, 反映了人们对平安长寿、多子多福和主宰自然、趋福避祸的美好心愿。另外, 传统的装饰图案经常起到“成教化, 助人伦”的教化功能。例如:“桃园结义”“目连救母”“竹林七贤”, 这些以生活环境为载体的装饰题材, 潜移默化的对人们进行教化, 使传统装饰艺术的精神功能得到强化。
三、灶儿巷传统装饰艺术的审美特征和文化表意
1. 装饰性
灶儿巷传统装饰图案有其独特的艺术语言, 其造型纯朴, 结构简练, 充分反映了赣南劳动群众的审美理念和生活理想, 表现出浓郁的装饰性。
2. 意象造型
灶儿巷古建筑的装饰图案在造型观念上, 不似西方艺术追求对客观自然的真实摹写, 而是注重主观感受和精神意念的表达, 用心灵去感受自然, 重建理想的审美境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集中地反映了中国传统图案装饰艺术的造型观念。
3. 象征性
象征性是我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 灶儿巷的设计者在建造中缘物寄情, 以民间吉祥图案寄托人们美好的祝福, 传达人们的思想感情。这种象征性的造型经过历代的传承和发展, 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表现形式, 具有深厚的美学寓意。
4. 教化实用性
图像的存在具有明劝诫, 著深沉之功能。图像所传达的人文精神内涵如同教科书一般可以教化后人, 使其明礼诚信、引以为戒。
建筑是一种古老的、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形式, 它以砖石竹木为语言, 在建筑人类栖息环境的过程中诉说着自己的情感、展现着自己的才智、表达着自身的信仰。古建筑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作为文化形态的一种特殊的形式, 灶儿巷的古建筑被赋予了文化的内涵, 通过图案, 空间, 环境的方式表达人们的需求、价值、情感和欲望。灶儿巷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表现在其真实的反映当时社会的文化形态, 艺术观念, 审美情趣及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关系。灶儿巷古建筑传统装饰艺术反映了中原汉族原有的儒家文化思想, 也体现了天人合一道家的价值理念。
灶儿巷古建筑吉祥装饰是赣南传统民间吉祥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满足了客家人民的精神需要, 而且表现赣南人民的思想情感、生活状态和审美理念。研究灶儿巷古建筑传统装饰艺术有助于了解赣南传统民间艺术文化, 并深刻领会建筑装饰对表达民众精神理念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对于全面发展赣南客家文化有着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盈.赣南客家祠堂装饰艺术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 2010.4
[2]郭粼.白鹭村古建筑吉祥装饰艺术研究[J].艺术与设计, 2009 (6) .
室内装饰传统建筑论文 篇10
1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元素分析
传统民居使用的装饰元素只有与采用的原材料相匹配才能够显示出它美丽的建筑形态,不同的匹配方式会显示出不同的建筑形态,所以说要想表现出最美的形态,还需要借助原材料的选用,接下来从当地取材,并发挥出地方材料的性能和特色,这是传统民居装饰元素发展到今始终遵守的原则。不同的原材料也会使地方民居装饰表现出不同的肌理,而且装饰元素的发展也随着材料的发展表现出了差异性。
传统民居装饰元素多是运用雕刻的形式来展现,石砖木是我国传统民居装饰中普遍使用的材料,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北方民居建筑中多用石砖木做围护,装饰大部分是石雕,而南方的装饰大部分是木雕,绘画在北方民居装饰中也常被使用。我国的民居主要以木结构建立框架,构架包括大木作和小木作,大木作就是梁架结构,小木作是装饰构件,所以木材也是我国民居装饰的主要成分。由于我国古代对色彩的运用非常讲究,所以民居建筑使用的色彩多为淡雅风格,使用材料本色的较多,使用彩画装饰的很少。
砖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由于它的颜色灰暗,官式建筑不常使用,所以它常被用于雕刻,与木材相比,受气候影响较小,有着易保存、耐腐蚀的特点,与石材相比,它还有易制作、经济实惠的特点,所以被广泛使用于民居建筑。砖主要是指青砖,可以凸显层次感与立体感,砖雕还可以刻画,用来显示建筑主人的艺术品位。除了木材和砖以外,石材的运用在民居装饰中也很常见。主要表现为两种使用方式:一种是与石雕的结合使用;另一种是用于石材的拼花。
2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元素之美
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元素的美表现在建筑材料的使用,包括其质感、色彩和肌理。木材主要用于建筑构架和门窗雕刻,石材主要用于地基、墙面和影壁,砖主要用于墀头和景观窗雕刻。各种装饰材料的有机结合,可以很好的凸显建筑的节奏感与韵律感。
民居建筑中使用较少的就是色彩,运用色彩来装饰建筑可以体现出不一样的美,装饰元素的色彩美主要是表现在材料的自身的色彩美。木材的暖色,砖的青色,石材的彩色,瓦的黑色,墙壁的白色等色彩的结合,生动的表现了材质的自然美,让传统民居由内而外透露出一种清新淡雅的风格,与大自然完美的融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材料的肌理美主要表现在材料本身的纹理特点,以及材料经过系统加工后表现出的外观特点,产生这种纹理上的变化包括外观纹理的粗糙与平滑、高低与凹凸,每一个材质都有自己的纹理,当然也有人工设计而成的,产生视觉以及触觉上的材质效果。不同材质的肌理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因此展现出不同的艺术表现。
3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元素运用于现代建筑
在此主要以鸟巢(如图1所示)为例,介绍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鸟巢的整个构架为交错形式,灵感来自于自然界中鸟类使用树枝搭建的鸟巢,结构上运用交错形式排列,使用桁架作为建筑结构,还有一部分充当交通的作用,整个形体使用钢材并进行编织,所有的钢共有四力两千吨的重量,因为有力学结构的支持,外面用皮钢架来分组,从两造到建成这段期间一直都是世界上关注的热点,在新技术的支撑下,鸟巢得以成功建成,使我国成功的举办了奥运会,鸟巢永远是我国建筑设计历史中的里程碑。
水立方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是使用先进的四氟乙烯材料来完成的,使用挤压的方式做成薄片用作建筑表皮,表皮结构使用的是充气膜。这种充气膜能够产生很多形状和尺寸的形体,去除了中间结构,能够很好的满足大空间的需求。
传统的徽派建筑多以木材和砖瓦为主要材料,现代的徽派建筑在材料和结构上都发生了变化,这也导致了建筑形态的发生了变化。新材料在内外各个方面都比传统材料好,将传统材料运用在新建筑中存在一定的局限,只能被用作辅助材料,用于关键部位的传统材料只起到增加建筑亲和感的作用。现代材料有钢筋混凝土、大理石、花岗岩等等,它们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主体框架,这样减少木材的浪费问题,而木材多用于格栅、隔墙、家具等这些装饰结构上,这样可以使建筑和自然环境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让现代建筑有着传统民居的美丽风貌。
4结语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各地区不同的文化与地理自然环境,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元素,为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元素,我们需要对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元素进行分析研究,在其基础上再创新,并运用于现代建筑中,在国际社会上展现我国现代的带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促进我国建筑文化更好发展,再创辉煌。
摘要:本文从房屋建筑材料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元素进行分析,发现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元素的美学价值,并阐述了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元素在现代建筑中成功运用的工程案例。以期对建筑师如何将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元素运用于现代建筑中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现代建筑
参考文献
室内装饰传统建筑论文 篇11
关键词:传统建筑装饰;装饰手法;室内设计;文化内涵
一、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概念、内涵与艺术表现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是指用中国元素符号对建筑及建筑空间、结构、界面进行装饰美化的行为,它是体现中式建筑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得以实现的关键。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类型很多,从空间上分为室外装饰与室内装饰两大类:室外可分为外部装饰设计和建筑外环境装饰设计;室内建筑装饰按其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室内装饰和公共建筑室内装饰。传统建筑装饰的内容包括:屋顶上的神兽、瓦当、斗拱、飞檐等立体装饰造型以及梁柱件间的彩绘图案;门、窗、屏、藻井上的透雕和浮雕造型以及藻井和屏风的平面彩绘装饰图案。中国传统建筑结构中的斗拱、榫卯穿插以及内部梁柱、檩、椽所形成功能结构性装饰。它和结构功能是由建筑结构派生出来的。
中国传统的建筑装饰艺术表现通常通过形声或形意来表示。形声是利用谐音、通过假借、利用某些实物形象来获得象征效果,如用莲、鱼表示连年有余;鲜桃表示寿桃双全;蝙蝠、梅花鹿表示福、禄。形意是利用直观的形象表示非本身意义的内容,如松鹤表示长寿;牡丹表示富贵;莲花表示高洁。还喜用龟背纹表示长寿;在宝瓶上加如意头意为平安如意。
二、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一)结构和审美的结合
中国传统建筑结构自身就具有装饰性。建筑结构中的斗拱、榫卯穿插以及内部梁柱、檩、椽所形成的功能结构性装饰,它和结构功能是合二为一的。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在梁架、柱子等结构构件上,都做了精美的木雕、石雕装饰,或画上优美的图案。在一些大面积的承重砖墙上,有的还砌有砖雕和灰塑,丰富了实墙面,免了单调之感。这些砖、石、木构件在建筑结构上是必不可缺的。这些传统的建筑装饰手法常常被运用到现代建筑室内设计中。这种对木结构装饰手法的借鉴,是吸收了中国传统木结构中的精神和现代构成原理加以创新的。
20世纪初,西方的设计师们已探索把中国的传统建筑装饰手段运用到建筑内环境中。这种装饰手段局限于对木结构本身所产生的装饰效果的借鉴,整体设计呈现出东方风格的装饰效果。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内部的家具造型、界面的装饰、空间的分割,大量运用木结构线条和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木结构组合手法。
(二) 实用与艺术的结合
中国传统建筑室内装修多采用隔扇、屏门、木雕装饰,既通风采光又能分割空间。装饰材料大量运用嵌瓷、灰塑、陶塑、髹漆工艺,既防腐耐用又美观。这些传统的装饰设计手法常常被借鉴到现代室内中去。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人们不仅追求视觉效果,更追求高层次的文化内涵。在居住空间中,人们为追求独特的空间氛围,也大量应用中国传统屏风、隔、罩、灯具等装饰手段。有的把传统图案装饰的立面造型和仿古结构的吊顶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强烈的怀旧氛围。
随着人们对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研究的深化,人们的审美视野也在不断的扩大。现代室内设计对传统建筑装饰符号借鉴的范围也在扩大。近些年来,一些瓦当、龙螭造型的砖雕或仿砖雕造型也成为室内界面装饰的内容。采用结构主义的手法把这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传统建筑符号重组在一起,追求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效果。
(三)设计与传统图案的抽象表现相结合
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运用了大量的传统雕刻图案及彩绘,这些图案多抽象表现,和现代室内装修中的形体组合相吻合,而且富有浓厚的伦理色彩。
(四)中式家具的应用
西方设计界认为:没有中国元素,往往就没有贵气。时下最时髦的一种家居风格,便是以西方的装饰风格和家具为主,混合一到两件中式家具,往往产生极美的效果。事实上,经过数千年的传承,目前中式家具已经是大浪淘沙后的经典,所以也就具备了极高的融合性。人们在关注中式家具的时候,除了考虑它的材质,恐怕应更注重其内在设计体现出的一种中国人的家居智慧。中式风格不再和古老、死板划上等号,取而代之的是亲近自然、朴实、亲切、单却内藏丰富意涵。注重细节才能突出效果,在住宅的细节装饰方面,具备现代眼光的重视装饰风格非常讲究。尤其是在现代西式结构的住宅中,更达到移步换景的装饰效果。这种装饰手法,给空间带来了丰富的视觉效果。象屏风、帷幔、翘头案等这些家具,被设计师做来局部装饰,展现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永恒美感。
三、 如何使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与室内设计更加完美结合
作为设计师,如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传统的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完美地融入到室内设计当中是一门必修的课题。将现代元素导入其中,结合实用主义和功能主义,形成具有特色的现代中式设计。传统的中式设计,由于主要运用对称均衡的手法,四平八稳,中规中矩,色彩上多采用朴素稳重的颜色,材质上主要运用木材和石材,总体上显得过于陈旧沉闷。所以需要有所突破,在布局上对称均衡中寻求变化,丰富其空间变化;在色彩上增加亮色,以画龙点睛,带来活泼生气,凭添音乐的跳跃感;在材质上可以运用现代材质,采用对比手法,如使用玻璃和不锈钢灯与岩石、实木等材质的对比,既能增强现代感又不失整体中式感。此外,还应当力求开阔的视野和舒展的创作心态,精心全面地处理中式体论中的理性与感性, 就像西式家具,不全然代表时尚与现代一样,中式家具也不全然代表传统与陈旧,潮流总是在两个极端中摇摆不定,而相对比较稳定的家居时尚,已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避免尖锐的冲突,将现代元素与古老元素有机结合起来,既有时代的智能化和概念设计,又有传统的沉静与思考。因为人们最终还是向往舒适的生活,古老的元素总有着神秘的力量,给人们带来宁静与平和,外在的文化力量深入人心。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符号都将会成为室内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参考文献:
[1]刘大可.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余志华.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室内装饰传统建筑论文 篇12
中国地大物博, 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且历史悠久的大国。明清之前, 因受到经济、历史等条件的限制,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变化并不大, 在建筑方面始终表现出拘谨、压抑的感觉, 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使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始终保持着独特的风貌, 这个体系是以木构架为房屋的结构体、以建筑的群体组合为主要形式, 善于将建筑装饰运用到其中来塑造形态。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在形成中国古代建筑鲜明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1 对实用功能的追求
传统建筑装饰的使用目的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让建筑外部或室内空间看起来美观;二是使被装饰的空间具有实用性。纵观中国建筑装饰的发展, 我们不难发现它是始终围绕实用性这一主题来展开的, 人们对传统建筑装饰的继承和创新, 让我们所居住的环境越来越舒适和谐。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内容丰富, 既包括了建筑物外表装饰, 也包括了建筑室内装饰。先人在半地穴居住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是室内空间常常潮湿阴冷,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人们通过用火烘烤地面或是在地上铺垫泥土来阻挡湿气和潮气, 后期探索中, 砖出现了, 这种吸水性强、使用年限长、防滑耐磨等优点能够解决建筑装饰中很多问题, 让空间功能更实用化, 也让它比其他装饰材质更具优越性, 时至今日砖材及其施工工艺依旧被广泛应用。
除了室内装饰, 室外装饰也同样注重实用性。比如建筑外部用土块堆砌的外墙, 这种墙的缺点是不耐风雨侵蚀, 先人最开始的解决方法是刷白灰, 但时间久了白灰容易成块脱落。在砖石材料发展大批量生产时, 这一问题逐渐得到解决, 人们在外墙侧砌筑一面砖墙, 以此大大提高了它的保障性, 满足了建筑外墙遮风挡雨的功能性。
由此可见建筑装饰是在解决室内外居住环境等问题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如何让建筑空间更具实用功能是促使其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1.2 对精神层面的追求
从实用功能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最初的建筑装饰的使用是为了尽量满足人们的生活生产的需求, 原始社会, 人类运用贝壳、骨头做成的饰物装饰自己, 让自己以美示人, 后来发现经过装饰的居住环境也能达到同样效果, 空间会更具有美感并使人感觉愉悦, 便出现了建筑装饰, 使这种美感成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人们对这种美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也促使了最初建筑装饰的发展。建筑装饰也能将人的希望、诉求寄托于建筑之上, 最常见的则是建筑通过建筑装饰来展现该户主的富庶与地位。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人们对实用功能和精神层面的追求, 促进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发展, 也让我们更为直观的了解建筑装饰。
2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特点
2.1 美观性与装饰性
传统建筑装饰是与建筑物本身的构件相结合的, 也就是说它是在建筑主体部分上美的加工, 而不是独立产生的, 在满足建筑重要构件的实用功能后, 再使之成为具有文化内涵、欣赏价值的装饰构件。拿中国古代建筑的门窗来举例:北京乾清门的宫门, 红色调的大门上有一排又一排的门钉, 大门中间位置还有一对雕有兽类纹样的门环, 门框上面的横木上有两颗或四颗门簪, 有的是多角形, 有的则是花瓣形, 在门框下面, 还有刻着鸟兽之类的装饰纹样的石头, 这些看起来都是附加的装饰, 但其实他们与大门的构造都是紧密相关的, 一方面满足门的实用性, 另一方面增强大门的美观性, 凸显这一区域的重要性。还有苏州拙政园楼阁轩榭中的漏窗, 它的设计与回廊、院内的山石、古木、花卉构成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 代表了明代园林的建筑风格。苏州园林中漏窗与古代建筑中的大门上的建筑装饰所表达的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建筑结构构件上, 会做有精美的木雕、石雕或装饰图案之类的装饰, 这些传统的建筑装饰手法常常被运用到室内设计中去, 使整体空间体现出传统建筑文化的底蕴, 突出它的装饰效果。
2.2 寓意美与内涵美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很多图案和造型都具有强烈的寓意性。我国古代很多建筑中, 都采用雕刻或绘制图案的方法来含蓄的暗示吉祥与富贵、权势和地位等, 以此表达出当时人们的对生活的美好追求与愿望。在这些建筑装饰中, 有的是用谐音表达, 如社旗山陕会馆照壁, 基部是青石须弥座, 上面通过刻艺术变形的“寿”字和蝙蝠图案, 取谐音“福寿”, 寓意着“福寿双全”。整个照壁装饰样式多, 吸引眼球, 既给人以直观的美感享受, 又富有厚重的当地文化内涵。也有用装饰图案直接表达的, 如牡丹、竹、珍禽异兽等, 他们大多数寓意吉祥富贵、正人君子、禄寿双至等内涵。建筑装饰中也有表示权势和地位的, 古代宫廷、大殿的横梁、柱子、栏杆上往往雕刻龙、凤、麒麟等图案, 这通常代表着当权者的尊贵、权势。在我们的印象中, 皇帝常常与龙联系在一起, 龙是中华文化里的图腾之一, 因此我们能看到不同龙的造型在宫廷重要地方的运用, 以此来体现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除了在装饰外观上表达寓意, 建筑装饰的色彩也是同样具有寓意性, 在建筑方面, 紫禁城中主要有黄色和红色两种颜色, 黄色象征皇权, 红色象征国家昌盛风调雨顺之意;天坛的祈年殿是一座有鎏金宝顶的三重檐的圆形大殿, 屋檐呈蓝色, 用琉璃瓦铺置, 蓝色象征天空。故宫文渊阁的色彩应用也别出心裁, 屋顶是黑色琉璃瓦, 檐边绿色琉璃瓦镶边。五行中黑色象征水, 文渊阁又是藏书之处, 火是这的最大隐患, 于是人们将文渊阁屋顶铺设成黑色, 希望以水灭火, 使这座藏书楼远离火灾的破坏。除了皇家贵族通过建筑装饰来体现自己的地位, 像徽商、晋商所居住的富宅也会以此装饰自己的宅邸, 来区分他们与皇室、平民百姓的不同, 他们的住宅既不像宫廷建筑布局那样对称规矩, 也不想普通居民那样风格简单朴实, 建筑装饰中经常运用多子多寿、吉祥如意、财源广进之类具有象征意义的进行装饰。
3 传统建筑装饰与现代室内设计的结合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内容丰富, 涉及面广, 作为一名设计师, 怎样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合理融入到现代室内设计之中, 使空间更具内涵与艺术性, 是设计师需要始终探索和创新的问题之一。简单来说, 有好几个方面是我们可以去探索的:如在色彩方面, 传统建筑装饰的色调大多数中规中矩, 稳重单一, 在现代设计中, 我们可以赋予它其他美的色彩, 增加亮点, 给空间带来更多的活力和跳跃感;在材质上, 传统建筑装饰多运用石材、木材这类让人觉得陈旧冰冷的材料, 现代设计中, 我们可以利用现代装饰材料, 结合传统装饰的外形内涵, 使空间既充满现代感又不失传统文化底蕴的流露;在空间布局上, 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讲究对称平衡美, 传统建筑装饰自然也遵循这一布局要点, 现代设计中, 我们完全可以在对称平衡中寻求变化, 以此来丰富整体空间层次。下面, 我就两个主要方面简要阐述传统建筑装饰与现代室内设计怎样合理结合。
3.1 将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建筑装饰结合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推陈出新, 既保留了传统建筑装饰带有的历史的味道, 也展现了现代人的设计理念。室内设计作品中常可见到两者结合碰撞后带来的艺术火花, 恰当运用这两个元素, 会让室内空间的艺术性得到升华。当然, 在建筑设计中, 这两者带来的艺术效果会更加突出。在学习过程中, 有幸了解到了有“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之称的贝聿铭, 他的代表作有北京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卢浮宫金字塔等。在设计苏州博物馆时, 他将自己在建筑方面的经验与才能结合传统的建筑美学融入其中, 创造出了风格有别于其他普通博物馆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在设计时特意融入了苏州当地建筑文化, 还将主体物其置于庭院之间, 这都是为了让新馆的外形特点能与周围环境相融。在北京香山饭店设计中, 现代理念与传统建筑装饰的结合运用发挥到了极致, 作品中, 贝聿铭大胆使用黑白灰三种单调的色彩, 重复使用两种几何图形中最常见的正方形和圆形。其中饭店正门、窗户、墙上的装饰和天花吊顶的灯具等都运用了正方形的造型, 圆形则用在了像茶几、漏窗这种局部装饰性强的物体上。圆与方的交错融合, 达到了设计师利用重复韵律的设计意图, 极具苏州园林特色的传统建筑构件、装饰以现代设计理念充分运用在香山饭店的每个部分, 由此可见设计师的良苦用心。北京图书馆的屋顶设计也是结合了现代设计与传统建筑元素, 屋顶虽然采用歇山式但我们能看到改变的地方:屋面变平了, 屋脊呈直角, 唯有的传统元素是四周角上的起翘。实践证明, 传统建筑装饰仍适用于现代建筑设计, 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两者互相补充, 传统建筑装饰在不断利用中得到创新与发展, 现代建筑设计因为有它的点缀更具特色与内涵。
3.2 将现代装饰材料与传统建筑装饰结合
材料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材料的更新与进步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 装饰材料发展迅速, 不同的装饰材料在空间设计中得到不同诠释。装饰材料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将传统图案附于材料表面之上, 像这样的装饰材料, 既保留了传统建筑装饰的文化底蕴, 又能起到丰富空间装饰效果的作用。学习期间与老师同学去苏州博物馆参观, 领略了整座博物馆在设计方面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感。苏州博物馆的屋顶主要材料是由现代常见的钢材料组成的, 而不是传统的木质材料, 因而为这座博物馆增添了新鲜的时代元素, 人们在感悟苏州悠久建筑历史时也能被这现代元素吸引, 何乐不为呢。墙纸,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壁纸, 是一种应用相当广泛的环境艺术装饰材料, 它具有色彩多样、图案丰富、安全环保等优点, 在新中式风格的墙纸中, 将传统美注入简洁实用的现代设计中, 它将传统建筑装饰元素与现代装饰材料结合在一起, 以现代装饰材料的原材料、人的审美需求和观念来设计具有传统历史底蕴的装饰材料, 使两者达到双赢的装饰效果;仿古砖是釉面瓷砖的一种, 仿古砖的“古”是取“古典、典雅”的意思, 它以仿造传统的样式做旧, 以自己独具一格的风格占据着材料市场的一片领地。, 仿古砖中的一些品种, 通过在砖上点缀传统装饰元素, 施以釉面, 使得复古中带着时尚感, 简洁大方又不失细节。仿古砖通过样式、颜色、图案来营造属于自己的风格特点, 在仿古砖盛行的当下不少人对它的“仿”仍心存疑问, 认为它可能是纯粹的模仿或者抄袭传统装饰文化, 但事实是, 仿古砖力求推陈出现, 为现代室内空间带来一种朴素、古风古韵的氛围。
4 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 环境艺术这一行业迅猛发展, 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 其专业性也越发完善, 而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在面对现代社会对建筑装饰的高需求高要求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取长补短。环境艺术设计, 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的碰撞势必会为建筑室内外空间带来新的视觉、心理感受, 无论现在还是未来,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都将会成为现代室内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
摘要:中国传统建筑装饰, 大意是指用中国传统元素如彩绘、雕饰等对建筑外部及建筑内部空间、结构进行装饰美化的行为。古代传统或现代建筑因为有了它的装饰会使得自身更具文化内涵和艺术性,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也有利于提高建筑装饰档次, 是设计师们优先考虑加入设计中的元素之一。文章通过介绍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起源、特点以及对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怎样应用进行了简单阐述和探讨, 进一步探寻传统建筑装饰与室内设计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传统建筑装饰,室内设计,建筑,推陈出新
参考文献
[1]黎文勤, 徐雯君.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J].价值工程, 2012∶58-59.
[2]杨晓青.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与现代室内设计.河北师范大学[D], 2010.
[3]谷晓龙.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青年文学家, 2015∶165.
[4]赵梅红.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 2007 (21) :264-265.
【室内装饰传统建筑论文】推荐阅读:
传统室内装饰07-16
室内植物的绿化装饰论文06-29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语素08-17
室内装饰语言07-02
酒店室内装饰09-17
室内装饰品设计10-16
室内设计装饰艺术05-14
室内装饰设计专业11-07
室内装饰设计试题07-21
室内装饰形式美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