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专业的教学改革

2024-09-09

数控专业的教学改革(精选12篇)

数控专业的教学改革 篇1

随着数控专业教学的不断发展, 数控专业教学的数字化教学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改观, 极大地改善了学生与教学之间的时空限制, 提高了数控专业教学层次。尽管课程的组织者纷纷采取措施进行可行性研究, 如何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全新的效度分配仍然是摆在数控仿真软件的棘手问题, 这也是本文研究的起点。

一、数控专业教学数控仿真软件可行性的现状与问题

数控仿真软件主要通过计算机的建模以及编程等过程, 实现加工过程的三维图像、二维图像等的动态形式的展示。对于中职数控专业的教学而言, 常用的软件主要有上海宇龙、南京宇航、北京裴克、武汉金银花等几个不同类型的数控加工的仿真软件。

数控专业教学数控仿真软件可行性囿于数控专业教学职业化、产业化的起点限制, 模式较为单一, 形态较为固定,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控仿真软件发展的路向和效度。目前数控专业教学数字化教学主要通过内容置换、联合教学方式实现效度的获得与分配。然而, 基本形式的存在, 提升了数控仿真软件可行性成本。内容置换用内容时段换取数字化教学权, 提供了可资借鉴范式。然而, 内容置换本身又提升了数字化教学风险层次。与此同时, 联合教学的方式其加大了课程数字化教学过程中的数字化的比重, 提升了课程数字化教学到达率和成功率, 从风险角度而言是一种较好规避。数控仿真软件的垄断性的特质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强化的危险, 这样就极易造成数控仿真软件的推广力度不足、数字化教学质量降低等一些附带的不足。

除此之外, 我们数字化教学发展同时存在一系列体制、机制和数字化运作方面的不足, 呈现出如下的具体问题。第一, 数字化教学基本性质与产权归属模糊。即便其数字化教学交易呈现出一定的数字化的趋势, 目前相关的基本规定仍然欠缺, 仅限于某些类似与行内规定性质的内容存在, 对于课程数字化教学的明确界定和保护仍然处于较低的层次,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风险的产生。第二, 数字化教学可行性数字化水平低。产业化的进程中, 课程数字化教学的数字化层次加大。实际的情况是, 数控专业教学的数控仿真软件教育仍然处于较低的层次。数控仿真软件的专业人才缺失, 能力和手段较为单一, 能力有限, 严重制约了数控专业教学数控仿真软件的发展。

二、数控仿真软件在中职应用的实用价值分析

第一, 数控仿真软件应用促进了专业教学和专业建设。一是中职数控数字化教学建构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时间接受到教学。解解决决学校数控机床设备少的问题, 让更多学生同时参与训练, 减少实训费用。二是通过加强数控仿真软件产权性质的界定, 进一步强化软件应用的正版性质, 让数控仿真正版软件占据重要的位置;通过进一步处理好数控仿真软件学生分配的基本基本保障, 增加管控的投入, 制定合理的使用方案;进一步明确数控仿真软件的规律化路径, 把数控仿真软件的相关具体规定列入基本要求, 使其规范化。三是中职数字化教学建构把数字化教学的发出者对于数控专业教学把握范围更为扩大化, 减少甚至有效避免较大程度的两极分化现象, 强化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数字化要求教学的发出者行为应该重视对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以及能力的培养。

第二, 数控仿真软件应用改善了中职教学形式与效果。改善教学形式, 完善课程数字化教学规则, 实行课程数字化教学的基本现状和学生需求, 可以在全新的实现课程数字化教学完善。尤其是, 对于数控专业教学独有的丰富的数控专业教学资源, 要充分利用, 积极研究可行性的路向, 不断地把各种课程推向教学, 用数字化的模式运营相关的课程数字化。进一步从教学改革提升角度入手, 促进课程数字化教学群体的实力均衡, 提高教学的水平。

第三, 加强数字化场地的教学规范。进一步规范教学数字化教学权转让行为的相关手续和规则, 牢牢控制数字化教学的内容设计。积极吸收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数字化教学的相关经验和做法, 使得数字化教学能够严格的分类和教学, 循序渐进地掌握数控软件的编程与使用技术, 对于基础模块的教学要强调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内容, 对于提高的模块学习要充分利用数控仿真软件的集成性特点, 主要讲解除主要机床之外的实训机床的编程与操作方法, 提高学生面对不同的操作系统的应用能力。要强化教学规律对数字化仿真数控软件教学运作, 充分利用第三方的力量实现数字化教学可行性, 尽快培养知识和经验俱佳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Ashwell, Tim (1998) Sport Broadcasting: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PORT MANAGEMENT:Aspen Publishers, Inc.Maryland.

[2]Auletta, K. (1991) THREE BLIND MICE:How the TV Networks Lost Their Way:Random House/New York.

[3]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 .

[4]郭锐.数控专业教学数控仿真软件权有关问题研究[J].河北学院学报, 2008 (7) .

数控专业的教学改革 篇2

齐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王春青(山东德州)251114

近年来,我国数控技术迅猛发展,数控机床总量年年攀升。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各类技工及职业学校都开设了数控加工课程。作为一名数控专业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掌握真正的数控加工技能,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继续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是每个数控专业教师一直在探索的课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了解学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制定教学计划之前,要对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及理解接受水平有正确的认识。众所周知,中职生的理论学习能力相对薄弱,学习习惯、理解能力及注意力差,所以对于理论基础的讲解,应力求浅显易懂,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来说明问题。在入门课上,首先和学生讨论为什么选择数控专业,介绍数控专业美好的就业前景,吸引学生专业学习注意力;接着讲解什么是数控技术,我先和他们一起回顾了普通车床的加工过程,引入数控技术就是用计算机的控制技术和普车的结合,完成进刀和走刀的自动运行,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机器人也是通过计算机控制完成各种动作。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很容易对数控技术有个清楚的认识。接下来讲解数控机床如何控制刀具精确运动,完成加工,引入机床的坐标系。学生都知道,在报道汶川大地震时,精确到经纬度的点,还有精确制导导弹袭击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准确击中目标,都是通过地球的坐标系——经纬度。同样道理我们怎么让数控机床上的刀具准确完成加工轨迹,也是通过建立坐标系精确找点,引出机床坐标系,学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下个问题是怎么建立坐标系,建立机床本体和控制系统的联系,即对刀。我发现有很多同学甚至学完数控都不清楚为什么要对刀,不了解对刀的重要性。为此我让学生尝试不对刀就运行程序,会产生什么后果。结果很明显,学生就有深刻的认识,以后就不会忘记对刀。通过这种简单的小尝试,比单纯讲解效果好得多。学生入门以后再讲解有关的知识就顺利地多。

二、知识技能并重。对数控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目标和今后发展所需的知识

及技能水平要有清醒的认识。现阶段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吃苦耐劳的职业素质,能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在生产一线从事数控设备的操作、编程、维护等方面工作的中等技术应用人才。经过对部分已就业学生的调查,很多学生在就业仅仅很短的时间就跳槽再跳槽,久而久之脱离了本专业,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岗位,相反只要能吃苦耐劳顺利通过实习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不但能很好地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技能成为技术骨干,享受良好的福利待遇和培训升迁的机会。我们的学生都是90后,吃苦耐劳精神差,往往对今后的工作生活有太高的期望值,所以要求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必需尽可能多的掌握专业知识,学会学习,对《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公差与配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理论课,老师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联系生活实例,完全消化吸收为自己的东西,构件自己的知识体系。当然对《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CAD/CAM辅助设计制造》等专业课更要努力掌握。通过实训,熟练数控加工技能,为尽快地适应工作生活而努力。

浅谈数控专业技能教学改革的措施 篇3

关键词 数控 技能 改革

中图分类号:TG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032-02

随着数控加工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企业对机械加工技术水平及要求的不断提高,数控加工技能水平必须相应提高。作为数控技能培养的重要来源,数控专业的职业教育必须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技能教学的模式、内容及方法,努力提高数控专业技能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数控专业的技能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建议。

一、推进改革的基础

1.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的技能水平直接决定教学质量,所以有必要打造一支坚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中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建立有利于“双师型”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相关制度和施措,制订科学、可操作的“双师型”教师认定考核、评价和激励办法,并且大力支持“双师型”教师学历进修,技能培训,并对优秀“双师型”教师给予定期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等,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聘请或者引进一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行业专家或企业能工巧匠到学校任教,充实学校教师队伍,参与专业建设。

2.专业课程教材建设

教材开发体现课改理念,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教材的优劣直接影响技能教学的质量。随着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现课改理念的教材开发显得更加重要,所以我们的教师应该紧跟课改潮流,及时编制出符合技能教学需要的配套教材,从而适应企业对数控加工技术不断提升的要求,进而做到教师教学得心应手,学生学习受益匪浅。教材应体现实用、够用的原则,及时收入最新技能创新成果,获取当前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

二、教学目标的改革

1.培养注重创新能力

在重视学生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还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具备创新能力,与时俱进,学生才能在他的岗位上有所发展,从而这个行业才能有所发展。凡是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学生,其在工作岗位上也是事半功倍。因此,在强化学生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还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从而做到全面发展。

2.重视提高文化修养

到职业学校学习的多为文化课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他们来到职业学校多为学一门手工艺将来可以谋生,所以轻视文化理论课的学习,这些学生无论是理论知识的测试,还是在生产岗位中的意志力表现和应变反应能力都将劣人一等,所以这无不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文化意境和内涵,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在重视技能学习的同时,注意文化修养的提升。

三、教学内容的改革

1.教学渗透生产实践

虽然在生产实践中的加工产品远远没有那么复杂,但这还是要求我们以更高的要求去指导学生、教育学生。可以在课堂让学生欣赏技能大赛的获奖作品或生活中用到的趣味工艺品,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教师应该把握好技能要求的尺度,因为过高的要求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这与行业实际生产的要求还是有差别的,适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就是好的,而企业需要的是掌握一定操作技能的普通劳动者。

2.坚持重视基本功训练

技能教学的重点还应该是基本功训练,让学生在短短三年或五年时间内掌握一定的专业基本功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学生有了一定的基本功就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据了解,用人单位对职业学校数控专业毕业生的技能要求也是基本功扎实,其他特殊技能可以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去学习。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1.尝试使用情景教学

技能教学,尤其是基本功的传授,常常会让学生感到乏味,这样直接影响学生对技能教学的积极性。可以尝试使用情景教学,在校内建立教学工厂,进行生产性的实习,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会更有兴趣和热情,有助于提高技能教学的教学质量。

2.实施“项目化”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要想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小班化教学是最好的措施。一位教师只需负责二十多位学生的实习操作,如此方便检查学生工作的仪容仪表,将实习内容分发到每位学生的手中,在学生实习操作中可以兼顾到每位学生;特别是重视了学生操作的全过程,对一些技术环节,教师甚至可以手把手的教学生,改变了大班上课只能应付学生作品打分,而忽视工艺过程评价的问题,对“过程”评价实施将起了较好的作用。

五、教学评价的改革

1.推行7S管理制度

目前,机械行业部门在加工生产过程中已经全面实行7S管理制度,根据生产性实践的需要,推出在数控专业技能过程中推行7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管理方式,一方面对学生的成品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操作的全过程进评价,最终使学生一方面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养成了良好的操作习惯,从而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适应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

2.改革教学效果评价标准

数控专业的教学改革 篇4

一、数控仿真软件概况

所谓数控加工仿真软件, 它是根据中职院校的实际需要并结合机床加工的制造经验开发出来的仿真机床控制系统, 它拥有对数控机床加工运行环境以及机床操作的流程仿真功能。在使用这款软件时, 屏幕显示的界面和数控机床的实际操作界面是一模一样的, 并且对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可以进行全面的仿真, 但更重要的这款软件对数控机床的运行状态进行动态模拟, 如果学生操作失误还会进行提示, 可见, 数控仿真软件对提升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二、数控仿真软件对中职数控专业的重要性

数控仿真软件对中职数控专业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运用数控仿真软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教学内容、并对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有效检验, 同时数控仿真软件运用起来还非常的便捷, 具体内容如下:

(一) 运用数控仿真软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往中职数控专业的教学, 都是主要通过教师一个人的讲授, 不仅教学模式单一, 同时, 教学内容也非常枯燥无味。这样的教学模式就很难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而运用的数控仿真软件的教学效果就很好, 它不仅成功避免了以前教学模式的弊端, 更让学生对数控机床的操作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 同时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提高了数控专业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更重要的是仿真软件里包含数控机床的型号和品牌也非常多, 非常全面, 学生可以选择任何型号的机型进行实践操作。

(二) 运用数控仿真软件能够丰富教学内容, 促进实习效果的提高

数控机床仿真软件的开发和应用, 使得数控机床教学脱离了以往不是在车间就是教室的教学模式, 同时又由于仿真软件对电脑的配置要求不高, 对任何系统也无特殊要求, 这就让数控仿真软件在学校的应用中毫无障碍, 更重要的是还有很多数控仿真软件可以在网上进行免费下载, 这样就给设备不完善的学校给予了极大的便利, 学生可以自己上网自行下载, 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实践操作时间就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了很长的时间, 由此可见, 数控仿真软件的运用, 不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也促进了数控教学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 数控仿真软件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也更加安全

众所周知, 数控仿真软件的一个巨大的优势, 就是它可以随意的更换毛坯, 并且可以选择特定形状的毛坯。数控仿真软件在对毛坯加工的过程中会模拟数控机床实际的切削过程, 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抽象难懂, 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同时, 学生只要在键盘上进行一些数据的输入就可以完成工作了。更为重要的是, 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比较容易出现失误的地方, 数控仿真软件还会通过报警的方式来警告学生, 这样就使得学生对自己出现的错误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同时, 学生可以通过原文件对出现错误的地方进行恢复, 这样数据也不会遭到损坏, 学生可以无数次地练习, 从而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四) 运用数控仿真软件提高了学校整体的工作效率

数控仿真软件的优化和升级, 为促进学校整体的工作效率的提升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这主要是由于操作者可以通过数控仿真软件对学生的加工方法进行检验, 同时也可以对加工工艺进行改善, 这样不仅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同时还大大提高了学校整体的工作效率, 为中职学校的高效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 运用数控仿真软件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有效检验

数控仿真软件在对学生的数控专业知识测试和检验, 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运用数控仿真软件可以对学生的操作能力进行有效的检测, 这样也主要是因为, 仿真软件可以将学生非常细小的操作失误都能显示出来, 并发出警告, 这就把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高低通过数控仿真软件真真切切地显示了出来。同时, 教师也可以通过测试发现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没有掌握好的地方, 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从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进而促进数控专业课堂效率和质量的整体提高。

结束语

总而言之, 数控仿真软件在中职数控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 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 中职院校在数控教学中运用数控仿真软件也是迎合了时代的发展需求, 更为重要的是, 它促进了中职院校整体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从而为中职院校的高效发展奠定了良好坚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金会云.数控仿真软件与传统的车间模式实验的对比[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9.7.

[2]韦辉梁.多种仿真软件的试用版和免费版的使用方法[J].河北教育, 2010.1.

数控专业教学改革探究论文 篇5

摘要:数控专业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培养高技术人才,我们赢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从多层次,多角度优化教学内容,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控专业;教学改革;教学内容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而经济地位不断提升。数控技术的发展对我国制造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出与企业发展接轨,与企业需求挂钩,切实拥有较好技术水平的数控专业技术人才,是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数控专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学校的教学改革中,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寻求出一套高效、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数控专业的教学水平。

关于机械数控专业技能教学的思考 篇6

关键词:机械数控专业;教学改革;技能;人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059-01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注重理论教学,培养学术性人才,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实践性人才的需要逐渐增大。教育体系也随之进行一系列改革,越来越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培养实践性人才。数控专业作为一个典型的工科专业, 更是需要与实际紧密的联系。教学改革应根据各专业自身的特点进行改进,使改革效果更明显。

一、当前数控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存在“生多机少”问题

所谓的“生多机少”就是指学校的学生多机床少的问题。由于数控专业它本身具有投资大,见效慢的特点,所以很多学校由于资金短缺问题并不会投入很多的钱用于买机床,但是学校并不会因为机床少而招的学生数量减少,也许还会因为资金问题而增多,这样会使学生上机的机会减少,实践能力下降,使得问题更严重。

2、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满足教学技能需求

数控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更需要与实践紧密结合,不能过分的依靠理论。这样对传统的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对教师教学的要求更高。很多学校开设数控专业的实践比较晚,教师也并非专业的数控教师,经验也存在很多不足,还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无法跟随时代的步伐,更不用说与实际相联系。这样使得数控专业的发展一直处于滞后状态,不能迅速发展,造成人才的缺失。如长期得不到改善,只会浪费国家资源,断送人才。

3、技能教学方法与社会实际生产衔接度不够

创办数控专业的目的是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具有实践能力的动手性人才,切身的为社会服务,为数控这一行业提供支撑,使其迅速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学内容不能空谈,要以实践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提高师资水平,完善教学设施,与社会实际生产不断地衔接,使得学生毕业后能直接进入工作岗位开始就业。

二、机械数控专业技能教学方法的改进意见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现在结合各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强调各学校要树“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教学理念,深化改革,切实根据自身条件作出调整,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1、明确教学目标,划分好人才教育和培养层次

学校应明确自己到底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要全面的了解社会需求,有目标的培养人才。现在的社会更需要的是技术性人才,也就是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的人才。所以,学校在注重理论课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2、构建面向生产应用的机械专业课程体系

教学体系的改革重点之一就是对课程体系的改革,包括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质量的提高,课程时间的调整等方面。机械数控专业是一个多工种的专业,需要掌握的内容不仅多还复杂,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准确有效的选择课程体系,遵守“重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应用”的原则,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1)专业理论课:注重机械与技术的结合,使理论服务于实践。(2)教程使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符合学生能力的教材,同时要注意与企业实际相结合。

3、开门办学,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可以在学校建立一些实习基地,与社会接接轨。还可以从社会企业中邀请一些有经验的专家来学校作讲座,也可以请专家到实习基地做指导。学校还能通过与各企业的合作,让学生去企业实习,毕业后可直接留在企业工作。此外,学校还应该要求教师走出校门,到企业的实践中去学习,切身的感受专业方向,更好的为学生教学。

4、积极探索,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学校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在既定的教学规模上,采取措施,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更多的知识。比如就学校“生多机少”的问题而言,如何在机床一定的情况下满足学生的上机要求,各学校应根据自身状况作出调整,通过改变学生的上机时间等方法,保证学生上机操作的质量与数量。

5、基于生产,开展校级技能题库建设以及校级技能鉴定,分解技能教学

专业技能培养对于职业学校来说是教学的重点,而考核学生掌握技能的手段是技能鉴定。传统的考核鉴定的方法是通过勞动部门考核,现应采取更多更灵活的方式,对学生所学技能进行分解,建立题库进行技能鉴定,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结语

通过对机械数控专业现存问题的分析,提出一些切合实际的改进意见,旨在与同行共同交流,为各学校的机械数控专业教学改革做提供一些参考。总的来说,各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校的理论与社会实际更加紧密及联系在一起,为企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也是高校毕业生能更好的就业。学生只有把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践,才能发挥出实际的效用,展示出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吴新进.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J].江西工程高级技工学校,2013-11-03.

[2] 钱勇.对中职机械数控专业技能教学的探讨[J].江苏省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校,2012-02-12.

[3] 邝晓玲.对机械数控专业技能教学的探讨[J].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2012-06-10.

数控专业的教学改革 篇7

一、分析数控专业教学的现状

(一) 学生知识不够全面

学生在实训阶段, 由于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 在上机床操作时只能盲目机械跟从指导教师, 缺乏独立分析数控工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动编程软件的使用能力上还有待加强。

(二) 师资力量薄弱

指导教师中实训教师与理论教师分离, 实训教师只带实训而基础理论知识薄弱, 专业理论教师只在教室讲授专业理论课而导致动手实践能力不高。在指导学生参赛时不仅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 更要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及掌握本专业高新技术与运用能力的老师目前严重缺乏。

(三) 实训条件及训练水平有待改进

当前, 数控实训车间设备虽有所增加, 但与企业相比仍有所落后。另外, 实训内容基本不变、训练效果不明显, 没有有效的检测机制, 训练水平不是很高, 除增强实训强度以外, 还应和企业合作, 提升实训层次。

(四) 参赛选手心理问题分析

竞赛的环境和选手平时在实训场所有很大区别:设备和场地陌生, 各个学校的参赛选手同时操作, 心理有压力, 容易紧张, 操作手法可能变形, 容易产生平时不出现的错误, 给比赛增加了难度。

通过参加数控技能大赛可以对数控教学实训成果进行检测, 反复总结找差距, 对我们学校数控专业的教学实训思路进行了思考总结。

二、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一) 实践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

数控技能竞赛的试题是根据国家数控加工职业标准中所规定的要求而制定, 主要体现在新颖、综合、广泛、量大等几方面, 教师必须对基础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改革, 删除过时知识增加新知识,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方法, 及时对教材进行更新, 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需要、职业资格鉴定考核等内容接轨、联系生产一线的零件实行项目化教学, 为学生提供一种模仿、借鉴和引申的范例。首先,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渗透实操试题。题目设计应紧密联系企业生产实际, 以先进的数控加工为理念, 将机械行业中典型零件的特征和近几届技能大赛的特色相结合融入到我们课程设计的项目中。其次,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渗透理论试题, 学生的理论知识点薄弱, 而竞赛时理论试题的特点是来自生产实际, 知识面广, 题量大, 注重操作理论、加工工艺, 并与实操试题相互补充, 在教学实施中还要让学生进行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不断练习, 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二) 师资队伍素质结构的改革创新

技能大赛不仅是考学生, 更是考指导老师的技能水平, 我们的指导教师应走出学校, 多参加数控技能培训, 开拓眼界, 定期到相关企业实习, 锻炼实践能力, 使多了解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丰富教学内容。多和兄弟校交流, 取长补短, 促进自身发展。学校也可聘请相关专业的教授、行业专家经常到学校来做报告, 进行培训。这样我们的指导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零距离接触, 及时吸收到新鲜的知识点, 行业动态, 能真正锻炼成双师型的教师。学校也可制定与专业相关的专业师资建设规划, 每学期制定发展目标, 保证技能教师既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 又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同时也可引入合理的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 提高师资水平在加强师资培训的同时, 从企业聘任兼职教师来校从事教学工作, 促进在岗教师的积极性, 增加紧迫感。

(三) 赛前训练模式的改革创新

赛场如战场, 技能大赛是在规定的时间内, 一定的环境下, 对每位参赛选手的知识技能、机床操作能力、突发状况等的综合因素的一个考核检测, 参加比赛的选手首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不要比赛一开始就手忙脚乱, 不知所措, 要冷静对待比赛中的各个环节, 当然这和平时的训练是紧密联系的, 在我们平时的实训、技能训练中可模仿比赛时的环节, 将比赛和训练融合在一起, 让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就能感受到大赛中的那种氛围, 学校、专业部可经常举办类似的技能比赛, 刻意制造一起突发情况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学校、班主任对表现优异的同学加强表扬力度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这样反复的模拟比赛、反省, 让学生能在技能大赛是能从容应对, 另外在学校里都有一些合作单位, 可让学生参与其中, 让学生接触不一样的零件加工, 拓展视野, 让理论实践相结合、训练竞赛相结合, 让学生随时都能感觉到竞赛的氛围气息, 不再出现上阵临时磨刀、心理压力过大的情况。

总之, 要想在技能大赛中独占鳌头, 在数控实训、专业建设中必须要打破陈旧的教学方式, 在实训课程改革中, 时刻渗透技能大赛的标准要求, 时刻注意其先进性和前沿性, 培养能适应比赛和市场需要的高素质机床操作工人。

参考文献

[1]全国职教技能大赛举行成为职教教学风向标[N].中国教育报, 2008-6-30.

[2]李健龙.数控技能大赛对数控专业的启示[J].大众科技, 2010 (6) .

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篇8

一、创新管理模式, 整合资源优势, 铸就特色专业品牌

随着职业教育飞速的发展, 管理模式效率低下、官本位现象突出等现象, 严重制约了学校、专业的快速发展。为此, 必须探索并形成符合高职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管理模式。学院应该大胆尝试院系二级管理模式, 并以责任制为前提聘任特色专业负责人, 提高管理效能, 提升专业办学效益, 从管理机制上创新品牌, 形成特色。

另外, 应紧紧围绕区域地缘优势, 结合学校与 (院) 系现有的资源, 对数控技术专业建设进行合理定位。立足航空企业, 努力整合校内外资源, 确保优质资源向特色专业倾斜, 聘请教授名师和企业的能工巧匠给该专业的学生授课。同时, 利用产学研合作与校企协作平台, 引入航空企业的技术精英并聘之为兼职教授, 或者聘请这些企业精英开展以数控技术专业相关的学术论坛和讲座活动, 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活动宣传和营销该专业, 铸就专业品牌。总之, 倾斜优质资源, 聚集技术精英, 跨校学术交流, 是提升数控技术专业品牌影响力的现实选择。

二、针对生源特点, 面向市场, 组建特色班级

近年来, 在生源危机的背景下, 针对我院生源多样化、素质层次不一、个体差距较大的现状, 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特点, 组建特色班级。例如, 根据就业的工作岗位, 数控技术人才可分为三个层次: (1) “蓝领层”数控技术人才, 即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数控机床的具体操作及日常简单维护工作的技术工人, 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70.2%; (2) “灰领层”数控技术人才, 即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 这类人员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25.0%; (3) “金领层”数控技术人才, 即指具备并精通数控操作、数控工艺编程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所需要的综合知识, 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实际经验, 知识面很广。我们根据市场对就业岗位的需求, 按照报考数控技术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 动手能力, 兴趣等特点, 组建“蓝领”班、“灰领”班、“金领”班特色班级。保持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不变, 对不同的特色班级实施分层教育和分流培养, 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方针, 以有效适应生源质量下降的现状。

三、基于工作过程构建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

现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 简要说明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建立。

首先, 根据市场进行数控技术专业岗位调研。了解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学生就业去向等。在对“长株潭”及周边区域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航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确定数控技术专业主要的职业岗位群为:数控机床操作工、工艺员、数控编程员、车间生产管理员。

其次, 分析岗位群中各工作岗位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 从这些工作任务中筛选出典型工作任务。对这些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 如表1所示。

第三, 按照工作过程性质的类似和工作对象的相同的归类原则, 将上述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合理的归类并转化为学习领域 (课程) 。

最后, 对学习领域设计相应的学习情境。

经过以上步骤, 基本构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数控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 如图1所示。

四、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高职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 其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提高教育质量与形成办学特色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突出工学结合模式, 体现“做中学”的思想, 实现职业行动能力 (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的全面培养, 可以尝试如下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1) 改造传统理论教学为主的现状, 大力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 将实践教学融于课程教学之中。

(2) 实施情境教学法, 将每门课程设计为若干个学习情境 (项目、任务、案例、分项工程施工、产品) 。在学习情境教学中, 配有一系列的工作场景图片及录像, 通过情境的教学、模拟练习、实训和操作等方式,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感性认识, 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接受, 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

(3) 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 。在教学中, 采用来自工作现场的事例论证所学的知识, 有利于深入浅出、吸引学生。另外, 在讲解专业课时, 采用项目和任务驱动教学法, 让学生把分散知识的各知识点综合起来, 应用于实际的行业工作中, 可以充分挖掘不同层次学生的潜力, 提高学生的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 在微观上还可以结合引导文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工作法、头脑风暴法、沙盘演练法等。

(4) 注重以学生为中心, 采用互动与交流方式,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活跃课堂气氛, 培养学生参与意识。采用启发式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5) 应用教学引导法。用教学引导的方式主要强调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 引导学生思考各个独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影响机制。在授课过程中强调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的实际运作, 并不断结合讲解的知识点向学生提示各个可以发展的方向。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 留意不同学生的专长、兴趣方向, 鼓励学生培养个人的专业创造能力。

2. 改革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

(1) 大力推行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丰富授课内容。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应用多媒体、仿真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将实际工作中的工程案例项目引入课堂, 理论联系工程实际, 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 丰富和活跃教学内容, 开阔学生视野, 优化教学过程, 使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2) 积极推进课程资源库网站建设, 构建教学虚拟平台。将专业课程的主要教学资料如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授课录像、实验指导书、电子教案、教学课件等建成资源库, 全部上网, 对学生开放, 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使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 而且将这些信息资源及时更新。另外, 通过搭建虚拟互动教娱平台, 教师与学生通过网络交流, 并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 实现开放式教学;还可以通过公共电子信箱、课程论坛等方式沟通, 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 与学生形成互动。

(3) 以考证和竞赛为突破口, 丰富第二课堂, 提高学生的技艺。在生源危机的背景下, 生源质量成了理论知识学习的难题。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提高其技能, 可以在课余或实践教学中安排考证项目。另外, 通过参加各种层面的专业特色竞赛, 以竞赛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自信和教师的课程教学水平。事实证明, 通过竞赛能够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良好作用。

五、编写特色教材和建设立体化教材

教材是教师讲授内容的一个信息载体, 它与教师、教学方法、教育技术手段一起构成了教学过程的一个统一的整体, 是实现教学培养目标的一个关键因素。在生源危机的情况下, 随着生源质量的下降, 教材的改革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所学知识的适用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了提高数控技术专业学生的质量及专业的竞争力, 对该专业使用的教材做如下改革。

对于基础课, 积极采用国家规划教材。它严格按照国家培养人才的战略目标编写, 内容比较新颖, 充分反映职教特色、时代特征。基于工作过程, 校企合作开发突显高职特色、行业特点、时代特征的对口特色教材。学校主讲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谋划, 找准课程的定位, 以岗位需求、职业标准为依据, 确定教材内容, 以技术应用能力为重点,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 创新教材编写。所开发的教材由若干个子项目构成, 每个子项目又可包含若干个模块。每个子项目包括学习情境、学习目标、工作任务、拓展知识、同步训练、学习检测等栏目。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理念开发教材, 能使高职专业教材符合高职教学的需要, 满足工作岗位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六、打造一支专兼结合, 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教师是高职院校最核心的竞争力, 建立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 是提高高职院校生源素质和专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一方面, 通过校企合作方式, 从企事业单位聘用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双师型”队伍的兼职教师, 以缓解或避免专业教师结构性矛盾。另一方面,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 生产一线的技术专家进入教学第一线给学生授课, 学校的教师也可以到企业挂职锻炼, 且教师在企业的工作室不同程度地参加企业生产和技术服务活动, 大大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 特别能够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 培养中青年教师逐步具备了“双师型”素质, 使得“双师型”队伍逐步得到补充, 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理论基础扎实、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葛柄含, 孙建民, 论大众化背景下高校的生源危机及其影响[J].煤炭高等教育, 2011, (6) .

[2]胡弦.浅议提高专业竞争力的教学引导方法——以城市规划专业《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教学为例[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2) .

浅谈高职院校数控专业的教学改革 篇9

一、当前高职数控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课程目标定位不准确。当前高职院校课程的开设与很多中职学校区别不大, 无论在科目还是内容方面都很相似, 工作任务细节不明确, 课程内容与任务的相关度低, 体现不出高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

2. 重理论轻实践。数控技术专业作为一个集计算机、机械、电子于一体的专业, 对实践能力要求很高。当前, 各高职院校虽以认识到了这一点, 加大了实践课程的比例, 但使用的教材很多仍参考了本科院校的形式, 理论内容多且不易理解, 实用性较差。

3. 师资力量不足, 缺乏能引领真正专业发展的专业带头人。当前各高职院校的教师一部分是高校毕业直接到学校的各大院校毕业生, 学历高, 理论水平高, 但缺乏企业工作的经验, 实践能力不强; 另一部分便是从企业聘请的兼职实践指导教师, 实践能力较强但理论水平不高。当前各学校都缺乏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双师型”教师。

4. 实施实践的条件有待改善。现在各高职院校都想方设法建立了与数控专业相关的各类实验实训室, 但基本都是为完成某一项或某几项专业技能而设立的实训室, 缺乏企业生产所需用的、能完成整件产品的流水线式的实训场所。企业参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支持不够,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无法很好的实现。

二、高职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

通过不断地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围绕培养符合现代制造业岗位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的, 全面引入学习领域课程, 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逐渐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 使培养的学生真正能够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三、高职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方法与途径

1. 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根据高职院校数控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掌握机械制造技术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数控机床和数控编程的专业知识, 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维护, 面向制造业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针对上述培养目标, 按照岗位需求培养学生必须的知识和能力。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对专业知识进行优化和整合, 科学地构建课程体系, 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

2. 合理选用教材。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和学校的具体情况, 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 优先选用理实一体化的教材。教学中可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与组合, 把国家数控行业的标准融入到教材中, 并根据培养目标细化技能训练任务, 有目的地开展实践训练, 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理论, 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 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3. 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师资队伍是高职教育的核心资源,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数控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保证。学校应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教师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好的现状, 一方面, 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 包括将教师输送到高校进一步深造、到兄弟职业院校培训和到企业生产线挂职锻炼等方式, 对专业教师进行反复的培训、轮训, 学习培训要有针对性, 要与教师的专业主攻方向一致, 形成实际操作能力, 能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另一方面, 学校可从行业企业单位中聘请有一定理论水平、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 作为对学校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补充。通过上述方式, 在校内组建一支教育理论深厚同时具备丰富职业经验的教师队伍。

4. 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教育的计划性与组织性较强, 往往是采用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复杂的数控专业知识学习中常常感到难度很大。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以获取直接经验为目的, 强调理论实践一体化, 以需求与应用为前提, 倡导学生自我调节, 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知识与技能的建构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 在教学中,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设定的学习领域, 构建相应的学习情境, 采用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运用项目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 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5. 改革考核模式。根据数控专业的特点, 考核应改变传统的方式, 灵活进行考核。职业能力形成的各门课程考核都宜采用化整为零的办法, 把成绩考核贯穿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从教室内的课堂提问、到实训室内的项目完成及企业的顶岗实习, 再到期末的综合考核, 所有教学相关环节都纳入到成绩考核中去, 形成动态的多元化考核, 真正达到考核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6. 进一步加强实训条件建设。要促进学生形成实践操作能力, 必须通过反复的训练才可以, 因此实训场所的建设是非常关键的一点。一方面, 将过去建设的不符合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形成的校内实训场所重新进行整合, 使之更符合企业生产实际, 更容易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 另一方面, 建立深度的校企合作机制, 通过将学生阶段性地送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锻炼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2]鲍洁.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状况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2.

[3]荆凯.高职院校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决策与信息, 2010, (7) :68.

[4]毛德彩.对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外教育研究, 2012, (8) :115.

中职数控专业数学模块教学的改进 篇10

数学课程作为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 根据数学知识的内容、标准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本文主要围绕中职数控专业教学, 研究数学教学基础模块与职业模块的整合。依据职业学校的专业特点和学生未来就业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求, 探索在数学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职数控专业数学教学内容的改进, 对数控专业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 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存在诸多问题。进一步探索中职数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 学生数学基础较差

目前, 职业学校招收的大都是中考落榜的学生, 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弱, 数学成绩尤为明显, 过多的失败经历使他们缺乏自信心, 厌学、怕学, 对学习数学有恐惧心理。大部分中职学生把学习专业课程作为就读职业学校的主要目的, 对于学习数学与学习专业技术的关系认识不清, 甚至有部分同学认为学不学数学无所谓。在思想上的放弃, 导致一部分学生不用心学数学或根本放弃对数学的学习。

2. 数学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服务于专业课程

任何学习一般都有三重目的, 一是学习技能和有关科目的知识—并学习得更好、更快、更轻松。二是培养综合概念技能—学会将同一或类似概念应用到其他地方。三是培养个人技能和态度, 使它能轻易应用于所做的一切事情。目前中职数学课程教学内容自成体系, 没有与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整合。经常出现在专业课教学中应用到某一部分数学知识时, 学生不是还没有学到, 就是早已经忘记。事实上, 数学知识在数控专业理论与实训教学中应用非常普遍, 而且十分重要。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没有从“职”字去考虑, 没有跳出学科教学的局限性。他们对专业课程不熟悉, 难于把握数学知识在专业课程及专业技能培养中的应用情况和教学规律。这就导致数学教学不能很好地服务于专业课程, 更没有突出中职数学工具性、服务性的教学特点。

3.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落后

在中职数学课程教学中, “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仍然占主导地位。由于数学课内容多, 容量大, 而课时又相对较少, 教师就经常出现赶时间、抢进度, 采取“灌输式”“填鸭式”等不良教学方式, 且以纯理论讲授为主, 与专业课程衔接不紧密, 教学方法呆板。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更为逆反, 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4. 中职的数学教学与专业知识严重脱节

中职学校数控专业需要加强数控机床的编程、操作、维护等知识内容的教学, 在实践技能方面, 应当强化对数控加工工艺 (如工艺路线选择、刀具选择、切削用量设置等) 、模具设计、CAD/CAM与数控自动编程、数控机床机电设计与联调技术、数控机床的维护、维修等专业技术能力训练。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 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三角函数及几何知识等。

目前中职学校数学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 课本上应知应会的内容多, 真正为专业服务的知识较少, 针对性不强。学生掌握了运算能力, 却往往不知道如何运用, 在哪里运用。数学的模型及案例大都是普教教材多年延续下来的内容, 不适合职业学校教学。因此学用不能结合,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二、对中职数控专业数学内容的整合

根据中职学校实际教学能力和规模, 结合企业对中职数控专业人才的需求, 整合以培养“蓝领层”人才为目标。

现行中职数学教材采用的是代数、几何、分析混合编排体系, 而许多时候数学教学的进度与专业课内容并不协调经常出现专业课中涉及的数学知识, 学生在数学课上还没有学到。如数控专业一般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安排机械制图课这门课要求学生学会看图、识图、绘图甚至按图样加工工件, 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立体感和立体几何知识, 而立体几何部分却安排在数学基础模块下册的最后一章, 使得学生在第一学期学习机械制图时空间概念薄弱, 立体几何知识缺乏, 学习倍感吃力。因此, 数学课就不能为专业课学习提供直接、及时、有效的服务。另外, 中职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 有些初中的知识在讲授新课时需要复习、补充。再有就是一些数控专业毕业的学生向我们反馈在实习和工作中对数学知识的需求。由于以上原因, 我们把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与职业模块进行了整合。

第一学期: (共58课时)

对于集合, 我们只需学生掌握其概念, 并知道简单运算这样降低了学习目标;而对于不等式的学习, 我们放在了第三学期, 因为对于专业课, 它的作用不是很大, 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中, 以计算为主, 而对函数的认识仅仅作为了解性的内容, 并不多作强调。三角函数部分是重点, 角的概念和运算关系到加工工艺的制定, 角度和结点的计算。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像和应用, 是学习车工、钳工过程中用到的基本内容, 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据处理技能。另外, 在学习诱导公式前, 我们增加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讲授, 因为这部分知识, 有许多学生在中学没有学过或学得不好。

第二学期: (共60课时)

对于数列的讲授, 我们根据数控专业的特点放在了第三学期讲授, 因为这部分知识也是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平面向量》一章中, 我们首先增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节, 这是学习向量的基础, 学生必须掌握。向量的运算是重点, 通过平面向量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 数据处理技能和数学思维能力。在几何部分中, 我们增加了平面几何部分, 包括矩形、正方形、圆、扇形等知识, 对于这些图形让学生达到认知的程度。对平面图形的进一步认识, 和对曲线轨垒的运算是车床加工技术的基础, 同时为以后学习加工工艺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立体几何部分, 我们增加了尺规作图, 因为这是学习机械制图和立体图形的基础。在这一章中, 我们着重讲数控机床加工中常见的几何模型, 为学习图形设计打下基础。

第三学期: (共34课时)

我们把基础模块中概率与统计初步、不等式、数列放在了第三学期讲, 考虑到第三学期实际授课时间较短, 使用的课时数也做了相应的缩减。这学期, 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工具使用技能, 数据处理技能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三、整合后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 积极采用项目教学法

在数控专业课教学中, 应用项目教学法,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强化团队合作精神, 很好地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和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将一个完整的任务项目交给学生, 学生自主学习, 主动探索, 教师咨询指导, 解答疑难。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优化了教学效果。

2. 倡导“用知识”“做中学”的方法, 减轻学生负担提升教学效能

多元智能理论十分重视人类认知活动的实践性, 加德纳曾提出以“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作为教育的目标, 很适合职业学校的教学需要。在中职学校数学教学中, 教师可以在“用知识”思想的指导下, 重新审视基础知识, 抓住核心知识体系并大胆尝试“做中学”的教学模式, 主动淘汰一些无用的知识, 重新整合教材, 实施“基础数学专业化”, 使学生直接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3. 分层考核评价学生

中职学生普遍学习成绩较低, 如果单纯从测试成绩作横向比较, 势必会挫伤学生的上进心和学习积极性。为此, 在数学教学评价方面应构建一套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分层考核评价制度。期末总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方面平时成绩占30%, 期末成绩占70%。而平时成绩又包括:课堂提问、课堂表现、平时作业、阶段测试、个人进步等方面。这样, 只要学生上课认真听讲, 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虽然成绩不够理想也能得到较好的评价。用分层标准评价学生, 会使各层次学生都得到比较满意的评价结果, 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增加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同时也使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4. 建立学科教师到企业培训学习制度

学科教师不仅要学习学科知识, 还要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并参加企业实践, 形成一种学校教师培训机制。教师要了解学生就业岗位的职能定位, 了解企业经营运作理念。进而了解专业实践岗位对数学的能力需求, 主动参与教学改革, 做到数学教学与专业教学和实训教学的深度融合。

新的职业教育形势要求我们既要培养出“技术型”人才, 又要满足企业要求, 同时又要利于人才的长期发展。因此, 职业学校数学的教学要迎合职业教育的特点, 整合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完善评价体制, 以服务于专业课, 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使他们学好技能, 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潜能实践研究暨DIC国际合作项目组[C].多元与成才—职业教育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实践研究的报告, 2010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3]刘春生, 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4]蒋国平.职业学校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04, 7

数控专业的教学改革 篇11

关键词:数控技能竞赛 中职 数控技术专业 教学改革 新思路

全国数控技能竞赛中职组自2008年成功举办第一届以来,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为数控技术专业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动力。数控技能竞赛传达出了中等职业教育加强校企合作、强化技能训练、创新培养模式的改革理念,对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中职学校数控技能竞赛参赛选手问题分析

通过对数控技能竞赛中职组试题的分析,以及对中职学校学生组选手的比赛成绩进行分析,发现他们主要存在这几方面的问题:第一、操作技能水平跟不上发展形势;第二、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不全面不扎实;第三、软件应用和仿真加工能力基础薄弱;第四、新工艺知识的欠缺。其实以上四个问题可以归结如下:①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教学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②实践教学中缺乏培养学生数控加工现场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③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④课程跟不上社会形势变化和需求。综上所述,必须进行专业的教学改革创新,突出专业特点,制订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深化专业理论的教学,强化实践教学,这样才能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数控技术专业人才。

二、中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一)“教学结构”的改革创新

教学结构的改革创新最重要的是知识结构的改革创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结构的改革创新。第二、CAD/CAM软件应用技术方面知识结构的改革创新。数控技能竞赛中的“软件建模与仿真加工”试题侧重考核“技巧与熟练”,因此,要给学生增加CAD/CAM软件应用方面的新知识。第三、实践方面的知识结构的改革创新。数控技能竞赛实操试题主要考核选手的实际加工的工艺和编程能力。试题接近于当今典型零件的代表,新工艺和新的加工理念得到了很好地体现。所以,要及时补充新的加工工艺、加工理念方面的知识,把生产中的典型零件直接引入到实践课堂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知识方面”得到保证。

(二)“师资队伍素质结构”的改革创新

中职学校数控技术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既懂理论又要能操作”。所以对教师也应是集理论、技能于一身,又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教学水平的“双师型”教师。由此可见注重“师资素质结构”的改革创新是非常重要的,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所在。数控技能竞赛学生选手技能水平的高低能直接反映出指导教师的技能水平的高低.优秀的指导教师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有渊博的专业理论知识,有深厚的技能基本功,有出众的口头表达能力,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三)“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由数控技能竞赛学生组选手反映出来的问题——即“学生缺乏数控加工现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缺乏工艺意识,不能把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实践,可见,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应从”加强校企合作,深化工学结合”入手。而这方面的改革创新可以借鉴德国在“双元制”职业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在数控技术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建立校内工程实训中心要能充分体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使其具有非常鲜明的职教特色,能作到理论实践合一、教室车间合一、教师师傅合一、学生徒弟合一、实习生产合一、教学科研合一、作品产品合一的统一。数控技能竞赛传达出了中等职业教育加强校企合作、深化工学结合、强化技能训练、创新培养模式的改革理念,对促进中职学校教学的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结束语

透过数控技能竞赛这一平台,对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是一个摆在每一个数控专业学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不改革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数控人才的需求,学校就没有出路。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才能满足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牛小铁.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3,(6).

[2]王海根,程国标,方珠芳.数控加工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对机械数控专业技能教学的分析 篇12

关键词:机械数控专业,技能教学,探讨

当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的趋向技能型人才,而且供不应求。所以学校也开始投入到市场中去,以市场为指挥棒,开始调整自身战略,开始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开始重视学生的技能教育。但是,从目前的机械数控教育观察,因为教育改革刚刚开始,所以教学中会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在教学中进行改进和完善。所以对于以后的机械数控教学中要逐渐培养技能人才,培养的人才要实用,要适应市场需求。

一、机械数控教学中表现出来的缺陷

(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多机械少

机械数控教学中,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进行实地操作。目前学校资金缺乏,要想进行机械操作,必须配备大量的机械,然而学校没有雄厚的资金进行购买,结果就造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这就就使学生动手能力降低,实际技能得不到提升。

(二)教学方式对技能教学无法满足

传统的教学收单一般都是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灌输,只注重理论的讲解,而轻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显得非常笨拙。作为数控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操作能力,因此目前的教学手段就会滞碍了数控教学,使教学效果不明显。

(三)技能教学方法和现实工作不协调、不连贯

数控技能教学说到底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使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很快的适应社会生产的需求,能尽早的担当技能型舵手。所以,学校在对课程安排的时候,一定要对社会市场进行考察,以市场需求为培养方向和目标,做到教育为了实用,为了社会,为了生产。但是,在当今的教学中,存在教学和使用两张皮的现象,二者不能够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不能够很好的衔接。学校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忽视教育的意义,因此不考虑教育的实际,盲目的跟从,对设备不更新,机械配置很少,因此就使技能教学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锻炼,很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无法胜任工作岗位,动手能力非常差。

二、教学方法改进措施

对教学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教学方法存在很多问题,使得教学和现实使用相互不一致。因此必须改进教学方法,使之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努力。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分层次进行培养

当今,经济在不断发展,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的重工业也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在重工业发展过程中,对机械制造类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中职教育必须紧跟市场需求和新形势的脉搏,培养大量的理论和实践都过硬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的形势,才能促进工业的更快发展。因此,作为中职学校要把学生培养目标放在生产一线上,要放在实用技能上。不能只对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用这些知识解决生产上的突出问题,要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培养。

(二)机械专业课程体系要以生产为导向

中职教学的目标就是要为社会培养一批生产工人,不光是理论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操作能力进行培养,使他们走上社会后更快适应生产一线工作,更好的投入到生产中去。所在课程的设置上要更具中职学校特色,要为培养目标服务,要围绕服务目标进行设置,不能盲目的去设置。在课程的设置上既要注重理论基础,也要更广泛,更要注重应用。第一,要设置专业理论课程,这是进行实践的基础。第二,设置专业技能课程,通过设置这样的课程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三,在使用教材上,要注重应用,要研发适合本地实际的课程和教材。

(三)办学要面向社会,进一步与企业合作

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为特色的中职教育离不开与社会的结合。专门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的生产实习、培养实际工作能力提供可靠的实训场所,同时也聘请厂方工程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实习指导师,给学生讲授生产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保障了教学质量。除此之外,学校还鼓励专业教师走出校门,深入生产第一线,锻炼自己,丰富自己。

(四)对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探索和创新

在目前,中职教育设备缺乏,对学生的技能提升有很大制约。所以,怎么才能使用现今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是我们一直所探索的问题。除此之外,从企业方面考虑,企业更愿意招收一进来就能够熟练进行生产的工人,而不愿意招收一些生手。所以,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要创新教学方法,尽可能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使他们走上社会会能更快的适应企业需求,从事企业生产。

总而言之,机械专业操作性非常强,而且应用范围非常的广泛,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职教学要把就业作为办学的根本,作为办学的指导思想,要坚持实际和实用的原则,要为社会培养出大批的技能型人才,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要适应新的变化形势,要面向社会和市场,探索一条促进经济发展和进步的教学之路,从而提高机械专业的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钱勇.对中职机械数控专业技能教学的探讨[J].成才之路,2012(36):82-82.

[2]林志勇.对中职机械数控专业技能教学的探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6).

上一篇:发掘兴趣下一篇:方向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