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采购的案例分析

2024-06-24

招标采购的案例分析(通用12篇)

招标采购的案例分析 篇1

近些年来, 招标采购一直是政府采购项目中大力推行的做法。可是, 在实际落实过程中, 由于种种原因, 效果并不总是尽如人意。存在的问题方方面面, 其中的原因很多。本文结合某项目实例, 对政府招标采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从法律、制度等层面提高政府招标采购的实施效果。

一、本案例采购的过程简介

为迎接在本市召开的一次大型运动会, 某市拟投资更换2万多块道路名牌。在2011年下半年, 进行了部分试点, 通过招标采购共更换了300多块名牌, 花费近百万, 平均每块名牌接近3000元。

由于花费较高, 这次采购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很多人认为这是一次奢侈的浪费, 甚至可能存在腐败问题。那么, 这次采购行为到底有没有问题呢?为什么政府招标采购常常引起大家的关注, 这里面究竟存在哪些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1 法律和制度的问题

我国公共采购领域并存着《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 在实践中, 两法的法律适用存在着冲突。在本案例中, 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规定, 使用的是财政性资金, 采购人是行政机关, 当然应当适用《政府采购法》。但是, 把路牌看成市政设施, 属于市政工程项目, 使用国有资金, 属于必须招标的项目, 又要适用《招标投标法》。由于两法在有些规定上的差异, 且只能进行一次招标, 这就造成了矛盾。本案例项目如果按《政府采购法》, 应当由市财政局进行监督;如果按《招标投标法》, 则应当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监督。适用不同的法律, 采用的评标办法也可能不同。如性价比法是政府采购制度允许的评标方法, 而招标投标制度中则没有这一评标办法。

2 招标时的质量问题

本案例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在招标中只能提要求, 但不指定品牌。中标商提供的产品质量还是比较高的, 因此价格也比较高”。从这一解释不难看出, 本项目招标文件并没有规定刚性的质量要求, 甚至没有提出具体的质量要求。要不怎么会出现“产品质量还是比较高的, 因此价格也比较高”的结果呢。笔者认为, 招标采购中关于质量问题应该做到如下要求:

(1) 必须有明确的质量标准

如技术规格的要求, 必须明确诸如质量、性能、参数等标准。对无法精确拟定技术规格的, 可以采用两阶段招标。第一阶段要求投标人提交技术建议书, 详细阐述技术规格、质量参数等, 招标人可以就此达成一个统一的技术规格后进行第二阶段的价格招标。本案例显然不符合招标采购制度的这一要求。

(2) 招标采购的质量要求应当是刚性的

采购时能否规定最低的质量要求, 在评标时鼓励投标人在这个最低要求之上提高质量要求?我们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如果在采用最低评标价法时, 对对投标人提高质量标准扣减评标价;在采用综合评分法时, 对评标人提高质量标准加分。就会可能出现本案例“产品质量还是比较高的, 因此价格也比较高”的结果。在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采购中, 应当尽量节约资金, 质量、功能等应当以够用为原则。有位学者曾说过:“在政府采购事业中, 最大的节约就是符合必要功能要求;最大的浪费就是偏离了“必要功能”这个重心, 采购了“多余功能”和“不必要功能””。

因此, 政府招标采购的质量要求应当是刚性的, 评标时不应当鼓励提高质量标准。当然低于国家标准也是要淘汰的。

(3) 关于性价比法评标的弊端

政府采购的相关法规允许采用性价比法进行评标。但是这种方法存在很大的弊端, 极易出现“产品质量还是比较高的, 因此价格也比较高”的结果。这是不符合招标制度的基本要求的。就像采购人准备去买一辆汽车, 他可能买回一辆QQ, 也可能买回一辆劳斯莱斯, QQ和劳斯莱斯的性价比可能是差不多的, 但如果这样以性价比高低去采购, 可能采购到的商品并不是您真正需要的。

3 最终结算价的问题

本案例招标负责人曾想质疑者解释说:“因为先进行了试点采购, 在合同当中做了一个额外的约定, 要求有第三方审计, 并规定最终结算价以第三方审计的数额为准。估计会比合同价有所下降。”

按照这样的解释, 虽然有投标报价, 也签订了合同价, 但将来双方结算时并不依据合同价。这显然不符合《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 所签订的合同价也失去了意义。

这对其他参与该项采购招标的投标人很不公平。如果他们知道最终的结算价与投标报价没有决定性的关系, 他们肯定会后悔, 他们完全可以不考虑成本和利润去报价, 只要能中标就行。如果这样, 价格在本次招标中就失去了意义。这样的招标也失去了本来的应有的公平原则。不仅违背了《招标投标法》的基本原则, 也违背了《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而最终的结果并不一定像那位负责人说的那样“估计会比合同价有所下降。”造成的结果是很难确定的, 结算价可能下降, 也可能上升。任何一个企业不可能赔钱为你提供服务。至于“第三方审计”, 并不是招标人指挥的工具。特别是在中国目前监管制度不够完善, 监督制度执行不畅的情况下, 市场诚信缺失, 违法违纪屡禁不止, “第三方审计”的结果变得更高也未可知

结语

总之, 不难看出, 这是一次很不成功的政府招标采购。制度的不完善, 职责的不清晰, 管理的不科学, 人员的不负责任等等, 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这样一个结果。招投标制度有其积极的一面, 有关部门关于完善招投标制度的工作还任重道远。国有资金的使用监管一直是个难题, 在大量资金通入的政府采购项目中更应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杜绝或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

摘要:政府招标采购是近些年一直在大力推广的做法。在实际落实过程中, 由于种种原因, 效果并不总是尽如人意, 其中的原因很多。本文结合某项目实例, 对政府招标采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从法律、制度等层面提高政府招标采购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政府采购,招标,问题

参考文献

[1]李超.我国政府采购机制优化问题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 2014.

招标采购的案例分析 篇2

技术方案和评审应“滴水不漏”

基本情况

蓬莱市水城气体顶压自动消防给水设备招标项目,经公开发布政府采购信息后如期开标。共有6家企业参与投标,其中北京A公司报价70万元,黑龙江B公司报价62万元。根据招标文件约定的评标办法,最终B公司以最低价成为候选中标人。此后,中标公告在政府采购指定媒体上发布。

公告期间,A公司针对中标结果向采购人和招标代理公司提出书面质疑,质疑招标文件中所要求采购的是水力气控式消防设备,而中标的B公司的产品是以电磁阀作为控制方式,根本不是水力气控式设备,不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应对此次招标作废标处理。

处理过程

接到质疑文书后,采购人和招标代理公司依据招标文件中“各投标人在勘察现场后,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供最优的设计方案投标”的表述,认为投标人可以对招标文件的方案进行优化调整,B公司的控制方式就是对设计方案的优化,因此维持原来的中标结果。A公司不服,继续对采购人和招标代理公司发出质疑文书,并同时向市长信箱进行反映,以期通过行政渠道更改招标结果。

出现这种情况后,采购人和招标代理公司向政府采购监管部门作了汇报。蓬莱市政府采购办经仔细分析,发现评标委员会对此次招标项目评审有不细致、不完整的问题,决定立即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除原评标委员会评标组长留用外,其余专家另外抽取。新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6家企业的投标文件重新评审,认为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气体顶压消防设备的水力气控式处理方式是实质性内容,除北京A公司外,其余5家投标文件的控制方式均为电磁阀式控制方式,虽然招标文件中有“各投标人在勘察现场后,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供最优的设计方案投标”的规定,但不能改变水力气控式处理方式要求的实质性,“最优的设计方案”也只能是在水力气控式处理方式基础上的优化。同时提出了两条处理意见:一是由于只有北京A公司一家企业满足招标文件的要求,按照《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有效报价不足3家,予以废标。二是气体顶压消防设备的控制方式不只有水力气控式一种,在之后的招标文件中不必指定具体的处理方式,只要达到气体顶压消防灭火要求即可。

基于专家评审委员会的处理意见,采购人和招标代理公司重新对北京A公司的质疑进行了答复,并通知其他投标人。择日开标后,山东C公司以48万元中标。

案例启示

总结此次案例,有以下几点启示:

1.对于技术性的方案、设计等项目,应事先组织详细的技术论证,必要时邀请有关专家参与,使设定的技术参数、方式和方法不形成技术垄断和壁垒,通过市场的有效竞争,体现出招标投标的效果。

2.质疑是供应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一种手段,应该把质疑处理作为招标投标过程中的一项正常工作对待。应积极引导供应商按照《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定程序进行质疑,以避免矛盾激化、事态扩大,争取在合法、有效的范围内圆满解决。

3.从精选、严格的角度出发,选出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专家参与招投标,监督、引导他们认真履行评审职责,为招标项目负责,为采购人和供应商负责,使招标活动有正确合理的结果。

4.处理供应商质疑时,采购人和招标代理公司应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步骤进行,多沟通、多倾听,尽可能多地引入专家意见,认真对待每一个质疑,否则容易引起混乱和麻烦,甚至升级到投诉或诉讼。

询价采购:小项目隐藏大问题

哪些货物属于标准化货物?询价采购是否可以指定品牌?参与询价采购的供应商不够3家是否继续采购?供应商报价均超过预算是否废标?在5种政府采购方式中,询价采购被视为一种相对简单而又快速的采购方式,然而看似简单的询价采购,在实际操作中却有不少难点和误区。

适用条件不易把握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2010年全国政府采购活动中,询价采购规模占采购总规模的7%,在非招标采购方式中,其规模仅次于竞争性谈判方式,然而这一数字和几年前相比也有所下降。湖南省省直机关政府采购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询价采购一般适用于少量的货物采购,如汽车、办公家具等,其采购份额一般占整个采购的1/6。河南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处提供的该省第一季度统计数据显示,询价采购规模约占总规模的5.5%。陕西省商洛市政府采购中心副主任李平表示,相对而言,询价采购既能满足采购单位的一些数量不多、金额较小、时间要求紧的采购需求,同时也能有效地节约采购成本,对于一些采购规模不大、采购任务相对较小、无条件实施招标方式的贫困地区和中小城市的集中采购机构来说,是一种较为常用的采购方式。

记者在对询价采购方式在政府采购活动的应用进行调查时也发现,在市县级采购活动中,询价采购采用的频次相对较高,虽然单次询价采购的金额不大,但采购的项目却较多。南方某县政府采购中心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县询价采购规模虽然不大,但项目数量能占到70%以上。

根据《政府采购法》第32条规定,询价采购方式的适用范围主要是采购的货物规格、标准统一、现货货源充足且价格变化幅度小的政府采购项目。也就是说,询价采购适用于采购现成的而并非按采购人要求的特定规格特别制造或提供的标准化货物,货源丰富且价格变化弹性不大的采购项目。这类项目中供应商的差别主要是价格因素,因而只需要通过价格比较就能确定所需产品。如2H铅笔,虽然生产厂家很多,但所有产品在长度、大小、强度、书写时间、质量等方面几乎一样,也不存在售后服务问题,而且常年价格稳定,可以通过价格比较方式确定所需产品。

“询价与公开招标方式的成交原则不同,但与公开招标方式又有相似之处,询价就是时间、程序相对简化,采用最低评标价法的一种方式。”江苏省政府采购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询价采购主要用于金额不大,即在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以下的,标准化的货物采购。

然而,对于哪类货物属于标准化货物,实践执行中并不好把握。河南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处的相关工作人员认为,询价采购是一种简化的招标方式,但根据目前法律的相关规定,其适用条件不好把握,操作性不够强。

询价采购≠指定品牌

目前,各地询价采购的模式五花八门,有的地方允许询价采购指定品牌,有的地方规定询价采购必须在3个或3个以上的品牌之间进行,且同一品牌只能有一家代理商。

比如南京市出台的《南京市政府采购询价管理办法》规定,当询价项目为单一品种货物时,采购人应在采购需求中列明货物的技术规格和要求,不得指定货物的品牌;当询价项目为多种不同品种货物时,为使供应商报价具有可比性,采购人可对每种具体货物推荐不少于3个档次和配置基本相当的厂商、品牌及型号进行询价。询价小组应当接受相当于或高于推荐品牌的其他品牌货物参与报价。

对询价采购是否应该列举品牌一直存在争议。《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6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限制供应商自由参加货物服务招标投标活动,不得指定货物的品牌、服务的供应商和采购代理机构”,第21条规定:“招标文件不得要求或者标明特定的投标人或者产品,以及含有倾向性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的其他内容”。有业内人士表示,根据上述规定,采用招标方式的货物和服务项目严禁指定品牌,毋庸置疑。但对于非招标方式,即竞争性谈判、询价和单一来源却不适用,因此询价项目能否指定品牌“法无明文规定”。然而,政府采购要在公开、公平、公正以及诚实信用的原则下进行,指定品牌显然有排斥其他供应商之嫌。

在询价采购实践中,曾发生过不少由指定品牌引起的质疑和投诉。江苏某市政府采购中心去年根据采购人要求选用了指定品牌询价方式采购一套教学用具,最终A公司以最低价成交。在合同履约过程中,采购人向中心反映,A公司所供的货物不是正规渠道货物,包装破损,其配套设施亦不符合采购要求,提出取消该公司成交资格请求,要求次低报价的B公司作为成交供应商。虽然最终经过调解,问题得到解决,但该采购中心在对此次纠纷所做的思考中表示,指定品牌采购必定给代理商通过“销售报备”进行价格垄断和货源控制提供可乘之机,造成供应商先向厂家报备,再参加投标。厂家从保护供应商的利益角度出发,将项目授权给指定的某供应商操作,并协调相关供应商前来陪标,极有可能使供应商达成投标默契,形成价格垄断。为此,采购中心必须坚决制止单一品牌采购,只能定项目定标准,但不得定品牌,积极推行无品牌采购,这样,从法律层面“逼”实施“报备”策略的厂家就范,使其主动放弃,不同品牌之间竞争迫使厂家不能操控价格。

但也有县级采购中心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在实际操作中,有的项目如果不指定品牌进行竞价确实存在操作上的困难,有业内人士建议,对于金额较小、市场价格较为透明的项目可以指定品牌采购,但应当在采购信息中明确,供应商可以对指定品牌提出质疑,供应商在采购信息发布阶段没有提出质疑,则不得在确定成交结果之后再对类似问题提出质疑或投诉,这样有助于防范于未然。同时,对于指定品牌项目必须采取一定的控制机制,比如事先组织市场调研,掌握市场价格信息,做到心里有底。金额较小的项目指定品牌采购风险较小,可以通过代理商之间的竞争获得较为优惠的价格,金额偏高则容易引起制造商的注意,可能会出现价格垄断等现象。政府采购中心应改变“见单即办”的采购模式,尝试不同采购人之间的同类项目打包采购。

程序需要更具操作性

根据《政府采购法》对于询价采购方式的程序规定,询价采购首先要成立询价小组。由于适合询价的货物主要是简单标准的货物,在目前市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必须对质量合格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合格产品进行询价,不符合国家政策规定和质量不合格产品不得列入询价范围。为此,法律规定要成立一个不少于3人以上单数的询价小组,小组成员有采购人代表,还要有专家,其中专家应占询价小组成员总数的2/3以上。

询价小组在开始询价采购前,要确定下列事项:采购项目的价格构成,是指货物本身售价还是应当包括运费、安装调试费、售后服务费等;评定成交供应商的标准,是以价格成交还是综合评审成交。然后询价小组根据采购需求,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名单中确定不少于3家的供应商,向其发出询价通知书让其报价,被询价的供应商只能一次性报出不得更改的价格。最后采购人根据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成交供应商,并将结果通知所有被询价的未成交的供应商。

按照以上要求,询价小组需在采购活动开始时就成立,但在政府采购实践中,不可能在组成询价小组之后才制定询价文件和确定询价供应商,时间上和程序上都不具备可操作性。因此,不少地方出于实际工作需求,将询价的程序进行了适当调整。而且,由于询价采购具有采购货源充足和大宗性的特点,一些地区甚至直接由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编制采购文件和确定询价供应商。

对于符合条件供应商不足3家的情况,不少地方的做法是,采购人不调整采购项目需求或供应商资格条件的,继续进行询价采购,集采机构或代理机构应报监管部门批准后,可以只对2家供应商发布询价通知书。如南京市出台的《南京市政府采购询价管理办法》中对此做出了详细的规定:符合资格条件参与报价的供应商只有两家,经询价小组审查询价文件无不合理条款,公告及程序符合规定,且市场上符合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少的情况下,询价采购继续进行;符合资格条件参与报价的供应商只有一家时,应终止询价,重新组织采购。第二次询价仍然只有一家时,经询价小组审查询价文件无不合理条款,公告及程序符合规定,且市场上符合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少的情况下,询价可变更为单一来源采购。当已知市场上供应商充足,而参加报价供应商不足3家时,询价小组可以终止询价,重新组织采购。

此外,在询价采购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较为突出。湖南省省直机关政府采购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询价方式最主要的问题是在公开报价后,所有报价均超预算导致项目废标,没有任何补救的办法。“如采购一批办公电脑,有3家供应商应标,供应商按照《政府采购法》相关规定,‘一次报出不得更改的价格’后,询价小组发现均超采购预算,该项目只能废标。”而对于上述情况,该负责人建议,应该在相关办法中规定询价采购超预算后的补救措施,如先由询价小组不公开报价情况,明确告知供应商超预算重新报价,以此类推,以确保询价项目的顺利进行。

竞争性谈判策略和技巧:限制自由裁量权

限制自由裁量权 竞争性谈判方式具备比较优势

在政府采购工作中,经过实践证明,凡是采取竞争性谈判采购的政府采购项目,其质疑投诉比率明显低于公开招标方式采用综合评分法评标的质疑投诉比率。其中原因,值得从事政府采购的同行认真研究。

鼓励竞争是政府采购的必然趋势

竞争性谈判是政府采购中运用得较为普遍的一种采购方式,该方式给人一种公平竞争、充满活力的感觉。从采购方式看,竞争性谈判比公开招标更具有灵活性。

《政府采购法》第38条规定:“谈判小组所有成员集中与单一供应商分别进行谈判。在谈判中,谈判的任何一方不得透露与谈判有关的其他供应商的技术资料、价格和其他信息。谈判文件有实质性变动的,谈判小组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参加谈判的供应商。”这段法律条文说明竞争性谈判具有公开招标综合评分法所不具有的空间和时间优势:一是谈判小组与单一供应商谈判,相比公开招标更具有针对性,谈判小组能够及时掌握和了解单个供应商投标方案的深层次问题,可以在不改变投标文件实质内容的前提下澄清误解,解决纷争,使采购需求得到较大的满足,这种直接谈判能削弱评审专家的主观倾向性。二是谈判小组与单一供应商谈判,无论是价格、技术、商务谈判都释放出一种保密性,这种保密氛围实质上促成了一种竞争态势的产生,使采购人可以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在采购内容上在告知所有投标人的前提下可以对招标文件的实质性问题提出修改意见,以政府采购科学理性原理来看待每一个采购项目,认清实现采购需求的渠道并不是惟一的(除单一来源采购项目外)的规律,这是因为竞争性谈判充分尊重采购项目内容可以变更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能够较好地解决采购效率与采购需求所引发出来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从而达到政府采购的和谐统一,当然前提是必须让所有投标人知悉。这种方式还可以当场化解由于投标供应商在价格、技术、商务等实质性条款方面达不到招标文件要求而产生废标的境地,为采购人赢得了宝贵的采购时间。公开招标综合评分法评标方式则不具备上述优势。

自由裁量权难以规范

从限制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的自由裁量权看,竞争性谈判方式的优势更加明显。限制评审专家自由裁量权是减少投标供应商质疑投诉的重要原因。在公开招标采用综合评分法过程中,投标供应商的许多质疑都源于对评审专家的自由裁量权的不信任。由于公开招标综合评分评审打分的过程不够公开,一个项目中评审专家对同一个问题出现多种不同的打分情况,进而使投标人对专家的公平、公正产生一些怀疑。在综合评分法的制度层面设计中,财政部第18号令第49条规定:评审专家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方法和评标标准进行评标,对评审意见承担个人责任;评标时,评标委员会各成员应当独立对每个有效投标人的标书进行评价、打分。从法律规范和实践情况来看,综合评分法的评标分为价格、技术、商务等几个方面,除价格、商务等硬性指标外,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允许专家在技术方面自由裁量,才能拉开评分的档次。有的监管机构不允许专家之间有任何讨论,害怕打出来的分值都一样,分不出高下,难以定标。这充分说明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可以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和对投标文件的理解后“自由”地进行评标打分。这也是采购人广泛选择公开招标综合评分法评标方式进行采购的深层次原因。因为,综合评分法可能买到性价比适中的货物,而不是价格最低的货物。现在采用公开招标综合评分法评标的政府采购结果公开工作相对做得不错,但评审过程的公开做得不够好,还需要不断完善。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根据适用法律和投标文件所展现的事实和证据,在一定幅度内量体打分,比如评分标准中的0分到5分,其中就有从轻从重情节,让专家来裁决。不能说评审专家对每个项目、每个供应商都对号入座,分打得一模一样,这是难以做到的。因为项目的时间、地点、情节、采购需求、投标响应程度等都有区别。因此,每位评审专家对每个项目、每个参与投标的供应商的评审分值不一样是正常的。

同时,当投标供应商的大体情况相当时,约束自由裁量权就要求专家在规定的分值幅度内正当适用法律程序,不能支持一个供应商的胜出而在分值上去打压其他供应商,否则程序就失去公平、公正。现实中,投标供应商之所以对专家打分产生疑问,根源在于自由裁量权出了问题,或者更进一步说,是专家的形象出了问题,如果专家枉法裁判、胡乱打分,就会使专家的公信力降低。

评审专家在使用自由裁量权的时候,从程序到实体,必须是公平公正的。除此之外,还有评审专家的业务能力水平的问题,还必须在这个层面上建立许多规范性措施。但凡事都要掌握“度”,专家打分规范化也要掌握适度原则。打分规范化只能是方向性和原则性的规范,跟医生看病一样,中医号脉,西医查体,如果把病情都列出来,输入电脑让电脑看病,那还要医生何用?

两种方式能否融合

在竞争性谈判过程中,政府采购评审专家集体与单个供应商进行面对面谈判,而不是公开招标综合评分法那样独立“打分”,从而减少了评审专家的自由裁量权,增加了评审的公开性、透明性。同时,由于评审专家遇到的任何问题可以直接询问供应商求得解答,供应商对于自己的投标文件中存在的任何瑕疵,通过专家组的询问、辨别和供应商自己的确认,使问题当场解决,也就大大降低了质疑、投诉的概率,从而减少了由于废标而使政府采购成本增加的可能性,也使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的良好形象得到积极维护。

当然,竞争性谈判的定标原则是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以提出最低价的供应商作为成交供应商,这与公开招标综合评分法关于分值最高者中标的原则似乎大相径庭,格格不入。对于这点,在政府采购制度的设计上,可否考虑将两者进行有机的融合。如在公开招标综合评分法方式中,取竞争性谈判的集体与供应商谈判这一公开性较强的方式,加上在综合评分法中的取高分中标做法,使采购人选择到性价比最优的产品和服务,促使公开招标综合评分法变得更加“阳光”,使政府采购进一步向高开稳走的方向发展。

单一来源采购的国际比较

单一来源采购是没有竞争的谈判采购方式,是指达到竞争性招标采购的金额标准,但在适当条件下采购人向单一的供应商征求建议或报价来采购货物、工程或服务。通常是所够产品的来源渠道单一或属专利、艺术品、秘密咨询、属原形态或首次制造、合同追加、后续扩充等特殊的采购,我国在《政府采购法》第31条对此作了相应的规定。同时,单一来源采购由于其自身采购方式的特殊性和必需性,被各国和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组织所广泛采用。如:《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贷款和国际开发协会信贷采购指南》(简称《指南》)在“招标以外的采购方式”一章中规定的直接签订合同方法即单一来源采购。《示范法》第51条规定了单一来源采购,《协议》第7条规定了限制性招标,也与单一来源采购类似,欧盟《政府采购指令》(简称《指令》)规定了谈判程序,其中不带竞争邀请的谈判程序也是单一来源采购。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单一来源采购只同唯一的供应商签订合同,所以就竞争态势而言,采购人显然处于不利的地位,有可能增加采购成本,不利于政府采购目标的实现,并且在谈判过程中也容易滋生行贿受贿等腐败现象。所以,对这种采购方式的适用,必须规定严格的适用条件。广泛地研究国际相关采购法规的单一来源采购,对提高我国单一来源采购行为具有积极作用。现就将国际规范规定和我国《政府采购法》中的单一来源采购情况作如下比较:

对于招标失败的规定。在采用公开和限制程序情况下,没有合适投标,且招标合同条款未作重大改变。招标失败的原因或是无人招标、或是传统招标,或是投标由不符合参加条件的供应商所提出。《协议》和《指令》都有此规定,我国在单一来源采购规定中没有相关的内容,但在《政府采购法》的竞争性谈判方式中给予了规定。

采购标的来源单一性。在此种情况下,基于技术、工艺或专利保护的原因,产品、工程和服务只能从特定的供应商,且不存在任何合理的选择或者替代。即“只此一家,别无选择。”《协议》、《指令》、《示范法》、《指南》都有此规定。对次,我国《政府采购法》第31条第1款予以明确的规定。即“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的。”

紧急采购时效的需要。由于出现不可预见的事件导致出现异常紧急的情况,基于时效性,使公开和限制程序的时间限制难以快速得到满足,且出现该紧急情况的情势也非归因于采购人和供应商任何一方。同样,《协议》、《指令》、《示范法》、《指南》都有此规定。我国《政府采购法》第31条第2款的相关规定是:“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

与之对应的《附加合同》。为确保单一来源采购活动的顺利实施,国际采购法规一般都对单一来源采购给予了必要的附加合同说明规定。如《指令》规定就供应商而言,在原供应商替换或扩充供应品的情况下,更换供应商就会造成不兼容或不一致的困难。但此类合同的期限不能超过三年。对此,我国《政府采购法》第31条第3款予以明确规定。不同的是,我国规定的条件更为严格,要求添购资金总额不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10%方可采用,相比50%而言,无疑更为严格。

研究、试验和开发合同。采购人为谋求与供应商订立一项研究、试验、调查或开发工作合同,但合同中包括的货物生产量足以使该项业务具有商业可行性或足以收回研究开发费用者除外。对此,在《协议》、《指令》、《示范法》中都有类似规定。而我国尚无相关规定,有待于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重复合同和涉及竞赛情况。需要增加购买、重复建设或反复提供类似的货物、工程或服务,并且该原合同是通过竞争邀请程序授予且新合同授予同样的供应商。除《示范法》外,《指令》、《示范法》和《指南》都有类似规定,而我国尚无相关规定。在设计竞赛方面,我国的《政府采购法》更是没有规定,值得我们借鉴。《协议》规定,与设计竞赛获胜者签署合同的情况,只要该比赛是按照公开邀请所有资格合格者都参加的方式公开拥有组织地进行的,并且比赛是由独立的评判团判定。《指令》也有此规定。

另外,国际规则还有各自独特的适用条件。《示范法》规定,在采购人的采购涉及国防或国家安全,并断定单一来源采购为最适当的采购方法;或出于经济发展、就业、国内优惠等政策考虑情况下,也可以适用单一来源采购。我国对此没有直接的规定,但《政府采购法》第9条规定“政府采购应当有助于实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目标,包括环境保护,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的规定,因此,基于我们可以借鉴《示范法》的相关规定,将上述情况也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真正的公平原则。同时,《指南》中的“如果负责工艺设计的供应商要求从某供应商采购关键部件,并以此作为性能保证的条件,那么采购人也可以采用直接签订合同的采购方式”和《协议》中“在商品市场上采购的产品或只有短期时间内出现的条件极为有利的采购,也可以适用单一来源采购”的规定。在我国《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都没有相关的规定,对单一来源采购如此细致的规定和条例都是我国值得研究和借鉴的。

投标价最低是否一定应该中标

最近,“格力案”闹得沸沸扬扬。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纷纷以各种形式表达了对该案的关注。从各方的评论来看,对国家、人民的热爱可谓真切,对公平、公正的呼唤可谓急迫,对潜规则、腐败的痛恨可谓切肤。众说纷纭之下,似乎缺乏对本案最基本事实的追究和认定,对于基本判断的冷静思考,以及对于政府采购专业基本知识的了解和尊重。

无论是“政府”还是“采购”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事物或事件,于是“政府采购”也似乎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个不需要太求甚解,人人都可以根据日常经验进行判断和评论的领域,于是“选择2100万而不是1700万”就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就必然是“潜规则”,成了社会各界口诛笔伐的对象。然而也就是因为前面的“政府”两字,使这个“采购”不同于企业和个人的采购,有了它必须遵循的法律、规则和程序,以及评判相关事件所应当具备的专业知识。本人无意为原、被告任何一方说理,也无意在宣判之前的关键时刻干扰司法公正,而仅仅希望借此议题以及社会各界对政府采购的关注的时机,普及一些政府采购的基本常识,供大家在判断和评论时参考。

投标价与评标价

投标价是指供应商在投标文件中报出的价格。如果采购内容比较复杂,由于供应商对招标文件理解上的差异或者疏漏等原因,导致供应商在投标文件中的响应情况与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阐述的实际需求有不一致,而这种不一致又没有大到导致废标的情况下,评标委员会将在评标阶段对各个投标文件的投标价格在折扣、算术性修正、供货范围等方面进行调整,以使各投标文件能在招标文件所确定的同一水平线上进行比较。这个调整后的价格叫评标价。

评标方法

在拍卖中,出价最高的人一定能买到卖品;而在招标中,报价最低未必能赢得合同。这是因为,招标所要购买的内容往往比较复杂,采购人既有对其价格方面的需求,也有对性能质量以及商务方面的需求,即同时具有技术性和经济性,评标时往往需要进行商务、技术和价格的综合评判。目前政府采购中,采用最低评标价法、综合评分法和性价比法是法定的评标方法。

最低评标价法是指以价格为主要因素确定中标候选供应商的评标方法,即在全部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前提下,依据统一的价格要素评定最低报价,以提出最低报价的投标人作为中标候选供应商的评标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标准定制商品及通用服务项目,使用时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要全部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第二,这里的价格是评标价而不是投标价,第三,不接受低于成本价的投标。

对于非标准化的货物和服务,通常采用综合评分法,是指在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前提下,按照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评审后,以评标总得分最高的投标人作为中标候选供应商或者中标供应商的评标方法。综合评分的主要因素通常包括:价格、技术、财务状况、信誉、业绩、服务、对招标文件的响应程度等等。可以看出,价格因素肯定是评标因素之一,甚至可以是最重要因素,但绝对不是唯一的因素。也就是说,价格最低既不是中标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

性价比法在采购实践中使用较少,因篇幅所限,在本文中不再详述。

需要指出的是,评标方法的选用以及各项评标因素及其权重,需要事先在招标文件中阐明。这是政府采购公开性的体现。

实质性响应与“星号条款”

根据政府采购法及其相关的配套法规,无论采用哪种评标方法,投标人要想中标,其投标文件必须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实质性要求。政府采购法还规定:投标人的澄清或说明不得改变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但是,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要求很多,到底哪些是“实质性要求”,这在政府采购和招标实践中,是非常容易发生争论和争议的地方。供应商、评标专家乃至监管机构由于自身知识水平的局限性以及所处立场的不同,对投标文件是否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往往有不同的见解。在我国,相关各方在招标投标的长期博弈中,形成了一个解决方案:采购人编制招标文件时,将含有自己认为重要的“实质性要求”的商务或技术条款加上“*”(星号),形成了“星号条款”,投标文件中对于任何一个星号条款的不满足都将导致废标。这已被我国的采购实践证明是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体现了我国招标投标管理部门的智慧。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是用醒目的方法将采购人的需求明确地告知供应商,体现了采购的公开性;二是给评标专家评审提供依据,减少评标专家的自由裁量权;三是有利于监督部门处理争议。供应商购买投标文件后,如发现“星号条款”或其他条款有歧视性,可以提出异议、质疑或投诉。否则,视为认可招标文件中的规则。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

招标采购的案例分析 篇3

关键词:教材;招标采购;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253.2 文献标识码:A

一、 高校教材招标采购的必然性

高校教材招标采购能够有效保护师生和出版社的合法权益。传统教材采购的代理书商一般是个划人或教材科决定的,教材采购缺乏竞争,缺少横向比较,因此有可能导致教材价格偏高,供应商服务不到位、质量差等问题。教材实行招标采购后,通过招标程序,高校可对书商的资质、信誉、供货渠道和服务方式等进行综合比较,从中选择实力强、信誉高、服务好和让利高的书商作为教材供应商,这样既有利于节省教材采购成本,又有利于保证供货渠道、净化图书教材市场,防止出现盗版教材[1]。另外,还可通过合同的约定,规范供应商的行为,及时解决教材的错印、错订等质量问题,有效地维护高校师生的合法利益, 同时也为各出版社及其教材代理商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高校教材招标采购有利于实现高校教材供应体制的规范化、法制化,杜绝违规操作。目前我国高校教材供应市场己完全放开,出版社、发行机构众多,竞争激烈,每个出版社的教材发行折扣率都不一样。因此将高校教材供应纳入招投标的运作形式,势在必行,这是依法行政,杜绝教育腐败的一个方面。《招投标法》确定了招投标活动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和程序,规范招投标当事人的行为,因此招投标活动的当事人除了自觉执行招投标法中的强制性规范外,还要接受有关行政管摊部门的监督,从而使高校教材供应采购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高校教材招标采购有利于实现“零库存”,节省库房资源。每所高校教材的需求量是很大的,要有一个相当的库房来存放。但教材供应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很强,库房的实际利用率不高,但变化率较大。如果教材供应实行招投标方式,高校可以合理地安排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库房和库存,真正实现“零库存”从而大大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

二、高校教材招标采购存在的问题

对价格因素的过于敏感带来了服务内容、质量以及教材的质量方面的问题。在教材竞标过程中,各经销商为获取订单,纷纷开出低于市场正常的价格来竞标。过低的折扣在经销商提供配套服务后,几乎不存在盈利空间,其服务内容、质量以及教材的质量都出现了令人不满意的地方[2]。近年来,某些采取教材招标的学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发现了盗版教材流入校园的现象,应该说这给教材招标中过于重视价格却忽视质景和服务敲了一个警钟。过低的价格不仅滋生了盗版现象,更导致经销商无法按照合同向学校提供应有的服务。售后服务关系到教材能否如期足量到货、退换顺畅与否、追订的难易等。但在有限的盈利空间中,经销商只能把售后服务精简到最少。这不仅损害了学校的利益,也伤害了经销的信誉,造成两败俱伤。

采购人员素质不一。采购是一项面向市场、政策性强、涉及范围广、专业化水平要求极高的工作。“隔行如隔山”,客观上要求采购工作人员不仅要熟悉、掌握市场;还应掌握和具备市场操作的技能。由于高校在成立采购机构时,对人员配备的专业素质考虑过少。加上受人员编制的约束,往往都是人员内部调整。而专业评委的空缺,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到招标采购的效益和运作质量,使招标采购主体缺乏自我约束机制。

暗标、人情标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实行招标制,原本是为了教材采购更加公开、透明的运作,但在现阶段招投标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暗标、人情标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大行其道。据了解,在各地实行教材招标的过程中,大多采取“明标”的方式选择供货的经销商,但也有不少学校采取“暗标”、“人情标”。从校方的角度出发,采取“暗标”主要是考虑到以往的合作关系,能保证合作更顺利,同时减少更风险因素,而与新的经销商,虽然其亦能提供种种优惠,但由于双方没有合作基础,如果经销商不能履行合作,校方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因此,现阶段,校方更愿意在原有经销商的范围内进行招标。但这也带来了招标透明度的问题。

三、高校教材招标采购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建立必要的监督机制,从校方和经销商两方面来保证招标流程的合理运行[3]。从校方来讲,应该创造一个真正公开、透明的招标流程,使每个具有资格的经销商都能参与竞争;而从经销商来讲,则要从诚信的角度保证按合同供货。而若能建立一个监督机构,保证双方在招标中的规范活动,将大大减少因双方不信任带来的交易成本上升,同时也能健全招标的整个过程。从监督机构来说,应该从高校教材发展的整体长远角度着手,既要防止教材价格虚高给师生带来的经济负担、制止教材采购中的腐败和不正当交易,同叫也要考虑过低教材价格给相关机构造成的损失。 同时,对招标委员的选择也应兼顾公平和效率两方面,首先要求成员对教材采购及市场有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加大成员内部的多样化。

精心编制教材招标书,维护学校师生的合法权益。标书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是进行招投标工作的依据。严谨、规范地制作教材招标书是招标采购的基础性工作。标书格式要规范,内容表达要准确,能全面、完整、准确地体现招标方的招标目的及具体要求。标书一般由商务和技术两部分构成,商务部分即投标方的资质等内容,如投标单位必须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相应的经营规模、出版物发行许可证,不低于某个数量注册资金的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等证明文件,有些高校还要求书商提供代理高校教材出版社的授权证明,以及高校教材供应的合作证明等。技术部分则是对投资标方的服务要求,如教材质量和供书时间保证、教材折扣率、教材款结算时间要求及无条件接收追补订单(品种和数量不限),还有教材退、换货承诺,如果招标方因招生计划变动或新生实际报到人数不足等因素造成的教材积压,可要求投标方予以无条件退或换

科学制定评分细则,精心选聘评标专家。评标工作是招标工作的关键环节。依照教材招标书要求,拟列相应考评项目,科学制定评分细则,合理设置分值,尽力避免评标专家凭个人主观臆断随便打分,影响招标结果的客观性和公平性。在评标会开始之前,要举行评标预备会,组织全体评标人员研读评分细则,统一评分标准。

及时订立购销合间,严格执行合同条款。教剂合同的订立主要是根据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及中标商的有关承诺进行的。合同条款要具体和详细,特别是教材供货渠道、供货时间、服务方式和教材退换保证等核心内容要尽可能详尽。在购销双方订立合同前,要请有关职能部门会审,最后由学校合同审核部门把关和确认,然后正式通知中标商签定购销合同。

综上所述,目前高校教材招标采购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广大教材工作者所要认真学习《招投标法》,借鉴政府采购的实践经验,根据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积极筹备、精心组织、规范运作、相互借鉴、科学总结,各职能部门要齐心协作,共同推进教材招标采购机制规范化建设,使高校教材招标工作更科学、更公正,切实维护好学校师生利益,规范图书教材市场,达到双赢目的。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教务处

参考文献:

[1]陈强“浅析高校教材采购招标及应对措施[J].职教论坛,2005,12:63-65.

[2]姚峰等.“试论招标与学校教材供应”[J].黑龙江南教研究,2004.6:51—52.

[3]郑继辉.教材供应的现状与对策[J].市场与发行,2004.10:41—42.

The University Teaching Material Invite Bidses to Buy of Study With CounterplanAnalysis

Deng Yongqian

(school Administration Office,Guangdong Industrial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text make use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overview the method to study the high teaching material in etc. school to buy inevitability, and point out the high teaching material in etc. school to invite bids the purchase to appear the new variety of also exsits the problem that some are serious, at physically in operation still exsits. This text regarding this as corresponded the point to bring up the improvement measure: Establish the necessity's direct mechanism; With meticulous care choose to hire to assess the standard expert; With meticulous care draw up the teaching material to invite bids the book; On time sign the purchase the sale to match, strictly carry out the contract item the etc..

招标采购的案例分析 篇4

一方面,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的实施对于整顿药品流通秩序、合理配置卫生资源、规范药品采购行为有着巨大作用, 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以药养医”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 为某些非法的幕后交易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为药品回扣提供巨大的空间。另外, 招标主体不统一、进入招标的基本药品比例小、监督缺位及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也十分突出。下文将以政府和药企作为博弈双方进行演化博弈分析, 探讨双方博弈的均衡, 进而对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进行评价。

一、基本假设与模型建立

博弈方:政府E (招标人) 与医药企业F (投标人) , 两者都是有有限理性的博弈主体。

行为策略:政府的策略S1为采取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 而政府的策略S2为不采取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 则政府的策略集合SE={S1, S2};药企的策略S3为制定较低的药价, 以获得中标的机会, 而药企的策略S4为以招标目录以外的高价药品来替代功效相当的低价中标药品, 把巨大的药品差价转移到病人身上, 则医药企业的战略集合SE={S3, S4}。

行为策略的选择比例:假设在博弈的初始阶段, 一方博弈参与者政府选择策略S1的概率为x, 选择策略S2的概率为 (1-x) ;一方博弈参与者医药企业选择策略S3的概率为y, 选择策略S4的概率为 (1-y) , 由此可构造支付矩阵, 如表1所示。

以上支付矩阵中, a表示因政府采取了策略而获得的额外收益, 如政府有关部门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过程中获得的灰色收入等;b表示因医药企业采取了策略S3而付出的成本;e表示因政府采取了策略S2而产生的制度改造成本;g表示因医药企业采取了策略S4而获得的巨额利润;k表示因医药企业采取了策略S4而可能承担的法律风险;m表示因政府采取了策略S1后, 药品市场秩序规范和经济稳定发展而带来的收益。

以下将探讨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下, 政府和药企的收益是否会增减。对于政府而言, UE+a+m叟UE-e明显是成立的, 可见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对于政府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而对于药企而言, UF-b燮UF+g也是明显成立的, 药企作为一方博弈参与者, 收益却减少了。可见, 在双方博弈过程中, 制度作为不可抗的“自然”, 药企处于弱势的地位。

本文先引用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定理。

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定理III (Glicksberg, 1952) :在n人战略式博弈中, 如果每个参与人的纯战略空间Si是欧式空间上一个非空的、闭的、有界的凸集, 支付函数ui (S) 是连续的, 那么存在一个混合战略纳什均衡。

二、演化博弈分析

由以上的基本假设和参数的设置可得到政府与医药企业的演化博弈实证分析:假设在连续时间的条件下, 采用方程St~i (x) =Sti (x) [uti (x) -ut~i], 其中i表示不同的博弈群体, St~i (x) 表示i群体在t时刻选择x策略的个体占群体数量的比例变化率, Sti (x) 表示i群体在t时刻选择策略x的比例, uti (x) 则表示t时刻博弈方i选择x策略的收益, ut~i表示博弈方i在t时刻的平均收益 (Schaffer, 1988) 。

据上可得, 政府采取S1策略时的期望收益UES1=y (UE+a+m) + (1-y) (UE+a+m) ;而政府采取策略S2时的期望收益UES所2=y (UE-e) + (1-y) (UE-e) 。以, 医院的平均期望收益U*E=x UES2+ (1-x) UES2。同理, 当医药企业分别采取S3和S4策略时对应的期望收益及平均期望收益分别为UES3=x (UF-b) + (1-x) UF, UFS4=x (UF+g-k) + (1-x) (UF+g) , U*F=y UFS3+ (1-y) UFS4。

本文将引用演化博弈的复制动态方程, 该方程可以描述某一种策略被采取的比例随着时间变化的变化率, 故可得当政府采取S1策略时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而医药企业采取S3策略时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根据 (1) (2) 式可以得出局部均衡点为

以下将运用Friedman (1991) 提出的算法对该微分方程组描述的群体动态的均衡点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演化稳定策略 (ESS) 要求一个稳定的状态必须具有抗扰动性, 可用数学表达为F′ (x*) <0, 故

进而可得出该系统的Jaconbian矩阵为

由表2可知, 演化博弈的稳定均衡点是 (0, 0) 、 (1, 0) , 分别对应于{S2, S4}和{S1, S4}的策略集合, 而不稳定均衡点为 (1, 1) 、 (0, 1) 分别对应于{S1, S3}和{S2, S3}的策略集合, 鞍点为{α1, α2};博弈双方的演化博弈动态过程由演化趋势图来描述, 见图1。

下文将对演化趋势图中的各个区域进行分析说明。

当演化博弈初始阶段位于A区域时, 政府选择策略S1的概率大于α1, 而且将有大于α2比例的药企会选择策略S3, 该博弈将会严格地收敛于策略x*=1, y*=1, 即博弈的均衡为{S1, S3}。但随着博弈的进行, 结果将会演变成博弈方药企由于利益得不到保障而采取S4策略, 最终的博弈均衡将是{S1, S4}, 而该结果也切实反映了目前以药企为首的队伍正极力通过各种方法对现行的药品流通体制进行抗议的现象。

当演化博弈初始阶段位于B区域时, 政府会有小于α1的动机去选择策略S1, 但是有比例大于α2的药企选择策略S3, 演化博弈将会严格收敛于x*=0, y*=1, 即博弈的均衡为{S2, S3}。根据上述分析提到的, 药企会由于自身利益得不到保障而对现行制度提出抗议, 而目前政府却采取战略, 因此最终的博弈均衡将会是{S2, S4}。

当演化博弈初始阶段位于C区域时, 政府将会有小于α1的概率选择策略S1, 而将会有比例小于α2的药企选择策略S3, 博弈将会严格地收敛于x*=0, y*=0。此时政府会进行政策改造, 将会出台新的药品流通制度, 最终的博弈均衡将会是{S2, S4}。

当演化博弈初始阶段位于D区域时, 政府会有大于α1的动机选择策略S1, 但会有比例小于α2的药企选择策略S3, 博弈会严格地收敛于x*=1, y*=0。由上述可知, 最终的博弈均衡将是{S1, S4}。

三、总结与建议

由上述博弈模型可知, 演化博弈的两个稳定均衡点是 (0, 0) 、 (1, 0) , 分别对应于{S2, S4}和{S1, S4}的策略集合, 即博弈方药企的最优策略应为S4;在现行制度下, 利润的减少促使药企有降低药品质量的动机, 从而引发医患矛盾和药品市场不稳定等社会问题。以下将对我国的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一) 引入第三方参与药品流通环节, 构建药品流通监管体制

借鉴美国健康管理组织和福利管理机构参与药品销售的模式, 完善我国各类医疗保险机构的职能, 加大医疗保险机构在药品流通中的参与度。加强保险机构作为第三方对药品流通进行监督, 有助于解决药品流通中监管缺失的问题。

(二) 推行医药分业政策, 倡导“以医养医”发展模式

我国大部分医疗机构都存在“以药养医”的畸形发展现象, 通过与医药企业形成利益集团而从药品的批零差价中获取高额利润, 把差价转移到病人身上。医药分业有助于解决“以药养医”现象和规范药品流通的各环节。

(三) 完善集中招标采购制度, 改革药品流通体制

通过严格界定招标主体和平衡招标各博弈方的利益等措施对集中招标制度进行改造, 也可以参考国外的药品流通体制及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推出有中国特色的药品流通体制。

摘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自2000年实施以来取得一定的成效, 但由于不能较好地平衡药品流通渠道上的各方利益而一直被社会诟病。文章运用演化博弈的分析方法, 建立复制动态方程, 以政府和医药企业作为博弈的参与者, 探讨双方博弈的均衡, 再根据得出的博弈均衡结果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提出总结和改善建议。

关键词:药品招标,集中采购,演化博弈

参考文献

[1]黎东生.卫生经济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0.

[2]何芬华, 力晓蓉.中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历程的文献研究:1999-2010[M].药物政策研究, 2011 (04) .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招标采购的案例分析 篇5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腐败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县卫生局副局长陈××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是卫生部门和药品生产、销售企业均很重视的一项工作,药品价格是广大群众关注的热门话题,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目前,广大群众总认为医院药

品价格高于药店药价,这也是不可否认的实事。为遏制医院药品虚高定[本文转载自网找文章,到网]价和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相关部门出台了不少的政策和措施,如顺价销售、最高零售价格限制、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等。由于药品生产厂家不同,是否gmp认证及药品经营企业所在地区不同,药品价格始终未能在某个地区统一起来。上述政策和措施在消除药品虚高定价和购销中不正之风的目标上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从几年的运作情况来看,仅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措施的负面影响日趋突出,它直接产生了新的药品虚高定价和新的药品购销不正之风。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目的起初,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目的是:(1)保证药品质量的同时,把药品价格降下来,消除虚高定价,真正把广大患者的负担减下来,利益让给群众。(2)理顺医院购药渠道,纠正在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还医院领导一个清白。(3)切断医院以药养医现象,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增加技术服务费用或增加政府投入资金改善医院基础设施等,从而保证医院的各项工作健康、稳步发展。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中运作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负面影响,且具有普遍性,不利于此项工作进一步拓展和深入。其原因有:(1)政府集中招标采购的药品,其价格均高于市场上同一厂家。同是gmp认证企业的药品却价格差异很大,有的差价竟达40以上。(2)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投标时所交招标费、风险金在使用过程中没有监督机制,也无任何透明度,可能给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管理部门和管理者提供了腐败的沃土和机会。(3)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这一行政干预缺乏法律依据。

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1)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在投标时向药品招标办公室交纳招标费、风险金,中标者有时可取回部分风险金,但有时中标企业的风险金也被因未及时送货、品种与合同不符等理由而扣下,有时招标管理人员与药品企业代理人相互勾结,营私舞弊,暗箱操作,把本来以低价能中标的企业拒之门外,给光明正大的招标工作蒙上了阴影。中标企业代理人只好用抬高药品价格的办法,来弥补因招标而多支出的费用并给高价的药品披上中标的合理外衣,因此药品价格居高不下。(2)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实行行政干预缺乏法律依据。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本人认为是商品流通领域的工作,对此实行行政干预,其合法性目前缺乏法律依据。各药品生产厂家进行gmp认证工作完成之后,其生产的药品是合格的,在临床上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在此前提下,药品使用单位在市场上包括药品经营企业处购进药品时,他们只要提供合法有效的相关证件,使用单位可根据药品价格自由选择供货企业及其商品即药品。这是符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公开公平交易的规则,不一定非要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部门指定的药品厂家中购进。《药品管理办法》中也没有规定药品必须集中招标采购。(3)此项工作开展以来,因其收取的各种费用使用情况没有监督和缺乏应有的透明度,管理部门及其管理者可能成为部门腐败者和个人腐败者,可产生新的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防腐对策一是还药品招投标双方一个自由。药中集中招标采购供应同其它投标一样是一种商业行为,政府行政部门只要一参与商业行为必定产生钱权交易,产生腐败。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出现的新的虚高定价,新的不正之风,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笔者认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行政干预,其合法性缺乏法律依据,政府行政部门应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撤出来集中精力管理好行政该管的事情。真正的药品招投标工作可由新闻单位和社会监督来保证其公开、公正、公平,以真正把药品价格降下来,保护广大患者的根本利益,消除腐败的土壤,净化药品购销的外部环境。二是物价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药品价格管理体系,建立一套规范的药品价格网站,根据各大药厂提供的价格及全国各大药品经销商的销售价格,及时掌握全国各地药价,并及时在网上公开发布。三是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的监督,制定采购原则和规范,确保医院到正规药厂和公司进购药品,确保药品质量。四是药监部门应进一步加强药品销售环节的质量监督,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确保执法到位。五是加强教育,对药品采供相关人员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加强警示教育,用反面的教材来警示人、教育人。通过以上措施的齐抓共管,既还了药品招标采购的一个自由,又降低了药品价格,保证了药品质量,保证最

招标采购的案例分析 篇6

【关键词】头孢拉定类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可持续性分析

药品招标采购目前在中国开展的如火如荼,但医药招标采购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对他的功过是非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作为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它是否是规范药品流通秩序和解决药价虚高问题的有效手段?作为中国医药体制改革重要措施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是否要持续执行?这正是本文通过分析头孢拉定类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本身的过程及对其的各种评论要回答的问题。

1.头孢拉定类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流程

在每年的各个地区都会进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而就头孢拉定类药品的集中招标采购来说,其采购的流程如下:

第一,政府发布相关的招标公告,表明头孢拉定类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各项要求;第二,向各级单位发放集中招标采购文件,文件中标明头孢拉定类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细节问题;第三,在招标现场进行报价磁盘的递交,同时也要递交相关的纸质标价表,明确头孢拉定类药品的招标价格,然后就可以开始进行竞标;第四,对头孢拉定类药品进行评标确认,并且对各种药品的价格得分进行确定;第五,向招标组织部门和管理部门递交相应的资格证明文件;第六,招标部门要建立专家评标小组,对头孢拉定类药品的竞标价格进行商议,并进行定价和报价;第七,将中标的头孢拉定类药品进行有效的标注,并将其中竞标成功的头孢拉定类药品种类想相关的医疗结构进行推荐,并有医疗机构来对中标药品进行选择;第八,公正平等的进行评标工作,对议价的结果进行发布;第九,对评标以及议标的结果进行公示;第十,与相关的药品进购企业进行专属合同的签订,按照实际制定的采购总额作为招标代理服务费的缴纳标准;最后,为签署头孢拉定类药品购销合同的企业进行相关药物的配送,同时,结清账款。

2.头孢拉定类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积极意义

很多的药品企业在对药品进行采购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作弊行为,往往会通过提高药品价格的方式来赚取高额利润,从而使得患者的经济负担加重。头孢拉定类药品是一种较为普通的消炎药,人们通常在感冒或者是发烧时,都会选择这种药物,如果该种药物在采购的过程中,被提高价格,则会使得患者的经济负担明显加重。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这种头孢拉定类药物采购中出现的不正之风,就需要对头孢拉定类药品进行集中招标采购,以此方式来加强对医疗相关机构药品采购的监督力度,使得药品采购中的不正当行为可以得到有效的消除,从而降低药品的价格,以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头孢拉定类药品实施集中招标采购可以使得相关头孢类药品供求信息更加的集中,药品信息的集中可以使得供需双方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双方对药品销售和采购的需求,从而使得药品的采购更加的透明化。就我国目前的头孢拉定类药品市场的经营状况来说,其中还没有任何有效的经济法规对头孢拉定类药品经营状况进行制约,也没有任何的经济法律可以使得头孢拉定类药品的采购变得系统化和科学化,从而导致了头孢拉定类药品在采购商存在不正之风,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提出,在头孢拉定类药品的采购形式上实现了突破,使得头孢拉定类药品各自独立销售的局面被打破,通过制定的集中招标采购方法使得头孢拉定类药品信息得到了有效的集中,在药品信息集中的基础上,也使得行业的集中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实施集中招标采购可以使得头孢拉定类药品的采购过程更加的透明,这样就使得各医疗行业在药品的采购中,不正之风的现象可以得到有效的抑制。

头孢拉定类药品采购实行集中招标之前,采购任务通常由药品采购员和药房主任承担。在缺少约束机制的情况下,很可能受经济利益诱惑,进行“暗箱操作”,收受回扣。集中招标采购坚持的是公平、公开、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使医疗机构的购药行为由分散转变为集中,由个体行为转变为群体行为,使医疗机构决策由分散决策转变为集体决策,使采购活动最大程度地透明化。

我国目前医药生产企业、医药批发企业、零售企业众多,供大于求的现象非常明显。招标后在一定期限内形成定点供应,供货单位对药品质量承担责任,这就优化了进药渠道,保证了药品质量,同时可促进医药生产经营企业的竞争,促使这些企业优化重组,导致大型、特大型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诞生。

3.头孢拉定类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存在的问题

3.1权责不清,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的药品购销体制尚未健全

头孢拉定类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招投标主体、客体和对象的责任和义务不对等、不清晰,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没有建立起平等的合同关系。目前不少地方招标主体基本上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而非真正的主体——医疗机构。事权不清,也就无法以事定责,以事定规,且政事不分,监管不力就易诱发腐败。

3.2流通领域利益调节政策单方倾斜,未能营造“三赢”局面

为了调动医疗机构参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积极性,政府在制定政策上多方向医疗机构倾斜。在委托代理费用的负担上,一反常规要求由“中标方”单方支付;在中标药品降低利益上享受分成政策,据安徽省的调查情况显示,中标药品加成分成比率以中标价为基础,平均不低于40%。所以,目前企业、医疗机构、患者三方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都不满意,患者感觉没有得到多大实惠,过重药费负担涛声依旧。

3.3招标导致药品规格混乱

目前头孢拉定类药价成本中至少一半以上属于不良成本,这已经是业内公开的秘密。本来指望通过医药流通领域的改革来使这种混乱状况有所改观,然而一些地方招标方法的不规范,反而使混乱局面变得愈加复杂。因招标造成医药企业科研单位不专心搞研发而是想办法走“捷径”,弄些所谓的新药出来应付招标采购。

4.结语

综上所述,头孢拉定类药品招标采购的真正意义不是表面的降低价格,其真正意义是使药品交易的过程公开,减少和抑制交易中的黑色和灰色行为。通过交易的公开,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优胜劣汰,为中国医药体制的改革打下基础。扩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范围,逐渐规范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中存在这些问题,加强其监督和执行,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该政策,以形式的变革推动和反作用整个医药市场的运行机制,那么我们相信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不但可以可持续下去,更有推广和扩大的必要。 [科]

【参考文献】

[1]安彬,吕庆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分析[J].理论探索,2011(01).

[2]赵海燕.药品招标采购政策的系统性分析[J].中國医院,2010(10).

[3]耀文.谁撑起了虚高的药价——药品流通环节价格构成、成因及对策分析[J].首都医药,2012(12).

石油企业招标采购分析与控制 篇7

1.1 招标过程不规范

通常情况下, 石油企业的工程设计或工程承总承包都采用邀请招标, 但是在招标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现象, 例如, 有的企业项目招标文件内容不全、要求不清或不准确;打分细则、定标原则、评标办法没有统一的依据;对招标过程中发生的重要事情没有文字记录;留给评委评标的时间太短, 在个别企业中还存在着企业项目招标走过场, 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意识。

1.2 技术监督机制不完善

所谓技术监督是指在石油企业招投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的评标工作。在《招标投标法》中对评标委员会专家组成有明确的规定。中国石油采购系统目前采用招标人自行组织招标, 评标委员会的专家组成是:专家库中随机抽取2/3, 项目所在企业的专家抽取1/3。但是这样的专家库制度的设计是不合理的。评标委员会专家2/3是从专家库中随机选出来的, 这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评标的公正性。但是由于专家们专业门类的划分不够细, 随机抽取的专家可能并不是本专业的专家, 对自身专业以外的问题专家们可能并不是十分的了解, 也就无从对投标文件作出专业而又精准的评价和判断。

1.3 在物资采购的招标管理上, 多头管理, 多方参与

由于物资供应涉及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管理单位等多个部门, 这些部门之间受到利益的驱使, 在石油企业物资采购招标的过程中存在多头管理, 管理层与执行层存在着职权交叉, 管理部门过多的参与到本应由执行部门管理的事物上。这些现实中存在的现象致使招标采购行为不太规范。虽然我国早就颁发了《招标投标法》并且各石油企业制定了针对本企业招标的各种细则, 但总体执行得并不是十分理想。

1.4 投标方与招标方信息不对称

由于采购制度的不完善, 石油企业中存在着招标公开范围有限、招标采购对象不明确、招标和投标程序不规范等诸多问题, 使得在招标采购程序启动后, 供应商对监督的依据不是很清楚。这就在企业和供应商之间产生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导致“暗箱”操作的事情出现, 以满足个人利益或本部门的利益。比如, 有些地方搞假投标、熟人标或者限制范围, 使招标采购过程像在走过场一般, 在合法的外衣下进行“暗箱”操作。

2 石油企业招标采购控制

2.1 严格依法公开招标

石油企业采购的效率, 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于公开招标采购的比例上, 在《招标投标法》中规定, 凡采购金额达到限额标准以上、符合招标条件的采购项目均应实行公开招标采购,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应当以招标方式采购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方式规避招标。

依法开展评标、定标工作。要依法组建评标委员会, 保证评标委员会开展公正、公平的的工作。评标委员会严格的遵守职业道德和评标纪律, 严格按照评标文件的规则要求, 给予投标文件实事求是的评价。加强监管, 防止“暗箱”操作的现象出现, 采购部门、审计部门、财务部门和纪检部门要相互配合, 对采购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全程监管。

2.2 建立和完善专家库

为保证公开招投标的合法性, 体现招投标的权威性, 专家的选定不应受地域的限制, 要放开这一限制, 优中选优, 抽选一些专业素质高、实际经验丰富的人员进入政府采购专家库。目前来看, 我国目前招投标行为的技术监督还不完善。如果要评标工作做到科学性、公平性, 而不是走过场, 就需要加快与国际接轨, 加大力度发展招投标咨询机构。只有独立和高效的招投标咨询机构的出现才是招标投标市场成熟的标志。

2.3 实行决策、监管、操作三分离

建立机构精干、反应灵敏、制约有效的招投标管理机构是做好招投标工作的关键。油田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油田招标市场管理委员会, 负责各类招投标的领导和决策, 对招标整个过程中的重大事项进行研究、调研, 提出指导性意见。二是设立油田招标市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主要职责是负责日常监管, 制定行之有效的招标管理办法, 安排招标计划, 对各类招标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三是建立油田统一的招投标中心, 严格按照各项招标规则和招标办法承接各类招投标活动, 为各项招投标活动提供平台以及必要的配套服务。机构分设, 权责分开, 才能在决策层面、操作层面和监管层面上捋顺关系, 使工作更好展开, 真正的实现管办分离。

2.4 利用互联网, 将采购招标和网上竞价有机结合

针对供货商之间恶意竞标串标、轮流陪标坐庄、同一物资在不同的采购单位差异报价、哄抬报价, 排挤优质产品参加竞标等不正当竞争现象, 特引进反拍卖技术。

反拍卖采购技术 (RAT-Reverse Auction Technology) 又被称为“拍买”, 这项技术在采购方法上具有革命性和划时代的意义, 它引用了互联网技术, 把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 改变了过去在采购过程中信息不对称、不透明带来的种种弊端, 可以最大限度的帮助采购者充分地发现卖家, 并通过引发了卖家之间的激烈竞争而有效地发现卖方群体的成本区间, 同时也改变了采购流程, 减少采购中的腐败现象的发生概率并降低了采购成本。

反拍卖技术是由采购招标和网上竞价两个部分有机结合起来发生作用的。

其一, 按照招标的方法由采购方制定出采购商品的质量标准以及标底价格, 将招标信息全方位的向社会相应的领域公示, 以寻找尽可能多的供货商, 按照一定的标准选定参与竞价的供货商, 并与所有同意竞价的供货商签订参与反拍卖采购协议以后, 逐一对其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

其二, 具备资格的供货商, 协议约定的时间, 分别通过互联网上的拍卖采购竞价平台, 异地同时参与竞价, 在整个过程中, 采购方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各个供应商的报价情况, 包括报价时间、报价次数、报出价格等信息, 而各个供货商在这个过程中既不知道与其竞价者是谁, 也不知道一共有多少个竞价者, 在电脑屏幕前唯一可以看到的就是不断降低的竞争价格。经过一定时间的竞价以后, 具有供货价格优势的供货商将会获得最终签订合同的资格。

反拍卖采购方式中, 采购方只指定采购商品的质量标准和竞价规则, 最终供货商的供货价格是按照约定的规则程序在网上自动产生, 这就从根本上避免了在采购过程中出现“内部人”的情况, 使得在采购过程中的腐败行为大大减少, 监控成本明显降低。同时, 这种供货商之间激烈的竞争, 常常会吸引卖方企业领导的重视并直接参与其中, 提高了决策效率, 降低了交易成本。

3 结 论

招标采购的案例分析 篇8

为改进项目管理工作, 开展了项目招标采购设备的质量、价格和售后服务的满意程度调查。

1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 用户对本单位项目设备的产品质量、招标价格、售后服务的满意程度调查的反馈结果, 以及用户做出不满意评价时列出的具体原因。

统计方法: 用户对采购设备的产品质量、招标价格、售后服务3项评价指标的满意程度均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次, 用户对本单位采购的每个品目的3项评价指标做出评价, 每个品目的每项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只能从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中选一项;分别按各品目的设备采购数量和合同金额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项目设备招标采购和设备满意程度调查基本情况

项目采购设备共181个品目, 分为6个包, 采购设备4 981台 (套) , 合同金额合计276 658.67万日元。因进行调查时尚有实验室包 (P1) 中的40台 (套) 设备未到货, 以及少部分未安装设备或安装后未投入使用的设备均未作评价, 实际评价产品质量的设备数量和金额分别为4 422台 (套) 和263 378.16万日元, 分别占合同采购数量的88.78%和合同金额的95.20%;评价了售后服务的设备数量和金额分别为4 352台 (套) 和259 937.81万日元, 分别占合同采购数量的87.37%和金额的93.96%。

2.2 用户对项目采购设备的产品质量、招标价格、售后服务的满意程度

按采购数量进行评价, 用户对产品质量、招标价格、售后服务基本满意以上的设备数分别占调查数量的97.76%、99.80%、97.31%;按合同金额进行评价, 基本满意以上的设备金额分别占调查金额的95.09%、99.54%、94.68%;两种方法评价的满意率、基本满意率和不满意率差异较大。

按采购数量和合同金额分别计算的产品质量、招标价格、售后服务的用户满意率、基本满意率、不满意率经X2检验存在显著差异 (X2值分别为708.50、412.10、198.10, V=2, P<0.005) 。主要原因是项目采购设备单价高低不同, 最高与最低单价设备价格相差一万多倍, 而且单价低于15万日元的设备数量和金额分别占合同总数量的69.75%和合同总金额的7.18%, 按采购数量进行评价, 上述低价设备的比例过大, 使满意程度评价结果产生较大偏差。因此, 按合同金额评价更能反映项目的真实情况, 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项目中单价高的设备质量、招标价格、售后服务满意度较高。

2.3 分包综合评价项目采购设备的满意程度情况

根据用户对每个品目的产品质量、招标价格、售后服务的满意程度评价结果, 按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次进行分类汇总, 并按设备分包情况分别计算各包的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比例。综合产品质量、招标价格、售后服务3项评价指标, 按采购数量和合同金额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均显示:P2、P1的满意率较高, 均超过70%;P5满意率最低、不满意率最高, 主要原因是该包合同金额大, 单价高的设备多, 部分单价高的设备如中央监护仪出现黑屏、硬件维修滞后, 电子内窥镜售后服务不及时等问题, 影响了整包的满意率。按合同金额评价, 可消除低价设备数量比例过大带来的偏差, 项目总体合计满意率、基本满意率和不满意率分别为63.45%、33.04%、3.51%。

2.4 用户对设备质量、售后服务和招标价格不满意的原因

产品质量、招标价格、售后服务3项指标用户评价为不满意的设备金额分别为12 922.19万、1 255.69万、13 820.24万日元, 分别占总不满意金额的46.15%、4.49%、49.36%。从中可以看出, 用户不满意的主要是售后服务和产品质量。

经核实、分类、汇总用户反映的不满意的详细原因, 发现用户对产品质量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有设备性能不稳定、零部件故障、质量有缺陷和检测试剂不开放, 按合同金额计算所占比例分别为17.26%、74.53%、2.19%、6.02%, 零部件故障所占比例最高, 其次为设备性能不稳定。用户对厂家的售后服务不满意的原因按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技术服务不及时、硬件维修滞后、安装培训不到位和使用成本较高。对招标价格不满意的原因是个别品目的招标价格偏高。

3经验与体会

3.1 采购前充分的设备调研和论证是做好招标采购的基础

设备调研和论证的内容主要包括参考产品的技术规格、性能、用途、特点、价格、售后维修服务政策和网点分布、试剂和耗材成本、不同品牌产品之间的比较等, 只有充分掌握了上述信息, 并结合用户的业务发展和实际需要, 才可能做好设备的选型, 为编制高质量的招标文件打下坚实的基础。调研和论证工作越充分、越细致, 招标采购成功的把握就越大, 合同实施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和纠纷就越少, 合同实施就越顺利。江西省项目设备采购也存在一些不足, 如采购时选择了技术和性能最先进的几个驰名品牌产品, 招标时设备价格特别低, 当设备安装后, 发现试剂不开放和试剂成本较高。总之, 采购时不仅应注重产品技术参数和厂家资质, 还要综合考虑售后服务响应时间、维修网点和费用、已销售产品的用户数量等, 避免采购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3.2 积极引导优质产品竞争是降低采购成本和保证质量的关键

采购前, 我们详细分析了项目的预算总额、各品目设备特点和预算的情况, 重点抓住了影像、检验、胃镜、车辆等金额多、比重高、影响大的设备, 严格把握设备稳定性、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设备实用性和运行成本等关键指标, 把住设备质量关。在能够有效设置产品的技术指标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让更多的生产厂家的产品参与竞争, 对于降低招标价格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3 督促厂家履行合同规定义务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有效措施

招标采购设备到货后, 设备安装、培训、验收和提供售后服务成为合同执行的主要工作。督促厂家和用户及时安装、调试、验收设备, 不但可以使设备尽早投入使用和产生效益, 还有利于检验采购设备的配置、参数、性能, 及时发现设备投入使用后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可有效地利用索赔期对设备进行索赔或利用其他手段解决设备存在的质量缺陷问题。本次调查中, 用户对售后服务不满意占3项评价指标中不满意总和的49.36%, 主要表现为反应不及时, 技术服务和硬件维修滞后, 部分厂家对用户的使用培训不到位。造成服务滞后的主要原因有部分厂家对售后服务不够重视、服务政策僵化、维修网点少、渠道不畅、备件库存较少、售后工程师技术和服务意识差等。我们要求存在售后问题的厂家纠正“重投标、轻服务”的错误观念, 加大售后工作力度。针对厂家800维修电话难打的问题, 我们要求厂家除可继续利用800电话报修外, 增设工程师直拨电话和开通厂家上级维修主管的电话, 使用户获得更多的报修途径, 发生问题时可多人支持解决;针对邮寄设备不安全的问题, 我们要求厂家委托的快递公司员工接货时要出示工作和身份证明。同时, 要求用户有故障及时用电话或传真向厂家报修, 记录厂家首接人员的姓名等相关信息, 便于跟踪。

3.4 加强用户内部管理和培训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

设备投入使用后, 加强和规范用户内部的设备使用管理对于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次调查中, 我们发现多个品目设备的质量故障和服务问题与用户自身的使用条件和使用人员的技术水平密切相关。例如, 有一家用户因电压低、不稳定导致床旁X线机电路版损坏;有的用于设备配套的控制计算机直接连接外界的光盘、U盘存取数据或与外网相连, 玩游戏, 造成病毒感染、破坏控制系统和应用软件, 使设备无法工作;部分设备使用人员年龄较大、计算机使用知识和能力缺乏, 出现过直接数字化X线机手抄报告、彩超不会用等使用方面的问题。设备的使用培训工作十分重要, 按设备数量计算, 用户反映的安装培训不到位占售后服务不满意原因的26.50%, 主要问题是培训时间不足、不及时, 少数用户派出的学习人员并非直接使用设备的人员。

3.5 积极跟踪贵重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售后服务是提高用户满意程度的关键措施

招标采购的案例分析 篇9

1、政府采购概述。我国政府在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方面职能具有广泛性, 公共支出和需求巨大, 从而使政府采购成为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2003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简称“《政府采购法》”, 下同) 和财政部、地方政府相关法规的相继颁布实施, 标志着以《政府采购法》为核心的政府采购制度法律体系已初步构建。据统计, 2011年我国政府采购规模突破1万亿元, 占全国财政支出的10%, 为国家节约资金1500多亿元。

2、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招标特征分析。就设备招标本身而言, 根据设备通用化、标准化程度的高低, 设备可分为一般通用设备和大型精密设备, 这两大类在招标采购中具有不同的特点, 标的少但合同数额大、技术指标复杂, 某些质量标准可能高于国家标准以及对投标人有较高的资质要求和能力条件是大型精密设备区别于一般通用设备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在具体评标时, 所需的评审方法、评审要素以及具体权重的衡量上评审要素及评估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为此, 大型精密设备招标采购必须合理地确定各评价指标以及权重分配, 方能保证采购过程中的质量, 使中标的设备能满足采购人的实际需求。

3、评标因素和具体权重设定所存在的问题。《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财政部令第18号) 确定的评标方法有三种:最低评标价法、综合评分法和性价比法。其中, 综合评分法是指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各项因素对投标文件进行综合评审, 以得分高低确定中标人。目前, 政府采购货物招标评标办法已不断完善, 工作成效显著, 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采购工作的公平、公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许多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在编制评标标准时, 只根据采购项目的特点去考虑评审因素, 再根据这些因素的重要程度人为确定评标的分值和标准, 而很少考虑采购人提出的各种特定的、具体的条件和要求。因此, 针对项目的特点制订相应科学的评标方法, 合理的设定评标因素及其权重显得尤为重要。

4、层次分析法。为解决评标因素和具体权重设定所存在的问题, 我们引入了一种定性和定量结合的科学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 下同) , 以科学地确定各评标因素的权重。AHP法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 (T.L.Saaty) 正式提出, 它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运用AHP法进行决策, 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2) 构造判断矩阵; (3) 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4) 层次总排序。

二、层次分析法应用实例研究

某高校拟采用财政资金采购1台芯片液相色谱仪及其相关服务, 全过程委托了某招标代理机构办理招标事宜。截止至开标时间, 一共有3个供应商递交投标文件, 分别为投标人A, 投标人B和投标人C。

1、评标因素体系的确定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按照大型精密设备招投标项目经验, 结合用户的实际需求, 对评标因素进行分类整理, 形成本次评标的指标体系。 (见图1)

2、构造判断矩阵。通过相互比较确定各准则对于目标的权重, 即构造判断矩阵。我们把技术、商务和价格指标定为一级评价矩阵, 把技术、商务指标下的各项因素分别定为二级评价矩阵, 比较各因素的重要性得到如下的判断矩阵 (表1、表2、表3) 。

3、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层次单排序是指通过构造判断矩阵, 求出其最大的特征根和相对应的特征向量, 通过归一化处理即可求出相应元素单排序的权重分布。一致性检验是指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需要计算一致性指标, n为矩阵的阶数) , 以度量不同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一致性。根据经验, 还需引入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 通过计算一致性比例CR (CR=CI/RI) 判定矩阵是否具有一致性检验标准。当CR值小于0.1时, 我们认定矩阵层次单排序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否则应重新调整矩阵元素取值, 直到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为止。RI数值随矩阵阶数变化如表4:

技术、商务和价格指标的所构造的矩阵为例, 计算出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 (λmax) 为3, 特征向量为

一致性检验:, 一致性可以接受。

如此类推, 可分别算出商务因素指标二级评价矩阵B, 技术因素二级评价矩阵C的各因素权重分布和一致性检验结果, 与矩阵A的结果汇总如 (图2、表5) :

4、对投标文件进行详细评审。本次招标的评标采用综合评分法。评标是以招标文件为依据, 按公正、科学、客观、平等竞争的要求, 推荐技术先进、报价合理、经验丰富、信誉良好、售后服务好、及综合实力强的中标人。评标委员会对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进行商务、技术和价格评审, 经比较, 得分如表6:

4.1投标人A得分汇总。

商务得分=100×0.0609+100×0.0609+83.6×0.1603+96.2×0.2573+86.2×0.4606=90.0371

技术得分=82×0.0655+91.4×0.1187+81.8×0.6049+91×0.2110=84.902

价格得分=100

总得分=90.0371×0.2+84.902×0.4+100×0.4=91.9682

4.2投标人B得分汇总.

商务得分=100×0.0609+100×0.0609+93.6×0.1603+92×0.2573+91×0.4606=92.7703

技术得分=93.6×0.0655+100×0.1187+92×0.6049+94×0.2110=93.4856

价格得分=90

总得分=92.7703×0.2+93.4856×0.4+90×0.4=91.9483

4.3投标人C得分汇总.

商务得分=100×0.0609+100×0.0609+95.6×0.1603+94.4×0.2573+93.4×0.4606=94.8138

技术得分=94×0.0655+100×0.1187+92.8×0.6049+92.8×0.2110=93.7425

价格得分=93

总得分=94.8138×0.2+93.7425×0.4+93×0.4=93.6598

由上述计算得出综合总得分由高至低依次为投标人C (93.6598) 、投标人A (91.9682) 、投标人B (91.9483)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评标委员会成员推荐投标人C为第一中标候选人。

三、结语

笔者利用层次分析法 (AHP) , 对政府采购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招标评价体系的权重进行深入研究, 揭示个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将定性问题定量化, 有利于增强评价过程的公正性, 通过实例说明层次分析法 (AHP) 是综合评分法的一种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招标采购的案例分析 篇10

为此我们专门对影响采购招标进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从中找到一些影响采购招标进程共性的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仅供参考。

一、原因分析

(一) 采购人的原因分析

1.项目任务的堆挤, 缺乏统筹规划。学校各部门在年初时, 未能及时提交建设项目计划, 原因主要有:一是学校新建需要建设的项目多、任务重顾不过来;二是各部门人员配备不足, 特别是面对大量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的二级学院。因此就出现了应急式的项目堆挤, 集中堆挤在学期末。

2.申报资料不严谨, 出现反复调整现象。项目调研论证不充分, 项目基础材料有问题, 导致的后果有:一是招标文件定稿前技术参数 (要求) 或工程量的反复调整占用了大量时间, 影响了招标文件技术部分的确认, 也影响了拦标价的确定。

3.工程造价预算不合理。

4.招标公告的反复更改。

(二) 投标人原因分析

1.根据贵州省财政厅政府采购限额的相关规定, 学校政府采购项目一般预算金额不大, 加之, 政府采购项目进入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后, 企业对电子招投标不适用, 且较过去成本有所增加, 企业投标意愿不强, 特别采购金额较小的项目, 如“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的项目。

2.进入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后, 企业报名投标全在网上进行, 报名状态完全处于技术保密状态, 企业完全无法推算中标 (或成交) 概率, 因此企业投标意愿也不强, 尤其对竞争性谈判采购项目。从主管备案部门备案的企业数据来看, 截止2014年7月, 在黔能从事本项目企业有75家, 能从事我校该项目的企业有65家, 公告发出后响应企业寥寥无几。

(三) 主管部门的原因分析

1.程序多, 个别衔接不畅。财政厅政府采购处对项目的审批、招标文件的审核,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项目的备案、专家的抽取、项目负责人的确定、招标文件的审核等环节无形中增加了采购时间, 影响了采购的进程。特别是项目负责人和场地不够时, 项目开标时间只能往后拖延。因此招标文件论证、公告发布、开标时间变成无计划状态。

2.政策执行滞后。政策执行滞后也是导致流标、周期时间延长的重要原因。比如:贵州省高校图书电子资源采购, 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处是可以批准单一来源采购的, 但是他们原则上不批准, 必须公开招标2次流标后再申请竞争性谈判采购, 竞争性谈判采购1次流标后再申请转为单一来源采购。

3.个别环节程序设计过于拘谨。个别环节程序设计不合理也是导致采购周期时间延长的重要原因。比如:对于流标项目二次公告 (注:不改变采购方式, 不改变招标文件内容) 的问题, 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做法是需重新办理相关备案手续后才能二次公告。政府采购处的做法是继续审批后再二次发布采购公告。

二、对策研究

(一) 以项目管理为导向加快采购项目的整体推进工作

1.统筹做好学校中长期建设规划, 特别是做好学校年度项目库的建设。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年度计划合理安排采购任务, 做到市场调研充分、相关论证充分、采购参数设置合理, 防止项目仓促上马, 任务堆挤。

2.统筹做好单个项目实施计划。 (1) 选好采购项目负责人, 配好项目团队, 做好单个项目采购实施计划。熟悉项目管理实施全过程, 即:项目采购前期准备→进入招标程序→项目中标 (或成交) 后期工作。过程实施主体任务。采购前期准备工作就是要做好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的调研, 同期市场产品功能情况、价格情况的调研, 充分做好货物采购技术参数的设置。项目归口管理部门要根据学校内部相关规定做好或协助做好市场调研, 预算编制, 预算审计, 项目任务书制定, 相关论证、相关表格的填写, 上相关党委会或校长办公会审批等工作。进入招标程序后, 项目申报单位和项目归口管理部门配合招标办完成给主管部门的请示文件草拟、并报相关校领导签发、上报招标文件制作, 项目论证, 招标文件修改审定, 招标公告拟定及发布, 开标评标。中标通知书下发后, 项目申报单位和项目归口管理部门需要及时完成合同签订, 项目实施, 项目验收, 结算审计, 财务结算, 资料存档等项目后期工作。 (2) 加强业务能力培养, 努力抓好关键环节工作。一是重视采购项目立项前充分调研, 比如潜在供应商数、采购项目市场价格行情、产品技术参数的比较等, 提前做好采购项目准备工作, 为“采购招标”环节留足时间;二是重视项目招标文件的编写, 尤其是技术参数, 或工程量清单、施工要求、售后服务等既要合理又要合法。防止三个后果:A、招标文件反复修改, 增加采购周期;B、招标文件存在缺陷, 增加采购风险;C、被供应商捆绑, 增加采购资金成本;三是正确认识理解采购招投标中相关法规的精神内涵, 即“打破垄断, 引入竞争”, 重视采购招标政策的研究, 特别是项目立项审批权限研究, 比如准确把握项目预算金额审批权限、正确把握项目预算金额大小与采购方式的对应关系、正确把握项目预算资金来源和资金使用性质、准确把握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询价等采购方式的精神内涵。常见的几种采购方式其精神内涵如下表:

(二) 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做好行政效能监督

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力度。各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充分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 创新廉政教育方法, 加强廉政教育力度, 切实增强廉政教育实效, 形成人人思廉、倡廉、养廉的廉政文化氛围, 确保国家法律和学校的相关规定在学校采购招标中贯彻执行。

2.加强惩治力度。惩治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手段, 惩治有力, 才能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和监督的威慑力。切实加强纪委 (监察室) 办案力度, 坚决查处失职、渎职、贪污腐败案件就是对国家的法律和学校相关制度的捍卫, 就是党风廉政教育的基本手段。监督党风廉政教育工作在采购招标全过程的开展情况, 建立招投标联席监督制度, 纪委监察部门可以联合审计、财务、资产部门进行联合监督, 也可以运用校工会、教代会、退休教工等监督资源介入到招投标活动中, 建立监督常态机制, 充实和加强监督力量。

3.加强行政效能监督力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建设项目效能监督, 严格按照国家及学校相关法规, 履行好职责。重视项目采购人的责任落实, 特别是项目主体责任人责任的落实, 加大考核力度, 将项目采购责任与年终个人考评挂钩, 与部门绩效考评挂钩, 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坚决防止两种心态:一是防止事不关己心态出现;二是防止越权干预心态出现。另一方面, 做好行政主管部门相关协调工作, 促使他们优化监管流程, 探索采购招标监管新思路, 提高工作效率。

4.加强审计监督力度。政府采购是一项系统工程, 工作环节较多, 涉及面较广, 一方面要全面加强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和采购管理等各环节全面审计力度。另一方面要重点加强采购招标项目预算、决算审计力度。对发现的违纪违规行为予以坚决纠正。

(三) 加强对外宣传学校采购招标制度的力度

加强对外宣传学校采购招标制度的力度, 特别是加强与投标人的沟通, 告知学校采购招标的相关规定, 争取投标人对学校努力营造正当竞争商业氛围的理解和支持。同时, 促使企业认清形势, 抛弃非正当竞争观念, 提高企业竞争力, 最终实现采购招标参与人有尊严地参加学校的商务活动。

参考文献

[1]肖艾林.高校政府采购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优化——以北京A高校的实践为例[J].东岳论丛, 2013, (11) .

[2]周猛.政府采购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财政监督, 2012, (30) .

[3]贾凯.新改革多亮点——《深圳经济特区政府采购条例》正式实施[J].中国政府采购, 2012, (03) .

[4]张志泉.政府采购电子化探析[J].经济纵横, 2011, (07) .

[5]王将军.对招标人代表参加评标的相关思考[J].项目管理技术, 2011, (09) .

浅谈小型煤炭企业的招标采购工作 篇11

本文所指的招标采购是指小型煤炭企业通过邀请招标、单一谈判或者竞争性谈判的方式进行的招标采购活动。

关键词:招标采购;提高效率;节约资金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139-01

一、引言

招标采购工作对大部分企业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小型煤炭企业来说大到几千万的项目、小到几毛钱一个的螺丝钉都需要委托招标或自行组织招标采购,通过招标采购活动,可以为企业节约部分资金,但在招标采购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问题,下面就具体谈下小型煤炭企业在整个招标采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二、小型煤炭企业在招标采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招标采购前期准备时间长,工作效率低。小型煤炭企业成立有招标采购小组,但工作内容局限,企业所属其他单位在需要招标采购时均需向招标采购小组询问招标采购程序及需要提供的资料,提供资料的时间往往会推迟一周,甚至一个月,因工作不规范致使招标采购工作前期拖延时间太长。

(二)招标采购请示批件等繁杂。一个招标采购项目,需要实施请示、招标计划、招标采购申请表、施工方案、技术要求、采购明细、论证会议纪要等等,对招标采购小组来说这些内容都很熟悉,表格等容易填写,但对于不经常与招标打交道的采购单位来说,提供这些资料很繁杂,他们只是需要工程实施或者采购的货物到货,其他他们不关心也不重视那么多,有些采购单位甚至对提供资料产生抵触情绪,造成工作被动,耽误招标采购活动实施。

(三)招标采购方式选取不太合理。小型煤炭企业日常采取的招标采购方式很简单,邀请招标、单一谈判、竞争性谈判,因小型煤炭企业邀请招标的投标单位基本都是上级公司的子公司(简称“内部公司”),不可避免会有泄露标底或者串标的情况出现,不利于煤炭企业资金的节约。

(四)标底的作用在邀请招标时存在弊端。煤炭企业在采用邀请招标方式招标时,要求投标报价低于拦标价,但似乎又存在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中标价必须低于标底价,这种情况下,如果邀请内部单位投标,投标单位为中标则容易出现泄露标底的情况;如果邀请外部单位投标,外部单位因不了解这个规定,容易造成此次招标采购项目流标,重新招标又会给企业带来成本支出及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因招标采购时间拖延耽误生产。

三、小型煤炭企业在招标采购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的办法

(一)成立专职招标采购办公室。小型煤炭企业应高度重视本企业的招标采购工作,成立招标采购办公室,明确职责权限。招标采购整个工作由招标采购办公室工作人员完成,采购单位只需配合,避免相互推诿,延误招标采购时间。

(二)明确招标采购办公室职责。

1.负责编写招标采购实施请示、联系有资质的单位参加投标、填报招标采购计划、填写招标采购申请表、组织企业相关单位对投标单位资质审查、组织召开论证会议、组织投标单位现场踏勘等。

2.编制及发售招标文件或谈判文件。

3.负责制定工程标底。

4.组织召开评标会议或谈判会议。

5.负责评标结果的汇报、中标通知书的分发及合同签订等。

(三)根据招标采购情况选择合适的招标采购方式,为企业生产节约资金。

1.邀请招标。小型煤炭企业自行招标的权利有限,招标采购金额较低,如果内部公司不具备投标资格,需邀请外部单位参加投标时,可采取邀请招标的方式。

2.单一谈判或竞争性谈判。如果内部公司具备招标采购项目的投标资格,应加强内部保护,邀请内部单位进行单一谈判或者竞争性谈判。因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不仅用时较长耽误招标采购项目进行,而且邀请内部公司招标串标及泄露标的的可能性较大,再者上级公司内部都有一个明确的让利百分比,对煤炭企业来说,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不利于将成本控制到最低。采用单一谈判或竞争性谈判进行面对面洽谈,在同等质量下可以将招标采购项目的价格尽可能压到最低,在煤炭效益低迷的形势下为煤矿节约少量成本。

3.日常的生产设备及配件通过电子商务采购平台采购。我们所属的时代是信息时代,所需物品网上应有尽有,重要的是一些日常的生产设备及配件网上报价低,通过在网上发布招标采购公告,各设备生产厂家可通过网上报价,小型煤炭企业可通过比选最终选择报价最低的厂家签订合同,这种采购方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能保证招标采购过程在有效监督下进行,最大限度的减少暗箱操作、权钱交易,有利于推动招标采购工作的公开化,使得小型煤炭企业招标采购工作更加公正、透明。

(四)变通发挥标底的作用。对小型煤炭企业来说,招标采购项目的金额较少,技术含量较低,一般投标单位在招标采购项目质量上无差别,主要考虑投标报价,如投标单位投标报价均高于标底价,应选择最接近标底价的投标单位为第一中标候选人;如存在投标报价低于标底价,应选择最低报价的投标单位为第一中标候选人,再综合考虑其他方面因素,避免招标采购项目流标。

(五)建立专家评委库。招标办公室作为小型煤矿企业的招标机构,应建立专家评委库,并负责日常管理及专家评委的抽取工作;小型煤矿企业监督部门负责对专家评委库的监督管理;评委应在开标前从专家评委库中以随机抽取的方式产生,特殊项目可由招标领导小组直接确定,避免投标单位提前知道评委名单出现行贿等违法行为。

四、总结

小型煤炭企业应在传统招标采购工作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拓宽采购渠道、优化采购质量、节约采购资金、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小型煤炭企业也应规范企业采购行为,强化采购监督、杜绝招标采购中行贿受贿行为的出现,遵循《招标投标法》中“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通过招标采购工作,为小型煤炭企业节约资金、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电梯招标采购的策略 篇12

一、电梯的特点与集中采购的难点

电梯是机电一体化的大型复杂产品,其配合的一体化水平越高,电梯的工作可靠性和技术性能就越优。从其使用来讲,电梯的使用寿命一般在20年以上,大修周期不少于10年,在长年的使用中既要求电梯能安全工作,又能保持良好的性能,尤其在大修周期内,主要部件应能正常工作,经大修后应基本恢复原有的性能,电梯的使用特点要求各子系统之间长期保持良好的匹配性。

目前市场上习惯于将电梯按高、中、低分档,高档电梯是技术先进的系统设计型产品,电梯除具有系统设计型电梯的全部特征外,还应全面采用先进技术,具有先进的功能配置,且制造精良。

良好的售后服务是电梯档次的保证,售后服务的主要内容是安装、维修保养和备件供应,没有售后服务保障的电梯,将无档次可言。

基于电梯的上述特点,决定了电梯的采购应是一个慎重、严密、全面衡量的过程,但是在集中采购的过程中,一方面由于预算单位对电梯特性的不甚了解;另一方面由于供应商对政府采购的规则不熟悉,实际操作中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协调,主要工作难点是:

1、预算单位对电梯系统的技术性并不十分了解,对某一品牌的偏好替代了对产品主要结构部件、系统运行、使用成本的综合评估,虽然评标办法规定了评审的原则和方法,但对某一品牌的情有独钟使得他们的评审意见与专家组的意见不一致。

2、预算单位对电梯部件配置要求盲目从高,误以为电梯质量的好坏,档次的高低取决于部件配置的高低。往往一方面青睐于部件的进口含量,另一方面刻意提高运行速度、载重量等主参数指标,甚至增加一些无关紧要的功能配置。

3、预算单位对档次及电梯选用要求的介绍比较模糊,导致了采购中心编写采购文件的困惑。

4、预算单位电梯采购时间节点不科学。常规电梯招标采购应安排在土建完成结构设计、出扩充图纸之前,但预算单位往往在建筑已经施工,打桩、井道底坑已开挖时提出采购要求,受约于预留的井道尺寸、机房位置、底坑深度等土建尺寸,电梯的选用范围就会缩小,最终影响采购的性价比。

5、供应商应对政府采购的操作不甚规范。市场上生产电梯的厂家逐渐增多,鱼龙混杂,不同厂商间的企业管理、营销策略、售后服务体系不尽相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竞争有待规范。

二、电梯优化采购的思考

在采购操作的过程中,采购中心可通过分包、分档、多种采购方式并存、量化评审等策略来实施具体项目的采购。以下对此略作说明:

1、分包策略

分包策略就是对一个批次采购的电梯,按一定的性质、特点对采购内容进行分类,确定若干个包件的做法。采购按每个包件为最小单位,分别确定单个包件的供应商。每个包件内的产品内容、特点和性质是基本一致的。

电梯分包的方法较多,按大类分为垂直梯与自动扶梯,按用途可分为客梯、医梯、货梯及客货两用梯,按机房设置可分为有机房、小机房和无机房,按速度可分为低速电梯、中速电梯、高速电梯和超高速电梯,等等。采取分包件采购的目的是为了清晰采购的内容,强调产品性能、技术指标和规格的一致性。包件内产品的同质性对投标单位的选择和评价指标的确定都是有利的。主要原因是,每个包件均可集中适合该产品的供应商群,一般来说,每个包件均能取得理想的价格;同时,包件内产品内容、特点和性质的基本一致,可以缓解采购中评价指标难以确定的问题,有利于预算单位在招标评标过程中意见的统一。

2、分档策略

目前各档次的电梯同存于市场,均有自己的服务对象,共同服从于“一分钱一分货”的市场规则,采购中心应设身处地地为预算单位着想,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建筑物对电梯工作质量的要求、财力控制水平,选择合理的档次。建议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不要降低电梯的档次水平,但必要时可适当减少电梯的功能配置,以降低产品价格。

结合电梯行业的特点,可尝试将当前市场上的电梯大致分为三档,衡量电梯工作质量的主要内容是电梯的安全可靠性和性能优良与否。高档次的电梯应有很高的安全可靠性,有稳定、优良的技术性能,且功能先进。电梯应有批量生产的历史,并经大修周期的考验,产品技术成熟,还有较完善的服务功能,能为大楼提供优质服务,电梯的使用成本低、大修周期长。中档、低档电梯的工作质量则相应递减。

3、多种采购方式并存策略

虽然政府采购法明确规定公开招标为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电梯的采购也是以公开招标为主要采购方式,事实证明公开招标因其程序规范、招标文件严密、公开性强而为市场逐步接受,对大批量的采购项目尤为适合。

但是由于公开招标整个程序花费时间较长,供应商只能一次报价而对一些小额零星项目不是很适合。目前接手的电梯采购项目中,除大型新建工程以外,还有一些小额的更新改造项目,这些项目数量只有1~2台,由于受旧有建筑的制约,采购初期不能拿出完整的技术规格,且可变因素较大,因而比较适合于采用竞争性谈判的采购方式,采购中心可会同预算单位邀请参加谈判的供应商进行面对面的谈判,以确定采购对象的详细技术规格和性能标准,了解采购对象的性质和附带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比较接近实际的价格。

此外询价采购方式也适合于规格明确、标准统一、数量单一、价格变化不大的小型新建项目的电梯采购。

4、量化评审策略

上一篇:中国民乐走向成熟下一篇:素质教育的探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