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养繁殖

2024-11-30

驯养繁殖(精选6篇)

驯养繁殖 篇1

慈溪市庵东镇位于世畀之最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 交通便捷, 风景秀丽, 有广阔的滩涂, 丰实的饵料, 众多的野生动物种类, 为发展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野鸭有“冬令补品”之称, 因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含脂肪量低而深受消费者青睐。但目前市场上供应的野鸭基本上是捕捉来的, 既破坏了生态平衡, 又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2000年阉东镇畜牧兽医站与慈溪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共同立项“野鸭的驯养和繁殖技术”研究项目, 利用庵东镇万定野鸭驯养繁殖场为基地, 选择了杭州湾迁徙性天然斑嘴鸭和绿头鸭2个野鸭品系, 经过2年时间, 完成了野鸭驯化、提高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及野鸭疾病综合防治等一系列科学研究。经浙江省评审认定, “野鸭的驯养和繁殖技术”研究项目获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其成果填补浙江省内空白。自2001年试验研究取得成功, 野鸭驯养繁殖数量逐年增加, 形成了规模, 截止2008年, 累计野鸭驯养繁殖299.8万羽, 其中商品鸭285.3万羽、种鸭14.5万羽, 产蛋362.5万枚, 累计创产值3亿多元。经过多年来驯养繁殖, 系统地总结出一套野鸭饲养、管理、繁殖技术和疾病防治技术。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在庵东镇建立野鸭无公害和绿色食品基地, 驯养繁殖的野鸭注册了万丰、跨海、杭湾、神奇等10多个驰名商标, 产品销往广州、深圳、上海、南京、杭州、宁波等城市, 为消费者餐桌提供丰美的野味佳肴。现把野鸭驯养繁殖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

选择杭州湾迁徙性天然绿头鸭和斑嘴鸭2个野鸭品系, 驯养繁殖野鸭, 肉质鲜嫩、味美可口、脂肪较少, 佳肴仍保持野味。生长速度快, 70日龄平均体重可达1kg, 160d左右开始产蛋, 年产蛋25枚以上。商品野鸭市场销路十分广阔。

2 生产环境选择

驯养繁殖野鸭舍要符合野鸭的野生习性, 建造在环境偏僻、安静, 远离公路、村庄及其他畜禽养殖场, 便于灌水、排水的地方。

3 鸭舍建造

建造鸭舍要求1/2搭棚作休息室, 1/2为露天活动场地。活动场地建好人工水池, 采用围网, 以防飞逃, 网顶高距水面2.5m左右, 周围加围网至水底, 联成封闭体, 一般每100只野鸭饲养面积为65m2左右。并在活动场栽些树木、草丛, 水池中培植些藻类, 营造一个适宜的野生环境。

4 饲养管理

4.1 育雏管理

1~3日龄要保持28~30℃;4~7日龄要保持25~28℃;8~14日龄要保持22~25℃;15~30日龄要保持20~22℃。育雏温度从高逐渐降低, 昼夜温差≤2℃。舍内要保持干燥, 相对湿度控制在65%~75%, 地面铺松软稻草, 并隔栏喂养。雏鸭有堆睡习性, 须日夜值班, 防止压死闷死。适时放水, 第1次放水在开食前, 用小喷雾器喷点鸭身, 以后在温度合适的前提下, 慢慢在水盆水浴1~2次/d, 保证足够的饮水, 每天饮水4~5次。野鸭食性杂, 喜食小鱼、小虾、贝类、虫子、谷类和水草, 同时选择易消化、适口性好、略带腥味、便于啄食的颗粒状饲料, 粗蛋白含量达20%, 代谢能11 495~11 913 KJ/kg, 钙、磷含量分别为0.9%和0.5%。合理密度, 一般1周龄内30羽/m2左右;1~2周龄20羽/m2左右;2~3周龄15羽/m2左右。视野鸭生长发育情况应逐步降低密度。

4.2 成鸭管理

育成期是野鸭生长高峰期, 也是最爱活动的时期, 此时双翅已发育齐全, 可以飞翔, 设好围网, 以防飞逃。为适应野鸭的特性, 给予满足的运动空间, 扩大水、陆地运动场面积。每天放水3次, 勤换水, 一般7d换1次, 高温季节3d换1次, 切勿等水池表面发绿才换水。定时、定量饲喂, 一般1d饲喂2~3次, 每次25~40g/羽, 饲料要求营养全面, 适合野鸭食性, 要求含粗蛋白15%、代谢能11 913KJ/kg、钙和磷含量分别为1.0%和0.6%。

4.3 种鸭管理

场舍保持安静, 野鸭生性胆小怕惊, 如噪音过大, 会燥动不安, 影响生长和产蛋。同时要尽量避免其他野鸭干扰种鸭。种源从捕捉野鸭进行驯养, 捕获的野鸭首先剪去翅膀上的飞羽, 两边剪得不一样长, 使之在飞行时失去平衡, 也就便于管理, 但仍要用网罩围养, 野鸭经过5~6代的人工驯养, 会逐渐丧失野性, 养到5~6代就应淘汰不作种用, 应重新捕获野鸭或收集新的野鸭种蛋孵化, 或从人工驯化的野鸭后代中选留种鸭。公母鸭的选择都要符合本品种特征, 公鸭要求羽色漂亮, 雄性分明, 体型较大, 健壮有力, 体较重但不过肥, 活泼好动, 性欲旺盛者;母鸭要求选头颈细长, 眼大有神, 体躯丰满, 腹部宽广, 产蛋期间耻骨间距较宽, 觅食力强的个体, 选留的种鸭一般利用2~3年。公母合群从140日龄开始, 公母野鸭按1∶2或1∶3比例合群, 至产蛋结束。

注重营养, 产蛋期对营养要求较高, 饲料一般应含粗蛋白16%、代谢能11 077~11 495KJ/kg、钙和磷含量分别为3%和0.8%~0.9%, 并应根据产蛋情况及季节变更作适当调整, 注重添加小鱼、小虾等新鲜动物饲料, 以满足野鸭的食性, 促进高产稳产。野鸭的性成熟较迟, 一般公鸭为165~170日龄, 母鸭150~160日龄。为促进野鸭的早成熟、早开产、延长产蛋时间, 从100日龄开始应适当增加光照时间, 达到每天12h光照, 开产后光照时间逐渐增加到16h。野鸭产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其产蛋多少、受精率高低与外界气温有密切的关系。15~25℃最适宜野鸭产蛋, 4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最佳繁殖季节。为使野鸭多产蛋、产好蛋, 应创造良好环境, 密切注意气候变化, 以防冷、热应激。

5 疫病防治

定期清除鸭舍附近垃圾、杂草, 定期杀虫灭鼠, 防止鼠害或其他动物传播疫病。经常消毒。在野鸭70日龄左右用鸭瘟弱毒疫苗, 商品鸭用1次即可, 种鸭1年2次;定期对禽流感进行检测, 并适时做好禽流感免疫工作。同时做好禽出败和大肠杆菌病等疾病的防治以及定期驱虫、对病死或淘汰野鸭的处理工作。

摘要:为充分利用野鸭资源, 保护野生动物, 选择杭州湾迁徙性天然绿头鸭和斑嘴鸭2个野鸭品系, 开展了人工驯养繁殖。总结了野鸭驯养繁殖技术, 包括品种选择、生产环境选择、鸭舍建造、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内容, 以供参考。

关键词:野鸭,人工驯养,繁殖技术

参考文献

[1]杜伟达, 李央群, 范益飞, 等.斑嘴野鸭的人工驯养效果研究[J].浙江畜牧兽医, 2006 (6) :25-26.

[2]李巧丽, 熊家军.美国绿头野鸭养殖技术[J].养殖与饲料, 2002 (5) :26-28.

[3]张联合.美国绿头野鸭的育雏技术[J].农村百事通, 2005 (4) :52-53.

[4]刘淑新.美国绿头野鸭饲养管理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0 (10) :28.

[5]吴桂生.美国绿头野鸭饲养管理技术[J].中国禽业导刊, 1994 (3) :36-37.

[6]福林.美国绿头野鸭养殖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 2001 (12) :19.

驯养繁殖 篇2

伴随着人类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马鹿的生态环境急剧缩小,加上滥捕滥杀,马鹿资源受到严重的破坏,马鹿种群在西北地区已濒临灭绝。因此,马鹿人工保护与繁殖是保护马鹿种群和种质资源的当务之急。

此外,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随着党的富民政策深入人心和经济建设蓬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膳食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人民群众对保健养生食品的需求量日益增长。马鹿全身都是宝,鹿茸、鹿血、鹿鞭、鹿筋、鹿皮、鹿肉等皆可入药或作为食补。鹿茸酒是指以鹿茸为主要配料,并参入其他营养成分泡制而成的保健酒。就是鹿茸直接用高度白酒浸泡,一段时间后的酒,又称大补酒。鹿茸酒是用白酒提取了鹿茸的有效成分,所以,鹿茸酒具有鹿茸的所有有效成分,常饮鹿茸酒,就等于长期食用鹿茸一样,并且白酒可以增加鹿茸的效果。我国的鹿茸是传统出口商品,远销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南朝鲜、日本等国。

基于以上因素综合考虑,我公司决定申请办理驯养繁殖马鹿,本项目的实施,除了能给承担单位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能对我省野生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经济发展、保健养生产生积极长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有利于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

本项目通过对马鹿驯化、品种筛选,马鹿适应性强,食性杂,易于饲养,且饲料报酬率高。其饲料组成以青贮玉米杆为主,玉米、麸皮、食盐、豆类、肉骨粉等为辅,我区可稳定解决饲料来源。对其进行大规模养殖,并将其加工成绿色肉类产品,同时对一些高濒危亚种实行重点养护,既保护了自然野生资源,又满足了市场需求,有利于野生动物的合理开发利用。

2、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鹿茸保健酒极具养生价值,目前保健酒行业市场容量大 概在20亿人民币左右,总销量10万吨左右。总体上年增长率5%-10%。随着众多竞争品牌的加入,及传统的饮酒养生观念的转变,市场增长幅度将会进一步扩大;目前,白银市场上保健养生酒市场饱和度低,但人们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市场拉动效应颇为明显。随着人们对身体保健的认识加深和生活情趣的提高,对鹿血酒、鹿茸酒等系列滋补品的需求增大,为迅速发展鹿茸、鹿血系列保健养生酒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3、有利于马鹿养殖相关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

本项目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经营管理,建立中心养殖 示范基地,以驯养繁殖培育种源为主,发放种苗给基地农户,公司以订单的形式回收。公司将在基地内发展餐饮、旅游。休闲项目,而此类项目又促进了马鹿产品的销售,并节省了大量运输、销售及损耗等费用,从而实现农业、工业和餐饮业、旅游业、休

闲业的发展,形成行业之间的互动循环,带动马鹿养殖相关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

4、利用生态种植的科学方法养殖马鹿,有利于改善生态环 境。

本公司现有荒山荒坡和盐碱地约500亩,通过植树造林、种植牧草等综合治理,可明显改善规划区内生态环境。

综合上述因素,我公司特此申请发展驯养繁殖马鹿产业,望审核批准为盼!此致

敬礼

金乌贼亲体驯养与繁殖特性研究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亲体采购与驯养

金乌贼亲体采购于青岛、日照沿海野生群体,挑选体形完整,无伤害,胴体圆鼓(性腺肥满度高)的个体。亲体经1×10-6的土霉素药浴1 h后放入培育池驯养。培育池为水深1 m、面积30 m2的圆形水泥池,池中均匀设置10个充气气石。养殖用水为自然海水经过沉淀、砂滤,水质清澈,水温17~22 ℃,盐度29~30,培育密度3~4尾/m2,光照时间按自然光照时间调节。亲体采用流水、充气方式培育,日换水率为200%~400%,每日清除残饵、死亡亲体,日投饵1次,饵料为活鱼、活虾。

1.2 受精卵采集与观测方法

培育池中安置一定量的海参筐架、棕绳片、吊绳等产卵基,用于金乌贼产卵附着。发现亲体产卵后,隔天定时将挂卵的附着基移出,计数后放入孵化池孵化,同时补充等量的新附着基。取金乌贼受精卵30个,在解剖镜下观察胚胎特征,测量卵径并拍照记录。通过电镜扫描观察金乌贼精子特征。

2 试验结果

2.1 金乌贼亲体采集

2007年5—6月,共收购27尾金乌贼亲体,其中雄体15尾,雌体12尾。亲体最小个体325 g,最大个体1 020 g,均重721 g。2008年4—6月,共收购126尾金乌贼亲体,其中雄体65尾,雌体61尾,雌雄比例接近1∶1。亲体最小个体300 g,最大个体1 050 g,均重713 g。

2.2 金乌贼亲体驯养

2007年共驯养存活亲体11尾,人工驯养成活率为40.7%,成活率偏低,主要原因是由于亲体入池前没有进行药浴消毒,不摄食冰冻鱼、虾等死饵和人为干扰所致。2008年改进了暂养驯化方法,亲体入池前用土霉素药浴1 h,尽量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以调控光照度和节律并减少人为干扰,饵料为5~7 cm的小活鱼和活虾,投喂量稍大,便于亲体随时摄食。驯养期间共驯养存活亲体104尾,驯养成活率为82.5%,成活率有显著提高。

2.3 金乌贼的繁殖行为

金乌贼的繁殖行为复杂,具有求偶、争偶、交配、挂卵等行为。雌雄交配完毕分开后几分钟,雌在雄的陪同下到产卵基上产卵,产卵前雌对附着基喷水。产卵时,用2~3对腕将附着基抱住,迅速将卵粘附在附着基上。产卵时间仅需3~5 s,间隔1~2 min可产第2枚卵。雌可1次连续间隔产卵10枚左右。

2.4 不同产卵基的附卵效果

(1)海参筐:附卵量大,附卵相对集中,在海参筐的内外侧均有卵附着,但外侧附卵数量较内侧多(图1-1)。在水流稍急处的海参筐附卵数量较多,而在水流直接冲击下的海参筐附卵数量较少。附卵的卵径较大,长轴为1.7~2.2 cm,短轴1.1~1.5 cm。(2)棕绳片:附卵数量少,不是均匀地分布于棕绳片上,而是集中附在棕绳片的某一区域(图1-2)。附卵的卵径略小,长轴为1.6~2.1 cm,短轴0.9~1.4 cm。(3)吊绳:附卵数量少,呈串状粘挂在气线上(图1-3)。卵径较小,大小均匀,长轴为1.3~1.6 cm,短轴0.9~1.0 cm。此外在池底还有部分卵,这些卵大部分是从附着基上脱落的,另外有些卵没有三级卵膜。

2.5 金乌贼的精卵特征

(1)金乌贼精子:金乌贼精子细长,为鞭毛型精子,全长为104.2~108.8 μm(n=10),分为头部、中段和尾部3部分(图2-1),头部具顶体。(2)金乌贼受精卵:金乌贼成熟卵子除具有三级卵膜以外,尚有一层透明和较硬化的次级卵膜紧紧包围着。刚开始产的受精卵为奶油色,梨形,松软,呈果冻状,具黏性,卵子前端具有卵柄。由于亲体大小不同,卵子大小不一,卵子长轴为1.1~2.2 cm,短轴为0.8~1.5 cm(图2-2)。

2.6 产卵结果

金乌贼亲体通过驯化适应人工培育,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殖调控可见交配产卵。2007年,整个产卵期为6月9日—7月5日,历时28 d,共采集受精卵6 513枚(图3)。由于存活雌性亲体共5尾,因而在整个繁育期间,金乌贼雌性个体的平均产卵数为1 303枚,平均每天产卵47枚。2008年,产卵期为6月5日—7月7日,历时34 d,共收集卵子50 949枚,平均每天收集卵子1 498枚。由于雌性亲体共有61尾,因而在整个繁育期间,金乌贼雌性个体的平均产卵数为835枚,平均每天产卵25枚。

2.7 金乌贼亲体的产后死亡

2007年金乌贼产卵过程中,亲体6月10日开始陆续死亡,到7月5日全部死亡。2008年金乌贼产卵过程中,几乎每天都有亲体死亡,到7月7日亲体全部死亡(图4)。亲体濒死前,浮在水面上,腕低垂,肉鳍不停的摆动,但几乎已经原地不动,显著特征是亲体颜色不如以前艳丽,颜色为灰色,胴体背部和腹面具有大面积溃烂。死亡个体身体前部上翘或下俯,部分胴体露出水面,雄体死亡后触腕伸长,有时可见死亡亲体的内壳表面皮肤大面积充水。

3 讨论

3.1 金乌贼亲体的驯养

金乌贼由于身体柔软,渔具捕获后易造成损伤且伴随着喷墨等行为,因此驯养成活率偏低。郝振林[10]报道金乌贼的驯养成活率仅为33.3%。本试验结果2007年人工驯养成活率为40.7%,2008年改进暂养驯化方法后驯养成活率提升至82.5%。因此,亲体入池前采用药浴消毒、自然生态环境模拟、投喂活饵等方法能够显著提高金乌贼亲体的驯养成活率。但温度、培育密度等对亲体驯养成活率的影响有待进行深入研究。

3.2 金乌贼的繁殖行为

金乌贼繁殖行为复杂。但对于不同培育密度、有无培育池底质、不同附着基种类,学者们对金乌贼繁殖行为的描述略有差异。如产卵前,雌乌贼连续用漏斗对准产卵基喷水(吹沙)[11];在玻璃缸底无沉积物时,雌性个体也有喷水的行为[2,12];挂卵结束,雌乌贼会再次对产卵基吹沙[13]。但本试验发现金乌贼在挂卵前有喷水行为,但挂卵结束后未见对产卵基再次喷水现象,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水池没有铺沙所致[10]。此外,试验中发现金乌贼争偶行为明显,有时可见金乌贼亲体跳离水面并伴有喷墨行为。而当养殖池亲体数量偏少、密度稀时,金乌贼繁殖不会出现争偶行为[10]。

3.3 产卵基的比较

李嘉泳等[14]在水族箱内同时放置树枝和马尾藻,发现雌总是以前者作为附着基而不取后者。赵厚钧等[15]认为柽柳和黄花蒿2种材料附着效果较好,地肤草次之,竹苗最差。郝振林等[10]认为网绳和柽柳附卵效果好,地肤草较差。乌贼笼作为产卵基效果较好,但乌贼笼本身以捕捞乌贼为目的,易损害产卵亲体,而且制作复杂,成本较高。本试验显示海参筐架附卵效果较好,附卵量大且集中,棕绳片次之,吊绳最差。与柽柳、黄花蒿、乌贼笼等相比较,海参筐架产卵基具有附卵效果好、操作方便、不败坏水质、价格适中等优点,可作为金乌贼大规模繁殖用产卵基。

试验发现在吊绳上附着的卵数量偏少,卵径明显小于棕绳或海参筐架上的卵。分析认为在吊绳上产卵的金乌贼个体偏小,而在棕绳或海参筐架产卵的个体偏大,金乌贼产卵具有一定的领地性。因此,选择产卵基时最好选择2种以上产卵基,以便于不同亲体附卵。

3.4 金乌贼的产卵量

由于采样时间不同,关于金乌贼怀卵量的报道数目差异较大。Arima等[16]测得金乌贼的平均怀卵量为1 778粒,Tomiyama[17]测得金乌贼的平均怀卵量为2 650粒,而Yasuda[18]测得平均怀卵量为2 700 粒。本试验在整个繁育期间,金乌贼雌性个体的平均产卵数为835枚,按怀卵量为2 500枚计算,产卵数仅为怀卵量的1/3。其原因主要有:一是金乌贼亲体捕获时已产卵,部分卵子已在大海中产出;二是每天都有个别亲体衰老死亡,造成繁育期间个体平均产卵量偏低;三是死亡亲体在卵巢中还残留部分卵子没有产出。因此,加强金乌贼产卵机制的研究,探讨金乌贼产卵繁殖最适条件,从而增加个体的产卵数量,提高繁殖能力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3.5 亲体产后的死亡

光唇鱼的驯养与人工繁殖试验 篇4

光唇鱼的驯养与人工繁殖试验

光唇鱼属鲤科、亚科、光唇鱼属,与同属的.厚唇鱼俗称为石斑鱼,广泛分布于浙江省各大水系上游丘陵山区的大小溪流和海拔近千米的高山峡谷中的山涧急流中,以刮食附生于岩石上的藻类为生,兼食水柄昆虫的幼虫.因其烹调入味,肉嫩味鲜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钟爱,市场需求巨大.由于河道水域环境受各种原因影响,光唇鱼自然资源正在快速衰退,导致目前市场供应严重失衡,供应价格不断上升,目前已达80元/kg.

作 者:巫一安 潘坛仁 作者单位:浙江省遂昌县城关水管站,浙江,遂昌,323300刊 名:水产养殖英文刊名:JOURNAL OF AQUACULTURE年,卷(期):30(11)分类号:S9关键词:

针尾野鸭的人工驯养与繁殖技术 篇5

关键词:针尾野鸭,驯养,繁殖,人工孵化

针尾野鸭是中型迁徙游禽, 属浙江省保护野生鸟类, 繁殖于东北和新疆等地, 到长江以南越冬。其细长如针的黑色尾羽带给人们美的感受, 极具观赏性;肉品中蕴含较多的风味物质, 非常迎合我国的消费习惯, 经济价值较高。为了开发新的野鸭驯养品种, 满足市场需求, 增加野鸭场收入, 笔者从2011年开始, 引进野生针尾鸭进行仿生态环境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研究, 经几代培育, 初获成功, 320只母鸭 (公母配比1∶1.25) , 只均产蛋16.2个, 种蛋孵化率56.3%, 每只母鸭孵出苗鸭9.1只;120日龄商品野鸭平均上市体重0.9 kg以上, 成活率96.7%。现将驯养繁殖与人工孵化技术要点小结如下。

1 驯养前准备工作

1.1 营造仿生态饲养环境

在繁殖舍外设置长20 m、宽8 m、深1 m的水池, 在水池旁种植芦苇、常绿树木及黑麦草, 搭建小棚舍、放置竹筐及稻草供野鸭产蛋;整个养殖区四周及上方用2.5 m高的渔网围住。网高2.5 m, 网眼2 cm×2 cm。

1.2 鸭舍饲养用具消毒

针尾野鸭入舍前2周对鸭舍进行彻底冲刷, 清除污物, 用消毒威、百毒杀等喷洒消毒;入舍前1周再进行熏蒸消毒 (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28m L、高锰酸钾14 g) ;入舍前2~3 d用消毒水浸泡饲养器具8 h, 再用清水冲净晾干后放入消毒好的鸭舍内。同时, 准备好垫料、饲料、各种预防用疫苗和药物等。

2 繁殖野鸭饲养管理

针尾野鸭性成熟时间为270~300日龄, 产蛋时间一般集中在3~5月份。120日龄时选择外貌特征符合针尾野鸭品种要求、健康、无缺陷的野鸭留作种用, 公鸭与母鸭按1∶ (1~2) 选配。

2.1 后备公母鸭

240日龄前公母鸭分开饲养, 并降低饲料浓度, 限制饲养, 控制体重。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从16%逐渐降至12%, 代谢能从11.5 MJ/kg逐渐降至10.5~10.9 MJ/kg。240日龄后公母野鸭按1∶ (1~1.5) 合群饲养, 逐渐增加光照和饲料营养水平, 至270日龄时饲料蛋白质、代谢能逐渐恢复至18%、11.5MJ/kg, 每天光照时间保持16 h。

2.2 产蛋期野鸭

1) 温度。环境温度以15~25℃为宜。要密切关注气候变化, 以防冷、热应激影响产蛋。

2) 湿度。加强通风换气, 保持鸭舍干燥、空气清新, 舍内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75%。

3) 饲养密度。每平方米鸭舍面积饲养3~4只, 每群以500只左右为宜。应有适当的运动场地和飞翔空间, 并保持环境安静, 避免噪声和其它动物的干扰。

4) 水浴。水池勤灌水、排水, 保持水质良好, 自由水浴。

5) 营养需要。加强营养, 宜喂产蛋期配合饲料, 适量添加草料及新鲜小鱼、小虾、贝类等动物饲料。每天喂料1~2次, 喂精料100 g/只。

6) 光照。每天光照时间应保持16 h。自然光照不足时须补充人工光照, 可选用功率为25~40 W的白炽灯, 悬吊在离地2 m处, 光照强度以2.5 W/m2为宜。

7) 捡蛋。捡蛋时间应安排在每天14:00左右, 1次/d。种蛋应在专门场所储存, 存放场所环境温度以12~15℃为宜, 每隔7 d入孵1批。

8) 免疫。产蛋前做到禽流感疫苗3次免疫、鸭瘟疫苗2次免疫, 未做到的应及时进行补免。

3 种蛋人工孵化技术

针尾野鸭孵化期为25 d。选择新鲜、清洁并经过消毒的种蛋人工孵化, 应把握以下要点。

1) 孵化温度与湿度。采用恒温孵化, 分3期设定孵化箱温湿度。初期:1~5 d, 38.8~38.4℃;中期:6~23 d, 38.2~37.8℃;后期:24 d至出雏, 37.5~37℃。切忌温度过高过低, 否则会降低孵化率甚至造成鸭胚死亡。初、中、后期相对湿度分别保持65%~70%、60%和70%, 孵化到中后期应根据孵化箱内湿度情况在蛋壳上喷雾40℃左右温水, 以利野鸭出壳。

2) 通风与晾蛋。为保证鸭胚正常的气体代谢需要, 必须不断提供新鲜空气, 重点是降低胚胎周围二氧化碳的浓度。鸭胚发育后期, 自体产热多, 需要晾蛋, 要求第8~12天, 1次/d;第13~23天, 2次/d, 每次20 min左右。

3) 翻蛋。入孵蛋需每2 h翻蛋1次, 翻蛋角度正负45°, 以防止胚胎与蛋壳黏连。

4) 照蛋。孵化期照蛋3次。第1次在入孵第8天, 剔除无精蛋;第2、第3次在入孵第15天和23天, 剔除死胚蛋, 将发育正常的蛋转入出雏机继续孵化。

5) 出雏。出雏时不要经常打开机门, 以免降低机内温度、湿度, 影响出雏整齐度。一般每2 h开1次, 已出壳的雏鸭待绒毛干后分批取出, 并将空蛋壳捡出以利继续出雏。出雏时应关闭照明灯, 避免引起雏鸭的骚动。

4 肉用野鸭饲养管理

肉用野鸭饲养期一般为4个月, 其中育雏期为1个月左右, 育肥期为3个月。应把握温度、湿度、饲养密度、饮水、营养等技术要点。

1) 温度。育雏舍为便于保温宜采用封闭式。要求1~3日龄维持28~30℃, 以后每周降2~3℃, 昼夜温差小于2℃。30日龄以后维持15~25℃, 也可以利用自然气候环境进行饲养。

2) 湿度。野鸭喜水, 但极怕舍内潮湿, 平时应加强通风换气, 勤换垫料, 勤出粪便, 保持鸭舍干燥, 鸭舍内相对湿度控制在65%~75%。

3) 饲养密度。小群饲养, 每群以100~150只为宜。7日龄内每平方米饲养25~30只, 8~14日龄每平方米饲养20~25只, 2周以后视野鸭生长发育情况逐步降低饲养密度, 防止打堆。1个月后每平方米饲养6~8只, 配置适当的运动场地和飞翔空间, 每群以500只左右为宜。

4) 饮水和水浴。雏鸭出壳后24~36 h要给予初饮, 水中宜添加0.01%的复合多维或5%葡萄糖, 水温不低于20℃。7日龄后开始水浴, 每天水浴1~2次, 每次3~5 min, 水温以15~25℃为宜, 1个月以后白天自由水浴。平时应勤灌水、排水, 保持水池清洁, 保证野鸭饮水充足、卫生。

5) 营养需要。雏鸭初饮后1~2 h用破碎颗粒饲料开食, 育雏期投料宜少量多次, 以1 h内吃完为好, 一般每天喂料6~7次。1个月后定时、定量喂料, 每天喂2~3次, 每次20~50 g/只。每次喂料前先饮水, 饲料要求营养全面, 适口性好、粒度适宜, 满足野鸭食性和生长需要。

6) 光照。1~14日龄每天适当补充人工光照, 保证24 h光照时间, 以后逐渐改为白天采用自然光照, 晚上通宵弱光照明。

驯养繁殖 篇6

1 发展现状

近年来, 汉中市充分利用大鲵原生地和优生区资源优势, 坚持“在保护中发展, 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 加强野生资源保护, 积极开展驯养繁育, 率先在全国探索出一条大鲵原生态保护、仿生态繁育到产业化开发的成功之路, 推动大鲵资源保护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实现了大鲵资源保护和产业开发的双赢。目前, 该市已建立大鲵繁殖场2 000余处, 年苗种繁殖量突破100万尾, 占到全国的15%, 家庭养殖接近3万户, 养殖规模突破252万尾, 占全国总量的20%, 初步形成了山区主繁育、平川主养殖的产业布局。大鲵养殖业突破了传统渔业对地理环境和充足水源的依赖, 劳动强度低, 省力省时, 经济效益高, 既便以当前销售价格 (商品鲵价格在200~300元/500 g) 来算, 利润远超过传统种、养殖业。

大鲵野生种质资源在汉中市十一县区均有分布, 其中佛坪、洋县、城固、留坝、勉县、略阳、南郑、西乡、宁强县资源分布广、资源量多。略阳县大鲵资源分布在嘉陵江水系的八渡河、千流及金池院河及安家河等支流, 汉江水系的白河支流以及黑河观音寺以上干、支流;勉县大鲵资源主要分布在黑河、漾家河、柳坝河、外坝河流域;留坝县大鲵资源分布主要在尚溪河、蒿坝河、太白河、上南河流域;城固县主要分布在胥水河, 该流域是大鲵资源最佳分布区和适生区;洋县大鲵主要分布在酉水河的支流;佛坪县主要分布在蒲河、椒溪河、金水河及其小支流;西乡县大鲵主要分布在牧马河上游流域;南郑县大鲵主要分布在濂水河、冷水河的支流;宁强县大鲵主要分布在玉带河流域。

汉中市现有大鲵驯养繁殖场3 511个 (含个体养殖户) , 全市大鲵育苗总量311万尾, 繁殖场十一县区均有分布。各县区繁殖场分布多少与大鲵自然资源分布存在一定程度的一致性, 主要集中分布在留坝县、略阳县、勉县、南郑县四县, 占全市的96.3%, 四县大鲵育苗量占全市总量的70.9%。大鲵驯养繁殖依托山区自然生态, 以原生态繁殖为特色, 仿生态繁殖规模较大, 四县区也是多山区地域, 繁殖场分布特点使得汉中大鲵产业发展呈现出山区主繁殖这一特点 (详见图1、2) 。

汉中市现有大鲵养殖企业、养殖户8 539个, 全市大鲵养殖总量252.15万尾, 养殖场十一县区均有分布。养殖场主要集中分布在城固县、勉县、洋县、南郑县、略阳、汉台区六县, 六县区大鲵养殖量占全市总量的90.4%。各县区大鲵养殖呈现出不同特点, 城固县养殖企业多, 养殖量大, 分别占全市企业总数的39.4%和养殖总量33.7%, 该县不仅是汉中市大鲵养殖大县, 也是全市大鲵销售的集散地;汉台区养殖企业数和养殖量分别占全市企业总数的1%和养殖总量10.3%, 经济基础好, 企业养殖规模大;留坝、宁强、佛坪、西乡以养殖散户为主, 养殖户多, 养殖规模小。全市大鲵养殖呈现出依托当地经济状况, 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养殖量大;平川地域, 企业养殖规模大;山区农民参与众多, 以家庭养殖为主的特点 (详见图3、4) 。

2 存在问题

2.1 销售渠道不畅

随着大鲵驯养繁育工作的不断开展, 繁育技术逐渐成熟, 养殖数量不断增加, 目前汉中市存量已超过200万尾。但是, 由于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人工养殖大鲵的经营利用市场尚未全面开放, 根据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规定, 驯养繁殖大鲵需要在省级渔业主管部门办理驯养繁殖许可证, 经营利用需要办理省级经营利用许可证, 销售运输要办省级运输证, 产品不能像其他农产品一样可在市场上公开销售, 自由流通。汉中市目前取得省级驯养繁殖许可证76家, 省级经营利用许可证50家, 部级大鲵经营利用许可8家, 绝大多数大鲵养殖户均为普通农户, 全市从事大鲵养殖的农户近3万户, 由于其养殖规模小, 不具备申办相关经营许可证的条件, 但养殖总量巨大, 市场销售困难。

2.2 经营利用政策不明确

目前大鲵的消费利用市场主要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较发达城市, 在这些地区进行大鲵销售, 需要当地渔业主管部门对利用的企业、宾馆进行经营利用审批, 而这些地区对外省进入的大鲵审批未完全开放, 只有极少数企业获得经营利用许可 (如上海市, 一个经营利用证只审批3家酒店) , 而且各地对部级大鲵经营利用许可认可度也不高。由于较高层次的大鲵经营利用政策尚未形成, 省内、省际大鲵销售渠道均不顺畅, 尤以省外销售为甚, 省外销售难度很大, 大量人工养殖的大鲵积压在养殖户手中, 导致地下交易频繁, 大量大鲵苗种和商品鲵没有进行检验检疫便流入市场, 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也给监管工作带来困难。目前, 由于国家经营利用政策不明确, 导致销售渠道不畅的问题已很突出, 成为制约大鲵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2.3 养殖技术、病害防治等基础研究与产业扩张幅度不相适应

大鲵是一个新兴的特养品种, 相关研究比较薄弱, 随着大鲵养殖的快速发展, 已显得严重滞后。例如, 目前对大鲵一些病害的研究不深入, 缺乏有效、科学的防治方法, 加之一些养殖户专业知识和技术缺乏, 不能及时发现和采取有效措施防疫。此外, 大鲵的选育繁育、产品的研究开发也未有效开展, 而这些研究工作依靠基层无论是经费还是科研力量都无法顺利开展, 也影响了大鲵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4 宣传引导和产品开发不到位

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是1988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颁布确定的。多年来, 政府及媒体在宣传中更多地强调保护大鲵种质资源, 对大鲵人工养殖所取得成果和现有民间养殖总量及规模缺乏宣传, 公众对大鲵野生资源与养殖殖品之间差异和经营利用政策不了解, 大鲵人工养殖品流入食用流通环节的显著标志等系统管理未到位, 无法区分养殖体与野生体, 销售环节受阻。另一方面对大鲵的经济价值与药用价值宣传不到位, 大鲵产品潜在市场开发不够;其次对大鲵商品的定位等同一般大宗水产品, 对其较高经济价值认识不足, 产品开发不够, 没有在市场细分的基础进行产品深加工, 只限于向酒店、宾馆销售活体, 没有通过大鲵商品深加工而形成突破现有野生动物保护政策限制、开发出口国外市场、易于进入百姓餐桌的产业链, 单一商品销售形式导致大鲵产业抗市场风险能力弱, 行业发展起伏较大。

3 意见及建议

3.1 明确政策, 放开限制

《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保护的是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的定义是指生存于自然状态下, 非人工驯养的各种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软体动物、昆虫及其他动物。而对于采用野生大鲵作为原始种, 用其子代作为亲本, 进行人工繁殖, 然后进行人工养殖的大鲵应该与野生的大鲵区别对待, 对野生的大鲵和人工养殖的大鲵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对野生大鲵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对人工养殖的大鲵可探索新的监管制度, 形成国家层面上或较高层面上人工养殖大鲵明确的、统一的、可以利用的政策, 最大程度上减少、消除人工养殖大鲵商品销售的政策限制, 减少省内、外商品大鲵流通渠道上的阻碍, 畅通人工养殖大鲵作为一般商品意义上的销售渠道。

3.2 加大投入, 奠定基础

随着大鲵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规模扩大, 尤其是商品大鲵集约化养殖带来病害的多发等诸多技术性问题, 许多基础性研究已经严重滞后, 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介入, 加大对大鲵资源保护、良种繁育、养殖技术、疫病防治、产品开发等领域的科研投入, 设立专门项目资金, 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 提高养护水平, 普及健康养殖技术, 规范养殖行为, 保障质量安全, 为大鲵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3.3 建设标识识别系统, 统一管理

为规范商品鲵市场, 严格区分人工养殖大鲵与野生大鲵, 使商品鲵使用标识系统成为必要, 商品鲵与大宗水产品比较具有较高经济价值, 是使用标识系统成为可能, 建议由部或省统一制作商品鲵标识牌, 每尾商品鲵一枚标识牌发放到批准使用的养殖单位和个人。标识牌为一次性产品, 由养殖单位和个人在销售时套在商品鲵脚上, 取下即损坏, 每年一更换, 过期后作废。凡挂统一标识牌的大鲵属合法利用产品, 各省不得设置任何进入许可门槛, 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自由流通和贸易。

3.4 延伸产业链, 开拓国内、国外市场

以现有人工养殖大鲵的产业规模和商品鲵价格水平, 开展商品鲵的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正当其时, 因仅靠企业自己饲养成品鲵的供应方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而收购别的企业或个人的成品价格要在可接受范围。开展商品鲵深加工, 能突破现大鲵作为国家二级野生动物的政策限制, 分割后的商品单价较低保证能上普通百姓的餐桌, 深加工的产品又便于符合国外商品标准, 适应国外市场需求, 开拓国外市场。最终通过商品鲵深加工, 拓展市场, 稳定商品鲵价格, 避免价格波动对行业产生较大影响, 做大做强整个行业发展。

3.5 加强宣传,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上一篇:电弧接地过电压下一篇:环境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