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过敏的认识误区

2024-09-03

药物过敏的认识误区(精选12篇)

药物过敏的认识误区 篇1

过敏性休克是突然发生的多系统器官损伤的严重过敏反应, 主要累及和损害循环系统、中枢神经、呼吸系统及全身[1]。若诊治不及时, 患者可因心血管及呼吸系统功能的严重障碍而迅速死亡。临床上除青霉素、链霉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较常见外, 中药及其制剂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道呈逐年增加趋势。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无关;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发生率最高, 占78.22 %;在所有病例中, 抗生素类药引起的过敏性病例数位居首位, 占39.63 %;中药次之, 占14.85 %[2]。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 显影剂的广泛使用, 碘显影剂的轻度过敏率高达5 %, 0.1 %的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 年死亡人数与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所造成的死亡人数相当。认识引起过敏性休克的不常见药物以避免或减少药源性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以控制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 详细询问过敏史、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对过敏性休克保持高度警惕, 熟练掌握急救措施进行快速有效的救治, 是治疗过敏性休克取得成功的关键。由于过敏性休克一般发病急、来势凶险, 如不及时处理, 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可能引起医疗纠纷, 因此应引起医务工作者足够重视。

1抗过敏药物所致的过敏性休克

很多药物既可以治疗某种疾病, 又可能导致机体损害。这种在药物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与其作用完全相反的矛盾现象, 临床上叫做药物矛盾效应。抗过敏药物导致过敏性休克, 就是药物矛盾效应的表现之一。

1.1 地塞米松

具有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作用。临床上报道地塞米松致过敏甚至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日益增多, 其表现与其他药物导致的过敏或过敏反应类似。地塞米松过敏反应的机理尚不清楚, 有学者认为是Ⅰ型变态反应。一般认为该类药物导致过敏性休克可能与药物本身或其自然衰变物、添加剂、杂质、污染物、药物体内代谢产物有关。

1.2 肾上腺素

与地塞米松相似, 肾上腺素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具有矛盾效应的药物之一。肾上腺素是常用的抗过敏、抗休克药物, 但也可致过敏性休克。在将肾上腺素用于治疗过敏性休克时, 患者的休克不缓解或加重, 或原无休克的患者用药后发生休克, 均要考虑是否存在肾上腺素导致的过敏反应或肾上腺素本身所致的休克。有学者认为在进行局部麻醉时, 如果麻醉药中肾上腺素加多了或误注入血管也可引起休克[3]。故注射麻药前应抽吸, 确无回血后, 才可缓慢注射, 不要加压注射。

2容易增加过敏性休克发生的药物

β-受体阻断剂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抗心律失常。β-受体阻断剂可增加体内组织胺的合成、释放, 并提高靶器官对组织胺的敏感性, 对抗肾上腺素的β-受体激动作用。β-受体阻断剂不仅增加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还可导致机体对肾上腺素治疗的不利反应。β-受体阻断剂目前已经成为高血压治疗的常规药物之一, 许多进行心血管系统显影检查的患者均可能服用了该药物, 在检查前的病史询问中要有这方面的记录, 并对可能发生的过敏性休克及严重性要有充分的认识及警惕。

3引起过敏性休克的不常见药物

3.1 甲硝唑 系硝咪唑类药物, 除用于抗滴虫和抗阿米巴原虫外, 还广泛用于抗厌氧菌感染, 不良反应轻微, 主要为消化道反应, 发生过敏性休克罕见。但有报道55岁男性患者, 因甲硝唑静脉滴注, 引起过敏性休克死亡[4]。

3.2 氟哌酸 为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作用强的特点, 主要不良反应为服药后上腹不适感, 少数患者可引起转氨酶升高、周围神经刺激症状。报道39岁女性患者困口服氟哌酸胶囊引起过敏性休克。

3.3 林可霉素 在化学结构上与大环内酯类药物不同而抗菌谱却相似, 其不良反应以消化道反应为主, 长期使用可致伪膜性肠炎, 引起过敏性休克罕见。临床报道常规剂量肌肉注射林可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并致死亡[5]。

3.4 利福平 为抗结核类药物, 对结核杆菌和其它分支杆菌有明显杀灭作用, 主要用于肺结核及其他结核病的治疗, 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及肝功能损害为主。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的一中年男性服用利福平 (0.6 g) 之后出现过敏性休克。

3.5 病毒唑 为广谱抗病毒药物, 对多种病毒有抑制作用, 不良反应轻微。临床报道2例使用病毒唑后出现寒颤、高热、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等过敏性休克症状。

3.6 三磷酸腺苷 为一种辅酶, 有改善机体代谢作用, 同时又是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 主要不良反应是静脉注射可引起头晕、头胀、胸闷以及低血压等。一男性患者静滴能量合剂后引起过敏性休克。

3.7 氯化钾 为补充电解质的药物, 其主要不良反应是静滴过量时出现疲乏, 肌张力减低, 反射消失, 周围循环衰竭, 心率减慢甚至心室停搏, 临床上常规剂量引起过敏性休克极为罕见。一位62岁男性患者, 在给予10 %氯化钾静滴, 出现畏寒、寒战、胸闷、呼吸急促、四肢发冷、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症状。

3.8 甲氰咪呱 为组胺H2受体阻滞剂, 主要用于上消化道出血和溃疡病, 其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19岁女性患者因上消化道出血予以甲氰咪呱后出现胸闷、气急、剧烈呛咳、喉头阻塞、窒息、濒死感等过敏性休克症状。

3.9 心律平 为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室性或室上性异位搏动、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 不良反应较少, 主要是口干、舌唇麻木等。临床报道67岁女性患者, 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静脉注射心律平, 病人诉眼黑朦、视物不清, 面色苍白, 出冷汗, 四肢厥冷, 皮肤出现斑片状皮疹等过敏性休克症状[6]。

3.10 654 -2 为M胆碱能受体阻滞剂, 主要用于内脏平滑肌痉挛所致绞痛, 不良反应主要有口干、面红、轻度扩瞳、视近物模糊等, 个别患者有心率加快和排尿困难, 引起过敏性休克少见。报道38岁男性患者, 因急性胃肠炎予山莨菪碱肌注, 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胸闷、呼吸急促、肢体麻木等过敏性休克症状[7]。

3.11 甘露醇 属渗透性利尿剂, 主要用于脑水肿、青光眼等疾病的治疗, 其不良反应轻微, 注射过快可产生一过性头痛, 视力模糊、眩晕、畏寒等症状。报道1例患者因腰椎间盘突出给予20 %甘露醇250 mL静脉滴注, 患者出现面颈部及双上肢皮肤瘙痒、麻木, 并且出现大片荨麻疹, 继之胸闷、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等过敏性休克症状[8]。

3.12 华素片 系口腔、咽喉局部消毒抗感染药物, 主要用于治疗口腔炎症。报道1例9岁患儿, 因白色念珠菌感染性口炎予以口含华素片后出现流涎, 唇舌麻木, 全身皮肤瘙痒, 可见散在红色小丘疹, 约半小时后出现吞咽困难, 流涕、眼肿, 继而失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并伴有听觉障碍等过敏性休克症状。

4致过敏性休克的中药制剂

静脉给药43例:复方丹参针剂13例 (7例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混合静滴) , 双黄连针剂11例, 清开灵针剂7例, 脉络宁针剂3例, 血塞通针剂2例, 炎琥宁针剂2例, 鱼腥草针剂3例, 参麦、脉通注射液各1例。肌注给药14例:其中柴胡针剂10例 (1例与安痛定、2例与庆大霉素混合肌注) , 羚羊角针剂4例。片剂9例:牛黄解毒片5例, 维C银翘片、银翘解毒片、三七片、穿心莲片各1例[10]。

5急救处理

过敏性休克的治疗要立足于早和快, 治疗得越早, 死亡率越低[11]。 (1) 立即停用过敏药物, 换上生理盐水, 快速扩充血容量, 并平卧、吸氧、保暖。 (2) 凡遇到过敏性喉头水肿则需气管切开, 人工呼吸机应用。 (3) 如意识昏迷则头部侧位, 抬起下颌以防舌根后坠而堵塞气道窒息。 (4) 特异性药物治疗。①注射肾上腺素:是救治初期的主要措施, 0.1 %肾上腺素, 先皮下注射0.3~0.5 mL, 紧接着作静脉注入0.1~0.2 mL, 继以5 %葡萄糖液250 mL+肾上腺素1 mg滴注, 维持静脉给药畅通。在病程中可重复应用数次。一般经过1~2次肾上腺素注射, 多数病人休克症状在半小时内均可逐渐恢复[12]。②糖皮质激素:若休克持续不见好转, 乃属严重病例, 应及早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20 mg, 琥珀酸氢化考的松200~400 mg, 或甲基强的松龙120~240 mg静脉滴注, 每6 h重复1次。③抗过敏或抗组胺类药:扑尔敏10 mg或异丙嗪25~50 mg肌内注射, 也可静脉注射10 %葡萄糖酸钙10~20 mL。④血管活性药物:常选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或阿拉明。对持续的低血压, 常予5~20 mg/ (kg·min) 多巴胺持续静脉滴注, 调整收缩压>90 mmHg。⑤解除气道痉挛:氨茶碱, 首次静脉负荷量是30 min输注5~6 mg/kg, 随后按0.3~0.9 mg/ (kg·h) 持续静脉滴注。 (5) 对过敏性休克的连续观察。初期成功的救治后, 对过敏性休克的连续观察时间不得少于24 h。大约25%的患者存在双相发作, 即在初期成功的救治后8 h内可再发危及生命的过敏症状。研究表明临床给予糖皮质激素对过敏的双相发作有明显的控制作用[13,14,15,16]。

药物过敏的认识误区 篇2

1、立即停用有关致敏药物。

2、平卧、吸氧、就地抢救,分秒必争。

3、肾上腺素0.5-1mg作皮下注射,必要时20-30分钟后再皮下或静脉注射1次。

4、地塞米松5-10mg或氢化可的松注射液100-200mg加入10%葡萄糖中静滴。

5、针刺人中,十宣穴,足三里,曲池等穴。

6、异丙嗪注射液25-50mg或苯海拉明注射液40mg,肌注。

7、血压不回升时给阿拉明注射液18.9mg或多巴胺注射液20mg加入5-10%葡萄糖中静滴。

8、呼吸受抑制时可用可拉明注射液0.375或洛贝林注射液3-6mg,肌注或静注。

9、如发生急性喉头水肿窒息时,立即咽后壁注射地塞米松2mg,必要时作气管切开。

10、如系链霉素引起的过敏反应,应静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

输液反应的处理

一、发热反应

1、轻者,减慢滴速,注意保暖

2、重者立即停止输液

3、高热者给物理降温,必要时给抗过敏药物或激素药,吸氧。

二、循环过度负荷反应(输液速度过快)

1、立即停止输液

2、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少心脏负担

3、高流量吸氧,减轻缺氧状态

4、静脉注射强力速效利尿剂(速尿20-40mg/次)

5、根据情况注射平喘药和强心剂

6、如无禁忌症,可立即慢静脉注射酚妥拉明注射液5mg或阿托品注射液或山莨菪碱注射液等。

7、肺水肿急剧加重者,其他治疗无效者,如无贫血,可静脉放血300-500ml。

三、静脉炎:局部热敷,抬高患肢,注意休息,必要时给地塞米松,抗生素等药。

药物过敏休克是我们在临床中常遇到的急症之一,如不及时抢救,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对于药物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务必要争分夺秒。

临床表现

当患者应用致敏药物后,常在15分钟内发生反应,少数患者可在30分钟后,甚至数小时后才发生反应。药物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基本相同,早期症状主要为口唇、舌及手足发麻、喉部发痒、头晕、眼花、心慌、胸闷、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不适,随后可出现全身大汗,脸色苍白,唇部发绀,喉头阻塞,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四肢冰冷,皮肤潮红,手足浮肿,严重患者可昏迷及大大小便失禁。体格检查可见球结膜充血,瞳孔缩小或扩大,对光反应迟钝,神志不清,眼部充血,心音减弱,脉搏细弱难触,心率增加,血压明显下降或测不出。有肺水肿者,双下肺可闻及罗音。休克经救治苏醒后,患者常感周身无力,或有头痛及精神不振。

治疗措施

诊断药物过敏性休克并不难,关键是要及时处理和治疗。

1、停用一切可疑性药物,保持患者平卧或头低足高位,并注意保立即肌注1‰肾上腺素0.5~1mg,小儿每次0.02~0.025mg/kg。严重者可用肌注量的1/2~1/3稀释于50%葡萄糖溶液 40~50ml中静脉注射。如患者心跳突然停止,可用1‰肾上腺素1mg直接作心内注射,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肾上腺素首

次注射后10~15分钟如无效,可重复注射1次。另外也可以将1~2mg肾上腺素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200ml中静脉滴注。注:临床中肾上腺素每支0.5ml:0.5mg或1.0ml:1.0mg,即为1‰肾上腺素。

2、如致敏性药物为肌注,可用止血带暂时结扎注射部位以上肢体,以减缓过敏药物的吸收,或用1‰肾上腺素0.3ml稀释成5~10ml注射在局部以拮抗过敏药物的作用。

3、肌肉注射抗组胺类药物:如苯海拉明25~50mg或异丙嗪25mg静脉数分钟注入。钙剂有脱敏作用及对链霉素毒性有解毒作用,对链霉素过敏者可加10%葡萄糖钙10~20ml静脉注射,半小时后可再给药1次。

4、补充血容量:常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以供应能量,同时也保持了一条有效的给药途径。输入液也可用中分子或低分子右旋糖酐。如有需要也可输入血浆或血清白蛋白,但应注意液量不宜过多、过快,以免发生肺水肿,一般说每分钟输入20~30滴较为适宜。

6、氢化可的松100mg静脉滴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增强肾上腺素的作用,克服β受体的阻断,高浓度时可阻止cAMP的分解。也可用地塞米松5~10mg静脉滴注。

7、用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氨茶碱500mg静脉10~20分钟注入,可更进一步提高cAMP的浓度。

8、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内插管进行人工呼

吸。

9、若经过两次肾上腺素注射,休克延迟半小时以上仍不恢复者,可考虑使用其他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等。

治疗体会

对于药物过敏性休克,症状出现越急、来势越猛,愈后越差。本病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早发现,抢救措施有力。药物过敏性休克在抢救上与其他性质的休克有所不同,肾上腺素为首选药物,因为它见效最快、最可靠、使用方便,既能有力地纠正休克状态,又能有效的对抗各种过敏症状。休克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一般认为能抑制免疫反应,减少抗体产生,降低血管渗透压,减轻炎症反应,并能稳定细胞内的溶酶体膜,防止多种酶类的释入,以减轻和缓解过敏性休克的症状。为防止或减少药物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临床中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

1、严格掌握用药的指证,杜绝滥用药的现象。

2、在药物过敏性休克中,大多由药物注射引起,以静脉及肌肉注射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反应最为突然,表现也最严重,口服及局部用药引起的休克较少。所以在考虑患者用药途径上,凡是能口服的,尽量避免注射,以减少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在静脉注射时,速度也不应过快。

3、准备好一套抢救设备。包括肾上腺素及其他抢救药品、氧气、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手术包、心电图机及除颤设备。

4、用药前详细询问患者的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以及家族中有无过敏患者。

5、对患有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患者,因属于过敏体质,易发生过敏反应,使用青霉素等药物时须谨慎。如治疗需要建议与抗过敏药同时使用为宜。

不期而至的药物过敏 篇3

小李闻讯赶忙叫来药店的执业药师杨大姐。杨大姐看过药品后对老张说:“老伯,我们这药品质量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您老平时是否有药物过敏的情况?”“我只对磺胺药过敏,其他什么药我都不过敏。”这句话顿时让杨大姐明白了原因,于是赶快拿来1支赛庚啶乳膏让老张擦在身上痒处,并让他服下2片地塞米松和2片扑尔敏。她告诉老张:“老伯,您这是遭遇了药物交叉过敏。”没多久,老张症状好转,怒气也消了,但依然一脸迷茫——什么是药物交叉过敏呢?

药物交叉过敏,是指对具有相似化学结构的药物也可能产生过敏。如老张,他已经确定对磺胺类药物过敏,那么,他对其他含有磺胺化学结构相似成分的药物,如部分利尿剂、口服降糖药等也可能产生过敏反应。

凡是对磺胺药过敏的患者,对以下这些药物都可能存在交叉过敏反应——

1.利尿和降压药:常用的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吲达帕胺(寿比山)、呋塞米(速尿)和布美他尼等利尿剂都与磺胺类抗菌药有相似结构。另外,含氢氯噻嗪的复方降压药如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等,也会与磺胺类抗菌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对磺胺药过敏者应避免使用。

2.磺酰脲类降糖药:如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齐特(达美康)等,属于磺酰脲类降糖药。它们含有与磺胺类药物相似的结构,容易与磺胺类发生交叉过敏。当然,这些药物的说明书中均已写明“对磺胺类过敏者禁用”。此外,还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一些含有上述药物的复方制剂。如含格列本脲的消渴丸等。

3.解热镇痛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西乐葆)结构中有苯磺酰胺基、尼美舒利含磺基,不可用于已知对磺胺过敏者。

4.抗痛风药:痛风常用药丙磺舒是一种有机酸,含有磺酰基,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要禁用。

5.青光眼治疗药物:如乙酰唑胺及布林佐胺(派立明)属于碳酸酐酶抑制剂,由于磺胺基团与碳酸离子结构相似,不能耐受磺胺类药物或其他磺胺类衍生物者不可以用。

药物过敏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篇4

关键词:药物过敏,休克,预防,护理

药物过敏反应是某种药物作用于人体后产生的抗原-抗体复合反应。这种过敏反应与药物的药理作用及用量关系不大[1]。常见的药物如抗生素、磺胺类药、血液制品和某些中草药制剂等, 给过敏体质的人应用都可以发生过敏反应, 不同的给药方法, 发生过敏反应的症状亦不同。临床用药发现, 任何药物都可能发生过敏反应, 尤其中药制剂, 如硫普罗林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一旦发生过敏反应, 轻者皮疹、荨麻疹、发热, 重者哮喘、神经血管性水肿, 甚至过敏性休克死亡。所以, 对药物过敏反应的预防、抢救和护理越来越重要。

1 预防和预后

药物过敏与性别、年龄、遗传、过敏和变态反应体质及其特异质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要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明确引起本病的原因, 进行有效地预防。详细询问过敏史, 对过敏体质者切忌滥用、过用药物, 需皮试的药物要认真做好皮试, 皮试液现配现用;首次用药要观察15~20min, 在更换批号和生产产家时应重新皮试, 阳性者应在病历的醒目位置做好标记, 并交代患者及其家属对某种药物的过敏及其利害关系, 以免再次接触;尽量不使用阳性药物, 如非用不可, 可采用脱敏注射, 但必须在抗组胺药的保护和护士的密切观察下执行;过敏体质的患者在使用易过敏药物前, 可先给抗组胺药预防过敏;尽量口服给药, 减少注射用药;临床中发现易过敏药物和中成药制剂, 应使用精密输液器输液, 滤去易引起过敏的杂质。对于预后, 在接受抗原刺激后发生的过敏反应, 越迟者预后越好, 如发生闪电式的过敏性休克, 往往预后较差。有冠心病的病人在发生过敏性休克后, 常易并发心肌梗塞。神经系统症状明显者在发生过敏性休克后, 常遗留脑缺氧后的各种并发症[2]。

2 护理

2.1 立即停药, 平卧或头低脚高, 皮下注射0.

1%肾上腺素0.2~0.5mg, 并更换输液管路, 妥善保存剩余药液, 以备做生物学监测检查。

2.2 改善缺氧症状, 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暖, 给予低流量吸氧, 头偏向一侧。

如有呕吐物应及时清除, 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道是否通畅, 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 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 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如有心脏骤停, 立即进行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

2.3 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 必要时给予锁骨下深静脉穿刺, 以便快速补充血容量。

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 强的松龙静脉注射, 如血压偏低, 遵医嘱应用晶体液静脉滴注, 多巴胺微量泵泵入维持血压;应用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 必要时给予呼吸兴奋剂;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2.4 病情观察过敏反应发生后,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 若无其他不良并发症, 一般至少要观察24h。

同时, 注意观察神志、末梢循环、尿量及皮肤、心、肝、肾等功能变化。如有高热, 给予冰袋物理降温, 冰袋置于前额、腋窝及腹股沟等处, 并给予35%~50%酒精及温水擦浴, 遵医嘱给予降温药物处理。

2.5 心理护理患者神志清楚, 出现恐惧、焦虑心理。

护士应关心、体贴、安慰患者, 告知患者及家属发生过敏反应的情况, 并记住此种药物的名称、化学成分和同类药物的名称, 嘱患者多休息, 安心配合治疗。

2.6 做好抢救工作的护理记录, 防范医疗纠纷按新的《医疗事故处

理条例》及举证责任倒置实施, 一切医疗护理行为均应准确、全面、真实地记录[3], 在抢救之后6h之内完成抢救记录。在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时, 应强调禁止再次使用此类药物, 建立一张药物过敏卡交付患者, 并上报药剂科, 追踪生物学检测结果, 以除外细菌感染或无菌操作不严格所致。叮嘱患者以后每次就诊时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有利于用药参考。

随着新药的开发利用, 滥用、错用、大剂量及长疗程用药, 药源性疾病显著升高, 医生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护士在用药前应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 避免重用致敏药物, 熟悉药物的药理特性、不良反应, 掌握药物作用和配伍禁忌, 现配现用, 也要了解少见及特有不良反应, 在使用中成药和血液制品前后应用0.9%氯化钠静脉滴注冲洗输液管, 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机会。首次使用, 尤其是在前30min应加强巡视, 随时备好0.1%肾上腺素和抗组胺药物, 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一旦有不适, 立即停药, 及时报告医生。发生过敏性休克时应积极配合抢救, 多数患者可转危为安。

参考文献

[1]陈艳萍.浅谈药物的过敏反应[J].家庭医学 (新健康) , 2008, (08) .

[2]杨建华, 王松芝, 曼苏尔.345例药物过敏反应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1, (08) .

基础护理知识:药物过敏试验方法 篇5

①皮试溶液的配制

a.用lml注射器取每毫升含20万u的青霉素溶液0.lml,加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至lml,摇匀即成(含青霉 素2万u)。

b.取上液0.lml&上法稀释至lml(含青霉素u)。

c.取每毫升含青霉素2000u的溶液0.sml按上法稀释至2ml,摇匀即成(含青霉素500u)。

②皮试方法及结果观察(皮内试验)

a.用75%酒精消毒前臂屈侧关节上6.6cm处皮肤。

b.抽取皮试液0.lml(合青霉素50u),作皮内注射成一皮丘(小儿注射0.02—0.03ml)。

c.等20min后,如局部出现红肿,直径大于1cm或局部红晕或伴有小水泡者为阳性。对可疑阳性者,应在另一前臂用生理盐水做对照试验。

③注意事项

a.极少数患者可在皮肤试验时发生过敏性休克,常于注射后数秒至5min内开始。先是皮肤蜃痒、四肢麻木,gy 则气急、胸闷、发给、心跳加快、脉细、血压下降、大量出汗等。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病人死亡。应做好抢救准备,如盐酸签上腺素肌注;氢化可的松静滴;及10%葡萄糖酸钙液与高渗葡萄糖液20ml缓慢静注;以及使用中枢兴奋药和抗过敏药。

b.试验用药含量要准,配制后在冰箱中保存不应超过24h,注射器应用lml刻度者。

c.更换同类药物或不同批号或停药3天以上,最好重新作皮内试验。

(2)头胞菌素(先锋霉素)back

①皮试溶液的配制取头抱菌素0.5g加生理盐水5ml溶解,然后抽取0.lml稀释至5ml后,再抽取0.15ml稀释至5ml即成(每毫升含头抱菌素60ug)。

②应试方法及结果观察每次取应试液0.lml做皮内试验,具体操作及结果观察均同青霉素试验。 注:也有的医疗单位采用每毫升含0.25、0.3、0.5mg 浓度的头泡菌素为皮试液。每次抽取0.05—0.lml作皮试。

(3)链霉素

①皮试溶液的配制

a.取链霉素1g(100万u)加生理盐水3.sml溶液后即成4ml(每毫升含25万u)。

b.取a液0.l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lml(每毫升含2.5万u)。

c.取b液0.l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lml(每毫升含2500u)。

d.取c液0.z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lml(每毫升含500u)即得。

②皮试方法及结果观察取度试液0.lml做皮内试验,观察15—20min.具体皮试方法及结果观察均同青霉素试验。

③注意事项

a.皮试阴性的病人,注射时也可发生过敏反应,故应做好抢救准备。

b.皮试方法目前全国尚不统一,已规定要做皮试的。地区,应按规定进行。

(4)结核苗素

①皮试溶液的配制

取纯结核菌素0.5ml加生理盐水4.5ml为第一号溶液,其稀释度为1:10。依上法配制第2、3、4号溶液,其稀释度分别为1:1加91:10o山1:10000o’

②皮试方法及结果观察。

选择前臂屈侧关节上6.6cm处,消毒后皮内注射0.1ml 结核菌素液,使之成一皮丘。通常从1:1000开始,如无反应 可用较大浓度。最后判断小儿有无结核菌感染,需做1:100 浓度的试验。如患儿有疱性结膜炎、皮肤结节性红斑或胸腔 积液,应从1:10000开始。注射后48一72h观察反应强度,并 以(+)号表示之。

阴性:不发红和硬结直径不超过0.5cm或仅发红而无硬结。

可疑:(t)发红和硬结直径为0.scm以下。

阳性:(+)发红和硬结直径为0.5—0.gcm。

(++)发红和便结直径为1—1.gcm。

(+++)发红和硬结直径为zcin以上。

(++++)除发红和硬结外有水泡或坏死。

③注意事项

巳稀释后的结核菌素液,在冰箱内可保存6周。如发生沉淀或变黄色则不能用。

(5)破伤风抗毒素

1、皮试液的配制

取破伤风抗毒素1500u,抽取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既成。

2、皮试方法及结果观察

过敏性鼻炎的药物治疗 篇6

過敏性鼻炎有四大典型症状:鼻痒、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和鼻塞,这些症状均会给患者带来不便,但尤以鼻塞给患者带来的困扰最明显。鼻塞可为间断性或持续性,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往往在夜间较重,部分患者可有嗅觉减退或缺失。由于鼻塞患者常表现有张口呼吸,长期可导致面容改变(呈“痴呆样面容”)。鼻塞还可引起面部静脉回流受阻,以致双侧下眼睑形成黑眼圈。对有哮喘症状的患者,其鼻炎症状的加重往往是哮喘发作的先驱表现。

过敏性鼻炎能否根治?对过敏性疾病而言,首要应回避过敏原,但实际上环境中的过敏原有时不易被发现或难以完全避免,而患者的过敏体质又多与遗传有关,故较难根治。但是通过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完全可以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达到无显著症状、无并发症的理想治疗效果。

过敏性紫癜的药物治疗 篇7

1 西医治疗

1.1 山莨菪碱 (654-2) 与低分子右旋糖酐[1]

通过对68例 (男39例, 女29例) 年龄在4~13岁过敏性紫癜患者, 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38例, 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654-2和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治疗, 其结果表明654-2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对过敏性紫癜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其机制可能是654-2具有扩张血小管和解痉作用, 可以改善微循环;低分子右旋糖酐具有活化组织, 防止纤维蛋白沉积, 改善血管壁的通透性, 因此具有降低血液黏度, 同时可以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从而减轻了毛细血管的变态反应程度, 减轻小毛细血管的坏死, 从而改善了临床症状。

1.2 丙种球蛋白[2]

对16例复发的患者给予传统抗组胺、增强血管功能药物、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后仍反复发作。经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IVIG) 后复发得以控制, 并且患者出院后全部随访, 1~2年内均无类似症状发生。原因是IVIG既是免疫抑制剂, 又是免疫调节剂, 可通过免疫调节抑制自身抗体而达到治疗作用。

1.3 肝素钙[3]

对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和对照组使用肝素钙之前均给予常规治疗, 并且2组的临床情况无显著差异。对治疗组给予超微量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后, 2组的情况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优点是:肝素钙具有抗凝、抗血栓、抗补体、抗炎、抗过敏、调节免疫等作用, 可灭活5-羟色胺、组织胺, 抑制变态反映, 减轻因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着而引起的组织损伤, 阻止局部血小板聚集, 破坏血小板活性物质释放增加, 降低血黏度, 逆转血液的高黏滞性, 抗凝溶栓。

1.4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用西咪替丁[4]

对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0例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和西咪替丁, 对照组仅用西咪替丁辅以维生素C、抗过敏、抗感染等对症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9%,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 两者疗效存在显著差异。其原因是卡介菌多糖核酸是具有免疫活性的多糖核酸制剂, 它的主要成分是从卡介菌中提取的多糖和核酸, 其作为一种双向免疫调节剂, 一方面能通过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 增强人体中T细胞总数, 提高NK细胞的活力, 提高C3含量等机制, 增强免疫低下者的免疫功能;另一方面能通过提高Th1/Th2的比值, 稳定肥大细胞, 产生抗体封闭, 达到抗过敏作用。还通过体液免疫, 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降低, 沉积在血管壁的免疫复合物减少, 从而达到制止血管壁的渗出, 阻止渗出性出血和水肿, 减轻临床症状, 缩短病程[5,6]。西咪替丁能通过拮抗组胺, 阻止组胺激活小血管的H2受体, 降低小血管通透性, 减少皮下组织、黏膜及内脏器官水肿和出血;并能减少组胺、胃泌素及乙酰胆碱诱导胃酸分泌, 保护胃黏膜, 改善胃黏膜缺氧状态, 阻止胃肠出血;而且还具有封闭抑制T淋巴细胞 (Ts) 上的H2受体而抑制Ts细胞功能, 并促进IL-2分泌, 增强NK的细胞功能, 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7], 减轻免疫性肾脏的直接损害作用, 从而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

1.5 胸腺肽[8]

把26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 对照组86例、激素组90例、胸腺肽组90例。3组均应用654-2、钙剂、维生素C等治疗, 激素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和口服强的松;胸腺肽组在消炎、对症治疗同时用胸腺肽静脉滴注和肌内注射。结果显示:治愈率分别为70.9%、86.7%、92.2%;1年内复发率分别为30.2%、26.7%、2.2%。经统计学处理3组治愈率比较,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 ;1年内复发率比较,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 。其原因是胸腺肽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均有调节作用, 它能促进T细胞不同亚群的分化和成熟过程, 防止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它的治疗作用主要是改变机体免疫状态。

2 中西医结合治疗

2.1 654-2与丹参[9] 把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38例, 对照组30例, 2组均进行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654-2和口服丹参片, 结果发现治疗组在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指标恢复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丹参具有抗氧化、抗血凝、增快血流速度、使其微循环改善的作用。654-2不仅能拮抗乙酰胆碱、儿茶酚胺及5-羟色胺对微血管的致痉挛作用, 降低血管通透性, 使出血停止或减轻, 皮疹消退, 而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对抗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因此2者合用对过敏性紫癜治疗具有理想的近远期效果。

2.2 654-2与复方甘草酸苷[10] 把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 2组在使用654-2与复方甘草酸苷前, 均给予相同的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0.8~1.5ml/kg、654-2 0.5~1mg/kg, 每天1次, 连用7~10d。治疗组和对照的总有效率为90%、60%, 存在显著差异, 说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654-2治疗过敏性紫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其原因是复方甘草酸苷具有抗溃疡作用、电解质激素样作用、抗变态反应、抗炎、抗自由基和醛固酮等多种药理作用, 其次甘草次酸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能抑制氢化可的松、醛固酮等灭活。654-2具有较强平滑肌松弛作用, 并能对抗血管痉挛, 解除小动脉痉挛, 增加组织灌注量, 改善微循环。两者联合应用可较好的治疗过敏性紫癜。

2.3 川芎嗪与大剂量维生素C[11] 通过对65例患者应用川芎嗪与大剂量维生素C进行治疗, 其有效率98.46%, 疗效十分明显, 而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川芎嗪是从中药川芎中提取的生物碱, 药物研究证明是一种新型钙离子拮抗剂, 具有活血化瘀, 抗血小板聚集, 扩张血管, 改善微循环, 促进血液的运行和局部微循环的恢复, 调节血液流变作用;并有抗病毒及提高组织耐氧能力;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减轻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维生素C可改善激活中性粒细胞的功能, 影响淋巴细胞合成免疫球蛋白;作为抗氧化剂, 可阻止激活的粒细胞及单核细胞产生氧自由基,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不被损伤;有助于血管胶原蛋白的合成, 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并能减轻血小板的聚集、黏附及微血栓的形成, 使血流通畅。

2.4 莪术油与川芎嗪[12] 把1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80例进行对比研究发现, 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5%莪术油葡萄糖与川芎嗪进行治疗, 治疗后2组存在差异, 其原因为莪术油能提高痛阈, 增强止痛作用, 并能使血瘀模型动物的血液黏滞度明显降低[13]。此外, 莪术油还有抗病毒作用。川芎嗪是从川芎总生物碱中提取, 其有效成分为四甲基吡嗪, 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血液黏滞度, 抑制血小板聚集[14]。因此莪术油联合川芎嗪辅助治疗HSP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2.5 复方甘草酸单胺[15] 将1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86例、对照组74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治疗组采用复方甘草酸单胺注射液20~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300ml静脉滴注。经统计学处理, 2组治愈率存在显著差异。甘草酸单胺对肝脏的固醇代谢酶有较强的亲和力, 从而阻碍皮质醇与醛固酮的灭活, 使用后显示明显的皮质激素样效应, 如抗炎作用、抗过敏及保护膜结构等作用;无明显皮质激素样不良反应, 加之该药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避免了应用皮质内固醇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 对减少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均有一定作用。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护理 篇8

1 病因

许多临床常用的药物均可引起。

2 致敏药物种类

(1) 青霉素类; (2) 头孢菌素类; (3) 磺胺类; (4) 抗癫痫药; (5) 化疗药; (6) 降颅内压药; (7) 中药制剂; (8) 抗病毒类; (9) 扩充血容量药; (10) 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免疫调节剂;非洋地黄类强心剂;疫苗;其他。

3 临床表现

各种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大同小异,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 意识障碍:恐慌、大叫、烦躁, 很快进入昏迷状态。 (2) 皮肤:皮肤痛痒、红斑, 继而出现广泛的荨麻疗东血管神经性

水肿。 (3) 呼吸系统:最先出现鼻、咽喉、气管痒感, 刺激性咳嗽、流涕、继之喉头阻塞感、胸闷、气急、呼吸困难, 严重者可因窒息而死亡。 (4) 循环系统:出现心慌、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血压 (BP) 急剧下降至休克水平, 收缩压<10.6kPa (80mmHg) 、脉压<2.66kPa (20mmHg) , 原有高血压者, 收缩压较原水平下降30%以上。数分钟发生休克, 后期可出现心律失常, 最终心跳停止。 (5)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食管梗阻感、腹胀、腹痛、肠绞痛、腹泻药等。

4 紧急护理

4.1 立即停药

去除致敏原, 就地抢救, 不可搬运, 千万不可强调困难而转院, 以免失去抢救机会, 同时立即通知医师。

4.2 体位

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防止误吸;或休克卧位 (中凹卧位) 即头部及双腿各提高15°, 增加回心血量, 保证重要器官的供血供氧, 保持安静。

4.3 肾上腺素的应用

立即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0.1%肾上腺素, 成人0.3~0.5mL, 儿童0.02~0.025mg/kg, 危重者, 可用0.5mg或肌内注射量的1/2~2/3稀释于50%葡萄糖注射液40~50m L静脉滴注。由于肾上腺素作用半衰期短暂, 如注射当次剂量后效果不佳, 可于5~10s后重复注射。如果已有气管插管, 而静脉通道又未建立时, 可用0.5~1.0mg加生理盐水5~10m L经气管插管注入, 注入后可用简易呼吸器吹气5~10次, 也可经环甲膜穿刺直接注入气管[1]。如患者心脏骤停,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及时准备急救用药。

4.4 吸氧

尽快氧气吸入, 氧流量一般为4~6L/min, 根据病情需要随时调节氧流量。

4.5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

没有输液的患者,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 选择大而直的静脉进行穿刺, 有输液的患者, 立即更换0.9%氯化钠注射液、输液器, 如患者打的是一次性静脉输液, 用一次性2mL或5mL灭菌注射器抽吸0.9%氯化钠注射液2mL, 将头皮针内的原液抽出, 再接输液器进行输液, 如患者打的是静脉留置针, 连同头皮针一起更换, 妥善保管用剩的液体及输液器, 保持静脉通畅后, 尽早按医嘱予抗过敏、扩容、升压强心、纠酸等药物治疗, 以挽救患者生命。对BP下降明显者, 在维持循环及呼吸的同时,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如多巴胺, 在静滴多巴胺时, 注意防止液体外渗而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对于微循环痉挛期的患者, 可考虑应用扩血管药物, 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 同时注意补充血容量。执行口头医嘱前要重复一遍, 医师确定无误后方可执行, 留下空安瓶, 便于抢救, 结束后双人核对, 及时记录用药名称、量、方法、时间, 时间要求精确到分钟。

4.6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呼吸受抑制时, 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气囊加压给氧, 肌肉注射洛贝林、山梗菜碱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者, 予局部喷0.9%生理盐水+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有窒息者行气管插管, 一旦发生严重痉挛性呼吸困难时, 立即做好准备配合医师行气管切开。

4.7 床边心电监护

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每5~10s监测并记录1次HR、R、SPaO2、BP, 根据BP波动及时调节升压药的滴速, 根据SPaO2调节O2流量, 生命体征平稳后, 每30s监测并记录上述指标一次。

4.8 保暖

患者在休克期, 大汗淋漓, 全身发冷, 及时予擦汗, 用温水擦浴, 及时更换衣服, 注意保暖, 神志清醒者可予温热葡萄糖水口服。

4.9 心理护理

当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 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看到医护人员快速准备急救器材到床边时, 认为有生命危险, 出现心跳加快、出汗等紧张, 恐惧心理, 给抢救带来不便, 医护人员必须做好必要的解释工作, 稳定患者情结, 或与家属一起鼓励、安慰患者。医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表现出镇定、自信、迅速、忙而不乱, 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使患者放心, 减轻恐惧、焦虑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便于抢救。

4.1 0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监测T、HR、R、BP、SPaO2的变化, 并详细记录, 及时准确记录出入量, 密切观察神志变化、每小时尿量、皮肤色泽、温度、湿度、皮疹的变化、缺氧纠正情况及周围循环情况等, 做好详细护理记录。休克时尿量<30L/h, 或尿闭, 每小时尿量的监测及为重要,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痛, 腹痛的性质、呕吐物性状、量、大小便的色泽, 并做好记录。询问患者自觉症状, 一旦有异常, 及时通知医师, 及时处理。

4.1 1 严防并发症的发生

在扩容时, 遵医嘱正确使用输液泵调节输液流速, 使液体均速进入患者体内, 发挥最大的药物疗效, 注意听患者双肺呼吸音, 严防肺水肿的发生。判断患者有无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表现, 以及心、肝、脑、肾等主要脏器的损害。以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

4.1 2 及时做好抢救记录

抢救结束后, 及时详细记录病情变化及抢救经过, 防止医疗纠纷, 在医嘱单、病历、床头卡上醒目地注明药物过敏试验阳性反应, 并告知患者及家属, 以后禁止使用。

4.1 3 饮食指导

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 患者的能量消耗大, 病情控制后, 饮食上予高热量、高蛋白、多种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必要时采用静脉高营养或鼻饲[2], 鼓励患者多饮水, 多吃蔬菜和水果, 保持大便通畅, 每日做好清洁口腔的护理, 警惕口腔黏膜真菌感染。

5 体会

过敏性休克是由免疫球蛋白E抗体介导的一种机体的严重变态反应, 引起变态反应的抗原包括昆虫的毒液、药物或某些食物等, 因已被致敏的机体对抗原物质发生强烈的变态反应, 导致弥散性的肺纤维蛋白血栓及多脏器受累, 发生急性循环呼吸功能障碍[1], 药物过敏性休克发生非常急剧, 据报道50%~60%发生于5min内, 40%发生于20min内, 10%发生于30min内[3], 发生越早, 症状越重, 呼吸循环衰竭越明显。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患者, 是人, 一定要严以律已, 严格遵守医疗护理操作规程, 为患者的生命负责, 为自己负责。工作中须做皮试的药物, 皮试前了解其过敏史及家族史, 决不能盲目从事, 必须严格执行皮肤过敏试验, 不能听信患者, 该做的必须做, 按规定办。在做青霉素皮试或输入青霉素, 不论在医院的病房、输液室或有开业资格的医疗诊所, 必须准备床旁急救药品, 抢救用物也要就近放置。即使是皮试阴性也不可麻痹大意。杜绝在自家中或患者家中没有任何抢救措施的地方输液。对于输液患者, 无论有无药物过敏史, 护士均应及时巡视, 认真观察药物疗效及反应, 患者的面色、呼吸、神志的变化, 注意局部反应, 多与患者交流, 询问有何不适, 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 如有不适, 立即停用, 及时报告医师, 及时处理, 尽量减少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随着临床新药不断出现, 在用药过程中发生严重变态反应的药物也层出不穷, 几乎布及临床每种用药, 除致敏物外, 和患者的体质也有密切关系, 在空腹或饥饿状态、疲劳状态下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概率大, 尽量避免在空腹或饥饿状态下办事输液, 如患者疲劳, 输液速度宜慢。护士在工作中要提高警惕, 加强监护和抢救意识, 提高抢救技能,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及良好的护理素质, 严谨的工作态度, 完善急救设备。及时发现, 及时就地抢救, 争分夺秒, 医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沉着冷静、操作熟练、紧凑有序进行, 给患者良好的心理支持, 吸氧及肾上腺素的应用为第一步到位, 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 尽早遵医嘱予抗过敏, 扩容及升压强心、纠酸等药物治疗, 尽快纠正休克, 对抗过敏和恢复各重要脏器的功能, 严防并发症的发生, 挽救患者生命, 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生存的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护理技巧。方法 立即停药, 就地抢救, 严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及时挽救了患者生命。结论 护士有熟练的抢救技能, 敏锐的观察力, 良好的护理素质, 严谨的工作态度, 对抢救与护理过敏性休克患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药物,过敏性休克,护理

参考文献

[1]谢正福, 刘唐威, 施焕中.内科重症监护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32-33.

[2]陈淑江, 唐有为.癌症患者的营养管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1, 20 (1) :16.

过敏性紫癜的药物治疗及饮食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住院患者共收治286例, 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146例, 对照组130例, 年龄在12~48岁之间。其中治疗组男性92例, 女性54例;对照组男性83例, 女性47例;治疗组有紫癜型61例, 腹型紫癜44例, 关节型紫癜12例, 肾型紫癜29例, 混合型24例;对照组紫癜型56例, 腹型紫癜32例, 关节紫癜21例, 肾型紫癜21例, 混合型17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临床类型、病程均无差异 (P>0.05) 。

1.2 临床表现

1.2.1 紫癜型

以皮肤反复出现瘀点、瘀斑为主要表现, 少数病例可伴眼脸、口唇、手、足等局限性血管性水肿。紫癜出现前可有皮肢瘙痒, 高出皮面, 颜色逐渐增深, 呈现紫红色, 压之不退色。

1.2.2 腹型紫癜

主要表现为腹痛, 位于脐周围或下腹部, 常呈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钝痛, 可伴恶心、呕吐、腹泻、便血。由于浆液血性分泌物渗入肠壁, 致粘膜下水肿、出血, 引起肠不规则蠕动可致肠套叠。

1.2.3 关节型 (Schonlein) 紫癜

除皮肤紫癜外, 有关节肿痛, 有局部压痛。多见于膝、踝等大关节, 关节腔可以积液, 疼痛反复发作, 呈游走性, 可伴红、肿及活动障碍。

1.2.4 肾型

又称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多见于少年, 除皮肤紫癜外, 兼有蛋白尿、血尿、甚至尿中出现管型尿, 少数甚至病变累及整个肾而发展为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

1.2.5 混合型和少见类型

以上各型临床表现中, 如有两种以上同时存在则称为混合型。其中同时有腹型和关节型症状者称为Henoch-Schonlein紫癜。其他如病变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可出现相应症状, 少数可有视神经萎缩、虹膜炎或结膜、视网膜出血。

1.3 对照组药物疗法

主要是设法除去致敏因素。抗过敏药物有息斯敏、扑尔敏、葡萄糖酸钙, 单纯者可用复方路丁、钙剂、维生素C;降低血管通透性药物有安络血、芦丁、维生素C;血小板聚集抑制药物有潘生丁;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有氢化可的松、强的松 (泼尼松) 、地塞米松;对于肾型或强的松治疗不佳者, 还可采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化疗药物;对顽固的慢性肾炎者可加免抑制剂。

1.4 治疗组药物疗法

除了西医方法和对照组相同外, 同时采用中医治疗方案如下。

1.4.1 疏风清热法

临床表现为发病前常有发热、咳嗽、咽痛等外感症状, 紫癜骤起, 颜色鲜红, 伴有颜面浮肿, 皮肤瘙痒, 或有腹痛、关节痛, 口渴, 大便干, 尿血, 舌尖边红, 苔薄黄, 脉浮数;常用银翘散合过敏煎加白茅根、车前子、紫草、徐长卿加减治疗。

1.4.2 滋阴清热法

症见皮肤紫癜反复出现, 颜色鲜红, 头晕耳鸣, 盗汗, 口燥咽干, 手足心热, 小便短赤, 尿血, 大便干, 舌红少苔, 脉弦细或细数;常用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治疗。

1.4.3 健脾益气法

症见下肢皮肤散在紫癜, 颜色较淡, 时起时伏, 遇劳加重, 头晕心悸, 神疲乏力, 面色晄白, 纳呆腹胀, 或见肢体水肿, 按之凹陷, 舌质淡, 苔薄白, 脉沉无力;常用归脾汤合防风、紫草、徐长卿加减治疗。

1.4.4 温补肾阳法

症见紫癜反复发作, 小便频数带血, 颜色较淡, 头晕乏力, 面色晄白, 腰膝冷痛, 畏寒肢冷, 纳呆便溏, 或全身水肿, 尤以下肢浮肿为主, 舌质淡胖, 苔白, 有齿痕, 脉沉迟无力;给予无比山药丸合黄芪、党参加减治疗。

1.4.5 活血化瘀法

症见紫斑反复发作, 色泽紫暗, 以下肢为多, 面色晦暗, 苔白, 脉弦细, 舌质有紫暗或瘀斑, 或见紫斑明显, 出现肾功能不全, 伴恶心、呕吐, 小便不利, 肾功提示肌酐、尿素氮异常者;常用自拟方扶正泄浊保肾汤加减治疗。

1.5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治疗7~14天症状体征消失, 皮肤没有紫癜。好转:治疗7~14天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紫癜明显减少。无效:治疗7~14天症状和体征没有减轻, 紫癜没有减少, 或者症状加重。

2 饮食疗法

患者要禁食可致敏的食物, 主要有鱼、虾、蟹、蛋、牛奶、蚕豆、菠萝等;最好不要食用自己从未吃过的新鲜花蕾之类的蔬菜, 植物花粉也是一种常见的致敏物。要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及补血食物, 以补充机体的需要, 主要有瘦肉、禽蛋、动物肝肾、菠菜、西红柿、海带、紫菜、木耳、大枣和豆类及其制品;多吃高维生素C食物, 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作用。患者多吃这些食物有助于康复。

3 结果

经过7~14天治疗后, 在进行半年内随访, 治疗组146例, 痊愈58例, 好转64例, 有效11例, 无效13例, 总有效率91%;半年后复发23例, 复发率15.7%。对照组痊愈35例, 好转43例, 有效18例, 无效34例, 总有效率73.8%;复发37例, 复发率28.4%。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 (P<0.01) 。

4 讨论

过敏性紫癜多见于外感风、热、湿、毒、瘀等, 或食鱼、虾等腥腻之品, 酿成湿热, 或被毒虫叮咬、虫毒浸淫, 以致热毒炽盛, 灼伤血络, 迫血妄行, 病久则以虚证为主, 多见于气阴两虚及脾肾亏虚;标实证以感受风、热、湿、毒之邪以及瘀血内阻为主。所以在临床中, 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过敏性紫癜, 要远比单一的西医方法疗效更佳, 具有明显的优势,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邹方鹏, 吴俊荣.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中医药治疗[J].四川中医, 2010, 28 (10) :26-27.

急性药物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体会 篇10

关键词:过敏性休克,抢救,体会

休克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综合症, 主要表现为四肢发凉、发绀、尿量减少、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面色苍白、表情淡漠或定向障碍等[1]。这些临床体征都是由于有效循环血量绝对或相对减少而致使各个重要组织与器官的血液灌注量的不足所致。由各种过敏因素引起的变态反应所致的休克称为过敏性休克。药物过敏性休克是由于患者对于某些药物过敏, 在接触或使用这些药物后, 会引起过敏性休克。常见药物如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等。生物制品、酶类、右旋糖酐、含碘造影药、维生素B1。普鲁卡因等药物。药物过敏性休克根据抗原摄入量、摄入途径的不同, 加之个体机体反应差异, 表现的程度也有较大的差异, 常常突然发生, 如贻误抢救时机, 便可危及患者生命。在此回顾了2003年5月~2010年12月的18例急性药物过敏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抢救资料, 总结抢救经验、方法与体会,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3年5月到2010年12月进行抢救的急性药物过敏性休克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例, 女8性例, 患者年龄为13~82岁, 平均38.5岁。引起过敏性休克药物分别为:青霉素类抗生素7例, 头孢类抗生素5例, 奎诺酮类抗生素2例以及低分子右旋糖酐4例。药物摄入方法分别为:静脉滴注16例, 口服2例。其中15例静脉滴注患者为在院输液时发病, 输液前常规进行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皮试阴性后给药。

1.2 临床表现

18例患者均发生意识丧失或意识恍惚情况, 伴有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及口唇发绀症状, 其中4例大小便失禁、呕吐, 3例呼吸困难, 喉部有高调吸气性哮鸣音。经统计学分析, 18例患者间一般资料和临床表现差异显著 (P>0.05) , 不具有可比性。患者一般资料情况详见表1。

1.3 抢救方法

患者发生休克后, 立即停药, 在第一时间进行肌内注射0.5mg肾上腺素、10mg地塞米松及25mg异丙嗪, 如患者症状无好转, 再静脉加注0.5mg加5%G.S 20m L的肾上腺素, 同时即刻更换输液管, 持续滴注肾上腺素2mg加5%G.S 250m L, 建立静脉双通道, 滴注10mg地米加5%G S250m L, 20m L葡萄糖酸钙, 3g维生素C。取患者平卧位, 后仰头, 进行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 严格确保患者呼吸道的畅通, 持续给氧, 如有需要可气管内插管, 进行心电图监护, 及时解除心律失常等突发症状。如患者心跳呼吸停止, 即刻进行心肺的复苏, 1mg (药物名称) 加P>0.05,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5%G.S 20m L, 0.25 (药物名称) 加5%G.S20m L, 20mg多巴胺, 阿拉名20mg, 05加5%G.S250m L可拉明进行静脉滴注, 注意保暖。

1.4 统计学方法

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 数据以配对t及χ2检验, 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8例患者中, 成功获救17例, 1例抢救无效死亡, 抢救成功率94.4%。其中死亡患者为75岁男性, 患者同时患有肺心病、肝硬化、慢支炎肺气肿, 患者于滴注头孢时休克, 心跳呼吸骤停, 抢救无效。其余17例获救患者中, 有2例行气管插管术。抢救结果详见表2。

注: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及时准确的抢救与护理, 对于急性药物过敏性休克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措施, 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和预后的生活, 因而抢救方法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 患者在接触过敏变应原以后会迅速发病, 分为急发性和缓发性, 其中前者居多, 大概占发病总数的80%~90%[2], 一般发病在接触变应原后的半小时内, 多发于药物注射、抗原吸入等。通常病情紧急, 病势凶猛, 预后情况较差, 比如青霉素类过敏性休克通常在给药5min内即刻发作, 呈闪电样。本研究中全部患者均属急性药物过敏性休克。

临床用药时, 必须对抗生素与易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化学药物高度重视, 详细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 用药前常规进行药物过敏的试验, 使用时严格观察患者体征和症状, 警惕过敏性休克的出现, 如有出现, 及时以有效科学的手段进行诊治, 降低患者死亡率。

总而言之, 对于急性药物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抢救, 必须及时准确, 有极强的急诊抢救意识, 科学合理的救护技能, 才能有效快速地对患者进行救治, 以便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

参考文献

[1]高海芳, 董伟.药物所致过敏性休克9例救治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7) :129-130.

药物过敏 马虎不得 篇11

生活中,习惯自己买药治病的老百姓越来越多,可是根本没想到有些药会导致身体过敏,事实上,任何人、任何年龄,都有可能对药物过敏。

常见过敏药及表现

引起过敏的药物最常见的是抗生素类: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等。青霉素是最多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尤其注意,以前青霉素皮试不过敏,再次应用青霉素还要做皮试,因为不同医院、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甚至同一批号的青霉素停用3天之后就应重新做皮试,千万不要想当然。

第二是磺胺类(增效联磺片)和呋喃类(痢特灵)等。由于这一类药物多数疗效确切、价格便宜,习惯服用该类药品消炎的人为数不少。由磺胺药引起的药物过敏是临床非常多见的,多出现于外生殖器、口唇等处的圆形红斑,其另一特点是反复出现于同一部位,称为固定性药疹,医院因药疹就诊的病号为数不少。对一种磺胺类抗菌药物有过敏反应的人,使用其他磺胺类药物过敏的概率极高。另外还有解热镇痛药、安眠镇静药、中草药等,至少包括几千种药品。

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过敏的药物不同,同一药品体现在不同过敏者身上的表现也不完全相同。一般在服药之后出现皮疹、瘙痒,且皮疹持续24~48小时不消退,应警惕是药物过敏,如继续服药会加重。

如果是初次服用某种药物,那么一般来说是7~10天后出现,但是如果服用的药物以前用过,有可能在数小时至1~2天内出现,而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可在数分钟至十几分钟内出现。所以,服药后要细心注意身体的全部变化,不要只注意原来所要治疗的病症的变化,可以在服药后一两个小时,尤其是晚上就寝时,观察一下胸腹部的皮肤变化,如有皮疹很容易发觉。

药物过敏的误区

药物过敏反应的机理是十分复杂的。正因如此,很多患者朋友都存在药物过敏的误区,最常见的有四种。

第一种误区:错误地认为以前不过敏的药物,终身使用都不会过敏。临床药学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间歇地重复使用某一类药物,可能在几个月甚至若干年后,再次使用时会出现过敏反应。比如有的非肠炎导致的腹泻患者,使用某种止泻药时不会出现过敏反应。但是同样一个人,因为患了肠炎导致的腹泻,再同样使用这样一种药就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什么原因呢?因为患者肠道内感染的细菌和这种药合成的抗原出现了过敏反应。

第二种误区:一些做了皮试结果为阴性的患者,认为做过皮试之后,就不用担心对这种药会过敏。目前,临床上需要进行皮试的常见注射液有:青霉素类、头孢类和部分破伤风抗毒素类制剂等。但由于个体差异等原因,不能说这些注射液皮试阴性之后,在输液中就一定不会发生过敏反应,即便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很少。所以,给患者使用青霉素类等会出现过敏反应的药物,即使皮试为阴性,也必须有医务人员在场,输液的地方也应有必要的抢救设施,以防意外发生。

第三种误区:很多患者以为用药的时候不过敏,用药之后就不会过敏。事实上,药物过敏是有潜伏期的。不同的药物、不同的患者,潜伏期的表现也不一样。比如一些使用膏药的患者,贴膏药的时候不觉得,但是等症状缓解甚至痊愈之后,停用了膏药却出现了过敏反应。而到医院皮肤科就诊的时候,很少有人会联想到药物过敏,以至于当医生询问其此前的药物过敏史时,这类患者经常给出否定的回答。

第四种误区:很多患者只以为口服或者注射的药物会发生过敏反应,并不了解各类含片、雾化吸入的药物、龋齿洞内的堵塞药物、阴道内塞药物等也都有可能出现药物过敏反应。一般注射药物导致的过敏反应最为严重。药物过敏反应的表现形式除极少数属过敏性休克外,绝大多数为形态各异、症状轻重不一的皮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如出现皮疹,而时间又发生在用药期间或者用药前后,都不能排除是否药物过敏,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必要时停药。

药物过敏后怎么办

有些药物过敏,在停药后就可以好转。但也有的时候,仅停药是不够的。药物过敏时,患者首先应该多喝些温开水,便于药物尽快排泄。同时要留意身体变化,当出现较严重的过敏症状时,可能需要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因此我们建议,一旦出现用药过敏,最好是一出现过敏症状就去医院,这样才能避免情况恶化。

尤其是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应予警惕。如果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积极治疗。抢救的关键在于争分夺秒,尽快采取必要的措施。首先应让病人躺平,头部处于低位。立即注射肾上腺素0.3~1.0毫升。必要时可在10~15分钟重复注射肾上腺素,病情危重者可静脉注射。要注意保暖,如发绀或呼吸困难,应给氧气或进行人工呼吸。紧急时也可以用指甲压迫“人中”穴,或针刺双侧“内关”。

有的病人可能有轻度的过敏性休克症状,如全身无力、寒颤、头晕等,这时也不要麻痹大意,应该进行必要的治疗。为了防止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对于一些容易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最好在医生的监督下注射,不要擅自在家中自行注射。

Tips:合理用药,预防药物过敏

①在用药前,首先明确诊断,不要在病情未搞清前,采用多种药物围攻,以为总有一种药物会产生效用,这样易出现不必要的药物反应。

②对所用药物的成分、性能、适应症、禁忌症、副作用、配伍禁忌等应全面熟悉掌握,做到不滥用、错用、多用药物。

③用药应有计划性,剂量不宜过大,种类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久,并定期观察。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特别是对有过敏性体质者更不可忽视。对有过药物过敏反应者,应注意交叉敏感或多源性敏感反应的发生。

④某些器官有功能障碍时,常对某些药物不能耐受,如肾病患者需慎用重金属药物。

⑤药物的选用一定要买正品。不要随便买药。也不能随意听信一些民间偏方。

药物过敏的认识误区 篇12

过敏反应, 又称"变态反应", 是一种免疫功能失调症, 是指由于外来的抗原物质与体内特异性抗体结合后由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释放大量过敏介质而造成的一组临床症侯群, 主要表现为局部血管扩张, 血管通透性增高, 器官平滑肌收缩以及腺体分泌增强等。在临床治疗护理中常见的过敏原有青霉素、链霉素、异种血清等。过敏常常发生在一部分具有过敏体质的人, 当这些人多次接触到致敏原 (抗原) 后, 特异性抗体便会与其结合, 使机体介质细胞脱颗粒, 释放多种介质, 从而产生一系列过敏症状。呼吸系统症状有:胸闷, 心悸, 喉头水肿, 呼吸困难, 哮喘发作等;循环系统症状有:畏冷, 出冷汗, 面色苍白, 烦躁不安, 脉细弱, 血压下降等;消化系统症状有:恶心, 呕吐, 腹痛、腹泻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意识丧失, 昏迷, 大小便失禁等;皮肤症状可表现为荨麻疹, 皮肤瘙痒、丘疹样或猩红热样红斑、皮下出血、皮肤大面积剥脱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5年5月至2009年5月间, 在我院输液中心共发生静脉点滴及肌肉注射药物出现过敏反应38例, 涵盖14种中西药物。现回顾性总结这些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及急救治疗护理经过。临床38例药物过敏反应中, 男11例, 女27例;年龄18-60岁不等。西药制剂7种, 中药制剂7种。出现过敏性休克1例, 呼吸系统症状为主19例, 循环系统症状为主13例,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3例。消化系统症状为主反应3例。反应轻者表现单一, 停药后症状即解除;表现重者出现多系统症状, 病情紧急, 甚至危及生命。

1.2 方法

对38例过敏反应患者, 及时采取停药、换药, 药物抢救及急救护理等措施。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脱离危险, 未出现生命危险及功能损害。

3 体会

38例药物过敏反应抢救成功的关键是:a.用药前详细询问了药物过敏史;b.严密观察了用药中的反应;c.准确判断了过敏反应的发生;d.及时应用了抢救药品及抢救护理措施。

4 典型病例

4.1 双黄连注射液药物过敏反应3例。

典型病例:女, 60岁, 因血压高并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等就诊, 给舌下含化心痛定, 并给静脉点滴5%GS250ml+双黄连针60ml, 用药不到2min, 患者诉难受, 胸闷, 呕吐, 头歪向一侧, 意识丧失。急将患者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测血压60/30mmHg, 心率110次/min, 急换生理盐水, 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mg, 同时给予吸氧2min后患者神志清醒, 5min后生命体征恢复正常。

4.2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过敏5例。

典型病例:女, 28岁, 孕3产2流1, 因附件囊肿静脉点滴左氧氟沙星注射液100 ml, 针扎上1min, 观察患者面色苍白, 头歪向一边, 诉胸闷难受, 赶紧将针拔掉, 将患者平卧于床上, 测血压60/30mmHg, 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mg, 观察患者面色渐好转, 5min后测血压90/60mmHg, 给服温开水, 观察0.5min后, 患者无诉其他不适。

4.3 鱼腥草、穿琥宁注射液过敏5例。

典型病例:女, 55岁, 因上呼吸道感染输5%GS250ml+鱼腥草针60ml, 用药3in后, 患者诉心慌、压气, 遂关输液器开关, 除去管内液体, 换生理盐水静滴, 患者症状缓解, 严密观察10min, 患者无诉不适, 至整组液体用完, 患者未有其他不适。

4.4 甲硝唑、替硝唑注射液过敏5例。

典型病例:女, 17岁, 因附件炎静点替硝唑注射液100ml, 用药不到5min, 观察患者面色苍白, 发出呻吟声, 问之诉胸闷难受, 赶紧关输液开关, 冲出管内剩余液体, 换生理盐水静点, 加5MG地塞米松针静推, 患者渐恢复, 10min后, 病情完全缓解, 无诉不适。

4.5 莪术油注射液6例过敏反应。

典型病例:女, 27岁, 因病毒性肺炎静点莪术油注射液100ml, 用药刚3min, 患者出现心慌、胸闷、压气症状, 赶紧拔针, 平卧, 1min后病情缓解, 观察1h, 患者无不适。测血压脉搏呼吸平稳。

4.6 阿米卡星针过敏3例。

典型病例:男, 31岁, 因病毒性感冒, 用5%GS250ml+阿米卡星针0.6g, 用药1min患者诉心慌难受, 急拔针停药, 病情随即得到好转, 无采取其他药物治疗, 患者卧床休息10min后感身体恢复, 无不良反应。

4.7 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过敏2例。

典型病例:男, 24岁, 因手指外伤肌注林可霉素针0.6 g+病毒唑针0.1g, 注射后离院5min左右晕倒在路旁, 被送往县人民医院, 静脉点滴中又用林可霉素, 又开始心慌, 难受, 头晕, 才知是林可霉素过敏, 医院按过敏反应处理后病情好转。

4.8 清开灵注射液过敏5例。

典型病例:女, 46岁, 因口腔溃疡输清开灵注射液, 患者有急事将输液速度调快, 出现心慌胸闷, 观察患者上臂肱二头肌及腹壁局部肌肉震颤, 量血压脉搏正常, 急静脉推注15mg地塞米松, 换输能量, 病情缓解。输液完毕未有不良反应发生。

4.9 刺五加注射液过敏1例。

病例如下:男, 35岁, 因脑血管痉挛输刺五加注射液, 刚滴上3min, 出现面色苍白心慌压气, 脉弱, 血压下降 (60/30mmHg, ) 急换生理盐水, 上臂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0.5mg, 2min后病情仍未明显好转, 又静脉推注10mg地塞米松, 30min后患者过敏症状完全解除。

4.1 0 V-C注射液过敏1例。

病例如下:女, 43岁, 因血压低输V-C5.0g+10%糖水250ml, 患者诉心慌难受, 观察患者表情痛苦, 呼吸困难, 急换药, 只输糖水, 未见不适。

4.1 1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1例

男, 18岁, 因上呼吸道感染就诊, 青霉素皮试阴性后, 输青霉素800万单位+病毒唑0.5g+250ml生理盐水, 输完拔针时, 患者突然"呼"一下坐起, 将输液架推倒, 随即又倒在床上, 发出"呼噜呼噜"的痰鸣音, 遂人事不醒, 急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mg, 将患者侧卧位, 针刺人中穴, 听心率, 心跳呼吸已停止, 即心脏按压, 人工呼吸, 3min后测血压40/20mmHg。抢救20min后, 呼之能应, 血压回升至90/60mmHg, 观察患者30min, 无其他不适, 由家属陪同离开医院。后其母诉以前在卫生院就出现过类似情况, 不知道是青霉素过敏。

5 小结

38例注射药物过敏反应提醒临床护理工作者, 药物过敏试验前一定要耐心询问药物过敏史。注射过程中随时保持高度警惕, 密切观察用药中的反应。经常询问患者有无自觉症状, 静脉注射穿刺后, 应先将滴速调慢, 观察15~20min后无任何自觉症状再将滴速按年龄、体重、病情调至适当滴速。注射完毕后, 必须观察20min方可让患者离开。遇到过敏反应发生要保持清醒冷静头脑, 迅速作出反应, 以最快速度采取有效抢救护理措施并与医生配合进行急救处理, 经过快速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 注射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往往能得到良好的救治, 能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有过敏反应的患者要告知药物过敏反应种类, 提醒患者在今后的生活及药物治疗中杜绝接触过敏原, 防止再次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 减少不必要的意外出现。

摘要:总结38例药物过敏反应的抢救及护理, 以有效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 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药物过敏反应,急救,护理

参考文献

[1]杜献堂, 周占国, 陈宗德, 等.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M].

上一篇:地面控制测量下一篇:寻求制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