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大学课堂

2024-10-02

未来大学课堂(共7篇)

未来大学课堂 篇1

摘要: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与就业竞争压力的加大, 高校作为造就未来人才的摇篮, 自然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社会赋予的职责, 然而目前高校教学体制却在外来因素和内在因素的夹缝中产生了异化, 课堂刚性过强, 过分强调教学的集中式学习、对教学自由尊重不够、对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关照不多等等劣势教学模式日益突出, 这使大学生对未来的从业发展产生诸多困惑, 甚至有被同化成“共性”的消极思想, 这使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内因之一, 毋庸置疑这也是高校的焦点性问题。大学生是能够独立自主的把握自己命运的人, 他们应该获得学习的自主和自由, 而不应该完全听命于规章制度。如果说要培养出科学人才的那种独立人格, 就要让青年人勇于“冒险”, 展现个性, 否则成长起来的人, 可能会在思维方式上模棱两可、缺乏常识性的批判力, 也不会在面对困境时去勇于寻找真理。因此, 目前急需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法与之相适应, 为应战未来社会的各种挑战在心理上做好战前准备的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教学法

1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面对社会大学生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就是他们没有把自己的努力与生活目标联系起来, 未能形成“长远规划”。生活目标会激励他们更正确、更有效地去选择职业, 相反, 如果不去确认自己的目标, 生活就会感到沉重、迷茫, 而且无法获得满足。那他们就会在学校期间懂得怎样去弥补不足, 如果高师教育设置相应的课程, 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 认识自我, 努力培养学生与职业相匹配的兴趣和能力, 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发现“真实的他”的特长、弱点或盲点, 扬长避短, 在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时, 学会怎样把天赋、能力、爱好、兴趣放到一起积极地行动起来, 把他们放到课余时间里, 经过四年的潜心学习然后待到毕业时就能把一份一经选择就会热爱的职业上。那么如何才能树立一个“长远规划”就变得尤为重要了。把握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不断研究教与学的特点。

为了反馈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成效, 我走访了同学, 她说“真切的感受那么一次理论课———老师不拘泥于教材理论, 以体验的形式, 给我们设计了一次人生的彩排”。下面是亲历体验的具体事例:

体验一:树立明确目标, 激发自我潜力, 改变学习态度。要求是同学们尽全力挖掘自己的潜力, 挑战极限。首先是一位参与的同学———是一位身高1.9米的同学, 给了他的任务是要触到接近天花板 (近3米) 下方的一颗黑点。他腾越而起, 手臂伸长, 反复多次, 可每次都功败垂成, 最后他吐吐舌头, 耸耸肩, 似乎那是力不可及的事, 同学们有的跟着瞎起哄, 有的嘲笑, 有的让他放弃, 有的给他出主意, 有的让他借助外力, 老师眼里充满期待, 言辞激励。众目睽睽之下, 他可能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小丑, 大家在不断地见证他的失败, 或是经受不住大家的议论, 又或是“鹤立鸡群”的感觉还有些不自在, 以致于后来, 他索性爬到桌子上, “成功的”触到了那个该死的黑点。老师说“人生在社会, 难免会遇到各种充满艰难的事, 总会有人旁敲侧击, 鼓励你的人自不必说, 但更多的是对你的嘲笑挖苦, 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尚且不能避免会受到影响, 何况是一个本身就意志不坚的人, 话毕, 他肃穆认真, 仿佛就像是在审视另一个自己。我们一个个仿佛像做错事的孩子, 好像脸上刻着耻辱一般抬不起头来, 同时, 我们也明白了无论何时都不要嘲笑别人, 因为在别人眼里, 你也是别人”。

学生话语中的实例再现, 着实让人堪忧!

再来看看下面两个来自学生口述的片段。

2 发现自己的优点, 树立自信心, 增强进取心

“面对社会我们在工作中常常感叹:其实社会需要一种人———他们会坚信自己能漂亮地完成自己所属任务的人, 他们很自主并会把自己表现得恰到好处的人, 他们总能让人感觉有一种自信那种所向披靡的气势, 而非整天自叹怀才不遇, 自怨自艾的人“。如果能让同学们体验到自身的潜能里渴望成功的强大力量, 就可以引导同学们感受到一种从迷茫到积极、从失败到成功、从自卑到自信、从惆怅到快乐、从恐惧到乐观的完美蜕变。那么我们就可能在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去发掘未来在择业或者工作时他们应该具备的那些未开发的潜质:于是我们工作就开始了……

体验二:“老师要求同学们将自己的优点写在纸上, 至少20条以上不封顶, 并且要上台去面向大家高声地讲出来, 我并没觉得这会有多大用处, 只觉得不过又是一种高调的程式化, 况且又觉得自己的优点微乎其微, 写上5条就已经很不错了, 更不必说写得更多。有同学问老师为什么不把缺点也一块儿说出来呢?答曰, 能完整的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优点, 并可以在社会生活中把它发挥得淋漓尽致, 就是最完美的了。蓦然想起曾有位老师这样对我说, 我只会指出你的缺点, 因为优点不说它还在那, 而缺点说一个就会少一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很信奉这句话, 同时疑惑着有谁可以长期在那种需要不断被证明自己很卑微的世界里变得卓越?眼前这一幕, 让多年对它的沉思在我脑海中豁然明朗起来, 我开始认真审视着着眼前这场“秀”丽的体验:有同学说自己待人坦诚, 有的说自己意志坚定, 有的说自己孝顺父母······也有的同学把自己调皮可爱的个性也秀上一秀, 博得大家一笑。

3 面对社会应该树立确定目标、全力以赴去完成的精神

体验三:认真专注地做事, 面对困境获取真实的自我, 突破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围绕所学教材知识点提问, 教师让每个同学依次上台作答, 同时设立几名学生评委, 并都给他们的回答打分。同学们依次作答, 可是同学们无论如何答完之后老师却指明要打零分!同学们有的开始流露出不满, 有的很郁闷。那老师想要的答案到底是什么呢?后来我们所有同学一并上台去”回答“问题, 老师画了两个圈, 并规定了能答、不能答的同学各站一圈, 可是出乎我意料的是, 同学们都很不自信地站进了那个不能答的和可能会答的圈子里, 而我还在为不能回答有些惊慌失措, 更不敢苟同, 于是踏进了另外那个刺眼的圈子。老师铿锵有力地吐出几个字:全部零分!!我看到了老师的眼角泛潮, 刹那间感觉世界变得空灵起来, 我在里面沉着地思考心里的答案。最后老师也给学生评委打了分, 就这样仓促地结束了这堂课”。

体验式教学就是让学生从体验中感知并主动把握自己的人生目标, 无论是为了真情, 为了影响力, 还是为了快乐、家人、道德、宁静、求知、创新……一旦确定了人生目标, 同学们就可以在人生目标的指引下, 自信、果断地做出人生中的重大决定。它所关心的不仅是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 还在于感悟人的生命意义———都可以由教学而获得的彰显和扩展。这才是还未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应有的意志锻炼———成为是社会“应用型”的人才!

今天, 我们在无数教育工作者的艰辛努力下懂得了“奉献”, 那真正的教育意义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得以匡正, 才能让那些多年苦读的学子在面对未来时不慌张、不迷茫, 坚定地面对未来留下希望。因此我们是否可以把教学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 在学生与社会之间搭上一座心灵的桥梁, 实现其精神构建和个性形成, 才能在未来的未知社会里应对所需, 所向披靡, 这才是实现体验试教学法的真正的目地和境界啊!

“白板”点亮未来课堂 篇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了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远景, 交互式电子白板又将有何作为呢?

“互动”, 深刻变革思维方式

教学, 注重互动。互动, 使教师的执教、学生的思考, 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巧妙参与下, 愈发活跃, 日臻完善。例如, 在教学数学课“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 使底边不变, 高不变, 拖动三角形的顶点, 任意改变它的位置, 连续不断地变成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 引发学生思考与发现, 不管怎么变, 这些三角形面积都相等, 有效促进学生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理解。这样的互动式教学简洁流畅, 使学生清晰地观察到了三角形变换的整个过程, 在学生脑海留下持续变化的、动态的影像, 引发学生新的理解与思考, 使学生的思维含金量更高, 思维更流畅。这样的互动式课堂, 在不知不觉中持续地改变着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试问, “黑板+粉笔”, 能做到么?

“生成”, 及时改变认知策略

教学, 关注生成。生成, 是在弹性预设下, 教师根据教学情境的改变, 自主构建教学活动,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合理应用使生成更具思维价值。例如, 在教学科学课“种类繁多的动物”时, 请学生先按照自己的标准, 把“老虎、蝗虫、鸽子、草鱼、青蛙、黄牛、蜗牛、带鱼、鸭子”拖动分类, 就出现了“家养和野生”、“食草、食肉和杂食”、“天上飞、地上走和水里游”、“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等五花八门的分类方法。教师适时引领学生充分参与活动, 巧妙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 及时把握生成, 高效教学, 动态化地表达与陈述, 更深入地对教学进行重组, 发现其中所蕴涵的更具思维价值的信息, 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认知形成的策略。这样的智能化课堂, 不断地生成新的认知策略, 持续地改变着学生认识问题的思维方式。请问, “黑板+粉笔”能担当此任吗?

未来大学课堂 篇3

未来教室是由苏州市与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开展的, 面向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创新试点工程, 也是苏州市教育信息化五年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 目前, 已建成不同功能的准“未来教室”188间, 我校是试点学校之一。

未来教室环境是一种“能优化教学内容呈现、便利学习资源获取、促进课堂交互开展, 具有情境感知和环境管理功能的新型教室”。

在未来教室, 2块70寸的多点触控显示屏代替了电子白板, 学生人手一台10寸PAD, 教室两边墙上是装有6块55寸的电脑一体机触控显示屏。 在教室的后面有一间听课室, 教室里的教学完全不受干扰, 身在外校的教师也能全程聆听, 并可向现场学生提问。

2.用好未来教室, 打造 “智慧”课堂

在未来教室上课, 教师前期需要做足功课, 学习Star C平台的使用, 熟悉文件发送和作业提交的操作, 练习双板的点触操作。 在掌握这些操作的同时, 还要教会学生熟练地使用PAD和触摸式一体机, 尽可能让学生多在未来教室上课, 以减弱学生对未来教室的“新鲜感”。 这些是用好未来教室、打造智慧课堂的必要条件。 为了充分发挥未来教室的优势, 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性探索:

2.1灵活布置教学

未来教室的课桌不是传统的长方形, 而是梯形,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地编排。 电影院模式, 课桌以讲台为中心, 半弧形排列, 有效利用投影设备的同时可面向相当多人的教学。 宴会厅模式, 在物理空间上分组, 每组围绕在一张较大的课桌周围, 必要时可移动座位共同面向讲台, 使信息的传递是多维的。 会议桌模式, 是电影院模式和宴会厅模式的折中, 对讨论合作型教学模式和授导型教学模式的支持差不多, 也是我们学校较多教师采用的一种布置模式。 培训室模式, 每位学生都面向墙壁, 比较适合强调个体独立学习的场所, 在这种模式下, 教师可随时观察学生正在进行的任务, 并且在必要时可方便地给予指导。

例如, 教学《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时, 课桌编排可以采用宴会厅模式。 将一台台式电脑置于大课桌上, 每组成员围着桌子, 近距离接触计算机各个组成部分。 在交流展示环节, 学生可移动座位, 面向教师, 观看各组呈现的图片, 听取各组代表的讲解。

2.2合理运用 “比较”教学

在未来教室, 教师用的是双板教学, 两块触摸屏可以显示不同的教学内容, 老师的手轻轻一指, 所有教程就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眼前。 我们在引入新课的时候, 经常会利用已学知识进行知识迁移, 或是将教学资源前后对照呈现, 或是同时呈现两个学生的课堂练习进行比较。 有了双板, 这些课堂应用都可以轻松解决。 不管是以计算机、投影机和幕布组成的多媒体教室, 还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 都不能很好地开展比较教学。 这种把彼此之间具有某种联系的教学内容进行比较的教学方法的运用, 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知识归纳的学习能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推理能力。

例如, 讲到《网络改变生活》时, 教学设计将网络还没有走进百姓家的生活画面与目前网络生活画面用双板呈现。 比如, 传统的寄信方式与现在的电子邮件, 传统的购物支付方式与现在的微信支付方式, 让学生一下子真切地感受到网络的便捷, 网络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学习生活方式, 视觉冲击力更强。

2.3适当充实课堂容量

有位教学专家认为课堂容量的取舍应把握“课标是依据, 学情是基础, 教材是扶梯, 教辅是辅助”的原则, 这里的“教辅”是指辅助教学的所有媒体与资源。 运用多媒体技术, 节省了大量的板书和画图时间, 保持了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连贯性, 把节省的时间用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巩固新知识, 完成巩固性、检测性练习。 在未来教室, 辅助教学的媒体更多样, Star C云端一体化学习平台将多媒体展示功能与板书活动较好地结合, 板书不再受白板大小的限制, 教学推导过程可以全程保存, 课堂小结更系统更全面。 在未来教室, 信息获得、资源共享更便捷, 课堂生成产生的新问题, 学生可以及时利用互联网进行探究, 也可调用校外资源。 教师可以适当充实课堂教学的容量, 向知识的广度深度开拓, 扩大知识的覆盖面, 从深度上探讨, 加深学生的理解。 跟传统课堂相比, 未来教室能借助的多媒体技术更多, 也需要老师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搜集资料备课。

例如, 讲授《计算机的安全使用》时, 用思维导图呈现计算机病毒的发展、概念、特征、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 既节省了板书的时间, 又适当增加了教学内容, 知识结构更系统。 学生在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获得大量关于病毒的知识的同时也会遇到一些疑问, 可以罗列在白板上, 供大家一起探究, 不再局限于课本。

2.4驾驭多种互动模式

互动是未来课堂的核心之一, 未来课堂的互动除了人际互动外, 还包括人、技术、环境、资源等要素之间的互动。

在未来教室的课堂上, 教学方式较以往有所改变, 教师能通过多媒体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 教师可以轻点鼠标就把课件、导学案或练习发送到每个PAD上和六块触摸式一体机上, 供学生自主学习或巩固新知。 学生也可以方便地提交自己的作业, 教学反馈更及时, 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习状态, 呈现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分析评讲, 及时调整教学进度。Star C平台可以帮助教师编辑题目, 学生答题后, 教师和学生可以实时了解全班答案的分布状况和每题的对错比例, 及时改变教学策略。 在答案的呈现上, 教师可以采用实名制的形式, 也可以采用匿名制的方式。 此外, 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利用学生的答案分布引导学生阐述答题理由, 进而开展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 促进课堂中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未来课堂上,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表现形式是多元的, 不再局限于生生互动或师生互动。 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和教师、师生与专家学者、课堂上的师生与课堂外的师生, 都可以进行互动。 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 更多表现为对学生学习的支持。 专家学者可以帮助教师完成教学过程的组织与辅导工作, 为学生提供学习知识, 帮助教师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 师生与教学资源之间在不停地互动, 教师和学生可以从系统中调取预设的资源,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对这些资源进行注解和操作。

2.5强调协作自主学习

未来教室安装的硬件设备和使用的系统平台能支持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学习, 所以未来课堂更强调学生之间采用协作式、合作式的自主学习方式。 这样的教学环境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协助学生开展学习和相互交流, 将学习的主导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们能够真正自主学习, 协同合作开展知识探索和创新, 最终实现知识共享。 知识只有通过相互交流、学习、共享才能得到发展, 知识共享的范围越广, 其利用增值的效果越好。在未来课堂的学习中, 只有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 学生之间充分地交流合作, 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力才能培养, 批判性思维和ICT素养才能提高, 沟通交流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才能培养, 灵活性适应性和合作意识、责任意识才能强化。

3.正确认识未来教室

3.1并非每堂课都适合未来教室

体验过后, 有老师认可这样的课堂, 也有老师提出质疑。有老师认为, 100万元造一所希望工程小学绰绰有余, 相比未来教室的功能造价过高。 如果未来教室普及到每个教室, 就会对学生们的视力造成影响, 全电子化后学生的写字能力也会退化, 不具备普遍性。

毋庸置疑, 一些化学实验课、信息技术操作课由于教学设备的限制不能在未来教室上课。 那么, 是不是其他课程都能在未来教室上? 都适合在未来教室上呢? 答案是否定的。 语文课中的写作实践、数学课中的几何内容、英语课中的听说课程、物理课中的部分实验课程、地理课中的地图课程、信息技术课中的病毒和网络基础课程比较“对口”。

3.2重新定义师生角色

未来课堂从设计之初便秉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新型的课堂暗示着师生关系的改变, 教师要展现知识的魅力, 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支撑,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协助者、鼓励者。 课外有教师和专家学者与课堂上的师生进行互动, 课堂上的教师不再是唯一的师者。 同时, 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 最大限度地开发学习潜能, 课堂上的学习成果可以在平台上共享, 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教学资源的创造参与者。

4.结语

本文从学校未来教室应用背景入手, 阐述了“用好未来教室、做到有效教学”的一些探索和认识。 我想, 未来教室的理想境界应该是技术与教学真正融为一体, 让技术消融在课堂教学中。 虽然未来教室才刚刚步入课堂教学中, 但只要我们勇于尝试, 勇于探索, 勇于创新, 勇于改进,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 未来教室就一定能让“智慧课堂”之路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苏州市“未来教室”项目建设方案[Z].中国教育信息化网:http://www.ict.edu.cn/html/szedu/weilaijiaoshi/n20140924_17886.shtml

翻转课堂,未来教育的主要形式 篇4

翻转课堂 (Flipped classroom, Inverted classroom) , 也称颠倒课堂, 是指重新调整课内外的时间, 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 2011年被加拿大《环球邮报》评为“影响课堂教育的重大技术变革”[1], 具体指由教师针对某一教学内容创建教学视频, 学生在家或者空余时间观看教学视频进行学习, 回到课堂时通过学生和老师或者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探讨交流, 解决学生的疑惑, 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和学习心得, 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

二、翻转课堂的起源和发展壮大

翻转课堂最初起源于林地公园高中, 这个学校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一个山区, 学生经常错过正常的教学时间, 并且学生大多距离学校较远, 导致许多学生由于缺课跟不上学习的进度。2007年春天, 该学校的化学教师Jon Bergmann和Aaron Sams利用屏幕录制软件录制PP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 以此帮助因为这些学生补课。这种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广泛欢迎。翻转课堂的发展壮大是在2011年, 归功于萨尔曼•可汗 (Salman Khan) 创立的可汗学院。2007时, 翻转课堂已经受到了许多学生的欢迎, 但主要在科罗拉多州地区, 未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原因在于很多教师缺乏专业的训练, 不能做出质量较高的教学视频, 影响了翻转课堂的推广。可汗学院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可汗学院于2004年由萨尔曼•可汗创立。萨尔曼•可汗帮侄女补习数学的时候, 通过聊天软件、互动写字板以及电话等工具, 成功解决了侄女的数学难题。此后, 陆续其余的侄子、侄女也上门讨教。他将自己的数学讲解过程制作成了视频短片, 并放到You Tube上面, 以便更多人观看。由此, 萨尔曼•可汗的可汗学院就诞生了。2011年, 萨尔曼•可汗在TED (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 美国一家私有非盈利机构) 发表了以《用视频重塑创新教育》为题的报告, 正式提出了“翻转课堂”的概念。自此,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逐渐在世界各国流传开来。

三、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分析

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接收知识和吸收内化。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由老师在课堂上将新课进行讲授, 学生在下面聆听、理解, 下课或回家之后再完成所学内容的相应作业以此来掌握学习内容。这种教学模式以老师的单向传递知识为主,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在教师进行备课的时候, 是以全班大多数同学的情况为依据, 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四、翻转课堂的优点分析

(一) 重构学习流程

通常情况下的学习过程是由知识传递和吸收内化两个阶构成。第一阶段的知识传递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 由老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完成, 而第二阶段则是由学生自己在课后完成。吸收内化的阶段, 学生只能单独完成, 但大多数学生由于缺少老师的讲解和与同学之间的讨论, 往往不能很好的完成这一阶段, 形成失落感。长此以往, 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翻转课堂则对传统的教学过程进行了重构, 这一观点得到了东北师范大学的赵蔚教授等知名学者的认可[2]。翻转课堂中知识传递由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师制作的视频与网上沟通等过程完成, 而吸收内化过程则放到了课堂之上, 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来完成这一过程。这样一来的优点在于学生通过在课前进行学习, 找出了学习中存在困难的地方,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有利于学生知识内化与吸收, 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 师生角色的转换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则转变成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从教学的中心变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对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及时的帮助和指导。而学生则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知识的主动参与者。学生通过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 可以自己控制学习的时间以及学习的进度。对于已经掌握的学习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快进, 而对于学习中理解有困难的地方, 则可以通过反复观看, 增进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三) 视频短小精炼

无论是可汗学院的教学视频还是科罗拉多州教师的教学视频, 共同具有一个特点就是, 短小精悍。翻转课堂的视频大多时间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 内容往往是针对某个特定的知识点, 有较强的针对性。时间控制在较短时间内是为了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 视频的长度往往控制在学生的有效注意力时间范围之内, 以此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暂停、回放, 同时还可以通过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与老师和同学进行讨论。

(四) 及时测试复习

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中往往附带有老师针对本节教学内容所设置的问题, 学生可以通过在观看教学视频之后, 及时的进行在线测试, 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且老师还可以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统计, 帮助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结语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从2007年出现到2011年发展壮大, 重构了教学的流程, 转换了师生关系, 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促进了教学的变革。虽然现在对翻转课堂也存在着争议,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正逐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目前中国的部分学校已经得到了实现。翻转课堂以其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优点, 必将成为未来教育的主要形式。

摘要:在信息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 传统的学校教学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 因其新颖的教学形式, 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受到世界各地教育工作者的欢迎。文章介绍了翻转课堂的来源, 比较了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区别, 以期能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一教学形式, 使之更丰富现有的教学形式。

关键词:翻转课堂,起源,优势,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 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 2014, 07:5-16.

未来课堂:聚焦人的积极性 篇5

关于未来课堂什么样的讨论, 几乎一致地聚焦在人的积极性上。江苏东庐中学校长陈康金希望, 未来的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教师积极地教、师生在互动中共同成长的课堂。新教育实验倡导者卢志文认为, 未来的课堂一定是个性化, 一定是自主的, 一定是快乐、生动、高效的。在田慧生看来, 未来的课堂中, 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能不能激发出来,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能不能建立起来, 应该是主要的。汪兴益甚至断言, 未来课堂形态一定是全程课堂, 让课堂当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名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发展状态、生命成长的状态。从内涵上讲, 一定要实现知识的建构、素养的形成、生命的成长三者深度共鸣。

而在台湾、香港, 课堂改革方面也有一个很重要的目标, 就是怎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这种种理想与愿望, 其实都与当下课堂教学被当作纯粹的一种手段有关。“课堂学习完全没有生命感知, 学生没有, 教师也没有, 就是因为课堂学习没有被当作师生幸福生涯的载体。”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梁晓燕因此认为:“教育最成功的地方是教育最深的地方。”

大学生应该如何选择理想的未来 篇6

一、到西部去:没有繁华, 我们一起创造繁华

王威是北京大学区域经济学硕士。不久前, 她正式签约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选择到遥远的高原工作生活。在北京谋一份舒适体面的工作, 还是去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帮助自己能帮助的人?两种选择曾经在王威心中纠结了许久。

出生在一个普通煤矿工人家庭的王威, 是家庭的梦想与骄傲。王威说, 她也曾犹豫, 想过放弃。的确, 好好学习、读个好大学、待在大城市、过有车有房的生活, 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成功标准。在这样的环境惯性下, “到西部去”不是一个浪漫的选择, 更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如果只是因为惯性或者虚荣而留在北京, 挤进一家能挣高薪的外企, 忙碌奔波中用所谓的成功来支撑自己的疲惫, 那么我觉得做一份自己喜欢并愿意为之付出的工作, 过一种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可能更重要。”王威这样理解工作的意义。

和王威一样,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博士研究生林家元则选择回到四川家乡工作, 刚刚和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签订了就业协议。“那里没有耀眼的繁华, 但给人思考的空间;那里没有醒目的收入, 但凝聚着一种爱国奉献的精神。在那里, 我更容易看到自己的价值, 更能体会为国家贡献的自豪感。”林家元的一席话, 平实而真挚。

据统计, 今年已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签约祖国西部,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与人生价值。“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也受到了高校毕业生的追捧。至招募报名工作结束, 已有9万多名高校毕业生表达了去西部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的意向。

二、到基层去:在平凡的日子里闪光

今年北京市“村官”的竞争超乎想象的激烈。计划招录人数只有1600名, 截至5月15日报名结束, 共有近2万名符合条件的应聘毕业生报名, 录取比例达到12比1。北京大学法学院大四学生颜严就是其中之一。他报考的是北京昌平区的“村官”, 眼下正在等待招考结果。谈及选择报考“村官”的原因, 他告诉记者, 基层工作蕴藏着巨大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平台, 希望能够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帮助更多的人。

自2006年大学生“村官”项目启动以来, 已经有37名颜严的校友、学长走上京郊各区县的"村官"岗位。北京市房山区拱辰街道黄辛庄村村主任助理陈丽娟就是其中一位。在陈丽娟看来, 基层需要踏实、有责任感的大学生。她对记者说:“农村需要人才, 大学生到农村工作要有踏踏实●颜维琦

实为农村做点事情的心态, 绝不能把到农村工作当做‘金’和走捷径的工具。”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琐碎、平凡, 起点也很低, 但是在平凡的日子中闪光是最富有感情和理想的。”北京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陈永利认为, 现在国家对大学生进农村、下基层非常重视, 给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走向广袤的基层, 在脚踏坚实大地的同时, 仰望星空、志存高远, 就能在人生之路上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到2008年年底, 全国在任大学生“村官”总数已达13万人以上。2009年, 中央确定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选聘名额为2万名。目前选聘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为推动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 近年来团中央和教育部等中央部门先后实施了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计划, 每年选派大学毕业生超过10万人。

三、创业去:人生可以过得更有激情

田敬, 2007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自主创业者。“不要从一开始就把眼光局限在大公司大企业, 可能会有人觉得去了一个大公司自己的职业背景会好一些, 但如果我是一个招聘官, 我会觉得从小公司出来的人会更有竞争力。”田敬这样认为。他参与的酷我科技创业团队, 已经从最初六七个人发展到六十多人。主打产品“酷我音乐盒”在国内多家专业IT媒体举办的软件评选活动中获得大奖, 深得用户喜爱。

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增长点。但据调查, 目前应届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比例仅为0.3%。创业难度很大, 潜力也很大。“现在已经有不少毕业生加入到创业者的行列。但更多的毕业生认为刚毕业的第一份工作一定要谨慎, 避免高风险, 很少有人会尝试加入创业团队, 甚至很多人会觉得找不到工作的人才会去小公司, 才会考虑去创业。”田敬说, “我觉得中国整体上创业的氛围比较欠缺, 需要大家更多地关注创业, 尽可能多地了解创业。”

今年各地纷纷出台减免税费、小额贷款等一系列措施, 扶持吸引大学生自主创业。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 有不少毕业生正在筹划“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北京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组织专人搜集整理了国家、各省市相关的创业政策和优惠措施, 联合北大科技园等单位就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与配套措施展开专题研讨, 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服务, 鼓励他们在创业中激扬青春, 挥洒风采。

今年年初,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 要求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对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 三年内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的, 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建设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 给予相关政策扶持。

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 篇7

21世纪的技术革命已经给教育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不仅仅是教学内容,也称为了教学的载体和工具。随着信息获取越来越容易,未来课堂的主要能力已经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了进一步培养创新型人才,我国教育界要从现在开始对未来教学加以研究,从而建立人才竞争力。

二、未来课堂的定位与特性

(一)未来课堂的定位

未来课堂指的是未来主要的教育形式,传统的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和技能的场所,教师是知识和技能的来源,而未来的课堂是学生和教师交往的平台,是探索知识的的地方。未来课堂与传统课堂最大的不同就是互动性。传统课堂当中,教师单方面的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没有向教师反馈的畅通渠道,而未来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才是主要的授课形式。另外,未来的课堂上,人、环境、资源、技术等要素都更加和谐,越和谐的课堂教学效果越突出[1]。

(二)未来课堂的特性

依托先进的技术,未来课堂将显示出与传统课堂并不相同的特性。首先是人性化的特性。未来课堂对学习者的情感和个人诉求更加重视,在所有的环节都体现出以人为本。比如教室和教具都是用可持续的再生材料制成。第二,未来课堂具有混合性,多种教学形式将在课堂上共同存在,比如真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交叉,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交叉,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交叉等。第三,未来课堂具有开放性。比如桌椅的摆放更加灵活,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调整布置,许多目前教师中原有的设备都将不必设置,便携式设备就能满足要求。第四,未来课堂具有交互性,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将是未来课堂的主要内容。

三、未来课堂的设计与开发

(一)未来课堂的设计理念与原则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课堂教学终于可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移动智能终端给教师更多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未来课堂上,教学应当是围绕着学习者来进行的,环境、技术都是辅助工具,互动是课堂的核心。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才能充分发挥出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质量[2]。

(二)未来课堂的设计

未来的课堂将更加注重空间的利用,所以空间设计的原则对于未来课堂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未来课堂的主要设计重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课堂将无时无刻不处于网络连接中,通过互联网与外界连接将是课堂授课的基础。第二,桌椅的组合将有更多的变化,所有的桌椅都将是可调节的,用以满足不同的教学要求和不同人的个体需要。第三,教师在教学中将更加依赖电子屏幕,一个课堂上将有多个电子屏幕用于教学。信息的表达倾向于图片和视频这样的直观形式。

(三)未来课堂的开发

开发未来课堂需要多种技术的成熟。首先,云端技术是未来课堂的基础,云端泛指网络,指的是将所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接入到互联网的技术。典型的云端技术就是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虚拟桌面技术,学生可以在云端平台上交互先实现被,分享资源获得个性化的服务。

四、未来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

早期的教学使用的基本载体是黑板和粉笔,随着视听媒体的发展,电视、收音机也成为了教学工具。再后来计算机成为了教学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移动信息终端的发展,未来的课堂将逐渐打破时空的限制,教学活动也将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3]。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

信息化教学指的是使用信息化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具体的信息化应用方式有六种:信息技术支持视觉化学习、信息技术支持建构现实的学习、信息化支持探究性学习、为创建学习共同体提供技术支持、信息化支持反思性学习、信息化支持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三)未来课堂的教学模式

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和学之间没有清楚的界限,学生者通过交互终端自主学习、互相交流。教学活动在多个屏幕上同时展开,共用屏幕和个人屏幕同时产生信息[4]。

五、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加大对未来课堂的研究力度,及时进行教育技术、教育方法的转型。对未来课堂的定位与特性、设计与开发已经模式的建构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被引入到课堂当中,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未来的课堂教学必然会有一番新的面貌。未来的学习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而目前的教学方式还无法应对这样的需求。本文将从教育技术学的视角对未来课堂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未来课堂,研究

参考文献

[1]叶新东,陈卫东,张际平.未来课堂环境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14,01:82-87.

[2]王麒,许亚锋,张际平,陈卫东.未来课堂云支持系统模型设计与功能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4,06:69-76.

[3]许亚锋,尹晗,张际平.学习空间:概念内涵、研究现状与实践进展[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03:82-94+112.

上一篇:医保市级统筹下一篇:食用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