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操作点

2024-12-08

基本操作点(精选12篇)

基本操作点 篇1

所谓的安全至上, 预控为主, 具体的说是要将安全活动放到非常关键的位置之中分析, 要确保其在生产事项进行之前的时候就考虑, 其是当前安全生产管控活动要切实遵守的理念, 要想开展好安全管控活动, 就要切实的变革过去的思想, 要将那种关注后续的检查变为前期的预控, 要落实好该项方针。结合有关的资料我们得知, 超过百分之五十的问题都是由于相关人员未开展好预控活动而导致危险事项发生, 或是因为想到了问题, 不过没有对其适当的处理而导致的。问题一般有两类, 一类是设备方面, 还有一些是人为导致的、要想防止这些人为性的问题发生, 现在的运行电网在调度操作指令票系统中加入危险点分析软件, 对操作项目的危险点实施动态、实时的分析和监控, 对预防事故发生起到很大的作用。

1 关于调度活动中的危险点的应对措施

目前在电力调度管理信息系统中增加了调度操作危险点分析及预控功能, 充分应用最新的计算机科学技术, 开展预防电力调度失误操作危险点排查、分析。对于在电力调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点, 系统将自动的给在线调度人员做出提示, 并在调度人员采取预防措施后再进行确认。这一流程主要包括调度员交接班、接受检修申请票、正式操作和操作结束等相关的一系列环节。当开展该项预控分析活动的时候, 要结合具体的状态来开展活动。首先要论述不当活动的具体缘由, 第二要明确使用何种方法来应对。最后要对方法进行综合的分析。

1.1 积极的分析应对危险点

结合调度的有关步骤, 通过班组来开展安全工作, 组织学习, 对于活动中或许会发生的一些危险点的具体步骤开展综合化的探讨。

(1) 对运作体系里的一些不安全要素综合的探索。从一次方式到二次方式的调整变更, 到需要对二次设备状态等容易忽视和遗漏的地方进行核对, 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2) 积极地分析相关的安全事项, 对于存在的一些不安全的内容积极的处理完善。最后, 对于工作者不具有责任心而导致的一些问题, 要认真的纠正并且处理, 对于那些非常恶劣的违规事项要认真的惩处。针对目前不是很完善的管控体系和有关的规章内容, 要积极的处理, 对于那些过于老旧的体系要适时的革新。

1.2 预控危险点采取的方法

当开展调度操作工作的时候, 要将获取的一些危险点积极的划分类型, 确保工作者在所有的步骤中对自身的活动事项有精准的认知。在具体的活动中, 要将调度活动当成是关键内容, 要结合相关的预控软件, 积极的分析论述, 要强化危险点的预控活动, 避免问题出现。

1.2.1 当开展交接工作的时候, 体系会对装置中的不利现象进行警示。

1.2.2 调度员接受检修申请票系统提示危险点环节。

在检修申请环节的是否要对现场实际的运行方式进行核对, 是否要对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等进行充分的考虑, 是否对元件的近期负荷以及是否需要对负荷进行转移进行核对, 对负荷转移后设备有没有过载的可能性等问题上要进行严格仔细的相关核算, 而且要细致的论述是不是会对电能的品质产生一定的干扰, 假如得知了一些干扰要素的话, 就要再次的规划, 以此来保证安全性。

1.2.3 电力调度拟写操作指令票过程中系统提示的危险点环节。

对于所有的规定, 体系会提出一些细节性的内容, 比如在正式的开展拟票活动之前的时候, 要结合相关的事项, 对其中或许会发生的一些危险事项体系会自行的提示, 如果牵扯到何在转移有关的实现的话, 体系会指示是不是发生了超载问题。当对联络线线路转检修时, 系统会提示对侧线路是否在冷备用。另外系统能根据一次设备的状态自动辨别出二次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应该对应的相关状态。

1.2.4 审核操作指令票提示危险点环节。

其规定工作者要明白检修机构的规定, 对于具体的活动思想有一定的认知, 对于场地装置的状态积极地核查分析, 要做好相关的协调和配合活动。应该对所有的步骤开展核查活动, 结合体系的运行特征, 分析所有的活动是不是有实际的意义。

1.2.5 预发操作指令票提示危险点控制。

积极的填写相关的受令信息, 分析预发机构是不是出现遗漏等现象, 对是否已经核对检修申请单和相关的运行方式, 针对那些大规模的操作问题要设置综合化的预控方法, 防止问题发生。

1.2.6 正式操作时危险点提示环节。

当正常活动的时候, 须严格规范的按照在操作人和监护人同时进入同一份指令票, 并开始操作后才能执行此票的步骤进行。假如不具有有效的监护的话, 此时体系就会对其作出有关的提示, 对于活动中的一些遗漏等问题, 体系也会自行的指示, 正式活动时的危险点预控活动是总的活动的关键点。

1.2.7 操作结束危险点环节。

在所有的活动做好以后, 系统会对相关单位和检修人员更改SCADA系统的变电站设备的状态做出提示, 让其确定能不能将此票作为典票。

1.3 注重系统的持续改进

保持软件的生命力并且有效的防止调度误操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危险点信息进行及时的维护, 要按照电网结构的变化、设备的变更、规程制度修订等及时对危险点预控数据库进行增减和完善, 对调度员应用危险预控的记录进行及时的分析研究和评价, 确保操作人员态度负责认真, 万无一失的做好调度工作, 降低突发事件和失误操作发生的概率。

2 积极的开展危险点控制工作

2.1 当工作者在交接的时候, 体系会自行的对一些不合理的措施

以及关键的内容等等提示, 此时就规定工作者要切实提升认知能力, 对危险点要积极地分析, 避免问题出现。

2.2 在进行相关的调度拟票、审核票据时, 对系统提示的拟票人

员核对申请单进行的提示, 对现场实际的运行方式修人员按照要求进行核对, 涉及到一、二次配合操作, 解合环操作自动的给出的相关的提示, 在这个环节中, 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提示问题进行操作, 禁止违反规章制度进行虚假勾对选项, 确保各个环节操作符合要求。

2.3 在进行预发票时, 如果相关的操作单位没有进行全部预发, 会出现“操作指令票没有全部预发!

程序中止j点击返回”字样, 这体现了系统对程序的严格把关, 表示此票不能进入下一环节的操作。在进行电力调度操作时, 必须都报完所有关联检修申请, 只有这样, 才能允许操作人、监护人同时登陆。

2.4 当对所有的指令操作完成后, 假如有遗漏的话, 此时程序会

自行的提示, 这就要单击返回结合实际的状态对其设置, 对之前的遗漏内容更改。

总体的讲, 当调度管控体系运用了该项危险点分析功效之后, 大体上能够防止错误问题的出现, 切实的提升了办事的功效。不过, 调度工作者不应该太在意软件, 尤其是对那些不是很正常的软件的活动模式, 其还是有一定的不合理要素存在的。此时就要对相关的信息认真的更正处理, 进而确保其能够适应各种状态, 更加合理的为电力单位贡献力量, 进而切实的体现出它对体系中的安全活动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姚兴武, 钱寒晗.电力调度操作危险点分析及预控[J].安徽电力, 2007 (2) .[1]姚兴武, 钱寒晗.电力调度操作危险点分析及预控[J].安徽电力, 2007 (2) .

[2]邱伶俐.电力调度即时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7.[2]邱伶俐.电力调度即时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7.

基本操作点 篇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属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为更好的开展洪家嘴乡卫生院艾滋病检测点的检测工作, 特制定以下安全操作制度:

1、试剂及样品的管理:

应严格按要求妥善保存血清及其它体液样品。

2、实验室的清洁和消毒:

工作完毕应对工作台面消毒,推荐用0.1~0.2%的次氯酸溶液消毒;用消毒液清洗后要干燥20min以上,操作过程中如有样品、检测试剂外溅,应及时消毒。如有大量高浓度的传染性液体溅出,在清洁之前应先用1%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然后戴上手套擦净。

3、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抽取静脉血液(或以其它方式收集血液样品)时要注意安全,应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戴手套,谨慎操作,离心样品时要使用密闭的罐和密封头,防止离心时液体溢出或在超/高速离心时形成气溶胶。

4、样品的带入、带出和操作

⑴不得将非实验室物品带入实验室。

⑵包装有测试样品的包裹应在实验室的安全柜内打开。

⑶打开样品容器时要小心,防止内容物泼溅。

⑷将样品转送到其他实验室时,应防止对工作人员、患者或环境造成污染。

⑸被污染或可能污染的材料在带出实验室前应进行消毒。用后的包裹应进行消毒。

5、应尽量避免在实验室使用针头、刀片、玻璃器皿等利器,以防刺伤。

6、应将用过的锐器直接放入耐穿、防渗漏的利器盒,用过的针头应直接放入坚固的容器内,消毒后废弃

7、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过的针头、刀片等利器。

对实验操作考试的几点思考 篇3

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存在的人为因素太多,一个老师监考两个学生,监考老师给这两个学生打多少分完全由他个人决定,整个实验过程中这个学生操作的对错其他人是根本不知道的,而且实验过程不留任何痕迹,不像其他文化课考试如果有疑问还能查卷,在理化实验操作考试中是根本不存在查卷的。再加上监考教师都是本地老师,在这信息化社会里,关系就像蜘蛛网一样错综复杂,你可以想象这样会公平吗?答案是肯定的——不公平。

通过这几年的考试,我觉得题出得也有点太死板,提前一个月就把每个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评分细则发给学生,学生只是照猫画虎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学生对其中的原理还是不太清楚,所以,我觉得在实验题上应有所改革。

实验操作考试的组织形式还是不太严密,我觉得要考就要严格地考,最起码也要交叉监考,外地的老师关系毕竟少些,这样相对来说也公平点。

由于上述原因的存在,所以,学生不做实验也能考到比较理想的分数,这样一来,学校还是不太重视实验,教师也不重视实验,平时学生实验还是做得很少,甚至连演示实验也很少做。还是靠考试之前急赶,听有些老师说,一节课做四个实验,按这样的速度将所考实验过一回就算完事了,到时也能得高分。

针对上述问题我觉得应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考试的组织形式要和中考、高考统一,实行交叉监考,杜绝拉关系走后门的现象,给考生公平竞争的机会。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从学校层面加强制度约束,严格管理。细化教师考核标准。比如,平时要对实验的开展情况进行考核,查实验室的实验记录,查学生的实验报告,查学生的分组实验情况以及教师演示实验情况,并将考核结果记入教师的业务考核当中,把书本理论知识教学和实验操作教学提升到同样高的程度来对待,使教师真正认识到实验操作的重要性。这样,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就会自觉地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不至于到考试的时候才加紧练习。

实验考试的试题也应该出得活一点,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考核。比如,可以让学生填写实验报告,这样可以避免学生死记硬背操作步骤,也能真正达到实验操作考试的目的。

基本操作点 篇4

关键词:新教材,基本活动经验,培育点

自从“基本活动经验”作为“四基”之一明确提出后, 不少教师都有过这样的困惑, 究竟什么是基本活动经验?确实, 其定义模糊而不易掌握。对此, 不少专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其中, 史宁中教授指出:“基本活动经验是经历和感悟了数学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后积淀形成的数学思维模式, 最终建立一定的数学直观。”在此基础上, 史教授还做出了更通俗的解释:“基本活动经验简单地说, 就是教师创造一些背景, 鼓励学生‘从头到尾’思考问题。”

依托专家的观点指引, 笔者一直在思考, 在小学数学课程视野中, 基本活动经验应侧重于哪些维度呢?每个维度又是如何体现在教材文本中的呢?以下, 谈些笔者的粗浅认识。

一、“规划与调整”的活动经验

所谓“规划与调整”的活动经验, 是指学生在遇到某个具体问题时能够自主规划思路、尝试提出方案, 并在具体实施中根据情况灵活调整、进而实现问题解决的活动经验。多次经历、长期积累“规划与调整”的活动经验, 有利于提升学生策略探寻的敏感性及直观判断的准确性, 使其在今后的数学学习及现实生活中能够更为有效地着眼预期目标、展开有效决策, 并根据情况灵活应变。

例如,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第58 页中, 提出了“用13 元钱正好可以买哪两种杂志”的数学问题, 并展示了两种思维路径:“随便选2 本, 试一试”“先选定1 本, 按顺序试”。两种思路的实施过程中, 学生都需要根据情况对解答策略做出微调。面对这样一个生活化问题, 教师要精心研读教材, 深刻理解编者“用心良苦”的编排意图, 把活动过程作为学生积累活动经验的有效载体, 而不是“走过场”, 搞形式主义。学生在这样的数学活动中, 思维触角会在原先的知识经验领域内探寻、搜索:要用到哪方面的知识?一旦触碰到关联性的知识经验, 思维便会适度收敛:我该从哪儿开始着手?我是否可以按一定的顺序去想?在这种极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下, 学生会主动卷入, 不断变换思维角度, 不断尝试多种可能, “规划与调整”的活动经验, 就在这样的数学活动中逐渐积累和形成。

除了“解决问题”, 新教材在编排其他内容时, 同样体现了对“规划与调整”的活动经验的关注, 如除法试商、面积 (体积) 公式推导、量的估测、统计等。比如,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第27 页“分类和整理”一课中, 要求学生“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气球”。课本通过“对话”场景, 营造了“自由决定怎么分”的民主氛围。教学时, 教师只需呈现问题, 对于“如何分类”“怎样整理”不作任何限制和帮扶, 任由学生自主设计方法、根据情况调整, 最终达成目标。

二、“操作与表达”的活动经验

数学课堂中, 学生最易得到的活动经验来自于动手操作, 因此, 新教材中安排了大量动手操作的场景。教学过程中, 切勿随意删减、压缩、淡化这些动手操作的内容, 而应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发现数学意义、积累活动经验。操作之后, 还要组织学生运用术语、符号、图示进行有条理的观点描述, 外化操作心得, 分享探究发现, 从中积累语言表达的活动经验。

例如,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材第8 页“平均分”中, 采用实物操作和语言描述两个维度来说明“平均分”的意义。教学中, 教师不妨依照教材意图, 组织学生充分经历“操作与表达”的整个过程。一开始, 可先让学生操作学具, 独立完成“把6 颗糖分成3 份”的学习任务。然后, 请每位同学尽可能清晰地向同伴介绍“我是怎么分的”。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重点聚焦“把6 颗糖分成3 份, 每份都是2颗”的分法, 组织学生重复操作、反复表达, 进而自然得出“平均分”的含义。在这个过程中, 通过组织“动手操作—探究思考—语言表达”的数学活动, 潜移默化地渗透了“做了再说”的科学精神, 让学生意识到“操作与表达”是研究数学问题、得出正确结论的“法宝”, 由此, 推动其相关活动经验的积累。

笔者认为, 帮助学生积累“操作与表达”的活动经验, 在每节课中都能体现。教师要捕捉教学内容中的切入点, 优化设计, 敞亮空间, 确保效果。

三、“推理与归纳”的活动经验

“推理与归纳”的活动经验, 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所谓“推理与归纳”, 是指根据已知信息间的内在关联, 做出合情推断、合理联想及合适解释, 进而提炼出具有一般意义的方法策略。新教材中, 有关“推理与归纳”经验的培育点非常多, 如运算法则的学习、大计量单位的认识、图形特征的研究、概念规律的探索等。

例如,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第10 页“3 的倍数的特征”中, 学生需要通过计算、观察、操作、猜想、推理、归纳、验证等系列活动, 来得出普遍结论。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基于前段时间“2、5 的倍数的特征”的知识经验, 会“想当然”地认为“判断是否3 的倍数要看个位”。然而, 当其观察圈起来的十个3 的倍数时, “意外地”发现“个位数字没有任何特征”, 由此, 排除了原有猜想, 这个过程的实质, 是推理;紧接着, 他们便会更换视角, 找寻所圈出的3 的倍数的共同特征, 发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 的倍数”的奥秘, 这也是推理。当推理经得起反复验证时, 归纳便水到渠成了。

四、“迁移与转化”的活动经验

如果形成了这种活动经验, 遇到某个新问题时, 学生便能下意识地展开回忆、启动联想, 通过提取自身已有的前位经验, 实现“旧知到新知”的迁移, 达成“新知向旧知”的转化, 从而顺利解决问题。

例如,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多边形的面积”单元中, 如果学生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时, 积累了“迁移与转化”的活动经验, 那么, 在推导“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时, 他们会自觉运用这种活动经验, 主动通过割、补、拼、移、转等方法, 把三角形、梯形“变身”为平行四边形加以思考;而在后续学习“圆、圆环的面积计算”时, 学生同样会沿用这种活动经验展开探索。对学生而言, “迁移与转化”的活动经验对于后续学习的支撑作用是巨大的。

以上四种活动经验, 仅是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一小部分。透过这些, 我们对于基本活动经验在教材文本中的体现可见一斑。培育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 得先读懂教材, 再来优化教学。

另外, 值得一提的是, 教材编排的“实践活动课”也是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重要“战场”。据粗略统计, 改版后的新教材共安排了一年级上册第82页“数学乐园”等16 节“实践活动课”。不少教师认为, 这些课时并非考试内容, 于是让学生一看而过, 有的索性忽略不上。而事实上, 以基本活动经验积累为目标, 这些课必须还原“实践活动”的本色, 让学生在充分、完整、深入地经历过程中, 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

正如史宁中教授所说:“我们必须清楚, 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不可传递的, 只能靠亲身经历。智慧并不完全依赖知识的多少, 而依赖知识的运用、依赖经验, 教师只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磨炼。”作为教师, 我们要努力找准教材文本中基本活动经验的培育点, 在此基础上, 改进教学设计, 丰富主体经历, 提升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水平。

参考文献

[1]郭玉峰, 史宁中.“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研究:内涵与维度划分[J].教育学报, 2012 (5) .

关于SEOER的几点基本能力 篇5

关于SEO的教程,我之前写过几篇,之后就很少写了,是因为我认为SEO知识很简单,而且里面的东西大多数都已经知道了,太普及了。无非就是关键字选取,内链,外链,代码简化,权重等相关的内容,关键还是要看实践,以及理念上的改变,今天来分享几点我认为一个SEOER应该具备的。

1:写的能力

写是一种技能里,在网络里会写,就跟现实中会说话一样,如果都不说话,或者只是做“复读机”,那么还营销什么?写可以解决好几种问题,原创的文章,以及软文带来外链,我之前没有感受过这种威力,后来是在5月份开始写个人的原创的博客,虽说这个博客没有给我带来什么直接的经济收益,但是正是坚持了2年多的博客写作,让我写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一有个人心得就会写下来去分享,让别人收益的同时也能给自己积累人脉和直接的外链效益。所以我提倡大家都去写,除了能带给你SEO方面的东西外,更主要还是能让你更加清晰的思路来做网站方面的运营,毕竟写的能力是网络中最基本的“说话”能力。

2:观察变化的能力

我欣赏一类SEOER,他们可以洞察到很多其他人看不到的变化,所以一个SEOER一定要投入激情才行,这种观察能力包括,自己的网站数据情况,别人的网站数据情况,以及搜索引擎对网站做出的反应。这种能力也成为运筹能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是我对SEO的理解。这些观察能力是一种SEO,每天看流量统计,看统计里搜索引擎带来的流量情况,有哪些关键字,以及网站的一些核心关键字的排名的升降,今天被新收录了多少页面,站点的外链情况。除了自己的站外,还要关心其他站的情况,看看别人站的情况,一些SEO表现优秀的站点,观察观察他的流量来源情况,都是哪些关键字给他带来了,看看他在SEO中大概用了什么样的策略,他的外链来源是哪些,

观察这些东西绝对对你有好处,可能刚开始不习惯,越到最后这种习惯就会成为SEOER的基本能力,每天不做一次全面的观察,就会觉得今天的生活少了一点什么。

3:交际能力

千万别忘了,SEO不是技术,而是一种营销。你一定要有很好的交际能力,当然,好人品才能换来同行的信任,你的站点才会被他们认可,即使是新推出的新站点,他们也会认为这个站今后肯定会有前途,值得合作。在网上,很多资源可以用钱买到,但是很多是金钱买不到的。所以SEOER一定要认清自己的岗位性质,不是技术人才,别总是闷头苦干,不懂交际。

4:耐性

耐性对于一个SEOER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很多SEOER失败的原因在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如一个新站要从成立到被收录这里就要花至少1-2周的时间,一个新站被搜索引擎信任至少需要三个月,之后才会有慢慢出现长尾关键字,一个站点想专门去优化几个关键字,首先要修改好基本的信息,然后进行一系列的部署,刚开始肯定不会有好的排名,通过不断的调整,不断的外链新增达到排名的目的。所以耐性很重要,SEOER往往是过程的寂寞者,结果的狂欢者。别以为你现在做的工作,可能1-2个月都看不到任何收益的结果,但是爆发的那天可以给你带来很多。

5:实验能力

SEO每天都在变化,他们的算法都会在变化,谁能掌握好这种算法,就像考试知道了答案一样,简直可以说是太轻松了,但是搜索引擎不会很直白的告诉你,他们具体的算法情况,但是搜索引擎官方的信息一定要仔细阅读,深度阅读。既然官方给的信息这么少,那么为什么网上还会有那么多关于SEO算法的揭秘之类的教程文章呢,因为这是其他SEOER根据自己的实验和观察能力写出来的总结教程,以及一些信口雌黄的SEOER胡诌出来的教程。但是这些教程,你只能作参考,不能完全相信,一来搜索引擎的算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变的多了,教程也就五花八门了。而且这些东西你只是听说,你敢确信吗?你如果没有耐心,你去实践几天,发现一点效果都没有,于是就放弃了,也就相当于什么都没有做过,说不定你坚持做完一个月,两个月效果就爆发了。所以还是需要SEOER自己具备这种实验能力,可以自己去感受到搜索引擎对各个因素做出来的灵敏反应,心中有数,就会自信满满,SEO高手通常都会很有自信的告诉你“这个关键字没有问题,大概一个月时间可以排上去”。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几点做法 篇6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呢?本文将参照大纲要求,结合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同时也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形成学生动手操作的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氛围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会使学生在毫无压抑感的气氛中学习,敢于设疑,敢于动手操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其内在的心理需求。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们动手摆摆弄弄,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使之在操作活动中自主去发现事物和奥秘,找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去解决问题,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32减9怎么算?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拿出32根小棒(3捆各10根,加上2根散开的),试着从里面拿走9根,想想该怎么拿?学生自己会发现从散开的2根中减9根不够减,通过动手操作找到三种不同的摆法。

(1)将3捆小棒全部打开为30根,与散开的2根合起来是32根,从32根中直接拿走9根,剩下23根。

(2)从3捆中拿出1捆打开为10根,从10根中直接拿走9根,剩1根,与剩下的2捆零2根合起来是23根。

(3)将3捆中拿出1捆打开为10根,再与2根合起来为12根,从12根中拿出9根剩下3根,最后与2捆合起来是23根。

随后,在教师引导下,再让学生分别将自己拿的过程有序地完整口述出来,然后请全班评议哪种方法比较好。通过讨论,学生交流了多种观点,收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最后由教师将评议认为比较好的拿法示范一遍,讲出算理,推导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法则。

二、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具体操作

在对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并非无目的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而应该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分析、比较、概括出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结论。

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我说:“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时一个学生问:“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通过让学生动手去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待找到“证据”后,他们会认识到“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并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三、根据不同操作类型,采取多种方法,促使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形成

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按照操作的不同目的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自愿参加,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大纲要求,具体谈谈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几种训练方法。

1、认知型操作

认知型操作是指学生通过尝试性的动手操作,对被研究的数学对象获取一定感性认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认知型操作能力对于概念的教学有很大作用。

(1)自制学具。在教学时,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制学具,可以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取对象的表象认识。

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师要求学生用橡皮泥、纸卡、小棒制作一个长方体模型和一个正方体模型。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不少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的特征所造成的。因而在观察自制模型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时,学生借助思维很容易找出结论。

(2)感知体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拉一拉等手段对实物进行感知体验,也可以直接获取概念的表象认识。

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教师拿出一个用三根木条钉成的三角形模型,一个用四根木条钉成的四边形模型,先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后边有什么特点,然后请两位学生来轻轻拉这两个模型。通过感知体验,学生便认识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形成型操作

形成型操作是指在学生初步感知了数学知识或结论后,教师借助一些方法或途径,帮助学生将具体的实践操作形成的表象转化为数学知识或能力的过程。

(1)借助图式表象。教师将学生的操作过程用图式表象抽象出来,帮助学生从具體操作中获取数学知识。

(2)实物测量。通过实物测量,可以使学生掌握测量的方法和步骤,让其在生活中利用实物进行具体操作实践,体验成功的愉悦感,感到数学知识可以帮助自己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促进了学生数学意识的发展。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如在学习了“米的认识”后,教师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分别测量黑板、桌子、门、窗户、教室等的长度;在学习了重量单位“克”之后,让学生用天平测量小物体的重量等。

(3)手工制作。利用学生所学的知识指导其进行手工制作,是一项很有意义活动。它能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兴趣,培养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后,教师设计一堂活动课,要求学生制作出各种不同的圆柱型的实物模型。

基本操作点 篇7

一、领会教材编排特点, 明确作文指导目标

《课程标准》对中年级作文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可以不写开头、结尾, 也可以不拟题目, 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随意, 目的是降低作文难度, 使学生放开胆子作文。中年级作文以写段为主, 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写段是介于写句和写篇之间的一个作文训练阶段。不要人为地拔高要求, 本应主要练习写片断, 升格成写篇的作文, 导致年级训练目标过高, 训练不扎实。

中年级的教材, 循序渐进地编排了“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等训练重点及与之相应的课文和思考题、练习内容等。教师要充分使用教材, 明确年级训练重点, 对中年级作文训练心中有数。

二、精讲典型段落, 建立清晰的结构段概念

中年级的阅读教学除了要完成词句的理解, 还必须从“写段”训练目标出发, 精讲课文中的典范段落。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写什么”, 还要让学生领会作者是“怎样写的”, 并从中领会构段规律, 认识构段方法, 进而把这种构段知识迁移到写段训练中。

如第五册第19课《赵州桥》中写“赵州桥非常雄伟”采用的是总分的结构段式。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按以下几个步骤阅读:这段话写什么?这段话从几方面写赵州桥的雄伟?通过阅读, 学生知道这一段第一句话写赵州桥非常雄伟, 第二句写赵州桥的长度、宽度;第三、四句写建桥的材料、形状特点等, 都是围绕“雄伟”展开的具体描写。通过对具体段的分析, 让学生明确了总分结构及其构段方法。接着向学生介绍总分结构的其他形式, 可以先总述, 后分述;也可先分述, 再总述;还可以先总述、再分述、最后总述。

学习本段后, 让学生用类似的方法自学课文第三段, 再仿写总分结构的段落。教师可提供一些中心句、总起句, 如“这只小狗真调皮!”“我们的教室特别干净”等, 让学生围绕这些中心句、总起句, 进行有目的观察, 并展开合理的想象说一说或写一写。

三、落实结构段训练, 掌握各种段式的写作方法

中年级教材中出现比较多的构段方法有:总分、并列、承接、因果关系等。在教学中, 教师要以课文作为“训练场”, 侧重从语言形式入手对学生进行训练, 针对各种构段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比较, 并仿写、改写。目的是把篇的训练化小, 把写篇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分别放在写段的过程中去加强锤炼。

如教第六册语文园地中“写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这篇作文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选择最熟悉的文具, 分别从文具的“外形、结构、颜色、用途”等方面进行观察和说话训练, 最后再写“我最喜欢的一件文具”或其他东西就容易多了。经常性地指导学生进行一种段式的写段训练, 直至熟练掌握, 再进行另一种段式的训练。这样做, 教师对学生作文指导起来较容易, 学生写起作文来也容易得多。

四、创设训练的多种形式, 扎实练就“写段”基本功

叶老在谈及训练时指出:“训练训练, 分开来说, 训是老师的事, 练是学生的事……一暴十寒, 办法再好也没有多大用处, 因为在学生身上得不到巩固, 养不成习惯。必须督促学生循规蹈矩地练习, 日积月累地练, 练到非常纯熟, 再也丢不了了, 学生身上才真正有了这项能力。”凡要求学生练习的, 教师必须提出要求, 加以指点, 引导学生通过思索、实践, 悟出其中道理, 这样才是真正的语言训练。

1. 乱句重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下列方法进行乱句组段。 (1)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如几个错乱的句子, 往往叙述了一件完整的事或者活动的具体过程, 就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排列。 (2) 按时间先后排列的顺序排列。可以找出表示时间概念的词语, 如, 早晨、中午、过了一会儿、第二天等词, 然后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句子。 (3) 按总分的顺序排列。句子中往往有一个中心句, 其他几句话都是围绕着这句话来说的。 (4) 按空间变换的顺序排列。“空间变换“即地点的转移, 表达出不同的内容。排列句子的练习,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而且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也有好处。

2. 观察写段。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学校里的一景一物, 观察生活中的一人一事, 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等, 让学生把观察到的人、事、物用一段话写下来。如描写一个人, 先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这个人给你总印象是什么”, 接着让学生从这个人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分别描述, 再把这个人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说一说, 最后自选合适的结构段写下来。

3. 活动写段。

学生的课余活动丰富多彩, 教师可以寓“写段”于活动之中。如可以开展一些“男女生挑战赛”、“猜谜游戏”等活动, 活动后让学生把活动中闪现的精彩镜头相互分享。师生共同讨论适宜表达的构段方式, 学生再练笔。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几点探索 篇8

一、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课标中要求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调查等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我在教学《可怕的“白色污染”》一课时,布置学生回家调查自己家里每天用塑料袋的数量和带领学生动手拣学校内和校园周围的废弃塑料袋,然后在班内一一展开,当学生把拣来的废弃塑料袋铺满整个教室的时候,都惊呆了,我又让学生计算每个家庭每天用塑料袋的数量,求出全班每个家庭的平均用量是5个,告诉学生全校1800多名学生,如果一天丢弃的废塑料袋都展开在地面上,可以铺满整个操场.全区80000多人口,2 6000多个家庭,每个家庭平均每天用5个塑料袋,一个月的能用多少?一年能用多少?如果全区一年用的塑料袋都铺开的话,能铺多少?学生在动手中,在数据的搜集和计算中,深深地感受到了“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内心深处喊出了“爱护地球,从我做起.”

二、重视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提高强制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动手操作最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激发学习新知的欲望促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掌握数学规律,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把同底同高的一个圆锥,一个圆柱和沙子发给每一组学生.然后提出:运用手中的学具,动手操作.看能不能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问题的提出,学具的操作,激起了学生的探索欲望,求知的兴趣.学生争相在组内操作、探索、讨论.终于发现了:把圆锥装满了沙子往圆柱内倒三次,即可使圆柱装满.继而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等于同底同高的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这动手操作既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又提高了学生认识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了.

三、重视动手操作,提高创新意识

卢梭认为,通过儿童自身活动获取的知识,比从教科书学来的知识深刻的多,而且在活动中,他们的身、心、脑都得到了发展.在动手操作中,学生伴随着疑问,伴随着进一步探讨,最终会得到圆满的答案.动手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技能和技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和多种感官的协同能力,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发展.例如,在执教“圆的面积”一课时,我为学生准备了圆片、剪刀等.然后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看能不能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学生动手操作、他们把圆平均分成了两半,再把每半平均分成了数等份,有的平均分成了8等份,有的分成12、16、32等份等,然后他们把两半拼起来,有的拼成了近似的长方形,有的拼成了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学生进一步探讨发现:圆的半径是拼成的长方形(或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宽,长方形的长(或是平行四边形)是圆的周长的一半,根据圆的面积等于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推出了圆的面积×r通过比较发现,平均分割成的等份越多,拼成的圆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他们很轻松底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不仅培养了他们的操作能力,创新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四、重视动手操作,发展学生思维

“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是他们的思维过程的体现.动手操作,可以使他们获得感性认识,为思维发挥提供支柱.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而抽象思维必须需要感性材料为基础.因此教学中,我注意了让学生动手画画、剪剪、拼拼、折折、摆摆.通过动手,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知识的学习中,培养能力,发展思维.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时,我把完全相同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三角形、两个钝角三角形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生在摆一摆,转一转,拼一拼的过程中,发现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两个完全相同的锐角三角形或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钝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根据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它们的一半,也就是底和高的一半.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通过观察和总结,明白了操作的思维过程、操作的理由,体会到了创造的乐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五、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基本操作点 篇9

倒闸操作是变电运行中最为基础但同时又极为重要的日常工作。当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需要检修、更换、升级、调整时, 需要通过倒闸操作实现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转换和运行方式的改变, 其操作的整个过程需遵循一定的条理和程序, 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误操作, 从而引起供电中断, 造成经济损失, 严重时会造成设备损坏、电网运行紊乱, 甚至造成大范围系统瘫痪并危及人身安全[1]。

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倒闸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错误和隐患, 加之电力系统运行复杂, 电力设备需要维护和监测次数和种类繁多, 使得倒闸误操作率居高不下, 难以防范。因此, 有效的预防控制势在必行。基于此, 本文针对典型的倒闸操作中容易引起误操作环节和潜在的危险点进行深入研究, 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以期实现潜在倒闸事故的提前预控, 确保变电运行安全可靠。

1 倒闸操作危险点控制现状[2]

目前, 在很多企业的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中已经广泛采用了多重监护、厂站领导和负责人现场把关等措施来加强监管, 实践表明, 这虽然在总体上降低了事故发生率, 但日常误操作仍然大量存在, 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治理。经过实际调查分析, 当前的倒闸操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1) 由于倒闸操作类别和程序繁多, 执勤操作人员数量少、任务重。大多数执勤操作人员对危险点及其分析缺乏足够的认知, 再加上安排调度不合理, 极容易出现错查、漏查、重查等情况。另外, 多重监护的存在容易使执勤人员产生依赖心理, 在无复查的情况下更容易引发误操作事故。

(2) 由于多重监护人员的选定和安排受其知识经验和人员数量的限制无法全面覆盖危险点源, 从而使危险点不能得到全部控制, 而且很多误操作往往是由复查人员引发。

(3) 危险本身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其发生的时间、程度、危害等也随具体情况而变化, 因此只有通过实践经验积累, 详细了解系统设备的结构、功能、运行等情况, 并遵照相关章程守则对潜在的危险点进行定位、分析和控制, 才能合理有效地进行防控。

2 变压器操作危险点及其防范[3]

变压器操作是电气倒闸操作中最为普遍的, 其危险点主要包括以下2方面:

2.1 切合空载变压器产生操作过电压的防范措施

在实际应用中,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用于避免产生操作过电压, 其位置和数量根据变压器的绝缘可靠性、避免短路、继电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决定。在切合空载变压器或解、并列电网系统操作中, 通过将变压器中性点接地, 可以避免电容传递过电压造成事故。为确保变压器中性点正确接地, 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当基于不同母线的变压器组并列运行时, 需保证每条母线至少有1台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 (2) 当变压器处于有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和电源的回路中时, 变压器中性点也必须直接接地, 以防止电路故障时变压器对地绝缘, 出现电压位移过高的危险。若中性点接地因故不能实现时, 则应装设零序过电压保护或将中性点经避雷设施接地。 (3) 在变压器组运行中倒换中性点接地刀闸时, 应始终保持原有接地数量, 例如2台变压器并列运行组中设置其中1台中性点直接接地, 当接地的那台变压器需要进行检修、更换、处理而停运时, 需要事先将另外1台变压器接地, 当其恢复运行时必须保证在其接地的情况下才可以断开另外那台变压器的接地刀闸, 上述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接地点并列时间。 (4) 为防止开关三相不同期或非全相投入产生过电压影响变压器绝缘, 必须在停止运行前将其中性点直接接地, 接地方式保持不变, 但保护模式要做相应改变。 (5) 当变压器中性点接有消弧线圈并且其高压侧连接有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时, 在其停运之前应将消弧线圈切断并连接在其他变压器上, 不允许出现并列接地现象。

2.2 变压器空载电压升高的防范措施

执勤操作人员工作时应避免变压器空载电压升高, 通过电抗器、调相机带感性负荷、改变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来降低受端电压;通过降低发电厂电压或将发电厂的母线解列等方法降低送端电压。

3 母线倒闸操作的危险点及其防范

母线的倒闸操作因母线上连接的元件种类多、数量大而格外复杂, 主要内容包括母线的启闭及母线之间设备的切换, 操作时应严格按如下方法进行: (1) 备用母线应尽量使用母联开关进行充电, 并保持充电保护处在投入状态或将保护整定时间调整到0, 以便故障发生时由母联开关迅速隔离险情。若无母联开关且备用母线完好时, 也可用刀闸充电, 但应注意避免负荷过大。 (2) 母联开关的操作电源应保持在断开状态, 避免倒闸操作中因母联开关跳闸而引发带负荷闭合刀闸的情况。 (3) 母线之间倒换元件时须按照一定的次序有条理地进行, 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2种方法进行:逐一启闭元件在2条母线上的刀闸完成切换, 这一做法可以有效避免元件遗漏;还可以在合上所有元件与待切换母线连接的刀闸后, 再将它们与原来母线连接的刀闸断开, 此方法方便于检验。 (4) 母线设备倒换, 母线电压互感器断电,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切换测量时, 应避免因失压而引起的误动作、接触不良、保险熔断等情况的出现。 (5) 母线倒换操作后, 其运行方式要根据母差保护进行对应改变。母差保护运行要根据现场情况投入使用, 若条件允许, 重合闸方式也要作相应调整。

4 直流回路操作的危险点及其防范

直流回路操作是电厂执勤操作人员最为熟悉的项目, 虽然其操作简单, 但错误操作也会引起保护设备及自动装置误动作, 直流回路操作在一些细节方面要遵守以下原则: (1) 直流控制保险拆取时应先“+”后“-”, 装设时先“-”后“+”, 拆装应迅速、彻底并且之间要有5 s以上的间隔, 从而有效避免寄生回路的产生。 (2) 保护装置需要直流电源停用时, 应先断开保护出口连接片, 再断开保护直流回路, 重新供电时次序相反。 (3) 保护装置需要直流保险停用时, 也应先断开保护出口连接片, 重新供电前应检查装置情况, 特别要保证出口连接片不带电, 才能重新接入出口连接片。 (4) 断路器停电操作中, 应先断开线路并安全接地, 再取下断路器保险丝或操作开关。这样可以避免因断路器误动作跳闸或无法跳闸引发事故。 (5) 断路器送电操作中, 应先装设断路器保险丝或操作开关, 再拆除安全设施。这样可以及时安全地检查保护装置和控制回路的工作状态, 并及时处理。另外, 还可以避免因断路器误动作跳闸或无法跳闸引发事故。

5 环形网络并解列操作危险点以及预防途径

环形网络的并解列是电力系统方式转换的常见操作, 其要点在于通过正确估计和安排操作步骤的潮流分布, 以及控制各元件工作在允许范围之内, 具体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在初次进行或极易引起相位变化的检修之后的合环操作时, 先要测定相位。 (2) 操作时通常情况下电压差应控制在20%之内, 情况特殊时电压差也应在30%之内。 (3) 系统环状并列时整个环网内变压器结线角度差必须为0, 潮流分布产生的功率角决定于设备容量、继电保护情况。操作前应检查相角差、电压差, 确保继电保护不会误动作及环路设备不过载。 (4) 合环后应保证各元件负载正常, 结点电压在允许范围内, 系统继电保护应随环网形式进行调整。

6 结语

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中涉及的方面还有很多, 本文只是从几个典型方面作了简要探讨。倒闸操作危险点的防控需要落实到执勤操作人员身上, 从提高自身素质, 积累相关经验做起, 对危险点控制的细节进行分析和研究, 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误操作, 保证变电运行安全可靠。

摘要:基于变电运行倒闸操作的现状, 对变压器、母线、直流回路、环形网络并解列倒闸操作中的危险点进行了具体分析, 并提出了控制措施, 以期为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中的危险点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变电运行,倒闸操作,危险点控制

参考文献

[1]陈天舒.对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中常见问题的分析[J].机电信息, 2011 (18)

[2]方祥.变电运行倒闸操作危险点预控研究[J].科技传播, 2011 (23)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的几点思考 篇10

1 对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初期教学的思考

机械制造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变化, 目前的机械制造业已与之前不可同日而语, 不仅实现了飞跃式的突破, 而且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一个行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社会对这个行业专业人才的渴求, 所以目前我国数控加工人才正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对于机械制造业来说, 一个高素质的数控车床操作人员, 不仅要在操作技能、方法、流程方面表现得十分娴熟, 对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的相关原理、结构等了如指掌, 还要能够合理地制定数控车床加工过程的走刀路线, 并且要能够正确地选择车床加工过程中所需的车刀和刃磨车刀, 确定加工的正确切削用量, 能够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 选择最合适的装夹工件方式。总体来说, 高素质的数控车床操作人员在操作基本理论知识、专业加工技能以及工艺流程的熟悉程度方面都需具备绝对的优势。

相关职业院校在进行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应该着重训练学生在数控车床加工工艺方面的技能, 对数控车床进行实际的操作, 以熟练掌握车床的具体功能以及相关操作方法。但是这一过程所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数控车床价格并不便宜, 而学生在进行车床功能及操作方法的学习时, 由于尚无法熟练掌握, 所以由操作问题导致数控车床受损的可能性较高, 例如出现撞刀等问题, 这样职业院校培养数控专业人才的费用就会大大增加, 所承受的经济压力将更大。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选择普通的车床作为实训工作会更符合教学的条件, 与数控车床相比较而言, 普通车床同样具备一定优势, 功能较少, 操作更加简单便捷, 所以学生熟悉起来将更快。

即使普通车床操作更加简单, 但是学生在尚未接触的情况下仍旧会对切削用量、工件原料等情况产生疑惑, 对车床操作的相关事项如刀具磨损、切削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等不够了解, 所以教师应从旁进行专业的指导, 密切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 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防止进一步引发安全事故。并且, 在进行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教学时, 除了要将学生对于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作为教学的重点外, 还要督促学生熟练掌握车床的部分功能和操作的流程, 并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仿真教学模式

鉴于数控车床价格昂贵, 并且在精度上面的要求也十分之高, 所以如果采用数控车床进行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的实践教学, 那么职业院校在这一专业人才培养上所需耗费的成本将大大增加, 所以通常不会将数控车床带入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而是采用一种类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 即仿真教学模式。

所谓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仿真教学就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现实的数控车床加工系统, 达到训练学生的目的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设置虚拟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中进行数控车床加工, 熟悉数控车床的对刀、输入输出、修改、程序编辑、设定补偿量等操作流程。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仿真教学模式最大的优点就在于不需要太多的成本投入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进行仿真学习时也能充分感受实际操作的全过程, 实用性较高。

3 G50 指令教学思考

在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教学过程中, 不同的数控系统, 其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 尤其是对于坐标系设定方法的教学更是差异显著, 所以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 首先就要让学生明白, 对于拥有不同的数控系统的数控车床, 其操作方法是不一样的, 不能将单一的操作方法通用于所有数控车床的操作过程中。

经相关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职业院校进行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实践教学时所采用的车床数控系统普遍为广州数控系统980TD, 而G50指令则是规定的数控车床中道具的起刀点到工件原点之间的距离。如果学生在进行实践操作学习时, 仅仅只掌握如何在试车对刀中利用G50指令来设定坐标系, 而不了解如何在数控程序中对G50指令进行设定 , 那么学生面对其他数控系统的数控车床时就无法实施操作,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的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学生专业技能也无法进一步提高。所以为了保证学生能充分掌握G50指令 , 教师要对其概念进行详细的讲解 , 可以适当结合相关案例进行辅助说明,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熟悉这一指令, 这样学生面对不同数控系统的数控车床的操作能力就会显著上升, 同时对其专业知识的扩展也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所需遵循的原则

由于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始终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 安全性原则。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的实训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 所以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形成高度的安全意识, 严格按照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以及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换上专门的工作服, 并佩戴安全帽, 只有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 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技能训练, 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第二, 积极创新。在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 鼓励学生积极创新, 发扬刻苦钻研的精神, 以熟练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流程。第三, 勤动手。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 实践课程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较高, 所以在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应养成勤动手的习惯, 通过亲身体验来更好地将理论转化为专业技能, 并能够将其应用到不同的数控系统中。第四, 提高实践效率。由于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所能操作的设备相当有限, 并且操作训练的时间也不充足, 所以, 要想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 教师就必须对操作训练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安排, 保证在规定的课时内能达到最高的实践效率。

5 结束语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的教学质量不仅会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 还关系到我国数控加工人才整体的专业素质, 因此, 对这一门课程的教学进行深入思考, 寻找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 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也是影响我国机械制造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

摘要: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的教学是我国职业院校数控专业培养高素质数控加工人才的重要途径, 由于实际的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所以针对教学过程深入思考, 提高教学质量, 在提高数控加工人才专业素养、促进机械制造业进一步发展中将发挥关键性的作用。文章将针对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的教学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数控车床,操作技能,G50指令,仿真教学

参考文献

[1]黄鹏.浅谈数控车床实践操作入门教学[J].价值工程, 2011, 30 (19) :217-218.

[2]戴娟.浅议中职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实训教学[J].新课程·中旬, 2014 (4) :76-76.

[3]李焕娜, 郑艳博, 张超, 等.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项目式教学初探[J].新课程学习 (学术教育) , 2013 (2) :135.

[4]李凤初.数控车床的编程与操作探索[J].湖南农机, 2012, 39 (11) :49-50.

博物馆学基本概念的几点思考 篇11

[关键词]博物馆现象 博物馆学 意义 机构

一、理论研究中的博物馆

大多数人把博物馆学中的博物馆理解为现实中的博物馆,在不少权威解释中都有对博物館的官方定义。但是站在理论研究的角度,作为一个学科科目的主体内容,博物馆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单个实体的层面,而应该是对这一类相关涉及到的事物的综合。如此才能保证科学研究的专业性、广泛性。

在笔者看来,应该对现在博物馆学中的博物馆进行重新定义,博物馆应是博物馆相关事物的统称。在古文中,“博物”的意思非常广泛,有辨别事物的含义。而这“物”所指的范围则非常宽阔,每一个行业类别都有其发展历史,在历史中也就必然会产生这一物。在博物馆的研究中,每一个类别都会有相应的展示历史发展轨迹的博物之处。归根到底,都是对该行业曾经或者正在发生和创造的事物进行保存。这些留下来的东西不仅对行业以后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也是人们情感上的重要精神依托,典型的代表有丝绸博物馆、木材博物馆、煤炭博物馆等。

除此之外,博物馆还拥有教育和科研的功能。在教育教化上,能够开启民众的智慧,在其中体会到科学的力量并学习到显性的知识。让人们在观赏的过程中了解历史,了解文化,并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在科研领域,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会通过对博物馆里面存储的东西进行研究挖掘,剖析其历史文化内涵,解构其物理、化学机理,进而展示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了解时代的发展情况。博物馆学涉及的学科门类非常丰富,基本涉及到社会、历史的方方面面,属于综合性较强的一个学科。

理论研究中的博物馆学应该是储存历史标本达到现世目的和意义的对象的综合,而绝非仅仅属于一个组织。鉴于其内容和目的的意义,不少文化遗迹和历史遗留也都属于这个范畴。结合时下甚嚣尘上的“收藏热”,无不显示出当今社会对于古文物的欣赏和重视,无论是其处于经济目的还是艺术爱好,收藏的范围无所不包,这不仅对于博物馆学学科的发展有积极的支持作用,对古文物本身也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所以,我们更有理由对此进行充分的研究和探讨,以使这种热成为理性的、科学的热,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二、博物馆学中的“博物馆现象”

如果在研究博物馆学的过程中,仅仅是剖析博物馆中单一的藏品,而并不深入的分析其背后的深刻内涵、历史背景、文化意义,这种对博物馆学浅显的认识和探究被研究者所不齿。学者苏东海就在他的文章中阐释了一个新的定义——“博物馆现象”,这一定义指的是结合时代特色,凸显深层次内涵不同于以往形态的全新研究。这一个定义客观的阐释了博物馆学的研究内容,其先进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博物馆的科学认识。博物馆是保存具有一定价值文物的地方,这些文物包括地上的,也包括地下的,包括整体的,也包括个体的。这些文物的正确认识体现着我们对文化传统的内在追求和基本态度,是我们对待自己过去的重要参考。

对人们求知欲的满足。对文物的欣赏、对博物馆的参观属于精神性的享受,人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会惊叹于古人精妙的智慧和创造力,在文物中感受到艺术性的美。扩大到经济层面,这还有助于我们开发旅游产业,挖掘地区的文化潜力,增强竞争的软实力。

宏大的研究范畴。凡是过去,皆是历史,过去发生的事情,都是人类历史不可抹去的重要部分。而在这灿烂的历史中留下来的则是文化的精华,这些精华有的看似不重要不起眼,但是足以证明人类自身的过去,无论辉煌还是糟粕。

三、作为文化机构的博物馆与博物馆学

在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博物馆的“博物馆现象”,作为博物馆学和博物馆在意义上和制度之间具有不同特点。

如前所述,博物馆作为文化机构,这种解释是完全正確的。但是“研究功能”在理论上的描述和理解,有许多模糊的、混乱的认识。如国家文物局主持的“中国博物馆的筹备工作”中,关于学科范围的划定,有一个这样的定义:对中国博物馆展览研究,集存储、群众工作、博物馆管理、相互科学研究和其他工作的原则和方法之间的关系。这种定义,主要涉及两方面的问题。

“科学研究”是一个问题。展览、收藏、研究等工作的原则和方法是不是科学的?如果可以认为是一种“科学研究”,逻辑显然是说不通的。如果“科学”有特定的含义,专指研究遗产或者一个专门的学科,有很大的随意性,就缺乏严谨的科学定义,很容易误导人,这种方法也是有缺陷的。另一方面,对“原则”“方法”的研究,其实是各职能部门和各部门之间关系的研究,这个问题完全是一个管理问题。在另一个研究中,“管理”和“原则”从理论的角度来看,“管理”不仅是指仓库管理,在这里也存在逻辑混乱的问题。

如果这个定义只是一个逻辑的错误并无可厚非,但它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混乱的博物馆学议题。这是由于在博物馆学研究中,没有区分好作为“博物馆现象”的博物馆和博物馆学一个机构的不同含义,不能把握本质的严肃性、独特性,因此,如果博物馆学没有建立在明确理解的基础上,就会产生一些模糊混乱的概念。

一些研究人员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博物馆”意义的不同方面,它以不同的方式对概念进行区分。这里指的“博物馆”应包括我们前面描述的博物馆学意义和现象的“博物馆”,但这并不是最佳的解释,解释尚不明确简洁。近年来,随着博物馆学深入的理论研究,学者已经提出了很多的观点。王红军、梁季笙认为:“博物馆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事业单位,其实质是:继续展示,保存自己的价值观,实现此集合的全过程及其有规律性最大社会价值的收集过程,是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这种方法开始从事物的本质认识事物的历史、基本理论、组织管理及其工作原理。因此,“博物馆”和博物馆的发展历史似乎已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而实际问题是其历史及专业和一般的历史也是不同的。研究的组织和管理工作的原则,也被现代管理科学所覆盖。作为科学的方法,它是模糊的,你可以定义其中的一切,也仍然无法找到博物馆学,只有通过一系列研究人员的意见汇总,才能了解到博物馆学的真正含义。确定独特的学科只有立足于收藏,聚焦“博物馆”并不仅限于博物馆,因为时间的创造必然伴随着独特性。人们几乎一致的认为:博物馆学或博物馆研究的基本理论在工作原理和方法方面有其规律性的特点。

四、总结

本文基本上可以得出一些有益的成果:

(1)“博物馆”的概念是含糊的,博物馆与博物馆学意义上存在差别,前者是一种机制,后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2)除了严格意义上的博物馆,所有的博物馆的博物馆现象也是研究应涉及的问题,研究探索博物馆利益、社会和文化现象,但不能随意把“现象”简单作为一个“博物馆”。

(3)博物馆学的独特性,无论是博物馆在收藏方面,还是在研究上,博物馆学都应该以独立的模式进行研究。

基本操作点 篇12

1 父母出资, 以未成年人名义买房所办委托公证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些当事人由于家境殷实, 就选择在海边或环境较好的地方购房, 因为只有一个孩子, 虽尚未成年, 却在产权证上写孩子的名, 在他们心中早就认为就是以自己名义买了, 将来也是孩子的。其实不然, 以孩子名义买房存在很多弊端:一是房屋登记由谁申请的问题, 我国的《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没有对未成年人的房屋登记作相应规定, 这说明我国法律既不反对但也不倡议以未成年人名义买房, 如非要以未成年人名义买房, 只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 由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代为申请。一般来说,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此登记也应由父母共同申请。二是房屋一旦涉及转让, 就会麻烦重重, 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只有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才能处分其财产, 而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却不容易举出证据。现在虽然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和新《房屋登记办法》的出台, 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房屋, 应当由其监护人代为申请登记。监护人代为申请未成年人房屋登记的, 应当提交证明监护人身份的材料;因处分未成年人房屋申请登记的, 还应当提供为未成年人利益的书面保证。”即便如此, 当事人在要求办理此类委托公证中, 也应建议当事人最好以自己名义或以成年子女名义购房, 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2 受托人是否有转委托权及产生的法律后果应清楚地告之当事人

一些当事人在外地购房大部分为夫妻共有, 而其中很多是一方去办手续, 另一方或因工作繁忙或因路途远, 所以在我们公证处办理委托公证, 让另一方代办。而我们在办理此公证时, 都提醒当事人, 如果在购房地有亲属或可以信赖的朋友, 最好行使自己的转委托权, 让亲属或朋友代办。因为在外地购房办理一些手续需要很长时间, 有些人假期很短, 购房手续未办完, 就匆匆赶回, 往往失去了购房最佳时期, 得不偿失。而真对另一种情况, 我们却劝当事人不要行使转委托权, 即便行使了, 也要限制再代理人的权利, 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笔者曾办过这么一个委托公证, 夫妇俩于二OO六年在大连购买了一套楼房, 女方在二OO八年发现患有癌症, 急需用钱, 于是夫妇俩打算将此房出售, 因女方已在大连, 而男方工作繁忙, 不能亲自去办理售房手续, 所以委托其妻子代办。在办理此委托过程中当事人要求代理人无转委托权。而当公证书发往大连后, 其妻子因有病在身, 不能办完所有售房的相关手续, 要其丈夫重新办理委托公证, 将无转委托权变更为有转委托权, 想委托其他人帮忙代办。其丈夫心里不想让其他人代办, 却又为了体贴妻子, 一再地向我诉苦, 我对他说其实你妻子因特殊原因再委托其他人也不是可怕到不能办的地步, 只是风险提高了, 要想降低风险, 你可以告知你的妻子对再代理人的权利进行限制, 比如只让再代理人代办售房的相关手续, 而不让其代收售房款。当事人听完后, 觉得有道理, 一片乌云变为晴日。

3 委托书中对购房地址、委托权限应要详细列清楚, 杜绝相关

部门不予采用

有许多当事人听朋友到外地购房还办理了委托公证, 于是只确定了大体购房位置就匆匆来我们公证处办理委托公证。在办理这类公证中, 我们均告知当事人, 你应当先去购房处了解情况, 确定购买的房屋后, 如需办理委托公证后, 再来办理, 否则因地址或委托事项不全, 将导致公证书无法使用。有一位当事人不听我们的劝告, 执意要带着妻子委托其购房的委托书去山东购房, 结果如我们所料, 既耗时又耗财, 还耽搁了办事。其妻迫不得已又到我们公证处重新办理了一份各项内容都详尽的委托书公证, 购房一事才得以顺利进行。

4 对受托人不了解, 建议当事人办委托公证时要慎重。

委托公证中的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 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 承担民事责任。这就要求被代理人应对代理人的诚信状况、履行代理的能力有所了解, 不宜将委托事项委托给资信情况不明的人。有一对老夫妇在四川购买了一套房屋, 住了几年后, 还是觉得自己的家乡好, 叶落归根, 又回到了萝北, 于是想将四川的房屋出售, 但苦于路途遥远, 所以要办委托书公证, 让别人帮忙代办。而当我们问到受托人的情况时, 老夫妇却有些语塞, 似乎不太了解受托人的情况, 经过我们的耐心询问, 原来, 老夫妇有一个二儿子在四川打工, 他们想把房子给这个二儿子, 但二儿子出于孝心, 又想给父母一部分钱, 于是他们就想办一个委托公证来处理此事, 受托人其实是与二儿子一起工作的同事, 只有二儿子了解, 他们不认识这个人。我们根据老夫妇的诉说, 告诉了他们办委托公证的法律意义和法律后果, 其实根据他们的意愿, 只要他们提供相应的证明, 可以在我们这里办赠与公证, 将房屋赠与给他们的二儿子, 而不必办委托公证, 更不用考虑受托人的诚信和履约能力。

摘要:结合近几年所办的委托公证, 谈谈房产委托公证实务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上一篇:施工岗位能力下一篇:少数民族视觉传达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