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化移动信息服务

2024-07-01

泛在化移动信息服务(通用3篇)

泛在化移动信息服务 篇1

1 什么是泛在计算技术?

所谓泛在计算技术, 又称为普适计算, 或者环境智能, 现阶段是一个比较前沿的概念, 还处于起步阶段, 被誉为计算机革命中的第三次浪潮, 泛在技术的目标是带领使用者进入技算的核心, 计算机对于使用者来说变得无处不在, 它可能是手表, 也可能是便笺纸等等, 使用者想要用它时随处可见, 这就是其强调的计算与环境融为一体, 人们在任何时间、地点、任何方式都可以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这将是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多人一机, 一人一机之后的又一计算机发展的趋势。被称为泛在计算之父马克·威瑟, 在1988年首次为泛在计算下了定义:首先, 它是为每个办公室每个人提供成千上百个无线计算设备, 它是利用多个计算机的协作以发挥最大的功能, 而对于使用者来说发挥作用的机器是看不见的, 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它是无形的。其次, 泛在计算技术不是虚拟现实, 而是努力将信息整合到现实社会中, 它将全世界紧密联系, 表现出到处都是廉价的无线网络, 所以将会是融合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社会学、人类学的复杂工程。

2 泛在化移动信息服务、泛在图书馆理念

⑴移动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1G) 主要是采用模拟技术和频分多址 (FDMA) 技术;只是一种区域性的通信技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 (2G) 是全球通信技术 (GSM) , 是数字移动通信技术, 这项技术支持了手机用户的快速增加;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3G) , 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技术;他能更好支持音频、图像传输, 以及无线网络的使用;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4G) , 是在3G的基础上集合了WLAN技术的通信技术, 令图像等数据的传输更为快捷, 效果更为清晰, 现在已经步入了4G时代。

⑵移动信息服务。所谓移动信息服务, 顾名思义, 是指基于移动信息技术和设备为用户提供的服务, 最早体现为手机短信业务, 伴随着技术的革新, 提供的服务内容越来越贴近用户的需求, 比如说移动图书馆等。

⑶泛在化移动信息服务。泛在化移动信息服务, 是基于泛在化理念和技术的基础上, 以用户需求为核心, 以方便用户使用为目标, 为用户提供随时、快捷、智能化的服务。

⑷泛在图书馆理念。泛在图书馆理念, 就是将泛在技术应用于图书馆建设中的理念, 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价值, 以扩大读者, 并使读者使用起来更方便、更快捷、更智能。泛在图书馆理念为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构建了蓝图, 必将是将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强调了服务的无处不在, 打破了时空的限制。

3 泛在图书馆理念普及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畅想一下, 如果你不需要带任何设备, 在全球全国的任何一个角落, 只要使用特定的用户名和密码, 就可以使用任何一个使用泛在计算技术的图书馆的资料, 让以前的遥远的地域的限制都见鬼去了, 将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情呀。这样也真正发挥了我们图书馆的主要功能:是人类文明的传播和继承的重要阵地。上面提到了图书馆作用, 1975年国际图联在法国理昂召开的图书馆职能科学研讨会上, 对此做了归纳, 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可以归纳为:图书馆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 开展社会教育, 传递科学情报, 开发智力资源。所以无论从哪个职能来说, 都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所以大多数国家和图书馆, 只要不是需要特别保护的需要和涉及国家安全的考虑, 图书馆都是免费开放的, 说是对所有人开放, 但是囿于地域的原因, 一个城市的图书馆, 另一个城市的居民想要享受其资源都困难, 别说大洋彼岸的另一个大陆和国家的人们了, 所以对于图书馆采用泛在计算技术来建设来说, 图书馆是愿意的, 因为他们现在就在免费开放, 只是技术原因还不能达到而已, 对于读者来说, 更是渴望, 所以建设泛在技术的图书馆存在强大的社会需求。

4 泛在图书馆理念下移动信息服务实现现状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⑴泛在图书馆的移动信息服务的现状, 现在大多数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仅限于短信服务、WAP网站、用户客户端三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首先形式过于单一, 互动性不强, 使用起来也不快捷;其次, 就是图书馆网站的建设来说, 内容也比较单一, 大多数只建立在提供目标数目的搜索和提前预约服务, 我建议将我们的数字图书馆以及期刊的开放阅览要放在我们的门户网站的开发上面, 当然这些图书资料的安全在我们的网站建设的时候也要考虑, 要本着知识产权保护的目标, 同时也要考虑如何方便我们的读者朋友的使用, 那么对于我们的借书、还书、阅读等等的流程我们怎么去实现去保护, 可以考虑要将我们现实已经存在的流程怎么应用移动信息平台去实现, 比如说能否用快件公司实现借还书等等;再次, 用户客户端这种形式, 现在全国只有几家实力强的图书馆在采用, 对于大多数图书馆来说, 还没有资金和实力建设这样的方式, 那就是时空的限制导致我们的图书馆资源, 只在一些大型城市、一些特定高校才能接触到, 那么这与图书馆就变成了稀缺性资源, 这与其保存和传播人类文化遗产, 开展社会教育, 传递科学情报, 开发智力资源的宗旨是相违背的。最后, 图书馆的主动服务配套措施不够完善, 大多数图书馆的观念还停留在以前那种传统方式, 我就是管理书的, 就等着读者来借, 我觉得在整个社会都在进步, 那么我们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也要转变, 要有我怎么样服务能方便到读者们, 我怎么样服务能更受读者们的欢迎, 那么我们服务技术、手段、态度等等一系列软硬件的措施我们都得思考。

⑵其次, 技术上应注意的问题, 泛在计算技术的目标, 是要实现为每个办公室每个人提供无线计算技术, 它不依赖于我们现有的任何形式的人工设备, 那么我们要在按照泛在图书馆理念去建设和规范图书馆, 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思考, 建设什么样的用户界面?使用什么样的网络?无线怎么搭建?显示怎么实现?应用什么样的网络协议?使用什么样的应用程序?等等的技术细节问题。举个例子讲, 泛在计算机对于无线网络的要求是相当高的, 每一部需要256kbits/sec, 我们目前使用的是合计7.5Gbit的带宽, 所以现在泛在技术的大量工作还处于移动无线网络设备。只有我们将这些细节一一考虑, 才可能完成我们的总目标要建成泛在计算技术下的图书馆。

⑶法律上应注意的问题, 我们应该加强版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 以保护作者以及版权所有者 (包括我们的图书馆) 的正当权利不受侵害。这是我们加大建设泛在图书馆的法律前提, 同时我们要积极的探索如何规范网络环境和技术的法律法规, 对于不法利用网络技术和资源的行为和个人要严厉打击, 一确保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为我们的泛在图书馆的实现移动信息服务的实现解决后顾之忧。

5 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模式畅想

⑴全球化访问模式。只要是图书馆参与到我们的泛在技术里来, 这个是可以期待的, 我们可以畅想下, 在中国我们就可以访问到大洋彼岸的美国国家图书馆, 这样的事情该是多么美妙呀, 我们再体会到我们技术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 也能获得知识的丰富给养, 当然, 我们的图书馆也可以根据国家机密的保护原则和珍贵文物的保护原则, 对我们的馆藏资料进行分级, 让我们读者有限制阅读, 但是只要不是这个原则, 我们就鼓励开放, 我们认为开放不仅是一种态度, 也是一种胸怀, 也会为我们的图书馆赢得更多的读者。

⑵移动设备的访问模式。现在我们的移动设备是手机、iPad, 现阶段主要要实现我们这些设备的访问, 但将来可能要考虑的是, 无论是我们的文件夹、公文包、以及甚至雨伞等生活中必备和常用的工具都可能成为我们的访问工具。还要就是我们访问地点, 无论是在于高山、还是在深海、无论是在地下室、还是在大街上, 我们都能实现无限制的访问。

综上, 在我们完善好移动信息化服务的技术和相关保障制度后, 我们广大读者们翘首企盼的泛在图书馆的实现是可以期待的, 我们在谨慎对待科技的负面影响前提下, 让我们一起为技术的创新为我们生活方式带来的便利而欢呼吧!

参考文献

[1]张会田.基于案例的数字图书馆泛在化服务模式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1年03期.

[2]范广兵, 初景利.泛在图书馆与学科化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 2008年01期.

[3]徐静, 杨玉麟.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泛在图书馆分析[J].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0年02期.

[4]陈廉芳.高校图书馆面向学科服务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09年.

泛在化移动信息服务 篇2

一、泛在图书馆的概述及特点

泛在图书馆是图书馆在信息技术和泛在网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高级形态, 它可以动态的、无缝地、交互的将图书馆服务延伸、融入到每一个存在用户的地方, 使每个用户都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享用任何图书馆所提高的所有信息资源。

与传统图书馆相比, 泛在图书馆具有很多显著的特征。第一, 即时性、全天的信息服务。与传统图书馆不同, 泛在图书馆的信息处理设施是自动化的, 因此, 它可以进行连续7天24小时的信息服务, 使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任意的获取丰富的信息。第二, 快捷、方便的信息服务。利用泛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用户可以在自己较为方便的时间和地方查询、检索数据库中的信息, 为读者提高更快捷、方便的信息服务。第三, 良好的互交性及完全的开放性。开放获取是泛在图书馆的重要内容。泛在图书馆既可以为特殊的用户提供一定的服务和信息资源, 还可以在全球提供开放获取的资源, 尤其是从期刊中开放获取的学术性的信息。

二、我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模式主要有3种, 即客户端服务、WAP网站服务、短信服务。北京理工大学的图书馆与2003年12月开通了手机短信服务, 这是我国最早的移动信息服务。我国目前的移动信息服务主要运用在高校的图书馆中, 在公共图书馆中运用极少, 地方的公共图书馆基本还没有运用到。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想要实现全覆盖的服务, 就必须重视地方的公共图书馆, 它是文化服务中极为重要的一个主体, 但我国目前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却只能在一些较为发达的城市进行, 地方的图书馆想要实现这项服务还需要很长时间。即使是在高校以及发达城市的图书馆中, 移动信息服务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1.单一的服务模式。我国目前存在的移动信息服务主要有客户端服务、WAP网络服务以及短信服务这三种, 像I-Mode等在国外已经实践的服务模式在我国却还没有被运用。

2.建设的门户数据网站不达标。经过十几年的信息建设, 我国大部分的图书馆目前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服务网站, 但是大部分网站都是进行简单的网上预约、书目查询等简单的服务功能, 明显不能达到泛在图书馆对门户数据网站的要求, 不能建设一个为图书馆的移动信息服务发布、共享、利用信息的平台。

3.忽视主动服务的理念。我国图书馆最重视的服务理念是用户至上, 随着Web2.0的发展, 共享、互动的理念也渐渐被重视起来, 但目前我国对主动服务的理念还不够重视, 因此, 像到期提醒等信息提醒都是较为被动的。

三、发展泛在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具体措施

1.宣传泛在图书馆的全新理念

泛在图书馆是一个全新的理念, 不仅揭示了图书馆当前与未来的状态, 更将一种要将服务现状改变的美好愿望融入到了用户当中。要想实现这一愿望, 不仅要使图书馆通过建立总分馆等形式将服务延伸, 还需要通过移动信息服务这一技术手段来辅佐完成。泛在图书馆实际上就是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上, 将建设总分馆实现用户延伸的服务, 与建设IPAD、手机等服务终端以实现移动信息服务相结合。然而, 这种理念既未普及, 也未得以大范围的应用, 归根到底是对这种理念的宣传还不到位, 未能使广大的图书馆接收并实践这一理念。

2.门户数据网站的建设要具有开放性、共享性

门户网站是图书馆进行信息集成及发布、展示社会形象、宣传图书馆的一个平台。读者是否喜欢并利用图书馆, 很大程度上与门户网站的服务类型和质量有密切关系。当前, 我国图书馆的门户网站建设不尽如人意, 因此, 我国要加快对图书馆门户网站服务种类、服务模式以及信息量的建设, 实现资源共享、开放, 使其能保证移动信息服务具有足够的资源。

3.扩展多种形式的移动信息服务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 公众越来越希望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站、杂志等多种媒介享受图书馆的服务。但当前图书馆传播信息主要是依靠杂志、网络报纸等媒介, 像基于电讯和互联网的3G、4G、CDMA、GSM、WAP、GPRS等媒介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所以, 图书馆应该扩展多种形式的立体移动信息服务, 依照每个读者的个性化需要调整和取舍媒体形式, 可以做到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将同一条信息表达出来。例如, 可以将动态的信息通过音频以及视频的展现出来等, 这样, 读者不仅可以在图书馆内获取信息, 在图书馆外同样也可以获取信息。

4.在泛在网络下对移动信息服务的技术方式进行拓展

在泛在网络下, 图书馆的移动信息服务得到了更好的技术支持, 例如, 云计算、宽带无线网络、蓝牙、人工智能等等。为了使公众较高的信息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就必须要采取多种服务的技术方式, 例如, 移动微博客以及移动定位等。通过移动手机、网络以及微博客, 移动微博客可以高效、及时的为用户和馆员提高一个交流平台, 实现信息的相互交流。移动定位的使用不仅可以为读者提供较近的图书馆位置, 还可以将书目的位置设为检索项, 以便读者能及时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同时, 当图书馆有突发状况的时候, 移动定位还可以为用户发出指令, 以便用户可以及时的进行避险。

摘要:泛在图书馆的基本理念是图书馆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都是可存取的。这是图书馆的一种全新理念, 它传递着未来图书馆应该走向的方向。有了这种理念的指导, 未来图书馆的服务将会时时刻刻在身边, 这种服务要想得以实现, 最主要的方式和手段就是移动信息服务。本文将着重对泛在图书馆理念下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进行研究和分析, 旨在提高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质量。

关键词:泛在图书馆,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毛红.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之我见[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2, (21) .

[2]刘云英.泛在图书馆与移动信息服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0, (11) .

[3]陈清文.论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变革[J].嘉兴学院学报, 2010, (06) .

[4]李钧民.移动环境下的图书馆数字信息服务研究[J].河南科技, 2011, (04) .

泛在化移动信息服务 篇3

国家经济在不断的快速发展, 新兴的商业模式如在线订餐等对货品的传递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物流配送方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与大地理跨度的物流相比, 末端物流的地点数量庞大、线路情况复杂、配送时间受限。传统的配送方式多为企业派专人上门配送或通知用户到指定地点取货, 但受限于人力成本配送员数量远赶不上需求, 用户自取又使得用户体验变差。这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对舒适安逸生活的追求。面对这些问题, 各界在尝试各种解决方案:增加配送人员、使用无人机配送、在便利店设立自提点……但是这些方案不可避免地会增加可观的配送成本, 且不够灵活, 无法同时满足用户和企业的需求, 更无法解决末端物流的配送难题。尤其在现有的物流系统中, 所有的货品都需要经过层层的中转站, 即便是同城甚至同街区的短距离配送, 也需要一天甚至更多的时间, 这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的速度。而与此同时, 大量的行人、私家车辆在各条道路上往返, 其运力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如果采用一定的路径规划方案, 实现对这些空闲运力的有效利用, 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末端物流的配送难题。而与传统的末端物流系统相比, 基于行人的物流配送系统具有成本低、覆盖广、响应迅速、配送快捷的特点, 可以降低企业成本, 提高顾客满意度,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泛在网络具有多终端性、异构性、松耦合性等特征, 而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可以在时间、空间以及同步上完全解耦[1]。因此完全可以将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使用到末端物流的泛在网络环境中。由于不同用户对相同节点会有不同的感兴趣的订阅信息, 系统需满足对这些兴趣节点的请求具有足够的可表达性, 而基于内容的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恰恰可以满足这些特征。因此, 本文提出的泛在网络环境的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采用了基于内容的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模型, 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

1 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模型

本文设计的基于内容的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模型主要实现形式有两种:基于Map的系统模型和基于XML的系统模型。

(1) 基于Map的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模型

基于Map的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中, 事件的内容是<attribute, value>的结合, attribute是订阅的属性, value为订阅的值, 多个<attribute, value>组成的集合即为一个Map。该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中, 必须对各个原子条件进行“and”与操作以获得用户的整体订阅信息, 每个原子条件均只涉及一个attribute属性。各Map项中的属性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描述某一实体的特性或状态;另一种是描述两个实体之间的某种关系。

若规定每个事件Map对应唯一的attribute属性, 且各个订阅条件均将该条件指定为各自对应属性的value集, 这称之为基于主题的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 该属性attribute的每一个取值即为一个theme主题。可以认为, 基于主题的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是基于Map的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的一种特例。

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是一种特殊的基于Map的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 它定义为每个事件Map中均只对应一个attribute, 且系统的订阅条件均定义了attribute的值。

(2) 基于XML的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模型

在基于XML的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中, 主要将事件定义为一个XML文档。此外, XML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在Map的基础上, 为事件增加了一个数据区, 用于存放系统不能理解的相关数据, 它比基于Map的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具有更为优越的表现性能。

基于XML的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 可以表现为如下述图1表示的形式, 亦可表现为其他规定的XML表示形式。

XML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 但不同的用户可能存有不同的XML Schema文档。若系统订阅者并不知道发布事件XML文档所遵从的XML文档规范, 将不能正确的匹配事件。因此, 为确保统一, 基于XML的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中, 所有的事件和订阅都必须遵守系统预先制定的XML Schema文档。

若规定系统各事件的XML文档只有一个元素节点, 且该节点具有若干的属性, 则该事件将演变为一个基于Map的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因此, 我们可以认为基于Map的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是一种特殊的基于XML的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

2 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结构

移动节点则指那些随着时间或其他情况的变化, 改变其位置的相关人和设备等, 如i Pad、参与系统的人等。由于人会随时走动, 具有较大的移动性, 可将泛在网络环境的重要参与者——人, 作为一个移动节点来处理[2]。基于此, 可以将含有平台服务器、发布者 (固定节点及移动节点) 、移动代理和订阅者的泛在网络环境的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的简图表现为如图2所示。

泛在网络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结构中, 平台服务器 (Platform Server) 负责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中Internet网络节点和移动代理间的消息传递 (如订阅信息和发布信息) ;移动代理 (Mobile Broker) 则负责平台服务器和与其相连的其他非Internet网络的泛在节点 (如用户) 进行消息传递。通常情况下, 可以采用移动智能终端作为移动代理, 收集不同的人或相关设备的数据[3]。一方面, 移动智能终端可以通过短信息、蓝牙或IEEE 802.15.4同其他非Internet网络的泛在节点进行连接;另一方面, 它采用3G或Wi-Fi网络连接上Internet网络节点[4]。

3 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平台设计

在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中, 系统订阅者是指订阅兴趣节点信息的Internet网络用户节点或移动智能终端用户;发布者则是指发布订阅数据信息的固定节点或移动节点等泛在节点[5]。为了实现与基于内容的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的统一, 泛在网络环境的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中, 将连接Internet网络和移动代理的平台服务器称为事件代理;移动代理则是在基于内容的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上的延伸代理, 负责泛在节点 (固定节点和移动节点) 与事件代理之间进行订阅信息的交互, 事件代理和移动代理统称为代理节点。泛在网络环境的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框架如图3所示, 包括用户接口模块、消息注册中心模块、消息订阅模块3个部分。

用户接口模块是连接泛在网络服务器和应用客户端的重要模块。模块中, 用户通过用户接口模块访问泛在网络提供的服务, 还可以访问其它用户终端的服务。用户接口模块提供了若干个用户终端节点, 每个节点都能为用户节点或服务节点提供功能。

泛在网络中, 用户和用户之间、用户和泛在网络之间通信有大量数据, 这些数据中有很多消息存在类似或相同构成, 所以需要对这些消息进行注册。消息注册中心由消息格式处理和注册数据库中心两部分组成。

消息订阅模块负责为消息请求者提供查询依据, 包含消息订阅和消息订阅库两个部分。

3.1 用户接口模块

用户接口模块中, 用户通过接口向泛在网络发布和订阅服务。当系统中消息的发送方发布信息时, 发布方创建一个发布者对象, 发送到移动代理中。同理, 当服务订阅者要订阅事件时, 一个服务订阅方可以订阅多个订阅消息。

如图4所示, 发布方用户建立一个发布消息后, 消息传送至移动代理。移动代理接收到发布事件后, 每隔一段时间判断该代理节点中是否存在该发布事件的订阅请求, 若存在, 则通过移动代理将发布信息转发给相应的用户;若不存在, 则将该发布信息暂存在移动代理中, 若超过预定的暂存时间, 则将该发布事件删除。

订阅者需要获得发布者提供的事件时, 订阅方向事件代理发布一个订阅请求, 事件代理接收到订阅者发布的订阅请求后, 将该订阅信息存储进本地内存中, 并监测移动代理发送过来的节点信息。若发现移动发送过来的节点信息与事件代理本地已存储的移动代理信息相同, 事件代理将存储订阅副本, 并将订阅方的订阅请求转发给移动代理。

3.2 消息注册中心模块

泛在网络中的用户首先需要加入成为泛在网络节点后, 才能参与到泛在网络环境的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中。由于泛在网络充斥了大量的用户终端, 这些终端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服务信息, 且类型众多, 用户难以分辨这些类似或相同的服务。因此, 需要采取相关技术对泛在网络环境的服务事件进行划分。为区分这些信息, 需要对消息进行注册。

在节点加入系统时, 用户向事件代理发送注册信息 (Register-Message, RMsg) , 事件代理一旦接收到用户发送过来的注册信息, 将向该用户反馈一个唯一的订阅ID号 (Sub ID) 。同时, 事件代理为用户建立一个空白的XML文件, 该XML文件存储泛在节点的Sub ID和IP地址, 维护事件代理和Internet网络用户的连接。之后, 订阅节点向事件代理发送“确认连接”信息, 便可与事件代理建立连接。当事件代理收到“确认连接”信息后, 便将订阅节点的Sub ID和IP地址存储到该订阅节点对应的XML文件中。

同理, 泛在网络环境中的移动代理需要通过向事件代理发送注册信息, 加入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中。事件代理接收到移动代理发送过来的注册信息, 将向移动代理反馈一个临时ID (Temporary ID, TID) , 并在内存中为注册的移动代理创建一个XML文件。与泛在节点存储的XML文件类似, 每个XML文件中存储了泛在网络移动代理的当前位置信息。

用户或移动代理需要通过向系统中的事件代理发送订阅请求之后, 才能发送订阅请求或获得发布者发布的事件信息。如图6所示, 每个事件可以描述为一个三元组<位置, 时间, 约束>。其中, 事件的位置信息用loc={point, radius}, point和radius分别表示订阅请求所处的点和半径;进一步地, 可以通过订阅者订阅请求所处的经纬度来确定该订阅事件的point点位置信息, 时间间隔的信息则可用订阅请求的开始时间 (Begin-Time) 和结束时间 (End-Time) 来表示。约束部分则存储订阅请求的其他约束条件。

泛在网络环境的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中, 移动代理节点能够在其通信的范围内转发订阅信息给与其相连的泛在节点。用户请求订阅信息时, 事件代理将订阅信息将请求的订阅通知转发给移动代理。事件代理若发送订阅信息给移动代理, 需要知道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中的移动代理所处的位置。因此, 当移动代理的位置发生改变时, 需要及时将位置变化信息发送给事件代理。规定移动代理的参数Cupdate表示位置更新的时间间隔;发送的节点位置更新信息表示为LUpdate[TID, Loc], 其中TID为移动代理的ID号, Loc为移动代理当前的经纬度信息, 位置信息通过移动电话中自带的GPS定期取样获得。

3.3 消息订阅模块

泛在网络环境的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具体流程如图7所示。

在泛在网络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模型中, 消息订阅模块对发布者和订阅者之间的订阅消息汇总, 包含消息订阅存储和消息订阅库在内的一系列信息集合。消息订阅模块中, 用户首先向事件代理或移动代理发出事件查询申请, 接着消息订阅存储模块根据用户的请求消息 (req) 查询消息订阅, 最后将服务提供信息推送回用户。通过这种方式, 在订阅者和发布者之间重新建立了一条链路, 不必从头开始索取服务资源。

4 结论

移动终端的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包括基于Map的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和基于XML的泛在接入与信息配送系统, 主要包括发布者、事件代理、移动代理和订阅者四个部分。本文设计的模型框架包括用户接口模块、消息注册中心模块、消息订阅模块3个部分, 能够满足末端物流过程中的加入、更新和事件的发布、订阅等功能。

参考文献

[1]李千目, 张晟骁, 陆路, 等.一种Hadoop平台下的调度算法及混合调度策略[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3, 56 (S1) :361368.

[2]Lu M.Enhancing Project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Simulation through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ased Input Modeling[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Management, 2002, 128 (5) :438445.

[3]李青, 徐振明.PERT技术在软件项目管理中的研究与实现[J].软件, 2012, 33 (9) :7073.

[4]陈彦武, 张学波, 高永明, 等.基于工作流的装备需求论证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软件, 2014, 35 (3) :2427.

[5]邱小军.影响软件项目管理关键因素的探讨[J].软件, 2013, 34 (7) :142145.

上一篇:资产弃置会计下一篇:跨区域创新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