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冷量

2024-10-23

空调冷量(共4篇)

空调冷量 篇1

一般说来装载机空调是由压缩机、冷凝器、储液罐、膨胀阀、蒸发器、管路和电器控制系统等组成。制冷量和制热量的大小直接反映了装载机空调制冷能力和制热能力的强弱。因此计算制冷量和制热量是装载机空调选型的前提和关键。在装载机设计中, 常见的空调制冷量和制热量的计算方法有理论计算法和经验估算法, 在这里介绍装载机空调制冷量和制热量的理论计算法。

1 制冷量计算

由于驾驶室外温度高于车内, 加上太阳辐射作用, 有大量热量通过车壁及门窗、玻璃传入车内;由于密封不良会有不少热空气通过门窗及地板缝隙漏入车内, 带来新风热, 人体散发的热量也会使车内温度升高, 通过驾驶室后围及发动机罩还会传来发动机的部分热量, 换气系统传入的热量, 以及仪器、设备、照明等产生的热量, 这些热量之和构成了空调的总得热量 (热负荷) 。空调驾驶室的总得热量 (热负荷) QT为:

空调制冷量Qo可按下式选取:

式中:

驾驶室与外界会进行热交换, 其热交换形式包括倒流、对流和辐射。

驾驶室除玻璃外, 一般由铁板、地板垫、内饰件、顶罩组成, 壁面传热的基本公式如下:

式中:

其中传热系数K由下式确定:

式中:

αo—驾驶室外表面与驾驶室外空气的对流换热系数, 单位为W/ (m2·K) ;

αi—驾驶室内表面与驾驶室内空气的对流换热系数, 单位为W/ (m2·K) ;

Σ (δi/λi) —构成驾驶室各层的导热热阻之和 (δi为驾驶室各层的厚度, λi为驾驶室各层的导热系数) 。

αo可以用对流换热准则确定。由于车速变换大, 车身外表面复杂, 因此采用下面的近似公式计算:

V—车辆行驶速度, 单位m/s。对于装载机, 考虑热负荷最大的情况, 即为运输工况, 可取V=10m/m。

驾驶室内对流换热系数一般较小, 当驾驶室内的空气流速低于3m/s时, αi可近似取为29W/ (m2·K) 。

(一) 通过驾驶室围板、地板和顶板传入的热量QB

K围、K地、K顶—分别为驾驶室围板、地板和顶板的传热系数, 单位为W/ (m2·k) ;

F围、F地、F顶—分别为驾驶室围板、地板和顶板的传热面积, 单位为m2;

t围、t地、t顶—分别为驾驶室围板、地板和顶板的室外综合空气温度, 单位为℃;

ti—驾驶室内空气温度, 单位为℃。

(二) 通过玻璃传入的热量QG

考虑到太阳辐射, 传入热量由两部分组成:

(1) 由于驾驶室内外温差而传入的热量QG1

QG1=K玻×F玻× (to-ti)

(2) 由于太阳辐射通过玻璃传入热量QG2

式中:

(三) 人体散发的热量

人体散发的热量 (单个司机) 取:

QP=116W。

(四) 室外空气带入热量

由室外进入室内的空气主要由新风和泄漏风两部分构成。相应地, 室外空气带入的热量QA为:

式中:

(1) 室外新风带入热量 (QA1)

式中:

(2) 漏入空气带入热量 (QA2)

漏入空气量一般门缝和管线进出驾驶室密封不严造成, 据有关资料介绍, 当汽车车速为40km/h, 门缝宽为1.5mm时, 漏风量为10m3/ (h·m) 。当门缝宽增大到3mm时, 漏风量增大到17m3/ (h·m) 。

泄露风量带入的热量

式中:

式中:

(五) 由发动机传热的热量QE

KE按多层平壁传热计算:

式中:

(六) 由通风系统 (风道) 传入的热量QF (指风道走驾驶室外面的情况) , 流经风道的空气, 由于内外温差的存在, 沿程吸收热量。

式中:

式中:

(七) 仪表、控制器、继电器和照明产生的热量Qs

仪表、控制器、继电器和照明等主要是在驾驶室内以散热形式传热, 这类热量不需要按换热公式进行计算, 可依据这些热源的额定功率、效率、使用周期、负荷系数等因素来确定, 建议取值400W。

2 制热量计算

由于车外环境的空气温度低, 车内温度高, 车内外存在温差, 必然有高温向低温传热。因此必须向车内补充热量, 平衡车内的耗热量, 这就形成了空调的热负荷。空调的耗热量由下面几部分组成:

式中:

(一) 驾驶室顶部耗热量Qa

式中:

式中:

其中传热系数Ka由下式确定:

式中:

(二) 驾驶室玻璃耗热量Qb

式中:

一般取Kb=6.4W/ (m2·K) , 也可以按下式计算:

式中:

(三) 驾驶室围板耗热量Qc

式中:

其中传热系数Kc由下式确定:

式中:

(四) 驾驶室地板耗热量Qd

式中:

一般取Kd=8.14W/ (m2·K) , 也可以按下式计算:

式中:

(五) 空气渗透耗热量Qe

式中:

(六) 驾驶室前风窗除霜耗热量Qf

式中:

式中:

式中:

(七) 驾驶室司机人体散热量Qp1

式中:符号表示此项热量对驾驶室采暖有贡献, 计算总的采暖热负荷时, 应减去这个值;

Qp单个成人散热量, 一般取116W。

(八) 由通风系统散失的热量Qh (指风道在驾驶室外面的情况)

流经风道的空气, 由于内外温差的存在, 沿程散失热量。

式中:

式中:

参考文献

[1]祁山.汽车空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2]王运明.实用汽车空调技术[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5.

[3]唐旭.装载机空调驾驶室室内温度场仿真及试验研究[D].山东大学, 2011.

空调冷量 篇2

关键词:液化天然气,汽车,冷量回收,空调系统

0 引言

将天然气用液体储存的形式替代传统的压缩储存形式, 能有效降低汽车的载重量, 尽可能延长汽车的行驶路程。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 液化天然气具有燃烧热值高、排放的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小、存储量大等优势, 被广泛应用于出租车、环卫车等服务性汽车中, 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如何进一步提高液化天然气的使用率, 实现清洁能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成为了相关部门探索的重点。本文将利用液化天然气冷量高的特点, 探讨将其利用于公共汽车空调系统的可能性, 充分体现液化天然气的实用性与社会价值。

1 液化天然气冷能回收技术

1.1 液化天然气冷能回收技术的概述

液化天然气对存储温度的要求较高, 一般控制在零下一百五十度左右, 以液体的形式存在, 具有携带轻便、体积小巧的特点。发动机运转前, 需要将液化天然气高温加热, 使其由液化形态逐渐转变为气化形态, 为汽车的正常行驶提供必要的动力。在液化天然气向气体形式转变的过程中, 会释放约900k J/kg的冷能资源, 如若能找到一种方法, 将液化天然气气化过程中产生的冷能利用起来, 将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是节能减排工作的又一项突破。

1.2 液化天然气冷能回收空调技术

目前, 国外已有公司将液化天然气气化过程产生的冷能资源运用到食品冷藏中, 为我们进一步探讨如何将冷能运用于公交空调系统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数据支持。当前的构想是在液化天然气供气系统中加设一个专门的低温热交换器, 便于空调冷媒带走气化过程产生的冷能, 并通过汽车空气换热装置实现空调系统的制冷要求。我国早年就有许多专家学者萌生了将液化天然气中的冷能资源运用于空调系统中的构想, 为此次的探究活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2 将液化天然气运用于公交空调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2.1 汽车空调热负荷计算

要想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就要分步骤, 对公交空调的实际负荷做出较为精准的估计。当前, 全球计算空调实际负荷量的主流方法有稳态计算法与动态计算法两种。相较于动态计算方法, 稳态计算方法更具实用性、简便性, 能如实反映出空调负荷的实际变化量。本次试验充分考虑到公交车在实际行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如速度变化、气候变化等, 选用了较为简单有效的稳态计算方法辅助试验。

一般来说, 公交车的空调热负荷量由车内驾驶者与乘客散发的热负荷、空调风机产生的热负荷、发动机导入车内的热负荷、车外热度导入车内的热负荷等相加而得。要进一步完善空气冷却器的设计, 就要结合公交车的实际情况, 对其空调在行车过程中可能需要的冷量值进行科学预估, 不断精确公交车空气冷却器的功率范围。

2.2 液化天然气中可回收的最大冷量

本次试验中采用的是普通的城市公交车, 其发动机的额定功率在93k W左右, 在一般行车过程中, 天然气的消耗率为270g/k W·h, 那么该公交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液化天然气的消耗量为:

假设在标准大气压强下, 液化天然气的汽化潜热值为522k J/kg。若其在汽化完成后逐渐恢复到14摄氏度, 则理论上能回收的最大冷能为:

正常行驶的公交车每小时能消耗25.11kg天然气, 则液化天然气在加热气化的过程中释放出的最大冷能值为:

根据有效资料显示, 液化天然气在气化过程中产生的冷能的实际回收率不到一半, 若使用冷能装置的城市公交空调系统冷能回收高于理论数据, 则实际可回收的最大冷能值为3.15k W。

3 将液化天然气运用于公交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案

3.1 冷量回收系统的组成要素

当前, 国内外已经在液化天然气供气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 具有较为丰富的理论经验与数据资料, 对技术人员进行冷量研究提供帮助。通过图1可知, 液化天然气冷量回收系统由冷回收换热器、循环水泵与水箱、空气换热器及各种辅助元件构成。①冷回收换热器。冷回收换热器是整个公交冷能空调回收系统中的重中之重。一般情况下, 冷媒会与液化的天然气在冷回收转换器中进行换热。在此过程中, 若要确保冷交换器具备足够的热能与冷能进行交换, 使液化天然气获得最大回收率, 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冷媒的最低结冰温度, 尽量避免出现冷媒结冰率过高阻碍冷热转换的情况发生。设计者在制定涉及方案的时候, 一定要将冷媒的结冰情况考虑在内, 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 以提高冷回收换热器的工作效率, 使空调系统得以正常运转。②蓄冷系统。由于公交车在实际运行时会出现许多突发状况, 可能导致发动机运转不畅等问题, 严重影响空调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转。在公交车上加装一套蓄冷系统, 就能够在冷量回收装置产生过多冷气的时候, 将多余的冷气储存起来, 用于应对突发状况, 进一步维持公交车供冷需求。③空调末端系统。空调末端系统也是公交车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将空调冷媒通过管道传导的冷气输送到公交车内的各个角落, 维持公交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转。④循环系统。在公交空调系统中加设循环系统, 能促进空调管道内冷气的流动, 使其将冷风输送到车内各处。在出现紧急情况, 如内压异常时, 循环系统能开启安全管路, 进行泄压工作, 尽量确保整个空调系统安全、有序的运行。

3.2 冷媒的选择要求

冷媒就是通常提及到的载冷剂, 它能将液化天然气气化后产生的冷能牵引到空气换热器中, 帮助进一步实现公共汽车空调制冷工作。冷媒的选择需要注意的内容十分繁复, 设计者要尽量挑选热容较大的冷媒, 以有效减少载冷剂的需求量, 节省设计成本。除此之外, 还要充分考虑公交车的实际空间大小、动力粘度对公交空调管网造成的破坏, 应选择导热率较好且粘度较小的冷媒。为了有效延长空调系统的使用寿命, 设计人员要充分了解不同冷媒的化学特性, 挑选出化学成分稳定、无毒无害、不会对内部管网造成腐蚀、不会在高温下被引爆的载冷剂投入使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液化天然气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 具有燃烧热值高、存储量大、车载面积小、便于携带等优势, 投入使用后能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被广泛应用于出租车、环卫车等服务性汽车中, 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液化天然气在遇高温气化的过程中会释放出较大的冷能, 若是将其运用于公交车或出租车夏季空调制冷中, 就能提高液化天然气的利用率, 进一步实现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 迎合国家低碳环保的节能减排需求。笔者将回收得到的冷量再次利用到公共汽车空调制冷中, 通过计算汽车空调实际热负荷值与估计液化天然气中可回收的最大冷量值的方式, 对该做法的可行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不仅如此, 还将冷量回收系统分为四个环节进行简要分析, 简述了空调制冷系统中冷媒的选择要素, 为最终实现设想做好了铺垫工作。

参考文献

[1]郎峰.液化天然气 (LNG) 公交车冷量回收汽车空调系统的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 2011.

[2]张哲, 孙冰冰, 田津津.LNG冷藏车冷量回收的各种方法比较分析[J].低温与超导, 2011 (11) .

[3]魏鹏威, 张建一, 詹鋆.基于LNG冷能利用的公交车空调制冷系统优化[J].低温与超导, 2012 (05) .

[4]张哲, 郭永刚, 田津津.液化天然气 (LNG) 冷藏车冷量回收换热器的设计[J].低温与超导, 2012 (07) .

乌克兰大樱桃系列品种需冷量研究 篇3

关键词:乌克兰大樱桃,系列品种,需冷量

需冷量也称需寒量、低温需求量或需寒积温, 是指落叶果树打破自然休眠 (内休眠) 所需的有效低温时数或冷单位[1]。需冷量不足, 植株不能正常完成自然休眠的全过程, 即使给予适宜的生长条件下, 也不能适期萌发, 或萌芽不整齐, 甚至引起花器官畸形或严重败育, 导致产量品质下降[2]。落叶果树能否满足低温需求量的需求, 能否顺利通过自然休眠, 是进行设施栽培的基本条件。在设施生产条件下, 如需量不足, 则突出表现为花期延长, 坐果率偏低或绝产[3]。

近年来, 乌克兰大樱桃系列品种以果大、肉脆、色艳、口感好、风味浓、品质优、坐果率高、耐贮运、成熟早而被广泛用于设施栽培, 但果农对这些品种的需冷量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 常常造成扣棚升温时期不当而导致低产或绝产。目前对落叶果树需冷量的研究多集中在葡萄[4,5]、桃[2,6,7]、杏[8]等树种上, 而对大樱桃, 特别是乌克兰大樱桃系列品种需冷量的研究和报道较少。为此, 我们于2006年11月至2007年4月对乌克兰大樱桃系列品种需冷量进行了测定。

一、材料与方法

㈠供试品种

试验设在为甘肃省天水农校实习农场樱桃园, 供试品种为2001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引进的乌克兰大樱桃系列品种奇好、早大果、胜利、宇宙、友谊。果园管理状况良好, 正处于初果期向盛果期过渡时期, 树势中庸健壮。

㈡试验方法

第一, 品种自然休眠结束期的确定。从2006年11月21日落叶结束后一月起每隔4天从大樱桃园分别取一次样, 每次每品种取长度在50cm~70cm的一年生健壮枝12条, 带花束状果枝的多年生枝12条, 共取样8次。取样后将枝条基部剪平, 插入约10cm的清水中, 及时置于 (20±2) ℃的温室内水培, 每2d换1次水, 并将其基部剪去少许, 露出新茬。各样本水培4周后按品种统计生长枝叶芽的萌芽率和带花束状果枝的花芽萌发指数。

叶芽的萌芽率是以枝条顶端叶芽鳞片开裂、露绿为准统计百分数。当萌芽率为50%~60%时, 其采样期累积低温量为该品种需冷量;当萌芽率为60%~70%时, 则以本次采样期与前一次采样期累积低温量的平均值为该品种需冷量;若萌芽率>70%, 采用前1次采样期积累低温数为该品种需冷量。花芽萌发指数计算:先将花芽分为5级, 1级为没有萌动;2级为花芽膨大;3级为花芽开绽;4级为花序露出;5级为花蕾分离;然后用该级别级数乘以该级别的芽数之和, 最后除以总芽数。若该值大于或等于2.5, 则说明低温量通过。

第二, 累积低温量的统计。连续记录2006年11月1日至2007年1月20日每天24h的温度数值。分别以≤7.2℃、0℃~7.2℃、0℃~9.8℃和犹他模型[9]作为计算果树需冷量的标准, 统计累积低温时数和冷温单位。

二、结果与分析

㈠天水地区2006年冬季低温时数与有效冷单位

分别采用≤7.2℃、0℃~7.2℃、0℃~9.8℃和犹他模型四种标准对天水地区2006年冬季低温时数与有效冷单位进行统计的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 采取不同种低温测定标准统计的低温时数与有效冷单位德结果差异很大。≤7.2℃以下的低温时数很高, 有效冷温单位很大, 达1750c.u;0℃~7.2℃与0℃~9.8℃的低温时数比较接近, 有效冷温单位分别为799 c.u和871 c.u;犹他模型的最有效的温度区段 (2.5℃~9.1℃) 之间的温度时数很低, 导致有效冷温单位也很低, 仅为451 c.u。

㈡不同品种通过自然休眠日期的确定

不同采样枝经自然低温处理的时间长短不一, 虽经相同水培处理, 但萌芽状况不同, 早期的采样枝, 由于休眠未通过, 芽体不萌发或萌发率低。不同品种枝样经不同低温处理后萌芽状况也不同。胜利品种萌芽最早, 采集第3批萌芽率超过50%, 说明该品种在采集时休眠已通过, 宇宙品种萌芽最迟, 到采集第7批时才通过了休眠 (表2) 。不同采样期、不同品种的花芽萌发指数差异也较大 (表3) , 但总体与叶芽萌发状况相似, 只不过萌发时期推迟1个~2个采样期, 说明花芽休眠深于叶芽。

㈢不同品种需冷量的确定

根据不同品种通过自然休眠的日期推算的出各品种的累积低温数见表4。果树需冷量标准不同, 测定出同一树种各个品种低温需求量不同, 以7.2℃标准测定的低温需求量要比犹他模型高1倍多, 0℃~7.2℃标准和0℃~9.8℃标准比较接近, 这说明需冷量度量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但是结果都能反映出不同品种的低温需求量的高低是不同的, 以胜利、友谊需冷量较低, 宇宙较高, 另外花芽的需冷量都高于叶芽。

三、讨论

果树品种需冷量的测定较为复杂, 因为它除了树种与品种的因素之外, 还与地域的气候特征有关, 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年份, 需冷量的测定结果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 在研究果树低温需求量时, 应根据本地的气候特点合理选用测定模型, 有时候不能仅用单一的需冷量标准来统计。此外, 每一品种的需冷量不能简单地以多少来衡量和反映, 必需要注明测定所选用的模型。

不同地区在同一树种、品种上测定出的需冷量有着较大的差异。高东升等[3]以犹它模型研究的大樱桃一些品种需冷量在1000C.U左右, 数值较大。这说明测定需冷量时必需要考虑地域性,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气候环境, 进而影响植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处于西北地区的天水, 冬季尤其是进入12月份以后全天温度主要集中1.4℃以下, 占全天一半时间以上, 无效时数太多, 误差较大, 不宜采用犹它模型, 而0℃~7.2℃标准和0℃~9.8℃标准较能反映该地的气候型, 建议在该地使用。

乌克兰大樱桃系列品种需冷量高低不同, 扣棚时期应有所差异。胜利、友谊两品种低温需求量低, 自然休眠易渡过, 元月初就可早扣棚;奇好、早大果、宇宙可适当延后, 但天水地区进入元月份以后, 低于0℃的温度太多, 自然有效低温时数少, 采取田间等待会延长休眠期, 故可采取人工温度调控[9]、使用外化学物质如氨基氰[10,11]等措施缩短休眠期, 以避免因延误扣棚而错过上市的黄金期。

参考文献

[1]姜卫兵, 韩浩章, 汪良驹, 等.落叶果树需冷量及其机理研究进展[J].果树科学, 2003, [5].

[2]王力荣, 胡霓云.桃品种的低温需求量[J].果树科学, 1992, [1].

[3]高东升, 束怀瑞, 李宪利.几种适宜设施栽培果树需冷量的研究[J].园艺学报, 2001, [4].

[4]章镇, 高志红, 盛炳成, 等.葡萄不同品种需冷量研究初报[J].中国果树, 2002, [3].

[5]杨天仪, 李世诚, 蒋爱丽, 等.葡萄品种需冷量及打破休眠研究[J].果树学报, 2001, [6].

[6]沈元月, 郭家选, 贾克功.桃品种自然休眠结束期及需冷量[J].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8, [1].

[7]王力荣, 朱更瑞, 左覃元.中国桃品种需冷量的研究[J].园艺学报, 1997, [2].

[8]陈登文, 高爱琴, 王飞, 等.杏品种的低温需求量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 1999, [2].

[9]张俊民, 庞发虎, 杜俊杰.破除果树休眠的人工方法[J].山西果树, 2002, [1].

[10]胡瑞兰.缩短温室桃树休眠期的技术研究[J].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3].

沧州地区杏树适宜需冷量模型比较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在沧州市肃宁县农业科技示范园进行,试验材料为二年生露地及温室栽培金太阳杏和凯特杏。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金太阳杏室内培养(A1)、室外培养(A2);凯特杏室内培养(B1)、室外培养(B2)。

1.3 试验方法

从2002年11月10日至2003年1月8日,参照王力荣[3]方法:每7 d从田间选取生长发育良好的一年生枝条6~8个,长度30~40 cm,采回即放入光照培养箱中进行水插培养。培养条件为:气温25℃左右,光照2 000 lx,昼夜12 h/12 h,空气相对湿度为50%~70%,每2 d换1次水,每次剪除基部少许,露出新茬。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培养25 d后,统计其萌芽指数。萌芽指数的调查标准为:1级为未萌动;2级为芽膨大;3级为芽膨大且鳞片开裂;4级为花蕾期;5级为花开放。

当萌芽指数≥30%(相当于萌芽率≥60%)时,表示通过休眠。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室内、外不同低温累积量对萌芽指数的影响

2002年11—12月,采取反保温措施温室内与温室外的金太阳杏树枝条在接受不同低温累积量后,统计萌芽指数(表1)。试验结果表明:金太阳杏和凯特杏2个品种的萌芽指数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温室内金太阳杏12月16日的萌芽指数为29.6%;温室外12月22日的萌芽指数为29.4%,表明金太阳杏温室内、外通过自然休眠的日期分别在2002年的12月16日和12月22日左右。凯特杏温室内12月7日的萌芽指数为29.9%,表明温室内凯特通过自然休眠的日期在2002年12月7日左右;温室外12月7日的萌芽指数为28.0%,12月16日的萌芽指数为31.1%,表明凯特温杏室外通过自然休眠的日期在2002年的12月7—16日。

2.2 需冷量模型比较

在2002年从10月19日起,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7.2℃。2002年温室内、外金太阳杏通过自然休眠的日期,分别为12月16日和12月22日左右,用3种需冷量模型分别统计金太阳杏的低温需求量(表2)。由表2可以看出,用≤7.2℃低温模型统计温室内、外金太阳杏的低温需求量分别约为1 332 h和1 309 h,低温需求量基本一致;而用另2种模型统计,温室内、外所得同一品种低温需求量却相差很大。因此,≤7.2℃低温模型比较适合于沧州地区的气候。

3 结论与讨论

在20世纪30~50年代,打破落叶果树自然休眠的低温标准,一般被表示为≤7.2℃以下冷温小时数[4]。王力荣等[3]则认为任何0℃以下低温对打破休眠都是无效的,并指出一般所说的7.2℃或以下低温是指0~7.2℃的低温累积。但不同地方所得资料并不一致。后有人证实冷温小时数忽视了7.2℃以下低温的不同作用效果及高于7.2℃温度对打破落叶果树自然休眠的作用。Richardson(1974)提出计算红港桃休眠结束的所谓冷温单位模型[5]———Utah模型。犹他模型使用冷温单位概念区分不同温度对解除桃芽自然休眠有不同的作用效果,在预测落叶果树自然休眠结束时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姜卫兵等[6]指出在暖冬时或低纬度地区Utah模型并不适用,Utah模型尚需近一步研究和完善。Walser(1981)研究表明,秋季有效累积低温的起点与生理成熟度有关,而生理成熟度又与落叶期有关,再加上田间由于温度波动的影响所累积的低温容易被高温所抵消,因此确定田间有效低温累积的起点就更为困难。王力荣等[3]研究表明,任何低温标准都有一定的气候适应范围,都是该气候的综合反应,前人提出的7.2℃或犹他模型,虽然在计算低温需求量方面曾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并不是对任何气候都适用,它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找出某一地区的特定气候条件下计算有效低温累积的标准,是研究低温需求量的基础。本试验结果表明,用≤7.2℃低温模型统计金太阳杏温室内、外的冷温小时数分别为1 332 h和1 309 h,低温需求量基本一致;而用另2种模型统计,温室内、外所得同一品种低温需求量却相差很大。因此,在需冷量估算上,河北沧州地区使用≤7.2℃低温模型比0~7.2℃低温模型和Utah模型更适合。

参考文献

[1]袁志友,李宪利,高东升.影响落叶果树芽自然休眠的因素[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1,32(3):386-392.

[2]李宪利,高东升.果树设施栽培的原理与技术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7(2):227-232.

[3]王力荣,胡霓云.桃品种的低温需求量[J].果树科学,1992,9(1):39-42.

[4]陈少裕.膜脂过氧化与植物逆境胁迫[J].植物学通报,1989,6(4):211-217.

[5]RICHARDSON E A.A model for estimating the corupletion of rest for Redhaven and Elbert peach trees[J].Hortscience,1974(9):331-332.

上一篇:品类结构下一篇:无人驾驶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