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流软件

2024-06-12

工作流软件(共12篇)

工作流软件 篇1

物流企业信息的流畅与企业的生存竞争力紧密相关, 尤其在类似于长江货代九江公司这类中小物流企业中, 信息的流通更显至关重要, 只有信息通畅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促进企业高效快速运转而具备较强的行业竞争力。而实际上, 信息不够流畅的的问题在这类中小物流企业经常出现而导致工作效率不高。长江货代九江公司这类物流公司的信息通畅问题的表现主要有三点:

1. 没有专门的系统保存并跟踪数据, 使得信息传递有出入或缓慢或停滞, 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2.所需数据分散在好几个部门, 信息查询、统计难度高。

类似于长江货代九江公司这类中小物流企业的整体运作一般由市场、操作、船务、报检、报关、财务这几个主要部门组成。因工作需要, 报检和报关人员经常要与商检局及海关的工作人员打交道, 所以报检部往往设在当地检验检疫局附近, 在海关设立报关行。报检、报关部与公司的其他部门分居几地工作, 有时为了查询或确认某个信息, 要打多个电话询问。这必然增加相关信息的查询及统计难度而增加工作量, 若能引进工作流软件将可以很好的解决这类问题而减少许多无用功。

3.信息不方便共享, 部门间协调困难, 导致工作重复率高、效率低、出错率高。

长江货代九江公司各部门按职能划分, 每个部门都要同时处理很多票单据的不同进程环节, 那么对于公司的整个业务来说, 信息在各部门间不方便共享, 部门间协调困难。

流程控制对中小物流企业的营运也至关重要, 优化的流程控制更利于企业的有序发展。但目前中小物流企业大多存在此类问题, 如长江货代九江公司这类物流公司的流程控制问题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三点:

1. 工作流程不够规范, 权责不够明确。长江货代九江公司以工作职能划分部门。

2. 规范流程是基础, 在此基础上还需进一步优化流程, 让整个工作流程处于上级领导的统筹控制之下, 以便宏观运作好公司整体业务轻重缓急。

3. 在必要情况下需流程再造, 从而调配好各岗位的工作量及人员数量, 达到人员、资源的优化配置, 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并尽可能降低成本。

从上述信息通畅和流程控制两方面统计, 在长江货代九江公司目前未引进工作流软件的情况下, 花费的几类主要资源概数如下图1.:

由图示数据可想而知, 长此以往将无形中造成多么大的时间、财力、人力的资源浪费, 所以, 中小物流企业运用工作流软件非常迫切。面对长江货代九江公司, 我们提出了应用工作流软件的办法。

工作流管理联盟提出的工作流定义是:工作流是一类能够完全或者部分自动执行的经营过程, 它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文档、信息或任务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进行传递与执行的流程。

工作流软件指:运行在一个或多个工作流引擎上的用于定义、实现和管理工作流运行的一套软件, 它被工作流执行者运用, 推进工作流实例的执行, 并监控工作流的运行状态。i工作流软件是业务流程中的一种计算机化的表示模型, 它把相关联的一组工作进行自动化并优化执行, 还定义完成整个过程所需要的各种参数, 包括定义流程中每个单位步骤、步骤间的执行顺序、条件以及数据流的建立、每一步骤由谁负责、每个活动所需要的应用程序等等, 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信息畅通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基础, 流程控制则是从整体上把握。两者都不可缺, 但流程控制更显关键。不论信息如何通畅, 若没有好的流程及优化控制支撑, 物流企业也很难有质的飞跃。针对长江货代九江公司, 工作流管理软件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1.解决工作流程不够规范, 权责不够明确的问题。因为类似于长江货代九江公司的中小物流企业各部门职能有所区分, 对单据的处理内容范围不同。但事实上在某些工作上又存在权责不明的情况, 所以工作流软件基于不同部门的工作内容, 并根据长江货代九江公司经营过程的实际反映而进行流程建模, 设置操作条件并控制操作组权限。这样, 不管是市场部、操作部还是报检、报关、财务部的权责都很明确。

2.进一步优化流程, 让整个工作流程处于上级领导的统筹控制之下。长江货代九江公司若运用工作流软件可实现工作流程审批电子化, 并提高流程审批效率。它采用邮件投递或即时发布消息的方式让长江货代九江公司领导层知道需审批的事项, 并自动提醒、跟踪处理结果。

3. 流程再造, 从而调配好各岗位的工作量及人员数量, 达到人员、资源的优化配置, 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并尽可能降低成本。这不论是对长江货代九江公司还是对员工, 双方均有好处。某些流程的再造更利于资源最大限度的配置, 从而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董蕊等:《供应链管理与第三方物流策划》,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3

[2]马士华:基于供应链的企业物流管理战略与方法论[M], 科学出版社, 2005

工作流软件 篇2

程序名称:数据控制服务器

负责人:李侃

目前状态:程序已完成,安装程序、帮助文档也已制作好。还需要考虑界面美化问题,完善相关开发文档,包括补充修改《开发说明》、整理《使用说明》,编写《安装说明》;

进度安排:本月25日前,完成相关文档的编写整理工作。

程序名称:工程师服务器

负责人:王亮

目前状态:程序已完成,安装程序、帮助文档也已制作好。需要完善相关开发文档,包括补充修改《开发说明》、整理《使用说明》,编写《安装说明》; 进度安排:本月25日前,完成相关文档的编写整理工作。

程序名称:通信控制服务器

负责人:卢工

目前状态:程序已完成,安装程序、帮助文档也已制作好。需要完善相关开发文档,包括补充修改《开发说明》、整理《使用说明》,编写《安装说明》; 进度安排:本月25日前,完成相关文档的编写整理工作。

程序名称:下位机程序

负责人:卢工

目前状态:完善整理相关开发文档,主要是《程序原理框图》;

进度安排:本月25日前,完成相关文档的编写整理工作。

程序名称:图形控制服务器

负责人:张英俊

目前状态:程序基本完成,但需要完善图形识别算法部分,将定型设计时提出的一些改进思想加入识别得法中;安装程序、帮助文档已制作好,需要完善整理《开发说明》,编写一个《说明》。

进度安排:本月25日前,完成相关文档的编写整理工作。月底前对程序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并可对程序中算法进行优化并加入新的识别思想。

程序名称:数据库服务器

负责人:王鑫

目前状态:程序已完成,但还需要考虑其中一部分表格在不同情况下的动态生成,完善相关开发文档包括《开发说明》《使用说明》《安装说明》。

进度安排:本月25日前,完成相关文档的编写整理工作。并对数据库结构及存储过程有基本的认识,可对其中存储过程进行基本的调整。

程序名称:GPRS通信客户端

负责人:李侃

目前状态:程序已完成,但还未能和罗克嘉华进行沟通,进行实际的数据传输。需要整理相关开发文档并制作安装程序。

进度安排:在月底前整理一份基本的文档,包括《开发说明》《安装说明》《使用说明》。

程序名称:风机电流监测程序

负责人:王亮

目前状态:程序已完成,需要制作安装程序,编制相关文档包括《开发说明》《安装说明》《使用说明》。

“软件创新工作室”建设案例 篇3

摘 要:目前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下,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根据自身办学层次,瞄准办学定位,通过革新教育理念,采取新举措,打造新亮点,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新突破。金陵科技学院软件工程学院通过自身努力,积极探索,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通过“软件创新工作室”建设,建立一套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该文从目标定位、培养方式、创建过程和主要特色4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创新创业 培养方式 教育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5(b)-0141-02

在目前的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下,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根据自身办学层次,瞄准办学定位,强化办学特色,利用后发优势,汲取老牌本科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通过革新教育理念,采取新举措,打造新亮点,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新突破。

1 “软件创新工作室”的目标定位

(1)帮助工作室成员拓展视野、培养兴趣、提升信心、解决难题,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具有学科核心竞争力的专业人才;(2)组织工作室成员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在积极参与竞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促进学院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与学科竞赛的蓬勃开展;(3)锻炼和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新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提高协作能力、专业素质和自身综合素质;(4)锻炼学生的非智力方面的综合能力,洞察能力的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综合应用和分析能力的培养;(5)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独立研究能力,改善学生认知的效能,使学生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协作能力得到提高。

2 “软件创新工作室”的培养方式

软件创新工作室经过几年的创建,形成“1+2+1”三学段校企交替的人才培养方式,如表1所示,参与工作室培养的企业包含中软、软通动力、东软、常州武杰、济南思欧、金智等。

第一学段集中在第一学年,以教、学、做一体化的学习型工作室教学为主,辅以在企业进行的专业认知环节,学生首先通过工作室宣传,了解工作室任务,通过选拔加入到工作室中,根据个人兴趣及工作室项目要求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与补充,主要是“以老带新”的方式完成,辅以相应的科技讲座,邀请企业有经验的工程师为学生提供业内新技术指导,最终学生进行学习汇报,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与点评。

第二学段集中在第二、三学年,以参与企业项目、竞赛项目、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等项目实践型学习为主。学生根据工作室项目基本情况,加入到相应的项目组中进行分析、设计与研发,体验所学知识应用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进一步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加强团队协作能力。项目完成后,或交付企业或参与各项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竞赛,教师根据项目验收情况给予适当的评价,并优先推荐企业实习。

第三学段集中在第四学年,以推荐工作室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为主,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带薪顶岗实习,直接进入项目组参与项目的研发工作,在完成实习后根据企业与学生双方意愿选择是否入职。同时,在实习休息期间回到工作室与低年级学生交流学习经验,完成“以老带新”的工作。该工作室学生在第二学段所积累的知识、经验,在第四年的顶岗实习中得到合作企业的充分认可,优先推荐,高薪入职,更好地促进工作室的良性发展。部分有创新创意项目的学生团队,工作室积极联系,鼓励并帮助学生进行创业。

3 “软件创新工作室”创建过程

3.1 创建初期

为了建立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 在2011年10月, 学院成立了学科竞赛实验室,配置指导教师1名。从相关专业的高年级中将动手能力强、自觉性高的学生组织起来, 经过考核允许进入实验室。

3.2 创建中期

2012—2014年期间,随着多名指导教师的加入,实验室内学生数量增加,学科竞赛的多次获奖,使得实验室处于较快速度的良性发展阶段,实验室于2014年9月正式更名为“软件创新工作室”。此阶段针对工作室制订了相关的工作室管理文件和制度,专门安排具有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和管理经验的教师作为工作室的负责人,管理和指导学生。工作室中的人才培养包括:(1)制订严格的工作室作息制度和各种规范的开发流程、开发文档;(2)规定每学期定期和不定期举办新技术培训班和新技术讲座;(3)积极鼓励和安排教师,将横向和纵向项目直接放在工作室, 或在工作室中抽取学生直接参与到项目的开发过程中;(4)积极组织工作室成员参加各种科技活动, 如,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等。

3.3 工作室现状

2014—2015年期间,经过几年的创建,工作室形成“1+2+1”三学段校企交替的人才培养方式。工作室学生完成思欧公司网站及赠与求等项目的设计与实现,在软通动力工程师指导下参与的竞赛项目获得国家级三等奖,在常州武杰公司的配合下完成《软件需求工程实践教材》的实施验证等。

人员方面,工作室已经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包含学生负责人3人,指导教师6人,学生近百人,工作室能够在学生负责人的管理下正常运作。在制度方面,完善了工作室的作息制度、各项管理制度以及建立了工作室的定期学习和讨论制度。

4 “软件创新工作室”主要特色

(1)已形成“校企一体化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在ITSS软件开发职业资格3级即软件工程师标准指导下,饯行新模式下的微创新教学;(2)开辟软件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新途径。树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形成“做中学+练中创”能力培养新模式,借助于校企深度合作平台,实施了“金陵科技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养成计划”;(3)创新教学、管理以及运行方式。创新工作室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协助教师完成一些课题。学生在工作室内发挥想象,提出设计任务,独立完成,最后提交教师评价,成果在院里展示,或是参加学科竞赛;由于工作室在学院是一个新创举,特意腾出专门的实验室供工作室使用,以工作小组为团队开展活动,建立相应的工作室管理制度;(4)重视因材施教,在组织开展活动的时候,根据学生自身特点,以小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软件创新工作室”取得了大量的教学成果,其中主要成果包括各类竞赛获奖10余项,其中获得省赛特等奖1项,国赛二等奖1项等。在参赛的基础上,指导的学生还申报成功软件著作权2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同时扶持工作室创业团队3个,其中1个2012级学生团队已成功创业。

参考文献

[1]顾可民.计算机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7(10):84-86.

工作流软件 篇4

伴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逐步扩大,软件需求量迅猛增加,随之带来的是软件系统规模日渐增长。而软件规模的增长意味着软件的复杂度也大大增加,这种复杂度除了代码的量以外,还包括代码段之间的关系。要想获得高可靠性、高质量的软件,必须严格遵循软件开发过程管理,为软件开发提供有力保障。

近些年来,为适应市场需求,软件在功能设置、开发周期和生产成本三个方面又有了新的要求,即为不同用户提供特色定制功能,在最短的周期内、低成本地完成软件维护和扩展,还要考虑到继承和兼容用户现有软件系统和历史数据。而软件开发所采用的过程管理也慢慢向软件开发产品化过渡,更加注重新的开发模型和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此同时,软件产品开发的智能化、自动化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求软件在短周期、低成本的前提下可以敏捷应对市场需求变化,传统的以功能分解为主导的分析设计思想已成为软件系统开发的瓶颈,软件的功能实现也不再是一成不变,这样才有助于提高软件产品的生产效率,并迅速占领市场。

1 软件柔性概念

为增加软件功能的灵活性,降低软件开发中不稳定因素的影响,采用柔性思想成为一种选择。“柔性”是相对于“刚性”而言的,传统的“刚性”软件开发是建立在静态功能模型的基础上,一旦软件开发完成,用户必须在已有功能的限定范围内操作,其优点是软件开发的成功率高,功能实现的固定,设备利用率也很固定,可以迅速提高办公效率、降低办公成本;其存在的缺点是无法应对用户需求不明确或者隐性需求发现较晚的情况,系统的适应能力非常弱,用户只能维持在软件已有的功能基础之上工作,新需求、新变更只能在软件升级或者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重新提出,这样导致了用户的工作受到软件功能的限制,甚至产品根本无法得到很好的应用,无形中增加了用户对软件产品的抵制。

1.1 柔性软件系统的概念

对于软件系统来讲,运行环境和用户需求可以看作是外界影响,外界的作用力。所谓柔性软件系统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满足和适应外界作用力影响软件系统,当这样的影响产生时,对现有的系统能够不修改或仅施加参数修改就能够满足实际的需要。软件的柔性可以表述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系统适应外界作用力的能力,可通过软件系统满足不同运行环境、不同用户乃至于不同行业新需求的程度来衡量;第二方面是系统适应内部变化的能力,可通过在有变更情况下软件的工作效率与无变更情况下的工作效率期望值之比来衡量。

1.2 柔性软件系统的内容

目前软件开发正从针对用户需求逐步向适应市场动态变化过渡,一个软件系统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能在很短的开发周期内演变出较低成本、较高质量的不同品种产品的能力,因此柔性思想已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软件系统的柔性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 软件功能的柔性实现,即要求处理相互关联的一系列不同类型的事务时,软件系统功能变化的难易程度。

(2) 许多事务流程本身就具有相当的柔性,一方面是指处理流程不变时自身适应流程内部各个工作环节调整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软件系统内为工作流程变更而改变相应流程的难易程度。

(3) 软件系统的柔性,首先是事务处理流程更新或完全转向后,系统能够非常经济和迅速地应对新变化;其次是软件更新后,对旧系统的继承能力和兼容能力。

(4) 软件系统维护的柔性,无论用户还是开发者,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查询、处理软件故障,保障系统的可靠性。

(5) 软件系统扩展的柔性,当环境需要的时候,可以很容易地扩展系统结构、增加模块,使得软件具有相当迅捷的扩展能力。

(6) 软件系统运行的柔性,可以利用不同的手段、技术、流程来处理一系列事务的能力,或者对同样的事务换用不同流程处理的能力。

综上所述,软件系统的柔性技术是对各种不同流程的事务加工对象实现程序化柔性加工处理的各种技术的综合。

1.3 软件系统柔性实现的层次

软件的柔性主要体现在软件的可操控性上,为方便软件使用者按照既定目标构造功能、界面、数据等模型,通常将软件系统实现的柔性分为三个层次:

(1)面向用户的柔性,即用户可以根据软件提供的功能,对工作需要或者流程的变更等因素影响来适时调整软件,对于不同知识水平的用户可以区分对待。但是这样的开发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困难,毕竟用户使用软件来处理日常事务就已经是一种障碍了,若用户还需掌握调整软件系统,过大的压力会导致用户的抵触心理。通常情况下,针对用户的柔性可以集中在一些经常需要变化的方面,比如界面调整、报表格式、数据信息收集、简单业务处理流程调整等。

(2)面向开发者的柔性,开发者通过调研分析,建立一个完备的组件库,通过组件拼装可以实现软件的构建。这样,无论是用户需求发生变更,还是系统因环境等因素被迫需要调整,都可以快速根据要求构建一个新的软件系统。这个层次的柔性通常需要开发者编写或者修改一些程序,所以不管是从技术上考虑还是安全上考虑用户都无法胜任。

(3)软件自身柔性,即软件在运行时,可以根据环境变化、用户喜好变化、用户行为习惯等因素,适当进行自我调整,方便用户使用,这种方法对用户来讲是透明的,即用户不知道调整的过程,但是可以感知调整以后的结果,这在技术上要求更加高,从目前的软件开发水平来讲,无法完全感知到软件运行环境的变化,所以在开发实现上有很大的困难。

2 影响软件柔性的要素

2.1 软件系统的柔点

软件的柔性开发主要体现在分析、设置软件柔点,所谓柔点是指软件形态的变化点,也是软件系统中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发生变更的因素。对于软件柔点的定义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柔点的范围控制,即受影响的柔点不能无限制多、无限制大、无限制变更;另一个是柔点的粒度控制,即柔点的粒度规模越小,影响柔点变更的因素相对要少,柔性实现就越简单,软件系统越容易适应变化,但是粒度太小又会导致柔点之间的关系过于复杂,反而难于实现。软件系统正是由上述定义的柔点组成,柔点是构成软件系统的最基本的元素之一,是软件系统的基本构件。柔点可以是特定功能的代码段,也可以是一个抽象的数据类型,还可以是人机界面的某个组成部件。

2.2 柔点之间的关系

因为软件系统是由这样的柔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构成,所以软件系统的开发过程实际变成了软件构件柔性的分析、设计和实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柔点自身,柔点之间的关系也是系统开发关键,因为柔点的存在是依托于系统或者是系统中的其他柔点。根据系统中柔点之间的关系,柔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孤立柔点,该柔点孤立存在,所实现的功能相对比较独立、单一,并且该柔点与系统其他柔点接口也非常固定,相互之间不通过数据变换或者代码共享产生联系。一旦受到外界影响,孤立柔点的形态变化对其他柔点的形态不产生影响,或者影响非常微弱,在软件系统中可以忽略不计。

(2)单一关联柔点集合,即当外界变化影响到一个柔点形态的时候,会同时激发另一个柔点的形态变换。这种关系从作用方向上来讲又分为对称和非对称两种,所谓对称是指任何一方形态的变换都会影响到对方,假设X为柔点集合,R为定义在X之上的关联关系,对每个属于X的元素a和b,若存在aRb,则必然存在bRa,这种关系R称作对称关联关系;而非对称是指两个关联着的柔点形态变换影响只是单向的,这种作用力是不可逆,即对于柔点集合Y,R为定义在Y上的关联关系,对任何属于Y的元素c和d,若存在cRd,必然不存在dRc,则这种关系称作非对称关联关系。

(3)集群关联柔点集合,这样的柔点变化性能比较活跃,属于软件系统中的不稳定因素。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系统受外力作用影响某个柔点形态变化,而该柔点的形态变化又会激发系统其他多个柔点的形态发生改变;另一种是系统受到外界某个特定影响的时候,发生形变的不只是某个特定柔点,而是某个子系统中所有关联柔点的形态都会发生改变,并且这些柔点的形态变化会导致更多的柔点形态产生变化,也是系统实现柔性化的关键所在。

2.3 柔点柔性的度量

在柔性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影响软件柔性的要素的除了柔点、柔点之间的关系以外,另一个要素就是柔点一旦承受外力作用时所变化量的度量,或者是柔点形态变化的体现方式和规则,最简单的变化是通过接口参数调整实现,比如人机界面中控件的位置、颜色等等;其次是在柔点的实现形式上提供多种样式,比如柔点代码的执行流程、算法选择都属于这一类;最好的也是最复杂的方式是利用操作平台或者公共数据区域对柔点的形态进行控制,系统需要调整的时候,可以直接通过操作平台对柔点进行修改和装配,无须修改源代码。对于不同的柔点其形态变化必须经过严格论证,在遵从用户和市场约束的前提下,在既定周期和成本内为软件系统的结构和形态选择一种合适的实现方式。

3 软件柔性的实现

3.1 柔性工作流系统的概念

柔性软件系统结构的建模方式有很多种,在选择时必须考虑模型的成熟度、复杂性和表达能力。柔性工作流技术是为了解决现代企业中流程的动态性问题而提出的。因为企业的许多业务流程事先无法给出每个环节准确的、完整的定义,也无法精确描述流程各个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只能在流程实例的运行过程中,根据运行时的实际情况逐步完善。不同实例运行的路径和执行的环节可能不同,通过柔性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柔性工作流模型已经日臻成熟,而且工作流系统本身就是一种为支持企业经营过程高效地执行并监控执行过程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可直接移植于软件产品开发中。

柔性工作流技术是将建模对象进行分层,模型分为多个执行流程,每个流程又有活动节点和连接弧两类元素组成,活动结点在系统中承担了不同性质的执行任务,按照其任务类型总共有十五种不同的活动节点,可以方便表达事务处理过程中各种类型的活动和任务。连接弧有三种,分别是普通控制连接弧、条件连接弧和条件设定连接弧,前两种连接弧是针对活动结点间关系和执行过程非常固定的事务处理流程,而条件设定连接弧只能由条件设定节点出发,通过动态定制活动执行条件、完成条件和时间要求等因素,实现事务处理流程,大大提高了流程执行的柔性。

3.2 柔性软件系统的开发过程

在柔性软件开发过程中,将柔性工作流的建模思想与软件分析设计过程和模型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关键。在现有的标准软件过程中,将需求分析、建立需求分析模型和设计实施过程进行重新整合,为实现软件柔性化服务。新的过程也分为三个阶段。

(1)抽象阶段(Abstraction Phase):

这个阶段完成传统的需求分析和建模两个任务,可以采用现有的分析、建模工作方法和流程,主要对软件要实现的功能和非功能需求以及性能限制进行描述,毕竟满足市场和用户对软件的需求才是软件开发的基本出发点。

(2)转移阶段(Transfer Phase):

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只有一个,即对软件功能模型进行分解细化。细化的目标不再采用传统的功能分解方式,而是参考用户实际的工作过程和计算机执行流程,使用工作流技术中某种类型的活动节点,描述功能执行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每个活动节点完成特定的功能,由不同的角色控制活动节点的启动、执行和检查。活动节点之间的关系先通过普通控制连接弧和条件连接弧进行预制,建立一个可以执行的工作流程,在此基础上构造功能原型,进行仿真迭代,逐步完善软件的功能模型。

(3)重构阶段(Rebuild Phase):

重构阶段的工作基础是转移阶段的工作结果。在前一阶段,已经建立了固定的流程执行过程,但这个执行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适应外界作用力的影响,对每个流程的各个活动节点进行重新评估,去除人为设定的活动节点之间的关系,保持活动节点独立执行能力,并将可变的因素引入受影响的活动节点中,兼顾到用户需求发生变更时流程或者执行活动节点可能的变化。通过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完成事务处理流程和活动节点的可柔化操控,引入条件设定连接弧,供用户或者开发者对流程的活动节点进行重新设定,并通过工作流引擎的解释和执行,实现软件的柔性。

上述过程也适用于软件系统非功能性部件的开发,比如人机界面、数据访问等等。在开发过程中只需遵循抽象、转移和重构三个阶段的工作,对不同的任务进行区别对待,寻找软件系统的柔点,有效实现软件的柔性。

4 结束语

虽然软件的柔性化思想提出已经十多年了,但是目前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并且在初次开发的时候不但不能减轻开发者的工作量,相反可能会大大增加软件开发的工作量和难度。如果开发成功,其直接作用是增强了软件的适应能力,延长了软件的生命期,为各种商业开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柔性化思想并不是软件行业的灵丹妙药,但是在解决软件产品的智能化、自动化问题上完全可以提供一些借鉴。

摘要:软件柔性技术是目前软件开发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对软件系统中柔性要素的分析,引入柔性工作流技术模型,建立了一个柔性软件开发过程,即通过抽象、转移和重构三个阶段对软件的系统进行柔性开发,并结合多年实际开发工作,对软件系统的柔性化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软件工程,软件过程,柔性,工作流系统,工作流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申利民.柔性软件开发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2]范玉顺.工作流管理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申利民,穆运峰.软件柔性的概念和度量[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4,10(10):1314-1318.

[4]范玉顺,吴澄.一种提高系统柔性的工作流建模方法研究[J].软件学报,2002,13(4):833-839.

[5]赵庆水,申利民.面向对象软件柔性的度量[J].计算机工程,2006,32(13):82-84.

[6]朱文华,王茜.企业动态联盟中柔性工作流的研究与实现[J].小型计算机系统,2003,24(4):758-762.

[7]阮观润,卢正鼎.基于C/S模式的MIS柔性化研究[J].微计算机应用,2004,25(2):170-176.

软件组工作总结 篇5

软件组在学校和系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着力进行将工作做到实处,力求务实。总结如下:

学科建设——加强教研组学科网站建设和“三库”(课件库、教案库、题库)建设,实现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共享;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争取组被评为市级以上先进教研组和备课组。教学活动——多媒体课件比赛活动;集体备课展示活动;课例研究活动;教坛新秀评比活动;优秀教研组、备课组评比活动;各级各类优质课比赛活动。

教研交流——教研组至少组织一次校际间学习交流。建立教研的长效机制,推动教学改革和向纵深发展

(1)坚持主题研究制度:每月一次的教研组研究会;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研讨会。做到:问题明确、主题鲜明、讨论充分、措施具体、任务落实。

(2)建设工作:教研组、备课组在完善学科网站建设的基础上启动试题库、课件 库、教案库建设。

(3)开展活动:集体备课展示活动、课例研究展示活动、学科园地展示活动。

(4)进行评比表彰:多媒体课件评比

在计算机系的领导下做了很多工作

 常规教学工作

 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

《JAVA项目教材(暂定)》正在开发中  组织组内教师参与省市专业方面的比赛宋大娟等教师取得好成绩

当然同时看清了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如

1、内容和形式单一

2、工作浮于表面,不够深入

3、工作和专业的相关性不足

4、和教改相关度不够

工作流软件 篇6

思杰CEO马克.邓普顿(Mark Templeton)似乎给出了一个不错的路径。

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Citrix Synergy 2014大会上,CEO马克宣布其大会的“One More Thing”,当然也是最重要的事情——正式推出基于云的移动工作空间服务(Citrix Workspace Services,以下简称CWS)。这是思杰针对“让人们以更好的方式随时随地开展工作”的企业愿景迈进的重要一步。业内分析师认为,这基本上可以想象成为思杰与移动相关的产品线全部放在云上提供服务,如果说思杰在桌面即服务(DaaS)方面走得慢了些,那么移动工作空间服务则是要大幅反超。

Citrix Synergy企业移动会议,旨在提供给人们工作新模式的解决方案——随时随地,在任何设备上。每年大会都会根据当前趋势,发布在企业移动领域的关键思想和产品。比如,2011年提出了从“三朵云”(个人云、私有云、公有云)到TVO(总体拥有价值),与用户一起在各种云的实现过程中管理成本;2012年提出了移动工作方式与云服务的协同,认为人、数据、应用和设备之间需要实现真正的无缝集成体验;2013年提出移动办公新纪元,通过推出一系列云解决方案,让移动办公触手可及。

2014 Citrix Synergy大会于5月6~8日在美国洛杉矶隆重举行,共有60多个国家的1万名用户、技术专业人士参与(在线和现场),规模再超往年。

CEO马克在主题演讲中讲道,未来的工作只有“人”和“任务”是最重要的,其他的流程、组织结构、设备、办公环境都变得不再重要。因此如何围绕“人”和“任务”提供服务成为IT的核心工作。马克用了一个时髦的词汇——软件定义的工作空间(SDW,Software Defined Workspace)加以形容。

于是,移动工作空间服务CWS应势而生,它的核心是把思杰不同产品的管理平台移动到云端上。CWS的第一个合作伙伴是Microsoft的Azure云平台。Azure提供了云资源,而CWS则提供移动工作空间的平台服务,平台之上已经配置好了Citrix的产品组合。按照大会公布的计划,未来还会支持更多的云平台,为这些云平台提供增值服务。用户可以通过CWS的控制台界面轻松选择、控制、购买,以及连接资源。CWS的绝妙之处在于,可以让用户自由选择云平台,其所能连接的资源包括了各种公有云,用户自己的数据中心、或者是合作伙伴的数据中心,当然,IDC机房是更加没问题了。

“让员工加入组织,而不是员工加入组织。” CEO 马克还提出这一全新理念。

他认为,在通常的公司,都是让员工加入组织,一名员工加入公司需要先去学习这个公司有什么办公设备和工具、他的办公方式要完全听企业的,IT在某种意义上正在对人进行控制。但在未来,这种情况将会发生根本的变化——组织将加入员工,员工们自己携带终端设备,用自己的工作方式,公司将成为团队的集成,公司IT将需要构建基于个人移动体验的空间环境,让人、设备、应用、数据,安全而有效的运行。

这个理想场景已经开始在各个行业成为现实。如果你是一名美国医生,如果在家通过电话接诊,利用自己家的终端设备(不管是笔记本还是iPad)都可以快速进入医院的HIS系统查看病例、做记录、查看影像图。到了医院,可以直接访问到家里电脑的桌面,打开那个未完成的文档,继续编辑,也可以继续查看病人的各项资料。在查房时,医生手持的移动终端设备也可以无一例外的正常接入办公系统,查看和编辑各项工作资料。

大会还推出思杰工作空间套件(Citrix Workspace Suite)解决方案,其被看成是大幅反超竞争对手的创新产品,受到了现场的热烈喝彩。它是一个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能够支持每个用户同时使用多台公司配发或个人自带的设备,提供对应用、数据和服务的即时访问,并简化组织机构管理和保护其最终用户计算环境的工作。它整合了思杰的多项关键技术,其中包括应用虚拟化和桌面虚拟化、移动应用和设备管理、原生移动生产力应用、企业文件同步和共享、WAN优化和网关接入等,以此实现全方位的应用、桌面和移动基础设施管理。企业由此得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简化IT运维,并全面保护企业信息安全。

2014年正逢思杰公司成立25周年,与思杰同样致力于为企业提供移动创新的发烧友带着某种狂热来参加Synergy大会。他们看到每一个新的产品发布和技术理念推出时,都会爆发热烈、持久的掌声。当CEO马克戴着牛仔帽,伴着Pharrell Williams的《Happy》且唱且舞的出场,现场的火爆程度可想而知。要知道Pharrell Williams可是一个潮人,连英国的威廉王子都找到他帮忙打造形象。其实大家致敬的并不仅仅是因为马克是CEO,更是对他20年在思杰创新、执著精神的致敬。据说,马克还是位公认的极客,是最早购买iPod 、iPhone、特斯拉的用户。这位年过花甲的老极客据说在大会前一天晚上会见一位客户时,还非常幽默的从书包、口袋,依次掏出了一部手机、两个平板(三星和iPad)、一个Mac、一个Chrome book、一个Surface,还有一个谷歌眼镜!

CEO的极客和创新热情深深地影响着这家科技公司。早在2001年,思杰做了一个视频短片,预测了今后的移动办公情景。在短片里主角就用一个小的可以触摸的设备来进行移动办公,这个小型的设备可以随身携带、可以用指纹识别、可以进行视频通话。如果回家之后需要开会,可以让这个小设备使用类似GoToMeeting的软件,连接到一个虚拟的董事会会议室,而且可以在自己的客厅,把这个小设备跟三星的大彩电连在一起,连线开会。

而十多年后的今天,思杰曾经设想的这些,都成了稀松平常随处可见的场景。思杰从一开始专注于远程接入技术,到后来发展了应用虚拟化、桌面虚拟化和服务器虚拟化,再后来推出了GoToMeeting等协作软件 (基于IP的视频和语音通话的会议系统),现在已成为一家为移动化提供云服务的专业公司,思杰的主线发展脉络分明。

播出工作站硬件软件备份 篇7

一、硬件的备份

我们的播出工作站采取了主、备+应急的备份方式, 我们把这些工作站按工作方式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主备关联的播出工作站, 采用双机热备份的工作方式, 主、备两台工作站完全同步播出, 通过422倒换器与受控设备连接, 工作站间采用心跳线连接, 用以检测工作状态。

为确保这种备份方式是否安全, 我们试想主、备播出工作站在发生以下几种情况时能否保障节目安全播出:1、主播出工作站正常, 备播出工作站出现故障。此时主机报警提示, 仍然正常工作, 不影响控制播出设备;2、主播出工作站出现故障, 备播出工作站正常, 此时备播出工作站通过RS232心跳线检测到主机异常, 会立刻控制RS-422倒换器切换控制通路, 获取设备控制权, 继续正常运行, 并进行报警提示。3、主备播出工作站均正常, 心跳线断开。此时主备工作站控制软件都在正常运行, 都会认为是对方出现故障, 进行报警提示, 同时备机控制倒换器获取设备的控制权继续播出。4、主播出工作站已经从故障状态恢复正常, 但是还未接管控制权时, 备播出工作站出现故障。此时主播出工作站进行报警, 但是无法控制播出设备, 而备机已经异常, 无法通过RS-422倒换器将控制权交给主机, 当遇到这种情况时, 我们将备机的电源关闭, RS-422倒换器会立即将主控制通路倒通, 主控工作站就获得了设备的控制权, 因为我们是通过GPI控制端口断开或闭合来实现RS-422倒换器的倒换, 在控制系统施工时, 我们是按照GPI端口断开时主控制通路倒通的方式连接控制电缆, 所以, 只要关闭备控工作站的电源, 主控工作站就会获得设备的控制权, 继续完成播出任务。

第二部分为应急播控工作站, 这是一套单独的应急播出系统, 考虑到极端情况下, 第一部分的主、备工作站均已瘫痪, 那么应急工作站还可以控制应急播出服务器完成节目播出。正常播出时, 总编室制作的播出串联单可以发送到主备播出工作站和应急播出工作站, 这两个部分的相应服务器通道播出的节目完全相同。只是在做应急操作时, 比如播出节目单的修改、TAKE、保持等操作时, 主备播出控制工作站首先同步响应, 操作完成后将修改主备播出系统的数据库信息, 随后这些信息会发送到应急播出系统的数据库, 更改其数据信息。最后, 应急播出工作站才会做相应的操作, 但是播出的节目会和主备播出服务器进度完全一样。所以当出现主、备工作站都已完全瘫痪的情况下, 应急工作站仍然可以控制应急系统继续使节目正常播出。

此外, 我们还配备了三台播出工作站作为冷备份, 以便在线的工作站出现一时难以修复故障时, 用以顶替, 从而保证充分的冗余。

二、软件的备份

工作站上的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和播出应用软件系统, 根据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我们制定了不同的软件备份策略。考虑到工作站长时间运行可能会碰一些意外情况, 使工作站不能正常运转, 遇到这种情况只得重新安装软件, 若是播出应用软件, 文件小, 安装起来很方便, 花费的时间也很少, 因此我们在工作站本地硬盘的第二个分区存储了播出软件的安装文件, 一旦播出软件受损, 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利用安装文件覆盖一次, 问题很快得到解决;但对于操作系统来说, 安装起来就要花费很多时间, 这势必对安全播出造成威胁。所以我们将工作站的操作系统和播出软件都安装在本地硬盘的第一个分区, 在一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 利用GHOST软件对这个分区作一个全面的、安全的、可靠的备份, 用GHOST软件作备份最可贵的是可以连同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的复杂参数一同备份, 这就保证了在恢复被破坏的系统时连同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系统及复杂参数一起被恢复, 从而保证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地恢复整个系统, 让播出工作站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我们把GHOST软件保存的镜像储存到本地硬盘的第二个分区, 然后再刻录到光盘上, 这样就有了双重的保障, 如果工作站出现意外, 导致操作系统文件丢失, 系统不能启动, 我们可以利用光盘引导启动, 运行GHOST软件, 将存储在本地硬盘第二个分区上的镜像文件快速恢复到第一个分区, 这样, 一个完整安全的操作系统和播出软件系统便可立即投入使用。

工作流软件 篇8

招商引资就是引进外来资本发展地方经济。而软件园区发挥特有优势, 吸引软件及其相关配套产业企业的汇集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招商引资。软件园区对于促进所在地区的软件产业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而软件园区的招商引资也就具备了特别意义。

一、招商引资工作的发展历程

招商引资是指利用可支配的资源进行政策引导, 舆论宣传, 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创造一流投资环境, 吸引投资者到本地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招商引资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 招商引资工作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一) 改革开放初期:

各地经济都比较落后, 大部分政府采取的是提供各类投资优惠政策, 如免费使用土地、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投资者。

(二) 改革开放中期:

在已经比较发达的地区, 传统招商方式逐步转变为政府牵头, 专业机构协助, 针对性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发动一批国内外企业巨头到当地投资。

(三)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 政府和企业在招商过程中逐步进行角色的转换。

政府由主持招商转变为协调招商, 企业变被动招商为主动招商。

另外, 随着改革开发不断深入, 投资者选择余地日益扩大, 营销理念被逐步引入招商引资工作, 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招商引资逐渐演变为“营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活动”。

二、招商引资工作的内容和核心策略

招商引资的主要内容就是在政府主管部门的规划和指引下、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在专业机构和人才的运作下, 引导、促进和完成全球资源与本地区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

招商引资应采取的策略有:

(一) 树立正确的招商思想, 明确招商的目的和方向。

从产业结构优化布局的角度出发, 正确鼓励和引导外商的投资。

(二) 采取正确的招商方法。

从市场经济角度来说, 招商引资是一种经济行为, 招商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

(三) 完善招商的硬环境与软环境。

完备便利的基础设施环境是吸引外商的硬环境;而前期咨询、后期管理等服务能力的提升也是必须要打造的软环境。

三、影响软件园区招商引资工作的要素分析

软件园区是以加速软件研发、生产及其成果推广应用, 满足国际或本国软件市场的需要而设置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基地, 其实质是知识产业密集区和技术产业密集区。

软件园发展要素主要包括有优惠政策、市场环境、成本因素、人力资源、园区环境和园区的综合服务水平等, 而这些也是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的利器和吸引投资的筹码。

优惠政策是园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也是吸引招商引资的前提;产业集聚是园区成长的加速器, 也是投资方看重的投资效益的成长点;贴近市场是园区持续发展的重要拉动力, 也是投资方重视自身市场的拓展;园区低成本是园区发展的基础竞争力, 也是吸引投资的成本因素;人力资源是园区发展的根本前提, 是投资方看重的主要发展因素园区环境是园区发展的基础硬件保障, 也是吸引投资的硬件条件;服务水平是园区发展的基础软件保障, 也是吸引投资的软性指标。

另外, 软件园招商引资工作中应该注意的主要侧重点有:

(一) 强化政府服务功能。

政府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是软件企业考量一个地方是否适合投资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政府服务除了在招商过程中能够推动项目顺利入驻, 在企业日后的经营中, 还能帮助企业有效降低成本, 这是软件企业最为看重的。

(二) 树立“人本”思维。

软件产业是以人为核心的知识型产业, 软件企业要想生存发展, 必须获得人才和留住人才。从软件园层面来讲, 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必须要先了解软件产业从业人员的特点, 然后根据特点满足他们的需求, 来缓解人才缺乏的压力。

四、以重庆西永软件园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重庆西永软件园是重庆市政府为整合发挥重庆直辖市人才科研优势而倾力打造的现代信息产业基地, 园区的发展定位主要是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下面通过SWOT方法, 对西永软件园发展的优劣势、机遇和挑战的分析, 来对西永软件园的招商引资工作开展进行总体上的把握。

(一) 优势。

中西部地区城市的经济水平使西永软件园在运营成本方面有一定优势;从重庆市未来经济发展的前景来看, 重庆市软件产业的发展空间很大, 也为西永软件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 劣势。

作为中西部地区城市的重庆在人才储备方面尚不具备明显优势, 而且软件产业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 产业发展定位不明确, 产业集聚尚未形成规模, 软件企业规模较小, 缺乏竞争力, 这些都是制约西永软件园发展的因素。

(三) 机遇。

从软件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 信息服务业已经成为软件产业发展的主流;外包产业则已经开始进入爆发式增长的阶段, 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而从国内外包产业的发展态势来看, 目前已经开始出现“成本导向型”的产业转移的趋势, 以及重庆传统产业的改造等等, 这些都为西永软件园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四) 重庆市西永软件园发展的挑战。

从国内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来看, 目前国内很多软件园都将外包行业作为主攻方向, 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竞争形势将迅速激化;另外由于目前国内软件产业和园区的集聚化发展趋势明显, 国家产业政策逐渐向优势地区倾斜, 作为后发地区的重庆市争取国家政策资源倾斜的难度将可能会加大, 这些都对西永软件园未来的发展构成了挑战。

通过以上的分析论述, 可以得出重庆西永软件园SWOT战略匹配矩阵如下表所示:

西永软件园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 必须把握IT产业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 即以信息服务为核心的特点, 重点发展和引进以信息服务为主的企业。同时综合考虑目前西永软件园的产业发展环境以及相应人才状况, 建议可以把西永软件园招商引资的目标客户群定位在以出口为主的软件开发和服务企业、流程服务外包企业、芯片设计企业、数据中心业务企业等。

基于国内外先进园区的管理经验以及西永软件园的目标定位和特点, 本文对园区目标客户群进行细分, 并且对不同目标客户群对园区招商目标贡献的重要性评价如下表所示:

表4-2各种目标客户群重要性评价

结合客户重要性及园区对客户吸引力的二维模型的综合分析 (如表4-2所示) , 得出西永软件园招商引资重点目标客户建议如下图所示:

图4-1西用软件园重点目标客户群

1、将大型软件和服务出口企业、高端流程服务企业、大型芯片设计企业、大型信息和集成服务企业以及数据中心作为西永一期的重点目标客户, 加大招商力度。

2、将小型芯片设计企业、小型软件和服务出口企业以及具备一定规模的信息和系统集成服务企业作为一般性目标客户。

3、园区可有选择的发展一些创新型的、有产业融合特色的、高成长发展潜力的小型IT企业, 例如特色软件开发、动漫设计等作为园区的客户, 它们有可能成为未来园区成长发展的潜力因素。

另一方面, 由于不同类型的客户对园区需求的侧重点又各不相同, 因此, 西永软件园的招商引资工作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提出不同的服务产品和招商方案。

五、重庆西永软件园招商引资方式及建议

软件园区处于不同的发展状态时, 其招商引资方式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相较而言, 重庆西永软件园还处于启动向成长发展的过度时期, 则更应该考虑多种招商方式的相互结合, 比如说关系招商与传媒招商相结合、功能招商与联络渠道招商相结合等等。

对于重庆市西永软件园招商引资工作实施的建议如下:

(一) 提高对关键大客户吸引力, 在招商方式及租金制订上加强灵活性。

关键大客户是吸引其它租户, 确保高入驻率的关键, 因此, 对于关键大客的原则是“长期稳定, 双赢互利”, 在开始几年对于关键大客户需要给予一定的优先对待。

(二) 通过“飞地策略”加速园区发展。

可以考虑与国内较为成熟、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软件园区合作, 共建“园中园”或者“飞地园区”, 由合作方负责招商引资, 双方在产值、利税方面按照一定比例分享。这样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软件园的产业集聚式发展。

(三) 通过增值服务或战略结盟弥补弱势。

利用市政府对信息产业和园区扶持策略, 获得更好的政策和资金等资源;通过与电信运营商建立战略联盟关系, 强化软件园内的网络基础设施;联合园区附近的高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 培养和吸引人才进入园区;以独办、共建, 或者引入培训机构的方式, 缓解园区内人力资源的矛盾。

(四) 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 对园区进行规划。

把大客户和一般客户的需求特点体现在园区形态规划的功能分区和规划要素上, 特别要注重跨国公司客户对办公设施、公共和市政配套的特殊要求。通过园区差异化服务的资源分配策略, 指导园区招商引资工作的整体把握。

(五) 及时解决入驻企业的问题, 完善后勤管理服务。

园区必须充分重视入驻企业的业务发展及员工生活的需求, 尽快帮助他们解决配套服务的问题。已经入驻企业对园区的满意与否也直接影响着园区后期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给已入驻企业提供良好的管理与服务平台, 对园区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起到窗口的作用, 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祝平.我国开发区招商引资策略的营销学评述.[J]对外经济贸易.2003 (2)

[2]、祖明.市场营销理论在区域招商引资工作中的应用.[J]华东经济管理.2005 (1)

[3]、张修占.对当前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考.[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5 (1)

[4]、姜夕泉.招商引资运作谋略.[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5]、张世贤.中国引资发展战略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4

工作流软件 篇9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1],其思想是使软件能够像硬件那样,通过各部分的动态组装完成整个应用系统的功能。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CBSE(Component Based Software Engineering)逐渐成为软件开发的主流模式[2],已成为近几年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1 构件模型

相对于传统对象而言,构件将抽象程度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整个构件隐藏了具体的实现,只用接口提供服务。这样,构件可以将底层的多个逻辑组合成高层次上的粒度更大的新构件,甚至直接封装到一个系统中,使模块的重用从代码级、对象级、架构级到系统级都可能实现[3,4,5]。

1.1 构件模型

为了在后期使用构件时能够快速检索到需要的构件,必须对构件进行分类。构件可以使用多种分类方法。本系统先将构件分为原子构件Ca和复合构件Cc两大类,原子构件是不能再分的构件,复合构件是由原子构件或复合构件组成的构件。

原子构件可表示为Ca=(IDa,Na,Ta,Ia,Oa,Ma,Da),其中,IDa为原子构件唯一标识;Na为原子构件名称;Ta为原子构件类型集合(包括子类型集合),父类型和子类型用树形结构表示;Ia为原子构件输入接口集合(包括各接口的名称、参数、参数类型);Oa为原子构件输出接口集合(包括各接口的名称、参数、参数类型);Ma为原子构件消息集合;Da为原子构件描述信息(包括构件存储路径、索引关键字、功能描述、编写语言、作者、制作日期、版本)。

复合构件可表示为Cc=(IDc,Nc,Tc,Ic,Oc,Mc,Dc,IDas,Ras),其中,IDc为复合构件唯一标识;Nc为复合构件名称;Tc为复合构件类型集合(包括子类型集合),父类型和子类用树形结构表示;Ic为复合构件输入接口指针集合,该指针指向组成复合构件的原子构件对应输入接口;Oc为复合构件输出接口指针集合,该指针指向组成复合构件的原子构件对应输出接口;Mc为复合构件消息集合;Dc为复合构件描述信息(包括构件存储路径、索引关键字、功能描述、编写语言、作者、制作日期、版本);IDas为组成复合构件的原子构件IDa集合;Ras为组成复合构件的原子构件的连接关系。

原子构件和复合构件又可以根据功能划分为界面构件、通信构件、数据库构件、业务构件等。其中,每一类构件又可细分为很多子类。构件粒度越小,复用度越高,构件耦合度越低,但构件库中构件的数量也会随着粒度的变小而剧增,这会给构件的检索带来不便。因此,应根据具体需求,把握好构件的粒度。可参考式(1)[6]:

其中,C为某构件,G为该构件的粒度,μ为构件C所聚集的某一用例,B(μ)为该用例的活动图中的分支数,A(μ)为该用例活动图中的活动数,α为分支数所占的权重比例,β为活动数所占的权重比例。根据实际应用经验可以认为,对于一般的业务用例,合理的α值为0.6,β值为0.4。但是,对于某些分支条件很多(大于7)的业务用例,α值提高为0.7,β值降低为0.3,以更好地反映实际特征。

1.2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过程

面向构件的软件开发过程如图1所示。具体描述如下:

(1)总体设计者对业务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后得到功能需求和框架需求。

(2)构件分析者根据功能需求进行构件需求分析后得到构件需求;同时框架实现者根据框架需求对系统框架进行实现。

(3)构件实现者根据构件需求对构件进行实现,并经过严格测试和修改后得到合格的构件。

(4)构件库管理者可以将新制作的构件注册入库,为了能快速检索到构件,构件入库时必须对其信息进行精确全面的描述。本文使用XML描述构件信息,并使用XML Schema对构件描述文档进行合法性检验,只有描述合法的构件才可以入库,从而确保构件描述信息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构件库管理者可以对构件库中的构件进行删除、注销、检索等操作。

(5)构件组装者根据具体需要从构件库中检索需要的构件,并在系统框架下进行组装后形成应用系统,构件组装者还负责对应用系统的测试与维护。

(6)应用系统交付用户使用并提出修改意见与建议,构件组装者再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修改。

2 基于构件的软件框架

面向构件的软件开发过程中,构件组装和运行需要特殊的环境,这种特殊的运行环境称为框架。一个框架由一些规则、建议和习惯组成,它们从构件的角度定义了一个系统结构,并定义了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之间是如何通信和实现互操作的。因此,设计框架时,必须自己定义构件及框架的规范,使用者只有遵循这些规范,才能将构件集成到框架中。本系统框架包括构件组装框架和构件运行框架两部分,这两个框架由系统框架管理器管理,以确保系统在某一时刻,只能处于其中一个框架下。系统处于构件组装框架时,可实现构件组装、功能模块组装、应用系统集成、应用系统修改、应用系统功能扩展等功能。系统处于运行框架时,能够完成相应的业务处理功能,但不能对其进行配置。基于构件的软件框架结构如图2所示。

2.1 构件组装框架

传统的构件组装大多使用代码方式调用构件接口,此方式比较复杂。本框架提供一种图形化的构件组装界面,开发者可以轻松高效地集成新的应用系统或对已有系统进行扩展。

如图2所示,构件组装框架主要包括构件制作工具、构件测试工具、构件库管理工具、构件组装工具、模块管理工具、模块组装工具。其中,制作工具、构件测试工具只提供简单的构件制作和测试功能,构件实现者可以选择市场上其他工具进行构件制作及测试;构件库管理工具具有构件注册、注销、删除、检索等功能,模块管理工具具有模块注册、修改、删除、检索等功能,这两个工具实现起来相对简单;构件组装和模块组装时生成对应的XML配置文档,通过这些XML配置文档将构件粘合成应用系统。本文使用的XML配置文档主要包括:(1)构件描述文档:对构件信息进行描述,以便使用构件时能方便获取构件信息;(2)构件适配文档:对构件接口连接关系进行描述;(3)模块适配文档:对模块之间以及构件和模块之间连接关系的描述;(4)菜单适配文档:将菜单与对应业务模块绑定,以便用户点击对应的菜单时,触发该功能模块运行。组装时,通过这些XML配置文档,将构件组装成子模块、功能模块直至整个综合测试系统,需要时查找模型中相应的标签位置并灵活插入,这样在对系统修改时,只需要修改相应的构件,其他部分不受影响。此方法支持系统的快速开发和修改,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较好的可扩展性,达到了令人满意的伸缩性。

在组装时,构件组装者根据应用系统的需求检索相关构件,如果构件库中无此构件,则必须制作相关构件并放入构件库中,再将检索到的构件通过构件组装工具进行组装。为了不使应用系统在组装过程中太复杂,先将构件组装成业务构件,再将业务构件组装成功能模块,最后将功能模块组装成应用系统。

2.1.1 构件组装

构件组装工具的核心是解决构件适配问题。大多数情况下,使用不同语言制作的构件都需要做某种方式的修改以便与其他构件相匹配,这个过程称为构件适配,适配方法有白盒法、黑盒法和灰盒法。文献[7]对三种方法的技术、特点和实现的难易程度进行了分析,结论是采用灰盒法既可以实现构件组装的灵活性,又不至于使适配技术过于复杂。本文在对各种灰盒法的适配技术进行比较后,采用基于连接器的适配技术。此方法将构件功能的实现与其交互作用的实现相分离,从而增加构件组装的可配置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它是实现构件动态组装的有效途径之一。

构件连接器可以表示为CL=(IDcl,Ncl,Rcls),其中,IDcl为连接器唯一标识;Ncl为连接器名称;Rcls为连接关系集合,包含有多个接口连接关系,每个连接关系Rc可表示为Rcl=(IDsc,IDdc,DTc,Dc,MSc),其中,IDsc表示源构件唯一标识,IDdc表示目标构件唯一标识,DTc表示数据类型,Dc为数据的值,MSc表示消息。

2.1.2 模块组装

通过模块组装工具可以将业务模块组装成功能模块。本文使用类似连接器的方法设计模块连接器。

模块连接器可以表示为:ML=(IDml,Nml,Rmls),其中,IDml为模块连接器唯一标识;Nml为模块连接器名称;Rmls为连接关系集合,包含有多个模块接口连接关系,每个连接关系Rml可表示为Rml=(IDsm,IDdm,DTm,Dm,MSm),其中,IDsm表示源模块唯一标识,IDdm表示目标模块唯一标识,DTm表示数据类型,Dm为数据的值,MSm表示消息。

模块连接器信息用XML适配文档进行描述,其XML schema源码如下:

2.1.3 菜单配置

菜单描述工具的主要功能是将菜单与对应功能的模块进行绑定,生成菜单适配文档。本系统菜单嵌套最多为三级,菜单适配文档可表示为FL=(IDm,IDf1,IDf2,IDf3),其中IDm表示功能模块ID,IDfi为第i级菜单ID,i=1,2,3。其源码可参考前文给出的模块适配文档XML schema源码。

2.2 构件运行框架

构件运行框架主要包括:构件调度器、构件实例化工具以及各种XML配置文档解析器。其中,配置文档解析器的功能是解析对应的XML配置文档,其实现相对简单,在此不作介绍。下面重点介绍构件调度器和构件实例化工具。

2.2.1 基于工作流控制的构件调度模型

构件调度是一个动态过程,调度之前难以知道构件运行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因此很难一次性建立构件调度模型。即使建立了模型,随着构件调度的执行,各种因素发生变化,也会使模型不能反应信息的动态变化而导致构件调度失败。

工作流技术[7,8]最初被广泛应用于解决企业的项目调度问题,现已逐渐扩展到许多领域。工作流技术可以全面描述过程的信息,在运行时能够动态监视业务过程的执行情况,因此可得到过程执行的实时信息,如:过程执行、资源利用、时间计划情况等,并能根据这些信息生成新的调度方案。因此,工作流技术可以应用于解决构件调度问题。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构件调度模型,模块包括:过程控制模型、公共资源服务模型、消息处理模型、工作流数据模型。各模型之间的调用关系如图3所示。

过程控制模型是构件调度模型的核心和骨架,定义应用系统所有构件的处理流程,描述构件调度问题的约束,包括模块之间以及组成模块的构件之间的逻辑关系、详细描述(执行所需的信息、资源)等。这些信息可以在构件调度过程中通过各种XML配置文档解析器解析对应的XML配置文档获取。利用这些信息可以预测并找出工作流所管理的全部过程实例之间存在的资源冲突情况。通过把产生资源冲突的过程实例按照一定的规则抽取出来就可以得到项目调度的动态模型。由于过程实例的执行情况不断变化,如某些过程实例执行结束、某些实例被终止、某些活动被挂起、某些异常出现等,因此按照一定的周期动态地从这些过程实例中所得到的过程模型也会随之不断更新,得到“最新”的调度模型,这解决了调度模型不能反映信息动态变化的问题。

公共资源服务模型定义构件调度过程中需要的公共服务资源,如数据库服务、打印服务等。

消息处理模型定义构件调度过程中的事件属性,它是一个构件向另一个构件发出的某种通知。

工作流数据模型定义了与构件调度模型执行密切相关的数据。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确定构件执行过程状态转换的条件。

2.2.2 构件实例化

构件是动态调用的,即应用系统运行前构件都没有实例化,只有在执行过程中调用时才实例化。可以借助反射机制实现构件动态实例化。本文的构件实例化工具是在.NET平台下用C#语言实现,其关键代码如下:

3 应用实例

本文设计的基于工作流控制的构件化软件框架已经在某型设备接口测试系统中得到应用。某型设备有多种待测接口,下面以其A/D接口测试为例说明本系统的有效性。

图4为对某型设备A/D、D/A接口构件划分结果图。构件通过构件连接器组装成业务模块,业务模块通过模块连接器组装成功能模块。组装后的某型设备接口测试系统对A/D接口测试结果如图5所示。测试中,A D接口的通道13测试误差大于设定误差的最大值,未通过测试;其他接口各通道的测试误差均小于其最大误差要求,通过测试。

实践应用证明,该软件框架可以实现基于构件的应用系统的插座式组装,使其能从原子构件集成子模块、功能模块直至整个应用系统。此方法支持系统的快速开发和修改,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较好的可扩展性,达到了令人满意的伸缩性。

针对目前大多数软件模块间耦合紧密、软件可复用性低、可扩展性差等问题。将XML、工作流和构件技术相结合,设计了图形化方式构件组装框架和构件运行框架。用户可以在构件组装框架下集成应用系统,在构件运行框架下运行组装的系统可以实现相应的业务功能。实践证明,该软件框架可以实现基于构件的应用系统的插座式组装,使其能从原子构件集成子模块、功能模块直至整个应用系统。此方法支持系统的快速开发和修改,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较好的可扩展性,避免了软件的重复开发,节省了大量费用,达到了令人满意的伸缩性效果。

摘要:基于XML技术,采用构件化设计方式,搭建了构件组装和运行框架,并研究了基于工作流控制方式的构件动态调度策略。用户可以在构件组装框架下集成应用系统,并实现相应的业务功能。

关键词:XML,工作流,构件,接口测试

参考文献

[1]杨芙清,王千祥,梅宏,等.基于复用的软件生产技术[J].中国科学,2001,31(4):363-371.

[2]任洪敏,钱乐秋.构件组装及其形式化推导研究[JJ.软件学报,2003,l4(6):1066-1074.

[3]王强,何克清,李兵,等.基于MMF的互操作性软构件库管理模型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5,31(16):57-58.

[4]吴信永,宋东,刘飞.基于构件技术的通用ATS框架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8,16(2):141-143.

[5]王忠杰,徐晓飞,战德臣.基于特征的构件模型及其规范化设计过程[J].软件学报,2006,17(1):39-47.

[6]徐玮,保林,李昭原.企业信息系统业务构件研究[J].软件学报,2003,14(7):1213-1220.

[7]王志坚,费玉奎,娄渊清.软件构件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造价软件在投标工作中的运用 篇10

1 投标预算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素质要求

毫无疑问,参与投标工作的人员都必须是相关工程专业的技术人员,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当然计算机操作水平也要过关。没有在一线工地工作过的人员很难在预算方面熟练运用和提高,在工程上摸爬滚打后再学习预算相对就轻松多了,再结合造价软件的帮助那就如虎添翼了。当然如果你不懂工程技术,就算给你一个造价软件,也很难正确使用,更谈不上准确计算了。

还有就是道德品质方面,投标报价是一个单位的商业机密,关系到施工单位投标的成败。作为一个技术人员要遵纪守法,要把单位利益放在第一位,对于投标报价要严格保密,不得向外界透露。

2 造价软件的选择

现代科技发展很快,市场上造价软件种类繁多,根据行业不同所选的软件也不相同,同样是公路与桥梁工程,交通部门也有市政部门也有,但所用的定额与清单计量都不一样的,我们单位是属于交通部门的,我就选用通过交通部交通部的评测和审查的“海德纵横Smart Cost公路工程造价系统”,最主要的特点是该软件可以免费使用一年,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除此之外还有“同望WCOST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和“中交京纬公路工程造价软件XJTW”等等,如果你是市政专业的那最好选择“神机妙算工程造价软件”和“一点智慧”等。

3 使用造价软件计算清单报价

(1)标前考察现场,不要把招标文件买就把清单往电脑里面输入计算,那样很容易脱离实际的,施工环境、隐蔽工程、当地风土人情等这些都是在电脑软件里面找不到的,还有就是建材市场价格调查,都是前期必不可少的。标前考察现场对于技术标中的施工组织建议书的编写也是非常重要的。

(2)录入清单,首先在EXCEL中只需按招标文件清单格式录入,无须在行与行,章与章之间留空行。无须录入表头(即无须录入“编号、名称、单位、工程量”行)当清单项目单位为m2或m3时,只需输入m2或m3,系统自动转换成m2或m3。只需录入100~700章清单项目即可,暂定金、计日工等系统已默认建立,无需录入。然后在Excel中选择需要复制的范围,并复制。最后在《海德纵横Smart Cost》造价软件中粘贴后,系统自动生成清单结构。

(3)按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费率调整,软件默认的是广东省的费率标准,当然要设成我们江苏省的,根据苏交质[2008]29号关于交通部《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有关补充规定的通知,间接费中的规费费率为41.3%,其中:养老保险费21%;失业保险费2%;医疗保险费9.8%(含生育保险0.8%);住房公积金8%;工伤保险费0.5%。其他工程费、间接费中的企业管理费、利润和税金均按部颁费率执行。余下按照《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的要求逐一调整。

(4)套用定额,要做出一份高质量的报价,要熟悉施工工序、施工组织;要熟悉《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和《公路工程预算定额》、技术规范;更要细心、专心、耐心。要一个个选或一个个敲。吃透《2003版国内招标文件范本》中的技术规范;将常用的施工工艺提炼成与定额的一一对应关系,再利用造价软件的相关功能如清单精灵、智能定额逼近等将业主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列项分析计算,要认真核对不要漏项也不要重复计算。

(5)调整材料单价,定额中的单价是默认的单价,与我县当地市场价格肯定不同,要把前期在现场考察和市场调查的材料单价一一录入。

(6)造价运算,前面的工作做好后,此时计算一个工程项目的报价也就只需要几秒种吧,主要是前期的准备工作要做的好,把所有该考虑的问题都考虑到了,报价的质量自然也就高了。

(7)单价分析和调整,这个阶段的工作是比较关键的也是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是否中标,首先应当分项统计计算书中的汇总数据,并计算其比例指标。通过对各类指标及其比例关系的分析,从宏观上分析标价结构的合理性,参照同类工程经验,分析单位工程价格及用工、用料量的合理性。作为招标单位(交通局)一般都设有标底,招标单位都是国家投资单位,他们的预算肯定要经过有关部门审批的,是比较规范的。而作为施工单位,国家却没有规定投标人必须要按照预算定额来计算,施工单位一般都按自己的企业定额来预算的,有的施工单位是没有编制企业定额,比如我们单位就没有企业定额,我们单位是按照交通部2007版的公路定额来计算的,算出来的报价会有一个问题,有的单价施工部门会觉得很高,有的单价施工部门又会觉得很低,因为交通部公路定额是按照平均一般生产力水平来编制的,而各施工单位的生产水平也不是均衡的,所以造价软件计算出来的报价还要经过调整才行,根据我多年的总结和统计,县交通的中标报价大概在标底的负10%左右,大家都按照交通部的定额来预算应该和标底都差不多的,如果不进行单价调整,那是很难中标的,还有就是其它投标人也会调价的。利用造价软件提供的调价方法是很方便的,有很多细节还是要注意的,如果想通过调整碎石的单价来调整沥青混凝土的单价,有可能把水泥稳定碎石的单价也给调动了,因为水泥稳定碎石也使用碎石,所以要注意分清,一般沥青混凝土所用的碎石叫路用碎石,而水泥稳定碎石所用的碎石叫2 cm碎石、4 cm碎石等,调整材料单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至于调整到多少(一般都要下浮)就涉及到报价决策了。

(8)报价决策,对报价计算的准确度,期望利润是否合适,报价风险及本单位的承受能力,当地的报价水平,以及竞争对手优势的分析评估等进行综合考虑,作为决策的主要资料依据应当是本公司标价计算的计算书和分析指标,各公司标价计算人员获得的基础资料是相近的因此从理论上分析,各投标人报价标底都应当相差不远,报价决策也应考虑招标项目的特点,一般来说对于下列情况报价可高一些:(1)施工条件差、工程量小的工程;(2)专业水平要求高的技术密集型工程,而本公司在这方面有专长、声望高;(3)支付条件不理想的工程等。如果与上述情况相反且投标对手众多的工程,报价应低一些。

(9)导出和打印报表,确定最终报价后就可以输出打印了,虽然我县交通局也采用《2003版国内招标文件范本》,但造价软件中的清单报表和县交通发布的清单报表有部分内容和格式不一样,还有就是单价分析表也和招标文件要求的有部分内容和名称不一样,如果照搬打印就有可能造成没有响应招标文件而成为扣分或废标,所以不能直接用造价软件打印,要把工程量清单、单价分析表等导出为EXCEL文件格式,然后再用EXCEL软件修改和调整,使其表格、内容、标题和招标文件所要求的一致,确保万无一失。商务标做好后再和技术标一起按招标文件要求打印、装订、包装、密封直到送交投标文件。

4 投标结束后的总结和技术性分析

投标结束后不管是否中标,都要根据开标现场所做的招标人的标底和各竞争对手报价的记录数据,再次运用造价软件重新计算和分析,利用造价软件的快捷性,分析自己预算书和标底价格的差别,判断招标人的预算所用的费率、单价、和清单与定额项目的对应关系,为下一个投标工作作好准备,争取经过一两次投标就能掌握招标人的预算规律,到下次再投标的时候把握性就更大了。

5 参加非交通行业公路与桥梁方面的投标活动

作为交通局下属单位,有时难免跨行业投标,例如参加市政行业的公路与桥梁招投标活动,无论公路、市政,他们费用形成本质上是一样的,基本上都是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费用加上其他费用组成,区别在于专业名称不一样,采用的规范标准不一样,计算方法不一样。这中间是二者存在最大的差别是:公路工程直接费中其他直接费的取费基数为直接工程费。市政工程直接费中措施项目费分为通用项目费和专业项目费,通用项目费一部分以(定额基价中)人工费为计算基数,如环境保护费、文明施工费、冬雨季施工增加费等,一部分据实计算,如二次搬运费、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等;专业项目措施费中是根据专业特点建设地点实际情况和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等等。由于专业名称不一样,采用的规范标准不一样,计算方法不一样,所以使用交通部门的造价软件去计算市政部门的工程量清单有很多项目在交通定额上是找不到的,有的也是不对应的。也是无法正常计算的。无法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所以参加市政部门的公路与桥梁方面招投标活动就要采用市政部门常用的造价软件来计算。如“神机妙算工程造价软件”和“一点智慧”等。市政行业的造价软件和交通行业的造价软件在使用方法上是大同小异的,关键软件中所采用定额不一样,交通行业的参加市政行业的招投标活动就必须要学习市政定额。

6 体会和感受

造价软件结合了计算机的先进技术使用造价软件参与投标预算工作是一次质飞跃,现在建筑行业已经使用电子评标系统了,是过去手工预算所没有办法解决的作为施工投标单位就要使用和招标人相同的造价软件,如:一点智慧造价软件。否则无法打开和接收招标文件电子版、自己也无法自动生成投标文件电子版,也就无法参与投标了。这是值得我们交通行业技术人员重点关注的。最后我认为在用好造价软件的同时还要注意不要过分依赖造价软件,平时要经常学习业务知识和提高实践技能,要多到工程一线调查了解,定期调查材料价格,完善企业施工定额的制定等。

摘要:工程造价除软件方便快捷精准是工程技术人员的助手和领导的参谋,是造价预算的必备工具。

软件技术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 篇11

【关键词】高职 软件技术专业 工作室教学模式 创新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053-03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理念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之间的共识,也已在机电类专业等很多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然而,软件技术专业存在一些特殊性:首先,绝大多数软件企业很难大批量接纳在校学生到企业开展短期岗位实践,即便是有幸被选拔到企业实习的少数学生,由于实习期短、企业技术保密等原因,也很难有机会真正参与核心开发工作;其次,对于很多软件企业而言,将在校生培养为企业员工的成本和风险使之更倾向于直接从人才市场招聘有能力和经验的员工,不愿意与学校开展深度的人才培养合作。由于上述原因,学生到企业、企业进校园、校企一体化等几种形式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都不太适用于软件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一直是摆在高职软件技术专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软件技术专业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随着高职教育不断改革创新,工作室教学模式逐渐在我国高职院校的艺术类、设计类专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软件行业而言,其工作的内容和产物是软件产品,是一种数字产品,这决定了其生产过程可以远程化,可以与企业空间分离。威客模式就是软件行业这一特点的一个很好的体现,它打破了地域、时间、工作方式的限制,通过互联网为企业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服务并让工作者获取报酬。软件行业生产过程可以远程化、可以与企业空间分离的特点,为软件技术专业在校生依托工作室参与企业项目、开展工学结合提供了可能。因此,基于工作室开展工学结合的教学活动,成为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

工作室是由几个人或一个人建立的组织,也是一种开放的、具备企业基本特征的、无论是在环境布置上还是在硬件设备上都符合生产要素的一个场所。对学校老师和学生而言,它既是教学场所也是工作场所。工作室教学模式以工作室为依托,将教学内容与真实的实践项目融于一体,将传统的课堂封闭式教学变为面向企业生产实践的开放式教学,是一种对学生实施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学生从校园学习到企业就业“零距离”对接的桥梁。

二、工作室的功能定位

社会上有很多软件工作室,一般规模不大,成员不多,通常运用工作室的灵活及低成本的优点,承接中小企业的软件项目外包,或面向市场自行开发一些软件产品,实现盈利是它们的首要任务,只有通过项目和产品盈利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而对于学校而言,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其特点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人才培养才是工作室的核心功能,工作室盈利更多的是起到一种绩效激励机制的作用。产学关系中,产是过程,学是根本。项目承接和开发是工作室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既要为学生提供参与项目实战、学习提高的机会,又要按时、按要求完成客户交予的项目。产品开发特别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产品开发,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三、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

(一)工作室的设置

设置工作室在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做法。有的学校根据软件技术的专业方向设置工作室,如.NET工作室、Android工作室等,每个工作室只承接相应技术平台的软件项目;有的学校则建立专业工作室,由“双师型”专业教师和优秀学生共同组成一个项目团队,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来开展工作。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的做法是提倡自由组合、自主申报创建工作室,鼓励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根据不同的专业特长来组成多个6~9人规模的工作室团队,每个工作室团队的人员构成包括UI设计、前端开发、移动开发、服务端开发、营销策划等不同角色、不同特长的学生,从而使工作室的团队结构尽可能向社会上的软件工作室看齐,更有利于开展工作。工作室成员都是在校学生,安排1~2名“双师型”教师作为指导老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和发挥创造性。工作室没有限定只从事特定的技术方向,这样做的好处是引导和鼓励每个工作室拓宽专业知识面,并形成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

(二)工作室的教学组织形式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开放性”是工作室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典型特点。工作室教学模式采用现场教学与项目教学相结合的开放性教学方式,按照“准企业”的要求来开展企业化学习工作和管理。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和教学大纲,而是以真实项目为载体,根据项目的需要,从不同课程中选取和应用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教学活动不再是传统的讲练式课堂教学,而是淡化“课程”概念,突破传统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局限,由学生根据自身学习能力来安排学习时间,并灵活通过慕课等多种学习渠道,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并在项目实战中通过动手操作、协作分工、反思总结等方式主动学习,形成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知识,获得专业的技能和综合职业素养。

从另一方面来看,工作室容纳的学生数量有限,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定要求,有一定的选拔标准,并非所有学生都适合进入工作室学习。况且,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是能完成几个项目的技术工,而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所开设的课程就要全面和系统。因此,工作室教学模式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课程教学形式,而是作为传统课程教学形式的一种补充,适合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作室教学模式也更适合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

对于一些跟项目开发工作结合比较紧密的课程,例如“Android应用开发”等,可以依据学校的学分制管理规定申请课程免听,让学生在工作室中结合项目开发工作完成学习任务,以完成的项目或软件产品作为课程项目作品参加课程考核最终获得学分。对于“毕业设计”等综合性实践课程,则可以进行课程置换,把工作室承接的真实项目作为毕业设计任务,直接由工作室指导教师对工作室团队的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课程的考核评价。

(三)工作室的管理模式

1.面试甄选。工作室成立的出发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爱好并发挥其特长,因此工作室人员选取的条件优先以个人兴趣爱好为主,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成绩优异仅作为辅助的参考信息。不宜采取上机考试等形式来进行选拔,应以面试、综合考查为主。打破专业、班级、年级界限,以工作室为单位建立“开放式”团队。每个工作室均指定一名学生作为团队负责人,并确保至少有一名技术核心。

2.指导教师安排。工作室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每个工作室都安排有一名“双师型”教师作为指导老师,一方面负责指导学生规划学习路径和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负责全面指导项目开发或产品开发工作。但由于软件开发的技术方向众多,涉及.NET、Java、Android、iOS、PHP、Web前端等,即便是“双师型”教师也不可能全部掌握所有的技术方向,在涉及具体项目的技术细节的时候,可能还需要多名教师共同给予具体的技术支持和帮助。工作室强调学生的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指导教师的教学资格准入制度,要求指导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实际项目工作经验,具有良好的项目管理能力、技术指导能力和创新创业指导能力。

3.工作纪律。参照企业考勤制度,制订适合工作室特点的考勤制度。由于工作室成员来自不同的班级,平时上课的时间都不一样,团队负责人应根据各个工作室成员的课表,排定出人员能够集中学习和工作的时间段,要求工作室成员在排定的工作时间段内都要按时到工作室学习、工作及研讨。通过工作室人员去向牌等方式,强化工作室成员的纪律意识。对违反纪律的要记录在案作为学期末进行考核评价的依据,对严重违反纪律或屡教不改的,应及时从工作室团队中清退。

4.项目管理。项目计划:项目负责人需要对项目计划进行跟踪,及时做计划变更,并详细记录计划变更原因,并定期向指导老师汇报项目进度;开发人员需要定期向项目负责人汇报所负责功能的开发进度,并负责对项目计划表的完成情况等进行更新。

项目沟通:通过平时出现问题的及时沟通、项目例会和项目总结汇报等方式进行,每个星期进行一次项目例会,由项目组员向项目负责人汇报项目情况,每两个星期各项目负责人向指导老师进行项目汇报。

项目总结:每学期结束前,工作室团队负责人要进行项目总结,每个团队成员包括团队负责人要进行个人总结,并在总结会上宣读。

5.传帮带。通过工作室平台,师生之间的关系已转换为师徒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面对面零距离接触,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使工作室成为教师向学生传授技能和经验的平台。加入到工作室的学生群体中往往不乏一些学习能力特别强、技术能力特别出众的“编程发烧友”,他们经过工作室真实项目的锻炼之后,完全可以在以后工作室招新时,充当起“师傅”的角色,从而实现以老带新,确保工作室随着学生的毕业就业不会出现技术断层(如同企业的人员变动引起的人才更替问题),确保工作室的长效运作。

(五)工作室的项目来源

充足的项目来源是工作室长效运作的基本保障。工作室的项目来源主要有五类。第一类是直接从软件企业承接的软件外包项目,第二类是直接从企事业单位(用户)承接的软件项目,第三类是借助互联网上的威客平台承接的软件项目,第四类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或者进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规划、设计开发和运营,第五类是来自各类职业技能大赛的赛题。

一般而言,工作室开展的项目必须是真实项目,而不能是指导教师自行虚拟的项目。前三类项目毫无疑问属于真实项目的范畴。对于第四类项目,有可能是工作室团队通过市场调研自行策划构思的软件产品,也有可能是指导教师根据自己对市场需求的理解而提出的产品开发设想,由于预期产品具备市场前景,因此也属于真实项目的范畴。对于第五类项目,目前很多职业技能大赛的赛项设置和赛题已经越来越贴近工程应用和岗位技能的需求,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指导老师在指导工作室团队开发参赛作品的过程中,应当以作品的实用化、市场化为出发点加强指导,在比赛结束后引导工作室团队继续朝着市场化的方向继续改进参赛作品,使职业技能大赛成为孵化产品的一种途径。把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列入工作室的主要任务,既能锻炼学生,又能孵化产品,还可以为学校争取荣誉,一举多得。

(六)工作室团队的考核评价

工作室的主要功能是人才培养,因此,对工作室团队的考核不能只考核工作成果,还应当对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进行考核。工作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最终完成的软件项目或产品,以及盈利情况、产品应用情况等,并发挥企业在工作成果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对工作成果的考核还要考虑项目产品的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尽可能避免高估短期效益、而低估长期效益的情况,这需要指导教师具有敏锐的市场预见和洞察能力。工作内容主要考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有无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框架等,工作过程主要考察团队成员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技能、职业意识和职业作风等方面有无取得进步。

四、实践成效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在开展基于工作室教学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涌现出多个优秀的学生团队,培养了一批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学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工作室还成为创业项目的孵化器,一个学生创业团队已经注册为实体公司,其自行调研、策划、开发的软件产品得到了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的肯定,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通过工作室建设还带动了软件技术专业的班风学风建设,激发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实践证明,基于工作室开展工学结合的教学活动,是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龚婷婷,徐健锐.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镇江分院为例[J]. 镇江高专学报,2015(1)

[2]袁春霞,胡帅,李萌.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河南农业,2015(4)

[3]陈凤芹.以工作室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4)

[4]刘军华,张耀辉,唐丽华.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5]李宏.企业项目与高职专业工作室相结合的探讨[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1(3)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A320)

【作者简介】黄 伟(1979-),男,广西隆安人,硕士,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讲师,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带头人。

企业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的思考 篇12

由于软件产品具有无形且易于复制的特点,极易出现未授权使用现象。开展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需要深化人们正版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推进力度。

国家高度重视软件正版化工作。2000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强调要加强软件著作权保护,并对各级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进行了全面部署。2006年,国家版权局、国资委等国家有关部委相继印发文件部署企业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进一步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国务院有关部委加大力度推进政府机关和中央企业的软件正版化,表明了坚定推进使用正版软件的决心。

1 企业使用正版软件的重要意义

在当今国际化竞争环境下,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信息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主题,企业发展面临着更多机遇与挑战。企业使用正版软件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既有稳定企业经营、取得法律保障、维护声誉等方面的内在需要,又有国家政策、国际舆论、自主软件支持的外在要求(见图1)。

1.1 使用正版软件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信息化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基础,软件正版化是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前提。全面使用正版软件能为企业避免盗版软件对经营、法律和声誉方面造成的风险。

1)使用正版软件是确保企业稳定经营的基础。

经营现代企业已经离不开信息化,软件又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现代企业信息化正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一体化信息系统中的众多软件彼此关联,相互影响,未授权许可的软件由于缺乏技术保障,无法及时升级修复软件缺陷,任一软件的故障都可能导致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瘫痪,甚至导致重要数据丢失和员工停工。系统故障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普遍大于所需正版软件的投入,因此,使用正版软件是企业稳定经营和降低生产管理成本的基础。

2)使用正版软件是规避法律风险的有效途径。

一些企业经常会抱着侥幸心理使用非正版软件,或仅使用一小部份正版软件,短期内看似给企业发展节约了成本,其实企业时刻面临着法律风险。软件供应商对待企业的这种行为一般采用“先纵容后打击”的策略,在一段时间内任其使用,一旦企业在业务上对某一软件过分依赖,软件供应商便会采用法律手段牵制用户,用户要么放弃该软件并承受业务损失,要么花钱补购软件并赔偿侵权费用,对企业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企业只有全面使用正版软件才是规避法律风险的正确途径。

3)使用正版软件是彰显企业良好声誉的标志。

使用正版软件是企业遵纪守法、承担社会责任、展现诚信形象的体现,企业的诚信形象是企业争取到客户的重大优势,一个无法承诺使用正版软件的企业,对客户而言也难以保证提供长期的优质服务。企业使用非正版软件只能图一时之快,多年辛苦树立的良好形象往往会因为使用非正版软件的曝光而毁于一旦。此外,企业使用正版软件也可以获得对内的增值,有助于构建诚信的企业文化,增加员工对企业的信赖,加强企业的凝聚力。

1.2 使用正版软件是企业发展的外在要求

1)使用正版软件是国家政策的要求。

国务院及国家有关部委高度重视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2006年4月,国家版权局等9部委制定了推进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的实施方案,对全国各类企业和单位使用正版软件工作提出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和职责分工。根据实施方案要求,国资委先后发文对中央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做出了部署,对软件正版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力争用3~5年时间,在中央企业全部实现软件正版化。

2)使用正版软件是国际社会的舆论导向。

使用非正版软件被普遍认为是不道德行为,是企业不讲诚信的表现,同时也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严重破坏市场秩序和公共利益。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发展必须面向国际,遵循国际规则。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部分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多次以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作为其谈判筹码影响着我国的政治主张与经济发展。因此,企业要不断深化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避免软件版权问题成为企业在成长发展和国际化进程中的障碍。

3)使用正版软件是自主软件产业发展的要求。

在国际大竞争环境下,尽管目前国内自主软件企业的竞争力还不如国际巨头软件企业,但是推进企业软件正版化能够在国内营造良好的使用正版软件氛围,增强国内软件研发者和投资者的信心,国内自主软件企业凭借价廉物美的品质为自身赢得广阔的市场,也为自主软件产业不断发展提供机遇。此外,国内自主软件企业的发展对国际巨头软件企业形成挑战,迫使其软件产品降低售价,并提供更加优质服务,从而不断降低企业信息化成本。

2 企业推进使用正版软件现状

2.1 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国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0年12月,全国共有12 262家企业已通过软件正版化检查验收,基本完成使用正版软件的工作目标;截至2011年2月,共有37家中央国家机关提前完成机关本级软件正版化检查整改工作。

在国资委推进中央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的总体部署下,截至2011年6月,各中央企业已全面实现三级以上单位的软件正版化,计划于2011年底前四级企业软件正版化率超过50%。

企业在推进使用正版软件的同时也带动了整个社会的正版化水平。根据互联网实验室2010年度中国软件盗版率调查结果,2010年盗版软件占全部安装软件套数的12%,占应付费软件数量的41%,价值盗版率为24%,与2005年相比,数量盗版率下降了14%,盗版经济损失下降17%。

2.2 存在的问题

软件正版化虽取得显著成绩,但仍有以下问题亟需解决。

1)使用正版软件意识需不断加强。

部分企业员工乃至高层还未意识到全面使用正版软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2)大型企业各级单位进度不统一。

由于许多集团企业规模大、地域广、层级多,以及认识水平、资金压力等问题导致各层级、各子公司进展程度不一致。

3)软件资产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目前许多企业尚无健全的软件资产管理制度,尽管投入资金购买正版软件,但在软件资产管理方面投入较低,无法实现软件资产的高效使用。

4)对自主软件的采购力度有待增大。

许多企业经过几年的软件正版化,已建立了使用国外知名软件的习惯和偏爱,对国产软件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3 推进使用正版软件的相关措施

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既要加强正版软件采购,深抓正版软件使用,也要加快建立规章制度,实现软件全寿命管理,建成使用正版软件的长效机制。

3.1 有计划地进行正版软件采购

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和软件使用规模,有针对性地选择采购方式。采购方式主要有场地授权、集中采购、框架采购、零星购置等。

1)场地授权方式。

对于使用量非常大甚至需全面使用和信息安全要求较低的软件,可考虑采用场地授权方式采购。该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普及软件使用,并实现数据格式的统一。软件安装数量越多,单一软件成本价就越低。然而场地授权也使企业在2~3年内固定的使用同一软件,在信息安全方面会造成一定隐患。

2)集中采购方式。

对于软件使用量大、需要定期集中购买的软件,在收集采购需求后统一组织公开招标或与厂商谈判的形式进行采购,与中标厂商签订采购合同。这种方式适合需求较为集中的软件采购,一般能争取到当时较好的采购价格。但是,对于随时都有可能需要的软件,有可能无法及时购买,从而影响企业信息化工作。此外,为跟进信息化建设,同类产品在短期内可能会出现重复招标现象。

3)框架采购方式。

对于无法集中采购、且使用量很大的软件,可以通过集中招标或与厂商谈判的形式进行框架采购,与厂商签订框架协议,框定采购期限、采购价格、技术服务等内容。在规定的采购时期内无需重复招标,而且,其采购价格不高于谈判价格,但有可能错过更低的价格。

4)零星购置方式。

对于使用量很小,且不常用的软件,可以选定供应商进行零星采购。这种方式采购速度快,但不适合金额太大、数量太大的采购。

此外,采购方式的选择除了要进行经济方面的评估,还要进行信息安全方面的评估,不要因为产品价格低廉而忽略软件对企业信息化造成的安全隐患。例如,不要将软件长时间锁定在一种品牌的软件上,要充分考虑可替代软件。

3.2 深抓正版软件的使用

深抓正版软件的使用,避免软件正版化流于形式,要做到“按需购买,买后必用,用必用好”,实现正版软件使用价值最大化。通过全面宣传、技术支持、制度完善、检查考评等方式不断提升员工使用正版软件意识,确保正版软件的有效使用。

1)深入宣传使用正版软件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企业可通过公司行政方式提出使用正版软件的硬性要求;通过内部期刊、网站、邮件等多种方式宣传正版软件使用,提升法律意识;组织开展使用正版软件培训,深化正版软件管理和使用理念;建立正版软件交流的互动平台,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反映使用问题,沟通使用技巧。

2)加强正版软件的技术支持,提高使用效率。

一方面要与软件厂商保持合作,确保正版软件与企业业务应用软件保持兼容,进行软件适应性改造,并解决正版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关键技术问题,及时提供升级补丁;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内部技术人员的技能培养,加快常见问题解决速度,提高正版软件的使用效率。

3)开展使用正版软件检查,纳入企业考核体系。

根据软件正版化推进情况,阶段性地开展检查抽查工作;采用客户端监控软件实时查看,并统计客户端使用软件的正版化情况,对正版软件检查进行常态化;根据检查或监控中出现的问题,对相关单位或部门提出整改要求,限期完成整改;将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纳入企业考核体系,加强执行力度,杜绝使用非正版软件情况的发生。

4)建章立制形成长效机制,规范使用正版软件。

建立符合企业自身要求的软件资产管理制度,规范正版软件配置、使用和处置,从计划、采购、使用、报废等环节实现软件资产的全寿命管理,节约企业成本,提升正版软件使用效率。

4 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的建议

1)领导重视是实现软件正版化的关键。

从许多已经实现软件正版化的企业可以看出,企业各级领导的重视是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建议由企业高层领导负责,各单位和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形成软件正版化组织机构,制定目标,纳入考核,强化使用正版软件工作执行力度。

2)软件正版化需要分步实施。

软件正版化需要投入资金采购正版软件,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制定正版化计划,分阶段投入,逐步实现软件正版化,同时深入推进正版软件使用工作,不断巩固和深化工作成果。

3)软件正版化要与提升我国软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结合起来。

随着国家深入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对自主软件产业而言是重要的发展契机。企业在软件正版化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于自主软件,企业在使用价廉物美的自主软件的同时,也资助了自主软件企业的发展壮大,从而在软件使用企业、自主软件企业和国家之间形成多赢局面。

4)形成良好的正版软件需求机制。

要注意收集用户对正版软件的需求,制定采购计划,及时进行采购,避免在重要工作中因未及时采购正版软件而出现使用非正版软件的现象。

5 结语

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要提升理念与意识,采取实际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和深化软件正版化成果,实现软件资产管理,提升企业软实力,支撑企业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蔡娟.微软中国的反盗版营销策略研究与应用[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9.

上一篇:机械密封技术下一篇:土壤改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