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专业品德教育

2024-06-07

数控专业品德教育(共5篇)

数控专业品德教育 篇1

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制造”的竞争力日益增强,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也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不仅如此,我国的制造业对国内经济增长也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增长点。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它是集机械、电子、信息和管理等学科于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它的广泛应用,促使了在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上有明显的提高,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应用手段;它的发展对人才的知识、能力以及素质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数控技术在当今社会的广泛应用,促使了数控人才的短缺,为了增强竞争能力,职业学校急需培养出大量的一线从事数控加工的技术人才。数控技术从实质上讲可以说是就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素质和职业岗位群所需专门知识与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从公立职校到私营培训机构,数控技术专业都如沐春风,备受宠睐。然而数控专业的毕业生从事本专业的就业率并不是很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为什么学校培养的人才不受企业的欢迎?下面就结合数控技术专业课程特点的情况,谈一下该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改革建议和办法。

1 数控技术专业课程特点及面临问题的分析

1.1 教学内容的不合理

数控技术在职校教学中是一门基础课程,该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能,同时该技术的更新也很快。近几年当中,我国职校的数控技术专业的课程虽然有所改进,但是还是存在着专业教材形态比较陈旧,教学内容比较单一的现象,这些就很好的反应了科技技术方面的教材很缺乏,其中关键性的技术论点叙述较少,且在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材更少;另外实验设备的数控系统没有与其配套的教材,编程格式也与其他的教材不一致,给课程带来不好的效果;同时在大多数的学校中,由于实训的条件限制,主要还是以理论课程的教授为主,其中教材实践性能很是差,而这样学生们所学的与企业的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在数控机床和编程教学上面还是很薄弱。此外,由于数控技术涉及的基础很宽,这已经不是数字控制了,而是在工艺、制造、自动化控制以及综合设计的一门多科学交叉型的科学技术,该技术的知识量比较大,在有限的时间内,该课程很难安排并讲授所需要的内容,这样就影响了学生理解改技术的内容和知识。

1.2 数控实训体系不完备

实践性教学环节条件较差,数量严重不足,为了达到实训效果,各学校的实训硬件与企业尽可能保持一致,选型逐步趋向全部采用工业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由于每台数控设备非常昂贵,学校购置的设备数量有限,每个学生的独立动手实际操作机会很少,教学实训以观摩为主,不能适应普及性的教学实验,学生的实验教学达不到要求,很难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难以实现教学目标。数控技术课程不但具有理论知识面宽,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难学难教,需从系统出发,安排学生更多的实验、实训时间,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1.3 专业数控师资数量不足,素质不高

专业的教师教学时学生学好数控技术的基本条件。然而随着数控技术在近几年的广泛应用,引起了数控人才的大量需求,但同时也造成数控专业师资、特别是同时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数控专业师资严重不足。尤其缺乏熟悉企业生产实际,并能够承担数控教学工作的“双师(教师、工程师)型”专业教师,严重制约着现代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有很多教师理论基础雄厚,但实践经验薄弱,无法了解企业真正的生产模式及需求。也有部分学校从企业选择优秀技师到学校教授实践课程,但因为缺乏教育学知识,经常出现“有货倒不出”的现象。寻求专业的数控技术教师,成为眼下又一大难题。

1.4 学生现状不容乐观

首先,很多学生缺乏感性认识,且抽象思维能力不足,专业能力不强。除了其基础较差之外,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都不容乐观,技能掌握能力也不足,无法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老旧,没有与日俱进,教学内容不新奇,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导致有些学生产生惧学和弃学的情绪。其次,很多学生不能正确的定位,没有立足一线的意识,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不愿干脏、累、苦的工作,不愿到小企业和条件差的企业,缺乏安全生产、节约、合作、严格遵守纪律等认识,难以适应企业,普遍认为企业管理太严。

2 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的建议和办法

2.1 构建科学的教材、教学体系

《数控机床》课教学内容要紧密围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一线高素质的数控技术应用工人这条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能力素质的培养,以“实用、够用、管用”为原则,突出该专业的应用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前沿性。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体现以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熟练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实现理论与实际、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由于数控技术发展更新快,目前《数控机床》课程的教材内容,大多数迟滞于数控技术应用的发展,虽然学生学习了这些知识,但在实际工作中已经落伍,实用性不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那些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及时进行删减,随时更新充实数控技术发展的前沿知识于课堂教学中。着重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能通过“实践认识—针对实践的理论学习—再实践”的顺序,增加学生自我动手时间,提高学生创新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培养出一批能熟练运用新技术、新工艺,能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数控操作人才。

2.2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应用及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保障,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使学生对已有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学校及教师应尽可能的提供和创造一切实训机会。以优先满足教学与培训要求为目的,根据各职业学校的实力,建立一定规模的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用有限的资金合理配置数控加工实训设备。当然,在建立现代制造技术实训基地的同时,不能忽视传统金属加工技术实习基地的建设。其次,采用数控仿真软件,不仅降低了教学运行成本,而且给学生更多的模拟练习机会,在各种仿真练习中熟练掌握数控生产技术。这些教学系统既能单机独立运行,又能在线运行,完全模拟一线生产实际。简单来讲,就是利用计算机和其他的专用硬件形成一种真实场景的交互来体验一种真实感觉,因此能进一步培训操作者的实际工作技能。另外,对学生进行CAD/CAM的教学及技能培训是数控技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CAM/CAM教学软件,学生能够在计算机上进行机械制图和零件工艺分析,熟练掌握加工编程方法。

2.3 努力实现“双师型”改革,更新和充实教师的专业知识

现在提倡“双师型”的老师,一个教师也是一个技师,既会理论又会实践。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中职机械专业教师队伍,是推进机械专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学校要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根据对数控技术的教学需求进行岗位培训,拓宽老师的知识面,加强教师实践培训,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培训和深入企业实践的机会,只有教师与企业、社会不脱节,才有学生与企业、社会的密切合作,掌握更贴切与生活的实践技巧。同时直接从企业聘用数控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并直接承担教育教学任务,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师实践经验上的不足。

2.4 校企联合,形成“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的需求是职业学校确定数控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依据。职业教育只有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才会有出路。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并在学校的实训体系下初步掌握知识技能;再转而到企业,进行真正的实践操作,由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和考核。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毕业后直接上岗,形成了“订单式”数控人才培养模式,能很快适应岗位需求。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无意注意的重要源泉。因此,除了以上的几点建议之外,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在数控技能教学的改革上只要我们更新观念,大力改善教学条件提高理论教学质量和实训教学效果,合理调整教学计划与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建设好专业实训基地,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数控技能教学定能取得预期的成效,使我国的制造业发展更进一层。

参考文献

[1]黄梓平.改革课程体系加强技能训练提高综合素质[J].青海大学学报,2002.

[2]方喜峰,张胜文.数控技术应用实训方案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2005.

[3]杨小云.中职数控技术应用教学探索[J].中职技术,2007.

数控专业品德教育 篇2

一、学情分析

我校护理专业大专班刚入学的学生平均年龄在16周岁左右,正值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的第二个生长高峰期,学生在这个阶段不但身体快速发育,心理的变化也很微妙,很多学生就是从这个年龄段变得叛逆。他们就像一颗小树苗,这个阶段很容易“长歪”,需要班主任精心地呵护和培育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另外,这些学生刚刚经历中考,可以说是第一次面临人生的重要选择,而初中班级大部分同学走进高中校园,他们内心容易出现挣扎、对人生充满怀疑。这个阶段也是大部分学生第一次离开父母完全融入集体生活,没有了父母在身边时刻嘘寒问暖,很多孩子心理上产生了孤独感,在这个特殊的年龄,学生就像人生到了岔口,教师能否引导好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人生,所以,品德教育对我校护理专业大专班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二、我校护理专业大专班品德教育方法

1.班主任以身作则

班主任是班级的一盏明灯,我们经常谈笑说,什么样的班主任带什么样的班,班里的学生都像班主任。没错,事实确实如此。有这么一个小故事,在全家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妈妈用一个破碗盛点饭让奶奶单独在角落里吃,有一天,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收拾破碗,问他在干什么,孩子回答说,我在收拾破碗将来给你盛饭用,自那以后,妈妈就把奶奶请到桌子上和大家一起吃饭了。如今家长的品性对孩子的深远影响已经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同理,班主任的品德也会深刻地影响到班级的每一位学生,所以,要想做好学生的品德教育工作,首先班主任要具备高尚的品德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严格自律,我们希望学生成为怎样的人,我们就要当表率先做这样的人。所以,抓班级品德的第一步是班主任要严格自律,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2.实际管理应用

(1)爱护公共卫生的品德教育。教师可以通过理论教导,告诉学生怎样辨是非,君子有可为有不可为。比如说,我们经常在坐公交车时会看到有些人把垃圾随手扔到车窗外,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会使清洁工到马路中间捡垃圾时发生危险事件。而且若人人如此,地球将会变的肮脏,最终影响我们自己。孩子的思想缺乏远见性和理论性,班主任的.职责就是把这个道理讲明白。教室是大环境的缩影,通过卫生品德的教育,我发现,班里的同学除了能够及时完成自己的卫生任务,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严格自律,保持环境卫生,给值日的同学减轻负担。

(2)维持纪律、提高学习成绩的品德教育。我校住校生占全校学生的90%左右,学校在晚间设置了3个小时左右的自习课程,由于这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他们晚自习的效率不高,主要表现在走神、犯困、说话等几个方面。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学生在自习课上的表现与他们对学习的重视程度有密切关系,而对学习重视与否与品德认知有很大的关系。对此,我首先用品德理论继续强化学生思想意识,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自省。我班大部分学生都是农村的孩子,所以我特地在课堂上带领大家在黑板的左上角画了一颗麦穗,代表家庭的物质生活是父母辛苦创造的,父母的辛勤劳动,为社会和家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学生在课堂上想走神或睡觉的时候看一下这个麦穗,就能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奋斗,而且努力学习也是孝敬父母的一种表现。通过类似的品德教育不断鞭策学生,使之学会成长,学会担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品德教育结果

(1)进行“品德教育对学生学习成绩造成影响”的实验。实验对象:我校09级大专2班全体同学,班级人数52人。实验时间:整个学期。实验方法:以上一次成绩为依据,将同学分成平均成绩均等的4个小组,每组13人。随机抽取两个小组为实验组(1组和4组),其余两个为对照组(2组和3组)。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密切观察,长期以小组活动或者个人谈话的方式进行品德教育,将品德教育与学生学习联系起来;而对对照组学生只进行班级常规管理。在学期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分别进行考核,得出相关结论。

数控专业品德教育 篇3

关键词:数控专业 认知教育 必要性

近几年来,为了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国家大力扶持职业教育,在2012年秋出台相关政策,开始实行农村户口学生免学费就读职校的政策。这一举措更大地推进了技校教育的发展,报读学生人数剧增。但随后的种种问题接踵而来,比如转专业、退学等等问题。因此,为了避免以上问题,笔者探讨对数控专业学生加强对专业的认知教育。

一、 数控专业的教学目标及特点

1.数控专业的教学目标

数控技术也叫计算机数控技术(CNC,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简单地说,它是一种利用数字程序控制的技术。加了这种技术的机械设备称为数控机床。以数控技术为基础,以数控机床为教学设备的专业便称为数控专业。

随着我国工业发展的需求,数控技术越发重要。因此数控专业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中一个重要专业。数控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各种专业技能,能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复合型应用人才。本专业同时推行“双证制”,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学歷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

2.数控专业的特点

该专业抽象难懂需要很多实际的经验,如果没有一定的实物印象很难想象,没有一定的感官认识很难深入理解知识的内涵,进而指导实践工作。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完一年课程后,还不知道数控是什么,当亲戚朋友问及情况时,一问三不知,而造成尴尬气氛,渐渐地他们便失去学习信心,甚至觉得上当。学生若要学好数控技术一定要重点学好数控机床和数控技术与编程。尤其是在实践环节更要认真,多动手,多思考,快提高,因为该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

二、数控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情况

笔者不但是数控专业科教师,而且担任数控班班主任一职。据对该专业学生的调查了解,在报读数控专业的学生中,有95%以上学生都表示对什么是数控、数控专业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能从事什么职业等都一无所知。更糟糕的是,当问及为什么报读该专业时,大多数学生一脸茫然,有的表示是道听途说之后报读的,有的是服从家长安排的,等等。所以大多数学生对如何选择学校、专业,都没做一个系统的规划。他们往往是人云亦云,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出发的,更没有对各专业的情况做过系统的了解。这样的随大流赶热门凑热闹,一旦开始学习,随着学习难度的加深,困难就接踵而来。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就如同听天书,看图无法联想到实物,学习跟不上,对前途感到很迷惘,久而久之就出现厌学心理,最终将一无所成,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给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也造成很多不良的影响。

三、对数控专业学生的入学指导

为了让数控专业的学生更好地了解数控专业,学校在课余时间给学生安排了专业介绍课,让学生对自己所读专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学生学习有一点启示作用。但因为受时间限制,一个小时的专业介绍,覆盖面窄、缺乏实践经验介绍,缺乏企业生产模式现场参观,学生无法看到现实的东西,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专业结构,学习起来依然茫然,无所适从。所以为了增强数控专业学生的学习信心,我们必须采取另一种方式:加强认知教育。

四、认知教育与认知教育过程

1.认知教育

认知也称为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认知教育,即以认知理念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更透彻地了解专业,更好地学好专业技能课程。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2.加强认知教育的过程

认知教育的过程:心理准备状态—心理倾向—参与活动—明确认识—指导理论实践工作。由于技校学生思维能力更加成熟,通过学校的短时间专业介绍,让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对本专业的准备状态,进而转化为一种心理倾向(俗称兴趣),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这一启蒙老师之后,通过组织学生多次参与发现事物的活动,通过实物、现场刺激等形式,引起学生产生质的反应——从抽象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的转化,进而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在理论课的学习中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脑海里形成的3D画面,指导学习,使思维效率更高,对具体目标有更明确的认识。

五、开展专业认知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数控技能型人才紧缺形势越发严峻,有的甚至高薪也聘不到技术人员。作为中等职业技术院校,教育的职责正是顺应这一趋势,培养一批批具有一技之长的、能胜任企业实践工作的高技能人才,打破人才紧缺局面,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做贡献。要完成这一重要使命,我们就必须从学生本身突破,开展专业认知教育,让学生安心选择专业,并且做到择而不退、不转,真正地读好所选专业,掌握技能,真正成为人才,避免反复转专业的情况再次发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专业,更好地投入学习,有的放矢,也为了让数控专业能成为学生、社会喜欢、公认的名专业,我们对数控专业的学生加强认知教育是必要的。

六、如何开展专业认知教育

按照认知教育过程开展专业认知教育,具体方法是:

第一,在学生进入课程学习前通过专业介绍形成初步认识。

第二,在理论课的学习过程中,穿插企业专家讲座、优秀毕业生工作经验介绍等方式为新生开展针对性强的系列专业认知活动,让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了解专业、认识专业、热爱专业。

第三,根据教学进度,定期组织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地参观,了解、熟悉当前所学工种相关信息,让学生亲身体会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在企业一线现场了解到工作的流程,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有更直观的感受,从而形成感性认识,使学生明确今后学习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为更好地进行专业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在课程安排中,先通过理论学习,由已形成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再由理论指导实践,让理性认识完善感性认识,从而对本专业形成一个系统印象,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功能也得到提升。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从06级开始,我们对数控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关的认知教育,降低了本专业学生的退转学人数,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较好,毕业就业率也得到提升,在工作中得到了企业的好评。

七、结语

专业认知教育适应了技校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从实践到理论的动态发展。通过认知教育过程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消除了学生入学时的不稳定因素,克服了迷茫的情绪,为更好地开展数控教学工作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

[1]李伟,魏国丰.数控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1.

数控专业品德教育 篇4

关键词:数控,教改,技能,素质

当前, 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期, 社会的技术技能积累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发生着变化[1]。随着世界各国先进制造业的激烈竞争, 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正面临着产业升级与制造技术提升的需求, 国际市场对我国的机电产品提出了高质量、高效率、多品种、小批量的新需求。因此企业对数控应用专业人才需求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

课程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课程建设水平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院校课程改革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标准、工作过程为依据、校企合作为支点。我们通过对毕业生、教师、企业广泛调研, 了解企业需求, 明确数控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思路和专业课改目标与数控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按照工作过程设计组织教学, 运用项目与任务驱动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真实模拟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场景, 培养面向从事数控加工应用方面工作, 具备优良好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与创新意识和“既懂工艺、又会加工、还善维护”, 且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 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采取以学生为主体, 以实践为主线, 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设置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室、设计学习工作任务项目,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将学生完成工作任务与教师设计的学习项目相结合, 形成做和学一体、动手动脑一体, 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团结合作精神、获取信息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最大限度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 让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 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 以职业适应为导向, 构建课程体系结构

高职数控加工专业课程构建, 采取以就业为导向, 构建“基础宽、模块活”课程体系结构。“基础宽”指所学习的内容集合为专业群必备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这些通用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有较高的入职能力, 引导学生在职场中“学会生存”;“模块活”指所学习的内容为数控技术专业的方向性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与技能, 可为学生今后的转岗或继续教育奠定结实的基础, 增强岗位竞争力, 引导学生学会进一步发展。

3 专业课程实行模块化

专业课程实行模块化组合, 课程内容注重整体优化, 达到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素质的目的[2]。在新教学模式下, 专业教师按照“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原则, 突破传统的教学体系, 以数控技术应用为主旨,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导, 大胆整合课程内容, 形成模块化的课程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与职业能力。

4 专业教材任务化

“工作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需要与专业规模相配套的教材。“教、学、做”一体化教材开发是按照教学目标和任务, 将各个知识点分解到实践训练任务中, 在训练时, 使学生知其然。教师将实践时出现的问题, 用专业知识来加以解释, 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形成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 对数控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

5 将企业生产情境引至实训中心

我们注重将企业生产情境和车间管理模式引入实训中心, 来模拟生产, 以企业的产品作为学生实训的项目进行生产性实训;将企业质量管理引到实训教学内, 按产品检验标准控制产品质量;实训考核的评价参照实训技能点, 企业的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同时结合工效来综合考核评价与标准, 培养学生效率、质量及成本意识。

6 师资队伍双师化

“任务驱动”、“工作项目引导”、“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须有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教师不仅要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功底, 同时具有较熟练的实践技能, 更要具有理实结合的教材分析及教学过程组合的能力。为了造成一批优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 到企业里进行实践锻炼。学校请进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特殊技能人才来学校做兼职教学, 形成专、兼教师互补, 水平相互提高的局面, 促进了教学和实践的结合, 为教学改革推行奠定了基础。

7 实现了与校企深度融合

学校为实施数控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了平台, 我们在整个课程体系的建设中都融入了企业要素。实现与企业的资源共享, 把企业的理念和文化引入到学校, 使学校与企业真正实现人才培养“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合作。学校在课程建设中, 企业相关部门人员参与到专业资源库、核心课程、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建设中, 丰富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8 结束语

我校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其构建思路来源于企业, 所以适合职业教育要求, 学生受到的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相一致, 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4) :66-70.

数控专业品德教育 篇5

关键词:ANSYS,信息化,数控,理实结合,实习实训

一、技术背景

目前省内外关于研究数控技术领域, 怎样培养人才的教学和实训改革的方法很多, 在课程体系、知识结构、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数控领域是生产高技术、高效益的领域, 是世界工业技术革命的新潮流,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一项。而我们国家的数控技术 (包括操作工、工艺技术员、维修工及数控机床研发者) 均落后于发达国家。这要引起我们职业教育者的重视, 我们必须研究一套可行的、实用的、合理的教学方案来尽快为国家培养真正的人才。

在数控领域中高等职业院校主要是培养数控操作工、工艺技术员、维修工等一线工人。能否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数控人才, 这要决定于学校的教学方法和数控实训教学水平的高低。教育信息化不仅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 更是推动职业教育提升满足社会对有技能劳动者迫切需求的能力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信息化模式来改善数控专业的教学方法和实训模式。

二、分析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实习设备种类单一和数量不足

由于数控机床成本较高, 学校的实习设备种类和数量均达不到要求, 进而无法进行实践性教学, 也很难培养出动手能力强, 实操水平过硬的高技能型数控人才。

2. 实习内容过于简单

由于刀具种类、实习材料、数控设备的限制, 导致实训项目比较单一化。学生仅仅能完成老师根据现有的条件制定的实习任务。这样培养出的学生知识单一缺乏创新意识, 不受用人单位青睐。

3. 实习学时不够

有些院校过于“重视理论, 轻视实践”, 学生专业实训被压缩到不足两周的时间, 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 独立动手能力差。

4. 师资队伍缺乏“金领层次人才”

从企业聘请的实习教师, 他们大多数学历不高, 动手能力有, 但是教学能力差;学校引进的高学历人才则缺乏工厂工作经验, 动手能力不强, 也就很难去指导学生进行实训。各院校急缺有工程背景的“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 更缺乏精通数控的机械原理、电器设计、联调、操作、编程、维修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 怎样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工程背景的双素质教学师资队伍, 是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实训教学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5. 数控仿真软件过多的应用

仿真软件虽然具有非常大的优点, 但是实训教学完全依赖于数控仿真软件也是不可取的。仿真软件和实际机床的操作有一定差别, 功能也没有实际机床齐全。仿真软件只是一个过渡工具, 现场实操和仿真是两种不同的状态, 前者需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并且在操作时集中注意力以应对突然出现的问题, 而后者则完全是在放松情况下完成。若长时间的仿真练习, 易使学生产生操作机床不谨慎的心态, 当实际操作机床出现问题时, 就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6. 缺乏真刀真枪的实训

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学生和设备的安全, 常常用木料、尼龙棒和切蜡等代替钢料进行加工。导致学生产生错觉, 搞不清切削用量, 加工钢铁时不能通过听加工的声音来判断出现的问题, 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快速从事生产加工。

7. 实习场地布置不合理

大多数学院都是在教室理论教学, 在机房仿真练习, 在车间生产实习。没有理论与实践一体的实习场地, 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 达不到在实践中学, 在实践中教的教学体制。现在很多软件公司都能满足一体化教学模式。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布置实习场地使这种实践较强的课程就在车间完成。学生兴趣高涨, 老师教学也较直观。

三、信息化解决方案

数控实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我们首要是动脑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 提高师资队伍

要求数控教师下企业学习或者引进一批有动手能力强的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工人, 校内老师给予理论强化培训, 使其达到“双师”素质, 促使实训教师大幅度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理论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2. 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之路

可以承办校办工厂, 校方研究自己的产品为社会所用, 在生产过程中,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完成相应的工序实习。这样既可以解决劳动力又能达到实习多样化, 熟练化。也可来料加工, 由企业方提供原材料、刀具, 学校出人出力出设备, 为企业加工所需要的合格产品。这二种方法均可为学校减少开资, 带来经济效益。解决实训课时少、种类单一、缺乏实战性问题。实践证明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理实结合的好形式, 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3. 转换授课场所和授课方式

教师将教室授课场地转换到实训基地授课, 成立信息化实训基地, 成立电教室, 教师在电教室主讲理论, 然后学生用仿真软件熟练演示, 再到机床实际操作。这要求数控专业的学生上课模式要打乱, 要实行模块式教学。学生全天都在学习数控课程, 完成一个模块后, 在集中学习其它相关课程。实行按周或按月的教学模式, 而不是按课节学习。

四、结束语

现在高职教学基本在校期间是二年, 解决在职业教育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 要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 则必须改革教学模式, 基础课学时不能过多, 要精湛专业课, 教学方法要信息化, 强化实践动手能力, 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方法和建设信息化实训基地, 可以改善上述问题, 并为国家培养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企业需求的数控人才。

参考文献

[1]龚建云, 董建华.数控实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教研探索, 2011, (10) :79.

[2]何锦伦.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提高技能的有效方法[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9) :119.

上一篇:高级会计人才培养论文下一篇:利用社区开展艺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