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阅读活动的定位(精选3篇)
新课程阅读活动的定位 篇1
过去对教师的定位是传道授业解惑, 那么面对新课程教师的角色该如何定位呢?
第一, 有人把教师比作“蜡烛”,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高度赞扬了教师的奉献精神。宁愿自己毁灭, 也要尽量多地给予。但是却忽略了教师在奉献的同时, 还要不断为自己充实能源, 就是要不断地继续学习。另外, 先天的能源只是“蜡”, 不行, 现代的能源变成“光”和“电”。教师要充电, 要发光。以此来看, 教师是现代知识的继续学习者。
第二, 有人说“教师是园丁”, 赞扬了教师在培育人才方面的辛勤劳作和创造田园生活、自然美景的筹划和求索。但是园丁对待小苗有的爱护, 有的要铲除, 这叫“人工选择”。而教师不同, 面对任何苗子我们都要保留。尤其那些体态不好的, 患有病虫害的, 更要精心修剪, 认真呵护, 多施水肥, 使棵棵小苗都能茁壮成长。所以, 教师是培育一切学生的辛勤劳动者。
第三, 有人说:“要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要有一桶水。”强调了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这是必须的, 但是学生绝不是知识的容器。从碗和桶之间灌输和“倒”的方法也太落后。我们要教会学生怎样汲水, 注重汲水的方法与过程。因此, 教师是学生良好学习方法的培养引导者。
第四, 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赞扬了教师职业的重要, 关注人的心灵的发展、智慧的发展。但是, 工程师在创造产品的过程中是机械运动、批量生产、整齐划一, 教师则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要因材施教, 不搞统一模式。这就要求, 教师是指导学生和谐发展的导航促进者。
第五, 教师要像导演, 学生是演员。在课堂和人生的大戏台上, 学生是主角。作为导演, 在对剧本的进一步研究和创造上下功夫, 变意向为形象, 导出生活中的多种成功角色。基于此, 教师是新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者。
新课程阅读活动的定位 篇2
【内容摘要】:
课程改革的最大动力是教师,最大阻力也是教师;课程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将教师从阻力状态转变为动力状态。在这一意义上,教师是新课程建设的决定因素。从系统论角度分析,课程与教学系统在空间结构上,是由教师、学生、内容以及环境等四大要素构成。教师、学生、内容与环境作为课程与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存在相互作用的内在关系。其中,教师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内容来说,教师是学生学习内容的开发者和决策者;对于环境来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在新课程中所具有的新学生、新内容和新环境的条件下,教师是新课程建设的决定因素。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角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功能、结构、内容以实施评价以及管理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创新和发现。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诸多发展的机遇。可以说,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使我国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做出自己的回答。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变迁,通过教育与课程改革,从根本上变革着教育这种特殊社会活动内容和外部的各种关系,导致教师的角色正在产生根本的变化,要求教师角色实现转换。学习方式的转变期待着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模式的转变始于教师角色的转变。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基本内涵是课程目标为“学生全面发展”;课程结构是“综合化”“平衡性”和“发展性”;课程内容是“现代化”和“满足学生的兴趣到经验”;课程实施是建构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并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等等。基于这些,教师就要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
一、在一般意义上说,教师与任何人一样都是学习者。正如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而教师作为学习的参与者,指在现代教育活动中,教师在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基础上,也是学习的参与者。在“知识爆炸”的背景里,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观念的变革,孕育出了教师的学习者角色。首先,知识陈旧率加快。知识随时间呈几何级增长,已经使得百科全书式的教师成为历史,而信息时代的到来,则摧毁了“教师是知识垄断者”的基石。这样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得以维持的基础,就从已有的知识经验转换为持续的学习。其次,学习型社会的兴起,信息时代的到来孕育了学习型社会。组成这样的社会,需要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
型家庭和学习型学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里,教师无论在家里作为父母,在社区作为公民,在学校作为教师,都必须成为一个学习者。最后,终身教育的发展。终身教育从20世纪中期萌生以来,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以后,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逐步演变出了全民教育,以满足每一个人的基本学习需要。于是,教育再也不是阶段性的了,教育已经演变成了从“优生优育”到“胎教”,包括学校教育、在职教育、老年教育一直到死亡教育的终身教育了。教师被自觉不自觉地放在了终身教育的体制里了,不管愿意不愿意必须成为一个学习者。
二、在新课程中,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意味着通过教育活动中师生双方互动,教师在作为新型的知识传授者基础上,承担着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角色。所以是学生的引导者。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角色,包括引导学生的知识学习,引导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引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引导学生的人生道路。在现代社会,学生的学习,需要重视的已不是获得多少已有的知识经验,更重要的是在获得知识经验过程中的新的、独特的体验。这是教师无法传授的。然而,体验是在学习探求中的体验,这样特定的学习探究,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方法上,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和举足无措的,对教师来说则是掌握了的和熟练的,所以教师应该而且能够给予学生以引导。就一般意义上说,教师引导学生的健康发展,就是引导学生通过体育知识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形成健身智慧,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健心智慧。健身智慧,是人在身体及其各个部分生长发育和人格及其各种因素的发展中,建构并保持协调和谐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就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自觉状态,分为健身智慧和健心智慧。在中小学,孩子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经历着人生道路的认识、选择和定向。教师引导学生的人生道路是全面而艰苦的,其中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引导学生逐步树立与自己条件相符合的人生理想和抱负。二是引导学生在学习发展过程中养成实现人生理想和抱负的信心和恒心,形成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精神,从而不懈地努力去实现自己崇高的人生理想和抱负。
三、教师成为团体的领导者。新课程强调建构民主的管理模式在学校推行分散式领导,而不是把学校命运都寄托在校长一个人身上。教师和校长可以象同事一样合作工作,对学生的管理模式遵守民主信仰原则,并且对学校和自身的实践会作出批判性的研究。在中小学,教师作为学校的带头人给它带来灵感及方向,因为教师更了解课堂上的情况,更能鼓励学生,更能准确地评价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方面所取得的进步,更能把学校创造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化社区。毫无疑问,教师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也是建构新课程的关键。首先,教师是团队成员。在学校里,教师一旦获得自主权,就要象团队成员一样携手工作。教师应把整所学校,而不应仅仅是他所教的那个班作为学习知识的场所。事实上,在那些教师不仅仅在每个课堂里出色地教书,而且在一起探讨问题的学校里,学生学习的成效的确最佳。教育实践要求和强调教师之间保持良好的同事关系的重要性。研究表明,教师之间合作可以使教师的兴趣大
大提高,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学生们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教师作为团队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学校应在学年初和学年末都留出几天时间供教师们在一起讨论教学工作,教师每周碰一次头。其次,教师是师长。在中小学非常重要的是,教师应该成为教学的领导者,他们不仅是学生的指路人,也是学生的师长,鼓励学生们主动地学习,去严谨地、创造性地思考。教师的责任并不是把自己脑子里的知识移植到学生的脑子里,而是让学生学会思考。教育就是要培养动脑筋的习惯。最后教师是学者。中小学教师都是学校大家庭的成员,他们是学生的良师益友。然而,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首先是一位学者,具有广博的知识并不断的更新知识。这看上去是显而易见的。一所学校的活力最终是通过每一位教师的活力体现的。所以学校应该把对教师的培养提高问题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上,应当提倡每年都留出固定的时间进行教师更新知识研讨班,让教师们自己对研讨的内容和讲座进行规划安排。
四、教师是文化的创造者。教育文化学揭示,教育是文化变迁的动因之一。也就是说教育过程也是一个文化创造的过程。这主要表现在教育对人的创造性地培养和高等学校在文化创新和发展上的独特作用。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主要力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人体内的各种潜能,促使其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从而为文化的更新、变革提供源泉。另一方面,高等学校在文化变迁中处于独特的地位,他们不仅传送着系统化了的知识、观念,而且在创造文化的职能上也显得日益突出。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提出大学既是国家科研工作的重要阵地,又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场所,高等学校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教师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扮演着文化创造者的角色。
总之,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传统基础教育面临根本性的挑战,教师就必须从传统角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从而扮演新的角色。如果今天的教师仍固守于传统的角色,那教师就无法满足网络时代对学生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惟有教师角色的全方位的转换与重塑,才能以更好的素质去主动适应并深入开展蓬勃的素质教育,深层次的开发中国最丰富的智力资源,从而真正建立起新课程体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公民。
【参考书目】:
1、《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高中新课程理念与实施》 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
3、《创造教育手册》 朱作仁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
当前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篇3
在学校教研组开展的集体备课活动中,各位老师畅所欲言,针对“函数的实际应用”(江苏教育出版社《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教学活动设计发表了各自的见解,确定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①通过实例探究,帮助学生建立实际问题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用列表法、图像法和解析法表示;②引导学生加深对函数概念、性质的理解,能够借助函数知识和方法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③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体验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如何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在本单元教学实践中感到,新课程在目标、功能、内容、结构、实施和评价等方面有了重大改革,这一系列的改革最终都要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尤其是教师在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应该符合课程改革的核心。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课程目标为“学生全面发展”,课程结构是“综合性”“平衡性”和“发展性”,课程内容是“现代化”和“满足学生的兴趣与体验”,课堂实施是建构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课程评价是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从以上的观点出发,可以概括教师的角色定位必须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的引导者”“教学的组织者”“团队的领导者”“课程的研制者”和“文化的创造者”。
二、言传身教—一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的引导者
现在有一种片面的认识:课程与教学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知识授受”模式,因而提出现代教师的角色不应该是“知识的传授者”了。其实从教育与课程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知识的传授”是基础和核心,教师的首要角色必然是“知识的传授者”。不过,教师必须超越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不能仅停留在“显性知识”的传授。根据新的教育理论的观点,教师还应关注“隐性知识”的传授,也就是讲:“言传”是侧重“显性知识”的传播,“身教”是关注“隐性知识”的积累。所以,教师就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还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引导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发展,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世界观。“函数的实际应用”是在学生掌握了“函数的概念”“函数的表示法”“函数的单调性”和“函数的奇偶性”等知识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学生既要理解数学知识点,也要理解实际问题的意义。教师的角色定位决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将“讲数学”与“教数学”有机结合,“讲”自己的数学思维活动的体会,“讲”实际问题的背景特点,“讲”今后工作与生活中知识的要求。如探究“土豆施肥”“服药后血液含药量的变化”“安全行车的车距”“销售最佳方案”等问题。教师通过“列表法”,表示“农作物三大基本肥中钾肥和磷肥施用量一定时,氨肥的施用量与土豆产量”的关系,从列表的对应数据关系中,教学生认识数据的作用,引导学生从数据的关系思考农产品生产的一般规律,丰富生活阅历和体验,从而对枯燥的变量数据产生兴趣。教师通过“图像法”,表示“服药后血液含药量的变化”,教学生理解函数单调性的实际含义,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抽象的拆线(曲线)反映实际问题的具体意义。总之,教师必须改变自己只是一个显性知识的传授者,还应该用自身的行动来影响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达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同步掌握。
三、组织合作——既是教学的组织者又是团队的领导者
新课程强调构建新型的民主化课堂,呈现师生合作教学的形态。教师要定位自己是课堂成员中的特殊一员,他应该是师长和领导者,能在课堂活动中鼓励学生主动去学习知识,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对于课堂活动中更多的形形色色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中的任务、要求及收获需要教师在课程与教学的计划、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组织教学活动,从而顺利完成教学工作。因此,组织所有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组织师生之间合作教学是教师角色定位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在“函数的实际应用”的教学中,教学的计划和设计要将“函数的实际应用”中师生合作教学的“探究问题”梳理清楚,重点解决设计问题提问梯度的递进、渗透构建函数知识与实际问题的建模思想,将抽象的问题直观化,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等等。教学实施时要确定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内容融合于教学媒体与知识结构之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经验和价值的学习。教学评价要充分肯定每一位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成功,学生在活动中都发挥哪些作用,完成了哪些任务,收获了哪些成果。如探究“一辆客车在运营过程中会与很多数量发生关系”的问题时,教师要设计出各种函数表示方法的问题让学生合作讨论,要设计“客车速度”“行驶时间”“行驶路程”“耗油量”“之间关系式”……种种设计要注意打破常规,不走寻常路,利用其中的一个设计作为教学活动的导入,教师以领导者的角色带领全体学生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完成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始终扣紧解决的问题,显现出本章前几个小节中出现的重要知识点,如函数表示法、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解析式等等,在解决问题中渗透建模思想,渗透数学方法、渗透例题教学。这样组织教学,能有效地、最大限度地完善学生的认识结构和知识体系。
四、资源开发——既是课程的研制者又是文化的创造者
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是宏观性的,不能直接进入课堂组织实施。教师要制定具体的课程目的和课程目标,确定学生重点学习内容,分配和掌握不同主题所用的时间等等。“函数的实际应用”这一单元,为教师研制课程提供了良好教学环境。其中,有三个阶段可操作研制课程:一是课程规划阶段,可从网络中搜寻完成教学内容的参考资料,丰富课程资源,结合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发展潜质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增删,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认知规律原理,设计课堂因材施教的途径,配合职业学校专业特色,研制校本化教材;二是课程实施阶段中选用符合教学实际环境的教学设备和媒体,使用有利于学生的材料和信息的最佳呈现方式,选择合适的教学活动策略;三是课程评价阶段确定教学计划是否满足课程目标,适时进行诊断性测验,评估学生发展状况,组织学生自我学习表现的评价。对教师来讲,课程的研制者是对课程为基础的,跳出课程的领地,构筑课程的文化无疑会使学生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境界。在教育的文化创新过程中,教师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扮演文化创造者的角色。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的不断发展,大家对文化的理解越来越丰富和深刻。数学文化也不例外,在“函数的实际应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函数的实际应用”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教师个人行为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富有想象力,经验丰富,跨学科知识广博;教师有活力,精力充沛,思维发散;教师组织能力、控制能力超群,教师的团结友善,和蔼可亲,耐心平和……都是文化的创造者所必备的条件。
【新课程阅读活动的定位】推荐阅读:
新课程下的课外阅读07-19
新课程中的个性化阅读09-18
阅读新课程改革管理07-08
本节阅读课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10-21
英语阅读课程的改革06-10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给自己的角色定位07-01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角色新定位10-10
阅读课程评价08-22
阅读课程建设06-23
课外阅读课程化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