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灾害救援

2024-07-27

煤矿灾害救援(共9篇)

煤矿灾害救援 篇1

煤矿灾害救援的基本任务是,在煤矿重大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事故发展并尽可能排除事故,保护现场人员和场外人员的安全,将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程度。目前,我国煤矿灾害救援遵循“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救援工作由政府为主导,专业的煤矿灾害救援单位为主体,救援的整个过程需要政府的参与协调,政府对整个救援流程行政干预过多,各救援实体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同时由于现有技术及设备制约,煤矿灾害救援信息的获取及共享程度偏低,导致我国煤矿灾害救援能力总体较差,救援及时性有待提高。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网络”,是互联网向物理世界的延伸和拓展,其利用感知技术与智能装置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并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计算、处理和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达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的目的[1]。目前,物联网技术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交通运输、食品安全、智能农业、灾害预测预报等。

本文将物联网技术及理念引入煤矿灾害救援领域。运用物联网的先进感知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实现对煤矿危险源信息的全方位监测、智能分析和信息共享,基于物联网的煤矿灾害救援流程,能够显著提升煤矿灾害救援能力,保证煤矿灾害救援工作迅速、有序、准确、有效地开展。

1 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的思想源于1999年MIT Auto-ID中心的网络无线射频识别系统,Ashton教授在研究射频技术时最早提出结合物品编码、RFID和互联网技术的解决方案。在我国,通常认为物联网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从技术角度分析,物联网体系结构包含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3个层面。感知层是物联网的基础层,主要运用传感器、RFD、GPS、自组织网络、传感器网络和短距离无线通信等技术采集、捕获、识别物体信息,实现物与物之间的连接。网络层是物联网的神经系统,是一个异构融合的泛在通信网络,通过互联网、通信网、广电网以及各种接入网和专用网对采集到的物体之间的信息进行传输和处理,是一个贯通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之间通信的全局网络。应用层负责物联网信息处理和应用,实现信息的存储、数据的挖掘、应用的决策等,通过海量数据智能化处理、分布式计算、中间件、信息发现等技术,为手机、PC、PDA等终端设备提供感知信息的应用服务。

2 煤矿灾害救援流程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的煤矿灾害救援工作由政府主导,煤矿灾害救援单位一般由政府统一管理,当煤矿发生灾害事故时,煤矿首先调动自身储备的救援物资进行自救,以控制灾情蔓延。与此同时,将灾情逐级上报给政府主管部门,在政府部门的协调下,组建由受灾煤矿、煤矿灾害救援专家和专业煤矿灾害救援单位共同参与的煤矿灾害救援中心,制定救援方案并调集社会救援物资,对受灾煤矿展开综合救援,直至煤矿灾害解除后,救援人员及政府人员依次撤离,受灾煤矿进行灾后重建工作,救援工作结束。

2.1 救援信息获取方式落后

现有煤矿救援设备多采用语音通信设备,获取危险源信息的方式单一,且获取的信息有限,尚未实现对煤矿危险源的全方位监测,当煤矿灾害发生时不能全面、准确地提供灾情信息,由此导致救援人员、上级指挥部门、协调人员之间信息流通不畅,救援指挥中心无法及时掌握真实的灾情,不能对救援工作快速反应,制约了救援工作的开展。

2.2 救援实体关系协调难度大

煤矿灾害救援过程需要政府部门、受灾煤矿、煤矿灾害救援专家小组、专业煤矿灾害救援单位及外部救援机构的共同协作。专业煤矿灾害救援单位一般由政府统一管理,而且灾害的综合救援需要以政府为主导的煤矿灾害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政府行政干预过多,由此造成煤矿灾害救援实体间信息流通不畅,信息共享程度低,救援实体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2.3 煤矿灾害救援方式被动

现有的煤矿灾害救援流程重救援而轻防治,着重在煤矿灾害事故发生后被动地进行救援,而煤矿灾害的防治工作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较为被动的救援方式增加了救援工作的难度,有可能造成救援时机的延误。

2.4 煤矿灾害救援学习能力偏低

由于技术及设备条件的限制,现有的煤矿灾害救援并不注重救援学习能力的提高。当煤矿灾害解除后,政府人员、专家小组及专业的救援单位撤离煤矿,对于灾情信息及救灾经验缺乏总结学习。

3 基于物联网的煤矿灾害救援流程优化设计

3.1 将物联网感知技术应用于煤矿灾害信息监测,变被动救援为主动防治

用RFID、红外传感器、摄像头等先进信息技术获取煤矿井下甲烷、风速、温度、电流、锚杆压力和设备点检等信息,对煤矿进行图像、视频、声音等全方位监测和记录,将记录的数据存储在灾害信息数据库中,通过灾情预警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及时发现危险源信息,迅速发布灾情预警信息,打破以往灾害救援过程中信息流通不畅的局面。

3.2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提高救援信息共享度

将互联网融入煤矿灾害救援全过程,在井下及地面敷设以工业以太环网为主要技术手段的内部网络,将煤矿灾害监测信息导入数据库,并在灾害预警数据库中对数据进行分析,将分析的结果反馈给煤矿,实现对危险源的实时监控。同时,构建以3G、Wifi、广电网等网络技术为主导的、覆盖整个矿区的物联网络传输层,实现物联网数据的交互,煤矿、政府部门、专家小组以及专业煤矿灾害救援单位等救灾实体根据自身权限,通过访问企业内外部网络获取灾害预警信息,并实现救援实体之间的连接。当有灾情发生时,各救援实体在政府部门协调下迅速组建灾害决策中心,制定合理的救援方案,并调集外部救援物资,提高救援智能决策能力和效率。

3.3 及时总结救援经验,提高救援系统学习能力

灾害解除后,及时对灾情信息和救援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并通过互联网传输,将信息录入灾情预警数据库,为后续灾情分析及救援方案制定提供参考,增强煤矿灾害救援的知识管理能力,提升煤矿灾害救援系统灾情预警能力和救援能力。

4 结语

基于物联网环境的煤矿灾害救援流程优化设计,能够解决传统煤矿灾害救援流程中信息获取方式单一、信息共享程度低、救援学习能力低下、救援及时性较低以及救援方式被动等问题,提高煤矿灾害救援效率和救援及时性。由于物联网技术在安全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且应用成本居高不下等原因,物联网目前尚未实现大面积普及应用。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煤矿灾害救援流程,如何保障其网络安全性,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煤矿灾害救援 篇2

为防治各类矿井灾害事故的发生,减少灾害、事故损失,实现安全生产,按照《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和上级安全管理制度、规定要求,结合本矿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矿井主要灾害包括:

瓦斯、粉尘、火灾、水害、顶板、职业危害等。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工作,特成立本矿矿井主要灾害预防领导小组。

组 长:矿长、党委书记 副组长:矿班子其他成员

成 员:副总、机关各部门及各队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

三、工作职责

(一)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主要灾害预防工作的组织领导,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布置、检查、督促、落实解决所需的人、财、物。

(二)每年三季度或四季度由矿总工程师根据次年矿井生产部署和灾害预测预报情况,组织生产、技术、安监、通风、机电、运输、调度、物资供应等部门,编制次年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所必须的资金、设备、设施、材料等计划,并报公司审批。

(三)矿长负责主要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人力、资金、材料的落实。

(四)总工程师、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机电副矿长具体负责相关的主要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组织实施。

(五)安监处负责监督、检查主要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实施情况。

(六)各业务部门具体负责实施、管理、检查、考核等工作。

(七)生产技术、供销等部门和各队根据主要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搞好灾害预测预报工作,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采取预防措施,落实措施计划,防止事故发生。

四、工作部署

(一)“一通三防”方面

1.认真做好矿井生产部署调整、采煤方法改革等工作,尽量减少采掘工作面个数,避免生产过于集中或分散,杜绝不合理通风。

2.严格执行“以风定产”,确保井下各作业点风量满足要求,杜绝无风、微风作业,防止有毒有害气体超限。

3.加强矿井通风系统管理,保持通风系统稳定,增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

4.加强安全供电管理,努力减少无计划停电停风。

5.严格执行瓦斯管理各项规章制度,防止瓦斯超限或积聚,杜绝瓦斯超限作业,按规定安全排放瓦斯。

6.认真组织实施瓦斯抽放工作,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瓦斯涌出量。7.加强矿井瓦斯赋存及涌出规律研究,有针对性地实施瓦斯综合治理。

8.管理使用好矿井瓦斯监控及人员定位跟踪系统,按规定设齐各种传感器,充分发挥系统功能。

9.完善矿井综合防尘系统,加强煤尘管理,防止煤尘严重飞扬或煤尘堆积。

10.严格井下爆破作业管理,爆破作业必须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高瓦斯采掘工作面放炮必须执行停电制度。

11.抓好矿井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夯实“一通三防”基础。

(二)顶板管理方面

1.切实落实顶板管理责任制,健全顶板管理机构,按期召开顶板管理专题会,按规定及时汇报顶板事故,加大顶板管理事故的追查力度。

2.提高采掘机械化水平,改善顶板管理条件。

3.加大巷道支护改革力度。尤其是在压力大、顶板破碎及近距离煤层的巷道支护方式选择上,要积极推广应用锚网喷、锚索等支护。

4.加强对难采煤层和重点头面的顶板管理。对复合顶板、软底煤层、破碎顶板、坚硬顶板、近距离煤层、大倾角、大采高等难采煤层的工作面,要编制和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

5.加强工作面初采、初放、收尾等重点时期的顶板管理。初放期间每班必须有初放小组成员跟班、盯面,监督初放措施的执行;采面收尾期间,矿有关部门必须深入现场,加强检查指导,以确保采面安全收尾。掘进工作面的拉门、巷道贯通、过地质构造带,必须有队领导现场跟班;加强井巷的维修,对失修的巷道必须按期及时维修,保证巷道完好。

6.建设标准化采掘工作面。巷道在施工前必须进行巷道断面和支护设计,要作为作业规程的附件,满足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求,各采掘头面必须按新标准进行建设。

7.坚持开展矿山压力监测。矿生技部要高度重视矿山压力的收集和分析工作,采掘副总工要组织有关人员对每天的矿压资料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三)防治水管理方面

1.建立由矿长负责防治水工作的领导机构,制定由矿总工程师主

抓并配备专职或兼职技术人员负责防治水工作的制度,定期专题研究,解决防治水工作中的问题,组织检查各项防治水和防洪工程的进展情况。做到人力、物力、资金、工期四落实。

2.矿根据《矿井水文地质规程》和《攀煤公司矿井水文地质规程实施细则》的规定要求,查明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各种充水因素,并分析研究,了解掌握地下水运移规律,划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技术依据,并根据生产计划安排的需要,不间断地提供水情资料。提出年、季、月的水情水害预报,必要时应做临时性预报,若当月生产计划变更,存在水害隐患,提前5—6天发出水害通知单。水害预报做到图表相符,内容齐全,描述准确,定性,定量,措施有针对性,签字齐全。雨季期间,加强对水情水害进行周分析,在年、季、月底进行总结,以年为单位装订成册保存。

3.矿生技部地测组要负责矿井防治水和矿区防洪工作,设专职或兼职技术人员分管此项工作。每年雨季到来之前,必须对防洪排水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矿同时建立防洪与防治水领导机构,组织抢险队伍,并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与机具。

4.建立水文观测系统,并按规定时间坚持观测。并对观测资料加以整理,建立台帐,分析矿井涌水量规律,形成书面分析材料,并制作相关因素曲线图。

5.矿井的采掘作业规程、措施中必须制定专门的防治水措施。加强回采工作面和运煤系统的防治水管理工作,超前抓好工作面投产前排水系统的建立完善及探水工作。正在进行探放水的采掘工作面,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设置安全出口,标定避灾路线,并且让员工熟悉避灾路线,一旦发生危急情况时,能够使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安全撤离。

6.矿井防治水工程做到有方案设计、施工设计,并按规定程序审批,工作结束后有工作总结。探放水钻孔必须有单孔设计及技术措施,设计符合《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的要求。

7.收集、调查和核对矿区范围内现生产和报废的小煤矿情况,并绘制矿区(井)小煤窑分布图(在图上标出小煤窑和老窑名称、井口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情况、限采协议边界、批准机关)。定期调查小煤矿的采掘情况,发现有超层越界,威胁本矿或相邻单位矿井安全生产和地面建筑物安全的小煤矿必须立即制止,令其停止非法采掘活动,并向当地政府和公司报告。必须对旧巷积水区、相邻报废积水小煤矿、断层、陷落柱、富水带范围、补给途径、井下水仓、排水系统现状等调查清楚,用专门资料,编制出矿井充水性平面图。

8.查明井田水文地质条件,明确矿井水害,对有可能造成突水威胁的采掘工作面,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原

则,提供水情水害预报,并提出防范措施,由矿总工程师组织生产、安监、地测等部门审查后,组织实施。凡不清楚或有怀疑的地段,都必须安排探放水,并严格按《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的要求进行。对小窑老空充水区、充水巷道、导水断层、钻孔等需探放水的地区,都必须先确定探水警戒线,并准确地填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当采掘工程到达警戒线时,必须先探后掘,严格掌握钻孔的超前距,如发现有水量突然增大、顶钻等异常时,必须立即停止钻进,不得拔出钻杆,并立即向调度室室汇报,同时撤出人员,然后采取措施处理。当矿井采掘工作面采用钻探进行探放水时,关于钻孔的布设、安装,钻孔结构设计,钻孔超前距和止水套管长度等都应按《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

9.查清本矿区范围及附近地面水流系统的汇水情况,疏水能力和有关水利工程情况,及时了解雨季开始时间、年降雨量及降雨方式等,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井口附近和塌陷(坑)区内外的积水或雨水可能灌(浸)入井下时,必须依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防排水措施。在雨季,特别是雨季开始和后期,每次大暴雨时和雨后,要派专人检查要害区段,发现险情必须及时处理,并及时向防洪办公室汇报。在有滑坡危险的地段,特别是遇到威胁矿井安全、交通、行人、地面建(构)筑物和住宅区等状况时,必须提前采取预防及防滑措施。

10.井下排水设施,特别是主要排水设备(包括水泵、水管和配电设备)应符合《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的要求。

11.矿区因煤层露头发育,过去和现在都有大量乡镇小煤矿开采,随着上山水平逐渐采毕,在有积水的小煤矿采空区和老空区附近,必须按有关规定留设防水煤柱。相邻矿井间的技术边界要按《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留设隔离煤柱,由设计部门负责。变动井界时,亦按有关规定重新留设。防水煤柱应由设计部门编制专门设计,报总工程师组织安监、生产、通风、地测等有关部门审批。各类防水和井界煤柱经上级审查批准后,不得随意变更界线和开采。

12.矿必须在自检的基础上编制防洪和防治水计划,同时列入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中,并由矿长负责组织实施。防治水规划要逐级上报。规划中已批准的重要防洪和防治水及矿界煤柱设计均由公司组织编制工程设计。防洪和防治水工程计划总结,重点工程竣工报告等,由矿长或矿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并按时上报。

(四)机运方面

1.强化供电系统管理,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和维护运行规定,根据实际负荷的要求,重点对线路和各种安全保护装置及时进行整定计算、调整和维护检修工作,减少无计划停电次数;坚持使用好煤矿井下电网安全监控及故障诊断系统和煤电钻及信号照明装置。

2.狠抓井下电气防爆管理工作,加强防突区域和高瓦斯碛头的电气防爆检查,查出问题立即整改,并作好原始记录。

3.继续加强“两小”运输设备的管理,重点是“两小”设备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小绞车的安装和维护要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

4.强化大巷运输秩序整顿,加大查岗力度,狠反“三违”,四超件运输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起运前指派专人到现场检查无误后,方可起运。

5.斜坡提升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必须管好用好“一坡三档”安全设施,进一步使阻挡装置实用化、规范化,斜坡提升的上下车场及每个甩车场坚持挂牌管理,绞车运行时必须有警示红灯;加强对提升绞车的维护检查,确保绞车保护齐全,灵活可靠;加强提升钢丝绳的检查,确保不发生断绳跑车事故。

6.确保主排水设备正常运转。加强主排水泵的维护检修工作,保证备用水泵台台完好,杜绝淹井事故的发生。

五、工作保障措施及要求

(一)矿每年由总工程师负责,组织一次矿井救灾演习、防洪演习,对演习中发现的问题,必须组织人员研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演习报告送公司审查备案。

(二)矿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安全大检查;对查出的问题根据整改难易程度,限时间落实专人进行整改,按时组织复查验收。

(三)建立健全安全执法查岗制度,搞好查岗活动,减少违章行为,防止事故发生。各级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现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和协助安全隐患整改工作。

(四)对排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公司。

(五)矿每季度对照矿井实际情况对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六)每季度矿长组织对主要灾害预防措施、计划的完成情况和管理情况认真进行全面检查考核。根据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做好主要灾害预防措施的补充、完善和实施工作。

(七)认真组织全体员工学习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并签字考核。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为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保障职工群众的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按照《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和上级安全管理工作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领导小组

(一)为保证对突发事件和风险应急救援工作的快速开展,特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组 长:矿长、党委书记 副组长:矿班子其他成员

成 员:副总工程师、调度室、安监处、生技部、物管部、财资部、武保部等部门负责人和相关部门人员、采掘机运通主要负责人

职 责:协调、指挥整个事故抢险救灾,确保各项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事故救援指挥部设办公室于调度室。

(二)为保障事故救援工作开展有序、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在事故救援指挥部的领导下,特成立五个专业领导小组。

1.事故救援小组 组 长:矿 长

副组长: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

成 员:各副总工程师、调度室、通防部等部门负责人和采掘机运通主要负责人

职 责:负责救援方案的审定,调动公司内、外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协助事故矿井矿长指挥井下救援工作。

2.事故现场救援抢险专家组 组 长:矿总工程师 副组长:生产副矿长

成 员:各副总工程师、生技部、安监处负责人

职 责:协助指挥部研究制定抢险救援技术方案、参与救援措施的审查。

3.后勤保障领导小组 组 长:矿党委书记

成 员:物管部、财资部、武保部等负责人和相关人员

职 责:负责物资器材供应、资金的保障、交通运输工具保障、地面通讯保障、生活后勤保障等。

4.善后处理领导小组 组 长:矿纪委书记

成 员:工会、财资部负责人和相关人员

职 责:负责遇险遇难人员的救治工作、社会稳定工作和相关资料的提供、保险的落实、医疗机构的协调、遇难人员善后处理及其家属的安置等。

5、事故调查领导小组 组 长:安全副矿长 副组长:总工程师

成 员:安监处、调度室、生技部、工会、纪监审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职 责:协助和配合上级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

二、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一)矿根据矿井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包括矿井瓦斯、煤尘、水灾、顶板、机电、运输、火灾等事故预防措施,发生灾害的处理、救援措施,相关领导和部门职责等,并定期组织相关职工学习,按预案要求组织演练。

(二)发生事故后,调度室和值班领导必须迅速了解事故发生时间、性质、地点、伤亡者姓名、受伤部位、伤亡情况或事故简要情况,按照灾害预防、处理救援预案,立即通知救消大队等救援单位,然后依序通知相关领导和部门、事故单位负责人,组织抢险救援人员、工具、物资、药品,组织指挥、抢救工作,并立即向公司总调度及安全监察部汇报,并根据事故发展情况及时补报。

(三)在矿长未到调度室前,由当天值班领导负责组建临时指挥部,按照灾害预防处理预案组织、指挥抢救工作,当领导和部门到调度室后,立即成立以矿长任现场总指挥的事故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事故抢险救灾指挥工作。

(四)事故单位所有人员必须听从指挥、服从安排,按照灾害预防处理预案要求,迅速进入工作岗位,履行自己的抢险救灾职责,同时要加强配合协作,严禁拖延、推诿、扯皮,确保抢险救灾工作快速、准确开展,把灾害程度和损失降到最低。必要时可以调动全矿力量参加抢险救灾工作。

三、主要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的原则和要求

(一)发生水灾、顶板、机电、运输等事故后,灾区人员应视其情况,在值班队长、班长、或者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迅速抢救受伤人员,撤离危险区域,立即向调度室汇报事故简要情况,汇报内容包括事故性质、时间、地点、伤亡人员姓名、部位、伤情等,同时服从调度室指挥,组织参加抢险、救险工作,并随时与调度保持联系,便于抢险救灾工作。

(二)发生瓦斯、煤尘燃烧或爆炸、火灾等事故后,现场人员必须迅速戴好自救器,按灾害预防处理预案撤离灾区。对初期火灾较小能直接灭火的,要迅速利用现场一切能利用的工具进行灭火,不能直接灭火时,要迅速撤离灾区,并迅速向调度室汇报事故地点和灾情。调度室必须立即通知相关单位值班电工切断灾区电源,并通知波及范围内所有人员全部撤至到新鲜风流巷道待命。

(三)现场抢救伤员执行“三先三后”原则:即先抢救重伤人员,后抢救轻伤人员,对出血伤员先止血后搬动,对骨折伤员先固定后搬

运,以减轻伤情和伤害程度;对窒息人员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先搬运至新鲜风流,再进行人工呼吸。

煤矿灾害救援 篇3

关键词:煤矿水灾害,全生命周期,危机响应,流程优化

煤矿突发水灾害是煤矿建设和生产中的主要灾害之一, 每次煤矿水灾害的发生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主要包括经济损失、煤矿工作日损失以及人员伤亡等, 严重损害了我国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业的形象。1950年以后, 我国煤矿曾发生过数百次水灾害事故, 平均每起死亡人数为10.7人。据不完全统计, 截止目前为止, 2012年共发生煤矿突发水灾害14起, 造成128人死亡。鉴于此, 如何降低煤矿水灾害发生的频率以及在水灾害发生后的抢救过程中把损失降到最低点, 成为煤矿突发水灾害应急救援研究中的一项刻不容缓的课题。

本文将站在煤矿突发水灾害危机响应的角度, 系统建立煤矿突发水灾害应急救援流程, 包括:灾前准备子系统的预警方案的实施, 灾情救治子系统的救援流程的改善, 灾后处理子系统的恢复重建工作的开展。从危机响应的层面上, 系统整合各类人力、物力、资源、技术、信息资源, 对煤矿突发水灾害应急救援流程进行系统管理, 以提高煤矿水灾害快速救援为目标, 实现对煤矿突发水灾害进行主动救援。

1 煤矿水灾害的特点及救援难度

1.1 煤矿水灾害的特点

(1) 煤矿水灾害具有突发性。由于我国大型煤矿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其复杂的占25.04%, 因此采空区、老窑积水已成为煤矿一大隐患, 水灾害时刻可能发生;此外, 我国煤矿数目较多, 仅河南省就有两千多个煤矿, 这使得煤矿开采缺乏系统的管理, 某些违规开采的煤矿随时可能发生水灾害。

(2) 煤矿水灾害发生频次高、分布范围广泛、造成的损失严重。目前, 在原统配煤矿中, 约有18%待开采的煤矿储量受到较为严重的水灾害威胁。煤矿水灾害广泛的发生在十几个省, 包括河南省、河北省、陕西省、山西省、江苏省、安徽省等在内的七十多个煤矿。煤矿水灾害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失及煤产量降低, 还会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破坏周边的生态环境。

(3) 煤矿水灾害的差异性。我国煤矿水灾害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水灾害起因的多样性和水灾害形式的多样性。煤矿水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多种水源 (暴雨、地表水、地下水) 引起的水灾害;人为原因则是违规开采和不成熟的防治技术。水灾害的形式主要有突发式和缓发式, 突发式水灾害来势很猛、冲力强, 而缓发式强度和危害较弱。

1.2 煤矿水灾害的救援难度

我国煤矿水灾害具有以上的特点, 加之应急救援系统缺乏系统性、计划性、和应急性, 使得在水灾害发生时不能有效采取的应对措施。现有的救援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救援系统不能建立快速有效的应急响应机制应对水灾害的发生。相关救援人员需要迅速的建立符合煤矿地形和水灾害的特点的救援方案, 而实际操作过程中, 由于多方面的影响, 现场救援人员很难建立快速有效的救援方案, 进而丧失了最佳水灾害的救援时间, 最终造成严重的损失。

(2) 物资的调配困难。当煤矿水灾害发生时, 需要迅速将相关的救援设备、救援物资和救援人员调送到事故现场进行救援。在实际救援过程中, 很难迅速将救援设备、救援物资和救援人员送到现场, 而造成应急救援的困难。

(3) 被困遇险矿工不能和救灾指挥中心进行信息沟通。水灾害发生时, 救灾指挥中心不能第一时间获取遇险矿工的位置信息, 所以很难进行迅速搜索和采取快速救援措施。

2 煤矿水灾害现有流程分析

目前, 我国煤矿水灾害救援单位都隶属于政府, 由政府统一管理。灾情发生后, 需要逐级上报, 故运作很不灵活, 不利于救灾水平的提高, 并易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现有的煤矿水灾害救援流程如图1所示。

目前我国对于煤矿水灾害救援缺乏系统性、计划性和应急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没有从系统的高度来分析、计划和开展煤矿水灾害救援工作, 从而使得煤矿水灾害救援缺乏整体性和计划性, 只是被动地对水灾害采取应急救援措施。

(2) 对于煤矿水灾害救援设备以及各种物资缺乏合理和科学的管理和调度。

(3) 各个专业煤矿水灾害救援单位之间、专业煤矿水灾害救援单位和各个煤矿之间以及各种社会资源、专家之间没有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和信息库。

(4) 对于煤矿水灾害救援工作的开展缺乏合理的计划和实施手段, 主要是凭借救援人员的经验来进行, 没有制定合理和科学的救援流程、计划和实施体系。

3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煤矿水灾害危机响应救援流程改善

3.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灾情指挥中心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 (RFID) 、红外线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按约定的协议, 把一个系统中的所有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 并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使所有能够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以实现对系统中各个元素实时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

由此, 在煤矿生产中可以运用物联网技术将煤矿生产系统中的人员、设备、矿井等与煤矿信息共享平台相连接, 对生产中的所有元素进行实时的监测和跟踪, 从而在灾害发生后可及时煤矿生产系统中的信息, 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援措施。

从技术架构上来看, 物联网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网关构成, 在矿井中可安装湿度感应器和水位监测器, 以不断感应矿井中湿度和水位的变化, 达到水灾害发生之前进行防治、水灾害发生时进行及时响应的目的。另外还可以安装摄像头、GPS等感知终端, 在水灾害发生后的第一时间, 将救援所需要的信息 (例如遇险矿工和设备的位置及突水水源) 传送至信息共享平台, 采取高效安全的救援方法;网络层由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信息管理平台等组成, 网络层将矿井下的所有元素连接起来, 并把他们的所有信息传递到信息共享平台, 以实现煤矿生产中井下元素和井上信息的交换;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煤矿生产系统的接口, 包括井下的所有生产要素和救援系统的所有要素, 实现具体的生产要素与信息管理网络的连接。

3.2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三个子系统

基于上述理论, 对于本文所研究的对象, 即建立以煤矿为中心的救援流程。并将流程分为灾前准备子系统、灾情救治子系统、灾后重建子系统, 研究各子系统内部流程运作和功能。对现有的煤矿水灾害救援流程进行分析, 并运用全生命周期的思想对流程进行改善, 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把整个救援过程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建立基于物联网的信息共享平台。

运用全生命周期的思想对煤矿突发水灾害应急救援流程进行改善后, 整个流程如图2所示。

所谓灾前准备子系统, 即以煤矿为中心, 为煤矿量身定做水灾害防治和救援方案, 为水灾害的救治工作做好各种准备, 帮助煤矿实施水灾害的预警方案。包括救援设备的购买, 设备的库存管理和保养维护, 设备的运输分析和运输方案的制定以及救护人员的培训。因此, 灾前准备子系统的重点是帮助煤矿建立水灾害防治体系, 并和煤矿一起对水灾害进行实时监控, 以防止煤矿水灾害的发生, 并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

灾情救治子系统, 即以信息共享平台为中心, 实现煤矿和煤矿救援单位之间的互动, 建立一个煤矿与煤矿救援单位、政府以及其它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的信息共享平台。主要包括各类救灾专家的邀请, 水灾害的险情分析, 排水方案的制定, 动力的供应, 人员的安排等活动。该平台可以在确定煤矿水灾害发生后, 根据本次水灾害的特点, 调集各救援单位的力量, 制定出有效率的救援方案, 使各个单位之间更好的合作。

灾后重建子系统, 即以煤矿为中心, 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更有效率的进行。主要是对灾害救治工作完成后的一系列工作。在救援方案实施之后, 恢复重建方案的制定也直接关乎煤矿的命运。该系统的建立可以使重建工作更好地开展, 而且可以总结此次矿难的经验教训, 为以后的救援工作积累经验。

3.3 改善后的流程运作分析

对改善后的流程进行分析不难发现, 整个流程有三个核心部分, 即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 煤矿水灾害的预警方案的实施和煤矿水灾害的救援。而这三个的核心部分都有同一个支撑部分——基于物联网的信息流动。在整个煤矿水灾害的救援过程中, 信息的利用和管理贯穿始终。因此, 信息系统的建立至关重要。

灾前准备子系统是灾情救治子系统的基础, 为灾情救治子系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灾情救治子系统的实战经验也为灾前准备子系统提供经验支持和技术支持。灾后处理子系统是灾情救治子系统的总结和延续, 为将来的灾情救治提供保障, 同时也为灾前准备子系统在将来发生水灾险情是做好充分准备。这三个子系统各有侧重点, 同时又相辅相成、密切配合, 为煤矿突发水灾害的应急救援做好准备。

在整个流程中, 基于物联网的信息共享平台是整个流程的关键。煤矿和各个救援单位之间可以通过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以及直接到信息共享平台处等方式发送需求信息。平台可以根据煤矿的特点进行信息检索, 以准确断定最好的救援方案。如果煤矿是老客户, 可以立即从数据库中调集煤矿的基本信息和以往的服务记录, 并根据煤矿当前的服务需求进行分类整理;如果煤矿是新客户, 则需要建立以煤矿为中心的客户资料, 然后进行信息处理。同时整个流程精简了政府部门逐级上报的过程, 并将之与平台连在一起, 以快速准确的制定预警方案。

4 结束语

本文运用全生命周期的思想对煤矿突发水灾害的应急流程进行改善, 从管理的角度, 提高煤矿水灾害的防治和救援效率, 加速了对煤矿突发水灾害的响应速度, 并提高了煤矿的服务满意度。对于我国频发的煤矿水灾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但是对于煤矿水灾害的救援仍需许多的工作。如何根据改进后的流程设置合理的管理协调, 并相应改进组织结构的设计, 进一步加强煤矿水灾害救援单位之间的协调以及专业化程度, 使煤矿水灾害救援走上市场化的道路都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小峰, 李从东, 冯立杰.基于灾情互动的煤矿水灾害救援流程改善[J].工业工程.2007.10 (5) :46-49

[2]冯立杰, 李宣东, 王金凤.基于多代理系统 (MAS) 的煤矿水灾害事故响应系统[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09

地铁灾害事故救援处置对策探讨 篇4

摘要:本文根据地铁灾害事故的状况,从地铁灾害事故的特点、研究应对地铁灾害事故处置对策的现实意义、国内外几起应对地铁灾害事故的现状分析、三起典型灾害事故处置对策等五个方面简要说明地铁灾害事故人员救援处置的应急措施、人员搜救方法,以及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等进行论述。通过论述,加深对地铁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对策的理解,为好地做好同类型灾害事故积累经验,提升地铁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的实战水平和应对能力。

关键词:地铁 灾害事故 处置对策 探讨

地铁是目前世界上能够解决大中型城市人民出行问题较为便捷、经济、高效的交通工具之一和城市交通系统的骨干,地铁是城市的生命线,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对促进城市繁荣、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地铁具有运量大、速度快、能耗低、污染少、准时、方便、舒适等诸多优点,是现代化城市立体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各国政府投资的热点。我国自1965年7月1日在北京动工修建地铁以来的40多年中,相继在天津、香港、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和成都等7座城市开通了地铁。上海的地铁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截止2010年6月30日,上海轨道交通线网已开通运营11条线、280个站点,运营里程达410公里(不含磁浮示范线)。还有即将建成延伸段和新线路,地铁已经成为上海市民主要的出行首选交通工具。然而地铁给我们带来交通便捷的同时,出带给我们许多意想不到的生命承载。1986年伦敦地铁火灾,共造成33人死亡,100多人受伤;1995年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故,共12人死亡,5500人受伤,14位中毒较重者虽经抢救得保性命,却落下终身残疾;1995年巴黎地铁爆炸案,造成7人死亡,86人受伤;1995年,韩国大邱市地铁发生煤气管道爆炸事故,造成103人死亡,180余人受伤。2003年2月18日韩国东部城市大邱市地铁发生人为纵火案,人员伤亡巨大至少造成138人死亡,99人失踪;2004年莫斯科地铁发生严重的地铁列车爆炸案造成近50人死亡,100多人受伤。

这一组组数据和惨痛的教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特别是对我们消防来说,更是一个现实的严重考验。地铁灾害事故对生命财产以及交通环境都造成巨大损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潜在危害,在当前地下轨交系统飞速发展的时代,地铁灾害事故人员救援研究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故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不当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事们予以批评帮助。

一、地铁灾害事故的特点

(一)疏散难度大

1、客流量大

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上海已建成11条轨道交通线路400余公里,涉及站点280个站点(换乘站28个),年运营19.1亿人次(日均564万人次,高峰时754.8万人次)。另据“十五”规划,到2014年底,将陆续建(造)成至14条线路,350余座车站,超过500公里的线路。在地铁等地下密闭空间突发灾害事故情况下,这么大的客流量,在一个密闭的空间站,组织有序疏散很难,倘若要所有乘客在安全允许的时间内安全疏散,全部逃生,难度更大。

2、逃生条件差

一是垂直高度大。地下的地铁车站,一般距离地面13--15米,有的深度更大,台阶层级多,地下空间迂回曲折,突发火灾事故后,乘客从站台及站厅层仅凭体力往地面逃生,既耗时,又耗力,再加上不安全因素,安全逃生的把握性不大,对老弱病残的乘客而言,更是凶多吉少;二是逃生途径少。地铁运营环境的特定性,决定了供乘客安全逃生途径的单一性。除安全疏散通道处,既没有供乘客使用的垂直电梯(设计上仅考虑残疾人专用电梯),也没有紧急避难场所,突发火灾事故中,大量乘客同时涌向狭窄的通道及楼梯,另有检票机等障碍物挡道,严重影响乘客快速逃生;三是逃生距离长。以上海人民广场站为例,在正常的情况下,从乘客下车到出站口将近五分钟左右,距离之长,影响了逃生的最佳时间。四是允许逃生时间短。针对地铁火灾事故,日本消防部门曾做过实验,日本地铁的车厢虽被确认具有不易燃烧性(与上海相似),但起火后,快则1分半钟,慢则8分钟之后就会出现对人体有害的气体。2至5分钟内,车厢内烟雾弥漫就无法看清楚逃生出口,相邻的车厢在5至10分钟内也会出现相同情形。试验证明,允许乘客逃生只有5分钟左右的时间。另外,车内乘客的衣物一旦引燃,火势能在短时间内扩大,允许逃生的时间则更短;五是地铁区间发生灾害事空气对流不大,人有头晕、目眩、脑闷之感,特别对老人和患心脏疾病的人来说是个大难题。

3、乘客逃生主观意识差异大

地铁站台(厅)或列车内突发灾害事故后,险恶的灾害环境,使乘客容易产生恐慌及焦虑心理,这对逃生意识较强、通道较熟悉的乘客来说,还能冷静判断险情,相对准确地采取自救措施,安全逃生的可能性也就较大。但就自救意识较差的乘客而言,从众、向光是多数人的选择,争先恐后拥向出口处时,被踩、挤、压而倒地后,易导致群死群伤。另外,因恐惧迷失方向后,易导致被困直接致伤或致死。

4、氧含量急剧下降,乘客自主逃生意识呈几何级数下降

地铁火灾发生时,由于隧道的相对封闭性,大量的新鲜空气难以迅速补充,致使空气中氧气含量急剧下降。有研究表明,空气中氧含量降至15%时,人体肌肉活动能力下降;降至10%~14%时,人体四肢无力,判断能力低,易迷失方向;降至6%~10%时,人即会晕倒,失去逃生能力;当空气中含氧量降到5%以下时,人会立即晕倒或死亡。

5、地铁火灾发烟量大,潜在的危险因素较大

由于地铁系统的特殊性,地铁一旦发生火灾,产生的烟雾不易扩散,特别是地铁系统中使用的有机高分子装饰材料,一旦遇到火灾,火灾时发生的发烟量与可燃物的物理化学特性、燃烧状态、供气充足程度有关。地铁列车的车座、顶棚及其它装饰材料大多是可燃性材料,地下隧道发生火灾时,由于新鲜空气供给不足,气体交换不充分,产生不完全燃烧反应导致一氧化碳(CO)等有毒有烟气体大量产生,不仅降低了隧道内的可见度,同时加大了疏散人群窒息的可能性。在韩国大邱地铁事故里,人们发现很奇怪的一个现象:在站台一张桌子的周围死了很多人。经过专家分析,原来这是因为在火灾发生时,浓烈的烟雾使地铁里漆黑一团,在人正常的视野高度根本看不见地面。慌乱的人群失去辨别自身周边情况的能力,于是一张桌子就成了大家逃生路线上的障碍物,至于很多人始终在围着桌子跑,最终被烟气熏死。另外,火灾发生后也会造成局部区域缺氧。很显然,烟雾所含的伤害成分比较复杂,其危害性一般不易被人们所认识,烟雾中所含的有毒有害气体虽然含量不高,但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使人中毒,特别是某些高毒类的有害气体,甚至会引起人员的瞬间死亡。另外,由于烟雾粒子对光具有很强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可使光强度明显减弱,房间变暗,甚至达到伸手不见五指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受火灾围困的人员要逃出现场,难度相对较大,加上火灾发生时,容易使人处于惊慌状态,很难在黑暗中找出逃生的目标。

6、人员承载密度大,有毒浓烟易积聚,生命威胁大

一是车箱一般为全钢焊接结构,每节车箱共设5扇1.3米宽的车门,车厢之间有走道贯通,不能相互分隔,每节车厢设有座位60个,定额载客300人,超员时可达400人,共6节车厢编一组列车,按设计要求人员在6分钟内疏散完毕,但有时实际人数则往往超过地铁设计客容量,发生火灾时,疏散工作量大;二是出入口少、通风条件差,通道少且狭窄、长且曲折。火灾发生后可燃物产生的烟雾和热量不能及时排除,且伴有大量的有毒气体,并且照明条件差,一旦失火,人群拥挤,难以及时脱险;三是地铁当中的可燃物,特别是电缆,电气设备及塑胶制品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Co、CL等有毒气体,对人员生命安全危害较大,研究表明:Co含量达到0、5%,氧气含量低于14%,热烟温度超过43•C,就会有生命危险。由于地下环境和通风条件的限制,烟雾很难排出,且出气口少,可燃物燃烧易产生大量的浓烟,高温浓烟在有限空间内易受热膨胀,迅速扩散形成大面积烟雾区(带),对受困人员生命威胁非常大;四是火灾现场能见度低。地铁火灾时,电源切断,地下空间昏暗,事故照明灯(应急灯)由于浓烟遮光,使能见度大大降低,人们不易辨别方向和路线,难以及时将大量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同时也影响着消防指战员的灭火救援行动;五是内部设备及障碍物多。如果列车停在区间行车隧道内,隧道两侧墙壁上密布电缆托架、信号机、电缆回流箱、消防供水管和排水沟等设备,再加上事故照明灯昏暗,地形不熟,严重影响人员疏散速度。

7、引导疏散困难

地铁两站相距一般为三至五里。各车箱的车门由机车驾驶室 统一控制开关,车厢窗户为密封双层钢化玻璃,不能打开,车厢之间不能相互通行。车厢与铁道壁之间间隔狭窄,间距约为1.5 米;车上也没有列车员。由此可见,地铁一旦发生火灾,乘客无人指挥,惊慌失措,秩序混乱,或急于打破车厢门窗,或发生跳车摔伤,挤倒踩伤。如果火势猛烈,还会造成烟雾熏倒、烈火烧伤旅客的可能。例:1987年11月18日,英国伦敦国王五十字街地铁车站发生百余年来最大的火灾,致使32人丧生(其中包括1名消防队员),100多人受伤的惨剧,主要原因是火灾造成人员惊慌失措,慌乱中争先恐后,相互冲挤,结果有许多人在离楼梯顶部不远处被烧死、压死或踩死。

(二)火灾情况下救援难度大

1、火势蔓延速度快

一是可燃物数量多。地铁的建筑主体大部分为非燃体,但在车站内的装饰材料以及工作人员办公生活用具等使用大量可燃物材料,如房屋的吊顶、护墙、地板、电气设备的绝缘油等。而地铁车体本身的门、窗、椅、扶手等,大都是塑料、橡胶等新型材料包裹的,燃烧时会产生毒性气体,加上地下供氧不足,燃烧不完全,会使其产生大量的烟雾;二是隧道内空气流动助长火势蔓延速度。由于列车在隧道内运行产生的活塞效应和机械送排风等原因,隧道内和站台空气流动快,风速较大,易助长火势蔓延速度;三是电缆失火蔓延迅速。因营运生产生活的需要,地铁敷设大量电缆贯穿于运营线路和所有屋室,电缆失火后,如不能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火势会沿敷设走向蔓延,电缆聚乙稀包覆层因燃烧形成的熔滴,还会引燃附近可燃物,引起多处蔓延。

2、扑救难度大

一是火情侦察难判断。地铁建筑结构复杂,内部设备多而杂,地面出入口和排烟设施失火后很难满足现场消防需求,再加上火灾现场突发多变的影响,使消防指战员难以及时接近火点,观察火情,判明情况,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另外从装备角度讲,目前配备使用的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大多数设计时间为60min(安全使用时间为45min),长管(推车式)空气呼吸器难以在现场发挥利用,在有限时间内,很难对纵深较大区域内的火场组织有利火情侦查;二是现场指挥难调度。地铁灭火战斗中,往往需要调派大量的消防技术装备和特种装备,对列车和其他设备还要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如断电,通讯,牵引或起复列车等,同时为了引导疏散和抢救大量的伤员,需要多方面部门配合,特别是地铁公司调度,环控等技术人员的配合,使火场指挥工作量加大,要求一线指挥员具有更高的业务知识和组织协调等指挥能力;三是通讯联络难通畅。消防部队目前配备的装备器材性能指标,不能满足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需求。一般无线通信器材在地下建筑内发挥不了作用,只能依靠通信人员来实施信息联络,从时间上、质量上都无法保证命令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由于地铁特殊建筑构形的限制,严重影响着各类通信器材的使用性能,特别是350兆电台使用性能表现较为明显,深入内攻受火场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会严重影响通信性能,甚至无法使用。虽然800兆电台性能较好,但是在现场通信联络中属于二级网络,无法满足中队三级指挥网络通信要求,也就是说无法阻止现场一线指战员第一时间通信联络要求;四是战斗行动难展开。地铁空间狭长,隧道内设施较多,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另排有信号灯,电缆托架,电缆回流箱等专用设备,一旦发生火灾,隧道长、地域狭窄、内部黑暗视线不良、轨道两侧障碍物多等不利因素将严重影响扑救工作。另外由于地铁站与站之间行车隧道距离、入口处到达着火点路线将更长,灭火战线也将拉长,如此长距离的灭火行动使扑救工作变得极为困难。火灾发生后可燃物产生的烟雾和热量不能及时排除,且伴有大量有毒气体,影响灭火战斗行动,容易造成伤亡。特别是用水射击猛烈燃 烧的物质和炽热的混泥土墙壁、顶板时,水遇高温很快气化,产生大量热蒸气,这时建筑物内的空气压力急剧增加与热蒸气混合能够迅速向出口处“反扑”。

扑救地铁等地下密闭空间火灾时,由于受到地铁空间布局、作战环境和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大大影响了灭火救援工作,贻误了最佳战机,给火灾扑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一是地铁等地下封闭空间,火灾发生后,烟雾大,能见度低,散热慢,温度较高,实施内攻救人、灭火受到客观环境的严重影响,战斗行动十分艰难;二是无法第一时间把握火场的主要方面和关键环节。地铁等地下封闭空间一旦发生火灾,秩序较为混乱,烟雾弥漫,地上和地下通讯不畅,造成信息不畅, 情况不明, 严重影响地面指挥人员的决策和地下消防队员的灭火救援行动,影响了灭火救援的最佳时机;三是地下排烟困难。地下车站和隧道是一个几乎封闭的空间, 自然排烟能力有限。发生火灾时, 不可能实施破拆进行自然排烟, 主要是采用机械排烟。机械排烟也有其局限性,在地下等密闭空间进行排烟,作用甚微。在地铁发生停电或固定机械排烟系统发生故障情况下, 地铁的排烟就更为困难;四是照明能力偏弱,由于受烟雾影响,区间隧道内能见度低,指战员所携带的照明工具穿透力不强,加之面具等防护装备遮隔,这会给灭火战斗行动带来较大困难。

二、研究应对地铁灾害事故处置对策的现实意义

通过针对地铁各类突发性事故的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综合国内外处置经验,从中可以得到几点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全勤指挥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的全勤指挥部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关于预案处置的策略,更好的在实战中发挥作用;二是有利于规范救援程序,明确训练模式,强化疑难火灾扑救和急难险重事故处置对策。如何进一步深化救援程序、训练模式,针对类似灾害事故进行有效的扑救处置,成为今后消防部队执勤备战的工作重点;三是有利于实现社会救援资源的快速有效共享。社会救援资源要在第一时间发挥作用、提供地铁突发事件救援方面的专业队伍或具备切实可行的处置救援预案,在平时加强合成演练,减少人员伤亡,提高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四是有利于准确快速地选择快速有效的处置地铁突发事件对策和方法。通过对各类突发事件特点的研究和分析,掌握其中救援要点,针对不同的灾害事故,用最短的时间和最高的效率进行救援任务,极大的减少人员财产的损失。

三、国内外几起应对地铁灾害事故的现状分析 1.国外地铁应对灾害事件的现状

地铁客流量大,人员密度高,不易进行安全检查,且地铁空间相对狭小封闭,一旦发生恐怖袭击、火灾等突发事件,毒气、浓烟等积聚不散;温度上升快、峰值高,人的心理恐慌程度大、行动混乱程度高,人员疏散难度大、扑救困难。正是由于地铁突发事件的这些特殊性,各国地铁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待完善,尤其是防范恐怖袭击的措施还有待加强。

(1)韩国——地铁管理方面存在失误。2003年韩国大邱地铁纵火案中,列车司机和调度人员素质比较低,对事故灾难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前方车站发生火灾后,第二列车的司机不及时打开车门疏散人员,反向调度人员请示可否继续行车,而调度人员依然发出同意行车的调令。在那次火灾事故中,伤亡最严重的恰恰就是第二列车上的乘客。

(2)俄罗斯——国民自救知识比较普及。在2004年2月6日的莫斯科地铁炸弹袭击事件中,车厢内未受伤的乘客立即通过对话装置向列车司机报告,发现烟雾之后立即用手边的东西保护口鼻,以防吸入毒气;当确定可以安全离开车厢时,青壮年乘客帮助妇女和儿童下车,搀扶或抬着行动困难的乘客离开现场,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员的伤亡。

(3)对恐怖袭击——以色列警惕较高。以色列的公交车都有防恐设施,即使发生一点点爆炸,马上就会通知人群疏散。此外,还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发现可疑人员、可疑情况立即上报,这样可有效防范在大城市随机可能会发生的袭击。

2.国内地铁应对突发事件的现状

2006年6月27日,北京海淀区地铁十号线三标段发生坍塌,致2名作业工人死亡;2006年10月4日上午11时03分,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区间十标工程施工现场发生一起基坑坍塌事故.致1人死亡、3人受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8万元;2007年5月28日28日8时左右,位于南京市水西门大街和纪念馆东路交叉口的地铁2号线茶亭站西基坑东端土体发生滑坡,2人遇难;2008年11月15日15时25分许,位于萧山风情大道的杭州地铁一号线萧山湘湖段施工现场发生塌方,共17人遇难;2009年12月22日,上海地铁一号线发生四起事故:早5:50分,突发供电触网跳闸故障,造成该区列车停驶;7:00左右,两车发生侧面碰撞;20时55分,列车故障致晚点;20点40分,1号线陕西南路站一变电箱冒出浓烟,几处站点短暂限流进出站口被封闭;2011年9月27日,上海地铁10号线14时50分左右,发生两车相撞事故,导致两百多人受伤。

就这些国内地铁事故来讲,人员搜救工作的开张是相当困难的,纵观以上案例,不难发现地铁运营公司的管理和具体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已成为地铁发生灾害事故的主要原因。

这些因素都是由于地铁突发事故的特点造成的。下面将对各类地铁灾害事故特点做一分析。

3.三起典型性灾害事故的特点分析

(1)地铁坍塌事故特点

①事故发生极为突然。地铁坍塌事故发生往往在作业工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在极短的时间内整体构建迅速坍塌,形成盆地式基坑的险恶局面,由于事发突然,对被困人员逃生非常不利。

②人员伤亡严重。地下建筑坍塌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且地下建筑多为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灾害事故,易使大量人员被困于地下建筑内,或埋压在废墟中,造成人员伤亡,极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其危害程度远远大于地上一般建筑。

③危险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坍塌事故造成现场众多危险的不确定因素:一是由于地下水、地下水管、地下液化气输气管、地下电网等管网错综复杂,且坍塌地形较两边低,大量水流涌人基坑。增大救援难度;二是坍塌后,基坑内部承重结构错综复杂,支撑钢管吨位较大,而地铁建筑局部垮塌则可能因为施救、震动等因素影响原有建筑物,造成二次垮塌,给搜索和救援行动带来相当大的难度;三是坍塌事故会给周围的建筑带来一定的影响,造成周围建筑物的下沉、结构错位、挪位等,给抢险救援的工作带来间接影响。

④被困人员点多面广。通常,地铁施工线路长、范围广、人员散,一旦发生坍塌事故,往往不能确定被困人员的实际数量及其所处的具体位置,给搜索和救援带来极大的难度。

⑤救援难度很大。地铁坍塌事故的救援工作通常难度很大,一是救助活体生命时间极短,仅有30分钟;二是坍塌发生时,地下建筑内的水、电、气等设施极易遭到破坏,因此而引发的漏水、漏电、有毒和易燃易爆气体泄漏,极可能使地下建筑被困人员发生水淹、触电、中毒等.对被困人员造成二次伤害。而由于地下建筑的特殊性,坍塌后泄漏的气体极易发生爆炸,引发其他部位的再次坍塌,严重威胁被困人员的安全。

⑥救援时间长。一旦发生了地铁坍塌事故,往往导致较多人员伤亡,并多数伴随有次生灾害发生。救援工作难度极大。由于被埋压人员的数量和位置不确定性,加之现有的搜寻及挖掘设备性能较差,使得地铁坍塌事故发生后,搜寻和救援工作时间会很长。

⑦经济损失严重、政治影响大。地铁工程的修建往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又由于它在社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发生坍塌,人员伤亡严重,经济损失大,易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

(2)地铁火灾事故特点

①突发性强,心理恐慌程度大。地铁线长面广,客流量大,但是隧道出入口少、通道狭窄、疏散距离长,灾害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具有不确定性,而且发生火灾初期极具隐蔽性,不易发觉。

②温度上升快,峰值高。由于地铁建筑物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被岩石和土壤所包裹。发生火灾以后,热交换十分困难,大量的热量积聚无法散去,空间温度提高很快,火势猛烈阶段温度可达到1000℃以上。高温有时会造成气流方向的变化,对逃生人员影响很大,同时也会对车站结构造成很大的破坏。

③发烟量大,浓烟积聚不散。地铁列车的车座、顶棚及其他装饰材料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火势蔓延扩大,地铁内部封闭的环境使物质不易充分燃烧,导致一氧化碳等有毒有烟气体大量产生。

④疏散困难,易造成人员伤亡。地下隧道完全靠人工照明,正常的电源照明就比地面建筑自然采光差,加之火灾时正常电源通常都会被切断,人的视觉就要完全靠事故照明和疏散标志指示灯来保证。如果再没有事故照明,隧道、站台内将是一片漆黑,再加上浓烟和有毒气体,人员疏散极为困难。

⑤火灾一旦发生扑救困难。地铁面长线广,发生火灾烟雾弥漫,指挥员一时很难确定着火点的具体位置、遇险人员的状况及火势发展的主要方向,又由于浓烟、高温、缺氧、有毒、视线不清、通信中断等原因,救援人员很难了解现场情况,又由于大型的灭火设备无法进入现场,进入的救援人员需要特殊防护等特点,因此救人、灭火困难很大。

(3)生化及爆炸恐怖袭击事故特点

①客流量大.疏散困难。北京地铁一号线、二号线日均客运量达到120万,是全世界最为繁忙的地铁系统之一,地铁十三号线的日均客运量也在加万人次以上,建成后的地铁4、5、9、10号线一期在开始运营后的第三年,日均客流量将分别选到68万人次、5l万人次、44万人次和60万人次。上海日均客流总量为100万人次,其中,地铁人民广场站日均客流量为25万人次,地铁的满载串和单车运行均居世界第一。在地铁突发化学恐怖事件的情况下,若要确保所有乘客在安垒允许的时间内全部逃生,难度更大。

②易于伪装,预防困难。化学毒剂因使用方便,易于伪装,早期的发现极其困难。化学毒剂外观与酒、饮料和水锌相似,很容易装在玻璃、塑料容器中,带进地铁随手丢弃、放置,东京地铁沙林事件便是如此。这些毒剂只有外泄后才可用专门的设备检测出,通常不易被发现,其携带和使用具有很高隐蔽性。而且实施后有一定的反应时间,恐怖分子很容易伪装并逃离现场。神经性毒剂和全身中毒性毒剂潜伏时间短、作用快、毒性强、高沾染性。当人们认识或发现遭到化学恐怖袭击时,已经有人产生了中毒症状,想逃生已经晚了。如沙林吸入中毒的半致死浓度0.25g•L-1的作用时间仅为17.4s。所以在投毒点周围的群众,几乎没有逃生时间。

③危害严重,作用持久。直接使用或散步化学毒剂均可造成大规模杀伤后果,并可在人群中沾染传播,东京地铁沙林事件就造成了12人死亡,5511人中毒。人们的生命在不知不觉中遭到威胁,并随着人员流动造成次生沾染。如果化学毒剂和爆炸品联用制作的爆炸物,造成的危害更大。

④乘客意识差异大。地铁站台或列车内突发化学恐怖袭击后,由于乘客不明缘由和心理准备,则不知所措,产生极度恐惧和焦虑心理,易产生从众心理,争先恐后拥向出口处,被踩、挤、压而后倒地,易导致群死群伤。另外,因恐惧迷失方向后,易导致被困直接致伤或致死。

⑤灾害规模大。恐怖主义往往通过杀害无辜平民以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他们大多选择人口集中的大城市,实施生化放毒或爆炸事故,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

⑥杀伤力大。小型爆炸物品不但可以抛撒、散布、也可以随手丢弃、置放等,这是严重、可怕和必须警惕的恐怖袭击手段。一旦恐怖分子引爆炸弹起爆装置,将会导致爆炸区域大量人员伤亡,立即死亡率较高。

⑦社会影响大。恐怖袭击对人的心理会造成长期的巨大伤害,造成全社会大范围的精神恐惧,甚至严重地影响到国际间的正常交流。

四、三起典型灾害事故处置对策

(一)地铁坍塌事故救援处置对策

1、续报途中消息

在赶赴现场的过程中,基层中队1号车指挥员要根据事故现场所处位置,通过地图等信息资源或通过与相关部门沟通,提前了解事故现场的周围环境,同时初步拟定救援计划。根据途中观察的情况要迅速向总队指挥中心报告,以便指挥中心准确判断事故的性质、属性,即时调派增援力量。同时指挥中心值班人员要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协调交警等部门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交通疏导,避免延长救援部队到达事故现场的时间,影响救援工作。

2、成立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

地铁坍塌应急救援指挥是抢险救援行动关键。救援力量到达事故现场后,为统一协调指挥应立即成立抢险救援指挥部和前方抢险救援行动指挥部。指挥部负责人必须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事故现场情况,全面客观、准确分析救援形势,快速确定事故处置对策,并针对事故特点及救援任务需要,将到场的消防队员进行战斗整编.划分救援突击队,重点实施人员营救行动。指挥员在指挥过程中应坚决贯彻“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统一指挥、逐级指挥和属地指挥原则,正确处理好指挥与救援关系。救援中实际参战力量多、情况复杂,指挥部应有效协同各方面力量以提高救援效率。救援战术的使用应当合理、灵活、多变,指挥员根据事故现场及时采用适当的战术,指挥员带领参战中队、小组分片负责,并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3、设立警戒,现场询情

为了避免意外的人员伤亡和混乱给救援工作带来影响,主管中队在到达现场后要立即划定警戒区域,设置警戒线隔离围观群众,及时申请增援力量,请交交警协助封锁事故路段的交通,严禁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现场,以减少对救援工作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部队进入救援现场后,要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救援工作。一是救援人员通过向幸存者询问地铁坍塌事故发生前被困人员所处的位置、活动情况等,尽快获悉需要救援的人员数量和基本位置,为初期救援提供信息;二是救援人员向周围人员询问事故发生时的具体情况,认真察看地铁坍塌部位及周围情况,了解地铁结构特点,确定是否有发生二次坍塌的征兆和危险,现场形势是否有利于破拆救人等,寻找和发现一切对救援有利和不利的因素。

4、明确救援方向和重点

战区指挥或总队全警指挥员力量到达现场后,立即成立现场指挥部,在了解情况后,要求各救援部队在充分了解现场情况的前提下,正确划分搜索区域,区分搜救重点。明确的救援方向和重点有利于参战各部队相互协调.将有限的力量用到需要的地方,有效地缩短救援时间,提高搜救效率,降低人员伤亡的数量和程度。在划分搜救重点时,可按事先定好的标志方法统一进行标记,这样既明确了本单位在搜救时的重点,提高了效率,又可为增援部队快速提供有效的救援信息,加快救援进度。

5、利用三种方法进行人员搜索

一是人工搜索。人工搜索就是救援人员利用看、听等感官知觉对坍塌建筑物或空区进行评估,以发现任何可能存在生存者的迹象,进行及时救助。人工搜索是最简单的搜索办法,也是最容易实施的搜索类型,但其精确度不高,只能用于废墟表面的搜索,并且搜索者本身也受到潜在危险的威胁;二是搜救犬搜索。犬对气味的辨别能力比人高出许多倍,同时,它还具有适应性强、价格经济、可以搜寻尸体等待点。用犬搜索是现场初步搜索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有时搜救犬只能告诉你有幸存者,而无法确定幸存者的准确位置。且搜救犬对气味的要求较高,现场化学物质、尸体腐烂、夏天的消毒杀虫剂等都会对搜救犬的工作产生干扰;三是技术搜索。技术搜索即用电子仪器搜索被困人员,它需要特殊的器材和受过专门训练的操作人员。技术搜索使用的装备类型多样,国际上常用的生命电子探测设备主要有声波/振动探测设备、光学探测设备和红外热成像仪。

6、科学施救被困人员,稳定被困人员情绪

及时救出被困人员是救援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被救人员的生命安危。针对被埋压人员的具体状况,救援人员应采用适当的救助方法。一是注重心理救助。人员被困后,在生理和心理上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因此,对被困人员的心理救助是非常必要的。在对被困人员施救之前,特别是对于受伤严重的被困人员,救援人员要尝试与他们谈话,了解他们被困及受伤情况.同时要鼓励他们坚定生存信心,尽量使其保持头脑清醒,消除恐惧心理。必要时,可向被困人员传递水、食物、药品和简易照明设施等;二是清除局部倒塌物,实施破拆挖掘救人。在对被困人员进行心理救助的同时,指挥员要根据伤员被困的实际情况和受伤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救人行动方案,并要尽量选派有经验的救援人员有针对性地实施破拆、挖掘等方式救人。在此过程中,救援人员要灵活运用各种破拆器材,如切割机、剪扩钳、高压气垫等,为迅速救出被困人员赢得时间。在需要作业的坍塌区域,救援人员可用木方、液压支撑杆、千斤顶在塌倒体和承重墙之间进行支撑,防止坍塌体移动挤压被困人员。应尽量避免使用大型挖掘机械,以免发生二次坍塌,危及被困人员生命安全。三是救护并重,尽一切力量救助受伤人员。

在救援的过程中,对于伤势较重的被埋压人员,要在医疗救护人员的配合下共同实施救助,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伤员的伤害,有效控制伤员的伤势。采取最佳救助方案救助伤员。救出后,尽可能先在现场进行急救,然后迅速送往医疗点和医院。

(二)地铁火灾事故救援处置对策

1、快速到场,成立指挥部进行有效指挥

消防指挥员到场后,首先要在醒目地带设置设立灾害现场指挥部,这样便于后援中队、上级领导、后勤保障到场后的接应,保证通信畅通,指挥员在位。同时快速展开侦查工作,对发生灾害事故的地铁灾害现场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熟悉被困人员基本情况,了解地铁和地铁站现场的主要结构,内部设施分布情况,消防设施使用情况,火灾发生后的可靠性程度,以及地铁应急预案。利用各中队装备特点,进行力量合理有效的部署,时刻监测和掌握地铁发生火灾后每个阶段规律性的变化情况,捕捉有利战机,并对长时间作战要有思想上和物质上准备,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一鼓作气、扭转局势。

2、地铁站台发生火灾时的应急疏散模式

地铁站台是乘客上下车的地点,人员密度大,发生火灾时极易产生重大伤害。

一是消防人员到场在接到详细火情报告后,应立即派战斗员及地铁工作人员进入地铁控制指挥中心,通知相应车辆,防止列车进入着火车站,更不允许列车停靠站台,释放乘客。这是由于列车在隧道内运行会加速周围气体流动,助长火势的蔓延。如果再允许乘客在事故站台下车,无疑会给救援人员带来更沉重的压力。地铁控制中心应调度车辆停靠在着火车站的前方车站,并及时疏散乘客;二是在扑救火灾、控制车辆的同时,消防员应及时开放疏散通道。立即将车站的检票口和安全出口全部开放,并将扶梯改为上行,通过广播向站内候车乘客发出火灾警报,指明乘客应从何路线撤离,并派消防员赶到楼梯、道路拐弯处组织引导,乘客快速撤离;三是在疏散过程中应注意及时安抚乘客的情绪,防止出现拥堵、踩踏等事故;合理分流乘客,保证乘客从不同出入口,依据最短路径的原则撤离事故站台,把混乱控制在最低程度;四是同时消防救人小组应深入站台内部,搜索各个房间和角落,将那些已经昏迷或受伤无法行动的人员从火场中抢救出来。

3、地铁列车发生火灾时的应急疏散模式

在地铁火灾中,地铁列车火灾发生比例最高、伤亡人员最多、疏散难度也最大。相对地铁站台,列车内部空间更加狭窄,人员更密集,疏散途径更少。一是列车行进中发生火灾,停靠在隧道中,消防人员到场后需尽快将车站内部无关人员清空,具体措施可参见地铁站台发生火灾时的应急疏散模式;二是根据两头疏散原则,消防救援人员分两头应当携带灭火器材、破拆工具、照明工具进入隧道,积极展开救人灭火救援战斗行动;三是到达灾害事故现场,救援人员首先应打开所有的车厢门,及时向站台疏散乘客,并在消防救援人员的组织下向地面疏散。需要强调的是,在车厢门附近应预留救援人员,防止乘客慌乱中被踩踏摔倒,保证有序疏散。疏散方向原则上要避开火源,兼顾疏散距离。如果是列车中间部位着火,必须分别向前、后两个站台进行疏散。

4、灭火救援过程中要注意通风排烟 公安消防部队接到报警后,要迅速调集救援力量,特别是要将特勤部队调到现场。到达火场后,要利用排烟车、移动式排烟机,在两端入口分别选择正压送风和负压排烟等手段,排除烟雾。但是移动排烟设备对地铁站这么大一个空间而言,显得杯水车薪,为实施更快更有效排烟,要想方设法,利用其固有送风排烟设备。一是站台火灾。一般情况下,站台发生火灾时,应首先关闭站台层送风系统和站厅层的排风系统,开启车站层的排风系统经排风井将烟雾排至地面。从而使进出通道和站厅层形成负压和向下气流,保证人员疏散时逆风行走,不受烟雾伤害。为了防止烟气因热压作用流向站厅层,楼梯口向下气流速度应控制在1.5m/s以上。如果车站烟雾过大,必要时甚至可考虑开启前后临近车站的排烟设备,进行抽风排烟。二是地铁列车火灾。当地铁列车发生火灾,选择行进至前方站台进行疏散时,假设此时列车头部着火,组织乘客向尾部疏散的同时应向列车前进方向送风,使烟雾远离乘客。若着火部位在列车中部,在组织乘客向列车两端疏散时,应向列车前进方向送风,使烟雾远离尾部乘客,而列车头部乘客因距离前方站较近,受到烟雾的伤害相对较小。如果情况紧急,列车停靠在区间隧道内,则送风方向应与乘客疏散方向相反,以确保乘客逆风疏散。此时如果是列车中部着火,乘客向隧道两端进行疏散,送风系统应向多数乘客疏散方向相反的方向送风,确保大多数乘客的安全。

5、地铁火灾内部照明

地铁照明主要分为工作照明和事故照明二种。发生灾害事故后,工作照明一般都被事故照明所取代。地铁事故照明主要由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的照明组成。事故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电源由应急蓄电池提供,每个地铁站内的蓄电池可提供地铁所有事故用电30分钟左右(列车内部蓄电池设计供电时间约为45分钟左右)。地铁火灾发生后照明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地铁内部的应急照明设备发挥不明显。地铁发生火灾事故后,由于地铁内部装修材料、电缆线等大量存在,这些物资燃烧产生的烟雾瞬间会充满地铁空间,而且烟雾先是填充项部的空间继而向四周蔓延扩散的,因此,地铁内部的应急照明设备除了在火灾初起阶段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外,后期对地铁火灾中疏散救人能够发挥的作用很小;二是消防自备照明工具作用不明显,可用率低。由于地铁内部烟雾大,消防战斗员配备的照明工具在浓烟环境下的穿透能力受到限制,防爆电筒、强光电筒、消防照明车、移动照明灯等有效工作半径很小,消防人员配备的这些照明装备在内攻救人、灭火等救行动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良好的地铁照明具有减缓内部人员恐慌心理、有利于战斗行动有序展开、增强灭火救援的有效性等诸多优点。因此在地铁灭火救援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地铁照明:一是架设临时供电线路照明。可由供电部门协助,架设临时供电线路,迅速在现场架设临时照明设施,尽量使照明能够覆盖整个地铁站,为火灾事故现场提供照明,为灭火救援人员战斗行动提供条件;二是充分发挥消防部队照明装备器材的作用。如使用移动照明灯、便携式照明灯等,还可使用救生照明线,直接从地面铺设救生照明线进入地下层,解决消防人员的照明问题和被困人员的救生照明问题。同时,消防战斗人员应大量使用头盔式红外线热视仪、手持式红外线热视仪等器材,便于消防员在地下浓烟的环境下展开搜救被困人员、寻找火点展开救人和灭火行动;三是地铁应急照明设备的合理设置。鉴于烟气向上扩散的特性、目前地铁疏散标志地面和地铁应急事故照明均安装在地铁站台、站厅和通道的顶部这一实际,我们考虑是否在新建地铁车站或改建地铁车站时将地铁疏散标志地面和地铁应急事故照明安装在地面,有利于在一旦发生地铁火灾时,即能有效起到疏散救人指示牌作用,而且还能在火灾事故中发挥很好的照明作用;四是增加移动照明装备可连接长度。用于配备器材的限制,照明车分灯可到达距离为110M,这对地铁从入口到站台300~400M距离长度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可适当增加可连接线路长度,并设置漏电保护装置,以确保地铁任何部位的照明及安全需要。

6、地铁内攻灭火

一是进攻路径的选择。主管中队到场后第一时间进行火情侦察,询问知情人了解地铁下面的情况。之后,按各班预案任务应全面展开,水枪深入到燃烧部位,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快速开展战斗。全面展开首先在进攻路径选择上应有多重性,即不能从单一通道进入,尽可能从两个或两个以上通道进入。因为地铁站长度都在50m以上,加上通道长度,出入口间距离更远,如单一选择进攻方向,往往疲于奔命,造成延误战机,直接导致烟雾扩散,妨碍战斗行动,所以从绝对把握而言,多重选择进攻通道利大于弊。因为地铁扑救,不在于水枪数量,而在于水枪质量,即有效性,只要有两支甚至一支水枪到位,就能扑灭初起火灾;二是第一时间展开搜救行动,并贯彻始终。本着救人第一原则,中队在到达现场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搜救,在人员组织、任务分配上,要划片、划块,请站方出示平面图,明确各小组搜救范围,行进线路,做到一处不漏,重点搜索通道拐弯处,搜遍角角落落,要把疏散救人工作贯彻始终;三是固移结合,多种形式展开灭火战斗行动。由于地铁站长度都在50m以上,加上通道长度,出入口间距离更远,如单一选择进攻方向,往往疲于奔命,造成延误战机,直接导致烟雾扩散,妨碍战斗行动,因此选择选择多重选择进攻通道,即不能从单一通道进入,尽可能从两个或两个以上通道进入。要以固定设备为主,固定、移动设备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灭火战斗行动。现在地铁的消防设施,尤其灭火设施是比较完善的,数量也较多,由上往下供水较方便,地铁管网无泵加压,也要达到3-4公斤压力,所以灭火时的压力流量,其可靠性程度比其他建筑消防设施高。还有就是在扑救中,要集中主要力量向起火部位进攻,避免人员过散。水枪要深入到燃烧部位,寻找隐蔽火源,切断火势向外扩散和烟雾产生,如电缆、保湿材料等,但这种状态下浓烟高温产生,反而成倍增加。所以作为攻坚克难抢险力量就要阻断其产生,断其向外蔓延发展。在方法上主要对空间的三个面进行破拆寻找,尤其是站台隧道两侧电缆寻找,既可通过战斗员四肢触摸法查其阴燃部位,也可采用先进红外线热成像仪进行擦测,测定火源位置,实现灭火最终胜利;四是利用固定排烟设施实施排烟散热。第一时间开启地铁专用排烟设施实施排烟。同时,利用配置的排烟机、排烟车实施移动式排烟,方式上既可确定一个远离火源通道即未选用为进攻通道实施输烟,也可在距火源较近通道即作为选用进攻通道实施送风,这不仅通过其他出口驱散烟雾,为内攻人员送上新鲜空气,更能在送风软管的一定范围区间内形成一个正压无烟的安全地带,作为抢险人员轮换休息地带。

7、把握救援现场的安全行动

消防救援人员在实施生命救助行动中,必须采取相对应的个人安全防护措施,将安全放于首位,严守安全行动要领,保障救援行动。一是组织内攻前,首先要通过地铁控制中心了解现场情况,或了解内部结构等相关情况,做到心里有数;二是侦察力量,应由3--4个侦察力量组成,每组3--5人,佩戴空气呼吸器,携带热成像仪、生命呼救器、安全绳、照明、通信、水带、水枪等器材,按任务分工,从不同的地面出入口深入到火场内部进行侦察灭火;三是组织内攻时,在确定的进攻口处设火场安全员,对战斗人员记录姓名、空气呼吸器压、进出入时间,同时作战力量要按照一比一的比例配备,就是一组人员进行内攻时,要有一组预备人员,随时准备更换;规定联络信号,交代行动要点和注意事项;四是深入内攻时,内攻人员应在脖子上系上湿毛巾,以防高温水滴烫伤,室内温度过高时,实施有效的梯队掩护进攻,坚持右进右出、成纵队行进,以防同疏散群众发生冲突伤害。内攻灭火时,各小组交替更换、每个小组在地下灭火时间尽量不要超过40分钟;五是注意潜在的危险。在地铁等地下密闭空间火灾扑救当中,随时面临着各种危险。中毒的危险、高温烟气灼伤的危险、侦察进攻中失散或迷失方向的危险、洞室高压电缆触电的危险、吊顶构件坠落伤害的危险、跌落台阶、轨道区地危险、缺氧(自给气瓶用尽)窒息的危险;六是当烟雾浓度较大,现场情况不清楚时,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现场救人,要做到最高级的防护,危险区划分完毕后,可根据不同区域工作环境的救援人员进行不同级别的防护;七是救援人员进入现场解被困人员时,应随身携带一些简易的个人防护装备,对被困人员进行简要的防护,防止其进一步受到伤害。

(三)地铁恐怖袭击救援处置对策

1、防护

防护是确保人员在发生化学类恐怖事件时免受伤害和减小伤害,实施有效保护自己的方式。救援人员首先确保自己的防护措施已经做到位,这样才能保证正常的将被困人员和受伤人员顺利的救出。

2、询情

询问情况包括:向一线侦查人员询问化学恐怖事件的实情;一线其他人员向地铁内人员进行各项有效询问;医疗救护人员对受伤人员的询问;地铁交通专家对人员疏散情况等的询问等。

3、力量部署

事故发生后,迅速成立指挥部,组织应急救援小组,进行事故调查和初步处置。应急小组可分为事故调查小组,火灾扑救小组,人员搜救小组,通信组,医疗救助小组等。

4、迅速展开战斗行动

一是加强人员疏散工作。要通过地铁内部广播系统对人员进行心理安抚和引导疏散工作,为有序开展消防部队救援工作开辟道路;二是做好侦检与监测工作。

根据受到袭击情况,迅速实施快速有效的化学侦检,查明毒剂种类、染毒地区范围、人员伤亡等;实施有效的化学监测,及时掌握染毒区域和云团范围,提供应急依据;三是积极实施警戒和现场封锁工作。地铁遭遇化学恐怖事件后,由于地铁这一交通设施的特殊结构,实施现场封锁和迅速有效的实施人员疏散是应急流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及时组织人力、物力和多种通信手段,实施现场封锁和实施疏散;四是展开医疗救护行动。化学类恐怖事件中,由于人员受到的是化学毒剂和有毒有害气体的攻击,所以受到的伤害是非常特殊的伤害,其病理特征和治疗必须有专业的毒伤救治专家来实施救治;五是加强做好洗消工作。洗消是应急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染毒区域实施快速、彻底、完全的洗消可以消除污染,去除有毒区域;对人员实施洗消,可以消除人员衣服上沾染的毒剂,可以去除人员身体上残留的毒剂。洗消后,可以采用侦检方法来检验洗消的彻底性。洗消必须做到彻底、全面和不留死角。

5、现场清理,积极做好地铁区间内通风排烟工作。

事件得到妥善解决后,要利用一切尽可能的通风设施,对地铁内部进行通风排烟工作。人员疏散后,应该对现场实施清理,恢复地铁的正常秩序,视情况恢复地铁的正常运营。

煤矿灾害救援 篇5

1 城市化学灾害事故形成原因

1.1 城市化学灾害事故概念

危险化学品在生产、排放、储存和运输的某个环节中失控,引起泄漏并引发燃爆、中毒和腐蚀,一般影响工厂车间、仓库或车辆等局部小环境,造成厂区或周围居民少数人员的伤亡;倘若危险化学品大量泄漏形成毒气带,并向周围几公里、几十公里以外区域扩散,严重影响到城市环境和居民的生命和健康,或者遭遇火源,发生强烈爆炸着火,将直接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和建筑的严重破坏,事故就演变为城市化学灾害事故。如印度博帕尔市的毒气泄漏事故[1]。

1.2 形成的原因

(1)技术因素:有关企业管理人员对从事的工作未掌握客观规律,如工厂选址不合适、生产设施及工艺落后、工作责任心不强、管理混乱、违章操作等。如:印度博帕尔市的联合碳化公司,由于工厂错误选址在人口稠密区、法规不健全,市长没得到生产剧毒化学品报告,工厂管理不善,三道安全装置全部失灵;缺少急救措施。造成化学危险品泄漏后居民不能疏散,20万人在黑暗中满街乱跑。

(2)自然因素:雷击、地震、风灾、周期性的太阳黑子现象、地球大气环流变化等因素,都有可能诱发城市化学灾害事故。如1989年8月13日青岛市黄岛油库遭雷击起火发生爆炸。

(3)战争因素:战争期间,化学危险品被改作化学武器。同时敌对双方相互破坏化学危险品的生产、储存、运输等形态,都会带来人为的化学灾害。

(4)输转因素:随着危险化学品大型运输设施的改进,荷载数十吨汽油、液化气、甲醇等危险化学品罐车随处可见。这些大型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成为一个个流动的城市化学灾害源,而且由这些流动毒源引起的化学灾害比工厂事故引发的灾害更难控制。

(5)人为投毒:出于政治或非政治原因,恐怖分子、极端分子、黑社会团体利用化学危险品、生化制剂等投毒,会造成大面积人群的中毒事故。如1995年6月~11月广东高要市金利镇人为投毒,造成死18人,住院163人。

2 城市化学灾害事故的特点及危害

2.1 城市化学灾害事故的特点

(1)突发性。城市化学灾害事故由于化学危险源以及相应环境的特殊性质,往往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突然发生,在一刹那爆发,在一瞬间酿成。

(2)扩散性。城市化学灾害事故由于化学危险源自身的化学物理性质以及相应的气象条件,一旦发生后极易扩散,城市化学灾害事故的扩散范围包含城市化学灾害事故的危害范围。

(3)复杂性。城市化学灾害事故由于具有上述两个特点,因此在实施救援过程具有一定艰难性,如人员伤亡往往是群发性,用于救治的医疗器械和专用药品往往缺乏一定量的储备,调用时间长、延误救治等。

(4)污染性。城市化学灾害事故由于化学危险源在一定范围的扩散,造成城市化学灾害事故发生地周边环境被污染,其污染程度与化学危险源扩散的时间、数量成正比,消除化学污染也具有相当的难度。

(5)延滞性。由于化学危险品的性质稳定、不易分解、易污染生态环境,产生人类遗传学远期效应、祸及后代。所以其危害在时间上会产生延滞效应,如江西上饶一甲胺泄漏事故[2]。

2.2 城市化学灾害事故的危害

(1)危害范围大。发生城市化学灾害事故时,有害化学物质,尤其是有毒气体可迅速扩散,污染空气、地面、河流等;有风时扩散更快,可在短时间内扩散至几百平方米甚至数百平方公里,引起大范围的人员中毒。

(2)伤情复杂,救治困难。化学有毒物质品种繁多,不同的毒品作用于不同的器官,可产生不同的损害,因此应采取的防护、救治措施,所需的特效解毒药剂也不—样,有时是多种毒品混合中毒,伤情更加复杂。

(3)对城市化学灾害事故缺乏思想准备和防护常识。居民在突发性城市化学灾害事故面前常不知所措或来不及自我防护,致使在短时间内造成众多人员中毒,事故单位和救援部门往往思想、技术准备不足,缺乏救治药品,常造成对中毒者救治不及时或治疗不当。

(4)社会影响大。一旦发生城市化学灾害事故,危害区域要实行交通管制,人员要疏散到安全区,企业正常生产秩序被打乱甚至停产,居民正常生活遭到破坏,有时须向邻近城市、省区或国家机关求援,甚至在国际上产生影响。

(5)危害经济。城市化学灾害事故一旦发生,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 我国城市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

我国日前的城市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虽然有一定的应急救援机构,但是没有形成明确、统一、系统的应急救援体系,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因此必须整合我国现有的各城市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力量,规范我国城市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建立适合我国特色的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体系[3]。

3.1 现有应急力量的整合

在各种城市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力量中,唯有公安消防部队具有资源装备优势,同时这支队伍点多面广、机动性强、实战经验丰富、拥有119报警电话,24小时都处于执勤战备状态,随时可以迅速出击。按照“一队多用,专兼结合”的原则,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牵头,以消防部门为依托,整合社会资源,组建一支“快速反应、机动性强、突击力强、装备优良”的城市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队伍。

3.2 建立城市化学灾害事故应急联动机制

各级地方政府应积极参与城市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因地制宜,采取灵活有效机制,结合当地应急救援力量的实际情况,建立以消防部队为主,医疗、公安、防化、企业等部门化救力量配合,安监、环保、交通、民防、民政等部门协同,实现人员、装备、技术优势互补的应急联动机制。另外各级政府机构应建立城市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组织协调城市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3 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定期举行集结演练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协调化工企业参与城市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的各部门,并制订切实可行的城市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各企业和部门应从人、财、物等各方面予以落实和保障,定期举行各部门联合演练,保证各部门预案的协调一致,达到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应急物资的有效结合。

3.4 应急救援系统信息与技术网络

利用现代通讯、网络、安全管理等新技术,开发城市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联动平台,实现消防119、公安110、交通122、急救120、化救中心、安监、城市化学灾害事故应急咨询电话、企业消防力量、供水、供电、供气、供暖、市政、疾病防控以及人防等单位的联动。根据城市化学灾害事故的类型、规模和各单位的职能,确定参加该系统各单位的责任、义务及联合行动时的关系,搭建城市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系统信息与技术网络。

3.5 预案制订

城市化学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必须进行实地调研,全面掌握各种资料,对生产和储存化学物质的单位基本情况与有关的城市地图、交通图、人员情况图、建筑图、救援与检测能力分布等做到“心中有数”,反复补充和修改,并通过科学分析和论证,才能使预案更加合理。全面评估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单位的化危品种类、数量、分布、产量、危险度,以往事故发生情况和发生事故的原因等,以及可参与应急救援单位、人员、装备情况、分布等重点目标区的具体行动预案,进行充分评议,并通过人员培训和演练进行验证。在发生城市化学灾害事故时,应立即按预案规定的报告时限及时报告,加强信息沟通与传递。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按程序开展具体的城市化学灾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4]。

(1)成立生产单位应急救援组织由生产单位法定代表人担任应急救援组组长,企业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厂长担任应急救援组常务副组长,安全技术部或生产调度部负责人任副组长,生产、安全、医疗卫生、保卫、环保、消防等部门的有关人员担任组员,分成抢险组、消防组、安全警戒组、医疗救护组和后勤保障组,安全技术部或生产调度部负责日常应急救援组织工作,担负24小时常规值班的任务。当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必须根据生产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控制措施,同时向安全技术部或生产调度部报告。事故报警与接警主要内容有事故单位、地点、伤亡人数、可疑毒物、事故发展趋势、现场已采取的救援措施、报警人与接警人姓名、联系电话或手机等。安全技术部或生产调度部立即报告应急救援组组长、副组长,根据事故发生的危害程度决定是否需要社会救援,并按照事故报告程序立即向有关部门(主管部门、经贸委、消防、卫生、环保等)报告。

(2)接到事故报警后,应迅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快速实施救援,控制事故发展,指导和组织群众防护与撤离。城市化学灾害事故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涉及范围广、危害大,应及时引导和组织群众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并向上风方向迅速撤离出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在撤离过程中应认真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

(3)做好现场环境检测评价与污染的清除消除危害后果。

(4)查找事故原因,估算危害程度事故。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3.6 机构设置

充分利用现有的应急救援基础,完善工作体系,建设责任明确,反应灵敏,指挥有力,快速有效的城市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系统。在城市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中,坚持政府主导、其他部门参与的原则。分别设置现场控制、安全保卫、专家技术、医疗卫生救护等专业组,按照各自职责任务落实救援工作[5]。

(1)现场控制。消防、防化、人防、水电气、急救等有关部门单位组成现场联合救援指挥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立足防范,认真落实应急措施。实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社会救援、现场急救三结合。各救援小组进入事故现场,按专业负责。尽快切断毒物源,采取措施保护现场,防止扩散。迅速修复或更换已破损的设备、仪表等装置,火灾扑救、化学中毒的洗消和处理等。

(2)安全保卫。应由公安、交警、巡警、治安等部门组成,负责交通、治安、火种管制及安全等。

(3)专家咨询库。由从事消防、安全、卫生、环保、化工、防化、院校等部门专家组成,主要是对各类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和咨询,建立有关数据库,对化学中毒事故进行评价和建议等。

(4)建立城市化危品企业动态信息的数据库,为国家和地方的城市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准备和救援行动提供网上智力支持,建立国家城市化学灾害事故应急咨询热线服务,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提供技术、信息支持。

3.7 提高消防部队化学灾害事故抢险救援能力

(1)要把好队员选拔教育关。城市化学灾害事故抢险救援工作是一项十分危险的工作,救援队员经常都要面临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每一次行动都可能出现生命危险,没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英勇顽强、不畏牺牲的思想根基是不可能在危险事故中出生入死的。一定要把政治觉悟高、组织纪律性强。身体素质好、专业技能精、热爱特勤岗位工作的人员选拔到特勤队伍中来,并坚持不懈地开展立足本职,爱岗敬业,顾大局识大体,英勇善战,灵活机智,临危不乱的教育,培养官兵令行禁止的良好作风,牢固树立无私奉献和大无畏牺牲精神,消除各种疑虑和畏难情绪,确保特勤队伍的稳定,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6]。

(2)要合理制定战斗力编程,明确划分侦察、救人、供水、破拆、排烟、抢险救援等战斗小组,做到岗位明职责清。要开展针对性的模拟实战演练。石化企业的生产是连续的,一旦开车不允许工艺中断,更不允许使用程序中的关阀断气、堵漏倒罐等基本方法,特勤队员只有靠模拟训练来贴近实战。在训练中进一步了解化学危险品的理化性质、危害程度,掌握石化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事故处置程序、方法,全面提高队员在事故现场的心理因素、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和处置能力。城市化学灾害事故抢险救援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和社会工程,必须实行统一科学的组织指挥,一定要讲科学切不可蛮干。消防部队在城市化学灾害事故抢险救援中既要按照总指挥部的命令,根据各自的分工,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积极行动,严格按照“程序”规定进行侦检、警戒、处置、洗消、输转等各项处置工作。同时还必须从抢险救援的全局出发,主动与救援专家组和单位技术人员搞好配合。

(3)加快特勤装备建设。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增加资金投人,保障经费的供应。要不断完善队员的个人防护装备,配备科技含量高、针对性强、适用性好的个人防护装备。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化学灾害事故处置装备,按照其使用功能和性质分门别类,建立健全特勤装备维修保养机制。落实专人负责保养,专人操作,避免因操作、保养不当导致器材装备损坏,保证器材装备完整好用。

(4)现场救援技术支持体系。加强应急救援队伍与应急装备建设,促进各种救援力量的有效整合。完善国内消防特勤队伍的建设,购置先进的灭火车辆、侦检设备、防护器材与通讯设备等完善目前的城市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队伍,购置先进的城市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车辆、急救设备、防护器材与通讯设备,充分发挥总参防化部队的作用,完善防化设备,增强应急力量。根据地域分布,聘请包括安保、消防、卫生、环保等在内的各类专家系统,定期进行考核和资格认证。

化学事故抢险救援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和社会工程,它不仅需要一支高质量、高素质、装备精良的消防救援队伍,还需要有一个高效的、健全的指挥运作体系,同时要不断地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除此以外,还必须充分利用全社会的技术力量,做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快又好的完成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任务。

参考文献

[1] UKAEA.MHIDAS。Major Hazard Incident Data Service[M].UK.1996.

[2] 马洪年.化学事故危害源的识别和评价[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1996,(01) 。

[3] 曾维华,程声通.环境灾害学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4] 王智诚.浅谈化学事故救援防护体系的构建[C].湖北省消防学术论文竞赛论文集,2004.

[5] 李建华.灾害抢险救援技术[M].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2005.

煤矿灾害救援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9月~2009年12月,笔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位于东北三省的6所三甲医院的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556份,回收有效问卷2496份,有效率为97.65%。

1.2 方法

1.2.1 自行设计问卷。

在咨询请教灾害救援相关专家、参考相关文件及相应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表。经过反复咨询和修改,最后形成了用于调查分析医护人员灾害救援专业技能现状的调查表,调查表包含以下内容:(1)调查对象的基本人口学资料,如性别、年龄、职称、学历(位等;(2)医护人员灾害救援的心理应对现状;(3)医护人员专业技能水平现状,包括16个小项目;(4)提高医护人员灾害救援水平的途径。问卷首页编写统一的指导语,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在取得调查对象的同意后,向调查对象发放问卷,调查采取不记名方式进行,并遵循保密原则,在一定时间内完成问题,当场发放问卷当场收回。问卷调查前,在专家的指导下,先在辽宁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抽取8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前期的效度和信度检验,KMO和Bartlett检验的结果为0.87(P<0.001),证明该问卷有较好的结构度;信度检验的结果Alpha=0.85(P<0.001),表明该问卷有较好的信度。

1.2.2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导入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百分比(%)进行统计,两组比较采用X2检验,双侧假设检验,以0.05作为检验水准,P<0.05认为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人口学资料

本次调查的2 4 9 6名研究对象中,医生1047人,占41.95%,护士1449人,占58.05%;中专学历者4 1人,占1.6 4%,大学学历者1817人,占72.80%,研究生学历者638人,占25.56%;初级职称1457人,占38.86%,中级职称778人,占3 1.1 7%,高级职称2 6 1人,占10.46%;工作时间5年以下人员为970人,占38.86%,5~10年的为802人,占32.13%,大于10年的为724人,占29.01%。

2.2 医护人员灾害救援的心理应对情况

2496名调查对象中,关于“如果被派往灾区进行灾害救援您会怎样认为”的问题中,仅有6.05%的医务人员认为很有信心应对,9.42%认为有信心应对,6.53%认为无所谓,和平时工作没什么两样,5 9.7 3%对去往灾区进行救援感觉无信心,18.27%认为毫无信心。省会城市和其他城市医护人员对去灾区进行灾害救援的反应没有显著差异,详见表1。

2.3 医护人员灾害救援专业技能现状

大部分的医护人员缺乏灾害救援的专业技能,在这些技能中,医护人员核化生灾害的处理技能(4.09%)、组建治疗分队的技能(11.34%)以及医疗物质管理分配技能(17.71%)比较匮乏。而执行灾害紧急预案技能(93.51%)、灾害自救自护他救技能(8 5.5 0%)以及灾害中沟通与协调技能(80.05%)相对较好。见表2。

2.4 省会城市与其他城市医护人员灾害救援专业技能现状

把省会城市与其他城市医护人员灾害救援专业技能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他们在灾害中协作与分工技能、灾害中沟通与协调技能、伤员检伤与分类技能、大批伤员管理技能以及对灾民进行心理治疗的技能之间存在差异(P<0.05,见表3),其余的能力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2.5 提高医护人员灾害医疗救援水平的最有效途径

在所调查的人群中,65.37%的人认为继续教育是提高医护人员灾害救援水平最有效的途径,5.57%的人员认为定期培训是最有效的途径,而1 2.2 4%的人认为模拟演练是提高灾害医疗救援水平最有效的途径,赞同举行知识竞赛的人为3.23%,还有13.59%的人认为开展讲座为最有效的途径。见图1。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绝大多数(80%以上)的医护人员对去灾区参加灾害救援工作表示无信心。虽然医护人员对灾害救援医学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对灾害救援专业技能的掌握并不牢靠[1]。而灾害救援工作如果缺乏专业技能的应用,很难满足重大灾难具有突发性、群体性、复杂性、破坏性等特点的需要[2],因此他们对去灾区进行灾害救援工作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3,4],更甚者显示出很大程度上的无信心,以至于不能很好的应对灾害,这也是我国灾害救援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要加强医护人员灾害救援专业技能的培训,以提高我国的灾害救援水平。

对医护人员灾害救援专业技能掌握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整体医护人员的灾害救援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尤其是核化生灾害的处理技能、医疗物质管理分配技能以及组建治疗分队的技能方面,其掌握率都小于20%。这说明虽然有的医护人员经过自身学习,但由于平时应用不多或培训效果不理想等原因,导致对一些救援专业技能有所淡忘,这再一次警示我们加强灾害救援专业技能培训的必要性。同时由于灾害事件不经常发生,绝大多数医护人员只注重了日常医务水平的提高,忽略了灾害救援专业技能的学习,以致医护人员的灾害救援专业技能水平低下。因此应把灾害救援专业技能的学习与平时的医务培训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医护人员掌握有关灾害救援的专业技能,关键时刻才能有效应对灾害事件。

通过对省会城市和其他城市医护人员之间灾害救援专业技能进行比较,发现他们的灾害中协作与分工技能、灾害中沟通与协调技能、伤员检伤与分类技能、大批伤员管理技能以及对灾民进行心理治疗的技能之间差异显著。省会城市一般都是各省的中心城市,是经济文化中心,其信息传递较为快捷方便,因此省会城市获知新知识和新技术(如灾害救援专业技能)的速度较其他城市迅速;同时,由于省会城市公共宣传设施优于其他城市,因此,省会城市在信息播散方面也会显示出诸多优势,导致省会城市医护人员对灾害救援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优于其他城市医护人员。因此我们应对省会城市和其他城市的医护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有的放矢。

本次调查的2 4 9 6名医护人员中,6 5.3 7%的人认为提高灾害救援水平最有效的途径为继续教育,这与绝大多数的人认为开展灾害医学继续教育是提高灾害救援水平的途径基本一致[5]。有关学者[6,7]也认为应对在职人员继续教育中增加相应灾害教育内容。21世纪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非常迅速,医学知识也是日新月异,作为21世纪的新型医护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跟上医学发展步伐,而继续教育则是达到该目标的有效途径。因此,要大力开展灾害救援医学继续教育,对广大医护人员进行灾害救援专业技能教育,以提高我国灾害救援整体水平。

[收稿日期2010-12-23]

参考文献

[1]刘素珍,成翼娟,李继平,等.护理人员对地震灾害护理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3):774-776.

[2]黎檀实,黄志强.加强我国紧急医疗服务体系应对重大灾难事件的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15(12):707-709.

[3]李宗浩.论护理学在救援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260.

[4]胡爱招.加强护理人员在灾难救援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05,19(5):832-833.

[5]姚卫光,艾福志.医护人员灾难医学知识调查及对策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6,17(1):33-36.

[6]管晓萍,张利岩,高歌,等.国际救援实践对护理培训方向的启示[J].中华护理教育,2006,3(9):112-113.

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行动准则初探 篇7

1 地震灾害的形成

地震灾害是地壳运动造成强烈的地面振动及形成地面断裂和变形,造成建(构)筑物大量倒塌,人员大量伤亡和财产巨大损失的灾害。地震按照其成因分为天然地震和人为地震。天然地震又分为构造地震和火山地震。世界95%的地震是构造地震。

1.1 震源、震中和震波

震源是地球内发生地震的地方;震中为震源上方正对着的地面;地震波为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是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1.2 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确定的,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破坏力越大。我国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里氏震级”。

地震烈度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同一个地震不同地区的烈度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大、烈度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小、烈度低。

1.3 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因素

地震所造成的破坏程度和灾害大小,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地震震级和震源深度。

震级越大,释放的能量也越大,可能造成的灾害当然也越大。在震级相同的情况下,震源深度越浅,震中烈度越高,破坏也就越重。

(2)场地条件。

土质松软、覆盖土层厚、地下水位高、地形起伏大、有断裂带等,都能使地震灾害加重。

(3)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程度。

如果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财富集中的地区,特别是大城市,就可能成为巨大灾害。

(4)建筑物的质量。

房屋等建筑物的建筑质量好、抗震性能强,受灾程度就小;反之则大。

(5)地震发生的时间。

发生在夜间的地震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比白天更大,平均可达3~5倍。

(6)地震的防御状况。

地震发生前,做好对地震的防御工作,可以有效减轻地震的灾害损失。

2 地震灾害救援队的能力

地震灾害救援队的能力指参加地震灾害救援的队伍为使发生的地震灾害所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在出动响应、组织指挥、搜救行动、战勤保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2.1 地震灾害救援队能力的要素

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对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能力的整体要求为:装备精良、反应迅速、机动性高、突击力强,能随时执行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任务。国内发生重大灾害后,在7~12 h到达现场或附近的较大机场,国际一般为24~30 h到达。

很多国家和地区把地震救援队称为城市搜索与救援队。联合国关于城市搜索与救援队能力的表述为:队伍自备10 d行动的给养;12 h一班的搜索与救援行动;具备人工、犬、电子设备三种搜索能力,可对木框架、砖结构、钢框架和钢筋混凝土建筑等四种类型的建筑物进行救援行动。

美国城市搜索与救援队能力的表述为:队伍设有

医疗、救援、通信、技术支持和后勤保障共5类31个岗位,每个岗位至少2人,可以随时待命;队员受过专门的训练,并经过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认证;队伍在6 h内快速部署行动;在无支援情况下,可独立运作72 h;

2.2 衡量地震灾害救队援能力的标准

(1)反应速度。

指地震救援队对一次灾害事件能够做出快速反应,这个“快速反应”不仅在于接到救援任务后的启动阶段,更体现在到达现场后,能够快速行动,投入到每一个“子任务”当中。

(2)突击力。

指救援队伍能够利用各种装备、采取各种方法,完成难度高、任务重的救援使命程度。

(3)机动性。

指地震灾害发生后,救援队根据上级要求转移场地,参加更多的救援任务,即队伍从A地转移到B地的能力。

2.3 影响救援队能力的因素

(1)编成。

一支独立作战的救援队必须编配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总数一般为35~45人。救援队一般由搜索、救援、技术、医疗、保障等模块组成。搜索模块由搜救犬训导员和搜索技术人员(使用探测仪等设备)构成,每支救援队至少配备两条搜救犬,每条搜救犬至少配备两名训导员;救援模块由使用各种破拆、起重等设备对已确定位置的被困者进行施救的人员组成,一般为16~20人,作业时可分两班交替轮换进行;技术模块由结构、有害物质、重型设备与起重、技术与信息、通信等专业的专家组成,每个岗位不少于1人;医疗模块由医疗急救的专业医生和护士组成,一般每个救援队配备急救医生1人、护士2人;保障模块由救援车辆及特种器材维修和饮食等物资保障人员组成,一般不少于2~3人。

(2)指挥。

地震灾害救援行动必须有良好的现场组织与控制,面对混乱的灾害现场,指挥员应以最快的速度建立现场救援指挥系统,快速视察现场,估计现有的和潜在的危险情况,科学组织,科学预测灾情,严密注视和防范因自然灾害而引发的水、火、毒、塌方、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发生,正确估计实施救援所需要的资源,判断废墟中是否有幸存者并发现危险因素,尽快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重点地段上的搜索与救援。

(3)协调。

救援队到达救援地点后与现场指挥部、当地政府、军警部门以及其他救援单位和社会公众媒体的协调。

(4)搜索。

指寻找被埋压人员并准确判断其位置的过程,为后续的营救行动提供依据;搜索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搜索设备和搜索队员的经验与心理素质。

(5)营救。

指运用起重、支撑、破拆及其他方法将被埋压人员救出废墟的行动。营救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对结构的识别、安全的考量、营救装备的熟练使用、营救方法的实施以及营救队员的经验和心理素质。

(6)医疗。

指具有灾害事故现场医疗急救知识和经验的救援人员采取医疗救护手段,对遇险者进行救助的过程。

(7)保障。

是衡量一支救援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主要是物资保障和技术保障,内容有技术保障、动力保障、照明保障、装备维护和油料、物资供应、大型机械支援、食品与饮用水供应、现场活动记录、卫生设施等。

3 地震灾害救援的程序

3.1 力量调集

按照地震救灾总指挥部及上级的指示,统一调集救援力量,按规定时间到达指定位置集结待命或直接进入指定作战区域展开救援行动。

3.2 救援准备

(1)指挥员以及相关人员应参加地震抢险救援总指挥部,了解抢险救援方案,掌握灾情状况,领受任务并组织实施。

(2)成立地震抢险救援指挥部,按照确保危、急、险、重和重点部位(区域)的原则,制订抢险救援行动方案,确定救援力量部署,提出安全防护及行动要求,展开救援行动。

(3)在地震专家的指导下,设立现场安全员全程观察救援现场的环境,了解和发现余震、建(构)筑物垮塌或危险化学品泄漏等危险情况和征兆,及时发出警示信号,便于救援人员迅速、安全撤离。

3.3 搜救行动地点的设置

(1)在开展搜救工作之前,必须将搜救区域设为禁区,因为可能会发生二次坍塌、坠物或其他危险情况(如余震等),所以该区域只限搜救队中负责搜索和进行救援工作的人员进入。

(2)建立搜救工作点时,必须首先完成以下设置:一是规划好一条进出道路,以保证人员、工具、装备及其他后勤需求能顺利出入,并对出入口进行有效控制,以保证幸存者或受伤的搜救人员能迅速撤离;二是设立紧急集合区域,这是搜救人员紧急撤退时的集结地;三是设立医疗援助区,这是医疗小组进行手术以及提供其他医疗服务的地方;四是设立人员集散区,暂时没有任务的搜救人员可以在这里休息、进食,一旦前方发生险情,可以立即增援或替换;五是设立装备集散区,储存、维修及发放工具和装备。

3.4 生命救助

(1)确定优先搜索救援区域。

地震造成建筑物大

面积坍塌,受到场搜索救援人员数量的限制,不可能对所有倒塌场所同时进行搜救,应该合理安排搜救资源。一是根据可支配搜救资源数量和灾区面积及受灾程度划分不同战区;二是战区内根据建筑物倒塌的区域和程度,依据到场救援队数量,按照最可能有幸存者的地区(根据建筑类型来判断)以及潜在幸存人数最多地区(根据受灾建筑的用途判断)给予加强力量、优先安排的原则,划分搜索救援区域,如学校、医院、养老院、高层建筑、复合住宅区和办公楼等,救援队优先开展搜救行动;三是在营救资源不足以同时应付所有搜救机会时,必须迅速决定营救顺序,首先以待救者多的为优先救助区域,其次根据幸存者生还的可能性和耐久能力、搜救难度和所需时间、搜救行动的预计结果(如1人应让位于对2人或多人的救援,对受伤者,以重伤、病患及老弱妇幼者为优先)来确定营救先后顺序,对于受灾程度不同的现场,以险、重地段为优先救助区域。

(2)搜索被埋压幸存者的方法。

一是人工搜索,在受灾区域内部署人工搜索人员,采取听、看、嗅、敲、喊、判、测、询问知情人等方法,直接对坍塌的浅层、空穴或狭小区域进行搜索,寻找幸存者,或使用大功率扬声器或其他喊话设备向被困的幸存者喊话并给予回音信号指示,搜索人员仔细倾听并标示出有声音的区域;二是搜救犬搜索,根据被搜索区域的地形、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后,将搜救犬带入搜索区域进行搜索,当发现有幸存者的区域后,做好标记,并报告指挥部或救援小组,以便采取后续营救行动;三是技术搜索,搜索人员利用音频、视频、雷达等生命探测仪和红外热成像等设备进行搜索,当发现有幸存者的区域后,做好标记,并报告指挥部或救援小组,以便采取后续营救行动。

(3)营救行动。

对已经确定具体位置的被埋压幸存者,迅速组织救人行动,运用各种救人手段,使用破拆、救生、牵引、起重等器材装备,积极营救,做到早发现、早救助,全力抢救被困遇险人员。

(4)现场急救。

在伤亡严重的重灾区域,除布置救援力量外,还要迅速通知医疗急救部门设置现场紧急救护所,对受伤人员进行检查、包扎、消毒、急救,重、危伤员要迅速转送医院。

3.5 排除险情

(1)关闭因地震灾害造成漏水、漏气、漏电等的管道阀门及开关,及时处置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

(2)对悬而未落或有塌落迹象的断壁残垣要先清理,防止造成救援人员伤亡。

(3)遇有危险化学品泄漏时,可采取中和稀释、堵漏排险、筑堤引流等措施处置,防止引发次生灾害。

3.6 后勤保障

地震灾害救援任务重、难度大、时间长,要及时补给各类防护、搜索、救生、破拆等器材、装备和饮用水、食物、药品、衣物等生活必需品,确保连续作战的需要,对搜救犬也要做好饮食、休整、医疗等保障,使其能够吃好、休息好,一旦受伤能够得到及时治疗。在应急救援保障上坚持综合保障、随机保障、持续保障相结合。

3.7 现场清理

(1)协同地震、公安等部门利用生命探测仪、搜救犬等器材装备,再次对现场进行探测搜索,确认有无被困遇险人员。

(2)将救出的伤亡人员做好登记,移交给医疗救护机构。对有危险化学品泄漏的现场,利用稀释驱散、沙土埋压等方法,清除低洼处或地表的残余物质。

(3)清点人员,收集、整理器材装备。救援结束后,要以队为单位全面、彻底清点人员,检查有无受伤或失踪的人员,并将检查情况报告现场总指挥员,做好记录。对参加地震救援时间较长的官兵,归队后要进行全面体检,做好心理干预、疾病防控等工作。

4 搜救行动的持续时间

4.1 正确认识幸存者的存活时间

国际上普遍认为“震后72 h是黄金救援时间”, 这是一个有弹性的时间概念,并非刚性的生命极限,作为“时间就是生命”的注解,它要表达和强调的就是要尽快搜救幸存者,因为在此时段内,被埋压者的心理和生理还能支撑,救活的几率非常大,超过这个时间线,如果没有食物特别是水的补充,被埋压者的心理和生理支撑能力会大大减弱。但在受损或坍塌的建筑物里有蜂巢状空间,被埋压者处在这样的空间中,如果有水,即使没有食品,7 d以后也能生存下来。表1是最近30年全球部分国家和地区地震幸存者最长时间。

4.2 搜救必须贯彻清理工作始终

震后搜救到一定程度,在完全排查所有空穴之后,

或搜救时间已超过2~3周,根据现场环境和建筑物坍塌情况,要有选择地清理废墟,在清理的同时继续进行搜寻,随时准备抢救幸存者。

5 救援过程中的行动要求

5.1 救援过程中二次伤害的预防

(1)实施救援时,同一地点不要聚集很多救援人员,以免妨碍利用搜索设备和搜索犬搜索。而且人员过多易造成坍塌后相对稳定的结构移位,造成废墟下被困人员二次伤害,甚至危及到生命。另外众多人员在一起,不便于统一行动和指挥。

(2)救援过程中应对被埋压者采取保护措施:一是如果被埋压人员上部有重物的支撑体,要注意保护支撑物体,同时设法通风、补充盐水、流食;二是在使用破拆工具时,对被救者进行防护,以防止被埋者受伤;三是救人时先确定头部,使伤员的头先外露,迅速清理口、鼻中尘土,逐渐暴露胸腹,不可用利器刨挖,不可拉扯;四是如果被救者已经埋压24 h以上时,要将被救者眼睛进行遮盖,防止光线直接刺伤眼睛;五是要同被埋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并鼓励被埋压者,对其受伤的部位要进行止血包扎,其他裸露部位要进行防护;六是如果救援区域有有毒气体或有害物质,要给被救者佩带简易防毒面具或用湿毛巾堵住口、鼻等,防止其继续中毒;七是对受伤的被救者用躯体/肢体固定气囊进行固定,并用硬板担架抬送;八是被埋者脱离废墟时,如果有饥饿性虚脱,要打葡萄糖针剂,或在医生指导下提供流食。

5.2 救援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1)在救援中要本着先易后难的顺序,先把容易发现和便于营救的人员救出来。 当同时发现有小孩、老人和青壮年的幸存者被埋压在一处时,按照国际救援的通用经验应先对青壮年进行营救。

(2)搜索被埋压人员时,要尽量保持搜索场所安静,以提高搜索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3)救援人员清理和挖掘出被埋压者的尸体后,要尽可能对尸体进行消毒,妥善放置指定地点,可举行简短告别仪式(如默哀),以示对罹难者的尊重。

(4)正确选择指挥部和车辆停放的位置,远离建(构)筑物和树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5)所有救援人员必须加强安全防护意识,佩戴防护装具,特别要注意手、肘、膝部的防护和保护,正确操作使用器材装备,严格操作规程。要以组为单位,不得单独盲目行动。

(6)指挥部应与上级指挥部及气象、地震部门保持联系,以获取最新信息。

(7)要注意防止建(构)筑物二次垮塌和火灾、水灾、危险化学品泄漏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8)车辆出动时,救援道路要以主干道为主。通过桥梁时,要先查明其结构是否变形,不可贸然通过。

(9)在救援初期和被埋压人员仍有生还可能时,不得直接使用大型机械设备清理现场。

(10)在地震和建筑专家的指导下,现场安全员要注意观察现场建(构)筑物的变化,并将有关信息及时提供给救援人员和指挥部,以预防和避免垮塌事故的发生。

(11)加强卫生防疫工作,严禁喝不卫生的水,食用不卫生的食品。

(12)对于有二次坍塌危险或有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及爆炸危险的搜救现场,必须事先让所有参与搜救人员明确了解警示信号和撤退流程。

参考文献

[1]周志军,张玉升,王鹏.公安消防部队处置灾难性事故若干问题的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6,25(6):802-805.

泥石流灾害应急救援的指挥要点 篇8

1 泥石流灾害的成因

泥石流灾害成因复杂,其地质结构、地形高差、山坡坡度和水系结构是主因。

1.1 地质结构

泥石流易发区域主要地层为侵入岩,岩性以斑状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主。受弧形断裂地层切割作用、地震及火山影响,岩体破碎松散,极易遭受风化,一般在20~30 m,最薄的风化层为10 m,最厚超过100 m。而石炭轻变质的深灰色砂岩、粉砂岩、板岩,其岩体更为破碎,风化层厚度一般超过10 m。新地质构造(地震活动)运动十分强烈,具体表现为地表水广泛渗出,山地隆升,盆地下陷,为滑坡泥石流的发育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和能量条件。

1.2 地形高差

滑坡泥石流发育的基本地形多属中山和低山区,以中山为主。河谷和沟谷海拔在1 000~1 500 m,岭谷高差在1 000~2 500 m,海拔悬殊、地势坡度和切割深度大,势能条件十分优越,属泥石流易发区。在中、高山地带形成主要的降雨集中带,为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激发动力。

1.3 山坡坡度

典型的中、高山深切峡谷区,坡陡谷深,地表层破碎,植被稀少。个别山坡坡度>40°外,绝大多数山坡在30°~35°。发生沟谷泥石流的沟床比降在20%~30%,而坡面泥石流坡度在30°左右。

1.4 水系结构

受向西延伸的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度洋季风低压的共同影响,出现较大范围的强降雨过程。支河水系发达,支沟众多,灾害主要在支流与支流汇合处形成,呈叶脉状分布于河流两岸,沟谷及河谷大部呈典型的“V”字形。河谷两岸泥石流堆积扇形地及部分峡口堵塞挤压,部分河段形成山间盆地和“U”字形谷地。

2 泥石流灾害的特点

2.1 成灾迅速

区域性特大暴雨强度大,持续时间短,范围相对集中,加之暴雨多发于深夜又有较大前期降雨,山高坡陡,坡长沟短,爆发突然,破坏力强。在其形成的前期伴有边坡坍塌和崩塌等,后期有漂木流、高含砂山洪。成灾的滑坡泥石流规模大,一次性冲出几万至几百万立方米,对山坡边部及坡底处的房屋损毁极大,人员难以防范和躲避,死伤及财产损失惨重。崩塌、滑坡和泥石流致沟床和河床上漂砾杂物淤积,堵塞严重。

2.2 山区延伸至平坝

由特大暴雨激发,首先在沟谷上游和山坡上形成崩塌、滑坡和坡面泥石流。滑坡、崩塌在坡面径流冲蚀下,部分直接转化为坡面泥石流堆积在坡脚和沟道中,经山洪冲蚀形成沟谷泥石流。泥石流出沟后与主流洪水形成高含沙洪水,并挟带大量漂木和石块向下游运动。从暴雨—滑坡—泥石流—山洪—漂木流—高含沙洪水,构成灾害链。灾害由山坡转向坡脚,再扩展到平坝区,危害由山村延伸到乡镇。

2.3 危害集中

特大暴雨造成的滑坡泥石流,少则几处,多则几十处,但绝大多数规模较小(堆积物大都在数百立方米)并位于村民点和农田以外。暴雨范围集中,局地性强,灾害和危害仅发生在乡(村)镇毗邻地区,其他区域由于降水较少,灾害和损失相对较轻。泥石流冲入河道,造成河道堵塞,致主沟槽迅速淤积,河流改道,堤坝溃决,大面积淤堵淹没转眼间形成。

3 应急救援指挥要点

消防部队泥石流灾害应急救援成效受第一时间到场力量多少、自然地形、气象水源、灾害规模和危害程度等因素影响。泥石流灾害形成的泥浆极易使掩埋人员缺氧窒息,水、泥吸入肺后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国外试验得知,人浸在低温(10~15 ℃)泥浆中最多能坚持5~6 h,随着人体热能的大量散失,体温下降,死亡很快威胁掩埋人员。临床医学对1 896例人体不同温度对应的症状表象及人浸于不同温度泥浆中的预期存活时间,见表1。从表1看出,泥石流发生后的6~12 h为应急救援的黄金时间。因此,距离泥石流灾害发生地最近的首到公安消防中队指挥员,能否科学运用好救援黄金期应急技(战)术,及时准确通报灾情给后援部队,关乎总体应急行动成效乃至救援的成败。

3.1 充分准备,高效响应

中队值班干部接到指挥中心泥石流灾害应急救援出动命令后,从救援行动的最不利点(应急救援时间长,特种装备如超声波生命探测仪、液压扩张器和搜救犬等使用受限)考虑,率队带齐救援器材和生活必需品,如JDG-S型双极液压救援顶杆、充电式手持钢筋剪断器、开门器、奥姆MX21有毒气体检测仪、GASALERT型可燃气体检测仪、特安MR220智能型水质分析仪、铁铤(锹)、液压无火花工具、救生气垫、多功能救援三脚架、粘稠液体抽吸泵、移动供气源、YAMAHAEF5500移动式发电机、移动照明灯组、闪光警示灯、手持扩音器、手持强光照明灯、出入口标志牌、隔离警示带、危险警示牌、移动式空气充填泵、躯体固定气囊、肢体固定气囊、伤员固定板、急救药箱、医用简易呼吸器、婴儿呼吸袋、强制送风呼吸器、多功能担架、折叠式担架、超薄耐磨手套、雨衣、拐杖、手电筒、对讲机和手机充电器、食物、矿泉水和卫生纸等,合理编排出动力量(照明车、后勤保障车随同),用最短的时间进行战前动员,鼓舞士气,使应急救援官兵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乘首车带领中队救援力量安全迅速地赶赴泥石流灾害发生地点。沿途主要岔路口设置标志牌,为后援部队指明开进路线。

3.2 加强防护,确保安全

中队应急指战员着轻型连(分)体式防水服或灭火防护服,头戴内置式通话接口型头盔,肩佩G.E.M.S型无线传输生命呼救器、腰系保险绳、手持扩音器等,与前后救援队伍(车辆)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接近泥石流灾害现场外围时要密切观察山体崩塌、滑坡、堤坝溃决等险情,确认无再次滑坡坍塌危险征兆时,指挥本队救援人员车辆快速通过坡底、山崖或其他潜在障碍路段。到达泥石流灾害现场后,应急指战员务必掌握救灾的方位、预警信号和快速撤离路线,救援车辆停靠和中队指挥地点的设置要与可能再次发生滑坡、塌崩的潜在危险保持足够安全距离,避免车辆移位或人员掩埋的事故发生。

3.3 收集灾情,预测灾态

第一到达的中队指挥员负责确定警戒区域,设立现场警示标志,迅速带领特勤班长和通信员组成侦察小组,查清泥石流灾害的波及范围和不同掩埋区域的危险等级;有无需要特殊保护的贵重物资和爆炸、毒害物质;有无次生灾害发生或危害程度;有无可供直升机起降的场地等,并速报灾情于后援力量最高指挥员。在幸存者指引下有目标地搜寻遇难、遇险(被困)人员、掩埋大致位置,制定营救疏散的方法、可靠的行动路线,确定可供疏散利用的设备、物资数量及所需的救援力量、灾害现场周边的环境气象、地形地质、地貌植被、建(构)筑物、交通水源、电力通信等。预测灾害态势是泥石流灾害应急技(战)术实施的重要环节,中队指挥员可采用直觉判断法(指挥员凭借实战经验和灾情发展规律预测现场灾情)、案例类比法(指挥员根据以往泥石流应急案例中类似现象的发现来预测现场相似灾情的发展趋势)和灾情征候法(通过发现某种危险现象出现前的征兆来预测灾情)来预判灾情。

3.4 力量编成,科学施救

中队指挥员将本中队应援人数(25~35人)合理编成攻坚救援组、紧急预备组和急救担架组等,具体由侦察(搜索)、救援、技术、医疗、保障等人员组成,自成体系确保现场救援有序进行。可采用快速清除掩埋及倒塌建(构)筑物上的堆积物,使内部通风透气,再用锯、撬和搬移等方法救人。科学施救应考虑被救者的生还可能性,如生还的可能性明显不大,而救人难度又特别大,且应急人员的自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这时决策就要慎重。到场应急力量薄弱,救人任务繁重,力量安排应以保护或挽救有明显生命体征的被困者为要则。中队指挥员要冷静分析,必须慎重权衡。救援初期慎用挖掘机、推土机等工程机械,组织救援力量用手或铲、镐等小心刨挖,对泥石流冲击导致倾斜或倒塌的较重(大)建筑构件可用吊车移除。指定专业技术人员使用经纬仪等建筑物监测设备或设立观察哨,对已严重倾斜且与掩埋建筑物毗连的未垮塌建筑物进行不间断定点监测,及时报告监测情况,必要时应进行加固,以确保对埋压人员的应急行动顺利进行。对总高6层或7层而1~2层被泥石流掩埋且整体性尚好的房屋,果断实施竖向和横向疏散救人技(战)术,快速竖向架梯或建立缓滑索道,横向逐层破拆、切割开洞,搜索集中被困人员。要尽可能使用滑轮和半机械化起吊设备,实施下部提拉救人。救人要灵活、机动,多途径、全方位实施,不靠唯一的绳梯救人。后援力量到场后,在当地政府的统领下,立即成立泥石流灾害现场救援指挥部,将驻军、警察、民兵等组成梯队轮流作业。首到中队指挥员迅速到现场指挥部汇报前期处置情况,领受本队救人任务,明确作业区域,与现场指挥部保持联系,服从调遣。

3.5 灵活指挥,因情制变

中队指挥员密切注视泥石流灾情发展并把握应急行动进程是灵活指挥的前提。对救援难度大的作业点,中队指挥员应当而且必须靠前指挥,避免盲目应急作业。应急点多且作业难度不大时,中队指挥员应逐点指导,掌握动态救人情况,确保施救行动按预定计划进行;情况特殊时,中队指挥员应授予特勤班长施救作业指挥权、灾情突变危及应急人员生命安全时无需请示的撤离指挥权。中队指挥员要跟踪救援进度和质量,仔细分析本队应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协调救援任务,落实动态保障,完善应急行动方案,帮助解决技(战)术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确定本中队一线应急人员轮换的时机,将机动应急力量投放到正确的方向。当气象情况突变、应急力量严重不足或发生意外直接影响救援任务完成,以及原定应援力量部署出现较大漏洞,支(大)队指挥员认为需要调整应急力量时,要坚决执行上级命令,果断调整本队应急力量部署。即使上级决策有不细之处,也不能纠缠于过细的情节,更不能情绪化影响到本队应急人员技(战)术的稳定发挥。将本队救援难点速报现场指挥部,力争技术和保障支持。

3.6 以人为本,保障有力

中队指战员应急救援过程中沉稳操作,尽最大努力减轻被困人员伤害(痛苦)并实现应急人员零伤亡,是泥石流应急救援的最高境界。发现被困待救人员时,鼓励、劝导、抚慰,减轻恐惧程度。在稳定被救者情绪的同时,可视情况清洗、喂食物(水)和供氧等,维持生命支撑。无论是撑顶、挖掘、包扎、提拉等操作必须准确无误,确保险恶环境改善、生成指数提高。发现掩埋遇难者遗体时,应设法先暴露头部,再用小型工具如凿子凿或实施人工抠挖战术,顺着躯干清理周围泥土,视情况移(抬)出,尽量保全尸体。中队指挥员要牢固树立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救援作战理念,主动与友邻应急力量保持联系,交流救人经验,及时互通信息,努力营造相互支持、密切协同、功能互补和以人为本的泥石流应急救援氛围。带领本中队开辟适当空地搭建帐篷,提供简易的休整场所,方便恢复体(战斗)力,确保连续作战。负责落实及时补给饮用水、食物、药品、衣物等生活必需品,关注本中队应急人员健康。用移动式汽(柴)油发电机提供电能,架设移动式照明分灯或灯组,保障中队夜间救援作业场(点)的正常照明。道路条件许可,救援现场外围由大功率照明消防车负责照明,提高作业环境能见度。淤泥掩埋层内部缝隙,用移动式强光灯、应急手电筒、头灯等照明器材配合使用,增强现场作业能见度。

4 建 议

4.1 主动参与,信息共享

对雨季辖区内易发泥石流灾害的公安消防中队,中队指挥员要邀请专家来队专题讲授泥石流灾害发生机理、特点及联合应对举措,并派员参与到当地国土部门开展的有关泥石流险患专项详查和评估论证工作中去。知晓处于蠕滑阶段或滑动前临界状态的滑坡地带,做到信息资源共享。雨季中,当地国土和气象部门将利用遥测雨量计、气象雷达和GPS监测滑坡位移变形等科技手段综合作出的泥石流灾情数据预报,第一时间传报辖区公安消防中队,以便掌握灾害可能发生的地点、发展趋势和大致危害范围。

4.2 健全组织,配强装备

泥石流易发地镇(乡)政府要建立健全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镇(乡)政府统一领导,辖区消防中队牵头制定预案,建立起相关部门和科研单位密切配合的协调应对机制。选派素质较高的指挥员去国外相关院校山地灾害救援专业深造,加深相互间的协作。专业技术优势和各级指挥员丰富的泥石流背景知识是强化装备配备软实力的重要举措。针对性强、科技含量高的硬件装备(如TM雷达生命探测仪等),决定消防部队在泥石流应急救援战斗中的地位、攻防技(战)术的运用和战斗方式。

4.3制定预案,实地演练

辖区公安消防中队根据调查掌握的一手资料,在组织全队官兵充分讨论、权衡利弊的基础上,科学制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泥石流灾害应急救援预案》。制定预案时,一定要充分听取泥石流易发地村(居民)群众的意见,预案初步形成后还应征求他们的意见,并根据意见及时修改预案。重视应急技(战)术的研究训练,不断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在雨季来临前组织中队官兵开展实地演练,知晓赶赴行进路线、准确停车位置、营救疏散方式、救援力量编成、增援调集范围和应急保障模式等。

参考文献

[1]周志军,张玉升,王鹏.公安消防部队处置灾难性事故若干问题的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6,25(6):802-805.

[2]唐邦兴,周必凡,吴积善,等.中国泥石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唐邦兴.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及防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4]公安部消防局.中国消防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煤矿灾害救援 篇9

1 我国突发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机制的现状

突发化学灾害事故应急处置是否顺畅高效取决于应急机制是否科学合理,取决于到场的各支应急力量的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应急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化学灾害事故应急处置的基础性工作,是调动救援力量,安排、部署救援任务的主要依据。我国突发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机制的建立起步较晚,还存在着诸如体制不顺、机制不畅、效率低下、物资匮乏等问题,应急救援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

1.1 应急救援力量较为丰富,缺乏组织协调机制

当前我国应对突发化学灾害事故的救援力量包括:国家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8个区域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1996年成立,隶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消防部队特勤队伍(1997年组建,隶属公安部),解放军防化部队(隶属解放军总参谋部),国内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的专业消防队伍。此外,还有国家中毒控制中心(1999年组建,隶属卫生部),民防组织、海事部门(隶属交通部)、120医疗急救中心、武警部队等。总体上看,我国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力量丰富,但分散在多个部门,如消防、防化部队、化工企业消防队伍等,都有根据自己特点建立的相对独立的应急模式,在指挥和协调上基本仅局限于各自的领域,没有建立相互协调与统一指挥的工作机制。在化学事故处置现场,临时组织起来的应急救援力量,缺少政府层面上的组织协调机制,存在职责不明、体制不顺、机制不畅、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难以实施高效协同作战,整体救援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1.2 处置预案形式上具备,缺乏预测预警机制

目前,全国各地相关企业和部门都制定了各类化学事故应急预案。由于预案制作本身的系统性、复杂性,要制作一个切实可行的预案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一些企业和部门花在预案制作上的时间有限,导致预案缺乏具体可操作性,表现在:应急预案的制定缺乏调查研究,如在制定某地某企业或某部位应急预案时,缺乏对该地存在可能引起化学事故的物质种类、使用量、生产量、贮藏量和运输量与发生频率以及存在可能发生化学事故危险因素等系统的调查研究,也缺乏对周边可调集的救援力量、装备器材的统计掌握,导致预案缺乏有针对性的具体处置程序和处置措施。此外还表现在重视应急措施的实体性规定,忽视应急程序制度的明确,在贯彻落实过程中暴露出大量问题,这些都导致了预测预警机制无法实现。

1.3 技术信息相对丰富,缺乏信息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化学技术信息相对比较全面,但很分散,缺乏信息资源建设总体规划和信息管理运行机制。如在化学危险品信息库建设上,普遍存在着多部门各层次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单位部门之间没有形成资源共享,没有专门的部门和机构管理这些信息资源,致使一些化学事故发生后盲目寻找危险化学品的属性、处置方法,往往采取多种检测评价手段也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最终延误了救援行动的进行,致使灾害扩大。

1.4 保障力量分散,缺乏动员保障机制

突发化学事故的应急处置,调动的力量多,作战时间长,需要强大的动员保障力量。我国当前的应急保障体系并不健全,应急责任还有待明确,应急准备还不够充分。在企业或单位、社区或政府的应急动员上,还缺乏有效的运行和管理机制,保障力量没有得到有效整合,非常分散,往往是现场需要什么保障,才临时联系相关单位给予保障,保障力量很难满足处置现场的需要,延误了应急处置的时机,甚至造成灾情蔓延或者导致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2 完善我国突发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机制的途径

2.1 突发化学灾害事故的特点

突发化学灾害事故具有:(1)突发性强,扩散迅速;(2)危害范围广,伤害途径多;(3)侦检不易,救援难度大;(4)污染环境,洗消困难;(5)涉及社会面广,政治影响大等特点。

化学灾害事故包括:(1)化工生产企业发生的安全事故,如2005年11月吉林双苯厂爆炸火灾事故;(2)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发生的泄漏、火灾及爆炸事故,如1998年3月西安液化石油气站泄漏事故;(3)危险化学品运输部门发生的安全事故,如2005年3月京沪高速淮安段槽罐车液氯泄漏事故;(4)犯罪、恐怖活动及战争,如1995年3月日本东京地铁“沙林”投毒事件。

2.2 突发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任务及要求

2.2.1 突发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的任务

(1)控制危险源。 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是尽快控制危险源的源区扩大和加剧,采取有效的闭阀、堵漏及其它手段,缩小污染范围,减轻污染程度。(2)抢救受害人员。应急救援的重要任务是抢救受害人员,包括及时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运伤员。(3)指导群众防护和组织撤离。化学事故发生后,应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扩散方向和范围,指导和组织群众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护,必要时应组织撤离。(4)消除事故危害后果。包括对受染的空气、水源、食品的处理,危险源地面及建筑物的消毒,人员的洗消等,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此外,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任务还包括侦察、监测、环境评价、交通管制、火灾扑救、交通疏导等。

2.2.2 救援任务对应急机制建立提出的要求

(1)对应急力量的要求。化学事故的处置一般需要多个部门和单位,多方协同共同完成,有时甚至还需要社区的广泛动员和群众的广泛参与。(2)对处置专业性的要求。化学事故处置因其技术性较强,往往需要专业的信息资源、专业的处置队伍和专门的处置手段。(3)对快速反应的要求。化学事故的处置要求快速而准确,应抓住有利时机,及时处置,如果错过有利时机就可能酿成一场灾难。(4)对政府宏观控制的要求。化学事故的处置需要多个单位和部门的参与,如何将这些力量进行高效的整合,需要一个政府层面的常设机构负责这一方面的工作。(5)对救援装备的要求。化学事故的处置除了需要侦检、防护、洗消、堵漏等装备外,有时还需要破拆、起吊等装备,对救援装备的配置要求较高。

2.3 完善我国突发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机制的途径

针对我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现状,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在化学事故应急机制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建立我国突发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机制的四个途径。

2.3.1 建立事件预警与升级机制

预警机制就是对某地区某单位的不稳定因素的危险和危害程度进行系统评估,做出前瞻性分析和判断,给出参考性对策建议,提高政府、单位应急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变被动处置为前期组织。如果缺乏预警机制,就不能对可能发生的化学事故进行有效地预测,不能迅速控制化学灾害事故现场,导致灾害事故的蔓延扩大,甚至造成二次灾害。由此可见,做好预警工作是化学事故应急处置的首要关键环节。

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的预警与升级应分为三级。化学事故处置的根本力量为发生事故的企业或单位,社区或政府(一级启动)。由于他们最熟悉现场情况,因此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最基本、最重要的救援形式,其主要任务是控制危险源。应该建立起有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系统预案,以应对突发化学事故。当化学灾害超过事故单位控制范围或扩大到事故单位以外区域时,就应该启动社会救援,并依据灾害规模大小逐步升级,首先为县(县级市)和地级市(州)应急(二级启动),进行社会面应急救援,其次为省和国家应急(三级启动),主要提供支持与援助。化学灾害事故事件预警与升级如图1所示。

2.3.2 建立力量整合与分工协同的指挥体系

大型化学事故的处置一般需要多个部门和单位协作完成,要将这些力量整合起来就需要一个专门的专业指挥机构。1996年,国家经贸委成立国家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组建了国家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8个区域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现隶属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可以将这一机构作为化学事故的组织和协调机关,再加上各省、地级市(州)、县(县级市)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可以将它们转归到国务院应急办公室及地方各级政府应急办公室,形成其下属的一个独立的常设职能机构,如图2所示。

在化学事故救援的一般程序上,对各种应急救援力量的职责任务进行明确分工,并以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如果一旦发生化学事故,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心就能科学合理地调动各种力量,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形成整体合力。同时,对于出现的问题,也能追究到相关单位和个人。

2.3.3 完善技术支持系统

一是建立国家化学事故公共信息资源库。目前,国内外有很多类似的数据库可直接利用或链接,只需要对化学信息资源进行必要的整合、分类、优化,使其尽可能全面,并有利于迅速查询。此公共信息库可设立在国家及地方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免费向社会开放,开通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面向社会提供24 h咨询服务。二是在相关部门和企业建立有针对性的数据库,如针对某大型石化企业,就企业生产、运输、销售过程中涉及的一系列危险化学品从其理化性质、危险性、处置方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整合。此专业数据库可设立在各企业单位的应急中心,以备应急查询。

2.3.4 建立动员保障机制

一是社区和单位建立完备的应急动员机制,社区和单位的相关职能部门明确任务分工,制定应急方案,加强日常演练,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组织群众自救、疏散或转移物资。二是各级政府支持并帮助化工企业、消防特勤及防化部队按照相关技术标准配备充足的侦检、堵漏、防护、急救等专用装备和器材,尤其是比较缺乏的个人防护装备和各种因淘汰或老化不能使用的装备,并定期进行检查,确保紧急情况下完整好用。三是政府和社区建立和完善各种常用应急设施和必要的物资储备,明确设施和物资的管理单位,制定紧急情况下的调拨方案,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

3 结束语

事实证明,建立与完善高效的化学灾害事故处置应急机制,是化学灾害事故处置的基础性工作,是加强和优化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的有效手段。建立与完善我国突发化学灾害事故的应急机制,对于提高我国化学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效率和处置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如刚.化学事故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4,(4):169-170.

[2]张海峰.我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J].化学标准.计量.质量,2005,(5):36-38.

[3]李运才,袁纪武,崔超产,等.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国家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4,(2):28-30.

[4]国家化学品登记中心.化学事故的应急救援[J].安防科技,2004,(3):30-32.

[5]岳茂兴.防范化学毒物灾害医学应急救援策略的设想[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7):389-390.

[6]陈云腾,冯元.论城市化学灾害事故防控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J].公安学刊,2005,(4):84-86.

[7]李建华.灾害抢险救援技术[M].河北: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2005.

[8]康青春,黄金印.中外抢险救援典型战例精选[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5.

[9]丁辉.世界危险化学品应急技术的发展状况与思考[J].安全,2003,(2):4-6.

上一篇:玉米螟防控技术下一篇:竞争和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