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的魅力

2024-10-21

情感教育的魅力(精选12篇)

情感教育的魅力 篇1

古人云: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在教学过程中, 常常会遇到一些让老师头疼的学生。 对于这类学生, 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某一方面而否定他的全部。 对待后进生要融入情感教育,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使他们快速转变, 重新回到集体的怀抱, 成为德才兼备的后备军。

首先, 老师要热爱后进生, 对后进生充满爱心。

有人将青少年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称为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 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 一方面, 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 另一方面, 渴望独立做事, 摆脱老师的照顾和监督。 处于断乳期的学生, 更需要教师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去教育、引导他们。 用平等的朋友式的态度关心和爱护他们, 使师生间的感情变为朋友间的感情, 多做思想工作, 才能心灵相通, 事半功倍。

我们班有一名新转来的男生, 生性好动, 纪律很成问题, 成绩也不好, 在原来的学校没少让老师头疼, 经常挨批评, 时间长了, 就“皮”了, 老师随便吵, 可他依然该怎样还怎样。 如果到我们班后老师依然如此, 那么结果是一样的。 所以, 我从开始就假装不知道“底细”, 而是从各方面关心他, 爱护他, 和他交朋友, 然后以朋友的身份和他谈心, 了解他心里的想法, 由于我改变了以往的做法, 换了一种“风和日丽”的做法, 反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试想, 如果我们还是一味地去批评, 而不是以朋友的真诚对待他, 那么是人才也会被埋没了。

其次, 老师要尊重后进生。

学生的自尊心是脆弱的。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就曾告诫老师要“像对待一朵玫瑰上颤动欲坠的露珠那样”对待学生的自尊心。 这说明, 学生的自尊心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 而且一旦受到伤害就很难弥合。 因此,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尽量采取婉转的词语教育学生, 而不能采用过激甚至是侮辱学生人格的语言责备学生, 这方面对后进生尤为重要。 比如, 一位后进生成绩很差, 但特别爱劳动。 若遇到一位很讲究语言艺术的老师, 就会及时表扬并鼓励他把劳动方面的积极性也用在学习上:不怕苦, 不怕累, 力争上游。 但如果遇到一位戴有色眼镜看人的老师, 则可能会受到挖苦讽刺:“成绩还没顾上瞎积极什么。 ”也许正因为这句话, 使学生自尊心受挫, 不仅学习, 连劳动也不愿去干了。 所以在教学中, 我非常注意自己的语言技巧, 尽量用朋友式的劝告, 而不是老师式的说教, 及时表扬后进生的小小进步, 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 而是时刻在关心他们。

再次, 老师要信任后进生。

其实学生非常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信任。 正是基于这种心理, 老师只有以真挚的感情、高度的责任感和无比的信任去教育后进生, 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 但是, 老师与学生之间深厚感情的建立, 彼此相互信任, 还需要一个彼此熟悉、了解和考验的过程。

后进生因为学习的原因, 使他们丧失信心, 加之老师的经常性批评, 更增强了他们的自卑感和懦弱心理, 遇到事情往往信心不足, 望而却步, 不敢轻易尝试。 如果这时老师对后进生不是采取不屑一顾的态度, 而是用信任的目光和语言鼓励他们, 那么, 后进生的信心和勇气会大增, 反而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班有位从他校转来的男生, 刚来班时给我的印象很好:爱劳动、爱集体, 成绩也不错, 被我委以副班长之职。 可后来, 我听说他转来的原因是在学校有许多不良表现, 甚至有小偷小摸的行为。 说实在的, 听到这事, 的确令我大吃一惊, 一直在考虑还要不要再信任他。 思量来去, 决定不换人。 学生毕竟是孩子, 是允许犯错误的。 换了环境, 孩子是想改好, 重新塑造自己的。 老师应该给他这个机会。 所以, 我没有听一些学生的建议, 坚持任命他做班长。 正是基于这种信任, 这个学生不仅协助班长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 而且从未发生过小偷小摸的现象。 看来真的是信任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促进了一位学生的转化。 所以, 在教学中老师决不能用“有色眼镜”看待后进学生。 否则, 师生之间就会蒙上“阴影”, 老师就很难开展工作。

老师的任务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要把培育人才的着眼点瞄准大多数一般学生和所谓的后进生。 要看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 要知道“金子”往往隐藏在“一毛不长”的荒山碎石中。 正如古人言:“美珠生于贱蚌, 美玉生于丑璞。 ”所以, 对于后进生, 我们要找到症结所在, 指出他们的闪光点, 使他们放下包袱, 恢复自信, 发挥自己的潜能, 迎来硕果累累的“秋天”。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比喻:“学生像明月, 老师像太阳。 ”而明月只有靠太阳才能发光, 因此, 希望天下所有老师都能像太阳一样放射出七彩的光芒, 将每一轮明月照亮。

情感教育的魅力 篇2

诗歌的语言是追求跳跃性的,正因为有这种跳跃性,所以才给读者留下了思维空白,从而增强了诗歌能让欣赏者含英咀华,齿颊留香的魅力。

说到跳跃,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诗歌语言的时空跳跃,其实那些杰出的诗人往往有更丰富的语言跳跃手法。我们不妨看看陕北女诗人刘艳琴的散曲《中吕·朝天子·酒》:

一杯,两杯,喝到昏昏醉。任它鲛帕与罗衣,难拭心头泪。杏眼羞睁,蛾眉慵绘。韶光展眼飞。举杯,碰杯,杯尽柔肠碎。

作者先用一个情景跳跃式,前一句情景还是“饮酒”,后一个情景却是“拭泪”。饮酒,是放任的,没有节制的,“一杯,两杯”这样的数字递增性语言,更给我们喝酒频率快的感觉,让我们猜测到情感动力型饮酒必定是情感作祟,同时蕴含着一种情感强度。果然像许多因情绪激荡而饮酒出现的结果——“昏昏醉”。下一句拭泪的情景,显然是酒醒后了,但想让酒来排遣悲伤,看来还是无济于事。拭泪,作者并列“鲛帕”与“罗衣”,也意味深长,具有明显的“唤起想象”功能,让我们想象到那女子,泪水涟涟,揩泪湿透了鲛帕,又用罗衣;或者就是思绪纷乱,或鲛帕拭泪,或罗衣拭泪,但同样蕴含着一种情感强度。本身这句还采用了“逻辑跳跃”式的方法,鲛帕和罗衣只可拭眼中泪,但作者一跃和“心头泪”联系在一起了,这和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林美慧的“寂寞别敲我的窗”,郭叙峰的“被寂静煮熟的思念”等,是相同的跳跃,把没有逻辑关系的事物一跃而连接起来,这种表层的荒唐,却更形象的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有人把这种表现手法称为“佯谬语言”, 杨匡汉说:“:“诗人在表达真理和真情时,则往往求助于佯谬语言——表面上似乎荒谬与诡谲,实际上从审美心理模型的角度看,是更见流动、更合理的语言。”

接着作者采用了情感跳跃式语言,前面还是“悲“,下来却写道” 杏眼羞睁,蛾眉慵绘“,这分明道来的是”羞“,和”慵”中蕴含的“悔”或“思”,这不免让我们又产生了几个悬念,这多叠式悬念,让我们急于从后面的文字中找到解决悬念的内容——悬念钥匙。跳跃,本来会形成语言表层的不连贯,而要我们读者在深味中使它连贯起来,不连贯会形成空白,深味会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艺术魅力,因为我们总是把能延长我们品味时间,又有一定品味难度的作品大加赞赏。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说:“艺术的手法是将事物‘奇异化’的.手法,是把形式艰深化,从而增加感受的难度和时间的手法,因为在艺术中感受过程本身就是目的,应该使之延长。”

下来是对象跳跃式语言,上面还说因某事而产生的情感和慵懒,下面却一跃转换到对“韶光”的感受。这一句是前面悬念的钥匙吗?倘若是,也是一个富有朦胧美的悬念钥匙。我忽然想到黄蓓佳在《建筑的梦幻》一文中说:“悉尼歌剧院作为一座现代建筑,像一部世界畅销小说一样获得了极为丰富的隐喻反响,它的八只堆叠起来的壳体给你提供了无穷的想象余地,你可以想象成花朵的成长开放,可以想象成白帆悠悠近岸,更可以想象成浮出海面的神话中的贝壳,但是你无论如何说不出它表明了一种什么意义。”是啊,如果这是悬念钥匙,我们会对前面的悬念产生多样的解读,如“她”的悲,是因没有抓住“韶光“而充分享受爱情的芬芳而悲,那羞自然是看到生活中双栖双飞的鸳鸯享受春光而羞愧自己却失去了,那慵懒自然是沮丧或后悔而伤了元气的慵懒,是无心旁顾的慵懒了。如果是指没好好开创大业而让韶光悄悄飞逝呢?或者是说没好好学习而让韶光悄悄飞逝呢?那么都会使我们对全诗有新的解读。有想象度的诗真好!劳.坡林在《怎样欣赏英美诗歌》中说“诗是一种多度的语言。我们用以传达信息的普通语言是一度的语言。这种语言只诉诸听者的理智,这一度是理解度。诗歌作为传达经验的语言来说,至少有四度。.....诗不只涉及人的理解,还涉及他的感官、感情与想象。诗在理解度之外,还有感官度、感情度、想象度。”

最后作者采用回归跳跃式语言,从写对时间的感知中,又一跃回归到“酒“上了。有人说这不是首尾呼应吗?但这个结尾,读者要注意到属于”凤头、猪肚、豹尾“中的”豹尾“,干净利落而又韵味绵绵。既扩展了意境,又深化了主题。开头写喝酒更像是独自一人在喝闷酒,而结尾却显然让我们想象到了是和另外一个人在共饮。那共饮能解愁破悲吗?显然不能。你看,”一杯,两杯“与”举杯,碰杯“只是微小的变化,意与境就不同了。这正是大手笔的表现。其实许多艺术都有这种情形,如孙徐春 在《角色的背后》一文中,谈他在《逃犯》中扮演苏明三次下跪的处理:”第一次表现他恳求妻子的原谅,我用了缓慢的单跪腿;第二次是苏明说出‘我是越狱逃出来的’,在‘逃’字上我用了很快的直通通的双跪腿;第三次跪是全剧的高潮,由于教导员的真诚相待、挽救,苏明的内心萌生新芽,追悔、痛苦和决心痛改前非的心情全在这简单的一跪中表现出来。这一跪是发自内心的呐喊,因此是双腿身不由己,在剧烈的颤抖后,‘扑通’一下直挺挺跪在舞台中心,似一记重锤敲击着观众的心。“同时,还应当注意这一次喝酒喝到”柔肠碎“,意味深长,让我们想到人生中许多事过后如果后悔了,也就没有再挽救的机会了,也只能是一次次”柔肠碎“了。那么这就具有一种警示意味——面对人生的各种机遇,不可糊里糊涂的丧失啊!

浅谈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魅力 篇3

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动人,强化意志,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教育工作是一种极富有情感色彩的工作,教师的丰富感情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巨大动力和源泉。平日,教师本身的感情状态,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为此,教师必须树立威信,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教师必须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用和一颗乐于奉献的精神。作为数学教师,首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数学,以高度的责任感、义务感、使命感、自豪感对待数学教学,以满腔的热情,富有情感地讲授每一堂课、每一章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够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愿意接近数学,了解数学,谈论数学,探究数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但诸多方法从根本上说,都来自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心,而这,也正是我们以上所说的教师的“情”。

二、重视课堂环境的情感渲染,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上进心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同样,教师也会有顺心的时候和不顺心的时候,此时,教师必须将自己的烦恼留在教室门外,有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的产生。面带微笑的教师在站上讲台的那一瞬间,这种和蔼可亲的教态便可将部分精力尚未完全集中同学拉回到课堂中。这样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已经有了心灵沟通,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便是顺理成章的事。

课堂上难免有许多疑虑和困惑,这些难理解的概念、复杂的公式、抽象的符号、以及难懂的逻辑推理。教师除了以口、手、耳、目来相传、示范、模仿来传递信息;还须根据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困难,审时度势、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自己拥有的教学艺术,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为此在课堂教学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必须有感染力。要具有感染力,教师必须对学生有真挚无私的神圣之爱。

三、转变教师角色,强化情感教育,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转变教师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由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内容,这必然促使每一位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改进教学方法的首要条件就是要转变教师角色,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中多指导学生想一想,引导学生猜一猜,与学生合作共同做一做。教师的这种新型关系的提出,就是要教师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间去,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教师权威者的形象,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去自主探索和实践。只有教师放下架子,给学生一个平等交流合作的空间,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而又逻辑性十分强的学科,然而它又是十分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学科。教学中除应注重其严谨性,掌握比较详实的数学史料外,同时还要把握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将数学史料适时溶于教学中,用生动的事例及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重视数学模型和数形结合教学,增强情感的自我控制作用

初中生在学习数学中常有较强的情绪性,不善于用理智支配情感,却常以情感支配理智,心理品质不成熟,自控能力有限;不容易保持长期的学习热情。这就要求教师用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相互联系的观点,根据学生意志的强弱,强化感情的自我控制教育。例如学生在初学平面几何的时候常有畏难情绪。而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给学生讲授就能给学生予生动、逼真及深刻的印象,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展示数学所蕴涵着的美,这是常规教学无法达到的境界,这也是常规教学手段无法展现的魅力。因此,数学教学时应尽可能地多利用数学模型、多媒体等一些有效教学煤介,强比数形结合,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感渲染的环境中,在愉快的气氛里不知不觉接受信息。当然,培养情感的自控能力不是一劳永逸的,这需要教师经常不断地从情感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情感教育的魅力探析 篇4

一、尊重学生

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 思想比较活跃, 能进行独立的思考, 觉得自己已是一个成人, 他们的内心渴望被人承认, 对于一些观点他们常能提出自己的想法, 对别人的意见他们不会轻易接受。但由于自身阅历的限制, 对于一些事物的发展往往分析得不够准确、深刻, 甚至片面。这个时期尊重他们并能适时地引导他们, 无疑比盛气凌人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记得有这样一则故事:古代, 一国王瞎一眼, 瘸一腿。第一个画家把他画得十分完美, 国王说, “善于弄虚作假, 必有野心, 拉出去斩首!”第二个画家如实画来, 国王大怒, “丑化国王, 冒犯天威, 拉出去斩首!”第三个画家却得到重赏, 他让国王的一条腿站在地上, 另一条腿蹬在树墩上, 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 正举枪瞄准。结果第三个画家得到了重用。第三个画家聪明之处就是能够抓住国王的特点, 扬美抑丑, 又不过分夸张脱离原形, 更重要的是在于体现了他对国王的尊重。正如美国作家爱墨生所说的一句话“教育成功的全部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二、平等对待, 善于挖掘

班级作为一个集体, 就必然会存在一些所谓的“后进生”, 那些一贯以思想品德和学习表现比较好的学生固然深得教师喜爱, 但俗话说得好, 一只手伸出来五个手指还不一般齐, 更何况有不同前景的人呢?如果说只因为缺点太多而区别对待他们, 就会使他们脱离班集体, 甚至于影响班级教育工作。因此。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对于学生的前途和班级面貌, 对于家庭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做好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上, 首先平等地对待他们, 从心理上消除他们的自卑情绪, 真心诚意地爱他们, 热情关心、尊重理解, 用爱去感化教育他们。同时要积极捕捉发展他们身上的发光点,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 在生活中多给他们创建机会, 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其上进心和求知欲, 使他们能够感受集体的温暖。爱的力量是伟大而神奇的, 多一点爱, 一切都变得那么美好。我曾带的班上有名学生对待班集体荣誉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经常无事伙同几个人去打架, 为此在初中就已经背上了一个处分, 他也习惯了老师的训斥, 自觉把自己列为另类生, 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意思。我接手以后, 就已经听到了一些善意的建议, 但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和鼓励, 发现他在艺术方面比较感兴趣, 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心置腹的交往和鼓励, 最后成了班上的一位宣传委员, 把班级的黑板报搞得有声有色, 多次在校内评比中获得好的成绩。这对他触动很大, 最后在毕业前还加入了共青团组织。通过对他兴趣的正确引导, 他自然就脱离了原来的那种不良习气。对他正确的成长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三、注重个性发展

现在的学生, 大多数是家中被喻为“小太阳”的独生子女, 在家中备受宠爱, 可以说有一定的性格, 做班主任的就必须认识到每名学生形成中的性格有闪光之处, 每一种个性的学生都能塑造成才。这就需要班主任细致地关心他们, 让每名学生在集体中展示并发展其个性最优良的内容, 同时提醒并帮助每位学生克服个性中的不足缺陷, 使他们的个性发展形成较完美的人生。不管个性是倔强的, 孤僻的, 涣散的, 或是心胸狭窄的, 班主任切不可以一个标准去衡量处理, 一定要充分考虑其个性, 采取适当的方法引导培养。调动起他们的自助性、积极性, 珍视他们的特点, 发展他们个性中的优势, 只有尊重了他们的个性发展才能保证他们的全面发展。

四、做知心朋友

自古流传下来的“师道尊严”, 在现代教育体制下, 如果再一味追求那种境界, 必然会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更多地应该建立起一种像“朋友”班的关系, 以心交心。如果总以长者的身份教育他们, 非但起不到好的效果, 反而使学生会敬而远之, 从而就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真正沟通, 作为班主任教育也就无从下手。其实学生在乎的是尊重和理解, 从人的感情来讲更愿意向朋友进行倾诉, 因此与学生建立起适当的朋友关系, 是获取进行教育的第一手资料。要想建立起这种融洽的关系, 就必须放下架子, 尽可能地参加与学生的各种形式和内容的课外活动, 在活动中既可以观察学生的各种表现, 又能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感情的交流, 增加集体感。

总之, 感情是处理师生关系的一剂良方, 是我们教师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一串金钥匙, 它是我们与学生间架起沟通的一座新桥梁, 有利于我们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新时期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摘要: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他的工作态度、教育方法、管理能力以及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所以, 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就要讲究一定的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商, 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情商。

魅力女人情感语录 篇5

26、人要贵,衣服再贵没有用。

27、真诚面对自己的人生。当命运碰到需要抉择时,要聆听的不是别人的声音,而是自己内心深处最真诚的声音。

28、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若再犯,斩草除根。

29、最美好的不是未来,是今天。

30、真是句句说进人的心坎里。填充自己等待机会,表面上是忍,骨子里是不妥协。因为就算我忍的时候,我心里也清楚我是为什么忍,是为了更大的一个目标,能走的更远。

情感语录2:

1、女人总有浪漫的一面。

2、女人天性爱幻想,爱憧憬。

3、女人被爱情打击过一次,会成熟许多。

4、女人比男人爱激动,而且爱假装激动。

5、再严肃再正统的女人,也渴望男人的追求。

6、女人一得到男人的施舍,就常常想到要如何报恩。

7、对于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子,爱情或许就是她的一切。

8、一个十分讲究的女人,对男人的要求也是很苛刻的。

9、男人精巧地指出女人的好看之处,他便立刻受到她的欢迎。

10、不要企图依附男人生活,没有人会对寄生虫保持永远的热情。

11、女人喜欢足球就俩原因:一看帅哥;二看看还有没有更帅的帅哥。

12、别和女人顶嘴,女人说的对,你就点头;女人说的不对,你也点头。

13、有女人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没有女人的世界是缺乏活力的世界。

14、女人依然怀念给她造成创伤的男人,却不会真心挚爱给她包扎伤口的男人。

15、事实证明,女人更见不得男人的眼泪。女人哭,女人输;男人哭,还是女人输。

16、一个女人,最感到委屈和难堪的是男人不去关心她的精神本质,她的志趣和追求。

17、吸引住男人的办法就是让他一直得不到;吸引女人的办法正好相反,就是让她一直满足。在通常女人的感情分配中,丈夫得到的分额最少,这种吝啬并不必须因为感情的流失,女人感情有到大一部分,掷给了幻影。

18、当女人对男人表现出冷漠时,不要以为她漠视了他的存在。要知晓她的“表”与“里”是成反比的。

19、凡是女人都期盼结婚。但独身女人对婚姻怀着喜恶参半的矛盾心态,而使婚姻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20、有些人,特别是女人,几年不见,再见面的时候会叫你大吃一惊。她的面部会像变形金刚一样,让你瞠目结舌。不是变得不堪入目,就是变得惊世骇俗。

21、一般女人说“不用你管”的时候,都是想叫你赶紧管管,晚了都不愿意。一般女人说“谁稀罕”的时候,都是表示,她十分稀罕。

22、女人谨记,一定要吃好喝好玩好睡好,一旦把咱累死了,就有别的女人不劳而获,她会花咱的攒下的钱,住咱省吃俭用买下的房子,睡咱的老公,泡咱的男朋友,还打咱的娃!那太吃亏了!

23、女人的尊严多体现在防卫上。

24、独身女人更容易产生孤独感。

25、叹息,是对女人最大的诱惑。

26、女孩子最基本献身于敬畏与崇拜。

27、玩世不恭的女子,大都在爱情上有过一次失意。

28、有性格色彩的女子,往往钟情富于激情的男人。

29、几乎所有的女人在结婚前,都只打算嫁一次人。

30、女人都这样,脱她一回裤子,她一辈子记得你。

31、抱怨没有一个好男人的女人,定吃过男人的苦头。

32、真正能使女人成为别人老婆的不是父母,而是年龄。

33、女人有练轻功的天分,更有练魔术的天分,变得快。

34、女人们,只有面对问题时不冲动,才能让爱情不被动。

35、善良的女人,才懂得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不把事情做绝。

36、女人对男人的礼物一般都没抵抗力。流氓们都是靠这得手的。

37、婚姻如同赌博。女人往往在不知输赢的情况下便把终身的幸福做为赌注。

38、女人为了生存而嫁人,本质和妓女没什么两样,不过是批发和零售的关系。

39、不怕被男人看扁,就怕被女人瞧不起——这叫骨气,脆骨的“骨”,生气的“气”。

40、一个女人无论有多少浪漫史,在她心底往往有一个永远不会被任何人代替的男子。

41、永远不要让任何一个男人成为你生命的全部,要懂得投入越多,失去越多的道理。

42、凡是遭过难的女人,她的心等于一块极须要爱情的海绵,只需一滴感情,立即膨胀。

43、都说十八的姑娘一朵花,所以到了中年的女人切不可和花骨朵一样的女孩去比娇艳。

44、一个女人,如果对于自己得形象懈怠了放松了,邋遢了,那么她得魅力也就减弱了。

45、在爱情面前,女人的架子不要摆得太低,死缠着一个拒绝过你的男人,只会增加他心底对你的轻视。

46、普遍来说,脱女生衣服,脱下来,女生一般想哭;脱不下来,男生女生一般尴尬——特指第一次。

47、这个社会变化太多,我们不要让自己的心也荒来荒去,懂得保持内心平和的女人,就象闹市中的一间静谧的茶馆,让人忍不住想歇足休息。

48、真正的好女人,应该是爱的使者,温柔的化身。也只有是温柔的女人,才是最让人心动最美丽的女人,暗香长留,清美幽远!

49、漂亮的容貌是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魔力,但这种魔力并不能等同于魅力。在漂亮和魅力之间绝不能单纯地划上等号,因为漂亮的女人不一定有魅力。

50、女性,漂亮就一瞬间的事,让你瞧见了,那她这漂亮的印象算定格,以后怎么看怎么漂亮——在没上床之前——或者没上很多次床之前。

作业批语的情感魅力 篇6

在教学过程中,布置作业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和获得信息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而批改作业则是教师在课后与作为个体的学生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有效方式。这时,作业批语就是教师情感输出的载体,它体现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意见和态度,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认可或否定。批语内容所蕴涵的情感意义,从某种角度来看,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笔者认为,好的作业批语应该具有一种积极的情感魅力。如何使作业批语具有情感魅力,在实践中,笔者得出以下一些体会。

1生动活泼,热情洋溢,表扬有针对性

作业批语忌千篇一律、死板教条,而以生动活泼、因人而异、有针对性为好。对成绩历来很好、作业卷面干净整洁且正确的学生,只需用“Good!”、“Very good!”、“Wonderful!”或“Excellent!”等简单的褒词来表达赞扬;顺带提出希望,这样效果较好。例如,对字迹工整、认真但作业却有错,或是作业基本正确但书写不够工整、认真的学生,我给的批语是:

“What a beautiful handwriting ! If only be more careful!” (多漂亮的书法呀!要是作业再仔细一点就好了!)

“Well done ! But would you please improve your handwriting?” (做地很好!要设法改善一下你的书法怎么样?)

针对不同情况,我用来表达赞扬和鼓励的类似批语还有:

“I’m so glad to see your great progress in your exercise.” (你的作业进步这么大,我真高兴!)

“I’m pleased that you have made such great progress now. Thank you !”(很高兴看见你现在取得这么大的进步。谢谢你!)

“Try again, I’m sure you will do better next time, will you ?”(再努一把力!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

“Well done! Try to be better next time, will you? (真棒!争取下次更好,行吗?)

这些感叹句和祈使句简单明了,富有情感,很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受到鼓舞,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向更高一级的台阶迈进。

2幽默风趣,委婉动听,批评有艺术性

对作业较差的学生,批评要注意艺术性和启发性,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英语中的委婉语和虚拟语气常可以用来表达带批评意义的指导,如“If only……!”、“How I wish ……!”、“Would you please ……?”、“I’m afraid you……”等等。我常用的这类批语有:“If only your handwriting were better!”(要是你的字能写工整点该多好啊!)

“How I wish you did your homework all by yourself ! I think you can!”(我多希望你能自己完成作业啊!我相信你能做到!)

“I’m sorry to see you didn’t use your own head this time. Will you do it all by yourself next time ?”(我很遗憾,这次作业你没有独立动脑完成。下次作业能独立完成好吗?)

“Would you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 (请注意……好吗?)

“I’m afraid you used Chinglish her, do you think so?”(恐怕你在这儿用的是中国式英语,你说呢?)(“Chinglish”是“Chinese English”的幽默说法)

此类批语往往结合当时学生所学句型、词汇来写,遇到个别生词我就用中文加注,以便学生理解,这样既达到批评指导的目的,又进行了运用这些句型的示范,加深了学生对这些句型的印象,而且平等的语气也使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实践证明,这样的批语效果很好,不少学生都主动自觉地更正甚至重做未得满分的作业,而我对他们的每次更正都批“Thank you !”作答。

3关注后进生,批语注意连续性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特别关注,而后进生尤其如此。正如“特别呵护的苗长得好,受到专门护理的病人好得快”的道理一样,经常得到教师批语的学生,能从批语中感受到教师真诚而独特的爱,从而产生一种情感动力,促使成绩进步。因此写作业批语时对后进生应有所侧重,并保持一定的连续性,注重每一次批语的反馈及该生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例如,曾经批评过某学生的书法,后发现其有所进步,我立即给予表扬:

“I’ve found your handwriting is better than before. Thank you !”(我已发现你的字比以前好多了,谢谢你!)

又如,上次批评过某学生抄袭作业,后来发现他自己独立地做作业了,尽管有错,仍然提出表扬与鼓励:

“Wonderful ! In spite of a few mistakes! You have made progress now!”(好极了!尽管有点小错,但你已经进步了!)

这些批语加上课后耐心的辅导和密切的交谈,使许多差生逐步赶了上来。有些学生甚至将作业批语当作与教师交流的“信件”,有些学生用“make fun of”造句时写到:“Nobody wants to be made fun of. Our English teacher has never made fun of us.”(没人愿意被取笑。我们的英语老师就从不取笑我们。)还有个别学生在作业本上给我写道:“Thank you for your words and help. I’m doing well in my English study. I will be a teacher like you in the future .”(谢谢你的教导和帮助,我现在英语学习进步了,将来我也要做一个像您这样的教师。)这些发自肺腑的话极大地触动了我,这就是作业批语的情感魅力吧!

情感教育的魅力 篇7

一、教学要热爱每一位学生

爱是学生的需要, 教育实践一再证明, 爱一个学生等于培养一个学生;讨厌一个学生, 也就意味着将要毁坏一个学生。因此, 作为一个教师必不可少、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 就是要热爱学生。爱是教育的桥梁, 爱是一种积极地情感, 它可以使人精神愉快, 给人以温暖和动力。

例如:美术课《老师您好》, 就很好的渗透了情感教育, 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 老师不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还是他们最贴心的大朋友, 孩子们总乐意将生活与学习中感受到的快乐与忧愁, 成功与失败的点点滴滴和最亲爱的老师分享, 老师成了孩子们最信赖、最尊敬的人。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永远镌刻下了教师循循善诱、和蔼可亲的画面, 给刚刚起步的人生留下了一段最美好的回忆。本课围绕“教师”这个主题, 将表现性绘画和手工制作融入到师生情感交流之中, 教师的教学艺术将激活学生对教师的美好印象。语言的交流、心灵的对白、细节的把握将再次勾勒师生学习生活的直观画面, 学生通过学校生活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完整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要让情感注入课堂

教学过程是师生间人际交往的过程。如果教师从备课到上课毫无感情, 那么, 学生怎能受到心灵的震撼?情感是课堂教学的法宝, 没有情感的教学是平淡乏味的教学, 没有感情的教学是游离文本的教学。课堂要饱含情意, 充满人文关怀。教师如果能上课热情洋溢, 激情似火, 就能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焰。作为教师, 无论有多么充足的理由, 也不能把不愉快帯到课堂, 因为学生的愉悦首先来自教师的愉悦。所以每天上课, 无论是衣着、神情还是语言、动作, 都力争给学生一种美的感觉, 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 教师要以自己积极地情感影响带动学生, 一个教师之所以成功, 就在于他有能力让学生对学习保持持久的激情。只有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心, 学生才会发自心底地爱老师, 进而对老师教授的这门课充满兴趣。

例如:美术课《三个小伙伴》, 是讲述三原色红黄蓝的一节课, 如果教师一上课就采用开门见山的讲课方式, 直引主题, 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 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如果教师用情感导入法就会启迪学生的心灵, 用电视台支持人的形式, 铃声过后, 大家好, 欢迎来到七彩乐园, 让我们一起走进色彩的世界!师:红色的太阳, 生:绿色的果, 师:彩色的世界, 生:你和我。师:涂涂颜色抹一抹, 生:快乐属于你和我!接下来, 教师找来三位学生分别扮演红黄蓝三位嘉宾, 红色:大家好, 我是红红, 是来自色彩大家族的一员, 我温暖热情, 非常喜欢交朋友, 瞧!这就是我的好朋友, 黄黄!黄色嘉宾上台, 嗨, 大家好, 我是黄黄, 看到我, 你一定有一种欢快、响亮的感觉吧!我是色彩大家族中最闪亮的一员。蓝色嘉宾上台, 大家静一静, 还有我呢?我叫蓝蓝, 天空和大海都是我的颜色, 我给人清心凉爽的感觉。三位同学一起说:我们都是好伙伴!引出了教师黑板的大标题, 然后教师开始讲解, 一节课后, 学生由于投入了情感, 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从而增强了自信心。

再例如:美术课《海底世界》, 是表现鱼和海洋生物的形状特征和海底世界的各种色彩变化, 创作画出自己想象中的鱼以及心目中的海底世界的一节课, 如果教师上课采用直接导入法讲, 鱼儿是大家非常喜爱的动物, 海底有着丰富的海洋生物, 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和神秘色彩的水下世界, 希望大家发挥想象, 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海底世界。这样的授课比较呆板, 没有感情色彩, 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感情和绘画融为一体, 理解不够深刻。那么, 我们如果换一种授课方式, 采用情感互动式的教学法, 将整节课设计为一个故事, 教师用绘图纸做一个大大的海底世界, 用讲故事的导入告诉学生, 有一只大海神龟它吞没了整个海底世界, 我们大家一起去海龟的肚子里把鱼儿救出放回大海吧!老师带着学生在海涛声的伴奏下, 每一位学生都要去道具海龟的肚子里救一条鱼或是海底动物, 它们有的是涂了颜色的, 有的是没有颜色的, 谁救了没有颜色的鱼儿就需要用色彩把它装扮好以后再放回大海里, 整节课同学们激情洋溢, 在一种真挚的情感中, 教学效果收到了神奇的实效!

通过美术课的情感培育, 将会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 欣赏美, 学会自主创造表现美。教师只有付出真实的情感, 才能收获真挚的感情, 才能在师生之间架起情感的桥梁, 所以作为教师, 上课先要做到抓住学生的心, 让学生接受你, 才能接受你的课。构建和谐课堂更需要我们以情激情, 以情促学。教师把爱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 让学生在强烈的情感共鸣和爱的氛围中得到美的熏陶、情的升华、知识技能的提高, 生命得以成长!

摘要:众所周知, 情感和认识是人的心理发展和教育的两个不可分割和相互作用的方面。课堂教学中的“情”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学生的、教师与学生的、学生与学生的, 教材中蕴涵的等诸多情感因素的统称。课堂教学是师生人际交往的过程,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课堂上, 师生间在进行认知信息传递的同时也传递着情感信息。丰富教师的情感, 调动学生的情感, 加强师生的情感对话, 远胜过一味的认知传递。教师对情感的理解、表达和调控, 是教育理念的灵魂。

情感教育的魅力 篇8

一、共铸和谐课堂,激励自主学习

教师,不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高涨的工作热情,还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不断补充学识,从而能够不断地引来清新的源泉灌注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灵;还应展现教师从容优雅的教态以及强大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和鼓舞学生。教师要通过真诚沟通与学生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友爱亲和的师生关系,从而以此为根基,与学生共同创建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积极快乐学习、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尤其是成绩较差的学生,适时用语言、眼神或动作对其进行肯定、赞赏,会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增强他们的存在感,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同时也会在他们内心输入一种追求进步的力量。

教师一个友善关切的眼神,可能让一个准备开小差的学生积极参与整节课的学习;教师一句鼓舞人心的话语,也许会传递给学生前进的巨大力量,甚至可能影响学生未来的人生。教师的激励和鼓舞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会进一步推动和谐课堂的顺利创建,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又会散发出积极的力量影响着全体学生。

二、善用德育素材,培养健全人格

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要去传授为人之道,为学生的心灵指引道路。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利于学生人格培养的德育因素,巧妙与化学教学相结合,以此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美好品质、高尚情操和社会责任意识。

教师可以引用中外化学家的爱国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例如,教师可用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的感人事迹感染、激励学生。侯德榜先生出身寒门,但从小就知道刻苦学习,一生怀有满腔爱国热忱。他在美国留学深造8年之久,成绩斐然,并获取了博士学位。但他学成后,拒绝国外种种诱惑,坚决回到祖国,并在历经多年的辛勤探索、刻苦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制出了闻名世界的“侯氏制碱法”,从此打破了英国对制碱工业的垄断。这一成果不仅给中国人民,也给全世界的人民带来了福音。此类生动的德育素材,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还会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

当然,著名化学家的高尚品质有很多,著名的故事也是数不胜数,然而教师可用的素材远不止于此。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非常丰富,与化学相关的感人事迹也时有发生,而且很快就会出现在网络上,这样就可以为今天的教学不断输入与时俱进的内容。教师如果能够将这些内容巧妙引入课堂,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塑造学生美好的思想品质,还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开发实验教学,培养情感体验

兴趣是参与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开发实验教学的作用,利用实验教学的独特魅力,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积极探索、主动求知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一些有趣的小实验开展教学。比如教学燃烧所需条件时,我就引入了“魔棒点灯”的奇妙魔术;教学CO2的过程中,我请学生分享自己“独家秘制”的碳酸饮料;等等。这些小实验带给学生既新鲜又神奇的体验,学生很容易被吸引,从而带着好奇心去主动探索求知。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展现与化学联系密切的生活场景,比如向石灰中倒入水后,混合物会变得很热,甚至足以将鸡蛋煮熟;经常烧水使用的水壶,壶底会出现厚厚的、坚硬的水垢,用水清洗无济于事,用酸方可将其洗去;等等。这些现象为学生所熟知,司空见惯,接触化学后,方知里面竟然隐藏着科学秘密,因此很容易吊起学生的胃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实现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重大转变。尤其当今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将一些奇妙的化学小实验或有趣的与化学相关的自然现象、生活场景,结合图片或视频等形式,生动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如此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效果则会进一步增强。

摘要: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递,更要注重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因此,教师要精心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掌握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指导学生大胆探索,并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促使初中化学课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化学,和谐课堂

注释

语文课程中语言情感体验的魅力 篇9

一、语言的体验性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是体验哲学、心智—建构主义。语言的体验性是基于体验哲学提出的。体验哲学的提出者Lakoff认为:“概念是通过身体、大脑和对世界的体验而形成的, 而且只有通过它们才能被理解。”认知语言学认为, 语言是人们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在现实世界中体验的基础上, 经过加工而逐步形成的。所以, 语言具有体验性, 认知和意义是源于体验的。

基于“体验”的视角, 认知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结合起来, 形成了一种注重语言理解的感觉运动基础、强调经验作用的理论研究观点, 并取得许多实证的成果。它认为语言理解中意义主要涉及运动的、知觉的、情感的和社会的知识, 这些知识规定了语言的内容。意义取决于个体在实际环境中其身体具有的这些经验, 而面对语言的输入, 个体重新演练这些经验, 并运用它们产生有意义的语言输出。

语言起源于体验性, 那么语言理解应回归于体验性。张传宗也认为, 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应坚持“从语言文字出发, 再回到语言文字”特有的教学原则。因此, 我觉得语文课程的真谛应该是, 先从体验语言的生命开始, 然后融入语言, 最后把握语言。

二、语言的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中对语言的体验是指针对语言蕴涵的主体性, 通过语言唤醒学生自我的主体意识。所以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文本的文化内涵时, 应教会他们以自己的主体性去“体验”其中鲜活的情感联想和引申意义。

一直以来, 语文课程更多关注语言的概念性, 有意无意地把它们的意义窄化了, 然而语言只有在获得感性的个人涵义时, 它才是有意义的。如“中国共产党”, 不能把它仅看作是某些先进者组成的集合体的代码, 而忽略了这个词由历史积淀而存有的极其丰富而生动的内涵。因此, 语文课程应从传统教学中注重所谓“概念”“技巧”等形而下的东西, 转变成关注学生“情感”“思想”等形而上的需要, 力求让学生用心灵去体验语言的情感魅力。

任何一个经典的文本, 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 组成文本的语言, 就像一个个充满生命气息的, 在不断展现曼妙舞姿的音符。如胡明刚的《江南蓑衣》 (高二月考的一篇现代文) 。“来自江南的主人躲在暗角, 两眼噙泪。他在等待着内心的救赎”, 这是文章的末段, 许多学生都表示不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该文本语言进行如下的情感体验。蓑衣的主人昔日在江南过的是披着蓑衣,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辛苦劳作”的“清贫”而“欢愉”的生活, 在终于摆脱艰辛劳作, 融入城市之后, 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却失落了“蓑衣”所蕴含的曾经清雅的志趣、曾经自由潇洒的内心和曾经宁静平和的生活。在学生对文本语言反复体验后, 他们逐步明白这样的道理, 在这个充满喧嚣和骚动的年代, 现代人已经习惯了在物质追求上向外寻找, 向外用力, 而忽略了内心的渴求, 几乎遗忘了在我们心灵深处还有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

点到这里, 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体验语言的魅力, 再以不久前刚学完的庄子《逍遥游》, 并结合庄子的故事来拓展。庄子朋友有一个五十斗大的葫芦, 用大葫芦来装水, 葫芦皮太薄, 承载不住过多的水;把葫芦剖成两半来作水瓢, 可是水瓢太大使用也不方便, 朋友因此得出一个结论:这个葫芦大而无用。与常人思维方式不一样的庄子却说, 真傻呀不懂大葫芦的妙处, 如果把大葫芦栓在腰上, 跳到湖水中, 在湖上自由地浮游, 多潇洒多享受啊!朋友又说, 他家有一棵大树, 树的枝干特别弯曲, 用来做家具很困难, 于是说这棵大树大而无用。庄子还是说, 真傻呀不懂大树的妙处, 如果到了夏天, 弯曲的树干遮蔽之处不就形成一大片的树阴吗?你背着手在树阴下悠闲地散步, 你不散步躺一会儿也行, 怎么说没用呢。所以在庄子的眼里, 有用不一定是实用。当然大葫芦和大树没有物质上的实用价值, 但是它们有精神上的价值, 可以给我们带来非常悠然的、潇洒的精神的愉悦。就如《逍遥游》所言的一样, 人应“无所待”, 在精神领域中作一番自由、逍遥的遨游。而胡明刚《江南蓑衣》要传达的也是同样的理解, 现代人在为物质生活疲于奔命时, 却忽视了对最为可贵的精神境界的追求。

经过一系列对语言的体验之后, 许多学生内心的反思、醒悟会与《江南蓑衣》产生碰撞、共鸣, 这就是不同的个体可以呼唤出形态各异的情感体验, 它是和学生的感觉和想象、经验和情绪交融在一起的。这也正是写起来容易, 读起来简单的“蓑衣”所带给我们丰富的体验魅力, 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体现。

三、注重语言的情感体验

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情感体验时, 总是要求从文本的语言文字出发, 先读懂字句, 大致了解内容, 经过教师和同学的讲解和分析后, 进一步思考课文具有怎样深刻的思想意义、生动的文学形象、丰富的文化知识, 然后再回到语言文字, 具体体验这些深刻的思想意义、生动的文学形象、丰富的文化知识是怎样用独特语言表达出来的, 从而获得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工具的知识和能力。但尤为注意的是, 绝不能脱离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 放纵学生对语言自由的体验。

学生体验文本语言的过程, 其实也是开掘语言意义和精神内涵的过程, 学生不仅占有文本的精神内涵, 而且在语言体验中会逐步转化为自身精神内涵的促进者。所以, 语言的情感体验, 不仅促进了语言的理解与运用, 也为工具性和人文性搭建了一座“统一”的桥梁, 这正是语文课程中语言情感体验的魅力之所在。

摘要: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许多理论、实证, 都说明了语言具有体验性;语言也是起源于体验的。既然语言是基于体验而产生, 那么, 对带有特殊性质和特殊任务的语文课程而言, 其教学的真谛应该是先从体验语言的生命开始, 然后融入语言, 最后把握语言。这也是语文课程中语言情感体验的魅力之所在, 语言的情感体验不仅可以促进语言的理解与运用, 又能为工具性和人文性搭建一座二者统一的桥梁。

关键词:语文课程,语言,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屠锦鸿, 徐林祥.六十年来语文课程性质研究之回顾与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 2010, (6) :97-102.

[2]Lakoff. G.&M.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 1999.

[3]王寅, 李弘.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对句法成因的解释[J].外语学刊, 2003, (1) :20-25.

[4]鲁忠义, 高志华, 段晓丽, 刘学华.语言理解的体验观[J].心理科学进展, 2007, 15 (2) :275-281.

绘画视觉形象的欣赏与情感魅力 篇10

艺术创作中内部主观世界和外部客观世界相互关系的理论。通过内部客观世界间接或直接的表现外部观世界的艺术理论。艺术创作统称为表现情感的艺术。情感表现是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情感, 所以产生众多的派别和主张, 就像:艺术表现情感是托尔斯泰的艺术观点;艺术就是体现灵魂是罗丹。思维感情和艺术紧紧相连。表现论以及再现论有着相互交融的关系。但当代著名的美术大家苏珊朗格尔则强调艺术形式和情感表现的互动性, 强调艺术就好比情感的“表现符号”这个具有艺术魅力的新命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创立新风格, 把主观感情注重色彩相结合。十分注重画面内容及情感的表达, 达成一种新画风, 结合平面广告的风格把油画风格创新化。绘画的欣赏离不开形象, 它与任何一种艺术的欣赏一样, 都是从艺术形象的感觉和直觉开始的, 欣赏过程它就是观众进行想象思维的过程。它的欣赏是美与否, 就要看他对观众的感受力是如何的。

在艺术形式上, 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在造型上重视素描和轮廓, 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 而对色彩不够重视。如果说旧事物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东西。在绘画的思维活动中, 有许多奇妙的“形”与“意”都是形象的杰作, 想象的参与及大地提高了多形、多意的质量。在艺术表现上, 越来越多的重视形, 色, 体积的构成关系。强调艺术形象要异于生活的物象, 要用作者的主观情感去改造客观物象。要表现“主观化了的客观”。重视想象和感情的欣赏, 重视形式美追求真理与情感的统一。

二、绘画形象的情感魅力

在情感的表现元素上, 绘画的魅力不仅是表现在喜怒哀乐。喜往往表现换了的情绪, 乐则是喜的表现方式。笔和力是内心的呼号, 也是直指人心的闪电。如今绘画已经是百家齐放异彩丰程, 纵观我国绘画艺术发展每个时代都有其鲜明的代表和艺术特点。在我们现今画坛中可以看到古典绘画的坦培拉技法同时也能欣赏到各种艺术品链接的拼贴画以及随意展现个性的涂鸦艺术。我们可以看到各个艺术种类中, 都是能够充分地展现出情感和艺术理念都融合到绘画艺术作品中。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自觉的展现自我艺术观点的一次集中表现, 通过其艺术作品可以表达出艺术家们的艺术思想以及艺术作品创作中艺术形象的技法和过程。科林伍德直接宣称“艺术是情感的表现”。对艺术的本体并不是太在意。弗洛伊德的表现论学说。以他的心理分析学为基础从潜意识和情感心理学的角度阐发艺术的表现过程。西方近现代种种艺术表现论反对客观现实内容, 对现代主义艺术创作产生重大影响。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等。把艺术表现情感创作推向了极致。

在视觉上的表达上, 现在更加选择了实际手段。这两者之间通过作品而融为一体。使我们无论探讨某一因素都必须与其他因素紧密的联系起来并加以分析, 因他们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

绘画作为表达思想情感的媒介与载体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 也是理解主客体关系中心, 而情感表现则是油画技法的生命力和价值所在。在注重研究油画本体语言的基础上正确认识情感因素的重要性。创作中能够充分表现创作主体的审美情感及丰富的精神世界。所以油画技术性的问题决定和掌握了为画面中呈现出内心世界奠定了基础。内心感情的主观世界和技法的选择是不可分割也是相辅相成的。

著名的油画作品:《呐喊》那一种摄人心魄的梦境, 就是表现无处不在却又无处可诉的无言苦痛。让人胆战心惊。梵高运用那天才般的创作手法和赋予生命般的线条和色彩自己已经深入观赏者的心灵深处。在著名画家珂勒惠支的作品中就深刻的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来完美的展现“再现性”刻画, 同时又能抛开个人的深刻的痛苦与愤怒。这就完美地展现了他的艺术是表现与再现的完美结合体, 这都说明在绘画创作实践的基础上要关注绘画的表现情感的表现性与多样性和个性等因素。进一步表明艺术创作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外部展示, 但是这种展示是需要通过相对技法的绘画语言表现出来的。本人还是倡导古典主义的那种追求真理的态度, 这是一种倾向理性的追求。所以本幅作品采用了直接和较细腻的画法。

崇尚古希腊理想美就是艺术形象的魅力;也是注重古典艺术形式的完整、雕刻般的造型是追求雅致、凝重、相容, 但需要有着严格明朗素描的轮廓, 也就大大的谈化绘画中色彩的因素。

结语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需要整体的效果, 没事一种和谐。所谓和谐就是一种整体的效果, 视觉上要相互去的均衡的效果。也是必须熟练掌握的油画技术性问题。解决和掌握都是为画家能够在画面中呈现出内心世界奠定了基础。内心感情的主观世界与视觉的欣赏是互为前提的。绘画是最好的理解和表达方式。而这种表达方式不是狭隘的, 客观再现和主观表现总是欣赏着绘画, 欣赏着文化, 慢慢地改变。

摘要:艺术的修养是重要条件。对于每一个欣赏者来说具备一定的认识, 欣赏绘画艺术才能正常的顺利进行。主体情感的表达是视觉形象的根本任务, 是作品的灵魂所在。但在学习创作中艺术发展贯穿于整个实践过程。个性化情感表达与技法选择在创作中是相辅相成的。通过欣赏情感与技法, 绘画向观者倾诉感情, 呼唤人们心灵的共鸣。

情感交融,魅力音乐 篇11

关键词: 小学音乐     情感交融     魅力音乐

小学音乐教学是一门精彩的艺术,教师要不断地研究、探索、创新。以审美为核心,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提供彰显才艺的舞台,用最少的时间实现音乐课堂教学目标,满足小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和音乐素养提升。教师要精心设计音乐集体活动的主要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课堂教学具有磁性效应。运用多种手段,吸引小学生课堂注意力,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分享,在讨论中学会尊重,在舒展个性时享受自由。引领学生积极参与特定的音乐活动,深入挖掘小学生的音乐潜能,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深刻领悟,用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张扬学生个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创设愉悦情境,激发音乐兴趣

1.1质疑引入,感受音乐。

质疑是小学生探究学习的一种有效心理机智,是学生对所学音乐内容感到迷茫又想解决问题产生的急切心理状态,强烈刺激小学生的大脑皮层。恰当的质疑能唤起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巧设质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追根溯源,诱导学生自己去探究,从而寻找正确的答案。使学生亲近音乐,获得成功体验,身心得到发展,激情得到释放。教育家夸美钮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利用质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打开学生音乐思维的问题闸门,体会音乐的魅力,真正达到“如鱼得水,俊鸟高飞”的高效教学境界。例如:教学音乐欣赏《小白船》时,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自己观察图片。教师介绍“中秋节”赏月的习俗,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中秋佳节。过中秋节时,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在学生初步了解乐曲内容后,让学生依据图片质疑: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呢?坐船的小朋友要到哪里去?小船怎么能在天空中?学生积极踊跃提出问题,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并回答问题,然后引入新课。下面请大家欣赏《小白船》,学生边听边用身体做划船的动作,体现乐曲的速度和力度,想象歌曲表达的优美意境。让小学生感到音乐的亲切、有趣,在音乐欣赏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2巧用动画,想象音乐。

Flash动画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巧妙地把动、静结合的音乐直观显示在小学生面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动机。动画能直观演示事物的变化过程,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快乐教学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波兰歌曲《在动物园里》一课时,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动画出示各种小动物。瞧,猜猜我的好朋友是谁呀?(师模仿小兔)生答。你们能像老师一样抓住小动物走路的特点,不说出它的名字就能让大家知道你的好朋友是谁吗?(学生自由模仿,全班模仿)一个调皮的小男孩故意左右扭动屁股,样子滑稽可爱,嘴里还“嘎嘎嘎”地叫着,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同学们在笑声中开阔了视野,创编了音乐。孩子们模仿小猫走路时弯着腰,脚步轻轻,样子安静。下面我们就唱唱跟这些动物有关的歌曲吧,放CAI听歌曲,同学们可以听歌曲旋律打节拍默唱,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表达歌曲表现的情感。多媒体让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等结合起来,让学生既动口、动手,又动脚、动脑,让娱乐走进音乐世界。

2.打造灵动课堂,凸显音乐本质

2.1悦耳节奏,表现音乐。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是时间关系与力度关系的精美组合。节奏的变化和运用以思想感情运动为原则,教师从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角度出发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和创造,应从整体上考虑节奏布局,从悦耳的节奏中找寻音乐元素,表现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恰当的节奏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例如:教学《共产儿童团歌》时,教师在黑板上出示节奏:XX.XXX∣X.XXXX—∣让学生试着找到节奏,然后跟老师边划拍边读节奏,想一想:这两种节奏在歌曲中出现几次?请同学把歌词有节奏地读一遍。试听伴奏带,区分出歌曲中各种乐器演奏出的不同节奏,反复听伴奏带演唱,迅速找到歌曲中最典型的那一种节奏,试着打节拍,学生掌握了儿童歌曲的特点。对进行曲兴趣浓厚,教师请大家一起跟钢琴学唱这首歌曲。学生找准了美妙的节奏,跟唱歌曲水到渠成,用自己的声音表现音乐,体现审美情趣,张扬个性。

2.2趣味表演,欣赏音乐。

音乐不是无情物,教师不是无情人。趣味表演对小学生来说并不轻松,必须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和生活经验才可以尝试趣味表演。教师要让学生在读歌词中体会人物的内心,为表演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课前可以制作学生喜爱的动物、音符头饰做教具,让这些头饰把学生带入色彩缤纷的音乐世界中。教师多鼓励,让孩子们敢于尝试,不足之处委婉指出。充分调动小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等多种器官,把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例如:百鸟树林中“啾啾”鸣叫。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听了之后的感觉,是愉悦,还是清新呢?如果此时此刻你是山中游玩的人心情如何?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天气中,偶尔听到百灵鸟的鸣叫声,你会想到什么?教师让学生充分想象,然后戴上小鸟的头饰自主表演,从中体验音乐的快乐、兴奋和满足。从趣味表演中让学生用心创编动作,边唱边动,学生不知不觉地感受到音乐中速度和强弱的变化,表达出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趣味表演让学生体会到角色的情感,在感官上有所领悟。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互动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让音乐课绽放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韩蓉.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法[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536.

[2]刘庆伟.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238.

创设情感,生成魅力 篇12

关键词:课堂教学,情感创设,魅力生成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 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情感教育应是教学的根本。正如著名教育家夏丏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由此可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语文教材中, 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

语文教师应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迁移者, 有丰富的情感, 能运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 引学生入情;善于借助脸部表情、手势等无声的语言感染学生, 运用语调、节奏等以情传情, 以情传神, 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目前就学校教育而论, 教学形式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 那么如何在课堂上把自己的情感渗透在教学中, 把个人的魅力运用于教学过程, 积极有效地实施教学目标, 进而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形成,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 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呢?

一、为课堂教学提供最佳的情感背景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积极情感背景原则, 有助于克服教学中忽视情感教育的因素, 促使学生勤奋学习的内在动机活跃起来。“一个富有情感魅力的教师能做到:未入教室, 已进角色;尚未开口, 满面春风;平视学生, 双目含情;开口数语, 学生心齐, 这样便已很好稳定了他们的情绪。教师的这一举一动, 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学习情境, 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他们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感从事学习和进行思考,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罗曼·罗兰说:“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 总得自己先有。”因此, “语文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 调动自己的激情, 并运用巧妙的教学艺术, 恰到好处地传输给学生, 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与作者同喜同悲, 进而迸发出激情的火花”。

课堂教学的情感起动首先是教师要有饱满的情绪, 讲课时精力充沛, 情绪激昂, 态度祥和, 这样学生就会受到熏染, 产生愉悦激奋的情绪, 思维积极, 乐于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反之, 教师上课萎靡不振, 或是疾言厉色, 或是冷若冰霜, 都会使学生郁闷恐慌, 思维迟滞, 降低教学效果。

语文教师更应特别注意表情和语言的适度, 尽量每一节课都能用高亢激越的感情、妙趣横生的语言, 把课上得生动而又耐人寻味。“文章不是无情物”, 名家名作之所以千古传诵, 是因为作家的笔墨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而要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的语言, 生动地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就必须“披文以入情”, 用充满情感的教学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 打动学生的心灵, “悲的地方, 讲得学生黯然伤神;乐的地方, 让学生忍俊不禁;美的地方, 令学生心驰神往;丑的地方, 使学生深恶痛绝”。

如在教学《孔乙己》时, 课前, 我把已教课文《范进中举》中的范进事例提出来供大家探讨:作为读书人的范进, 在穷困潦倒、历经千辛万苦, 在饱受百般凌辱嘈讽, 在家徒四壁, 母亲妻子忍饥挨饿, 在50多岁后才中举了, 值吗?学生比较兴奋, 各抒己见。有认为值的, 因为最终跳出了寒门;有认为不值的, 他耗费了最宝贵的青春。我不予总结, 接着说:还有一个人也是清朝末年的读书人, 他生平不详, 无妻儿老小, 终生贫困潦倒, 未考取功名, 最后又被人打折了腿, 在冷风苦雨中悲惨地消逝, 这个人是谁?这一课前的导入语很好地把学生带入文本, 带入情境。

又如在教学杏林子的《生命, 生命》时, 我先用一段动情的语言诉说:“我们呼唤热爱生命, 这生命应包括每一片绿叶、每一声鸟鸣、每一条波纹、每一朵白云。就这一点而言, 我们都应该成为诗人, 为新生儿的呱呱坠地、生离死别的缠绵、劫后余生的狂喜而动情落泪……”从而唤起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和沉积在心理深处的生命体验意识, 在此基础上, 再组织学生学习《生命, 生命》, 学生学习就能很深情地投入。师生就是这样在彼此情感的水乳交融中一起自然地体味学习文章的语言, 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 从而达到教师、学生、课文的和谐统一。

“由此可见, 一堂好的语文课, 不仅要言之有物, 言之有序, 还要言之有情。语调有抑扬顿挫, 语气有轻重缓急, 情感时而慷慨激昂, 时而轻快活泼, 似演讲、似谈心、似斥责, 使课堂语言如出我心, 如出我口, 使学生身临其境, 学到知识, 激发想像, 受到情感的陶冶”。

二、为课堂教学创设情感交流的氛围

人的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思维工具。《诗经·小雅·伐木》中云:“嘤其鸣矣, 求其声友。”鸟儿在嘤嘤地鸣叫, 是寻求朋友的声音。而教师妙趣横生的教学语言, 则是寻求语学生心灵、情感的共鸣点, 张扬自己的情感魅力, 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合作创造出和谐的情感氛围。

我们在语文教学上常见这样的情况:一些教师上课目的明确, 重点突出, 教学环节联系也得当, 学生也能听懂, 但课堂气氛十分沉闷, 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原因就在于这些教师太注重理性分析和知识灌输, 忽略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致使语文教学枯燥无味。“语文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应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立体流程, 只有这样, 知识信息交流、思想交流、思维活动才能找到其载体、充分展现其生机活力”, 才能实现师生之间情感的协调和共鸣, 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如教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学生难以体会成年人那种朴实平淡的感情;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本是感人至深之处, 学生却也不易受到感染。有位教师便适时启发引导:亲恩似海, 父爱如山, 这背影也本平凡、普通, 作者如此细细刻画, 只因为这是悠悠父爱最好的见证。同学们, 在你们成长的过程中, 对爱你疼你的亲人, 你最难以忘怀他们的是什么?学生很快打开记忆的大门, 有位成绩差的调皮男生站了起来说:“我最忘不了是婆婆的那双手, 她的手满是老茧和疤痕, 我很小的时候就没了妈妈, 是婆婆一勺一勺地把我喂养大, 我那时候还小, 不懂事, 不想吃饭的时候就用牙齿去咬婆婆的手, 咬得鲜血直流, 她却舍不得打我……”他声音哽咽, 眼里闪动着泪花, 大家也都被深深地感动了, 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他讲述了一个至真至美的故事。此时, 平时曾被忽略遗忘的亲情陡然间清晰起来, 学生纷纷说起了妈妈的白发, 爸爸的皱纹……学生再次回味课文, 觉得所写一切其实并不遥远, 反而愈发亲切。这不正体现了创设情感交流氛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独特魅力吗?

课堂情感交流的载体主要是教学时的语言, 那么富有情感魅力的教学语言在师生的双向交流中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也是映现教师魅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此可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依据课文体载、内容和要求恰当地选择自己的教学用语, 尽量以生动、新颖、优美的词汇来组合自己的语言, 力求新鲜、丰富、准确, 这是对教学内容的有力陪衬, 是调动学生情感的有力武器。“如果一个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干瘪无味, 像老和尚念经, 只会把篇篇情感丰富的好文章交得七零八落。学生再也不把教师奉为神明, 一见语文课就哀声叹气, 一会儿就‘魂’飞‘魄’散, 完全失去兴趣”。

三、善于在课堂上调拨情感的尺度

语文教材大多是情文并茂的佳作, 其中蕴含着喜、怒、哀、乐等情感因素。教师除了用纯正圆润的发音、抑扬顿挫的语调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外, 有一点也很重要, 就是面部表情的发挥。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关于我的经验》中写道:“教育技巧也表现在教师运用声调和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上……做教师的绝不能没有表情, 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可能作为教师。”因此, 在语文课堂上, 教师应充分发挥面部表情的作用, 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语文课堂教学的这个过程, 是应该充满激情的, 朗读时抑扬顿挫, 分析问题时的绘声绘色, 评价学生时的脸部表情、手势、目光等都要把握好。在教学实践中, 如遇到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或基本正确时, 就和颜悦色地肯定、鼓励他们, 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兴趣;学生答错或答不上来, 绝不讽刺挖苦, 也不面露不快之色, 而是寻找出错原因, 基于善意的提示。唯其如此, 方可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

在具体阅读教学中, 教师则要摒弃个人情绪, 因教学内容及其所表达的情感相应调整好面部表情。如读陆游的《示儿》, 应带黯然伤悲;诵杜甫的《闻官平收河南河北》, 则可欣喜若狂;而教学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妈》, 则可在凄婉的背景音乐下, 以悲伤的表情与沉痛的有声言语相结合, 把学生带入课文背景, 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富有打动人的情感魅力, 还可以给自己的谈吐增添一些幽默剂。因为“幽默是一种美, 幽默意味讲者有趣、可笑而意味深长, 它使人发现严肃、美妙、善意和崇高的品质”。

学生渴望教师在教学时富有幽默感, 唯其如此, 学生在课堂里才能如沐春风, 教师的教学方能在师生之间水乳交融、如火如茶的情感交流中得心应手地进行。

特诺·赫伯在《幽默术》一书的开场白就讲:一个富有幽默感的教师几乎可以是一个成功的教师。而语言富有幽默感的教师, 往往具有一定的修养和教养。

课堂教学语言的情感魅力还表现在无声的语言———体态语言上。一个教师的情感信息往往还可以从体态中传递出来。如教契诃夫的《变色龙》时, 教师用形象化的语言、变化的面部表情和逼真的动作把奥楚蔑洛夫的两副面孔、两种腔调模仿得淋漓尽致, 使学生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 奥楚蔑洛夫那种趋炎附势、专横跋扈的丑恶形象, 就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外, 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中, “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 一个赞许的点头, 一个鼓励的微笑, 拍一拍学生的肩膀, 甚至充满善意的沉默, 都不仅仅传达了一份关爱, 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方式更具亲和力, 更能产生心与心互动, 其作用远远大于随意的口头表扬。当学生发表见解时, 教师多微笑, 多点头, 及其专心地听, 诸如此类的态势语可以明确地传达这样的信息:‘我喜欢你!’‘请继续说下去!’行至有效的体态语言能体现出教师在评价时情感的投入, 与学生极易产生心理上的共振”。 (蒋渝兰, 《利用激励评价性课堂让课堂“活”起来》) 而正是在这一点上, 有些教师破坏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情感肖像。当然, 还有来自对教学语言的糟蹋, 比如辱骂、讽刺学生。这种做法与其说是对语言魅力的践踏, 还不如说是对学生心灵的践踏, 自然也就毫无魅力可言。这只能怪我们敝“杖”自珍, 现在该是到了扔掉这有形或无形的“杖”的时候了。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 才能打动心的深处。”只有教师把握好情感的方式和尺度, 才能使师生共同享受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之美。

我们若都来美化自己的精神肖像, 创设优美和谐的情感肖像, 展现风姿绰约的情感魅力, 那么, 语文教学就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湛蓊才主编.课堂教学艺术.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黄云生, 张继定主编.语文教研.浙江师范大学, 2003:36.

[3]语文教学通讯, 2004.

[4]苗雨时主编.语文教学之友.廊坊师范学院, 2003:20.

上一篇:社会福利制度下一篇:医药产品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