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目标论文(共10篇)
情感教育目标论文 篇1
新课程标准中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三个方面, 突出地增加了“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维度, 这是对以前忽视学生的情感因素发展的超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是新课改提出的, 不仅是教学目标而且是体现着一种学习方式。
一、教师要把单一的“知识课堂”转变成“情感课堂”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就是学生对政治课反应冷淡, 究其原因, 主要是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情感教育的培养。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更重要的是思想品德及能力的发展过程, 其中情感因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 决定着他们接受外界教育影响的程度, 积极的情感和接受的态度, 是德育影响内化为学生品德的关键。因此, 作为政治教师的一个迫切任务就是要把单一“知识课堂”转变成“情感课堂”, 把情感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育人的功能。那么, 什么是情感课堂呢?所谓情感课堂就是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 从学生实际的知识、道德、能力、情感等出发,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渗透各种情感因子, 旨在丰富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知识的深刻内化, 以及培育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的教学场所。
二、情感因子在政治课堂上的作用
政治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学习知识、培养情感共同参与双边活动的载体, 在这种特殊的活动中, 对于处于教学主体地位的学生和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而言, 双方都是人, 而且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有感的个体。因而, 教学活动虽然以传递知识为主的过程, 却又离不开人所固有的情感因子。它不仅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 而且也培养了在特定情境中与人交往的能力。因而, 师生之间不仅有知识方面的信息传递, 也有着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和传递。情感因子客观地参与着现代的政治教学活动, 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教学因素, 使教学活动呈现出知情交融的复杂复合状态。
作为铸造人类思想灵魂的中学思想政治课, 具有知识量大、理论性强等特点, 它的教学更需要情感因子渗透其中, “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 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 使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激情的活动”。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情感因子, 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交流, 发挥情感的教学功能, 对学生进行深刻的情感教育。
三、政治教学情感课堂的运行方式
政治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的情感双边互动, 教师的内在情感因子是可以通过情感课堂传递给学生, 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情感品质和情感素养。笔者认为, 根据学生的客观实际, 政治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努力构建情感课堂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1. 创设情感课堂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创设富有激情的情感课堂教学情境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基点。生动的教学情境的设置, 能够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为师生的情感互动创造有利的条件。笔者在讲授《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方式:首先我给学生展示了一段感人的电影场面, 某地一场剧烈的灾难降临了, 大水冲走了农民的房子和牲畜, 使许多灾民无家可归, 孩子的啼哭声和大水的咆哮声随处可闻, 这样的一幅场景给学生产生了极大的震撼, 许多学生被凄惨的画面所震惊, 随后, 我抛出了这样几个问题, 要解决老百姓暂时的贫困危机究竟靠什么?我国政府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去救助他们?让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 真实的录像和教师的叙述, 在学生心中激起了强烈的反映, 也引起了学生对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老百姓感到同情, 此时, 他们的心和情感已经被这个问题所搅动, 他们愿意去思考、分析、寻找答案解决问题。教师通过有效的指引, 使学生在情感触动中领悟知识, 在情感聚放中接受教育, 真正做到“动之以情”, 并通过情感疏导为“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开展情感课堂师生互动, 凸现情感的交流内质。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要使教学感到愉快, 教师首先要构建动情的情感课堂去感染学生, 达到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思想政治课是比较特殊的学科, 更要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和互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 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课, 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情感课堂中如果没有师生情感的互动, 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情感课堂了, 也没有师生双方发自内心的相互欣赏、认同和肯定, 教学课堂就不会有生气, 不会有师生双方精神的汇合, 更不会有学生对崇高的价值思想的追求。
3. 把握情感课堂教学要求, 深化丰富的教学内容。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必须转变传授方式和途径, 在了解和掌握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情感要求后, 教师要有效地结合知识进行串联, 充分把握学生的情感脉络, 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 可以利用现代教育工具, 如投影片、图片、漫画、录像等激发学生的情感沟通, 有针对性地加以渗透, 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 更加渴望走出课堂、去了解社会, 接触深刻的情感体会, 只有这样, 才能使教学内容进一步内化, 使学生更加深刻和完整理地解教学内容, 也会使学生更加喜欢政治课, 培养起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情感品质。此外, 教师还要了解学生情感上的缺陷, 通过及时的情感补充, 完善学生的情感生成。
情感教育通过各教学环节激发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启发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 促使他们智力活动处于兴奋状态, 也促进了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
情感教育目标论文 篇2
[关键词]初中 生物学教学 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西方学者把情感教育看成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而不是将它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独立的教育形式。教师要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會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二、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目标内容探析
1.道德感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初中生物教学中应培养的道德情感又细划为以下四个方面。
(1)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关心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利益,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生物学教学中有丰富、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题材和国情内容。
(2)辩证唯物主义观。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我们正确认识自然、探索自然规律、推动自然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强有力的武器。通过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生物与环境、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3)环境道德感。促使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物科学,形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意识。
(4)行为规范道德感。促使学生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有关生物科学的参观、实习等活动,养成尊重自然规律和遵守法纪的优良品质;促使学生养成理性思维的良好习惯,克服意气用事和我行我素等毛病,在人际交往中树立守时、守信的观念;培养学生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品质,树立群体观念,养成协作习惯。
2.理智感
理智感是一个人对智能活动中发生的一切是否符合其求知的目标而产生的情感,它是与对知识和真理的需要相联系的。追求真理越执着,则人的理智感也越深厚。理智感是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一个重点。理智感目标具体内容又可细分为以下两部分。
(1)学习兴趣的培养。理智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有:对学习内容表现出好奇心、新意感;对于学习中事物的矛盾或不能解决的问题,表现出怀疑与惊异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成就或解决问题后的喜悦的体验——成功感;对于学习过程出现问题的焦虑感;对于解决问题的准确性的自信感以及对取得很大的进步的自豪与欢喜等等。在生物学中,关于生物科学发展的信息和热点话题,如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最新成果、沿海频繁出现的赤潮等都可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精神是约束科学家行为的价值规范或准则,是“从科学成就和科学探索中概括衍生出来的关于人在处世行事中所具备的一种精神气质,是一种追求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刻认识和理解的执着的探索精神”。在生物学教学中,科学精神教育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促使他们健康地发展个性品质。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具体要求是:一是通过观察、实验探索事物客观规律,讲实情,说真话,不弄虚作假。二是坚信凭借自己的毅力和创造性思维与能力会发现和掌握尚未知晓的知识,并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是为了共同的信念,善于与观点相同或不同的他人团结合作。四是无私无畏地把自己的发现贡献给社会和人类。
3.审美感
审美感是对自然、社会和艺术中各种事物是否符合其美的标准而产生的情感。它是与对美的鉴赏和创造的需要相联系的。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能够体验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外在自然美、生物体的内在和谐美、生物科学理论或模型的科学美、科学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表现出的人格美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美等。
《课程标准》从促进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出发,构建了包括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然而传统教学强调知识本位,其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情感目标难以达到。要落实情感教育目标,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设置情境、创造氛围,通过学生自己去体验、去领悟,在实际问题情境和人际关系中逐渐形成积极情感。
参考文献
[1]晓涩.情感教育[M].长沙:湘南出版社,2008.
情感教育目标论文 篇3
关键词:中职,班级管理,情感教育,归属感
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及信念, 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在班级管理中, 恰当地应用情感教育, 把情感教育的过程及理念贯穿在整个过程中, 使学生在班级中感受到“家”的归属感, 能使班级管理工作效率增强, 使整个班级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 有较强的凝聚力。
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 从心理层面来分析, 生理成熟与心理不成熟之间存在较大矛盾, 情绪波动大, 自信心不足, 自卑心理较为严重。从学习层面分析, 入学前, 对就读的专业及今后职业了解较少, 学习目标不明确。由于中职教育的教学方式与中学教育阶段的教学方式有较大不同, 要求中职生必须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与手段, 这给中职生也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在入读中职学校前, 中职生大多没有经历过住校的生活。进入中职学校后, 生活环境的变化, 对中职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并且集体生活给中职学生的人际关系带来更多的摩擦。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在这种人际磨合中, 需要更多的支持与关爱。
通过班级情感教育, 能使中职生在集体环境, 在现实处境中成长。根据上述特点, 可通过以下情感教育方式, 加强中职班级管理。
一、强化班级成员之间的归属感, 营造班级良好人际关系。
归属感是指个人自觉被别人或团体认可和接受时的一种感受。对于处在青少年时期的中职学生来说, 归属感这种心理需要显得更为突出。每位中职生从中学走向中职学校, 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 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环境、文化环境、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改变, 都会面临适应新环境和重建人际关系的难题。解决这些难题, 归属感的建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 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文化载体, 是学生入校后最先接触的团体。对于中职生来说, 只有在接受并认可自己的班级、对于班集体产生归属感之后, 才有可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消除不适应感, 才可能积极面对学业。归属感的建立可通过构建班级文化这一重要途径。
班级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 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汇到班级成员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中,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的思想和行动, 对班级每一个成员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尤其是对学生归属感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中职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 在性格、生活习惯、学习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要想尽快培养学生们的归属感, 就要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和班级凝聚力与向心力。班级文化建设需要班级全体成员的共同关注和参与, 比如每位班级成员都能参与的班级教室环境的布置。在这些人人参与的过程中, 班级成员作为班级一分子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会自然而生, 其对班级的认同和归属也会自然加深。另外, 归属感还与人际关系, 是否受到尊重、得到别人认可有关, 如果一个学生能与班级其他同学融洽相处、互相尊重和信任, 自己对班级的建议能够被采纳, 对班级的贡献能够被认可, 同时能感觉自己受到老师和同学的重视, 那他对班级的归属和依附就会不自觉地日渐深厚。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 可以有选择性地开展一些团体心理活动, 让学生共同参与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活动, 在活动中增加彼此之间的感情, 使学生相互之间能产生亲近感。另外, 在课余时间, 开展一些文化活动, 如才艺表演、文艺晚会等。设计多种活动, 让每位学生能够展现自己的优势方面, 使班级的其他同学对他有积极的评价,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培养对班级的亲近感, 营造出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二、体验职业、认知职业, 激发对专业的学习兴趣, 形成班级积极学习氛围。
中职学生进入中职学校之前, 处于应试教育的环境之中, 以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的单一做法, 使许多学生在学习上缺乏自信心, 并对学习缺乏相应的兴趣。进入中职后, 部分学生还是以原有的学习态度应付学习, 甚至厌倦学习, 这很可能会使整个班级学习氛围受到影响。另外, 多数学生在报考职校时对于专业并不了解, 对所选专业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并不了解, 对将来岗位要求的情况也不清楚, 更缺乏对职业的发展规划。因此此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的动力, 学习长期处于一种相对被动的地位, 很难形成很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实践课程及见习安排都是中职学生提前体验职业、认知职业的重要途径。中职新生入学之初时, 可利用专业教师对班级进行专业教育的机遇, 让整个班级对专业、职业有初步的认识。也可在整个班级举行主题班会时, 以“我爱我的职业”为主题, 搜集相关资料, 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班会以角色扮演的形式, 让每位以表演的方式体验职业, 感受职业带来的自我价值实现的体验。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亦可较早安排在今后工作的岗位上进行见习。通过上述方式, 唤起学生对职业的自豪感, 激发学生对职业的兴趣, 进而在整个班级形成较为统一的对职业的信心, 使得整个班级成员有较强的学习动机, 从而形成整个班级积极的学习氛围。
三、发挥各自特长, 提升自尊感, 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当代职业教育理念倡导育人为本, 发扬人的主体性, 重视人的发展, 并提出了“人人有才, 都可成才”的教育理想。
“人人有才, 都可成才”这一教育理念可放入情感教育中, 用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依照此种理念, 每位中职学生都是可塑人才, 应在班级管理中, 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 提升他们的自尊感。
1. 改变中职生对成功的认知观念
部分中职学生往往认为自己是“失败者”。班级管理中要通过各种活动, 改变中职生对成功的认知观念, 使其认识到, 不是只有学习成绩优异才是“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 都有展现自己优势的机会, 发挥自我优势, 对自我来说, 就是成功。具体来说, 每个学期, 通过整个班集体成员的集体评选活动, 根据每位同学的个性、兴趣爱好等多种维度, 授予每位同学相应的荣誉, 使每位同学都能体验到成功, 从而改变对成功的认识。
2. 提升中职生的自尊感
自尊感是指个体对自我形象的主观感觉。一般来说, 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自尊感比较高, 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并感到自己值得别人尊重, 也较能够接受个人不足之处。部分中职生自尊感不足, 常常认为自己没有价值, 得不到其他人的关爱。研究表明, 影响自尊感的因素有学生的安全感、归属感及成就感等, 这些因素都与学生的外在环境有关, 因此自尊感是可以在情感教育中改变的。除了使每位学生找到自己的优势, 并在班集体中进行展现外, 还应当使学生把个人的自尊感上升为整个班集体的自尊感, 甚至上升到对整个国家的自尊感。中职生由于年龄偏小、长期关注学业等方面的限制, 对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形势与发展过程, 对于科技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关心不够。这种视野的限制, 易使中职生看待问题较片面化, 并以自我为中心, 而难从大局出发, 看待自己的不足与遇到的困难。通过学生易于接受的网络、手机等形式帮助学生拓展视野, 加深对社会各方面情况的了解, 可以促进学生自尊感的提升。
综上所述, 通过营造班级良好人际关系、形成班级积极学习氛围、塑造学生健全人格这一系列的情感教育方式, 使中职班级管理工作效率提升。从长期效果来看, 中职生将在班级情感教育的实施中, 改善学业表现, 增强人际处理能力, 提升自尊感, 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华道金.自尊感与完美人格的实现[J].中国德育, 2007, (6) .
[2]李飞, 杨坤.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及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 2006, (9) .
渗透情感目标 激活英语课堂 篇4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 情感目标 渗透
列宁说过:“人类探究真理时,积极肯定的情感起积极促进作用,而消极否定的情感则会起消极障碍的作用。”由此可见,低沉消极的情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这样再好的条件,再好的老师、教材或是教学的方法,都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而积极向上的情感就大有不同了,它能让学生产生喜欢学习,勤奋学习以及巧妙的运用一些技巧的动力,能够为初中英语教学艺术增添亮色。因此,教师需要在英语教学中去关注情感的因素,并且巧妙的将这种情感因素转化到自己的教学内容中,从而营造出一中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
一、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出一种民主的氛围,可以增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兴趣得到调动,从而让学生很轻松的就掌握了知识。因此,建立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学生面对面的平等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教授“Friends”这个单元的时候,老师可以设计问题“What do you think a good friend should be like?”让学生自由的回答,说出他们对于好朋友的要求。之后老师还可以拓展一下问题,可以把问题改为“What do you think a good teacher should be like?”这样再让学生回答,学生的兴趣就会被调动起来,整个课堂的氛围就会便得很轻松愉悦了。在课堂中,针对一个问题老师要让学生自由的思考,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让学生和老师有心灵上的沟通,这样,老师自然会和学生拉近关系。
二、注重教材情感因素的挖掘,加强内容与情感的结合
在新课标改革下,情感目标显现出它特有的地位。课程的学习与情感的态度以及对待情感的原则是不可分割的。作为教师,应该先把教材“吃”透了,根据教材本身来挖掘情感因素,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灵活充分的运用情感的积极因素来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例如在教授“A Brave Young Man”这一课是,老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文章,当学生对于文章有一定是了解之后,老师可以设计一个问题“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article?”学生应该很自然的用书本上的话回答:“Fire can be very dangerous. It is important to be careful with fire.”老师可以对学生的答案进行一定的补充:“we should help each other when the fire coming .”这样就充分的挖掘文章里的情感因素,加强了教学内容与情感的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加生动的把握住教学的内容,进而更好的进行初中英语的学习。
三、注重对教学活动的情感加工,激发学生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中发言的机会一般都是属于那些善于表达的同学的,内向不善言谈的学生都基本上不会举手回答问题。所以老师应该在英语课堂中加入“Pair Work/class work ”创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很好的参与到课堂中,那些内向不爱发言的学生也逐渐的敢于进行语言表达,从而逐渐找回失去的自信。例如在教授“Wild animals”一课时,小组之间可以就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进行自由的交流,最后老师再布置每人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小动物的文章,由小组成员内部评定出最优的一篇文章,展示出来。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增加了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情谊,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出团队合作的喜悦。
四、用情感因素激励学生,促进学习热情增涨
情感是一种内心体验,当它得到充分的满足的时候就会迸发出一种无尽的力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当然也会受到学习心态的影响。学习和情感应该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学习和去运用一定的知识是可以影响到情感的,但是情感也可以去促进学习,积极的情感对于学生还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所以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好的引导学生,激励学生。经常受到老师表扬和鼓励的学生肯定是充满斗志的,所以,老师不要吝啬对于学生的夸奖。当学生上课回答问题时感到紧张的时候,老师可以运用鼓励的方式消除他的恐惧。“Please dont be nervous!”当学生回答正确的时候,老师应该给他一定的表扬:“Excellent!”在这种课堂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肯定是充满自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增强,因此,教师在教雪过程中要能够多多的激励学生。
五、结语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将情感目标渗透到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情感态度是语言运用的血脉,在生活学习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方式。作为英语老师,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课堂中学生情感的培养,控制不良的情感的熏陶,用一种积极地情感,饱满而热烈的来丰富教学内容,挖掘语言教学的最大乐趣。对于学生,要多关注他们在情感上的需求,从而让教学活动变得圆满而充实。
参考文献:
[1]王克诚.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海外英语,2013,14:103-104.
[2]胡璇.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学理论,2010,24: 300-301.
情感教育目标论文 篇5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育情感,目标分析
一、历史情感教育目标现状
新课改推广以来教育界的目标已经由传统的分数教育、应试教育逐步转变为了对知识获取方式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将课程的传授置于精神情感教育中, 如何通过对历史的尊重、对人类文明成果的敬仰来提升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情感, 通过对国内、外的趋势发展进行有效洞察来提升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虽然我国的历史教育中一直包含着情感教育, 但传统历史教育中的情感教育仅仅是局限于一种问答形式和原则性回复, 例如“对xx历史事件的感悟”、“对xx历史事件的意义分析”等, 即便学生在引导后给予了准确答案, 也无非是一种照本宣科式的背诵和定位。这种情感教育方式对情感目标教育是实现是极其不利的, 而且它本身也缺乏一种实操性。所以, 在新课标的历史教育情感目标实践中我们必须对这种教育方式尽行改革和创新, 必须通过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态度进行有目标、有计划的引导, 通过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理性思考, 最终实现情感与理性的合二为一。
二、在新课标背景下培养学生历史教育情感的方式分析
首先, 要通过学生对课内、课外的历史文献、历史资料的阅读来提升个人思想认识, 通过教师所设的历史背景来感悟那个时代下的思想感悟, 对于一些具有情感教育因素的历史认知, 历史教师应当给于一定的情感渲染, 让学生产生共鸣。在认知、接受、肯定的同时来产生一种情感上的体验, 最终将书本上的知识和思想转化为一种情感上的表达, 实现深层次的积淀。
其次, 以情感体验为根基来对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做出是非观的判断, 通过相应的价值取向来深挖历史。对历史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与老师认知历史、感悟历史的过程, 同时师生还能够在此期间来对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评论, 无论是赞美还是反对、感动或者愤怒这都会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表达, 通过事件内部的本质变化和外部情感体验来进行价值的分析。这个过程不仅是情感层面的变化, 它还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情感表达的一种基本训练。这个过程中历史教师必须担负起一种“导师”的责任, 通过强烈的角色感来让学生体验历史事件的同时, 一方面要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深处与历史角色感同身受, 另一方面学生还应当站在一个相对高的高度上来审视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价值判断。最终实现情感体验的生化与鲜明。
最后, 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整合和深化挖掘, 来以一种正确的历史情感对自身行为和观念进行约束。然而, 包括历史教育情感在内的态度都具有一定的个性化特征, 我们在实践教学中需要注意对学生个性的保护,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种情感教育不仅是情感、意识和意志的表现, 它本身还是历史对人类教育的一种升华和最高体现。想要通过对某一个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的讲述和渲染就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和洗礼显然是不现实的, 我们必须通过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过程来让学生进行体验。另一方面, 历史教师在指导学生对历史教育情感产生认知的过程, 还需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的引导, 只有通过这种互动才能够让学生发自内心的产生情感共鸣, 最终以一种理智、高尚的情怀来参与到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中, 同时通过对历史教育的特点, 来树立坚定的信心、陶冶美好的情操, 真正的将这些传统道德和美德渗透在学生日常的学习、工作中。
三、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育情感目标的实现分析
一方面, 良好的历史教育情感能够将现代素质教育观更好的渗透到学生的心中作为历史教学质量的基础, 情感教育需要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历史常识背景上, 还要让学生对整个人类的发展进程有所感悟, 通过对前人的得失、功过来总结经验, 真正的做到在学习中生存、在交往中进步、在创造中发展, 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提升内心反思的一种重要方式。另一方面, 历史教育情感能够最大程度上推动历史学科的新课改进程历史教育情感的引用不仅能够改变传统历史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方式, 还能够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 将历史由一门学科转变为一门爱好进行研究, 这种教学积累能够为新课程的推进提供有力支撑。
四、结语
总之, 我们必须充分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学生心理的研究来对历史教育情感进行研究, 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手段, 来促进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育情感目标的完成与实现, 努力的为国家输送合格人才、优秀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陆晓敏.历史教育情感目标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7) .
[2]程刚, 徐美慧.新课标下的历史教育情感目标分析[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5, 12.
情感教育目标论文 篇6
一、设计的原则
1. 全面育人。
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的“三维目标”构造了一个全面育人的框架。这种着眼“全面育人”的课程价值取向, 反映了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培养的要求, 体现了时代精神。根据新课程目标, 我们在确定教育目标时一定要消除知识本位和升学取向的影响, 更多地关注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重视提高他们的基本素养。
2. 尊重差异。
尊重差异不是根据差异填平补齐, 齐头并进, 或只顾两头, 不顾中间。而是根据每个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 让每个学生在这种差异的基础上得到最好的发展。
3. 持续发展。
基础教育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三维目标”的着眼点, 正是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教育策略时, 抛弃短视的, 只盯住分数的短期行为, 我们要使学生习得方法、获得能力、养成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和克服困难的顽强的意志。
4. 结合渗透。
2006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全面推行课程改革, 在这次新课程改革中“三维目标”也成为人们聚焦的一大亮点。课程的“三维目标”是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 在教学实践中达到这些目标不可能“分而治之”。“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知识与技能”是三维目标的起点, 这一维度类似于“双基”, 强调让学生学得知识, 发展能力, 这是传统教学的侧重点, 也是“三维目标”落实到课堂的着力点。“过程与方法”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强调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会过程, 掌握方法, 从而使学生形成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理念中“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 强调人的意志、品德的培养, 重视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这一维度目标的达成有赖于前两个维度的实施, 也是对前两个维度的意义价值的提升。同时, 在获得知识与技能, 体会过程与方法中, 必然也需要利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情感,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带得走的能力”。因此在确定教育目标时一定要在“结合渗透”上下工夫。
二、如何设定情感教育目标
首先, 确立情感目标的认知内容。就目前新编中学历史教科书而言, 绝大部分历史知识点都包含着人类丰富的情感。历史学科情感目标的内容应该体现在经过过滤、升华了的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上, 可划分为道德感、理智感、爱国主义情感、审美感四大类, 每大类又可划分为若干细目, 可视教学的具体内容而定。根据这种分类, 教师在深入研究每个章节每个历史知识点的基础上, 充分挖掘情感的内涵, 制订出教学情感目标的具体内容。
比如, 在讲授《祖国的统一大业》时, 用余光中的《乡愁》导入, 用小提琴曲《思乡曲》营造氛围, 朗诵《乡愁》, 同时, 介绍余先生的经历:余老先生生于南京, 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 1949年随父母离开大陆前往香港, 转年赴台湾, 此后飘泊于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半个世纪以后再次踏上大陆的土地, 余光中在南京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 这种乡愁是单薄的……”
由此来培养学生深刻理解作者深深的怀亲之爱、乡关之思、爱国之情, 由背景引申开去, 将感情上升到激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对祖国统一的期盼。
完成教学任务后播放徐小凤的《明月千里寄相思》。在音乐声中将爱国主义娓娓道来:爱国主义源于人民对哺育自己成长的家乡、民族和祖国的深厚感情, 逐渐升华形成的一种维护祖国利益的行为准则和坚强信念。
本节内容在设计时要着眼于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 主要是激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对祖国统一的期盼。教育广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的新时期, 爱国主义更要求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而付出辛勤劳动。
其次, 确定学生情感目标内化的水平层次。情感目标指的是对认知内容的体验所达到的内化等级, 即经过内心体验到形成行为规范的连续变化过程。对此,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等人经过研究表明, 情感内化目标应是一个按不同心理等级层次排列的连续体, 它由低到高被划为五个层次, 即: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这五个层次紧密衔接、层层递进。布鲁姆等人指出:“在这个过程中, 情感成分从单纯觉察开始, 经过具有一定动力的阶段, 最后达到对一个人的行为的控制。”参照布鲁姆的研究, 进行情感教学, 就可以检测和评估学生在对某个历史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时, 情感内化目标达到的层次。
比如在学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高中《历史》选修四) 时, 我确定了如下的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康熙一生的丰功伟绩, 感知康熙身上的优秀品质, 并通过介绍康熙在少年时期和执政的不同阶段所遭遇的困难和挑战, 认识到人在年少时经历一些挫折, 对于以后的发展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最后师生共同吟诵《孟子·告子下》中学生熟知的一段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在这一过程中达到共识。层层递进, 于潜移默化中形成师生、生生情感共鸣, 促进学生情感的体验和正确的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高中历史情感教育目标要想顺利实现, 就必须在遵循学生的道德认知、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通过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 通过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关注, 在真实的学习环境和科学情境中, 教育学生把个人的生命、人格、价值同祖国的前途和未来统一起来, 培养学生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 使学生的人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我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感到历史学习有用, 同时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获得协调发展。
我推荐的书
《和教师的谈话》, 赞可夫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情感教育论纲》, 朱小蔓著, 南京出版社
《情感教学心理学》, 卢家楣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情感教育目标论文 篇7
情感目标2 (内容:篮球——复习原地运球、学习直线运球) 是在学生进行原地运球与直线运球练习时, 喜欢重复练习, 并主动与同伴合作, 完成任务 (团结合作、集体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 , 在教师安排运球接力比赛时, 服从教师的分组, 在落后的情况下, 毫不气馁, 能积极地向前冲, 完成自己的任务 (培养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能较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
对上述两个情感目标的分析:上述同一学习内容, 但从情感目标的表述来看, 目标1对于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想象能力”等这些问题表述含糊不清, 目标过于空洞;且主体不明确、行为动词使用不当、条件模糊, 难以达到可观测的目的。这些表述表明, 教师并没有根据本课的内容、学生的情况等进行有效设置。但从目标2来看, 在表述中, 把对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练中的情感体验通过具体的学习行为进行判断, 相比之下, 要比“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或“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意识”的表述更具体。这样的目标制订对于观课教师来说可观测;对于上课教师来说可操作;对于学生来说可实现。
笔者认为情感目标表述应包含以下四个“要素”。
一、对象——要写明教学对象
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习目标所描述的应该是学生的行为, 是为学生有效的学习而制订的标准与要求, 具体来说就是指学生在什么时候做什么, 怎么做, 达到什么目的。如, 在上述目标表述时, 可以以学生学会了什么、体验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等来进行表述。所以, 在进行情感目标表述时, 应该是“学生……”, “学生”是表述的主语。从目标1来看, “培养学生……、提高学生……、发展学生……”, 这样的表述, 教师成为了主体, 是教师为学生制订的任务, 并不是学生学习的目标。目标2中, 教师将情感目标确定为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这样使观课者、学生等都能清晰地知道该看什么、该做什么。
二、动词——要选用合适的行为动词
通过目标中行为动词的表述,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一个明确的评价, 可以通过观察、测量知道学生的优势及不足, 从而制订改进、提高的学习计划。从目标1来看, 在表述中采用了“培养”、“发展”等行为动词, 据此难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40分钟的课堂学习, 学生不可能对某项技能、技术、素质等有较大的“提高”或“发展”, 这样的目标显得大而空, 且比较笼统。从目标2来看, 在表述时, 用了“喜欢”、“服从”等行为动词, 这在检测学生是否达到目标、完成任务时, 可以通过学生的表情、参与积极性、态度等来进行观测, 达到了目标的细化与手段的具体化。所以, 在情感目标表述选择行为动词时, 要选择那些有利于做出判断的动词 (如, 知道、了解、喜欢、服从、选出等) , 并且是学生在一节课能实现的行为动词, 切不可选取些模糊、笼统、泛而广的动词 (如, 培养、巩固、提高、掌握、发展等) 。
三、行为——要完成的行为, 说明学习者通过学习后, 能做到什么
有些教师在表述情感目标时, 对学生在学习后该做到什么、得到什么等, 只是在总体上给学生一个方向, 具体如何提高、提高什么、发展什么等, 并没有明确的标准, 这给学生、观课教师、任课教师等只提供一个模糊、笼统的概念, 学生不知该如何做, 该达到什么标准;教师也无法量化学生学习状况。如, 上述目标1中, 教师只是表述出了“培养”、“发展”、“提高”等模糊、笼统的目标表述;目标2中, 目标表述出了如何做、做什么、最后达到什么目标等明确的目标, 这使得学生“有目标”, 教师可观测。所以, 在对情感目标描述时, 应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 以学生的行为为主体, 因而目标应集中在学生能做什么, 使学生通过学习得到什么或有什么变化。要使得情感目标真正可行、实用, 在目标表述时, 必须表述清楚学生通过对某项内容学习后, 能学会什么, 学到什么, 能做到什么程度。
四、条件——要完成行为的条件, 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情感目标在学生的学习目标之中, 本就属于隐性、难观测的目标, 假如在表述方面, 不能清晰地表述出学生在什么情境或条件下完成目标, 便很难体现可观测的原则。如, 上述目标1中, 只是给出了“培养”、“发展”、“提高”这样笼统的目标表述, 但如何去做, 在什么条件下去做等, 都没有清晰表述。在目标2中, 通过学生在进行原地运球与直线运球的练习时, 他们喜欢重复练习, 并主动与同伴合作, 在教师安排运球接力比赛时, 服从教师的分组, 在落后的情况下, 毫不气馁, 能积极地向前冲, 完成自己的任务。上述这些清晰的条件, 让学生有了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知道该干什么、该如何干、该达到什么程度等, 使得情感目标可观察、可测量。
凸现情感体验落实情感目标 篇8
“情者文之经”, 情感因素是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组成部分。笔者认为,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应充分发挥课文的情感优势, 通过“体验学习”, 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使学生产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 对形象的深刻感受和对语文方法技能的切实领会, 从而使语文学科情感目标有效落实。在教学中, 我们要设法通过语调、语速、语气的处理, 让学生读出文章中的情味、情趣和情调, 读出作者的内心情感, 让浓郁的情感充盈学生心田, 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一、创设情境, 诱发情感体验
美学家王朝文指出:“只有诉诸感觉的东西, 才能引起强烈的感动。”同理, 要想让学生动情, 让学生感兴趣, 我们教学时就必须关注学生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的感觉器官受到声、形、境的影响, 促进学生的学习。一方面, 可以适当利用实物、实景来设置实境。例如教学《春》, 我们可以在田野上采些花草, 放在教室里, 营造生机盎然的春天。教学《皇帝的新装》, 可以组织一部分学生进行课本剧的排演, 课堂教学则通过表演拉开帷幕。既讨论作品内容, 又评论学生表演, 感情融注于动态表演之中, 升华于课堂讨论之时, 这样学生体会作品思想情感的课堂学习目标便能有效达成。另一方面, 广播、电影、录像、投影、录音, 声情并茂, 更容易打动学生的心灵, 诱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是非常有效的视听手段。在课堂上, 我们可以通过它们设置一个个虚境, 来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的教学, 比枯燥无味的机械讲解, 更能吸引学生, 更能触动学生的情感世界。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促进他们更好地感知这个世界, 做一个热爱真、善、美的人。
二、品词析句, 深化情感体验
语言的情和义, 密切相关, 不解语义, 我们就难以理解其中的情。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带领学生品词析句, 体会作者的情思、情愫和情怀, 从而加强情感体验。如教《枣核》一课, 我紧紧抓住“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 怎么年纪越大, 思乡越切。”这两句话引导学生体会美籍华人朋友的内心情感。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弄清楚了“缺点什么”和“没出息”的意思后, 我予以追问:“美籍华人朋友究竟缺的是什么呢?”“美籍华人朋友真的是没出息吗?”这一追问使学生的认识产生了新的飞跃:海外游子缺的是故乡的温暖, 他们把怀念家乡这种崇高的民族感情说成是“没出息”, 正反映了他们无法弥补心头的缺憾, 思乡心切。短短两句, 炎黄赤子思乡之情溢于言表。这样结合词句进行情感教学, 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了作品的内涵, 体会了作品的真情实感。
另外, 在品词析句的基础上要注意回归整体, 这是一种理性的综合过程, 把学生在局部阅读时的感觉和体验加以整合, 能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如教《最后一课》这篇课文, 学生阅读后知道了小弗郎士对学习、对老师、对祖国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变化, 也明白了变化的具体内容, 但仅仅认识这些现象是很不够的, 还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探究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经过思考、讨论、交流, 学生就接受了韩麦尔先生 (亦即课文整体) 爱国思想的教育、爱国精神的感染和爱国行为的影响。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课堂讨论、演讲、辩论和书面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将自己对课文中“情语”的理解展示出来, 从而让学生切实达成课堂的情感目标, 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朗读感悟, 升华情感体验
“故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学生反复朗读课文, 可以一步步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 体悟作者的情趣, 感悟作者的内心世界。朗读课文的时候, 教师要让学生把握好文章的情感基调。例如, 《沁园春·雪》洋溢着豪迈, 洋溢着壮美;而《小石潭记》则在字里行间, 隐含着作者的苦闷与孤独;《春》全篇生机盎然, 格调高昂;《背影》文风平实、朴素, 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父子之情。同时, 朗读课文的时候, 要注意情感的运用。具体说来, 就是语调要抑扬顿挫。喜悦之处可以声如洪钟, 愤怒之时可以铿锵有力。语速要适当控制, 快慢适宜。语气要有鲜明的色彩。兴奋喜悦时应气满声高, 焦急不安时要气短声促, 冷淡时要气少声平, 疑虑时要气细声粘, 忧愁烦躁时要气沉声缓, 温文尔雅时要气徐声柔。
情感目标与生态课堂相结合 篇9
一、情感目标重要性的再认识
语文是情感的浓缩。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这些情感因素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发展学生的语言。但小学生情感还处在情绪化阶段,极不稳定,需要培养方能成为学习动力。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学习乐趣。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学习不应当归结为不断的积累知识,训练记忆力,也不是进行死记硬背,……我提出的目标是努力使学习成为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精神生活,才能有助于儿童的发展,有助于丰富他们的才智。
二、情感目标和认知目标的关系
情感是人的主体需要与客观现实关系的反映,它不是高悬于空中的楼阁,而是通过认识的折射产生的,且情感一经产生就会起到为主体认识教学客观,提供催化剂和动力机的作用。学生在接受、认识、把握教育信息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认识活动有着巨大影响。丰富和生动的情感可以加强知觉过程的积极性,而恶劣的情感体验往往会促成某种错觉。学生体验到的情感愈丰富,他的想象力也就愈活跃,愈积极和主动。崇高的情感体验会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探索和大胆的独创。所以说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是促进认知的。
情感是人对事物与自己的需要之间的反映,而这种反映是以认知为基础的,人只有通过认知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揭示客观事物对人的意义基础上,才能产生相应的情感。同时,情感发展也受到认知发展的影响。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总是伴随着学生的认识活动一起出现,并和学生认识活动交织在一起的。没有对事物的认识,就不能有情感的产生。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努力把握好情感和认知这两者之间的有机渗透。
三、情感目标现状及可能性分析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情感目标往往在很大程度上被有意无意的忽视。一方面,教师对教学活动和教育对象没有真诚热烈的情感态度,在教学理念上片面强调认知目标,学生情感目标的达成,被排除在教学目标之外。另一方面,情感目标实现过程较为缓慢,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甚至好几年才能在评估中看出其变化。同时,情感目标是否实现以及实现程度很难有准确的、合适的评估方法。
四、“生态课堂”情感目标的实现
“生态理论”认为,人类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精神现象、生理现象、心理现象和环境因素相互依存的世界。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系统观、生态观,促使课堂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发生转变,强化关联,避免割裂,注重实践体验。
1、情感目标的预设。教学目标的表述 在情感目标培养方面,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表述,要避免从教师“教”的角度去叙述,如用“培养”、“教育”之类的词语。因为这是教师要去做的,而只是做了“培养”的工作,未必就达到了目标。所以应从情感态度培养结果的层面来描述目标,比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用语:“学生能产生向往……的情感”、“能对……表现出关心”、“学生喜欢识汉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等表示情感态度的词。如《普罗米修斯盗火》情感目标设为:感受普罗米修斯为民造福、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看尾巴》一课,情感目标为:对小动物产生喜爱的感情,并形成要保护小动物的意识。设计这样的有关情感态度的教学部标,不论是从培养情感进而激发学习探究欲望的心理规律而言,还是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来看,都是不可忽视和非常必要的。
2、找准文章情感的切入点。文章是情感的产物。刘勰认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当学生作为观文者披文而入情时,必不可离教师的点拨、导引。教师深入透彻地钻研课文,找准文章情感的切入点,加以适当的点拨,即能令人砰然心动,回味无穷。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教学《赠汪伦》一诗时,有这样精彩的一问:“汪伦早不来送,晚不来送,偏偏要等李白乘上船,才踏歌来送,他早先上哪儿去了?”此问一出,学生静思片刻,立刻想象飞扬,语惊四座。有的说,他肯定忙着回去酿好酒了,因为他知道李白好美酒,想让李白能永远惦记着他。有的说,汪伦可能是组织人来欢送李白了等等。他在上王安石的《泊船瓜舟》一诗时,把“还”字作为这首诗的诗眼,构成一条教学主线:靠家近,应该还——可是不能还;思家切,应早还——不知何时还。一个“还”字,不仅贯穿全诗,又引领学生体味作者思乡又矛盾的情感。可见,引导学生“披文取情”时,教师把握好文章情感的切入点是关键。
情感教育目标论文 篇10
一、情感引发的思考, 重在牵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列为基础教育的三维目标之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 》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情感目标作了明确的规定。随着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深入推进, 情感教学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不在陌生。由于受传统的社会及教育理念、国内教育心理学发展的迟缓, 课程体系建设及教育教学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情感领域的教育在实践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情感目标的实现不尽人意, 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情感目标的实践研究更是缺乏。俗话说“不疏则堵”, 人的情感亦是如此。因此, 我注重在课堂上情感教学, 以情感人、以情牵引, 引发学生思考, 疏导学生思路, 重在指导学生学习。如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一课时, 学生在三年级就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 我就创设问题情景, 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让学生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然后, 再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 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指引学生“借助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进行独立学习, 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找出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相同与不同, 从而实现“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兴趣, 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的情感目标。
二、态度端正的体现, 贵在护航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 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 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所在。再有, 由兴趣激发而带来的愉悦情绪体验持之以恒就会衍变为一种情感, 这种情感必然会让人表现出对事物一种稳定的反映和表现,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态度, 而这种态度得以端正的体现, 无疑是对情感目标的实现能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价值实现的途径, 成在多元
(一) 挖掘利用情感资源
“OECD-CERI学习科学第一会议纪要”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儿童时期具有的情绪能力, 而不是他们的IQ, 是他们以后生活中能否成功的最好预示。”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 在课堂上保持学习者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就必然要保障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有良好的情绪。因此, 我通过再现生活情境或创设问题情境, 充分挖掘和利用情感资源, 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去, 突破单纯地注重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局限, 把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 使学生具有学习的热情, 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 学习《直线、射线和角》一课时, 我结合日常生活碰到的现象来学习新知, 激励学生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中, 认识射线时, 我采用认和画两步进行。第一步, 整体感知射线, 用课件出示在生活中见到过的现象“汽车尾灯灯光、手电筒光”等, 要求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有什么发现?”, 然后提问“光线从哪里射出来的?”并让学生展开想象“假如有无穷的能量, 而且没有障碍, 它可以射多远?有没有尽头?”第二步, 通过观察和画, 借助学具“直尺”通过画射线建立表象, 深入认识和掌握射线的特征, 构建数学概念。在本节课的后续教学时, 我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级规律的自主探究, 教学“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时, 出示比较“直线、射线、线段”三者的表格, 提出操作要求, 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出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受益匪浅, 极大地激发学生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而实现了情感态度目标。
(二) 切实达成教学目标
在新课标理念的带领下,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为核心,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课堂教学目标的高效性可以带给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而成就感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情绪的高涨与保持。由此可见, 小学数学课堂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策略的实施必须考虑到跟其他目标的关系, 要注意该策略的有效性问题。因此, 要实现情感目标的落实, 必须将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和知识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机融合, 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 如课堂时间的安排、教材内容的适应性、教学具的充分准备、学法指导细节问题等。
(三) 合理利用技术装备
时代在前进, 社会在进步, 科技在发展, 我们的教育手段也在与时俱进, 不断更新。因此, 在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中, 我特别关注当前社会的发展现状, 包括科技的进步, 观念的更新以及学生的学情变化等, 依据这些进行课堂教学, 合理地利用技术装备,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教学《角的度量》一课时, 充分利用“实物展示仪”的展示功能, 将一个刻度清晰、对比度分明的量角器放在展台上, 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量角器, 同时观察自己手中的量角器, 给学生一个观察与发现的时空, 让学生多角度观察和认识量角器。在学生充分认识了量角器之后组织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量角, 充分利用展台的作用, 直观操作演示, 互动交流量角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学生正确地掌握了量角的方法, 逐步克服了量角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从而实现了本节课的情感态度目标。
(四) 紧密联系现实生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也就是说教学内容要联系现实生活, 即教学内容要接近学生生活, 接近学生经验。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 教学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经验, 越与学生已有的现实生活联系紧密, 教学就会越有效。怎样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呢?我采用的办法就是创设“生活真实”问题情境, 创设“生活真实”问题情境, 就是使学生所学书本知识与个人生活经历之间建立一种认知联系, 巧妙创设与书本知识有联系的生活实际问题, 尽量把学生带入“真实”的问题情景之中, 让学生探究学习从“生活情境”开始。例如, 我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时, 创设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比万大的数的情景, 如“重庆市人口、报纸上出现的数据”等, 以此为契机, 激发学生探究认、读亿以内的数, 从而深入理解亿以内的数并掌握其读法。可见, 在教学过程中千方百计地“化简”书本知识, 下最深的功夫去研究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联系, 借助鲜活的生活案例用最浅显的语言、最巧妙的办法能帮助学生对书本知识深入地理解和认知, 从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综上所述, 通过深入教学实践, 采用情感牵引, 拉进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感距离, 重视指导学生学习, 学生得到愉悦的成功体验, 学习数学的兴趣增浓, 而且态度端正, 学习习惯得到了良好改善。同时, 我还采取了多种途径去实现情感目标,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的调动, 大多数学生能比较积极主动地学习,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增强。可以说, “情感牵引, 态度护航, 追求价值目标”能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从而发展学生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情感教育目标论文】推荐阅读:
情感教育模式论文08-12
写作情感教育论文10-31
初中语文情感教育论文07-22
学生的情感教育与培养论文08-20
中职生道德情感教育论文08-21
中学语文情感教育研究论文09-01
情感教育的实践及思考论文09-02
医学教育中的情感教育论文08-11
小学语文中的情感教育论文06-05
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论文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