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性繁殖(共6篇)
无性繁殖 篇1
树莓 (raspberry) , 又名覆盆子、马林、木莓等, 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树莓为多年生小灌木, 丛生, 地下部分为多年生, 无主根, 根系分布较较浅, 春季由根或根颈下部发出萌芽;地上部分为二年生, 当年春从根基萌发的枝条为基生枝, 仅营养生长, 第2年开花结实, 随后自然枯死, 花色为白色或粉色, 顶生锥状花序, 果实柔嫩多汁, 有光泽, 平均单果重8~15 g。一年生苗定植后, 第2年即可开花结果, 3~4年进入盛果期, 产量可达15.0~22.5 t/hm2, 经济寿命达20年以上, 其果品除鲜食外, 还可用来制作多种食品以及多种食品添加剂、天然香料、食用色素及特殊营养物质[1,2]。
基于树莓的种种用途, 近年来, 江苏、安徽、四川等南方省份相继开展引种试验。安徽省滁州、芜湖、合肥、六安、黄山等地相继开展树莓引种试验, 并得出黑树莓可在全省推广应用。树莓的繁育方法有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 种子繁殖后代性状分离严重、变异大, 只在育种中采用;无性繁殖品种优良性状稳定, 因而生产上普遍运用无性方法繁育后代。现将树莓无性繁殖方法总结如下, 以供各地参考应用。
1 扦插繁殖
1.1 硬枝扦插
1.1.1 插条冬藏。
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 结合树莓的修剪, 采集当年生健壮、芽眼饱满基生枝, 选取枝条中下部, 剪成20 cm长的穗条, 每30~50根为1捆, 捆得不宜过紧。冬藏窖应选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处, 宽1.0~1.5 m, 深1 m, 长度视穗条数量而定, 窖下部先垫沙子20 cm厚, 然后将穗条放入窖内, 边码捆边埋沙, 可横放也可竖放, 埋好1层再码第2层, 使插条与插条之间、捆与捆之间空隙全部充满湿沙, 沙子的湿度保持在60%左右, 在埋好的插穗上覆盖湿沙, 厚度为20~30 cm, 再在中间竖草把, 上面培土30 cm厚, 覆土要拍实, 上部加草覆盖。
1.1.2 整地做床。
选地势高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地块 (耕作层不浅于40 cm) 作苗圃地, 耕地前施入优质有机肥75 t/hm2, 深耕细耙后打成畦宽1 m, 垄宽0.3 m左右, 整地做床。
1.1.3 穗条处理。
翌年3月上旬地温稳定在5℃左右时, 将贮藏插条取出, 其中一部分在芽节处产生不定根, 一部分在插条下部形成愈伤组织。形成不定根的插条采用容器育苗, 形成愈伤组织的插条 (上部可进行适当修剪) 可直接用于扦插, 其他插条剪成10~15 cm, 保留3个芽, 插条下端剪口离芽位1 cm, 剪成马蹄形, 上端剪口离芽位3~4 cm, 剪口要平滑, 不可撒裂, 每捆30~50根, 再用500 mg/L萘乙酸溶液速浸2 s待插[3]。
1.1.4 扦插。
首先在苗圃地已做好的畦内开纵沟, 沟的行距为20 cm, 每畦开5条沟, 将有愈伤组织的和已处理过的插条, 均匀排放在沟内, 株距10 cm, 上露第1个芽, 然后覆土、浇水。
1.1.5插后管理。
插后浇足底水, 然后在苗床上搭小拱棚并覆盖塑料薄膜, 并加盖遮阳网。当气温大于30℃时要注意通风, 根据土壤墒情, 及时浇水和中耕除草。苗木生根后, 应进行炼苗, 逐步将薄膜与遮阳网揭除。
1.2 嫩枝扦插
一般在6月上中旬进行, 选用半木质化的当年生枝条扦插。
1.2.1 扦插基质。
选用干净的河沙、泥炭土, 也可在砂壤土上直接扦插。苗床高20~25 cm、宽120 cm, 步道沟宽40~50 cm。1.2.2苗床消毒。用0.5%高锰酸钾溶液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 也可用甲醛溶液进行消毒处理, 然后盖上塑料薄膜捂一昼夜。
1.2.3 插穗采集和处理。
采集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 粗度0.3~0.8 cm, 剪成长8~15 cm的插穗, 插穗上有芽2~3个, 下部截口距芽1~2 cm剪成马蹄形, 上部距芽1 cm平剪, 剪口要平滑, 下部叶片全部去掉, 仅留上部叶片的1/2, 以减少蒸发。扦插前用500 mg/kg萘乙酸溶液速浸1~2 s[4]。
1.2.4 扦插。
扦插前用已消毒的清水将苗床浇透, 然后再进行扦插, 株行距为5 cm×5 cm, 扦插深度为5 cm左右。也可按株行距先开沟, 然后将插穗排好压实喷水。
1.2.5 搭遮荫棚。
扦插后在苗床两侧每隔2~3 m立一竖桩, 搭好架子, 用苇帘或遮阳网遮荫。一般透光量控制在30%以下。
1.2.6 扦插后的管理。
首先保持苗床湿润。晴天10:00—17:00气温高, 蒸发强度大, 为减少插穗蒸腾量, 保持插穗体内水分平衡, 喷水要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夏季经常出现暴雨, 要保持排水沟畅通。一般每隔1周用50%多菌灵1 000倍液喷雾杀菌1次, 预防病害的发生。若管理到位, 20 d左右就可生根。
1.2.7 炼苗。
扦插苗生根后, 应逐渐减少喷水量和喷水次数, 1周后撤去苇帘或遮阳网。
2 压条育苗
6—8月 (雨热同期) 进行树莓的压条繁殖, 具体方法:将当年生健壮的基生枝枝条中部刻伤压弯入深15~30 cm的沟中, 覆土10 cm厚, 浇水并保持土壤湿润, 约30 d即可生根, 生根后将沟填平并剪断枝条即可。
3 根蘖育苗
树莓根蘖能力非常强, 可利用植株根系分蘖能力进行繁殖育苗, 尤其是红树莓类。主要做法:早春树莓未发芽时, 用铁锹在其根系周围进行翻耕, 形成根蘖苗以后要及时进行断根, 切除幼苗与母体的联系。断根要适时, 过早则幼苗生长弱成活困难, 过迟则影响苗子数量, 一般在幼苗长出地面1个月左右, 合肥地区一般在4月底至5月初, 离苗10 cm处断根[4,5,6]。
4 埋根育苗
树莓无主根, 根系分布较浅, 其根蘖能力非常强, 早春可利用根系再生能力进行埋根育苗。主要做法:2月下旬至3月初, 地温达5℃以上, 在植株周围挖掘 (10 cm以外) , 使根系裸露并截断, 选0.2 cm以上侧根, 剪成10 cm一段待用。苗床高20~25 cm、宽120 cm, 步道沟宽40~50 cm。用锄头开沟, 深8~10 cm, 间隔10~15 cm, 将根段平放沟内, 每条沟约放10段, 然后覆土平整。浇透水, 盖草保湿, 20 d左右萌发, 成活率达80%以上。出苗后分2~3次将草揭去。挖根同时也促进母株根蘖苗萌发[7]。
摘要:在介绍树莓特征特性的基础上, 总结树莓的无性繁殖技术, 包括扦插繁殖、压条育苗、根蘖育苗、埋根育苗, 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树莓,无性繁殖,扦插繁殖,压条育苗
参考文献
[1]徐娥, 李岩.树莓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6 (1) :64-65.
[2]朴日子, 曹后男, 陈艳秋, 等.无刺红树莓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4) :411-414.
[3]和加卫, 徐中志, 唐开学, 等.树莓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 2006 (4) :754-756.
[4]徐桂娟, 罗晓芳, 姚洪军.黑树莓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1) :99-100.
[5]陈琦, 黄庆文.树莓绿枝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 2008 (5) :229-232.
[6]杨艳敏, 陶承光, 王际轩, 等.树莓繁殖技术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28) :15522-15524.
[7]徐荣珍.树莓苗木繁殖技术及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3 (9) :16.
无性繁殖 篇2
月季切花品种Daiana无性繁殖系的建立
以月季切花品种Daiana带芽嫩茎为外植体,研究了激素等因素对其无性繁殖系建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其诱导分化以B5+BA1.0mg/L(单位下同)+IBA0.25效果较好;继代增殖以B5+BA1.0~2.0+IBA0.25+GA0.3效果好,增殖系数可达5.8~6.2以上;生根以50mg//LNAA或50mg/LIBA溶液浸泡嫩茎切口基部0.5~1d后,接种于无激素1/2MS基本培养基中效果好,生根率达100%;在基质珍珠岩或蛭石中驯苗,成活率可达94.1%以上.
作 者:何家涛 王会 He Jiatao Wang Hui 作者单位: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襄樊,441021刊 名:中国农学通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年,卷(期):22(4)分类号:Q813关键词:月季 带芽幼茎 无性繁殖系
无性繁殖 篇3
【关键词】绞股蓝;无性繁殖;短茎扦插;应用
绞股蓝是平利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也是农民快速致富的一项短、平、快项目。但由于绞股蓝原属野生植物,经人工驯化后,进行人工大田栽培,改变了它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生产中不断出现抗逆性衰退,抗病虫能力减弱,种性退化、新品种有性繁殖速度慢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绞股蓝产业的良性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利用绞股蓝蓬节生根的生理特性,进行无性繁殖技术研究,经过三年多几十次的试验研究,取得了绞股蓝“短茎扦插”无性繁殖技术的成功。
1 绞股蓝无性繁殖技术的优势
1.1 加快新品种繁育速度
一个绞股蓝新品种的培育需要多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获得成功,在生产推广上利用有性繁殖速度慢,产种量低,使优良新品种不能迅速大面积推广使用。利用无性繁殖技术,可以在一年内多次繁殖,大大提高了新品种的繁殖和推广速度,充分发挥良种的生产效应。
1.2 保持良种的优良种性
从遗传角度讲、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对一个有优良种性的品种,为了保持其优良性的相对稳定,只有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达到保持良好优良种性的目的。
1.3 进行品种提纯复壮
野生植物经人工驯化大面积生产栽培,由于生长环境的改变,生产中品种退化现象明显,严重影响产量和效益,利用无性繁殖方法,在大田选择抗性好适应性强的优良单株或群体,进行“短茎扦插”无性繁殖,减轻退化现象。
2 绞股蓝无性繁殖技术
2.1 选择苗床地
选择地块土壤无农药残毒含量。以腐质土、沙壤土为宜。交通、排灌方便。四周500m内无空气污染源。立地条件要地势平坦,便于操作。
2.2 整好苗床地
2.2.1 施底肥
翻地前每667㎡按100kg腐熟后的油饼加40kg硫酸钾复合肥(N15、P15、K15)作基肥,通过耕翻,与土壤均匀混合。
2.2.2 土壤消毒
用55%敌克松1000倍液灭菌、生物农药“保绿宁”1000倍液杀虫。喷撒后再抽厢作垅。
2.2.3 抽厢作垅
在抽好边沟的前提下,按1m厢面,沟宽30cm,深15~20cm起垅作厢,碎土整平,达到厢面平整,厢沟通畅,便于操作,便于排灌。
2.3 选择种藤,剪取扦插茎(穗)
2.3.1选择好繁殖品种
从确定的需要繁殖的品种田里选择无病健壮老藤,从地上30~40cm处剪下作茎(穗)源。
2.3.2 短穗标准
2~4节为一段(下部老藤节间短故有时3~4节),每段长10~15cm,下部节下留1cm茎,剪去下部节上叶片,留好上部顶叶,按倒顺,每50~100穗为一捆,堆放在一起,浇水保湿,上盖湿布或树叶等防晒。当天短穗当天用完。
2.3.3 运输
将剪好的短穗,轻轻放入竹筐或竹蓝内,运往扦插地块。
2.4 扦插
2.4.1 开沟
按厢横开扦插沟,行距10~12cm,宽10cm,深10cm。
2.4.2 排茎扦插
将鲜活的短茎按6~7cm的株距,排于沟内,上一节和叶片必须露出地面,然后用细土压紧下部,顺沟浇水紧土,待不见表水后再盖一层细土保墒,土与厢平,以此类推。
2.4.3 浇水保湿保叶
待每扦插2~3m厢面时用喷务器或撒水壶浇一次厢面水,让上部叶片保持鲜活,提高成活率。
2.5 搭遮阳棚
为满足绞股蓝喜阴好湿的生理特性,苗床地应作好防夏日强光和35℃以上高温的设备,所以需搭建遮阳棚。遮阳棚高50~60cm,长宽比苗床厢面略大,苗床厢边打固定木桩或竹杆,边扦插边盖遮阳网,覆盖遮阳网后须固定好,避免被风吹揭。
2.6 苗床管理
2.6.1 水的管理
(1)浇撒叶面水:扦插完毕后,当气温超过25℃以上时,每天应浇1~2次厢面水,以保持厢面湿润和顶叶新鲜,用以促进新根生长和新芽早发。
(2)灌好厢沟水,在干旱季节烈日炎炎的夏天,浇水已不能满足扦插苗的快速生长需要时,要灌好厢沟水,灌水时间应选择早上7点以前,这时水温、地温均等安全无害。灌水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要大水漫灌超越厢面,造成叶面粘泥,水退叶子干死;二是水平面要略低于厢面2~3cm,浸润后即可退水。
2.6.2 拔草保苗
扦插苗因密度大,发生杂草危害时不宜用锄子锄草,故而要坚持拔早、拔小、拔了的原则,每隔3~5d要清除一次苗床雜草。
2.6.3 肥的管理
一般情况下,扦插苗7~10d生出新根,即可由异养进入自养,20~30d后新根可长到10cm以上,新茎蔓亦可长到10cm以上(最快可达80cm),这时即可起苗移栽。
(1)叶面喷肥:扦插3~4d后,使用叶面肥,每667㎡用尿素0.5kg+磷酸二氢钾0.2kg+清水50kg,晴天下午5点以后喷于叶面,每2~3d喷一次。
(2)送嫁肥:起苗前3~5d施一次送嫁肥,每667㎡用腐熟人粪尿(过滤)4担,按1:4比例兑水均匀后浇于厢面,浇后再用撒水壶喷一次水以清除叶面肥汁,防止灼伤叶面。
2.7 整好移栽大田
当扦插苗在30d左右或苗高达到15cm左右,要及时地整好移栽田块。
深耕细耙整平整匀土壤。施足底肥,毎667㎡施农家肥5000kg或发酵好的饼肥150kg,在加复合肥25kg,均匀施于土壤中。开好三沟(边沟、腰沟、厢沟)以利排灌。
2.8 起苗
2.8.1 浇透起苗水
起苗前2~3h浇一次起苗水,使苗床湿润,以利起苗带上湿土。
2.8.2 起苗
从厢边开始,用锄、铲从侧面或沟平面铲起厢土,将苗分开,一株带一团湿土捏紧,装入竹筐或竹蓝中,运往栽培地,轻取轻放力争不掉土,以提高成活率。
2.9 栽苗
2.9.1 开好厢沟
按技术规范要求每667㎡栽3000株左右,在1m的厢面上开现两条栽培沟,深宽各10~12cm,距厢边30cm的沟,以备栽苗。
2.9.2 密度
按厢面1m、株距33cm的密度栽种,毎667㎡栽3000苗。
2.9.3 栽苗
在开好的栽培沟内轻轻地放上带土小苗,按要求密度定好株距,用细土压实根部,待一厢栽完后立即浇水紧土,上盖细土保墒。
2.10 大田管理
扦插苗栽入大田后的田间管理与营养钵育苗移栽和种子直播相同。
茶树良种无性繁殖技术 篇4
1 母穗的培育
专供剪取穗条的茶园叫母本园,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地势平坦、阳光充足、交通方便的地段建立母本园,采用无性系优良品种的原种苗,纯度应达到100%,品种特性应与生产茶类相适应[2]。要获得高产优质穗条,一方面必须做好养树和管树工作,要注重秋冬季封园修剪,促进茶树萌芽,多抽发枝条,另一方面注重肥培管理,重施氮肥和有机肥,促进枝条的营养生长,抑制开花结实。为提高母本园经济效益,一般春茶结束后才开始养穗,即5月下旬,太早养穗穗条会分枝,太晚养穗(6月)穗条长势不好。
2 扦插苗圃地的建立
选择地势平坦,土质疏松,土壤p H值为4.5~6.0,水源充足,排水良好,避风向阳,交通方便的田地建苗圃(忌用蔬菜与烟麻等地)。
地选好后应翻耕整碎整平,整成苗床,苗床宽1.1~1.2 m,长度依地形而定,以1 5~2 0 m为宜,高15~20cm,沟宽45cm,苗床以东西方向为宜。苗床平整好后,每667 m2撒施腐熟饼肥150~200kg,再平铺疏松细碎的红、黄心土,心土厚度3~4cm,这样可防止插穗腐烂和杂草生长,并能提早生根。可用木板拍打,压实心土表层,使苗床平整。四周挖好排水沟。在扦插前,苗床要充分喷湿,待床面不粘时,划行距约8~10cm,划行后即可搭荫棚,以防晒防风保湿。
3 短穗扦插技术
3.1 短穗的剪取
在母本园中,选择剪取当年生健壮无病虫害、中上部呈红棕色的半木质化枝条为插穗。通常一个节间可剪一个短穗,如节间较短,可将两节剪成一个短穗,剪去下端叶片,保留上端叶片,短穗必须是带有一个腋芽、一张叶片的短茎,长约3 cm,上下剪口要求与叶片行成斜面(切口45°),上下剪口要光滑,插口上端剪口应稍高出腋芽的基部,保持腋芽的完整,及时剪取扦插[3]。
3.2 扦插的时期和方法
在春、夏、秋之季都可以扦插,春插在3月中旬至4月初,夏插在6-7月,秋插在9-10月。景德镇市茶科所建有国家级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多年实践经验,春插气温低,发根较缓慢,夏插发根快,但插后花蕾较多,对茶苗生长不利;因此江西扦插以秋插为宜,一般在10-11月,具体要看当年插穗成熟度来灵活掌握,太早穗条未全部成熟,利用率低浪费大。扦插密度以叶片不重叠为准,每667 m2扦插26万~28万株。扦插前苗床须充分浇透水,以60°的倾斜角度将短穗的2/3插入土中,使叶片和叶柄露出地面部,边插边将土压紧,叶片应顺风排列,插好后立即浇透水、加盖塑料薄膜和遮阳网,保温保湿越冬。
4 苗圃的管理
主要是遮荫、浇水、施肥、除草和防治病虫害。扦插初期以浇水保湿为主,进入冬季以保温防霜雪害为主,翌年开春后以施肥、除草、炼苗、防治病虫害为主[4]。
4.1 遮荫
苗地搭建小拱棚遮荫,棚高55~70 cm,使用遮光率为70%的遮阳网覆盖,可避免日光强烈照射,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每扦插完一方,一般至少浇水5~10 d后再盖薄膜和遮阳网,保温保湿越冬,如今浇透水后立即加盖塑料薄膜和遮阳网,成活率一样高,减少劳动力;至来年4-5月揭去薄膜,炼苗,6-7月可以全部拆除遮阳网。
4.2 浇水
插至发根前,浇水根据苗圃地干湿度可灵活掌握,不一定天天浇水,注意调温调湿,白天掀开苗床两头薄膜通风换气,晚上盖上,大雨天要注意排水;当插穗发根并长出枝叶成苗时,应相应减少浇水次数和浇水量。
4.3 施肥
扦插苗初步形成根系后,开始追肥2~3次,至翌年4-5月施第一次追肥,以少量多次为宜,以后每月施肥一次。追肥浓度应随茶苗的生长逐步增加,尿素可由0.1%逐步增至0.5%,追肥可结合浇水进行,但要防止灼伤芽叶[5]。
4.4 除草
扦插的苗木在苗圃里的生育期长达1 a以上,苗圃的杂草要除早、除小,摘除花蕾。
4.5 病虫害防治
主要是防治小绿叶蝉、茶蚜、叶螨类及炭疽病、茶芽枯病等病虫害。
5 茶苗的出圃
出圃的茶苗应达到一定的规格,一般为高不低于20 cm,茎粗不小于0.3 cm。本地茶区一般在10月中、下旬至来年3-4月起苗,起苗前可将高于第一次定型修剪高度的枝叶剪去,注意保护根系,勿使受到损伤,并保持湿润,切不可晒干。外运的茶苗必须妥善包装,一般100株为一小捆,500株为一大捆。做到随挖、随运,不可积压太久,到达目的地必须立即栽植。
参考文献
[1]赵生荣.茶树无性繁殖技术优点[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B12):133-134.
[2]陈勋,贾尚智,闵彩云,等.鄂茶1号茶树无性繁殖技术[J].中国茶叶,2010,32(8):17-18.
[3]牛素珍,宋勤飞,尹杰.不同剪穗处理对野生茶树无性繁殖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11,23(5):905-909.
[4]杨阳,赵洋,刘振.茶树短穗扦插不同品种与密度的效果比较[J].茶叶通讯,2008,35(4):5-9.
推广无性繁殖提高桑苗繁育水平 篇5
我国各地区自然条件差异很大, 而桑树品种的地区适应性又有明显差别, 因此, 良桑苗的繁殖应坚持自育自栽为主的原则。本文结合大面积生产中桑苗良桑化繁育实际情况, 主要介绍无性繁殖良桑苗在生产上的应用。
1 实生苗芽接法
1.1 冬季切皮芽接法
1.1.1 冬季切皮芽接法时间在1~2月份。
1.1.2 接穗的准备
在嫁接前的10~15天采集接穗。不需要专门贮藏。在穗母园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采集, 以枝条充实、芽孢饱满的一年生枝条为主。剪掉基部过粗的部分和稍端的幼嫩部分。当穗头树液逸出呈汗珠状则表明穗条的含水量合适。
1.1.3 冬季切皮芽接的特点
第一, 冬季农闲, 用于芽接生产和技术培训的时间充足。第二, 接穗和砧木接触时间长, 愈合好、发芽早、成活率高。
1.1.4 冬季切皮芽接法的步骤和要点
1.1.4.1 砧木切皮 选择实生苗离地面5~10 cm处, 两刀完成, 长度2 cm左右, 厚度削到形成层。切掉上部3/5, 留下2/5。
1.1.4.2 削芽片 根据砧木大小选择适应的芽片, 芽孢大小和砧木大小相适应。分两刀削成, 第一刀在芽基下方1 cm处横切一刀, 深达木质部;第二刀从芽基上方1 cm处向前向下搓削至第一刀处即得芽片。芽片削面要求三点现、芽芯全、削面光、不带木。
1.1.4.3 插芽片、捆扎 将芽片削面正对砧木削面投入, 然后用1~2 cm宽的塑料薄膜带捆扎, 不漏缝隙。
1.1.4.4 剪梢 在嫁接处上方10 cm左右剪去梢端。
1.1.4.5 管理 芽接后, 要注意防治病虫害, 摘除砧芽, 及时灌水施肥, 促进新梢迅速生长。
1.2 春季简易芽接
1.2.1 嫁接的时间在3月份, 以一年生越冬枝条作为穗条。
1.2.2 穗条的采集和贮藏
一般在2月上中旬采集穗条, 必须进行专门贮藏。其目的是保证穗条不发芽、不干枯、不发霉、不蒸热。贮藏场所温度在5~10℃, 相对湿度70%, 不能阳光直射。贮藏方法是先在室内地面铺好15~20cm的湿润砂土一层, 将成捆的穗条基部竖在砂土上。贮藏期间要定期检查, 不宜过干、过湿。为防止蒸热, 夜间可打开门窗, 但黎明时要关闭, 减少外湿升高的影响。堆与堆之间要留人行道, 便于检查, 此为室内贮藏。在山腰或房屋北面, 选择阴凉干燥的地方, 挖深2 m, 长、宽不限的贮藏窖。窖底铺8~10 cm厚的干砂或稻草, 将穗条竖立或平放其中, 窖顶盖30 cm厚的稻草, 并安置通气管和排水沟, 此为室外贮藏。
1.2.3 春季简易芽接法特点
开春后, 树液已开始流动, 皮层和木质部容易分离, 形成层断面暴露大, 易成活。
1.2.4 春季简易芽接步骤和要点
1.2.4.1 划袋口 选择树皮光滑的一面, 划弧形口, 刀口的走向始终和树干相垂直。
1.2.4.2 削芽片 芽片大小和袋口相适应。分三刀削成, 第一刀削掉叶痕的突出部分;第二刀, 在芽基下1 cm左右处横刀;第三刀, 从冬芽内侧向前向下搓削至第二刀处, 这样即得芽片。对芽片削面要求:三点现、芽芯全、削面光、不带木。
1.2.4.3 插芽片 搬开袋口将削面对着韧皮部插入, 只露芽孢。注意芽片不能皱, 袋口不能破。插芽后放回扳弯的砧木, 袋口即紧密抱合。嫁接后一般不用包扎。
1.2.4.4 剪梢 在嫁接部上方10 cm处剪去梢端
1.2.4.5 管理 芽接后, 要注意防治病虫害, 摘除砧芽, 及时灌水施肥, 促进新梢迅速生长。
2 硬枝芽接扦插法
2.1 插穗的采集与贮藏
插穗采集不宜过早或过迟。过早贮藏期长, 难以保持新鲜。过迟, 因桑芽萌发或发芽而消耗了贮藏的养分, 对根不利。一般在3月20日前后, 从春伐桑, 定植苗或成林桑园中抽剪得来的穗条, 加以妥善贮藏。贮藏场所应选择在阴凉潮湿的建筑物北面。挖宽1 m、深1.2 m的土坑, 长度根据穗条多少而定。将穗条竖立 (或横放) 在坑内, 并盖上稻草。沿土坑四周挖排水沟, 以防雨天沟内积水。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冷库贮藏, 温度保持在5~8℃。
芽接用良桑穗条的采集与贮藏同春季简易芽接法。
2.2 扦插时期
四川春插在2月下旬, 其插穗和接穗可随采随用, 不予专门贮藏。夏插在4月下旬, 插穗和接穗必须妥善贮藏。
2.3 剪插穗
取插穗枝条的中下部, 截成7~10 cm长的插条, 下端剪口接近叶痕;呈马耳形的平滑斜面。
2.3 剪插穗
取插穗枝条的中下部, 截成7~10 cm长的插条, 下端剪口接近叶痕;呈马耳形的平滑斜面。
2.4 插条的预处理
四川的插桑、雅周桑等极易发根的品种不需预处理。一般不易发根的品种如油桑等可用药液处理。生产上常用吲哚乙酸和吲哚丁酸。以50~100 ppm水溶液浸渍6~12小时, 或以500~1000 ppm水溶液浸渍10~15分钟, 有同等的促进发根效果。
2.5 插条的芽接
在离插条上端1 cm表皮光滑处进行切皮芽接, 方法同冬季切皮芽接法。
2.6 扦插及管理
插前2~3天, 在准备的扦插苗床上, 覆盖地膜。再用直径1.5~2 cm粗的桑条将地膜按株行距打成45~60度的向南斜孔, 斜孔末端深为5~7 cm, 斜孔长8~10 cm。株行距为 (20~25) × (12~15) cm。然后将接后插条慢慢地插进斜孔, 插后在插口处用河泥封口。
扦插后的苗圃管理要及时, 发现穗芽或穗条接触地膜, 要补浇河泥或压土护膜。干旱时, 要浇水, 雨季注意排涝。当穗芽开放2~3叶时, 用0.3%尿素和0.3%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根外追肥, 5~7天喷一次, 连喷2~3次, 可促进扦插良桑苗的生长, 同时还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3 绿枝土钵扦插法
3.1 扦插前的准备
扦插前应编织好长2.2 m, 宽1 m的草帘。草帘不可过稀或过密。既遮荫又透光, 要求有十分之一的透光度。
制作土钵时, 可利用制钵器制成外径为6 cm的圆形土钵钵内有直径2cm的通孔, 土钵高度为10cm, 土质以沙土为好, 粘土时要掺于适量的柴灰。制作土钵后, 要用稻草或塑料膜覆盖保护, 以防雨水冲淋破碎。在无制钵器时, 也可以就地打孔, 再用刀划成方钵进行扦插。扦插苗床一般长10m左右, 宽度依塑料膜宽度而定, 一般净宽1.25m, 四周开畦沟。在苗床上搭成双层拱形棚架, 下层高50cm, 底脚宽110cm, 供覆盖塑料薄膜;上层高80cm, 底脚宽130cm, 供盖草帘。内层棚架不宜太矮, 否则插穗叶子触膜, 影响成活。同时要注意上层棚架的坚固性, 以免大风刮倒。
将脱好的土钵, 呈梅花形紧排在苗床内, 每平方米约排220只钵, 在排好的土钵扦插孔内灌进半湿润的黄砂。砂土不宜过干或过湿, 过干会灌得太实, 扦插困难, 过湿就灌而不满。要求灌后砂土高出钵面2cm, 每钵需灌砂50g左右。灌砂后用塑料薄膜盖好下层棚架, 等待扦插。
3.2 扦插方法
一般在5月下旬为扦插适期。良桑穗条一般在早晨或傍晚剪取。从新梢基部剪, 并立即运回室内, 然后自新梢基部向上剪成长10~12cm的插穗, 除插穗顶端留一叶外, 其余叶子全部剪掉。将留下的一叶再剪去1/2~1/3呈扇形。根据新梢生长情况, 每根新梢可剪取1~2段插穗作为穗条用的新梢, 新梢条上部组织尚未成熟, 扦插后成活率低, 不可作插条用。将剪成的插穗, 在下端两侧各削一刀, 长1cm宽0.5cm深达木质部, 以利生根。再把削伤处理过的插穗, 一捆一捆地竖立在盛有400~500倍的多菌灵 (25%) 药液的盆内, 浸泡药液深度为5cm。
扦插时, 手捏穗条中部慢慢插入灌满黄砂的钵孔内, 深度为4~5cm。要求叶片朝着苗床的同一方向。边插边喷水, 插完后再喷足水, 随即覆盖好薄膜。苗床一侧的薄膜用泥土固定, 另一侧及两头用砖块压紧。膜内处于密封状态, 最后盖上草帘, 要求帘头搭帘头。两端也要盖上草帘, 并用草绳固定, 以防大风吹走草帘。
3.3 苗床管理
扦插后32~35天内, 每天早晨或傍晚喷水一次。每1000株喷水5~8kg。每隔2~3天喷一次有效成分为25%的400~500倍多菌灵药液, 要求先喷水后喷药, 喷后立即覆盖薄膜和草帘。
炼苗工作分两步进行。插后35天, 新根穿出钵外, 插穗上端腋芽开放1~3片新叶, 这时, 可将苗床两头薄膜揭起进行试炼苗。如出现凋萎现象则继续盖好薄膜。反之可揭膜炼苗。一般炼3天, 每天喷水两次, 喷水量为12.5~15kg/1000株。此时, 多菌灵可停止使用。揭膜炼苗3天后, 可揭去草帘, 继续炼苗4~5天, 每天喷水两次, 以防苗木受旱。
3.4 土钵苗移栽
经过一周的炼苗, 即可出床移栽。晴天应在下午4时后移栽, 阴天要突击移栽。移栽时应铲起钵底以下3cm的泥土, 放于框内待运。将框内的土钵苗, 运往已经开好沟, 放好基肥的大田苗圃里。行距26~32cm, 株距13~16cm, 每亩栽土钵苗1.6万株左右。要求做到钵体全部埋入土中, 边移栽边浇水, 使土壤和钵体密接。移栽后加强苗圃管理, 做好排灌、松土、除草、施肥、雍土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 加速苗木生长, 力争育成壮苗。
4 总论
在以上三种良桑苗繁育技术中, 每种繁育方法各有其特点。
实生苗芽接法的优点是所繁育的良桑苗主根明显, 根系发达, 抗逆性强, 适应性广, 特别适合于土壤条件差、肥培管理水平较低的地区采用;缺点是繁育良桑苗所用的时间长, 从春季播种桑种子繁育出实生苗到夏季栽植幼苗一步成园或秋季栽植壮苗, 当年冬季进行冬季切皮芽接或第二年春季简易芽接, 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所以繁殖时间较长, 育苗、管理程序较多。
硬枝芽接扦插法和绿枝土钵扦插法的优点是:在插穗生根的同时接穗萌芽产生地上部分从而提早良桑化, 繁育良桑苗所需的时间短, 硬枝芽接扦插法从当年春季或夏季到当年秋季即可繁育出良桑苗, 绿枝土钵扦插法从当年夏季到秋季即可繁育出良桑苗, 繁育时间更短。硬枝芽接扦插法和绿枝土钵扦插法的缺点是:由于其繁育良桑苗所用的时间短, 加之夏季气候条件炎热, 因此, 对繁育技术和条件要求较高;并且所繁育出的苗木主根不明显, 根系较弱, 因此其抗逆性较差, 适合于土壤条件较好、肥培管理水平较高的地区采用。
串叶松香草无性繁殖试验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区位于江西省南昌县莲塘镇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牧草品种示范园内,地处东经115°93′,北纬28°55′,海拔高度50 m左右,属亚热带湿润气候。
1.2 试验材料
试验用串叶松香草于1999年从江西省草地工作站引进,栽植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牧草品种示范园内。串叶松香草种子及扦插用的茎段均采自牧草品种示范园。扦插株取自三年生宿株。
1.3 试验设计
1.3.1 生长试验。
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2012年1月19日(A)、2011年9月20日(B)分2批播种串叶松香草,2012年3月22日扦插串叶松香草(C)。播种后浇水2次,并在苗期适时清除杂草和间苗,使株距保持10 cm以上,试验期间没有施肥。
1.3.2 扦插苗成活率及生根率试验。
试验设2个处理,分别为2012年3月18日带地下茎扦插(D),2012年3月23日地上茎扦插(E)。带地下茎的扦插株是将整个宿株挖起,齐根部或者地下茎剪切分生的嫩枝;地上茎的扦插株是直接从宿株上齐地剪切串叶松香草的嫩枝。扦插是指将采集的串叶松香草茎段埋植于耕整后的土壤中。试验均采用粗放的大田管理,未作任何处理,仅生根试验组使用的50株地上茎,扦插后浇水1次,并设网遮荫1周。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试验
由表1可知,测量各处理平均株高,处理A、B差异不显著,处理C与处理A、B差异均极显著。平均单株重以处理C最大,为265.00 g。
注:扦插株为带地下茎的扦插株。不同小、大写字母分别表示差异显著、极显著,下表同。
2.2 成活率及生根率试验
处理D的根长为0.1~22.0 cm,平均生根数5.8根(按已生根株计);处理E根长0.2~13.0 cm,平均生根数3.6根(按已生根株计);由表2可知,处理D成活率为89.8%,处理E为80.0%,差异显著;处理D生根率为76.9%,处理E为45.0%,差异极显著。
注:生根率指生根株占成活株的比例。
3 结论与讨论
3.1 试验条件变化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该试验旨在研究粗放条件下串叶松香草扦插育苗的可行性,故没有对试验材料进行任何植物激素的处理,也没有给予精细的水肥管理条件。如果对试验材料(扦插株)进行前期杀菌消毒、采用生根剂或者用促生长激素进行处理,并进行精细管理,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预计能有更高的成活率、生根率、生根数及更快的生长速度。试验期间,降雨频度及降雨量明显高于往年。因此,未采取任何灌溉措施。
3.2 试验时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串叶松香草返青较早,在早春与其他时间进行扦插可能取得不一样的试验结果。串叶松香草在试验所在地的冬季有一段生长停滞期,在植株萌动初期,枝细叶小,方便扦插茎段的采集与种植。在串叶松香草的生长旺季,可以取得更多的分蘖株,但是枝粗叶大,不方便采集,而且气温较高,如果降雨量少,需要经常浇灌,会增加扦插苗的管理成本和难度。串叶松香草的成活及生根试验仅持续20~25 d,如果延长试验期,结果将发生变化。
3.3 串叶松香草无性繁殖方法的应用前景
串叶松香草进行无性繁殖,在粗放管理条件下,带地下茎的扦插茎段成活率能达到89.8%,并且可以取得较实生苗更快的生长优势,短期内能取得较好的生物产量;预计当年能开花结实(需进一步的观察试验)。用串叶松香草的嫩枝扦插繁殖,是一种实用可行的方法,但存在人工采集茎段较费工,成本较大,繁殖系数不高的不足之处。除了用茎段扦插,串叶松香草或许可以用叶插法进行繁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和人力成本逐年增加,这些因素促使种植业朝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科技成果向农业领域转化,逐步降低生产成本。因为无性苗较实生苗在生产上具有普遍的价值,由专业的公司进行无性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种源是一条可行之路。无性繁殖素材的机械采收、生物激素的合理应用、旱地插播机械的开发利用,是串叶松香草等作物广泛进行无性苗生产与利用的先决条件。
参考文献
[1]伏兵哲,米福贵,高雪芹,等.串叶松香草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农业科学技术,2011,32(2):61-64.
[2]姚爱兴,崔慰贤,王玲.串叶松香草和紫花苜蓿叶蛋白提取技术研究[J].中国饲料,2003(3):33.
[3]龙忠富,汪俊良,唐成斌,等.串叶松香草水土保持效益的初步研究[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2):27-28.
【无性繁殖】推荐阅读:
无性细胞瘤/治疗10-14
油茶优良无性系08-12
人之初本无性生活随笔09-23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无性系种群结构与生长动态07-04
繁殖母牛05-17
家畜繁殖06-02
母猪繁殖07-05
营养繁殖07-22
繁殖育苗07-27
人工繁殖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