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和发展能力(共12篇)
竞争和发展能力 篇1
1 产业集群———一种新的区域创新系统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个特定产业中相同的、相关的和互补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在附加值生产链中关联性很强的供应商、消费者和知识中心(大学、研究所、知识密集型服务、中介组织)的聚集,这些企业群体通过生产链和价值链相互关联,共同来提高生产工艺和终端产品,并在网络中集中参与创新和技术开发。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区域创新系统,其在经济发展和增强竞争力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产业集群的集聚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使使集群内的经济要素和资源的配置效率得以提高,在集群内部的各经济组织由于可以有效地接近产业专门性资源以及共享制度资源和公共资源,使每个集群成员都可以低成本地使用互补性资产,因此,它们在不牺牲个体灵活性的前提下就可以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中获取收益。
1.2产业集群高度柔性聚集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处于随时可以利用的状态,为集群内的企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一产业集群间的企业还可以通过建立网络关系进行交易,大大降低每次交易的费用。而且由于集群内企业家具有相近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制度环境,有利于企业间建立以合作与信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使声誉机制得到有效实现,机会主义行为明显减少。同时还节省了企业搜寻市场信息的成本,克服了单个大企业等级制组织的弊病。
1.3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促进知识、制度和技术的创新和扩散。产业集群组织形式的形成和发展,导致了企业边界的弹性拓展和企业行为的变化,使得企业扩展以网络的形式实现。正是因为网络化组织内涵和外延的变化,导致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和技术创新活动中行为的变化,如集群内部创新系统结构、合作创新模式、产品或工艺创新过程以及创新绩效等呈现出与个体企业行为、或正式契约下合作创新行为的不同的信息外溢效应和外部经济。
1.4产业集群理论强调发挥集群内外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追求适合于区域具体特征的区域发展道路;除了积极寻求外来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要素的作用外,更强调区域自身发展能力的培育,使区域成为有很强“学习能力”的学习型区域,不断整合自身资源与外界经营环境相适应,使区域具有动态的竞争优势。
集群内企业适应外界变化和学习创新的能力,使得产业集群具有极强的柔韧性和竞争优势,集群战略已成为企业、产业、区域发展的重要模式。
2 以矿区煤炭资源特色和大型优势企业为增长极发展新型煤炭产业集群
传统的煤炭矿区产业聚集是伴随着煤炭产业的发展逐渐形成的,一方面由于向该经济区域提供初级能源而按照地域分布布局,另一方面按照煤炭品种、赋存和开采条件分布,以煤炭的开采和洗选业为核心产业,伴生有为其服务的机械加工业、建筑业以及服务业等产业。由于产业链缺乏整体设计,矿区内资源要素总量稀缺,同时缺乏有效的资源要素转换机制,专业化聚集度达不到规模和临界点,煤炭资源和区域的个性化、特色化得不到体现,相互支援、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协同网络尚未形成,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集群效应。因此,在这种大的历史背景下利用产业集群理论来创新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模式就有其更加重要和特殊的指导意义。
通过建设大型企业的基础上,每个产业基地包括若干不同的大型工厂,相近的几个基地组成集群,采用大型清洁燃煤发电机组、大型反应器和建设大型现代化单元工厂,如百万吨级以上的煤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工厂以及大型煤电联产系统来进行大型煤电基地、循环经济型煤化工产业建设和不同行业的融合、重组,能够有效带动当地煤炭开采业及其加工业、电力、燃料、煤化工、化工合成、运输业、建筑业、装备制造业、服务业等发展,打破传统的部门分隔,扩大就业。
因此将煤炭矿区打造成为国内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型能源产业集群,构建新的资源———能源——环境一体化的能源系统,就成为了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型煤炭产业集群是建立在传统煤炭产业进行产业融合和产业生态化改造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充分体现了范围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特点,它尽可能解决传统煤炭产业集群核心产业单一和污染严重带来的严重问题,同时由于产业范围的扩大和生态质量的提高,进一步带来了体制上的开放和自由,为全面扩大产业集群的范围和提高产业集群的质量创造了条件,新型煤炭产业集群具有如下新的特点:
2.1新型煤炭产业集群是建立在大型煤电基地和新型煤化工等大型企业的规模生产和产业联系的基础之上的,并通过考虑相互间的协同性和各产业间的关联性,对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扶植培育,形成强大的辐射力与吸引力,从而使新型煤炭产业集群成为整个区域经济的龙头和增长极。通过产业链为基础分工协作的产业集群,能够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获得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增加创新绩效,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
2.2煤炭企业煤炭资源禀赋的不同,决定了煤炭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的方向,也决定了各自所在战略集团的特色,形成了各自特色的产业链,战略选择必须立足区位和自身资源特点,合理选择产业定位、技术层次,加强培育这种差异化优势,形成适应区位特色、发挥比较优势、最有效利用特色资源的特色主导产业集群,最终通过各具特色的新型煤炭产业集群将资源优势变为集群经济优势、以集群的特色优势带动和实现矿区和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3新型煤炭产业集群具有自组织的运作机制,即要具备自我不断创新的潜力。具体而言,必须具有优化的产业要素配置,具有最佳的产业规模效益,具有特色资源与技术的支撑,具有竞争与合作、分工与协作的体制支持,并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通过自我创新保持竞争优势的运作机制。
2.4新型煤炭产业集群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要构建一种生态型或产业融合型的优势产业集群,顺应产业融合化和生态化的趋势,使集群内不同的产业、上中下游产业彼此间能够形成高效运行的共生系统,通过在现有产业集群内推行循环经济模式,进行产业链接,建立起相关工业企业间的生态平衡关系,实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2.5新型煤炭产业集群是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为主的聚集体,由于产业重组、产业融合和产业生态化的有机结合,将对原有的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新型煤炭产业集群需要用高技术措施和高素质人才全面提升和改造传统的产业,吸引更高级的产业形态,最终达到产业的全面升级。同时新型煤炭产业集群的发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分阶段长期实施。
3 实现制度供给创新,打造新型煤炭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培育和构建产业集群已成为各国参与全球竞争,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在我国新一轮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中,可以借鉴发达国家产业集群的运作机制和经验,结合自身特色大力培育有竞争力的新型煤炭产业集群。要建立新型煤炭产业集群,必须按照增值最大化原则、市场针对性原则、集群发展阶段性原则发展培育集群竞争力。
政府应该首先对煤炭产业集群进行按照资源特色进行长远的战略规划,并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相结合,规模和特色并举,避免走“低水平重复”的老路;
第二,应该循序渐进,鉴于各个煤炭战略集团的情况各异,水平不一,应该先在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和企业进行试点,以优势大企业和战略集团为依托,然后推而广之;
第三,对新型煤炭产业集群的规划应该尽量以市场机制实现,政府大多是政策的引导,不能为了达到一些目的过多进行行政干预,保障真正按照市场化进行运作。
同时政府应当加强新的制度供给,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领域越是扩大,反垄断政策的作用就越会增强,这就要求政府不断提供竞争的法规与政策,注意完善竞争的环境与条件,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合理性。
同时应加强社会性管制,使政府的管制职能转变到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维护公众利益和维护环境保护等职能上来,将现行的投资管理制度改革为经济性备案、社会性管制,并提高政策和决策过程的透明度。要积极改革现行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管制方式,通过税收政策、环保折价、价格管制方式改革等措施,形成煤炭、电力等能源产品的合理的比价关系,从而提升煤炭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我国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顺利实施。
摘要:本文介绍了以矿区煤炭资源特色和大型优势企业为增长极打造新型煤炭产业集群的思路,并提出了实现制度供给创新,提升煤炭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煤炭,产业集群,制度供给,创新,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吟.国家能源战略将有六大转变[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0,(6):12.
[2]迈克尔.波特.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2):21-31.
[3]张辉.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在经济机理[J].中国软科学2003,(1):70-74.
[4]吴勤堂.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分析[J].管理世界,2004,(2):133-136.
[5]郭淑芬,高策.资源型产业的发展新思路——以山西煤炭产业发展为例[J].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1):21-27.
竞争和发展能力 篇2
在11月28日举办的2008上海中小企业融资峰会上,国家工信部中小企业司郑昕副司长就“国家中小企业发展政策” 发表了真知灼见。他表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在繁荣经济增长就业、推动创新和促生信息产业当中作用越来越大,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郑昕表示,面对今年以来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发生的极大变化,市场波动比较大,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仍继续保持着发展的态势。
然而,与此同时,部分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也出现了较大的困难,特别是9月份以后企业的效益增幅下滑较快,亏损继续扩大,减产、停产和倒闭现象增多。郑昕认为,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大幅度上升、中小企业贷款的矛盾十分突出、一些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和适应力不强等。
事实上,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各级政府部门围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应政策措施,如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增加中小企业信贷规模,加大财政,对中小企业发展支持等政策措施。
郑昕表示,下一步,政府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第一,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金融政策,坚持区别对待,加强行业管理,引导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扭转部分地区和行业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状况,支持其健康平稳发展。
第二,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第三,加大税收和信贷支持,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四,建立信用制度,规范市场行为,继续推进建立以信用征集、调查评级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信用制度的建设,加快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和诚信指标体系。
竞争和发展能力 篇3
关键词:集团网络模式;创新团队网络;网络特征;网络能力;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0)03-0092-07
一、相关文献回顾
1.社会网络理论及企业集团的网络组织
社会网络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社会学家的研究,英国学者以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为基础,用网络结构描述和分析社会结构,探讨文化体系如何规定社会群体中人的行为及其规律。20世纪50年代起,一些学者(如巴恩斯等)为了研究不同社会群体间的跨界关系,开始系统发展了网络概念。80—90年代,网络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地理学、社会学、组织学和经济学中。网络组织的概念也因此应运而生。网络组织是将企业经济活动放到更加现实和广阔的背景下探讨企业内部或外部能够诱导和实际存在的各种相互联结的网络安排模式以及运作机制。由于任何企业不能拥有所有知识,因此形成了不同专业化组织。单一企业的生产轨迹已不再局限于自身法定边界范围内,而是各种企业内部或外部关系贡献于企业的生产函数。企业间甚至产业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企业集团更是这种时代特征的典型例证。
传统意义上的企业集团被看作是大型的、等级制的组织形式,在这种组织中,母公司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而其他组织单元只是资源的被动接受者和职能的执行者。随着企业集团经营环境的多样化、内部结构的复杂化以及内部各单元差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该观点受到更多挑战,企业集团更多地被认为是存在复杂相互依存关系的组织间网络系统。
特别是在Ghoshal和Bartlett等学者提出跨国公司网络观之后,更加奠定了企业集团网络观的理论基础。根据Ghoshal和Bartlett的观点,跨国公司是一种组织间网络,是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垂直与水平联结而成的网络,这种联结促进了企业跨越国界的知识转移行为。此后,更多的研究为企业集团网络化组织的观点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支持。
2.集团运作模式下的创新团队及其复杂网络结构
(1)团队概念及其相关研究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知识资产已经取代物质资产,成为组织获得竞争力的基本要素。许多组织为了加强知识资产产生和保护的管理力度,已经逐渐放弃传统的组织结构,而采取一种无层级的工作组织形式,即团队管理形式。因此,“团队”已经成为今日多数企业的基本工作单位。Katzenbach和Smith指出:“团队是结合一小群个别成员,彼此才能互补、认同共同目标、绩效标准和工作方法,且互相信任以完成共同的任务”。
从目前国内外研究文献看,创新团队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创新结果的研究,主要包括特定阶段代表性的创新成果指标(如专利数、引言率等)选择问题、创新方案的形成、创新的测量方法和主观评估等;另一类是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包括团队结构和功能、团队任务的复杂性、信息交互过程、知识的特性与知识转移等关键性影响因素。
(2)集团运作模式下的创新团队及其复杂网络结构
与其他企业一样,团队也已成为企业集团的基本工作单位。所不同的是,内嵌于集团网络模式中的团队拥有单一企业中的团队所不具有的复杂网络结构。
内嵌于集团网络模式中的各个创新团队虽然散布于不同的地理区域,但是集团网络化组织结构模糊了内部各个层级和各子单元之间的组织边界,为团队之间的创新合作提供了组织上的便利,易于形成内部合作交流网络。此外,按照结构社会学家的网络组织理论和组织理论家的开放系统观,组织的一个最重要特点在于其环境的社会联系的社会网络性。尤其是以独特的智力资源为基础的创新团队,其社会网络性能够促进沟通与交互活动,提高创新成效。故此,本文从信息和资源的来源以及源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性角度,以企业边界为划分,将集团运作模式下的创新团队网络界定为一个由内部网络、外部网络构成的复杂网络结构。内部网络是指团队与企业内部其它组织单元构成的基于服务和资源交互行为的所有关系和联结。外部网络是指与团队之间具有长期协作关系的企业外部单元集合体。Forsgren等学者提出跨国公司内部网络、外部网络之间存在着“网络渗透”现象,需要两种界面的相互支持性。对于集团运作模式下的创新团队而言,没有理由能够排他性地只在其内部或外部一种网络中运行。故此,网络交互也成为创新团队复杂网络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企业竞争优势研究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资源基础理论、能力理论和知识基础论三个阶段。
资源基础理论是以企业资源和能力异质性为焦点,提出竞争优势产生于稀缺的、有价值的、不可模仿和不可交易的资源和能力的积累与发展。其主要代表人物有Penrose、Werneffelt、Barney和Rumelt等。资源基础理论将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因素归结于企业的异质性资源,显然忽略了企业创造价值资源的过程性。因此,探索价值创造资源和能力的来源问题是对资源基础理论的重要拓展。
继竞争优势的资源基础观点,PrahMad和Hamel于1990年首次提出了核心能力概念,他们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组织中集体学习能力,尤其是那些企业组织中能够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整合各种技能的能力”。在此基础上,Teece、Pisano和Shuen引入演化论的观点,提出了动态能力的战略框架,强调管理层需要具备不断重构既有资源和能力的能力,形成了对竞争优势基础的深度认知。相对于资源基础观,企业能力观更强调价值资源创造过程中企业配置、开发和保护资源的能力,以及能力持续不断的培养、运用、维护和扬弃,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深层次来源。
企业知识理论是将企业视作知识库和能力库。野中郁次郎认为,在一个不确定是惟一确定因素的经济环境中,知识,尤其是一些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企业默示性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知识创新型企业才真正具有竞争优先权。企业知识观秉承了企业资源观、能力观的主要观点,是对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具体化,体现了以企业知识存量为基础的内生性比较优势对提高企业竞争实力的作用性。
综上所述,企业资源基础理论、能力理论、知识基础论对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问题做出了合理解释。按照网络组织理论和组织理论家的开放系统观,企业资源的聚积、能力的开发与维护和知识的累积都需要借由组织的社会网络性,实现与外界开放系统环境的持续沟通与交互,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充满活力和敏捷性。尤其是像企业集团这样的组织结构,其竞争优势并存于企业内部、外部复杂
的网络结构之中,其复杂的社会网络性背后蕴含着企业在获取竞争优势的过程中需要某种更具包容性的特定能力。换言之,“能力”这一概念在战略网络结构中需要被赋予新的意义。鉴于此,本文提出网络能力的概念,并结合上述企业竞争优势的主导型理论,期待通过团队网络、网络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三者关系辨析以及相关实证分析,探讨企业集团竞争优势的来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二、团队网络、网络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
1.网络能力的定义及构成
Ritter和Gemunden将网络能力描述为行为者在处理企业关系过程中表现出的对企业网络管理任务的执行程度和网络管理资质水平。Heimeriks和Duysters将网络能力定义为帮助企业从事稳定的、重复性的活动,以捕捉、共享、分配和运用管理知识的一种机制,具体由四种要素构成:职能、方式、控制和管理过程以及外部合作伙伴。Eng则更强调选择能力、接近资源能力、运用与控制能力和发展能力。
国内学者对网络能力的概念界定也有独到见解。徐金发教授、许强博士等将企业网络能力定义为发展和管理外部网络关系的能力,具体包括网络构想能力、角色管理能力、关系组合能力等三种能力。慕继丰将企业的网络能力定义为企业发展和其它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其它行动者各种资源以实现企业目的的能力,具体包括网络远景能力、网络管理能力、组合管理能力、关系管理能力等四种能力。
基于以上学者的研究,本文将网络能力定义为企业集团竞争优势源的团队基于资源和关系实现企业行为的一系列特殊方式,以适应其内部和外部复杂网络环境,实现企业目标。具体包括:(1)网络构想能力:是指团队对内外部网络及其潜在演变规律的识别能力和发展网络关系的规划能力。(2)执行能力:是指有效调动企业的各项资源投入各项任务的能力。(3)资质:是指任务有效执行中的各种资源和条件,包括专有资质和社会化资质两种。专有资质是指关系处理的技巧、知识、经验;社会化资质主要指行为者在社会环境中独立、谨慎、有效行事的程度。(4)聚合创新能力:是指组织在利用和协调其它行动者的资源和活动过程中,识别、获取、综合、转换每个合作组织的创新潜力,实现企业持续性创新的能力。
2.团队网络、网络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
(1)团队网络、战略网络定位与企业竞争优势
在企业网络中,战略构想与定位是以资源、关系等资产为基础的,团队网络对于战略网络构想的作用性主要在于其内部、外部网络的信息资源和关系的价值收益。企业战略网络选择必须以团队当前的网络资源位置和网络关系的特征为依据,其竞争优势收缩在各个团队内部和外部双重网络的限制之中。内部网络的非地方化特性和易于预测性有助于企业实现快速战略定位。同时,外部网络使得各个团队战略重要性的差异性变得显著。外部网络的差异化一定程度上等同于更大的战略网络构想能力的差异化,有助于企业克服战略决策和竞争优势形成中有关地方性知识和能力发展中的各种障碍。
(2)团队网络、战略执行与企业竞争优势
组织单元间活动的互补性决定了战略执行需要借由相互依赖的网络产生的共动效应来实现。理查德森指出,组织不可能拥有所必要的全部能力,因此在执行一项具体任务过程中根据其核心能力只能完成全部执行活动中的一部分活动,剩余的经济互动对该组织而言均是“互补性活动”。根据理查德森的理论,本文推测团队网络对战略执行具有影响效应。
(3)团队网络、网络资源与企业竞争优势
网络特征是网络成员资源分布和资源流动方式的标示,团队网络成员不同资源的有效组合,有助于企业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进而产生竞争优势。由于资源随机地在具有不对称关系和受限制的社会关系网络群体组成的社会系统中流动,因此,网络特征就成为企业资源获取路径的标示。
(4)团队网络、聚合创新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
网络为创新提供了必需的信息流和知识流。集团运作模式下的各个创新团队是分散的、差异化的知识库。团队网络的结构特性强调了不同团队地位在获取网络信息和知识中的不同作用。团队网络的结构性安排为资源的重新配置提供了场所,使有价值的知识和能力在整个企业中实现有效转移,从而获得知识的积累和新知识的产生,提高产出的机会。
三、团队网络、网络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实证部分将进一步探讨团队网络对企业竞争行为作用的机理问题,即网络能力的中介效果验证,具体依照Baron和Kenny提出的中介效果论证方法展开。
1.样本选择
本研究对象是具有显著网络化特征的我国集团运作模式下的创新团队,所以,在样本选择上需要同时满足一定的条件:第一,是企业规模的要求。企业规模是团队构建内部网络关系的基础平台。对此,要求企业必须拥有3家以上子公司、分公司或其他类型团队组织,且彼此有所关联。第二,是企业跨区域经营的要求,以体现外部网络的地方化环境特性。第三,是团队的组建年限要求不少于3年。
按照以上选取标准,本研究主要对西北、华东和东北几大代表性区域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230份,回收162份,回收率70.43%,其中有效问卷147份,问卷有效率为63.91%,符合社会调查(大样本数量)的要求。
2.变量的选择与测度
(1)被解释变量
销售增长率。它是将本期的销售收入与某一时期的销售收入相比较,以说明企业销售收入的增长情况。本文利用吉布莱特定律来测量,其数学表达式是:
St1=St0(1+g)t1-t0
其中,St0,测度区间初始的企业规模,即时点0的规模;St1测度区间末的企业规模,即时点1的规模;g,测度区间的年均成长率。
(2)解释变量
①网络中心性:是指行为者在网络中相对于其它行为者的位置状况。它强调了网络成员的地位在网络中获取的信息作用和收益的控制程度。在本研究中,网络中心性被进一步划分为内部网络中心性(internal centrality,缩略表示为“INC”)和外部网络中心性(external centrality,缩略表示为“EXC”)。其测量将采用团队主要负责人自评的主观测量方法。
②关系强度:是指网络系统中的行为者之间关系联结的程度。在本研究中,关系强度也分为内部关系强度(internal tie strength,缩略表示为“INTS”)和外部关系强度(external tie strength,缩略表示为“EXTS”)。关系的强弱主要是以行为者之间关系的交互性、时间性、亲密性和情感性为衡量标准。也有一些学者用问卷调查让被调查者直接打分与关联机构的联系强度。本研究采用交互频率和关系持久度两个构面测量关系强度。至于两个构面资料的处理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可以用较复杂
的统计方法处理;二是采用较简单的加总平均法。本文采用后者。
③网络交互:如前所述,集团运作模式下的团队网络是一个复杂网络结构,出于研究的需要,本文将其网络分为内部和外部网络两部分。事实上,对于创新团队而言,没有理由能够排他性地只在一种网络中运行,故网络交互也成为团队复杂网络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内部中心性/外部中心性(INC/EXC),内部平均关系强度/外部平均关系强度(INTS/EXTS),内部中心性/内部平均关系强度(INC/INTS),外部中心性/外部平均关系强度(EXC/EXTS)四组。
(3)中介变量
网络能力。在理论分析部分,我们提出了网络能力的四种构成:网络构想能力、执行能力、资质和聚合创新能力。在实证分析中,主要采用因素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表示企业竞争优势的网络能力要素。通过因素分析软件提取了两个因素描述网络能力,分别命名为“基础能力”、“核心能力”。
(4)控制变量
①组织规模:有关组织规模对企业竞争实力的影响,不同学者持有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组织规模对知识获取和利用、组织间合作、企业绩效具有决定性影响作用。也有学者对此持反对或中立观点,例如,Kogut等指出规模与关系数量在企业早期阶段显著正相关,后期正相关关系显著下降。尽管研究结论存在差异性,但至少表明了组织规模是重要的影响变量之一。因此,本文采用员工数量来测量团队规模并加以控制。
②组织年限:大量国际化组织研究显示,组织年限可能不再是一个有效资产,随着年限增长,大企业的惯性行为方式和僵化的组织结构会抑制企业绩效。但也有学者持不同观点,Powell和Brant-ley等学者发现年限与网络联结数量几乎没有关联性。可见,组织年限与企业绩效、网络联结关系研究存在不一致性,可能会对本研究产生影响作用,需要加以控制。
3.实证结果分析
表1考察了控制变量、内部和外部网络特征、网络交互项对销售增长率的影响效应。表2考察了网络能力引入模型后,显著性水平的变化情况,以验证网络能力中介效果的存在性。在回归分析同时借由VIF、D—W值进行了多重共线性和序列相关问题的检验。
回归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内部、外部网络特征(中心性、关系强度)与销售增长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交互性分析结果显示,INC/EXC,INTS/EXTS,INC/INTS交互系数均为正值,表明模型3—模型5的交互作用对销售增长率有显著正影响。而EXC/EXTS的交互对销售增长率不具有显著正影响。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外部网络特征维度的交互作用性存在一定的条件性,即需要组织提供内部环境做为基本保障,否则,可能造成资源的冗余,这种外部网络特征交互的经济性就很难得到体现。原因之二也可能是在我国特殊主义文化环境中人际关系重要性作用的结果。刘军、王询认为,在特殊主义文化条件下,由某种外部力量撮合或由组织外部力量决定的组织内部角色,难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内部合作。
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所有变量的VIF值和D—W值均符合判定标准,说明方程不存在高度共线性问题和序列相关问题。从各模型的F值看出,回归模型是显著的,说明网络能力对网络特征与销售增长率是显著的预测变量。在模型3—模型6中,解释变差比模型2都有所提高,说明模型因网络能力的引入而拟合度提高。
从各变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析(如表2所示),由于网络能力的引入,外部网络中心性和关系强度对销售增长率的显著正相关性都变得不再显著,内部中心性的回归系数也显著下降。对比表1和表2发现,网络能力的引入使交互项的显著性也有所改变。其中,INC/EXC,INTS/EXTS的统计显著性消失,INC/INTS的显著正相关性也有所下降。而基础能力和核心能力在模型3—模型6中都呈现出对销售增长率显著正相关性。
我们还发现,网络能力对内部关系强度与销售增长率关系不具有中介作用。其原因可能在于内部关系强度对基础能力、核心能力的复杂作用性。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网络关系构建与维持中的高成本与风险性,内部关系易处于强锁定状态。强锁定关系对于识别资源分布和降低沟通障碍、信息和知识的流动障碍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因而与企业的基础能力显著正相关。但是,强锁定关系同时会对战略构想能力、创新能力等企业的核心能力产生抑制作用。这种复杂作用性弱化了网络能力中介效果的统计显著性。
四、主要结论及管理启示
本文实证研究了团队内部、外部网络对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作用性以及作用机理问题。主要结论是:首先,内部和外部网络特征、网络交互对销售增长率都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结论同以往国内外同类研究成果具有一致性,从而增强了我们对网络产生的企业竞争优势和对企业绩效贡献性的理解。其次,网络交互的实证研究表明,内部与外部网络在企业创造竞争优势过程中存在着不同作用性和显著的互动关系。同时,验证了一些学者曾指出的内部和外部“网络渗透”之观点。最后,网络能力中介效果的研究结论进一步表明,尽管内部和外部网络在企业创造竞争优势过程中具有不同作用性。但是,在创造竞争优势的机制上形成了一致性结论,即两者都是借由网络能力的中介效果来实现。
网络能力中介效果的分析结论不仅为我们阐明了团队网络的作用机制,更主要的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网络关系理论的可操作性。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具体启示如下:
第一,清楚认识企业竞争优势源于网络能力。网络能力的开发是企业被接纳为网络成员的基本条件,开发路径和时机会影响企业战略的适应性。所以,关注网络能力的开发与维护(尤其是核心网络能力)是企业永葆网络核心地位的关键要素。
第二,理解、清晰表述并不断发展网络能力是构建和维护网络,获取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管理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即使企业具备一定能力,但若不能够清晰表述能力,不能为他人所发现,组织间合作也是无法实现的。因此,了解并善于展示网络能力是关键。
第三,重视网络特征在网络能力培养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网络特征是企业资源获取路径的标示,也是企业资源整合的有效工具。管理者可以借助网络特征来克服战略决策中的信息障碍,借助网络的共动效应来促进企业战略的执行,鼓励更多的创新性尝试与创新成果的共享。
第四,充分发挥内部和外部网络在企业创造竞争优势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性和显著的互动关系。管理者应有效利用内部网络高效的配置与转换能力,同时,应该认识到,虽然外部网络是组织克服资源和能力缺乏问题,提高竞争实力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它需要通过内部网络来实现外部资源的有效转移、共享与整合。
发展校园文化 提升学校竞争能力 篇4
一、坚守“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
科学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学校要结合自己的办学传统, 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 统一认识, 凝聚智慧, 集思广益, 制定自己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往往是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办学实践的一种积极构想, 是从实践出发对未来办学目标的一种设想和期待, 它要求简洁明快地体现了新时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并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 统领着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要求把人放在第一位, 主张把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 顺应人的禀赋, 提升人的潜能, 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 构建适应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现代教育教学体系。
二、完善“开放民主”的文化制度
“没有制度就谈不上管理。”学校制度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 学校有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和作风, 要有比较健全的规章制度, 学校的管理才能井井有条。比如可将学校的规章制度分为四大系列, 一是学校章程, 二是岗位职责, 三是工作条例, 四是管理制度。凡事有准则、凡事有负责、凡事有程序、凡事有监督、凡事有考评。但制度文化随学校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 我们认识到, 如果没有一个新的与之相适应的学校管理制度来支撑和保障, 教育教学改革无异于空中楼阁。因此, 我们要与时俱进, 走依法治校、文化立校、课改活校之路, 用制度看守校园, 在制度文化建设上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承, 二是修订, 三是新建。在“化整为零”的管理思路下追求日常管理的精细化, 充实完善学校已有的各项规章制度, 以规章制度显刚性、细节管理显人文, 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度可评, 为逐步实现学校工作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有机结合, 刚柔相济, 规范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有效地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也可为教师的评优晋级、年度考核提供客观的依据。
学校将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与自下而上的民主管理有机结合, 可召开每年一度的教代会, 更好地发挥了每一位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促使教师主动参与到学校管理当中去, 增加了学校工作的透明度, 维护了教师的正当权益, 使全校教师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 从而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促进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了使精细化管理理念落实到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 学校可把日常工作制度化、具体化, 使学校每一项工作都有人管, 每一个角落都有人看, 每一件事都有人理, 保证学校的每一项制度、每一项措施、每一种做法都得以实施,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融合“温馨和谐”的师生文化
师生文化的融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由于师生间年龄差异, 在文化认同度上存在沟壑, 交流障碍在所难免。为消除师生间的交流隔阂, 提升师生间的亲和力和认同度, 学校要打破师道尊严, 在教育教学中融入“三类文化”, 一是容错文化。当学生犯了错误之后, 要求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 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 尽可能通过“生错师解”“生错生解”“师误生解”等形式鼓励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二是赏识文化。要求教师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 并通过心理暗示肯定学生, 是学生健康的成长, 因为赏识不仅有助于养成自信、自尊的个性, 而且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潜能, 是他们富有创新精神。三是批判文化。要求教师允许学生持不同观点, 鼓励学生大胆建言, 多视角考虑问题, 促进学生心智的成熟。
学校在实践活动中努力营造三种氛围。一是“幸福成长的”体验氛围。进一步促进学生兴趣的培养和特长的发展, 为学生积极心态及健康人格的形成奠基。二是营造“温馨和谐”的集体氛围。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领者、激励者、探究者、精神关怀者, 而且是班集体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乐园、精神的家园。三是营造“书香致远”的读书氛围。培养学生养成“以书香为伴, 与经典为友”的学习品质, 积精神底蕴, 为人生奠基。
四、激活“合作探究”的课堂文化
落实课改精神, 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是教师。学校在不断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下大力气对教师进行培训, 大力推进“名师工程”, 目的是使教师进一步成长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学校可派教师到全国知名学校学习, 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他们学校的管理模式及教育教学情况。在校内则牢牢抓住集体备课这一基础环节, 可要求备课组每周用半天的时间集体备课, 通过集体备课优选了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设计, 把准考点, 理清知识点, 突出重难点, 找准结合点, 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学校每学期择时举办不同年龄、不同层次教师的公开课活动, 并组织教师参加“优质课评选活动”。通过交流学习、集体备课和公开课活动教师们提升了自身整体素质, 转变了教育观念, 增强了课改意识, 改进了教学方法,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课堂是实施新课改的主阵地。学校可倡导教师上课需做到“三个带进”:把微笑带进教室, 把爱心带进课堂, 把趣味带进教学;强调教法中的“三个注重”: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注重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注重知识的扩展延伸;教学过程体现“三个为主”:启发式为主、讨论式为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主。教师能够自觉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平等交流, 合作探究;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 做到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创新教学模式,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主, 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五、拓展“张扬个性”的活动文化
学校要注重学生德的培育、智的开启、体的锤炼、美的熏陶、劳的养成。学校可组建“书画小组”、“读书小组”、“音乐小组”、“篮球队”、“乒乓球”等兴趣小组。丰富的课外活动, 不但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 激发了学生的活动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并有助于学生美化心灵, 扩大知识视野, 陶冶情操和身心健康发展。有趣的课外活动, 不仅增强了师生体质, 还融洽了师生情感;既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又加强了班集体的团结合作精神,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让学生享受着阳光, 享受着大自然, 健康快乐每一天。
竞争和发展能力 篇5
主要内容:随着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增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价格战”早已不能应对多变复杂的市场环境。因此,有必要在非价格因素引导下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模型,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应真正地从企业自身的实力出发,以技术创新为原动力,将企业文化做为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摇篮,以创新机制创新为内在保障。
关键词: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 非价格因素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放到了“核心竞争力”上。因为一个企业的持续发展有赖于竞争优势,而其竞争优势的源泉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并不是通过过去企业打价格战得来的,而是将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摸索的非价格因素进行有效集合而形成的竞争力。所谓核心竞争力即企业所拥有的独特的资源和能力,企业一旦拥有了这种竞争力,那么其在激烈的商战中必能赢得属于自己的天下。
目前几乎所有经营成功的公司都有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思路和模型,但他们的共同之处都在于将价格因素剔除在外。因为随着消费理性的逐渐提高,消费者不再将产品的价格因素作为影响其购买决策的首要因素,同时对于企业自身来讲,低价策略所带来的利益是微乎其微的,而且当利润空间由于降价的原因越来越小时,有的企业则会用产品质量来当“试验品”,产品质量不能保证,又从何谈企业信誉和企业竞争力呢?因此,这里所说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价格因素无关,而是探讨非价格因素如何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的原动力
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的原动力,依靠技术创新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里指的技术,既包括如专利这样的受法律保护的技术,也包括企业的管理、营销等方面的技术。在信息社会里,只有靠技术创新,才能使企业获得飞跃性发展。
(一)依靠技术创新设置或跨越市场竞争的门槛
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用技术创新能力构建核心竞争力,使竞争对手很难模仿,有较强的特性,并形成进入壁垒。美国的DVD解码芯片,日本企业的汽车、摩托车发动机,英特尔的CPU和微软的视窗技术,都有着极具竞争力的核心技术。
(二)提高企业经济竞争力要依靠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的自催化效应,可以使一项技术创新成果在一个企业内部迅速扩散,成为核心技术,以至成为企业新的核心业务。企业将逐渐形成自己新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模式,这时企业的技术结构趋于相对稳定,能够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和规模经济收益。所以,由技术创新带来的竞争力超越了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企业内部所有的业务单元,将企业之间的竞争直接升华为企业整体实力之间的对抗,因此,核心竞争力的寿命比任何产品和服务都长。关注技术创新能力构建起来的核心竞争力比局限于具体产品业务单元的发展战略能更准确的反映企业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技术创新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动力
任何一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都是技术创新作用的结果。这是因为技术创新的过程,实际上是推动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生产组织等的重新组合,由此带动生产手段和生产结果的变化,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企业的研发能力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保障
企业在市场的较量虽然是在产品的较量上,但实际上是在产品开发的较量上,因为任何企业的产品都有产生、发展、衰退、消亡的生命周期,谁新产品开发的早、开发得快、开发得好,谁就能获得市场的青睐。企业通过持续的研发打造核心产品,保证其核心产品的更新换代,从而可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制造差别化来战胜竞争对手,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研究开发的优势,在产品的品种、性能、质量等方面制造差别化;也可以利用先进的工艺设备,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产品成本,建立同等质量的低价格优势;还可以利用流通领域的能力,通过优质的售后服务方面的差别化。不管哪一种差别化都可能获得竞争优势,而任何一种差别都离不开技术创新。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运行、发展的动力源。但到目前为止,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仍处在比较落后的水平上。根据1999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对46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调查评价,中国大型工业企业管理竞争力、生产率竞争力以及环境竞争力均排在第40位,处于落后地位;而能力竞争力排在第31位,资源竞争力排在第39位,企业文化竞争力居于一般水平,而在政府影响因素上的竞争力则处于第42位。这一切可看出,中国大型工业企业国际竞争力仍处于较低水平。中国现在已成为世贸成员,面对入世的挑战,面对更激烈的市场竞争,打造核心竞争力是中国企业特别是大型工业企业的必然选择。那么,中国企业怎样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呢?
笔者认为,我国企业可从内外两条途径来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1、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内部途径
首先,企业从高层管理者到基层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认知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在市场竞争特别是国际竞争中的作用,重视和关 心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其次,要集中公司资源从事某一领域的专业化经营,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在经营管理、技术、产品、销售、服务等诸多方面与同行的差异。在发展自己与他人上述诸多方面的差异中,就可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可以提高消费者特殊效用的技术、方式、方法等,而这些有可能构成今后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
第三、加强技术创新。这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现代企业制度体现的是企业资源配置的高效性,而这种高效率能否充分发挥,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一个企业要形成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可以说核心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国有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什么。如不十分清楚或把握不准,可以对现有技术进行分解和整合,也就是对核心产品进行技术分解、归类和整合,弄清哪些是一般技术、哪些是通用技术、哪些是专有技术、哪些是关键技术。然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专有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攻关、开发、改造,并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以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第四,在企业管理方面,要尽快引入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提供制度保证。核心竞争力是成长在公司良好的土壤之中的,国有企业搞不活和竞争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制度的束缚和制约,特别是产权不明晰、出资人不到位、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组织和管理不对称等,使得企业无力或无暇顾及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国有企业必须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造和改革现有和现存的企业制度,使之更科学、更合理、更规范、更现代化,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制度保证。
第五,塑造独特的企业文化。有一著名的企业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文化无处不在,你的一切,竞争对手明天就可以模仿,但他们不能模仿我们的企业文化”。可见,企业文化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深层次因素。有了全体员工共同认同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无形中就形成了对员工的激励,使他们为此而奋斗,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2、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外部途径
首先,可通过知识联盟获得企业核心竞争力。知识联盟有助于一个公司学习另一个公司的专业能力,有助于两个公司的专业能力优势互补,创造新的交叉知识。知识联盟具有以下特征:联盟的各方合作关系非常紧密;知识联盟的参与者广泛;具有巨大的战略潜能等等。因此,知识联盟是企业从外部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其次,可通过企业兼并获得核心竞争力。企业兼并是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快速进入其他竞争领域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兼并,企业可以重新整合自己的内部资源,构造新的企业经营格局,调整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构建新的企业经营机制,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因此,兼并也是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 的一条捷径。
第三,努力培育更多的更忠诚的稳定顾客群。顾客群越多,顾客的忠诚度越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就越强大,就越能经久不衰。因此,我们的企业都应重视培育自己的顾客群。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到公关宣传等营销的各个方面着手,努力培育自己的顾客群,以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另外,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要有动态意识。因为,随着时间推移,核心竞争力有可能因疏忽而贬值,导致其竞争力下降乃至消失。造成核心竞争力下降的原因有二:一是掌握关键技能的人员可能会渐渐游离出去。而人才流失造成的损失不到大规模扩张的最后关头,往往不为人所察觉。对此引入人力资本管理概念是管理者应考虑的问题。企业应通过机制设计如奖励、股票期权、退休金计划等制度建设将人才吸引过来并持久留住,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际科技、文化、经济交流制度,发挥人力资本在研究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关键作用。二是如果很多员工和业务经理能够改变独立的组织因素(如招聘措施、薪酬、升迁),核心竞争力也会下降。如果高层管理者不进行监督,保证这些单独的变化与总的核竞争力项目方向一致,久而久之,核心竞争力就会被侵蚀殆尽。
如果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大到无可匹敌的地步,那么只要保持核心竞争力不每况愈下,即是保证它的可持续性。但对大部分企业而言,仅仅维持是远远不够的。竞争对手一直在虎视眈眈,摩拳擦掌地准备取而代之。这样,可持续性则意味着要持续改进,否则就无以保持现有地位。同时,不要闭门造车地衡量自己绝对的改进程度,而是要相对地和竞争对手的努力比较。不断进行竞争战略分析。
具体来讲,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立足国际竞争,突出主营行业优势,明确企业的规模、产业边界;分析企业在各产业中的竞争优势,明确企业的竞争优势、竞争战略和手段;明确集团中各个企业之间的分工及战略协作关系,提高企业集团的协调力和资源整合力;加强企业竞争力的开发和运用,提高战略管理能力。同时要有资源规划和经营计划。进行企业有形资源、无形资源、有关产品和工艺的知识资源的规划,根据企业经营发展目标落实企业可以快速反应的企业经营计划
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摇篮
企业文化是个综合的概念,是企业家个性领导风格、管理模式、企业制度的综合体现。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让企业与员工目标一致,实现双赢。如果说技术与机制是硬性管理的话,那么文化就是软性的管理。企业只有塑造一种学习文化,创新文化,才能成为卓越的企业。
文化的本质是人们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活动成果,是人区别于动物以及不同社会地位和环境条件下的人的内在规定性,是人在社会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文化就是创造它的主体的人的本质表现。文化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者完全统一于企业文化中。企业文化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统一的,企业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企业精神、企业道德等,都是企业文化本质的反映。它带有一切文化都具有的精神性、社会性、集合性、独特性和一致性的特征,但不能简单地把企业文化看作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文化是无形的力量,是心灵的呼唤,代表着企业存在的意识,它是企业这个客观实体存在的精神力量。企业文化是在企业整体竞争力中最为核心的部分,而企业核心竞争力总是植根于独特的企业文化土壤中,受企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优秀与先进的企业文化对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共同拥有的企业理想、信念、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企业意识形态、物质形态、制度形态等文化的复合体,是企业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
创新机制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障
企业创新机制使企业不断追求创新的内在机制和相应的运行方式,它能不断地将知识、技术、物质转化为用户满意的产品,因而不断地促进知识的生产、积累、创造和应用,它能不断地加强信息的交流和加工,因而不断地刺激关键资源的增长,最终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有利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
(一)建立企业的创新动力机制
首先,进行企业制度创新,这是建立创新机制的前提条件,只有在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的前提下,企业才能以市场为导向,自主地组织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其次,要求企业家具有创新精神,企业家是创新活动主要倡导者、决策者和组织者,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搞好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再次,应当建立激发创新意识的人事制度、工资制度和鼓励员工勇于创新的其他激励制度。最后,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形成具有特色的企业精神。
(二)建立企业创新运行机制
企业创新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创新管理的组织机构、运行程序和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一套能够有效决策、指挥、信息反馈的组织、制度和其他的合理机构,形成既能够调动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又可以协调创新过程中诸多环节有机运行的组织系统。
(三)建立企业创新发展机制
中国重点产业发展和竞争力状况 篇6
世纪以来,石化、钢铁、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轻工、纺织、汽车、船舶等重点产业有了很大发展,产业竞争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呈现一些新的特征。
一、重点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一)新世纪以来至金融危机爆发前,重点产业呈高增长态势,主要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市场化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推进、科技不断进步、相关政策积极支持、相对丰富的要素大规模投入、发达国家部分产业进一步向我国加快转移等多因素作用下,我国重点产业近些年呈高速发展态势。2003~2008年,石化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约20%,轻工业产值年均增长超过20%,装备制造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达27.7%,船舶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56%;2001~2007年,纺织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1%;2000~2008年,汽车销售年均增速达21%;2001~2007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约30%,2008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5%;2001~2008年,钢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20%。2002~2008年,10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6.4%。
主要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2008年实现钢50092万吨、乙烯1025万吨、纤维加工量约3500万吨、铜材748万吨、铝材1427万吨、汽车935万辆、彩色电视机9033万台、电冰箱4757万台、房间空调器8231万台、微型电子计算机1.37亿台、手机5.6亿部,造船完工量达2881万吨。全球近一半左右的手机、PC机、彩电、显示器、程控交换机、数码相机都在我国生产。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重点产业短期增长冲击很大,但在国内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多数重点产业一年多来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冲击。国际市场需求的低迷使国内重点产业发展受到很大影响。为应对危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缓解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短期困难,着力保障产业持续增长后劲,努力解决危机中暴露出的长期性问题。总体看,有关政策取得了预期的效应,2009年多数重点产业保持了较高速增长,但仍有部分重点产业增长受到较大影响,同比下降较大。
石油和化工业,2009年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其中,化工行业增长15.9%;石油天然气行业增长4.8%;炼油行业增长5.2%。
钢铁工业,2009年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国内粗钢产量达到56803万吨,同比增长12.9%。
汽车工业,2009年生产和销售汽车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增长48.30%和46.15%。
轻工业,2009年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7614.5亿元,同比增长13.5%。
船舶工业,2009年规模以上船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485亿元,同比增长28.7%。造船完工量424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7%。
纺织工业,2009年53110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7979.89亿元,同比增长10.30%。
装备制造工业,2009年工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10.75万亿元和10.48万亿元,同比增长16.07%、16.11%。
有色工业,2009年10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2681万吨,同比增长5.8%。
电子信息产业,2009年出现新世纪以来的首次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中受冲击最明显的行业。但随着国内政策效应不断显现和世界经济逐步回暖,电子信息产业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呈现企稳向好的迹象,全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收入51305亿元,同比增长O.1%。
(三)重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产业布局、所有制结构有较大改善
1.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产业内在素质有所改善。多数重点产业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技术创新道路。伴随着产业高增长,重点产业逐年增加研发投入,壮大研发人才队伍,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产出逐年增加,部分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自主创新能力总体有所增强。
石油化学工业拥有了一批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一大批技术先进的大型骨干生产装置、大型有机原料和精细化工装置。2007年,全行业共有R&D人员11万多人,投入R&D经费超过256亿元。创新产出逐年有所提高。新产品实现价值占全行业总产值从不到4%上升到2009年的近6%。
钢铁工业长期以来依托自身技术实力,在部分引进国外高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技术装备设计和制造的自主集成与创新,主要装备的国产化率进一步提高,部分产品、工艺与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电子信息产业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创新战略下,企业技术的创新能力储备能力稳步增强。自1985年以来信息技术专利申请总量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9.0%,集成电路、软件、移动通信、新型元器件、数字视听、计算机等产品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2009年度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合计研发经费超过40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3.5%。所获专利总数超过4万件,其中发明专利达1/4以上。骨干企业日益成为标准战略实施的主体,在TD—SCDMA、WAPI、AVS、闪联等重大标准制定上发挥了主导作用。
装备制造工业自主知识产权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是少数几个具有自主制造的钻深6000m陆上、海上系列钻机及相应采集运设备以及9000m、12000m全数字化交流变频特深井陆地石油钻机的国家之一。
船舶工业坚持引进技术与自主开发相结合、以自主开发为主的产品科研发展方针,一方面采取引进国外设计或与国外联合设计的方式,迅速提升船舶工业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设计技术的基础上,加大自主开发力度,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船舶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取得了长足进步。
汽车工业近些年研发投入不断增长,逐步从过去单纯向国外购买引进技术转变为自主开发、引进吸收、购买国外成熟产权技术等多种途径,对技术开发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自主品牌汽车得到较快发展。
纺织工业近些年连续加大了技术进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投入,大力培育自主品牌。新型纤维、新型材料不断涌现;加工技术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印染业和面料业创造、供应链集成开发和管理、行业质量检测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等均得到较大提高。
轻工业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关键设备和成套装备进行消化吸收,在造纸、家用电器、塑料制品、皮革、照明电器、陶瓷、日用化工、电池等行业具备了较强的集成创新能力。
有色金属工业依靠技术进步,通过引进消化再创新、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成功研究开发了一大批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并用于生产。研发成功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预焙槽技术、氧气底吹造锍捕金技术、闪速炼铝和熔融铅渣直接还原技术、自主研发并制造的世界首台万吨级油压双驱动铝材挤压机,生产出350公里时速的高速列车铝型材,实现了车体材料全部国产化。大型浮选设备、电解铝多功能天车机组、氧化铝的隔膜泵等重大关键设备基本上实现了国产化。
技术进步与创新推动了重点产业内在素质的提升,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出现了一些国际知名自主品牌,部分产品标准已经成为国际标准。重点产业发展对全球产业链和世界产业格局的调整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
2.产业布局合理度有所改善,东、中、西地区初步形成各自优势。产业发展逐步打破行政体制的约束,按照内在经济联系进行空间布局,东、中、西部的布局合理程度进一步提高,各地区产业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产业分工与合作关系不断密切。近些年,重点产业的空间分布出现新的特点:一方面是钢铁、化工、船舶、装备制造、汽车等重点产业向沿海和沿江地区聚集;另一方面电子信息、纺织、轻工等产业从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步伐加快。
全国形成了大量颇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成为产业规模迅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形成了以9个国家级信息产业基地、40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为主体的区域产业集群,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区域的劳动力、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占全行业比重均达到80%;培育形成了150多个产业链条完整、产品特色突出的轻工产业集群,年产值约12000亿元,占轻工业总产值的16%左右,从业人员1000多万人;形成了众多相对集中、产品特色明显的纺织集群,尤其是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为辐射中心,沿海的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福建、上海五省一市聚集了全国3/4的纺织企业、近80%的销售产值;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船舶工业带;形成了包括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华中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六大汽车主产区等。
重点产业在东中西地区的发展,逐步呈现出各自的优势分布。例如,东部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领域有绝对优势,在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业有较大优势,在造纸及纸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方面有优势;中部地区在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烟草加工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有一定优势;西部地区在烟草加工业有比较优势,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饮料制造业有较大优势,医药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一定优势;东北地区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有较大优势,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食品加工业有一定优势。
3.多元所有制结构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重点产业原先以单一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逐步转变成为国有、民营、外资、合资等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企业股权结构日益多元化。轻工业是市场化最早的领域,民营经济和外资企业在家电、皮革、五金、家具、陶瓷、羽绒、制笔等领域已经成为主导力量;钢铁工业中的民营企业迅速发展,民企的钢铁产量从21世纪初占全国钢铁比例10%提高到2008年的41%;汽车产业从以国有企业为主,变成了国有、民营、合资共存的状态;石油和化工领域,国有控股企业则仍然是行业发展的主力,2008年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占全行业总产值的55.6%,销售产值占到全行业的56.O%;船舶工业,2008年列入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企业1242个,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66个,集体企业83个,外商及港澳台控股企业142个,民营企业800个以上。有色金属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额中,国有控股占43.9%,集体控股占8.4%,私人控股占37%,港澳台占5.6%,外资占5.1%。市场主体所有制的多元化,使得重点产业的市场竞争更加充分,产业运行效率有了较大提高。
(四)重点产业贸易规模迅速增长,贸易结构升级明显
重点产业的高速增长推动贸易规模的迅速增长。例如,纺织品服装出口从1978年24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1756亿美元,相当于增长了73.17倍。同时,重点产业产品结构的变化带动了贸易结构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点产业实现了从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向以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技术密集产品为主的转变。2008年,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7.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9.1%,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明显,2007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已位居世界第二。1979~2008年,机电产品出口年均增长26.8%,比同期全部货物贸易出口年均增速高8.7个百分点。
二、不同重点产业的竞争力水平差别较大
重点产业在规模的迅速扩展后,带来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但因发展阶段、产业规模、人力资源、技术积累、盈利水平、创新能力、市场环境、国内外资源获取能力、产业链整合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重点产业竞争力表现出较大差别。具体地看:
(一)纺织、轻工、钢铁、船舶等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在国内外日益增长的巨大市场需求、国内充裕的低价格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发达国家和地区加快传统产业转移、技术进步、政策支持以及市场化程度提高等综合因素作用下,纺织、轻工、钢铁、船舶等产业显示出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2008年纺织工业贸易顺差达1709.78亿美元。棉纱、棉布、呢绒、丝织品、化纤和服装等主要纺织产品生产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位。2009年1~11月,在美国纺织服装进口总额中,中国产品的占比为40.22%,较2008年同期上升了5.10个百分点,增幅明显高于越南、印度等竞争对手国;在日本纺织服装进口总额中,1~11月中国产品的占比为78.45%,较2008年同期亦上升了1.77个百分点。特别是,纺织工业形成了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纺纱、织造、非织造、针织、染整到服装、家纺、产业用品、配套产品等上下游相互配套,纤维、纤维制品生产与纺织机械制造协调发展的产业链体系,具备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整体产业优势。
我国轻工业2008年出口值为3092.29亿美元,贸易顺差2292.38亿美元。产品在世界贸易量中已占有相当比重,如小家电占到80%,空调器、微波炉、羽绒服占70%,自行车占65%,日用陶瓷占60%,电冰箱、鞋占50%,洗衣机占45%。
我国钢铁工业近些年发展迅速,2008年钢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7.8%,长期靠进口钢材弥补供给缺口的状况彻底改变。自2005年起基本实现钢铁产品进出口平衡。2006年起变成钢铁净出口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一大净出口国。2008年净出口折钢4749万吨。
我国船舶工业综合竞争力仅次于韩国和日本,且差距在逐年缩小。2008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全面超过日本,2009年我国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首次超过韩国。我国已能设计各类国际先进水平的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形成了一批标准化、系列化船型,有的已成为国际品牌。
(二)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有色金属、汽车等产业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
我国的电子信息制造产业规模世界第二,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全球第一,形成了产品门类相对齐全、产业链相对完善的生产体系。彩电、手机、计算机、程控交换机、数码相机、集成电路等产品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50%左右,产业整体国际竞争力已显著提高。但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还处于中、低端环节和外围的地位,在产业创新、产业组织和产业环境方面与美、欧、日等国仍有一定差距。
我国装备制造工业2006年历史性地从长期逆差转变为贸易顺差,某些重大成套装备如机床、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重型矿山、石化通用、环保装备等实现了部分国产化替代,部分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跃居世界前列。2009年,我国首次成为世界机床第一大生产国。
我国在有色金属方面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生产和消费国,有色金属冶炼技术总体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国内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在对境外优势矿产资源的控制能力方面有所增强,在境外控制了一部分权益资源。
我国的原油年加工能力位居世界前列,近些年规模迅速扩大,为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奠定了物质基础。但石油化工行业资源紧缺,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较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对进口的依赖相对较高,工艺技术水平尚有一定的差距,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缺乏,实用高效的炼化一体化相关技术还需进一步提高。从进出口额的比较来看,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口总额大于出口(原油进口占一定比例),而且近年来,贸易逆差逐年扩大,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我国汽车工业近些年生产能力发展迅速,2009年我国跃居世界第一产销大国。国内市场中,商用车自主品牌占据主导地位,中低端乘用车市场有一定竞争力。汽车工业出口规模小,占国际出口市场份额低,但近几年出口量呈快速增长势头。新能源汽车发展具有一定的有利条件和比较优势。汽车产业初步具备了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条件,具有潜在的国际竞争力。
(三)部分高端制造和农产品领域不具备国际竞争力
部分高端制造领域,如光纤制造装备、集成电路制造装备,核心石油化工制造装备、数控机床、高端医疗装备、创新药等尚不具有国际竞争力。即使是已经拥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如纺织、轻工、钢铁、船舶等,也存在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制约。纺织行业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大量关键设备依赖进口,自主创新投入规模及强度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很大差距。钢铁生产装备中烧结、炼铁和炼钢环节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制浆造纸、乳制品、饮料、肉制品等轻工行业的关键技术装备主要从国外引进,95%的变频空调压缩机、LED的关键部件芯片、高档手表机芯等依赖进口。部分重要农产品(如大豆、食用植物油、细羊毛、天然橡胶等)自给率低。
三、重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要看到,重点产业发展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正变得突出,亟待解决。
(一)增长方式粗放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科技、低效益"的特征明显。单位产值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过大,平均劳动生产率较低。出口工业品以加工贸易和贴牌生产为主,出口产品附加值较低。低水平重复投资,落后产能严重过剩。例如,石油化工行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物质资源的大量投入,资源环境制约力增大;轻工业依赖劳动力、原材料等要素大量投入,技术含量低,以加工贸易为主,部分产品处于产业链低端,附加值不高;汽车产业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和固定资产的投入,而靠技术进步带来增长的贡献度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二)结构不合理
重点产业传统产能相对过剩与新技术、新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出口主要以低端产品为主。先进装备及零部件仍依赖进口,出口产品主要是中低档产品。产品结构趋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例如,石油化工生产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产品基本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高端专用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等大量依赖进口。目前,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存在加剧之势;装备制造工业的产品出口层次依然较低,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高,盈利能力较弱;汽车工业领域中外合资企业在乘用车领域占主要地位,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占据了高端乘用车市场,国内企业集中于中低端产品市场,且面临着中外合资企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电子信息产业低端产品供大于求、高端产品依赖进口,大企业不强、小企业缺乏“专精特新”,增长过度依赖外资,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布局有待进一步合理;船舶工业,散货船、油船和集装箱船比例相对较高,如高新技术船舶产品占手持订单的比例,实力最强的韩国是我国的3.1倍,日本是我国的1.7倍,差距非常明显。
(三)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增强
与产业高速增长的总体态势相比,重点产业创新能力未能有显著提升,创新投入总体不足、研发人员比重过低、产学研脱节、缺乏创新激励机制、核心竞争力不强,尚未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产品出口以贴牌加工为主,自主知识产权少,产品附加值低。例如,轻工产业科研投入严重不足,2007年轻工业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仅为0.23%;石油化工国内主要企业的研发费用不到销售额的1%,大大低于国外平均水平;汽车工业整车生产企业投入一般仅占年销售收入的1%~2%,而国外企业一般为5%~10%。国内500强零部件企业一年的研发费用总和不到博世公司一年研发投入的17%。国外大汽车公司的研发人员一般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0%左右,我国则不到其一半;装备制造工业大部分产品在性能、工艺、稳定性、可靠性方面与世界高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自主创新的经验积累和人才培育仍然严重滞后。技术引进后消化、吸收比例不高,不少技术停留在仿制的低层次阶段,原创性技术和产品较少,重大技术装备仍然过多依赖进口,尤其是在核心基础元器件和软件等关键环节受制于人。
(四)产业集中度不高
重点产业多数企业规模偏小,规模经济缺乏,行业集中度很低,产业组织很不合理。例如,轻工产业的生产集中度总体不高,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规模以下企业占有相当比重。2008年1~11月轻工产业中大型企业占整个行业的比重约为16%(其中,集中度比较高的家电行业为57%,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为36%,饮料制造为25%);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塑料制造业的集中度仅为11%、16%和6%;汽车工业CR3(前三名企业的总产量占行业产量的百分比)2008年为48.8%,而美国、日本和韩国10年前(1997年)的CR3分别为98.9%、63.1%、97.1%;钢铁工业前五大企业(河北钢铁、宝钢、武钢、鞍本、沙钢)2009年合计产钢1.65亿吨,仅占同期全国钢产量的29%。
(五)对外资源保障能力不足
石油化工有十余种原料出现严重短缺,我国成为目前国际化工市场主要的进口大国。原油进口逐年增加,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由2001年的27.7%增加到2006年的43%,2008年达到50%。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消费国、硫磺进口国。主要化学矿种资源不足,尤其是钾、磷、硫和硼等严重不足;钢铁工业对外部铁矿石资源的依赖程度正在不断加深,2008年以铁矿石进口量换算得到的生铁产量占当年生铁总产量的比重超过60%,预计在今后若干年内,铁矿石高度依赖进口的格局仍将继续,或会实际达到60%以上;有色金属原料大量依赖进口,2008年铜原料对外依存度达到73%,铝原料对外依存度为53%,进口矿产铅、锌原料对外依存度分别为31%和32%,进口镍矿产原料对外依存度达到78%;纺织品加工过程中的棉花和化纤原料有相当比例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还将进一步加大;电子信息产业出口依存度已经高达近70%,受外部需求影响波动很大。
特别是,原材料进口依存度不断增长,已经成为重点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部分产业产品出口依存度偏高,产业运行风险增大。
(六)配套产业发展滞后
装备制造行业整机产品制造所需部分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配套不足。如大型冶金成套设备用高端轴承、液压件及控制元件,风力发电机用整机控制器、主轴轴承、偏航轴承、变桨轴承、变频器、数控机床用精密轴承、控制系统、直线导轨、滚珠丝杠、直线电机等等一直以来依靠进口解决。汽车工业的零部件与整车未能同步发展,长期滞后于整车的发展,零部件生产过度分散,专业化程度较低。船舶工业的船用配套设备发展滞后,船用配套设备国产化水平低,本土化设备装船率低、关键设备及部件依赖进口;船用通讯、导航仪器仪表长期依赖进口;我国船用配套产品在建立全球维修服务方面进展缓慢,也严重制约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任务相当艰巨
工业单位产值的资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先进工业化国家的水平差距则更大。例如,我国对工业废气中污染物的治理还停留在可见的粉尘上,而工业发达国家已涉及所有不可见的有害气体,除SO2外,已扩展到挥发性有机物。
(八)部分领域外资控制程度较高,产业安全问题凸现
外资在重点产业中均有广泛分布,外资在我国市场的并购领域不断拓宽,正从一般消费品行业向装备制造业、原材料等重点产业拓展,并呈现独资化倾向。例如,外资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的生产和出口。
竞争和发展能力 篇7
一、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及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发展观, 就是关于发展的根本观点, 也就是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2月21日《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文中将发展观定义为:“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 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 在总结我国几十年来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等展开了系统论述是包括新的经济观、政治观、社会观在内的开放式的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发展智慧, 对企业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不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同时也为企业发展改革提供了新的理念框架。它要求企业要以发展为动力, 通过体制创新和管理机制创新, 提高发展质量和盈利水平,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具体工作中打好施工生产攻坚战、提高员工生活水平、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企业不仅要谋求发展, 而且要谋长期的健康发展, 这是企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需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但是更需要构建坚实的内部基础。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等全方位创新来夯实企业的内部基础。
二、铁路建设单位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 铁路系统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 把以“运能充足、装备先进、安全可靠、管理科学、节能环保、服务优质、内部和谐”为重点的和谐铁路建设, 作为铁路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体现和举措。在具体的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 铁路建设部门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给予实施:一是扎实读好原著, 通过精读《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等著作, 学习胡锦涛等中央领导的重要讲话,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 努力做到学以致用, 用以促学;二是外出参观学习, 中国铁路建设单位众多, 开展科学发展观实践的形式多样, 通过学习兄弟企业开展科学发展观的经验, 感悟科学发展的力量, 感悟党的创新理论带来的成就, 增强进一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三是组织辅导培训, 各铁路建设单位纷纷采取分期分批培训、党课、讲座、报告会等多种形式, 引导广大职工, 尤其是党员干部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 增强学习的效果;四是注重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广播、宣传板、内刊、板报甚至地方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作用, 及时登载有关学习实践活动进展、做法、要求以及经验体会等方面情况, 开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文化阵地;五是着力解决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 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 改善职工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 实施“暖心工程”, 做好困难职工的走访慰问、困难补助工作, 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六是结合企业实际, 围绕企业战略目标, 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创新体制、机制, 着力解决企业体制障碍、技术障碍以及规范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在科学发展观落实的几年中, 铁路建设单位取得了显著成效, 营业额和利润都有了较大的提升。通过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开展, 企业的发展思路更为清晰、科学、统一, 在贯彻党中央和铁道部的部署上更加明确, 牢牢树立了“诚信经营、借势发展”的理念。经营体制改革得到深化, 政企不分、机制僵化、行政垄断与自然垄断交织的症结得到极大改善, 优化了资源配置效率, 通过企业、员工和社会三方共同投资, 组建作业层经济实体, 有效地把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融为一体。体制创新, 优化了企业资源和组织结构, 提升了企业经营能力和企业发展质量。通过推行机构职能改革, 大力推进扁平化管理, 减少管理层次, 缩短管理链条, 提高企业的整体执行力。通过实施资金、利润和会计核算的“三个集中”管理, 强化集中掌控能力;通过强化方案、预算、队伍的“三个落实”, 增强精细管理能力;通过推进责任收入管理、责任成本管理、责任利润管理“三个责任”, 增强增盈创效能力。强化施工过程监控, 有效地实现了对所有在建项目施工生产的有序可控。通过传承中创新, 提升既有技术优势, 创新中完善, 培育新兴技术优势, 双管齐下的策略, 保障了企业的跨越发展。通过以发展为主题, 以和谐为目标, 坚持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 和谐铁路的局面初步显现。选人、用人、育人制度改革, 优化了人才管理机制, 员工素质得到大幅提升, 增强了各层次人才的整体战斗力和凝聚力。总之, 通过一系列的举措落实科学发展观, 铁路建设单位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屡创历史新高, 市场开发取得突破, 施工生产取得新的突破, 内部管理日趋规范, 党建工作有声有色, 社会声誉明显提高。
三、进一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提升发展能力, 强化竞争优势的举措
当前, 铁路建设单位正按照党中央和铁道部的部署, 掀起新一轮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热潮。铁路建设单位如何按照上级的部署, 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提升发展能力, 强化竞争优势显得尤其迫切。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铁路建设企业来说, 最根本的是要实现安全发展、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和创新发展, 从企业文化入手, 实现理念、管理、制度、技术的全方位创新。
1、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 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上新台阶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实践中, 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 起着推进企业发展的动力作用, 在凝聚、沟通、调节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企业与投资人、企业与客户等多种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做为国民经济大动脉的铁路行业也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大型企业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 在科学发展观实践中起到积极作用, 通过文化理念这一载体, 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融入到企业的各个角落, 使企业文化潜移默化逐渐影响每个员工的思想和行为。针对铁路建设的特殊性, 项目是构成施工单位的载体, 项目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最直接载体, 项目文化建设对于铁路建设单位至关重要。铁路建设单位应结合企业实际, 推进项目文化建设, 实现项目文化与项目各项工作紧密结合, 立足项目的特点、规模、经营环境、员工素质等实际情况建设特色项目文化。项目文化建设应与党建工作、群众工作相结合, 通过文化建设提升党建工作和群众工作的影响力, 通过党建工作和群众工作, 丰富项目文化建设的形式和内涵, 从而达到水乳交融, 相辅相成的效果。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项目文化应该坚持以人为本, 创建“学习型组织”, 提高环保意识, 推行节约型文化建设。通过加强领导, 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组织机构, 加强监控, 明确责任, 严格考核奖惩制度等措施, 保障节约型项目文化的落实。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企业
以人为本的发展, 意味着企业的发展要以人为发展动力。铁道部提出建设“和谐铁路”的目标, 要求下属企业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和谐为目标, 坚持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的思路。铁路建设单位应长期秉承这样的先进理念, 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人本管理体系。在新的经济环境下, 铁路建设的任务更为艰巨, 更应当践行这一理念。民主管理作为以人为本管理的重要体现, 应当在企业中给予实践和推广, 不断推进企业的公开民主管理上新水平。加强职代会制度建设, 提高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制度的建制率和覆盖面, 坚持生产经营重大问题公开、重大决策问题公开、评议干部情况公开、职工热点、难点问题公开等措施深化民主管理, 提高职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意识和能力, 深化企业公开民主管理的程序化建设和法制化建设, 保障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借鉴已成功开展企业有关年薪制、期薪制、岗薪制为主体的薪酬管理体系等方面的经验, 设计更为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 充分体现人力资本价值。支持鼓励职工参加各种学历考试、职称考试、执业资格考试, 并组织一些针对性较强的业务培训, 如项目经济培训班、财务管理培训班、验工计价人员培训班、一线技术人员和工班长培训班等, 使企业员工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抓好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不断优化企业的内部环境, 把企业建成让职工实现自我价值、追求精神幸福的学校和阵地。充分发挥铁路沿线的文化宫、俱乐部、图书馆、体育场等文化设施的作用, 努力为职工提供更多的文化生活载体。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增强责任意识, 确保安全生产和施工质量
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不足、执行力偏弱, 是企业的软肋, 使得企业无法追求卓越、做强做大。责任意识的强弱决定执行力度的大小, 执行效果的好坏。增强责任意识, 是提升竞争能力的基础。铁路建设单位尤其要增强责任意识, 在过去几年里, 铁路建设单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增强责任意识的活动, 比如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培训活动等, 通过这些形式强化责任意识, 规范责任管理。铁路建设单位应该将增强责任意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长期紧抓不松懈, 牢固树立“安全、质量、进度、环保、创新”五种责任意识, 制定严格的制度措施, 大力度推进铁路工程建设。通过健全并严格执行安全目标责任、监督考核和落实兑现保障体系, 不断强化员工在安全生产业绩中的综合考评, 并与奖励分配挂钩, 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 促进员工自觉遵守各种安全制度措施。做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管理工作, 强化对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和责任成本管理的监控能力, 千方百计降低各项管理风险, 千方百计增效益, 推进企业科学发展。各项目要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的过程控制, 采取定人定岗、技术干部跟班作业指导等措施,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务必确保工程质量处于有序可控状态。要时刻警钟长鸣, 防患于未然, 及时把各种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
4、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强化技术创新, 挖掘竞争力提升的源泉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结合铁路工作实际, 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推进铁路技术创新。铁建建设单位应该在铁道部有关技术创新的总体战略框架内, 牢固树立学习型、开放型、全球型的科技工作理念,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体制优势, 积极围绕铁路既有线施工和枢纽改扩建工程开展技术创新, 紧紧依托铁路客运专线、大型桥梁和隧道、综合立体枢纽等重点工程建设, 不断加快在核心技术领域、关键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改造。在已搭建的先进技术平台基础上, 瞄准世界铁路一流水平, 不断提高铁路自主创新能力, 努力实现铁路技术创新的重大跨越。始终把服务运输、建设、安全作为铁路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需求为牵引, 以工程为依托, 进一步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 服务和谐铁路建设。
5、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党建工作, 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和组织基础
铁路建设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应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为契机, 围绕发展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 创新工作理念、健全工作机制、完善管理制度, 实现党建工作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双提升、双促进”, 为建设和谐铁路提供坚强保证。在新一轮的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中, 更应当以党建为中心, 落实领导参学、扩大学习范围,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深化铁路行业文明创建活动, 深化“组织活动到一线、党员作用到一线、宣传鼓动到一线、作风监督到一线、服务保障到一线”, 展示铁路职工的精神风貌。积极探索实践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途径和方式方法, 落实党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总经理定期向党委报告工作制度、党政主要领导在重大问题决策前的沟通制度、党组织负责人参加总经理办公会议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积极举办廉政教育报告会、警示教育座谈会、专题培训等形式, 开展“弘扬正气抓作风, 严以律己做表率”把廉洁教育贯穿于干部管理各个环节。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建立党内情况向党员通报、重大决策征求党员意见等制度, 推进党务公开。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 树立先进典型, 加强新闻舆论引导工作, 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 为实现企业战略构想提供可靠的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引入党建精细化管理模式, 按照“精、准、细、严”的目标要求, 实行新的党建工作制, 对党建计划、实施、考核采取新的措施, 缩短管理周期, 细化目标任务, 强化制度落实, 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6、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管理创新, 促进企业的规范化管理
我国铁路建设单位以创新管理, 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按照“面关注点、点带动面、点点汇聚、信息完整、处理准确”的总体要求, 贯穿“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两大精髓, 大力推进了管理体系的“一体化”进程, 规范了管理标准, 提高了管理效率, 夯实了管理基础, 初步建立了“权责清晰、流程顺畅、运行高效、行为规范”的管理体系。在新一轮铁路建设改革过程中, 更应强化基础管理, 注重提升管理品质, 依靠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信息化管理, 提升整体管理质量。通过法人治理结构改革, 健全企业内部监督制度, 提高企业管理者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避免管理者的个人主义思维给企业带来损失。通过实行质量信誉考评制度, 建立内部招标制度, 提升企业的社会声誉和品牌知名度。通过强化预算管理加强资金归口管理, 严格项目成本管理降低铁路建设成本水平。通过深化精细化管理, 用市场理念和手段形成新的施工管理模式, 探索项目管理制度, 形成适应铁路建设市场要求, 具备本企业特点、操作性强、相对完备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通过完善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规范管理, 避免盲目性, 减少随意性。
摘要:新的经济形势下, 如何构建和谐铁路建设的新局面, 其关键就是要进一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铁建建设单位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从企业文化、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党建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 提升发展能力, 强化竞争优势, 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竞争优势,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志军.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开创和谐铁路建设的新局面[J].铁道经济研究, 2008 (1)
[2]、杨金廷.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创建和谐企业运行机制体系论纲[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社会科版) 学报, 2008 (3)
[3]、丰明光.抓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促进和谐铁路建设[J],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08 (5)
竞争和发展能力 篇8
2003年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加快了大学生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步伐, 部分高校大学生整体素质呈下降趋势 (张艳萍, 2009) 。【1】与此同时, 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 2013年我国应届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99万人, 创历史新高, 就业形势相当严峻, 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
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加以及就业市场劳动力要求趋于饱和状态, 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特别是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直接影响了劳动力需求萎缩。另一方面是数量和质量之间的矛盾, 供应充足, 但有效需求却不足, 用人单位对待人才逐步由单一的技能转变为多元化能力要求, 强调员工不仅具备与职业技能相关的硬能力, 而且还必须具备善于沟通交流、团队合作及挑战创新等方面的软能力, 而高校对大学生软能力培养存在着缺失和不足。再一个方面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对待就业认知差异所导致的矛盾。比如, 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薄弱, 对自己的认知不足, 面临就业时普遍处于茫然状态;另外也有家庭就业观念比较保守而造成的, 这些都是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但是, 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软能力”不足, 软能力不足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
二、软能力的本质特征和范畴
(一) 软能力与硬能力的区别和意义
硬能力是指我们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 是职场上对专业技能的要求, 更多的是智商的体现。比如某人的职业是医生, 他的医学院毕业证书和医生执照以及他治好了或救活了多少病人, 都是他的硬能力的指标, 他的硬能力可以以个人的业绩来衡量, 可以通过表象呈现。如果某人是学生, 他的硬能力表象就是以学习好坏为依据, 它是以每科的成绩和学历作为定量标准。
软能力是社会心理学术语。它和硬能力相反, 不以实际的物体为标准, 呈隐性。它和人的情商有关, 它是人格特质、社交礼仪、语言沟通能力、个人习惯、品德和乐观态度的体现。其实软能力涵盖的面非常广, 它通过人的性格特征、身体素质来呈现, 个人的特质情况不同, 其差别和要求也不一样。【3】
硬能力和软能力有着本质区别:在就业当中, 硬能力只能解决技术方面的问题, 而软能力往往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情感问题。特别是在工作当中, 只具备硬能力而缺乏软能力的人如同跛子走路。
(二) 软能力的范畴
软能力所涉及的范畴很广, 比如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独处能力、诚信能力和社交礼仪, 还有吃苦精神和敢于挑战能力、冒险精神和竞争能力等。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 首先考虑员工是否有团队合作精神。现代大部分企业都是分散-集成式经营模式, 比如一辆完整的轿车所包含的各种零部件, 是通过多家企业分散生产, 然后集成到一起完成的, 共担风险、共同发展, 这些都需要团队合作精神;其次是强调员工心理素质要好, 能够经得起考验, 抗压能力强, 敢于面对失败和挫折, 能与企业共存亡;再次是要求员工人格品质好, 诚实正直;最后是要求员工要有学习精神, 敢于思考和创新、具备挑战和竞争的精神品质。
通过用人单位在选拨人才的要求得知, 当代大学生在就业当中应该具备的基本软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和独处能力、当众言说能力、自信、亲和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抗压能力和吃苦精神、公共事务参与能力及诚信。
三、大学生软能力的现状剖析
为了更好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大学生软能力培养教育, 下面我们以“就业市场双重主体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认知比较——基于841份调查问卷的分析” (陈涛, 2012) 【4】调查数据为参考, 将大学生的基本软能力现状进行剖析:
(一) 学习能力和独处能力
学习能力即渴望学习, 善于学习, 并时刻把握机会。很多大学生的认识很片面, 认为学习成绩好就是学习能力强。其实不然, 学习能力包含了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大学生表现出的心态是浮躁, 沉不下心。眼高手低, 说的多, 做得少, 独处能力不足。通过大学生就业认知状况分析, 只有6.82%的大学毕业生平时会注重学习, 或者在岗位上愿意主动接受学习新的知识。相但有27.15%的单位认为高校在人才培养和教学中要加强大学生的实习实践, 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
(二) 人际社交和自信心
人生来就是与人打交道的。很多大学生的性格表现为内向, 人际交往能力差, 社交面狭窄。在团体活动中不敢当众表达自己的观点, 怕说错, 也怕失败而丢面子。久而久之, 造成封闭自己、不愿参与团体活动的不良局面。进而在沟通表达能力方面越来越差, 甚至更为严重的会成为自闭症患者。对学生的身心不但会造成极大的伤害, 对社会、家庭也会带来严重的精神负担。相应的也将会丧失大学生的自信心。大学生缺乏自信心或自信心不足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表现为“可能做不好”、“难以胜任”或逃避责任等。大学生就业认知状况调查显示, 有22.51%的学生认为需要加强人际关系的培养。
(三) 亲和力, 理解他人, 善于沟通协调
待人诚恳, 和善, 善于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理解他人。特别是90后在校大学生自我意识强, 自私、缺乏亲和力, 不善于换位思考, 看待问题较为单一。往往只在乎自身的情感和利益, 虽然说起话来夸夸其谈, 口若悬河, 但总是抓不住问题的重点。功利心比较强, 总是以满足一己之私为目的。比如学校在评选奖助学金时, 因为名额是有限的, 个别家庭比较富裕的学生, 也会参与奖助学金的竞争, 甚至私下打小报告, 抓住别人的不足不放。因琐碎的事产生矛盾, 嫉妒甚至怀恨在心, 不能理解他人, 缩小或隐藏自己的错误而无限放大别人的错误。沟通障碍、缺乏耐心, 急躁、自私自利、心胸狭隘的现象在大学生当中普遍存在。
(四) 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
团队精神即与他人的合作能力, 90后大学生接触面广, 选择性强, 对自我利益比较重视, 缺少帮助弱势群体的热情, 这往往也是用人单位最注重的。在团队合作中, 对整体的利益考虑不足, 往往以丧失集体的利益而保护自己的利益为最终处事结果。至于敬业精神, 即工作是否踏实, 肯于吃苦, 是否为企业愿意甘心付出。问卷调查中有12.86%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敬业精神提出要求。现在很多人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缺乏社会经验, 其实用人单位最为注重的是除了毕业生的专业素养之外, 更多的是看重大学生的敬业精神。
(五) 抗压和竞争意识、创新能力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即当面临家庭、单位等施加的经济、人事等方面的不公正待遇时, 能保持一种超脱心态的能力。大体上来讲, 人的心理素质, 一方面来源于成长环境, 另一方面也来源于自身个体的差异性。现在90后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娇生惯养, 长期由家长庇佑, 很少经历风雨, 使得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对失败、挫折、困境的深刻体会。往往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表现为慌乱, 不知所措, 或者是直接选择逃避, 不敢面对。有9.92%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在就业时的抗压能力及心理素质比较重视。如今环境的影响, 促使一部分大学生缺乏自我调节能力。表现为心高气傲, 一心要比别人强, 非要比个高低, 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造成最后的失败, 然后意志消沉, 甚至一蹶不振。还有一些大学生嫉妒心理强, 自私, 看到别人比自己好时, 埋怨, 心浮气躁, 甚至嫉恨别人。这种不良心理现象不能及时的自我调节, 抗压能力差, 往往会出现大学生自杀或伤害他人的恶劣事件, 后果十分严重。对于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 有17.67%的用人单位建议高校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能力的培养。
(六) 诚信能力
诚信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 “言必信、行必果”。诚信是社会和企业重视的而当代大学生容易忽视的一面。以“你对目前社会诚信状况如何?”为题的问卷调查得知:有5.1%的大学生认为好, 而有近八成的大学生认为差或“无可救药”。虽然该数据有待进一步考证, 但也反映出大学生对当前社会诚信状况是不太满意的。这也相应的影响了现代大学毕业生的诚信好坏。比如高校毕业生的助学贷款还款率一直比较低, 一部分毕业生毕业几年后还一直拖欠贷款, 由于贷款按期归还的违约率太高, 造成国家助学贷款曾一度暂停。央行征信管理局的一份调查显示, 在个人征信系统建立之前, 大学生毕业后不能按时归还助学贷款的比例较高, 某些地方违约率达30%。【5】除了部分毕业后暂时未找到工作而无能力偿还之外, 更多可能是诚信问题。此外, 关于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也比较严重, 比如就业推荐时虚报自身材料, 部分毕业生为了能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甚至编造材料, 言过其实。还有就业面试中自我拔高, 为了表现自己的突出能力, 夸夸其谈, 觉得什么都懂, 而到了实际工作中却能力平平。还有一些毕业生面试时找人代替自己, 给用人单位留下不虚心、不诚信的坏印象, 这些往往是用人单位不能接受的。另外大学生随意毁约的现象较普遍, 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给用人单位造成了损失, 也损伤了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
从当前看, 用人单位十分重视的, 也是大学生所欠缺的软能力普遍令人担忧。只有“硬能力”, 没有“软能力”的人犹如是“跛子”走路, 难以协调。只有软硬能力都兼备, 才能胜任职业岗位的需求, 才能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
四、大学生软能力培养对策研究
针对当前用人单位的需求及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软能力现状, 结合上述的材料分析, 为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 科学设置人才培养方案, 为大学生软能力培养指明方向
人才培养方案是大学培养人才素质高低的关键, 它是大学合理运行的指导方针。所以, 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合理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特别是科研能力薄弱、就业优势较薄弱的民办院校, 更要培养出具有超强竞争力的大学毕业生。学校不仅要教会大学生专业知识, 更加要重视软能力培养, 不但将软能力的培训纳入课堂, 还应该特别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软能力培养的课时比重。比如交际口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职场就业指导等调整为第二课堂必选课, 以便能帮助大学生在大学当中培养兴趣, 学习有的放矢;或者学校根据自身特点, 统一编印毕业生服务指南, 人手一册。同时, 学校还应践行“请进来, 走出去”的原则, 把企业请进来, 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不同时段, 不同形式的职场培训。学校应积极联系企业, 实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让学生到企业里去, 提前让大学生了解企业流程和用人标准。针对性的加强大学生软能力培养, 定期进行考评, 逐步让学生掌握必要技能, 为学生离校后进入企业就能够直接上手提供帮助。
(二)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
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素养, 还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潜能以及创造能力。【6】和一本高校相比, 三本高校的学术氛围不足, 科研能力薄弱, 那么高校培养人才中就应该趋利避害, 注重应用技术能力方向的培养。以我校为例, 近年来我校逐年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开展到企业实习实践、校园工程测量大赛和大学生数学竞赛等赛事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个人能力, 还激发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在比赛中也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竞争、合作意识, 还培养同学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通过英语竞赛、各种形式的辩论赛等个体竞赛, 为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独立思维、独立创新能力提供更加充沛的机会平台;举办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如学校的青年志愿者协会, 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义务卖报、定期去敬老院献爱心等公益活动, 给学生提供体验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和平台, 为培养大学生甘于奉献以及敬业精神打下坚实基础。然而这些实践活动目前还只是点线关系, 还未普及到面, 切实需要加大投入力度, 来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三) 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实行开放式教育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 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逐渐不被当代大学生的所接受。学校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 多采用互动式学习, 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 还要在课外更多的参与学习,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把理论课变成讨论课, 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变被动为主动,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区别讨论、调查分析、总结报告等, 以尊重事实为依据, 教师只需做好评论和总结, 并传输学生方法, 开放式的学习和解决问题。授课中, 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告诉学生学会倾听, 学会理解, 有想法和见解要学会表达、沟通等, 以便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这样, 学生在学习中、生活中逐渐得到了“软能力”培养和提高;另外在强调实践性的课程中, 教师针对性地指导, 多开设与之相关的实验类型, 让学生多参与, 多交流, 自主和团队相结合, 通过不同的实践形式, 达到学生共同提高的目的。【7】促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不但获得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还能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四) 建立激励机制和诚信机制, 为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在大学里, 不管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还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实行开放式教学, 都离不开校方的密切配合和经济支持。开展竞技活动的同时, 附带各种奖励政策为动力, 以便促使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进来, 更好的专注于搞好研究, 而不是顾此失彼, 左右为难。加大大学生诚信教育, 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系统和诚信档案。参考《大学生守则》, 制定诚信规则。比如考试诚信, 发现舞弊违纪等行为随即记录在案, 并在大学生个人诚信系统里做好诚信记录。大学在人才培养当中, 也可以增加诚信学分, 给那些在学校始终保持良好形象、没有受过诚信违纪的大学生予以鼓励, 毕业后还可以为用人单位重点推荐。
(五) 加强政府和家庭的正确引导, 拓展抗压能力训练
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强弱, 离不开政府政策的鼓励和指引。政府应该深入了解社会当前的发展及现实需要, 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就业观、择业观,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因势利导, 积极开展免费培训活动或提供大学生个人发展创业平台, 更好的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型社会服务;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 政策公开、执法透明, 为社会的安全稳定营造良好地诚信环境。比如吸引企业注入资金, 搞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以及创业扶持项目等。另外, 学生家长也应该改变旧有的就业观念, 不再以成绩论能力, 积极鼓励孩子参与事务,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 在日常生活中也应重视孩子的吃苦精神, 适当的创造逆境以便增强孩子的适应能力和抗挫能力。高校也应该增设抗压训练活动, 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抗
参考文献
[1]张艳萍.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及出路探索[J].社会研究, 2009 (11) :75-76.
[2]沈洋, 王艳明.三大“就业门槛”加剧“史上最难就业季”[DB/OL].新华网:新华每日电讯.[2013-05-07].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3-05/07/c_132362028.html.
[3]鲁鸣.软能力:在竞争中胜出[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9:2-11.
[4]陈涛, 王贤芳.就业市场双重主体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认知比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 (20) :5-8.
[5]孟梅.贷款违约大学生高达30%, 借钱不还无法贷款买房[DB/OL].新华网:新华网快讯.[2007-05-26]http://news.xinhuanet.com/school/2007-05/26/content_6155750.html.
[6]周铭, 徐金寿.基于“全程式”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软能力培养与开发[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 (9) :147-149.
竞争和发展能力 篇9
关键词:零售企业,多业态经营,发展思路,竞争策略
近几年, 我国零售行业中, 随着开始实施多业态经营发展战略的企业不断增加, 这些企业所占领的市场份额也不断扩大。零售的多业态主要是指那些零售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类别的消费者的多样化的需求, 而逐渐形成的不同的经营方式和形态。
一、零售企业实施多业态战略的现状
当下, 零售企业在业态组合上的一般类型主要分为:一是以自选购物方式为主的多种业态组合的形式, 例如一些“大型综合超市+超市”和“大型综合超市+超市+仓储商店”, 以及“超市+便利店+折扣店”等。二是以百货店为主的多种业态组合的形式, 例如有的百货店采取“超市化百货”的经营管理模式, 即会在原有的百货的主要业态中通过引入超市业态, 让其功能齐全, 实行购销分离, 集中采购, 集中管理。还有就是汇集多种业态的购物中心形式和有店铺业态与无店铺业态的组合的形式
二、零售企业多业态经营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 有着一些的大型零售企业, 他们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存在摩擦, 导致了供应商在供应链过程中的积极性不高, 使得了双方的资源没有达到很好地共享。例如在一些大型的商城超市, 据内部了解, 现在很多供应商要想进驻, 必须缴纳很多的进场费用, 装修费用, 活动促销费用等等。同时, 在一些节假日, 又要配合商城和超市的活动优惠, 提供赞助的经费和实物。虽然这过程中也为零售企业带来了利润, 但是他们的成本也随之增加。零售企业为了弥补流失的利润, 必然会选择加强价格的提升, 这也导致了最终产品的销售价格上涨, 从而失去了竞争的优势。另外, 有的零食企业的业态种类过多, 分散了整体的资源、精力, 导致了它的销售净利率有降低。还有事对于自己的实力评估不当, 尤其是对于自己的经营管理能力、当下的技术水平等方面, 不当地评估, 一味地套用, 导致了企业的失败。还有一些零售企业对于各种业态的导入时机把握不当, 致使了整个发展进程的混乱。
三、零售企业实施多业态战略的发展思路
(一) 加强新的供应商合作观念
零售企业要发展, 当然离不开供货商。加强对供应商的关系, 确定双方友好的合作, 是实现零售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我们在经营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 通过多途径多策略的营销模式, 增强双方的强强联合, 不断提升双方的市场份额, 从而实现三赢的局面。
(二) 吸引和培育优秀的人才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强化, 加强对于优秀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当下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后企业发展的人才不仅需要有经营理念, 还要有技术水平和能力, 对于计算机方面的应用, 对于市场环境的分析上都要具备很强的实力。同时企业要不断加强对于环境的改革, 通过营造一个能够留住人的大环境, 让人才可以安心发展, 在企业为之设立的平台和舞台上创造价值。
(三) 开发自有品牌策略
在市场日益激烈的环境下, 发展自有品牌是我们的必经之路。这有利于我们在生产和流通的过程中把握主动权, 有利于我们杜绝假冒伪劣产品, 保障产品的质量, 保障供应链的畅通。同时零售企业有了自己品牌的主动权, 可以有价格的话语权, 有利于获得市场的份额, 当市场发生变化时, 企业可以根据形势调整价格。另外还可以根据市场的动态变化, 来设计和开发新的商品。
四、零售企业实施的竞争策略分析
(一) 加强对目标客户群体的分析
加强对于目标客户群体是细分, 是零售企业实施竞争策略的前提。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里, 人们没有那么多的空暇, 因此一旦顾客认为价格是合理的, 他们就会整理需要购买的东西, 然后到信赖的零售店去采购。对于一些商品项目, 他们会采取提前购买的方式去购买, 而不是等到促销的时候。提前购买对于销售时尚商品的一些零售商们比较有利, 因为这让他们在竞争的过程中提前预知商品处理的方式, 即什么商品需要重新订购, 或是需要降价销售。这一以来有利于稳定价格, 减少降价。而对于高收入的人群, 消费行为往往不受到促销的影响。他们比较会选择一些商品种类齐全, 售后和信誉优越的零售店。对于那些天天价格较低的零售商, 他们只要增加商品经营的种类, 并加强对于服务和售后等方面的内容, 就更能赢得这部分顾客的青睐。一般队伍促销较为光顾的是退休老人和低收入人群, 一方面他们比较有时间, 二是资金比较紧缺, 所以对特价商店比较青睐。
(二) 实施会员制的策略
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 我们要充分把握消费者的心理, 帮助客户解决实际的需求问题, 我们要不断降低在管理费用上的支出, 同时又能很好地做好服务来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从而建立起企业的信誉。会员制的策略是为了建立起客户的信息, 可以通过他们采购的商品种我们得到消费者的爱好、习惯等资料, 并可以定期保持联系, 传递交流和广告的信息。同时, 会员卡的制定也会让消费者有一种信赖感和归属感, 对于企业的认同会不断加强。
(三) 展开空间消费策略
以美国的肯德基为例, 洋快餐的到来吸引了许多的消费者, 其中它所带来的一种稀缺资源为大家广为喜爱, 那就是公共空间。洋快餐为大家带来了一种清洁卫生, 舒适的交流空间, 这对人口密集的中国来说, 无疑是一种小资享受。人们会比较喜欢在这样的空间上享受。因此作为零售企业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我们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一种交流的休闲平台, 设置一些桌椅, 饮水机, 轻音乐等, 吸引购物者的目光, 同时可以利用在店铺的周围的绿化带边上, 弄一些休闲区域, 通过儿童的游乐空间, 来吸引有孩子的家庭。
(三) 开拓城乡市场策略
中国的城乡市场广阔, 尤其是在沿海城市, 人口密集, 交通便利, 消费者收入较高, 对于零售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空间。零售企业, 尤其是一些连锁超市对于走城乡发展之路的前景十分大。在产品的定位上主要以生活的必需用品为主。因此加大对于城乡市场的开拓, 是我们零售企业下一步发展的关键。
结语:在新形势的影响下, 当今的零售企业已然进入了一个竞争化的时代, 他们多面临的竞争不断趋于多样化和全面化, 因此要想获得这个竞争环境中的竞争优势, 就必须加强自己的综合实力, 在营销策略和竞争策略上下功夫, 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企业利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飞, 王高.中国零售业发展历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362~370.
竞争和发展能力 篇10
关键词:热电联产,热化发电率,节能,竞争力
前言
地区性的火力发电、热电厂在前几年由于煤价上涨,电价、汽价及上网电量受限,经受了严峻考验,不少热电厂处于常期亏损,为求生存,有的热电厂被组合成大公司的自备电厂,也有的进行改造充分发挥热电联产的节能优势,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因此,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是各个区域性热电厂的共同课题。
1 节能的热电联产
火力发电厂热电联产是一项经济节能联合产业,也是我国《节约能源法》明确鼓励发展的产业。并已经列入《节能中长期规划》中的十大重点节能示范工程。20世纪70~80年代在集中锅炉房单纯供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余热发电,是热电联产的初级阶段,相对于集中锅炉房单供热,多发的电是额外产品,肯定是节能的。其次,热电联产企业由于供汽范围受限,它必定建立在热负荷中心,同时也处在用电负荷的中心,热电厂供出的电能,用户不必通过远距变送就可获得。因此热电厂供电的线变损极小。第三,热电厂除了基本的热化发电量及为了稳定供汽质量而用来调整平衡汽量的发电量外,还有一定能力的发电能力,是电网的调峰储备容量,相比建设专门的调峰电厂在消耗上是节能的,且可节省调峰电厂的投资。第四,目前已有不少供汽负荷达200t/h左右的高压参数的热电厂其供电标煤耗已下降到300g/kwh以下, 低于全国网内电厂平均单耗。因此,热电联产的节能是全方位的,不可因某些以热电厂当晃子的电厂就把所有热电厂当作“小火电”、“不节能”而扼杀。
2 企业的效益问题
做为火力发电热电联产企业在20世纪后期,是处于一个辉煌的时期。当时煤价低,电价相对较高,企业效益可观,国外投资商纷纷到国内进行投资建设热电厂。然而到了21世纪,特别是2004、2005年,由于煤价飞涨,仅2005年初就已经达到了2002年底的一倍,而电价、汽价受到政府限制,企业效益直线下降,不少热电厂长期亏损,为求生存,有的热电厂被组合成大公司的自备电厂,有的想办法改造发展,有的搞综合利用、挖潜降耗,有的国外投资商因无利可图开始撤资,有的停产。热电厂除了提高自身竟争能力外,也希望政府出台鼓励联产发展的政策,比如:政府电价补贴、允许热电企业向用电单位直供电,供电公司收取过网费、出台合理的“以热定电”的政策、热电厂的热化发电量不受上网限制,不参于调峰,不考核峰谷比、上网电计划除考虑热电比以外应计及热化发电率因素,并只给上限,等等,辅助区域性热电厂走出困境。
3 扩大供热量是火力发电、热电厂的中心任务
火力发电、热电联产企业具有社会、环保效益。要消除供热范围内的各种耗能高、影响环境的小锅炉,政府要制定好当地热力规划。作为热电企业要大力扩大供热量降低消耗,以纯背压供热机组构成的理想热电厂,它的发电量全部是热化发电量,通过计算可知一台高压(8.82MPa)纯背压供热机的发电标煤耗只有163g/kwh,它大大优于发电厂超临界发电机组的供电煤耗300g/kwh的指标。
对于具有调整能力的抽凝机组的热电厂其抽汽供热量愈大,机组的运行热效率愈高,其冷凝损失愈少,就愈接近背压机组,当然其发电标煤耗也愈接近背压汽轮机的消耗。目前一般热电厂要把热电比提高到到300以上才能维持生存。
4 提高热化发电率ω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热化发电率(ω)是反映供热机组单位供热量的发电性能指标。[ω=Eor/Qor式中:Eor为热化发电量(kwh), Qor为供热量(GJ)。]20世纪的区域热电厂,大多采用中温中压的供热机组,其热化发电率只有25.86kwh/GJ, 21世纪新建的热电厂几乎都配置高压供热机组,其ω=44.22kwh/GJ,提高了71%,相应其发电标煤耗下降58.5%,甚至更多(因为大炉子效率高,热机回热多)。
江苏一家热电厂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研究所设计的改扩建一台130t/h, 9.8MPa, 540℃煤粉炉及一台CB15-8.82/3.7/1.0抽背机,抽3.7MPa中压汽至原中压炉的主汽母管供原中压C12-3.5/1.0抽凝机,已于2005年7月投产运行。效益明显,表1为热电厂2004年和2005年四季度同期主要技经指标对比情况。
由数字可知,在差不多的供热量下,由于采用了高压新蒸汽参数,ω提高了发电、供热标煤耗大大下降,在煤价据高不下的情况下,企业从亏损到盈利,职工工资增加10%,企业凝聚力得以提高,竞争力也得到了增强。由于中压锅炉没有全部停运,所以单耗下降还不明显,若热电厂全部改造成高压设备,供汽量再相应提高,则该厂的发电标煤耗降至小于300g/kwh是屈指可望的。
5 加强节能管理,进一步体现联产节能效益
热电联产的各生产环节,均有节能潜力可挖,无锡市热电厂新建锅炉的送引风机全部采用调速装置,经测试,比风门调整节电30%以上;锅炉给水采用汽动给水泵,其乏汽供低压除氧器,节约了厂用电,该厂发电厂用电率只有4%;锅炉采用声波吹灰器,自动定期清灰,提高受热面传热性能;采用杭汽西门子技术的高效率的汽轮发电机,比一般的汽轮机内效率高5个百分点;采用旋转式粗粉分离器,使煤粉细度均匀,更有利燃烧;采用风粉浓度监测,便利运行人员及时调整。
利用科学技术加大和提高能源利用率,利用当前科学技术,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优化系统和设备以及用户能接受的措施后,可提高节能最大效益(减少能耗量或降低能耗率)。
最近几年中国火力发电厂热电联产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经过40多年来热电建设的经验积累,目前已形成一条中国式的热电联产发展道路。a.最近几年热电厂的建设主要是在已有的工业区内搞热电联产,代替分散运行的小锅炉,因而热负荷比较落实,资金易于筹集,建成后能较快的形成供热能力,发挥出较好的经济效益。b.热电厂建设强调要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热力规划,并明确没有城市热力规划的热电项目不予审批,因而现在很多城市和县镇均编制有热力规划。将热电建设纳入长期发展计划。c.热电建设中以区域热电厂为主,也发展一个企业为主兼供周围企业的联片供热的热电厂和企业自备热电厂,以发挥各自的优越性。d.热电厂的建设已由电力部门独家建设,发展为电力部门、地方政府和各部门企业共同建设的兴旺发达局面。e.1949年前后建设的中低压凝汽电厂,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电厂已处于城市的中心地带,而机组老旧煤耗高,有的已拆除,周围有热负荷的厂改建为热电厂向城市供热,使老电厂恢复了生机。f.随着城市供热规模的扩大,开始采用20和30万千瓦抽汽冷凝供热机组,这些高参数大容量机组,在非采暖期与凝汽机组效率基本相同,在采暖期明显的节能,因而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中发挥巨大作用。现在也进口一些大型供热机组代替原有小型供热机组。
结束语
竞争和发展能力 篇11
摘要:本文通过对物流企业的发展环境进行分析,指出物流企业需要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来迎合高竞争的市场环境。在对商业模式概念和创新综述的基础上,基于本文的研究视角提出了商业模式和物流企业模式的概念。进一步,本文论述了在当前的高竞争环境下,我国物流企业商业模式的发展方向,包括供应链集中管控的一体化服务商业模式、平台商业模式、以物流金融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和生态圈商业模式。
关键词:物流企业 高竞争环境 现代物流体系 商业模式
一、物流企业发展环境分析
现代物流业是我国新兴的产业,近些年来快速发展,在GDP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当前,我国物流业所处环境较之前些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国内外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时期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经济体均受到严重冲击,经济发展水平回落,国内外经济进入新一轮的深度调整时期。我国在国际大环境影响下,经济发展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速,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外部需求明显收缩,经济运行中深层次矛盾不断凸显。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4年我国GDP增速继续下降达到7.3%。宏观经济环境的恶化给物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虽然物流规模持续增大,但是增速有所降低。
(二)物流行业竞争不断加剧
当前,我国市场低层次物流需求,即传统的运输为主的基础物流服务需求基本趋于饱和,服务价格上升的空间有限,油价、人力成本、土地成本等物流要素价格成本的上升使得基础物流服务的获利空间越来越小,企业单纯的依靠低成本的竞争战略和大量的资源投入已经很难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时,受到中国物流需求市场的吸引,国际一流物流企业纷纷进驻中国,如UPS、TNT、FEDEX和DHL[1],而在中国本土也成长起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大中型物流企业,如中远、中外运、中铁快运、冀中能源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宝供物流、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顺丰快递等。国际上一些已经形成较为完善体系的物流企业开始进入中国,本土物流企业不断成长,受到来自于国内和国际的双重压力和挑战,我国物流业的高竞争格局开始形成。
(三)客户需求趋向于多样化
就物流需求市场而言,随着工业化推进和产业升级,工业企业将加快资源整合和流程改造,专注于专业化,对于物流功能多数会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分离外包,第三方物流需求将进一步加大。企业对物流服务、成本、柔性和准时性要求更高,客户的物流需求将不再仅仅停留在运输等基础物流服务方面,精益化、差异化、专业化、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需求将会有新的增长。多样化的物流需求也让物流企业面临更多的变化[2]。
总的来说,我国物流行业的竞争将日趋激烈,物流企业将面临着高竞争的格局。但是同样应该看到,我国物流需求市场仍然拥有巨大的潜力。物流企业如何在变革时期拓宽视野、抓住机遇,创新商业模式是每个企业更应关注的问题。在新经济形势下,发掘适应新环境、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商业模式对我国物流企业极其重要。创新商业模式将成为实现我国物流行业转型升级、物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契机。
二、物流企业商业模式概念
(一) 商业模式概念研究综述
国际上开始对商业模式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期。那个时期,出现了一批互联网企业依靠独特的商业模式赚取了丰厚利润的现象,进而专家学者展开了对商业模式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商业模式的初步概念最早于1957年由贝尔曼提出。泰默1998年对商业模式进行了初步的界定,他认为商业模式是由产品、服务和信息构成的有机系统[3]。莫里斯等(Morris et al.)对商业模式提出六方面组成因素,分别是: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方式、市场、内部能力、竞争战略、盈利模式和增长模式[4]。走特等(Zott et al.)对商业模式的理论基础、近期的发展和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认为商业模式强调的是系统性、整体性的企业商业运作,是公司为利用商业机会,设计交易的结构、内容和治理方式以创造价值[5]。约翰逊等(Johnson et a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对商业模式的构成进行了分析,认为商业模式的构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客户的价值定位;利润模式,包括企业在对客户价值定位基础上,设计企业与外部交易方的交易内容、交易方式;以及所形成的盈利模式和收益模式。商业模式概念出现不过短短十多年,其理论来源虽然深厚,但是比较统一的商业模式的概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商业模式研究范式尚未出现[6],对于物流企业商业模式的研究成果更是比较稀少。本文将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商业模式以及物流企业商业模式概念进行重新界定。
(二) 商业模式概念
综合当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实现其资源、能力价值化的核心逻辑和思维方法,商业模式本质上是为了创造价值。因此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和过程来说,商业模式是在合理配置企业内外部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定位、提出价值主张、营造价值实现方式,发掘价值潜力,最终实现企业、客户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商业模式的架构如图1所示。
商业模式具有以下几点特性:
1、商业模式的系统性。商业模式是由多个组成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整体。一个优秀的商业模式能够达到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共同作用,进而能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
2、商业模式的动态性。商业模式的存在总是有一定前提的,即为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随着环境的变化,原有的商业模式将不再适合企业发展,因此企业需要随着环境变化不断对商业模式进行调整、改善或者重构。
3、商业模式的差异性。商业模式形成后,是不容易被竞争对手复制的,对于企业而言,商业模式就是不同于竞争对手的独特的价值创造方式。
(三) 物流企业商业模式概念
物流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于生产制造等产业的特征。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商业模式是指物流企业在内外部环境下,识别企业核心能力,合理配置资源,提出价值主张,营造价值实现方式,发掘价值潜力,高质量地满足客户物流及其衍生需求,进而实现企业及其他利益相关群体的价值。
随着竞争环境的加剧、社会分工的细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个企业对物流服务、成本、柔性和准时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整个物流行业进入转型升级的快速发展阶段,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应注重形成自身独特的商业模式。
三、 我国物流企业商业模式未来发展方向
从我国物流业所处宏观和行业环境来看,传统的商业模式显然不再适合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今天高度竞争的环境,物流企业应该认识到环境的变化,对自身的商业模式进行调整或重构。本文基于对环境和客户需求变化的分析,提出我国物流企业商业模式的发展方向。
(一)供应链集中管控的一体化服务商业模式
供应链集中管控的一体化服务商业模式主要是做好客户定位,提高公司对某一行业供应链的掌控能力,与供应链上核心企业、供应商、分销商甚至竞争对手形成不同层次的伙伴关系,整合供应链上游资源、内部资源和下游客户资源,为核心企业提供一体化的服务,并通过服务从采购、物流、分销等多项增值服务中获取利润。这种商业模式的特点在于物流企业作为供应链集成商的角色,能够有效地获取供应链上游资源,并且能够快速地分销产品,协助客户更专注的从事核心业务,实现了多方“共赢”,因此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供应链集中管控的一体化服务商业模式需要物流企业掌握大量的客户资源和信息资源,对所从事行业供应链具有较好的掌控能力,能够高质量地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通过实施供应链集中管控的一体化服务商业模式,所供应链管理总成本降低、所服务企业准时交货率提高,订单满足提前期缩短,库存降低资产运营业绩提高现金流周转周期加快[7]。
当前国内已经有一些物流公司开始采用这种商业模式。深圳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这种商业模式的公司。怡亚通深入挖掘企业发展需求,整合供应链优势资源,在中国率先构建全程供应链整合服务平台,通过不同的供应链服务模式,帮助不同供应链的合作伙伴实现从研发、采购、生产到市场营销、分销终端等各环节的全程供应链管理和优化,最大限度促进所服务企业价值增值和提高竞争力。怡亚通目前所从事行业包括了电脑、通讯、服装、百货等多个不同行业,其网络覆盖了国内外。怡亚通公司2013年营业收入约116亿元,同比增长53.85%;实现营业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80.33%[8]。
(二) 以物流金融为核心的商业模式
以物流金融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其客户主要定位在进行物流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中小型客户,这一类客户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信贷资金的缺乏和在资本市场上融资能力的缺乏,资金不足的风险成为这些企业的发展瓶颈[9]。金融服务能够解决物流过程中的融资问题,使企业能够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产品开发和快速扩张方面、有效地盘活物流过程中的资金沉淀、提高企业核心产品的市场占有能力[10]。物流企业作为客户和金融机构的纽带,通过开展物流金融业务,帮助减少客户交易成本,通过增值服务从中获得收益。物流金融的主要业务方式包括:质押、担保、垫资、租赁、信托、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等,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可能是多种模式的混合,物流金融为主的商业模式将成为我国物流企业未来开展的热点。目前,我国开展物流金融实践活动的物流企业包括中国储运公司、中远、中铁物流、宝供物流、深圳怡亚通等第三方物流公司,对于有些公司,物流金融已经成为其主要利润来源。
中储于1999年开始开展质押监管等物流金融业务,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物流金融业务的领军企业。公司发展物流金融在客户定位方面选择定位在中小客户,这类客户数量众多,亟需缺乏资金支持,因而较易发展成为稳定的客户群。在探索的过程中,中储物流紧抓客户需求,不断尝试新的物流金融模式,为公司赢得了发展先机和发展空间。截止到2010年,中储质押业务已经推广到全国27个省份,年质押监管规模超过了600亿元。监管品种具有保质期长,质量检验标准通用,用途广泛(主要为原材料方面产品),价格稳定,易保管,流动性较好,易变现等特点,包括黑色金属材料及其矿产品、有色金属材料及其矿产品、煤炭、石油、化工、汽车、家电、轮胎、玻璃、化肥、纸业以及农产品等十二大类。中储物流的主要物流金融模式有动产监管、质押监管、抵押监管、贸易监管,并在原有的提单模式、保兑仓模式和供应链模式融入到其中,进行物流金融模式的创新[11]。
(三)平台商业模式
平台商业模式起源于平台经济。徐晋等认为平台是一种现实或虚拟空间,该空间可以导致或者促成双方或多方客户之间的交易[12]。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平台商业模式开始出现,如苹果、淘宝、亚马逊、中国移动、各类超市等。物流行业中,各类大型交易和流通市场实际上就具备了平台商业模式的雏形。
物流企业平台商业模式主要是通过构建多边市场实现资源的集聚。平台可以将需求方、供给方、信息提供商、金融机构、保险机构、咨询机构及软件商等各类主体聚拢在一起,满足各主体物流、资金、信息等各个方面的需求[13]。物流企业通过经营平台或者直接为平台上主体提供服务获取收益。平台商业模式的特点在于其价值潜力,当平台用户超过一定规模时,其网络外部性将大大增加,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对用户进行收费来获取巨额的收益,同时物流企业也可直接提供平台客户各种服务,如物流服务、金融服务等获取收益。平台商业模式因其网络外部性而受到瞩目,在多个行业都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但是,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平台商业模式的要求也很高,在资金、客户资源等各方面都需要一定的积累。在平台商业模式建设初期,如何增加客户规模,让平台良性运转将是物流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冀中能源国际物流集团公司“双平台”商业模式是平台商业模式中比较成功的范本。冀中能源国际物流集团公司通过构建物流园区+电子商务中心的“双平台”打造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商业生态圈。在早期的经营中,国际物流集团积累的丰富的客户资源,具备了良好的融资平台,在客户和资金方面得到了保障。国际物流公司逐步将原来只对上游,或者只对下游的单边市场拓展成为同时面对多类型客户的多边市场,并且,在运营过程中,国际物流公司通过一系列相关联的业务运作,如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物流金融、贸易等高端物流服务满足客户需求,持续吸纳新客户。 冀中能源国际物流集团构建平台商业模式,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700多亿,利润超过了6亿元。
(四)生态圈商业模式
生态圈商业模式是平台商业模式的一个升维度状态。多个平台的建设和整合,就形成了生态圈商业模式。生态圈商业模式业务范围很广,能够实现从客户需求开始到库存计划、订单下达、仓储运营、干线调配、末端配送、线下运营、全国仓储圈地、线上协同、信息平台建设、大数据战略、金融服务、延伸到制造代工等等的全方位可视化完全供应链服务[14]。生态圈商业模式对于物流企业的规模、在供应链上的影响能力、企业信息技术水平、人才等各方面要求都很高,构建难度很大。当然,如果物流企业能够建立一个状态良好的生态圈,带来的收益也是不可估量的。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总体来说,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开放协同大背景下,物流企业又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选择一个良好的适应当前环境的商业模式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是既是高竞争环境下物流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未来物流业的发展方向。
物流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需要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15]。内部需要物流企业的管理层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敏锐的抓住市场契机,尝试开展创新性业务,在管理层面上引导和支持员工进行创新,开展更符合时代潮流的现代化商业模式;物流企业要培养良好的人才队伍,重视物流人才的团队建设,加强物流商业模式的学习;营造创新、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外部环境中,政府要营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落实对物流服务业的扶持政策,引导推动物流企业在商业模式方面的升级转型,提升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扶持发展大型物流企业。
参考文献:
[1]丁依萍.如何将现代物流建设向纵深推进[J].金融经济,2009(2):26—27
[2]周国华.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谢乃明,刘思峰.关于家电流通企业商业模式的探讨[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0):31—35
[4] Morris M.,Schindehutte M.,
Allen J.. The entrepreneurs busi-
ness model: toward a unified perspective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5,58:72—735
[5] Zott C.,Amit R. The fit b-
etween product market strategy and business model: Implication for firm performance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8,29:1—26
[6]Mark W J ohnson, Clayton M
Christen,Henning Kagermann. Rein-
venting Your Business Model[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8,86(12):51—63
[7]霍春辉,刘力钢,张兴瑞.供应链服务集成商业模式解析[J].经济问题,2009(7):52—53
[8]卓志坚.供应链管理研究——怡亚通公司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D].上海财经大学,2007
[9]夏露,李严锋.物流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3
[10]戚琪.物流金融——物流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N].中国保险报,2009—06—30(2版)
[11]张墨晗.我国企业物流金融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8(14):88-89.
[12]徐晋. 平台经济学(修订版)[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3
[13]白雪.我国物流信息平台商业模式分析[J].企业导报,2011(5):121—122
[14]龚英.虚拟供应链的商业生态圈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5(2):90—92
[15]王海萍.物流产业的经济性软环境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丛刊,2012(3):46—47
〔本文系中国物流学会2014年重点课题“高竞争环境下物流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4CSLKT2-001)阶段性成果〕
竞争和发展能力 篇12
目前, 我国有国家级高新区113个。为便于从整体上把握113个国家级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对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实力有大致的了解, 需要对这113个国家级高新区进行分类, 而聚类分析法就是最常用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所以, 本文对各高新区进行聚类分析, 了解其整体发展状况。根据国内外研究高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权威的指标体系[1], 选取高新区企业数、年末从业人员、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上缴税、净利润、出口总额等7个指标[2], 利用聚类分析法对这113个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类, 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 发展突出的是中关村和上海张江高新区, 发展好的是西安、武汉等7个高新区, 发展良好的是无锡、苏州等15个高新区, 重庆高新区属于发展较好的高新区, 但在中西部各高新区中综合实力较强。
二、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找出其在全国11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所处的位置, 根据上述所选7个指标作进一步分析。在多因素分析中, 因子分析法是比较客观的多元变量统计分析方法, 在尽可能保留原有数据所含信息的前提下, 将多个指标的问题简化为少数指标问题, 达到简洁明了地揭示变量间关系的目的。本文利用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113个国家级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3]。分析结果见表2。其中, 因子1是和各高新区企业经济规模有关的综合因子, 因子2是和各高新区企业效益有关的综合因子。
从表2可以看出, 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在11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31名, 虽然与中关村、上海张江、西安、成都等高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但是其中存在着一些客观因素, 如中关村、上海张江有政治、经济上的优势, 西安、成都有地理区域上的优势。所以, 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还是较好的。
把聚类分析结果和因子分析结果相比较发现, 各高新区在排名上发生了细微变化, 但是各高新区的发展状况所属类别是相同的, 这两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各高新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度量, 明确了重庆高新区在全国11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所处的位置。
三、重庆高新区经济发展竞争力分析
为了找出重庆高新区相对其它高新区的优劣势, 分析重庆高新区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水平, 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和因子分析排名结果, 从113个高新区中抽取了20个与重庆高新区具有可比性且发展较好的高新区, 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各高新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作进一步分析[4]:
(1) 企业平均经济规模, 工业总产值/企业数;
(2) 人均工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从业人员;
(3) 企业生产效益, 上缴税/工业总产值;
(4) 园区国际竞争能力, 出口总额/工业总产值;
(5) 创新型企业技术转化能力, 毕业企业数/在孵企业数。
为了便于比较, 对各值采取无量纲化处理。考虑到以上5个指标越大越好, 采用以下公式进行处理:
Zij=yij/yjmax, 式中yij表示第i个高新区的第j个指标, yjmax表示所有高新区 (113个) 中第j个指标中的最大值, Zij表示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第i个高新区在第j个指标上的值。
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中可看出, 重庆高新区除了在技术转化能力方面较强外, 园区国际竞争能力尚可, 在平均经济规模、人均工业总产值和生产效益等方面都较弱。因此, 重庆高新区在这三个方面还应该做出相应的努力。
四、结论及建议
1. 结论
重庆高新区建区以来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在113个国家级高新区发展较好。就中西部地区来说, 重庆高新区的综合实力落后于成都、西安等高新区。从表3中不难看出, 重庆高新区在技术转化能力方面较强, 国际竞争能力处于中等水平, 在企业平均经济规模、人均工业总产值、企业生产效益等方面都较弱, 尤其是企业平均经济规模和企业生产效益差距较大。
2. 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以下建议:
(1) 构建产业群, 形成产业链
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产业体系的形成。重庆高新区企业平均经济规模较差, 存在着“有企业无产业”和产业结构趋同现象, 因此, 重庆高新应以构建产业群、形成产业链为目标, 结合已有产业布局, 积极培育特色产业, 选择最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加以重点发展, 建立起上中下游关联密切的产业链。
(2) 转变发展观念,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重新认识高新区的定位和职能, 切实转变发展观念。不能单纯以GDP增长速度和招商引资数量来考核园区管理者的政绩, 应该更加重视产业配套要素及配套企业的聚集, 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和产业竞争力的培育。应把更多精力投入环境产业发展, 把重点放在建立鼓励创新的机制、规范竞争秩序、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上。
(3) 改善软硬环境, 提升服务水平
搭建适合高新产业发展需求的公共平台, 为各类高新企业发展的提供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支持, 特别是要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将国家对小型微型企业在税收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落实到位。
摘要:为研究重庆高新区经济发展状况, 采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113个国家级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作了分析, 重庆高新区属于发展较好的一类。接着选取包括重庆高新区在内的20个高新区, 从企业的平均经济规模、人均工业总产值、生产效益、国际竞争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等五个方面作进一步分析, 指出了重庆高新区与成都、西安等高新区相比较的差距。最后提出了提高重庆高新区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国家级高新区,经济发展,竞争力,分析
参考文献
[1]侯景新, 尹卫红.区域经济分析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2]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3.
[3]程凌华.2013年国家高新区综合发展与数据分析报告[J].中国科技产业, 2014, (9) :43-61.
【竞争和发展能力】推荐阅读:
竞争发展策略10-04
企业竞争发展战略09-02
论竞争的发展趋势07-03
差异化发展提升竞争力09-26
创新是酒店竞争与发展的灵魂08-02
创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05-12
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09-06
提高竞争能力07-25
财务竞争能力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