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再战腾讯

2024-10-30

360再战腾讯(共3篇)

360再战腾讯 篇1

腾讯和360的冲突, 暴露出了目前我国对于互联网和软件业的监管尚存在一些空白之处。

11月3日, 腾讯和360的对抗上升到了白热化的状态。不过短短几天之后, 腾讯用户又能正常登陆并使用QQ。

交战的双方从“有你无我”的激烈对抗迅速转变为“相互兼容”的妥协让步, 主要得益于包括工信部在内的三大部委出面调停。11月8日, 包括工信部在内的部委紧急出面, 用行政命令的手段进行调停, 腾讯与360随后表示恢复兼容。对于工信部的反应, 某地方管理局政策法规处人士给出了如此评价:“腾讯和360的争执是工信部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新问题, 及时出面协调是工信部一种积极作为的表现, 而用行政手段调停并进行调查也是工信部对于新问题应有的恰当表现。”

工信部的积极介入对于事件的平息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过, 此次事件也暴露出了我国对于互联网和软件业监管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值得我们深思。

法律的力量和无奈

“腾讯和360的事件涉嫌违反了《反垄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管理条例》的部分条款, 因此目前我国有适用的法律条文来对它们的行为进行约束。”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政策研究中心副教授梁正向记者表示。“腾讯和360在此次事件中都存在诋毁竞争对手以及以牺牲用户利益换取自身商业价值的行为, 涉嫌违反《反垄断法》。”

此外, 《电信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 电信业务经营者在电信服务中, 不得无正当理由拒绝、拖延或者中止对电信用户的电信服务, 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定电信用户使用其指定的业务。腾讯和360的行为也有违反这两条规定的嫌疑。

“腾讯要求用户在360和QQ之间二选一, 这侵犯了既有用户的权益, 因为在此之前是兼容的;如果是新用户, 那么充分告知则可避免触犯某些法律。”前述通信管理局人士表示。

不过, 即使有明确的法律条文适用于本次冲突, 要想完全通过法律手段控制事态冲突也不大现实。

“此次事件的起诉主体可以是用户, 也可以是双方之一。从用户角度来看, 由于单个用户的利益并没有在此次事件中受到严重的侵害, 而且走法律途径需要一定的程序和条件, 其过程较为复杂, 因此不会有哪个用户出面投诉腾讯或者360。从企业角度看, 腾讯和360都可成为起诉的主体, 但是从起诉、立案到采取法律措施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 而且在判定过程中还需要充分取证。在此过程中, 事态可能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一位律师告诉记者。

协会的作用与缺失

“从国外经验看, 在企业之间出现冲突的时候, 一般行业协会会及时出面进行协调, 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梁正表示。然而, 在腾讯和360的冲突中, 我们却未听到较多的来自行业协会声音。

“腾讯是互联网公司, 360是软件公司, 对于它们之间的冲突我们无法界定究竟属于互联网还是属于软件, 因此处于一种‘三不管’的状态, 这就是协会没有出面的主要原因。”梁正分析。

“此外, 我国的很多协会性质比较特殊, 以互联网协会为例, 它是接受工信部管理的一种非盈利组织, 并非真正的中介组织。对于一些普遍性、正面的事情, 互联网协会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但是遇到具体的企业冲突的时候, 互联网协会不便插手管理, 除非工信部对其进行委托授权。”前述管理局人士表示。

在梁正看来, 政府的力量毕竟有限, 要事无巨细地对每个领域进行监管毫无疑问不太现实, 为此协会的力量还是应该得到充分发挥。他建议, 首先应该明确界定软件和互联网之间的纠纷归属哪个协会管理, 再者协会的力量应该得到加强, 发挥好协会作为中介组织的协调作用。

法律法规待完善

分析此次事件我们发现, 腾讯和360每一次过招均打出了保护用户利益、维护信息安全的旗号。然而保护信息安全的行动致使几亿用户无法正常登陆QQ, 说明其中必定有操作过当的成分。那么, 在保护信息安全的原则下, 哪些是合理的行为, 哪些又是应该阻止的行为呢?

梁正告诉记者, 目前对于信息安全行为的界定, 我国只有大致的框架性的说明, 而没有详细的、可操作的规范。对于这其中的原因, 前述管理局人士解释, 对于信息安全这种公权, 由于牵扯到的情形复杂多样, 因此政府只能从精神、原则上作出规定, 或是提出某些反面的限定条文, 不可能针对每一种行为作出细致的说明。

不过, 这并不是说对于那些打着信息安全的旗号、行恶性竞争之实的行为就无计可施。“首先, 相关法条规定了如果发现对方有侵犯用户利益的行为, 那么应上报国家相关部门予以解决, 而不是‘以暴治暴’地采取报复性措施。”梁正表示。

此外, 前述管理局人士建议, 在制定大体原则的同时, 政府部门需要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细化, 为宏观的原则赋予新的涵义, 从而切实可行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尤其是以后移动互联网业务日益繁盛的情况下, 企业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各种安全事件也会愈演愈烈, 政府更需要重视对信息安全法规的详细界定。

link

腾讯和360冲突可能涉及的法律法规条文

《反垄断法》规定, 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 “没有正当理由, 不得限定交易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

《电信条例》规定, 电信业务经营者在电信服务中, 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定电信用户使用其指定的业务, 无正当理由拒绝、拖延或者中止对电信用户的电信服务”;电信业务经营者在电信业务经营活动中, 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电信用户选择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依法开办的电信服务”。

360再战腾讯 篇2

2011级MPA在职班 逯濛

简介

腾讯QQ和奇虎360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两个客户端软件。腾讯以QQ为基础,向各个方面发展。以其强大的市场占有率,强大的客户群体,几乎人手一号的资源,不断发展吞噬着互联网各个领域。

奇虎360是以安全闻名的企业。其360安全卫士永久免费的策略,使得以很短的时间,占有了绝大多数安全市场份额,据官方数据,其用户数量已经超过3亿,覆盖了75%以上的中国互联网用户,也成为了继腾讯之后第二大客户端软件。

腾讯与360之争始末

腾讯出招:2011年初,腾讯推出‚QQ电脑管家‛涵盖了云查杀木马、系统漏洞修补、安全防护,系统维护和软件管理等功能,而这也是目前360安全卫士的主流功能。而凭借着QQ庞大的用户基础,QQ电脑管家将直接威胁360在安全领域的生存地位。

360出招:9月27日,360发布直接针对QQ的‚隐私保护器‛工具,宣称其能实时监测曝光QQ的行为,并提示用户‚某聊天软件‛在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偷窥用户个人隐私文件和数据。引起了网民对于QQ客户端的担忧和恐慌。

腾讯反击:10月14日,针对360隐私保护器曝光QQ偷窥用户隐私事件,腾讯正式宣布起诉360不正当竞争。之后便开始了激烈的‚口水战‛

360再出招:10月29日,360公司推出一款名为‚360扣扣保镖‛的安全工具。360称该工具全面保护QQ用户的安全,包括阻止QQ查看用户隐私文件、防止木马盗取QQ以及给QQ加速,过滤广告等功能。1 72小时内下载量突破2000万,并且不断瞬速增加。腾讯对此作出强烈说明,称360扣扣保镖是‚外挂‛行为。‚360扣扣保镖‛成为了矛盾升级的导火索。

冲突升级——360、QQ二选一:11月3日傍晚6点,腾讯公开信宣称,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倡导必须卸载360软件才可登陆QQ。据360CEO周鸿祎称被迫卸载的360软件用户达到6000万。晚上9点左右,360公司对此发表回应‚保证360和QQ同时运行‛,随后360公司“扣扣保镖”软件在其官网悄然下线。3日晚21时:360又发出一封《360发致网民紧急求助信:呼吁用户停用QQ三天》,称‚这是360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也是中国互联网最危险的时刻,希望您能够坚定地站出来,再次给予我们您的信任与支持!‛至此,360与腾讯的冲突全面升级。

政府介入

腾讯公司宣布不兼容360软件后数小时,工信部、公安部、国新办等国家部门介入此事,一方面要求腾讯停止不兼容行为,另一方面要求360停止提供扣扣保镖下载并进行召回,并要求双方在软件上继续兼容。11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奇虎360与腾讯作出通报批评,责令双方在5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开道歉。

工信部在通报中表示,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在互联网业务中产生纠纷,采取不正当竞争行为,引起用户不满,已经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两公司应在通报发布5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开道歉,妥善做好用户善后处理事宜;此外两公司应停止互相攻击,确保相关软件兼容和正常使用,加强沟通协商,并杜绝类似行为再次发生。

工信部还表示,相关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要引以为戒,遵守行业规范,维护市场秩序,尊重用户权益,共同促进互联网行业健康、2 稳定、持续发展。

事件结果

针对工信部的通报批评,腾讯与奇虎第一时间作出表态,称接受工信部的批评,将立即向社会公开道歉。4日360发表公开信称:愿搁臵争议,让网络恢复平静,360扣扣保镖正式下线。11月10日,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强力干预下,QQ已与360开始恢复兼容。

2011年4月26日,腾讯起诉360隐私保护器不正当竞争案‛做出判决,奇虎被判停止发行360隐私保护器,赔偿腾讯40万。

点评

1、政府的强力介入是正确、有效之举。当市场已无法有效调节两家具有行业垄断性的企业之间的矛盾时,政府本着维护广大群众利益的原则,以行政手段介入纷争,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2、但政府部门对此事的介入时机和处理方式并不令人满意。在介入时机上看,腾讯和360的矛盾历时已久,在矛盾升级之前已经展开了长时间的‚口水战‛乃至上诉法院,但工信部门显然对此并没有过多的关注,也就失去了将矛盾化解于萌芽状态的‚最佳时机‛,之中导致两家冲突升级,给数以千万计网民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和影响,此事政府才进行干预,显然有些‚亡羊补牢‛的无奈。

在处理方式上看,政府部门显然采取了‚各打五十大板‛的处理方式,显得简单粗暴,且事后没有进行后续的调查和处理,也无法最终化解腾讯与360的深度矛盾,也就留下了隐患。

360再战腾讯 篇3

发表于:http://zhuxunyao1987.blog.tianya.cn

11月3日晚, 腾讯发布公告, 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腾讯QQ软件。由此不仅标志着腾讯QQ和360之争进入决战阶段, 更带来一场互联网地震。如果说双方之前的争斗至多停留在一种舆论的斗争中, 那么现在已经严重影响到民众的个人生活, 因为腾讯实际上是逼迫用户在腾讯与360之间进行二选一, 对于广大用户来说, 如何取舍显然是很头疼。

问题在于, 要不要取舍本身就是一个荒谬的问题, 因为互联网提供的产品在商业化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具有公共属性, 对互联网采取的任何行动都应当尊重互联网的公共价值。如果以强迫手段要挟客户, 那么已经严重侵犯了用户的个人权利。

腾讯和360尤其是腾讯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只有一个原因:垄断。腾讯和360的争斗表现出垄断的所有恶习。以腾讯为例。首先, 腾讯在声明中说这是给用户一个选择的权力, 然而在多数用户那里就是没的可选, 这就是垄断者的霸道, 在垄断者和客户的关系上垄断者处于实际上的控制地位。其次, 如果没有充分的把握腾讯不会贸然作出这么激烈的举动, 须知, 腾讯的行动实际上是给它的竞争者提供了机会, 然而, 腾讯却敢这么做, 这证明腾讯对自己的垄断地位有很大的信心, 也证明了垄断具有狂妄自大的本性。事实上, 民间的反应远远超过他们的想象, 腾讯高估了自己的力量, 因为广大用户并不那么容易就屈服。第三, 腾讯和360都竭力声称自己是完全为用户考虑, 这是垄断的又一大恶习, 时时以用户利益代表自居, 行为却完全相反。如果腾讯的确是为用户考虑而不是为自己利益考虑, 又怎么会挟持近6亿用户作为自己商业竞争的筹码呢?一个良性竞争的市场应当时时以客户为上帝, 只有垄断性的市场才会以损害客户利益的手段去消灭对手。第四, 垄断不仅意味着在行业内竞争上极为强势, 也会以强势手段打压对自己不利的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今年7月25日, 《计算机世界》封面文章以《“狗日的”腾讯》为题, 指出腾讯公司以抄袭互联网业界最新创意、通过QQ用户群优势进而实现垄断, 从而阻碍国内互联网创新与发展。腾讯对此篇报道反应极为强烈, 以强大的压力逼迫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解除该杂志社长和总编的职务。此后, 在涉及到腾讯的舆论上, 腾讯均采取强势态度, 这正是垄断的又一个特性。

上一篇:力学计量技术下一篇:情感教育目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