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健康(共12篇)
移动健康 篇1
摘要:目的 了解城区老年人身体健康现状和移动健康服务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武汉市城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移动健康服务需求进行调查, 并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调查数据。结果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普遍较差, 慢性病患病率高;有一定的健康意识;移动智能产品使用较少, 使用过程中会遇到操作复杂等困难;移动健康服务需求集中在身体健康状况监测、健康信息获取、健康看护、疾病诊疗与管理、精神慰藉等五大方面。结论移动健康服务能帮助老年人有效管理自身健康、缩减“数字鸿沟”、带来全新健康体验。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移动健康,老年人,健康管理
0 引言
我国早已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据专家预测, 到2050年, 中国老年人口 (>65岁) 比重将达到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1]。随这种现象而来的是严峻的养老问题, 对我国社会和经济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中对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带来的压力尤其重大。而移动健康的兴起与发展, 为老年人养老和健康管理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对缓解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压力起到了重大作用。
1 研究背景
1.1 老龄化形式严峻
人口老龄化早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 从2000年开始我国老龄化进程就不断加快, 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4卷[2]数据显示, 老年人口 (65岁及以上人口) 在全国人口中占比在2000年为7.0%, 标志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 而到2013年则增长到9.7%。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口老龄化问题也会不断加重。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的社会经济[3]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使得劳动年龄人后占比降低, 而老年人赡养比上升;使国家财政对于养老方面财政支出增加, 负担加重;给社会投资、消费、储蓄以及税收等带来负面影响;对家庭结构和赡养功能产生影响 (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 等等。同时, 人口老龄化也让我国医疗卫生部门面临着严峻的问题。据统计数据表明,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与人均医疗支出水平呈现正相关, 且一直同步上扬[4]。与年轻人相比, 老年人因为年龄增大, 生理功能衰退, 从而易患病, 老年人群医疗支出远高于平均水平。客观说,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极为严峻, 据研究统计, 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将占总人口比重将超过12%, 随着人均寿命的增长, 老年人中将有12.4%的老年人超过80岁[5]。
1.2 移动健康为老年人健康管理提供新路径
针对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带来的严峻问题, 一直以来政府和社会都在养老保险上投注了大部分关注。唐钧[6]认为人口老龄化对医疗服务带来的压力更大, 应该更多的思考如何缓解这一现状。在国家政策层面, “‘十三五’建议”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做出了具体要求;在2015年到2016年这段时间内, 国家分别出台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医养结合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等重要文件, 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给出具体指导。在这些重要文件精神中, 均指向了智能化养老和智能化健康管理。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渐严重, 老年人健康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老年病多发且病程长、难治愈, 老年人健康意识的增强, 使得老年人的医疗健康需求日益见长[7]。移动健康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 为如何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展示了一条值得探索的新思路、新路径:移动互联网、无线通信技术、可穿戴设备、移动智能终端等的兴起和发展, 能让老年人在简单的操作中获得更便捷高效的疾病诊疗、慢病监测、用药管理、营养计划、健康照护等一系列移动健康服务, 极大程度方便老年人的养老和健康需求, 缓解国家社会经济压力。
2 资料来源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武汉市中心城区60岁以上老年人, 武汉市是中部发达城市之一, 通过研究其中心城区老年人移动健康服务需求能对其他地区开展类似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次共发出调查问卷400份, 回收371份, 回收率为92.75%, 其中371份都为有效问卷。
2.2 调查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主要调查老年人基本情况、健康状况、移动健康服务需求与认知等,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 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对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
2.3 统计分析方法
对调查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利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 采用双人核对录入, 并利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为60岁以上老年人, 男女性别比例为5:6, 分布比较均衡。平均调查年龄68.5岁, 年龄分布在61~89之间, 81%的调查对象年龄集中在60-72岁之间。文化程度集中在小学 (28%) , 初中 (26%) , 高中 (25%) , 不识字以及高学历的人占比小于21%。
3.2 城区老年人生理健康状况
调查发现, 老年人中超过60%感觉自身健康状况不好或一般, 自感健康状况好的有37%。在对慢性病患病情况的调查中, 371位老年人中296人患有1种以上疾病, 占总人数的79.8%:30.6%的患有1种疾病, 38.2%的患有2~3中疾病, 11.0%的患有4种及以上疾病, 最多患有6种疾病。其中患病率最高的前五种疾病分别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疾病、眼部疾病 (见下表3-1) 。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占调查人数的20.2%。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 慢性病的患病风险逐渐增长, 且高血压病的患病率最高。随着年龄的加大, 老年人在感知和行动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调查发现, 老年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视觉或听觉能力降低 (75%) 、记忆力减退 (62%) 、手脚不便 (50%) 的问题, 且有随着年龄加大而逐渐严重的趋势。
3.3 城区老年人健康意识
在感到身体不适且症状较轻时, 约50%的老年人会选择不同的医疗机构就医, 超过35%的老年人选择按照经验自我药疗, 还有约10%的老年人不采取任何措施, 选择自己扛着;在感到病情严重时, 虽然大多数的老年人会前往医疗机构就医 (84.6%) , 但仍有约16%的老年人选择自我药疗或者自己扛着 (见下表3-2) 。在对老年人是否会定期体检调查时发现, 只有少数的老年人坚持定期体检 (约28%) , 超过半数的老年人会偶尔或者身体不适时才去做身体检查, 另外约18%的老年人从不去医疗机构体检。
对老年人是否愿意通过移动智能终端 (如手机、笔记本等) 获取健康信息的调查数据显示, 文化程度对老年人是否愿意利用移动智能终端获取健康信息有显著影响。文化程度低的老年人对使用移动智能终端的热情不高, 而随着文化程度的增加, 更多的老年人愿意通过手机或电脑等智能终端获取健康信息 (详见表3-3) 。
3.4 城区老年人健康检测情况及需求
调查发现, 老年人通常采取的检测身体健康状况的方式包括去医院检测、去社区卫生中心检测和自己在家检测。其中, 采用最多的检测方式是去医院检测, 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68.1%。在家自己检测的老年人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49.7%, 可发现半数的城区老年人有一定的自主进行健康检测的意识。
调查总人数中, 有绝大多数老年人家中备有家用的医疗器械, 主要是血压计 (75.0%) 、温度计 (52.3%) 和血糖仪 (32.9%) , 但是这些家用医疗器械多为传统的医疗器械, 有接近70%的老年人没有使用过移动智能电子类的健康保健器械, 只有极少数的老年人是经常使用 (6.3%) 。由此可见, 移动智能类健康保健器械使用比例偏低, 传统医疗器械是大年人大多数使用的首选。在对使用过移动智能类健康保健器械的老年人调查中发现, 监测之后认为解决了问题的百分比为16.1%, 获得检测数据但不了解具体身体健康状况的占使用者的比例高达60%, 另外还有超过10%的老年人看不明白检测数据。对数据的理解与老年人文化程度存在着相关性, 且对数据的理解程度以及认为解决了问题的比例随着文化程度上午升高, 比例也随着上升。也可以侧面看出, 老年人在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方面意愿还是比较强烈的。
3.5 城区老年人移动通讯设备使用情况
对老年人手机利用情况和上网情况进行调查, 数据显示, 有约8%的老年人没有手机, 52.5%的老年人使用的非智能手机, 40.9%的老年人使用的是智能手机。老年人使用手机的主要用途是打电话 (100%) 和发短信 (约62%) , 使用非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中少数使用手机玩游戏或者拍照, 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则对于拍照、玩游戏、听音乐、看新闻等附加功能的使用较多, 比例均比非智能手机使用者高。可发现老年人在使用手机的功能方面还比较单一, 智能手机使用情况要比非智能手机使用情况好。在上网情况调查中, 老年人经常上网的 (30.1%) 、偶尔上网 (34.8%) 和不上网 (35.1%) 的人数基本各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在接触网络的老年人中, 上网的目的依次为看新闻实事、查询生活信息、玩游戏、查询健康信息、购物等。可见, 老年人中经常接触网络的人数较少, 不上网的老年人稍占多数。在使用手机和上网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 (1) 操作复杂; (2) 屏幕小字看不清; (3) 找不到想要的内容; (4) 容易点错; (5) 怕被骗。由此可看出, 老年人由于视力减退、记忆力下降, 无法看清比较小的字, 在操作过程中记不住复杂的步骤从而产生障碍, 这就需要简化上网步骤, 同时放大字体及图片, 对语言文字进行提炼精简。对于担心风险怕被骗, 也要注意加强安全防护和风险操作提醒等。
3.6 城区老年人居住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 老年人配偶大部分健在, 比例为74%, 是日常的照护当中的主要人员 (60.6%) 。32.1%的老年人是和子女居住, 还有少部分 (7.3%) 的老年人是和其他人居住。由此可看出, 大部分的老年人子女都没有陪伴在身边, 即空巢老人。虽然多数有配偶或者子女陪伴在身边, 但调查发现多处老年人每天独处的时间仍然占大多数 (见下表3-4)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患病等原因, 独处时易发突发状况, 也容易产生抑郁、焦虑、孤独感等负面的心理问题。
3.7 城区老年人移动健康服务需求情况
对老年人希望获得哪些健康服务进行调查发现, 老年人最希望获得的移动健康服务依次如下:定期体检 (71.1%) 、健康咨询 (60.1%) 、健康状况实时监测 (55.5%) 、上门看病、送药 (53.2%) 、健康教育 (48.8%) 、自助呼救设备 (45.5%) 、慢病管理 (42.9%) 、医院陪护 (39.9%) 、健康档案 (38.2%) 、精神慰藉及心理咨询 (37.2%) 、陪同看病 (35.9%) 等。以上可看出, 老年人的移动健康服务需求集中于身体健康状况监测、健康信息获取、健康看护、疾病诊疗与管理、精神慰藉等五大方面。
4 讨论
4.1 移动方式为管理老年人健康提供新的有效手段
利用移动技术能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按照形式功能, 老年人移动健康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 生理指标监测:是利用可穿戴设备、智能终端 (如手机、腕带、手表等) 监测老年人生理体征数据 (如血压、血糖、呼吸、脉搏等) , 以达到健康状态监测、疾病追踪从而增进健康的目的。因老年人慢性病多发且病程长、难治愈, 医疗健康服务需求高, 这种模式用于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防控中比较多见。 (2) 老年人照护:利用可穿戴设备或传感器、其他便携式智能终端等全程全时间段监测老年人, 及时发现突发疾病或跌倒等突发情况, 其亲属可通过互联网及时查看, 实现远程实时照护, 及时给出有效应对措施。 (3) 健康管理平台:是由云端平台、移动终端和移动网络等组成[8], 满足老年人健康指导、健康评估、预防干预、个人护理等各种健康管理需求的综合平台。 (4) 健康应用软件:是安装在移动智能终端上, 如手机、i Pad等, 功能多样的应用软件, 常用功能包括健康资讯、用药提醒、挂号导医、就医咨询等等。
4.2 移动技术有效减小老年人“数字鸿沟”
科技日新月异, 社会不断进步, 我们的生活已经与信息化、数字化密不可分。然而由于老年人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自身原因, 在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等的时候会遭遇到种种问题。移动健康作为高科技的产物, 必然会要考虑到这一问题。移动健康的目的, 就是依托移动信息技术让所有人享受到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 确保老年人也能和其他人群一样感受到高新技术带来的便利。利用云服务、移动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 能有效缩减老年人的“数字鸿沟”问题, 帮助老年人方便、平等、无障碍地获取和利用各种健康信息。而通过移动健康, 还能远程增加老年人与家属之间的互动与相互了解, 很大程上帮助减少子女的养老成本。
4.3 移动健康给与老年人全新的健康体验
移动健康能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实现自我健康管理。在移动健康的支持下, 老年人由传统的有病才去治的被动状态转向主动预防干预的防治状态。老年人能不受时空的限制, 随时检测自身健康状况并上传数据, 移动健康服务提供方能根据用户需求远程给出相应诊断评估和解决方案。通过移动健康老年人还能简单方便地获取各类健康咨询和知识, 更好地帮助自身健康管理, 并在自身参与的过程中提高健康意识和知识储备。移动健康还能促进老年人情感交流。移动健康服务产品的便捷高效和其随时随地的特性, 以及功能的多样化, 能促进老年人对产品的信任与情感依赖, 同时加强老年人和家人及子女的交流沟通, 很大程度上能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和无人陪伴的问题, 有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移动健康还能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由于年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等的差异, 健康需求也各有不同, 移动健康能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和需求提供相应的个性化健康服务, 实现科学的健康管理。
5 老年人移动健康需求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是服务对象缺少目标细分。当前移动健康服务对服务对象有初步的分类, 包括老年人、儿童或者孕妇等, 功能形式也可以分为不同类型, 但是服务的对象都笼统地指向老年人, 未在老年人群内做出更精细的分类。针对不同文化程度老年人, 他们对于高科技产品的接受度不同, 而独居老年人和有家人相伴的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不同层次的需求等等。二是忽视心理健康需求。对于老年人深层次的需求, 尤其是心理需求, 目前的移动健康服务缺乏这方面的探索研究。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疾病、情感、环境等因素, 容易产生抑郁、焦虑和孤独感等心理问题[9],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分不开的, 针对老年人心理问题进行有效帮助和护理, 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水平。还有一点是缺乏有效健康管理方案。目前移动健康服务注重健康信息采集, 但只能给出简单的分析与评估, 很少能给出有效的健康管理方案或解决方案。主要原因是移动健康处于开始阶段, 收集数据少, 未能形成一定规模的数据云和知识库, 以作对比;另一方面是信息的标准化进程不够, 各医疗卫生机构、移动健康服务机构不能有效合作、互联互通、数据共享, 以便解决方案的制定与实行。针对以上问题, 笔者认为, 一方面移动健康服务开发和提供商应对目标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做深入剖析, 做出有针对性的研究与创新, 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快卫生信息标准化工作进程, 建立移动健康产业“绿色通道”, 促进医疗机构和相关企业合作, 以期移动健康产业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书碧.关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几点思考[J].政协天地, 2011, 12 (8) :37-38.
[2]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 2013卷.
[3]王青.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社会的影响及其对策[J].致富时代, 2015, (6) :191-192.
[4]邱杨: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医疗支出的影响研究[J].人口与社会, 2015, (2) :95-102.
[5]钟志平, 刘丰有, 李楚婷.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经济影响及对策[J].河南科学, 2016, 34 (4) :618-623.
[6]唐钧.关于医养结合和长期照护服务的系统思考[J].党政研究, 2016, (3) :122-127.
[7]佘瑞芳.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 2014.
[8]韩晓丹, 金新政.移动健康管理服务平台研究[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15, 12 (5) :459-462.
[9]张文艳.老年人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10) :322-324.
移动健康 篇2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 “幼儿应大胆的进行各种身体运动,并具有调整自己身体运动的能力”。根据这一精神结合大班年龄特点,我设计了大班健康活动《会移动的身体》,在活动中幼儿大胆探索身体移动的方法,从中体验运动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跳、爬、滚等能力,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平衡性。
2在绑住双脚的情况下,大胆探索身体移动的`方法,体验运动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在绑住双脚的情况下,大胆探索身体移动的方法,体验运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弹性牛皮筋16根 拱形门平衡木 积木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带领孩子做热身运动
“小朋友!和客人老师打个招呼吧,让我们活动起来吧!”
基本部分
1.教师小结热身运动,导入活动,初步探索移动的方法。
“刚才我们的小脚又是跑、又是跳,特别能干,现在如果把小脚绑起来你们还能让身体移动吗?好了,孩子们请自己去拿松紧圈带上试一试吧!不争不抢注意安全”。
2.幼儿讲述自己的方法,教师视频展示部分幼儿探索的方法,共同分享。
“刚才你们想了什么好办法,谁来说一说?让我们一起跟着做一做吧。”
“你们的办法都很好,让我们来看看这几个小朋友用了什么好办法?”
3.补偿练习,请你们再去玩一玩刚才你没玩过的方法,探索新的玩法。
4.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去通过障碍物。
“孩子们你们想了这么多好办法,老师给你们准备了障碍物,增加了一点难度,等我们练好这个本领才能闯关获得奖牌。”
5.活动提升:幼儿通过闯关过障碍物获取奖牌,体验成功的快乐。
“你们本领练好了吗?现在我们开始闯关!”
结束部分
放松活动,自然结束。
移动健康又升级了 篇3
让人重见光明的人工视网膜——Argus II
健康的视网膜能将光转化为微弱的电脉冲,然后再通过视神经传递给大脑,大脑会将其编码成图像。如果视网膜色素发生病变,视觉系统也就不能将光转化为图像了。美国加州第二视觉医疗器材公司(Second Sight Medical Products)研发的仿生设备Argus II,能为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失明患者的视网膜提供点刺激,从而让患者产生视觉体验
Argus II包括一副特别的眼镜、一个图像处理器和一个植入芯片。患者所佩戴的眼镜上有一个微型的摄像头,能够捕捉图像。这些图像会被发送给连接着眼镜的小型图像处理器。处理器将图像转化为指令,最终传输至植入视网膜上的芯片。然后,芯片中的电极阵列会根据指令发射微小的电脉冲,刺激视网膜上剩余的细胞,这些细胞会发射视觉信息,视觉信息将沿着视神经传递至大脑,大脑会形成对光影像的感知,并最终形成视觉信息。
虽然患者无法通过Argus II恢复正常视觉,但已能识别很大的字母(从30cm处看时上下宽度为23cm的字母),还有几名被试者能够阅读更小一点的字母(从30cm处看时上下宽度约为2.5~5cm的字母)和较短的单词。原本失明的患者,在佩戴后可以在过人行横道的时候走在斑马线上,或者是避免在走路的时候碰到其他的障碍物。这已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了。
能提醒你何时该补防晒霜的小贴片
——My UV Patch
2016年初由美国电子消费品制造商协会主办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上,可穿戴医疗设备也大放异彩。甚至连欧莱雅这样的化妆品公司也加入了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大军之中,并在CES上展示了My UV Patch。这是第一款可伸缩的皮肤感应器,能够监测皮肤暴露在紫外线中的强度。
由于防晒变得越来越重要,欧莱雅旗下的药妆品牌“理肤泉”,研发出了这款直接贴于皮肤上的可伸缩的透明贴片,形状为心形该贴片约为1平方英寸(约为6.5cm2),厚度约为50μm——约为一根头发的一半。贴片中的光敏染料在没有受到日晒时和皮肤为同色,当暴露在紫外线中时,贴片即会变色,变色程度代表着日晒的程度。消费者可以照下变色的贴片,并将照片传到理肤泉My UV Patch相应的app中,通过app的分析即可确定日晒程度。
以往的贴片较硬且不能伸缩,而且仅仅能告诉使用者,每小时可能接受到的日晒的量是多少。关键就是要设计出一个轻薄、舒适而且几乎没有重量的传感器,这样人们才会更愿意佩戴。而这款新产品的上市,应该会被热衷美白的人士所拥趸。
与你合二为一的运动胸罩——OMbra
我们的身体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而每天都保持同一个形状的胸罩显然不适合我们的身体。 加拿大的OMsignal 科技公司研发的OMbra智能运动胸罩,能自动调节松紧程度,与每一天的你,都能紧密贴合。
该胸罩采用高弹力可拉伸纤维制成,能够吸收压力,并减少背部和肩膀承受的压力。肩带较宽而且可调节,最大程度提升了佩戴的舒适程度。薄而有弹性的传感器隐藏在胸罩内部,佩戴时通常不会感觉到。
胸罩下方还配有一个黑色的智能盒子,可以记录下你全部的数据,包括心率、呼吸、运动强度以及消耗热量等,并将数据自动传至智能手机或者电脑当中。这个智能盒子外壳很坚固,而且具有防水性能,还很耐用,所以你可以放心去做任何类型的运动,再也不用担心用手机记录数据时会因为没电或者遇到大雨而导致数据丢失。
能远程监控宝宝体温的智能体温计
——TempTraq体温贴
获得了2016年度CES创新大奖的智能体温贴,让家长都能随时随地远程监控宝宝的体温。不论是去奶奶家住一晚的孩子,还是生病的家人,TempTraq体温贴都能让你随时掌握他们的体温信息。
TempTraq体温贴是一种柔软而舒适的贴片,在几秒内即可显示出佩戴者的体温数据,并能够向看护者们持续提供佩戴者的体温数据。这种设备可以在不打扰佩戴者睡眠的情况下,测出佩戴者的体温,给看护者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只要按下“开始”按钮,就能激活体温监测器。通过提供的唯一识别码与app相连接。然后,把柔软且薄的贴片按照指示贴在患者的腋窝处。只要看护者处于患者所在的一定范围内,就能轻松检查患者的体温数据,并接收警示提醒。而且该设备既能显示实时数据,也能显示历史体温数据,这样,看护者就能够了解佩戴者体温的波动情况,并迅速采取医疗措施。
而且,TempTraq体温贴还将识别体温的过程加以简化,用鲜明易懂的颜色来代表不同的温度范围:绿色代表38℃以下;橘色代表38℃及以上;红色代表已经超过了使用者所设置的警报水平。当颜色变红时,看护者还能接收到设备发出的警报。
基于移动健康技术的慢病管理研究 篇4
慢性疾病包括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和慢性传染性疾病 (如艾滋病、乙型肝炎等) ,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 慢性疾病 (以下简称“慢性病”) 流行呈上升趋势, 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首要公共健康问题。在中国, 现有确诊患者2.6亿人, 导致的死亡已经超过我国总死亡的85%, 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 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若不及时有效控制, 将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1]。由于慢性病自身的特殊性, 其管理重点主要放在急性发作期前的治疗防护, 然而由于我国社区医疗保健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存在, 医护人员与病人缺乏有效的沟通途径, 导致信息受阻, 患者依从性差, 无法充分发挥自我管理效能, 也大大影响了慢病管理的健康产出。如今, 随着电子健康信息技术 (e Health) 不断在临床领域取得新进展, 人们也将目光看向了慢病管理领域, 而移动健康 (m Health) 的出现与介入恰为慢病管理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1 移动健康技术概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 移动健康是电子健康 (e Health) 的一部分, 涵盖了通过移动电话、患者监测设备、个人数字辅助设备 (PDA) 及其他无线设备等移动设备提供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操作服务[2]。目前, 移动健康技术在个体与群体水平连续健康监测、健康管理与预防、慢病自我管理、医疗学术强化、减少门诊流量、打造个性化医疗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不俗的进展, 其按照技术层面可分为移动智能终端与健康应用程序、可穿戴体征检测技术、辅助网络、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技术[3]。
全球范围内的领导人和决策者正在大力鼓励使用移动健康技术, 澳大利亚、欧洲、韩国、美国都在尝试就移动健康领域提出新的政策, 加拿大、美国、荷兰、芬兰等国纷纷将移动健康技术应用到医疗系统并逐渐扩展到慢病管理领域, 且已取得一定成效。美国卫生保健与质量管理局 (AHRQ) 在2008年与2012年循证报告中都曾建议使用移动健康技术作为支持慢性病自我管理的工具, 大量由AHRQ开展的系统综述也都表明电子健康信息技术工具可以提高病人参与程度与健康产出[4,5]。由此可见, 利用移动健康技术协助慢病管理将成为趋势。
2 我国慢病管理现状
目前, 我国慢病管理工作在政府主导、网络化管理、信息化支撑下已逐步展开, 初步实现了慢性病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精细化,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慢病患者数量、增长率以及健康维护费用仍然不太乐观, 距离想要真正改善健康产出, 实现慢病管理有效防治也存在不小困难, 这些困难除去经费不足, 制度不完善等, 更直接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慢病管理网络尚未健全健全的管理网络是慢病管理的基础, 目前, 国家尚没有在全国建立类似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的慢性管理网络, 而居民健康档案更是整个网络的重中之重, 但我国居民健康档案缺乏统一管理, 慢病监控系统、防治平台也属于割裂状态, 这使得慢病管理信息难以及时获取, 碎片化现象严重, 防治处于分离状态, 单病种、单线条管理问题十分突出。
(2) 社区卫生服务缺乏高层次、专业化、高素质队伍开展社区慢性病管理需要的是全科医师、社区护士、预防保健医生, 目前社区卫生工作者服务人员专业化程度有限, 教育程度参差不齐, 缺少主动服务意识, 加剧了慢病管理难度。
(3) 慢病患者依从性差, 自我管理效能低下慢病管理健康产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对于疾病本身认知度以及治疗参与度, 但信息不畅使得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困难, 很难产生交互作用, 患者自身也缺乏自我管理意识, 积极预防与治疗观念较差, 最终导致慢病管理健康产出不理想。
(4) 现有服务模式与慢病管理宗旨不对称慢病管理的宗旨是急性发作期前的治疗防护, 而现有的慢性病患者依靠的主要服务模式, 即医生诊所和医院, 是长期以来为治疗急性病而建立的, 他们通过治病而非维护健康来赚钱。医疗服务者并不会因为提供鼓励、监督其坚持治疗等自然活动而得到支付。超过9000个计费代码对应着一个个单独的诊疗程序和护理单元, 但却没有一个计费代码表示患者坚持治疗、好转情况或是否帮助其保持健康, 这本身与慢病管理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 造成了服务效率低下, 费用高昂的局面。
3 移动健康技术应用
建立任何有效技术应用的前提是对服务对象进行正确的定义与分类, 众所周知, 各种慢病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 因此, 在说明移动健康技术应用如何帮助解决上述问题之前, 需要先区分界定不同类别的慢性病需要的不同管理模式。
基于上述原因, 本文综合常见慢病症状, 构建了慢病患者依从性影响因素模型, 如图1。该模型由两个维度组成, 纵轴代表的是患者通过依从治疗来避免疾病症状的内在动机, 其动机的主要激励因素是患者对症状严重性和及时性的感受程度, 比如, 尽管近视佩戴眼镜很麻烦, 但几乎所有被诊断需要佩戴眼镜的患者都会依从建议, 否则就会视线模糊, 相反肥胖或者高血压患者不服药或者不遵守规定的膳食指南, 不会立刻感受到不依从治疗的后果, 短期内不会影响日常生活, 后果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横轴表示决定慢病服务管理模式合适与否的第二个因素, 即治疗方案要求患者改变行为习惯的幅度, 对于模型左侧的疾病, 患者坚持吃药就能达到治疗目的, 相反, 模型右侧的疾病为了有效控制疾病的症状与并发症, 需要患者进行广泛的行为改变。需要注意的是, 哮喘作为基准位于模型中间是为了相互对比, 解释其他慢病的位置安排。
根据两个维度的区分, 我们将模型分成四个象限, 分别代表“技术依赖型疾病”;“行为依赖型疾病”;“即刻发作型疾病”;“延迟发作型疾病”。我们发现, 模型左上角 (即刻发作&技术依赖型疾病) 患者如果不依从治疗, 病情就会立刻发作, 因此大多数患者都会配合治疗, 医疗机构只需安排后续检查来检测病人健康即可。而处于其它三部分的疾病患者依从性较差, 多伴有并发症发生, 健康产出不太理想, 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需要新的慢病管理模式, 而移动健康技术的应用恰巧可有效解决当前问题。
3.1 行为依赖疾病的患者网络
患者网络的本质是利用互联网通过每位慢病患者身上的“标签”与数据使患者们能更容易找到处于类似情况中的人, 参与者们交换信息, 彼此监督, 从而达到行为改变的目的。该模式在西方国家已经初具规模与成效。由Lee等人[6]基于网络创建的锻炼和饮食自我管理平台为癌症幸存者提供了一个有据可循的慢病管理手段, 为提高患者的健康产出带来了方便。该患者网络由五个层面构成, 引导部分简单说明了该患者网络的相关内容;评估部分通过患者输入自身患病情况、身体指标、锻炼与治疗方案及动机等相关信息完成对患者的评估并记录在案;健康教育部分后台专业人员按照患者的动机水平和病情发展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在线教育和指导;虚拟社区部分系统按照患者输入的信息自动为患者匹配情况相似病人, 构成患者虚拟社区, 参与者们交流慢病管理经验, 彼此监督与鼓励, 最终达到的患者可以参与其中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反馈系统根据患者的执行情况借助于短信服务平台对患者给予及时反馈。该平台通过对29名乳腺癌患者的阶段性测试, 提高了癌症患者的治疗和饮食依从性, 展示了其在慢病管理尤其是行为改变方面的效能。除此之外, 美国医学会杂志 (JAMA) 关于糖尿病在线社区的报道发现使用患者社交网络可以督促患者低血糖检测以及增强自我管理效能[7], 而在美国像“Tu Diabetes”或者“Patients Like Me”这样的虚拟社区已经支持成千上万的人进行慢病管理。
3.2 健康管理应用程序
糖尿病患者每年仅与医生会面2小时, 剩余8758小时完全对病情进行自我管理, 这样的情况在慢病患者中每天都在发生, 而健康管理应用程序的出现与普及极大程度了提高了病人的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效能。以美国个人健康管理移动健康公司Well Doc为例, 其研发的基于手机应用和云端大数据收集的糖尿病管理平台Blue Star于2013年6月上市, 它是第一个作为处方药通过FDA审批的移动APP, 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除去糖尿病之外, 移动健康在其它慢性病种的应用也颇为广泛, 研究发现糖尿病、肥胖症和心理疾病是移动健康应用最多领域[8]。在应用整合方面, 诸如苹果、三星等公司纷纷开发了自己的移动应用健康平台, 可以收集和分析用户健康数据, 如血压和血糖等。具体实施上, 移动健康运营商之间, 运营商与医疗机构之间相互合作, 力图打破健康管理应用程序数据孤立、片面的僵局, 通过整合多款监测应用, 对用户健康进行全面的了解。
全球医疗信息服务佼佼者IMSHealth公司日前发布了一篇公开研究报告, 对大众关于海外移动健康APP认知与使用情况作了详尽调查。报告显示, 可将APP按照功能分成两大领域, 一类是健康养生类, 如健身和饮食, 另一类是疾病管理与治疗介入类, 像用药提醒等。前者占了三分之二, 由健身、生活习惯、心理压力、节食与营养组成, 疾病治疗管理类占据四分之一, 而这些功能均是日常慢病管理需要涉及的方方面面[9]。
3.3 延迟发作疾病的可穿戴检测技术
可穿戴式技术或可穿戴式设备是指一类将移动计算、传感器和无线通信等技术与衣服或饰品等方便人们携带的物品整合在一起的电子或信息技术。大多数延迟发作疾病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前并非十分关注自己生命体征, 这违背了慢病管理的原则, 为了保证慢病患者免受并发症的折磨, 患者必须学会使用高技术性产品进行自我监测, 而可穿戴式体征监测技术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以糖尿病为例, 患者可以根据最近的血糖度数来调整胰岛素用量, 自行注射, 并控制自己的饮食分量与时间, 对自己的体力活动保持监控, 最终形成一套个性化的血糖控制方法。与此同时, 患者、护理人员及主治医师还可利用移动设备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 所有的信息交换都基于当地的医疗机构数据处理中心, 他们之间通过短信或邮件进行日常咨询, 完成对生命体征和各种视频材料的传送, 医护人员根据所获得的数据信息决定直接入户处理还是通过远程通讯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和护理支持。如今该技术正逐步向小型化、集成化、携带化、长时间监测等方向发展, 而其监测的生命体征参数也越来越多样, 包括血糖水平、血压、心率、心电、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除此之外, 越来越多的设备能同步实时地自动收集数据, 与健康应用管理程序整合并传输到云端进行监测与分析, 患者从而能得到及时反馈。
4 结语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大众健康素养的提高, 移动健康技术在慢病管理中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大量研究也表明移动健康技术对于慢病管理健康产出有促进作用。然而我们仍需要清楚的认识到, 对于慢病患者来说, 疾病诊断、给出治疗方案与确保患者坚持治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业务, 必须有机构和机制保证两种机制无缝对接, 政府、医疗机构等部门理应承担更多责任, 而就移动健康技术自身而言, 患者隐私、商业模式等问题仍然存疑, 但总而言之移动健康技术的出现与应用对于我国慢病管理现状来说是新的契机, 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卫生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等.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 (2012-2015年) .2012-05-08.
[2]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mHealth-New Horizons for Health Through Mobile Technologies[R].Geneva:WHO, 2011.
[3]Kumar S, Nilsen W J, Abemethy A, et al.Mobile Health Technology Evaluation:The mHealth Evidence Workshop[J].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013, 45 (2) :228-236.
[4]Jimison H, Gorman P, Woods S, et al.Barriers and drivers of 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e for the elderly, chronically ill, and underserved[R].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2008, (175) :1-1442.
[5]Finkelstein J, Knight A, Marinopoulos S, et al.Enabling patient-centered care through 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R].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2012, (206) :1-1531.
[6]Lee KM, Park HA, Yun YH, et al.Development and formative evaluation of a web-based self-management exercise and diet intervention program with tailored motivation and action planning for cancer survivors[J].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2013, 2 (1) :1-11.
[7]Weitzman ER, Kelemen S, Quinn M, et al.Participatory surveillance of hypoglycemia and harms in an online social network[J].JAMA Intern Med.2013, 173 (5) :345-51.
[8]Fiordelli M, Diviani N, Schulz PJ.Mapping mHealth Research:A Decade of Evolution[J].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2013, 15 (5) :e95.
移动健康 篇5
目录
一、理想改变现实 在线问诊改变医疗..............................................................................3
1、干干净净赚钱:医生们在春雨上共获得2077万元收入.........................................4
2、年轻改变未来:主治医师成为在线问诊的主力,人数与收入均在前列..................5
3、单病种的重度垂直:妇科、儿科、皮肤科、泌尿科需求活跃................................6
二、春雨护城河有多深 收入前20医生数据揭秘..............................................................7
1、医生活跃度20%...................................................................................................8
2、占领春雨:三甲医院的医生占主导地位..............................................................10
3、定价策略:好医生更值钱,普通医生靠数量和服务............................................11
4、医生的竞争:不仅比拼专业名声,更比拼服务...................................................12
5、争夺医生的资金消耗战:近四成医生收入来自春雨............................................13
三、互联网医疗面临诸多挑战 入驻过百人医院仅8家...................................................15
1、环境胜负手:在线问诊的发展期待政策松绑.......................................................16
2、购买偏好:电话<图文<私人医生........................................................................17
3、付费习惯待养成:平均收入偏低........................................................................19
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在其年度报告中提出一个有趣的论断:
有关一切的最大的重新想象就是人们使用移动设备和传感器上传海量可以寻找和分享的数据,事物之间的即时分享/通讯有望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安全。同时,更多的数据和更高的透明度,将带来更多模式和复杂性,未来数据/形态驱动的问题解决方式初步崛起。
互联技术已经革新了诸如销售、通信、支付等多个行业,而现在,最保守的医疗领域在技术的冲击下也开始发生巨变。各类创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
/ 20
优化就诊流程、便捷挂号、快捷支付、医患社区/医患远程便捷沟通、患者社区、远程医疗、慢病管理。而国内最热的无疑是8月份融资5000万美元的春雨医生、9月份融资7000万美元的丁香园以及10月份融资1亿美元的挂号网。
资本无疑是最为敏锐的。今年上半年,Rock Health对143家数字医疗公司的调研发现,互联网医疗领域今年以来的融资额已达24亿美元,远超2013年全年19亿美元金额,而这一数字也较2007年的2.4亿美元翻了近10倍。
根据动脉网互联网医疗研究院投融资数据库统计,2013-2014近两年国内互联网医疗创业投资事件66起,关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投资机构共58家,投资机构活跃次数总计91次,披露融资额5.8亿美元。
国内互联网巨头BAT、360、小米也都瞄准医疗健康产业,腾讯向丁香园、挂号网分别砸了7000万美元和1亿美元,阿里大健康计划推进的如火如荼,小米注资2500万美元占九安医疗旗下iHealth股份20%。
但春雨医生的创始人张锐认为,即便不与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合作,春雨医生也将成为移动医疗行业最牛的公司之一。从外部观察,成长为第一梯队的春雨医生走入了自我生长的轨道,百度指数显示,从今年年初其搜索指数已经翻了一倍,春雨对外宣传今年的目标是有10万名医生注册。
不站队的春雨医生,其底气究竟来自何处?
互联网医疗研究院动用了近10人花费了一个月时间,将春雨医生平台上的数据全部整理了下来,共涉及18个科室20196名医生,每位医生录入了包括名字、科室、医院及医院等级、性别、职级、免费咨询次数、私人医生单价、私人医生购买人数、图文咨询单价、图文咨询购买人数、电话咨询单价、电话咨询人数、门诊预约单价、门诊预约人数在内的15个数据,总计录入30多万条数据。
以上述原始数据为基础,经过近两个月的时间对数据进行清洗、核对、分析,最终形成了近百页的分析报告,该报告从两个大的维度、9个二级项、50个小项对数据进行详细的剖析,全方位的展示春雨上的医生与用户的生态图谱。
两个大的维度为综合分析、单项分析,其中,综合分析维度下又分成了医生、性别、收入、医院四个二级项,单项分析维度则是对空中医院和免费咨询两大类五小项展开。两个维度共包含49个小项。第50个小项是对春雨医生APP上数据瑕疵的分析。
/ 20
试图回答如下三个问题:
1、有哪些医生注册了帐号,他们来自什么医院,来自哪些地区,又提供了哪些服务,春雨医生是否如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被大量的非三甲医院医生所占领?
2、在各类平台激烈争夺医生资源时,春雨医生平台上的医生的粘性如何,即活跃度或者流失率如何?
3、春雨巨额融资加大补贴医生的力度,那么医生在其平台上所获得收入的大体结构如何,春雨支付占医生收入的比例如何?
知名商业财经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摘编了报告里的部分内容,并在12月8日版的23版整版刊发,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在线问诊对传统医疗行业带来的冲击、春雨医生所形成的护城河、未来的挑战等。
一、理想改变现实 在线问诊改变医疗
Brain Arthur认为,技术的演进塑造了人们的世界观,同时也塑造了符合技术特征的社会形态与社会制度。看似无解的难题,往往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变得不再困难。
互联网医疗研究院认为,在线问诊平台如春雨医生、紫色医疗等创业项目利用如淘宝上的好评机制等其他领域成熟的规则构建了一个理想中的医患国:在这里,医生的的经验与知识价值、服务能力与获得的收入是正相关的,而与其推荐的药品销售则没有任何关联。
春雨等类似的创业公司通过移动互联技术、好评机制等其他领域成熟的技术、方法引入医疗领域,有效的降低现有的医患之间存在的巨大沟通成本。在线问诊平台的诸多创业项目中,究竟哪家真正蕴含了成长为伟大企业的基因,还尚需观察,但互联网医疗公司已经开始在改变某些事情,他们的战略选择、战术动作都在对传统的医患沟通模式带来更多的革新。
/ 20
1、干干净净赚钱:医生们在春雨上共获得2077万元收入
春雨医生上各科室的收入来源情况,这些收入均得益于医生们的专业技能和热情服务。
数据证明,春雨医生上构建了一个良好的生态圈,医生可以通过专业技术和服务水平获得公平的报酬,优秀的医生和良好的态度,可以得到市场的欢迎并认可。根据公开报道,春雨上已经出现一批月收入过万的医生。
春雨医生上,医生的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医生回答的用户的免费咨询所获得收入,该部分收入由春雨医生支付,按照一条回复春雨支付医生1.5元来
/ 20
统一计算;第二部分是空中医院的医生自我定价部分,该部分设定为医生获得全部的收入由用户支付,不考虑定价折扣、春雨分成等因素。
2、年轻改变未来:主治医师成为在线问诊的主力,人数与收入均在前列
未来随着年轻医生逐步成长,他们将会把新的诊疗模式、医患沟通模式快速的普及开。年轻医生的线上收入一旦达到临界点,譬如说线上收入超过了线下的主任医师收入,那将对医疗行业职级制度、收入制度形成挑战。
年轻医生成为在线问诊平台的主力。
医生的四个职称从低到高分别是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按照一般的情况,大学毕业的医学院学生最快要到33岁才能获得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一般年龄在45岁左右。
副主任医师以后多数都成为各个科室的骨干力量,而主任医师则由于年龄和经验的累积,多数是类似领域或科室的领头人,业务繁忙,同时,主任级医师由于年龄较大,往往对新技术的掌握并不是第一波。
而主治医师则是年轻人为主,在成为副主任医师之前要经历较长的时间,这
/ 20
也意味着他们对新的手段、技术更容易抱有开放的心态。
从上述医师的分布情况也能看出类似的状态,主治医师的数量达到了9730位,占全部医生数量的49%,而级别最高的主任医师数量仅有1349位,仅占7%。
3、单病种的重度垂直:妇科、儿科、皮肤科、泌尿科需求活跃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在线轻问诊最适合的科室是妇产科、儿科、皮肤性病科、男性泌尿科、整形美容科。从春雨离职创业的卢杰所创办的紫色医疗即是从皮肤科切入。
春雨最初是从单病种切入,然后过渡到全科问诊,随着用户数量达到数千万的级别,他们转头重新推出优势科室,强化单科的竞争优势。从数据看,上述几个科室在人数、总收入、个人最高收入、活跃度上均居前列。
而未来,上述这些科室将有可能诞生一批拥有巨量粉丝群体的网络医生,而他们的出现将有希望对传统带来巨大的冲击。
妇科、儿科和皮肤科是在线问诊的明星科室
在全部20196名医生中,有7个科室的医生超过1000名,分别是内科、外
/ 20
科、心血管、骨科、妇产科、脑神经科、儿科。
春雨医生上各科室的总收入情况。
按照科室排序,收入超过百万的大科室分别是内科384万元、妇产科299万元、儿科248万元、外科230万元、男性泌尿科156万元、皮肤科148万元。
二、春雨护城河有多深 收入前20医生数据揭秘
作为在线问诊的先行者,春雨医生已经凭借自身的先发优势积累起足够的品牌知名度,并且在上面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生态圈,并且逐步形成了其平台的个性或气质。在上面,医生的活跃度可以达到20%、不同级别的医生形成了各自群体的定价策略、年轻医生主导着平台的方向、医生之间的竞争开始从专业向“专业+服务”层面演进。
医库软件CEO Dr.2认为,春雨在获得巨额融资后,继续扩大医生的数量和质量,用各种手段抬高全行业获取普通用户的成本(全面下沉式地推+小区海报+分众传媒+网络营销)。春雨同时利用手中的现金与竞争者们打起一场争夺医生的现金消耗战。
/ 20
同时,由于春雨的先发优势及对医生的补贴,使得春雨的医生活跃度较高,对用户也形成较大粘性。
最为重要的是,通过我们的数据统计,通常认为的春雨医生大多是非三级甲等医院医生的印象事实上并不成立。换句话说,春雨医生已经网络了相当多的优质医生资源。
而春雨医生的产品除了健康咨询和自查的各种检索外,同时还加入了春雨计步器等健康工具和微信支付等,新用户注册后赠送的金币可以顺向为收费模式带了部分的引流。
对于春雨而言,护城河虽然足够深,但未来仍然并不确定。据一些三甲医院的大夫爆料,部分医院明确要求医生上班期间不得使用移动端在线问诊平台,这无疑是所有在线问诊项目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
1、医生活跃度20% 相较于其他平台一年数次的打开率,春雨医生平台的打开率较高,据媒体报道,每天产生的问题已经达到4万条以上。随着春雨向可穿戴设备开放接口、与药店、保险公司对接等运作模式的开展,春雨已经开始通过各种上下游的合作增加用户黏性。
作为核心资源的医生,其使用频率或者活跃度代表的是医生对该平台的认可程度。春雨医生的活跃度在业内同类产品中表现相对较好。
研究员采用了宽窄两种统计口径来计算医生活跃度:
一是窄口径,仅统计空中医院中四项服务,只要任一项有单价及购买人数,即为活跃。此项统计将如下情况的医生排除在活跃度之外,即曾经提供过“私人医生、电话咨询、图文咨询、门诊预约”的服务但在统计数据时将服务取消的医生定义为非活跃医生。
二是宽口径,空中医院四项服务、免费咨询,上述五项中只要有一项有收入即为活跃。宽口径考虑了部分医生注册春雨医生的服务后,尝试性使用春雨的情况。
/ 20
春雨医生的活跃度为两成,相对较好,但也还有很大空间。
上图可以看出,宽口径下,医生活跃度最高的是二级丙等和一级乙等,均超过了66%,活跃度最低的则是三级丙等医院的医生,活跃的仅有20%,而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生活跃度择接近38%。窄口径下,各个等级的医院的医生活跃度基本保持在20%左右,一级乙等医院的医生活跃度仍然有33%,但较宽口径下的活跃度下降了50%。(说明:标注为一级、二级、三级的医院,是通过各种信源无法最终确认具体级别的医院。)
任何一款工具类软件,从知晓、下载、打开到重度使用这四个环节上都有大量的漏出或流失,对于春雨医生而言,医生注册春雨到尝试提供服务,这个阶段的转化率可以用宽口径的医生活跃度来估算,统计的活跃医生数量7512位,对应的活跃度为37.2%,即每100位注册春雨的医生里,有超过37位的医生尝试使用春雨为用户提供服务。
而从尝试提供服务成为重度使用,即第二个阶段的转化率则会更低,这个转化率可以用窄口径的医生活跃度来估算,统计的活跃医生数量为4169位,活跃度数据为20.6%,即每100位注册春雨的医生里,有接近21位医生成为相对重度的使用者。
/ 20
2、占领春雨:三甲医院的医生占主导地位
研究过程中发现,人们对春雨最多的直觉判断是:非三甲医院的医生数量占据了主导。但数据统计显示,春雨医生上最活跃的、数量最多的群体恰恰来自三甲医院。
开通空中医院四项服务的医生,来自三甲医院的更多。
如上图所示,开通空中医院中四项服务的医生人数分布中,来自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生数量远远高于非三甲医院的医生。春雨医生中的空中医院共分为四项,分别是私人医生、图文咨询、电话咨询、门诊预约。
/ 20
和很多人想象不一样,三甲医院的医生正是春雨的主流。
三甲医院的绝对数量占比为42.6%,来自三甲医院的医生数量则居于绝对的多数。宽口径下,来自三甲医院的活跃医生数量为4680,占全部活跃医生数量7511的62.3%;窄口径下,三甲医院医生数量为2599,占全部4169的62.3%。
3、定价策略:好医生更值钱,普通医生靠数量和服务
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生在春雨平台上数量占据了绝对优势,但活跃度较其他医院的医生活跃度偏低,这也与三甲医院的医生工作节奏较快有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好的医生没时间,普通医生的时间相对富裕,平台参与度高。
对于这两类医生,其在春雨平台上也表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三甲医生更倾向于设定较高的单价,而普通医生更乐意于花费时间回答用户免费咨询来获得收入,通过便宜的收费和更好的服务来赢得用户。如私人医生定价最高的是协和的刘炳岩,为9999元。
/ 20
三甲医院医生定价更高,非三甲医生服务更活跃。
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生们通过空中医院所获得收入是其免费回答问题获得收入的2.28倍,而二级甲等的医生则只有0.8倍。也就是说,三甲医生更倾向于设定较高的单价,而普通医生更乐意于花费时间回答用户免费咨询来获得收入,通过便宜的收费和更好的服务来赢得用户。
4、医生的竞争:不仅比拼专业名声,更比拼服务
名医院、名医生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但是在在线问诊领域,良好的形象、口才、甚至幽默感,都可能让你超越专家、教授成为明星医生,获得更高的收入。这里不按职称收费,而是按医生的受欢迎度来获得收入。
在春雨医生上收入排名前20的医生中,既有国内顶级医院的医生,也有来自地方性医院的普通医生,他们凭借好的服务也获得了用户的认可。
/ 20
春雨医生收入前20名的医生,最高收入超过40万元。
如上图所示,收入最高的为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刘炳岩,为461754元,分析收入结构可以发现,主要的收入来自于私人医生一项,刘医生的私人医生单价定为了9999元,是春雨医生上面最高的定价,仅此一项就获得了459954收入。
春雨医生上的明星医生,来自广州的儿科大夫欧茜共获得120906.5元的收入。收入最低的是来自河北的妇产科大夫尹建新,共获得67852元。这20名医生总计获得了2743668元,占所有医生收入的13.2%。
5、争夺医生的资金消耗战:近四成医生收入来自春雨
各个医患沟通、在线问诊平台都在争夺医生,给予医生补贴是一个不二的选择。这将是一场资金消耗战役,小的玩家将无法参与游戏。
根据公开资料,春雨通过对医生的补贴来获得更多医生入驻并转化为活跃医生,尤其是在其获得C轮的5000万美元之后,会加大补贴力度。
我们将医生收入分为两部分,医生回答的免费咨询部分设定为春雨补贴,空
/ 20
中医院部分为医生从用户获得的收入,这部分我们不考虑会员折扣和春雨的可能的分成因素,仅按医生定价进行计算。那么,春雨在历次融资中有多少用于支付补贴医生的费用,我们统计如下:
近四成的医生来自于春雨医生的贴补,这是一场消耗战。
截至9月底,春雨支付的总金额为784.4万元,占医生总收入的37.77%。按支付总金额排序,妇产科、儿科超过了100万元,具体金额分别是195.65万、137.3万元。支付金额超过10万低于100万的科室有12个,其中内科、皮肤科、男性泌尿科的支付金额分别是88.2万、77.2万、52.2万。低于10万的有4个科室,最低的支付科室是肿瘤科7.2万元与营养科的7.5万元。
在支付比例上,低于30%的有9个科室,耳鼻喉、脑神经、整形美容、内科、内分泌、心血管、外科、心理科与肿瘤科,最低的支付比例为肿瘤科的15.79%。剩余的9个科室,春雨支付比例高于30%,妇产、儿科等6个科室支付比例超过50%。适合做在线问诊的几个科室中,春雨支付比例都比较高,如儿科、皮肤科、男性泌尿科,支付比例分别是55.32%、52.31%、33.51%。
/ 20
按照支付金额来计算,支付金额超过100万的地区有2个,分别是山东207万元、河北145万元,支付金额低于100万高于20万的地区有8个,最低的是福建104.3万元,高于50万的地区有6个,低于10万的地区有15个,其中云南、宁夏、西藏、青海支付金额不足万元。
从支付比例上看,超过50%的地区有西藏90%、河北70.77%、贵州55%、山东53%、内蒙50.3%,在30-50%之间的地区有14个,最低的支付比例分别是云南17.88%、福建16.97%、青海5.64%。
这就是护城河,小玩家慎入。
三、互联网医疗面临诸多挑战 入驻过百人医院仅8家
市场人士预估春雨医生今年的营收将达到3000万,成本消耗接近4000万。对于春雨而言,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巩固护城河,尽快找到盈利模式。
DR.2认为,春雨试图重构医患关系,把春雨用户分成不同的社群后,反向跟药企等企业议价,也就是反向定制模式,通过对定价权的争夺,实现在客户
/ 20
群里做长尾和环形收割。这种做法将会引起渠道的对立。这是对春雨执行能力和战略抉择能力的考验。
现在,据称春雨有激活用户3300万,注册认证医师4万多名,每日提问超过4万条。未来,如何争取更多的医生、更高的活跃度都将是摆在春雨面前的挑战。
1、环境胜负手:在线问诊的发展期待政策松绑
在政策明朗之前,在线问诊平台和医院、医生达成协调非常重要,也是现在各家在线问诊平台重点攻克的对象。而医院如何应对这个强劲的趋势,自我开放与被动适应未来将是两种局面。我们已经看到了有些医院在拥抱新技术上的努力,如阜外心血管医院、潍坊市的两家三甲医院。
一半医院只有一个医生入驻春雨,政策环境极大影响着在线问诊的前景。
各医院的医生在春雨上注册的人数,从上图可以看出,仅有一位医生注册的医院有1690家,有2位医生注册的医院数量有593家,有5-10位医生的医院数量为420家,10-20位医生的医院有358家,超过100位医生的医院仅有8家,这8家医院分别为阜外心血管医院324名医生、福建省立医院132名医生、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119名医生、武警总医院118名、河南省人民医院107名、潍坊
/ 20
医学院附属医院106名、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104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2名。
里环是各地三甲医院数量,对应外环是该地区三级医院数量。根据统计的数据则显示,在所有的三级医院中,三甲医院的占比超过70%的地区有22个,仅有一个地区三甲医院的占比低于50%。春雨医生等在线平台如何规避政策红线,并获得医院的认可,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虽然没有医院明确抵制春雨医生,但我们接到反馈称,有医院禁止医生上班时间使用春雨医生。
2、购买偏好:电话<图文<私人医生
从大数据来看,电话问诊的使用频率几乎降到了冰点,更多的使用是私人医生和图文咨询。早期部分医生将电话问诊价格定的过高,而将包含了电话问诊的私人医生一项价格定的偏低,也使得电话问诊业务变成了鸡肋。
/ 20
在实际的数据统计中也发现许多医生的价格制定变化很大,甚至有超过十倍变化的情况出现。
医生的定价还没有比较明确的规律。
从上图可以看出,用户最愿意购买的是包含图文咨询和电话咨询的私人医生服务,三甲医院医生的私人医生购买数量是后两者的6.5倍。
/ 20
3、付费习惯待养成:平均收入偏低
整体来说,医生的在线收入还是偏低,这主要源于用户付费的数量和习惯都没达到一定高度,在线问诊行业还需要更多投入来把整体规模做大,光凭春雨医生一家显然是不现实的。
即使是看病,免费享受服务的人群依然占据着绝对主流。
春雨之前曾经尝试过向用户收取会员费,后发现几乎行不通。从上图可以看出,免费咨询次数几乎是私人医生购买人数的10倍。从平均收入来看,活跃医生的平均收入并不高。
/ 20
如果将全部医生计算在内,男性医生的平均收入为1858元,女性医生的平均收入为1811元,所有医生的平均收入为1028元。如果仅考虑到活跃医生的比例(宽口径定义),男性医生的平均收入为3594元,女性医生的平均收入为3806元,所有活跃医生的平均收入为2765元。
注:文中所使用的数据时间截止2014年9月底。
移动互联需群起“治毒”保健康 篇6
移动互联网成“毒虫”新居
近日,一款名为Android.Troj.ROMZhanDian.a的手机流氓软件被金山手机安全中心截获。据悉,该软件程序会实现自动运行,每次系统启动,就会添加书签、提交手机隐私信息、打开网址导航站的操作,这不仅会造成用户手机隐私信息泄露,同时会耗费手机流量。另外,该流氓软件还将收集中毒手机的操作系统、型号、号码、软件版本等信息,而这些均涉嫌侵犯手机用户隐私。
“这是首次在手机刷机包里发现篡改浏览器首页,给商业网站导流量的手机流氓软件。”金山手机安全专家表示,“以前发现的手机病毒,是偷偷扣费,再把SP下发的确认短信删除。随着电信运营商对SP服务商监管的加强,通过SP业务非法扣费的难度增大。手机流氓软件开始通过为商业网站带流量来间接获利。”
事实上,随着智能手机的日渐普及,手机安全问题已日益突出。病毒、恶意扣费、骚扰电话、手机系统垃圾、手机支付安全隐患、隐私泄露等各类问题严重困扰着手机用户。
“近年来,我国手机上网用户急剧增加,到今年6月底,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3.18亿,同时移动互联网恶意代码和网络攻击事件时有发生,祸及广大手机智能终端用户。”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运营部处长周勇林说。
据360安全中心不久前发布的《2011年上半年中国手机安全报告》显示,相较2010年,中国手机安全领域无论从手机木马种类、数量,还是感染手段的多样性与感染用户数上,都呈现出几十倍的大幅增长。今年1月至6月,国内新增手机木马和恶意软件2559个,感染手机用户数高达1324万,Android平台与Symbian平台并列成为手机木马“重灾区”,手机木马的危害主要集中在恶意扣费和窃取用户隐私。
显然,在利益驱动下,众“毒虫”已渐渐将触角伸向手机,移动互联网亦成为其“施毒”的新阵地。
杀毒者精心研究杀毒剂
不过,病毒在大举入侵移动互联网之时,却为杀毒者们带来了巨大商机。
据EnfoDesk易观智库近期发布的《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手机安全市场季度监测》研究显示: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手机安全市场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累计账户数已经达到1.29亿,环比增长8%。
在巨大商机的吸引下,众多杀毒者跃跃欲试,争先恐后抢占移动互联网市场。
9月中旬,瑞星推出“瑞星手机安全软件V1.0”。据了解,该软件就手机经常出现的病毒隐患,着重开发了隐私保护、防骚扰、查杀病毒和手机防盗四大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高强度加密方案对手机内的联系人、短信、图片、视频等个人信息进行加密。就是手机不慎丢失了,也可以通过远程销毁手机中信息的办法来保护个人私密信息。”瑞星副总裁张雨牧举例说。
“手机安全软件是公司进军移动安全市场的核心级产品,在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的同时,未来还会推出更多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张雨牧表示,针对目前国内市场的情况和用户的接受度,该软件采用永久免费的市场策略。
与瑞星不同,360公司则侧重在移动支付安全领域发力。在瑞星推出“瑞星手机安全软件V1.0”之时,360推出了国内首款移动支付安全保护软件“360支付保镖”,填补了移动支付安全领域的空白。
全面排毒还需安全产业链
“跨界渗透与融合”是网络的一个重要特点,移动互联网也不例外。正因如此,要想根治移动互联网的病毒问题,光靠安全软件商还不行,仍需整个产业链通力合作。事实上,产业链的许多参与者已经对此达成共识。
在腾讯9月16日举办的以“手机健康,一键无忧”为主题的“腾讯MTAA架构升级暨手机健康节启动发布会”上,一场“问诊移动互联网健康之道圆桌会议”同期举行。会上,运营商、终端厂商纷纷表示出协作“治毒”的意愿。通信协会专家发言称,当前移动互联网的安全健康问题有很多,最重要的问题在于移动互联网产业链长期以来各自为政,并未发挥协同效应,而移动互联网健康又是一只木桶,只要有一块短板都会“漏水”。
移动健康 篇7
移动健康服务MHS (Mobile Health Service) 指用户借助于移动终端访问移动健康服务应用程序, 从而取得相关的医疗健康服务和信息, 积极改善生活工作方式和自身行为向提高工作效率或增强健康体质发展的服务[1-2]。截至2015 年12 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20 亿, 较2014 年底增加6303 万人, 特别地,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 年的85.8%提升到90.1%[3]。然而, MHS的用户数量较移动设备的庞大用户群还是很少, 因此就需要挖掘移动健康服务的潜在用户, 本研究将结合健康行为方面的理论, 从普通用户角度研究用户对MHS的行为意愿。
2 研究模型
以前关于健康信息技术的用户接受行为实证研究, 绝大多数是从技术接受理论角度进行分析。然而研究人员不仅要从技术角度分析, 还应就健康行为角度展开研究[2]。
本研究中的健康行为看为采纳移动健康服务, 保护动机理论PMT分为两部分:威胁评估以及应对评估。威胁评估包括:感知易感性, 个人感觉到自己可能身陷于健康威胁的程度;感知严重性:个人感觉到不健康的行为将会给自身带来危害的程度。用户只要觉得自身将极有可能受到健康威胁, 他们就会本能地产生保护健康的意愿, 从而远离威胁。本研究提出假设:
H1:感知易感性正向影响行为意愿。
H2:感知严重性正向影响行为意愿。
应对评估包括:反应效能:个人对健康行为有用性的认知;自我效能:个人对自己采取健康行为的能力认识。一旦他们觉得某种行为对健康有益, 且有信心维护个人健康免于外来威胁时, 他们有可能更会愿意采纳此健康行为。本研究提出假设:
H3:反应效能正向影响行为意愿。
H4:反应效能正向影响使用态度。
H5:自我效能正向影响行为意愿。
许多研究已经显示健康医疗服务的采纳行为与计划行为理论TPB中的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相关, 且行为意愿影响实际使用。态度:个人对实行某一行为负面或正面的感觉判断;主观规范:家人或朋友对其是否进行某特定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力大小;知觉行为控制:指个人觉得实行某项行为的难易程度。知觉行为控制相当于自我效能, 是为计划行为理论和保护动机理论的共同变量。本研究提出假设:
H6:行为意愿正向影响实际使用。
H7:使用态度正向影响行为意愿。
H8:主观规范正向影响行为意愿。
根据以上分析, 我们构造了假设理论模型, 如图1 所示:
3 研究方法
研究模型共包含8 个因子, 所有测度项均引用和修改自已有文献, 以确保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问卷初步完成后, 我们请了20 名有移动健康服务使用经验的同学进行预调查, 然后根据他们回馈的意见, 修正了问卷的不足之处。
注:对角线上黑色加粗数值为AVE的平方根, 下面的数值为标准化相关系数。
本研究主要对武汉某高校学生和教职工进行调查, 调查包括网络问卷和实际调查两种形式, 共发放480 份调查问卷,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后, 获得有效问卷328 份, 问卷有效率为68.3%, 统计分析显示男性为169 人, 女性为159 人。
4 研究结果
我们采用SPSS 20.0 和AMOS20.0 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测量模型, 包括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信度由复合信度 (CR) 和克朗巴赫系数 (ɑ) 值来测量, 如表1 所示, 所有因子的 ɑ 值均大于0.7, 表示了较好的信度;效度由收敛效度和判别效度组成, 各潜变量抽取的平均方差值 (AVE) 和观测指标的标准负载衡量收敛效度, 如表1 所示, 所有潜变量的AVE值均大于0.5, 标准载荷均大于0.7, 表示了较好的收敛效度。
判别效度表示各因子与其指标的相关度是否大于该因子与其他因子的相关度, 如表2 所示, 因子间的两两相关系数均小于相应因子AVE的平方根, 说明各变量的判别效度较好。
我们用AMOS 20.0 进行路径分析, 检验模型的假设, 如图2 所示。在影响行为意愿的因素中, 感知易感性、健康状态以及自我效能的显著影响作用相对较大。
研究结果表明, 本研究提出的8 个假设均得到了支持。PMT模型的四个因子都显著影响行为意愿, 自我效能和感知易感性的影响最为显著。对于TPB模型, 使用态度, 主观规范和自我效能对行为意愿的影响都显著, 行为意愿对实际使用的影响也显著, 且公共变量自我效能的影响相对显著。研究还发现, TPB模型和PMT模型之间还有其他联系, 即反应效能对使用态度的影响也显著。
模型拟合指数推荐值及实际值见表3, 拟合指数实际值均优于推荐值, 表示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
5 结论
移动健康服务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之上, 有庞大的用户群, 其智能感知的这个特点可以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个性化服务。移动健康服务的行为意愿与自身健康相关, 还与对MHS技术的接受相关。
理论上, PMT理论偏向分析健康行为, TPB理论偏向分析技术接受, 但技术接受和健康行为均可能影响到用户采用MHS的行为意愿。考虑到TPB与PMT对用户行为意愿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本研究综合TPB和PMT两个角度分析用户使用MHS管理健康的行为意愿是合适的;实际上, 研究结果显示, 感知易感性、健康状态和自我效能对行为意愿的影响最为显著, 因此, MHS服务提供商在构建移动健康服务时, 要针对各阶段健康状态用户提供便利、高效的服务。
摘要:移动健康服务使用各种智能移动设备替用户提供高效、便利的健康医疗信息和服务, 以降低用户的医疗成本。研究显示移动健康服务在国内发展还不成熟, 本文基于已有文献, 构造了一个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研究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行为意愿对实际使用的影响显著, 其他因子对行为意愿的影响也显著, 其中感知易感性、健康状态和自我效能对行为意愿的影响较大, 且反应效能还显著影响使用态度。
关键词:移动健康服务,计划行为理论,保护动机理论
参考文献
[1]杨子仪, 常青, 邱桂萍.基于智慧医疗服务平台的移动健康系统应用讨论[J].科技资讯, 2014 (08) :33-36.
[2]任聪, 邓朝华.移动健康服务用户接受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 2014, 31 (6) :1015-1018.
移动健康 篇8
2013年12月26日, 工信部发放首批虚拟运营商牌照, 这意味着中国电信市场的垄断局面即将打破, 而获得首张“船票”的民企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憧憬未来的同时, 回顾中国电信行业发展历程, 我们发现, 早在十年之前, 已经有一批人、一批企业率先开始了对移动转售业务——这个看似陌生领域的探索之旅。
标新立异精灵通——虚拟运营业务开山之作
时光转回到十多年前——2003年的新疆。当时, 移动通讯市场尚处发展初期, 作为固话延伸产品, “小灵通”虽然以其“单向收费”的模式获得了大批用户的追捧, 但其覆盖范围小、通话不畅等问题的愈发凸显, 也使其逐渐遭遇发展道路上的瓶颈。“如何激活现有的电信市场”成为新疆电信及包括宏景集团在内众多“小灵通”业务代理商共同思考的问题。
时任宏景集团执行副总裁、现任乐语通讯高级副总裁的赵健, 此时刚刚参与过新西兰电信虚拟运营业务回到国内, 他开始考虑虚拟运营模式在新疆施行的可能性。能否设立一个与“小灵通”类似的独立品牌, 以更优的通讯性能及更低的套餐资费, 为新疆的电信市场注入新鲜的活力?创建“精灵通”业务的想法, 随即在赵健的脑海中闪现。作为“小灵通”业务的一大代理商, 赵健认为, 宏景集团拥有覆盖全疆的通讯零售网络, 拥有多年积累的60万寻呼用户及自主经营的多项通讯增值业务, 完全具备成为虚拟运营商的必要条件。而虚拟运营模式针对特定目标市场、经营细分化业务的特点, 也无疑顺应了当时新疆电信市场亟待新鲜力量、用户亟待优质产品的需求。
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赵健很快向新疆电信领导汇报了开设“精灵通”业务的想法。新疆电信领导看到了开辟全新业务领域的机会, 随即与宏景集团达成合作意向, 并交由新疆电信市场部负责人具体执行。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 “精灵通”应运而生。
与当下的移动转售业务类似, 宏景集团为“精灵通”业务向新疆电信申请了独立号段, 目标用户群定位于宏景集团的60万寻呼用户, 为吸引他们成为“精灵通”的客户, 赵健及其团队为其特别创建了差异化的通讯服务。在套餐资费方面, 创新性地开发了“亲情号码”套餐。晚九点到早九点间, “精灵通”用户可与其设定的“亲情号码”免费通话。此外, 宏景集团利用其呼叫中心业务优势, 为“精灵通”用户提供了呼叫转移服务, 用户在遭遇信号盲区时可通过附赠的“伴侣寻呼机”接收来电号码信息, 避免了类似小灵通信号不良而造成信息丢失的情况。
“精灵通”的出现为当地用户带来了不小的实惠与方便。上市不到一年的时间, 在为中国电信发展数万用户的同时, 宏景集团也从中国电信新疆公司获得了“精灵通”客户10%话费的无限期分成收益, 与中国电信实现了共赢。
据了解, 当年, “精灵通”做到了运营商主导、虚拟运营商运作的虚拟运营模式, 却迫于没有政府相关政策的“搭台”, 得不到自主拥有这一品牌的权利。但不可否认, “精灵通”发挥了电信零售商在客户管理及产品推广方面的极大优势, 也成功证实了虚拟运营模式在中国施行的可能性。
牌照发放乐语通讯“云”“管”“端”合力突围
时至今日, 虚拟运营商牌照的发放, 让尘封已久的虚拟运营业务发展记忆再次浮现在公众面前。而于2003年开展“精灵通”业务的赵健, 也于2013年与一年前就开始组建的团队一起促成了同为电信零售服务企业的乐语通讯, 成为首批获得虚拟运营商牌照的企业之一, 开启了乐语通讯在虚拟运营业务上的全新发展历程。
与宏景集团相同, 乐语通讯同样拥有深厚的用户基础、多样的增值业务, 拥有成为自主经营独立品牌及业务的虚拟运营商资质。幸运的是, 乐语通讯面对的是中国虚拟运营业务发展新的历史机遇。
“作为国内领先的电信零售服务企业, 乐语当然不会放过这一难得的发展时机。无论是从经验、合作方面, 还是从业务规划方面, 乐语通讯已经为虚拟运营业务的全面开展, 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对于虚拟运营业务的开展, 乐语通讯高级副总裁、虚拟运营业务的掌门人赵健信心满满。
在赵健看来, 十多年来虚拟运营业务发展的商业模式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过去国际成功过的虚拟运营商的收益更多来自语音的差价, 而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将给虚拟运营带来巨大商机。而合理利用移动互联网三个基础组成元素“云”、“管”、“端”, 正是乐语找到的虚拟运营业务突破口。
目前, 已囊获移动转售试点批复的乐语通讯, 在拥有“端” (乐语作为通讯终端零售商所具备的终端优势及一些健康及运动管理产品的独家代理权) 和“管” (虚拟运营牌照所开辟的高速网络通路) 优势的基础上, 将整合“云”的内容, 在移动转售业务上进入移动健康管理领域, 聚焦白领亚健康、中老年以及关注家人健康等三大人群, 开启电信零售服务企业跨界营销的新时代。为此, 乐语通讯分别制定不同的资费套餐、产品组合以及客户服务体系, 着力打造移动健康管理和服务首选的第一虚拟运营品牌。谈及这一理念, 赵健笑着对记者说:“只有做好云、管、端的服务, 企业才更符合未来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快速发展和成长的要求。”
移动健康 篇9
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1月13日组织召开的会议上, 专家预计这类行动很快会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目前190个城市正在升级数字网络并构建智慧城市。对中国而言, 推广“智慧医疗”的意义尤为重大, 因为公共卫生体系已经遭遇瓶颈, 大量患者涌向大医院, 而大医院的医生人数相对不足。
据全球性IT调研公司IDC近期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 在中国大约有1/6的大医院已经安装了某种类型的移动医疗系统, 提供在线预约挂号、查看数字医疗文件等基础功能。IDC指出, 鉴于许多医疗机构都大大加强了其移动医疗能力以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这类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都将在2014年大幅提升。
Wi-Fi和可穿戴设备
IDC称, 移动健康行动带来的一个直接影响就是推动大医院无线网络的构建。IDC中国高级研究经理肖宏亮 (Leon Xiao) 在接受《亚洲制药新闻》 (Pharm Asia News) 的采访时说:“许多大型三级医院预计将在2014年实现Wi-Fi网络全覆盖, 并且将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相整合。”随着无线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大, 医生和护士将越来越多地使用“自带移动设备” (BYOD) 技术, 及时了解患者病情以及药物使用和不良事件信息。
这份IDC报告称, 对于中国医院而言, 通过完善临床数据中心来加强数据采集和分析工作也是当务之急。政府之前启动了国家电子健康档案 (EMR) 系统, 储存个人医疗记录以及医疗费用和报销范围信息 ("China's Residents Health Card Offers Potential For Massive Data Mining"—Pharm Asia News, Aug.30, 2011 12:00 PM GMT) 。肖先生说, 尽管该系统获取了大量的患者数据, 但从数据挖掘的角度来看还需提高其粒度。“现有的EMR系统需要更加细化, 包括按照治疗领域才采集数据, 比如胃病、呼吸道疾病等等, 因为现有数据缺乏具体细节, 不同疾病类型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可穿戴式健康监测设备的逐渐普及也会进一步推动我们迈向“大数据 (big data) ”时代的步伐。在中国, 年轻一代的“科技通”已经开始使用各种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来监测自己的体重指数、心率甚至压力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 中国电信最近与瑞士企业Life Watch Corp.签署了合作协议, 开始在中国出售Lifewatch V智能手机。这种手机可以监测体温、血糖等生命体征, 并且能安全地共享和储存数据。
肖先生说:“对于这种能监测生命体征的智能手机, 中国市场的需求很大, 因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变化, 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环境和食品安全。”
预计2014年智能手机还将进一步渗透中国市场。据IT咨询公司高德纳 (Gartner) 预测, 今年智能手机的销售量将达到4亿台, 占中国所有手机销量的90%左右。
政策激励
政府也出台了政策法规鼓励发展民营医院, 并且允许医生多点执业, 这也进一步扩大了移动医疗的需求。
2013年10月, 国务院出台了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要求医院加大医疗信息技术投资。措施包括扩大数字化医疗设备和便携式数据采集设备的使用。此外, 还要求整合无线和有线网络以提升自动化、智能化服务水平 ("China Opens The Door For Health Care Services As It Lifts Investment Ban"—Pharm Asia News, Oct.28, 2013 6:58 AM GMT) 。
中国也可以借鉴亚洲邻国的经验。例如, 日本总务省正在率先尝试使用医务人员提供的大数据来促进预防性卫生保健 ("Japanese Government to Tackle Preventative Health Care Using Big Data"—Pharm Asia News, Sep.23, 2013 4:30 PM GMT) 。
IBM将东南亚视为收集大医院或公共卫生机构各类数据的沃土, 然后将这些数据输入其超级计算机以此来控制医疗成本并且生成有助于诊断的链接 ("IBM Pitches“Dr.”Watson In Asia To Leapfrog Into Big Data Management:An Interview With Pharm Asia News (Part 2 of 2) "—Pharm Asia News, Jun.3, 2013 4:59 PM GMT) 。
IDC的肖先生说, 医院移动健康系统由四个部分组成:移动护理、针对医生的应用程序、移动数据管理以及针对患者的应用程序。目前发展最不足的应该是针对患者的应用程序。
他补充道, 除了政策激励之外, 中国公众对于便利的、高性价比的医疗服务的强烈需求也将推动移动健康业的可持续发展。
投资热潮
随着“智慧医疗”行动的展开, 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渗透, Wi-Fi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 再加之公众的强烈需求, 许多移动健康应用程序开发商都试图抓住这一机遇。能在较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用户的开发商同样也会引起投资者的关注。
“美柚 (Meet You) ”是一款专为女性开发的应用程序, 用于帮助女性管理其月经周期。自2013年4月上线以来, 美柚已经拥有了2000万名注册用户。其开发商厦门美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Meet Y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于1月15日宣布完成1, 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此轮融资由经纬创投 (Matrix Partners China) 领投。
另一款名为“大姨吗”的经期管理应用程序于2013年9月完成了超过1, 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这次是由红杉资本 (Sequoia Capital) 领投, A轮投资机构贝塔斯曼 (Bertelsmann) 继续跟投。
与此同时, 位于四川成都的民营妇女儿童医院运营机构安琪儿医疗控股集团 (Angel Group) 在2013年12月的B轮融资中也获得了红杉资本超过1亿元人民币 (约合1, 600万美元) 的投资。
移动健康 篇10
基于这样的用户使用习惯和需求变化, 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近日对其终端安全架构 (Mobile Terminals Assurance Architecture, 简称MTAA) 进行了升级, 由原浸泡式的手机安全解决方案升级为手机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刘成敏认为, 这是在手机硬件和软件层面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环节。
据介绍, 此次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对其移动安全整体解决方案进行了全策略升级, MTAA核心技术与提供对外开放合作的核心, 由原来以安全为重点升级为“安全+健康”的双重管理。新框架在原架构的基础上增加了用户的个性健康应用需求的相关内容, 包括性能优化、进程管理、便捷设置、软件组合推荐等。这一移动终端健康管理的解决方案还将更加注重向用户推荐与其手机和个人偏好相匹配的应用软件。
就在9月16日当天, 腾讯为这场升级举行了规模盛大的发布活动, 最重要的是, 拉拢了电信、高通、天语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参与, 希望从产业链多个环节上共同推广手机健康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 腾讯此次手机健康理念和解决方案的许多组成部分都是与这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研发推进的。比如功耗电池方面, 高通人士表示, 腾讯与高通近期就在合作提升手机终端这方面的性能, 从芯片与业务双方结合的角度, 共同寻找降低功耗、延长电池使用性能的解决方案, 这样的合作很合理, 也能切中许多关键问题。
天语总经理荣秀丽认为, 本次腾讯围绕手机健康管理升级MTAA构架并开放平台, 使整个产业链的关注点开始朝着手机健康管理的方向转移。腾讯还与高通、天语等企业一起联合发起了“手机健康节”倡议, 倡议将每年的9月16日定为手机健康日。
移动健康 篇11
关键词:移动健康服务;计划行为理论;保护动机理论
1 概述
移动健康服务MHS(Mobile Health Service)指用户借助于移动终端访问移动健康服务应用程序,从而取得相关的医疗健康服务和信息,积极改善生活工作方式和自身行为向提高工作效率或增强健康体质发展的服务[1-2]。截至2015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20亿,较2014年底增加6303万人,特别地,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到90.1%[3]。然而,MHS的用户数量较移动设备的庞大用户群还是很少,因此就需要挖掘移动健康服务的潜在用户,本研究将结合健康行为方面的理论,从普通用户角度研究用户对MHS的行为意愿。
2 研究模型
以前关于健康信息技术的用户接受行为实证研究,绝大多数是从技术接受理论角度进行分析。然而研究人员不仅要从技术角度分析,还应就健康行为角度展开研究[2]。
本研究中的健康行为看为采纳移动健康服务,保护动机理论PMT分为两部分:威胁评估以及应对评估。威胁评估包括:感知易感性,个人感觉到自己可能身陷于健康威胁的程度;感知严重性:个人感觉到不健康的行为将会给自身带来危害的程度。用户只要觉得自身将极有可能受到健康威胁,他们就会本能地产生保护健康的意愿,从而远离威胁。本研究提出假设:
H1:感知易感性正向影响行为意愿。
H2:感知严重性正向影响行为意愿。
应对评估包括:反应效能:个人对健康行为有用性的认知;自我效能:个人对自己采取健康行为的能力认识。一旦他们觉得某种行为对健康有益,且有信心维护个人健康免于外来威胁时,他们有可能更会愿意采纳此健康行为。本研究提出假设:
H3:反应效能正向影响行为意愿。
H4:反应效能正向影响使用态度。
H5:自我效能正向影响行为意愿。
许多研究已经显示健康医疗服务的采纳行为与计划行为理论TPB中的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相关,且行为意愿影响实际使用。态度:个人对实行某一行为负面或正面的感觉判断;主观规范:家人或朋友对其是否进行某特定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力大小;知觉行为控制:指个人觉得实行某项行为的难易程度。知觉行为控制相当于自我效能,是为计划行为理论和保护动机理论的共同变量。本研究提出假设:
H6:行为意愿正向影响实际使用。
H7:使用态度正向影响行为意愿。
H8:主观规范正向影响行为意愿。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构造了假设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3 研究方法
研究模型共包含8个因子,所有测度项均引用和修改自已有文献,以确保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问卷初步完成后,我们请了20名有移动健康服务使用经验的同学进行预调查,然后根据他们回馈的意见,修正了问卷的不足之处。
本研究主要对武汉某高校学生和教职工进行调查,调查包括网络问卷和实际调查两种形式,共发放480份调查问卷,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后,获得有效问卷328份,问卷有效率为68.3%,统计分析显示男性为169人,女性为159人。
4 研究结果
我们采用SPSS 20.0和AMOS20.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测量模型,包括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信度由复合信度(CR)和克朗巴赫系数(ɑ)值来测量,如表1所示,所有因子的ɑ值均大于0.7,表示了较好的信度;效度由收敛效度和判别效度组成,各潜变量抽取的平均方差值(AVE)和观测指标的标准负载衡量收敛效度,如表1所示,所有潜变量的AVE值均大于0.5,标准载荷均大于0.7,表示了较好的收敛效度。
判别效度表示各因子与其指标的相关度是否大于该因子与其他因子的相关度,如表2所示,因子间的两两相关系数均小于相应因子AVE的平方根,说明各变量的判别效度较好。
[注:***表示p<0.001,**表示p<0.01,**表示p<0.05。
图2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
我们用AMOS 20.0进行路径分析,检验模型的假设,如图2所示。在影响行为意愿的因素中,感知易感性、健康状态以及自我效能的显著影响作用相对较大。
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8个假设均得到了支持。PMT模型的四个因子都显著影响行为意愿,自我效能和感知易感性的影响最为显著。对于TPB模型,使用态度,主观规范和自我效能对行为意愿的影响都显著,行为意愿对实际使用的影响也显著,且公共变量自我效能的影响相对显著。研究还发现,TPB模型和PMT模型之间还有其他联系,即反应效能对使用态度的影响也显著。
模型拟合指数推荐值及实际值见表3,拟合指数实际值均优于推荐值,表示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
5 结论
移动健康服务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之上,有庞大的用户群,其智能感知的这个特点可以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个性化服务。移动健康服务的行为意愿与自身健康相关,还与对MHS技术的接受相关。
理论上,PMT理论偏向分析健康行为,TPB理论偏向分析技术接受,但技术接受和健康行为均可能影响到用户采用MHS的行为意愿。考虑到TPB与PMT对用户行为意愿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本研究综合TPB和PMT两个角度分析用户使用MHS管理健康的行为意愿是合适的;实际上,研究结果显示,感知易感性、健康状态和自我效能对行为意愿的影响最为显著,因此,MHS服务提供商在构建移动健康服务时,要针对各阶段健康状态用户提供便利、高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杨子仪,常青,邱桂萍.基于智慧医疗服务平台的移动健康系统应用讨论[J].科技资讯,2014(08):33-36.
[2]任聪,邓朝华.移动健康服务用户接受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14,31(6):1015-1018.
[3]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
作者简介:
移动健康 篇12
目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事故不断增加,因医疗差错造成病人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护士作为医嘱的最后执行者,医院采用“三查七对”制度来规范护士的行为,为更好地保证护士操作的准确性,防止病人识别错误的发生,我们对绍兴华卫众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移动Itouch进行二次开发,将移动IT设备及条形码技术应用于病人识别,利用与无线网络联接的移动Itouch设备,通过扫描病人腕带条形码后,再扫描输液瓶(袋)、口服药袋、检验试管条形码,从而通过语音及屏幕提示来核对病人身份的准确性。移动Itouch设备增加了医院安全护理的智能核对功能,具体功能有“用药核对”、“检验采样核对”、“床旁医嘱执行”、“入院处置”、“生命体征录入”、“皮试双人核对”、“输血双人核对”等功能。这些智能核对功能的保障机制可减少护士工作中的差错,从而保障病人的生命健康权益,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2 移动护理智能核对系统开发背景
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每年发生在医院的因医疗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就有10万左右,伤残人数为50万左右。我国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与美国差距较大,每年因医疗事故造成的伤残人员数目也很大。据估算,在国内每年约有医疗事故死亡20万人,业内人士说,这是保守估算,实际可能远高于此。目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加,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成为了社会矛盾最为突出的热点之一,在不少地方甚至酿成大型冲突。据有关部门统计,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每年发生的医疗纠纷逾百万起,平均每年每家医疗机构医疗纠纷的数量在40起左右。尤其近年来,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上升,增长幅度超过100%。
在医疗事故中因医疗差错造成病人死亡占了一大部分。而由于医生原因导致的医疗差错占总差错的56%,由于护士原因导致的医疗差错占总差错的34%,由于药剂师原因导致的医疗差错占总差错的10%。在医院里,医生差错35%可以被药剂师纠正,药剂师错误12%可以被药护士纠正,而护士是医嘱的最后执行者,护士的差错该如何纠正?通常情况下,医院采用“三查七对”制度来规范护士的行为,即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查对姓名、查对药名、查对剂量、查对时间、查对浓度、查对用法。但由于没有强制的工作机制确保“三查七对”执行到位,用药对象错误等引起的病人识别方面的护理不良事件仍屡见不鲜。因为为防止病人识别错误的发生,防止护士操作出错,我们开发移动护理智能核对系统来预防护士工作出错。
3 移动护理智能核对系统设计原则
移动护理智能核对系统通过访问中间件方式避免直接访问医院数据库,由中间件完成移动护理智能核对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交互,从而使本系统可以与任意类型的HIS进行对接。本系统的设计以医院护士的规范操作流程作为业务流程,通过系统对护士进行规范、监督护士工作行为。为了便于医生护士的操作,本系统的设计尽量做到少输入文字,大部分功能采用单击选择完成操作。
4 移动护理智能核对系统设计开发
本系统由移动APP和中间件两部分组成,移动APP从中间件接收病人的个人信息、健康指标数据,并把这些数据保存到本地SQLite数据库,通过APP进行显示和采集数据,并与输入的数据进行核对。APP具体功能描述如下:
1) 用药核对
在病房进行输液、静推、肌注操作或发放口服药品时,先扫描病人的腕带,再扫描将给病人的药品,如药品核对正确,则在Itouch屏幕上提示病人姓名、药品名称、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并播放提示准确的提示音,系统记录操作者与执行时间;如核对不正确,则在屏幕上提示病人识别错误并播放警告音。
2) 检验采样核对
在病房进行检验采样操作(如抽血)时,先扫描病人的腕带,再扫描将病人试管,如病人身份核对正确,则在Itouch屏幕上提示病人姓名、检验项目名称,并播放提示准确的提示音,系统记录操作者与执行时间;如核对不正确,则在屏幕上提示病人识别错误并播放警告音。
3) 床旁医嘱执行
对于灌肠、清洁灌肠、备血、血交叉、送手术室、静脉留置插管、更换引流袋、更换减压装置、备皮、导尿、插胃管、明日出院、取消出院、取消手术、转科、搬床等护理床边可执行的医嘱,扫描病人腕带条码后,选择对应的医嘱即完成执行,系统记录操作者与执行时间。
4) 入院处置
输入病人的体重、血压、尿量、腹围、入院时间、基础代谢率等数据。
5) 生命体征录入
输入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大便次数、心率、血压1、血压2等数据。
6) 皮试双人核对
二个护士录入同一个病人的皮试的结果,如果录入的结果一致,则表示皮试检查的结果准确。
7) 输血双人核对
二个护士录入同一个人的血型,如果录入的结果一致,则表示血型检查的结果准确。
5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