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核心竞争力分析

2024-10-09

腾讯核心竞争力分析(共9篇)

腾讯核心竞争力分析 篇1

我决定在国外出差的最后一晚晚点休息,在酒店静静的认真的回答这个问题。我尽量客观的负责的回答,不愤青,不炫耀,不攻击,用朴实的语言。只代表我个人的思考,不代表公司。

腾讯最出名的是PC端的即时通信(IM),有一种普遍的认识是IM(用户关系链)是整个腾讯竞争力的基础,平台和核心。在PC互联网端的后续出现的很多产品,特别是一些细分市场的产品(由其他公司先发),腾讯通常能够后来居上。这一点也最为人诟病。主要批评是两点:1.依赖绑定 2.扼杀新兴公司

我之前服务的公司是微软,和腾讯非常非常相似,也是构建一个巨大的平台,然后在后续的新兴领域不断超越已领先公司(从Borland,到Wordperfect,到Netscape),被诟病的点也极其类似:1.依赖绑定 2.扼杀新兴公司

因为这些,我非常认真的思考过这个问题。我有一个想法,算不上结论,只代表我目前的考虑:有些公司,他们的产品模式决定了商业模式,尤其是平台性产品公司,注定是先期在搭建平台的努力和投入,在后期的应用上才得到回报。在微软做DOS, Windows的时候,为了赢得一个平台的努力和所冒的风险,如果只算当时Windows本身的回报也许会是不值得的。因为平台产品市场基本是一个零和游戏,你赌整个公司在上边,做不赢就消失。如果只算那个平台产品本身的收益,聪明生意人都不会投资的。那么冒了巨大风险而万幸成功的企业,所有的努力将会这个平台后续应用的回报获得,因为这是之前的努力的回报的一部分,属于分期还款加利息。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一个从艺20年终于成功的名角儿,拍广告30分钟挣100万。如果单从这回报看,是不公平的暴利。但是事实上,商家购买的是角儿的影响力,这影响力是之前20年不停积累的结果。也就是说这100万从他20年前就开始挣了,这30分钟只是最后的兑现。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腾讯的IM。算上当时做IM,无收入,竞争对手多,创始人还在继续坚持做。这所有的投入是为了打造一个平台,而这个平台怎么挣钱当时也不清楚。但是后来在这个平台上各项赢利的产品,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是当时做IM的劳动回报,只是延期而已。

同样的模式也适用于其他平台级厂商,比如Facebook,360等等等等。

多说几句: 这样的模式就注定了有些平台级公司,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进入到各个细分领域。这个说实话,无可厚非。之所以有细分领域,是因为用户有需求,平台的用户也是用户,作为平台加应用厂商,为平台用户提供自己在该细分领域的服务也是正常。不举IT界的例子,最早的DIET软饮料是1952年的NO-CAL,新兴公司,只在地方销售;然后是DIET RITE,取得较大成功;引起大公司关注这个市场,1960年百事推出DIET PEPSI,DR.PEPPER在1962年推出自己的DIET饮料。1963年终于可口可乐公司进入这个市场,推出TAB,取得巨大成功,后来演变为DIET COKE.这是细分市场的新兴公司必然会遇到的一个挑战,更大型的公司认为这个需求成为一个大众需求就会进入这个领域,新兴公司可以选择被投资被收购从而延续自己的价值(比如ZAPPOS被AMAZON收购,YOUTUBE被GOOGLE收购),这也是新兴公司的一个成功。当然如果这个新兴公司认为这个细分领域可以成就

一家更大规模的公司,即便大型公司进入这个领域也无法与之竞争,这就是公司领导人对产业和对自己的判断了,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案例.这是领导人的GUTS,愿赌服输.DROPBOX的创始人拒绝苹果的收购,他要为他以后的成功失败担负荣耀或责任。大公司进入细分领域也有失败的案例,微软进入消费领域很少有成功案例,腾讯在进入电商,搜索领域后也不是所谓的“大兵所至,片甲不留”。

回到主题: 所以,对的,我相信IM平台是核心竞争力之一。

从IM出发,我觉得衍生出来的竞争力就变成了,信息双向传递而产生的独特的竞争力,这个竞争力包括:信息实时直接触达最大范围用户的能力,用户反馈回收的能力。有了第一种能力,使得平台上的应用产品对于用户的discoverability直接增强,从而使得用户对新产品有快速的认知;有了第二种能力,使得产品在滚动,迭代的过程中,会越来越成为一个好的产品。因此,两者配合,使得腾讯公司在用户的新需求出现后,可以迅速的跟上新产品,并且快速的使得新产品达到相当的品质.于是,这种公司与海量用户之间信息双向沟通的能力也是核心竞争力之一。

再往后衍生,海量用户服务能力,海量用户架构,运营能力都成为竞争优势。我就不详细说了。

最后,我想再说一下我看到的另外一个核心竞争力, 就是员工的群体性努力,群体性指的是几乎所有的员工,从CEO,总裁到基层。你可能会说,每个公司的人都会说自己员工努力啦。我要说的是,无论是微软,还是腾讯,员工_真的_很努力,工作的负荷远远超过我工作过的其他公司,也超过我身边认识的其他公司的员工。在微软,我觉得几乎每个人都或主动或被驱动的常年维持大负荷的工作。当时和Nokia合作项目,Nokia总部的人对我们说,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不论什么时候发电邮,我们都会马上回,似乎没有时差一般。一次半夜一点左右,他们的一个邮件需要三个职能的同事回信写工作细节,10分钟之内,我看到我和我们几个同事的邮件全部发出来了。在腾讯,晚上门口长长的的士趴活的队伍早就是一道风景线了,一次我带IT界另外几个著名公司的朋友在很晚的时候到腾讯,他们的反应几乎是惊呼。我几乎经常性的在晚上1点钟左右还不停的收到同事的运营报告,数据分析。我认识的经理也差不多都是这样。这种努力为什么是一种核心竞争力呢?因为这其实反映的是一家公司管理庞大知识性工作者群体的能力。我记得我在微软时,和一个美国的资深的开发主管聊微软的竞争力,他的回答就是,微软的竞争力在于自己管理这么大规模的一间公司,虽然不能说管理的多好,但是至少还OK,不太会犯致命的错误,持久战中等对手犯错误。那么竞争对手你要小心,新兴公司随着业务进步,公司变大,会面临很多必然的问题,如果人性弱点浮现(因初期成功骄傲自满,组织变大无序的政治斗争),一个错误就会被这种从上到下很努力的公司超越,变成灭顶之灾。他举了NESCAPE的例子,一个灾难性的烂版本出来,终于被IE超过。(说到这里,我想起来乔布斯97年回归苹果,介绍微软投资时,对应台下嘘声说,你们要搞清楚一件事情,苹果没做好,是我们自己搞砸了,不是因为别人。我有时看到业界一些公司的公关稿时,经常会想起这段话。)一家全员都非常努力的公司,犯巨大错误的机会可能

会比较少,因为如果价值观走歪,策略愚蠢,员工会考虑一个问题,我这么拼命是值得的吗?我觉得格外努力的员工群体会帮助整个公司在出现问题的时候立即察觉,无论是从优秀员工离职率还是别的调查。

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不停的脑子里面浮现出来我部门的几个同事深夜工作的样子。

因此,我觉得这种非常努力的员工和工作氛围,而导致的一种竞争力,也应该是核心竞争力吧。

以上就是我长期思考的一点想法。感谢知乎的周源发了问题邀请,促使我把这些想法整理出来。腾讯当然有缺点有不足,不过我还是觉得看同行的时候,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是应有的态度吧。

腾讯核心竞争力分析 篇2

2012年4月14日, 腾讯和360均对外宣称, 将对方存在的不道德行为以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向对方提起诉讼, 4月18日, 360与腾讯围绕垄断所发起的诉讼战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打响了第一枪。双方在庭审的第一天就进行了激烈交锋, 360要求腾讯停止所谓的“垄断行为”、赔偿经济损失1.5亿元, 并在媒体刊登道歉申明, 腾讯则请求法院驳回360全部诉讼请求。2013年3月28日, 广东高院针对奇虎诉腾讯反垄断案作出一审判决, 驳回了奇虎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 认定腾讯公司被诉的行为不构成我国《反垄断法》禁止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之后奇虎公司不服判决, 向最高院提起上诉, 11月26日, 本案二审在最高人民法院开庭。

二、案件焦点

(一) 垄断市场还是竞争市场

奇虎公司引用CNNIC 2009年发布的《即时通信用户调研报告》中提到的“腾讯QQ以97.4%的绝对优势稳居市场第一的位置”作为腾讯拥有支配性市场地位的证据, 控诉腾讯在即时通讯市场上占据支配地位、阻碍其他经营者进入该领域或难以展开有效竞争。

这一焦点直接关系到本案件的基础性焦点, 若无法有效认定腾讯公司占据垄断地位则奇虎公司的败诉就无法避免, 而这一焦点的认定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界定相关市场。广东高院在奇虎诉腾讯反垄断案中认为, 确定相关产品市场的界定可以采取下列方法:根据需求者对QQ软件及其服务的功能用途需求、质量的认可、价格的接受以及获取的难易程度等因素, 从需求者的角度定性分析不同产品之间的替代程度, 同时亦结合考虑供给替代的影响。最终, 法院认为奇虎主张的综合性即时通讯产品及服务构成一个独立的相关市场的主张不成立。

(二) 是否占有支配地位

《反垄断法》第十九条规定了市场支配地位的推定规则, 即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50%时, 即可以推定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奇虎公司认为, 腾讯公司因其强大的技术实力、雄厚的财力支持和高额的市场份额, 已经具备市场支配地位。从经济状况上看, 腾讯公司2010年财报显示, 2010年全年收入196亿;在技术条件上, 截至2011年, 腾讯公司发明专利申请2000余件, 授权数量1000余件;从市场份额来看, 第三方咨询公司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即时通讯行业发展报告》说明腾讯公司在即时通讯市场份额达76.2%。

腾讯公司是否占有支配地位, 是双方诉讼争议中的关键性焦点。奇虎公司根据现行《反垄断法》对于占有支配地位的规定一一举出腾讯公司符合这些规定的表现, 从而推定其在相关市场上具有支配地位。然而, 从腾讯公司提供的证据来看, 传统即时通讯软件产品之间竞争激烈, 飞信、阿里旺旺、YY语音等产品的用户量近几年来发展迅猛, 用户规模均已过亿。由此法院认定相关市场竞争充分, 即时通讯市场处于高度竞争和高度不稳定状态, 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 没有证据显示有任何一家企业可能长期操纵市场。

(三) 滥用市场地位还是用户自然选择

在诉讼请求中, 360要求腾讯停止在QQ软件中捆绑销售安全软件产品等行为。奇虎公司指控腾讯利用用户通过QQ建立起与他人的通讯网络后很难转向其他产品的现象, 获得了“对用户的控制力”。

此焦点的纷争是关于腾讯公司如何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具体表现即有无搭售等行为, 其认定的主要问题在于, 腾讯公司面向全社会的不特定人群推广自己与即时通讯不同种类的产品获得成功时, 是因为产品本身具有优越性还是借助了其在即时通讯领域的优势地位。同时我们看到, 将工具软件和其他软件整合到一起让用户免费打包下载其实正是目前互联网行业的惯例之一。广东省高院认为, 首先腾讯公司在即时通讯市场中并不占据市场支配地位, 其次它并没有限制用户的选择权。法院认定腾讯公司未限制用户选择权的理由为, 其在QQ软件打包安装其他软件时提供了卸载功能, 并且告知用户享受QQ软件服务并不以接受其他软件为先决条件, 故对用户并没有强制性。

三、目前《反垄断法》在互联网行业适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 互联网行业的个性特征使相关市场界定问题更加复杂

互联网行业不同于传统的产品经济, 它的个性特征使互联网行业相关市场界定变得更加复杂。最为突出的就是, 处在双边市场中的互联网企业面向的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消费群体, 并且群体之间存在关联性。例如, 谷歌2012年的总收入约为501亿美元, 而其中436亿美元就来源于广告收入。这些数据表明, 谷歌提供的免费的搜索引擎服务长期存在的基础是其在线广告业务的稳定发展, 同时其庞大的在线广告收入又是靠免费的搜索引擎服务带来的。网络经济中双边市场的发育借助了网络这一绝佳的中间, 但同时也给相关市场界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考虑双边市场的交叉以及网络外部性对垄断力量的传递效果, 综合其利润来源市场来进行界定。笔者认为我国在今后处理此类互联网行业相关市场时可以借鉴国外反垄断法实践中的一些新方法, 如“销售方式测试法”、“盈利模式测试法”、“产品性能测试法”等一些能反映互联网行业新特点的方法。

基于本案来看, 笔者对于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于相关市场的认定持反对意见, 即在此案件相关市场的界定问题上, 即时通信软件及服务市场是可以单独界定为相关市场的。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发布的《关于界定相关市场的指南》中强调, 相关市场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商品 (地域) 的可替代程度, 界定相关市场主要从需求者角度进行替代分析。从需求替代的角度分析, 在商品范围内进行考量, 主要包括商品的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在内部替代关系上, 腾讯公司的QQ, 与苹果“i Message”、微软MSN、“YY”语音、中国移动“飞信”等软件在盈利机制、通信功能、物理特性和定价等方面有相似之处, 相互之间具备一定竞争关系和替代性, 同时软件用户的确对即时通讯市场有一定需求, 所以可以将其定位为反垄断法意义上的相关市场。在外部替代关系上, 腾讯公司基于互联网的综合性服务市场推出的即时通讯软件, 传输内容丰富, 传输实时性强, 与其相比, 手机短信、电话、电子邮件、电报等通信方式无法替代其存在。

(二) 互联网行业认定市场支配地位的依据不同于传统行业

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第二款之规定, 市场支配地位, 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 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第十八条规定, 认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应当依据下列因素:该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 以及相关市场的竞争状况;该经营者控制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的能力;该经营者的财力和技术条件;其他经营者对该经营者在交易上的依赖程度;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与认定该经营者市场支配地位有关的其他因素。然而与传统经济法学界推定市场支配地位主要考虑市场经济控制力、市场份额等因素不同的是, 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的支配地位主要依靠企业在相关市场中掌握技术垄断力, 因此不能简单地把网民点击率或使用率作为判定产品市场份额的依据, 因为产品所依托的信息技术还远远没有达到垄断的地步, 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在此市场上取得绝对技术领先, 目前我国的网络信息服务市场仍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新型市场, 也是最富有创造性和竞争性的市场之一。

中国即时通讯市场目前仍是完全开放, 并且其进入壁垒和扩张阻碍都很小, 这也导致该相关市场的竞争状况相对激烈。仅在2011年, 中国即时通讯市场就有网易“即时通”、盛大“Youni”、奇虎360的“口信”、联通“沃友、等十多款新即时通讯产品进入市场, 更何况市场上还存在着YY语音、阿里旺旺、飞信和百度Hi等用户上亿的其他IM产品。在本案中, 笔者赞同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观点, 即腾讯既不可能强迫用户使用自己的产品, 也不可能控制即时通讯市场中的竞争者数量。因为习惯于免费即时通讯服务的用户对价格高度敏感同时即时通讯产品和服务的替代性很高, 一旦出现问题, 用户马上自由迁移到其他同类产品上, 比如3Q大战时就有一批用户从QQ转向MSN。所以, 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对腾讯通过开发好产品赢得海量用户使其领先于同行并且获得市场优势的行为进行打压, 极容易造成“好产品应该为受用户欢迎而忏悔”的畸形现象, 阻碍我国互联网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 互联网商业活动的特性使认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更加困难

《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 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 限定交易人只能由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由此可见, 我国《反垄断法》并不是排斥企业拥有市场支配地位, 而是排斥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然而在互联网行业通行的模式就是基础产品或服务“免费”或“低价”等现状下, 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供应商都将其基础服务的价格确定为零收费, 杀毒安全软件、即时通讯、电子邮箱、搜索引擎、微博等社交服务以及提供音乐、影视和新闻等等服务, 都是如此。在基础服务软件上增加或者整合其他软件也基本都是免费的, 这就对其捆绑交易中“交易”这一词的认定增加了困难。从国际案例来看, 软件整合下载和安装也极为常见, 比如以“不作恶”为信条的谷歌所推出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中也自带了官方应用市场Android Market, 而经过无数场反垄断诉讼的微软在最新的Win 8操作系统中仍将自带IE10浏览器。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 网络商品的价值会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强, 这是互联网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盈利模式具有特殊性。所以笔者认为, 即使腾讯公司以“赠送”的名义, 打着以行业惯例或行业常见行为的旗号, 在其基础即时通讯软件QQ上“捆绑”其他类型的应用程序以提高其产品在该领域的市场占有率, 仍然涉嫌限定交易, 捆绑销售。

四、几点思考

奇虎与腾讯的“3Q”大战是国内互联网行业围绕垄断问题所进行的第一起诉讼, 无论对于腾讯公司, 还是对于奇虎公司, 甚至对于整个互联网行业来说, 注定是影响深远。

(一) 正确区分和处理好互联网企业竞争与垄断的关系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 一方面要适度鼓励竞争, 避免互联网企业一拥而上的盲目竞争, 防止重复建设;另一方面, 要规范企业垄断行为, 鼓励其针对不同的市场定位和需求, 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既要发挥其在有效利用资源方面的优势, 又要以营造制度公平的竞争环境, 防止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平稳, 在互联网领域这是科技含量高的朝阳行业, 很有可能在未来出现像英特尔、微软一样的大企业。

(二) 正确处理好保护科技创新与反垄断之间的关系

互联网行业的创新竞争超过了价格竞争, 其中尤以技术和产品的创新为主。在互联网领域, 竞争者之间的比拼主要表现为产品和技术的创新, 谁拥有领先技术或率先推出新产品, 谁就能称霸市场, 反之则会被市场所淘汰。现实中最好的例证就是MSN在Twitter、Facebook、Skype等社交媒体的崛起之下慢慢被淘汰, 而界定相关市场时就需要思考互联网领域创新竞争比考虑价格竞争更重要的特征。

(三) 正确处理好反垄断执法与保护互联网用户权益的关系

奇虎公司与腾讯公司均站在本公司的角度, 提出不同的法律诉求, 而夹在中间的互联网用户由于处在企业运营的下端, 不得不进行痛苦的忠诚度选择。选择其中一家则意味着放弃享受另一家提供的服务, 由此来看, 这次奇虎与腾讯公司的法律纠纷, 最受伤的是普通的互联网用户。

我们应认识到, 互联网行业本身有着不同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发展现状和经营特点, 尽管《反垄断法》的正确适用对于规范互联网市场的竞争秩序至关重要, 行业主管部门应主动作为也不可或缺。在充分分析其行业特点的基础之上, 持之以恒地发挥好引导、指导、监督和管理作用。正所谓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反不正当竞争的执法和司法要齐头并进, 在保障充分竞争的同时, 推动企业在博弈当中形成规矩, 努力实现行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丁茂中.反垄断法实施中的相关市场界定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 2010.

[2]李小明.反垄断法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法律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 2005.

[3]郑友德, 胡章怡.欧盟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问题研究——以欧盟新修订的《技术许可协议集体豁免条例》为中心[J].法学评论, 2006 (6) :69-76.

[4]叶卫平.产业政策对反垄断法实施的影响[J].法商研究, 2007 (4) :18-23+36.

[5]陈兵.我国《反垄断法》“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条款适用问题辨识[J].法学, 2011 (1) :86-99.

[6]章俊棋.互联网产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法规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 2012.

[7]刘旭.奇虎诉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中的市场支配地位认定参考德国和欧盟经验简析广东省高级法院一审判决[J].电子知识产权, 2013 (4) :30-41.

四大银行核心竞争力分析 篇3

国有商业银行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与股份制改造同等重要。产权明晰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竞争中被淘汰的案例比比皆是,因此培育和提升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近两年,各家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与上市融资方案,备受社会瞩目。然而就商业银行残酷的竞争而言,这仅仅是一个开端。一个好的开始固然重要,但是谁能笑到最后,最终还是要取决于各家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什么?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著名的“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核心竞争力战略”。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把核心竞争力定义为“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怎样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各种技术的学识”。若成为核心竞争力至少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具备最终产品消费者可感知的价值。能够支撑多种核心产品。竞争者难以复制或模仿。

那么如何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呢?主要途径包括内部的创新和外部的战略联盟。内部创新是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包括了技术和组织创新两个层面。只有这种靠内部创新和积累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才是难以模仿和难以替代的,而且任何资源最终都会消耗掉,必须不断地更新与维持。战略联盟则是通过与竞争对手的合作,加强组织学习,迅速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外部途径,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和采用。

四大银行核心竞争力不容乐观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由组织结构、金融技术和人力资源三种竞争能力组成,金融技术是基础,组织结构是制度保障,而人力资源则是载体。它们共同创造了银行的核心产品,包括技术创新型产品和非技术创新型产品;这两类核心产品在不同的业务单位,按照客户的需求再开发出最终产品。客观地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不容乐观:作为核心竞争力组成的金融技术、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还很不发达。

银行的核心产品更多地体现在政策垄断性产品,而且这些产品的业务优势还将在一段时期内继续存在。

虽然各家银行已普遍实行按客户划分部门的组织结构,但依然是传统的直线职能型的管理模式,与最终实现战略业务单位和矩阵式管理还有较远距离。

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正处于初级阶段,银行员工还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核心竞争力的载体。中国工商银行核心竞争力——电子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的人民币业务占绝对优势,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2003年末,该行人民币总资产达到5.28万亿元,拥有最大的法人客户群和自然人客户群,在中国境内以24129家营业网点成为名副其实的“您身边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在存款、融资、结算、清算、代理、银行卡等核心产品中均体现出人民币业务的核心优势,并在多项业务上保持着国内最大的市场份额。这种优势的形成取决于多年来专业化经营,以及其遍布城乡的营业网点,因而是一种浅层次的核心竞争力,在金融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一竞争优势正在走向衰亡。为此,中国工商银行审时度势,把以金融技术为基础的电子银行作为核心竞争力进行培育和不断提升,并将因此而有可能成为国有商业银行中最具竞争力的银行。2003年中国工商银行全年电子银行累计实现交易额22.3万亿元,其中网上银行实现交易额19.4万亿元,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分别达到6.9万户和 749.9万户;电话银行实现交易额8866亿元;网站点击率达5980万次,被美国《环球金融》评为该国内唯一的“中国最佳个人网上银行”。可喜的是,工行电子银行的增收节支优势正在逐步得到显现。一方面,电子银行账面收入显著增长,由2000年的零起点发展到2003年1-10月的8515 万元;另一方面,电子银行还有效降低了整体经营成本。2003年1-10月工行电子银行累计实现业务134580万笔,若按每个网点月均业务笔数计算,相当于新增了4129个营业网点。电子银行渠道已成为工行开展营销、提供业务交易和服务的重要渠道。电子银行重点发展自助式的中间业务、资产业务和信息业务,而机构柜面则主要为优质客户提供个人理财等全方位服务,销售个性化的高附加值的产品。这种技术先进、搭配合理的服务渠道已成为中国工商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并将使其在未来竞争中赢得巨大的优势(见表1)。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电子银行乃现代商业银行的立命之本,代表着银行业的未来方向,因此工商银行明确将电子银行作为该行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培育和不断提升。制定了清晰的发展战略。中国工商银行在国内同业中率先把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诸多产品、服务归为一类,明确地推出了电子银行业务的概念,按照 “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开发、统一营销”的原则,从创新和整合产品、制定和实施考核机制、推行整体营销、强化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积极采取措施。

注重金融技术基础建设。率先在国内同业中进行数据集中、综合业务CB2000系统、NOVA系统、数据仓库、信贷综合管理系统等一系列重大信息基础建设和应用系统项目,极大地提高了工商银行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同时,整合构筑一个稳健、灵活、先进的后台业务系统为全行展开新一轮金融创新、迅速跟上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步伐,提供了契机。

加大产品品牌的推广力度。工商银行2002年成功推出了“金融e通道”电子银行整体品牌,全面涵盖了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2003年年底又推出了个人网上银行品牌“金融@家”,初步树立了多层次、全方位、个性化、功能丰富、高度安全的在线个人金融服务品牌形象。中国建设银行核心竞争力——综合业务实力中国建设银行是国有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率最低的一家,随着其即将成为首家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它的竞争优势将更加明显。

除了在国际业务逊色于中国银行外,建行的综合业务实力在国内银行中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多年来在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的专业化经营中,形成了在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和房地产金融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培养了一批项目咨询、评估方面的专业人才,据统计,该行拥有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和注册会计师等各种专业技术人员2000多人。

中国建设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还体现在先进的本币清算系统。在对公业务方面,该行自行设计、开发了人民币多边净额资金清算系统,它集汇款、对账、清算、查询、监控、财务核算等多项功能于一体,资金汇划与清算同步进行,具有快捷、安全、方便的特点。在对私业务方面,该行开发了个人电子汇款品牌产品“速汇通”,无论客户将款项汇到全国各地建行的任何通存通兑活期储蓄存折、储蓄卡及信用卡,均能即时到账。该产品具有5大优势:安全、方便、快捷、功能齐全、收费合理。建设银行在本币清算的核心竞争力使该行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开发出丰富多样的创新产品,确保了该行在代理、清算、国内结算业务等方面保持了领先优势。

目前,建设银行的固定资产贷款、房地产金融等优势业务虽然受到其他银行的挑战,但该行在这些领域积累的宝贵经验、业务熟练的专业化人力资源却是其他银行短期内难以企及的,而正是这部分特有的人力资源为该行开展造价咨询、财务顾问、项目评估等中间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见表2)。中国银行核心竞争力——外汇业务优势中国银行的盈利水平连续多年位居首位,资本充足率在国内同业中最高,资产质量较好,不良贷款率仅高于建设银行,在国有商业银行中最具竞争力。

中行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多年的跨国经营,使中国银行更容易学习和掌握国际活跃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和金融技术,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银行将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了强大的创新能力,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创造了多个第一,不仅使自身在同业中长期保持竞争优势,同时还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金融市场的产品,促进了中国金融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中行在外汇业务方面的优势成为其核心竞争力。凭借多年在外汇业务的垄断经营以及广泛的海外分支机构,中国银行把外汇业务优势逐步培育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将这种核心竞争力应用到包括融资、存款、结算、清算、资金、银行卡等多种核心产品,根据客户的需要,创造性地开发出最终产品。不仅如此,在打破专业化垄断经营后,中国银行继续提升在外汇业务方面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来看国内同行只能望其项背(见表3)。

但是中国银行的这种优势正在受到国内同业和外资银行的威胁。因此,它在未来的竞争中是否还能继续保持领先的竞争优势令人担忧。中行必须尽快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而培育的方向就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金融技术。中行曾在国内率先推出包括银行卡、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家居银行等代表银行业发展方向的电子银行产品,但现在却落后于工商银行。这说明中国银行虽然在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上较强,但是在开发、深化、推广和应用上后劲不足。中国农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空缺中国农业银行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经营最为困难的一家。长期以来,中国农业银行以农业和农民为服务对象,而农业恰恰是国民经济中相对薄弱的部门,农民又是收入水平最低的人群,因此盈利空间非常狭小。与另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相比,中国农业银行在过去的专业化经营中并未形成自己的优势业务,更谈不上核心竞争力了。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打破垄断经营后,农业银行在发展战略上一直未能进行准确定位,一方面,传统业务领域一时难以压缩,另一方面新开拓的业务领域又与其他银行雷同,而在产品、服务、手段、措施上也无过人之处。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国有商业银行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与股份制改造同等重要。对国有商业银行而言,目前最迫切的问题是产权制度的改革。但是,即使国有商业银行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也并不意味着它们就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产权明晰的企业,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竞争中被淘汰的案例比比皆是。因此,培育和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可以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供制度保障。西方战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表明,以SBU为代表的多部门企业组织结构已经逐步取代职能型企业组织结构,成为大型跨国公司、国际优秀银行主要采用的企业组织结构。这一组织结构演变的趋势对国内银行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体制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还处于职能型组织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客户需求为核心经营理念的确立,深化组织结构变革、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为必然趋势。变革将从两个方面同时进行:一是在银行卡、零售业务、信息科技等部门率先进行公司化运作,建立SBU;二是简化管理层级,实施扁平化管理。树立“金融技术立行”的战略。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应该是金融技术。国有商业银行在相关业务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业务操作经验和大批的专业化人才,使它们各自拥有相对明显的优势业务。比如:中国工商银行长期在工商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工矿企业技术改造贷款、居民储蓄等领域处于优势;中国农业银行在乡镇企业贷款等领域处于优势;中国银行在以远期结售汇为代表的外汇资金产品、“三贷”业务为代表的转贷款产品、城乡居民外汇储蓄等领域处于优势;中国建设银行在以固定资产贷款为核心的中长期基础设施贷款产品、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等领域处于优势。但是这些业务优势是在长期垄断和专业化经营中形成的,而不是以金融技术为支撑,因此,一旦垄断政策被打破,便会迅速失去竞争优势。

中邮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篇4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传统企业的中邮物流,受到了各方面的冲击与打压。在这样的背景下,中邮物流要赢得优势并获得丰厚利润就必须打造其核心竞争力,促进自身的发展。本文首先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特征作了简单的叙述,然后对中邮物流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现状分析,最后,针对中邮物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提升策略。本文研究中邮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邮物流核心竞争力企业环境提升策略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

(一)核心竞争力概述

1.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和要素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和企业家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与服务的能力,其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和非价格的质量等特性比竞争对象就具有更大的市场吸引力。也可以表述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和企业家在适应、协调和驾驭外部环境的过程中成功的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1]。

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以下要素:(1)技术竞争力(2)管理竞争力(3)创新竞争力(4)决策竞争力。这几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企业的有效核心竞争能力,使企业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产生竞争优势[2]。

(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

1.从企业战略角度看,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战略形成中层次最高、影响最深远,是企业战略的核心,它决定了企业有效的战略活动领域;

2.从企业未来成长角度看,核心竞争力是能够打开各种潜在市场、拓展新行业领域的“钥匙”;

3.从企业竞争角度看,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能够持久保持优势的来源和基础,是企业独有的能力;

4.从企业用户角度看,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实现用户最为关心的核心的、根本的利益,而不是那些一般性的、短期限的好处。

二、中国邮政企业物流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

(一)企业2008—2010年发展现状

注:2008-2010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中未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 2008年,邮政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

务收入累计完成960.2亿元,同比增长14%;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401.8亿元,同比增长15.5%。分析其具体增长原因主要归功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顺利召开,北京奥运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关注。在奥运会前后中国乃至全球的报纸杂志都再争相报道有关奥运会的情况,其中中邮物流的报纸和杂志的订销量也是受其影响呈现大幅增长趋势,给其主营业务收入增加不少[3]。

2009年,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094.7亿元,同比增长14%;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632.1亿元,同比增长16.4%。2010年,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276.8亿元,同比增长16.6%;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985.3亿元,同比增长21.6%。究其这两年邮政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原因主要是电子商务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顺应时代需要电子商务C2C模式应运而生,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在网上就能买到自己喜欢和需要的商品,而我们的邮政包裹业也从中获取商机得到可观的利润,并且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壮大,是邮政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一大“功臣”。

三、中邮物流企业的薄弱点

中邮物流作为传统物流企业,虽然有着较大的资源优势,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与国内外其它现代物流企业相比,也存在着明显的劣势。

综上所述,中邮物流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管理体制落后

现行的中邮物流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利于物流业务的快速发展。现有的条块结合、分头管理的模式不利于跨区域、多式联运的社会化物流服务运作。缺乏一个自上而下有权威的指挥调度系统,造成了资源浪费,指挥协调困难,运作效率较低[4]。

(二)业务发展滞后

因中邮物流五大集散网及各省级邮政物流专线运输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客户对批量大或整车货物运输的要求,且中邮物流与社会物流相比,在价格、时限、服务等方面缺乏优势,从而影响了业务的发展。

(三)信息系统不完善

中邮物流在信息系统管理方面存在信息资源不足;信息技术不完善;金融网络无在线支付功能等问题,中邮物流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建设势在必行。

(四)人才资源短缺

对现代物流的认识理解还不够全面和深刻。部分工作人员还停留在萌芽和模糊状态,专业理论、管理经验和技术水平上比较匮乏,缺乏优秀物流专业人才。针对中邮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四、提升中邮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选择

(一)推行邮政物流标准化,进行科学管理

按照建设现代物流企业制度要求,对现行邮政物流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变革,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专业化公司,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并建议将连锁分销配送业务分离出来,成立专业公司,单独运作管理。

(二)主动整合社会资源,推动业务发展

中邮物流当务之急就是要充分发挥邮政的品牌信誉优势,大力整合社会资

源,通过与社会上有较强实力和信誉的物流企业联合,借助他们多条直达专线的优势,全力打造中邮物流快递网络平台,打通通往全国各地物流配送通道,以满足广大用户需求。这样,有利于推动物流一体化的发展和为中邮快货业务创造有利条件。

(三)加强邮政信息化建设,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一个现代化物流企业能否成功,最关键的在于是否拥有先进的信息系统。由于中邮物流目前在信息技术方面未能完全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中邮必需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加强信息化的建设,以提高中邮在物流业的竞争力。

当前邮政物流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应尽快开发与物流相关的应用系统。2.要加快建设基础通信网络的步伐。3.要对现有与物流相关的系统进行改造和完善。4.要逐步使用RFID、条码技术、管理信息系统、EDI、GPS等现代物流信息手段,提高仓储运输系统的效率,保证随时随地的资产可见,及时了解物流服务需求,以达到对物流过程的合理有效控制[5]。

(四)实施人才战略,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物流队伍

当今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一个企业若没有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做支撑,就会缺乏创新,缺乏活力,缺乏竞争力,最终会被淘汰出局。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大力引进和培养物流人才,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为中邮物流的快速、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保持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结构。现代物流企业需要大量的管理、营销、作业处理等人员,要科学规划中邮物流组织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的要求,合理安排人员,做到岗得其人,人尽其才。

2.鼓励在职员工学习或参加多种形式学习。可以通过培训或招聘等方式,进一步培育和引进人才,造就一支有较高素质的物流员工队伍。

3.要广纳人才,给他们实现价值的平台。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培养和引进熟悉现代物流管理的专业人才,要选拔素质高、业务精、开拓精神强、有志于物流事业的职工到高校深造。

4.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强化激励机制。要明确物流成本的构成,健全中邮

物流成本财务模式,理清头绪,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确保合理分配。同时,要强化激励机制,对营销成绩突出的人员进行重奖,切实提高员工发展业务的积极性。

[1]华蕊,马常红.供应链管理[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

[2]叶颖.中国邮政企业物流核心竞争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

[3]鞠芳辉.浙江万里学院学报[J].2002

[4]蒋仕涛.光明发电厂竞争战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1

娃哈哈的核心竞争力分析(一) 篇5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构成 部分,是处于企业的核心地位的、影响全局的竞争力。同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观点是:与企业外部环境相比,企业内部环境对于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作用;企业内部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企业获得超额利益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

一、企业核心能力的判断标准:

1:有价值的能力 2:稀有性 3:难以模仿 4:不可替代

二、娃哈哈的核心竞争力的分析:

1、有价值的能力:销售饮品等产品占领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2、稀有性:娃哈哈公司采取直销商业模式,销售业务比其他竞争对手有更高的效率。

3、难以模仿: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过程中哇哈哈公司有着独特的方法。不会被其他公司所超越、4、不可替代能力:娃哈哈一直坚持建设代表质量和信誉的品牌形象、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娃哈哈最大优势就是产品线比较长,可买的产品比较多。

我国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篇6

一、模糊综合评价法

(一) 确定模糊综合评价指标集A。本文对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A的评价体系如下所示:

1、工程项目管理能力B1:其中包括进度管理能力C11, 造价管理能力C12, 质量管理能力C13, 采购管理能力C14。

2、人力资源能力B2:包括领导能力C21, 员工素质C22。

3、财务能力B3:包括偿债能力C31, 营运能力C32, 盈利能力C33。

4、企业环境B4:包括企业内部文化环境C41, 外部环境整合能力C42。

(二) 建立权系数矩阵。

由专家或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各指标的性质、相对关系以及实际经验, 通过对指标的重要性两两进行比较, 采用1-9尺度。1-9尺度cij的含义如下:1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具有同样的重要程度;3表示两个因素相比, 一个因素比另一个稍微重要;5表示两个因素相比, 一个因素比另一个明显重要;7表示两个因素相比, 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强烈重要;9表示两个因素相比, 一个因素比另一个极端重要;2、4、6、8表示两个因素相比重要程度为上述两个相邻等级之间。则可以得到下列判断矩阵:

(三) 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λmax根据求得, 在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 Wi经过标准化后, 即为同一层次中相应元素对于上一层次中的某个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 也就是各指标的权重。

(四) 确定评判集。

设该事物可能出现的评语有m个, R可看作评价集合上的模糊评判矩阵, rij表示第i个因素的评定对于第j个等级的隶属度, 于是可以建立单因素综合评定关系矩阵:

其中, R的行数n决定于所含指标的个数, R的列数m决定于评价集中元素的个数。

(五) 模糊综合评定模型。

根据模糊数学矩阵的复合运算规则, 可求得模糊综合评定矩阵为:T=W·R。

(六) 计算评价对象的最终得分。

最终得分S, S=T×C。C是评价等级的分数所构成的列向量, 可以得到最终建筑企业核心能力的得分。

二、实证分析

(一) 根据1-9标度法, 假设对某建筑企业进度管理能力C11、造价管理能力C12、质量管理能力C13、采购管理能力C14, 进行比较后我们构造出如下判断矩阵:

(二) 求正互反矩阵M1的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

计算Mij的n次方根得:w′11=0.639, w′12=2.515, w′13=1.565, w′14=0.398, 对W′ij进行标准化处理有:w11=0.12, w12=0.49, w13=0.31, w14=0.08, 则得出特征向量 (权重向量) 为W1= (0.12, 0.49, 0.31, 0.08) 。

(三) 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出:W2= (0.67, 0.33) , W3= (0.23, 0.31, 0.46) , W4= (0.75, 0.25) , W= (0.48, 0.13, 0.32, 0.07)

综合以上各权重, 可以得到相对总目标的权重分配向量:

(四) 模糊综合评价。

评价等级可根据习惯划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差五个等级, 分别赋予相应的评价尺度C=[10, 8, 6, 4, 2]T。

表1中给出的是10名专家对该企业的各项指标给予的评价。 (表1) 例如, C11指标栏内代表10名专家中有1名认为好, 6名代表认为较好, 3名代表认为一般。用专家在各指标评价等级中的分布数除以总专家人数得到隶属度, 进而可得该企业核心能力的模糊评判矩阵:

(五) 计算出该企业在核心能力方面的得分为:

摘要:本文首先基于已有研究及调研结果, 建立了影响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利用层次分析与模糊数学相结合的方法, 对我国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 并对该模型进行举例分析, 证明这一方法的实用性。通过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为我国建筑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模糊层次分析

参考文献

[1]徐朗.建筑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J].建筑经济, 2005.1.

腾讯核心竞争力分析 篇7

1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只有企业采用合理的管理手段,才能促进其持久的发展。经济学中常用的函数关系式包括:柯布-道格拉斯的生产函数、内部管理能力M和外部管理能力R关系式等。基于此我们将核心竞争力的特点分析如下。首先,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性。企业应从产品价格、数量等方面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才能满足客户需求,实现自身价值。市场经济发展一致性程度决定了其核心竞争力的大小。其次,核心竞争力具有稀缺性。企业在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洞察力、组织管理能力。最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知识性和系统性。其知识性体现在只有符合市场价值观的创新模式才能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选择对象,以此制定的发展战略才能真正促进企业的发展。而其系统性与企业自身的系统性相吻合。以能力为核心的资源、环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各种资源之间形成了完整的系统,只有各个要素同时发挥作用才能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腾讯核心竞争力分析 篇8

【企业网址】(点击看正文)

正文目录

第一章2011-2014年全球钻石成品行业运行现状分析1第一节2011-2014年世界钻石成品行业发展概况

1一、全球钻石成品产业特点分析

1二、全球钻石成品市场分析

3三、全球钻石成品技术分析4第二节2011-2014年世界主要国家钻石成品行业发展情况分析7

一、美国7

二、日本8

三、德国10第三节2014-2018年世界钻石成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4 第二章2011-2014年中国钻石成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16第一节2011-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16

一、中国GDP分析16

二、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8

三、恩格尔系数21 第二节2011-2014年中国钻石成品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2

4一、钻石成品产业政策分析2

4二、相关行业标准分析26

三、进出口政策分析29第三节2011-2014年中国钻石成品行业发展社会环境分析32 第三章2011-2014年中国钻石成品行业运行形势分析34第一节2011-2014年中国钻石成品行业发展综述3

4一、钻石成品行业特点分析3

4二、钻石成品技术分析37

三、钻石成品重点资讯分析39第二节2011-2014年中国钻石成品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41一、世界钻石成品行业总产值分析

41二、中国钻石成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43三、中国钻石成品市场环境分析44第三节2014-2018年中国钻石成品行业态势预测分析47 第四章2011-2014年中国钻石成品行业运行动态分析49第一节2011-2014年中国钻石成品市场走势分析49

一、钻石成品市场供需分析49

二、影响供需市场的因素分析

51三、产品需求特点分析52第二节2011-2014年中国钻石成品行业市场存在的问题分析5

5一、钻石成品行业的主要问题探讨55

二、钻石成品行业面临的挑战分析56

第三节2014-2018年中国钻石成品行业发展策略分析59

第五章2011-2014年中国钻石成品行业主要产品进出口贸易分析61

第一节2011-2014年中国钻石成品进出口总体数据61

一、中国钻石成品进口数据分析61

二、中国钻石成品出口数据分析63

三、中国钻石成品进出口单价分析64

第二节我国当前钻石成品产品进出口政策67

一、钻石成品产品进口政策分析67

二、钻石成品产品出口政策分析68

第三节国内企业钻石成品产品进出口量分类统计71

一、2011-2014年钻石成品产品进出口数量及金额变化分析7

1二、2011-2014年钻石成品产品进出口产销国分类统计分析72

三、按钻石成品产品进出口海关关区分类分析741、2011-2014年钻石成品产品进出口海关关区分类统计分析2、2011-2014年各海关关区每月进出口数量及金额变化分析3、2011-2014年钻石成品产品贸易方式分类分析804、2011-2014年钻石成品产品进出口价格及趋势分析82

第四节2014-2018年钻石成品产品进出口市场预测86

第六章2011-2014年中国钻石成品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88

第一节2011-2014年中国钻石成品产业竞争现状分析88

一、钻石成品行业竞争程度分析88

二、钻石成品技术竞争分析90

三、钻石成品主要产品价格竞争分析93

第二节2011-2014年中国钻石成品行业区域格局分析96

一、市场集中度分析96

二、企业集中度分析98

三、重点省市竞争力分析101

第三节2011-2014年中国钻石成品行业竞争存在的问题分析104

第七章我国钻石成品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106

第一节我国钻石成品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原则106

第二节我国钻石成品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07

第三节我国钻石成品企业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构建108

第四节我国钻石成品企业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与分析109

第八章钻石成品行业核心竞争力要素分析111

第一节钻石成品行业产业链分析111

第二节钻石成品行业价值链分析112

第三节钻石成品行业集中度分析113

第四节钻石成品行业的关键成功因素及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分析114

第五节钻石成品行业的主管部门及现行政策115

第六节钻石成品行业投资机会的把握116

第七节钻石成品行业的市场战略的制订117

第九章2014-2018年中国钻石成品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1195-320

三、集体企业效益竞争力分析3611、利润总额分析3632、产品销售收入分析364

四、集体企业增长竞争力分析3661、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率3692、总资产增长率分析371 第三节私营企业发展基本状况37

3一、私营企业从业人数分析3731、私营企业总体从业人数分析3752、私营不同规模企业从业人数分析376

二、私营企业规模竞争力分析3781、总资产规模分析3812、固定资产规模分析3833、流动资产规模分析384

三、私营企业效益竞争力分析3861、利润总额分析3892、产品销售收入分析391

四、私营企业增长竞争力分析3921、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率3942、总资产增长率分析397 第十二章2014-2018年中国钻石成品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401第一节2014-2018年中国钻石成品行业投资环境分析401第二节2014-2018年中国钻石成品行业投资机会分析40

2一、规模的发展及投资需求分析40

2二、总体经济效益判断40

5三、与产业政策调整相关的投资机会分析407第三节2014-2018年中国钻石成品行业投资风险分析409

一、市场竞争风险409

二、原材料压力风险分析41

1三、技术风险分析41

2四、政策和体制风险41

榆林农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分析 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榆林农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一、榆林农业银行经营环境分析

中国农业银行榆林分行城区支行于2001年经人民银行批准正式成立。是一家经办各种存款、贷款、结算业务以及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金融业务的市支行级金融机构。榆林农行以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 在促进榆林市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 自身业务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一是资金实力明显增强, 截止2014年12月末, 全行各项存款余额达到507亿元。2010年以来, 在支持地方建设方面, 累计投放各项贷款390多亿元, 重点支持了煤炭、电力、化工、交通、房地产等行业, 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为此, 榆林农业银行以打造城市主流银行和县域领军银行为目标, 努力将市区行打造成为核心客户群体优势明显, 产品、服务引领金融消费潮流, 主要业务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同业水平, 市场份额和盈利水平位居前列, 文化、理念、品牌、形象得到社会高度认可, 价值创造和综合竞争力持续攀升的城市主流银行;2011年实现利润12亿元。在服务“三农”方面, 2012年9月末, 全行涉农贷款总额80.2亿元, 县域新增贷款连续三年超过50%, 总体上做到了县域资金“取之于农、用之于农”。另外, 惠农卡发卡总量突破34.6万张, 覆盖农户超过100万人。建立惠农服务站46个, 累计办理支取业务35.57万笔, 发放资金1.08亿元。2013年末, 全行各项存款余额达到了415.1亿元, 各项贷款余额229.4亿元, 当年实现利润14亿元。在全省农行系统综合考核中连续5年名列第一位。

从农行内部发展来看, 业务经营还存在“三快对三慢”的不均衡问题, 一是三农板块和城区一级支行存款增加较快, 县级支行和分理处存款相对而言增长乏力, 存量占比下降;二是三农板块资产业务快速增长, 城区资产业务相对来说发展较为缓慢;三是个人贷款快速增长, 法人客户虽然在AA级以上客户数量和贷款额度有所增长, 但是在客户储备和贷款投放上相对不足。

从外部发展环境来看, 随着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 将为该行业务的发展带机遇。一是适度宽松、有扶有控的信贷政策, 将有利于该行保持信贷规模适度增长, 调整优化信贷结构。二是央行自2010年10月20日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 有利于定期储蓄存款的增长。三是市政府继续推进十项重点工程, 深入实施两区两带一城发展规划, 为该行发展带来较大的发展机遇。

二、农业银行榆林分行的竞争优势分析

近年来, 榆林农业银行在榆林市委、市政府和上级行党委强有力的领导和支持下, 以打造“城市主流银行和县域领军银行”为目标, 提升了企业价值, 增强城乡两个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支持地方经济建设, 积极拓展城市业务市场, 提高了服务三农的能力, 各项业务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2013年末, 全行各项存款余额达到了415.1亿元, 各项贷款余额229.4亿元, 当年实现利润14亿元。在全省农行系统综合考核中连续5年名列第一位, 多次被榆林市委、市政府评为“为榆林经济做出突出贡献先进单位”, 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等称号, 辖内涌现出长城支行、城区支行、分行营业部、榆阳区支行、府谷支行等全国农行系统“百佳”、“百优”、“百强”支行和全省“十强”支行。

(一) 横向比较网点上占有优势

目前, 农行陕西榆林分行现有机构60个, 其中区行1个, 支行5个, 二级支行及分理处 (营业所) 54个, 在职员工1500人。

单位:个

由上表可知, 与其余3大商业银行相比较, 农业银行网点分布最多, 带给人们更大的便捷。再者, 与同业间其他银行及金融机构向计较, 农业银行享有国家政策支持, 服务于三农, 贴近城镇公民生活, 大大增加了其核心竞争力。榆林农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优势在城乡联动是榆林农行的特色和潜力所在, 其拥有1500多名爱岗敬业、团结务实、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员工, 是不断取得进步的根本保证。客户、网点、渠道横跨城乡都是其有利条件。

(二) 纵向对比业绩上占优势

榆林农行现统计网点及业绩均占省内十分之一, 和其他十个市相比较, 仅次于西安和宝鸡市。在地势上榆林位于陕西最北部, 面积约4.29万平方千米, 约为陕西省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七, 是陕西省面积最大的直辖市, 常住人口达到3351437人, 其中15~64岁人口2569890人, 占76.68, 至今, 全市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资源, 潜在价值超过46万亿元人民币, 尤其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等能源矿产自愿富集一地, 组合配置好, 国内外罕见, 开发潜力巨大, 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 经济发展迅速, 资金周转量大, 并且积极向省行申请贷款计划, 全力支持榆林市加快经济结构转型步伐, 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节能减排、企业转型、民生工程等相关优质项目, 榆林农行信贷计划的匹配仅次于西安市, 居全省第二位。

(三) 银行自身特色分析

近年来榆林农业银行贷款投放力度加大, 全力支持榆林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成为人们心中贴心的银行。

一是整合营销资源, 增强城乡两个市场的综合竞争力;二是坚持有保有压, 在贷款投放上坚持双优战略, 对贷款客户实行分类管理, 重点支持优良客户, 逐步压缩一般客户, 淘汰劣质客户;三是统一思想, 促进了服务“三农”工作的扎实开展。实施差异化发展, 加大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 有效激发了县域支行的积极性, 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累计发放惠农卡34.9万张, 惠农卡覆盖农户约120万人, 累计发放农户小额贷款8.9亿元, 授信2.05万户, 授信金额8.7亿元, 农户小额贷款余额为3.76亿元。全行涉农贷款总额达到66.53亿元, 占全行贷款总量的35.1%;四是积极践行“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加强机制创新, 分行和各支行分别成立小企业贷款服务中心和分中心, 实施个贷集中经营, 优化审批流程, 提高工作效率;五是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树立农业银行良好形象, 通过广播宣传、图片介绍、散发传单、工作人员宣传讲解和现场演示等方式, 大力普及金融知识, 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宣传活动。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从综合贡献上看, 县域支行好于城区支行;从主要业务产品经营效果看, 各支行 (处) 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先进行全面超额完成任务, 个别落后行差距悬殊, 各支行 (处) 在自身业务发展上也存在较多不均衡性。尽管农业银行开始股份制改革, 开始引入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 但是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传统的运营模式还在残留在银行部门领导人的头脑中, 产品创新力不够, 服务配套滞后。

一是银行家经营管理理念还比较落后, 缺乏有农行特色的竞争力强的优质金融产品。二是由于历史上主要服务于“三农”等弱势产业、区域和群体, 农业银行为此承担了巨大的成本。三是同业之间激烈的竞争挤压农业银行的盈利空间产品营销缺乏力度农业银行的经营效率低。四是售后服务跟不上, 优质服务有差距。特别是对VIP客户的差别化服务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员工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技能还有待提高。

四、榆林农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和异常激烈的竞争态势, 榆林农业银行应加快转型发展, 以“横向提升、纵向进位”为目标, 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忧患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 抓好负债业务, 提升市场份额、调整优化结构, 加快中间业务发展, 科学谋划全年工作, 着力营造和谐稳定内外部环境。

(一) 围绕农总行新的战略定位, 提升三农金融服务的能力

榆林地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的接合带, 全市1区11县, 北部属风沙草滩区, 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 区内大部分地区为农村, 农业人口众多。榆林农行应紧紧围绕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 以服务“三农”为己任, 改善信贷服务, 拓展县域市场, 加大支农力度, 充分发挥县域商业金融的主渠道作用, 有效地促进了县域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 提升组织机构创新, 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和服务水平

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 充分发挥电子银行作为交易渠道、服务平台和营销窗口的突出作用, 加快自助银行、支付通、自助服务终端等产品向客户端的延伸, 实现所有网点自助设备的全覆盖, 减轻了柜台压力。在客户方面, 加强客户的管理与维护, 强化产品创新, 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提高服务客户的水平。

(三) 全面提升对公业务核心竞争力

强化“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 以提升竞争力为目标”的经营理念, 推动客户基础建设, 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 严控风险防范, 加快发展、提升进位, 巩固对公业务在全行经营中的支柱地位, 全面促进对公业务主流银行建设。完善支柱架构, 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注重发挥资产业务的综合带动作用, 以资产业务带动其他业务发展。

(四) 践行总行核心价值观及理念, 不断丰富完善企业文化建设内涵

中国农业银行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是在充分吸收全行企业文化建设大讨论成果, 经过广泛调研访谈、深入梳理历史传承、深刻剖析文化现状的基础上形成的, 是农业银行45万员工智慧与心血的结晶, 是全体员工共同的思想意志和行动纲领, 对于全行形成统一的目标激励、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要脚踏实地践行企业文化核心理念, 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支持和服务“三农”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五) 提高风险管理控制能力,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和机制

针对农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的现状, 要加强对农业银行风险管理, 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健全科学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培育新型的风险管理文化, 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风险管理队伍;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 改变风险判断表面化和风险反应滞后的状况;提高风险计量水平;完善风险控制方法;运用多种风险应对策略, 包括规避、分散、转移、抑制等策略。

参考文献

[1]焦瑾璞.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比较[M].北京:中国余融出版社.2012.1.

[2]周启清.我国县域金融需求主体借贷行为分析[J].商业时代.2014年第10期.

[3]文震威.农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初探[D].企业经济.2010, 10.

[4]榆阳区农行正被审计署调查[J].证券市场周刊.2012 (9) :15-16.

[5]赵忠世.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J].农村金融研究.2012 (5) :34-37.

上一篇:全市歌词歌曲创作研讨会上的主持词下一篇:远期外汇交易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