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情感教育论文(共10篇)
写作情感教育论文 篇1
情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 具体表现为人们的喜怒哀乐等情绪体验。良好的情感促使人们健康生活、和谐交际, 促进人格力量的形成。因此,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把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优良的情感品质, 使学生成为身心和谐发展的合格人才。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经过跟踪分析, 发现中学生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虽然基本掌握了写作的基本知识, 但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叙述和描写、说明或者议论, 忽视 (甚至不懂得) 情感的融入, 这使得不少学生的作文平淡、干涩、缺少意味。学生对于写作中情感表达方式的理解太过空泛, 单一。学生没有理解情感既可以在叙述中抒情, 寓“情”于叙事之中;也可以在描写中抒情, 寄“情”于描写人物、事物之中;还可以在议论中抒情, 边发议论边抒情。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把情感教育作为写作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进行探索和实践, 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确立情感教育的地位
从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关系上看, 任何认知过程的完成始终离不开认知的情绪、情感, 如果没有情感活动的配合和促进, 认知活动将无法进行。倘若无视情感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把它排斥在语文教学和写作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之外, 这样的教学是不完整的。事实上, 任何语文教师、作者在自己的课堂上和作品中总会有意无意地渗透自己的情感。完全没有情感教育的写作, 客观上是不存在的。语文的育人功能使我们必须确立语文写作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地位。
二.教学内容———情感的体验和领悟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 理解和接受事物的心理尚未成熟, 还不能看透事物的本质, 往往凭借主观直觉进行好恶评判。在写作教学的情感教育中,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入情”, 即充分利用教学内容, 将抽象的道理化为具体的情感体验, 有意识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从而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其次, 教师要寓情于理, 所谓寓情于理就是要用作品中蕴涵的哲理启发学生。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感受真、善、美, 把握作品的情感脉搏, 与作品同休戚、共享乐, 爱其所爱, 憎其所憎。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入理”, 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途径。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把学生带入作品的特定情景之中, 认识到情寓于“理”中, 从而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或审美评价, 在心理上产生感受, 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
三.教学方法———情感的表达和分享
在写作教学的情感教育中, 教学方法得当与否会影响到整个教学效果, 或者说它关联着学生在写作中的情感表达。教师首先要以自身的情感表达方式去打动和感染学生。教师的情感感染力不仅是一种间接的无形的情感情境, 而且也是一种培养学生情感的心理力量。
对于学生, 教师应该努力创设一个氛围, 比如用讨论、交流的方式, 鼓励学生勇于表达、乐于分享。新课标要求把“感情真实健康”作为写作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表真情, 那么“真情”指的到底是什么呢?包含哪些方面呢?每个学生对此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体验和理解。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使得学生有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同时也分享了他人的观点。这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信心, 使得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都得到了展现和尊重, 情感也得到了丰富。
四.强化教学效果———情感互动
在写作教学的情感教育中, 教师找到进入学生情感世界的路径, 是强化教学效果的一个有效手段。教师可以在课后用古今中外成功、成才的事例鼓励他们, 用自我的积极情感感染他们, 做到“润物细无声”。师生要进行交流互动, 用爱心感染学生, 引发学生的积极反应, 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 师生情感交融, 使学生在愉快、友好、温情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
学生怕写作文, 写不好作文, 问题主要不是出在写作技巧上。学生欠缺的, 是生活和情感的经验。这些经验, 不是学生没有, 而是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开掘, 去利用。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功夫不仅在课内, 还应放眼课外。要有大语文观, 要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 让师生之间, 同学之间, 学生和家长之间广泛交流, 平等对话。“话匣子”打开了, 作文的内容就多了。学生有了健康的情感, 作文写好了, 思想就跟着进步了, 人的素养也就提高了。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 培养学生丰富, 健康, 细腻的情感, 让作文成为学生感情生活的有机部份, 此乃作文的至高境界, 教师要将学生往这一方向引导。
提高写作兴趣 培养写作情感 篇2
关键词:作文教学;写作兴趣;写作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7-0028-02
几年前,老一辈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泰斗张志公教授就曾呼吁:所谓减轻负担,中学的作文教学绝不在减轻之列,应当加重再加重。这些年语文教学的改革更是越来越重视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然而,与这种改革形势极不协调的是当前令人头疼的作文常规教学。一上作文课,一些学生便叫苦连天,唉声叹气;一写起作文,就抓耳挠腮,眉头紧锁;作文内容往往七拼八凑,无病呻吟;交起作文更是拖拖拉拉,不能完成字数。“怕”、“厌”二字制约了这些学生的思维,他们品尝不到创作成功的快乐,自然也就无法产生写作的激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有人说:“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是创造能力开始发生的催化剂。”兴趣产生的威力是巨大的,兴趣是创作欲萌芽的沃土。可见,改变这一现状的关键就在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那么,究竟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呢?在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 把握时机,进行即兴的片断作文训练
所谓片断作文训练,就是对某一人、事、物、景、情进行片断的描绘、记录,字数往往二三百字即可。对于即兴的片断作文训练,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在学生感受最强烈的时刻,随时随地引导学生进行片断作文写作,把此情、此景、此事、此物、此人描绘下来,就好像是现场实录一样。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到有东西可写,而且使他们有一种急于把内心感受倾吐出来,不吐不快的激情。
进行这种训练,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把握时机,善于启发诱导,以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的情绪。为了说明这一方法的实际操作,现以我的一次指导过程为例。
记得在一个大雾弥漫的清晨,我到校上早自习,一路上呼吸着潮湿的雾气,在白纱一般、烟云一般的雾中穿行,看着若隐若现的人影,我不禁激情满怀。走进教室,我没有让学生进行常规的早读,而是激动的向学生讲述了自己的感受,本来毫无感觉的学生在我的激情引发下也激动了起来,活跃了起来,纷纷展开了自己想象的翅膀。这时,我立即让学生拿出纸笔,只20分钟,80%的学生就完稿了。我又利用剩下的时间,鼓励学生毛遂自荐,主动朗读自己的作品,学生异常活跃。结果表明,这次作文的质量非常高,学生想象丰富奇特,语言活泼,充满了孩童的天真、调皮。有的把雾比作仙女,有的比作捉迷藏的小姑娘,有的比作调皮的小弟弟……;用的动词也丰富有趣,如滚、涌、扑、闪……等等,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了,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兴趣,也增强了我的信心。
这样的写作时机有很多,比如:夕阳落山的傍晚;阳光明媚的清晨;大雨滂沱、电闪雷鸣的日子;春游未成行,极度失望之时;文艺汇演兴奋紧张之际;上《背影》一课时,对人物某一特定的情形下的动作描写;上完《我的叔叔于勒》之后,对身边熟悉人物的神态描写……
事实证明,抓准时机,进行即兴的片断作文训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养成了学生仔细观察,细心体会生活的能力,并培养了他们抓准灵感,及时记录下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想法的良好习惯。
二、改革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进行再现教学尝试
所谓再现教学,就是师生力求站在作者的时代,持守作者的视点,立足于篇章,共同再现作者成文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再现构思的程序是:提取——再现——比较。提取,就是从原文中或提取立意、或提取结构、或提取材料;再现,就是要求学生根据提取的内容,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想象,重新构思成篇,对原文进行再现;比较,就是把作者的原文和自己的文章从语言、结构、立意等方面进行对比,体会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从而明确自身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
有人也许认为,这样改革以后,阅读教学怎么办?其实,这种再现教学并没有抛弃阅读教学,相反地,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传统的阅读教学是教师教给学生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何妙处;而再现教学则是让学生在再现、比较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我这样写为什么没有作者那样写好,我以后在写作中该注意些什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如此,在创作比较的过程中,为自己的文章与课文的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甚至比课文处理的还好时,学生能品尝到写作构思的喜悦,引发学生想读爱写的激情,达到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我的母亲》一文之前,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回顾母亲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四个片断,分析这些片断表现了母亲怎样的精神品质,然后要求学生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文章与邹韬奋的文章进行比较,看看自己的文章与课文相比有何优劣,学生情绪会十分高涨。
除再现整篇文章外,还可进行片断再现。比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中“雪地捕鸟”片断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演示,然后,让学生把这个片断进行再现,再与课文进行比较,想想自己用的动词好还是课文用的动词好,为什么好。这样训练后,既完成了品味阅读教学的任务,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事实证明,使用这种教法,学生会感觉到好像自己在与著名作家进行写作比赛,很有挑战性,极易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学生的表现欲
每一位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希望自己的好文章能见报、登墙,或读给同学们听,让别人共同欣赏。教师若能采用有效的途径,满足学生强烈的表现欲,就能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写作兴趣。
1.鼓励学生投稿。
在学生看来,自己的文章能登报是件很神圣、很自豪的事情。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向报纸、杂志投稿,并对见报文章的小作者予以精神和物质的鼓励。这样,其他同学也会产生创作冲动,教师在这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的进步会很大的。
2.优秀作文及时上墙报。
班内开辟一块“习作赏析”园地,对学生的优秀作文教师及时推荐上墙。应注意的是,不能光推荐作文水平高的学生的作品,也应推荐那些平时作文水平低、现在进步大的学生的作品,这样既能激起优生的竞争意识,也不会使其他学生丧失信心。
3.定期举办作品朗读会。
作品朗读会是学生展示自己作文的天地。教师定期在班里举办朗读会,让学生选择自己这一阶段最好的作文朗读,学生会在教师和同学们的掌声中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四、定期交流摘抄和日记
为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许多语文教师都要求学生日常做摘抄和写日记。教师往往只是检查学生按时完成了没有,不会做详细的批改。于是学生往往应付差事,敷衍了事,只摘抄不背诵,只写日记没有提高,不能达到这项活动的的目的。所以,教师应定期进行摘抄和日记的交流活动,好的摘抄共同欣赏,好的日记共同学习,学生的写作兴趣就会高涨起来,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写作情感教育论文 篇3
语文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工具, 是沟通人际关系的桥梁, 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语文教师是情感型的人, 大多激情满怀, 可以用情感感染学生, 师生产生情感共鸣, 从而教会他们怎样做人, 让他们健康成长, 过得更幸福。在教学生涯中, 我尝试将情感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比如利用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写作教学看, “意在笔先”是很重要的, 意思是注重文章的立意。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 除了要指导学生观察分析、立意、构思外, 还要懂得酝酿感情。一篇好的文章, 除了有材料、有见解外, 还应有感情。文章情感的展现需要建立在丰富的生活积累上, 为此, 我指导学生重视记日记、课外多阅读和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等积累写作素材, 提高写作能力。
一、用日记记录每天的生活, 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 留下情感轨迹。
很多学生曾有过顾虑, 怕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透露给老师, 会让老师笑话或者误解, 因此, 写日记时只记录一些流水账式的、无关痛痒的生活片段, 这样记日记的效果可想而知。我鼓励学生通过日记记录每天的所想、所思、所感, 并且保证不给别人看, 不告诉任何人, 不管是什么事都替他们保密。在日记本上针对他们出现的问题用名人名言或者自己的人生体验积极地加以引导, 思想上和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及时帮助他们解决, 让他们放下包袱, 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的感受、成长进步的体验记录在日记中。老师通过引导和帮助, 使其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认真勤奋地学习。同时在写文章的过程中, 还可以调用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为写作添彩、加分。
二、积极开展课外阅读, 通过和名家对话, 丰富情感世界。
课外阅读的开展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增长知识, 而且能直接影响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我们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那些积极健康的课外读物, 并利用课外阅读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如在教学《我与地坛》的过程中, 我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全文和《秋天的纪念》, 学生读完后, 对于生命和母爱有了更深的认识。此外, 学生对于现代网络技术有浓厚的兴趣, 引导学生阅读时下优秀的网络文学, 比如反映学生生活的《花样年华》。这样既满足了学生浏览网页的需要, 又扩展了阅读量, 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道德观, 丰富情感世界。在教学实践中, 我利用寒暑假布置学生阅读世界优秀的文学名著, 如《羊脂球》、《复活》、《安娜·卡列尼娜》, 通过和世界名家对话, 丰富情感世界。对于一些名家名段, 我鼓励学生多朗诵、多记忆, 试着置身于作品所描述的那个时代背景中, 深刻体验作者、作品、作品中主人公的情感, 为写作积累丰厚的情感因素。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渗透情感教育, 为写作积累素材。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我在教育教学中, 还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并且在第二课堂上渗透情感教育。比如开展以传统美德为题材的诗歌朗读比赛, 以孝亲敬长为主题的写给父母的一封信,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题的辩论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渗透高尚的情感, 无形中对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起到引领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 设置了一系列语文综合实践课, 这为我们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供了合适的机会和平台。每一次的语文实践课的主题采取多种组织形式, 比如办文学刊物, 实地写作等, 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各取所需, 易于领悟、接受和内化。这样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为今后的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情感是写作的灵魂 篇4
对话人及对话整理:孔会侠
一、我总是碰到好人
孔会侠:李老师,您好。首先感谢您接受我这次采访。据我所知,您是1953年出生在河南省许昌市的一个大杂院,是这样吗?
李佩甫:我出身于工人家庭,早年生活在小城市里。城市虽小,但这里是历史上曹操建都于此的“三国故地”,还是有些古风的。我家住在一个大杂院里,那是一个贫民区,五行八作的人都有。老辈人识字的不多,都是百姓。夜里睡着睡着就听见骂声四起,打斗声不断。第二天早上起来,又照常打招呼,这是一个粗暴又温馨的地方。
孔会侠:记得您曾说过,九岁的时候开始读书,读的第一本书是《古丽雅的道路》,农村的表姐到处帮您借书。此后您下乡当了知青,然后去技校学习,还到工厂开车床。早年的读书经历对您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李佩甫:我们家往上数,三代不识字。小时候家里没有书,记得唯一有字的就是半本黄历,我所有的书都是借的。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就对文字这东西特别喜欢,我的阅读是超常的。那时候我们班有个同学他爸是右派,清华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家有书,记得我经常是用一块糖或者一块橡皮之类的跟他换书看。那时他从家里偷出书,限制时间,只允许我看三天。白天还要上课,看两个晚上,几十万字的东西,根本看得不细。从同学那里读的书,苏俄文学居多。另外我一个表姐,乡下的,后来她领着我到乡下四处找书,给我找的书大多是古典通俗类的。像《七侠五义》《隋唐演义》《聊斋志异》……都是比较传统的。这些儿时的读物现在已经记不大清楚了,也不重要了,关键是它们给我带来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给我一种感觉,世界上还有这样的生活?!你在文字中会听到一种声音,闻到一种味道,看到一种你从未见识过的生活,这都是文字给予的。到了我的青年时期就不一样了,我有四个借书证,许昌市图书馆、许昌县图书馆、工人图书馆……阅读量很大,阅读的渴望非常强烈。凡是有字的东西我都喜欢,连新华字典都翻过好几遍。我曾经说过,书本是现实生活的“沙盘”。它可以让你看到你从未经历过的各种各样的人生,走近一个个你所不熟悉的生活领域,而后反观自我,达到清洗自己、丰富自己的作用。我是运气比较好,后来在工厂开车床,工厂的工会主席对我很好,他把办公室钥匙交给我,说晚上你上夜班休息的时候可以去看书,这是唯一的特权。
孔会侠:关于童年生活的回忆,您写得最多、谈得最多的是在蒋马村姥姥家的那些。您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中篇,都是以这段生活为基础的,一个是写于1985年的《红蚂蚱 绿蚂蚱》,一个是写于1990年的《黑蜻蜓》。那段时期您生活在乡村,在乡村的感受和心情跟大杂院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吗?这对您后来的创作具有什么意义?
李佩甫:对于我来说,乡村是一种记忆生活,也是一种补充。首先是饥饿造成的,20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八九岁时,总是很饿,那时候为了混三顿饱饭,每个星期六我都要独自一人步行二三十里到姥姥的村庄里去,为的是填饱肚子。那时候,一个小孩子在姥姥的村庄里走来走去,不自觉地会有一种外来人的视觉,他打量着村子里的一个个“舅们”,打量着一个个太阳高悬的日子和无边的田野,品味着光脚蹚在热土里的感觉,那些就成了我后来的写作储备。
孔会侠:1971年您下乡当知青,几个月后就做了知青队队长。这段时期您对农民生活的了解、对农民们的认识,相比于童年时期在姥姥家的接触,有什么变化?
李佩甫:我是中学毕业下乡当知青,那时候已经大了,那是走向人生的开始。一个年轻人,那时候是响应号召,抱着为国“牺牲”和“献身”的意念走向乡村的。有幻想有意气风发的意味,已经不是为了混饭吃了。那时候全国都在号召“革命”,下乡也是一种“革命行动”,是“时刻准备着,不知道干什么”。当然,对未来是抱有美好愿望的。那时,劳动非常累,但晚上还是要坚持读一些书,对未来有憧憬,对农村生活有了更多了解,但还未完全消化,没有真正开悟。
孔会侠:1978年1月,您在《河南文艺》发表了平生第一个作品——短篇小说《青年建设者》。接着,您很快在5期和10期上发表了《在大干的年月里》《谢谢老师们》。很快地,1979年您就调到了当时的许昌市文化局。1983年,您调到了南丁老先生筹办的《莽原》杂志社任编辑。有人说80年代是当代文学的“黄金时代”,您如何看?那个时代的文人们,是如何相处和交流的?另外,这段写作之初的编辑生涯,对您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李佩甫:我总是碰到好人,所以说我现在是能帮忙的都帮忙。1980年夏,南丁当上河南省作协副主席,他积极为河南的文学事业和新人的成长做长远谋划。1981年,他筹办了《莽原》,又借为《莽原》组稿的名义,办起了河南省文联有史以来的第一期文学讲习班。我参加了这个“讲习班”,当时学员还有张一弓、刘思谦、杨东明、孙方友、赵富海、南豫见等人,班长是张斌。记得南丁在当时的开班演讲中风趣幽默地说:“搭个窝,你们下蛋吧!”我们这个班是在经七路纬五路上的河南省教育学院,后来被称为河南文坛的“黄埔一期”。1983年我写过一个叫《蛐蛐》的小说,在《湖北文艺》上发的,后来被《新华文摘》转载了。那时有一个老作家叫徐慎,说你去见见南丁(时任作协副主席、负责筹办《莽原》),说南丁比较喜欢你的文字,你去见见他。我一听是让我见一位我十分敬仰的前辈,也不熟悉,心里发怵,就没好意思去。一次、两次,如是者三。再后来他专门让作家张斌领着我去了,我那时候比较喜欢现代派的文字,坐下来后由于紧张,胡说八道了一通,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没过多久,在文联楼上开会时,南丁先生就递给我一张表,上调表,让我参与筹办大型文学刊物《莽原》,说要把我调过来,到《莽原》杂志社当编辑。这对我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那时候在省城我没有任何关系,就是几篇小说,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就这样,1983年我正式调入《莽原》,1987年我去做专业作家了。这四年编辑生涯对我太重要了,那时候,一本编辑手册,成了我正规训练的方式,都快翻烂了。我觉得当编辑对我有很大影响。一个是行文的规范,编辑要校对,每个字、标点符号,原来我的标点很不规范。二是看人家的稿子能增加对文字理解的宽度。做编辑很有必要,在作家之前还是当当编辑,有很大好处。
nlc202309090133
孔会侠:有没有对自己写作认识的提高?
李佩甫:有,认识提高就是看到了很差的文字、很好的文字,知道之间的差别有多大,区别在哪儿。当编辑要总揽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走向,最高水平是什么,我们刊物质量在哪个水平线上。有时要讨论一些比较好的作品,切磋交流,很有裨益。文字这东西,一个是学习,一个是生命体验。写作写到极致,一是需要生活积累,二是要认识生活,用认识来照亮生活。
二、写作成了我的生活方式
孔会侠:后来您做编辑时,河南省文联又办了一次讲习班,您又参加了。这两次讲习班的学习,对您日后的写作意义大吗?
李佩甫: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文学的黄金时期。那时候文学界经常开各种各样的座谈会、办各样的培训班。河南办过两个最重要的培训班,每次时间都长达三个月。这两个班我都参加了。当时只有一个信念:张开所有的毛孔吸收西方的、前人的文学经验。那是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接轨的一个时期,那时我们一方面阅读交流,一方面相互谈各自的“构思”……常常是彻夜不眠,读到一本好书异常兴奋。那时候,各种风格流派的作品都是谈论的话题。这是中国作家的补课时段,《百年孤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追忆逝水年华》《喧哗与骚动》《尤利西斯》《弗兰德公路》……都是我们讨论的篇目。当时我们都很吃惊,原来小说也可以这样写呀?!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消化和吸收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从文本意义上说,我们的时间还远远不够。但是,标尺已经拉起来了,已经接轨了。有了参照系,有了全方位的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封锁已经打破,中国文学已经插上了翅膀。能不能飞起来,就看各自的造化了。
孔会侠:前段时间看南丁老师的文集,他有一卷评论集,上面有一篇文章是写您。那是1987年,您在《莽原》已经快要提为编辑部副主任了,您去找他谈,说想做专业作家,想要“整块时间”来创作,他“就觉得延误了这位人才的黄金时间,也是罪过,也就未敢不同意。”这段话现在读来,让人很感动。很快您就成了专业作家,第二天就“冒着料峭的寒风回到他插过队的村子里,去寻找感觉,强化情绪。”
李佩甫:那时的领导很纯粹,也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这一茬作家对南丁都有感情,他对大家都有成全,他是有恩于我们这一代作家的。他心态非常好,包容宽纳。还有段荃法,对我帮助也挺大,我经常晚上转到他家去聊天。我那时在写作上功利性不强,是被命运推着走的,不经意间就改到这个道上。我庆幸无意间找到了一个特别适合我的活儿,这是上苍的厚爱。这条路不是我自己设计的,是慢慢无意识地走上了这条文学之路。我们这一代作家确实赶上了好时候,初期社会风气还是正的,不用托人不用找关系,相对单纯些,也不称主席什么的,顶多喊个老师,有时候还直呼其名。
孔会侠:你们这代50后,适逢1980年代的文化爆炸,大量吃进了外国文学作品的营养。看你们这代作家的写作,感觉许多小说都有一个“许多年以后”的叙述基调,这是不是意味着限制也是挺大的?
李佩甫:我庆幸的是读书比较多,阅读是大量的。它可以清洗自己,丰富自己。那时我读了大量的外国作家作品,有好几个作家的作品让我喜欢。比如海明威,简短的句子,他对冰山的写法、概括都是一种启示。比如法国佐拉的小说,对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描写。包括巴尔扎克、雨果那种对人物的准确描写。还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略萨,80年代我就看好他,认为他的作品并不比马尔克斯差。还有《追忆似水年华》、很难读下去的《尤利西斯》,让我很吃惊,乔伊斯这家伙读了多少书啊,知识宽度多大啊,很多典故都是引用的。阅读让我见识了人类最好的文字的感觉,原来语言行进的方式与思维方式关系极大。文体不是人们认为的“结构”,而是语言行进的方向与方式。为啥用意识流,是要走出旧有的思维模式,创造一种全新的对人类、对社会生活、对生命体验的认知方式。80年代,中国作家可以说都在拼命学习吸收外来的文学经验。先是学习,然后是“走出”,只有走出后才能创造出本民族的文本。可走出相当困难。每个作家的思维方向跟他的认知水准是分不开的。当时,《百年孤独》真是给人震撼感,我们几乎都受了马尔克斯的影响,很多中国作家在一段时期之内,都会忍不住地用“多年之后”这种表述方式。但中国作家要拿出本民族独特的文本还是有难度的,这是一个课题。当年,我们好像已经快捉到那只“鹿”了,“鹿”就在眼前,但是突然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困住了一代作家。我个人的看法,就亚洲文学来说,中国当代文学并不差,但是比起马尔克斯这样的作家还是有差距的。在文本建设的意义上,中国作家要有所突破是有难度的。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应该说是给我们50后作家画了个句号,也算是对50后作家努力的一种认可吧。
孔会侠:后来,您保持了终身的阅读习惯,阅读给您带来了什么?
李佩甫:我说过,我的人生得益于阅读。也可以说,是读书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你想,我家三代赤贫,父母都不识字。况且我生在工人家庭,童年生活在一个骂声不绝的大杂院里,当年很多同龄的孩子都去捡橘子皮、卖瓜子去了。我却从那个时间段开始,读了大量的书。正是读书让我认识到世界很大,还有各种各样的人生、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从书本中,我认识到什么是高尚、高贵,什么是卑下,低劣,人的命运是怎么一回事……同时,阅读又是一种丰富人生、开阔视野、清洗自己的一种最好方式。当然,这都是需要“悟性”的。当你“悟”到一定的时候,你才真是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
孔会侠:您曾带着欣慰之情说过:“一个人一生能够找到自己愿意做又能做好的事儿,这是最幸运的”,写作于您,就是这样的事情。但是,找到了,能否用一生精力去专注从事,也是很难说的。毕竟,人生路上致人转移、分神的诱惑会时不时冒出来,障在眼前。您是如何做到不去旁顾的?甚至后来您当了作协主席、文联副主席,也没有让您分心、降低自己的创作水准。
李佩甫:是啊,对于我的人生来说,我有幸找到了一支“笔”,我得好好握住它。它对我来说,是一种修行。人生是一种自悦和娱人的过程,这是最重要的。我曾经给人说过,对于我来说,除了这支笔不能丢掉,其他的一切都可以放掉。
nlc202309090133
孔会侠:去年九月,您的《生命册》获得了“茅盾文学奖”,也算是文学对您心无旁骛、勤耕一生的报偿吧?现在回头去看看,您的生命“来路”越来越清晰,有没有感觉一路上的许多际遇,现在看来却都为后来的写作打下基础,成为您文学世界可以追溯的种种“前因”?回头看来,您有何感想?
李佩甫:我写作已经三十八年时间了。在某种意义上说,写作已经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不管得不得奖,我都是要写的,这是我的日子。我最开始并不是为了获奖、出名而写作的。我是真心热爱文学,阴差阳错地走上了一条最适合我的人生道路。文学对我影响太大了,我正是在文字里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感觉。
孔会侠:获得”茅盾文学奖”后,您的生活和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李佩甫:应该说,获奖后,对一个阶段的生活多少是有一些影响的,也不过是采访多了些,但影响不大。就心情来讲,有意无意的,相对的松弛了些。
三、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部
孔会侠:自从您将豫中平原这块“绵羊地”作为自己文学耕耘的领域,这片大地以及大地上的人们,就成了您至为关怀的叙述对象。就地理形态和位置而言,您觉得这块土地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李佩甫:我是从《李氏家族》开始,对这块土地一次一次地再认识,不断地发现新东西,不断地扩而大之,我是通过很多年的努力才找到“平原”的。平原是我的故乡,也是我的“写作领地”。当然,从写作的意义上说,我笔下的“平原”已不是原有意义上的平原,它是一种反复思考后再现的过程。就具象来说,这是一块热土,一马平川、四季分明,可以说是插根棍子就可以发芽的地方。中国的四条大河三条流经中原。当年历史上这是一个最好的地方,但是由于历年战乱,中原不断地被侵扰、占领,“逐鹿中原”就是最好的注解。政治文化对她的破坏、摧残,使她成为相对落后、不好的地方。其实当年这里是好地方,不然唐宋不会都在这里建都,包括河洛文化、殷商文化等都在河南。整个中原你会发现很多优点,比如说郑州它虽然又乱又脏,但它是中国十大最平安的地方。没有地震,黄河泛滥也从来没有淹过郑州,都是从中牟往下走了。后来一次一次的破坏造成了这样的局面,我对这块土地是有一种很复杂的情绪。
孔会侠:在中国文明史上,河南“这块古老的土地”是整个民族的文化根部所在,这是这块土地的曾经辉煌。但此后,这块土地的文化就没落下去了,您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李佩甫:不能说是“没落”,“没落”二字不能完全概括这个地域。在大时间的概念上来说,盛衰都是有周期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这里的生存写照,也是生存底线。这里的生命状态是“败中求生、小中求活”,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但中原文化一直是中华文明的根部,它的包容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比如,在这个世界上,犹太民族是最难被同化的。可在河南的开封,当年宋代逃到开封的一支犹太人民族,就完完全全地汉化了。
孔会侠:您经常阅读地方志吗?许多河南人,在说起家族来历的时候,都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下开始,就像您在《李氏家族》写的那样。河南,这个您说“插根筷子就能发芽”的地方,反而是荒无人烟,要靠大量移民来定居到各个县乡,为什么呢?
李佩甫:我经常看地方志,凡是能找到的我都认真地看。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时可能是五千年的锁链。看地方志时我发现,许多河南人的家谱上溯点确实是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底下,时间是明朝。元朝末年的战争、干旱、蝗灾、瘟疫,使中原大地尸体遍野、几无人烟。没办法,到明朝后,从洪武二年到永乐五年,中央政府组织山西人移垦河南。我们这个民族,经历了许多苦难,中原文化它有个最下线,人们能够活下来有个底板,就是比较昂扬的四个字:生生不息。
孔会侠:那么,非常务实的中原人的精神世界,还有没有理想主义的栖身?
李佩甫:平原也有理想化的东西。比如一个地方有一个桥,本来没有这个桥,但是它有一景:高桥揽月。这个桥多高不知道,但与此相关有个民间故事,借此你可以看到平原人的想象,可以感受到平原人想象力的高度。一个小孩爬到桥上掏鸟蛋,但是没拿好,鸟蛋开始往下掉。这桥有多高?落地之前鸟蛋就开始孵化并完成破壳而飞。由此可见平原的想象力是极致的,也就是说这块土地上它还有一种想象力的高度。
孔会侠:您的作品我在心里默读的时候,用河南土话和用普通话的语调,味道很不一样。您文字里面很多方言,通过语言的奥秘,进入到对地域性生存态度、生存哲学的探究。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是,人们一方面内里有一股特别昂扬或渴望昂扬的东西,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又显得特别小,为什么呢?
李佩甫:方言能体现出特定地域的生存哲学,是历史留在人生命中的生动记忆,与对历史的传承、对苦难的深刻认识都是有关系的。“败中求生、小中求活”,这跟所处的地理环境、地理位置是有很大关系的。土地在自然界一代一代地传承,杀戮里的一代一代的政治变化对人无形囚禁。中原人有着天然的警惕性,这块土地是连年被铁蹄践踏的,草是一节一节地被割过后再生的一种状态。
孔会侠:平原上的村庄,几乎一模一样。平原人的脸庞,几乎一模一样。就连那远道逃难到开封的犹太人,现在也多“泯然众人”了。中国社会的“同化作用”太大了,您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李佩甫:山里人靠山吃山,水边的人靠水吃水。但在平原,单个人、一颗脑袋是支不起天的。人走出来的时候,就会有无限的恐惧。天太大了,人很渺小,这里人“屋”的意识尤其强烈,首先是盖一个屋,“藏”,把自己藏起来,尔后才是一个“活”字。芸芸众生用来描写平原人是最准确的。把自己“芸”在众里,好像就有了安全感。同质化是这里的生存哲学。听听,这里的民间俗语是:露头椽子先糟。
孔会侠:大地上生长出的植物,都带有土壤元素的影响。而作家,也是大地上的植物,受养于大地,会不会也受限于大地的作用呢?就您看来,河南作家与其他地域的作家相比,有什么不同特征?
李佩甫:河南作家应该说是最接地气的。这里有一个最普通的道理,种什么收什么。河南人没浪漫主义,或者说极少浪漫主义。河南人浪漫主义的想象极致就是“高桥揽月”,比不得庄子的“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想象力的极限,我们是有限制的。我们只能往下走,走近土地,往上走是走不过人家的。但你热爱文学就好好写,可以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极致,做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别人的路是别人的,自己的路是自己的,但是你不要拿自己的路跟别人的路作比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在自己的领域里耕耘,做到怎样就是怎样。你最熟悉的东西就是你的,别人夺不走。不要去别人的领域争,否则会很苦。写作是一个非常苦的差事,中间某一段苦可以,如果终身苦是受不了的。你必须在文字中产生自己的思想和快乐,这很重要。
增强情感助写作 篇5
一、贴近生活
1. 学会观察
观察是积累素材的重要方式, 也是作文的必要前提, 这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我常常指导他们细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 以自己独特的视角, 展现人或事物独特的美或丑, 展现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价值观, 感悟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等, 以之震撼读者的心灵。这样, 既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又可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
2. 联系实践
学生亲身参加的实践活动, 往往津津乐道, 此时让学生写出实践活动的经过和感受, 自然兴趣盎然。实践也证明,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既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又能开阔其眼界, 培养其竞争意识, 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生动活泼的写作素材。
二、读写互动
假如让繁重的课业负担剥夺了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和条件, 加上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机械讲解与灌输, 学生就会疏远排斥阅读, 必然造成“读写分离”。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要有效地进行两个结合:
1. 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结合
我们教的课文, 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 这些文章或是结构清晰, 或是语言优美, 或是构思独特, 对学生的习作都有极大的指导价值。为此在广泛摄取素材的基础上, 我们首先以这些范文为对象, 对学生进行写作基础训练, 再结合阅读教学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 并用以指导自己的习作实践。
2. 表达和需要结合
学生习作的需要有两种, 一种是实际需要, 如学习需要、生活需要。一种是性情需要, 如倾诉喜怒哀乐、记录所思所感。其中学生的性情需要完全是从内心出发, 更自然, 更真实, 更富于情感和个性, 它所带来的是学生习作时的真情流露, 个性展示。为了让学生对习作保持持久的热情, 自如地运用语言表露自己的天性, 我们每学期的习作训练摆脱了课本的束缚, 更不受教师的限制, 文章的题目学生自己拟定, 内容自己选择, 形式自己裁定, 力求从学生本能的性情出发, 让学生自由倾吐, 自然成文。这样一来, 习作就真正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 写作也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切实需要。
三、体验快乐
新课标提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习作一旦被认可, 就会对练笔产生兴趣, 而且希望自己的习作更多地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许。因此, 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 并满怀激情地加以肯定和赞美, 把奖励当作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催化剂, 更多地为学生提供展示习作的时空, 尽可能以满腔热情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 珍惜学生的写作成果, 让学生看到劳动的价值, 使之成为一种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在作文教学中, 可以这样做:
1. 在评语和作文讲评中以表扬鼓励为主, 及时予以肯定。
2. 好作文读给学生听或者请班里的学生来读。
3. 办黑板报, 刊登好作文。
4. 把优秀作文推荐给报刊, 争取发表机会。
“诚于嘉许, 乐于称道”, 这些做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 培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必须把培养兴趣放在第一位, 这样, 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开发, 作文才会闪烁出智慧的光芒, 洋溢生命的活力, 才会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书面表达”, 对作文“有兴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2005.
[2]刘锡庆.轻松阅读, 自由写意.新作文, 2003 (1) .
学生写作情感培养探究 篇6
当代的中学生生活在幸福年代, 享受着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 通过各种途径接受海量般的信息, 可谓见多识广, “阅历”丰富。可是一旦要他们写作文, 大多数中学生觉得无话可说, 无事可写, 无情可抒。其实, 这正是情感缺乏的表现。对世间万物缺乏“爱”和“恨”的感情, 缺乏细致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和表现的能力, 缺乏对人生的思索和感悟的能力。
那么, 如何引发和培养中学生作文感情因素, 使学生的作文激情满怀, 有血有肉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一、感受生活, 缘事生情
学生作文其实就是写自己的生活, 表达自己的心声。赞可夫说:“学生只有在情绪高涨, 不断要求向上, 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 才能产生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和词语。”因此, 教师要善于教育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指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人之处, 深切体会并积累感情。“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喧腾而美丽的校园、幸福与不幸的家庭、成长中的酸甜苦辣、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国家的大事、世界的风云……处处都迸溅着生活的浪花, 唤起人们的激情, 只要你步步留心, 时时在意, 你就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出具有共鸣效应的情感, 生发出启迪心智的哲理。
现在的中学生学习压力大, 生活空间几乎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 学习时间是起早贪黑, 生活面狭窄, 与外界接触甚少,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生活, 通过争取学校和家长的支持, 组织学生远足登高、游览观光、调查访问、赈灾济贫、文艺表演、勤工俭学……让学生进行多种体验, 从而拓宽他们的视野, 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二、博览群书, 品读怡情
一个人的情感体验越丰富, 他的精神世界就越高尚, 他在作品中表现的情感就越浓烈。为文先为人, 要使作文情感丰富、格调高尚、内容健康, 写作的本人就必须有丰富的内心世界、高尚健康的人格力量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散文》《读者》《红楼梦》《西游记》《罪与罚》《巴黎圣母院》《战争与和平》等一大批古今中外名著和刊物来培养他们对人类代代相传的美好心灵和美好情操的特殊感受, 达到滋润心田、提高修养、启迪智慧和激发情感的目的。
“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 道出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阅读文学作品, 关键是有意识地激发和培养学生以下两种心理素质:一是独具慧眼, 对生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捕捉力;二是胸怀诗心, 对生活能产生丰富细腻、奇异而复杂的情感, 内含活跃、丰富而富于创造性的想象力。有了这两种素质, 就能洞察和捕捉形形色色、纷纭复杂的事态人情, 能自感和再现细腻复杂、幽微变幻的心灵波光。读《秋夜》, 感受到作者冷峻、幽深、出神入化而又色彩斑斓的心灵世界;读《背影》, 感受到亲情的浓郁;读《滕王阁序》, 感受到自然的纯美;读《胡同文化》, 感受到文化的深沉。多读精品, 能使学生直接受到作家艺术灵气的熏陶和理性光芒的烛照。
三、劳动锻炼, 挫折砺情
现在的学生, 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家庭条件也比较优越。父母也一心指望孩子把书读好, 一般不会让孩子参加劳动。所以, 十六七岁的中学生不会洗衣、扫地、买菜、做饭的大有人在。不会劳动就不会体谅父母劳动的辛苦, 更不会尊重他人的劳动, 体察他人的情感。表现在写作上, 常常是无病呻吟, 矫揉造作。老师应教育学生适当地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学校每周应开设两节以上的劳动课, 通过劳动, 促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使他们体察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快乐, 从而能体谅父母、体谅他人, 这是写作中难能可贵的思想情感。
除了劳动, 挫折教育也是不容忽视。人在经历挫折时, 情感往往是最为丰富的。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 往往是在经历挫折的过程中勃发出创作的欲望。贫民出生的狄更斯12岁时父亲因欠债被投进监狱, 他在一家鞋油厂当学徒工, 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种种生活艰辛, 成为他日后创作素材的重要来源;高尔基年仅10岁便流落“人间”, 捡过破烂, 当过学徒工和杂工, 受尽欺凌和虐待, 饱尝生活的辛酸, 终成一代文豪;还有马克·吐温、易卜生、沈从文、朱自清等, 都是在经历诸多磨难中, 产生出创作的火花, 成为文坛巨星。求知的挫折、交际的挫折、劳动的挫折、情感的挫折, 都是写作时宝贵的情感财富, 日积月累, 也许就能产生非写不可的创作激情。因此, 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受挫折、体验挫折, 会进一步丰富他们的情感, 为他们的写作积累宝贵的财富。
四、艺术熏陶, 真美入情
人类一切真的、善的、美的艺术, 都能激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语文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学设施或带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体验, 加强这方面的艺术熏陶。“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无形之中, 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 思想得到升华, 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对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也大有裨益。学生在写作中不由自主地融入了真、善、美等情感, 充满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的爱。爱是一个人情感的基础, 一个人只有有“爱”心, 才会真正关注社会人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中的一草一木。这样的情感写进文学作品, 才会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五、我手写我心, 倾诉真情
魏书生把日记称为“道德长跑”, 如果一个人坚持长跑, 身体就会健康;而如果一个人积极地坚持写日记, 思想也就会健康。面对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雅俗不一的情趣, 我们必须打开他们封闭的“思维黑箱”, 让学生从被动作文转到有意识地倾吐, 或记录生活、洞悉社会, 或释放心情、舒展怀抱, 产生强烈的“我要写”的心理渴求。一位女生在日记中写了一曲《蝶恋花》:“清水无忧月无愁, 淡看云游, 细雨丝如柳。风吹细波步步柔, 人向河舟为何由?慢步轻上水中楼, 斜倚窗沿, 雨前荷花幽。今宵今景不曾有, 回首还是竟难留。”景随情动, 手随心动, 曼妙的语言传达了女孩子细腻丰富的情感。学生们在日记中与老师倾心交谈, 谈社会、人生、烦恼、快乐、理想、收获, 没完没了的话题像涓涓的流水淌过我们的心田。有了日记、随笔, 老师和学生不仅可以沟通感情, 增进了解, 更能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相互砥砺, 从而营造出更加丰富而温暖的内心世界, 锻铸更加美丽的人格, 描绘更加辉煌的人生。
试论写作的情感投射 篇7
情感, 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 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具有独特的主观反映的内容和外部表现的形式, 具有极为复杂的神经、生理、生化机制, 是有机体在心理和生理的许多水平上的整合, 它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情感投射, 是指在对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体验的基础上, 把生活经验、思想情趣等投射到生活形象之中, 入乎其内地以己之身、心去察觉、感受生活形象, 并作出自己的审美取舍, 使生活形象上升为意象的心理活动。情感投射的过程是以现实生活中的“体认”为基础的“同化”、“移情”的过程。
二、情感投射的价值
“言为心声”, 任何人的话都是其内心某种情感的自然流露;从教学活动的主体与客体来讲, 做为自然的人, 不可能不具有种种自然的本能的情感体验。
1.情感投射决定着作者的写作动机和兴趣
达非曾指出:“没有动机就没有行动, 而情绪就代表着极端的动机——能量” (见斯托曼《情绪心理学》) 。这说明, 写作动机和写作兴趣的动力作用是在写作过程中通过情感而体现出来的。对此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理解:写作动机和写作兴趣, 从它们被唤起到产生到强化的过程中, 都伴随着情感的活动, 并且都把提供和调配心理能量的任务托附给情感的。
2.情感投射决定着作者对写作材料的占有和把握
情感决定看作者对材料的感知。古人对此曾有精彩而形象的论说:“静听不闻雷霆之声, 熟视不睹泰山之形”。这说明, 由于情感不在, 即使在雷声轰鸣之中也会听而不闻, 在高耸入云的泰山前也会视而不见。因此, 写作者自身如果没有一定的情感参与的话, 客观事物的某些属性便不能成为认知对象, 而且, 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即使被感知, 由于情感参与状态不同, 感知的结果也不一样。
情感投射可把人们同客观事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使得人们对客观事物不再漠视了, 而是以己感物, 由此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从而让生活充实。这样一来, 客观事物的表象就带着情感的烙印进入人的内心世界, 这是情感投射的作用。随着内心情感表象的积累, 人的情感体验也更加深刻、丰富, 人们更容易被外物感染, 引起全身心投入的观察与体会。这是情感投射的促进作用。作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时, 如果先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 引起他们对所观察的事物进行情感投射, 就会收到好的观察效果。
3.情感投射影响着写作的整个过程
文章写作须有情感因素的参与。情感因素必须随时融会贯通到文章写作的全过程。情绪色彩浓的文章, 在构思、起草、写作的流程中常常流灌着浓烈的感情。情感经验导向对事物内涵的挖掘、定向联想与想象, 强化论据和论证, 左右语言的加工与润色,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者心中自始至终都燃烧着烈火般的激情, 就会使作品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使读者爆发出强烈的情感共鸣。
三、情感投射的教学导引
(一) 观察的合情取旨
合情取旨就是确定文章的主旨要与文章写作主体情感宣泄的渴望相吻合, 使生活物象上升为意象, 而成为写作的题材。文章写作所表达的思想是与情感交融互渗的, 主题所包含的思想, 是作者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在观察中合情取旨, 的结果, 其间凝聚作者的真知灼见。
在具体的教学中, 我们要引领学生从熟视无储的“表层扫描”中解脱出来, 让学生学会梳理生活、回味生活, 穿透表象, 合情取旨:从老师新添的几根白头发上细细地读出无私奉献的感动, 从妈妈清晨起床的蹑手蹑脚上细细地读出体贴关爱的柔情;从傲霜斗雪的盛开的红梅身上细细读出坚毅不屈的傲骨;从鸟鸦反哺的场景上细细地读出回报父母的孝心……苏霍姆林斯基身体力行, 为我们作了很好的示范。在一月的一个晴朗的日子里, 他领着学生来到还有积雪的果园里。“孩子们, 你们仔细地看看周围的事物, 你们能看到春天已经快要来临的最初的标志吗?即使你们中间最不留心的人, 也能看出两三种标志, 而不仅会看而且会想的人, 就能看出几十种标志来。谁会欣赏大自然的音乐, 他就能听出春人正在觉醒的第一批旋律, 大家看吧, 听吧, 想吧!”他用诗意的方式启迪学生去寻觅去发现春人的标志。其实这就是为学生指明了在观察中合情取旨发现季节本质特点的最佳路径。
(二) 材料的缘情塑变
一般来说, 大多数学生都知道要积累材料, 但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获取的写作材料一般只处于原始的记录或转抄状态。因此, 在积累与选用之间来一个过渡程序———加工处理材料是大有必要的。要运用情感因素对事料进行加工、再造和变形, 形成“缘情叙事、缘情写景、缘情说理、缘情造语”的写作现象。
1. 定期回放。
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汲取的材料都应在脑海中不时回放, 在回放中渗透自己的情感, 使材料变得真切、鲜活。回放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原材料本身, 也可以是内容提要, 还可以是对材料的多角度理解。
2. 发掘内涵。
这是关键的一步, 因为没有经过大脑处理的东西不可能成为自己记忆和选用的东西, 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老师, 学生的成绩却差异很大的原因之一。从材料的内涵入手, 再联系其他事理材料, 聚在一起, 以自己的个性感受统率之, 不知不觉就能成就一篇文章。从不同的方面对材料的内涵进行开掘, 使同一材料发挥多种功能;或从同一方面逐层开掘, 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 发挥材料的多重功用;或以一则材料为基点, 相互勾连, 由此及彼, 发挥材料的规模效应, 通过对材料的加工塑变, 赋予材料以灵魂, 并为之插上了翅膀。
3. 分类整理。
积累的材料, 经过发掘内涵后, 有必要分类整理。经过整理, 零散、杂乱的材料就有了归依、有了条理, 不仅在需要时随时便得, 而且还有助于理清材料的内在联系, 甚至有可能使写作者迸射出意外的火花。
(三) 表达的顺情营构
文章的结构是支撑内容的骨架, 它流淌着写作主体浓烈而又炽热的感情。文章写作中作者把握了顺情成章这一写作规律, 他笔下的情感就会如同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 有开头有结尾, 有起伏有波澜, 有曲折有急缓。文章的谋篇布局, 结构建筑沿写作主体情感的流动而运笔, 它就能起于当起, 止于当止, 先则当先, 后则当后, 续乃当续, 断乃当断, 详乃当详, 略乃当略。
1. 原型启发。
面对文题, 学生可能会谋篇困难, 引导他们有针对性地找跟自己写作的文章来阅读, 以启发他能成功谋篇。教师宜通过指导, 跟学生共同归纳范文的篇章结构, 激活学生的情感投射点, 逐步引导学生从阅读所学的课文中寻找到适宜的原型, 通过对原型的有针对性的分析归纳, 最终使自己的情感定格。
2. 由果溯因。
任何问题的出现都不是孤立的、偶然的, 都有其必然的、普遍的联系, 我们应该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去分析问题, 抓问题的主要方面, 同时又不忽视其次要方面, 注重对事物的正面、反面、侧面、纵横等因素的综合考察。因此, 在写作时, 只有善于“由此及彼”, 追根溯源, 学会由果溯因, 才能使文章的立意深刻透彻。由果溯因可不仅要尽可能地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 弄清产生某一结果的各种原因, 还必须弄清产生某一结果的主要原因, 抓住根本性问题。
3. 依情定语。
成功的文章中情感的流动总是与文章语言的运用密切相关。特定的情感是要凭借特定的语言来传达的。因此, 经验丰富的作者总是依情感色彩来寻定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 诸如褒扬与贬斥, 急促与舒缓, 细腻与粗犷等等。在句式的选用上, 表达活泼自然之情的宜选用口语句式, 严谨周密之情的就选用书面语句式, 亲切自然之情则选用松散句, 言简意赅, 急促紧凑之情宜用紧缩句, 复杂浓厚的感情宜选用长句, 跌宕起伏的感情选用短句, 委婉连贯的感情用顶真、回环句, 昂扬向上的感情表达宜选用排比句。
(1) 以“人格化”色彩迁移语言的情感
语言是写作中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元素。写作中的语言是一种有色泽, 有哀乐的丰润之物。我们的声韵可以歌咏之, 我们的眼眸可以活现之, 我们的肌肤可以触摸之, 我们的心灵可以再造之。这是因为作者的情感发挥主导作用, 才使得语言符号人格化, 情感化。“春风又绿江南岸”、“精美的石头会唱歌”这类极富生命色彩的句子, 被我们用迁移的方法把“春风”和“石头”情感化、人格化了。学生写作的难题更多地集中在这个转化迁移的过程中, 我们要努力使他们在写作过程中, 自觉地、自然地用“情感化”语言完成对描写对象的“人格化”再造。
(2) 以“反刍”方式加固语言的情感
这里借用“反刍”的说法, 是强调评议的运用在再加工基础上的进行再吸收, 是有滋味的, 是鲜活的, 是有吸引力的。目的是区别于我们以往的加固练习, 在方法上多数是简单的、多次的重复, 主要是以“量”来提升“效”的, 学生不仅耗时, 而且很容易感到厌倦、疲劳。如, 利用“风”这个词进行情感化练习时, 学生首先做出的是诸如“轻轻的风”, “萧瑟的秋风”等类常见的写作语句。从语言结构上看, 这只是对中心语“风”从修饰成份上做了一些一般的扩展, 就写作语言的情感化、人格化要求是远远不够的。这里学生明显缺乏的便是对语言符号的情感迁移。这时老师不妨导入“走在大街上与人并肩而行的春风”, “摇摆在树梢的夜风”等样的句子以作范例。一个“走动”、一个“摇摆”, 不仅使写作对象“风”的语言情感化了、鲜活化了, 而且也使写作对象“风”人格化了, 潜在的主题也就会自然而然地由此延伸开来。
情感作为粘力, 把学生和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客观生活于是就带了深深的情感烙印储存在学生的心里。一旦激发出来, 便文思泉涌, 动情、动人。
记叙文写作的情感培养 篇8
关注生活、积累情感
美国语言学家华特·B·简直斯涅斯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我们学语文的源泉, 我们学好语文实际上也是为生活服务。我们写作文就是要把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 把能让我们有所启发、有所感触的东西记下来。因此, 教师要鼓励学生写日记, 把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和自己对这件事的感受及时记下来。教师还要善于教育学生热爱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 指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人之处。生活中我们时时感受亲情的关爱、处处感受友情的温暖, 大自然中的花、鸟、草、虫, 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这些都能唤起我们的激情, 只要我们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就定能从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出具有哲理性的情感。
把握灵感、捕捉情感
写作需要灵感, 需要冲动, 但“灵感”这东西很怪, 稍现即逝, 它全像梦中的一个姑娘、转眼间就消逝得无影无踪, 再也想不起来。“灵感”是写作中的最高境界, 有了灵感, 我们要善于及时把握:抓住灵感, 我们平时生活的积累就会奔涌笔下, 平时积累的情感就会溃堤般渲泄, 就会水到渠成地写出一篇篇美文来。诚然, 并非时时有灵感, 并非所有学生都能时时进入这种状态, 灵感的触发还需要适时引导, 结合写作要求, 寻找以往生活中类似的经历和感受, 时宜行联想, 帮助他们培养情感。如话题作文的拟题,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围绕某一个话题, 拟好一个亮的文题, 就会像鲜花吸引蜜蜂一样吸引学生, 让学生眼前一亮, 精神为之一振, 从而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于是学生兴趣顿生、跃跃欲试, 从而产生强烈的写作冲动。
广闻博览、丰富情感
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同样情感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学好语文, 光靠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个学生、他的生活面不是很宽广, 为此教师还应为学生创造生活的舞台, 如:文艺表演、辩论会、成语接龙、朗读比赛……让学生进行多种情感体验, 从而开拓他们的视野, 激发他人们的写作欲望。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那些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感人的文章, 凡遇到好的句子或语段, 随时摘录下来, 千古传诵的古诗名篇要求学生多背, 通过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来培养学生对人类代代相传的美好心灵和美好情操的特殊感受, 并且要求学生在阅读名篇名著时能做读书笔记, 写出自己当时的感悟, 久而久之, 学生的情感就会日渐丰富。
言传声教、激发情感
作文教学与其它教学一样、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很难想象一个情感贫乏、阅读品味低俗的教师能培养出情感丰富、对写作有足够兴趣的学生。一个教师要使学生习作内容健康、情感丰富、格调高雅, 首先他自己必须是一个情感体验丰富、思想健康向上的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 平时教学时语文课本中那一篇篇文字兼美的文章特别宜于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文字形象更能拨动他们的情怀。如读余光中的《乡愁》, 能让学生感受“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读杜甫的《春望》能让学生感受“作者的忧国思乡情怀。”读《紫藤萝瀑布》能让学生感受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初中生正处于成长阶段,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 语文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 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
让写作成为学生情感需要 篇9
一、重点放在兴趣、自信、习惯的培养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写作情感态度目标的实现,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写作的兴趣和自信的培养上,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把写作教学的情感态度目标重点放在兴趣、自信、习惯的培养上,这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期是言语发展的最佳年龄期,应该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动机和兴趣,发展他们的语言功能。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让学生积极投身生活,投身自然,生活的色彩会感染学生,无论是崇高的、悲壮的,还是卑鄙的、丑陋的,都会引发学生的情感指向。所以,在教学中积极引导、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社会活动,如组织游览观光,访问英雄模范,关注社会热点……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而且也帮助学生开阔了视野,积累了材料,培养写作兴趣。有了兴趣,学生也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作文是一种表达,一种交流,是学生精神生活的反映,在作文里他们创造并表述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作文是学生自我的升华,在作文里他们不断审视自己,校正自己的精神健康发展。作文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自己人生的“史记”。因此,在作文中要求说真话,抒真情,把作文当作学做真人的一种历练。
二、让学生在鉴赏作品中陶冶情操
带着情感去认识事物,平凡的神奇了,抽象的具体了,无情的有情了,平面的立体了,呆板的活跃了,无生命的有生命了,在感叹名家名作感情至真的同时,我们会被作家的情感牵动,同是写文章,同是写亲情,为什么朱自清的《背影》引人伤感?有位学生在学了这篇课文之后,竟然说周末回家也要好好看看自己的父亲,重新审视自己的父亲。这位学生回校后,思绪万千,感触很多,在当天的日记里写下了《风雨中,我读懂了父亲》,倾吐了自己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我让他在班上宣读了自己的日记,教室里非常安静,而他在读的过程中自己也流泪了。我此时对学生进行了写作上的引导,他的日记为什么如此感人呢?那是因为文中倾注的不仅仅是文字、事件,而是那真情。文章是有情之物,情感是文章的生命,文章的灵魂。再如黄飞的《甜甜的泥土》,读到:小亮眨巴眨巴眼睛,忍不住滚下泪来。他伤心地蹲在地上,呆呆地凝视着。一会儿,又情不自禁地伸出冻裂的小手指,抠起一点泥土放在舌头上——他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有学生当场哭了,因为她现在的妈妈也是后妈,她更能体会亲妈的爱。我便进行情感点拨:母爱能滋润人的心田,使生命之洲洒满阳光,充满生机,永远不会沙化;母爱能使人懂得怎样善待生命,仁爱一生。作为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从鉴赏作品时感悟情感,积累情感。写作时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力求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感受,特别是对亲情的感受,更应该让学生去体验,去表达,因为亲情是写作中永不褪色的话题。
三、张扬个性,表现人性的精髓,这是学生表达情感的需要
个性化的创作是作文的根本标志,而每个习作者都是有血有肉、有灵性、有个性的人,作文应该展示人格的魅力,表现人性的精髓。优秀作品之所以感人至深,那是因为它洋溢着浓郁的个性色彩,搏动着感人的人格力量。应试作文中出现的种种怪现象,有的考生为了“战胜脆弱”编造“父母双亡”的故事;也有的考生为了取悦阅卷者,或抄袭“诚信”的童话,或胡诌所谓“亲身的经历”。这些都是人格在作文中失落的明证。作文中没有“我”,就没有真正的生活,没有真正的感情,也就没有灵魂。写作中引导学生呼唤“我的回归”,作文中的“我”是独一无二的,是血肉丰满、富有个性的“真我”,主要体现在描述“我”的青春梦想,倾吐“我”的肺腑之言,叙述“我”的一念之差,袒露“我”的心中至爱,诉说“我”的烦恼困惑,抒写“我”的理想追求,表现“我”的气质风度等等。
如在一次作文训练中,作文题是:岁月匆匆,十五六岁的我们已走进花一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请以“十六岁,我多了一分”为题,写一篇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这样的题目,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容易表达真情实感,让青春与佳作一起焕发生命的辉煌。
四、培养爱心,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情感的两极表现就是“爱”和“恨”。有爱才有恨,一切艺术表现出来的,无非都是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的“爱”和“恨”。爱是一个人情感的基础,一个人只要有“爱心”,才会真正关注社会和人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中的一草一木。这样的情感写进作文,才会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写作是一种情感的冲动,是一种情感的需要。作为教师,在写作训练中,一定要解决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论,无人可写,无情可抒的现状,重视对学生写作情感体验的孕育开掘,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思路。
调动情感因素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篇10
情感是写作的内驱力, 也是文章中心思想所在。古语说“情动而辞发”就是这个道理。缺失情感因素的作文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活动。点燃了情感, 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引导学生展开思维, 创造性地写作。情感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写作过程。所以, 我们要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着手, 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一、善抓机遇,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创作思维
情感总是要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同一种情境, 不同的人会产生不一样的情感;同样, 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中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当学生亲身体会了各种各样的情景, 就能够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要引导学生善于抓住生活中的一切有利于写作的情景, 还要努力创设合理的写作情景, 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指导他们习作, 写出一篇篇美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下称《新课标》) 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多方面地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要认识到这一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其情感活动规律, 结合学期写作计划, 积极开展系列活动, 创设专题情景, 把学生带进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情景, 让他们参与、观察、体验、感受, 并及时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就是一篇好文章。比如, 在一次郊游活动之后, 学生肯定会有各自不同的收获与感受, 我就要求他们自由作文, 个性写作, 写出当时的情景与感受, 效果甚佳。还有一次是在期中考试后, 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想急于知道自己的考试成绩, 试卷批阅下发后, 我就引导他们命题作文《激动一刻》, 让他们把这期间的心里活动及其感受写出来, 学生当然有话可说, 写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有情有理有据。
二、观察参与, 有效积累, 引导学生学会选材
《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多种方式, 广泛充分地搜集资料, 对所占有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程度加以核实, 根据表达主旨的需要进行合理的筛选、剪裁…”。
纵观近年高考语文试卷, 写作类题往往不明确文体, 学生拿到作文题目后, 可以自由畅想, 择体写作。当然, 记叙文和议论文是他们常用的两种文体。而且, 议论文或是夹叙夹议类的文章, 因为其结构整饬, 便于写作往往是考试们的首选。但是, 议论文写作常有弊端, 在立意、选材或组织方面出现矛盾, 或张冠李戴, 或流于肤浅, 或千篇一律, 总是不尽人意。怎样才能写出让自己满意、读者共鸣的好文章?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表现生活, 立意新颖, 合理选材, 有效组织, 写出最符合的文章。
作文源于生活, 生活处处皆素材。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留心生活中的点滴, 秋千上那只美丽的蝴蝶, 池塘里一条游来游去的金鱼, 花坛中央含苞欲放的玫瑰, 语文老师脸上的皱纹, 课间两同学的冲突等, 只要细心观察, 注意思考, 稍做挖掘, 都是记录生活的真实文字。
三、巧用方法, 科学组织, 培养学生习作能力
有素材不一定写出好文章。我们要讲求方法, 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指导他们正确立意, 有效选材, 合理构思, 科学组织, 让文章有深度、有内涵, 使之内容真实具体, 有理有据, 合情合理, 让读者愿意读下去并产生共鸣。
写作议论文, 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不是目的, 关键是如何调控好三要素, 使之论点明确, 立意新颖;论据典型切中, 真实有效;论证有力, 方法多样。对于记叙文写作, 人物、地点、时间、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更是缺一不可, 还要有所侧重, 合理安排, 并注意时空顺序的变换。使之真实清晰, 新颖独特, 细实结合, 详略得当。读起来朗朗爽口, 让一份份自然之情、自得之见、自在之趣跃然纸上, 达到写作的一个大境界。
要达到如此境界。首先, 我们可以运用谈话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写作激情, 根据每次写作训练的要求以及学生情感活动的特点, 有意识、有针对地与部分学生交流, 借以激发他们意欲倾诉的火花, 调动他们的积极情感, 让他们写起来真实具体, 情理相依。其次, 我们还可以用讨论的形式, 谈一谈他们参与一次活动后的所见所闻所感, 通过讨论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 让他们回忆、思考、认识、感悟, 理清头绪, 构思框架, 组织安排材料, 及时写作。
学生的情感是丰富的、真实的, 关键是我们能否抓住时机, 创设必要情景, 调动他们的情感因素, 让他们观察、积累、思考、品味、表现, 用情写作, 用心作文, 收到“情动而辞发”之效。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进而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 促进他们可持续发展。
摘要:写作能力也是一个人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 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要在选材、立意、构思等方面认真研究。我们要善于抓机遇, 创情景, 努力调动学生情感因素, 培养其写作能力。
关键词:情感因素,创作思维,参与积累,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写作情感教育论文】推荐阅读:
情感教育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08-18
学生写作情感培养08-06
高考写作专题:情感、理性07-10
中学生写作情感培养10-30
实现生活情感与写作的密切结合08-30
教育情感07-15
情感教育模式论文08-12
情感教育目标论文10-30
情感线索论文05-09
爱国情感教育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