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产业集群

2024-08-09

制造业产业集群(精选12篇)

制造业产业集群 篇1

引言

金融风暴所引发的中国经济问题是中国内在已有的问题, 目前中国的经济困难从根本上讲是中国制造业身处困境的表现。

郎咸平教授曾经用一个“6+1”的工业链条模型来解释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尴尬。特别是金融风暴以来外需锐减导致了中国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深受重创, 考虑到欧美经济短期内无法恢复, 及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可持续, 产业升级已经是留给中国制造业唯一的出路了。而产业升级对于企业而言则意味着巨大的资金需求。这对于国企而言这从来就都不是问题, 而对于吸收着中国大部分就业, 代表着最高效率的中小企业而言却是一个难题。如何对中小企业的产业升级进行金融支持?在当下我们已经到了不得不去解决该问题的时候了。

一、制造业融资难题分析

首先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制造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其实这个问题不是单纯什么金融问题或企业自身问题, 而是代表着中国制造业主力的民营企业处在一个不平等经济体制而产生的问题。短期内这种制度不可能转变, 我们只能指望政府能主动为夹缝求生存的茫茫民企求得一条融资正途, 使得中国经济能再次起飞。

1. 我们先从企业自身来分析。

法人治理结构是沟通企业与投资者的桥梁, 目前在大部分制造业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 进一步也造成了财务管理混乱, 基于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便压抑对其融资。当然这种影响是相互的, 不利的融资环境也压抑了企业建立和改善治理结构的冲动。另外, 制造企业资产存量相对不足而无法难于提供与贷款相对应的抵押, 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其实这方面国家并非没有作为, 中国已有为数不少的城市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体系和风险投资体系, 但这些制度涉及为企业争取到的融资额也只是杯水车薪。

2. 跳出企业的视野, 我们看到则是中国金融系统过于单一的问题。

银行垄断了中国大部分金融资源, 而当初为“银政剥离”而采取商业银行市场化的结果却是银政的第二轮结合。而这新一轮结合直接导致了惊人的“挤出效应”, 2009年上半年的7.37万亿创纪录贷款的流向主要是国有企业和有政府担保的项目, 作为中国经济发动机的制造企业实质上并没受多少支持。

将视野跳出银行系统, 中国股市也不过是国企的专场, 即使是刚推出的创业板也不可能为中国海量的制造业企业输血。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曾提及建立多层次金融体系以满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指出这才能使自身规模小、融资期限要求灵活的制造企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融资渠道。而要完成这个想法最关键的就是金融体系市场化, 风险大不该是阻碍资金流向中小企业的说辞, 投资本身就是风险, 只要解决了制度完善和利率决定这两个问题, 市场的力量自然会将老百姓的存款输送到中小企业手里。但当前利率非市场化从根本上已经堵死了这种可能, 要想建立服务于中小制造企业的金融体系暂时还得靠政府包办, 而在各地制造业产业集群上搭建一个合格的政策性融资平台便是一则的良策。

二、制造业产业集群的金融意义

所谓的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 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 且在地理上集中, 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组成的群体。而是政策性融资平台是指由政府组织, 具有定向性及优惠性质的金融系统。如何利用产业集群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建立一个政策性融资平台来解决集群内企业融资问题。

产业集群政策性融资平台具备以下的运营特点:首先是担保方式, 这其中有多家金融机构进行层层担保, 这主要解决集群内企业的增信问题;其次是金融补贴, 典型的如代偿基金的建立, 这是以补充金融机构利益的方式来调动其积极性;最后是系统内分工的优势, 这首先带来必要的金额监督, 其次带来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接下来文章将主要分析该平台如何合理利用产业集群的特点以发挥作用:

1. 首先产业集群企业本身的集中性、同质性及相关性, 加

上政府机构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和金融机构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数量的集中再加上同质性则为系统内的金融机构了解集群内某个行业的整体信息及个别企业的相对信息提供了可能。而相关性体现在集群内部的产业链上, 这为进一步了解企业具体到销售前景或者是成本控制提供可靠的信息。此外, 层层担保也有利于信息交流和来自金融机构及政府机构的监控。

2. 该系统极大地实现了信用增级, 分别体现了风险分散和利率补偿的作用。

这里有两条线, 第一条在金融机构上, 中小银行提供贷款, 担保公司为其担保, 大型金融机构再为前两者进行再担保。第二条线体现在政府代偿基金上, 其建立本身就是为了降低项目贷款的风险, 使其和既定低利率相匹配。今年的北京高端制造业投融资服务平台的成功, 证明了代偿基金在融资平台中的重要作用。

三、制造业产业集群融资平台的策略

下面从制度、创新及监督等方面针对该种融资平台提供一些务实的建议:

1. 当地的行业协会或工业促进局应该是此类融资平台的策划人, 因为他们对制造企业及其金融状况有着充足了解。

作为策划人首先应设法得到政府 (如市委、市政府) 的支持, 因为该工程涉及整合多方资源, 且耗时较长, 需要“一把手”的强力推动及维持。这首先要求策划人做出一份漂亮的GDP增长报告以打动领导。此外, 还要组建一个协调有各方利益及工作的组织委员会。

此外, 任何金融创新往往要健全配套的法规, 否则常常伴随着负面的套利现象而导致金融工具不能按照预期效果发挥作用。今年4月份北京财政局主导出台了《北京市高端制造业担保代偿资金管理办法》就有力地支持了其代偿基金发挥应有的功效, 对其他平台的建设起了示范作用。如该法规对于担保抵质押物的规定, 对重点支持领域的具体规定, 对年担保费率上限的规定等都对其他同为制造业产业集群融资平台法规建设具备很好的借鉴意义。

2. 首先是金融上的创新。

先说信用评级问题, 短时间内建立可靠的公司治理来规避信息不对称是不现实的, 只能另辟他径。如对于产业集群内部是同质性制造企业的产业集群而言, 横向比较至少能为集群内部的企业做出指标排序以达到信用评级的作用, 具体指标应该是对企业产量、成本、技术工艺或财务指标如现金流量、资金周转率等的综合评定。其次由于集群内部存在着产业链条上具备相关性的企业, 我们仍然能从贯穿产业集群的产业链条中找到如何对链条上的企业进行相对信用评级的方法。最典型的就是对链条上下级需求分析以得出企业产品销售量及成本数据, 以此对一些财务数据进行一些测算。

在具体金融业务方面, 最基本应建立“见担即贷”的绿色通道。此外, 如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工业名牌担保贷款”和“供应链贷款”等创新融资服务都很有现实意义。其中前两者涉及专利及工艺鉴定, 需要行业协会建立一个详尽客观的评价系统, 而“供应链贷款”其实质是在对同一产业链建立一个“信用共同体”, 对于产业集群而言, 由于同一产业链的企业在地理上临近, 数量上的集中及产销衔接密切都提高了信息透明度, 只要发挥集群内部信息优势就能切实做到信用增级。

在常规业务上笔者认为可以多开发动产质押融资, 把质押设定在动产上的担保权益。参考中国的《担保法》可知, 相比于抵押, 质押由于实施了转移占有, 担保物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担保物权更容易实现, 因此, 无论是对于银行还是对于企业, 动产质押都是一种较为合适的融资担保方式。虽然存货消化早已是解决, 但当前中国的企业存货量据统计仍高达5.5万亿, 特别对于制造业而言是具备很大的空间, 也有利于发挥集群内的规模优势。

3. 最后关于监督的问题主要针对以下三个方面:

集群内部企业在享受优惠的同时是理应承担起信息全面披露的责任。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政府机构, 都应对集群内部企业的负债比率、现金流情况及销售情况拥有更多的知情权, 当然这是建立在对信息保密的基础上。特别是对于担保代偿基金管理机构而言, 作为非市场主体参与金融活动应该制定一套严格的贷款担保项目申请信息披露体系。还有就是对于担保公司贷款担保的监督, 担保公司虽为市场主体, 但大多已经沦落为企业撬动银行贷款的工具, 在发挥其专长对企业贷款条件进行调查上已经失去了动力。为了避免产业集群内部出现“次贷”, 有必要对于协议加入产业集群的担保公司业务规模进行限制, 比如也设资金担保费率上限等。对于代偿基金, 个人认为其使用应该直接跟项目挂钩, 特别应该向技术创新项目倾斜。在监督方面应事前事后审查并重, 且担保代偿基金管理委员会不应该是唯一的审查机构, 因为这难保其独立性, 笔者建议成立独立专家小组另外审查企业申报的项目, 审核原则主要集中在项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结束语

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涉及到了国计民生早已是刻不容缓。而中国制造业企业里目前不缺动力、方向和人才, 缺的是鼓励机制和融资支持, 特别是融资支持。中国此前的商业银行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但中国距离建立全面而多层次金融体系尚有距离。再加上利率改革停滞不前, 注定了吸纳绝大部分金融资源的国有大商行不会垂青中小制造业企业, 而是把大多资金输送给效率低下的国企和重复投资的政府融资平台里面, 造就典型的“马太效应”。这在制造业既滋生了产能过剩, 又阻碍了升级换代。

在产业集群条件下的建立政策性融资平台是对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是一种创新, 但也只是治标之策。根本上的出路在于政府放开对金融行业的垄断地位。这涉及进一步市场化中的门槛、定价权及竞争环境方面的问题。但考虑到20年来各级政府借助金融资源强行推动经济增长的国情, 要让政府放手推动增长的金融利器, 这又谈何容易呢?

参考文献

[1]刘世锦.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8:8.

[2]王勇, 何国华.平台融资与中小企业信用增级[J].经济管理, 2007, (20) .

[3]王晓霞.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产业集群升级策略[J].企业活力, 2009, (4) .

[4]袁兴超.构建中小企业社区融资平台问题的探讨[J].黄山学院学报, 2007, (2) .

制造业产业集群 篇2

产业集群市场竞争与路径选择--以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为例

山东寿光蔬菜产业许多以中小企业集群的块状模式表现出巨大的`经济活力,但是又存在着部分过度竞争,甚至是恶性价格竞争的问题,造成区内资源的配置不合理.本文通过对山东寿光蔬菜集群市场竞争状况的具体分析,从产业组织的角度研究其市场竞争的具体特征,提出相应的路径选择,促进以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为代表的蔬菜产业集群的发展.

作 者:张秀芳 史建民 韩晓翠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泰安,271018;中国人民大学农经系,北京,100872 刊 名:新疆农垦经济 英文刊名: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 年,卷(期):2005 “”(1) 分类号:F3 关键词:产业集群   市场竞争   蔬菜产业   路径选择  

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分析 篇3

关键词:装备制造業集群;技术创新;产业集群;创新

装备制造业是区域经济的基础产业,它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经过长期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宽领域,大规模,高质量的产业系统。由于产业集群具有显著优势,最近几年装备制造业发展得越来越集权,而且装备制造业集群也成为了学术研究的重点。但是在国内,装备制造业集群仍然处于基础发展阶段。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在技术创新领域还有许多缺憾和不足,这就导致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一个不利位置。我们知道,技术创新对装备制造业集群有许多积极的作用,比如提高生产技术,减少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此外,技术创新对于区域装备制造业集群的竞争力提升有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分析了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动因,接下来对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的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装备制造业集群建立了技术创新系统,此外,本文还总结了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

一 、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动因

(一)核心企业的利润驱动

为了保证在市场竞争中的主体地位并且追逐额外利润,创新主体必须进行创新活动,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核心企业控制着市场上大部分的产品供应,核心企业拥有这个产业的领先技术,技术创新为这些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二)市场需求驱动

通过对国内外先进的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分析,我们发现国内需求对装备制造业有驱动作用,除此之外,国内需求也支撑着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活动。市场需求既是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的源泉,也是其终极目标。

(三)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于技术进步和应用新技术产生的巨大利润是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强有力的推动力,高科技的应用对于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改革和发展都是一种趋势。

(四)政府的政策引导

由于大多数的装备制造业产品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技术政策引导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政府政策是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因素,尤其是那些针对特殊地区发布的政策。

二、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过程

(一)技术创新的决策过程

随着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发展,其市场需求变得越来越大,为了满足外部最佳选择的需求,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企业开始进行技术创新。首先,核心企业会评估目前整个集群的创新能力,然后,核心企业要确认市场需求和集群的创新能力,这样,一个初步的创新策略制定出来。

(二)关键资源的整合过程

装备制造业的生产一般都是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它们的生产和发展都需要大量的资源,比如人力,财力以及集群内外部的创新组织,对这些资源的高效利用,尤其是知识资源,对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有直接影响。

(三)技术发展与商业化过程

装备制造业特殊的市场结构为其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安全性,集群中核心企业的技术发展需要从相关企业和机构获得技术支持,指包括几个方面的合作:企业与企业的合作,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企业与中介机构的合作以及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

(四)创新的扩散和升级

技术扩散是潜在使用者通过一定的渠道对创新技术的传播过程,技术在产业集群中的同类企业之间扩散,企业之间的一些潜在差距一点点缩小,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就会开始。技术扩散的最终结果是,集群中的技术水平加强而且技术储备也增加了,技术扩散和升级不仅获得了合作创新,同时也加快了新一轮的创新并且迎来了循环的创新升级。

三、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

(一)技术创新的投入要素

对于装备制造业集群来说,技术创新活动的创新投入要素是必备的先决条件,因为要素投入水平代表着技术创新的实践创造能力和潜在输出力。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的能力对技术创新决策有重要的影响。建立高效的创新机制,杰出的创新人力资源以及不断增加的创新基金,都是创新过程中的重要条件。

(二)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过程往往伴随着技术变革,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它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优秀的技术创新能力得益于获取技术和知识整合,在这种方式下,装备制造业集群可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拥有核心竞争力。

(三)技术扩散渠道的影响

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技术扩散渠道对技术扩散有重要影响,技术扩散渠道为核心企业到中小企业的技术扩散提供了途径。近几年来,外商直接投资成为国际技术扩散的最主要渠道,这对于集群获取国外先进技术是有益的。

(四)技术创新因素的组织

技术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协调与合作的过程,不仅仅是在内部组织之间,也包括内外部组织之间的协调合作。要形成一个合理高效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加强企业,高校与科研组织的联系,促进知识整合以达到技术创新目标。

(五)政府政策的影响

政府政策是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最基本的影响因素。装备制造业在发达国家的发展表明其发展与政府政策是密不可分的。主要的发达国家,像美国,日本,德国,它们的装备制造业发展较快的原因就是政府的重视。

四、结论

本文集中分析了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动因和过程,并建立了创新系统,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影响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的主要因素。以下是对本文的总结:

(一)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循环积累过程,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决策过程,关键资源的整合过程,技术发展与商业化过程,创新的扩散和升级过程。

(二)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由一系列的活动组成,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与许多相互作用的创新项目有关。

(三)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有:技术创新投入要素的影响,技术扩散能力的影响,技术扩散渠道的影响,技术创新因素组织的影响,政府政策的影响。(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高麟.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科学进步与对策,2009(9)

[2] 李凯,李世杰.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结构研究与实证[J].管理世界,2007.(12)

[3] 刘友金.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4] 魏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技术学习[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8.

[5] 牛俣庄,张智勇.制造产业集群闭环价值链模式研究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

[6] 纪淑娴.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能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8

制造业产业集群 篇4

城镇化进程对经济结构的转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现了经济结构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 传统农业向新兴的现代农业转移。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发展一直处于缓慢阶段, 通过观察, 发现主要是因为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拉低了全国的平均水平, 这些相对落后地区的主要特点便是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 相应的配套工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同时, 资本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流入城镇化较高的发达地区, 进一步加大了地区之间的差异。在政府实施落后地区的城镇化各种手段中, 产业集群一直备受关注。产业集群可以有效地将资源整合, 将产业集群地作为“阵地”向周围辐射。但是, 这种观点是否能够禁得起考验, 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2 指标选择、数据与描述

2.1 指标选择

本文选取的指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指标是对产业集群衡量, 主要采用的是空间基尼系数;第二部分指标是对城镇化的成熟度衡量, 主要采用的是城镇化率, 具体的细分如表1所示。

2.2 数据说明

模型中涉及的指标主要以全国各个地区的就业人口为对象, 本文采用的实证数据集的时间跨度是从1995年~2011年,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3 描述性分析

本文将全国31个省作为样本, 将31个省划分为东部 (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1个省) 、中部 (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10个省区) 和西部 (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个省区) 三个区域。

2.3.1 空间基尼系数

本文利用制造业空间基尼系数将1995年~2011年的中国各省的制造业进行加工汇总 (见图1) 。整体上,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群进程分为三个阶段, 从1995年到2001年, 制造业集群程度呈现出平稳上升的趋势, 从1995的0.000918经过6年时间上升为2001年的0.00186, 平均每年上涨大约0.015%, 此阶段为低速集群阶段;从2001年到2007年, 制造业集群程度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 从2001年的0.00186经过6年时间上升为2007年的0.0063, 平均每年上升大约0.075%, 此阶段为高速集群阶段;从2007年到2011年, 制造业集群出现上下波动的趋势, 此阶段为震荡阶段。

资料来源:根据对1995年~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

从三个区域的实际情况来看, 可以发现我国的东部地区的制造业集群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而且东部地区的变动情况和全国的情况非常吻合。相比之下, 中部和西部的装备业产业集群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 一直处于很低的水平。

资料来源:根据对1995年~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

2.3.2 城镇化率

如上文分析, 全国整体的城镇化率一直是稳步上升, 从1995年的29.04%经过16年时间上升为2011年的51.27%, 平均每年以1.39%的水平稳步攀升。同时也可以观察到, 在2003年前后, 我国城镇化率突破了40%, 可以将此作为分水岭, 所以, 可以将2003年之前和之后做比较。

数据来源:根据对1995年~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

从1995年到2003年, 城镇化率从29.04%上升到40.53%, 上涨幅度为1.44个百分点;而从2003年到2011年, 城镇化率从40.53%上升到51.27%, 上升幅度为1.34个百分点。近些年城镇化的进程速度放缓, 主要由于过度扩大城市范围会造成耕地问题, 国家不得不谨慎采取措施, 使得城镇化进程速度不要过快。

3 实证分析与结果分析

3.1 数据平稳性检验

建立Var模型之前, 需要对各项指标和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首先将GINIR和URBI进行自然对数处理, 从表2中可以看出Ln URBI的ADF值是小于5%的临界值的, 可见不存在单位根, 然而ln GINIR是不平稳的。将ln GINIR进行二阶差分从而实现了其平稳性。

3.2 Var模型估计及检验

3.2.1 granger因果分析 (单向因果关系)

从表3看, 在5%的置信水平上, 滞后阶数为1和3时, 都反映出空间基尼系数的变动会影响城镇化率的变动, 然而, 城镇化率的变动却不能导致空间基尼系数的变动, 这与我们的直觉是相符的, 即产业集群的程度提高必然大量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然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不一定会直接导致产业集群的形成, 两者呈现出单向因果关系。在滞后阶数为2期时, 两者都不存在任何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3.2.2 滞后阶数确定 (滞后1期)

从表4的检验结果看, 滞后期确定为1期时, AIC为-10.9856为最小, 滞后期再发生变化便会导致AIC增加。这一结论与上文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相一致, 从而可以确定var模型构建中, D2ln GINIR和ln URBI的滞后期阶数选定为1期。

构建滞后一期的var模型, 从var模型的拟合度来看 (见表6) , ln URBI的可决系数达到了99.9%, 拟合程度非常好, 但是D2GINIR的可决系数为50%, 相对稍低, 但是从表4的数据可以看出, 模型整体拟合效果比较良好。

3.2.3 模型整体的平稳性检验

从表7看, 该模型具有2个变量, 每个变量具有一个滞后期, 所以检验结果包含2个特征根, 分别为0.9635721和0.4776956。从图4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出, 特征根的模都在单位圆内, 所以达到了构建脉冲响应函数的要求。

3.2.4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Var模型往往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来进行分析模型受到冲击响应其他变量在当期和未来几期的变化轨迹, 其能比较直观地反映变量间的动态影像和交互作用, 如图5所示。

图5信息说明, 产业集群的空间基尼系数变动1个百分点, 城镇化率在滞后一期出现了负向变动, 在滞后二期和四期以及之后稳步回升, 可以说产业集群的空间基尼系数在影响城镇化的初期是产生了负作用, 随后这种效果逐渐消失。

根据上文描述性分析和实证分析可以发现, 我国产业集群程度较高的集中在东部地区, 而且影响全国整体的集群水平, 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度明显处于低端位置。研究发现, 出现负相关的影响关系主要是体现为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 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程度达到了相对饱和的状态。

4 结语

4.1 依靠产业集群加快城镇化建设存在短期效果

产业集群大面积建设并没有得到数据上的论证, 这主要是因为“短平快”的产业集群建设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却难以保证集群的效益对其进行弥补, 大量产业集群缺少统筹规划, 多个产业集群间形成重复并进行恶性竞争。城镇化建设既没有强大效益作为支撑, 也没有保证就业, 从而难以长时间为继。

4.2 城镇化没能加快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

从统计分析上看, 城镇化会加快使得产业集群健康快速发展的结论没有得到证实。这说明, 单纯依靠城镇化建设发展, 以产业集群为经济核心的区域经济发展并不现实, 但统计分析还包括了其他不可控的因素, 因此, 难以下结论说城镇化建设对产业集群发展作用是好还是坏。

参考文献

[1]莫少颖.论农业产业集群与西部农村城镇化[J].特区经济, 2006 (1) .

[2]胡顺延, 周明祖, 水延凯, 等.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2.

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提升 篇5

程丽霞杨洁

1(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吉林长春 130012)

[内容摘要]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它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近年来引起了经济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产业集群理论的主要流派和产业集群的内涵和概念,重点阐述了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并论述了产业集群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竞争力集群效应

随着全球化经济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产业的竞争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产业由单纯追求成本领先,逐步转变为品种差异化和地域集中化战略。近年来,人们也发现,在全球市场上真正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往往都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如意大利北部的制鞋业、美国加州的葡萄酒业、我国温州的制鞋、日本汽车产业、德国南部的汽车工业、好莱坞的娱乐影视业、硅谷的半导体和信息产业等,其竞争优势似乎都与所处区域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还能看到,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其企业往往是在同一区域内群居在一起。产业竞争力似乎于区位、与区域内产业集群因素有关。

一、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

产业集群理论研究主要有三大流派:外部经济理论、集群经济理论和新竞争优势理论。外部经济理论是马歇尔(A﹒Marshall)首先提出的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定义。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两个重要的概念“内部经济规模”和“外部经济规模”。他认为,内部经济规模是由单个企业内部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形成的规模经济;外部经济是由众多相互联系的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所产生的规模经济。他用外部规模经济说明中产业集群为什么存在,他认为生产和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或存在产业关联的上中下游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会使用专门人才、专门机构、原材料产生很高的使用效率,而这种使用效率是处于分散状态下的企业所不能达到的,这种高效率形成外部规模经济,从而促进企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了产业集群。他把专业化产业集群的特定地区称作“产业区”(industrydistrict)。

集群经济理论是由工业区位经济学家韦伯(A..Weber)首先提出的。继马歇尔从经济学角度对集群现象作出解释后,韦伯又从工业区位的角度对集群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首次提出了集群经济概念。在1909年出版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把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集群因素。他认为,集群因素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仅通过企业自身的扩大而产生集群优势,这上初级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形成的地方工业化,这就是最重要的高级集群阶段。这种高级阶段的集群就是我们说的产业集群。韦伯从集群因素造成的经济性---

(1)“一般经济开支成本”降低来研究集群产生的动因。

迈克尔·波特(M﹒E ﹒Porter)把产业集群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峰,他从组织变革、价值1程丽霞,女,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讲师、博士研究生

杨洁,女,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研究生,河北理工学院教授。

(1)郑健,吴晓波:中小企业集群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因[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京2002﹒3﹒31~3

3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所创造的竞争优势角度重新审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价值。

1990年他的一篇《论国家的竞争优势》(哈佛商业评论)1990年第2期,该论文是波特的一个庞大的研究成果中最核心的部分,同年波特以同样的题目出版了一本很厚的著作。从经济学的研究范式看,也许波特的这篇文献还不能算是纯理论的经济理论文章,但他提出的一些重要命题和判断是具有开创性的,如集群对规模经济的作用、对要素改变的影响,政府的作用与聚集经济的关系等。1998年发表了《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系统地提出了新竞争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在波特看来,产业集群是集中在特定区域内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的一群企业和相关机构,包括提供零部件等上游的中间商,下游的渠道与顾客,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具有相关技能、技术或共同投入的属于其它产业的企业。此外,包括政府或非政府机构。

二、产业集群的内涵和特征

产业集群(Industry Cluster)是指在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临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并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1这里的相关的产业活动这一界定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产业集群的核心内容。波特认为,产业集群具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其复杂性也不尽相同。但每一个集群都是由有产业关联的企业集群在一起而组成的。这些企业包括:最终产品或服务的厂商,专业元件、零部件、机器设备以及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以及相关产业的厂商。产业集群还包括下游产业的成员(如销售渠道、顾客),互补性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政府和其它提供专业化训练、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援的机构(如大学、思想库、职业训练机构),以及制定标准的机构。对产业集群有重要影响力的政府机关,也是集群的组成部分。最后,产业集群还包括同业公会和其他支持产业集群成员的民间团体(2。

经济学家发现产业集群现象大量存在许多地区,不仅发达国家有,如美国存在的典型的制造业集群现象,而发展中国家也普遍存在着这种现象。另外不仅制造业有产业集群现象,服务业也有明显的集群现象,如金融业在某个城市的聚集。相比之下,制造业的集群更为典型,也更容易用经济学的语言和工具(计量模型)来解释和分析。因此,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制造业和工业的集群现象。

由此可知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是:

(1)集群具有专业化的特征。其成员企业包括上游的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和生产服务等投入供应商;下游的销售商及其网络、客户;侧面延伸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技能与技术培训和行业中介等相关企业、基础设施供应商等。

(2)地理集群的特征。产业关联及其支撑企业、相应支撑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在空间上集群,是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往往代表着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三、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对于该国或该地区资源禀赋结构(比较优势)和市场环境的反映和调整能力。同一产业相关的企业群居在一起,相互竞争和协作,对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现代组织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创新因素的集群和竞争能力的放大。(1)(2)迈克尔·波特著:《竞争论》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210~221页

波特教授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从世界市场的竞争来看,那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其产业内的企业往往是群居在一起而不是分散的。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一)产业集群提高了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集群加剧了竞争,竞争是产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动力。竞争不仅仅表现在对市场的争夺,还表现在合作上。同居一地,同行业的相互比较有了业绩评价的标尺,也为产业中各企业带来了竞争的压力。绩效好的企业能够从中获得成功的荣誉,而业绩差的企业因此会感到压力。同时,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产业集群内部的竞争自强化机制将在集群内形成“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刺激企业创新和企业衍生。

首先,产业内的竞争迫使产业内的各企业不断降低成本,改进产品及服务,追赶技术变革的浪潮。企业群居一地,竞争对手就在眼前,企业永远不能满足,必须不断进去,产业内各个企业的不断创新,提高了整个产业的竞争能力;其次,产业内竞争能够使得产业内的其它企业在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地位。表现在:竞争对手可以吸收周期性的需求波动,从而使企业能够更充分地利用生产能力;竞争对手作为企业产品价值比较的标准,能够提高企业自身“标新立异”的能力;竞争对手优化了整个产业的结构。如增加了产业的需求,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提供第二或第三方货源;第三,企业接近员工和元件。企业坐落在产业集群内,更有机会接近优异的、低成本的最佳专业化元件,包括零部件、机器、企业服务与人力资源。因此当本地供应商竞争激烈时,产业集群代表一种先天上更有效、且更有效率分配资源的组织形式;第四,产业内各企业可以在新产品或新兴产业中协作开发市场,事实上是产业内各企业一起分担市场开发成本;竞争对手的存在降低了买方风险,还有助于推进技术标准化。

(二)产业集群加强了集群内企业间的协作

产业内部形成的专业分工和协作,降低了交易成本,创造了外部经济和集体效率。首先,向产业集群内部成员寻求资源(当地采购),远比到远地采购的交易成本低。它会使库存需求降至最低、遏止供应尚哄抬价格、违约背信的投机行为,并使活动透明化;在集群内采购,使沟通更方便,也可减少修改成本,并使辅助性和支援性的合作更方便容易;降低了远距离元件输入成本,供应商会提供更好的价格,厂商也能使用更有效率的送货方式;其次,提高了协作效率。人们早就发现,许多工作只有在聚集一起的时候才能完成。如将一个重物搬到车上,需要4个人同时花费10分钟的劳动,从成本上来说,耗费劳动时间是40分钟,但决不是说一个人花费40分钟就能完成;第三,开拓合作竞争或协作竞争的新局面。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合作经济和协作经济。没有竞争就没有合作、没有协作就没有活力,但没有合作、没有协作,竞争也无从谈起。正因为如此,提出“合作竞争”是值得重视的。国外人写了一本书《合作竞争大未来》,书中说“真正的企业变革,指的是组织之间应以团结合作、合力创造价值的方法来产生变化;公司开发出新的合作经济方法,协助企业取得前所未有的利益与竞争。” 企业集群在一起虽然加剧了竞争,但竞争并不排斥合作。竞争并不仅仅表现为市场上的争夺,而更多地表现为追求卓越的心理压力。在不断出现的技术创新过程中,没有一家公司能够独立地完成一件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同时,企业要应付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也必须与其它企业结成网络,共同解决问题。与竞争的同行交流合作,共同分享本行业的知识与信息,这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须的。现代组织理论语言,产业内企业联合的形式很可能是未来的潮流,它将取代公司之间一对一的竞争,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者将走到一起,共同分享技能、资源,共担成本。

(三)产业集群增加区域与企业的创新能力

首先,在产业集群内,企业通常能够更清楚、更迅速地察觉到新客户的需求。这是因为企业得利于诸多集中的同业拥有的客户知识与关系、相关产业中平行发展的企业、集中而专业化的信息机构,以及精明的客户。由此使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比单打独斗的竞争对手更能迅速认清顾客的要求和愿望;其次,在感受可能的新科技、经营或送货方式等方面,产业集群提供了优势。产业集群的成员会及早而持续地学到有关发展中的技术、零部件、机械设备可能性、服务与营销的概念等,这是因为与集群内其他实体持续的关系、互访的便利性、经常面对面接触,都有助于此种学习过程;第三,产业集群拥有感受创新需求与机会上的潜在优势。在产业集群内,企业能更快速地掌握到新元件、服务、机器和其他执行创新上所需要的元素。当地供应商和伙伴能够在创新过程中,紧密地合作,才能确保所提供的材料能满足企业的需要;第四,竞争压力促使企业不断创新。如同行竞争、持续性比较竞争等,这些压力都会出现在地理上集中的集群内。基本环境的相似(如劳动和设备成本)以及多个竞争对手的存在,迫使厂商必须以有创意的方式使自己有别于他人。创新压力节节生高,在产业集群内,个别企业很难长期保持领先,但是许多企业比其他地点的企业进步更快。

(四)产业集群发挥了资源共享效应

产业集群具有地理集聚的特征,因此,产业关联企业及其支撑企业、相应辅助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都会在空间上相应集聚,形成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构成了区域的核心竞争力。此外,集群的形成使政府更愿意投资于相关的教育、培训、检测和鉴定等公用设施;另外,这些设施的设立又明显地促进了集群内企业的发展。公共物品共享使资源在产业集群内具有更高的运用效率,而区域品牌共享大大增强了集群内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值得指出的是:集群效应产生的前提是集群内企业围绕关联产业和产业链形成有机的分工与协作关系,而这正是产业集群发展中应给予高度关注的地方。

四、产业集群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产业集群可以带来区域竞争力

在全球竞争的挑战下,成功的区域与成功企业一样,往往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区域的核心竞争力表现为地方特色产业集群上,这就是大量相关企业空间集群所形成的本地化的产业气氛,它是其他区域最难以模仿的。

在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正是靠产业集群取得了经济的极大成功。在广东,浙江等省企业集中的行业有玩具、食品、服装、电子、家电和陶瓷等。广东南海的盐步镇是内衣生产基地内衣生产企业60多家,从业人员15万人;沙溪镇是全国最大的休闲服生产基地,企业410家,从业人员3万人。还有宁波市的服装产业集群,绍兴县的纺织面料生产产业集群,海宁市的皮革皮件生产产业集群,温州的皮鞋、服装、低压电器、标牌标徽、纽扣、打火机和灯具等

(产业集群。1浙江义乌,正是产业集群带来了义乌模式,它依靠劳动密集型的小商品,形成了三种专业化产业集群,分别是:小商品的生产产业集群、小商品贸易的产业集群以及区域外联系的联托运产业集群。在每一个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是一种竞争合作关系。三个产业集群之间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大的产业集群。

正是产业集群可以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所以,我们搞开发区或工业区,尽量搞特色产业,引导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集群在一起,实行分工协作,减少交易费用,发挥集群效应。对于产业集群的类型,既可以是高新技术方面的也可以是传统产业的,可以是农业,也可以上工业,小到纽扣,大到活动房,只要是人类需要,只要能够创造财富,都可以发展成为产业集群来获得区域竞争优势。

(二)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内生的前面的理论告诉我们,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基本的方向是自发的,或者说是市场的,因此,在缺乏产业经济基础和创新的社会文化基础的地方,不可能在短期内人为地生出产业集群来。但是完全靠自发形成而没有人为的努力,也不能使产业集群健康地持续地发展。所以,我国各种形式的产业集群的形成要遵循这个规律。

联想到我国的各种开发区,有一些开发区的确尊重了这种内生性,考虑了开发区周围的各种资源禀赋及原有的基础。但有一些开发区则没有尊重这种内在性,一味依赖政府的号召力与政策的作用,这样的开发区就算政府花钱建起了基础设施等配套设施,最后能否发挥作用就很难说了。

(三)发展产业集群,营造区域创新环境

产业集群可以提高区域竞争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产业集群有利于信息和知识的流动和新思想的创造。在这种情况下区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知识不断积累和流通的场所。为了得到这种效应,政府要积极营造这种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环境又称创新网络,它是由区域内的经济网络(行为主体间非正式的经济合同)共同构成的。要营造这种区域创新环境,产业集群需要具备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硬环境与软环境。硬环境是指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通讯、配套的生产服务设施等。软环境是指网络系统,即建立在区域内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科研机构间长期合作基础上的稳定关系。这种软环境包括三个层次:(1)介质环境,包括人们的文化水平、心理素质、价值观念、社会风气等内容。(2)机构环境。包括各种为区域内创新主体之间建立联系的机构和制度。例如,为资金服务的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劳动力流动服务的人才交流中心,为加强同业人员交流合作而成立的行业协会等。(3)调控环境。指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使多个相关创新主体发生协作效应。

主要参考资料

1.迈克尔·波特著:《竞争论》高登第 李明轩译,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2.德]杜能:《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孤立国》,中文版,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3. 石忆邵:企业群落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沪),2001.4.41~46,62

4.郑健,吴晓波:中小企业集群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因[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京)2002﹒3

﹒31~33(1 石忆邵:企业群落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沪),2001.4.41~46,62)

5.石忆邵:企业群落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沪),2001.4.41~46,62

6.张元智:基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产业集群观点[J]人文杂志(西安),2001.4.72~77

秦栏产业集群研究 篇6

安徽秦栏镇地处皖苏交界处,自古就有“鸡叫两省晓,一步他乡人”说法,秦栏镇经商传统悠久,历史文化浓郁,享有“孝子之乡”的美誉。而今的秦栏大力发展个私经济,以“电子”为主打产品,发展成安徽最大的电子产品出口产业集群。秦栏镇个私经济的发展,先后经历了3个时期。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到80年代中期当时流传着“东贩猪、西贩牛,南贩家禽北贩油,中贩元件跑码头,万元街上起高楼”的民谣,正是当时勤劳好强秦栏人原始积累的真实写照。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一批有远见的秦栏人看准了中国电视机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巨大的潜在市场,大胆地办起了“前店后厂式”的家庭作坊企业,开始小规模的生产。十五大以后至今,国家政策确立了个私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完成原始积累的私营业主纷纷投巨资,上规模,上水平,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发展。经过多年的拼搏。形成目前秦栏外向型个私经济为主的富民经济特色。目前全镇有60%以上的规模企业从事对外出口生产经营业务,年出口供货值达8亿元,有24家企业获得了进出口自营权,2003年出口创汇2500万美元,出口产品涉及到5大类7000多个品种,产品出口到美国、日本、印度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子产业驰名海内外。秦栏谚云:“高压包包揽天下,遥控器遥控东西”,秦栏的遥控器在国际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高压包三分天下有其二。

二、秦栏镇外贸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2001年开始,GDP每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财政收入每年以26%的速度增长,2005年,GDP已达10,5亿元,远远超过全省乡镇平均水平。秦栏镇电子产品出口集群发展在安徽是首屈一指的,在中部地区也很有代表性,秦栏镇的经济发展被称为“安徽的温州模式”,这与当地良好创业氛围,勤劳拼搏不服输的精神,地方政府有力的政策扶持是分不开的。但是秦栏外贸发展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出口市场。秦栏主导产品以回扫变压器和遥控器为主,仅这两种产品的产值就占全镇工业产值的70%,其中回扫变压器占国际维修市场90%的市场份额,遥控器占国际市场40%的份额。而这两种产品只是打开了回扫变压器和遥控器国际市场上的二级市场,也就是维修市场,原因是由于其价格低廉,性能稳定。可以说在偌大的世界市场上,秦栏人聪明地找到了自己的市场。很少有企业能够进入一级市场,形成品牌出口或者成为一些品牌电器产品的配套生产企业。秦栏也面临着出口产品如何进入一级市场,开拓何种新的国际市场,如何开拓新的国际市场等值得探讨的问题。

2、产业链。秦栏企业专业化分工明确,以出口主打企业为产业核心,形成了原材料采购——中间产品加工——零部件供应——成品组装和出口的产业链条,产业配套完备。回扫变压器和遥控器产品95%的原材料和配套产品都可在秦栏直接配套生产和采购。企业之间互为厂房,互为车间,分工协作。如图所示:

在秦栏的企业按照这样的不规则金字塔式产业链寻找着自己的位置。第一层面出口主打企业处于金字塔的塔顶,拥有分工的主动权,所有的中间产品生产商都为它提供产品,它有选择中间供应商的权力,把一些环节交给其他厂商,而自己专注于核心竞争力。像这样的企业在秦栏数量很少,但是实力强、规模大。处于第二层面的企业,也就是零部件生产厂家。这类的厂家在秦栏不占少数,多为中小型企业,还有部分刚刚开始办厂投资的企业。为了规避风险,选择生产中间产品,竞争最激烈的就是这个层面的企业了,虽然市场已经饱和,但还是有一些企业进入,这就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了。第三层面原材料厂家,由于原材料的价格透明,这个层面的企业利润有限,市场比较狭小加之辛苦程度较高,这类型的企业不多,这个层面已经饱和,基本不会出现新企业进入这个层面。秦栏企业按照产业链合理安排自己的分工有利于共同发展,协作生产,但是稳定成熟的产业链也会限制企业的发展,第二层面的激烈竞争,第一层面的垄断和难以突破,第三层面的微薄利润都是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3、市场竞争。竞争在市场经济中是不可避免的。秦栏的第三层面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而且达到均衡点的市场出清价格。第二层面市场处于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之间,这里有大量的卖家。买家的需求量也是很大,市场上的产品完全是同质的,资源具有完全流动性,信息相对完全,但是这里有很大人为操作因素。秦栏办企业的人大部分是以前的街坊邻居,彼此之间关系较好,虽然有外地人来秦栏办厂参与竞争,秦栏本地人选择供应商的时候会“情感人”代替“理性人”做出决策,而这种决策可能不是最优的。

4、家族企业的困境。秦栏的企业基本都是家族企业,而且一个家族中有一家办厂成功,在这个家族就会出现遍地开花的现象,“连带效应”明显。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外地人在秦栏创业艰难了。秦栏60%的企业属于小型的家族企业,一代创业成功,还没有延续到下一代,这时家族企业的困境就已经出现了,企业关键的环节都是自己人的现状导致入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合适位置没有合适的人,合适的人不在合适的位置”。目前,这些企业家们都积极教育自己的孩子,送出去学习知识,然后回来协助自己办厂,把自己的家业传给下一代。传统的小农意识将企业限定在家族企业无法摆脱,这也是我国很多地方个私经济发展的一个共性问题。

5、产品低价格、低附加值。回扫变压器和遥控器在秦栏的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科技附加值很低,核心技术诀窍更是没有,有生产设备有工人就可以生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采取低价策略,本地的第二层面市场也会相互压价。

6、外贸人才、民工荒。秦栏能出口的企业都出口,外贸人才是不可或缺的。由于企业的性质局限,外贸人才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既需要又不敢用。不敢用“非自己人”的外贸人才,出现进退两难的局面。企业现在解决的办法就是培养自己的亲戚或孩子学习外贸。民工荒是这几年秦栏比较突出的问题,截至到2007年,秦栏镇外来务工人员已经3万多,可是依旧不能满足需求。随着“民工荒”的扩大。秦栏劳动力价格上涨明显,加大了生产厂家的成本。

7、环境和居民身体健康问题。秦栏大力发展企业办厂的同时,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该地区部分企业生产塑料产品等污染产业。据统计,秦栏城镇和农村居民近年来患肿瘤和癌症疾病的比例增大,这与环境的污染不无联系。

三、如何解决秦栏镇外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秦栏镇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值得我国中部地区很多乡镇借鉴的,其在外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是我国个私企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有的是个性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1、继续发挥当地政府的积极作用。秦栏镇政府自身解放思想,创新发展观念,在全体创业中做好服务员、后勤员、宣传员、指导员。当地政府转变职能营造或引导营造了务实进取、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制定了“企业民营化、经济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产业科技化”的发展战略。在公共品提供上更是为企业发展开绿灯,提出了“五给”方针:给面子、给路子、给票子、给场子、给服务。秦栏镇2001和2003年先后建成了两个工业园。在未来秦栏经济发展中。企业还要做好把关员和引导员,扩大企业规模招商引资是必不可少的,要杜绝污染和高耗能投资的进入,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减少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投资,提升企业技术附加值;引导企业整合资源配置。将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放大;引导企业尤其是第二层面的企业合理寻找国际和国内市场,减少当地市场的压力,避免恶性竞争。

2、产业链升级。秦栏形成的稳定的产业链使当地企业有序的进行分工。但是饱和的企业和激烈的竞争使得产业链负担过重。首先可以扩大出口将产业链延伸,企业可以积极探寻国外市场,申请外贸经营权。这样可以带动很多当地的第二层面的市场;其次,加宽产业链。部分企业或者新建企业可以从事物流、包装等行业,发展成熟以后在产业链中占有重要的衔接作用。

3、企业用人问题,尤其外贸人才的缺失是个棘手的难题。行业的进入门槛低,国外市场资源紧张。外贸人才的流失对企业的打击是致命的。企业只有摒弃用人偏见。提升自己产品的竞争力,才能发展壮大。

制造业产业集群 篇7

推动分散发展向产业聚集转变是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新途径。在生态学中,生物种群是指占据一定空间的,通过个体扩散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群个体。就系统本身而言,产业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在其系统演进上都要遵循系统生态演化的规律,因此,可以将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个体企业的聚集视为企业种群。企业种群生态理论主要研究有同行业或产品具有替代功能的企业组成的群体。丹尼尔.C.艾思提和波特(1997)认为产业生态的系统观可以帮助企业在内部以及在上下游供应链之间寻找增加值或降低成本的途径,而产业生态思想通常会有助于企业优化其资源(有助于提升资源生产率),进而会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实践证明,企业是具有一定生命特征的。企业的生命周期与生物的生命周期有很多相似之处,都要经历诞生、成长、繁殖裂变、衰老的生命历程,生物生态系统比其他任何系统更适合描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振荡变化。集群内上下游供应链的多个企业种群由于相同或相关行业的企业和机构在特定的地理位置上聚集而形成一个集成的生态系统,该系统在一定的时间或空间里,共同消耗各种环境要素包括原材料、劳动力、资本、客户等,同时,该系统内部上下游企业种群之间也存在资源的消耗与转化,并呈现出周期性的振荡。目前,运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解决此类问题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

以汽车产业集群供应链为例对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分析与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有效的密度制约等途径,实现汽车产业集群供应链上各企业种群规模的良性发展,增强其竞争力,从而有效地带动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

一、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供应链的研究分为以下几类:

(一)产业集群供应链的基础理论研究

崔沛然、张予川在供应链及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对产业集群供应链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产业集群供应链主要表现为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加强专业化分工,形成多种形式的竞合关系,提高区域营销竞争能力的四个方面;王叶峰以浙江服装产业为例对产业集群供应链风险管理进行了透彻的分析;陈永祥在基于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网络系统研究中探讨了基于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网络系统的设计与优化的可靠性问题,将多目标供应链网络运作平台移植到区域产业集群中,使其同时具有范围辐射效应与规模经济效益[1~3]。

(二)应用种群生态理论对汽车产业集群或其他集群供应链进行定性研究

Hannan和Freeman认为,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固定性,环境所能容纳的组织种群的密度是有限的,承载能力剩余空间越大,组织种群的成长速度越快,但是对于不同的组织形态,其进入环境承载能力剩余空间的速率不同。孙东升在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以安徽芜湖奇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群为例一文中以芜湖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为背景,说明了产业集群存在的好处,分析了芜湖汽车产业链的特点[4~5]。

目前对汽车产业集群供应链上企业种群竞争生态系统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基础理论与定性分析阶段,运用生态学的建模方法进行模拟与仿真的研究很少,本文将构建汽车产业集群供应链上三个典型企业种群的概念模型,建立非线性规划模型来模拟三企业种群的竞争生态系统,实现双赢,达到系统的良性循环。

二、建模与仿真

(一)概念模型

本文利用数值方法,建立如下三种群捕食系统,假设某个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供应链上有上游企业种群一个,下游企业种群两个:

假设1:设产出规模函数分别为:x3(t)———上游某企业种群;x1(t)———下游企业种群1;x2(t)———下游企业种群2。

假设2:上下游三个企业种群同属于某产业集群,该产业集群内自然资源充足,但受到外部经济边界的制约,所以集群内可容纳企业数量为有限区间。

假设3:在密度制约存在的情况下,种群竞争无限制。

假设4:它们是连续可微函数。

(二)模型的平衡点稳定性分析

该模型中,三种群之间存在捕食—被捕食(寄主—寄生)关系。以汽车产业集群为例,上游整车生产企业种群独立生存能力较强,若下游汽车服务企业种群、下游零部件生产企业种群独立生存,则其存在死亡率,同时,食饵种群的存在使得捕食者种群的死亡率有所降低,反应为捕食者种群对食饵种群的消化系数,结合捕食者的掠夺能力系数,以上两系数的乘积将反映食饵种群对捕食者种群的供养能力。

建立以上三种群的数学模型:

将f1,f2,f3在点p0(x1′,x2′,x3′)展开为Taylor级数,则得到系统(1`)

根据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可知,非线性系统1与线性系统1`的平衡点类型相同,于是,引进

计算可得平衡解。

(三)数值解图及相图模拟与分析

选取参数如下:

初值为(20,15,10),用四—五阶龙格库塔法计算结果,得到相应的数值解图及相图。

根据Volterra模型的特点,多数捕食者—食饵系统观察不到周期振荡,而是趋向某个平衡的状态,即存在稳定平衡点。图2 数值解图选定的区间是五年,假设该区域倾向于扶持上游企业种群,并限制下游外资企业种群。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游企业种群呈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下游企业种群1 呈现下降趋势,下游企业种群2 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两个下游企业种群在期初均出现产出规模递减的趋势,根据生物学中的竞争排斥理论,类似的两种群在同一小生境中不能共存,若共同相处,则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其中一种群灭绝,即容纳量较大的那个种群获胜,容纳量较小的那个种群灭绝。也就是说,在两竞争种群的内禀增长率相同的情况下,当种内竞争的影响小于种间竞争的影响时,竞争的结果将导致一种群灭绝。所以,当相似的本地企业种群与外资企业种群由于竞争排斥导致双方产出规模减少的时候,上游企业种群的产出规模也受到了影响,即在期初呈现下降趋势,此时,下游外资企业在期初集群机能不完善的情况下凭借其自身的先进性而起到主导作用,表现为产出规模明显高于上游企业种群与下游本地企业种群。随着竞争的继续进行,外资企业种群的产出规模由于受到限制而持续的递减呈现出灭绝趋势,与此同时,本地企业种群的产出规模开始明显增加,并对上游企业种群起到了主导作用。

相轨线是封闭曲线,结构不稳定,一旦离开某一条闭轨线,就进入另一条闭轨线,不恢复原状,自然界存在的周期性平衡生态系统是结构稳定的,即偏离周期轨道后,内部制约使系统恢复原状。由图3 所显示的三维相图所表现的情况来看,该曲线在模拟周期五年内尚未进入了闭轨线,说明此三企业种群竞争生态系统的结构是不稳定的,即在五年内,三种群的周期振荡与平衡状态是无法观察到的。

若将模拟周期延长至六十年,会观察到图3(a)中仍未出现闭环,将终点放大数倍后,见图3(b),可以观察到,轨线的末端出现小幅不轨则振荡,并持续。说明三企业种群构成的产业集群在演进过程中是结构不稳定的,如果系统受到干扰,其内部制约机制无法使系统自动恢复原有的状态。有研究表明,链接越简单,系统越脆弱;链接越复杂,系统越强壮。本文所选取的集群正处于发展阶段,构成简单,所以,任何外力或是环境的改变都可能引起集群的剧烈波动。如果区域经济的发展支持该集群稳健发展,那么随着机制的健全,政策的导入,该集群的构成会更加复杂,稳定性也会加强。

结论与展望

第一,在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供应链上,上下游企业种群以雇佣为基础的合作关系对上游核心企业会形成不良的影响。短期内,集群供应链上的各种群可能会先后达到各自的稳定状态,但该种状态并不能推进集群供应链的最终稳定。当某两个种群具有类似的竞争属性时,按照生态位理论,可能会对有限的资源展开掠夺竞争,这种竞争将促进集群的进化或退化。所以,应在集群供应链的演进过程中强化政府引导作用,对有限资源与空间进行合理的调节,避免恶性竞争的发生导致集群整体的退化[6]。

制造业产业集群 篇8

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和功能

随着产业集群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原材料的大批量需求、集群内企业间网络化制造和共同设计,先进管理理念和新技术的应用,企业信息化和标准化等需求越来强烈。基于产业集群的宁波四方物流系统主要以宁波“四方物流”为基础,以产业集群内中小制造企业为主,根据浙江省产业集群的中小制造企业信息化程度低,在人力、财力、技术、设备等方

供应链管理优化。根据产业集群制造企业行业的特点,“四方物流”参与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的设计和优化。通过供应链的再造设计出一个适合“四方物流”的供应链优化模式。

信息共享。“四方物流”提供货源信息、车源信息、专线信息、仓储信息等各类物流供求信息;基于产业集群的宁波”四方物流”系统提供行业质量标准、行业培训、产品创新、行业知识、市场需求、市场行情等信息。产业集群制造企业不仅可以共享“四方物流”提供的各种信息,而且可以共享集群内部企业的信息。

资源整合。“四方物流”能根据产业集群制造企业的特点,整合平台中优质的第三方物流技术服务商、管理咨询顾问和其他增值服务商等为企业提供广泛的物流解决方案;同时能够整合企业内部信息共享与物流资源的充分利用获取最佳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整合和强化企业之间以及供应链内部之间交叉的供应链运作。

企业间协作。在制造业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中,企业间协作需求迫切,协作业务明确。根据集群中行业化的特点,系统中设有行业化的协同设计与制造平台,充分盘活行业内部资源合作,优化设计与制造流程,提高产业集群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信息化服务。ASP模式是解决产业集群内中小制造企业信息化管理问题的最佳途径。ASP提供“一对多”服务模式,“四方物流”负责向产业集群内中小制造企业提供应用软件和相关服务等。

构建的总体思路

此系统主要是嵌入在四方物流平台中,因此从层次结构上看,系统的总体架构分为核心层系统,外挂层系统和支撑层系统三个层次。

核心层系统主要是以四方物流为主,在此系统中,四方物流平台通过积极参与中小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优化,根据产业集群中核心“会员”企业的物流需求,同时依靠平台内第三方物流提供商、技术服务商、管理咨询顾问和其他增值服务商等“会员“企业,提高满足产业集群企业需求的供应链系统,增强了平台“会员”的整体效益;另外四方物流具有管理“会员”企业的所有供应链层面作业,根据信息共享与物流资源充分利用来获取最佳供应链整合能力,整合和协调供应链内部与四方物流平台和产业集群中其他“会员”企业交叉业务的权限和功能。总的来说,系统提供由客户需求开始,贯穿从产品设计到原材料供应、生产、批发、零售等过程的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完成从采购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流程。基于四方物流对产业集群企业对供应链的管理,核心系统中还有物流调运优化系统、基于webGis物流跟踪系统等增值业务系统。物流调运优化系统,该系统能有效的整合产业链集群企业对原材料、零部件、运输资源利用合理化和最大化,成本降低。基于webGis物流跟踪系统将先进的计算机计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综合运用于物流系统,通过对物流过程的实时跟踪,获得货物在途情况(货物位置、状态、装卸送达等)。

外挂层系统主要是由ASP信息化服务平台构成。该平台具有一下功能:“四方物流”为中小制造企业更好的实施信息化管理提供的应用软件和服务。如办公自动化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市场营销子系统、生产管理子系统、财务管理子系统、高层管理子系统等“四方物流”能对平台上的企业提供复杂的服务安全保障机制;解决多用户系统,提供各种应用的技术,服务使用跟踪、计量和记账等技术;企业信息化定制,在此平台中能根据企业需求,利用已建立的功能模组按需求构造企业的业务流程,同时系统参照组织结构、部门配置信息对用户自定义的流程进行解释,生成可执行的软件。

制造业产业集群 篇9

1 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集群的现状与战略意义

1.1 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在海西战略中的意义

打造“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是国务院在《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是加强两岸合作,积极承接台湾制造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客观需要,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尽快缩小与国际制造业先进水平差距的重要途径。将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的战略定位符合海西区区情及产业发展现状。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制造业发达,扛起中国制造业的“半壁江山”,有“世界工厂”之称。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具备制造业发展所需的港口、区位、资源和产业等优势与潜力,为加快建设东部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意见》的《实施意见》,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机械制造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体系,轻、重工业协调发展,一批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聚集、发展,东部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日渐成型。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也有力推进和加速了福建工业化的进程,进而大大提升福建省乃至海西区的整体经济实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制造业在海西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如表1、表2所示);(2)主导产业已经形成。通过承接港澳台制造业转移和跨国资本、引导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制造业转移以及内地重化制造业的转移,作为海峡西岸制造业主体的三大产业,近年来保持了高速发展的趋势。截至2009年,信息产业5年平均增速超过20%,销售收入在2010年达3 100亿元;被称为“工业之母”的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总产值7年增长了5.5倍,2010年达2 592亿元;石油化工产业由弱变强,2010年产值超800亿元,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18]。(3)海洋经济成为重要支柱。近年来,国内外投资者看好福建港口资源优势,纷纷在福建省沿海投资建设石化、钢铁、汽车等重化工业项目,一大批关联企业不断向沿海临港工业园区集聚,初步形成了投资规模大、关联度强、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高、带动作用强、产业集聚明显的临港重化工业雏型。

注:根据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统计年鉴2005—2010》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注:根据《福建统计年鉴》(2010)的相关统计数据计算而得

1.2 基于产业集群的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战略意义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产业集群的竞争密切相关。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往往表现在地方特色企业集群上,这就是大量相关企业空间集聚所形成的本地化的产业氛围,主要表现在增长速度、市场占有率、集群创新、生产率等方面,这是其他区域和非集群企业无法比拟和模仿的,而作为产业集群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其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地理集中性,这种产业地理集中能够产生广泛的集聚经济效益。先进制造业基地内的企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彼此间形成一种互动性的关联,这种互动形成的竞争压力、潜在压力有利于构成集群内企业持续的创新动力,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产品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的加快。这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所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难以相比的,从而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以提高基地的竞争力。同时,产业集群可以发挥其独特的竞争优势,推动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形成。无论是上海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总部经济”模式、浙江的“小狗经济”模式还是广东的“集群制造”模式,三地区制造业的发展都不约而同地以产业集群为载体,产业在空间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上都十分明显,因此,海西在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过程中,应关注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生成和发展。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未来发展来看,最重要的就是尽快建立起产业支撑体系,其中,工业又担负着挑大梁的责任。相信,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壮大,产业集群必将给海西工业经济乃至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最强有力的推动。现阶段,以专业化的工业园区为载体,福建省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较快,行业群体性规模迅速壮大,已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至2009年,福建省30个重点产业集群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2%,其中,20个重点产业集群产值均超百亿元,7个入选全国百佳产业集群。福建入选全国百佳产业集群数居全国第5位[6]。

2 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产业集群支持体系构成及其发展现状

2.1 市场服务体系促进闽台及区域合作

良好的市场服务支持是发展产业集群的前提。产业集群的市场服务体系是以政府为引导,连接群内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起来的专业化、系列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专门为群内企业服务的网络,包括能够提供市场效率的专业化中介服务组织、能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金融服务渠道和能够提高集聚效应的物流服务体系。现阶段,福建省着眼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进闽台及中西部区域合作。一是专业化中介服务不断扩大,如科技中介服务,福建省现已初步形成由创业、咨询、市场三种类型组成的多元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全省有技术咨询类中介机构800多个,生产力促进中心81个,其中国家级示范中心5个。二是积极推介海西港口,打造海峡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福建省海、陆、空立体化交通网络及“海西”半日辐射圈的成型[17],为企业产品、原材料的运送以及人员的交流,为福建省乃至整个海西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构筑提供了便利条件,周边地区特别是许多中西部地区通过福建这一通道,加强省际边贸联系,拓展对台对外经贸合作,形成沿海港口与内陆腹地联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三是金融服务渠道不断完善。以闽台合作为例,福建省通过加大信贷支持拓展融资渠道,推进台资企业融资工作。截止2008年底,福建累计引进9 718家台资企业,按历史可比口径,吸收合同台资203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142亿美元,分别占福建合同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15.2%和16.9%。另外,在民营经济方面,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闽籍企业家、经销商有着信息灵敏、投资实力雄厚、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优势,许多民营企业已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在进行新一轮的投资创业过程中将潜在的民间资本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投资优势,为福建先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18]。

2.2 技术开发体系推进基地集群创新

有效的技术开发体系是集群创新的保证。由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正由主要依靠投资推动转向投资和技术共同推动,尤其是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正逐渐增强,可以说,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有着强烈的需要。近几年来,福建省依靠不断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整个产业发展逐步实现从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转变,从注重单项技术创新向集成创新转变。从2006年开始,福建陆续启动25个省级重大科研专项,已拥有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近年来,全省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28家,涌现出厦华电子、星网锐捷、新大陆、厦门钨业、漳州万利达等一批具有较大规模、竞争力较强的高科技龙头企业,还建成了一批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工程化开发为目标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和行业技术研发基地[17]。据最新统计,福建综合科技水平居全国第九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第五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居第六位,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居第十三位和第十一位(具体见表3);全省2/3的市(县、区)通过了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其中一半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县、区);全省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22个,孵化基地面积22万多平方米;有技术咨询类中介机构800多个,各类技术贸易机构1 300多家;建立了省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创办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提供专利代理、风险评估、投资融资等多项服务。

注:1)“据福建统计年鉴2009(福建统计年鉴2010无该类数据);2)#表示其中项

2.3 区域创新网络增强区域经济实力

所谓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之间在长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关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系统。完善的区域创新网络是发展产业集群的基础。作为一个区域经济体,其包含的主体要素主要由政府、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五类(如图1),只有以主体创新功能发挥为基础,建立一种相互沟通、相互作用的新型合作模式,才能使区域经济实力增强。近几年来,福建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关系进一步密切。福建省拥有39所高校和121家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所属独立科研机构,覆盖了11个学科门类217个硕士点和10个学科门类53个博士点,并形成了以经济、化学、海洋、生物、环境与资源科学等在全国具有相对优势的学科。此外,福建省还积极走“品牌路线”,打造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支持企业争创中国名牌、驰名商标,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争创世界名牌实现快速扩张,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发境外资源和市场,收购或参股国际品牌、营销网络、研发机构;发挥工业园区的载体作用,提升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的功能;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发展配套协作企业,优化生产协作流程,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的供应网络。2008年以来,福建省拥有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总数达177个,并已连续4年居全国第5位,其中制造业的名牌产品、著名商标比重很大。在闽台合作方面,两岸产业对接步伐加快,台湾百大企业在闽投资已增加至40多家,福建累计吸引台资居全国前列,初步形成了厦门LED光电产业、福安机电、泉州船舶制造、福清机械工业等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集群基地[19]。

2.4 政府支持体系加快集群基地发展

适度的政府支持是集群发展的环境条件。由于市场机制固有的缺陷,单纯依靠市场力量很难保证区域始终沿着最优路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条件下,发展产业集群还是需要政府的支持。通过政府的介入和干预,控制产业集群的外部负效应、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消除市场进出壁垒、维持市场秩序,最终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避免集群内部出现群而不聚的现象。2004年,福建省出台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明确提出着力构建先进制造业基地。围绕这一目标,福建省工业实施项目带动,以项目投产、项目开建和项目策划以促增长、调结构、增后劲、保发展的目标在近几年开始显现成效。从福州青口到厦门灌口汽车产业基地,从湄洲湾石化基地到东山湾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各地以龙头项目为突破重点加快发展,一个个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形成,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呈现大项目带动产业大集群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快步前行的喜人态势。2009年,福建省政府加大对先进制造业和其它产业的一批重点项目的投资力度,其中投资额在3 000万元以上的计划投产项目约500项,总投资近1 300亿元,全部达产后可年新增销售收入1 780多亿元;计划完成投资1 700亿元,开工300项投资在5 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实施300项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在闽台合作方面,2009年4月,福建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台资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四个方面加大吸引台商投资力度和帮助台资企业转型升级[20]。建立与之配套的银行贷款风险保证金制度以形成价值更大的特色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打造出符合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17]。在培育、认定、推荐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方面,福建省还相继出台实施品牌战略带动政策,引导企业做大做强。

2.5 人才支持体系促进基地可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优势是先进制造业基地形成的主要条件。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福建省人才及其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和领军人才的培养。福建有着独特的人文魅力,具备良好的科教和人才支撑能力,每年毕业的大中专等各类人才达20多万人,在代表我国自然科学界最高荣誉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福建籍的有100多位,人口平均素质相对较高,成为推动我省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强大的智力支持。以福建省最重要的一所省属“211工程”重点大学福州大学为例,其始终把贴近海西、融入海西、服务海西作为行动指南,在区域创新体系中找准定位,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开放式办学特色,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创新完善技术转移机制,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适应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的需求,为海西建设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21]。另外,福建省还致力于台湾人才的引进,通过发挥本省培训机构的作用,加强闽台职业教育、闽台校企、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合作,加大台资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力度;通过引导省内普通高校、职业技术学院(校)针对台资企业布局和用人、用工要求,设立对口专业,培养台资企业需要的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探索开展专业人才订单培养,为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服务。

3 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集群支持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来看,尽管海西,特别是主体区的福建省在产业集群支持体系方面己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欧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方面都还存在差距,总结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3.1 市场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是专业化、社会化的中介服务体系尚未形成。海峡西岸经济区还没有专门部门和企业从事产业服务工作,总的情况是: 兼职服务多,专业化服务机构少;服务活动多,有效服务少;准政府协会多,真正的民间组织少。在大多数服务企业中,一无专门人才,二无服务项目,三无创新机制,四无服务平台和服务手段。由于中介组织机构融资困难,科技投入严重不足,中介组织大多管理不规范,决策不科学。二是物流基础设施,如铁路、高速公路、海空港等基础设施建设超常推进可能存在重复建设问题,连接海峡两岸的现代物流中心的建设大工程需要更谨慎的统筹规划。

3.2 技术开发体系存在的问题

企业缺乏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一是历史原因。改革开放之后,福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基本上是依靠引进国外机器设备和人才而实现的,由于没有在引进之后相应跟进消化吸收创新,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基础还比较薄弱。二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导致企业缺乏自主技术创新的经济基础;三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太少,导致企业缺乏自主技术创新的人才基础;四是产业政策引导和政府宏观调控效果不明显,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标准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3 产业集群内部环境制约

制造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既需要有细化的专业化分工,又要求各产业之间能够密切配合。首先,由于历史原因,福建产业集群内上下游产业间关系不紧密、产业配套能力不强,产业集群内部环境较差,集群缺乏集体行动的规则、规范。许多集群内部的企业间缺乏必然的产业联系,难以形成各种能够推动企业有效互动和互相促进的共同机制;产业集群内部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关联产业和支持产业缺乏;产业配套能力差,分工协作程度低。其次,由于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始终是非正式的社会关系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不重视理性化正式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以血缘、地缘关系为主的人际关系虽然密切,但是相对封闭、延伸的半径小,难以形成相互之间的最大认同和接纳。制度信任的不足导致人们只相信有血缘关系以及不具有血缘家族关系却有着亲密交往关系的亲朋密友,海西产业集群下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内部还未形成一种很好的信任制度。

3.4 政府导向存在的问题

存在政府误区。目前,各种工业园区被视为产业集群的升级版,而在依据本地特点构思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发展中介服务体系等方面,海西区政府还缺乏周全的规划与有效的行动。海西区各级政府对集群内公共产品的认识不足,供给有待加强:地方公共产品包括道路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包括专业市场建设、集体品牌的创造、设立共同的技术创新机构、教育培训机构、产品质量检测设施、举办交易会、展览会等。在集群发展规模上,既缺乏对产业集群上、中、下游产品和水、电、气等公用辅助设施的统一规划布局,又缺乏对产业集群的物流运输、环境保护、管理服务、政策扶持、服务支撑等方面的统筹规划,这是产业集群无序发展的根源所在。

4 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集群支持体系的建立

4.1 建立完善的产业集群市场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培育。(1)福建省政府应通过采取统一规划,制定法规,进行宏观指导和调控,培训人才,实行优惠信贷和减免税,承担和分散风险,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等,加快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的构建、引导和聚集,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服务支撑。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把中介组织当成真正的民间组织,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推动海西市场中介组织的市场化、规范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健全对市场中介组织的管理和监督体系,完善法规,将市场中介组织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完善市场中介组织的准入制度,规范中介组织市场,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市场中介组织开展国际市场中介服务。(2)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建立健全信用制度,推行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中介服务机构创建良好的融资环境,解决中介服务结构融资难的问题。可集中财力加大财政投人,设立先进制造业产业专项发展基金,支持和鼓励先进制造业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和民资银行组建步伐,引导和鼓励各级金融机构支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二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统筹规划以避免重复建设。规范物流市场,消除“条块分割”,减少交易风险,降低交易成本。继续推进连接海峡两岸的现代物流中心的建设,建设福州、厦门、泉州等中心物流节点城市和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大中型综合性现代物流中心。依托临港工业、产业集群和台资企业集中区,围绕原料供应、半成品和成品仓储配送,建设物流配送或专业配送中心。加快保税港区、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完善保税物流体系,推进闽台港区对接,发展保税仓储、贸易采购、配送中转等业务。

4.2 构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技术开发体系

一是加大制造业重点领域和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用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向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与研发、关键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新产品新技术研发、高新产业技术产业化、行业重大技术改造等方面倾斜。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技术创新优惠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吸引社会多元投资。引导并调控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方向,使各类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领域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化,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度等措施,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创新相结合,围绕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以及重大产品的关键和共性技术,组织实施更多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项目。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形成与一流创新体系适应的人才支持体系,重点在厦门湾、闽江口、媚洲湾等闽台产业对接集中区搭建人才交流、产业技术研发转化和技术培训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三是发挥有关部门的协调作用。在省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加强宏观指导,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产业协作与重组。有关部门发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帮助企业解决有关问题,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加强区域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提高企业技术标准等级,完善地方标准体系,发挥标准化在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中的作用。完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制度,推进州(市)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积极推动产学研联合,共建技术创新实验基地,提高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供给能,为海西先进制造业参与国外竞争创造条件。

4.3 发挥各创新主体作用,加强闽台及区域合作

首先,要培育区域创新文化。通过海西特有的“三缘”关系网络,促进区内创新主体间形成相互信任基础上的共同行为准则,创建一套共同遵守的产业和行业规范。通过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非正式关系网络(如企业家网络)来促进合作,由取得政府支持的企业家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创新、开放、倡导市场文明和商业道德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使得信息和资源在企业中能够共享,加快创新的扩散。其次,通过整合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在闽台深度对接下,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应大力推进重点工业园区、基地、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建设,以园区基地为载体、以产业链延伸为主线推进产业集群基地发展。在积极推进和深化两岸科技合作战略的同时,“发挥闽浙赣、闽粤赣等跨省区域协作组织的作用”,以加强海峡西岸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重点,通过不断完善的省际交通基础设施,打破行政壁垒、推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城市间合理分工,积极扩大海西区与其他城市已有的产业合作,推进产业发展和升级。另外,还可以通过建立虚拟产业集群,利用网络经济所创造的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撑系统,使产业集群的运行能够突破时空概念,在更大范围内共享资源、共享信息而有效地解决产业集群跨区域合作的困难。最后,各创新主体各司其职。在创新活动中,政府通过法律、经济和组织管理手段在制度、环境和政策层面引导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间的协同创新,使区内相关创新主体发生协同效应。由政府牵线搭桥,引进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与产业集群直接相关的研发机构、产学研基地、博士后工作站等;组织专业研究人员为企业开展直接相关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集群企业的人员素质,并面对面以辅导方式帮助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作为主要结点的中介机构,应在服务于区域创新方面发挥沟通、协调和粘结作用,如建立综合性的中小企业协会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广泛组织社会资源,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面上推广。

4.4 转变政府职能,有效发挥政府作用

一是加强产业政策的引导,制定有效的产业集群发展指导目录及政策。福建省政府应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路,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加快区域协调机制建设,开展政策合作和区域政府协调,统筹规划功能布局,形成区域分工有序、相互协作、前后配套、链接紧密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要在构建产业集群总体思路下设计招商引资的目标吸引政策,有目的地吸引那些具备产业带动优势和有产业关联效应或配套协作功能的项目进入,以促进相关集群的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提升;在对各地招商引资的考核时,要把重点放在对产业配套环境、产业集群招商的考核上;实行更优惠的市场准入政策,降低门槛,鼓励广大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向集群进一步集聚;对集群内的新上项目放宽审批权限,逐步实行登记备案制;推行更加积极的资金扶持政策,政府技改资金及科技三项费用等扶持资金应有意识地向集群倾斜,引导集群的发展。就目前海西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情况看:(1)主导产业为石化产业。(2)支柱产业为电子信息、纺织鞋服产业。(3)辅助产业为装备制造业。(4)潜导产业为半导体照明、微波通信、环保、生物医药、精密仪器、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二是优化创新工作环境。推行电子政务,简化审批程序,努力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政府行政办事效率,减少行政审批环节,减少政府收费,减低外部成本;建立有利于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政策、法律和市场环境;加强能源、交通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和整合,实施优势互补,联合发展,创造更优的投资硬环境。

4.5 建立人才聚集与管理体系

制造业产业集群 篇10

关键词:制造业升级转型,五金刀剪产业集群,阳江

1 相关理论文献分析

产业集群是一种特殊的生产组织形式, 早在19世纪后期西方学者就已经对企业在空间上的集中现象进行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 不同学科学者纷纷涉足这一领域, 形成了众多产业集群理论学派。由于涉及理论观点较多, 本文根据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和竞争优势理论为主线, 对产业集群主要经典理论学派和观点进行简要梳理。

外部经济理论:新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AlfredMarshall) 第一个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产业集群现象。他对生产性质相类似的中小企业集中生产的“产业区”现象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外部经济的概念, 并用于分析这种组织形式的“经济特性”, 进而得出外部经济是企业聚集而产生的, 并对集群产生的外部经济和利益进行了归纳。

工业区位论:阿尔弗雷德·韦伯 (AlfredWeber) 是工业区位理论的创立者。他把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影响工业分布于各个区域的“区域性因素”, 另一类是引起工业再分布的“集聚因素”。韦伯认为, 集聚因素是一种“优势”, 在一定集中化程度下, 成本因工业的集中化而降低。

空间经济理论:20世纪90年代, 以保罗·克鲁格曼 (Paul Krugman) 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 (或空间经济学) 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了新解释。克鲁格曼认为经济活动的地理集中是由收益递增、运输成本及需求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的。藤田昌久和雅克-弗朗科斯·蒂斯进一步解释了不同形式的报酬递增和不同类型成本的权衡问题。他们认为, 一个产业集群的形成取决于三个截然不同的影响力的相对实力:局部经济体的大小、价格竞争的强度以及运输成本的水平。

竞争优势理论:迈克尔·波特 (Michael Porter) 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 并通过“钻石模型”研究了产业集群和竞争之间的关系, 系统地提出了竞争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他认为钻石体系的基本目的就是推动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优势趋向集群式分布, 同时他强调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是多方面的。

除了经典理论, 众多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角度对产业集群理论进行了详尽研究, 如基于生产方式、分工和交易费用视角、基于知识溢出、信息和创新视角的研究、基于外部性、集体效率和演化视角的研究等等, 相关理论成果丰富, 在此, 本文不一一赘述。

2 国内外制造业升级转型新趋势与路径

国内外制造业升级转型新趋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信息化对制造业的推动作用凸显。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 极大改变了传统业务流程和工作方法, 提高了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二是低碳化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低碳”理念的实施和“低碳”技术的应用, 将使制造业在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维护直至报废处理和善后处置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 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而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三是制造业集群化发展特征日益明显。由于具有经济上的协同效应和技术上的溢出效益, 产业集群正成为世界制造业发展的普遍现象;四是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趋势加快。当前许多企业的制造与服务功能已经融合在一起, 一些企业的经济活动甚至已由以制造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

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可以从三个层面着手。

技术链层面:推动制造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的进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 推动制造业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集成化、精密化、微型化、清洁化、艺术化、个性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二是信息化的发展, 不仅催生出许多高新技术产品和新兴工业, 而且通过先进智能制造系统生产出高价值的集成创新产品。

价值链层面:促使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拓展。总体来看, 制造业结构升级, 就是遵循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价值链升级的路径, 实现由“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的攀升。价值链升级主要有两条路径, 一是基于本价值链, 从生产环节向设计和营销等利润丰厚的环节跨越, 改变企业自身在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二是从一条价值链跨越到另一条新的、价值量更高、获利能力更强的相关产业的价值链。

空间布局层面:打造现代产业区获取集聚经济效益。大致有三条路径:一是基于区域特色“块状经济”发展, 以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主题, 形成规模大、竟争力强的专业化产业区;二是以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学科技园区、海归人员创业园区等为核心, 集聚一批科技型企业, 形成块状或带状集聚, 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三是在经济 (技术) 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其他投资环境好的园区吸纳大型外资企业, 通过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产业联系的扩大, 邻近园区产业关联度的增强, 研究机构的进入, 各类中介组织的发育, 形成具有专业化特色的企业集聚区。

3 阳江五金刀具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问题

经过多年发展壮大, 目前, 阳江五金刀具产业集群已经相对较为成熟, 主要特征表现为四个方面。

在产业集群规模方面表现为企业众多, 产值较大。据统计, 2010年阳江全市有五金刀剪企业1500多家, 企业数量占全国同类企业数的一半以上, 2010年行业总产值为222.7亿元,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 占全国五金刀剪企业总产值的60%, 出口量占全国五金刀剪企业的80%;在集群企业空间分布方面表现为集群企业相对较为集中。集群企业主要分散集中在城区和阳春县两处区域;在集群产业链方面表现为环节多, 链条长。包括上游原材料供应、五金刀剪机械设备制造、五金刀剪生产、以及热处理、电镀、模具开发、包装等配套工序、出口、内销等贸易环节等等。

综合现有阳江刀剪产业集群研究文献, 同时, 结合新时期传统制造业升级转型的趋势与要求, 笔者认为阳江五金刀具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集群产品定位低端。集群生产的多数产品的质量、品牌、技术含量和效益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二是产业集群内大部分企业发展水平不高。目前, 除几个大型知名五金刀具企业外, 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管理水品、技术水平、抗风险能力等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三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集群企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落后、新产品开发能力不足、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不多、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四是产业集群关联配套能力还不强。与发达地区同类产业集群相比, 阳江五金刀剪产业关联度不高, 集群配套能力不强。同时, 由于产品结构雷同造成恶性竞争现象存在, 制约产业集群的长远发展;五是产业集群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具体表现为与产业集群相关的科技、质检、金融等服务体系不配套。

4 阳江培育五金刀具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4.1 实施企业培育工程, 提升集群发展质量

实施企业培育计划。重点扶持实力强、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产业辐射和带动能力强, 能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的产业项目优先列入市产业发展项目库, 组织龙头企业参加银企对接并予以重点推荐;开展实施“中小企业千星工程”。着力培育各具特色的中小工业企业之星, 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带动集群中小工业企业走专、精、特、新、优的发展之路。

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支持集群龙头企业通过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强化对供应链和市场的控制力, 整合行业优势资源, 提升集群整体竞争力。鼓励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行业企业战略联盟。引导龙头企业利用自身品牌、资金、研发、销售网络等资源优势, 带动集群内中小企业共同发展, 做大做强。以横向配套、纵向协作为基础, 形成以大带小、共同发展的“龙头企业带动、加工点配套跟进”的行业发展模式。

积极推进企业重组。加大对集群内企业整合重组的扶持力度, 大力支持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强强联合、大小联合、内联外合、资产重组、产业链延伸、品牌联盟和虚拟经营等方式实施整合重组,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产业配套和市场竞争能力。鼓励企业“强强联合”, 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鼓励关联企业、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 完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 提高抗风险能力。

4.2 加快配套体系建设, 改善集群发展环境

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依托现有产业发展基础, 重点发展与五金刀剪产业密切相关的模具设计、工程设计、包装设计等工业设计。加快培育一批集成创新能力强、设计成果产业化绩效明显的专业企业, 鼓励开展集研发设计、工艺设计、软件设计、设备制造、系统集成于一体的总集成总承包服务。

鼓励开展市场营销合作。鼓励集群企业通过直营连锁、特许加盟等方式开设专卖店和商场专柜, 支持企业到境外建立营销网络, 设立企业产品销售终端, 提高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附加值。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按照供应链的要求, 发展公共电子商务平台, 支持企业进行产品展示、信息发布和网上交易, 建立从原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电子商务系统, 开展网上营销业务。

支持发展物流配送业。鼓励企业或专业性物流企业依托公路枢纽建立区域性物流园区或物流配送中心。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整合物流资源, 发展第三方物流, 培育发展专业物流市场。对物流信息系统、物流技术标准体系建设项目, 给予重点支持。

创新发展金融服务业。积极拓展集群企业特别是集群内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渠道, 探索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专门金融机构, 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制定和落实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 鼓励金融机构积极为集群内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积极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再担保体系建设, 规范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

4.3 强化创新平台建设, 提升集群创新能力

强化技术创新。加强集群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搭建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 由政府部门、社会服务机构及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共同组成的行业创新服务平台。扶持建设一批以科技服务为主要职能的科技咨询、评估、成果鉴定机构;增强集群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增加研发投入, 推进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产学研结合;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体系, 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强化技术成果转化的政策支持, 积极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 专门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资助和贷款贴息。

推动品牌创新。全力提升“阳江制造”品牌形象, 引导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与关键控制点 (HACCP) 管理体系、产品质量等管理体系建设, 进一步提高“阳江制造”产品质量;强化企业品牌的创建与运营。鼓励企业创建自主品牌, 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在境外注册商标, 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鼓励集群中小企业集中策划推介、联合创牌, 形成一批区域性品牌;继续营造良好的品牌培育环境。突出抓好重点产品、重点对象、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的专项打假活动,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鼓励管理创新。着力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积极引导上规模的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度改革。大力推进经营管理创新, 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积极“走出去”, 进行产业链整合, 提高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企业经营模式转变。鼓励集群企业对非核心业务采取联营、联盟、外包等方式开展虚拟经营, 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鼓励本地优势特色产业建设一批行业网上商城, 作为行业的产品信息中心和推广展示中心, 宣传推介行业龙头企业和知名产品。

4.4 优化要素资源环境, 增强集群发展动力

保障集群空间拓展土地需求。提前做好工业用地公开出让前的征地工作, 确保集群空间拓展的用地要求。结合标准厂房建设, 通过“存量换增量”, 加快城区“退二进三”、“退二提二”, 引导城区中小企业入住标准厂房。鼓励企业通过零土地技改, 盘活闲置存量土地, 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结合阳江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加快提升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员素质, 做好优秀人才的引进工作, 不断优化集群企业的人才结构。鼓励院校加强与企业的对口服务, 鼓励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开展员工专业培训、定向培养等服务;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整合各类专项资金, 集中用于扶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制造业发展、优势特色制造业改造提升, 支持企业开发高端产品、企业整合重组、品牌建设。继续深化银企、银项对接合作, 改善银企信息不对称状况, 细化银企对接实施环节, 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规范发展中小企业担保机构, 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廉运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1213-243.

[2]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李刚剑, 陈志人, 张英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12-13.

[3]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M].张兆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4] (日) 藤田昌久, (比) 雅克-弗朗科斯.蒂斯.集聚经济学[M].刘峰, 张雁, 陈海威译.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5]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 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

[6]任荣伟.产业集群中的团簇效应特征值的检验:信任于合作[J].中大管理研究, 2007, (2) .

[7]吴荣体.阳江刀剪产业当前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和产业, 2008, (9) .

产业集群运行模式研究 篇11

【关键词】产业集群;运行模式;信息化;服务

1、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发展与之配套的中小型生产、服务企业以及维修、销售、咨询机构等,形成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市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模式[1]。产业集群以大中型企业为中心,横纵向拓展的垂直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这种产业集群发展初期,企业先自发聚集,当集群进入成长阶段时,政府才开始介入主动承担责任,通过合理规划、政策引导和创造环境有利的条件,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当产业集群发展到成熟阶段,政府应该退出主导模式,使产业集群回归市场机制,促进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2]。对于市場经济的调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产业集群运行模式

2.1建立统一的科技服务研发与应用信息平台

建立产业集群信息平台,向产业集群内企业提供一个容量大、公益性的信息平台十分重要,有助于企业对政策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市场贸易信息、技术信息、人员信息、项目信息、生产检测设备信息、知识产权保护信息等的获取,也有利于企业日常生产、检测过程中疑难问题咨询与解决,促进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3]。同时通过平台建设,有利于产业集群内各种科技资源、设备资源、人力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统一,提高仪器设备资源的利用率,发挥人力资源的创新思想优势,促进信息技术资源的及时性与流通性,最大程度的促进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

2.2建立平台制度与利益分配机制

建立完善的制度与利益分配机制,有助于平台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其中制度建设是平台运行的保障,利益机制能够保护技术拥有者的利益,鼓励企业不断的创新。在平台运行方面,要积极创新管理和激励机制[4]。一是建立公平公正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形成有利于平台运行的制度导向。二是建立优化配置科技资源机制与市场秩序,提高面向市场需求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三是建立平台服务企业的联系交流机制,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四是完善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与培养机制,吸引国内外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面向产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和技能工人,开展技能、现代企业管理、创新发展、企业战略等培训,完善管理层的人员结构。五是建立平台运行的后勤保障机制,提高集群内创新要素的活跃度和集聚力。六是建立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有利于知识产权方的创新权益得到保护;在知识产权交易时,确保利益的最大化,可有效的鼓励了技术人员知识创新积极性。

2.3整合优势资源,推动产业链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产业集群内部资源配制不均衡,核心企业在规模、技术层次、加工设备、技术人才等方面拥有较大的资源优势,中小企业与其有较大的差异,其测试设备和技术等基础条件严重不足,加上行业标准不统一等因素影响着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着产业的健康发展。由于集群内部信息沟通不畅等原因,产业集群内部出现大量生产、检测设备闲置、重复购置等现象,造成各种资源的严重浪费。此外,也导致了部分企业寻求外部资源的状况,出现了企业检测难、检测贵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减弱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针对集群出现的以上现象,可以依托实力单位,面向集群企业,整合优势资源,推动产业链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在集群内部,建立公益性的集群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将集群内的检测设备、人员、技术信息等资源整合起来,直接面向集群内的所有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服务,有效支撑集群内中小企业的生产与技术创新问题。在公共检测服务建设初期,依托宝钛集团实验中心和较大民企的实验室设备、人员、技术等优势,近距离向产业集群内企业进行各种检测服务,提升产业集群生产、技术创新效率。对于集群外部,以“需求引导、利益驱动、合理安排、合作共赢”的理念,通过技术联盟,制度和利益机制的建立,将集群发展需求的各种资源统筹起来,为产业集群内部发展生产、检测、技术创新过程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从而不断完善、延伸产业链,促进集群产业快速升级。

2.4与技术联盟机构合作,逐步取得相关的资格认证

根据产业集群发展的需求,检测平台应及时与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技术监督机构共同合作,开展服务,使检测平台逐步取得相关的资格认证。为了提升检测服务平台的地位,保证数据的公平、公正、可靠性,组织专人就检测服务平台资质认证开展相应的工作,如向社会出具公正性数据计量认证资质(CMA)、承接政府任务的政权资质(CAL),产品出口使用的实验室认可自制(CNAS)及国防军工行业实验室认可资质(DiLAC)。此外,随着国内大运行项目的运行,检测服务平台还应取得美国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开展的“国家航空航天和国防合同方授信项目”(英文简称“NADCAP”)资质、欧洲空客等公司的宇航资质,有效的确保平台具有为社会、或相关专业材料领域提供检测数据的资质,保证了平台出具数据的科学、准确、可靠性,也扩展了集群内企业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市场份额。在宝鸡检测平台发展的同时,不断根据集群需要,完善检测平台的各种质量体系,规范检测平台,使检测服务平台具备产品检验、过程检测、认证机制功能。检测平台发展规范化运行间接影响到产业集群企业走向正规化、规范化,从而提高产业集群总体的质量水平和全员的质量意识,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2.5建立公益性检测服务平台

针对产业集群的特点,整合相关机构资源,建设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组建一支专业化技术队伍,储备和提供完备的技术人才。使检测平台具备产品检验、过程检测、认证机制功能,为中小企业和研发人员提供公共实验、样品检测、性能分析、产品评价和中试等服务。建立相应的产品标准和平台运行机制,为产业集群的技术进步与创新提供社会化保障。第一,在国家推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积极响应的国家号召,以合资的形式打造了产业集群公共检测平台项目,为国内其他省份的产业集全做出了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国内其他产业集群的不断跟进。第二,积极响应国家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号召,从实践出发,积极主动的将钛产业集群向创新型产业集群推进,并为之建立公益性的产业检测信息平台项目,为产业向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第三,为了保障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产业集群建立了一系列的服务保障体系,为产业集群的升级与创新提供了基础保障。第四,为了提高产业集群的认知度,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去基层等方式进行媒体宣传,提高公众对平台的了解,以便更好的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刘霞,陈建军.产业集群成长的组织间学习效应研究[J].科研管理,2012(04)

[2]周小虎,刘冰洁.社会网络、产业集群竞争力与中小企业国际化[J].经济管理,2012(04)

[3]史永隽.源企业成长障碍、社会网络结构特征与孵化型集群衍生——以浙江洛舍钢琴产业集群为案例[J].学术研究,2012(03)

制造业产业集群 篇12

开发深圳, 带动了珠江三角洲经济腾飞;开发浦东, 促进了长三角地区迅猛发展。人们希望, 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成为撬动经济格局变化的又一个新支点。200 5年底, 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写入国家“十一五”规划, 标志着滨海新区被纳入了国家整体发展战略。2 0 0 6年, 一系列配套政策相继推出, 重大项目渐次展开, 滨海新区站在了历史的新起点。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生产要素和产业转移加快, 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 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 这对滨海新区的区域化、国际化、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国内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扎实推进, 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格局逐步形成。同时, 资源能源日趋紧张, 瓶颈制约更加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加快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增长方式转变的任务非常繁重。所有这些, 既为滨海新区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也提出了严峻挑战。

本文围绕“钻石模型”提出的六要素, 根据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 在发挥规模效应、集群效应、分工效应的基础上, 提出制造业竞争力的构建模型。并从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增强金融支持与服务、促进新区制造业技术创新、政策扶持等方面给出了政策建议。

二、产业竞争力的传统分析框架

1. 比较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于《国富论》中最早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 指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 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所导致的各国之间生产优势的不同, 因此各国专门生产本国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品。在此基础上, 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 认为一国只要生产自己在成本上具有优势的产品, 然后与其他国家交换即可。后来, 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在其要素禀赋理论中进一步认为, 各国之间的贸易缘于各国资源条件的差别, 各国、各地区应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 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根据这些基于比较优势原理的理论, 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成功就在于能够准确把握自己的比较优势, 并不失时机地将比较优势转化为市场需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一些地区的成功实践也符合这一理论的基本逻辑:浙江民营企业在起始阶段选择的大多是技术含量不高、资金需求不多、滚动发展能力较强的产业, 而这些恰恰是浙江民营经济最初的比较优势之所在;内蒙古的一些知名企业, 如伊利、蒙牛、草原兴发的产业特征, 也充分反映了当地的资源优势。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的广泛存在, 更是体现了我国经济在特定阶段的比较优势, 尤其是成本优势。

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面对以技术、知识为产业发展推动主因的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 面对将滨海新区制造业产业发展成为主导产业的目标, 仅仅依靠比较优势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能将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

2. 竞争力优势理论

早在2 0世纪9 0年代初, 著名产业竞争力研究专家、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迈克尔·波特 (Michael.E.Porter) 教授经过对许多国家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后, 以产业结构“五力竞争”模型为基础, 逐步形成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环境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和方法, 即所谓的波特“钻石”模型理论。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波特认为, 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 形成钻石体系 (如下图) 。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机会是无法控制的, 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不可漠视的。

三、滨海新区制造业竞争优势分析

区域性重点产业的选择是非均衡发展策略和比较优势原理的实际应用。区域经济发展中, 必须因地制宜, 依托现有优势产业、产品, 准确把握产业发展方向, 着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 推进产业聚集。天津滨海新区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 是天津滨海新区发挥自身比较优势, 实现区域协调、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1. 滨海新区经济概况

新区经济规模继续扩大, 产业结构层次提升。从三次产业的增加值来看, 第一、二产业保持了良好稳定的增长态势;同时, 众多现代服务行业落户滨海新区, 使新区的第三产业得到了较大发展。

2. 滨海新区制造业竞争力分析

滨海新区现代制造业已初具规模, 电子信息、石油和海洋化工、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现代冶金、生物技术和现代医药、新型能源和新型材料等六大优势产业迅速发展。

(1) 生产要素

(1) 地理位置优越。滨海新区位于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三大区域的结合部, 地处环渤海地区的中枢部位, 京津和环渤海湾城市带的交汇点, 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 是我国北方地区进入东北亚、走向太平洋的重要门户和对外通道, 也是连接我国内陆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的亚欧大陆桥的东起点。

(2) 自然资源丰富。滨海新区腹地广阔, 自然资源丰富, 拥有大量的荒地、滩涂、湿地和石油、天然气、原盐、地热、海洋资源等, 为新区形成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 (见表1)

数据来源:天津统计年鉴2 006年

(3) 科研环境。滨海新区目前已经具有较为良好的科研环境。现有4 2家国家及市级科研机构、3 5家博士后工作站和4 9家大型企业研发中心, 8家风险投资公司, 1 0家科技创业孵化基地。建立起多层次的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人才创业基地, 成为京、津科技圈的重要组成部分。2 0 0 5年, 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2%。到2010年, 这里将拥有国家级和市级的研发机构1 0 0家, 企业研发中心2 0 0家,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的比重将达到一半以上。

(4) 新区基础设施。滨海新区1994-2004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累计651项 (含重复计算跨转项目256项) , 实际建设项目431项, 竣工395项, 有36项跨转至2005年实施, 累计完成投资681.4亿元 (占新区固定资产投资2663.8亿元的25.58%) 。

(5) 现代交通体系初步建成。2006年11月发布的《滨海新区综合交通规划》, 通过公路、铁路、轻轨、机场、港口的有机组合为滨海新区构建了一个便捷、高效的立体交通网络, 为破除区域合作“瓶颈”搭建了物质平台。

(2) 需求条件。十一五期间, 滨海新区的先进制造业将获得较大的发展机遇。

此外, 装备制造钢材深加工、电子信息、医药、新能源与新材料在十一五期间加快发展。

(3) 制造业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做大做强电子信息、石油和海洋化工、汽车和装备制造、石油钢管和优质钢材、生物技术和现代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优势产业, 提高现代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争取到2010年, 滨海新区工业总产值达到7500亿元。

资料来源:滨海新区官方网站

(4) 机会和政府

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的天津滨海新区, 自2005年被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以来, 已进入了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全面开发开放的新阶段。而政府在四个方面对滨海发挥作用:一是规划;二是提供一些方便、提供一些政策, 打破环渤海地区发展中间的障碍;三是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比如在环境、项目审批和京津的快速通道等方面要给予关照;四是给予政策上的特殊优惠, 如成立渤海银行、天津周围有大量的荒地和盐碱地, 在土地政策上适当给予一些关照等。

四、滨海新区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行政区工作欠协调, 没有形成合力

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滨海新区管委会, 负责滨海新区有关发展事宜, 在区域经济管理方式上力求创新, 实行经济联合,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对新区的前期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滨海新区管委会不是一级政府, 在新区的规划、管理、协调等方面缺乏权威性, 新区内的各个行政区、功能区内部仍存在各自发展、过度竞争的现象, 影响了新区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限制了新区内资源整合和配置的合理化, 阻碍了新区的快速发展。

2. 产业集聚效应有待充分发挥。

发展现代制造业需要形成高层次的产业集群, 以此标准来衡量, 天津滨海新区尚有很大差距, 产业之间协调性差。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首先, 主导产业发展要求的配套产业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主导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抑制了主导产业提升的空间。其次, 主导产业发展之间协调性和互补性差, 难以形成合力和相互促进。第三, 相关服务业发展缓慢, 无法为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成为制约主导产业发展的瓶颈。第四, 外国资本与民族资本未能有机融合、互促互动。

3. 现代服务业的滞后

2004年滨海新区服务业占全区GDP的比重仅为29.54%, 低于天津市4 3.2 0%的平均水平1 3.6 6个百分点;与京、沪、穗的60.00%、47.86%、53.03%相比, 分别低30.46、18.32和23.49个百分点。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特别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 服务市场体系发育程度低, 城市服务功能不强, 与发挥区域经济带动作用所要求的服务功能不相适应。

4.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自主创新能力是现代制造业基地的重要方面, 没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工业区只是资本临时落脚的“飞地”, 一旦条件发生变化, 资本就会迁移到其他地区, 造成工业区的衰败。目前, 滨海新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对外资的依赖性很强。缺乏高水平的科研机构,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也不足, 制造业仍然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

5.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滨海新区多年来一直以发展制造业为主, 第三产业规模小、比重低。2004年滨海新区服务业占全区GDP的比重仅为29.54%, 低于天津市43.20%的平均水平13.66个百分点;与京、沪、穗的60.00%、47.86%、53.03%相比, 分别低30.46、18.32和23.49个百分点。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特别是现代生产型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 服务市场体系发育程度低, 城市服务功能不强, 与发挥区域经济带动作用所要求的服务功能不相适应。

五、滨海新区制造业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 提出滨海新区制造业集群的构建模型, 以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 进行了发展和补充。 (见下图)

1. 坚持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进制造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 以科技创新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 建设生态型工业园区, 促进工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 实现制造业发展与资源环境、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促进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天津滨海新区的产业布局将更加注重发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2. 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培育中的作用

首先, 产业集群的产生需要地方政府的间接参与。根据市场经济规律, 地方政府不应直接参与产业集群的发展。但是, 产业集群在产生的初期, 其各方面的优势还没有体现出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有效帮助, 区域性产业集群的产生就会很艰难。其次, 集群氛围的改善需要政府。集群内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产业的升级、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及集群外部的市场环境等建设均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参与。通过地方政府的努力, 改善产业发展的环境, 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发展空间, 解决诸如风险融资、中介服务、产学研合作、信息支持、产业空间布局等问题。

3. 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

目前, 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相当一部分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 已成为影响我国整体竞争力的极大障碍。一是搞好规划。在确定提高产业、行业、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重点、实现途径和具体政策措施, 强化对创新能力建设的引导,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二是提升能力。要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为基础性创新研究提供可靠的支撑条件。推进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机构的发展, 健全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三是创新机制。配合有关部门积极推动科技体制改革, 做好科技资源共享的顶层设计, 打破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 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促进社会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

4.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一是提高滨海新区服务功能, 作为现代经济条件的经济中心, 体现为区域内部全体成员的产业调整与经济均衡增长提供有效的服务。二是环渤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之间要尽可能寻找共同利益, 减少产业重复发展与恶性竞争, 提高环渤海经济区在国内国际经济中的竞争力, 为更高层次的合作奠定基础。三是完善城际交通服务网络。四是加快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为环渤海区域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鼓励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在滨海新区设立分支机构, 全面提升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功能。五是大力发展技术服务业,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更加优惠的政策, 引导跨国公司进一步提高所投资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通过政策引导, 鼓励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科技合作关系, 转移先进技术和培养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春雷:《近年来关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探讨及评价》, 中国改革报, 2006-11-3

[2] (美)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 2002

[3]滨海新区专题研究报告.渤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006年12月20

[4]滨海新区上市公司分析报告全集.渤海证券研究所, 2006-3-6

上一篇:影音资料下一篇:评价促进