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地区(精选12篇)
大连地区 篇1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 大连地区甜樱桃栽植面积由2000年的333公顷发展到2014年的2.7万公顷, 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 樱桃施肥形成了成熟的施肥管理模式, 为甜樱桃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1 抓住甜樱桃施肥时期
甜樱桃施肥管理要正确把握施肥时期, 根据土壤状况确定施肥量及施肥方法是樱桃高产的关键。甜樱桃施肥通常有3个重要时期, 即秋施基肥、花前追肥及采果后补肥。
1.1 秋施基肥
甜樱桃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约需两个月, 果实发育迅速, 展叶、开花、抽梢等主要生长发育过程, 都集中在前半期完成, 花芽分化也在采果后很快进行, 需肥非常集中, 特别是4~5月份, 需肥量占全年的一半以上。然而此时温度低, 肥效缓慢, 甜樱桃生长发育所需养分, 绝大部分来源于树体贮藏营养。因此, 早秋施基肥是甜樱桃施肥的关键。秋季气温、地温较高, 可促进有机肥充分腐烂分解, 有利根系吸收利用, 为花芽分化、安全越冬、春梢生长、提高坐果率做好物质准备。同时, 秋季甜樱桃根系生长快, 发根数量多, 秋施肥时断根容易愈合。
1.2 花前追肥
花前追施一定数量的速效氮肥, 有利于甜樱桃从贮藏营养为主阶段, 向以当年同化营养为主阶段的转变, 保证树体正常生长发育。
1.3 采果后补肥
为促进花芽分化, 采果后要追施一定数量速效氮肥磷肥, 但氮肥比例不宜过大, 以免影响花芽形成。
2 掌握六个施肥要点
2.1 施肥宜早
甜樱桃从萌芽、开花、结果至成熟的所需营养主要来自树体内贮藏, 采果后转入营养积累和花芽分化阶段, 而花芽分化过程迅速, 分化时间短, 对肥料要求敏感。因此, 甜樱桃秋施肥应在采果清园后尽早进行, 有利于补充树体结果消耗的养分, 尽快恢复树势。
2.2 以腐熟有机肥为主
施肥应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幼树株施优质有机肥35~50公斤, 4~6年生株施有机肥50~75公斤, 7年生以上株施优质有机肥75~125公斤。施肥时幼树可挖40~50厘米深环状沟, 结果树挖4~6条放射状沟, 里窄外宽, 里浅外深, 尽量减少伤根断根。
2.3 平衡施用化肥
施用一定比例和适量的氮、磷、钾化肥, 其数量占全年化肥总量70%~80%, 少施或不施碳酸氢铵等速效氮肥。为了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7年生以上结果树增加钾的施用量, 氮、磷、钾的适宜比例为1∶0.5∶0.8。
2.4 补施钙镁肥
施用钙镁肥解决樱桃园土壤普遍缺钙、镁的问题, 结果树株施0.5~1公斤为宜。
2.5 适时施用微肥
根据樱桃园微量元素丰缺情况, 有针对性地补施微肥0.5~1公斤, 微肥要与钙镁肥隔开施用, 以免降低肥效。
2.6 不施含氯肥料
甜樱桃秋施肥时不要施用含氯化肥, 以免降低果实含糖量, 不耐贮藏。
大连地区 篇2
今天是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我和妈妈上大连玩了。原本打算五一是在姑姑家过的,昨天放学的时候,姑姑接我回姑姑家了。到了傍晚,在旅行社工作的妈妈突然给爸爸打电话,说是明天要带我去大连玩,爸爸急忙跑到姑姑家接我去老乐购,进行一次旅游前的采购。妈妈下班后给爸爸打了电话,也过来和我们一起逛乐购。可能是周末的原因,乐购的人真多呀!算账的时候排了好长的队,我们拎了两大包的食品和用品离开了老乐购。
因为去大连的车走的很早,所以昨天晚上我早早的就睡觉了。心里老想着去大连玩的事,今天早上不到五点我就醒了,翻来覆去睡不着,于是早早的起了床,刷牙洗脸以后和妈妈一起收拾去大连的东西。六点半,我和妈妈走出家门。我们先到旅行社安排的等车地点,时间不长,去大连旅游的人到齐了,车就开了。我们从丹东高速公路西站上了高速公路,坐了差不多五个小时的车,终于到大连了。到大连的时候,已经中午了。我在路上吃了不少小食品,所以还没怎么饿,那些大人要吃饭,我只好和他们一起去了饭店。饭后,我们去了大连“森林动物园”。这里的森林还没有我们锦江山上的树茂密,却有许多以前我没有见过的动物,而且都是满山跑的野生动物,不像锦江山上的动物,都是关在笼子里的。鸵鸟和单峰驼是在圈里养的,鸵鸟穿着黑色超短裙,昂着白色的脖子跑来跑去,显得很傲慢。而骆驼看起来样子很脏,嘴里好像在嚼着什么,顺着嘴角流了一些白沫子,真恶心。我最喜欢的就是看大象表演:地上躺着几个人,大象不急不忙的呼扇着它那像大扇子一样的耳朵,从那几个人身上跨了过去。最后我还和大象照相了呢!大象在旁边驯象师的指挥下,用它那长长的鼻子把我卷了起来,高高得举过了它的头,又把我轻轻地放下来,整个过程吓死我了,不过很有意思,我是第一次和动物有这么近的距离。
第二天,我们去了大连“圣亚海洋馆”。在这里,仿佛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奇妙的海底世界。我们的头上和身边有一个厚厚的透明罩子,好多我叫不出名字的鱼呀什么的,在我的头上、身边游来游去,配上五光十色的灯光,一切好像是在童话的仙境里。我们看到了海狮、海象和海豹等等海洋动物的表演。我还站排摸了一只大大的海龟,听说这只海龟有100多岁了,谁摸了它就会给谁带来好运呢!真好玩呀!我们就要返回丹东的时候,导游又带我们去大连的新玛特采购了一下。以前姐姐带我看过3D电影,而这次在大连我还看了4D电影呢!4D电影可刺激了,当子弹向你射来,就给你眼前放一阵风、老鼠向你跑来,就在你脚下放一阵风……好像一切都发生在你的身边一样,感觉可真实了。今天晚上七点多,我们回到了丹东。在往家走的路上,我在想,大连真美啊!什么时候我们丹东也能够建成像大连一样有名的公园呢?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一定要把丹东建的比大连还美、还好!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课堂实录 篇3
复习导入
课件展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师:观察地图,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请同学们简单回顾学习内容,相邻同学可以互相提问复习。
生:观察地图,回想上节内容,相邻同学提问,内容有南方北方的自然和人文差异,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等。在教师点拨下感悟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师:根据学生回顾旧知情况导入新课——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设计意图:通过相邻同学互助提问,唤起已有的学习经验,使学生尽快进人学习状态。
新课学习
师:请同学们先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概况。
(课件)展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图。
活动一:了解西部。形成印象
师:出示自主学习内容(课件)。明确要求:同桌互助,看谁完成得快。
生:同桌同学合作查找地图以及文字资料完成以下任务:①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区、主要河湖、主要省区、主要城市、主要交通线。②结合以前学习内容确定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哪些少数民族等。
师:参与、点拨。
生:完成任务后,面向集体展示要点如下。
西北地区以高原、盆地为主,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主要为内流河,最大的是塔里木河,有中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西北的省区主要是新疆、内蒙古、宁夏、甘肃等,进入西北的铁路线主要是陇海一兰新线。有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但还是汉族多。
青藏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属于高原山地气候,高寒是主要特征,有好多大河在此起源,有名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就在这里,有最大的湖泊——青海湖,主要省区是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拉萨、西宁、格尔木是本区重要城市,在这里生活的主要是藏族,青藏铁路建好后,青藏地区与东部的联系更密切了。
师:对学生的自学成果进行肯定评价,点拨要点并小结,引导学生形成整体印象和突出印象——西北地区干旱、青藏地区高寒。
(课件)西北风光包括风蚀雅丹、沙漠戈壁、塔里木河等,青藏风光包括三江源保护区、青藏铁路、雪山等。
设计意图:教师明确任务,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同桌互助,使问题解决得更好更全面,然后师生互动,将学习成果展示出来,让学生感受自由学习的快乐,课件展示区域风光给学生生动的体验,更人情境。
师:同学们了解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概况,像一个旅行者在收集资料时了解到的是地理现象,想不想像一位地理专家那样进行资料分析认识地理原因呢?试试吧。
活动二:分析西部,普遍联系
师:出示活动内容(课件),提出活动要求,方法。
生:结合图文资料,采取合作方式进行探究活动,可以指导别人,可以平等对话,用灵活的方式达到目的,完成活动内容(教材P。P。活动)。
(1)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干旱的环境会对哪些地理事物有影响?(从植被、河流、湖泊、生产生活等考虑)
(2)拉萨和成都纬度相近,但气温差异大,为什么?
(3)高寒的特征使青藏高原有哪些优势?也会有哪些问题?
师:对探究活动引导、提供支持。
生:活动结果以专家做报告的形式展示,可以任选一题。要点如下: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山脉阻挡,使海洋的水汽难以到达,导致干旱;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使植被出现东西变化,表现为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河流水量小,流程短,成为内陆河;这里应该是牧区。拉萨由于海拔高,造成气温比同纬度气温低;高寒的特征使青藏地区成为许多大河的发源地,在高原边缘会有丰富的水能,海拔高,空气稀薄,容易缺氧,但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能资源丰富。
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总结、评价。
(课件)西北地区的植被变化,青藏的太阳能利用情况等。
设计意图:上一环节活动中学生了解了地理现象,在此基础上进行地理原因的分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也给学生一种更上一层的感觉,有兴趣。教师注意在探究活动中生成性的知识,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最后课件演示加深印象。
师: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比起我们这儿艰苦,可是,当地的人是怎样生存的?一起来看看。
活动三:走进西部。人地和谐
(课件)视频播放吐鲁番人们的生活、呼仑贝尔大草原的牧民,藏族人的生产活动等。
师:提出问题。①西北地区的人们怎样生活?青藏地区的人怎样生活?②这两个区域的牧业和种植业有何不同々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差异?设计表格比较。
生:通过视频资料以及教材认识到这两大区域都可以发展牧业,也能发展种植业。列表比较如下。生:展示表格完成情况,比较谁的最全面。师:评价学生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的问题。(1)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最大限制因素是什么?(2)青藏地区的农业为何分布在河谷地带?生:全体互动,讨论问题,发表见解,形成观念。设计意图:视频资料带学生进人区域环境,引起好奇心,有利于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列表可以使学生对比掌握区域差异;通过最后两个问题的解决认识人地关系。
师:同学们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已经知道得很多了,这里有些问题(课件),看看大家能解决吗?抢答,看谁反应快。
活动四:趣味西部。畅所欲言
生:争先恐后回答以下问题。
(1)我们当地种植小麦,亩产在800斤左右,青藏地区小麦亩产在千斤左右,为什么?
(2)哈密的瓜特别甜,为什么?
(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怎么回事?
(4)见过藏族服饰吗?哪儿最有特点,为什么这样设计?
(5)福娃迎迎是哪种动物,来自哪个地区?有什么含义?
(6)青藏铁路建设中,筑路工人都特“爱美”,外出必涂防晒霜,为什么?
(7)判断真假:几个同学去青藏旅游回来,给同学们表达他们的收获。
A很浪漫:“美啊,小桥,流水,人家。”
B很深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很活泼:“我学会了孔雀舞,给大家跳一个。”
D很疲劳:“我终于到了黄河的源头。”
E很自信:“自东向西,植被变化为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
F很专业:“高寒地区发展农业只能寻找气候较为温暖的河谷地带。”
师:对学生的精彩表现鼓励和欣赏。
小结
欣赏媒体音乐“新疆好”、“青藏高原”、“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由学生自选一曲。
师:向你的同学炫耀一下你的收获。
学生可以一个主讲,另一个补充,在老师引导下完成知识构建。
设计意图:情境音乐唤起回忆,稍做休息,集中精力完成知识结构。
训练提升
出示训练题:自我检测部分主要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由学生独自完成,相邻同学互相评价确定等级;拓展延伸部分结合生活或社会热点超越教材内容,由相邻同学探讨,教师协助引导,形成看法。
设计意图:自我检测部分有利于学生对学习情况做诊断,查漏补缺;拓展延伸部分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活学活用,形成价值观。
大连地区雷暴统计特征分析 篇4
雷电活动的发生具有区域性或局地性, 掌握当地的雷暴气候特点是一项基础工作。目前我国对雷暴气候的研究较多, 如徐桂玉和张敏锋等[2]等分别对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雷电活动气候特点进行研究。钟幼军等[4]分析了黑龙江省雷电活动气候特征指出:山地是雷暴的重要源地。
但是目前对大连全地区长时间序列的雷暴特征研究还相对较少, 本文利用大连地区1962-2012年长时间序列的雷暴观测资料, 通过气候倾向率、绝对变率法, 重点分析了雷暴气候分布特征以及相关规律, 为大连地区防雷减灾提供了可靠依据, 也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1 大连市地理位置介绍
大连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最南端, 占辽东半岛南部约一半地域。大连境内具有山、海、田、林相对完整的立体自然景观体系[5]。区内山地丘陵多, 平原低地少, 这种丘陵多、湿地大的地理地貌特征, 为雷电的发生形成了自然条件。
根据大连市气象台站1972~2012年观测资料表明, 大连地区雷暴日在17.3~24.8天。全市平均20.9天, 处于多雷区。年雷暴日数≥20d的年份为26年, 占43%;其中≥30d年份为占5%[6]。
通过对大连市年平均雷暴日数的统计表明, 依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9] (GB50343—2012) 规定, 年平均雷暴日在25天以下属于少雷区, 则大连市属少雷区。
2 资料来源与统计方法
本文采用大连7个观测站1962-2012年的逐日雷暴日数资料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雷暴日数统计以当地观测记录为准。本文主要通过数理统计、线性分析等方法[7,8]对材料进行分析。通常来说, 年雷暴日数的趋势定量变化可用一次线性方程表示, 即
其中:10×a1为气候倾向率[9]。
3 结果与分析
3.1 雷暴年际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为了从长时间上研究大连地区雷暴的变化趋势, 用全市雷暴日数列分别用最小二乘法求取线性拟合趋势。假设回归方程形式为:
式中回归系数b表示雷暴的气候趋势倾向。b>0表示雷暴有增加的趋势, b<0则表示雷暴有减少趋势。
从图1看出, 大连地区雷暴日最小值为1968年的9天, 最大值为1966年的34d, 其次是2007年的31d, 年平均雷暴日数线性倾向率为-13.8d/10a, 1962-2012年大连市雷暴日数的年变化趋势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 即每10a下降13.8d。此处研究与与张敏峰[3]高留喜等人[10]研究结论的雷暴时空变化特征基本一致。
3.2季、月变化特征
雷暴日数是指在研究区域内只要在这一天内曾经发生过雷暴, 听到过雷声, 都算作一个雷电日。
雷暴活动存在很强的季节性和日变化特征。一般来说, 一年之中, 冬季最少, 夏季最多;一天之中白天多, 夜间少[11]。
一般来说, 气候上12-2月为冬季, 3-5月为春季, 6-8月为夏季, 9-11月为秋季。
大连地区雷暴日数分布有明显的单峰特点, 四季变化分明。峰值是夏季 (6-8月) , 占全年发生日数的59.1%;秋季 (9-11月) 次之, 占23.7%;春季 (3-5月) 占17.2%;最少为冬季 (12月-翌年2月) 几乎没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大连四季分明, 夏季高温潮湿以及大连的地形原因造成的。因此, 雷暴主要出现在夏季。而春秋两季, 主要原因是冷暖空气的频繁交汇;而冬季雷暴最少的主要原因是冷空气占主导地位, 几乎不发生雷暴天气。
从图3可以看出, 大连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月分布为单峰形式, 峰值出现在7月, 占20.97%, 其次是6月和8月, 最少月份为11月-翌年3月, 各月分布见表1。变化的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 即为3-5月迅速增多, 6-8月变化趋于平稳, 9-12月迅速减少。
3.3 初、终雷暴日和雷暴持续期
依据本文所用资料资料, 大连地区雷暴日的跨度平均为253.86d;最大跨度为295d, 出现在1991年的大连市, 最短跨度为102d, 出现2005年的旅顺。
依据统计资料表明, 大连地区最早的初雷日是1963年1月4日的旅顺, 最晚的初雷暴日是2002年3月20日的普兰店市。最早出现的终雷日是1971年11月21日的庄河市, 最晚终雷日是2009年12月25日的大连市。
对于初雷日的出现期间为1962年~2012年的1~6月, 在统计样本区域内, 2月最少, 几乎很少发生, 1月和6月也很少发生, 3~5月发生较多。从图3可以看出, 在3~5月高发期中, 发生最多的是4月, 其次是5月, 3月最少。从图4中可以看出, 初雷日有逐年减晚的趋势。该结论与胡玲等人对青海高原雷暴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的结论基本一致。
大连地区雷暴终日8~12月均有出现, 但8月出现较少雷暴终日10月最多, 11月次之, 9月次之, 12月最少。从多项式曲线来看, 终雷日在10月和12月逐年递减;终雷日在9月的变化规律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递增趋势, 而后总体递减;终雷日在11月表现为80年代中期呈现递增趋势。大连地区雷暴初、终雷日的变化规律为开始时间早、结束晚。
3.4大连地区雷暴地域特点
天气系统、地形、下垫面、和气流等是影响和制约雷暴的空间变化的多种因素[9]。地形因素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由于地形的抬升作用可导致地形附近出现积云, 在这种条件下, 容易发展旺盛对流云[12];更有可能形成垂直环流的不稳定发展, 容易形成雷暴天气。
由图8可以看出, 大连地区雷暴空间分布特点分布很不均匀。具体表现为中部少、北部高、而西部又比东部多的分布特征。
资料显示年平均雷暴日数瓦房店地区最多, 为24.8d;金州地区最少, 仅为17.3d。其中大连市内、普兰店、瓦房店、庄河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0.3, 21.5, 24.8d, 相对落雷较多;旅顺、金州、长海为18.9, 17.3, 19.3。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种与大连的特殊地形有关, 另外一方面有可能是由于金州观测站的位置不在金州区域中心的造成的。由此可见, 大连地区地形特点决定了雷暴的空间变化特征。
4 结论与讨论
(1) 本文利用近50年观测雷暴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1962-2012年大连地区的雷暴日年变化规律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 气候倾向率为-13.8d/10a。大连地区雷暴日最小值为1968年, 为9天, 最大值出现在1966年, 为34d, 其次是2007年为31d。
(2) 大连地区雷暴日季节分布明显, 单峰性显著。夏季 (6-8月) 雷暴发生频率最高, 占59.1%;秋季 (9-11月) 次之, 占23.7%;春季 (3-5月) 占17.2%;冬季 (12月-翌年2月) 几乎没有。大连地区的雷暴日月变化特点单峰显著, 峰值出现在7月, 3-5月上升速度较快, 6-8月上升速度平缓, 最大值, 9-12月下降速度较快。整体来看, 6~8月分为雷暴高发期, 11月~翌年3月为雷暴少发期, 5月、9月、4月、10月、为雷暴中发期。
(3) 大连地区初雷日有逐年减晚的趋势, 终雷日提早结束的趋势。雷暴初日主要发生在3-5月。大连市雷暴初日4月最多, 5月次之, 3月最少。大连雷暴终日8-12月均有出现, 但8月出现较少雷暴终日10月最多, 11月次之, 9月次之, 12月最少。
(4) 大连地区雷暴地域分布很不均匀, 具体表现为中部少、北部高、而西部又比东部多。在全市的中部金州为雷暴低值中心最小, 年平均雷暴日数均在18.9d以下, 而瓦房店和庄河雷暴日数较多。
(5) 由于受到观测条件的限制, 本文统计的特点是一种宏观上的特点, 下一步将利用闪电定位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有望得到更好的统计结果。
参考文献
[1]杨仲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基础[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9.11:11-15
[2]徐桂玉, 杨修群.我国南方雷暴的气候特征研究[J].2001, 3:299-307
[3]张敏锋, 刘欣生等.我国北方地区雷电活动的时空特征[J].2000, 19 (3) :427
[4]钟幼军.黑龙江省雷电活动气候特征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J].2007, 16 (5) :468
[5]霍云燕, 张华.大连市土壤侵蚀评价[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9, 26 (11) :106-110
[6]李想, 赵冬艳.大连市雷暴气候统计特征及趋势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9:21-22
[7]张鸿发, 程国栋, 张彤.中国区域闪电分布和闪电气候的特点[J].干旱气象, 2004, 22 (4) :17-25
[8]张美平, 敖淑珍, 刘翔等.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近46年来雷暴气候的统计特征[J].应用气象学报, 2004, 15 (1) :66-73
[9]李照荣.西北地区雷暴气候特征[J].灾害学, 2005, 20 (2) 83-88
[10]高留喜, 杨成芳, 冯桂力等.山东省雷暴时空变化特征[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3 (4) :239-242
[11]R akovec J.Thunderstorm s and hail[J].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1989, 40 (4) :179-186
小学大连游记作文:我爱大连 篇5
今天是4月29日,五一长假的第一天,爸爸、妈妈、姥爷、姥姥和我,一家五口开始了五一长假大连自驾游,我们早上6:00出发,10:00到达大连,先参观了圣亚海洋馆,看到了好多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海洋动物和海洋生物,第二天又去了森林动物 园,看到了大象表演,还有好多可爱的小动物,坐了空中索道,第三天去了旅顺看樱花,看到了军舰,晚上到家都10点多啦,真舍不得回家,这三天玩的真开心,但是,也很累,我也去了好多以前没去过的地方,开括了眼界,以后有机会妈妈还会带我去更远更好玩的地方旅游。五一的小长假真的很开心!我要快点长大,到时候就可以带着爸爸妈妈去更多好玩的地方,嘿嘿!
大连地区 篇6
浙江的近代改革始于鸦片战争,是龚自珍发出了第一个号声。而真正在乡村社会实行近代改革的则是在太平天国以后的瑞安县。孙氏兄弟以翰林身份回乡办学兴教,他们着眼处并非是“以夷制夷”的洋务思路,而是重建文化资源。他们在南宋永嘉“事功”学派的思想中发现了建设近代中国的思想养料,以此为号召,培养了一代新型人材,温州社会从此开始成为推动全国改革的思想策源地。
近代温州的“三杰”——陈虬、陈黻宸、宋恕既效力于乡邦,又都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变法改革志士。洪振宁先生说,温州人在传播中原文化的过程中又转化了传统的文化理念。这是非常妥当的见识。西方人有“大传统”与“小传统”之说,然而温州的文化传统非独是“小传统”,转化实是创新的过程,转化后的文化理念又形成了一个“大传统”。
宋恕的变法思想立足于乡村,他的“更西服”主张实宣告了中国文明向全球文明的转轨,经谭嗣同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功事”与“民主”相结合的近代中国的精神源流,到梁漱溟的“乡治”思想又一次显示了中国社会内在更新的活力。
新文化的观念先在一时一地形成,然后从近到远扩散传播,最终改换了中国的面貌,那么,我们要问,为什么是温州,而不是中国其他的地方?刘练军用“社会资本”的概念来说明,但从温州人想要自己的语言形式这点来看,在近代温州,已有了把指头握成一个拳头的社群意识,温州人很早就领悟了一种近代的生存方式——社群合作。温州人是通过近代观念的传播形成了自己的群体,这实是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一种资本。知识分子与民众的距离很近,官僚与社群也非统治与被治的关系。民众对宗教的需求可以得到合理满足,知識分子不以激进相标榜。我们发现,在现代化进程中,一种反现代化的文化保守主义反而成了现代化进程的前排兵。这就出现了本土化与全球化双向共进的当今课题。当今温州社会的新貌是近代温州发展的结果。
人类正在向信息社会发展,一种跨地域、跨国界的互动发展模式正在出现。文化是形成社群的要素,社群合作才是资本的来源,因此,可以说,资本主义是一种社群合作的文明,而把重点放在“文明”上,就是将主导21世纪走向的“知”本主义。能否把有形的资本转化为无形的文化,又以无形的文化去创造有形的财富,取决于温州人文化更新的能力。在大一统政治高压下,地方社会最缺乏的是对普世人权观念的体认,追求财富本身成了目的,于是,环境与外来劳动力成了获得财富的手段。
在亚洲经验中,自由化日本成了把发展的基础放在对人权尊重上的典范,在温州近代“三杰”的思想中可以找到前路的地图,需要一个社会共识——建立一个指导温州改革发展的信息开发与交流的机构,而这个机构要把基础放在对温州本土人文资源的研究与利用上。在封闭的政治与开放的社会中,温州能否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关乎全局。
大连地区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篇7
1 品种选择
目前, 理想的鲜食玉米品种有银星糯、垦粘一号、玉金香、沈糯5号等, 经多年引进试验、示范表明, 这些品种适宜在大连地区种植。
2 育苗移栽栽培技术
2.1 播种
春分前 (3月20日) 在向阳背风的田间地头搭一个大拱棚, 作为育苗室。配制营养土, 用30%~40%腐熟的厩肥加60%~70%肥沃疏松的细土, 每1 000kg钵土, 掺合尿素0.5kg、硫酸锌0.5kg、过磷酸钙4~5kg, 充分混合, 过筛。选用无损伤的种粒, 用250倍磷酸二氢钾溶液浸泡种子, 待完全吸涨后进行催芽至芽长0.5cm, 选春分前后5~7d的晴好天气下种, 先将塑盘钵穴装入70%~80%营养土, 再把种粒的胚尖朝下、芽尖朝上放入钵穴中, 谨防芽倒置, 然后用营养土覆满钵穴;摆盘盖膜, 按照薄膜宽窄确定钵盘排放的行数和宽度, 再起10cm槽呈凹型, 浇足地墒水, 放置钵盘, 覆盖地膜。
2.2 苗床管理
播种至出苗期间, 保持床土湿润, 出苗率达90%时, 除去第1层平铺膜, 控制浇水, 使秧苗壮而不旺, 若发现秧苗萎蔫, 可在早晨或傍晚适量补水, 移栽前浇1次透水。寒流来时, 加盖草席保温。1叶1心至2叶后, 白天床内温度维持20~25℃, 超过30℃揭开膜两头通风降温。控制根系生长, 在3叶1心和4叶1心及时移位, 撕断下扎根, 达到矮化目的。移栽前3~5d揭膜炼苗。
2.3 移栽
移栽前重施基肥, 做到农家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施农家肥75t/hm2、硫酸钾150~225kg/hm2、玉米专用肥600kg/hm2。待气温稳定在10℃左右时移栽, 选择无风晴好天气把苗移栽到大田, 盖膜后开孔植苗, 浇足坐墒水封土堵穴。用竹片或树枝做拱架, 2行为1拱, 将树枝两端插于沟内, 插好后将地膜盖在拱架上, 两侧用土埋实。
2.4 移栽后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的原则是以促为主, 促快缓苗、早发苗, 提高成活率。底墒不足或天气干旱时, 栽后2~3d浇1次水。栽后3~4d, 进行查苗。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 小喇叭口时叶喷磷酸二氢钾3kg/hm2补肥, 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7月初即可上市。
3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3 月下旬播种, 采用单垄种植或大垄双行种植。
单垄种植, 垄距为0.6m, 株距0.4m, 或垄距1.2m, 株距0.2m;大垄双行种植, 将大垄做成畦状, 畦宽1.2m, 畦面小行距0.5m, 株距0.4m。播种时采用开沟点播方式, 每穴播种2~3粒, 施二铵300kg/hm2及硫酸钾300kg/hm2, 化肥与种子隔开以免烧种, 播后踩好底格。覆土时要在播种沟内形成“V”字形, 以便在覆膜后形成一定的空间, 以利幼苗生长。在覆膜前要喷洒除草剂, 覆膜后的垄沟加大药量, 再喷1次除草剂。幼苗出土长至2叶1心时, 在无风的早晨或傍晚破膜引苗, 先把幼苗上方的地膜开一小口, 将幼苗引出, 而后用细湿土将口封严, 防止被风吹起。幼苗长至4~5叶时定苗。7月上旬即可上市。
4 分期播种及复种栽培技术
大连地区无霜期为165~185d, 鲜食玉米可从4月20日至8月10日进行无覆盖分期播种及上茬鲜食玉米上市后再进行复种。
4.1 合理密植
深翻整地, 耙碎整平, 按宽1.3m起畦, 畦面双行种植。4~8月, 随着播期延后, 密度要逐渐增加。行距50cm, 株距32cm, 种植4.95~6.30万株/hm2。播种时施用三元复合肥150~225kg/hm2, 可均匀撒种肥于沟内, 同时施药防治地下害虫。
4.2 科学施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 施优质农家肥15.0~22.5t/hm2、磷肥450~600kg/hm2。在3~4叶时进行间苗和移苗补缺, 移苗要带土, 栽后即浇水, 5叶时每穴定苗1株。加强苗期管理, 及时追施苗肥, 施尿素45~60kg/hm2、腐熟粪水22.5t/hm2。拔节期前 (7~8叶) 施尿素105~150kg/hm2、氯化钾150~225kg/hm2壮秆。大喇叭口期施尿素225~300kg/hm2、复合肥90~150kg/hm2攻大穗。结合追肥进行中耕管理, 苗期松土, 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前进行培土。
摘要:介绍了适于大连地区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 总结了育苗移栽、地膜覆盖、分期播种与复种3种栽培方式的栽培技术, 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鲜食玉米,栽培技术,辽宁大连
参考文献
[1]史振声, 张喜华.特种玉米育种·栽培·加工[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2]史振声.特种玉米种植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大连地区夏季特种地温特征分析 篇8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下垫面观测场地在观测场南面, 观测区域位于裸地地温观测区西侧, 面积为1 m×1 m沥青场地, 中心安置2支地温表 (特种地温、特种地温最高) , 表身一半埋入沥青下垫面中, 一半露出地面, 感应头方向朝东[3]。7—9月每天8:00、14:00、20:00 3个时次观测:特种地温、特种地温最高、地面温度、地面最高、气温、气温最高、总低云量、云状。
2 结果与分析
2.1 年平均温度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 大连站年平均值, 特种地温与地面温度、气温变化趋势一致, 最高都出现在每日的14:00, 特种地温年平均值以8月最高, 7月次之, 9月最低, 地面温度年平均值以7月最高, 8月次之, 9月最低, 气温年平均值变化情况与特种地温相同。3种温度变化强度情况, 特种地温变化最剧烈, 地面温度变化次之, 气温变化平稳。特种地温与地面温度差异较小, 与气温差异较大, 温度越高, 这种差异越大, 而不同的时次差异显著不同, 14:00 3种温度差异最大, 如8月14:00特种温度平均高出气温17℃, 而20:00三者温度相差小于3℃, 9月几乎相同。
由此表明, 特种地温、地面温度、气温三者具有较大的正相关性, 3种温度在同一时间里升高和降低的趋势是完全一致的;特种地温和地面温度变化剧烈且变化程度相当, 气温变化平稳;特种地温与气温差异较大, 这种差异在14:00最大, 夜间几乎无差异, 特种地温与地面温度差异较小, 在温度较低的月份几乎无差异, 特种地温可以由地面温度代替。
2.2 年平均最高温度分析
从图2、表1可以看出, 大连站3种温度年平均最高值均出现在8月, 7月次之, 9月最低。地面温度年平均最高值7月与8月基本相同, 特种地温和地面温度的年极端最高均出现在8月, 特种地温为65.8℃, 出现在2009年8月9日, 地面年极端最高为62.2℃, 出现在2009年8月10日, 气温年极端最高为34.5℃, 出现在2007年7月28日。大连站7月、8月、9月特种地温>地面温度>气温;特种地温与地面温度年极端最高差值仅3℃, 而与其温差值达30℃, 二者相差10倍。
(℃)
2.3 不同天空状况下3种温度对比分析
将天空状况分为晴 (总云量0~3成) 、多云 (总云量4~7成) 、阴 (云量8~10成) 3种, 对比分析2002—2011年7—9月8:00、14:00、20:00的特种地温、地面温度、气温资料。
2.3.1大连站特种地温与气温在不同天空状况比较情况。
从表2、图3可以看出, 特种地温与气温的差值变化, 晴天与多云天差异不大, 特别是8:00与20:00各种天空状况的温度都差异不大, 8:00相差3℃左右, 20:00相差2℃左右, 但是阴天时14:00二者差值达12℃。
2.3.2大连站地面温度与气温比较情况。
从表3、图4可知, 大连站地温与气温的差值变化, 晴天和多云变化都较剧烈, 阴天变化较小, 14:00差值最大, 达8℃左右, 8:00、20:00差值较小, 8:00差值约在3℃, 20:00多云和阴天条件下二者相差较小, 晴天时由于低温辐射降温较快, 气温反而较地温高出1.1℃。
由此表明, 大连的特种地温和地面温度与气温的年平均差值同是晴天最大, 多云天次之, 阴天变最小, 8:00多云天差值最大, 晴天次之, 阴天差值最小, 14:00晴天差值最大, 多云次之, 阴天差值最小, 特种地温20:00多云天差值最大, 地面温度晴天差值最大。
3 结论
特种地温、地面温度、气温三者具有较大的正相关性[4,5], 3种温度在同一时间里升高和降低的趋势完全一致;特种地温和地面温度变化剧烈且变化程度相当, 气温变化平稳;特种地温与气温差异较大, 这种差异在14:00最大, 夜间几乎无差异, 特种地温与地面温度差异较小, 在温度较低的月份几乎无差异, 特种地温可以由地面温度代替。
(℃)
大连站7—9月特种地温>地面温度>气温;特种地温与地面温度年极端最高差值仅3℃, 而与其温差值达30℃, 二者相差10倍。
特种地温与气温晴天与多云天差异不大, 特别是8:00、20:00各种天空状况的温度都差异不大, 8:00相差3℃左右, 20:00相差2℃左右。但是阴天14:00二者差值达12℃。
参考文献
[1]娄德君, 李治民, 孙卫国, 等.夏季不同下垫面气象要素的对比分析[J].气象科技, 2006, 34 (2) :166-169.
[2]黄琳, 陈凤娟.桂林草面温度与地面净辐射的相关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27) :16882-16884.
[3]周晓香, 黄少平, 刘冬梅.江西省草面温度变化特征及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J].江西科学, 2009, 27 (4) :517-521.
大连地区桶装饮用水卫生状况分析 篇9
关键词:纯净水,矿泉水,矿物质水,山泉水,卫生质量,桶装饮用水,检测分析,监督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桶装饮用水以其方便快捷的优点迅速在家庭、学校及办公场所普及, 但其卫生质量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我们通过对2002—2004年及2006—2007年在大连地区生产和销售的各种品牌的桶装纯净水、矿泉水、矿物质水及山泉水的卫生状况进行调查, 进一步分析了大连地区桶装饮用水卫生状况。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02—2004年、2006—2007年对在大连地区生产和销售的各种品牌的桶装饮用水单位进行抽查, 样品来自经常性的卫生监督中的随机抽检。
1.2 方法
按照GB 4789-1994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1]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理化指标:纯净水按照GB 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检验方法[2]进行, 矿泉水按照GB/T 8538-1995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3]进行。
1.3 评价
纯净水按照GB 17324-1998、GB 17324-2003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4,5]评价。标准规定菌落总数≤20 CFU/ml、大肠菌群≤3 MPN/100 ml、致病菌、霉菌酵母菌均不得检出。矿泉水按照GB 8537-1995饮用天然矿泉水卫生标准[6]评价。菌落总数<20 CFU/ml、大肠菌群0个/100 ml。山泉水和矿物质水按照GB 19298-2003瓶 (桶) 装饮用水卫生标准[7]评价。各项检测指标中有一项不合格即判为不合格产品。结果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大连地区生产、销售和生产自用桶 (瓶) 装饮用水单位共计60余家。2002—2004年、2006—2007年共检测563份产品, 合格率71.94% (405/563) 。合格率有逐年降低趋势, 2002年84.06%, 2003年74.40%, 2004年70.63%;2006、2007年分别为54.12%, 67.2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4.52, v=4, P<0.01) 。2007年合格率比2006年有所提升, 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39, P>0.01) 。
2.2 不同类型桶装饮用水检测结果
表1显示, 山泉水合格率最低52.94%, 其次是纯净水 61.04%, 矿物质水66.67%, 矿泉水75.8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85, v=3, P<0.01) 。
2.3 不同项目检测结果
菌落总数合格率最低79.75%, 其次是电导率80.85%。大肠菌群和霉菌酵母菌合格率分别为96.80%、97.95%。锶与偏硅酸合格率分别为89.22%、86.49%。见表2。
注:各检测指标的卫生标准为菌落总数≤50 CFU/ml;大肠菌群≤3MPN/100ml;霉菌酵母菌不得检出;电导率≤10 μs/cm;锶≥0.2 mg/L;偏硅酸≥25 mg/L。
3 讨论
自200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8]实施以来, 大连地区取消了对生产企业的监测工作。调查结果显示, 大连地区桶装水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2002—2004年合格率分别为84.10%、74.40%、70.63%, 2006—2007年合格率分别为54.12%、67.27%。2007年与2006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39, P>0.01) 。检测结果提醒我们监测工作对企业内部的卫生管理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在目前资源有限、监督工作不能完全覆盖的情况下, 监测工作应该是不可缺少的。
矿泉水的重要指标是锶与偏硅酸含量, 大连地区矿泉水锶与偏硅酸含量合格率仅为89.22%、86.49%, 也就是说有10.78%~13.51%的矿泉水没有达到标准要求。
不同类型桶装饮用水与不同检测项目结果表明, 山泉水合格率最低 (52.94%) , 其次是纯净水 (61.04%) , 合格率较低的项目是菌落总数合格率 (79.75%) , 其次是电导率 (80.85%) , 以上结果, 与金奕等[9]报道的结果相近。与孙隆富等[10]的报道相符。微生物超标是影响纯净水卫生质量的首要问题。若能控制微生物污染, 纯净水卫生质量问题必将得到根本的改善[11]。
微生物超标原因 ①从业人员卫生意识淡薄, 无菌室达不到净化要求, 使更衣、洗手、消毒规范操作等卫生规章流于形式。②自检把关不严, 有的企业无法保证对每次出厂水进行检验[12]。③回收空桶的消毒处理不当, 桶盖和聪明座质量差, 直接影响灌装后桶体的密封性, 存放周期稍长桶内微生物即会滋生[13]。
大连地区大学生的就业歧视问题 篇10
关键词:就业,性别歧视,隐性,显性
“歧视”, 词典上解释为“不平等的看待”。尽管《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拥有平等的就业权利, 但在求职的就业过程中, 各种明显或潜在的歧视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学校品牌、性别和户口三种歧视中, 性别歧视占据较大比例。性别歧视主要体现在女性求职上。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 比2012年增加19万人, 而2013年2月初, 一项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显示, 这些单位2013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 辽宁省教育部公布2013年辽宁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27.2万人, 比2012年增长5.03%, 截至2013年5月16日, 辽宁省高校总体签约率为50.89%, 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36个百分点。在大连, 今年各高校均有约7万毕业生走出校园, 据大连市人社局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统计, 截至2013年5月20日, 在连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签订率达52.6%, 低于去年同期9.4个百分点, 在供大于求的求职条件下, 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也较为严重。
一、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2013年, 本项目调查在大连市范围内高校和有关单位采用了非概率抽样中的配额抽样方法进行了调查, 虽然从抽样理论上讲不能由样本对总体进行精确的估计, 但是仍然可以从调查结果中了解到大连地区大学生就业与性别歧视的基本情况。本次对大连地区就业与性别歧视的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 回收有效问卷980份, 回收率达98%。其中男生480人, 女生500人, 男女比例分别为48%和50%, 基本持平。被调查者基本状况如表1所示。
二、对性别歧视现象的分析
1. 性别歧视现象的表现形式
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表现形式分为显性性别歧视与隐性性别歧视两种。所谓“显性性别歧视”是指用人单位在应聘者条件中明确规定只招聘男生或者以招聘男生为主。所谓“隐性性别歧视”是指用人单位在发布的招聘信息中并不明确说明性别限制, 但是其实际意图并不想要女生, 招聘单位往往会在实际的招聘过程中考虑男应聘人员, 而不会考虑女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 16%的被调查者认为性别歧视的表现形式为显性性别歧视, 84%的被调查者认为性别歧视的表现形式为隐性性别歧视。
2. 被调查者眼中的用人单位对不同性别的毕业生的岗位提供量
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共邀请企业进校开展了约600场招聘活动, 总量较上年同期下降13%, 在2013年3月举行的供需见面会上, 参会单位总数和需求总量也较2012年下降了30%。大连海事大学2013届毕业生双选会上参会企业较往年减少40多家, 岗位数量也同样在减少, 一些小型企业几乎没有招聘计划, 大型企业也纷纷缩减招聘。如中国海运集团2013年在全国计划招聘1100人, 较2012年减少700人, 在大连地区各大高校毕业生的眼中, 针对性别提供的岗位数量更是不平衡。62%的被调查者认为男性岗位多, 女性岗位少;20%的被调查者认为女性岗位多, 男性岗位少;18%的被调查者认为男女岗位一样多。
3. 性别歧视的原因分析
性别歧视的原因有很多种, 应聘者的增加与职位的减少是就业压力大的外部影响条件。本项目调查结果显示, 在应聘者寻找工作的过程中感到较为突出性别歧视原因有以下几点:62%的被调查者认为女性劳动能力不如男性, 不适合从事某些工作 (如出差) ;52%的被调查者认为受传统观念影响, 女生不适合应酬, 涉及应酬类多的工作不考虑女性;72%的被调查者认为女生在生理期间的智力、工作能力、劳动效率等不如男生;54%的被调查认为国家对女性有特殊保护, 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招聘女职工的成本较高。
4. 不同人对性别歧视的解决方式
在被调查者中48%的人遇到较为严重的性别歧视, 20%的被调查者选择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14%的被调查者选择正常接受;60%的被调查者会感到不满, 但是又无可奈何;6%的被调查者选择向雇主表示不满。在1000名被调查者中有6%的人表示对就业法律相当了解;48%的被调查者表示只了解一点, 46%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了解。可见, 目前我国的毕业生的就业法律意识还依然薄弱。
三、解决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最有效措施
46%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完善相关的社会保障机制, 普遍建立生育保险制度;58%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加强性别平等宣传, 消除用人单位重男轻女的偏见;60%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提高女大学生的自身素质, 树立信心, 积极参与社会竞争。48%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制定操作性强的两性平等就业政策, 并严格执法。
本项目调查结果显示, 大连地区毕业生的就业中依然存在性别歧视问题, 希望有关部门单位可以加强就业方面的监督和管理, 为平等就业提供更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大连地区 篇11
关键词:产业联动;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
一、区域间产业对接模式
按照产业对接的方向和对接环节可以把产业对接模式划分为垂直、水平型、市场型产业对接,在每一种产业对接模式下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内容、不同方式、不同目标的对接模式,具体内容视研究对象而定。
1、垂直型产业对接模式。
在这一模式下,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相同产业可以建立垂直型产业联动,是基于产业链垂直联系而发生的产业联动过程。产业垂直联动的基础是产业内垂直分工,即在生产同一种产品的过程中,按照价值链或生产环节上的比较优势,从生产组织上把技术密集工序与劳动密集工序在空间地域上分开。产业分工和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是区域联动的原因,这种联动模式是位于价值链和生产链上不同环节的经济主体之间发生的联动,其基础是地域分工。
2、水平型产业对接模式。
水平型产业对接是指企业之间基于相互信任而在技术、信息、市场等水平层面上形成的的合作与联动,其中交互式学习、知识创造和分享、邻里关系共建和社会文化根植是其核心内容。在水平型产业对接中,虽然产业的互补性仍然得到体现,但区域之间基于信任的合作竞争和技术扩散与共享是这一联动类型的主要特征,而这些特征是基于产业链合作的垂直型产业联动所缺乏的。水平对接是相对高级的联动模式,产业联盟是水平型联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3、市场型对接模式。
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发达地区企业通过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在开拓国内外市场、建立销售网络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创立了数量较多的产品名牌,企业产品设计和市场开拓能力已处于相对较高水平。欠发达地区企业可主动挂靠发达地区的企业集团,或与其合作,借用其销售网络与品牌运营经验,把自身具有地区特色或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逐步培育成品牌产品,实现开拓外部市场的目标。
二、区域间产业转移模式
(一)按照产业转移的类型分
1、成本导向型转移模式。
成本导向型转移是以降低成本为主要目标的一种产业转移模式。企业的经营成本主要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具有不同流动性的要素成本,地区间转移是在比较成本优势的诱导下,进行异地发展。发达地区产业发展进入成熟期后,产业空间集聚程度上升,土地、劳动力、资本、能源配置等要素供给不足,集聚负外部性日益增大,阻碍产业进一步发展。因此,不论是从产业升级的内在要求,还是从成本增加的外部压力来看,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出口加工型制造业都有必要向内陆地区转移,实现本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而从承接转移地角度来看,承接这部分产业可以有效地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为本地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2、扩张性产业转移模式。
在这种产业转移模式中,向外转移的产业在原区域仍属于成长型产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但由于该产业技术水平低,导致其资源集约度不高,产业增长必须依靠大量的资源投入。为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政府鼓励企业以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产业规模,或充分利用目标区域的投资、技术等生产要素等为目的,进行产业转移。这种类型的产业转移一般集中在目标区域的传统优势产业,因为相较于目标区域其他产业,转移的产业技术梯度更高、更具优势。
3、配套衔接型转移模式。
配套衔接型转移模式是一些产业通过引进其龙头企业,建立起产业集聚效应,从而吸引大量相互配套产业链企业来投资落户的一种产业转移模式。这类产业转移的目的是加工企业出于与大企业集团形成更加紧密联合体的需要,按大企业集团扩张发展的要求,到大企业集团生产基地投资办厂、就近配套,从而有利于及时获取生产信息、调整产品结构。与此同时,配套衔接型企业也节省了运输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二)按照转移的空间组织形式分
1、转移园模式。
转移园模式是准备承接产业转移的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或土地总规确定的建设用地中,划出一定面积的土地,规划建立转移园区,并把转移园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对接当地的优势领域。大多数转移园区按照“政府主导、商会组织、企业实施、市场运作”的原则,实现产业集群或产业链的转移。从广东省的转移园建设经验来看,主要有三种建设模式,一是转出地为主导的合作模式,如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东莞石龙(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二是以转出地政府委托开发的合作模式,如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三是以转入地政府为主导、转出地政府支持的合作模式,如和平县福和产业转移工业园等。
2、共建园区模式。
共建园区模式是在政府层面由共建双方政府根据各自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集约化发展,利益双赢的前提下,做好产业转移布局规划,有序引导产业转移。从实践来看,这一模式的另一特征是建立企业化运作机制,引入社会民间资本在产业承接园区所在地注册成立联合开发公司,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负责共建园区的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这种合作模式突出政府牵线搭桥与发挥社会资本共建产业发展平台的作用。例如江苏的江阴—靖江园区主要由江阴经济开发区出资在靖江成立投资有限公司负责操作,园区经济事务由江阴经济开发区负责,社会事务则由靖江委托园区管理。
(三)按照产业转移的空间距离分
1、渗透式产业转移模式。
渗透式产业转移主要是指产业发展存在梯度差异、地理位置相邻的区域,通过梯度高的地区向梯度低的地区逐步转移成熟产业,实现各自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它一般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产业转出地与承接地边界接壤,产业转移空间较近,转移半径一般在一小时车程左右;二是转出地与承接地存在较大的经济落差,一旦交通等瓶颈障碍被打破,就会引发产业转移;三是转出地区产业发达并出现一定程度的饱和。
2、跳跃式产业转移模式。
跳跃式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地理位置不相邻的地区,由于产业承接地创造出具有吸引产业移出地企业的有利条件,使得高梯度地区企业跃过相邻地区而向产业承接地转移产业的现象。跳跃式产业转移的特点是产业转移半径较长,往往要跨越若干行政区划,产业转移具有明显的空间跳跃的特点。一般来说,传统产业主要采取梯度转移方式,主要着眼于与地理邻近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跳跃式产业转移则以资本密集型、技术型产业、市场开拓型产业转移为主,更注重承接地的交通区位、资源、技术、人才、研发能力、市场潜力等综合条件。
三、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间的产业联动模式选择
1、具有工业基础、市场潜力大的欠发达地区县,可以采取水平对接与市场对接的模式,与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关系。
1)产业联盟模式。
产业联盟通常是大量相同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为了追求产业间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以及其密切相关的支撑机构自发联合在一起,形成利益共结的联盟。随着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逐步进入工业化后期与后工业化阶段,原有的工业尤其是轻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下降,逐步发展成为区域技术创新、贸易、金融服务等中心,发达地区的极化效应减弱,梯度转移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可在欠发达地区的新兴工业集群的发展基础上,与欠发达地区在区域产业间的技术、物流、金融服务等水平合作上增强合作,通过组建产业联盟,结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长期合作关系。
2)品牌—制造扩展模式。
品牌—制造扩展型模式主要是拥有品牌产品和销售网络的发达地区企业把产品生产基地向其他地区扩展,以品牌为核心资产实施资本扩张,创建大公司或企业集团,在欠发达地区新建或收购产品制造企业。随着发达地区制造业进入品牌与制造分离的时代,“外包生产”逐渐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型方式,欠发达地区企业可与大品牌建立“品牌+制造”的合作方式,把品牌、资金和先进的管理与欠发达地区的土地与劳动力优势相结合,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这一对接模式主要适用于已经形成较大影响力品牌效应,且在区际分布上具有明显梯度的产业之间的合作。
3)“销地产”对接模式。
“销地产”模式主要是在产品的销售区域组织生产,然后在当地销售的模式,它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简化销售环节,增强企业的供应链能力。欠发达地区可以积极吸引发达地区优势企业直接在欠发达地区县建立生产基地,生产当地市场所需要的产品。通过这种形式的合作,不仅可以使企业降低运输费用和劳动力成本,实现市场拓展和低成本扩张,而且可以增加商品供给,满足当地的消费需求。目前,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轻工业领域中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制造加工业,由于受到技术、资金等影响,这些产业的生产大多集聚于东部发达地区。
2、具有一定农业、工业基础,交通区位条件较好,但规模较小、生产性服务业配套较落后的欠发达地区,可以采取与发达地区产业垂直对接的模式,形成产业内分工的协作格局。
1)特色农产品对接模式。
欠发达地区县往往农业基础好,农产品资源丰富,蔬菜、畜产品、食品等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基本形成。可以通过向发达地区推行订单农业、会展农业及直供直销、连锁配送、网上交易等多种营销方式,培育经纪人、营销大户、专业合作组织等市场主体,加大对发达地区的农副产品输出,促进农产品销售网络逐步覆盖发达地区。组织欠发达地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在发达地区设立窗口,通过采取有效的运营措施,让农副产品成为名牌商品。
2)零部件生产基地对接模式。
在企业成长过程中,为集中精力研发核心技术,部分拥有技术优势的发达地区企业将把自己的零部件或初级产品生产基地向内陆地区转移。欠发达地区县可以利用发达地区企业生产基地转移的机遇,寻找产业链的衔接点,建设发达地区大型企业的零部件产品配套基地,促成企业与龙头企业之间建立直接配套关系,加强与发达地区企业的合作。从产业来看,零部件生产基地转移型对接模式可以应用在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在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的合作上,如汽车、计算机和机器设备制造、家电等产业的合作。
3)委托加工对接模式。
委托加工是对外贸易发展中出现的一种贸易方式,主要表现为来料加工和来样加工,具体方式为由委托方提供原料或样式样品,加工方负责组织生产但不负责销售,将加工后的产品全部返还给委托方,委托方向加工方支付加工费。这一模式主要适用于发达地区的支柱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往往在发达地区具有发展历史久,产品质量高等特点,对劳动力存在大量需求,欠发达地区可以利用自身的劳动力资源,通过委托加工的方式,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合作。从产业来看,委托加工型对接模式可以应用在两地区纺织、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对接上。
4)产业与科技成果对接模式。
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对接的方式多样,如正式与非正式对接、长期与短期对接。既可以是研究人员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创办新企业,也可通过专利技术许可和技术转让实现成果转化,还可根据自己的技术要求与高校联合开发或要求高校提供咨询服务等。欠发达地区企业的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在产学研合作上缺乏基础和经验,可采用委托开发、寻求科研机构咨询服务等对接模式,对适宜引入欠发达地区的高新技术成果,通过市场化方式实施技术嫁接,改造本地区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如福建漳平市总投资5亿元的天守(福建)超纤科技项目,对接引进水性创新型绿色优质环保生态合成革、功能性无纺过滤新材料生态非织造布生产技术,建成后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鞋面超纤合成革生产基地,大大提升了该地区纺织产业发展层次。
3、土地资源丰富、工业建设用地面积较为宽裕、交通区位优势比较良好的欠发达地区县,可以采取共建园区模式,承接发达地区因土地限制不能落地的大型工业项目。
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共建园区模式具有多个优点:一是突破了以股权关系为纽带的企业产权制度的局限,转为技术合作、外包、战略联盟等非产权合作关系的本地化与属地化管理相结合的机制;二是突破了传统的“全能”型企业内部垂直一体化的分工模式,转为社会化的专业性分工,是一种富有效率的资源跨行政区整合的组织制度创新形式;三是共建园区产生的产值、税收,由所在地政府和引资方按比例分成,可以避免地方政府间为争夺税收资源而妨碍产业转移的顺利进行。近年来,“共建园区”的实践已在国内的地区间经济合作中取得成效和经验,形成委托包干合作模式、援建模式、托管模式、股份合作模式、产业招商模式等多种模式。
4、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欠发达地区县,可以采取成本导向型转移与配套衔接型产业转移模式相结合的思路,承接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加工型等传统产业。
目前,发达地区向内陆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制鞋、家具、陶瓷等产业的转移虽然正在进行,但步伐却较为迟缓,其主要原因是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集群,在集群内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条分工,存在“区域粘性”,导致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推力不足。另一方面,从制度环境方面来讲,欠发达地区制度发展滞后于发达地区,市场发育程度低,对外开放程度小,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严重缺乏,这些因素都一定程度制约了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县的转移。针对这些问题,在进行成本导向型产业转移时,欠发达地区县要着眼于发达地区传统产业的集群整体转移,立足于承接发达地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整体搬迁目标,建设转移产业基地及相应的产业配套设施。二是要寻找与发达地区优势互补的对接点,确保特色突出、功能清晰,实现错位发展。可根据发达地区各类主导产业的前向、后向关联效应发展相关的配套产业,提高配套产业的水平和规模,加快形成与发达地区垂直层面的产业关联。
5、与发达地区相隔较远的欠发达地区县,宜采取转移园与跳跃式产业转移模式。
随着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间的道路、机场、邮电、通信、电力等互联成网,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和完善,跳跃式产业转移的空间可行性已大为增强。目前,不少欠发达地区县已成功实施跳跃式产业转移模式。例如福建长汀县在既无资源优势又无区位优势的情况下,紧紧围绕制度创新,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利用本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积极承接泉州、石狮、晋江、南安等地的纺织业转移,引进南祥、利郎、安踏等一批知名企业,全力打造具有长汀特色的纺织区域品牌,基本形成以纺织产业为主导的纺织企业集群。长汀纺织产业占全县工业经济总量近6成,成为支撑全县经济发展的产业龙头。漳州诏安县通过通过整合资源,以国道324线为中轴,两头开拓,整合成占地15平方公里的闽粤边界经济协作“经济走廊”,初步形成以亿元项目为龙头、千万元项目为支撑的承接转移经济带。截至2010年,已有6个投资上亿元的粤商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在投资上千万元的53个重点工业项目中,由粤商投资的项目就占了32个。
综上所述,欠发达地区在进行区域产业联动模式选择时,应根据自身在不同要素方面所拥有的区位优势,适时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转移与产业对接模式,在与发达地区经济的联系中进行区位优势组配,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在模式选择上,既可以通过劳动力资源与发达地区的科技、资金要素和产业进行整合,也可通过产业整合,形成产业集群,实现专业化生产,以发挥各地区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利益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叶森,区域产业联动研究——以浦东新区与长三角地区IC产业联动为例[D],2009,华东师大博士学位论文。
(2)徐洪水,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模式与动因分析[J],西部金融,2011年第5期,50—51
(3)林平凡等,产业转移:转出地与转入地政府博弈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33—37
(4)《龙岩:科技支撑,红土地迎来新跨越》[N],福建日报,2010年11月2日
大连地区 篇12
1 原调度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
1.1 硬件方面的问题
1) 大连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始建于1995年,采用了北京科东公司第一套CC2000调度自动化系统。目前,该系统部分硬件现已老化落后,严重影响了该系统的可靠性。
2) 该系统容量严重不足和前置机部分容量已经饱和,严重阻碍了新建变电站的接入,制约了大连电网的发展。
3) 该系统网络传输速率为100 Mb/s,但前置机部分仍为10 Mb/s,成为系统瓶颈,当系统运行时间稍长或大量数据上传时,会导致系统死机,严重影响了系统稳定运行。
1.2 软件方面的问题
1) 调度自动化系统只有SC1801通信规约,其信息点数受到配置容量的限制。在大型变电站应用中须配置4~5个逻辑远动终端(RTU)才能保证上传信息的需要,由此暴露出了运行效率低、容量小等重大缺陷,影响了电网发展的需求。
2) 系统采用主站对时方式,需要对RTU进行时钟清零,导致RTU无法使用GPS时钟,影响了系统事故记录的时间精度[5]。在“一发两收”的变电站,还会使一个主站无法得到准确的事件记录顺序(SOE),影响了电网事故分析,存在无法按时间排序和漏报SOE等现象。
3) 系统还不具备相应的安全防护,无法实现安全分区。
由于原系统存在上述问题,导致EMS、DTS和PDR工作无法开展,系统升级改造迫在眉睫。
2 调度自动化系统硬件升级改造和软件功能的完善
2.1 硬件升级改造
1) 针对原调度自动化系统部分设备老化问题,本次改造时对SCADA服务器、历史服务器、维护工作站、远程工作站、通信网关和网络安全设备(物理隔离设备和防火墙)进行了更新,并增加了海湾变电站操作队、大一变电站操作队两个子系统(见图1)。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服务器采用新惠普公司的ALPHA系列产品,通信网关和网络安全设备采用CISCO公司的主流产品。
2) 针对前置机系统容量严重不足和网络传输速率问题,本次改造将前置机按双重化冗余配置,采集终端服务器、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机柜)和通道测试柜均可完成256路通道安装,可实现128个变电站以主、备通道的形式接入(若采用单通道可接入256个变电站)。为了使前置系统的网络传输速率达到≥100 Mb/s,将厂站通道数据原经MODEM直接接入前置机端口的模式改为经MODEM机柜接入终端服务器后最后再接入前置机端口的模式,这种终端服务器的通信方式使处理工作完全置于数据采集服务器的环境中,使通信层配置灵活、可靠性高。在整个通信处理进程中,单个节点的故障不会引起实时数据丢失和主要功能的丧失。
2.2 软件功能的完善
2.2.1 通信规约功能的完善
原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只有SC1801通信规约,此规约最大缺点是容量有限,一个逻辑RTU最多只能定义16个虚拟数据库,其中每个数据库可以接入24个遥信点,或12个遥测点,或16个遥控点。对于一个大型变电站,由于受到点数的限制,必须配置几个逻辑RTU,如220 kV革镇堡变电站就必须放置5个逻辑RTU才能满足通信容量要求。目前,调度自动化系统要接入2座500 kV变电站、21座220 kV变电站,上百个逻辑RTU不但使调试和维护工作增加了难度,还导致产生主站数据库必须改变方式、轮询周期明显变长等的严重问题。
改造时将系统数据采集服务器上原单个通信规约改为通信规约库,规约包括:部颁CDT规约、POLLING规约、 IEC 101规约、IEC104规约、DNP规约、SCI-1801规约等,其中,IEC101规约由于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而将替代SC1801规约,作为主规约在新系统投入使用,支持与多种不同规约方式RTU的通信和多种计算机通信协议。通信协议主要包括:IEC60870-6、TASE2、IEC60870-5-104及部颁DL476—1992等。此外,由于大连地区数据网已实现在500 kV和220 kV变电站的全覆盖,并且新系统支持路由器和厂站端的网络通信(网络通信是以IEC104规约进行的)。所以,数据采集工作站通过局域网控制连接在网上的终端服务器和路由器来实现变电站的信息上传,从而实现以IEC 104规约为辅的备用采集方式(不具备遥控功能)。
2.2.2 SOE时标功能的完善
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的SOE时间是变电站RTU带时标上传的,由于原系统采用相对对时方式,即主站每隔10 min对各变电站RTU时间进行清零,而RTU上传的SOE信号时标是相对于被清零时刻的时间差。所以,生成的SOE报文时间为:主站清零时间+计数器时间。假定RTU的周期是8 ms,A信号发生在清零前4 ms,B信号发生在清零后2 ms,也就是说A信号在前,B信号在后,但由于A、B信号同在一个扫描周期内,因此上送主站的SOE先后顺序实际变为B信号在前,A信号在后。另外,由于相对对时的原因,一个RTU要对应多个主站(省调、地调、县调及集控站),对时时就会带来主站间SOE时间和SOE顺序的紊乱现象。
系统改造后采用了绝对对时方式,即采用GPS核心技术,以GPS卫星的授时信号为时标,为系统提供标准时钟,其偏差不大于1 ms/d。在变电站启用双源时钟(GPS时钟和北斗时钟),最大程度地为SOE提供准确的时标。由于每个变电站和主站都采用了绝对对时,杜绝了站间SOE时间和SOE顺序的紊乱现象,而且每个主站的SOE的时标也都是正确的。
2.2.3 SOE处理功能的完善
原系统通信前置机是独立自主工作的,在接收到厂站SOE事件并自动确认之后,通过网络送给主、备SCADA服务器,服务器再将SOE事件传到各工作站进行保存并提供报表查询和打印处理,前置机和服务器都不存储SOE数据。这就导致了事故发生时由于大量SOE事件传入,网络负担加大,有些工作站由于网络报文冲突而没有收到SOE事件,造成各工作站SOE报表显示和打印结果不一样,且偶尔还出现数据丢失。
改造后的主站系统具有SOE事件的及时保存机制,即前置系统会将SOE信息写入数据库,因为数据库有完善的日志记录和灵活的备份,保证接收到的SOE事件不丢失。历史数据的存储还具备缓存机制,保障当历史数据库服务器24 h以内异常时,可自动恢复暂时丢失的历史数据。所有的历史数据可以方便的存放到磁带、硬盘、光盘上长期保存,以进行必要的分析。
2.2.4 系统的安全防护功能
根据2002年5月8日国家经贸委颁布的《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规定》、国家电力调度中心颁布的《全国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和《全国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框架》所确定的“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防护”的总体防护策略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总体设计、分步实施、远近结合、突出重点、联合防护”的总体工作原则,系统改造时严格地将大连调度自动化系统划分成4个区[6]。
安全Ⅰ区为实时控制区,区内的业务系统可以直接实现实时监控功能,是电力生产的必备重要环节,系统实时在线运行,使用调度数据网络或专用通道;安全Ⅱ区为非控制生产区,区内的业务系统所实现的功能为电力生产的必要环节,但不具备控制功能,使用调度数据网络,在线运行,与安全I区中的系统或功能模块联系紧密;安全Ⅲ区为生产管理区,区内的业务系统主要实现电力生产的管理功能,但不具备控制功能,不在线运行,可不使用
电力调度数据网络,与调度中心或控制中心工作人员的桌面终端直接相关,与安全IV区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关系密切;安全IV区为管理信息区,该区实现电力信息管理和办公自动化功能,使用电力数据通信网络,业务系统的访问界面主要为终端桌面。
各安全区之间均选择适当安全强度的隔离装置。具体隔离装置的选择不仅考虑到网络安全的要求,还考虑到带宽及实时性的要求。安全Ⅰ区与安全Ⅱ区之间采用经认定核准的硬件防火墙以及网关机;安全Ⅲ区与安全Ⅳ区之间采用经认定核准的硬件防火墙隔离; 安全Ⅰ、Ⅱ区不与安全Ⅳ区直接联系,与安全Ⅲ区之间采用专用隔离装置,专用隔离装置分为正向隔离装置和反向隔离装置;从安全Ⅰ、Ⅱ区往安全Ⅲ区单向传输信息须采用正向隔离装置,从安全Ⅲ区往安全Ⅱ区甚至安全Ⅰ区的单向数据传输必须采用反向隔离装置,反向隔离装置采取签名认证和数据过滤措施,以确保网络数据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确保网络传输和交换的数据不会发生增加、修改、丢失和泄漏。
改造后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分区情况见图2所示。
2.3 调度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调试过渡原则
由于大连地区电力负荷剧增而逐渐接近电源满负荷容量,因而对全电网的监控更加重要。在此背景下必须做到新老系统并列运行直至完全过渡,达到省公司通信不断、全网数据不缺、重要变电所(如无人值班变电所)数据传输连续中断时间不超过15 min(其他变电所不超过1 h)。调试期间,厂站端RTU采用不同通信通道同时对应两个新老主站系统,老主站系统依旧作为调度监控系统,直至新主站系统调试验收合格,调度室搬家并使用新系统,新主站系统启用后以数字通道为主通道,原来模拟通道作为备用通道,原4台DS20E服务器移至新主站系统。
调度中心搬迁工程(含新地调自动化CC-2000系统建设)过程中,应保证应急事故及远动设备缺陷的及时处理[7]。按轻重缓急来处理调度中心正常业务、其他工程与调度中心搬迁工程的关系。
新调度自动化系统SCADA部分的遥控、遥调、遥测、遥信必须进行全面试验,遥控、遥调试验至继电器,调度专业验收时可选择电容器或若干侧路带的线路,进行遥控试验至开关。主站和厂站端在开始调试前需认真做好安全措施、明确危险点并填写验收报告的试验记录,确保安全和信息表正确,以保证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可靠过渡。
3 结语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升级改造和电网调度中心搬迁工程的实施使EMS高级功能应用、调度员模拟仿真系统和反事故演习等工作的得到了顺利开展,使安全防护体系的结构分区得到实现。2008年4月调度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和电网调度中心搬迁工程通过了省电力公司和大连供电公司主管部门和专家的验收,并达到了实用化要求。
摘要:原大连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运行中暴露出严重缺陷,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极大隐患,必须进行升级改造。分析了原调度自动化系统存在硬件方面的问题和软件方面的不足,介绍了调度自动化系统硬件结构的升级改造与安全防护体系软件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介绍了改造调试阶段的过渡原则。
关键词:调度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功能完善,安全防护
参考文献
[1]姚建国,高宗和,杨志宏,等.EMS应用软件支撑环境设计与功能整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30(4):49-52.
[2]丁峰,冷俊,焦瑾,等.地区电网综合仿真培训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8(23):97-99.
[3]谷毅,赵玉柱,张国威.我国DTS技术及其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26(13):60-63.
[4]王明俊.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发展——从SCA-DA到EMS[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8(4):43-46.
[5]黄小耘.NTP在电力自动化设备时钟同步中的应用探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29(15):93-95.
[6]王为国,代伟,万磊,等.调度自动化系统数据共享模式的探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29(4):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