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综合征

2024-10-02

假期综合征(精选10篇)

假期综合征 篇1

假期综合症指的是在渡过假期后体现出的不良状态。常出现的有无精打采、身心疲惫, 食欲不佳, 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到健康状况。

假期回来后, 很多幼儿园的老师发现孩子都收不了心了。因为孩子们离开幼儿园的时间比较长, 一时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会产生“假后综合征”。究其原因是散漫、自由的假期生活难以与幼儿园集体化教学相适应。开学没多久, 孩子始终不在状态: 早上赖床、迟迟不起床; 上课瞌睡、注意力不集中; 吃饭挑剔, 胃口也不佳……真的是玩的心都“野”了么?

记得多年前, 我带幼儿园大班, 班上有一位很调皮的“小明星”, 是园内的典型。时间久了, 班上的老师发现一个规律, 每周的星期一, 他都会来的很晚, 周二、周三他经常萎靡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暴躁。来园后特别“闹腾”, 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症状为心烦、失眠、自闭、精神不集中等。老师们分析: 漫长的假期, 无规律的作息, 不恰当的饮食, 与电视、电脑的长久接触等, 这些闲散的生活方式都是造成他表现出“假期综合征”的原因。

假期回来的一天, 他手里拿着一个瓶子进厕所了, 我有目的的隐蔽观察他, 因为他以前曾经做过不少惊人的事情, 说不定拿着瓶子去接自己的小便呢! 只见他手拿着矿泉水瓶当话筒, 站在便池旁边唱歌“我站在烈烈风中, 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望苍天, 问天下谁是英雄。我站在烈烈风中……”, 原来在唱歌曲《霸王别姬》, 我没有打扰他的雅兴。后来找他聊天, 原来他家里是经营KTV的, 假期可是逍遥自在, 经常出入娱乐场所。我看很有必要经常与她家长交流了, 据了解家长忙于工作, 对此也是素手无策。

如何帮助孩子们摆脱假期综合症呢?

一、幼儿园生活是游戏化的生活, 幼儿园集体活动应该是游戏

从尊重幼儿主体性,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角度出发, 老师要用愉快的情绪感染幼儿, 让幼儿在宽松自在的环境中, 形成活泼、开朗、积极、主动、自尊、自信的健康心理。山东女子学院朱海琳教授的《让集体教学活动真正回归生活、回归自然》的专题讲座中也提到幼儿园活动要注意的原则, 可以有效帮助孩子们摆脱假期综合症。所以我们幼儿园教师要为孩子们提供轻松愉快的环境, 组织游戏化的活动, 让孩子融入幼儿园生活, 感受不到环境的变化。1、活动的生活化, 2、活动的游戏化, 3、活动的整合性, 4、活动材料的选择与有效利用, 5、活动实施中的师幼角色要平等, 6、自由与规范相结合, 7、集体与个别相结合, 8、活动要劳、逸结合, 9、活动要动、静结合。例如小班的幼儿, 假期回来不适应的现象很常见。除了和孩子通过拥抱等肢体动作来交流沟通减缓不适应的症状之外, 在孩子啼哭、嚷着回家的时候, 老师的言语、眼神安抚也特别重要。不能因为孩子的吵闹而心烦, 教师更多的是给予孩子无限的爱心、耐心和细心。教师和蔼的轻声劝服能让他们愿意和教师交流, 虽然只是反复地重复“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 我想回家, 我不要留在这里”等, 但就是这么简单的交流让孩子减缓了心理压力, 得到情绪的释放。睡觉时不时的安抚, 哭泣时轻轻拭去他们的泪水, 蹲下身子和孩子平视交流等这些心与心的沟通都能让孩子慢慢地适应, 逐步参与活动。

二、幼儿园必须营造良好的环境, 减小幼儿假期在家与开学入园的变化坡度

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 而班级就是一个小家庭。创设平等与温馨的环境, 温馨的环境能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在开学初期, 为了减少孩子们的不适应, 教师们想孩子所想, 通过布置环境, 努力让孩子们在安全、愉悦的环境中游戏、生活。而教师和孩子之间轻松、平等的交流环境更能让孩子们愿意加入到这个温馨家庭中。有假期综合症表现的孩子是很痛苦的, 我们也很爱孩子, 我们会用爱包容孩子。正如上文提到的幼儿园里的调皮“小明星”, 在平时的集体教育活动中, 老师们较多的关注他, 与他的家长沟通: 因为假期较长, 孩子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都较差等原因, 更容易出现不良状态。针对他的表现, 通过了解分析假期中他在家饮食无规律、长时间懒散、缺乏约束是主要原因。因此采用渐进式约束, 开始一周时间提供宽松自在的环境, 逐步提高要求, 同时鼓励他的进步, 指出不足, 形成他活泼、开朗、积极、主动、自尊、自信的健康心理。

例如: 中、大班的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与社会性交往能力迅速增强, 有的老师放假前就做了准备, 家长也密切配合。通过调查问卷方法, 了解孩子们在假期的活动表现, 结合孩子假期的表现设计班级的活动与区域游戏。为缓解幼儿“假期综合症”的表现, 让幼儿交流讨论, 创设宽松愉悦的氛围, 分享自己的假期快乐生活与收获。幼儿园假期开学后的一段时间, 活动区环境的设计与实施不仅要满足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需要, 还要促进幼儿更深入层次的发展。

三、教师要积极把握“有理、有利、有节”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指导性

幼儿园集体教学倡导教育回归生活、回归自然, 走向教育的终极目标。为了帮助孩子快速摆脱“假期综合症”, 必须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组织、实施策略, 挖掘过渡环节的教育价值。在教育活动中积极把握“有理、有利、有节”。在集体教学活动中, 做到“有理”, 即科学的教育理念; “有利”, 即对幼儿的发展有积极影响;“有节”, 即把握幼儿发展的发展水平。

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同时也对教师与家长帮助幼儿摆脱假期综合症具有指导意义。有理, 即有理论根据, 有科学的教育理论素养, 这里的“理”字既包含了“纲要”、“指南”、“标准”、“制度”等要求, 也包含教师自己对教学工作的反思、总结。有利, 即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有利于活动的组织开展, 有利还包括有效性, 既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虞永平教授讲到: “课程 ( 活动) 实施是课程方案产生实际的教育成效的过程, 也是在科学指导下, 教师、幼儿及环境产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也就是儿童的学习过程、活动过程、生活过程、发展过程。”因此, 要做到有利, 就要考虑儿童的学习过程、活动过程、生活过程、发展过程的利益, 活动的开展要有利于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有节, 即要有节制, 要有调控, 要和谐发展, 有利更深入层次的发展与需要。快速摆脱“假期综合症”的方法与实施要有一个“度”, 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不要急于求成, 对孩子形成压力。

四、尽快调整生物钟, 快速进入幼儿园的规律性生活

这个步骤在假期结束之前就开始行动, 但切记不能过度, 如果整个假期生活和幼儿园生活一样, 跟没有假期一样, 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假期中幼儿在家饮食无规律、长时间懒散、缺乏约束都是主要原因。假期中, 孩子们经常因为脱离了幼儿园的规律生活, 而使自己的精神完全处于放松状态, 随之而来的就是自由、娇惯的生活。而当原本在幼儿园形成的规律性的生活被弱化, 体内的生物钟容易发生紊乱, 造成食欲减退, 引起营养不良、精神不振等连锁反应。这也是幼儿园开学季出勤率低、幼儿懒散的深层次的根源所在。同时, 很多孩子家长反映: 现在越来越丰富的电子娱乐设施也给孩子造成了危害。孩子长时间地盯着电子产品的屏幕, 甚至数小时一动不动, 缺少户外运动, 会造成大脑疲劳, 给眼睛、肢体带来损伤。这些也是打乱孩子生物钟的重要因素。

五、家长密切配合, 提醒幼儿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即将开始, 必须调整好心理状态

孩子如果对即将到来的幼儿园集体生活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 就容易导致焦虑、恐惧等情绪的产生。在假期结束后“假期综合症”的症状也更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假期无忧无虑的生活, 与幼儿园日常的规律活动形成鲜明的反差, 从而造成孩子对幼儿园的约束存在心理阴影。对于这种情况, 激烈地逼迫和强压孩子快速进入幼儿园的规律状态反而会造成孩子恶劣情绪的加剧。家长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 激励、引导孩子, 从正面的角度给孩子以信心, 让孩子感到幼儿园生活的幸福感, 开心快乐的入园。

家长可以合理安排幼儿的起居时间, 慢慢恢复幼儿园作息时间; 用时刻表规划每日活动安排, 保证有规律的饮食习惯和一定的体育锻炼时间、学习时间, 提前调整好假期紊乱的生物钟。同时作为家长, 不仅要每日督促学生按照时刻表起居饮食, 在饮食安排上应尽量安排清淡的食物, 让孩子多喝水, 吃适量的水果, 增加高蛋白物质的摄入量。当然也必须给与学生一定的心理暗示和鼓励, 从侧面消除孩子的紧张感。

另外, 家长还可以多做做“思想工作”, 比如引导孩子回忆一些曾经在幼儿园里的愉快的事, 做好上幼儿园的心理准备。即将开学, 父母再次向孩子表现出过高的期望值, 对孩子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但对于已经开学却还在综合症中挣扎的孩子, 老师和家长的态度给予的作用最大。学期伊始, 切不可给孩子造成太大压力, 而是多鼓励幼儿之间交流, 培养参与活动的兴趣, 逐步纠正假期中的不良习惯, 进入学习状态。

关键词:孩子,假期综合症

假期综合征 篇2

北京心理健康服务促进会副会长彭旭介绍,假期综合征是一种以焦虑为主的适应障碍,生理上通常会表现为坐立不安、饮食障碍、睡眠障碍、精力不足、工作热情不高等症状。心理上会出现害怕自己完不成任务、害怕自己被批评等焦虑情绪。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社交恐惧,甚至急性焦虑发作。

彭旭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一般假期结束后会接诊较多此类患者,不同年龄段都会有类似情况。“儿童、青少年来问诊的较多,也会有职场人士产生逃班的心理前来问诊,老年人一般会因为假期比较累,突然闲下来出现心理上的不适感。”在记者采访的职场人士中,也有不少受访者表示,自己通过调休的方式来延缓节后上班的时间,缓解上班带来的焦虑情绪。

辽宁大连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谷力群介绍,人体存在一种“动力定型”,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比较稳定地从事某一活动,大脑皮层会把这些刺激有规律地协调成一个“定型”。当我们适应了假期的生活节奏,骤然从一种生活节奏变为另外一种节奏,会出现嗜睡、提不起精神等不适应的表现,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机体本能的防御反应,不必过分担心。

“缓解假期综合征,主要还是要调整认知,积极主动地去应对节后的学习和工作,可以把目标定的小一点,不要一下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谷力群建议,可以把自己节后千头万绪的节后工作记录下来,分成若干个小目标再一个个去完成,这样会缓解大量工作带给自己的压力。节后投入工作后可以对自己好一点,可以每完成一个任务给自己一些奖励。

谷力群认为,节假日确实应该放松,但还应该预留出2-3天的缓冲时间,用来提前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每天比前一天早起20-30分钟,逐渐往上班的作息去调整,也会减少上班骤然早起带来的不适应感。”

假期综合征的主要症状

睡眠紊乱

长假玩乐过度,甚至通宵喝酒打牌等,不给身体充分的休息时间。这样就打乱了人体正常生物钟,造成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结果“睡眠紊乱”就会找上门。

对策:过度疲劳引起的“睡眠紊乱”,需赶快采取补救措施。体力性疲劳因运动过度引起,可以通过休息或给身体补充营养得到解除;脑力性疲劳原因多是长时间用脑,大量消耗能量导致大脑血液和氧供应不足,削弱了脑细胞的正常功能,集中表现为头昏脑胀、失眠多梦等,缓解的方式是让大脑放松休息,可轻轻按摩头部、散步闲逛或做其他小事分分心、听听音乐等;心理疲劳则由过节压力感造成,应设法减轻心理压力,严重者应赶快去看心理医生。

恐惧上班

经过连续几天的吃喝玩乐,好多人到了上班第一天还有些不适应,一些上班一族还出现了焦虑、郁闷、烦躁等情绪,甚至对上班怀有恐惧的心理。因为在长假里对自己的休假没有什么计划,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生物钟已经打乱了。到了上班的时候,生物钟调节不过来,松弛下来的弦一时适应不了紧张繁忙的工作状态,因而对上班产生了恐惧心理。

对策:可从生活内容到作息时间都作出相应的调整,静心思考上班后应该做的事,使自己的心理调整到工作状态上。也可每过几个小时进行一次慢而深的呼吸,想象好似随着吐故纳新,紧张也离开了身体。同时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适当的药物,改善情绪。

神经性厌食

过节往往出现一天不停嘴的现象,吃多了,就容易撑着,引起神经性厌食。

对策:适当吃一些健胃消食片或山楂片。尽量吃清淡一点的饭菜,让塞满鱼肉的肠胃也歇歇。经常步行、慢跑、做体操、伸展等,做一些使自己心跳加快、出汗的运动,让自己的身心“动”起来,胃口也会调整到正常状态。

退潮忧郁症

在高度兴奋、高度热闹的节假日过后,又回归到平静的、日常的生活,因而感到孤单、抑郁、无聊等症状。

假期综合征含义

节后综合症是人们在大假之后出现的(特别是春节黄金周和国庆黄金周)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表现。如在节后的两三天里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神经性厌食、焦虑、神经衰弱等。

“假期综合症”,你中招了没有? 篇3

你好!马上就要开学了,爸爸妈妈提醒我该收收心、准备上学了,可我好像总也静不下心来,一拿起书本我脑子里就出现假期疯玩的情景:乡下奶奶家河里的小鱼、和表哥玩游戏玩到深夜、中午懒床到11点、在床上吃妈妈给准备的好吃的……一想到开学要早起、上课、上课外班,我就头疼,觉得心烦,浑身都不舒服,真不想上学了,我该怎么办啊?

维维

维维:

你好!你能在开学之前想到要做准备,说明你是一个做事认真、爱学习的好孩子。从你的求助中,我也感到了你内心的焦虑,根据症状,我认为你可能是中了“假期综合症”的招了。也许你会觉得奇怪,假期是玩、高兴的时候,怎么会生病呢?其实“假期综合症”并不是一种生理上的疾病,是指在长假过后,身心疲惫,心情烦躁,精力不集中,睡不好,吃不香,没有上学的激情的心理状态,是你的“心”在捣乱。

其实,我们的心就像一条橡皮筋,平时每天上课学习绷得紧紧的,到了假期想缓解一下学习的辛苦和压力,就会使劲地吃啊、玩啊来让自己放松。而如果把控不好,“过度”放松,打破了原有的作息习惯和生物钟,橡皮筋一下子松得太厉害,就会觉得身体不舒服,没有精神,甚至会出现头痛啊、肠胃不适等症状。等到假期结束要开学了,我们心里的这条橡皮筋就又要绷紧了,这样反复,我们的心肯定会不舒服了,产生不爱上学、身体不舒服的症状就很正常了。你可以试试找一条橡皮筋拉紧再放松、再拉紧再放松,看看结果会怎样,橡皮筋一定会不堪重负,断掉的吧。

中了“假期综合症”的招要怎么办?一定不要害怕,要知道這是假期之后很正常的现象,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应对的方法就能克服。最重要的就是好习惯的养成。习惯的养成往往需要反复地强化同一行为,就像要记住一个汉字通常要反复书写多次一样,要养成一个习惯平均需要21天左右。而一个假期通常在30天以上,完全可以养成很多新的习惯,如作息时间,学与玩的比例,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开学的时候要回到原有的学习状态需要进行一些调整。根据你目前的情况,可以考虑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

首先,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这个调整阶段每个人都会遇到,不要过于担心,放平心态。尽可能多地和老师、同学接触,回忆上学期学过哪些内容,和同学在一起发生过哪些事情。然后做一个新学期的学习计划,也可以让老师和家长给自己一些好的建议。

其次,及时调整作息习惯。给自己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严格执行。一旦你作息规律,心态平和后,头痛就会不治而愈。

最后,可以购买一些新的文具,增强学习兴趣。刚开学的几天,不必要求自己完成太多的学习任务:要循序渐进,一点点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经过两周的调整,新的学习习惯就会养成,你的成绩也会逐渐提高。其实,最好的办法是在新学期前10天就开始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抽出一定的时间复习上学期的内容,同时制定新学期的学习计划,这样就可以顺利过渡,不会被新的课程打个措手不及了。

希望按照这些方法能帮你打败“假期综合症”,让自己的“心”变得坚强起来。祝学习顺利!

假期失忆症 篇4

For example:

Andy suffered from a bad case of vaca-tion amnesia when he went back to school and couldn’t remember what he had been learning before.

“假期失忆症”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你度完假回到学校或单位后发现已经完全不记得度假之前你在做的事情。你当时正在进行的项目、需要完成的论文,甚至度假时谁接手了你的工作都有可能不记得了。

例如:

英语作文:假期综合症 篇5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short essay entitled Post-holiday Syndrome Among Students.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50 words following the outline given below.

1. 很多学生在开学伊始都会出现假期综合症

2.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3. 我的建议

范文:

Post-holiday Syndrome Among Students

With the gloomy prospect of returning to school, many students could suffer from post-holiday syndrome, which refers to a general feeling of depression before returning to campus life, which is caused by irregular lifestyles during the holiday. Symptoms include fatigue, lack of appetite and concentration, irritability and a feeling of helplessness.

Various reasons can account for it. But most important of all, a large number of students tend to overindulge themselves in eating, merrymaking and playing around during the holidays,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adjust to their routine study schedule and life pace on the campus.

学生如何度过假期生活 篇6

第二, 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日本的很多学校, 放假期间学校的运动场所是保持开放的, 学校要求学生回校做早操, 参加体育锻炼。瑞士人精通滑雪、划船等户外活动, 与他们对青少年的扶持是有很大关系的。在瑞士, 13岁至16岁学生都会领到一张“假期通行证”, 持这一证件可参加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的集体户外活动, 如远足、打球、自行车、露营、划船、登山等。学校和家庭, 应该引导孩子对自己的假期生活进行整体的设计, 让孩子学会合理统筹地安排自己的假期时间,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三, 做一些家务, 感受父母工作的辛劳。家长要安排孩子和自己共同工作几天, 让孩子充分感受到自己工作的辛苦和挣钱的不易。如果有可能的话, 让孩子到某一单位去做实习生或者见习生, 或者参加志愿者服务, 增加一些社会实践的阅历, 这都是很有价值的。孩子通过这样的活动, 能产生发自内心的感悟和体验, 这是“说教”所无法取得的教育效果。现在世界各国的课程体系中, 都非常关注“社会实践”或者“社会服务”方面的经历, 因为只有有了切身的感悟和体验, 才可能端正学习和生活的态度。

假期语文自主学习初探 篇7

首先, 要过好背诵关。对于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 那么, 假期间要让他们将所学课文的词语认真复习, 并将几册书中要求背诵的诗歌、文言文、现代散文反复背诵, 将《语文读本》中的名言警句反复背诵, 将课内文言文的词语解释认真复习背诵。没有压力的学习是没有动力的, 为了让学生的复习更有效, 教师可以对以上基础知识列一个复习计划表, 化整为零, 利用假期对所学知识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如果有机会的话, 教师不妨利用网络对以上内容进行定期抽查。

第二, 至少要认真看三本书。名著阅读是必考内容之一, 而且越考越细。今年的升学考试更是将《水浒》的阅读与诗歌鉴赏结合在了一块, 如果没有看原著仅仅背老师归纳的名著阅读知识要点根本没法应付这样的考试形式。在几次大规模的语文考试中更暴露了学生名著阅读的粗疏, 很多学生看名著, 仅仅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从头到尾走马观花看一遍了事, 只在意大致的情节, 对于名著的作者、生活时代这些基本常识都不去关注, 甚至有的对著名情节中的主人公极其性格都说不上来, 对于作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特色更是一问三不知。所以, 利用长假让学生坐下来认认真真看几本书很有必要。而且不能浮光掠影地读, 要深入了解人物性格, 记住作品的典型情节, 又不放过细节, 理解作品主题, 品味经典语段。如果能边阅读边在书上写一点感悟更好。扎扎实实读好《阅读年选》, 《阅读年选》里面有不少文章是文质兼美的佳作, 要认真品味文章谋篇布局的特色、立意的深刻、选材的巧妙、语言的精彩, 并就印象最深刻的文章写几篇读书笔记或读后感。如果有精力的话, 大量的、更广泛的阅读当然更好, 不过, 要避免学生看网络小说, 或一些低俗的漫画、小说等, 要多读名家的作品。毕竟名著是经过时间筛选留下的硕果, 是古今中外的精华, 很好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 人物刻画、写作技巧都是当时的巅峰之作, 并且很多名著都准确预测了以后社会的变化趋势。而流行的网络作品良莠不齐, 未经时间检验, 不能保证其质量, 许多作品低级庸俗、哗众取宠, 纯粹是文字垃圾, 读多了, 反而误入歧途。通过阅读, 大量鲜活的人物形象、文学作品会在学生的心中树起一个伟大的精神丰碑, 会在他们的心中点亮一盏明灯的。

第三, 写好随笔, 做好摘抄。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土壤, 只有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中, 才能开出艳丽的花朵。写作时绞尽脑汁地苦思冥想, 不如抬眼望一下火热的生活。学生的假期生活相对来说比较丰富, 要养成让他们记日记或写随笔的习惯。对生活中有感悟, 有触动的事件要及时记录下来, 这是一笔宝贵的写作素材。假期里至少要写五至八篇随笔, 而且要反复修改, 力争形成佳作。过去写过的随笔、日记甚至是作文都是将来学生在考场上激发写作灵感的重要材料。所以, 假期里, 不妨要求学生将过去的作文本, 随笔本, 考场作文做一个整理, 把自己满意的作品或有意义的素材整理粘贴起来。另外, 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要养成不动笔墨不成书的习惯, 要养成摘抄的习惯, 摘抄是学习写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假期里摘抄不少于二十次。可以摘抄《阅读年选》或其他文章的内容, 也可以摘抄电视新闻中精彩的时事点评, 假期里要让孩子充分利用空闲时间, 多关注一些社会新闻, 拓宽写作的思路。“焦点访谈”、“东方时空”、“面对面”, 或者每周六晚上十点一刻的“新闻周刊”都是不错的新闻类节目, 尤其是“新闻周刊”对新闻事件的点评实在精彩, 对学生学会发表议论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建议孩子固定收看这些节目, 并边看边做记录。另外“百家讲坛”也是个不错的节目每天中午十二点四十, 下午四点多, 晚上十点多都有重播, 坚持收看, 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肯定大有益处。

老师,您的假期怎么过? 篇8

然而, 老师们的假期到底过得怎么样?假期一到, 老师们感受到的是“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欣喜, 是“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胜利, 还是“忙, 忙, 忙点好呀……”的无奈?真不好说。

“忙”字当头:不是走在去培训的路上, 就是坐在培训的教室里

每个老师都是以十二分的热情期待着假期的到来, 数月的辛勤教学和忘我工作, 终于可以迎来属于自己支配的假期了, 心中的种种美好构想令人期待:

有老师说:“假期应该多一点孝心给长辈, 给他们的幸福人生加重砝码;多一点笑声给朋友, 一杯清茶, 一个短信, 默契的心灵之约;多一点关心给老公, 感谢他能理解一个总以工作为借口而不太关心家庭的妻子;多一点时间陪女儿, 感谢她成为自己人生最大的杰作;还想多一点勤奋给自己, 一本好书, 一篇随笔, 感谢自己不断重新认知自己, 懂得只有珍惜昨天, 付出今天, 才能过好明天。”

有老师说:“在外面工作的老师真的很辛苦, 忽视了家中的年老父母, 放假了, 我想携家人回去看望父母, 让父母看看又长高一截的、懂事了很多的孙女, 像《常回家看看》中所唱的:‘将生活的烦恼和妈妈说说, 工作的事情和爸爸谈谈’, 让父母得到心灵的安慰。”

还有的老师说:“面对日益更新的浩瀚知识海洋, 仅靠上学时学的知识已远不能适应新时代要求, 对于身负百年树人重任的教师来说, 更要勤于学习, 充实自我, 要利用假期整理一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收获与遗憾, 调整好心态, 理清下学期的工作思路。”

(材料来源于《吴江日报》)

其实, 当久盼的假期如少女般姗姗来迟时, 更多教师只能无奈地说一声:“这个假期又泡汤了!”领导走进会场, 满是热情地看着老师们:“同志们, 在假期里, 将大家组织起来进行培训, 从个人感情上来说, 实在不忍心, 多想让大家好好休息几天, 好好玩几天, 好好地将家中的大事小事办一办。但是, 情不是理, 情不能代替理。职责所限, 任务要求, 工作需要, 只好将大家组织起来进行业务培训, 希望大家谅解……”随之, 培训成了假期的“主题曲”———每天, 不是走在去培训的路上, 就是坐在培训的教室里。

如果说“忙”是老师们的必修课, 那么“忙”也应该有多种可能:

培训进修, 年轻教师忙“充电”

“本以为这个假期可以好好调整一下, 可一放假就发现, 接下来两个月的时间表已被排满。除了写总结、排计划外, 最主要的还是忙于培训和进修, 我不仅参加了国家级培训, 还参加了市级、校级的培训。”北京一所示范中学的梁老师反映, 他们学校暑期忙于“充电”的年轻教师不少, 除了有组织的培训外, 还有不少是自发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教育教学理念也随之更新, 为及时跟上时代步伐, 教师学习的愿望愈发强烈。特别是优秀的年轻教师, 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 暑假就成了他们进修的大好时机。

讲课创作, 中年教师忙“交流”

河北张家口的孙老师是一名擅长画漫画的美术教师, 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名博”, 漫画博客越开越火, 还拥有了不少“粉丝”。他的作品也被一些出版社关注, 纷纷要为他出版漫画专集。这个假期, 孙老师要忙着整理画稿, 校对书稿。

像孙老师这样能够自成一家的优秀中年教师并不在少数, 每个学科都不乏出色者, 这类教师越到假期反而越忙。他们有经验、有作品、有影响力, 趁着假期, 可以通过网络、论坛、出书、讲课等途径, 突破原先的小舞台, 走出学校, 走向社会, 他们的观点往往影响着很多教师的发展。暑假交流热、讲课热、出书热, 已成为教育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放松身心, 老年教师忙“休闲”

新疆的樊老师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 精力显然没有原来那么好了。平时上班, 不仅要备课、讲课、改作业, 作为教研组长, 还要手把手地带徒弟。每天起早摸黑, 身体透支, 精神绷得太紧。放假了, 樊老师只想好好休息, 等待在外地读书的女儿回家。女儿回到家, 第一件事就要帮樊老师制订“每日锻炼计划”:早起做操, 晚上散步, 还报了一个老年舞蹈班。母女俩有一个更大的计划, 一起爬泰山, 挑战极限。的确, 对老年教师来讲, 还有什么能够比在假期得到休息和放松, 尽享天伦之乐更重要的事?

(材料来源于《中国教育报》)

假期组织教师培训给老师“充电”, 是无可争议的, 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 许多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能都要在各种各样的培训中跟进, 因此, 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十分重要;另外, 对于那些利用假期提高教学技能、增长专业知识的老师们, 我们致以十二分的崇敬;对于那些利用假期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老师们, 我们表示十二分羡慕。

假期怪现象:教师“走穴”争议多

立场不一样, 观察事物的角度也是不一样的, 对于教师假期“走穴”, 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有明文规定:“大力开展师德教育, 禁止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通知, “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 系指在职教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营利性教学的行为”的明文规定, “严禁学校和教师强迫、动员、暗示学生接受各种形式的有偿家教, 参加各种形式的补习班、培训班等”禁止条令, 每到假期, 纷纷登场。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 某地“补习班的广告发进了教室”:很多教师实际上都主动放弃了难得的假期, 转而从事有偿补课。在这些人看来, 这是一份利用业余时间和专业技能获得劳动报酬的正当兼职。据透露, 假期补课20天的收入, 就高过两个月的薪水。

在假期里, 有人结束了单打独斗的局面, 跨学科甚至跨校组织教师, 办起了规模大小不等的补习班。当某市实验中学的一个班级的学生们来到教室, 突然发现每人桌上都放了一张小卡片, 上面印着假期补习班的联系方式, “就像周边的眼镜店广告那样, 谁也不清楚这张卡片是从哪儿冒出来的”。这个补习班的收费标准是, 上课时间为5天, 每名学员收费600元, 不提供住宿。广告上强调, 请到了某一中的教师授课, 这是当地最好的重点高中。

据“三峡传媒网”综合消息:老师办的家庭班, 通常两个小时收费50元, 一个班学生在10人左右, 一天带两个班的话就是1000元。老师通常不直接提钱的事, 但家长们都很明白, 多主动“表示”。给学困生补课, 给优等生辅导。在家办个班, 一天能挣两三千元, 一个假期挣几万元很轻松。

尽管教育部门对于老师的有偿家教明文禁止, 但实际上一些老师的“家庭班”, 获利之高, 还是超出想象。

据《聊城日报》消息:市民李先生给党报民生热线打来电话反映:“假期开始, 不少教师就办起补习班, 我家的孩子也被老师点名叫去家里补课。明明课堂上可以解决的问题, 干嘛非要到放假后再‘开小灶’?有偿家教带来的后果众所周知:教师精力分散, 难以保证正常的课堂教学质量;一些教师上课无所用心, 甚至在讲课时‘留有余地’, 课后进行有偿家教, 将分内的事作为‘商品’出售给学生。”

另外, 一位市民在聊城新闻网党报民生热线专栏留言:“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不许教师利用假期、节假日等为学生有偿补课, 可教师有偿办班的现象仍然是层出不穷。有的在学生家, 有的在自己家, 有的甚至在学校公然发起了传单, 办起了补习班, 实在是影响太坏。”

多位家长在采访时都表示, 虽然办班的老师口口声声说是自愿, 可是谁也不敢不去, 原因就是怕老师课堂上“省着”讲, 补习班上“放开”讲, 孩子吃“暗亏”。

假期是教师的, 也是学生的, 但归根结底还是学生的。其实, 对于大部分老师而言:好不容易有一个假期, 就别那么辛辛苦苦“折腾”了, 人生挺短的, 有意义的事情很多, 我们要站得高一点, 看得远一点, 人生就会更精彩一点。何不用假期, 舒舒服服地过一段“没有学生, 远离讲台, 畅享人生”的生活, 做一些与平时不同的事情呢:

注意休息, 弥补透支。紧张了一个学期, 教师身心都非常疲惫, 可以选择从学校事务中暂时解脱出来, 放松紧绷的心情, 适当增加休息与锻炼的时间, 恢复体力, 提高身体素质。

旅游休闲, 愉悦身心。教师在紧张的学期生活中, 大部分都过着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 假期里完全可以选择去远足、郊游、赏景、游玩, 看看外面的世界, 在休闲养身、放松心情的同时, 还会开阔眼界、丰富阅历、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有助于新学期以全新的状态投入学校工作中。

培养兴趣, 怡情励志。假期可以学学平时想学而没有时间学的运动或娱乐项目, 让自己充满活力。或者, 做一些感兴趣的事, 通过兴趣阅读, 丰富精神生活, 增长见识, 愉悦心灵。通过文学练笔, 抒发生活的感受, 使心灵得到净化, 为多彩的生活增添乐趣。

适当家访, 增进沟通。假期, 中小学生作为未成年人, 更易荒废学习。教师通过面对面的家访增进了解, 切实加强家校联系, 增进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 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合力形成和谐的育人环境, 帮助学生度过一个愉快充实的假期。

进修培训, 提升素养。教师职业注定了要永远前进, 知识要随时更新。所以, 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积极参加相关培训, 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 提升自己的素质与能力。未达到规定学历或希望学历提高的中小学教师, 应充分利用假期时间进行学历进修, 以提高自身素养。

总结经验, 反思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假期把平时积累的教学感悟、反思札记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分析, 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更好地掌握教育教学规律, 跟上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步伐。教师也应学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与更多的教师交流教学中的思考与困惑, 总结教育经验。

提前备课, 争取主动。“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在假期结束前, 教师们别忘了提前制订新学期的教育教学计划、教育科研计划、自我专业发展计划, 为新学期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材料来源于“中国教育新闻网”)

国外教师的假期生活

美国:4个假期长达3个多月

留美专家张恒瑞介绍, 美国中学通常有4个长假期:感恩节、寒假、暑假和春假。此外, 还有一些国家的公共假日。

感恩节有5到7天的假期, 相对寒假、暑假、春假要短。寒假, 其中包括圣诞节、新年等美国国定假期, 假期长达3个星期至1个月。暑假是所有假期中最长的, 约3个月。

在假期里, 一些急需钱的年轻老师, 在餐馆、超市等地方打工, 部分有经验的老师会被邀请上夜校。这些夜校大部分是当地社区委托学校举办的, 酬劳相当高, 参加人员主要是高中没毕业的成年人, 以及缺课较多, 或学习成绩不理想, 需要帮助的学生, 夜校是需要交钱的。

美国人的家庭观念很强, 大部分教师会选择假日和家人在一起, 看球赛, 听音乐会, 上教堂, 野餐等。冬天滑雪, 春天一家人徒步行走, 乘着小船在小河上悠闲的钓鱼, 等等。

澳大利亚:每年的11月至2月为暑期

澳大利亚的学校假期也有4个, 只是因为处在南半球, 所以每年的6月至7月为寒假, 假期一般在3周左右;11月至2月为暑假, 假期长达9至10个周;而每个学期中间的4月以及9月都会再有一周的假期。据澳洲留学顾问刘晓英介绍, 中国留学生一般在第一年的假期因为想家会选择回国, 但之后适应了澳大利亚的生活, 会选择在澳度假, 利用假期时间打工或者旅游。

在澳大利亚, 很多本地的高中生也会选择在假期打工, 本地学生的薪酬相对于国际学生要略高一些。

新加坡:假期短, 课程紧凑

据介绍, 与其他国家不同, 新加坡一年四季如春, 所以没有暑假和寒假之分。对于中小学生而言, 长假有两个, 分别在每年的6月至7月和11月至1月。此外, 由于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 对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都很尊重, 每逢中国人、马来西亚人和印度人的重大节日也都会放假, 但假期一般不超过一周。

新加坡的院校以私立为主, 私立院校的课程设置都较紧凑, 2年之内要完成10多门课程, 平均每个月1门课程, 所以假期一般都较短。根据规定, 私立院校的在读国际学生是不允许打工的, 多数留学生会选择在假期内学习, 以尽早完成学业。

芬兰:丰富多彩的教师假期生活

芬兰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国度, 约500万人口的芬兰拥有各类教师约10万名, 其中, 中、小学教师大约6万名。在芬兰, 教师的工作稳定, 待遇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由于职业特点, 教师们每年享受的假期最长, 在法律明文规定和充足资金的保障下, 假期生活形式多种多样, 内容丰富多彩。

据介绍, 芬兰教师的假期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大学和其他高等院校教师每年有4个月的暑假, 由于冬季高校教学不间断, 因此没有寒假, 但是假期可以分开使用。中、小学普通教师每年分别有两个半月的暑假和将近1个月的寒假, 寒假被分割成三段, 其中包括2周的圣诞节和1周的滑雪节。幼儿教师和中、小学校长根据不同的教龄每年享受1到1个半月的假期, 休假时间根据工作许可和个人愿望相结合的原则在本年度内集中或分散安排。

芬兰教师们在假期主要的任务是休息, 没有家访的习惯, 目的是让师生们都能度过一个轻松愉快的假期。当然, 教师在休假的同时, 也适当从事与教学有关的各种活动, 以提高教学水平或丰富自己的知识。归纳起来, 主要有以下一些度假方式和内容:

1.外出旅游观光。这是芬兰教师最普遍的度假形式, 国内和国际旅游兼而有之, 以欣赏本国风光或异国情调。大部分教师利用较长的假期, 精心设计旅游线路和项目, 每年到国内某个城市或世界某个国家作两周左右的旅游, 一方面消除一个学期紧张的教学带来的疲劳, 同时了解外面的世界, 开阔视野, 增加知识。

2.暑期进修。这是特别受到中、青年教师欢迎的选择。芬兰绝大部分大学开设了门类齐全的暑期大学, 为需要进修的中学教师提供进一步深造的机会。暑期大学费用非常低廉, 进修老师考试合格后能取得和正规大学相同的文凭, 从而为老师提高教学质量、自我塑造和今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3.从事公共活动。芬兰的夏季活动非常丰富, 涉及文化、音乐、体育、歌剧、舞蹈和农艺等各个方面。教师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和兴趣, 或参加著名的波里爵士音乐节和萨沃林纳歌剧节, 或参加业余合唱团和舞蹈班的排练, 或在体育赛事中担任义务服务人员等, 这些与个人兴趣结合的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师们的假期生活, 同时也促进了地方公共事业的发展。

除了上述相对普遍的一些休假方式外, 芬兰教师们假期可干的事情还很多很多。比方说在夏季到别墅休假, 在平静的湖面钓鱼、泛舟和游泳, 到林间山冈散步、打猎、滑雪和采摘野果、蘑菇。女教师们视打扫家庭卫生和美化家庭环境为己任。男教师们则把修理和油漆别墅看作乐事。上了岁数的老教师更愿意和第三代在一起, 把自己的儿女解放出来干自己想干的事情。

假期不闲缘由多 篇9

首先,假期让学生 补课 ,家长求个 心安。 近两年来,教育行政部门明令禁止学校组织学生集体补课,但是 ,这并不能阻止家长送 子女到校 外辅导或 培训机构。 假期补课热 长期以来 热度不减,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恐怕在于家长的推动,很多家长让孩子在假期去参加辅导班,都是在应试教育无形的压力下让孩子“多学一点”求个心安罢了,至于孩子到底在补习班学到了什么,这倒并不是最重要的。

其次,应试教育下无奈的选择。 由于教育发 展不均衡 , 优质教育 资源短缺,从幼儿园、小学,再到初中、高中、大学,升学竞争压力日益增 加 ,每个阶段 都是一场输不起的比赛, 而且中考、高考比的就是成绩,补课就是为了不让孩子在这种竞争中被淘汰。 因为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能考高分、上好学、考上大学,这才是学习的目的。

再次,让孩子接受艺术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部分家庭条件较好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艺术教育, 练书法、学舞蹈、学器乐等为提高才艺的学生也不在少数, 不管家长出于什么目的让孩子在假期接受艺术教育, 这类学生在假期补课、培训市场中占据很大的比例。

最后,代管孩子。 对于一部分工薪阶层的 家长来说 ,孩子放假 后 ,自己工作 忙 ,没时间照 管孩子 ,而给孩子 报各种兴 趣班 、辅导班等 ,就成了不 少父母的出路。 这样一来孩子有人照看,二来还顺便学点东西。

幼儿假期教育策略创新浅析 篇10

一、幼儿假期教育现状

1. 家庭教育方式。

每到放寒暑假, 很多家长就会为如何做好幼儿的假期教育而发愁。由于家长的教育理念、文化素质以及家庭的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差异性, 导致幼儿的家庭假期教育情况千差万别。根据家庭假期教育方式的不同, 幼儿的假期教育现状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

(1) 放养式。

即幼儿放长假了, 但家长都在上班, 无法抽出时间照顾和教育幼儿, 只能将幼儿“放养”, 缺少学习和游戏活动内容安排, 任由幼儿整天在家自由玩耍。特别是那些出身于农村和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幼儿, 一旦放假了, 他们就很有可能变成“野孩子”, 整天无人管教。

(2) 圈养式。

那些经济条件较好又非常重视幼儿早期教育的家长, 一心想着不能让幼儿输在起跑线上, 往往利用寒暑假, 自作主张替幼儿报上好几个兴趣班, 使得幼儿每天忙于“赶场”, 参加诸如外语、美术、舞蹈、乐器演奏等各种兴趣班的学习, 导致幼儿被“圈养”起来, 失去了享受丰富多彩的假日活动的快乐。

(3) 开放式。

即家长自身知识文化水平较高, 具有一定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 在生活中能够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 遵循幼儿的年龄特征, 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的假期生活, 寓教于乐, 让幼儿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自主地接受教育。

2. 幼儿园教育方式。

当前, 幼儿园依照执行中小学放寒暑假的制度, 每年统一放寒暑假 (指公立幼儿园) , 幼儿的假期教育工作只是作为学期末的扫尾工作, 从教育管理者到一线教师在思想上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一般认为:放假了, 幼儿的假期教育问题就是家庭的责任, 与幼儿园和教师无关。现有的幼儿园 (指公立幼儿园) 假期教育工作方式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 注重幼儿假期安全教育。幼儿安全责任大于天, 每到放假前, 幼儿园一般都会召开专项幼儿假期安全教育工作会议, 指导教师做好班级幼儿的假期安全教育。常见的做法是:班主任在家园栏内贴一份《假期幼儿安全工作须知》, 提醒家长在放假期间必须做好幼儿安全教育, 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幼儿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交通安全、坐车安全、外出游玩安全、用火安全、用药安全、用电安全等。

第二, 轻视幼儿假期学习指导。学期结束, 幼儿教师一般都不会对幼儿的假期学习提出相关要求, 也不会对家长的假期教育方式进行适当指导。但有些教师会向幼儿及家长专门布置一份假期作业, 内容包含:幼儿要做的作业题和家长需要配合的工作。据了解, 绝大多数幼儿园对幼儿假期学习不作统一规定和要求, 是否给幼儿布置适量的假期学习任务, 完全取决于教师个人的敬业精神和对幼儿假期教育的理念。

二、幼儿假期教育存在的问题

1. 从家庭来看, 幼儿假期教育主要缺乏科学性, 具体体现出三方面问题。

(1) 疏于教育, 营养不足。由于家长在假期内不能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要求, 为幼儿提供相应的学习与活动机会, 幼儿长时间处于放任自流的生活状态中, 造成“零教育”、营养不足的现状, 致使幼儿在学习兴趣、行为习惯、能力发展等诸方面均会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的现象, 最终影响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2) 过度教育, 营养过剩。部分家长过于偏重幼儿知识技能培训, 不尊重幼儿的主体需求, 擅自为幼儿报多个兴趣培训班。在家长的“高压”手段下, 幼儿就像笼中鸟, 失去了自由玩耍、自主学习的自由, 每天奔波于各个兴趣班之间, 结果身体累坏了, 有些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这种“消化不良”的教育状态, 使幼儿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中, 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3) 无人看管, 易发事故。幼儿年龄小, 安全意识弱, 自我保护能力差。因幼儿无人看管, 常因贪玩或不懂事, 造成溺水、烫伤、摔伤等意外伤害事故。每年寒暑假, 全国各地因“放养”而发生的儿童意外伤害甚至意外死亡的事件令人震惊。

显然, “放养式”和“圈养式”的假期教育均存在很大的弊病, 只有“开放式”的假期教育, 才能让幼儿真正度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假期生活。

2. 从幼儿园来看, 幼儿园传统的假期教育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各界对高品质幼儿园教育服务的需求, 也不能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时代步伐。

具体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1) 单向指令, 缺少交流。幼儿园的假期工作内容一般包括:幼儿安全教育和幼儿的假期学习, 假期工作一般由班主任教师直接向幼儿和家长作口头或书面布置, 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 教师对家长在幼儿假期教育方面产生的困惑不具有指导意义。现实中, 往往出现幼儿的假期教育和幼儿园内教育产生脱节或偏离的现象, 难以形成家园共育, 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假期教育工作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是分不开的。

(2) 统一要求, 缺乏个性。假期作业的内容统一布置, 幼儿不能根据自己的特长自由发挥, 难以充分展示幼儿的个性特点和能力发展。

(3) 消极接受, 缺少激情。无论是假期幼儿安全教育, 还是幼儿假期作业布置, 家长代表受教育方, 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一面, 一些家长难免产生消极心态, 简单地指导幼儿完成作业, 能对付交差即可, 遑论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 有效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

显然, 这种“单向指令式”的幼儿园假期教育是传统的、低效的。

三、幼儿假期教育策略创新

1. 教师策略创新:“书信———温情交谈”。

幼儿教师, 特别是班主任要勇于打破常规, 创新假期教育策略, 结合本班幼儿实际, 为家长提供一份切实可行的幼儿假期教育计划。基于这种教育理念, 笔者在假期教育工作策略方面做了大胆尝试。

创新一:书信交流。学期末, 笔者以朋友的身份为全班幼儿每人写了一封信, 在书信中与幼儿温情谈话,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幼儿参与各种假期活动的强烈愿望, 调动起家长和幼儿的积极情感, 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这种充满温情的书信交流, 就像一剂催化剂, 既增进了师幼之间的感情, 促进教师和家长之间交流和合作, 还引发家长对幼儿假期教育重要性的重新思考, 对家长的假期教育方式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创新二:个性化作业设计。在信的结尾, 笔者有意设计能体现幼儿个性、有发挥空间的假期作业。作业内容多样, 不设统一的具体要求, 完全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让幼儿结合自身的能力进行合理的选择。比如:有运动锻炼的, 有表现技能技巧的, 有表达情感的, 有亲子合作的, 还有社会实践的……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其中几项来完成。

2. 幼儿园策略创新:“办班———贴心帮困”。

近些年来, 为了帮助家长解决幼儿“假期教育难”的实际问题, 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加入开办“假期班”的行列。幼儿园在放寒暑假期间, 继续为幼儿提供一日或者半日生活的教育教学活动。幼儿园通过开办惠民“假期班”, 把“放养式”的那部分幼儿吸引到幼儿园学习, 有效地规避了幼儿在放假期间“零教育”的生活状态, 保障了幼儿在假期继续接受教育的权力。幼儿园还开办各种“兴趣班”, 培养幼儿在绘画、舞蹈、手工制作等各方面的兴趣爱好, 以满足更多家长和幼儿对假期学习多样化的需求。

“假期班”的推出, 增强了幼儿园的服务功能。既减轻了年轻家长因工作原因而无暇教育孩子的精神压力, 给家庭带来了不少便利;又丰富了幼儿的假期生活,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真不愧为一项“一举三得”、“利园惠民”的好举措。

3. 家庭策略创新:“体验———亲情互动”。

家长如果过分寄希望于学校教育, 幼儿的生活空间仅局限于家庭和幼儿园, 使得幼儿接触自然和社会大环境的机会太少, 那么, 幼儿在社会情感方面的发展难免就要受到影响。放假期间, 有条件的家长应该创造多种机会, 让幼儿亲近大自然和社会, 充分挖掘自然和社会资源的教育价值, 科学、合理地为幼儿安排丰富多彩的假期活动, 使幼儿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自主地接受教育。具有代表性的幼儿假期活动内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 阳光运动, 增强幼儿体质。

放假期间, 家长应该合理安排幼儿进行户外运动, 鼓励幼儿大胆参与多种体育运动, 比如踢球、骑车、轮滑、跳绳、钻爬、跑跳等等, 从小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 提高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促进骨胳生长, 增强幼儿体质。

(2) 游历山水, 陶冶幼儿情操。

风和日丽的天气, 家长带幼儿走入田野, 走进山林, 游览风景名胜, 观赏江河湖海等等, 让幼儿从小有机会游览和观赏祖国的美好山河, 既能让孩子开阔眼界, 增长见识, 又能陶冶情操, 激发情趣。

(3) 参观博物馆, 启迪幼儿心智。

家长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 选择适合的展馆, 经常带幼儿参观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参观博物馆, 就像是为幼儿打开了无数知识的窗口, 幼儿见多识广, 眼界开阔, 思维活跃, 兴趣广泛, 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参观美术馆, 感受艺术魅力。

为了培养幼儿的美术修养, 上兴趣班、请家教已成为众多家长的共识, 但习惯带幼儿上美术馆参观的还不多见。其实, 利用假期多带幼儿参观美术馆才是引导孩子走进艺术殿堂的最佳途径。

(5) 走进图书馆 (书城) , 探寻知识的宝藏。

上一篇:先学后导-问题评价下一篇:外周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