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下的小学数学论文

2024-07-15

情感教育下的小学数学论文(精选12篇)

情感教育下的小学数学论文 篇1

有关情感教育下的小学数学论文

1、结合小学生思维的特性,实施直观化的教学

这重点涵盖语言直观(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事物进行描绘,激发学生固有的感性体验)、图表直观、模拟直观,实物直观。教师能够结合教学的要求,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与氛围,让学生迅速地进入角色,产生情感认知。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认知圆的时候,能够为学生设计两只小熊骑自行车比赛的教学情境,其中,一只小熊骑着圆形轮胎的自行车,而另外一只小熊骑着三角形的自行车轮胎。教师要求学生猜测哪一只小熊的骑得更快,并且说明原因。学生仅仅可以通过直观进行猜测,并且学生也大都充满了疑问。在这个时候,教师在多媒体大屏幕上呈现这两只小熊比赛的情境,结果甲猴轻松地取得了比赛的胜利,而乙猴却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此时,教师启发学生探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了圆的一些特性,且为学生更进一步地认知圆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教师设计这样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好奇心理,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2、组织数学学习课外实践活动,更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情感

作为教学课堂的补充与继续,课外实践活动的有着极大的重要性。日常学生的学习主导是间接性的经验,对学习的数学内容缺少真正的体会。课外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通过数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的能力与意识,它属于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方式,也属于情感教育得以实施的良好平台。课外活动有着非常多的形式,像是建立数学活动学习小组,以使学生对信息进行收集,开展数学智力竞赛和讲解数学故事一系列充满趣味性的故事,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以及组建数学学习乐园和开办数学手抄报等等,借以激励学生对数学资料进行查询和对数学书籍进行阅读,主动地将自身实际生活当中的发现和研究成果编进手抄报或者是数学乐园当中去,在编撰的时候,应当注重绘图、设计、编排和选文,以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欣赏美和创造美的乐趣所在,还能够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写数学日记,通过自身的语言发表自身学习数学知识的情感感受、思想、态度等,以使学生将自身的进步和快乐记录下来,获得成功的情感感受,提高学习的自信心,要么是对自身的挫折和困难进行记录,畅谈心中的失落和伤感,进而对自己的心态进行及时地调整,收获战胜困难的方法。这一系列的数学课外实践活动把学生的数学探究活动和数学学习活动都向课堂外渗透,这不但使得学生的数学知识得以丰富,也从多个视角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以及情感。

3、结语

综上所述,当今的教育需要是充满智慧的教育,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可能会超过我们预计的范畴,这是由于学生都是有血有肉的。作为广大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们来讲,在为学生讲解数学知识的和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时候,更加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只有如此,才可以增进教师和学生间的交流,最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服务。

情感教育下的小学数学论文 篇2

一、情感教育是职业道德的灵魂

(一) 情感教育的理论内涵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所谓情感教育, 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 让学生从中得出积极的、肯定的反应, 从而达到教育目的。马卡连柯曾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 它总在创造奇迹, 创造新人, 唯有爱, 教师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才会把辛苦的教育工作当作乐趣来从事, 它使教师感觉到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在敲打他的心, 引起他的思考, 关怀和担心。”情感教育归根结底就是用爱教育, 就是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对受教育者的一种普遍自觉、真诚、持久的爱, 它体现了社会寄予教师的重托。我国小学教育界著名的老模范、南京市特级教师斯霞早就说过:“工人爱机器, 农民爱土地, 解放军爱武器, 那么教师就应该爱学生。”她的话告诉我们,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神圣义务, 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

(二) 情感教育的实践内涵

情感教育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 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心理需求, 引导学生拥有正确、合理的情感需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只有用“情”了, 学生才会亲近你、理解你、认同你。优秀的教师总是怀着体贴、爱护的心情去观察和分析学生的言行, 即使是对于他们的缺点和错误, 也能够从积极的、发展的角度去理解, 他们能够做到时时刻刻与学生息息相通, 只要对学生的成长有好处, 他们都会心甘情愿、义无反顾地贡献出自己全部的知识和能力, 贡献出自己宝贵的青春和年华。这些都是情感教育的实践内涵。

二、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现状

长期以来, 我国的教学主要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 以教学为中心, 注重双基, 教师一般仅仅视传授知识、解决疑难为天职, 这就形成了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填鸭式教育。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对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往往估计不足, 由于学生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 导致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不到体验, 意志品质得不到体现, 教学活动都由教师来组织, 学生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虽然情感教育现在已经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并成为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之一, 但是许多教师没有真正去领悟学习。有些教师, 甚至有些资深教师, 专业和业务水平都相当不错, 课也讲得很认真, 课堂组织能力也很好, 而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 有时不惜牺牲休息时间, 辛苦地去为学生加班加点, 但教学效果却没有想象的那样理想, 这是什么原因呢?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但其中最容易让人们忽视的恐怕就是情感教育了。我认为, 教育并不是一个教师简单生硬地把知识和真理灌输给学生的过程, 而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在精神上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过程。只有当师生之间关系融洽、气氛和谐时, 一切教育活动才能取得最好的成效。因此, 一个好的教师必须善于用真诚的情感去开辟通向学生的道路, 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三、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爱是强大无比的教育者。”一个教师, 只有当他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把学生吸引到自己所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来, 才能更好地运用各种教育形式和手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从而取得最理想的教育效果。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打个比方:如果说数学教学是长身体 (知识) 的骨骼和肌肉, 那么情感教育则是在塑造一个人的灵魂。没有强壮的身体是可怜的, 但缺乏健康的灵魂是可悲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合进情感教育, 是我们作为教育者在新形势下的责任和义务, 更重要的是可以很轻松地完成教书和育人的教育目的。“以情感人, 以情动人”, 如果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 一般规律是他一定会把情感迁移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中, 形成一股积极而向上的动力。这时候不用你去多说, 他都会非常自觉地去完成教学任务, 死心蹋地的“帮”你读书, 那你何愁所教的学科会考不好呢?育人的目的, 在平时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之中, 已经润物无声了。其实数学课就好比是一块情感的绿洲, 只有教师在教学中情理结合, 倾注自己的情, 倾注自己的爱, 才能使这块绿洲中的花儿永远充满旺盛的活力。

四、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由于情感教育具有非理性、非逻辑的特点, 其教育方式也是没有模式化的, 应以渗透为主。所以, 根据教育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结合数学教学的本身需要, 我觉得情感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渗透。

1.数学教师自身渗透情感教育。数学老师自己对数学的情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教师应热爱自己的学科, 应有严谨的教学态度, 并有发自内心的对数学的感情和思维, 把讲数学课当成是一种享受, 那么你的学生很自然地也会去爱数学, 把听你的数学课当成一种享受。换言之, 如果数学老师本身就不热爱数学, 又没有严谨的教学态度, 那么在他的教学过程中也就不可能培养出学生学习数学、热爱数学的情感。记得有一年, 由于种种情况, 学校数学教师缺一个, 校长希望我去接管一个没有人愿意去教的班级, 原因是这个班级的学生走读生、后进生或者比较调皮的学生较多, 这样的班级当然没有人愿意教了。但就是这样一个班级, 在每次考试统计后, 平均分都比别的班级高了很多, 结果摆在眼前, 让很多教师包括校长都大吃一惊。你肯定要问我是怎么做到的, 很简单, 我就是把自己对数学的热爱传递给了几乎每一位学生, 把情感教学运用在了教学中, 做了一位教师应该做的事。我想这可能就是古人所说的“亲其师, 信其道”吧。

2.数学老师在教学中要会调控感情并进入角色。数学教学是一种艺术, 教师在授课时应像演员表演那样进入角色, 沉浸到教学艺术的天地之中。为此数学老师应特别注意自我调控感情, 做到一跨入校门就把一切烦恼留在门外。因为若带着烦恼情绪走进课堂, 课堂气氛就会忧虑不振、无精打彩, 教学效果必将很差;相反, 若教师抛弃个人所有的不快心境, 始终以热烈的情绪、饱满的精神从事数学教学, 以亲切信任的态度聆听学生的回答, 以热情的态度给学生以点拨和启迪。由此, 必能感染学生, 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

3.情感因素在数学认知中的调控作用。其主要表现于教师力求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善于运用和谐的、愉悦的, 积极探求科学的学习气氛去引发或转变学生的行为。从学生个体来说, 感受到学习的成功, 体验到成功的愉快, 才能树立学习的信心。因此, 在数学教育的情感教育中, 要改变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 教师要把教学视线面向全体学生, 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要认真利用教学中的可调控因素, 创设学生表现自我的时机, 不断地、经常地为学生提供认知成功的机会。实践证明, 学生一旦有了成功感、成就欲, 就会增强学习自信心, 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成功学习的心理体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取得成功之后所产生的自我满足和自信的心理。经常获得这种心理体验的学生往往对数学学习更感兴趣, 产生更强的进取精神,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 帮助学生捕捉成功的机遇。

综上所述,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融入和渗透情感教育至关重要, 它既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又能全面地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 值得深入研究和认真运用。

摘要: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之一, 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客观地分析了情感教育的内涵, 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现状、作用, 以及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阐述了数学教学与情感教育如何有机结合、自然渗透, 从而真正实现高效教学, 全面提升学生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

情感教育下的小学数学论文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  情感教育  渗透

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而言,教师要善于发挥情感教育的积极辅助效果。情感教育的实施不仅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内心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对于教学过程的融入,它也能够为学生的知识理解与吸收提供很多帮助。教师在知识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辅助效果,这样才能够给学生们打造更为高效的课堂,深化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吸收与掌握。

一、有效发挥数学史的教学功效

情感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一些相应的教学原则,首先教师要尽可能的拓宽知识教学的范畴与维度,要有意识的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这不仅会有助于学生内心积极情感的激发,这也会极大的提升知识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在知识教学中充分发挥数学史的教学功效,可以给学生们接受一些有趣的或者是非常经典的数学故事,让大家感受到数学学科发展的历程,感受到数学课程的学习价值。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发学生内心积极情感的过程,这也会极大的培养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

很多有意思的数学历史故事教师都可以在课堂上接受给学生们。如数学王子高斯巧算“1+2+3+……+100”的故事;古印度国王用麦子奖励世界象棋发明者的趣事等等。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们接受一些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如讲“勾股定理”的证明时,给学生介绍许多科学家都在研究这一定理的证明方法,至今世界上可查到的证法有400多种等,著名数学问题以及数学中的趣闻轶事,都能使学生从中感受榜样的力量,并且会极大的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深化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喜爱程度。

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热情,教师也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程的学习价值,这同样是渗透情感教育的一种良好的方法。初中阶段学生们学到的很多知识在生活中都能够发挥效用,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数学知识应用的范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程的学习价值。不仅如此,这个过程还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些都是灵活的渗透情感教育所能够收获的积极教学效果。

例如,在“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章内容的引入中,有一个“青春期男女孩身高曲线统计图”,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切入点。教师如果直接提出常量、变量、统计图等概念,学生会感到非常抽象,理解起来也会存在障碍。教师如果让学生观察统计图,并且让学生结合图表找出:在什么年龄段,男孩的平均身高较高?在什么年龄段,女孩的平均身高较高?然后问:“你的身高是大于、等于、还是小于平均身高?”这样学生就能够直观感受到数学课堂还有这么多与自身息息相关的信息,于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倍增,对这节知识也更易于理解与吸收。

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中蕴含的美

情感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灵活的在数学课堂上渗透对于学生的美育,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程中包含的很多美学价值,这同样是情感教育实施的有效方式。很多教师都会忽略数学课程的美学价值,这也就遗失了很多值得挖掘的教学素材,也遗失了一个渗透情感教育的良好时机。这对于教师而言是一种教学损失。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素材,并且透过对于数学中蕴含的美的挖掘来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这些都会收获很好的教学效果。

数学中蕴含的美有很多,比如:用字母表示数字,将文字语言简化为符号语言就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几何中五角星的美、黄金分割的美,图形对称和谐的美等等,教师要灵活的挖掘这些有价值的教学元素。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将一些有代表性的范例,如讲黄金分割时,报幕员站在舞台的黄金分割点,视觉和声音的传播效果最好;五星红旗上的五角星对称、协调给人以庄重、至尊至美的感觉,也是因为五角星的每条边被另外两边分割成的三条线断之间构成了多组黄金比等等,通过一些实例引导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培养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喜爱。

结语

情感教育渗透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往往会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情感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一些相应的教学原则,这是重要的教学基础。同时,教师也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程的学习价值,这同样是渗透情感教育的一种良好的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灵活的在数学课堂上渗透对于学生的美育,这同样是情感教育实施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 李红东. 浅谈对初中数学情感教育的培养[J]. 新课程学习(上),2013年05期.

[2] 谢如土. 情感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的思考[J]. 新课程学习(下),2013 年09期.

[3] 宋美环. 初中数学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01期.

情感教育下的小学数学论文 篇4

摘要:生命、生存、生活是人生的简单总结,生命是基础,父母赋予了生命然后通过自身寻求生存之道实现很好的生活。但是在现今的社会中出现许多的小学生面对挫折就放弃生命的现象,很多学生的生存能力太差,学校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也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方面关注很少,三生教育的开展也比较少。出于这一系列的原因,我们很有必要对小学生开展三生教育,培养他们热爱生命、懂得基本的生存之道,学会在生活中怎样与人友好相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关键词:三生教育;小学数学;策略

1三生教育的内容

“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是基础,没有生命,生存和生活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无从谈起;生存是保障,生存为生活创造价值、积累财富和提高生活质量;高质量的生活源于强有力的生存能力,并且反作用于生命,让生命充满活力。因此,生命、生存、生活三者是互相联系的整体,从娘胎里就开始孕育着生命,出生之后就面临着生存和生活的诸多问题,为寻求生存之道我们努力学习。从最初的学习走路、说话到以后的学习各种技能,我们接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在生活中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通过努力寻找生活的乐趣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三生”理念在小学科学实验课堂中运用的原则

在分析“三生”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的问题时,我们首先要明确并不是需要我们另外设立一门“三生教育”课程,而是需要结合小学数学课的教学实际适当的渗透“三生”理念,引导学生正视生命的价值,获得生存的技能,追寻美好的生活,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本人认为需要遵循以下的几点原则:

(1)实践性原则

学生对某个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往往不只是停留在书本的结论上,而更多的应该是他们通过课堂实践去参与,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所遇到的的所见所思所悟。所以在展开教学的时候需要适当创造条件,鼓励学生更多的参与实践体验。只有这样,教学的内容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在实验体验中成长。

(2)现实性原则

前文提到由于各个学校的设施条件不一,所以在展开教学内容时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符合当地条件的,比较基础、可操作性强的内容。

(3)开放性原则

虽然小学科学不是统考的科目,但这恰恰为我们在小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突破口。我们在教育孩子时需要少一点功利心,多一点长远目光。教学过程中不能只为了告诉学生某个结论或者道理,更应该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去观察和总结,得出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因此在设计活动的时候不要仅仅局限于教材上提供的素材,而应该自己进行整合甚至是进行再度开发,将活动延伸至家庭和社会,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三生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 3.1生命的课堂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注意培养孩子们对于生命的热爱,进行生命教育。具体的实践是: 在找“左右邻居”的游戏中,我抓住契机,适时加入了“远亲不如近邻”、“要与同桌和睦相处”等结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习惯。再如,在进行加法、减法、除法的笔算教学时,不是教他们简单的模仿,在让学生理解算理的同时,让他们学会有序的计算每一步,并教育他们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以此来培养他们踏实、认真、负责任的态度。逐渐让他们认识到,学习中应该对各个题目负责,并且应该注意将这种态度用在做人上,责任感是个人立足于世的必要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在进行这一课题实践时必须注意方式方法,做到自然妥帖,切记生搬硬套,使学科内容与生命教育内容和谐统一。

3.2生存的课堂

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务必增加学生生存能力方面的训练。因为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是个人立足于世的基础,而且学而为之用,最终目的是满足学生未来的生存要求。因此,数学教学除了要满足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的积累以及掌握解题技能之外,更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发现、选择判断、交流合作等一系列与生存息息相关的素质,为学生终身的主动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要让学生在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中自主发现知识,从而使结合知识的探究,学生的分工协作意识、实践研究意识、探究发现意识、信息处理意识有明显的提高。这样的话不仅降低了小学生们学习的负担,更对学生们的整个生命发展有着长足的意义。

3.3生活的课堂

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表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体现出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

(1)老师要有爱心。

热爱课堂、热爱学生的老师可以在生活和教学中传递出很多正能量。并且,有爱心的老师更容易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朋友、学习上的伙伴,可以收获学生更多的信任与支持。通常情况下,学生们喜欢学习数学的根本原因是来源于对老师的喜爱,在课堂上会收获更多的乐趣,显得比较兴奋,有利于自身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及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2)课堂要充满趣味。

教师们主动在数学课堂中添加一些趣味性的元素,将会非常令人满意的效果。学生们学习兴趣的缺失是导致课堂低效的重要原因。其实在数学教材中本身就存在这很多趣味性的元素,需要的不过是是数学教师们的有心。应该充分了解学生们的认知水平,明确知识点对于学生群体来说其难易程度是怎样的。从而

科学地设置兴趣点。可以通过创造丰富多彩的情境教学;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象化,将静止的东西动态化,以活泼的课堂教学形式,把数学本身的趣味因素表现出来。

4结语

虽然我国当前的教育中依然存在不少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们坚定地相信,只要我们着眼于未来,少一点急功近利和“分数论英雄”,我们就一定能够办更好的教育。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三生”理念是适宜并且必要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三生”理念,是一名真正的教育者所需要的。我坚定地认为,教育的本质应该在于引导学生正视生命的价值,获得生存的技能,追寻美好的生活,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参考文献

论初中数学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篇5

一、挖掘教材本身的情感因素

初中数学教材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所编制的,教材本身就包含丰富的情感内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挖掘出教材本身的情感因素,使情感因素与科学教学相融合,使学生可以主动积极的学习数学。

1.利用数学自身的情感因素去感染、吸引学生。例如在学习角的画法时,我们可以换一种幽默的方式去告诉学生,有一种很神奇的方法,可以画出国旗中的五角星,同学们想学吗?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根据知识本身的特点去吸引学生的,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欲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数学美感,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联想,几何学给人们的形象都是很直观的。例如几何图形五角星、正方形和圆都是对称图形,美观匀称受人喜欢,代数中的一部分法则也是非常对称的。例如三角形的3条中线和高都交于同一点,我们看起来非常的美丽,同时这令人感觉到不可思议的结论也是非常震撼的。一条辅助线可以使不知从何入手的几何题豁然开朗,一个小小的技巧可以完成一道不等式的证明题,解题时的那种快乐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的。

3.数学知识应用广泛,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我们可以将图形、数字、法则和符号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原来数学知识无处不在,进而增加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某报纸刊登两则广告,A楼盘实行有奖销售,一等奖一名10000元,二等奖两名5000元,三等奖十名100元;B楼盘实行的是九折销售。问哪种方法更吸引顾客,哪种方法可以给消费者最大的实惠。这个问题就体现出在具体情境中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利用教师自身的情感因素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带有情感的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才能够有情感的学习。教师应用自身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激发出学生的情感,实现生动、有趣、有效的教学目的。

1.教师应拥有真才实学

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如果没有全面的知识是无法满足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的。教师应定期的进行学习深造,学无止境,建造渊博精深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在教学中还可以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需语言生动,课堂氛围活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对待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平等的,应真诚的给学生鼓励和支持,营造轻松融洽的教学氛围。教师在上第一堂课时,首先需要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并说出自己的爱好就是交朋友,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想和学生交朋友的,打破了学生心底那道对老师的防线,并感受到老师是非常和蔼可亲,进而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学生都是非常活泼好动的,在课外活动时教师可以与学生打成一片,共同的唱唱歌、玩玩游戏,营造出融洽的师生关系。

3.注重学生的优点

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一名学生身上的优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非常吃力的学生,当这部分学生有很小的进步时,教师应及时的表扬并给予鼓励,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热情。例如有部分学生上网成瘾,并且很难自我控制,经常是通宵达旦的玩,导致在白天上课时睡觉,作业无法完成,教师如果只是简单的说教对于这部分学生是没有任何效果的,但是如果老师可以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并充分发挥出来,一定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的。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1.情感与情境是相伴的

根据教材内容所创设出的环境被称之为创设问题情境,在学习中诱发出学生的情感,例如在学习线段比较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设问方法问学生,运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两个人的身高,学生们会回答两个人站在一起就可以比较出来了,这时教师可以进一步的提问如果两个人不在同一地点那该怎么办呢,学生会回答说度量,由此可以看出,好的问题创设,是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的,并产生学习的兴趣。

2.创设认知冲突

通过创设认知冲突可以激发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使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比如在学习习近平角概念时,教师可以利用时钟,把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为直线,然后向学生提问这是角吗?此时学生们的反应是不同的,有的说不是,还有的说是,此时教师接着提问,让学生寻找出角具有哪些特征,并找出角的两条边和顶点,然后教师在操作钟面进行验证,总结这也是角,而且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平角。通过这种情境创设,使学生对不同答案的对比,并阐述自己的观点,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严谨的思维习惯。

结束语

初中数学教学情感教育的探究论文 篇6

目前,一些数学老师只注意认知目标的落实,忽视情感目标的教育,使很多学生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缺乏顽强的毅力及独立思考的精神,师生关系疏远;另一方面,虽然思想上重视了情感教育,但苦于情感目标不可能像认知目标那样具体落实,且也没有易于操作的情感评价标准与方法,不知从哪些途径进行情感教育而陷入困境。因此,采取多种途径加强情感教育是现实的需要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通过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情感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而当受到情感激励时,可以发挥其能力的百分八十至九十。但在实际教学中,情感教育却没有得到应有重视。也有些教师将“情感教育”、“激发情感”异化为教师“传授之道”的技巧。下面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发挥数学的育人功能。

为此,我根据布卢姆有关情感领域的理论,依据因材施教原则、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原则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积极探索与实践,着重研究了培养学生情感的途径及情感目标的评价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明确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拓展教材内容,增添情感色彩,唤起学生的情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针对个别情况,实施诊断评价。第一,可以通过起始课帮助学生树立近期目标及未来远大目标,鞭策学生为了达到此目标而孜孜不倦地学习;第二,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榜样激励学生,发挥榜样效应;第三,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结合有关内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学生被动学习乃至厌学的原因之一,要改变这种现象,数学教师应充分挖掘数学教材,进行情感处理,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愉快地发展自己。

1.利用数学史料,激发数学情感。丰富的数学史料,常常会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情感。数学背景材料,海王星发现的故事;希伯斯为发现无理数而献身的故事;美国第二十任总统加菲尔德梯形证明勾股定理,至今世界上四百多种证法。著名的数学问题及数学中的趣闻轶事,使学生获的榜样作用。

2.揭示数学价值,渗透数学情感。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那些枯燥.抽象的教学的内容设成若干有趣诱人且易于接受问题,恰当的运用故事.图片.动画和实际生活事例等方式创设情境.从而让学生产生思想感情的共鸣,使学习过程始终处于自觉的激发状态,优化教学系统。例如在“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章内容的引用教学过程中有一个“青春期男孩和女孩身高曲线统计图”,如果直接提出常量.变量.统计图等概念,八年级学生会感到非常抽象,让学生观察统计图,在什么年龄段,男孩的平均身高大于女生的平均身高?在什么年龄段,女孩的平均身高大于男孩的平均身高?然后问:你的身高是大于,等于,或小于平均身高?学生感到数学课堂还有那么多自身息息相关,于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堂教学效果好.

3.展示数学美,丰富数学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然界有许多美的事物,如果不事先只给孩子们看.讲给孩子们听,他们自己是不会留意的,数学中也有美比如有字母表示数字,将文字语言简化为符号语言就体现出数学的简洁美;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徐利志教授阐述道:数学美的含义是丰富的,如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还有数学中的奇异性都是数学美的具体内容。例举报幕员站在舞台的黄金分割点,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一些例引导学生感受美、发现美、鉴赏美,进而创造美。

二、端正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调节学生的情感,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持续学生的情感。

教师必须将这些数学素养渗透到点滴的知识教学中。针对学生学习的不同特点,随时随地随机地进行评价。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利用教材中例习题进行教育。如,学习有理数后,要强调细心,不要发生因粗心掉负号而改变了数的性质的现象;学习习近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后,利用书中习题,说明“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意义;学习“统计初步”时,介绍本章多与数据打交道,显得有些枯燥无味,但它的实用性很强,因此要认真细致,马虎不得。另一方面,可用因失误而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例来佐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地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持续学生的数学情感。

1.要养成学生按时预习、复习、独立作业的习惯。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先感知教材内容,为上课更深刻地掌握目标内容奠定基础。课后复习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学生作业独立与否直接影响教师对学生掌握目标情况的质量。

2.要养成学生专心致志,积极思考的习惯。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有意注意,调节好无意注意,为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创造良好氛围。

3.要养成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教师首先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民主地位,平易近人地对待每个学生,为学生大胆提问创造和谐前提。其次,要教育学生只有“问”,学习才会进步。

三、激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实现师生情感交流。

在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加强教学的情感设计,通过恰当地途径和方法,实现课堂教学民主化,实现师生情感交流。

1.加强直观教学。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加强直观教学,使学生的思维由直观逐步向抽象过渡。如几何第一册的彩页“北京立交桥”、“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模型”等几何直观图形。其次,教师要充分制作数学模型,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直观理解。如在讲解中心对称图形时可制作其直观演示模型,让学生理解若一图形绕其中心旋转180°后能与原来图形重合,则它为中心对称图形的特征。这样,学生判断中心对称图形时便能回忆起直观演示时的情景,很快就能作出正确答案。

2.精心设计提问。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既做到把握时机又做到难易适中、精练明确。如在证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问:怎样图形中的角度是180°?学生很快回忆起平角的度数或平行线下的同旁内角的度数和,为将三个内角转化为一个平角或一对同旁内角扫清了思维障碍。

四、磨炼学生顽强的学习毅力,深化学生的情感

一个人有了坚强的意志,就能调节自己的外部行动和心理状态,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好比登山,只要有毅力与恒心,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可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家为数学刻苦探求的事迹。其次,要热爱学生,采取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的评价方式。当学生学习有进步时,要大力表扬;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要热情帮助。教师要抓住一切时机,采取多种方式对学习的情感进行巩固评价,促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渗透情感教育,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篇7

一、将情感渗透在浓浓的关爱中,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亲其师, 信其道.”尤其是小学生, 他们更是对与他们朝夕相处的老师有着朴素简单的判断, 那些他们感觉是好的老师, 他们会迁移到其所教的学科中, 爱屋及乌, 从而对这门学科充满好感. 因此, 我们教师要在与学生平时的相处中, 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 点点滴滴, 让这些懵懂少年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 让他们从心底深处接纳自己, 喜欢自己.

1. 平等对待和关爱每一名学生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要平等对待和关爱每一名学生, 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了解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发掘和展现他们的潜力, 不断地鼓励他们, 关心他们的成长, 让他们主动参与, 主动学习. 在我班, 有一位小女孩, 一段时间以来, 在数学课上注意力总是不集中, 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而且数学成绩也每况愈下. 于是我主动和她聊天, 她向我吐露了心声, 原来是她的妈妈又生了一个小弟弟, 每天对小弟弟嘘寒问暖, 而对她却明显减少了过问, 为此, 她每天闷闷不乐.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 我立即联系了她的父母, 将孩子的思想波动和内心的想法反映给了他们, 孩子的父母知道这些情况后, 表示今后一定要多关心孩子, 注意孩子的感受. 此外, 我也经常找这名同学谈心, 并在课堂上对其给予关注, 经常让其展示自己, 表现自己. 一段时间下来, 孩子的学习成绩明显地提高了, 注意力也集中了, 笑容重新展现在她的脸庞上, 在此后的学习中, 她对数学学科充满强烈的学习兴趣. 对此, 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职责绝不仅仅是教学, 更重要的是育人. 在教师面前, 每个孩子都犹如一朵朵需要精心呵护的花朵, 只有我们用爱心培植, 用温情熏陶, 这些幼苗才会健康茁壮地成长.

2. 充分尊重和鼓励每一名学生

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孩子都不怕家长, 就听老师的话.这里“老师的话”显然有两层含义, 其一是老师的话有道理, 孩子愿意听;其二是老师会对学生惩罚, 老师的话学生不敢不听. 我想, 作为我们老师, 应该让学生感觉老师的话充满道理, 让小学生心悦诚服地去听. 这里, 教师必然是对学生充分尊重的, 教师在对学生谈话的过程中, 也必然充满了对学生的鼓励和赞扬, 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内心. 因此, 教师切勿以为小学生什么都不懂, 从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忽略他们的心理感受, 相反, 小学生心理更为敏感和脆弱, 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产生深刻的烙印, 一些消极的不利的因素或许会伴随其一生.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力求通过激励的眼神、热情的话语、赞许的动作, 给学生以鼓舞, 让学生从老师的语言、神态中感觉到尊重, 体会到被别人尊重和认可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情感.

3. 明确学习数学的价值和目的

教师在教学中, 要通过联系生活, 让学生明确数学是真实的, 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数学绝非仅仅是枯燥的数字和符号, 学好数学可以更好地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好数学还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大到“神舟十号”飞天、“蛟龙号”入水、航母的制造, 小到去超市购物、家庭的日常开支等都离不开数学知识.

二、将情感渗透在教学的点滴过程中, 升华学生的数学兴趣

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卢梭曾经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 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 ”小学数学学科, 由于其特殊的学科特点,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更应将兴趣培养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 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倍增.

1. 让课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让孩子们敞开心扉, 毫无顾忌地畅所欲言, 为他们尽情展示自己构建和谐的氛围. 如在教室的墙壁上悬挂一些色彩缤纷的卡通图案, 一些小动物由圆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呈现出来, 既增强了美感又充满了立体感, 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一定是放松的、愉快的. 此外, 教师幽默、活泼的语言, 更是营造轻松课堂的调节剂, 当学生遇到思维障碍时, 几句生动、诙谐的话语可以将学生重新拉回快乐的情境中, 让他们卸下思想的包袱, 重拾自信.

2. 让教学行为在愉悦的进程中进行

小学生年龄小, 自我约束力低, 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教师要通过给学生创设鲜活生动的教学情境, 运用多媒体手段, 不断丰富学生的感受, 在生动真实的情境中, 在多媒体营造出的多姿多彩的氛围中, 让学生感受数学课堂的明快与欢乐, 从而增强数学学科的吸引力, 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精力充沛地参与数学学习, 兴趣浓厚, 心境愉悦.

3. 让课堂在学生自我意识中进行

现代教育理念提出“以生为本”的思想, 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为此,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机会, 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体会成功的乐趣. 这样既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更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浅谈情感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 篇8

一、我们教师要发自内心的关心学生,尊重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不是挂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在具体行动上,要真正让学生与教师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我们必须做好情感交流,双向沟通工作,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尊重理解学生,与学生平等对待,对学生充满爱,唯有爱才有力量,才能换回真诚。教师在教学中应理解学生的心思,想学生之所想,深入学生思想深处,走进学生心灵,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和谐统一,学生也真正体会到教师的一片苦心。

当然,师生之间的信任感是极为重要的。我们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认识,学生和教师的关系近,感情好就往往爱学习数学学科,而且大多数成绩不错;但我们也往往会看到,那些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是离教师的距离远远的,和数学教师很不亲近,能避免接触就避免。很多学生数学成绩差,大多数都和数学教师的关系不太和谐,这就更需要我们在情感上的投入。

因此,当学生做错了题目产生一种痛苦、懊悔心理时,教师应及时帮助学生仔细分析题目中的条件,理清思路,肯定学生认识和纠正错误行为的愿望并给予鼓励,并表现出对学生充分的信任态度,而不能没完没了地批评指责。思想上耐心疏导,方法上热心指导,言语上亲切开导,都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和信任。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引导他们对问题做出深层次的思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二、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

一个人如果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则必会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强有力的内部动力。课堂上,要特别留心多和他们提出一些由易到难的问题,激活他们的思维;课后,对他们的作业多加分析,发现哪里有漏洞,就在哪及时堵塞,对存在的问题决不姑息,渐渐地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调动起来。

数学这门学科前后知识点互相关联又相对独立,当学生学会一个新的概念,掌握了一些内容后,心情会感到很高兴,这时可以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预习,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进行前后知识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二时,本班有名学生数学成绩比较差,运算也总是大量失分,针对这一情况,我没有忽视他,而对他降低要求,从点滴入手,帮助他把基本概念逐步搞清楚,课余时间帮他补课,在课堂上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有了一点进步就当班给予表扬,这样他的学习兴致就提高了。事实告诉我们,教师平时哪怕是一句鼓励的话语、关心的问候、一个关心学生的细小的动作,也会让学生倍受感动,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进而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三、教学形式和方法,以情激趣,形成牢固持久的学习气氛

教学过程中,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是关键,教师必须倾注真挚的关爱之情。其中,不断变换教学形式和方法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教学中依据不同的内容,创设问题情境,选择适当的课型,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使情感教育的动力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悬念。例如,学习“三角形的关系”一节课,我出示三根木条,问:“以这三根木条为线段,能构成三角形吗?”学生回答:“能。”换掉其中一根后,学生发现不能构成三角形,便会有所疑问:为什么有的能而有的不能呢?

由此引入新课,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再比如,我们的数学教学,可以适当运用直观教具,运用图片、实物等;也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在一定的语言世界和情感世界里将枯燥的、抽象的内容寓于一个情境中,使教学内容情感化、趣味化、交际化。如动作表演、描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等形式,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学生的责任心在数学教学中也是极其重要的

一个学生,如果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他一定会因为自己没有很好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而感到内疚、羞愧、自责。因而时常督促自己勤奋、刻苦、认真、自觉地学习,去掌握自己未掌握的数学知识,并及时进行复习、巩固。

自尊心、羞愧心也是学生勤奋学习数学的必不可少的催化剂,有了自尊心、羞愧心,谁也不甘于落后。教师应把它变为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学好数学的一种力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注意对学生做出正确评价,千万不可冷嘲热讽。教学活动是以学生的“学”为基础,教师的“教”只有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设身处地地以他人的处境理解他人。在得到信任和期待的气氛中学习,学习者会变得更自尊,对自己学习数学的能力更自信。任何蔑视戏弄、挖苦,甚至责骂的举动和言词都是不可取的,他们需要的是循循善诱,同情谅解使他们感到信任,有所归属,从而克服自卑,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我们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情感不够稳定,虽然他们年少,但也有着丰富的感情,正因为他们处在情感成长的过渡时期,所以更需要亲情、温情、友情。他们渴望与教师交流,希望得到教师的夸奖、鼓励和肯定。教师应真诚以待、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作为数学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区别对待,教学要适合每一个层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作业上可以有一些梯度,不要求每一道题都做,但一定要注意作业质量,提高正确率,这样可使他们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增长知识和数学技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获得成功与自信。

总之,现在的教育,应该是充满智慧的教育。学生的成长远远超出了我们估计的范畴,他们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个体,我们教师在向他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更要对他们情感世界予以关怀、关注,这样会大大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提升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

情感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9

情感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文/吴宝容

摘 要: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情感教育是全面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品质,培养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周围的一切事物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知、情的协调发展。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感教育;素养提高

情感教学,顾名思义是指教师在结合学生实际特点的基础之上,对教材中一切可用的情感教育因素进行挖掘,并通过这一方式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力量,使其始终处于最佳的情绪状态,进而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具体知识的学习中去。笔者从事初中数学教育多年,在开展情感教育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的认识与看法,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这一教学理念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一、实施情感教育有利于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

传统初中数学课堂学习模式,往往由教师牢牢占据着绝对的中心地位,学生却自始至终都处于一个非常被动的学习状态。很多学生都形成了“老师讲什么,我就学什么”的学习观点,严重制约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情感教育会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的点滴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学习热情,促使其在积极、昂扬的精神状态下主动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他们以往被动的学习状态,实现了“要我学”向“我要学”状态的积极转变。

如在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部分知识时,我没有将教材上的相关结论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带领学生动手裁剪平行四边形,并根据裁剪出来的平行四边形大胆推测其可能存在的性质与规律,这样一来学生就能自主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实现了“我要学”的学习状态。

二、实施情感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纵观当今的数学教育现状,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学生即使掌握了系统而扎实的数学理论知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并不能很好地解决一些基本的数学问题,这就是典型的“高分低能”畸形人才。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之外,与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教学理念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牢牢抓住学生的情感运用需求,对他们实施充分的数学实际运用教育。

如在学习了“数据的描述”这部分知识之后,我就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节假日对周边社区居民的生活用水情况做一个调查。学生平时大都很少进行这类型的社会调查活动,因此听到我布置的这个任务之后,个个都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并以小组为单位将调查结果以不同类型图表的形式表现了出来。通过这一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不但认识到初中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更重要的是还在调查与图表绘制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于“数据与图表”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为逐渐提高其自身的知识实践运用能力以及日后更好地开展数学知识的学习等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实施情感教育有利于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

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深刻影响,追求学生考试成绩的最高化,教师更倾向于在课堂上向学生大量灌输既成的理论知识,并片面地认为自己灌输给学生的知识越多,学生的数学视野范围与最终的考试成绩也才能得到更高的保障。殊不知,这样导致很多学生只学会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到的一些浅显知识,除此之外的广阔知识体系他们却未能很好地涉及。情感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优秀教学理念,提倡教师要自我发现、自我分析以及最后的自我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模式。

如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讲解“正方体的截面”这节内容时,基于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好奇与迷恋,教师可利用《几何画板》软件进行三维图像的演示,并教会学生进行操作。在正方体上任意切割,切割的位置和切割的角度可以任意改变,同时对切割面设置突出的效果,得到不同的截面,使得分析正方体的截面更全面、更直观,从而弥补了苹果模型、萝卜模型只能切割一次,而橡皮泥太软,容易变形,存在分析不全面的缺点。

四、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素材,有利于促使学生个人品质的培养与发展

很多教师认为数学中仅仅存在着数学定理以及公式,不像语文、政治等人文学科具备足够的情感因素可用来对学生施情感教育。其实,这是对数学这门学科的一种错误认识。不可否认,数学具有严谨、抽象等学科特点,但是这并不代表它就不具备积极的`情感因素。如结合我国数学的发展史以及我国数学家在研究领域取得的众多伟大成就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情感教育,这样一来就能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有利于激发他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只要认识与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积极情感教育因素,并创造性地加以利用,就能很好地促使学生个人品质的培养与发展。

五、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情感需要进行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研究表明,平等、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兴趣以及探究欲望,而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给予他们更多的肯定与鼓励。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在学习上的求知欲望以及上进心,又可促使他们将这一短暂的情感冲动无限转化成积极而持久的情感因素,进而对数学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及学习兴趣。传统教学理念下存在着“优等生”与“后进生”的区别。但是,情感教育理念却认为,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有着各自的情感优势与不利的情感因素,提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其不同程度、不同内容的情感关注,力求实现“教育面向全体,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这一教学目的。

后进生因为学习成绩较差,在情感上更倾向于“缺乏自信”“害怕他人嘲笑”“沉默而消极”等表现形式,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除了要不断更正自身的教学理念,逐渐改变对他们的态度之外,同时还应当对他们进行充分的激励与肯定,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真诚关心与呵护,这样有利于他们逐渐由“厌学”“畏学”的情绪调整为“爱学”“乐学”的学习状态,为推动他们数学成绩的进一步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优等生因为学习成绩较好,可能一直都享受着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爱与羡慕,这就很容易滋生骄傲、自满、自我炫耀等浮躁心理,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对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上进行更高层次的要求,同时还应实施情感上的教育,教导他们学会虚怀若谷。

师生心与心之间的沟通会带动学生普遍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就为更好地开展情感教育、实施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著名学者罗增儒教授曾说:“知识插上了情感的翅膀而更加富有趣味性的幽默与魅力。”所以作为一名新世纪的优秀教师,必须对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形成深刻的认识,并灵活运用到自身的教学实践当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数学教学注入无限的“艺术风光”,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汝发。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数学通报,(02)。

[2]张建红。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中国农村教育,(03)。

[3]贺兵。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思考[J]。科学咨询,2011(02)。

[4]嵇宽庆。初中数学教学情感教育策略探讨[J]。新课程,2011(01)。

情感教育下的小学数学论文 篇10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们大多是将精力放在了知识内容教学本身上,而很少去关注学生每时每刻的情感状态.实际上,学生们的情感因素是与他们的心理状态紧密相关的,对于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关注学生情感,渗透情感教育,对于高中数学教学实效提升来讲意义重大.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加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当中蕴藏着丰富而灵活的生命力,如果能够将其挖掘出来并予以呈现,将会促使学生们对于数学学习产生全新的认知.因此,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会有意识地对于教学内容进行一些情感加工,让数学知识鲜活起来,以此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推动课堂教学高效开展.为了能够有效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笔者经常会采用组织课堂小活动的方法.将学生们科学分组,并为其分配探究任务,使学生们在分组探究的过程当中,找到数学学习的情感点,从而对数学探究活动产生热情.

二、将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强化学生学习渴望

为了加强学生们在高中数学学习当中的情感认知,知识内容真实性的加强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当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产生真实的情感感受之后,便会从内心深处拉近同数学课堂的距离,进而强化自己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渴望.这种渴望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是十分珍贵的,它将会成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笔者不断地将教学内容同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们逐渐发现了存在于自己身边的数学,对于数学知识的情感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主动学习热情也日益高涨起来了.

三、寻教学内容当中情感因素,重视学生学习过程

情感教育下的小学数学论文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感教育;表扬;鼓励;师生关系

情感对人有着重要的影响,正确的情感能引导人做出正确的行为。而在教育中,好的情感能帮助人更好地接受信息,能提高人的认知能力。教育要从小抓起,情感方面的教育也应越早越好,一个情商高的人往往学习能力也不会差。若是情感教育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学习起来将如鱼得水,兴趣将帮助他们飞快前进。情感教育有着感性的特点,因此进行情感教育的方式也应该是婉转柔和的,换言之,应一点点渗透,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一、小学数学的重要地位

1.开发智力,培养逻辑思维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很多人的智力在一生中都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小学是人的启蒙阶段,是开发智力的最好时间。逻辑思维能力是对事物进行综合判断的能力,它不仅是学习数学的必备能力,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处理问题的必备能力。小学数学是一门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学科,不光有知识性,更有逻辑性和审美情趣。它能帮助学生初步培养逻辑思维,锻炼大脑,帮助思考和进行判断。

2.树立辩证的观念

数学学习包含着实际案例的操作,对未知的推论和已知的逐步证明,多少、对错、精确度都很重要,不允许有一丝差错。一道题目有时候有着完全不同的解法,需要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这能帮助学生树立起辩证的观念,讲究实际,联系各种条件,耐心求证,从而得出最准确、最客观的结果。

二、当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低年级学生配合度低

小学生年龄偏低,思维并没有得到完善发展。而在数学课堂上,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可以说,小学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打好逻辑能力的基础。但由于学生年龄偏低,对于他人传递的信息并不一定能充分接受,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往往会出现不知所云的情况,这就会导致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十分卖力,而底下学生却望着天花板发呆的现象。而且学生的表达能力往往不强,有没有充分理解教师也不得而知。有的人掌握了,而有的人没有,就会拖慢整体的进度。

2.教学方式守旧枯燥

理科类的东西往往是一板一眼的,数字和公式等都讲究准确性,这就容易导致教学时课堂变得严肃沉寂。加之教学方法不新颖,整个数学课堂就容易变得无聊乏味。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段,对于乏味的东西就更难沉下心来学习。这样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就很难被学生接收,课堂也变得低效,学生就容易出现厌学情绪。

三、如何渗透情感教育

1.由教师传达热爱数学的情感

数学老师本身应该投入极大的热情到数学这门本职学科中去。发自内心地去喜爱这门学科,并把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作为一种趣味和享受。喜爱一样事物,旁人也会从中感受到喜悦。小学生最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日复一日,他们也会跟着老师一起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假若老师本身不喜爱数学甚至厌恶教学,学生在这种消极的情绪下也很难喜爱数学。热爱一样事物带来的动力是十分大的,在浓厚的兴趣下,学生能更认真、更快乐地参与教学。

2.多表扬与鼓励学生

在充满表扬和鼓励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往往更加聪明与开朗。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注意多表扬,少批评,善于发现学生点点滴滴的进步,也包容学生的不足和退步。引导学生不轻易放弃,进步不骄傲自满,退步不放弃、不偷懒。让学生感受到爱和温暖,培养他们乐观健全的性格。

3.用课堂讨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数学课堂上,遇到难题或是开放性的题目,可以多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来共同解决问题。这时教师可以走下讲台,参与到讨论中去,认真听听学生的思维,大家一起探讨交流。讨论的内容也不要太受限制,可以联系实际,扩展到生活方面。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由此拉近。常开展讨论,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让学生终生受益。

小学生作为少年儿童,是十分善于学习与接受新事物的群体,对他们的教育需要更多的人性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可以让数学教学进行得更加顺利,并且事半功倍。所以,我们要把情感与爱融入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兴趣,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总之,教师要不断研究情感教育的新方法,并进行不断的实践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宋桂连.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现代企业教育,2014(18):238.

情感教育下的小学数学论文 篇12

在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中, 老师之于学生而言, 既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恩师, 同时也是关爱子女的父母, 在教学中, 老师不仅要在学习上对学生进行精心指导, 同时还要给予学生更多关心、爱护。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 在教学中, 更需要老师的关爱与指导。基于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老师要注重用自己的爱感染学生, 将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般, 实施亲情教育, 积建立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 营造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氛围, 从而使小学数学课堂发展成为师生之间和谐稳定的“情感场”, 加强情感教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 感受到老师发自内心的关爱, 从而学会关爱他人, 并在教学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例如,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为使学生深化理解相应的计量单位, 例如米或者千米等, 老师则可利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一些有关的亲情的实例启发学生对教学内容以及相关问题的思考。比如, 在课堂教学中, 有如下问题:小朋友们, 你们知道你家距离学校有多远吗?父母每天送你们上学要花多长时间呢?在提出这一问题之后, 老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平时自己上学时亲人送自己上学的情境,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 并将亲情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 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有学生回答, 我家离学校比较近, 只有2km左右, 每天早上都是奶奶送我上学, 步行15分钟左右就到学校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运用加强亲情教育, 利于触动学生的内心情感, 使学生在亲情的感染之下, 怀着感恩的心积极主动学习知识,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加强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二、激发兴趣, 点燃学生的乐学之情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 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方式, 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基于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老师要从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出发, 注重优选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或者运用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手段,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实现兴趣→爱好→志趣的转变,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 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从而产生乐学的心理, 使学生愿学、乐学、爱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情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据相关统计表明, 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 学生专心致志听课的时间非常短暂, 想要在短暂的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加强趣味性教学, 营造活跃、生动的课堂教学气氛是一种非常有效途径。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 也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充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进而热爱这门课程。可见,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点燃学生的乐学、爱学之情, 也是情感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老师要充分注重“教学激趣”。例如, 在小学数学中关于“统计”的教学中, 老师可积极创设一个统计活动。老师可结合小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特点, 鼓励学生在课前收集一些自己喜欢的动画角色的图片, 积极组织一个最喜欢的动画片的评选活动, 选出蓝精灵、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以及猫和老鼠这几部动画片中, 那部动画片最受学生欢迎。在课堂中, 可组织学生分组在这些动画片名或者其中的一些角色的图片上画心型, 得到的心型最多的动画片或相关角色即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动画片。同时, 学完这一课之后, 老师可鼓励学生运用同样的方法, 统计学生最喜欢做的游戏、最喜欢的小动物等等, 使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兴趣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这一情景活动的开展, 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不仅使学生乐在其中, 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感情, 从而使兴趣内化志趣, 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实践中, 同时也使学生在具有趣味性的活动中深化理解相关数学知识。

三、优化评价, 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感情

在情感教育中, 赞美是其重要的组成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 老师的赞美无异于大人们在工作中获得的薪水, 是对学生的肯定, 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至关重要。因此,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与闪光点, 适时给予赞美, 不吝惜对学生的赞美, 对学生进行适当地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 要尽量多运用积极的评价, 多一点赏识、表扬、信任与肯定, 少一点苛求、批评、怀疑以及否定, 使学生能够在积极的评价中, 获得积极进取的动力, 获得成功的体验, 进而爱上数学这门学科。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对于学生的进步, 要抓住时机进行夸赞, 对与学生在学习中体现出的质疑精神与创造性精神等给予由衷的赞叹, 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要认真剖析, 正确引导, 积极鼓励, 陪同学生一起进步与成长, 并鼓励其他学生帮助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 使学生感受带老师的关心, 同学的友爱, 在充满“爱”的氛围中, 努力学习。

情感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在小学数学中引入情感教育, 就要求老师运用爱感染学生, 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同时注重教学激趣, 点燃学生愿学、乐学与爱学之情, 同时通过积极地评价方式, 强化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亚扬.“给力”情感, 提高课堂实效——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 2011, (6) :13-13.

[2]张爱琴.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都市家教 (下半月) , 2013, (9) :171-171.

上一篇:解除部分查封申请书下一篇:七年级上册诗词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